拣宝 第 16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可惜,挺好的锁具却让人撬坏了。”

    王馆长摇了摇头,伸手稍微一扯,锁头应声而开,然后他顺手把箱盖翻开,只见里头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东西。这是必然的事情,箱子的辗转流传的过程中,就算里头有什么东西,估计也被拿走了。

    “这么长时间了,木质还没有发糠,也算是比较难得。”王馆长又看了两眼,立时笑道:“回头找人洗一洗,蒸一蒸,杀一杀霉气,估计还能再保存一百年。”

    “一百年就不指望了。”王观随口道:“箱子还行,不过就是少了几分特色,我也没有收藏的兴致,回头摆在店里让它等待真心喜欢的人吧。”

    众人轻轻点头,这是王观自己的东西,他想怎么处置那是他的事情,大家自然管不着,而且也没打算去管。

    “不过有些可惜,箱角被老鼠啃坏了一点。”王观叹道,伸手在箱角搓了搓,只见少许木屑就洒落下来。

    “不错了,只咬了一点点。”皮求是笑道:“应该是城市的老鼠野性不足,要是换成乡下农村里头的野鼠,尖牙利齿能把桌角都啃碎了。”

    “这倒也是……”王观深以为然,又继续揉搓,哗啦啦木屑不断的掉落。

    见此情形,王馆长眉头一皱,就想劝说王观不要太计较,不然再搓下去,箱子就该被他搓穿孔了。然而没等他开口,稀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王观搓着搓着居然搓出一个纸团来。

    “咦!怎么回事?”

    众人见状,目光顿时露出错愕之色。

    “感觉木屑不像是老鼠啃咬的腐朽痕迹……”王观解释了一句,才发现这话有些多余,因为其他人根本不管木箱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纸团之上。

    纸团不大,只是比大拇指略大,让人揉圆成珠状。如果在别的地方,看到地上有这样的东西,大家肯定是看也不会多看一眼。不过在此时此刻,大家却盯住纸团不放,那种灼热的程度,仿佛要把纸团融化似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纸团不是一般的纸团。这绝对不是什么废话,因为大家看得很清楚,纸团不是现代的纸质,而是比较古老的油纸。

    要知道油纸那是用较韧的原纸,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具有耐折及防水性能,供制雨伞﹑糊窗户或作各种防水﹑防湿包装之用,反正在现代生活之中极少见到了。

    在古老的木箱之中,发现了一团油纸包裹起来的东西,大家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一般来说,聪明人不会去猜测,而是直接选择动手查看。但是更聪明的人却不会动手,而是让别人去动手。所以一时之间,其他人纷纷抬头向王观看去。

    “别愣着呀,赶紧看看。”皮求是催促起来。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王观干脆把纸团拿起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扯动,再慢慢的摊开,最终发现在纸团之中……还有另外的纸团。

    呃,外层的油纸只是一层防水包装,里头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目标。至少对于王观来说,这才是他的目标。

    不过有时候提前知道了答案,却失去了探索的乐趣,所以王观也没有什么激动的心情,只是慢慢的把油纸里头的纸团展开,再细心的抚平形成了一张书页。

    “不是书页。”

    冯先生看了一眼,有些惊奇道:“好像是银行的单据,不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再找找,箱里肯定还有。”

    众人一听,立即齐心协力探索起来,果然在箱子另外三个边角发现了同样的纸团,再经过一番整理,几页纸就合成了一份文件。

    冯先生打量片刻,立时惊愕道:“这是八十年前,有人在汇丰银行存放东西的单据。”

    “真的?”

    其他人一听,顿时露出了意外惊喜的表情,连王观也不例外。毕竟他虽然知道箱子内部藏了单据,但是存放了什么东西,他可不清楚呀,自然很感兴趣。而且东西是秘密存放的,又没有标明物件的名称,就算有单据在手,大家也不知道东西具体是什么。

    不过把单据藏得那么谨慎,就知道东西肯定不简单……

    第670章出人意料的宝贝

    ps:三更了,还有月票么,求支持。

    众人可以肯定,存放在银行中的东西不简单,毕竟已经八十年过去,就算当年存放一个吃饭用的碗,至今也算是古董了。

    “况且那个时代的银行保管业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一般人不会想到把东西寄放在银行里面的。”冯先生饶有兴趣道:“所以我可以肯定,东西不一般啊。”

    “再不一般,已经过八十年了,东西还在吗?”王馆长摇头道:“所以说这份单据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王馆长你放心,别的我不敢多提,但是汇丰银行的信誉还是有保证的。”冯先生立时笑道:“这种事情也有过先例,有人拿出一百年前的单据过去,银行也能拿得出东西来。”

    “没错。”

    老孟和沙庆丰纷纷点头,两人是本地人,自然熟悉汇丰银行的信誉和口碑。

    另外沙庆丰还笑着说道:“就算东西丢了,王兄弟你也可以以此为依据,理直气壮的向银行索赔。”

    “就是。”

    老孟深以为然:“打这个官司稳赢不败,重点是赔偿多少金额的问题罢了。如果不想狮子大开口,随便索要千八百万的,估计不用打官司银行就直接赔给你了。”

    “咦,还有这样的好处。”王馆长立时笑道:“这么说来,王观你这是又拣漏了。”

    “对呀,又是一个大漏。”

    王馆长不提还好,一提就勾起了沙庆丰和老孟的羡慕之色。

    “没那么简单。”

    与此同时,冯先生再次打量单据,斟酌说道:“单据只是其中之一,还需要一个凭证才能够到银行领取东西。”

    “凭证!什么凭证?”其他人连忙追问起来。

    不过这个凭证倒是比较好理由,毕竟现在的银行保管业务也是一样,除了单据以外,还有留下签字或图章式样。比如说指纹、密码之类。几十年前或许没有现在这样复杂,但是弄个图章还是轻而易举的。

    果然不出所料,只见冯先生指着一页纸,示意道:“还要一个印章。”

    众人连忙看去,只见纸上确实有一个朱文图印。不过从图印的线条来看,显然不是什么文字,反而类似于某种图案。

    见此情形,众人本来高兴的心情就低落了下来。纷纷皱起了眉头。毕竟光是单据没用,还要有凭证才算是手续齐全,不然银行不给东西,就算打官司也赢不了。

    “白高兴了。”王馆长忍不住摇头:“果然是福兮祸所伏啊。”

    “未必。”

    就在这时,王观摸着下巴沉吟道:“我怎么看这图案有些眼熟。”

    “怎么?”

    皮求是一听,连忙问道:“兄弟你的收藏里头有类似这样的东西?”

    “不是我的收藏里头有,主要是感觉大家似乎想得太复杂了。”王观微笑道:“其实有些东西看起来远在天边,实际上离我们很近……”

    “什么意思?”其他人自然有些迷糊,然后顺着王观的目光看去,在看到箱中某件东西的时候。纷纷反应过来了。

    “哈,真是灯下黑啊。”

    一瞬间。王馆长恍然大悟,立即伸手把挂在箱上的锁头取了下来,然后掏出了随身携带的泥印盒子,顺势涂了些印料在锁上有满文的面上,再稳稳的压在一块方巾上。

    刹那间,一块清晰无比的图印就出现大家的眼前。

    “由于满文是正刻,所以印出来就成反的了。恰恰是这样。就形成了比较特殊的朱文,一般人根本仿冒不了。”说话之间,王馆长也有几分感叹:“估计谁也不会料到。凭证居然是一块锁头,更加难得的是锁头居然没丢……”

    众人纷纷点头,事情一波三折,他们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了。

    “这就是天意。”与此同时,冯先生看向了王观,笑容满面道:“如果王先生愿意的话,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求之不得。”王观顺势点头,他可不笨,知道如果是自己出马,指不定汇丰银行会推诿一番,但是冯先生来办,估计水到渠成,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果说国内情况是官本位,那么在香港这片金融繁华的地方,那就是资本位了。也不敢说资本在操纵一切,但是至少可以影响许多人和事物。

    所以冯先生接手这件事情之后,仅仅过了一天之后,银行方面就有了答复,东西还在,随时可以过来办理领取的手续。

    接到了冯先生的电话,王观等人自然是二话不说,直接来到了银行。

    然后在冯先生的陪同之下,银行方面更加不可能有什么阻拦,直接按照流程办理了简单的手续,期间肯定避免不了补交了一笔不是小数目的保管费。如果说存放在银行的东西不值钱的话,那么王观绝对是吃亏了。

    再接下来,自然就有人引请王观向严密的保管库而去。没错,就是王观一个人进去而已,其他人则在外面等候。

    “先生,您管保的物品就在里面了,请自便。”此时带路的经理说道,然后微微的一笑,就自觉的退了出去。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王观感觉经理的笑容有几分诡异。不过很快王观就知道经理笑容诡异的原因了。因为保险柜是锁起来的,最重要的是经理没给他钥匙。

    一开始,王观还以为经理疏忽了呢,但是在回头的一瞬间,他就明白其中的含意了。这不是疏忽,而是故意的。要知道银行的保险箱,一般配备了两根钥匙,一根是银行方面保管,另外一根则是当初办理存放业务的人保管。

    然而时过境迁,这么多年过去了,银行方面的人自然不傻,当然清楚王观得到的单据和凭证未必是他祖传下来的东西。就算是祖传的也没关系,只要是钥匙丢了就好。钥匙丢了,肯定要办理挂失手续吧,那么可操作的范围就大了。

    “难怪那么干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此时,王观想明白了,顿时冷笑道:“如意算盘打得倒响,不过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人就算了,想黑我绝对没门……”

    就在这时,王观摸出了一串钥匙,确切的说需要的是钥匙扣。把钥匙扣捋直了,再微微调整一番,就直接深入到保险箱之中慢慢的探索。

    “咔嚓!”

    时间不大,保险箱顿时开了。

    见此情形,王观眼中掠过一抹笑容,觉得自己需要感谢银行,感谢银行为了原汁原味重现当年的风采,至今还保留了这种老式的保险箱。要是换了如今的指纹锁、密码锁之类的,那他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不管怎么说,东西到手了,也该功成身退。

    刹时,王观也不再迟疑,直接推门而出,然后在经理震惊错愕意外迷惑不解的目光中,提起保险箱里头的东西大摇大摆走了。

    “怎么样……”

    一会儿,看见王观出来,一帮人连忙围了过去。

    王观笑而不语,大家也看得清楚,只见他却是一个大箱子,而且从他吃力的模样来看,就知道箱子里装了不少东西。

    “走,回去再说。”王馆长一挥手,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立即上车离去。

    不久之后众人返回酒店,再来到了王观住宿的房间,然后不约而同围在了大箱子的旁边,纷纷揣测起来。

    “这么沉,应该是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吧。”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是黄金白银的可能性很大……”

    一时之间,大家掂量箱子的分量,感觉里头装的是贵重金属的几率最高。

    片刻之后,王馆长笑道:“不要猜了,直接打开就知道是什么了。反正只要不是砖头,那么王观肯定赚定了。”

    众人深以为然,立即催促王观打开箱子。不过箱子也有锁,并且在众人的关注下,王观也不好展现他高超的开锁技术,干脆直接撬开了。

    锁头断裂掉到地上的一瞬间,每个人的眼睛都集中在箱盖的边缘,要不是还有几分矜持,估计直接伸手去掀开了。

    与此同时,王观也没有吊人胃口的意思,毕竟这次他也没有作弊,自然不清楚箱子之中到底放了什么东西,心里也十分期待。

    一瞬间,王观轻轻把箱子翻开了,随即有一股微闷的气息飘散,然而众人也没有介意,纷纷低头仔细打量。

    “咦!”

    看了一眼,众人一阵错愕,面面相觑之余,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古怪。

    “怎么会是这种东西?”王观眨了眨眼,定神再看,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之后,语气之中也难免充满了惊疑。

    “居然是……麻将!”皮求是也有些合不拢嘴,简直就是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

    大家揣测了半天,竟然一个人也没有猜对。一个颇大的箱子之中,不是什么金银珠宝,更加不是什么珍玩字画,而是所谓的国粹——麻将牌。

    看到这个情况,也难免大家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等等……”

    就在这时,王馆长双眼一眯,然后伸手一摸,把一枚麻将牌拿到手中观赏起来,随即他的眼睛一亮,有些惊喜交集道:“这副麻将难道就是传说中的……”

    第671章雍正遗宝

    ps: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

    “麻将有蹊跷?”

    “传说中的什么麻将?”

    一时之间,大家也回过神来,从王馆长的表情也能够判断出这副麻将似乎不简单。而且仔细想想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毕竟如果只是简单的麻将牌,当初根本没有必要花钱存入银行保险箱之中。

    要知道民国年间赌风昌盛,每个城市都可以听见搓牌的声音,绝对没人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把一副普通麻将放到银行里彰显自己有钱。就算是想炫富,也不是这样炫法。

    反应过来之后,王观也学习王馆长,直接拿起一枚麻将牌打量起来。一上手,他就发现麻将牌确实不简单,首先是分量颇有几分压手,其次就是材质的问题。

    王观仔细观察,只见麻将牌洁白如雪,表面十分细腻光滑,触摸久了还能感受到一抹温润的手感。不过就是这样的特征,却是使得他有些迷惑了,一时之间想不通这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麻将牌。

    要知道古代的麻将牌,一般是用竹子或木头、骨片做成的;再高档次的,那就是用金银玉石为材料,给人一种奢华无度的感觉。

    不过王观可以肯定,这枚麻将牌绝对不是金银玉石,更加不是竹木骨头。

    当然,不仅仅是麻将牌的材料有异,随着王观的继续观赏,他惊奇的发现牌面的纹饰也十分的考究,颜色清晰鲜艳,另外还有五彩人物图案。

    王观仔细辨认一下,发现牌面人物像居然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在惊诧之余,他也有也分恍然。毕竟据说麻将的发明,就与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有关。

    据清代大学者戴名世《忧庵集》等古籍记载,在明朝时一个名叫万饼条(万秉章)的人,由于被施耐庵《水浒传》书中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所折服。于是想做一副娱乐工具来纪念他们,所以经过几天精心设计,终于研制出了麻将牌。

    麻将牌中分三大类,分别是索(条)、筒(饼)、万,每类都有九个数,每个数有四张牌,全部加起来之后,正好就是一百零八张牌。隐喻了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

    另外考虑到梁山一百单八将分别来自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以及他们的出身有富户又有贫民,所以就增加了东南西北中白发这些杂牌。

    就是这样便构成了整副牌一百三十六张,却让全国人民乐此不疲的麻将游戏。也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所以王观对于麻将牌上出现水浒传英雄人物像也不觉得奇怪。

    然而有些情况不是觉得不奇怪,那就可以直接忽略过去的。反正王观现在不能也不敢忽略牌面上的图案。

    “这是……”

    与此同时,可不仅是王观在观看麻将牌而已,现在每人手上基本拿了一枚,甚至还有人拿了四五块一同对比的。毕竟行家就是行家,该看出问题的也看出来了。区别在于早一些或晚一些罢了。

    这些人相互看了一眼,心里大多有底了。所以脸上的表情自然十分丰富。问题在于他们是行家,能够看出端倪来,贝叶和乔玉却不行呀,只有在旁边干瞪眼。

    又过了一会,乔玉终于忍耐不住了,干脆叫嚷道:“诶,你们别打哑谜呀。这些麻将牌是什么好东西吗?也给我们说一说。”

    “不仅是好东西,更是稀世珍宝。”老孟轻叹起来。其他人深以为然,脸上纷纷流露出惊叹之色。

    “好家伙。瓷胎画珐琅工艺啊。”

    此时,皮求是满脸惊奇感叹:“一张麻将牌,就相当于一件艺术珍品,这里少说也有一百三十六张,全部加起来的话,价值根本无法估量。”

    “谁说不是……”

    冯先生等人纷纷点头,也终于明白当年那人为什么要把东西存在银行保管了。毕竟在那个兵荒马乱局势不稳的年代,身怀这样的重宝,简直就是怀璧其罪,自然要藏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好奇麻将牌是什么材料,但是上手打量片刻,马上就醒悟过来。麻将牌的胎质洁白如雪,又十分的细腻光滑,这分明就是瓷呀。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陶瓷也能做成麻将吗?

    这是肯定的事情,陶瓷不仅能够做成麻将,而且质量上乖的陶瓷麻将更加耐用,尤其是搓牌的时候那种清脆的响声,仿佛珠玉碰撞,让人觉得十分悦耳动听。

    当年时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家里就有一副陶瓷麻将,据说还是他的珍玩。兴致来了就邀请北洋集团的高官将领,或者各国的使节到家里搓一把。所以说有陶瓷做成的麻将并不稀奇,但是让王观等人震惊的是眼前这幅陶瓷麻将的制作工艺。

    一张麻将牌,呈长方形状,厚度类似于大拇指,雪白如脂的颜色光泽,使得牌子看起来非常精致巧雅,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东西。

    然而,麻将牌的胎体质量上乘,那仅是基本的因素,真正让大家感慨万端的还是牌面上刻画的图案。这些图案可不是麻将牌最常见的筒子索子万子,另外还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人物像。每个人物像也是经过细致的描绘,人物形像生动,色彩妍丽,栩栩如生。

    当然,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描绘人物和牌面图案的是珐琅彩。

    众所周知,珐琅彩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要的白瓷胎是由位于瓷都的御窑厂特制好了以后,再运到京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

    在烧造珐琅彩的过程之中,不仅是皇帝本人亲自过问,还要派遣心腹大臣,宗室王公之类的大人物监督。直到这批珍宝烧造完成了,经过皇帝的肯定,任务才算是完成。期间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往往就是前功尽弃,直接砸毁的结果。

    就是这种慎重的态度,才使得珐琅彩的价格在市场上居高不下,成为了世人追逐的对象,也是最受热捧的珍品。反正历年大拍会上,这类东西卖得最火,而且价格更是每年不断提高,增长的速度比gdp什么的还要厉害。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知道这副珐琅彩绘梁山英雄人物像麻将牌的珍贵之处了。

    与此同时,王观也十分好奇道:“王馆长,刚才你说这麻将是传说中的什么东西,是不是知道它的来历?”

    “对呀。”其他人一听,纷纷看向了王馆长。

    此时,大家也多多少少明白,这副麻将应该与宫廷有关系。毕竟珐琅彩那是宫廷垄断的工艺,尽管在清代中后期也流传到了民间,但是民间工艺肯定不能与宫廷相提并论的。

    眼下这副麻将牌,做工不仅考古精细,而且图案工笔描画十分秀雅,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宫廷供奉画家的手笔。综合起来判断,大家自然知道东西不一般,绝对不是民间的物品。

    “来历我倒是知道一点。”

    这个时候,王馆长羡慕一叹,才慢慢解释道:“二十几年前,我初入故宫博物馆任职,一开始是负责博物馆档案的整理工作……”

    众人点头表示理解,毕竟故宫东西那么多,肯定要先看看清单,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再理论联系实际,那就比较容易上手了。

    “你们也应该清楚,故宫有不少档案资料,未必就是机密,但是也不刻意对外公布的。”

    说话之间,王馆长陷入了回忆之中:“那个时候我在档案之中,就看到了关于这副麻将的记载。当时我十分惊讶,宫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后来想想就明白了,宫廷生活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寂寞多了,帝王嫔妃打麻将消遣也是常有之事,是我少见多怪了。”

    “尽管如此,对于那副麻将,我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毕竟下令制作这副麻将牌的皇帝比较出人意料,而且麻将又是用珐琅彩工艺烧制的,想让人淡忘都难。”王馆长轻笑道:“所以刚才我一看见麻将牌就记起来了,而且现在更加肯定无疑。”

    “怎么说?”王观连忙问道。

    不过,也有人更加好奇另外的问题:“下令制作麻将牌的皇帝是谁,康熙?乾隆?该不会是雍正皇帝吧?”

    “对了,就是雍正。”

    感觉这个问题比较有趣,王馆长就率先回答了,然后笑呵呵道:“是不是十分出乎意料?要知道雍正孤傲的性子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估计谁不会料到他居然喜欢打麻将。当然,他只是喜欢,并不是沉溺,而且非常的克制……”

    这个王观倒是可以肯定,毕竟雍正皇帝本身就是个自制力很厉害的人,不然也不会在九龙夺嫡之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了皇帝宝座。

    “这么说来,这是雍正遗宝?”

    适时,老孟的眼睛一亮,单单是这个噱头,足够大炒特炒一番了。

    “说是也是,说不是也不是。”

    然而,王馆长却轻轻摇头,继续解释道:“根据档案记载,雍正皇帝在某天不知道动了哪根心弦,或许是听说了麻将与梁山英雄好汉的关系吧,反正就动了这个念头,立即吩咐宫廷造办处制作一幅水浒英雄人物麻将……”

    第672章一致表示鄙视

    ps:二更了,求月票支持。

    “你们也知道,作为皇帝肯定是日理万机,他随口吩咐下来,指不定回头一忙,就把这事给忘记了。不过皇帝能忘,底下的人可不敢怠慢,个个使出了浑身解术,战战兢兢的完成任务,才小心翼翼的把麻将呈献给雍正皇帝。”

    这个时候,王馆长轻笑起来:“当时雍正皇帝一看,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咸不淡的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根本没有使用,回头就直接把这副麻将赐给别人了。至于其中的原因,你们应该明白吧。”

    “明白,怎么会不明白。”

    众人稍微一想,就恍然笑了,自然理解雍正皇帝的想法。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梁山好汉是什么样的角色,那是统治者眼中杀官造反的强盗,应该予以剿灭的对象。

    可能是当时没有多想,所以就叫人烧造了这副麻将牌,但是时间一久,估计雍正皇帝自己也回味过来了。但是皇帝金口一开,又不可能出尔反尔打自己的脸,那么干脆将错就错吧。不过东西留在宫里也是个忌讳,干脆就赏赐出去了。

    “当然,这样的东西,赏赐给什么人,也是比较有讲究的。”

    此时,王馆长微笑道:“在古代皇帝和大臣之间,那可不是什么平等关系,就算是赏赐什么物件,也是蕴含了深刻的寓意。”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年羹尧了,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藏边的乱事,立下赫赫战功。期间更是得到雍正皇帝的特殊宠遇,加封他为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真可谓位极人臣。可惜这人很蠢,居然忘记历史的前车之鉴……”

    王馆长话峰一转:“雍正二年他入京觐见的时候。雍正赐他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这些只有王爵才有资格使用的东西,他居然堂而皇之的接受了,甚至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分明是在自取灭亡,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相比之下,同样是雍正皇帝心腹,又同样与雍正皇帝关系密切,更得到雍正皇帝器重的和硕怡亲王胤祥。那就聪明多了。不仅善始善终,最后为了纪念他的功劳,雍正皇帝还特意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雍正一朝中唯一一个无需避讳的皇族。”

    王观等人也懂王馆长的意思,毕竟古代皇帝讲究上尊者讳,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雍正和一帮兄弟都是胤字辈的,但是等到雍正即位,那么他的兄弟就要改名了,胤字辈就改成了允字辈。都说帝王之家无亲情。可是雍正皇帝居然让胤祥把名字改回来,可见对他的亲厚。那真是当成亲兄弟看待了。

    这话别扭吧?不过确是事实,翻开历史书就会知道,为了皇帝的宝座,不要说什么亲兄弟了,就是父子、叔侄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尤其是雍正是经历了九龙夺嫡,与其他八个兄弟进行了激烈的竞争。这才登上皇位的,那他对于兄弟的警惕可想而知。

    这样的情况下,雍正皇帝居然让胤祥恢复本名。可见他对于这位兄弟的满意程度。

    当然,雍正满不满意不关大家的事,大家却能够从王馆长的话中,推断出雍正把那副麻将赏赐给谁了。

    “和硕怡亲王。”王观微微沉吟,就轻笑道:“果然是很合适的人物。”

    要知道这人得到雍正皇帝的信任,而且颇为聪明,不居功,不贪恋某些过分例外的恩赐,那么肯定不会胡乱宣扬雍正皇帝的糗事。

    没错,对于雍正皇帝来说,一时昏头派人烧造水浒传人物像麻将,就是不大不小的糗事。既然是糗事,那么自然要掩盖起来。但是作为一个还算英明的皇帝,他也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情杀人灭口,那就干脆让胤祥帮忙收拾烂摊子了。

    反正根据史料记载,胤祥在总理朝政,处理朝廷事务的时候,也没少帮雍正打理养心殿监理制造,诸皇子事务,雍正旧邸事务,等等,事无巨细。

    “内务府有一份活计档,就详细记录了雍正皇帝的宫廷生活面貌。活计档是宫内大小工务每天每项的详细纪录,非常零碎但纪录完整。”

    王馆长娓娓而谈:“档案的内容显示胤祥不仅负责包括烧彩漆、烧珐琅、交代宫廷画家作画,主持地图出版、镌刻雍正宝玺等等事情。连生活小节也为雍正打理,例如雍正认为灯饰做得不好,眼镜要工匠修改等等,也是胤祥代为张罗的……”

    “就是这样鞠躬尽瘁,每天反复的操劳,在雍正八年的时候,胤祥就由于劳累过度,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了。”王馆长摇头道:“之后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了,雍正皇帝怀念他的功劳,破格追封他为和硕亲王。世袭罔替,成为了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后的第九个。”

    之所以说是破格,因为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那是在开国之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宗室。那是打江山的军功,与坐江山的功劳含金量截然不同,也没法相提并论。

    或许这样说,大家可以更加理解透彻。众所周知,建国初期中国有十大元帅,那是凭借赫战功,大家心悦诚服认可的。可是在现代的和平时期,有人没打什么仗,就是这样一步步的升上去,再出于某种原因,要给他元帅的荣誉称号。

    听到这样的消息,估计要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肯定有许多人不同意。

    当时的情况也差不多,很多人反对。好在雍正是皇帝,九五之尊,更是独裁者,他铁了心一意孤行,早被他整怕了的文武百官哪个敢胡乱开口,事情就顺理成章定下来了。

    从此以后清朝就多出了一个铁帽子王,自然也开了一个先河。之后的皇帝也有借口了,才有另外三个铁帽子的出现。

    与此同时,沙庆丰兴奋道:“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雍正的遗宝,又与一个铁帽子王有关系,说不定还是传家宝之类的物件。只要运作一番,肯定会轰动全国,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怎么样,也是不言而喻了。

    “这是国宝,可不能胡乱拍卖。”

    适时,王馆长连忙说道:“你们看牌面上的人物画像,不要以为只是简单的色彩勾勒,其实那是以院画为底稿,再经过了勾、画、皱、染等工序,这才最终成型。所以人物图案风格非常妍丽,每一张牌面就相当于一小幅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作,极具研究观赏价值。”

    这话倒是不假,每张麻将牌单独拿出来,就是一件难得的东西了,更加不用说整整一副麻将一百三十六张牌了,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是单件东西可以衡量的。

    “王观,一亿!”

    就在这时,王馆长眼中充满了期盼之色:“我可以做主,只要你点头,我马上叫人把钱打到你银行账号上。我的权限就是这么多,如果你不满意,还可以商量……”

    “呵呵,以后再说,以后再说。”王观含糊应对道:“东西才到手,我也要观赏一段时间。等我玩腻味了,肯定考虑王馆长的提议。”

    “又在敷衍我,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腻味。”王馆长十分不满。

    这样的场面应付多了,王观已经游刃有余,只是笑着不说话,王馆长也无可奈何,忍不住摇头叹气:“就知道你是属貔貅的,什么宝贝到了你的手里,绝对不会往外吐。”

    “过奖过奖,受之有愧啊。”

    “那不是夸你……”王馆长直接无语,不过也没关系,反正知道东西在王观手里就行,他离退休时间还有几年,可以慢慢的磨,就不信用水磨的工夫,不能磨出一两件东西来。

    王馆长的想法,王观不打算理会,现在也没空理会,在发现麻将牌的奥妙之后,他干脆把一百多张牌全部拿出来了,一张张的观赏把玩研究。

    其他人自然也不例外,一直到很晚了,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不过让他们感到失望的是,第二天他们还想过来观赏宝贝,却看见王观已经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

    看见众人不约而同过来,王观立即笑了,一脸感激涕零的模样:“太谢谢诸位了,我就是返回京城而已,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不用刻意来送我的。”

    众人又是一阵无语,谁来送你呀,分明是你想偷偷溜走好不好。

    本来被逮住应该感到尴尬的,王观却能说出冠冕堂皇的一番话来,可见真是历练出来了,至少脸皮厚了许多,值得肯定,需要再接再厉。

    “王兄弟,怎么这样快就走了?”老孟十分不舍……

    肯定不舍,无论是工布剑,还是国宝珐琅彩麻将,都是他不想错过的目标。他昨天晚上还在考虑怎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王观回心转意把东西交给他来运作呢。

    然而,没有想到王观直接来个釜底抽薪,马上就要离开香港返回京城,那么老孟的打算就全盘落空了,叫他怎么舍得。

    “我来香港的目的,就是为了唐后行从图,现在拍卖会已经结束,东西又被别人拍走了,我还留下来做什么?”王观叹气道:“心情低落,还是尽早离开这个令人黯然神伤的地方吧。”

    听到这话,众人在心里一致表示鄙视……

    第673章巅峰代表之作

    ps:今天的第三更,求月票支持。

    心情低落,黯然神伤?此时此刻,不要说老孟等人了,就是皮求是也忍不住摇头晃脑,心里不知道怎么暗骂呢。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贱人就是矫情,用来形容眼下的情况十分贴切。

    王观才来香港几天,就接二连三的淘到了几样稀世奇珍,居然还说这里是他的伤心之地,难道不怕引起公愤?

    当然,众人也是在心里腹诽一阵,看见王观心意已决,自然不好多劝,就干脆送他来到了机场,与之拜别一番,再眼睁睁的看着他登机而去。

    与王观一同返京的肯定还有贝叶和皮求是,不过乔玉倒是留了下来,好像是在处理一些家族生意什么的,反正一时半会的也忙不完。

    对此王观倒是挺喜闻乐见的,约好以后有空再聚之后,就直接拉着贝叶走了。

    飞机很快,十分顺利抵达了首都机场,之后就是驾轻就熟的来到了钱老的大宅门。由于提前打了电话,钱老算准了时间,早在门口迎候了。

    看见王观的一瞬间,钱老随口问候两句,就直接伸手索要:“工布剑呢。”

    “在这。”

    王观明白钱老的急切心理,直接把剑匣拿了出来。

    看见剑匣,钱老轻笑点头,也不再着急了,反而招呼道:“很好,大家也别站着,进去说话。喝杯茶之后,再具体说说在香港的经历。”

    王观等人自然没有意见,来到客厅之后,也不需要钱老动手,王观就反客为主烧水沏茶,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没有丝毫烟火的气息,茶艺也算是登堂入室了。

    此时,钱老却轻手开启剑匣,小心翼翼把工布剑拿了出来。一边欣赏剑身上细密的纹理,一边伸手轻轻触摸,脸上露出了赞赏之色。

    “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钱老轻诵起来,然后笑叹道:“果然和记载中的一模一样。”

    “更为难得的是两千多年过去了,剑刃依然十分锋利。”

    就在这时。皮求是笑着比划道:“王兄弟试过了,他直接一剑挥斩,轻而易举就把这么一大捆草席拦腰劈成两半。”

    “这是霸道之剑,自然是锐不可当。”

    钱老也不觉得惊奇,不过脸上的赞赏之意却更加明显了。与此同时,他低头想了一想,忽然开口道:“王观,不要急着沏茶,去端一盆清水过来。”

    “要清水做什么?”

    王观一怔,却也没有多问。直接按照吩咐出去打了一盆清水回来。不过让他把清水搁下来之后,钱老也没有急于点明用意。反而继续观赏工布剑身上的花纹。

    见此情形,王观好奇道:“钱老,身上的纹理有什么不对吗?”

    “不是不对……”钱老一笑,又问道:“王观,你来说说看,这工布剑上有流水纹,那它是属于平面花纹钢。还是糙面花纹钢?”

    所谓平面花纹钢和糙面花纹钢,实际上也比较好理解。

    比如说王观手头上的大夏龙雀刀,还有胡少拿出来的日本武士刀。兵器表面虽有明显的纹理,但是纹理却十分的内敛,用手触摸十分的光滑细腻,那肯定是平面花纹钢。

    至于糙面花纹钢,那就是马来克力士剑,或者中国的越王勾践剑一类的东西。这种兵器的纹理已经不能用明显来形容,而是好像蜂窠似密密麻麻,给人粗糙的感觉。

    当然,这些粗糙那是故意做出来的,比如说马来克力士把刀身纹理做成糙面,那是方便在纹理的缝隙淬毒,增加兵器的杀伤力。而越王勾践剑就纯粹是审美观的问题了,古人觉得剑身上有这样糙面纹饰十分精美,所以就刻意锻造出来。

    然而,在这个时候,王观却感觉有些惊讶,因为这是十分明显的事实。毕竟工布剑上就算有流水纹,但是剑身平滑细腻,显然是属于平面花纹钢。

    “平面花纹钢吗?”与此同时,钱老轻轻一笑,随即他拿来一块软巾,在清水之中浸湿然后拧干,再慢慢的擦拭剑身。

    花了几分钟的工夫,钱老仔细的把工布剑擦拭了一遍,期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发生。无非是在剑身微湿的情况下,光泽更加闪亮罢了。

    就在这时,钱老突然站了起来,然后双手握剑,把剑执平,剑脊一面与地面平行相对,再微微倾斜一个角度。调好角度之后,他开口示意道:“你取一杯水来,再在剑柄的位置倒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状况。”

    听到这话,王观更加好奇了,不过还没等他动手,旁边的皮求是直接端起杯子走了过来,然后再按照钱老的指示,小心翼翼的缓慢倒水。

    这个时刻,王观肯定是眼睛不眨,仔细观察起来。

    只见由于皮求是倒得很慢,所以杯中清水没有溅洒,反而很温顺的顺着剑脊流过,很快就漫溢过了整个剑身,眼前就要淌过剑尖滴回盆中。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王观瞪大了眼睛,脸上掠过一抹难以置信之色。皮求是在旁边也看得很清楚,忍不住惊叹起来:“这怎么可能……”

    也难怪两人震惊,主要是此时此刻,皮求是手中的一杯清水已经完全倒尽了,可是这些水在剑脊中流淌而过,按理来说应该顺着倾斜的角度再直接滴落回盆中才对。毕竟这是地心引力,牛顿被苹果砸脑袋之后,才开窍发现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直到现在还没有被人推翻,在今天还是大家奉若神明的真理。

    不过王观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