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19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过大家的生活富足了之后,又开始怀念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

    类似方明升这种附庸风雅的大土豪就不提了,就是普通的百姓,只要有几个余钱,估计也很乐意购买这些十分精美的木雕制品回家摆放。或是为了收藏,又或是单纯的观赏,反正潮州木雕已经深入人心,绝对不会轻易销声匿迹,成为传说的。

    “坐吧。”

    这个时候,方明升招呼起来,然后不客气的坐在一张龙椅上。那是真正的龙椅,椅背有金龙盘绕,张牙舞爪,气势非凡。两边扶手就是龙头,张口吐珠,十分威武。整张椅子都漆了金粉,贴了金箔,在灯光的照射下,仿佛黄金铸成,霸气侧漏。

    “骚包,太骚包了。”

    看见方明升坐在龙椅,翘起二郎腿的样子,王观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予以鄙视,并且给他打上庸俗的标签,然后坚决不承认这是在嫉妒。

    “对了,差点忘记了,你等等……”

    让王观坐下,并且叫人奉上清茶之后,方明升拍了拍额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然后起身向房屋内部走去。不久之后他回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正方形的锦盒。

    “刚才说了,要送你一件礼物,我觉得你应该会喜欢这个。”

    说话之间,方明升把锦盒推到了王观面前,一副你绝对不能拒绝的表情。

    “方老板,就是一点小事,你不用太客气啊。”话是这样说,王观还是伸手打开了盒子。如果不喜欢,就坚决推托。要是东西不错,那就……却之不恭了。

    “咦?”

    打开锦盒的一瞬间,王观就看到一抹金光灿烂的光芒闪了出来。

    “什么东西?”王观微眯眼睛打量,却发现盒中是一件人物塑像似的东西。等到观看清楚了,他也有几分惊诧:“八仙?”

    提到八仙,估计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东游记中的上洞八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汉钟离、铁拐李、何仙姑等等,以吕洞宾为首的八个仙人,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给人间带来好运,让百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不过十分可惜,王观所说的八仙,并不是以吕洞宾为首的八仙。

    其实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八仙,那是在明代才彻底成型,然后迅速流传开来,一直影响到现在。一般人或许不太清楚,实际上八仙可不止一种。除了明八仙以外,另外还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

    所谓的汉代八仙,其实是淮南八仙,也就是淮南王刘安著成的淮南子一书中提到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然后八公也跟着沾光,成为了八仙。其实人家是八个文学家,与宗教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宋元八仙,其中有陈抟、刘海蟾之类的道士,也有吕洞宾、汉钟离,但是没有张果老何仙姑几人,但是和明代八仙已经有几分相近了。

    说到这里,聪明人应该知道,眼前的物件是什么时代的八仙了。

    没错,就是唐代八仙!

    然而,与和汉代八仙差不多,唐代八仙一开始也和宗教扯不上什么关系,就算是现在,大家也没觉得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仙人,只是觉得他们好像仙人一样洒脱罢了。

    唐代八仙这个称号,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到饮中八仙、酒中八仙,估计许多人要恍然大悟,惊叹原来是他们啊。

    要说饮中八仙,那么又不得不提到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这首八仙歌,名垂千古,广为流传,也算是杜甫写实诗中不可多得的抒情诗,当然更是他与诸位友人的友情见证。不过由于名气深浅的缘故,一般人只记得描写李白的几句,然后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再疯狂挖掘两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扯远了,言归正传。

    发现这是饮中八仙之后,王观也颇有些好奇,征得方明升同意之后,就轻轻把物件捧了出来。从手感来判断,可以肯定这是木雕无疑。不仅是形体大器,构图更是十分精妙,雕刻工艺非常精湛,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木雕取的是饮中八仙题材,那么雕刻的自然是八个人的形象。王观仔细打量,立即发现八个人既相互独立又巧妙融合、浑然一体,分明就是利用一块老树根,再在盘根错节的枝节上精心雕刻而成。

    不仅是木雕中人物的神态表情、鞋帽服饰、桌椅酒具栩栩如生,就连木雕中人物酣畅的形态神情也雕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充满了鲜活生动的感染力,仿佛能让人听到现场的妙语,甚至可以透过木雕闻到飘散着的美酒醇香气息。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件东西不一般,确实能够称得上是厚礼……

    第806章龙眼木雕,仿古彩绘

    PS:关键时刻月票却上不去,心里着急啊,大家有月票的话,多投几张吧,求支持。

    对于木雕,一般人肯定觉得很简单。不就是拿工具在木头上刨、戳、削、钻,最后形成人物花鸟虫鱼图案嘛,只要随便练习一下就行了,绝对不会很难。实际上这是想当然而已,所谓的知易行难,就是这个道理了。

    其实木雕的艺术,就是将平面的图画,一刀一刀的在木料上雕刻出立体形态,不但需要高超的书画功底,还需要精湛的雕刻技艺,比书画的难度更大。

    一块木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雕刻成品,由于是在一块整木上雕刻,万一刻坏了一处,就很难修补,作品将整体报废,前功尽弃。

    所谓慢工出细活,如果木雕面积增大一点、内容复杂一点,那么创作难度和创作时间就要增大很多,再加上木料大小的限制,创作一件大型木雕作品的工艺水平和制作成本都是非常高的。

    另外就是,古代的木雕大师大多都是祖传手艺,需要从小开始练习,积累几十年的jīngyàn功底才能创作出精品来。而且由于雕刻的不易,要是身家不够丰厚的人,也请不动木雕大师出手雕刻东西。

    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件精美的木雕在古代也算是身份地位及财富的象征。

    眼前这块木雕就是这样,体积不小,而且是用树根雕刻。众所周知,由于树根的坚韧和坚硬程度,注定与其他枝干相比,更加不容易雕刻。想要把树根雕得精致美观,那么相对来说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十分明显,这块木雕就是属于精品的范畴。雕刻手法十分娴熟,尤其是人物衣饰与五官表情的处理。那简直就是细致入微。

    贺知章醉酒之后两眼朦胧,摇摇欲坠的神态;汝阳王醉得呼呼大睡,却依然抱着酒缸;苏晋手上捧着酒杯与旁人聊天,身前还搁着一卷佛经;李白好像已经喝足了,正提着毛笔准备书写流芳百世的诗文华章……

    八个人有八种不同的形态,而且每个人之间看似独立,却都有互动,构成了一个整体。一个众友相聚,大家开怀畅饮,谈笑风生的场景。人的形态可以雕刻出来。但是其中神态的把握,那就是十分考验功力的事情了。

    反正王观仔细打量每个人,立即感觉每个人的神态,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切合实际,而且相互联系起来观看,更是显得十分的和谐。

    “绝对产大师级的手艺。”仔细观赏之后,王观赞叹不已,同时也有几分迟疑:“不过。这好像不是潮州木雕吧。”

    也难怪王观这样推测,毕竟木雕精致是精致了,不过可能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洗礼,表面泛出沧桑古拙气息。从木雕人物身上残存的颜料来看。这东西一开始的时候,应该是彩绘木雕,只是时间久了,色彩斑驳剥落。最终自然淡化,充满了古朴的味道。

    彩绘是有别于潮州金漆木雕的装饰手法,所以王观才会感觉有些奇怪。

    “我什么时候说这是潮州木雕了。”与此同时。方明升摇头笑道:“就算是身在潮州,但是木雕也未必就是潮州木雕啊。”

    “也是,我先入为主了。”王观笑了笑,大方承认自己的的错误。

    “没事,东西到手之时,我也有这样的误会。毕竟在潮州木雕之中,还有一门五彩装金的手法,也和这个木雕一样,属于彩绘木雕……”

    在这里也要提一下,尽管习惯上称潮州木雕为金漆木雕,实际上潮州木雕的表现形式也不少。有全贴金的金漆木雕,有五彩描金的彩雕,也有清一色髹红(或黑)的漆雕,更有保持原木纹理的素雕,只不过其中以金漆木雕最为出名而已。

    “只是后来,我拿去向曾老请教,他老人却说这不是潮州木雕。”

    说话之间,方明升笑道:“话又说回来,难道你也看不出这是什么木雕吗?”

    “我就知道这是根雕,至于是什么流派的,那就不好说了。”王观坦诚道:“毕竟中国的木雕流派太多,除了传统的几大流派以外,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工艺传统,除非风格十分明显,不然还真不好判断。”

    “没错。”方明升深以为然:“所以曾老也说过,不要追求什么流派,只要知道这是彩绘木雕,而且手艺非常精湛就好。”

    尽管中国木雕门类品种繁多,但彩绘木雕肯定是属于其中的佼佼者。不管是什么流派,只要在雕刻好的物件上涂上彩料,那么就可以称为彩绘木雕。

    与其他木雕手法有所不同的是,彩绘木雕的最大特点是在于一个绘字。在人和物的雕件上进行绘画创作,细腻地刻画出人和物的外表神态、内心世界和细枝末节。这种工艺与搪瓷泥人、唐三彩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当然,或者对于中国的艺术形式来说,根本没有所谓的壁垒存在。只要有这一门技术,那么就很快横向铺展开来,迅速成为流行风尚,然后各行各业都积极汲取养分,化为己用,所以才造成了中国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的情况。

    为什么经常说触类旁通,就是基于这个理由了。

    “曾老还说什么了?”

    这个时候,王观饶有兴趣问道:“比如说木雕的来历,或者时代什么的?”

    “你看不出来吗?”方明升惊讶道:“真是稀奇啊。”

    “怎么稀奇了?”王观撇嘴道:“我又不是专门研究木雕的,知道这是彩绘木雕,而且看出材料是龙眼老树根……等等,难道是闽省的龙眼木雕?”

    “可能性很大嘛。”

    与此同时,王观沉吟起来:“毕竟龙眼木雕比较喜欢以天上仙佛为题材,根雕更是一绝,而且与粤省相邻,有东西传过来也正常。”

    “这不是说出来了吗,还装什么糊涂。”方明升立时笑道:“没错,就是龙眼木雕。”

    “主要是看到这个虬根疤节,我才醒悟起来而已。”王观随口解释,然后再仔细打量,隐隐约约之中,好像感觉有些不对。

    “这是清代的木雕。”

    此时,方明升介绍东西的来历:“曾老说这是龙眼木雕柯派的作品,人物刻划注重神韵,衣纹线条柔顺飘逸,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栩栩如生,堪称一枝独秀,是十分难得的精品。”

    “是精品没错。”

    王观点头承认,然后笑道:“这样的珍品,方老板真的舍得送给我?”

    “有什么舍不舍得。”方明升豪爽摆手道:“你帮我掌眼,让我拣了一个大漏,这点谢礼不算什么。”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谢谢方老板。”王观不再客气了,“笑纳”了这份礼物。

    见此情形,方明升也很高兴。毕竟送出去的礼物,别人不收他也觉得没面子。况且王观的指点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如果不把人情还了,他也感觉不舒坦。

    “对了,曾老还说,这应该是仿古彩绘……”

    “仿古彩绘?”王观眉头一皱,也有几分不解。

    “嗯,就是仿古彩绘,清代仿唐代的。”方明升笑着说道:“尽管木雕彩料看起来十分斑驳古朴,实际上却是人为做旧的。”

    “怎么说?”王观有些好奇,随之若有所思道:“难道说这是清代制作的赝品?”

    “聪明,一猜就中。”方明升点头道:“一般说来,木雕造型完成后,先后要经过打磨、贴灰布、刷粉底、画彩、勾线、着色等二十几道工序。其中胶水的比例、选用的颜料都十分讲究,所以彩料保持十分持久,就算是历经百年风雨也未必褪色。”

    “很正常。”王观十分赞同,也不是没有偷工减料的情况,但是对于大师来说,只会精益求精,绝对不做搞这些歪门邪道影响自己的信誉。

    “这个木雕雕刻手法具有唐代的风格,另外色彩斑驳剥落,犹如千年之前的唐代古物。不过曾老仔细研究,发现这个木雕材质十分坚硬,没有任何朽化的迹象,这与表面斑驳褪色的沧桑痕迹十分不符。”

    说话之间,方明升笑道:“所以经过曾老的细心观察,最终确定这是清代中期的东西,不过经人用了烧、刷、熏、染等多种技艺和手法做旧,才变成了这个模样。或许你猜对了,这件东西在当年可能是赝品,可是到了现在,就是珍贵的木雕珍品了。”

    “难怪。”

    适时,王观恍然大悟:“我说怎么感觉有些不对,毕竟是清代的彩绘,不可能残损得这样严重,原来是古人的杰作。”

    不要怀疑,尽管古代大师很讲究信誉,但是有些高手为了利益,也没少做龌龊事。就好比朱大先生,拥有高超的手艺却不走正途,他就是想赚黑心钱,你能有什么办法?

    “当然,一切只是猜测而已。”

    方明升又继续复述曾老的话:“毕竟仿古之风在清代十分流行,清三代皇帝都喜欢复古,那么自然影响了民间的社会风气。有人仿古是当成真古卖,有人仿古只是迎合社会风气而已,不一定就是骗人……”

    “也是。”王观点了点头,心里有这样的阴暗猜测,但是却喜欢往光明的方向去联想,这是人之常情嘛。(未完待续……)

    第807章礼仪之大,服章之美

    PS:二更了,月票不温不火,心急如焚啊,大家有月票的话,就多多支持吧。

    “反正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也说不qīngchu。”这个时候,方明升笑道:“东西就送给你了,希望你能喜欢。”

    王观一笑,喜欢倒是谈不上,但是东西精致,倒是可以收藏观赏,哪里玩赏腻了,再搁在拾遗阁中出售,估计能够赚回几十万。

    此时,也算是夜静更深,不过可能是在晚餐的时候喝了不少酒,方明升兴致比较高昂,送完了礼物之后,居然起身邀请道:“王观,有没有兴趣到我的藏室看看?”

    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有兴趣啊。王观一听,根本没有想到拒绝,不假思索答应了下来。尽管对于方明升的品行有怀疑,但是也不可否认,这人财大气粗,而且更舍得砸钱买东西,那么藏室之中肯定有不少珍宝。

    作为一个称职的行家,王观自然不会错过欣赏珍宝的机会。

    “这边请……”

    方明升笑容满面的引手,带着王观拐弯抹角,来到了一个封锁严密的房间之中。走进去之后,王观举目四周,眼中不自觉露出惊叹之色。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是方明升的行宫之一,那么收藏的东西肯定不多。大概是二三十平方的空间,就摆放了七八件东西而已。

    当然,也毫无疑问,这些东西肯定是难得的物件,绝对称得上是珍宝。不过首先可以排除大千画红拂女了,这是才搁放进来的画卷,已经观赏过了,不用浪费时间。

    “过来看看这件东西怎么样。”

    作为主人,方明升十分尽职,开口招呼王观来到藏室中间,向他展示自己整个房间之中最得意的收藏品。

    注意了。只是这间房间之中最好的藏品,而不是方明升全部收藏最好的东西。不过能让他这样得意推荐,东西肯定也差不了。

    事实也是这样,王观走了过来一看,意外之余也有几分惊叹。只见东西是一顶帽子……好吧,帽子是现代的词汇,如果在古代的话,应该称为冠,或者冕冠。

    “九旒冕冠!”

    王观仔细打量,表情古怪道:“是真的。还是仿的?”

    也难怪王观会这样问,主要是冕冠这种东西,在古代只有皇帝王公才有资格使用。不说普通百姓了,就算是不够资格的官员用了,绝对是犯忌杀头的事情。

    至于冕冠是什么东西,或者许多人不qīngchu。

    其实只要多留意古装宫廷剧,大家应该可以看到皇帝头上戴着帽子,那是一种是平板且前后有串串的垂珠,随皇帝的头摆动而摇晃着。那就是冕冠。

    需要注意,这是汉人皇帝的独有标签,少数民族皇帝和汉族皇帝有区别的,不要混淆了。比如说清代皇帝。那是一顶锅盖似的圆帽,而汉唐皇帝则是冕冠。

    古人对于服饰有一定的规定,并不是凭空随意制定。传说古人是仰观天象,俯观地之法。尊崇天地德泽,效法大自然的华美纹饰,才制订出服章规制。并区分爵禄位阶、尊卑贵贱。据说华夏这个词,一开始就是形容服饰礼仪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在上古之时,先民使用麻布织衣,然后更发明了丝绸。那个时候,估计四周部落还处于十分低级的茹毛饮血阶段,甚至披着兽皮玩石头呢。

    人类就是这样,或许是社会属性,又可能是源于天性。反正总是喜欢对比分出上下来,所以就制定了严格的服饰礼仪制度。

    不过同样是冕冠,又该怎么区分尊卑呢?

    这点小问题,肯定难不到聪明的古人。毕竟在冕冠的前后,还有一串串垂珠。只要在这些垂珠上作文章,那就轻易解决这事。

    这些垂珠,一般称为冕旒,前后两段垂旒,用五彩丝线穿五彩圆珠而成。旒的多少由佩戴者的身份决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的专用。

    至于眼前这个九旒冕冠,就属于亲王郡王一级别的物品。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汉族帝王冕冠,在清代肯定是严打的对象,更加不可能有实物流传下来。就算是有,要么是出土文物,要么就是仿品,所以王观才会有这么一问。

    “你觉得呢?”方明升微笑反问起来。

    “这个不好说。”

    王观沉吟道:“我记得帝王冕冠好像只有两件实物,一件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袁世凯复辟时所戴仿古的皇帝冕,另一件就是鲁荒王朱檀陵出土的九旒冕了。不过由于袁世凯的皇帝冕从来没有获得大家的承认,所以货真价实的只有鲁荒王九旒冕。”

    “细看起来,这个九旒冕冠和鲁王的九旒冕冠还真有几分相似。”

    东西搁在玻璃柜中,王观也没能上手细看,也只能给出这些判断了。只是考虑到方明升这样郑重其事的介绍,他怀疑是真品。

    想到这里,王观忍不住瞄了眼方明升,如果东西是真品,那么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估计又有哪个王爷的陵墓被盗了。

    然而,方明升却没有承认的意思,只是呵呵笑道:“你不是说过了吗,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漂亮就行了。”

    一瞬间,王观暗暗撇嘴,这怎么可能相同,性质完全不一样。不过感觉方明升在敷衍,那么东西是真品的可能性更大。

    尽管如此,王观也没有揭穿的意思,只是附和点头道:“是很漂亮,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前后悬挂九串玉珠,也有金玉满堂之意。”

    “没错……”方明升连连点头,随之又引手笑道:“再来看看这个,东西是我费尽心机才求来的。”

    一个求字,说明东西不简单。王观也从善如流,顺势看了过去,只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只见东西是一个木鱼,一个十分古朴的木鱼。

    “这是羊城白云寺一位高僧大德的遗物。”

    此时,方明升笑眯眯的解释道:“那位大师一生都在使用这个木鱼诵经念佛,为信徒消灾解难。在他圆寂之后,我苦求了好久,才让方丈答应将法器赐给了我。”

    看到方明升兴高采烈的样子,王观也有几分无语。

    这件东西吧,说珍贵肯定有些珍贵。毕竟是一个高僧的遗物,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来说,这样的东西肯定是十分珍贵的法器。但是要说它珍贵,又好像不怎么值钱。毕竟木鱼的材料就是普通的柏树,就算制作工艺再精良,价格也绝对不可能翻了天。

    当然,王观也没有鄙视的意思。毕竟收藏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你真心喜欢一件东西,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你觉得值得,那么就不算亏。

    很显然,对于方明升来说,这个木鱼的意义非凡。他当成宝贝供起来,王观可以理解,就算心里不认同,但是表面也不会多说什么。

    “笃笃笃……”

    适时,方明升敲响了木鱼,听到这清脆悦耳的声响,他的笑容微微收敛,神情颇为平静。哪怕是心理作用,但是起到这样的效果,也说明他收藏这件东西并不冤。

    “……失礼了。”

    片刻之后,方明升也意识到时间不对,连忙收好了木鱼,不好意思一笑,然后回头指示起来:“你再看看这件东西怎么样。”

    “油画?”王观看了一眼,顿时眉头一皱。

    “没错,就是油画。”方明升笑道:“东西是我在美国买回来的,还可以吧?”

    “呃……”

    王观眨了眨眼,迟疑道:“方老板,你不觉得这画看起来很眼熟吗?”

    确实很眼熟,而且经常在世界名画集中出现。大名鼎鼎的凡高向日葵,估计就算没见过真画的人,但是也应该听说过这画的名字。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是不是觉得我上当受骗,买到赝品了?”方明升哈哈大笑道:“其实这是仿品,美国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临摹凡高的名画作品,十几万而已,也不算多贵。”

    王观笑了笑,心里也十分亮堂,这个十几万的货币单位,绝对是美元。当然,由于他对于油画的认识不多,所以在方明升评点的时候,敷衍点头就行,不作任何评价。

    方明升也察觉王观的兴致不高,又说了两句之后,又继续引着王观观赏其他东西。比如说乾隆年间的玉碗,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以及大画家关山月的作品。

    关山月是著名的画家,本身是粤省人,更是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最出名的恐怕是与傅抱石一起合作,在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然而,关山月先生以画梅著称,方明升收藏的正是他的经典梅画,一枝红梅在悬崖峭壁之中突兀斜出,远处是云山雾海,构图险而气势雄浑,属于难得的艺术珍品。

    “好画。”

    看到这画,王观只觉得眼前一亮,观赏好久之后,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然后转头看向方明升藏室之中最后一件物品。

    可惜东西装在盒子里,王观也看不qīngchu是什么,然后自然看向方明升,等他拆开盒子介绍东西的底细。然而出乎王观的意料,这个时候方明升居然不说话了,只是一脸笑容示意他看东西……(未完待续……)

    第808章借花献佛

    ps:月票呀,对于作者来说,最伤心的事情就是更新之后,一张月票都没有。可怜可悲可叹,大家心肠不要这样硬啊,多少再给几张,求。

    “嗯?”

    察觉方明升的态度有异,王观心中一动,忍不住仔细打量搁在玻璃柜中的盒子,这一看倒是看出一些端倪来。最后一件东西,应该就是这个盒子。

    现代的人,总是喜欢嘲笑古人买椟还珠的行为,孰不知在有的时候,椟确实要比珠贵。比如说方明升收藏的这个盒子就是这样,朱漆描金镶贝,十分精致。

    朱漆描金就不用多说了,这是比较常见的工艺,也不需要怎么阐述,不过镶贝一般人或许不太了解。实际上镶贝工艺,也称为镙钿镶嵌法。

    在盒子表面,以阴刻形式绘有各式人物、花鸟等凹槽,在凹槽里则用打磨过的镙钿填充,分别呈现出散发着七彩光泽的图案。

    观赏了片刻,王观随口问道:“能够拿出来看看吗?”

    “没问题。”

    方明升爽快点头,然后打开了玻璃柜,再把盒子捧了出来让王观凑近观赏。

    “这是黄花梨!”观看片刻,王观确定了盒子的材料,那么这个盒子可以称为黄花梨嵌珠宝镙钿百宝盒。

    另外不要看盒子不大,实际上可是暗藏玄机。与其说是盒子,不如说是一个玲珑巧致的小型首饰匣。左右两边可以像抽屉似的拉开,可以安放一些东西。揭开盒顶的盖子,又可以安放梳妆用的镜子,里面又有几个小格,可以置放不同的物件。

    反正就是一个多功能的盒子,做工十分精致,让王观啧啧称奇,戏笑道:“说起来,这东西也算是古代的机关盒了吧。”

    “机关盒?”然而方明升却摇头道:“这算什么机关盒。与真正的机关盒比较起来,这东西就是小孩玩意。”

    “听这话的意思,你见过真正的机关盒?”王观有些好奇。

    “呵呵……”

    方明升掩饰一笑,转移话题道:“怎么样,看得差不多了吧。时候也不早了,明天还要乘班机去京城呢,早点休息!”

    说话之间,方明升伸手引请起来。王观自然识趣,把盒子放回原处,然后主动向外走去。方明在房间稍微检查一下,把每样东西安放好之后也跟着出来,顺手把门关上了。

    “咔嚓!”

    沉重的防盗门锁上了,隐约有齿轮环扣的声响传出。这个时候,王观才注意到防盗门的特殊之处,与普通的防盗门明显不同。

    这不是废话,或许大家也知道防盗门也分等级的。普通的防盗门,最多是坚固耐用而已。再高级一些的防盗门。材料肯定更好,就算用高温喷火枪燃烧。或者拿电锯去锯,一时半会也破坏不了。最高级的,肯定是超合金材料做成,可能连炸药也炸不开。

    另外防盗门的打开方式也分种类,普通的用钥匙开,好点的需要输入密码,再高级的就是指纹、眼睛虹膜。甚至声控……

    从质感来看,方明升这个防盗门,肯定是最高级的。大概有十厘米厚,估计一般的炸药肯定是爆破不掉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扇防盗门的打开方式,居然是密码锁。这种密码锁,并不是液晶屏幕,按指纹再输入密码的形式,而是充满了中国特色的键盘锁。

    之所以说是充满中国特色,主要是在防盗门的中间位置,根本不作任何掩饰,就是一个大大的圆状锁盘。这个锁盘之中,又有许多按钮。不过这个按钮却可以活动,就好像是七巧板一样可以挪动。或许要完成某个拼图,才可以把门打开。

    然而这些可以挪动的按钮可不是什么拼图,更不是数字键,而是中国的八卦符号,以及天干地支文字。乍看之下,这个锁盘分明就是类似风水地师手里的罗盘。这样的东西,想必许多人看了肯定觉得一头雾水,完全不懂其中的意思。

    王观也差不多,就是知道一点皮毛。能够把字读全了,又知道八卦和天干地支的含意,但是要让他说出有什么深层次的寓意,他就完全捉瞎了。

    “怎么样?”

    与此同时,发现王观在打量锁盘,方明升有些得意笑道:“这是我请高人设计的锁盘,要么是知道密码,要么是筹集足够量的炸药来爆破。不然的话,谁也打不开。”

    “嗯嗯……”

    王观点了点头,算是表示认同。

    “其实我这门也不算什么。”

    引手带领王观去客房休息之时,方明升也随口说道:“我曾经见过一扇大门,那是用精钢合金铸成,锁盘也和我的防盗门类似,只不过更加复杂……”

    说话之间,方明升笑了:“就是由于太复杂了,主人某天忽然忘记了密码,以至于再也打不开宝库,所以非常烦恼。”

    “那岂不是很倒霉?”王观笑道:“那该怎么办才好?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没了,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方明升摇头道:“只能慢慢的解锁,不然的话,一辈子也打开不了。”

    “既然这样,干脆另辟蹊径,不开锁了,在其他地方挖开算了。”王观随口道:“反正是自己家,也不用有什么顾虑。”

    “哪有这样简单。”方明升解释道:“我不是说过了吗,那是宝库,一个地下宝库。建立在古堡的地下,除非把古堡给拆了,不然别指望在其他地方挖开。”

    “古堡?”王观一怔:“外国人?”

    “没错,而且还是传承了几百年的贵族。”方明升颇有几分羡慕:“古堡也是几百年前传下来的,如果是在我们国家,那是属于非物质文物遗产。当然,在外国也差不多,反正他敢拆古堡,绝对沦为圈子里的笑柄,以后没脸见人了。”

    “这个倒也是。”王观表示理解,尽管他不清楚外国贵族是什么模样,但是古今中外的贵族应该是一个德性。视荣誉高过生命。说白了,就是好面子。就好像清末八旗子弟,明明家里没米下锅了,还要装成风光得意的模样。

    或许外国贵族不至于这样,但是拆了传承几百年古堡这种事情,就算他敢横下这条心,或许国家也不允许,要出面干涉阻止。

    “反正呀。炸不能炸,拆不能拆,只有慢慢破解了。”方明升笑道:“记得去年他悬赏了五百万英磅,请了不少数学家来破译密码,还许诺打开门就让人在宝库之中挑选一件东西,不知道现在成功了没有。”

    “英磅?”王观有些意外:“英国的贵族?”

    “没错……”方明升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把王观送到了客房,道了句晚安之后,也回房休息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王观起来,洗漱之后来到客厅。马上就看到在厅中桌子上摆放着一个青花大盘,正是海关查获的那个,也不知道方明升是通过什么关系取出来了。

    “很好的东西,为什么偏偏是赝品呢。”

    此时此刻,方明升就站在桌子旁边,一边观赏青花大盘,一边感叹起来:“如果是真的就好了。又是一件传世珍宝。”

    “朱大先生就是利用大家这样的心理,所以才会屡次得手。”王观走了过来,随口说道:“这个世界上珍宝肯定不少。但是绝对不包括这件东西。”

    “所以我才觉得浪费……”

    方明升摇了摇头,招呼王观去吃早餐,然后一起出门而去。不是去机场,而是返回揭阳,再带上瓷母,与王观登上前往京城的班机,在不久之后顺利抵达首都机场。

    没错,方明升也同行去拜访钱老,不仅是带瓷母去让钱老研究,更是受到曾老的嘱咐去商讨朱大先生的事情。

    在机场平安降落,来到京城之后,也算是王观的主场了,轮到他驾轻就熟的带领方明升来到大宅门之中。

    当然,方明升见多识广,估计也没少进京。四合院大宅门可能也见过不少,自然没有什么震惊的情绪。不过看见钱老的时候,倒是表现得十分恭敬,笑容可掬的问候起来。

    “不要拘束,请坐。”钱老微笑道:“天南地北赶来,辛苦你了。”

    “没事……”方明升连忙摇头,十分规矩的坐了下来,目光也随之一瞥,恰好看见旁边的俞飞白正端着一个杯子喝水……不对,应该是在喝酒。清澈醇厚的酒香飘来,却让他感到有几分意外,大白天在喝酒,真有那么嗜酒如命吗?

    实际上方明升却不知道,俞飞白喝的不是酒,而是……水啊。

    “回来了?”

    此时,俞飞白瞄了眼王观,饶有兴趣道:“有没有拣到什么宝贝?”

    “你当我是神啊,我这是去办正事,根本没空去淘宝。”王观叹气道:“飞来飞去的,快要散架了。”

    “真的?”俞飞白眼中充满了怀疑,伸手指着几个大包道:“那么这些是什么东西?”

    “朱大先生的赝品。”王观解释了句,然后笑道:“对了,还有一件饮中八仙的清代仿古彩绘木雕,这是在潮州得到的,正好送给钱老作礼物。”

    所谓借花献佛,就是这个道理了。反正王观也不担心方明升会拆穿,再说了既然他把东西送给自己,那么自己怎么处理是自己的事情,他也管不着。

    事实也是这样,听到这话方明升眼睛眨了眨,却也没说什么,反倒是俞飞白很有意见,忍不住叫嚷起来:“有钱老的礼物而已,就没我的?”

    第809章机关盒

    ps:天天求,月票还是没动静,今天更加少了。求支持啊,大家有票再多给几张吧。

    “你的礼物?好像也有……”

    此时,王观想了想,然后在口袋摸出一包还没有开封的纸巾递了过去,笑眯眯道:“诺,这是给你的,当地的特产……”

    “滚!”

    俞飞白瞄了一眼,顿时没好气道:“什么当地特产,分明就是飞机乘务员派发的好不好,上面还印有航空公司广告呢。”

    “是吗?”王观无所谓道:“没关系,将就一下,差不多就行了。”

    俞飞白无语了,不知道王观的脸皮怎么会变得这样厚。如果知道他的想法,估计王观会直接回一句,跟你学的……

    就在两人窃窃私语之时,钱老和方明升也客套完了,就准备观看两件瓷器。

    见此情形,王观连忙去拆开大包,把青花大盘拿了出来,小心翼翼搁在桌面上。俞飞白肯定凑过来看热闹,稍微打量就点头道:“果然一样,而且没碎,是整器。应该是新烧成不久的,却没有任何火光,真是厉害。”

    “没有这个本事,怎么可能蒙骗大众。”王观摇头叹道:“这是药物做旧的最高境界,让人看不出端倪来。对了,德叔呢,他在研究朱大先生的笔记,有什么成果吗?”

    “哪有这么快,在和一帮专家研究呢。”俞飞白随口道:“不要管他了,快说说看,那个暗记在什么地方?”

    “你也尝试自己找呀,不要总是依赖别人。”王观笑道,顺手把旁边的大箱打开,然后轻轻地把瓷母抱了出来。

    “你说得轻巧。如果我有这分眼力,早不知道拣多少漏了。”俞飞白嘀咕了一声,自然也看到了瓷母,顿时惊讶道:“真有这东西啊。”

    “不是说过了吗。”王观笑道:“你不相信?”

    “我信,但是没亲眼看过之前,不清楚仿得这样逼真。”俞飞白轻叹起来,只要明白烧造这瓷器的困难程度,就应该清楚瓷母大瓶身上的各种彩釉是多么来之不易。

    如果只是烧制三五种,也不算多么困难。但是十几种彩釉泾渭分明,又显得十分清晰,这是极为复杂的工艺,不是什么人都能够仿得这么像的。

    “当然,还差了一些火候。”

    与此同时。钱老举起放大镜,一点点研究大瓶,然后评点道:“一些釉料有水墨似的晕散现象,所以才要磨去,造成是海捞瓷的情况。”

    “钱老高明!”王观可不是胡乱拍马屁,打电话的时候,他只说瓷母大瓶是赝品而已。其他的也没有多说,而现在钱老随意打量就得出结论,这样的眼力自然让人敬佩。

    “切,就知道溜须拍马。”

    适时。俞飞白鄙视起来,然后义正词严道:“钱老的高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还用你来说吗?真是浮于表面,不知道用心来敬重……”

    这下子轮到王观无语了。到底是谁在拍马屁啊?

    “行了,不要瞎扯淡了。免得让客人笑话。”钱老也有些哭笑不得,摆手阻止了俞飞白的肉麻吹捧,再继续研究大瓶。

    见此情形,俞飞白也不再捣乱了,只是戳了戳王观的肩膀,小声道:“这东西的破绽很明显吗?”

    “对。”王观轻轻点头:“毕竟工艺太复杂了,朱大先生未必能够完全吃透掌握。当然,这也是好事,不然的话,我们的麻烦就更大了。”

    俞飞白深以为然,也明白这话的意思。本来朱大先生的技术已经登峰造极,如果更上一层楼,估计就完美无缺了。那个时候,还有谁能够节制?

    就算王观有异能,知道东西是赝品,但是说不出其中的破绽来,别人也不信啊。

    至于暗记什么的,那只是辅证而已,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明。要是突然有一天朱大先生不留下任何暗记了……

    想到这里,王观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就是由于破绽很明显,所以才需要经过一定的修饰,把缺点掩盖起来。”

    与此同时,钱老在旁边解释,评点的内容也和王观之前说的差不多,也是胎体和釉面的问题。只不过与王观相比,更加深入浅出而已。

    大略分析之后,钱老表情也有?(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