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简直就是变色龙!”方明升冷静下来。眼中透出灼热的光芒。看到这样的情形,哪怕是再蠢的人,也应该知道这支看似不起眼的毛笔,肯定非同一般。
“你们别动!”
在方明升跃跃欲试之时。张老却抢先伸手把毛笔攥到手中,察看瞬间变成淡黄色的笔管,眼中充满了惊叹离奇之色。
在观察之余,张老也顺势把毛笔拿到不同的地方。察看它的颜色变化。只见毛笔果然不辜负变色龙之名,在不同的环境立即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在桌子中是微黑泛紫之色。在手中是淡黄的色泽,在灯光下却是微白的颜色,在盆景的树叶旁边却是绿油油的模样……
张老兴致勃勃的试验,起码过了半个小时以后,才算是逐渐冷静下来,关注毛笔的材料:“这笔的质地,不是木质材料,反而有点儿像是……玉石。”
“玉石?”王观和方明升有些意外。
“如果不是玉石,也应该和玉石有关系。”张老沉吟道:“其实相对笔管来说,我更加在意毛笔的笔锋,不知道是用什么动物的须毛制作而成,居然也能够与笔管一样随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对,非常神奇。”
方明升连连点头,然后努力回忆道:“我记得曾老和我说过,在古代似乎有一种白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这种熊其实不是真正的白熊,只不过由于北方常年冰雪不化,天地白茫茫一片,所以熊毛才是白色的。”
王观听出了弦外之音:“你的意思是说,这种熊的熊毛本来没有颜色,而是随着环境的色泽而改变?”
“没错,就是这样。”方明升肯定无疑,又有几分感叹:“由于没有实物证据,我本来以为只是传说,不过看到笔锋的情况,感觉曾老说的很有可能是真事。”
“有这种异熊吗?”
适时,张老惊讶道:“以前却是没听说过,果然是学无止境。”
“张老,笔锋是不是熊毛,以后再慢慢研究。”
与此同时,王观饶有兴趣道:“我现在十分好奇,这支笔到底是什么来历?这样神奇的宝贝,在古代应该有一鳞半爪的记载吧?”
“你说对了,这东西在古代不仅有记载,而且非常有名气。”张老郑重其事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东西应该是大名鼎鼎的五色笔。”
“五色笔?”
王观一怔,忽然反应过来,顿时惊声道:“梦笔生花的五色笔?”
“没错,我觉得就是这件东西。”
此时,张老点头叹道:“自从毛笔被发明以后,古代文人对于这种东西就有了比较特殊的感情,关于毛笔的奇闻逸事就多了起来。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大笔如椽。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王询,活跃在东晋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北朝。然而,从那个时候开始,不仅是王询睡觉梦到笔而已,另外还有一些梦笔的典故。”
“其中一个典故的主人公,或许比王询更有名气,他就是江郎才尽的主角江淹。”
张老兴致来了,娓娓而谈:“根据南朝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记载,才子江淹以出众文采称著于世。晚年时他在梦中遇见仙人郭璞,并且向他索要五色笔,他自然给了。从此以后,江淹发现自己再也没法作诗,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也是从此而来。”
“梦里的事情,肯定不能当真。众所周知,江淹之所以出现才尽的情况,无非是他当上了高官以后,专注于政事,在诗赋文章方面的才华自然退步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关于五色笔的第一个记载。”
张老竖起一根手指,随即继续说道:“第二个记载,就是有个叫廉广的人在泰山采药时,从一名隐士手中接下一枝笔,凡是用这枝笔画出来的事物都会从画中跑出来变成真的东西。可是廉广也因为这枝笔而被人认为是懂妖术的人,结果被关进牢狱。后来他听了隐士在梦中的提议,画中一只巨鸟并成功越狱。”
“这个故事是不是听起来有些耳熟能详?”
适时,张老忍不住笑道:“据说神笔马良的动画片,就是根据这个典故改编出来的,而故事中的笔,自然是五色笔无疑了。”
“当然,最经典的典故,还是王观刚才所说的妙笔生花。”
说话之间,张老笑容更加浓厚:“一般人听到妙笔生花这个成语,估计也知道是比喻文章写得很好,但是未必知道妙笔生花的出处……知道你清楚。”
瞪了王观一眼,张老摆手道:“你别开口,让我来说。”
“张老,您说的典故,我们都清楚,没必要说下去了吧。”
王观笑容满面道:“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记载,李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这就成了诗文里最常用的典故之一,如李商隐《江上忆严五广休》里就有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的诗句。”
“不仅是李白……”
对于王观抢话的行为,张老有几分悻悻:“另外还有唐朝的李峤,还是儿童时梦有神人遗(送)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北宋的范质出生之夜,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也就是说,关于五色笔的传说,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宋代,可谓是屡见不鲜。”
这个时候,张老的表情却有几分斟酌:“只不过,就是不知道是先有这支五色笔,所以才有诸多的传说,还是先有了传说,才有人根据传说制作了这支五色笔。所谓的五色,或者是无色的谐音。毕竟毛笔无色,才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
“张老,您是想说,如果是先有五色笔的话,那么你刚才罗列的那些人,恐怕不是梦到了五色笔,而是他们收藏了五色笔吧?”王观揣测起来。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张老点头道:“不然的话,这些梦未免太频繁了点,而且几乎是一脉相承下来。不过身怀异宝,难免要小心慎重,所以假托是梦。”
“往事如烟,没必要较真。”王观轻轻摇头,笑容灿烂道:“只要能够证明这是传说中的五色笔就成。张老您说这是异宝,那么应该比吴镇的渔父图值钱吧?”
“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一瞬间,张老摇头叹道:“现代还好点,如果是在古代,这支笔对于文人来说,相当于梦寐以求的无价之宝,恨不能当成传家宝代代相传,根本没人愿意出让……”
第850章方明升的提议
PS:三更了,有点底气求票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张老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古代对于文化的尊重,那是后人难以想象的,而五色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才华的象征。
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毕生的追求不就是人才华出众,让世人敬重吗?只听说努力学习,增进才学的,应该不至于有人把送上门来的“才气”拒之门外吧。
“只是象征而已么?”然而王观却有几分贪心不足:“只有文化的价值,象征的意义,却没有经济价值?”
“文化本身就具备了极高的经济价值。”张老摇头道:“且不提最直观的作家富豪,以及各种文化产业,单单是五色笔所代表的含意,就足够让人哄抢了。不得不说,你又赌对了,这件东西的价值,确实远远高于渔父图。”
“哈哈,我就说嘛。”
此时,王观笑意盎然:“我的运气向来很好。”
“不仅是好而已,简直就是……让人嫉妒恨。”
听到张老这个形容词,旁边的方明升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不过是租借了紫檀阴沉木珠,却得到了一件与紫檀阴沉木珠价值相当的珍宝,这样的运气,那是逆天的节奏。
“这笔……”
知道两人受到刺激了,王观也不继续再卖乖了,立即转移话题:“张老,方老板,你们要帮忙保密哦。免得张清他们知道了,打算反悔赖账。”
“放心,这样没品的事情,他们做不出来。”张老摆手道:“当然,你不想张扬,我们倒是可以理解。反正我可以保证,这事绝对不会在我口中传出去就是了。”
“谢谢张老。”王观微笑表示感谢,对于张老的人品。他没有任何怀疑。至于方明升,他爱说就说,大不了到时不承认有这事。
如果方明升知道王观的想法,肯定觉得十分冤枉,毕竟他还是比较重视承诺的,既然答应了下来,肯定不会随便乱说。
“当然,也不能这样白便宜你。东西借我观赏两天,算是封口费了。”张老笑眯眯道,有几分“趁火打劫”的意味。
“没问题。东西搁您那,等到过了中秋再还我就行。”
王观也十分爽快点头答应,这样的情况多了,他也习以为常,早没有当初的战战兢兢,害怕有借无还的担心。
“嗯。”
张老笑逐颜开,一边把玩五色笔,一边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好像是明天就回去。不打算请道真帮忙书写黄庭经了?
“这事不急,我再考虑考虑。”王观迟疑道:“以后再说吧。”
“随便你……”
对于这事,张老打算置身事外,自然不会多说。而是继续观赏五色笔。许久之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他才在王观的劝说下返回房间休息。
与此同时,王观也打算回房睡觉。却被方明升拦了下来。
“有事?”王观有些不解。
“确实有事。”方明升点头,有些迟疑道:“有件事情,我一直想问你……你真的能够听出那个金匮的密码锁机械齿轮方位?”
王观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奇怪道:“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要问这个?该不会是忘记别墅藏室的密码了吧。”
“不是我忘记,而是别人忘记。我记得好像和你说过这事……”方明升提醒起来:“我在英国的一个朋友,他忘记藏宝库密码了,一直都没能打开。如果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他肯定十分感激。”
“金匮的事情,那只是巧合,说也可以理解为运气。”王观一听,立即摇头道:“现在再让我破解密码,估计我也无可奈何,所以这事还是算了,你不要真的以为我有这个本事……”
方明升听得出来,王观这是在敷衍自己,当下连忙说道:“你先别急着拒绝,我知道你不在乎几百万英磅的奖金,但是在他的宝库之中却有不少稀世珍宝。他承诺有谁帮他解决了这个麻烦,他就允许那人随意挑选一件东西。”
“如果你有这个实力的话,倒是可以帮这个忙。”
不知道基于什么理由,方明升极力鼓动起来:“他的藏宝库我没有参观过,但是却知道里面的珍宝肯定很多。不仅有西方的宝物而已,其中更有东方的瑰宝。”
“东方的瑰宝?”
王观顿时眉头一皱:“你朋友祖上是八国联军的英国军官?”
“呃……”
瞬时,方明升有些尴尬,突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什么好犹豫的。”王观坦然道:“那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也记恨不到你朋友的身上。”
方明升不搭腔,主要是不清楚王观这是正话,还是反语。
不过,王观不是在开玩笑,以前的屈辱历史,牢记在心头就行,没有必要经常挂在嘴边。连古人都知道知耻后勇,发奋图强的道理,现代的人更应该明白风水轮流转,以前吃的亏,以后总有机会偿还回去的。
当然,王观也知道那应该是许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他对那个地下宝库多了几分兴趣:“你没撒谎吧,真的可以随便挑一件东西,价值连城的珍宝也行吗?”
“绝对没问题。”
听这话的意思,好像有答应的趋势。方明升有些欣喜,急忙点头道:“他的家族在英国也算是老牌贵族了,视名誉如生命,不可能说话不算数。再说了,相对宝库的全部东西来说,区区一件珍贵宝物,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他没理由不答应。”
“这样呀。”
王观沉吟了下,又摇头道:“这事再说吧,等过了中秋我再给你一个答复。”
“行行行……”方明升自然没有意见,连忙礼送王观回房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连早餐也没吃,王观就直接回家了,坐车返回江州和家人度过了一个圆满的中秋节。
不知道什么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条件越来越好,节日的氛围反而越来越淡。然而不管怎么说,在中秋团圆的时候,能够回去和家人团聚,本来就是不错的事情。至于节日的气氛什么的,倒是可以忽略不计。
回家的时候,时间好像过得很快,一晃就是几天过去了。本来王观还打算在家多待两天,不过接到了俞飞白的电话,只好收拾好行李,先去了一趟省城,找张老要回五色笔,然后才在省城直接乘班机来到京城。
“这里……”
出了机场,王观立即看见俞飞白在附近招手,当下立即拖着行李袋过去。干脆利落拉门上车,钻进去坐好之后,王观笑侃起来:“稀奇呀,居然这么好心来接我。”
“谁接你,主要是那把汉代古剑你带来了没有?”俞飞白嗤声道:“对了,还有那盒什么胶脂,钱老还打算研究呢。”
“呃……”
适时,王观挠头道:“忘记打电话告诉你们了,那盒胶脂真的是荧光树脂。”
“你怎么知道?”
俞飞白有些惊诧:“有什么依据吗?”
“说起来也巧,那天你前脚才走,张老后脚就来我家作客了。”王观轻笑解释道:“经过他老人家鉴定,可以肯定东西是荧光树脂无疑。”
“这么肯定?”俞飞白自然有几分怀疑:“张老是怎么说的?”
“他没怎么说,只是亲自验证而已。”王观笑道:“其实就是水和火的调和,把胶脂和水用火一烧,胶脂立即融化开了,成为一种能够泛出光亮的果冻状物质……”
“真的?”俞飞白兴致勃勃道:“那等下要验证一下才行。”
说话之间,他也有些奇怪:“对了,好端端的,张老怎么去你家作客?”
“别提了,还不是紫檀阴沉木珠的事情。”王观摇头道:“知道了半山寺的盛况,龙虎山的人自然忍耐不住了,立即央求张老再当一次说客。”
“原来如此。”俞飞白恍然大悟之余,也好笑道:“那肯定又吃一次闭门羹。”
“没,我同意了。”
王观轻描淡写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看在他们一片赤诚的份上,我内心深受感动,也耐不住张老的情面,最终答应他们了。”
“不是吧。”
俞飞白满脸错愕之色:“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假……他们威胁你了?又或者说,付出了什么让你难以抵挡的代价,才让你改变了主意。不过,无论是什么代价,你都没理由将紫檀阴沉木珠这样的稀世珍宝拱手让人啊。”
看见俞飞白真急了,王观也不好再捏着,直接道出了实情:“不是买卖,而是租借。把东西租借给他们一年,东西还是我的。有合同为证,估计他们也不敢巧取豪夺。”
“难怪,我说你怎么这样大方了。”
适时,俞飞白有几分安心,然后饶有兴趣道:“既然是租借,那么以你的性格,肯定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说说看,得了什么好处?”
“也没啥。”王观轻描淡写道:“就是在龙虎山的秘库里挑了件东西而已。”
“就是张老说过的,藏了许多珍贵宝贝的秘库?”
俞飞白有些兴奋:“能让张老念念不忘的宝库里头,绝对没有普通的货色。尤其是你身在宝山,贼不留空的脾性,肯定是专挑贵的……”(未完待续……)
第851章书成鬼神惊
PS:
今天第一更,又是星期一,求推荐票支持。当然,有月票更好,谢谢。
“不要最好,只挑最贵。”
此时,王观白眼道:“这话听起来怎么这样耳熟,我是那种人吗?”
“不是……才怪。”俞飞白笑眯眯道:“我还不了解你呀,租期才一年,摆明了是想把羊养肥了再宰,一年收割一次,肯定赚翻了。”
“什么宰肥羊,说得太难听了……”王观义正词严道:“我们是互利互惠,堪称双赢。”
“切,结果还不是一样。”
俞飞白撇嘴道:“只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既然知道是你情我愿,那你还这么多废话干嘛。”王观瞥视道:“我可以理解你嫉妒的心理,但是请不要污蔑我高尚的品行,让人误会了怎么办?”
“滚犊子,如果你品行高尚,那我就是道德无暇的圣人了。”俞飞白嗤之以鼻,又十分好奇道:“话又说回来,你到底挑了什么东西?”
“本来打算直接告诉你的,但是考虑到你这样不信任我,那我就不多费唇舌了。”
“是你自己想卖关子,居然又赖在我头上……”
在两人吵嘴的时候,车子也回到了大宅门。俞飞白停车下去,热情洋溢的打算帮王观提拿行李。这分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观自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你这是污蔑,我是那种随便翻别人包袱的人吗?”
“毫无疑问,你就是……”
听到这话,俞飞白一脸不愤,快速来到宅院客厅诉苦:“钱老,我好像去接某人。他居然不识好人心,反过来抹黑我。”
“王观到了。”
此时,钱老脸上露出慈和笑容:“你们两个,又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较劲?”
“不是小事,而是大事。”俞飞白满脸正气,然后打小报告似的揭发道:“钱老呀,王观学坏了,居然坑人。”
“哦。”
钱老讶异道:“坑谁了,难道是你?”
“当然不是我。我可没有那么笨,随便就被他坑了。”俞飞白嬉笑道:“不过被坑的人也是活该,纯粹是人傻钱多,不怕挥霍……”
“莫名其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一番话下来。没头没脑的,钱老自然十分不解。
“钱老,你也别听他瞎说。”
此时,王观自然解释起来,详细说明了情况,表示自己完全是看在张老的面子上,才会答应龙虎山的恳求。
“这话亏心了。”俞飞白鄙视起来:“以前张老也当过说客。怎么不见你同意。”
“性质不一样,我的态度肯定不同啊。”
王观十分坦然,随即打开行李袋,掏出一个盒子搁在桌子上:“张老。这个就是荧光树的胶脂,您老看看。张老已经验证过了,东西应该是真品……”
“哦。”
钱老颇为好奇,立即把盒子打开。再拿起来仔细观察研究。盒中胶脂有几分晶莹剔透的质感,而且和牛皮糖一样充满了弹性。看起来很像是化学硅胶。不过却没有硅胶的气味,更显得十分滑润细腻。
“东峰是怎么验证的?”
研究片刻之后,钱老随口道:“这些天我也在翻查资料,不过由于比较仓促,资料查得不够彻底,所以对于荧光树脂的了解不多,就是知道这东西提炼出来以后,就会慢慢地冷却凝固。等到想要使用的时候,则需要重新加热……”
“对,就是加热。”
一瞬间,俞飞白连忙点头:“王观刚才和我说了,张老就是把东西和水加热以后,胶脂就自然融化成为流质状,然后就可以融于墨中。”
“哈哈,那么看来,这东西应该没错了。”钱老微笑道:“胶脂和墨汁经过一定的比例调和之后,书写出来的文字自然有荧光效果。那是一种由内及外,浑然一体的幽光,不是那种沾了闪光粉,字体十分粗糙的状况。”
“那就……试试看……”
俞飞白一听,目光闪亮,兴致勃勃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说得再多,不如亲自验证一番,才知道是不是属实。”
王观也不是小气的人,看到俞飞白感兴趣,直接挥手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嘿嘿!”
看见王观同意了,俞飞白立即行动起来,在桌面上摆出了各样工具,另外还有笔墨纸砚。一切准备就绪了,这才用小刀割了少许胶脂,然后根据王观的指点,把胶脂搁到铁勺子中,添加一些清水,然后慢慢灼烧。
片刻工夫,胶脂自然融化起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晶莹闪亮的光泽。
“果然是真的。”
见此情形,俞飞白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举起勺子迎着阳光不断的观察,直到勺中的流质胶脂慢慢地冷却下来,重新凝固之后才意犹未尽的继续加热。
“快快快……”
一会儿,俞飞白又把胶脂煮沸化成了液体,然后飞快倒入了砚台之中,随即急声催促:“王观,快磨墨……”
“知道了。”
王观早有准备,立即挤了几滴清水到砚上,再拿起墨锭仔细研磨起来。手腕稍微用力,墨锭均匀旋转起来,很快就散化成为浓厚的墨汁。
通过墨锭研磨出来的墨汁,本身就显得比较油亮,现在又添加了荧光树脂的液体,两者相互调和,十分顺利的融合起来,并且在王观的旋磨之中,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差不多了,差不多就行了。”
几分钟之后,在俞飞白的示意下,王观停下了研墨的动作。拿起墨锭的时候,砚池中的墨汁逐渐平衡下来,就好像是万古深潭一样宁静无波。
乍看之下。砚池墨汁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当俞飞白捧起砚台,将其转移到阳光底下的时候,一抹幽奇的光华就映照了出来。
“哈哈,第二阶段试验成功,胶脂果然能够融于墨汁……”俞飞白欢呼雀跃起来,又重新把砚台捧回桌上,然后十分期待道:“钱老,最后就该您老人家亲自出马了。”
“嗯。”
钱老微微点头。脸上也带着几分笑容。随即在竹质笔筒中抽了支毛笔,再探入砚池中醮取了足够的墨汁之后,又敛了敛笔锋,这才提笔悬空。
一番沉吟斟酌,钱老立即笔走龙蛇。在铺好的洁白宣纸上书写起来。
说句实在话,钱老的书法功力肯定不及周老。不过也要公允评价,周老的水平与专业的大书法家没有什么区别了,而钱老的水平却属于业余书法家中的最高水平,与普通书法家的实力相当。
另外,钱老学的是赵孟畹男惺椋痔逶踩缶恪1史ㄗ壑涓裢馄荨?br />
“宁静致远!”
不久之后,钱老才收手,俞飞白立即狂拍马屁:“钱老这字写得真好啊,笔墨浓淡相宜。气势非同一般,充满了大家风范……”
“少来奉承。”
钱老笑斥起来:“我每次写字,你都说同样的话,你不厌倦。我都觉得烦了。”
“从一而终,说明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俞飞白笑嘻嘻道:“不信你问王观。看我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一瞬间,王观装聋作哑起来,自然清楚俞飞白这是在给自己下套。这话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好使,回应了就真上当了。
不过,王观还是小瞧了俞飞白厚脸皮,看到他不说话,俞飞白立即笑眯眯道:“看吧,他都默认了……”
“别闹了。”
此时,王观有些无语,然后示意道:“墨迹已经干透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过来搭把手啊。”
霎时,俞飞白急忙把钱老的书法作品小心翼翼地提拿起来,与王观分别执起四个边角,然后轻快来到了阳光明媚的窗边。
两人稍微调整,使得书法作品平坦的暴露在阳光底下。也就是在同一时刻,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墨字,忽然浮现出淡淡的光华。这是一种内敛的幽光,就好像钱老所说,那是从墨字本身透发出来的光泽。
无论是谁看了,第一反应就是这幅书法作品已经成精了,具备了传说中的仙气,灵气,或者妖气,所以才会字字生辉,绽放毫光。
“漂亮,太漂亮了。”
与此同时,俞飞白神情激动,眼中充满了惊叹之色:“钱老,东西归我了,回头我立即请人精心装裱起来,再送给我侄子做传家宝。”
“可惜了,应该请易之过来写这字的。”
钱老随意点头,仔细观赏作品片刻,忽然摇头道:“以我的水平,胡乱书写了这四字,简直就是糟蹋了这样的珍宝。”
“钱老,您这是妄自菲薄了,您老的书法可不比一些书法家逊色多少,甚至比有些书法家还要强……”王观由衷说道,绝对不是在拍马屁。毕竟有些书法家,只是顶着书法家的名头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实力。
“对,非常对。”俞飞白肯定是连忙附和:“钱老这字,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
“太夸张了。”
钱老摇头,适时走开两步,不想听这种不着调的话。
“一点也不夸张。”俞飞白誓言旦旦道:“您老要是不信,尽管把这幅作品拿出去找人问一问,看看他们信不信?”
王观闻声,倒是觉得俞飞白这话挺靠谱,毕竟常人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忽然看到了这幅绽放光华的书法作品,说不定视为神迹,纳头便拜……
第852章水精
PS:二更了,继续求月票支持,大家有票就投吧。
“……这样的东西,不仅是珍宝,更是镇宅的吉祥物。”
此时,俞飞白侃侃而谈:“晚上挂在房间,有贼进来了,看见这样的东西,肯定吓得屁滚尿流,直接落荒而逃。”
“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王观连连点头,不过也顺势拆台:“但是我觉得更大的可能,却是那贼知道东西是稀世珍宝,在落荒而逃的同时,也不忘记顺手牵羊……”
“……成心和我过不去是吧。”俞飞白斜睨道,很不爽的样子。
王观笑容依旧,原话奉还道:“没,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切,懒得理你。”俞飞白哼哧一声,又眉开眼笑起来:“钱老,就这么说定了,东西归我了。”
“行。”钱老微笑点头,又提点道:“不过,你刚才说得也对,东西确实是要在晚上看,尤其是在月光映照下欣赏,这才比较有韵味。”
王观和俞飞白轻轻点头,也明白钱老这话的意思。主要是月光比较柔和,而且夜里环境比较幽暗,墨字的光华肯定更加清晰明显。
“对了,张老说过,这东西的保持期或许只有几十上百年而已。”
与此同时,王观好心提醒道:“你最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或者过上几十年,字里的光华就黯淡下来。”
“什么,居然还有保质期?”俞飞白惊愣起来。
“废话,这是植物胶脂,肯定会挥发,怎么可能没有保持期。”王观白眼道:“你以为是钻石啊,可以长久不变。”
“我说古代有这样的东西,怎么没见实物流传下来。”
适时,俞飞白也恍然大悟。当然也有几分失望:“不过才几十年的保持期,是不是太过短暂了点儿。”
也难怪俞飞白这样想,毕竟相对书法作品动辄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来说,区区几十年真的有些不够看。
“几十上百年,那只是一个预计,或许时间可以更长。”王观笑道:“当然,也可能比预计的还要短暂。也就是说,这幅书法作品就是一个试验品。你拿回去收藏了,记得每隔一段时间就看一看,记录其中的变化过程。”
“这么麻烦啊。”俞飞白眉头一皱:“凭什么要我来做这事。你不是有一盒胶脂吗,我不相信你不用。”
“用肯定要用,但是还在考虑怎么用。”
王观犹豫道:“在龙虎山的时候,我倒是遇上了一个临摹换鹅贴的书法高手。一篇字帖写得出神入化,堪称一绝,比古代名家临摹的更好。本来想请那人用胶脂写一篇作品的,又担心这人文字过于刻板匠气。”
“你这话好矛盾。”俞飞白皱眉道:“你说他书法出神入化,又说他文字匠气,这分明是截然相反的评价啊。”
“他没说错。”
此时。钱老若有所思道:“你说的人应该是道真吧。”
“对,就是他。”
王观连忙点头:“钱老也知道这人?”
“不仅知道,而且还聊过天,得他赠送了一本黄庭经。”
钱老语气之中充满了惋惜:“他的黄庭经字帖确实是写得出神入化。但是每篇字帖都十分类似,没有什么变化,自然就显得刻板匠气了。”
之前就曾经提过,大师临摹名家作品。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还会融入自己的感悟,夹带一些私货进去。可是道真却是百分之百的临摹。没有自己的东西,所以文字再娴熟流畅,却终始摆脱不了真迹的桎梏。
“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俞飞白在旁边挠头道:“那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钱老你的评价似乎不高。”
“这是有原因的。”王观帮忙解释起来:“主要是那人太‘专’了……”
在王观的解释下,俞飞白才恍然大悟:“龙虎山居然有这样的奇人,之前却是没听说过,看来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才行。”
道真潜心苦练二十几年书法,又只专精于换鹅帖,称为奇人也不为过。不过这个奇人却有些奇葩,属于非主流一类。
“不过,也不是非他不可啊。”
此时,俞飞白建议道:“京城的书法大师也不少,你请他们帮忙写一幅作品,他们肯定不会拒绝。说不定你不让他们写,他们反而跟你急了。”
“再说吧,我再考虑考虑。”王观随意道:“反正主动权在我,不用着急。其实未必就要书法作品,绘一幅画也不错呀。”
“……有道理。”俞飞白一听,眼睛放光:“一幅能够绽放光华的图画,绝对比单纯的书法作品耀眼多了。”
“所以我才在犹豫不决啊。”王观苦恼道,这是幸福的烦恼,很让人鄙视的。反正俞飞白这是这样的感觉,强烈谴责评判他这种得了便宜在卖乖的行为。
“好了,不要闹,过来喝茶。”
这个时候,钱老招手安抚两人,随之笑问道:“王观,你刚才说在龙虎山挑了一件东西,以你的眼光,相中的东西应该不差吧。”
“对对对,在过来的途中,我一直在问这个,他居然在卖关子。”俞飞白注意力随之转移过来,不断催促道:“现在钱老发话了,你赶紧把东西拿出来吧。”
“我已经拿出来了,难道你没有看见?”王观微笑道,一脸神秘之色。
“什么?”
俞飞白一怔,眼睛一眯,充满了怀疑:“你在蒙谁?”
“我不蒙谁,只是实话实说罢了。”王观笑容可掬,伸手示意道:“东西我放在桌上了,你真的看不见?”
“咦,从来不知道,你的近视这么严重。”
适时,王观调侃道:“近视了就该去矫正,或者配一副眼镜,不要为了所谓的帅气风度耽搁治疗……”
“滚。”
俞飞白咬牙切齿似的迸出一个字,随即低头仔细观察起来。他也听得出来,王观好像没有撒谎,东西应该真放在桌面上了。
不过怎么看不见,难道还是透明隐形的不成?俞飞白心中十分不解,还好桌面不算很大,经过仔细观看以后,他立时发现了状况。
“这是什么?”
看到桌上有根管形物体,俞飞白立即伸手揪拿起来。这一瞬间,东西立即变了颜色,瞬时把他吓了一跳,差点把东西扔了出去。
“不要激动。”
见此情形,王观急忙道:“这是难得的珍宝,你千万不要摔坏了。”
“珍宝?”
适时,俞飞白冷静下来,凝神一看,顿时错愕道:“这不是毛笔吗……等等,好像有些不对头,刚才似乎不是这个颜色。”
一瞬间,俞飞白反应过来,急忙把手中的毛笔放下,立即可以看到毛笔颜色转变的过程,也让他瞠目结舌:“不是吧,这是变色笔?”
“不是变色笔,而是五色笔。”
与此同时,钱老目光一闪,语气惊喜道:“这是历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五色毫。”
“五色笔?”俞飞白愣住了:“好像在哪听说过。”
“肯定听说过,李白梦笔生花的典故,就提到了五色笔。”王观随口提醒起来:“这可是历代文人口中的仙笔、神笔,要是做梦梦到这支笔,那铁定文思泉涌,成为大文豪。”
“对了,就是这个。”俞飞白恍然大悟,然后拿起五色笔反复掂量察看起来,同时啧啧称奇道:“奇了怪了,东西怎么会变色?”
“不是它会变色,而是它本身十分纯净通透,没有任何色泽。”
王观复述张老的研究结果:“所以东西靠近比较明显的颜色,就好像是变色龙一样,与这种颜色融为一体。”
“透明纯净?”俞飞白若有所思:“难道是水晶?”
“不是水晶,却比水晶更加通透,而且还有少许羊脂美玉的质感。”王观挠头道:“至于具体是什么物质,张老研究了几天,却判断不出来。”
“这么神秘。”俞飞白闻声,立即高高举起五色笔,只见在阳光的映照下,笔管果然十分通透,几乎透明了,只剩下淡淡的轮廓。与此同时,这支笔也吸引了足够的太阳光,竟然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泽。或许,这才是五色笔名称的真正来源。
“宝贝,果然是难得的珍宝。”
此时,俞飞白十分惊诧道:“龙虎山的人脑子肯定被驴踢过了,他们怎么舍得拿这样的珍宝做租金?难道说山上秘库全是这种级别的稀世奇珍,他们已经不稀罕了。”
王观微笑问道:“你觉得可能吗?”
“就是知道不可能,所以才觉得他们脑子进水,彻底糊涂了。”俞飞白叹声道:“这样的珍宝不好好收藏,居然舍得送给你,太奢侈了吧。”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王观说出了笔中有笔的事情,自然又让俞飞白一阵感叹,这样的好事怎么自己从来没有撞上。
又观赏片刻之后,俞飞白才把五色笔递给了钱老:“您老看看,这笔管到底是什么物质?对了,还有笔锋的毛,十分柔韧光滑,充满了弹性。最重要的是,居然也能变色,真是奇妙。”
“确实奇妙。”
钱老轻轻点头,接过五色笔之后认真端详。许久以后,他才若有所思道:“笔管的材料,很有可能是古人书中记载的水精。”(未完待续……)
第853章古剑端倪
ps:三更了,继续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水晶?”
水精和水晶同音,王观和俞飞白自然听岔了。
不过,听到钱老解释,这是精气神的精,王观依然迷惑不解:“钱老,古代的水精,好像也是现代水晶的意思吧。”
“这话倒是没错。”钱老点头道:“毕竟根据现代词汇解释,不管是水精,还是水玉,或者水碧、玉瑛,都是指现代的水晶。”
“哇,这么多别称。”俞飞白眨眼道:“我觉得水碧这名称好像不错。”
“不仅是几个别称而已,另外还有黎难、晶玉、菩萨石、马牙石、眼镜石、放光石、千年冰、高山冻、鱼脑冻等等名称。”钱老科普起来。
王观微叹之余,也有些好奇道:“可是听您老的意思,古代的水精,似乎与现代的水晶好像有什么区别?”
“大体还是相同的,但是确实有几分细微的区分。”
钱老笑道:“你们也知道,古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含糊。或者说由于认知程度不够,总是喜欢把类似的东西笼统地归成一大类。大部分的水精,肯定是指水晶无疑。但是其中肯定有极少数的水精,与水晶不是一回事。”
“五色笔的材料就是这样?”俞飞白好奇道:“古人有这方面的记载?”
“这是当然。”钱老笑道:“唐代诗人王建,曾经作过一首水精五绝诗。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在我看来,说的应该是这种东西了。”
“有吗?”俞飞白挠头道:“我怎么听起来,还是在形容水晶。”
“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钱老淡然笑道:“你觉得是在描述普通水晶,我却觉得这是五色笔的材料,属于古人说过的水玉精华,所以比水晶通透,又夹带了玉的质感。”
“水玉精华……”
俞飞白琢磨起来,点头笑道:“这个词好,比水精好听多了。”
“名称只是一个代号,也不用怎么计较。”
此时,钱老轻笑道:“关键还是这件东西承载的文化价值。分量太重了。将近两千年的文化积累,直接使得这支笔成为了无价之宝。”
“没错。”王观深以为然,且不提东西本身的价值,单单是千古文人的寄托,足够让五色笔的经济价值爆棚。难以估量。
就好比大名鼎鼎的传国玺,东西说白了就是一块宝玉雕刻的印章罢了。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东西也逐渐的神化,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世人心目中的国宝神器。
如果真有人把传国玺拿出来卖,那么成交价格高达几十上百亿,估计也没人觉得夸张。或者还觉得卖便宜了呢。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不能用金钱来衡?(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