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装傻。”
周老横眼斜睨,肯定不会相信,反过来问道:“说说看,东西是从哪里得到的?你不是去英国了吗,如果是在英国发现的,倒是与传说之中有几分符合。”
“没错,就是在英国得到的,一个贵族的藏宝库中……”王观叙说起来,把东西的来历交待清楚,重点提到希尔先生家族千年历史,以及家族流传下来的传说。
“……主的光辉永恒!”
适时,周老眉目中透发出惊喜之色:“不像是谶言,反而像是隐语。苦修士遗迹,千年的家族传承,有点儿靠谱了。”
“不敢说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东西肯定与传说中的圣杯有千丝万丝的联系,说不定就是传说中耶稣在最后晚餐中用过的杯具,或者承接过他血液的杯子。”
这个时候。周老终于把话挑明了,觉得东西很有可能是西方教廷的圣物——圣杯。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不敢轻易接下这个话茬儿。主要是关于圣杯的记载太繁多了有人说圣杯是圣餐杯,有人说圣杯是石头,有人说圣杯是盘子,有人说圣杯是隐喻。诸如此类的传说,在两千年来,一直没有一个确切而又统一的观点。
然而,最传统的观点。却是在耶稣被钉死的时候,有人用杯子接盛他的血液,而那个杯子自然就是圣杯了。所以在西方教会举行圣餐之时。习惯性用圣餐杯喝葡萄酒,表示这是在饮用主的圣血……
另外就是在纷纷扰扰的传说之中,也有关于圣杯下落的描述。据传,在耶稣死了以后,教会受到罗马人的严厉打击。一个叫约瑟夫的人就把圣杯带到了英国。从那时起,圣杯的下落就成了一个谜。
之后在欧洲各国的诸多传说之中,都有圣杯现世的记述。问题在于这些记述大多数是虚构的小说,不足以让人采信,反正至今没人见过真正的圣杯。
“西班牙瓦兰西亚大教堂的一所附设礼拜堂,藏有一个传说是圣杯的杯子。”
与此同时。姜馆长忽然说道:“不过教廷从未把它崇为圣物,而且其中的来历也有几分存疑,让人不确定是不是真正的圣杯。那个杯子我见过。是用黄金铸成的,纯金底托上镶嵌着二十八颗珍珠、两块红宝石和两块绿宝石。”
“经过一些专家考证,确定杯子的制作者大概是来自拜占庭的金匠,而且制成的时期大概是公元一世纪前后,恰好是耶稣生活的时代。”
说到这里。姜馆长迟疑道:“一般来说,圣杯要么是金质。再不济也是银质,而这个杯子却好像是石质,与传说中有几分区别。”
“正常,既然是传说,那么肯定有几分出入。”周老不以为意道:“在不确定真正圣杯的模样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主要是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
“没错,确凿证据才是关键。”钱老赞同道:“没有证据,不管说什么都是白费力气。”
“铭文算是证据么?”王观问道,也算是提醒。
“铭文是对的。”
此时,姜馆长点头道:“这段铭文在西班牙教堂的圣杯也有,据说是阿拉伯铭文,但是却没人能够准确翻译。有人觉得是赠给携来辉煌之人,有人觉得是慈悲之主、繁荣之主等等,反正有许多个不同的译文……”
“铭文不管用,那只有在杯子本身寻找证据了。”
适时,王观琢磨起来:“还是回归最初的问题,杯子的材料真的是石头吗?”
“不是石头,还能是什么?”
周老不是在质问,只是觉得迷惑而已。
“我是想问,东西真的是普通石头制作的吗?”王观笑道:“毕竟你们也看过了,杯子的材料肯定与普通石头有差异。”
“毕竟是外国的石头嘛,有些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话是这样说,不过周老还是若有所思道:“只是你说得对,材料确实是值得研究的方向。回头让我把东西拿去研究室,做一个全面的检测吧。”
“没问题。”王观爽快答应了。
兴奋的心情慢慢冷却下来,大家也恢复了理智的心态,慢慢地研究杯子。从杯子的形态,再到雕琢打磨的工艺,都认真的研究起来,却是各有争论。
不过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杯子确实十分古老,不是现代的东西。
“咦。”
就在这时,周老惊讶道:“你们看,杯内好像有什么残留物质。”
“什么?”
众人纷纷凑近打量,通过高倍放大镜的扩展作用,大家也看清楚了杯内的情况。只见杯底之中,确实是有一层暗红色的物质。看起来就好像是使用次数多了,这才残留下来的垢渍。
“难道是葡萄酒?”
这个时候,周老微微伸手进去触摸,仔细感受了下,却皱眉道:“果然是有点儿粗糙,不过感觉又不像是垢渍……”
“王观,拿点水来。”
与此同时。周老示意道:“清洗一下杯底,看看能不能把垢渍清洗干净。”
“可能是藏久了的尘埃。”王观随口说道,不过还是按照周老的吩咐,取了清水过来稍微滴了少许到杯中。之后再找来一枝类似毛笔的小刷子,微微在杯中搅拌,看看能不能把杯内的垢渍刷洗干净。
片刻之后,王观停下了动作,顺手把小刷子抽起来,顺便低头打量杯中情况。就在这么一瞬间,他忽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啊!”
低头打量一眼。王观就惊愣了起来。不仅是他,旁边的几人看了过来,也是十分错愕。
“王观。这是怎么回事啊?”
半响之后,众人才反应过来,惊愕的打量王观手中的小刷子,只见柔软的刷子上仿佛沾染了鲜红的血液。此时此刻,粘稠的血液正缓缓的滴落下来。血淋淋的模样让人看到了就有几分怵然。
“……杯子,杯子!”
说老实话,突然看到这个情形,王观也感觉心里一阵发虚,背后的脊梁骨似乎有凉气盘旋直上,让他差点把小刷子扔出去了。还好在关键时刻。他还是经受得住考验的,以坚强无畏的信念,最终战胜了恐惧……
“不要自吹自擂了。”
此时。周老惊疑不定道:“这是杯内的垢渍?”
“应该是。”王观也镇定下来了,提起小刷子仔细观察起来,顺便轻嗅了一下,却没有闻到什么气味,显然殷红色的液体只是虚有其表罢了。
“好像有些不对。”
感觉事情有什么转机。周老脸上也多了几分兴奋之色,立即拿起杯子打量起来。果然发现杯中的清水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本来清澈透明的水,在这个时候居然化成了鲜红的颜色,与血液没有任何区别了。
当然,只是颜色没有区别而已,但气味在却没有真正血液的腥浓气息。不然的话,无论是谁看了,都会误以为杯中装的是血。
“令希……”
周老的反应极快,立即看向了钱老:“杯子有古怪。”
“嗯。”
钱老轻轻点头,眉头轻扬道:“把杯子的液体倒出来,再注入清水看看。”
“好。”
这时,也不用王观动手了,周老亲自出马,把石杯中的殷红液体倒到另外的杯中,然后再往石杯中注入满满的一杯清水。
一时之间,大家沉默不语,目不转睛地打量杯中清水,似乎在等待奇迹的发生。
一秒、两秒、三秒……转眼之间,十几秒钟过去了。杯中清水纹丝不动,完全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出现。
周老微微皱眉,轻声自语:“难道是要搅拌?”
“咕嘟嘟……”
周老话音未落,就在这一刹那间,杯中清水忽然泛起了阵阵波澜。开始的时候,先是从微微的波纹开始荡漾,后来干脆翻起了浪花,卷起了惊涛骇浪,最终好像烧开了的水一样,剧烈地沸腾了起来。
在沸腾之中,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本来清澈透明的清水,慢慢地浮现出一丝缕殷红的颜色,然后逐渐扩展,在转瞬之间把清水同化了。或许说转化,把清水全部转化成为浓厚而粘稠的鲜红液体,就好像鲜血一样。
见此情形,众人有些惊呆了,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转化的过程好像十分漫长,实际上就是在短暂的几十秒钟完成,然后沸腾的液体也逐渐冷却下来,最终归复于平静。但是殷红鲜明,甚至透发出油亮光泽的液体,却又是那么离奇诡异,让人难以忽视……
第926章铺路
PS:
今天的第一更,大家有票就请多支持,谢谢。
“这是怎么回事……”
半响之后,姜馆长才迷喃呓语道:“幻觉吗?”
“不是幻觉。”
毕竟经历了圣陶杯和白玉之精的事情,王观的抵抗力已经很高了,在这时也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异能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盼。
看到石杯的异相,王观觉得这样神奇的东西,肯定是难得的稀世珍宝,不管是不是传说中的圣杯也无所谓了。
这个时候,其他人也是同样的想法,在回过神来之后,每个人的眼睛顿时冒出了灼热的光芒,恨不能把杯子融化似的。
“王观……”
一瞬间,周老站了起来,激动急切道:“快带上东西随我走一趟。”
“呃!”
王观眨了眨眼,忍不住挠头道:“周老,你想去哪?”
“废话,当然是研究室啊。”周老惊喜交集道:“研究一下杯子是什么材料,怎么能够把清水变成这个模样……”
“易之,不急。”
此时,还是钱老比较镇定,他伸手把杯子拿起来,继续嗅了嗅液体,感觉没有什么特殊气味之后,又把液体倒了,再仔细端详杯中情况。
打量片刻,钱老若有所思道:“我觉得,应该是杯中暗红色的物质有问题。”
“有没有问题,拿去检测一下就知道了。”周老兴冲冲道:“本来没有任何异常的,但是一融入水就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这样的东西前所未闻,极具研究价值……”
“错了,不是研究价值。”
此时。钱老却轻轻摇头:“而是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周老一怔,随即反应过来,惊讶道:“令希,你的意思是,这东西真的有可能是圣杯?”
“不是有可能,它就是圣杯。”钱老目光轻闪道:“如果不是圣杯,它怎么可能具有这样神奇的异相?”
瞬时,众人稍微沉吟,也明白了钱老的言下之意。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圣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刚才的情景,肯定有许多人认定它就是传说中的圣杯。
这样一来,东西的价值就大大不同了。
在场的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圣杯在西方的影响力有多大,就好像中国人心目中的传国玉玺一样。属于被神化了的物品,价值无可估量。
如果消息传扬出去,罗马教廷或许出自谨慎考虑,或者为了顾全面子,可能不会承认东西就是传说中的圣杯,但是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肯定会闻风而动。
想到这里,姜馆长的呼吸一促。想开口说些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声音来,主要是他没有开口的立场。哪怕他是故宫的馆长,但是在两个老前辈面前。也要矮上一辈。感觉自己说不上话,所以在琢磨着回去之后,赶紧向上级汇报这事,一定要……
要怎么样。姜馆长也没有个具体想法,反正据实汇报上去就行了。到时自然有上级头痛。这样一想,他也觉得轻松多了,忍不住开口道:“钱老,如果这东西真是圣杯,那你打算怎么处理?”
“还能怎么处理,当然是自己收藏呗。”周老笑道:“东西是王观找到的,这是他的机缘,难道还有谁硬抢不成?”
“硬抢倒不至于,不过姜馆长说得对,这事确实需要好好思量。”说话之间,钱老沉吟了片刻,忽然说道:“王观,我最近打算成立一个博物馆。”
“什么?”
一瞬间,王观愣住了,有些不解其意,主要是钱老话跳得太远,让他有些迷糊。好端端地才谈论圣杯的事情,怎么一下子就说起博物馆了。
“令希,你想通了吗?”
周老倒是知道点内情,顿时笑道:“王观,你不知道,看到孔兄成立博物馆之后,他也有这方面的念头,这几天正在盘算踌躇,没有想到现在终于下定决心了。”
“这是好事啊。”王观点头表示赞同,毕竟钱老的收藏非常丰富,成立一个博物馆绰绰有余了。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明白,成立博物馆与圣杯有什么关系。
“确实是好事。”钱老微笑道:“不过成立博物馆之后,怎么吸引大家的关注,这却是一件让人比较为难的事情。”
“啊……”
适时,王观好像有些明白了:“钱老是想用这圣杯作为引人注目的招牌幌子?”
“不,不仅是圣杯。”
然而,王观低估了钱老的雄心,只见他摇头笑道:“你的宝库之中也藏了不少好东西,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把它们藏在宝库之中孤芳自赏,不如也一同贡献出来吧。到时我专门规划一个展览厅,专门陈列你的东西。”
“什么!”
听到这话,王观又是一惊:“钱老,这……”
“这什么这。”
这个时候,周老兴致勃勃道:“王观呀,令希说得很对,你的东西往大了说,都是民族的珍宝,属于先贤的杰作。一个人收藏欣赏,未免太独了,现在难得令希愿意把收藏贡献出来成立博物馆,你不趁机掺沙子还等到什么时候?”
“先圈一个地盘作为专区,以后再慢慢地逐步蚕食。然后再过那么二三十年,令希肯定逃离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那时你再来个鸠占鹊巢……”
说话之间,周老蛊惑道:“白赚一个大型博物馆,多好。”
知道周老是在开玩笑,但是一时之间,王观却若有所思起来,微微有些感动,知道钱老这是在为自己铺路了。而且不仅是铺路那么简单,更是在护驾保航。
所谓匹夫夫罪,怀璧其罪。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古训,直到现在也有一些借鉴意义。作为当事人,王观自然清楚自己收藏的东西多么珍稀昂贵。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很容易让人觊觎。
随着时间地推移,珍稀宝贝也随之增加,王观也逐渐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所以近段时间以来,他也不自觉克制自己,出手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钱老观察入微,自然明白王观的顾虑,也在筹谋为他解决后顾之忧。成立博物馆,把东西都公布出来,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这方法也有利有弊,利就不多说了,东西彻底暴露在公众的眼前,肯定没人敢再打什么主意了。就好比世界各大博物馆,就算存在管理上的疏忽,有内外勾结,窃取馆藏等等安全问题,但是真正的珍宝却没人敢动。
就算动了也卖不出去,因为众所周知那是大博物馆的收藏,一般情况下,肯定没人愿意购买见不得光的赃物。毕竟买了也没有意义,根本不可能请人观赏炫耀,不然稍微走露风声,估计就有警察找上门来了。
大富豪收藏东西,本质就是为了炫耀,或者理财投资,购买著名的珍宝风险太大,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想必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没有市场的需求,就算知道东西价值连城,大盗小偷们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所以说,把东西公布于众以后,王观应该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当然,凡事具有两面性,有利自然有弊。把东西公布于世以后,好处自然很多,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坏事。因为无论中外,对于博物馆的东西,不管你是国家博物馆,还是私人的博物馆,大家已经认定东西是公共的财产。
国家博物馆就不多说了,铁定是公共的财产了,谁打主意谁找死。但是私人的博物馆,里头的东西按理来说应该是属于私人的财产,个人怎么处理是他的自由。然而公众却不会这样认为,他们肯定理所当然觉得博物馆的东西就属于公共所有,哪怕主人也没权利处置。
也就是说,哪天王观缺钱了想卖一件珍宝。消息透露出去,他肯定受到千夫所指,处于风口浪尖之中。时时刻刻要面临舆论的监督,这个就是最大的弊端。
此时,钱老把好处和坏处剖析清楚了,让王观考虑清楚了再做决定。
“不用考虑了。”
王观稍微权衡利弊,立即有了决断:“就按您老的主意来。”
“不后悔?”
钱老轻笑道:“再考虑考虑,不然后悔就晚了。”
“没什么好考虑的。”
王观坦然道:“您老也看出来了,那些东西我自己拿着都觉得烫手,压力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我压垮了。现在有机会解决问题,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况且您老也说得很对,独乐不如众乐,本来就是民族的瑰宝,我只是负责找回来而已,不能说就是我的私产……”
王观这是由衷之言,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轻易把东西借给半山大师、龙虎山道士了。他这是在转移风险,让其他人帮忙分担压力啊。
解决了大麻烦就好,至于不能售卖给别人,这根本不算事儿。本来王观就没打算出手那些稀世珍宝,哪天真的缺钱了,最多再跑一趟缅甸,或许去非洲挖钻石。
以后会不会后悔王观不知道,反正他知道自己现在绝对不后悔。王观觉得自己的目光没有那么长远,顾好眼前就行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对此,钱老轻轻点头,这事就算是敲定下来了。
第927章希夷博物馆
“钱老,你打算在哪里修建博物馆?”
与此同时,王观也有些好奇道:“多大规模的,也是以瓷器为主吗?”
适时,姜馆长注意聆听,却是有些紧张了。别人不知道就算了,他可是清楚钱老的收藏有多么丰富,肯定精品极多。如果成立博物馆,肯定十分引人瞩目。尽管说以故宫博物馆的底蕴不怕任何竞争,但是如果挨得近的话,难免会分流客源。
不过姜馆长却是多心了,因为钱老没打算把博物馆开在京城。
“不在京城在哪里?”王观十分惊讶。
“津门。”钱老笑道:“京城博物馆太多了,还是避一避吧。”
“令希,谢谢你了。”
周老忽然道谢起来,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实际上明眼人心里有数,且不提钱老本身的收藏品,单单是王观的珍宝就足够引起全世界的轰动。
可以这样说,这个未成立的博物馆,肯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京城有一个故宫博物馆就够了,没必要去抢它的风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钱老这个决定,也是在给故宫面子。
多年老朋友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不过作为故宫的管理层,周老还是由衷表示了感谢,然后呶嘴示意道:“令希,那杯子……你真的打算让它亮相?”
“为什么不?”钱老淡然笑道:“这只是一件比较神奇的杯子罢了,我们又不知道它具体的来历,为什么不能展出?东西就搁在那里,至于其他人是什么想法,产生什么样的联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哦。”周老沉吟了下,若有所思起来,旋即笑道:“令希,这你是打草惊蛇,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不管在不在酒,反正我的博物馆不日开张,你们记得过去捧场就行。”
钱老笑道:“至于杯子,想拿去研究就拿去吧,到时还回来就好。如果研究出什么成果。也别忘记通知我们。”
“那当然。”周老点了点头,立即让姜馆长收好杯子,随着他到研究室折腾起来。
两人离开之后,王观微微皱眉道:“钱老,台湾的事情……”
“台湾的事情你别管了。我会请人帮忙核实的。”钱老摆手道:“你先休息两天,然后就随我到津门勘察,看看把博物馆建在哪里合适。”
“好……”
王观这一点头,就意味着他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注定是忙得不可开交。成立一个博物馆,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以钱老的关系,申请执照手续什么的。肯定是轻而易举,但是勘察选址,重新装修之类的琐事,却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为钱老钦定的常务副馆长。这种事情自然是交由王观来处理。尽管种种事情已经交给专业人士规划好了,他就是一个监督工的角色,但是工作量也不算少。
一个挑刺的人物,在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不过对于那些装修工来说。王观也是个狠角色,也不知道他的眼睛怎么这样毒辣。居然连线路头交叉打结了都一清二楚。有这样厉害的监工,自然没人敢偷工减料。
不过话又说回来,装修的工程队是唐家派遣过来的,早就得到上级授意,拿出百分之百的专业精神来工作。就算没有王观监督,也决然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博物馆的装修改建工程日新月异,或者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收拾了首尾,再请人里里外外打扫擦洗干净,空荡荡的博物馆立即变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样子。
“不错,辛苦你了。”
在众人的陪同下,钱老视察了整个博物馆,重点关注各个展厅,以及内部的安保工作。
当然,其中的防盗装置,肯定是重中之重。严谨的程度与故宫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加严密。毕竟相对来说,这个博物馆肯定不如故宫宽广,小也有小的好处,至少更加容易监控,三百六十度无死角。
不仅是摄像头而已,另外三四十个专业的保安也提前到位了,每个都是退伍军人出身,而且还是今年才退伍的,素质过硬,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纰漏。
“确实不错。”
此时,周老笑道:“现在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令希,你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开始营业,要不要我们帮你挑个黄道吉日呀?”
“黄道吉日就不用了,多带几个门生故旧来帮衬才是真的。”钱老笑道:“而且记得多写几篇文章,提一提我的博物馆……”
“钱兄,你这是让我们帮忙打广告呀。”一个老人笑道:“那可是要另外收钱的。”
“几十年的交情,还跟我谈钱,太伤感情了。”
“你就姓钱,不谈钱谈什么?”
在说说笑笑之中,大家参观完了博物馆,随之聚餐去了。在众人觥筹交错之际,一辆辆保护严密的车辆悄悄地在博物馆后门进去,小心翼翼地卸下了许多大箱子。
在卸下箱子之后,那些车辆就离开了。然后又有一帮人涌了出来,把一个个大箱子打开,再按照不同的类别,将箱子之中的东西摆放在博物馆的柜架上。
慢慢地,空荡荡的博物馆逐渐充实起来,各种各样的东西错落有致摆放,在灯光的照映下泛动不同的光泽,好像夜空星光一样璀璨绚烂。
把东西全部摆放整齐之后,自然有人开始核查起来,逐一检查东西有没有疏忽的情况。认真的观察几遍,把一些标签书写错误,或者摆放位置不对等等小毛病更正之后,大家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就在这时。有人惊讶道:“咦,中间的展厅怎么还是空的?”
“没错,就是空的,故意空下来的。”自然有人解释起来。
“为什么?”
“哪有这么多为什么,赶紧再打扫一下,把玻璃的手印擦了。对了,还有地面的灰尘,多拖两遍,都收拾好了。马上去大酒店吃大餐……”
“太好了。”
在一阵欢呼雀跃声中,这些人干劲十足,仔细把博物馆清理干净之后,这才笑容满面离开。每个人的心情不错,不仅是为了能够吃大餐而开心。而是在为博物馆的即将开业而喜悦。博物馆营业了,说明他们正式开始工作了,有了稳定的收入,这才是大家高兴的理由。
不管什么理由,反正几天之后博物馆正式开张,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盛典。
这一天早上,津门的市民惊奇的发现。在鼓楼的附近突然之间变得十分喜庆热闹,并且传来了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一些人忍不住好奇,纷纷朝那边涌了过去。
到达地方之后,大家发现这里不仅是锣鼓喧天。更有舞龙舞狮的表演。
“这什么情况?”有人摸不着头脑。
“笨,肯定是开业典礼之类的呗。”
在场的明眼人不少,看到这样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立即知道怎么回事了。那人也觉得是这样。不过依然嘴硬道:“未必就是开业典礼,说不定是婚庆呢。”
“更加不可能了。现在的婚礼都西方化了,又是婚纱,又是教堂鸽子什么的,能意思意思穿件旗袍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舞龙戏狮?”一位老先生说道,颇有几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嘘唏感叹。
当然,其他人可没有这样的感觉,继续看热闹。包括那个质疑的人,也不再开口说话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在建筑的上层,就悬挂了一块大招牌。招牌蒙着一层鲜艳的红布,让人看不清楚其中的内容。
“说起来,这里原来是比较老旧的大商场,后来不知道被什么人盘了下来,日夜装修了近一个多月,前几天才停了下来,没有想到今天就开业了,速度真是快。”
“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在众人悄声议论之中,舞狮表演也逐渐达到了高潮,一个狮子踩着另外一个狮子跳到了半空之中,然后固定起来,以狮子回头的姿势,张口吐出一条庆贺的布条,开张大吉几个字,充分说明了庆典的性质。
与此同时,伴随着一阵鞭声响,在众人的簇拥下,身穿唐装,精神抖擞的钱老出场了,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咦。”
适时,人群中有人惊诧一叹。
“怎么,你认识那位老人?”
“不认识,但是我认识几个老人身后的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他是津门的副市长,主管文教卫生工作,没有想到也来了,而且还是个跟班。”
“不是吧,几个老人家是什么来头?”
听到这话,众人又免不了一番猜测。不过没等他们猜测出结果来,钱老就在众人的笑声之中,轻轻拉动一根绳子,遮挡大招牌的红布自然垂落了下来。
“希夷博物馆。”
一瞬间,五个充满了古拙苍劲的大字立时呈现在众人的眼前,自然而然让人哗然起来。
“什么呀,居然是博物馆。”
“切,我还以为是商场呢,没有想到居然是博物馆,真没意思,走人了……”
纷纷扰扰之中,有许多人走了,不过也有许多人留了下来。毕竟这里距离鼓楼很近,在耳濡目染之下,许多人对于古董古玩也不陌生,看到有博物馆成立,自然想看个热闹。
第928章声势浩大
ps:三更了,求月票支持,大家有票就给几张吧,谢谢。
“希夷博物馆。”
此时,打量了眼招牌,却有人迷惑不解道:“希夷这个词语,有什么说头吗?”
博物馆的名称,肯定有一定的意义。比如说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也就是著名民间收藏家马先生创办的博物馆,名为观复。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所以观复的意思就是,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
由此也可以知道,马先生将博物馆取名为观复,也是经过精心考究的,寓意非凡。这样说来,这个希夷博物馆,自然也有一定的内涵。
当然,知道的人,肯定觉得钱老的名字之中有一个希字,所以为了顺口,就把博物馆取名为希夷。但是一些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人,却不会这样认为。
比如说刚才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老先生,只见他稍微品味了下,就摇头晃脑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夷希希夷,果然是十分玄妙……”
“什么意思啊?”有人不懂,虚心请教起来。
“这是老子说过的话。”
有人虚心好学,老先生也乐得讲解:“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其实这是老子对于道的阐述,他觉得道是一种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有点儿像空气……”
老先生娓娓而谈,旁边的人懵懵懂懂,好像有些明白了,实际上根本不明白。很正常,道家的道,本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不明白就对了。
看到解释不清楚,老先生干脆说道:“反正你们只要知道。希夷就是指虚寂玄妙的境界,希夷博物馆,可能就是指博物馆里头的东西十分玄妙就行了。”
“嗨,你早这样说,我们不就明白了吗。”
一瞬间。旁人连连点头,少不了奉承几句,夸赞老先生有文化。
老先生也是眉开眼笑,然后矜持摆手道:“这不算什么。看,博物馆开门了,大伙儿也进去瞅瞅。到是要看看,里面的东西怎么玄妙法。”
开业第一天。需要足够的人气撑场,所以许多新开的商场都喜欢举行一些打折促销活动。博物馆肯定没办法促销了,但是免去门票让人自由参观还是能够做到的。
中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闲人。
当然。闲人也分两种,一种是游手好闲,不工作的闲人。另外一种却是不用工作,没有经济忧虑的闲人。来鼓楼的大多数是第二种闲人。有些闲钱了,喜欢倒腾古玩。现在看见博物馆开门。自然要进去看个热闹。
“有好东西的话,就看久一些,如果都是垃圾物件,直接调头就走。”
带着这样的想法,一帮人涌进了博物馆之中。首先就看到了窗明几净,十分干净整洁的环境,立即让大家感觉十分舒服,印象分也提高了不少。
不过,对于博物馆来说,环境永远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环境赃乱肯定有负印象,但是馆藏的东西好不好,这个才是保证博物馆能够经营下去的关键。
“划分了三个区域,一层的瓷器区,二层的书画区,还有三层的多功能区。”
此时,有人在观看博物馆的示意图:“每个区域又都有详细的划分。比如说一楼,分别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个展览厅,摆放了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具。”
“呵呵,居然是按年代收藏,气魄倒是足了,就是不知道东西是不是笑话……”
看清楚了示意图,每个人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是不屑讥笑,或是带着几分好奇,随之慢慢地散开,走进不同的展厅观赏起来。
“咦!”
“啊!”
“哇!”
在看到东西的一瞬间,许多人忍不住发出不同的感叹声:“真的假的?”
“珠山八友瓷板画!”这是民国瓷器珍品。
“五彩十二花神杯!”这是清代康熙官窑名珍。
“弘治鸡油黄瓷盘!”这是明代单色釉珍品名瓷。
“枢府釉卵白瓷小碗!”这是元代不逊色于元青花的名品。
惊叹的声音,在不同的展厅中传了出来,让人感到惊喜交集的同时,也情不自禁产生了更大的怀疑。诸多名瓷珍品,到底是不是真东西?
“这还用怀疑,没看到旁边的鉴定证书吗?”
与此同时,一个明眼人示意道:“鉴定书上的签名,还有印章,那是出自故宫的大专家之手。而且不仅是一个,这种联合签名,不可能造假。再说了,就算鉴定证书有假,但是以我的眼力,硬是看不出东西有什么做假的地方。”
敢说这话的人,自然有几分自信,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玩家。
这人经常在鼓楼附近买古玩,眼光还算不错,运气好的时候,也捡了些小漏。久而久之,大家也认识他,知道他不可能是托。
况且,一个托就罢了,不可能个个是托吧。
毕竟得到这人的提醒,其他人也纷纷醒悟过来。怎么说也是行家,眼力谈不上多么高明,但是基本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在众人的合力下,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没有发现东西有什么破绽,也足够说明东西确实很真。
至于真到什么程度,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东西隔了一层,不能上手研究,大家也不敢十分确定,多少还有两三分存疑。
然而不管怎么说,已经确认这个博物馆很有看头,大家自然饶有兴趣地参观下去,又看到了许多好东西,肯定继续惊叹起来。
“这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来头?”在一楼转了一圈之后,一个人忍不住咋舌道:“大部分是精品名瓷,是不是抢劫故宫了?”
“抢劫故宫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博物馆的主人肯定与故宫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神秘说道:“我刚才看到了几个人,都是故宫著名的大专家,他们也来捧场了。”
“真的?”
一瞬间,有人惊诧道:“也就是说,这些东西都是真品?”
“废话。”
有人翻白眼道:“你太多疑了,看了这么久,一帮行家都没有发现什么端倪,反而津津有味的观赏,完全可以证实东西的品质超群,质量有保证。”
“也是……”那人点了点头,忍不住叹声道:“六个展厅,每个展厅少说也有二三十件东西,加起来就有一百多件精品。每件精品的价位参差不齐,但是最普通的东西,少说也在十几万以上,最贵的甚至破千万……”
“不用计算了,反正没几亿别想拿下来。”旁人同叹:“特别是几件名珍,要是能够收藏一件我这辈子就值了。”
“别做梦了。”
就在这时,有人招呼道:“走,我们上二楼看看。一楼就有这么多惊喜了,二楼的东西肯定不差,不知道有什么名画……”
上了二楼,众人才知道这里的名画不多,但是数量也不少,而且极具特色。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希夷博物馆的书画收藏,不是按照工笔画、文人画之类的区分。尽管也是宋元明清民国的排序,但是每个时期列出来的却是画家的名字。
就好比宋代,著名的书画家有苏东坡、米芾、李公麟等。然后在这个书画家的名字底下,却是他们的作品。不仅有画家的简介,另外还有作品的来历,以及评语。
“布置蛮新奇的嘛。”
打量了片刻,许多人交口称赞起来。当然,最重要的是作品好,几乎每个书画家的旁边,都是他们的比较擅长的作品,不敢说是件件精品,但是总体还是偏上的。
“好家伙,苏黄米蔡,李迪、李公麟,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四王,扬州八怪……但凡比较著名的画家,都一网打尽了。”
走了一圈之后,有人感慨万端:“收藏之丰富,估计只有荣宝、嘉德这样的大拍会,在举行春秋大拍的时候,才能够把诸多东西收罗起来。”
“未必,春秋大拍的东西固然多,但是不一定像现在这样齐全。”有人惊叹道:“不仅是大名家作品,居然还有一些小名家的精品,真是十分难得。”
这话倒是不假,毕竟大名家的作品人人知道珍贵,自然比较爱惜,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少。但是小名家一般声名不显,除非认真研究过,不然真不知道他们的底细。名气不够大,那么东西在流传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人舍弃了,作品数量反而更稀少。
作品丰富齐全,自然让许多酷爱书画的人流连忘返,不过更多的人却是悄悄地打电话,不断的呼朋引友过来。毕竟就今天免费,明天要买门票才能进来,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接过朋友的电话以后,自然有人将信将疑前来,看到了诸多精品之后,也是赞叹不已,少不了又通知其他朋友。一时之间,来到博物馆参观的人也逐渐增加,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声势浩大……
第929章没有大家想象中的简单
PS:
今天的第一更,已经是月下旬了,求月票支持啊。
“好多人啊。”
此时,王观站在三楼,由于这是中空的建筑,可以直接看到大厅的情况,发现人流越来越多之后,在欣喜之余也有些担忧:“要不要做个限制?”
人一多,热闹是热闹了,却是比较容易乱。但是博物馆有许多珍贵的东西,不能出错任何闪失,一乱就完了。
“不用担心。”高德全笑道:“叫保安加强防卫,再让人疏导就可以了。”
钱老创办博物馆这样的盛事,高德全肯定要过来帮忙,要知道现场的协调工作就是由他具体负责的,他说没有问题,王观也就安心了。
“这里有我看着就行。”与此同时,高德全神秘笑道:“钱老那边应该有什么动静了,你现在过去看看吧。”
“嗯?”
王观一怔,忽然若有所思起来,顿时笑道:“行,那德叔你先忙着,有事就叫我。”
说话之间,王观轻步朝休息区域走去。一路上也看到不少参观的人,看见他们如醉如痴的样子,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