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22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嗯?”

    王观一怔,忽然若有所思起来,顿时笑道:“行,那德叔你先忙着,有事就叫我。”

    说话之间,王观轻步朝休息区域走去。一路上也看到不少参观的人,看见他们如醉如痴的样子,王观心里也颇为满意。

    三楼是功能区,东西比较杂,有玉石漆器、牙角木雕、珍稀古籍、佛道摆件等等。东西不算很多,却无一不是稀少难得的精品。最重要的是,整个三楼的布局,东西具体的摆放,那是他一手设计出来的,钱老看了很满意,没有变更的意思。

    现在发现参观的人也没有任何挑刺的意思,王观的心情肯定不错,脚步又快了几分,不多时就来到了休息区域的客厅中。

    此时此刻,厅中宾客云集。有官场人物,更有商界精英大豪,当然不乏文化名人。不管是谁的关系,反正现在齐聚一堂,都是来捧场的。再说了,你不让他们来,他们肯定跟你急。毕竟只有来到这里,才会清楚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会,扩展人脉的大好机会。

    比如说现在,众人三五成群的聊天。借着交换名片的机会,彼此之间也有一定的印象。或许在另外的什么场合,这个印象就是一大助力。各种人脉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王观,过来。”

    适时,看到王观进来了,周老立即招呼起来。

    作为小字辈,王观认识的人可不多。但是认识他的却不少。毕竟在一帮白发苍苍的老人之间,突然多了一个年轻人,自然格外引人注意。知道的人,自然清楚王观的底细,纷纷抱以和煦的笑容。至于不知道的人,肯定悄悄地打听起来……

    在众人的关注中。王观轻快走了过去,笑问起来:“周老,您有什么吩咐?”

    “不是我有吩咐。”周老摇头道:“是令希。大家问他大厅中的那块空荡荡的展厅是怎么回事,他却非要故弄玄虚,坚决不透露任何口风。我记得展厅的布置,好像是你在负责的,那你就说说看。那个展厅是准备做什么的,不会是让它白空着吧?”

    关于这个问题。倒是有许多人感兴趣。

    毕竟一进门的时候,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在大厅的中央位置,观赏位置最好的地方,却空有一个陈列台,上面却没有任何物件。

    乍看之下,许多人也隐约想到,在陈列台上应该会摆放很珍贵的东西。现在听到周老把话挑明了,大家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

    毕竟很多人知道,周老和钱老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怎么可能不清楚他的打算。现在这么一说,无非是递梯子而已,让钱老顺势往上爬。

    对此,王观心里也是门清,自然不会说破,反而笑呵呵道:“周老,这事甭说您了,我也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钱老有什么打算。”

    这是由衷之言,王观并没有撒谎。因为他确实没有得到钱老的授意,特别是他收藏的稀世珍宝,尽管已经运到京城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拿到博物馆来呢。

    昨天晚上王观还询问钱老要准备展出哪件东西,没有想到钱老却表示暂时不用着急,他已经安排妥当了,让王观过两天再准备。

    当时王观还以为钱老打算先预热,等到大家的好奇情绪调动上来了,再让他拿东西过来亮相,形成轰动的效应。现在看来,钱老似乎是有其他打算。

    与此同时,在众的的注视下,钱老站了起来,微笑道:“时候也差不多了,你们有兴趣的话,不妨随我下去看看。”

    钱老这样说了,谁还能坐得稳?当然是纷纷随行,一帮人浩浩荡荡下楼,来到了宽广大厅的中央位置。这样大的动静,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一时之间,许多人在二楼三楼的走廊探头探脑,好奇观望大厅下面的情况。

    至于一楼的人群,肯定是团团把大厅中央的陈列台围了起来,踮着脚张望。

    “诸位,诸位,请安静一下。”

    这个时候,有人站了出来维持秩序,这是专门请来的司仪,对于现在的场面颇有经验,应对十分得体。三言两语之间,却是把众人安抚下来,然后再请钱老登场。

    适时,钱老走了出来,笑容满面看着一帮亲朋好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也没有怯场的意思,顺势说了不少场面话。主要是感谢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以及大家的捧场和支持,包括他创办博物馆的一些理念等等。反正一番话下来,倒是迎得了不少热烈的掌声。

    人呀,就有一种从众的心理,看到别人鼓掌了,自然也跟着拍手。在热烈的掌声之中,钱老也也结束了自己的简短感言,然后笑道:“其他话我就不多说了,想必大家肯定很好奇,我身后的展台到底准备摆放什么东西……”

    一瞬间,众人更加关注起来。毕竟谁也不是笨蛋,自然明白越是吊人胃口,那么拿出来的东西肯定不凡。

    围观的人群之中有人揣测道:“指不定是国宝级别的东西呢。”

    “废话。谁不知道啊,关键是什么东西。”

    旁人鄙视起来,然后沉吟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博物馆中展示的名珍精品可不少。现在却要把东西单独拿出来展示,说明东西更好,确实值得期待。”

    “没错,没错……”

    看到众人期待的目光,钱老微微一笑,声音悠扬道:“估计大家应该也猜测出来了,在这里我要肯定你们的猜测。当然。这件东西可能也与你们的猜测有些出入,希望大家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说话之间,钱老轻轻转身。在展台的下方轻轻一按。

    一瞬间,特制的展台中间立即裂开一个圆孔,随即有烟雾升腾出来。伴随着阵阵轻烟,一件东西也慢慢地浮升,彻底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那是什么?”

    与此同时。围观的人群纷纷争相打量,甚至有几分骚动。幸好四周有保安拦着,到不至于发生什么意外。

    “是个瓶子。”

    有人距离比较近,或者在二楼走廊居高临下,看得更加清楚,所以立即叫了出来。

    “废话。我们有眼睛,知道是瓶子。关键是这个瓶子,到底是什么底细?明清官窑?五大名瓷?或者元青花?”

    带着各种疑问。许多人忍不住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起来。但是看清楚之后,每个人脸上顿时充满了惊愕之色。注意,这是惊愕,而不是惊叹。

    如果是惊叹。说明瓶子非常好,让人赞叹不已。然而惊愕。却是另外一个语意了,代表了出乎大家的意料,与他们预期相反。

    “怎么不吱声了。”

    此时,后面的人看得不太清楚,忍不住询问前面的人:“瓶子怎么了?大概是什么模样,是不是顶级名珍?”

    “是玉壶春瓶。”

    前面有人解释道:“不过……看起来不像是名珍,反而像是很普通的东西。”

    “不可能吧?”

    后面的人自然不信,纷纷踮脚观看,只见在展台上果然搁放了一个撇口细颈,削肩硕腹,线条十分柔美均匀的瓶子。瓶子的造型还算不错,但是釉料却非常普通,不是青瓷或白瓷,更加不是青花五彩,珐琅粉彩样式,而是最普通不过的米黄色。

    这种釉色,分明是想烧白瓷而不成,由于火候不够,最终得到半成品的模样。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十分朴素,没有什么特色的瓶子,自然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当然,在场之中也有不少聪明人,他们觉得无缘无故的,钱老不可能拿出这样一个瓶子出来忽悠大家。如果他们没有料错,瓶子应该有什么特殊内涵,说不定有什么故事,更有可能是钱老第一次玩收藏买到的东西……

    “好家伙,连这东西都拿出来了。”与此同时,周老低声笑道:“看来是令希不甘寂寞,觉得展会不够热闹,直接玩一把大的……”

    “什么意思?”

    王观隐约听到这话,连忙请教起来。

    “别急,注意看好了,包准你大开眼界。”周老神秘一笑,无论王观怎么询问,都不再开口说话了。

    “肯定有蹊跷。”

    适时,想到高德全也是同样的神态,王观百分之百肯定,展台上的瓶子恐怕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我说过了,东西与大家的猜测有些出入。”

    这个时候,钱老轻微淡笑,目光有几分悠远,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声音也通过扬音器传到了众人的耳中:“不过,关于这件东西的来历,却是要追溯到四十年前……”

    第930章玄乎离奇,枯木逢春

    “果然不出所料……”

    此时此刻,听到钱老一开口就是四十年前,在场许多人暗暗自得起来,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感到高兴。毕竟在他们的猜测之中,瓶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什么故事。

    要知道对于一些人来说,瓶子的经济价值倒是其次,关于东西的来历,具体什么内涵,也是他们比较关心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时候,听到钱老在讲述瓶子的由来,一些人纷纷安静下来。

    “……东西是四十年前,我在旧货市场上淘来的。”

    然而,出乎许多人的意料,钱老居然以轻描淡写的语气,把东西的来历一笔带过,让许多准备专心聆听故事的人差点没憋出内伤。

    “哈哈,令希又捉弄人了。”

    此时,听到这话,周老忍俊不禁道:“不过这样也好,东西的来历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瓶子本身的内涵。”

    “东西有什么内涵?”王观忍不住再多问一句。

    “不急,令希已经开始说了。”周老示意起来。

    与此同时,钱老开口了,继续笑道:“众所周知,在四十年以前中国的经济不算很好,条件也比较艰苦。当时我淘这个瓶子,原本是打算改造成为水壶的。不过把东西带回去之后,一个朋友告诉我,这玩意有可能是古董。所以严格来说,这应该是我生平第一次淘到古物,也是我的第一件收藏品。”

    “就说嘛,肯定是这样……”

    故事内容总算步入正轨了,不少人在心里松了口气,同时也有几分感同身受。毕竟对于人生之中的第一件收藏品。不管东西质量怎么样,却很有纪念的意义。

    当然,看到东西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顶级名珍,一些人失望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当下也没有什么兴趣,慢慢地散开,打算继续观赏其他东西。不过也有部分人留了下来,准备分享钱老的感悟和喜悦心情。

    “……你们也知道,在四十年前,可没有古董的说法。”

    适时。钱老思绪飘飞道:“听说这是老物件,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不过改造成为水壶肯定是不合适了,就随便搁在桌子上,然后在外头折了枝花插进去。说起来,这也算是附庸风雅一把。”

    众人微笑起来。也知道后面肯定有什么转折,让钱老意识东西的珍贵,然后彻底喜欢上了收藏,最终成为一代大收藏家。

    事实证明,大家的猜测也有些谱儿。这个时候,钱老伸手把瓶子拿了起来,手掌微微在瓶腹上摩挲。也有几分感叹:“人老了,总是喜欢回忆过去。不知道为什么,哪怕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当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我记得十分清楚。当时我把瓶子清洗干净了,再注入少许清水……”

    在说话之间,钱老把瓶子放好,然后取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顺手拧开盖子,再往瓷瓶之中倒了少许。

    “……然后再插上一枝花!”

    此时。钱老招了招手,一个工作人员立即走了过来,递上了一支已经有几分枯萎的荷花苞蕾。钱老接过了荷花苞蕾,再小心翼翼放到瓶子之中,然后退开几步观望起来。

    这样的举动,仿佛一个迟暮的老人,正在拾起青春往事,着实让一些人心头一酸,有几分嘘唏感叹。

    “王观,看清楚了,不要眨眼。”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周老却好心提醒起来,眼中尽是难以掩饰的笑意。

    “什么?”

    王观一怔,顺势朝瓶子看去。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十几秒钟之后,他忽然发现情况不对。

    “怎么回事……”

    这一瞬间,王观眼睛圆睁,难以置信的失声惊叹。此时此刻,不仅是他有所发现,一些细心的人也注意到展台上的异常情况。

    “烟,哪来的烟气。”

    “什么烟气?”

    “瓶子啊,在瓶口有雾气冒出来……”

    在细心人的提醒下,一些人仔细打量,然后就看到了让他们毕生难忘的一幕。只见在这个时候,搁在展台上的瓶子,果然有淡淡的云雾升腾出来,朦朦胧胧,就好像是水烧沸之后冒涌出来的水蒸气。

    开始的时候,蒸气十分轻淡,似有若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蒸气凝聚成团,变得十分浓厚起来,好像云雾一样清晰可见。

    见此情形,许多人有些惊讶,然后猜测是展台中暗藏的仪器呈现出来的效果。然而下一秒之后,他们又推翻了自己的结论。因为此时此刻,在朦胧蒸气的笼罩下,本来有几分枯萎的荷花,居然变得娇润起来,然后含苞欲放……

    不对,不是含苞欲放,而是切切实实的绽放起来。

    “怎么可能!”

    一时之间,许多人叹声惊叫,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瓶中的那支荷花,居然真的开始绽放。就好像是昙花绽放一样,苞蕾花瓣层层展开,从婴孩拳头大小的花骨蕾,一下子就成为了艳丽绚烂的花朵,自然让人惊叹、不可置信。

    要知道荷花不是昙花啊,只听说昙花一现,没听说荷花一现。最最重要的是,荷花已经折断下来了,并且有些枯萎,一看就知道是失去了生机。就算有瓶中矿泉水的滋养,最多能够维持基本生机而已。就算能让它绽放,少不了继续加水,然后多等几天。

    可是大家却看到了,从荷花苞蕾恢复生机,再到鲜花怒放,最多是五六分钟而已,就好像是特意推快了录像镜头,让大家清晰目睹这个神奇的过程。

    “……眼花了吧?”

    “是在变魔术吗?”

    半响之后,一些人才从呆滞之中清醒过来,然后挺安静的场面,就好像招来一群蜜蜂似的嗡嗡嗡哗然起来。

    普通人就算了,难以接受这样离奇的事情,但是在场之中却是有不少行家,尤其是故宫的大专家也来了不少。在这个时候,他们震惊之余,也若有所思起来。

    “枯木逢春!”

    就在这时,一个大专家惊喜交集道:“钱兄,你这个是枯木逢春瓶吗?”

    “枯木逢春瓶,又是什么玩意?”

    旁人听到这话,自然是十分迷惑不解。枯木逢春这个词语他们倒是知道,但是加上一个瓶字,就让他们难以理解了。或许说心里已经隐约知道怎么回事,却不太愿意接受这个有些超乎常识的事情。

    毕竟大家的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形成,甚至于固定了下来,想要打破他们固有的认知,自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做到的。哪怕是亲眼所见,他们也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毕竟亲眼看到的东西,未必就一定就是真实。比如说魔术……

    “是在变魔术吧,帮腔的人都是托……”

    这个时候,持着这个观点的人大有人在,目光充满了怀疑。然而在片刻之后,他们坚定的信念就发生了动摇。

    “周老,什么是枯木逢春瓶啊?”

    与此同时,王观也好奇打听起来。毕竟各种奇珍异宝见多了,他的心脏也锻炼出来了,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刚才的神奇状况。不过肯定有些好奇,想要知道瓶子的底细。

    “枯木逢春,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让枯萎的植物重新焕发生机。”

    适时,周老才笑呵呵解释起来:“当然,只是枯萎的植物,而不是完全枯死,没有任何生机的花枝。对于枯死了的植物,那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在周老解说的时候,钱老也淡然将瓶中绽放的荷花抽取出来,然后轻轻招手,又有人递上来一枝半枯萎的桃花。

    此时此刻,大家眼睛睁得更大,目不转睛地打量,看着钱老把花枝插入瓶中,然后过了五六分钟,粉红色的桃花就重新变得润泽起来。可谓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妖娆娇润的颜色,尽管没有荷花绽放那样离奇,却同样让人瞠目结舌。

    “怎么样……”

    “拍下来了,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问题。”

    在场之中也有不少聪明人,直接拿出手机录像,然后再回播。桃花焕发生机的整个过程一点一滴重演,根本没有丝毫破绽,自然让许多人信念动摇了。

    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不仅是王观向周老请教枯木逢春瓶的事情,其他人也纷纷向那个开口的大专家讨教。

    那个大专家沉吟了下,也慢慢冷静下来,有几分感叹道:“你们不要觉得东西十分离奇,就觉得有什么蹊跷。实际上这样的东西,在古代的文献资料上有过记载。”

    “什么记载?”其他人自然好奇追问起来。

    “清代的文人笔记耳食录中,就有过类似这种瓷瓶的详细记录。”大专家看了眼钱老,目光之中透露不加掩饰的惊羡之色:“据说在金溪有两个人,在山打猎的时候,追逐一只白兔到了偏僻的地方,可是由于追之不及,使得兔子钻入草丛中消失不见了。”

    “两人不甘心,把草丛挖开,却发现底下是一个大墓。墓中有大缸,里头存放了两个花瓶瓷器,其中一个在挖掘的过程中已经碎了。剩下一个,就被一个人拿回家养花。”

    说到这里,大专家轻叹道:“花瓶拿回家之后,没过几天,那人就发现瓶中有烟气浮出,氤氲犹如云雾。那人仔细观察,却找不到云雾缭绕的原因……”

    第931章窑变之宝

    ps:三更求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一下,谢谢了。

    “……发现瓶中烟气飘浮,又找不到其中的缘由。那人就尝试折了一枝梅花放到瓶里,却发现瓶里就算没水,花卉却没有枯萎的迹象,而且还能抽长新芽……”

    说话之间,大专家感叹道:“当初看到这段记载,我还以为只是当时文人的虚构臆想,但是后来研究瓷器多了,才知道以前切切实实有过这样的东西,现在看到这个瓶子,终于可以确定无疑了。”

    与此同时,大专家也忍不住埋怨起来:“钱兄,我们好歹也认识七八年了,你手头上有这样的珍宝,居然没有透露任何口风,真是不应该啊。”

    “卢兄说得太对了,是该问罪谴责。”有人附和起来,随即又笑道:“不过在此之前,我更好奇瓶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无水而发枝催芽,这未免太玄乎了吧。”

    听到这话,许多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众所周知,水和土壤是植物的根本,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水来滋养,喜水的植物确实不会很快枯萎,甚至可以抽根发芽。然而在没有土壤和水的情况下,植物居然还能保持生机,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其中的原因……”

    面对大家质疑的目光,大专家顿了一顿,却轻飘飘说道:“我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具体是怎么回事,你们还是问钱兄吧。东西在他手里四十年,就算有什么奥妙,想必也已经研究透彻了。”

    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钱老,希望他能够解释清楚。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此时,钱老微笑道:“你们也不要把东西想象得多么神奇,说起来这不过是窑变的杰作罢了。”

    “窑变?”

    一瞬间。许多人有些恍然,又陷入深深的不解。

    在场有许多行家,自然清楚什么是窑变。用书面语言来阐述,就是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

    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古人又不清楚其中的原理,只知道在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所以就称之为窑变。就是因为这种偶然性,所以才有窑变无双的俗语,说明每件窑变瓷都是独一无二的东西。

    宋代五大名窑之中的钧瓷,就是最著名的窑变瓷。从现存的钧瓷来看,颜色确实非常的绚烂漂亮。有的如红霞满天,彩云追月;有的如高山飞瀑,珠帘垂挂;有的如节日夜空,焰火奇放;有的如钱江怒潮。波涛翻卷。

    反正就是变化莫测,没有任何的类同。

    连古人也感叹。这种窑变是水土所合,人力之功,不复能与。

    不过窑变瓷很少能够流传下来,究其原因却是由于东西属于偶然烧成的,不属于工匠能够控制的范围,所以一但有窑变瓷出现,监窑官往往直接砸了。

    不是他们不知道窑变瓷十分珍贵难得。主要是害怕将东西呈现上去之后,皇帝要求他们再烧造同样的东西,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寻死路?

    而且众所周知,窑变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千变万化的色彩,可谓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经过高温的烧造,就在会釉面上形成瑰丽无穷的釉色。

    然而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展台上的瓶子,却是朴素的米黄色,怎么看都像是烧制白瓷失败的作品,怎么可能是以色彩绚烂多变而著称的窑变瓷?

    看出大家的怀疑,钱老轻轻笑道:“不要觉得奇怪,一般人以为窑变只是可以变形或者变色而已,却不知道窑变还有变质之说。”

    “变质?”

    瞬时,许多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然而,一些资深行家却若有所思,微不可察的点头表示赞同,显然也知道变质之说。

    “变形比较好理解,那是指在烧造的过程中,瓷器伤残、开裂的状况。一开始的时候,变形的瓷器都是废品,大家直接砸烂扔了。后来有人化废为宝,逐渐掌握了瓷器开裂的规律,加以改进以后,就成为了开片……”

    这个时候,钱老娓娓而谈:“至于变色,这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情况,也不需要我多费唇舌。然而变质,许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在古代却不算罕见。”

    “《古窑器考》有记载,余家有镇瓷宋碗二,暑天盛腥物,不臭腐。”

    “《苏东坡集?瓶笙诗引》书中提到,有人闻笙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徐而察之,其音则出于双瓶……”

    “《幽雅志》书中也有记述,卢府君门前有大瓮,可受五百石,风云出其中。”

    钱老逐一列举,引经据典,让人不服不行。

    “以上诸多的例子,由于古人知识水平不够,以为是妖异,所以打碎了许多东西,实际上不过是窑变的结果罢了。”

    说话之间,钱老也有几分惋惜,随即指着展台上的瓶子说道:“就好比这件东西,看起来好像是能够促使枯木逢春,自然非常的玄奥神奇,然而其中也有一定的科学原理。”

    “什么科学原理?”

    众人一听,自然格外感兴趣,纷纷关注聆听。

    “首先是瓷瓶的胎体,那是用比较特殊的泥土做成,而且在烧造的过程之中,偶然性发生了变质,使得瓷瓶内产生了不稳定的磁场。”

    钱老笑道:“刚才卢兄说瓶子无水而花枝抽芽,那是由于每当夜晚的时候,瓶内就会自动收集露气,到了清晨就形成了露珠,然后受到磁场热力蒸发,自然形成了云雾。加上这个瓶子中的磁场十分紊乱,我直接注水进去,也很快化成了蒸气……”

    “在磁场和蒸气的共同作用下,花枝生机就被激发出来,自然恢了复滋润的模样,等到润养一段时候,抽枝发芽也不奇怪。”

    在钱老的解释之下,有人恍然大悟,也有人将信将疑,更有人忍不住大声问道:“荷花绽放又是怎么回事?”

    对呀!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大家看得十分清楚,花苞一下子就绽放成为海碗大的花朵,这个过程总不会是弄虚作假吧?

    “弄虚作假不至于,就是取了点儿巧而已。”

    钱老轻笑道:“这是睡莲,夜里合拢,白天绽放的睡莲。只要在黎明时分,把即将绽放的花苞截取下来,然后搁置四五个小时,再放到瓶子之中,在水雾磁场的催发下,自然有你们看到的神奇效果。”

    “居然是这样。”

    一时之间,许多人恍然大悟,心情有几分复杂,不知道该作什么反应。是大失所望呢,还是暗暗松了口气?

    但是不管怎么说,知道这是窑变之宝以后,大家的兴趣更加浓郁了。毕竟钱老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产生窑变之宝的几率微乎其微,可谓是万中无一的东西。就算偶然形成了,却又很容易被愚昧无知的古人当成是妖异物件砸了。

    也就是说,眼前的东西可谓是孤器,稀世珍宝。一般人得到了,肯定是秘而不宣,珍重收藏起来。难得现在钱老愿意拿出来让大家观赏,不仔细打量的话,怎么对得起自己。

    “钱老的运气,啧啧!”

    此时,王观也忍不住叹道:“第一件收藏品就是稀世奇珍,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这话说谁都行,就你没这个资格……”周老闻声,立即摇头道:“属于五十步笑百步的主,一样招人恨。”

    王观干笑起来,瞬间转移话题:“周老,您实话告诉我,除了这个枯木逢春瓶以外,钱老还打算安排什么珍宝亮相?”

    “这个我怎么知道,要看他的心情了。”周老笑道:“你也不用着急,迟早轮到你出风头。”

    “我不是急,而是期待啊。”王观轻声道:“就知道钱老肯定是私藏了一手,没有想到居然藏得那么深……”

    “不是藏。”周老解释起来:“东西本来就不在他手上……”

    周老的话才说了一半,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然而王观却立时恍然大悟,轻轻地点头表示明白。看来东西是被侯老所在单位借去研究了,等到钱老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还回来。

    在两人窃窃私语之时,本来已经散开的人流又纷纷返回,显然是听说了刚才发生的事情,现在后悔得连肠子都发青了,强烈要求钱老再演示一遍。

    对此,钱老只是淡然微笑,让大家明日请早,然后招呼一帮亲朋好友,浩浩荡荡地离开博物馆,准备举行庆功宴去了。

    见此情形,那些人再不甘心也没有办法,毕竟几个身材魁梧的保安就站在附近,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去碰瓶子,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这个时候,适才有人拍摄的手机视频就成为香饽饽了,让许多人争相观看,感叹不已。当然,由于不是亲眼目睹,自然也有人表示了怀疑,然后与笃信的人发生了争执,最后决定明天再来看个究竟。

    其实有争执也是好事,存在了争议,自然格外吸引眼球。就好比今天参观博物馆的人,回去把所见所闻一说,反响自然十分强烈。

    有人相信,有人质疑,在纷纷扰扰之中,在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博物馆正式售票营业的时刻,售票窗口附近就聚集了不少人……

    第932章隐画,钟馗

    PS:

    今天周一,求推荐票。已经月下旬了,求月票。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当然,与昨天的人流汹涌相比,今天前来参观的人却是少了大半。

    对此,王观等人却十分满意,只要不是门可罗雀,那就是良好的开端。况且这只是开始罢了,他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还有更多的人被吸引过来。

    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没错。到了中午以后,前来博物馆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一早开始过来的人已经把博物馆上上下下走了两圈,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究其原因,无非是大厅的展台上,枯木逢春瓶已经被收起来了。昨天看过的人想再观赏一遍,没看过的人自然想验证一下瓶子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

    带着这样的想法,许多人耐心等待起来,因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明确告诉他们,要到中午时分,东西才会继续展出。

    东西是人家的,人家喜欢在什么时候展出,那是人家的自由。就算有人生气,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所以只好等待了。幸好博物馆里也有不少好东西,一边观赏一边等候,大家也不觉得无聊。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到了中午。也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反正一帮人就纷纷团聚在大厅附近,或者二楼走廊旁边,挑选好了最佳观赏位置,等待枯木逢春瓶的展出。

    可能是听到了众人的呼声,在王观等人的簇拥下,钱老慢慢地走来了。看到正主出现,一帮人连忙让开了通道,目光充满了期待……当然,也有质疑。

    直到现在。还有人不相信瓶子有那么神奇。

    不过期待也好,质疑也罢。反正钱老走到了展台的旁边,看着比昨天少了大半的人群,他脸上的笑意却反而更加浓郁起来。

    “大家都来了。”

    适时,钱老轻笑道:“当然,好像也有很多人没来。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今天没来的人,这是他们的损失。”

    “嗯?”

    听到这话。一些心眼活络的人心中一动,隐约听出钱老话里不同寻常的意味。

    “然而,在此之前,我要说一声抱歉。”

    这个时候,钱老笑道:“我知道。在场的许多人,应该是冲着枯木逢春瓶而来的,但是今天我们不展出那件东西……”

    “什么,不展出?”

    “那我们不是白来了吗?”

    “成心忽悠是吧,做生意也不能这样坑人啊!”

    一瞬间,许多人皱起了眉头。有人表示理解,有人十分惊疑。甚至有人愤怒痛斥,自然也有人若有所思。反应各异,不一而足。

    见此情形,钱老也不急于解释。只是微笑看着众人,等到更多的人反应过来,纷纷沉默不语保持安静之后,这才开口道:“大家也不必着急。我可以保证,枯木逢春瓶会在以后重新展出的。不过在今天。我却想请大家观赏另外一件东西。”

    说话之间,钱老轻轻一按展台中的按钮,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中,展台的桌面再次裂开,不过并不是什么瓷器冒出来了,而是两根天线……

    呃,不对。应该说是两根长长的铁管,一左一右,向天空延伸。不过眼尖的人却是看得十分清楚,在两根铁管之间悬挂了一根卷轴。

    片刻之后,铁管停了下来,左右之间的间隔大概有七八十厘米,高度约莫有一米五六,再加上两端横架的卷轴,就好像是一个简易的小门。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钱老想让大家观赏的东西,应该就是那根卷轴了。就是不知道卷轴到底是书法字帖,还是名人字画。

    不管是什么,能让钱老单独拿出来展览,肯定不是普通的物件。一时之间,许多人表示了好奇,而且更十分后悔。主要是他们选错了方位,不在卷轴的正面,所以出于习惯,许多人开始向正面挤去,场面自然有几分骚乱。

    “大家不要挤。”钱老见状,连忙阻止起来,然后示意道:“你们看清楚,展台是可以活动的。”

    在说话之间,钱老又按了个按钮。一瞬间,大家就可以看见,展台开始缓慢旋转起来,三十六十度灵活机动,没有任何阻滞。

    看到这个状况,大家也颇有些不好意思,随之纷纷安稳下来。沉默了片刻之后,也有人忍不住催促起来,让钱老解开卷轴的系绳,好让他们观赏东西。

    “那你们就看清楚了。”钱老从善如流,笑了笑之后,轻轻一扯卷轴垂落下来的绳子,卷轴的地杆马上就坠落了下来。

    一时之间,卷轴完全展开了,也让人看清楚了具体情况。但是乍看之下,许多人顿时愣住了,十分茫然不知所措。

    “怎么回事,居然是空白一片?”

    也难怪大家茫然,主要是卷轴面上不仅不是字帖,更不是字画,而是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整洁如新,从来没有着墨过的白纸一般素净。看到这个出乎意料的情况,自然有人质疑起来,怀疑是不是钱老不小心拿错卷轴了。

    “拿错了吗?”

    此时,王观也眉头一皱,多少有几分踌躇。

    “不用担心,你看下去就知道了。”周老却十分淡定:“你觉得以令希缜密的脾性,会出现这样重大的纰漏吗?”

    “也是。”

    王观一听,就知道事情另有玄机,当下安心旁观起来。与此同时,在众人的哗然声中,钱老也是安之若素,甚至有几分闲情逸致,慢条斯理的在喝水……

    “噗!”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在喝水的钱老突然喷了,喷出一蓬迷蒙水雾。大家也随之惊愣的看到,一大片水渍飞溅到空中悬挂的空白卷轴之中。

    “这是怎么了?”

    适时,许多人不可避免感到一阵迷惑不解。然后就在他们惊疑之间,一些反应灵敏的人连忙朝卷轴看去,顿时惊叹起来。

    “快看……”

    “卷面有变化了。”

    在旁人的提醒下,更多的人抬头看去。幸好展台还在缓慢旋转,大家也不用挤来挤去那么辛苦。细看之下,大家也发现卷面果然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被钱老一口水雾喷洒了之后,水渍自然顺着卷面漫延垂落。

    在水雾垂落的过程中,素白的卷面突然起了微妙的变化,明显出现了颜色。透出点点殷红之色,就好像血液一样,血淋淋的有几分恐怖感。

    就算现在是光天白日,但是突然看到血迹斑斑的情况,哪怕一些胆子大的人。也难免感到几分怵然。其他胆子不大的人更加不用多说了,简直就是不敢直视。

    当然,看到卷面遇水起了变化之后,一些资深行家立即心中一动,忍不住惊喜交集地仔细观察,然后交头接耳之中,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就传了出来。

    “什么。隐画?”

    “隐画,什么意思?”

    隐约听到行家提到什么隐画,一些人表示十分茫然,自然要相互打听起来。有些人与某个资深行家关系较好。自然腆着脸向他求教,也得到了答复。

    “隐画没听说过,总该知道什么是隐形墨水吧。”

    “隐形墨水不是现代的产品,在古代早就已经有了。曾经有那么一段时期。一些画家喜欢总隐形墨水作画,然后请其他人观赏。或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有些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发现画卷空白一片,就感到十分的生气,或者非常不理解,之后在画家的解释下,才明白怎么回事……”

    “一些画家以此为乐,倒是戏弄了不少人。不过隐画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画成之后图案就隐藏起来,需要遇水才重新浮现。这样一样,泼的水多了,画卷自然容易腐烂。第二则是由于卷面空白,不知道底细的人看到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束之高阁,或者毁坏了。”

    “就是由于两个缘由,能够流传下来的隐画非常稀少,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见过实物,就以为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已。”

    在一些大行家的解释下,许多人才恍然大悟,旋即自然十分兴奋。之前的不满、不解的心情也烟消云散,反而觉得不虚此行。

    “就知道今天来对了。”

    “没错,没能看到枯木逢春瓶,有隐画观赏也不错啊。”

    在众人激动的声音中,一蓬水雾也逐渐将整个卷面浸湿了,然后血淋淋的殷红颜色也一点一点的由淡转浓,最终浮现出隐藏起来的画面。

    大家凝神注视,却发现卷面上的图案十分眼熟,却见血淋淋的颜色不是真的血迹,而是一件大红袍。只见画中是个人物图,身穿大红衣袍,手里提拿宝剑,模样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活脱脱猛张飞再世。

    “钟馗像!”

    看了一眼,许多人立即脱口而出。

    “钟馗捉鬼图!”

    有人眼尖,发现在豹头环眼人物的旁边,还有个青面獠牙的小鬼形象,立即准确将画卷的名称形象表述出来。

    然而,不管是钟馗像也好,还是钟馗捉鬼图也罢,反正都是一个意思。身穿红袍,长相奇异的人物,确确实实是钟馗无疑。也就是民间百姓口中的赐福镇宅圣君,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鬼王。

    可以说,与玉皇大帝,三清道祖,佛陀观音这些高高在上的神明相比,钟馗像更容易在民间普及。在古代的时候,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祛邪,几乎家家户户必有钟馗镇宅……

    第933章吴道子真迹

    ps:二更求月票,请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与许许多多神明一样,在钟馗成名之后,自然有人给他安排了一份履历。

    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无论古今,百姓都十分重视出身,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也摆脱不了这个根深蒂固的框架。比如说玉皇大帝,明明是天庭之主,但是百姓硬是把他安排成为大善人张百忍,然后经过了多少劫数,才最终成为了天帝。

    连玉皇大帝也逃离不了百姓的摆布,钟馗自然也不例外。据古籍记载及考证,他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