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23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能有什么内涵?”段老纳闷道:“就是风水格局啊,回龙望首之势,环顾有情,这是比较经典的格局。”

    “呃……”

    王观感觉有些说不清楚,干脆问道:“段老,最近你有空吗,能不能来苏州太仓一趟?”

    “太仓?”

    与此同时,段老也十分惊诧:“你不是在沪城吗,怎么又跑到太仓去了?”

    “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反正你过来就是了。要不然,我去接你。”王观又多解释一句:“你现在看到的风水格局,就在太仓之中。”

    “真的?”

    段老一听,立即多了几分兴趣:“不要蒙我呀,不然可饶不了你。”

    “怎么敢,还指望您老帮忙寻龙点穴呢。”王观也不讳言,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毕竟在他的感觉之中,风水格局之中的灵穴,应该就是其中的关键。

    不过,段老好像误会了什么,沉默了片刻之后,居然安慰起来:“王观,人呀,难免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

    听到这话,王观自然十分错愕,旋即反应过来,有些啼笑皆非道:“段老,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我可没有什么亲人过世,你千万不要咒我啊。”

    “……不是就好。”

    段老意外之余,也开玩笑道:“不过,我的出场费很高的,你要有心理准备。另外孔子圣迹图的事情……算了,当面再问……”

    说话之间,不给王观解释的机会,段老就挂机了。

    “怎么样?”

    陆崇明也在旁边听得明白,不过还是要打探具体的情况。

    “答应过来了,明天我们去接人。”王观笑道:“他就是我说的那位风水大师,水平很高的,过来之后,肯定能够帮我们把绘刻研究透彻。”

    “那就好。”陆崇明也十分高兴,当然也有几分疑虑:“不过,这绘刻或许就是普通的风水图而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含意。”

    “有没有。”王观随意道:“要研究了以后才知道。”

    “嗯。”

    陆崇明轻轻点头。

    一话无话,在第二天早上,两人就驱车来到沪城,不过不是返回沪城博物馆,而是迎接从鲁省赶过来的段老。

    两人原本打算在沪城招待段老,先请他吃个饭,歇一歇的,但是段老知道怎么回事之后,却二话不说,直接让他们两人开车前往太仓。在老人家的坚决要求下,两人自然是顺水推舟,再次辗转来到了太仓。

    开车的时候,王观随口问道:“段老,以前来过江南吗?”

    “当然来过。”段老点头道:“不过,没有到过太仓,只是去过南京,看了看当年秦始皇埋金断龙脉的地方。”

    “断龙脉?”

    一时之间,王观和陆崇明来了兴趣,连忙询问起来。

    对此,段老也乐得讲解:“南京古称金陵,这你们应该知道吧。具说在地下挖出了许多黄金,这才有了金陵这个名字。但是金子是谁埋的,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春秋时期楚王的遗藏,也有人说是越王勾践的宝藏,但是在我们风水师流传下来的记述之中,埋藏黄金的却是秦始皇。”

    段老娓娓而谈:“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自觉功高三皇,胜过五帝,所以干脆自号始皇帝,希望帝位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直到千秋万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听信了当时方士的谗言,决定断掉各地的龙脉。”

    “南京就是典型的例子,传说秦始皇巡视南京的时候,身边的方士断言,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若不采取对策,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听到这话,秦始皇自然坐不住了,立即下方士断了南京的龙脉,并且埋了一批黄金镇压王气。”

    说话之间,段老又笑道:“当然,也有人说,做这事的不是秦始皇,而是当时的楚王。但是不管怎么说,断龙脉的说法深入人心。毕竟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定都南京的大多数是比较短命的王朝,国运都不长久,也难怪断龙脉的说法经久不衰。”

    “那您老觉得,南京的龙脉是不是被断掉了?”陆崇明好奇问道。

    “这个不好说。”段老笑道:“你觉得它被断掉了就是被断掉了,你觉得它没被断掉就是没被掉断。风水学说,信与不信,都在一念之间。”

    “哦。”

    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陆崇明多少有些失望。

    “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龙脉是断不掉的,只能够暂时的镇压。”

    此时,段老侃侃而谈:“在风水师的眼中,龙脉五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时间到了,龙气自然会转移,根本镇压不住,自然截断不了。”

    “要是你不相信风水,那么更好解释了。”

    这个时候,段老笑眯眯道:“从地理上来说,南京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略开拓,问鼎中原的进取雄心。而且南京处于整个中国的东南一隅,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北中国隔断,最易于偏安苟且。”

    “从经济上来说,江南向来为鱼米之乡,富庶的经济条件反给统治者提供了加速腐败的温床,使帝王将相沉醉于温柔乡中。除了地理、经济等外部因素外,定都南京的几个王朝,都没有问鼎中原、统一中国的决心和实力。也许正是这种种原因,使得六朝短命而亡。”

    段老逐一列举起来:“这样的解释,你应该满意吧?”

    “段老。”

    适时,王观轻叹道:“段老,你真是风水师吗?怎么感觉好像是历史学家啊。”

    “风水,又称堪舆之术!”

    一瞬间,段老傲然说道:“根据古籍记载,堪,天道也,舆,地道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如果不通天文地理,历史数学,根本没有资格称为风水师。至少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风水师,首先要是个杂学家。”

    “杂,并不是贬义词,杂而不专,这才是贬义。如果杂而精,那叫博学多才。”

    说话之间,段老也有几分感叹:“想想古代的风水师,就算是中庸之才,也能够称为是满腹经纶。就是这样,也只能走街串巷,在民间混饭吃而已。真正的风水大师,一般是供职于宫中,为皇家服务,直到厌倦了官场斗争,这才返回乡野著书立说。”

    “至于现在,现在翻了两本书,就敢摆摊子忽悠人了。这在古代根本不能想象,要是被发现了,估计要被人乱棍打死……”

    听到这话,陆崇明错愕道:“这么严重?”

    “反正在元代以前,应该是这样。”段老笑道:“元明以前,古人比较信这个,尤其是唐宋年间,简直就是社会的风气。但是到了明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多了,自然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下,风气也就被败坏了。”

    在段老的感叹声中,车子也随之抵达了太仓,然后也没有停留,慢慢地又来到了陆崇明的家乡之中。

    “停。”

    还没到村口,段老就喊停了,然后兴冲冲下车,纵目观望起来。过了片刻,忍不住叹道:“王观,你说得没错,这里真是好地方啊。”

    “我没说错吧。”王观笑着说道:“这里肯定是风水宝地。”

    “不不不……”段老却摇头道:“称不上是宝地,勉强算是福地吧。主要是代表青龙和白虎的山脉有些短了,而且四灵之中的朱雀,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立的这个位置,不能算多好。当然也不坏,总而言之,只能说是风水较好罢了。”

    “再看天门地户……好吧,就是河水的源头和去向。”

    段老示意起来:“水的源头,就是天门。天门要广,财源才足。至于地户,就是水流去的方向,要收得住。收得住的意思就是,地户要比较狭小,或者说要多曲折,又或许水中有关拦,水才能够留得下来。水多,财运才足嘛。”

    这个时候,段老已经进入了状态,一边在村中漫步,一边评点其中的风水优劣。至于王观和陆崇明,有些是听懂了,更多的却是一头雾水。不过也没有关系,两人也没打算偷师,无论段老怎么说,在旁边附和就好了。

    不知不觉之中,在陆崇明有意识的引领下,大家来到了他堂叔的住宅旁边。

    “这里不错。”

    就在这时,段老赞许点头道:“尤其是这户人家,在村里应该有些地位。”

    “咦。”

    刹那间,两人愣住了,要知道他们可没告诉段老,这里是陆崇明堂叔家,而他堂叔更是村里的支书,当然有些地位呀。不过,段老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怎么,不相信?”段老笑问起来。

    “不是不相信。”王观眨了眨眼:“只是不知道您老为什么这样肯定?”(未完待续。)

    第974章玄乎

    ps:又是三更,大家有票就支持一下,谢谢了。

    “这个简单。”

    王观问了,段老笑了笑,也没有隐瞒,而是仔细解释起来:“你们注意看,在宅子的左边有一颗树,那是什么树?”

    “松树啊。”陆崇明说道:“松树比较高大,应该有几十年树龄了。”

    “是松树就对了。”段老又示意道:“你们再看看宅子,上下两层,又比较方正,像不像是官字的两个口?”

    “像是像……”陆崇明还是有些疑虑:“但是村里这样的建筑很多。”

    “不不不,不一样。”

    段老摇头,再解释道:“村里同样的建筑是多,而且宅边有树的更是不少。但是我一开始的时候是先让你们看松,所以关键是在这棵松树上。”

    “松树怎么了?”

    此时,王观好奇打量起来,然后也发现了其中比较特别的地方。只见这棵松树要比普通的松颗高大多了,甚至于能够与住宅齐平,不相上下。

    “不仅是齐平而已。”段老笑着提醒道:“再看松树的树冠,不向前后不向左,偏偏是倾向于右边,就像是一顶帽子,把宅子遮盖起来了,像足了官字。当然,考虑到树冠不够长,勉强与宅子齐平,那么也说明户主不是正式的官员,只是有些地位罢了。”

    “……太准了吧。”

    一时之间,王观和陆崇明瞠目结舌,叹为观止。支书肯定不算是官,不过在乡村之中,切切实实很有地位。

    段老的兴致来了,忍不住又评点道:“树冠不高。确实是个硬伤,不过也不要紧,这是遗泽后人之相,户主的孙子有福了。”

    “怎么说?”陆崇明连忙追问起来。

    “这简单,树肯定能长,再过十几二十年,树冠也肯定愈加繁茂了,能够把宅子完全遮挡起来,就成了真正的官字了。”段老笑道:“其实从松树的松字。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松字有公,公就是祖父辈,自然是遗泽后人。”

    “而且宅子是上下两层,说明这户人家只有两个孙子。只要认真培养的话。我现在就可以断定,不出二三十年,这户人家的孙子一定很有出息,必出真正的官员。”

    说话之间,段老肃容道:“当然,前提是这户人家不要乱折腾,如果户主自己持身不正。使得运程发生了偏差,那就不是遗泽后人,而是祸害后人了。”

    “大师,什么叫持身不正。运程转移?”

    就在这时,陆崇明的堂叔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充满了难以掩饰的震惊、崇敬,显然在宅子里头也听了一段时间了。知道段老是真正的高人,自然再也忍不住。急忙出来谒拜。

    “嗯?”

    适时,段老有些惊讶,沉吟了下之后,忽然笑道:“什么运程不运程的,这是老头子我在说瞎话呢,不能信的……王观,不是说还要上山吗,我们赶紧走吧。”

    “大师,大师!”陆崇明的堂叔有些急了,连忙上前阻拦:“我刚才在屋里听得非常清楚,大师你是高人,说得太准了,我是有两个孙子。一个七岁,一个四岁,顽皮的很,他们以后真的能有出息吗?”

    说话之间,堂叔又急忙招手道:“阿明,快帮叔和高人说说,帮你两个侄子批批命。”

    “叔。”

    这时,陆崇明表情古怪道:“你真信啊?不怕是我把你家的情况提前告诉大师,所以他才说得这么准……”

    听到这话,段老笑容依旧,但是陆崇明的堂叔反而更急了,劈头盖脸的斥喝道:“阿明,你说什么浑话,快给大师道歉……大师,你千万别介意,他还年轻,又不懂这个,乱说的,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怎么会介意呢,我来就是随口乱说几句。”段老笑道:“不能当真,不能当真……”

    “能当真,绝对是真的。”

    这个时候,堂叔也定了定神,连忙迎请段老进去详谈。段老也没有犹豫,在陆崇明堂叔热情相迎下,欣然走了进去,反而把另外两人留在了外面。

    此时,两人面面相觑,半响之后,陆崇明才轻叹道:“王观,你说对了,他的确是大师,真正的风水大师。三言两语就把我堂叔搞定了……对了,你真没把我堂叔的情况告诉他。”

    “我发誓,绝对没有。”王观郑重说道:“别说你叔的情况了,就是你的情况,我也没机会和他说。”

    “那就怪了。”陆崇明皱起了眉头:“那他怎么说得这样准?”

    “不知道。”王观摇头道:“我更加好奇,你叔怎么这样相信,一点怀疑也没有。”

    “就是……”

    陆崇明点了点头,立刻招呼道:“走,进去看看。”

    正合心意,王观肯定不会拒绝,立即和陆崇明走到了厅中。这个时候,陆崇明的堂叔在给段老沏茶倒水,模样十分恭谨。

    看到这个情形,王观有几分眼热。果然在中国这个地方,高人就是比较吃香。只要能够确定对方是高人,在哪里都受到高规格待遇。相比之下,得罪了高人的陆崇明,就有些不受他叔待见了,掠过越过他,给王观倒了杯茶。

    陆崇明见状,干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的堂叔却没有就此罢休,反而皱眉道:“喝什么茶,先给大师道歉再说。”

    “呵呵,不用,不用。”段老谦和笑道:“其实不仅是他,我也有些奇怪,你怎么能够断定我说的肯定是真的,而不是在故弄玄虚?”

    “大师说笑了……”堂叔迟疑了下,这才开口道:“也不瞒您,我这栋宅子,那也是得人指点,这才建造起来的。一直以来,我都没明白其中的意思,直到刚才听了大师的评点,这才恍然大悟,彻底清楚了。”

    “什么意思?”

    堂叔明白了,王观和陆崇明却十分糊涂。

    “叔,你的房子不是自己建的吗,还有谁指点啊?”陆崇明十分奇怪。

    “你爷爷!”一瞬间,堂叔给出了一个十分出人意料的答案:“也就是我爸,他让我在这里建宅子的。”

    “爷爷?”陆崇明彻底愣住了。

    “嗯。”

    堂叔轻轻点头:“你爸不信这个,肯定没和你说过,其实你爷爷也jing通风水术。记得在我们兄弟俩成年的时候,他问我们是想先成家再立业,或许先立业再成家。”

    “当时我和你婶看对眼了,所以就选择了先成家再立业。至于你爸,却是选择了先立业再成家,所以你出生比较晚。”

    说话之间,堂叔感慨万端:“听了我们的选择之后,你爷爷就算了算,然后指你爸说,先立业再成家,儿子比较有出息。然后指着我说,先成家再立业,孙子比较有出息。”

    “当时我和你爸都比较年轻,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就当你爷爷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可是现在再看,才发现他说的话十分灵验。”

    堂叔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道:“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他临终前的一年,就和我说要开始为曾孙子绸缪了。然后就在这里选了一块地,准备建造新宅。其实这里原是废弃的园子,你爷爷买下来之后,就把园子推平,只留下这棵古松,然后建了这栋宅子……”

    “新宅建成没过多久,他就去了。”

    此时,堂叔也有几分伤感:“昨走之时,更是告诫过我,不要再到外面瞎闯荡了,踏踏实实地在地发展,只要没有什么差错,几十年后肯定能享子孙清福。”

    “那时我根没懂。”堂叔坦诚道:“不过这些年来,看到阿明越来越有出息,再回想阿爸说过的话,也不由得我不相信。特别是刚才,大师的一番话,简直就是拨云见ri,让我彻底明白阿爸当年的深意……”

    “真的假的?”

    听了堂叔的阐述,陆崇明嘴巴张得大大的,多少有些难以置信。

    “事实就摆在眼前,你说是真的,还是假的?”堂叔瞪眼道:“你不信,回去问你爸,就知道我有没有撒谎了。”

    “可惜了,可惜了。”

    与此同时,段老也摇头叹道:“如果早知道这里隐藏了如此高明的同行,就算是翻山越岭也要过来一会。”

    “这样玄乎……”陆崇明低声道:“王观,你信不?”

    “不好说。”王观也是一脸迟疑。

    如果单单是段老这样说,他肯定十分怀疑,但是现在连陆崇明的爷爷,早在十几年前就有这样的布置,那就让人将信将疑起来。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个道理了。

    不管两人信不信,反正堂叔信了,而且是确信无疑,所以十分谦恭的请教:“大师,风水运程不是已经定下来了吗,怎么还能发生偏差啊?”

    “这话不对。”段老摇头道:“事物在不断的变化,风水运程怎么可能永恒不动?命运虚无缥缈,只会暂时地保持,不可能一成不变。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yin德五读书。可见自己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chun风得意的时候,需要时刻保持jing惕。要是怀才不遇,受到挫折,更不能失去信心,随波逐流……”段老娓娓而谈,陆崇明的堂叔更是连连点头,但是王观听了,怎么都不觉得这是在谈论风水玄学,反而是在说做人的道理。

    第975章笔记

    PS:

    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

    “我刚才说了,要持身得正……”

    这个时候,段老谆谆说道:“持,就是持久的持,也是保持的意思。保持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运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从你开始,首先就改变了,运程自然偏差起来。如果变得更好,这没话可说,但是最怕变差了,恐怕惠泽不了后人,反而成了阻碍。”

    “这是大忌,不得不防。”

    段老认真告诫道:“你刚才也说了,孙子尚幼,就好像是一颗幼苗,需要你细心呵护,遮风挡雨,他们才能够茁壮成长。也就是说,现在是关键时刻,求稳为上。你稳了,他们自然没事,你要是不稳,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对对对。”

    堂叔深以为然,随之不好意思笑道:“大师,既然运程可以变好,应该怎么变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呀,得陇而望蜀,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至少段老也见怪不怪了,闻声笑道:“这也好办,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好好的培养,不要走歪路,自然水到渠成了。”

    “嗯嗯嗯……”

    堂叔认真铭记下来,又继续请教,没完没了。也难得段老有这个耐性,逐一予以解答,更让堂叔敬若神明,估计连顶礼膜拜的心都有了。

    此时此刻,王观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孔家村中,段老这样受人尊重了。主要是人家有这个能力,说出来的话让人信服。

    当然,王观也十分信服,因为段老的话之中,十句有八句积极向上,行善积德的。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理由不信服。陆崇明听了,也放下了顾虑,觉得堂叔真的这样做了,无论看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相反还落得一个好名声。

    与此同时,陆崇明也有几分明悟,悄声道:“有个好名声,应该能够惠泽后人吧?”

    “当然啊。”王观轻轻点头:“哪天我儿子找你帮忙,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又有这个能力。愿意帮一把不?”

    “肯定帮呀。”陆崇明摸着下巴道:“这样说来,抛开风水什么的不提,我堂叔真的这样去做了。对两个侄子来说,以后肯定有好处。这样说来,也和风水没啥关系啊。”

    “段老说了,你信则有,不信则无。”王观笑着说道:“就好比你爷爷的批命。先成家后立业的,在工作的时候,还有老婆孩子要照顾,难免分心不能兼顾。一分心,往往两边都不讨好,工作不顺利。孩子又教育不好,那么只能看下一代的孙子了。”

    “先立业后成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可以从容照看孩子了。专注培养下,孩子比较容易成材,自然是儿子比较有出息。”

    王观分析起来,微笑道:“我这样说,你是不是比较容易接受?”

    “精妙。”

    一瞬间。陆崇明竖起了大拇指:“估计我爷爷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说,批命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王观淡然道:“劝人向善。那相信也无所谓。如果是威逼恐吓,索要钱财的,那肯定是骗子。”

    “很对。”陆崇明举双手表示赞同,然后发现堂叔引着段老往屋里走,顿时惊讶问道:“你们去哪呀?”

    “看看你爷爷遗留下来的东西。”堂叔招呼道:“你有兴趣,也来看看吧,东西我收藏了十多年了,你应该没有见过。”

    陆崇明一听,果然坐不住了,连忙叫王观,然后跟着堂叔走进了他的房屋。东西就收藏在房屋角落的一个大柜子之中,而且是压在柜底之中。堂叔拿出来之后,明显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十分陈旧,甚至还有细碎的灰尘。

    东西不算珍贵,就是一个罗盘,以及几本丝装书罢了。

    罗盘就不多说了,比较老旧,而且由于年代久了,时面的针都断了。看到这个情况,堂叔也有些脸红,解释道:“好久没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压断了。”

    “没事,看看书。”

    段老摆了摆手,拿起丝装书一看,顿时有几分惊喜:“居然还有笔记……”

    笔记是什么?一般来说,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堂的笔记,老师讲课的时候,肯定要说一些关键知识、要点,学生害怕记不住,肯定要用笔记录下来。

    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笔记了。在看书的时候,你对书中的内容,有什么感悟,有什么独特的见解,都可以记录下来。

    相对来说,读书笔记更加古老,古人称为注。就以论语为例,在秦汉之时,当时的大儒就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为论语的内容拟写注释了。所以不要以为儒家就只是一个流派而已,实际上内部有许多个派别,各有各的学说。

    说白了,那些人就是借了孔夫子的一层皮,然后习惯性的夹带私货。而且在汉武帝时期,罢黜了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内部竞争更加激烈了,学术之争甚至已经到了要消灭对方肉体的地步,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意气之争。

    举个例子,隋唐时期的大儒孔颖达,那是孔子的正宗后裔,但是由于在隋文帝时期参加了一场辩论会,舌战群儒,夺得了冠军,并且奠定了他大儒的地位。

    然而,就是这场辩论会,却让失败的人怀恨在心,直接雇凶报复,幸好当时的高官权贵帮忙庇护,才让他逃过一劫。仔细想想,只不过是经学之争而已,就已经这样火爆了,更何况是道统之争,自然更加残酷无情。

    隋唐宋,几百年来,学术之争,一直没有停息。直到明代之后,朱元璋以朱熹理学为宗,这才平息了纷争。但是好景不长,才过了一百多年,心学大师王阳明横空出世,号称圣人在世的阳明先生创建了王氏心学,又和理学斗上了。

    当然,表面上大家都是尊孔,实际上对于孔子经典的注释,才是各家学术思想的根本。眼下这些陆崇明爷爷留下来的读书笔记也差不多,古人的风水书不算什么,他的心得体会,对于风水的理解才是关键啊。

    “没错,有笔记。”堂叔点了点头,又有些惭愧道:“不过,感觉很难。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一联合起来,就完全看不懂了。”

    “正常。”段老笑道:“这是专业的术语,没有基础的人,根本是看不明白的。”

    在说话之间,段老也忍不住翻阅起来,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轻轻点头,显然是在附和陆崇明爷爷的注释。不过也有摇头的时候,显然是有不同的见解。

    “看看……”

    见此情形,陆崇明也随手抓了一书本翻看,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确实是根本没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有些简单的内容好像懂了,实际上什么也不明白。

    毕竟风水古书,基本上是古代文章的行文方式,字句非常凝炼,几个文字就涵盖许多种意思,没有白话文的解释,常人肯定看不懂。陆崇明看了片刻,忍不住摇头,随手把书递给王观,让他也感受一下自己的痛苦。

    “堪舆漫兴!”

    王观看了一眼,也有几分惊讶:“作者居然是刘基。”

    “是这个作者又怎么了?”陆崇明不太理解王观的惊讶。

    “刘基刘伯温啊。”王观解释起来:“朱元璋的谋士,有号称明代张良的天机军机刘伯温。在民间有许多他的传说,烧饼歌就是他传下来的……”

    “哦,是他啊。”陆崇明恍然大悟:“很厉害的人物,扶助朱元璋坐稳江山,打平天下。不过貌似官职很小,只封了个诚意伯。”

    古代封爵,公侯伯子男,对于开国元勋来说,封公封侯是最正常的,甚至还有死后追封为王的。相比之下,以刘伯温的功劳,一个伯爵的位置,确实是明显贬低。

    “这个十分正常。”

    与此同时,段老笑道:“在古代谋士的地位十分尴尬,有需要的时候,就连皇帝都能够号令节制。没需要的时候,下场往往很悲惨。春秋时期帮越王勾践灭吴的大夫文种,就是很好的例子了。”

    “所以汉代的张良充分吸取教训,无论刘邦怎么厚赏,都推辞不就,坚决不参与到政治斗争之中。说起来,这也是给后世的谋士开了个好头,让他们知道怎么藏拙谋身。毕竟谋士的脑袋太聪明了,今天可以帮主君扫平天下,明天也能颠覆天下,自然让帝王十分忌讳。”

    说话之间,段老也颇为感叹:“就是这样,关于刘伯温的死,也留下了真真假假的传说。有人说是自然去世,有人说是假死脱身,更有人觉得是朱元璋下的手……”

    “此间种种,也不必赘述了。”

    这个时候,段老指着堪舆漫兴笑道:“不过这本书,确实是恋头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主要讲述山川形势,几乎不谈理气,对九星、八卦、四象等内容也没有涉及,但在峦头方面思路清晰、讲解明了、深得杨公精华。”

    “杨公又是哪位?”陆崇明不解道。

    “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段老笑道:“早年在朝廷为官,后来由于黄巢之乱,就回到民间调理山川地气,济富救贫。你们有兴趣,不妨查一查他的资料。至于现在,还是看一看这书的卷尾,好像画了一幅风水格局图。”

    “什么?”

    王观等人一听,连忙翻看起来……

    第976章寻龙

    乍看之下,王观等人立即发现,这书的背后,确实有人在空白的地方绘制了一幅图画。而且图画十分熟悉,好像是在哪里见过。

    “这个不是……”

    一瞬间,王观反应过来,表情古怪道:“看来,天底下不仅我们是聪明人而已。”

    也难怪王观这样说,因为书中的图画,分明就是石碑上的绘刻,而且不是侧立的绘刻,而是扳正过来,形成了风水格局图案。

    显然,以前的人不知道,反正陆崇明的爷爷,已经破解了石碑绘刻的奥妙。

    “怎么会……”

    与此同时,陆崇明也回过神来,一脸惊叹的表情。要知道在他小的时候,爷爷就已经去世了,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可是现在却突然发觉,原来自己的爷爷在当年,好像也是了不起的高人啊。一时之间,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怎么了?”

    看到两人怪异的表情,陆崇明的堂叔十分不解。

    “没事。”

    这个时候,段老忽然问道:“对了,陆兄遗蜕安置在哪里,能不能带我去参拜一下?”

    “嗯?”

    堂叔怔了一怔,忽然之间反应过来,知道段老是想看看自己家坟地风水。这简直就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怎么可能拒绝。但是考虑到段老的年纪,他也有几分迟疑:“地方有些远,而且山路也不好走……”

    “不要紧。”段老摆手笑道:“我可是经常翻山越岭的,不信你问王观。”

    “段老身体硬朗,尤其是爬山的时候,简直就是如履平地。”王观点头道。也没有任何的夸张。毕竟人家是风水师,走了几十年的山路,早锻炼出来了。

    听到这话,堂叔也不再有任何犹豫,立即在面前引路。

    适时,王观悄声问道:“段老,这个风水图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了吧,你怀疑陆爷爷就葬在其中?”

    “不。”

    段老轻轻摇头,轻声解释道:“风水师从来不给自己相命看风水。就好像是医者不自医的道理。而且就算发现什么风水宝地,也不敢觊觎,免得物极必返,遗患无穷。”

    “哦。”

    王观也随之恍然,明白段老上山。观看陆家坟地风水是假,实际上的目的,却是趁机寻找图画中的风水宝地。

    当然,图画毕竟比较平面,从格局来看,确实是好风水,但是也要经过实际的考查才能够确定。毕竟在风水的理论之中。山高一寸或低一寸,包括山上的石头、草木情况,都可以影响到风水的好坏标准,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千百年来。无数的风水师走遍大江南北,出没荒山野岭之中,就是希望能够寻找到一块风水宝地。未必就是要自己用,而是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学的不是屠龙技。而是十分实用的学问。

    段老就是这样,本来可以拒绝王观的请求。但是听说这里存在风水宝地,立即不远千里赶了过来。而且看到陆崇明爷爷的读书笔记之后,更是感叹不虚此行。

    不久之后,几人沿山而上,在高山上俯视山村。打量了片刻,段老也认同王观的判断,觉得祠堂的风水最好,玉带水的格局,环抱有情,生气滋养,惠泽全村。

    “王观,你判断没错。”段老忍不住夸赞起来:“才听我说了几句,就初步掌握窍门了。有没有兴趣往这方面发展,我可以倾囊相授,包你在十年之内出师。”

    “十年啊?”

    王观一听,立即摇头道:“是不是久了点?”

    “十年已经很快了。”

    段老叹声道:“这还是看在你有天赋的情况下,才将时间缩短了一半。如果是一般人,起码要潜心研究二十年,才能够顺利出师,有资格帮人堪舆点穴。”

    “段老说得太对了。”

    这个时候,堂叔深以为然,十分赞同道:“风水玄学博大精深,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工夫,怎么可能掌握得了?随便学几的年,都是半吊子,只会招摇撞骗,哪里真的懂寻龙点穴。”

    人呀,就是这样,不管是什么职业,总是希望别人认真研究几十年,然后再出来工作。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又恨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觉得自己是天才,根本不用学那么久。

    两种心理看似矛盾,实际上也是一种相对论。

    “嗯,就是这样。”

    此时,段老点头道:“三五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通晓风水的真意,这样的水平出去帮人看风水,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还好,我也没打算学。”王观笑道:“我的古玩收藏还没有学得通透,不打算改行。”

    “可惜了。”

    尽管已经意料到结果,但是听到王观拒绝了,段老还是颇为失望,忍不住轻轻地摇头:“徒弟不好找啊,现在的年轻人,一听要学十几年,马上就退缩了。”

    王观笑了笑,也不好接话,自然是沉默不语。幸好段老也不介意,叹气之后就兴致勃勃地观看山中地势,评点其中的优劣。

    “千里来龙,经过层层剥换,缷去粗大老笨之形,结出新嫩酾珠之穴。”

    此时此刻,段老指点江山:“剥换的形式是跌断,真龙行脉,必多顿伏,断而又连,连而又断,形断而势不断,山不连而气相连。”

    “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山峰,有的高大浑厚,有的清秀秀丽,也有怪石突兀,悬崖绝壁,甚至有深渊峡谷,其实这些都是龙脉的蜕变过程。”

    说话之间,段老笑道:“龙脉就是经过不断的蜕变,气穴自然就蕴结而成。不过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蕴结出来的气穴自然也有好有坏。当然。更多的是中庸之地,安葬在其中,或许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肯定没有害处……”

    段老比划起来,大家也看到了在山峰之中,确实有一些坟头,显然就是所谓的中庸之地。毕竟只是普通百姓,请的也是普通的地相,风水宝地、福穴就不用奢求了。能够安葬在平庸的地区也不错,起码没有什么危害。

    几千年来,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真正能够葬在风水宝地之中的,无论古今。都是权贵、土豪之类,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王观和陆崇明倒是十分平静,毕竟两人对于风水学说,还处于信其有,未必真的阶段。但是陆崇明的堂叔就不同了,不好说深信不疑,起码相信了大半。尤其是对段老。已经相信九成九了,而且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急忙求教起来。

    他的小算盘,大家也十分清楚。无非是想让段老帮忙选个福址。等他百年之后或许能够用得上。之所以说是或许,主要是现在的墓地贼贵,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再有什么变化,那个时候恐怕才是真正的死不起……

    对于陆崇明堂叔的小心思。段老也不以为意,嘴巴长在他的身上。他想说就说,不想说也没人能够强迫他。不过其间他倒是指了几块山地,说那些地方不错。堂叔肯定是喜形于色,连忙牢记于心。

    就是这样,大家走走停停,大半个小时过去了,才算是来到了安葬陆崇明爷爷的地方。那是一座不算高大的山腰中,左右两边的树木还算繁盛,颇有几分郁郁葱葱的感觉。坟头就在山腰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占地面积不算多广,就是十分普通的形制。

    来到地方之后,堂叔朝坟头拜了拜,然后回头问道:“大师,你觉得这里怎么样?这是我爸自己选定的地方,应该不错吧。”

    “嗯,还行。”

    段老左右打量,绕行了一圈之后,就轻轻点头道:“看得出来,陆兄很有自知,把一切都计算好了,没有任何意外。”

    “什么意思?”堂叔不太明白。

    “其实在风水理论之中,安葬在什么地方,也要看命格的。”

    段老解释起来:“特别是我们这样风水师,平时透露天机太多,属于命硬克子孙的格局。为了化解这个弊端,我们考虑的不再是福泽后代的风水宝地,而是能够遮掩天机,不祸及子孙的平和之地。”

    “就好像是这座山。”

    说话之间,段老示意起来:“刚才走过来的时候,如果你们注意看,就应该知道这里的山势圆厚,就好像是一个罩子。对于常人来说,这可能是不太好的围困之局,但是对于风水师来说,却是极佳的隐蔽之所。罩子就是一把伞,遮蔽天机的天机伞。”

    “还有这样的说法?”

    一时之间,王观等人十分惊讶,将信将疑。

    “其实这是好事。”

    段老笑道:“尽管葬在这里,注定你们没有祖宗的庇护,不过反过来就是没有了羁绊,可以轻装上阵,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以后有什么发展,都是凭你们自己的本事打拼出来的,直接可以庇荫后人……”

    “再说了,陆兄生前,不是已经帮你们安排好了吗?大方向已经铺好路了,只要你们不要走偏了,肯定不会有什么意外状况。”

    听到这话,陆崇明没有什么特别感受,但是他的堂叔却终于释然了,毕恭毕敬再拜了拜坟头,神色有几分平静,好像是放下了什么执念。

    “段老。”

    与此同时,王观悄声道:“找到那个风水宝地了没有?”

    “在找。”

    段老微微摇头,轻声道:“不过感觉差不多了,好像就在附近……”

    第977章点穴

    PS:

    三更求月票,大家再继续支持一下吧,谢谢。

    “真的?”

    听说目的地在附近,王观自然很高兴。

    “刚才我不是说了吗,龙气蕴结的地方,山形山势一定要足够好。”段老笑道:“一路走过来,你没发现山崖峭壁越来越少了吗?”

    “好像是少了很多。”王观环视四周,不由得点了点头。同时心里也有几分感叹,抛开迷信的外衣不提,风水学确实是地理学的集大成典范。

    经过古人千百年的研究总结,国?(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