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经过古人千百年的研究总结,国外且不提,反正在中国这片土地,不管有什么山势地貌,都可以在风水书中找到。
“走,上山看看。”
与此同时,在段老的招呼下,其他人也随之向附近的高峰迈进。幸好山中有砍柴人开辟出来的小道,攀行起来比较容易,不久之后就抵达高峰之上。登高而望远,在山巅之中迎风而立,呼吸着十分清新的空气,每个人都有几分酣畅淋漓的爽快感。
“难怪世界有那么多驴客。”
此时,陆崇明一边舒展筋骨,一边笑道:“在野外登山,果然是有不同的感受。”
“必然的事情。”王观赞同道:“肯定是有益身心健康,才比较有吸引力。不然的话,也不至于有人吃饱了撑的,喜欢在荒山野岭之中乱跑。”
“以后有空,也多爬山才行……”
陆崇明叹声道:“就怕没这个毅力,不是忙,而是懒。”
这话十分精辟,一语破道了现代人最大的毛病。不是没有空,而是不想去。说到底还是意志力不够强,明明心动了,却没有决心去行动。
在两人感叹之时。段老却环首四望起来。观看了片刻,脸上就露出了欣喜之色:“没错,应该就是这里了。”
“是吗?”
适时,王观也跟着打量,但是却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不要怨他,主要是地图与实际情况肯定有些出入。尤其是山形地势图,只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常人很难脑补出来。
不像段老,本身就是这方面的行家,知道其中的风水格局。再观看山势情况,自然是一目了然,心里透亮。
“如果我没有料错。我们现在踩着的就是祖宗山。”段老示意道:“然后一排过去,依次就是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再之后就是朝山案山……”
一堆山下来,其他人却是一头雾水,完全听不明白。
不过也不要紧。反正跟着段老就行了。在他的指引下,大家翻山越岭,又走了一个小时左右,才算是停了下来。
“没错,就是这里了。”
一时之间,段老十分高兴:“你们看这里不仅四象具备。明堂开阔,更有曲水蜿蜒而过,名副其实的风水福址。”
王观也随之打量。风水术语他肯定听不明白,但是也要承认这里的环境确实不错。山体比较宽厚,草木植被又足够茂盛,而且没少什么石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清秀之气。
“靠山足够稳。左右龙砂虎砂平衡,前面朱雀翩翩起舞。四灵是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再加上四周山势呈层层环抱之势,就好像是文臣武将在朝拜……”
段老评点起来,赞不绝口:“好风水,要是安葬在这里,必有三代富贵荣华。”
“才三代?”
这个时候,其他人有些惊奇。毕竟段老才说这里风水好,可是断言富不过三代,多少让人有些困惑。
“三代不少了,起码有近百年了。”段老解释道:“我之前说过了,龙脉百年一变。时间到了,自然会转移。再说了,三代之后,儿孙自有儿孙福,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也是。”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的风水好是好,却没有好到顶。”段老笑道:“你们看溪水向东流去,绕山而过的时候,一共有几个弯曲?”
“嗯?”
一瞬间,王观等人连忙细数。
“三个弯。”段老直接答了:“勉强算是三个半的曲折,所以才说是三代富贵荣华。这是天意,也是这里的风水格局,注定了只有三代富贵可享。”
“常说人的胸襟有多大,就注定了成就有多高。说白了,就是格局。龙脉蕴结,形成了这样的格局,非人力能够更改,更加不能奢求。”
段老淡然道:“三代富贵荣华,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
“没错,做人不能太贪心。”
这个时候,陆崇明的堂叔站了出来,一脸义正词严之色,然后瞬间变脸笑道:“段老,你说这里风水绝佳,那么灵穴又在什么地方?”
寻龙不易,点穴更难。用段老的话来说,就是三年寻龙,一辈子点穴。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切切实实的困难。
就连段老这样的风水大师,也不敢保证能够百分之百的点中穴位。而且点穴却不能马虎,因为点穴是重中之重,要是穴位错了,就算是好风水却变成了坏运程。总而言之,想要找到龙脉结穴的位置,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的。
另外,段老好像也没有解释的意思,而是直接取出了罗盘,慢慢地观察对比……
见此情形,大家也不好打扰,纷纷沉默下来,安静旁观。然后就跟随着段老的脚步,在山中漫无目的地移动,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根本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就是这样,折腾了半个小时左右,段老忽然停了下来,然后脸上露出几分喜色:“差不多找到了,如果我没有料错,龙脉就应该是在附近结穴。”
“为什么?”王观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
“我不是说过了吗,这是回龙之势。”
段老的心情不错,随之解释起来:“从风水学来说,昆仑山属于中国龙脉的祖龙,然后由西朝东入海。这是大趋势。全国各地都没有任何例外,特别是太仓地区,已经临近海边了,必然是入海的格局。”
“不过,如果是直接入海,也不算多好的风水福地了。”
段老笑了笑,提点起来:“但是这里的地势不同,如果你们仔细留意,就发现这里的山势好像有些偏向西方。这样的情况,就好像是一条神龙在入海之际。忽然回首顾盼,有几分依依不舍,充满了孺慕之情。”
“这样的格局。才是真正的好风水啊。”在感叹之中,段老笑道:“具体怎么好,以后再说,反正结穴位置就在附近,大家帮忙找找吧。”
“呃……”
王观一怔。有些迟疑道:“段老,我们什么也不懂,怎么找啊?”
“简单。”
此时,段老认真说道:“但凡结穴的地方,必然有几分特殊之处。你们仔细观察对比,如果发现异常的情况。立即叫我就行了。”
听到这话,王观等人也颇有几分兴趣,立即在四周乱窜起来。不过。所谓异常的地方,没有具体的标准,还真是不好判断。
比如说,王观发现了一块平地,左边是灌丛。右边却是青草,应该算是特殊的地方吧。但是叫来段老一看。马上就被否决了。
又比如说陆崇明的堂叔,在不远处发现了一个小坑,立即欣喜若狂,连忙叫段老过去。然后经过段老认真掐算,先是赞许两句,然后又否认了。之所以赞许,那是由于堂叔的直觉比较准,尽管没有找到真穴,却发现了假穴。
所谓的假穴,却是龙脉的余气所结,是专门迷惑人的手段。一般的风水师,在发现假穴之后,往往把假当真,反而错过了真正的机缘。就是由于假穴的存在,所以风水师们才觉得龙脉真正具有灵性,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此时,王观好奇请教起来:“葬在假穴又会怎么样?”
“葬在假穴的话,由于龙脉余气的催发,后代也比较容易富贵。”
听到这话,堂叔的眼睛一亮,然后却听段老继续说道:“但是欲速则不达,由于富贵是激发出来的,肯定不能长久,长则十几年,短则三五年,就开始由盛转衰。要是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很容易发生不好的事情……”
一瞬间,堂叔的眼睛明显缩了一缩,自然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想一想,昨天还是大富豪,今天却成为了穷光蛋,心里的落差该有多大?这也是为什么在股市动荡的时候,总有人跳楼的原因了。
“所谓富贵犹如过眼烟云,就是这个意思了。”段老告诫道:“反正在我们风水师看来,宁愿葬在平庸之地,也不要葬在龙脉假穴。毕竟大起大落,一般人可接受不了。”
“那是……”
几人才说着,忽然之间,陆崇明在转角边上招呼起来:“大家快来,这里有情况。”
“什么情况?”
众人一怔,自然连忙走了过去。
走近之后,在陆崇明的示意下,大家往下看去,只见底下是个小山坳,但是却凹陷不深,左右两边是较高大的树木,在中间却有一座坟头。
“啊!”
看了一眼,段老就动容了,举起罗盘对比打量片刻,脸上就露出了苦笑:“我还说呢,这样好的风水福址,怎么可能空传到现在。”
“段老,你的意思是……”王观立即明白过来:“底下就是龙脉真穴?”
“没错。”
段老点了点头,有几分叹息,不过很快就收拾了心情,示意道:“大家下去看看吧。”
第978章可疑的石头
ps:才月初,月票好少,求支持一下,谢谢了。
说起来,段老入行几十年,期间也没少遇到这样的情况。翻山越岭寻找了几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块风水不错的地方,可是却发现早有人葬在其中了。
这样的情况,段老也有些习以为常了。毕竟古代的风水师也不是吃素的,而且经过千百年来不断的发掘,带肉的骨头肯定让他们啃得差不多了,能够有些残汤留下来也算不错了。
另外看到了这个情况,王观他们还算淡定,但是陆崇明的堂叔却是十分沮丧,突然有种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悲伤感。
与此同时,大家也走了下去,来到坟头旁边观看起来,只见这是一座荒坟。四周长满了杂草,可见好久没人来这里扫过墓了。
如果不是有微微隆起的小丘,估计也没人知道这是墓地。不过从小丘的规模来看,坟墓的规格也比较高,占地的面积足够宽大,容纳三四十人参拜应该不成问题。由此也可以知道,这座荒坟在以前,肯定是富贵人家的墓葬。
“好像有碑。”
陆崇明眼尖,在坟前杂草之中发现了一块碑,也好奇拨弄杂草观看起来。石碑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洗礼,颜色已经发白了。幸好还没有朽化,在依稀之中也有关辨认其中的文字。
“咦?”
乍看之下,陆崇明惊诧道:“叔,这好像是我们老祖宗的坟。”
“什么?”
听到这话,堂叔肯定站不住了,连忙走过来观望。石碑较大,上面的文字也较多。但是其中的陆氏两字十分明显。考虑到这里位于山村的附近,而且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们村子的人姓陆,足够证明陆崇明没有说错,坟里葬的应该是他们陆家先人。
发现这个情况,堂叔也顾不上伤感了,连忙研究起来。打量了片刻,他忽然惊叹道:“啊,原来是他呀。”
“叔。你知道这是哪位先辈?”陆崇明十分好奇。
“知道,怎么不知道。”堂叔的语气颇为复杂,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以前不是和你说过了吗,我们村里曾经有人中了进士,做了朝廷大官……”
“就是七大爷家里的祖上。”陆崇明恍然道:“嘉靖年间的进士。好像进了翰林院,最后官至礼部侍郎,衣锦还乡。”
“没错,就是他。”堂叔连连点头,随即揣测起来:“这个应该是礼部侍郎父亲的坟墓,而且大师的批示更是十分灵验。”
说话之间,堂叔眼中充满了崇拜之色:“在礼部侍郎之后。他的儿子只中了举人,孙子是秀才,再之后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了,果然是三代富贵。”
“真的?”
一瞬间。王观和陆崇明纷纷一震,突然之间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
“废话,族谱里头有记载。”堂叔斩钉截铁道:“你要是不信,回去我就翻族谱给你看。”
“不用了吧。我怎么可能不相信你……”口里是这样说,但是陆崇明心里却决定了。在回去之后立即翻族谱看个究竟。
“不是相信我,而是相信大师。”堂叔彻底被折服了,估计这个时候,段老勾勾手指头,他立马就会纳头就拜,言听计从。
“呵呵,不是我料事如神,而是风水之术,本来就是这样神奇。”段老笑道:“说起来,或许十几年前,陆兄也找到这里了,所以才在书中留下一幅绘图。”
“我爷爷来过这里?”
陆崇明左右看了眼,也随之点头道:“应该是,尽管坟头有些荒凉,但是还能够清楚看出轮廓。如果真是几百年没人清扫的话,恐怕连轮廓也消失了吧。”
“嗯。”
段老赞同道:“估计陆兄就是出于这样担心,害怕别人误挖了陆家先辈祖坟,这才重新整理起丘。但是在他去世之后,就没人料理了,坟头自然又长满了杂草。”
在几人感叹之时,王观也没有闲着,开始仔细观察四周的情况。走了一圈之后,真的让他发现了一个比较异常的地方。
王观看了一眼之后,却也没有去动它,而是走了回来,聆听段老评点这里的风水。
一番评点下来,不管王观等人到底懂没懂,反正段老也心满意足了,然后笑道:“时间不早了,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看了眼时间,才发觉现在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现在走回去还能赶得上晚餐。当下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立即在堂叔的指引下,抄近道返回村中。
黄昏时刻,大家顺利回到村中,堂叔立即开始张罗晚餐,各种鸡鸭鱼肉,山珍湖味把整个桌子摆满了,才算是罢手,再恭敬请段老入席就坐,同时愧疚道:“大师,地方简陋,条件有限,怠慢了啊。”
“够了,足够了。”段老笑着说道:“你允许我将几本书复印回去,这已经足够了,简直就是满载而归啊。”
其实堂叔想直接把原件送给段老的,但是段老觉得礼物太贵重,直接推托了,让他自己好好保管珍藏,自己要印本就好。
对此,堂叔也有些遗憾,几本书他也看不懂,留下来没用。送给段老得一份人情多好,可惜段老坚决不领这个人情,自然让他无奈。
不管怎么说,在吃了晚餐之后,王观和陆崇明就送段老返回沪城,并且在第二天带他到博物馆参加了孔子圣迹图,之后再送他让飞机返回鲁省。
至此,风水绘图的事情圆满结束。至少陆崇明是这样觉得的,不过他却感觉颇有收获,起码在山里折腾大半天,尽管身体有些累,但是精神却很好,甚至打算什么时候又跑到山里走一圈,放松放松心情……
王观笑了笑,忽然问道:“查族谱了吗?”
“查了。”陆崇明点头,感到十分神奇:“真的是这样,祖进士、儿举人、孙秀才,然后泯然于众,归于凡流。三代富贵,将近百年而已。说是巧合,又未免太巧了吧。王观,你信还是不信?”
“爱信不信。”王观耸了耸肩,又问道:“现在弄清楚了碑刻的含意,你有什么打算?”
“要有什么打算?”陆崇明顿时错愕道:“就算那里是风水宝地,但是已经安葬有人了,按段老的说法,那是龙脉之气已尽,已经完全没用了……”
“你真的觉得这事就这样完结了呀?”与此同时,王观笑道:“既然这样,如果我找到了什么好东西,那就不分你了。”
“什么?”
一瞬间,陆崇明十分警惕道:“那可是我们陆家先辈坟墓,你可不要乱打主意啊。”
“什么啊。”
霎时,王观有些哭笑不得:“我再怎么样堕落,也不会掉价到去当盗墓贼啊。”
“这倒也是。”陆崇明想了想,深以为然:“再说了,那坟也不是礼部侍郎的坟,而是他爹的墓,估计也没有什么陪葬品。”
“知道就好。”王观挥手道:“再去探一探。”
“你到底发现了什么?”陆崇明不解道。
“去到你就知道了。”
说话之间,王观再次往太仓而去,陆崇明自然跟上,一种驰骋又来到了山村之中。不过这一次王观刻意避开了山村百姓的视线,在另外一头登山而上,凭借过人的记忆力,慢慢地来到了那座坟墓的旁边。
此时,陆崇明还是有几分不放心:“你不会真要挖吧?”
“什么也没带,怎么挖?”王观翻起了白眼,又直接越过坟墓,朝附近的稀疏树林走去。其实也能够看得出来,坟墓左右两边的树木,应该是人为栽种的,所以颇有几分错落有致。经历几百年风雨之后,有些成长为参天大树,也有些枯萎化成了朽木。
现在王观就走到了一棵半枯死的树木旁边,之所以说是半枯死,主要是树木的一边已经明显萎缩,化成了朽木,但是旁边一半却依然生机勃发,有点点嫩芽抽长出来。这个情形,才是名副其实的枯木逢春。
当然,树木的枯荣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树木的底下,却是搁放了一块大石头,半人高的岩石,成人展开双臂也未必能够合拢环抱过来。这样大的石头,在风雨的摧残下,自然也是十分斑驳,甚至在沿边长了许多苔藓。
此时此刻,王观就绕着石头左右打量,一副该从哪里着手的样子。
“怎么了?”
与此同时,陆崇明走了过来,迷惑不解道:“盯着这块石头做什么?”
“你不觉得,石头的材质有些熟悉吗?”王观提醒起来,顺手在旁边拿了块巴掌大小的扁尖石子,然后在大石头上轻刮苔藓。
“材质?”
适时,陆崇明也伸手触摸大石头,还是不明白:“这不是普通的花岗石吗,有什么奇……”
忽然之间,陆崇明止声,却是想到了村中祠堂外的石碑,那也是花岗岩。最重要的是,他也突然警觉起来,尽管整个山头草木郁郁葱葱,但是石头非常稀少,而且像眼前这样巨大的石头,好像只有一块,唯一的一块。
霎时,陆崇明也明白过来,为什么王观执意再跑一趟,研究这块多出来的石头了。因为他仔细考虑之后,也觉得石头真的有几分可疑……
第979章子冈秘录
“会不会是镇压龙脉什么的?”
与此同时,陆崇明打量大石头,迟疑道:“像你说的,防止龙气飘散。。”
“或许吧。”王观随口回答,也把大石头沿边的苔藓全部刮松了,然后站了起来示意道:“来,搭把手。”
“做什么?”陆崇明有些发愣。
“推啊。”
王观已经做好了准备,双手按在大石头上面,腰身微微下沉,脚掌突然发力。一时之间,筋骨齐鸣,手臂肌肉爆起,咬紧牙关地推动起来。
“这样大块的石头,怎么可能推得动……”陆崇明话音未落,却忽然瞠目结舌起来,只见本来应该扎根地下的大石头,在这个时候居然摇摇晃晃起来。
“不是吧,打脸这么快。”
陆崇明惊愣之中,反应也不慢,连忙伸手在旁边帮忙一推。这一推,就好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把大石头推翻了。
“砰!”
在闷声之中,大石头倒了,露出了沾满苔泥的底部。王观也随之松了口气,笑着说道:“石头的分量,好像比想象中的轻多了。”
“没错,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陆崇明却没有直观的感受,但是也认同王观的意见。毕竟双臂都不能环抱起来的大石头,应该十分沉重才对,没有想到居然只是虚有其表。
“是吗?”
此时,王观沉吟了下,忽然伸脚一踢,直接踹向了大石头。那个情形,就好像是打算以卵击石,也不怕石头的反震蹦了脚。
陆崇明惊讶王观的举动,还没开口劝阻,就听见“扑”的空响,然后吃惊的发现王观踹向石头的脚没事,反而是石头碎裂起来了。
“……你这是佛山无影脚?还是鸳鸯连环脚?或者戳脚门?谭腿?”
“别扯淡了,快看看。”这个时候,王观蹲了下来,兴冲冲道:“果然不出所料,大石头是中空的,难怪这样轻。”
“什么?”
陆崇明的注意力立即转移过来,也连忙凑近观看,立即发现石头的底部果然被人凿空了,只不过是敷了一层泥沙作为掩饰。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浸泡之后,泥沙也变得十分松散酥脆,所以王观随便一踢,马上就碎裂开来。
当然,两人关注的重点却不是泥沙,相互对看一看之后,纷纷动手把掩饰的泥沙砸开,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隐藏起来了小箱子。
“又是宝藏?”
一瞬间,陆崇明充满了惊喜交集之色,也有点儿难以置信的感觉。相比之下,王观经历多了,肯定没有那么激动,但是多少有些心情舒畅。
“就知道有蹊跷。”
说话之间,王观伸手把小箱子取了出来,稍微打量就发现小箱子十分古朴,却是使用比较坚硬的木材做成,而且还有一把看起来挺精致的锁头。不过这个时候,锁头已经有些锈化,就算有钥匙也未必能够打开。
打量了片刻,王观把小箱子搁到一边,然后继续观察石头的内部,确定没有什么疑漏了,立即站了起来,招呼陆崇明道:“不要发呆了,过来帮忙把石头扶正。”
“……哦。”
陆崇明如梦初醒,连忙过去帮忙把大石头重新抬起来,再把苔藓泥巴堆到底下作为掩饰。当然,痕迹肯定十分明显,不过也不要紧。想必再过一段时间,下两场小雨,苔藓自然重新长起来,一切就恢复原样。
做好这一切之后,两人十分默契,轮流抬起小箱子向山下而去。不久之后就回到了停放车子的地方,然后根本不作任何停留,直接开车扬长而去。
一番辗转之后,两人来到了陆崇明在市郊的住宅,匆匆开门而入,然后防贼似地再把大门反锁,再齐聚于厅中,放声大笑起来。
片刻之后,两人才算是冷静下来。
“你觉得箱子里有什么东西?”这个时候,陆崇明揣测起来:“那个礼部侍郎的私藏,金银细软?但是分量好像没有那么重……”
“有什么好猜的,直接看看不就知道了吗。”王观笑道,让陆崇明拿来小锤子,然后瞬间把锈化的锁头砸了。
把锁头丢到一边之后,王观顺手就把箱盖翻开了,自然让陆崇明好奇注视起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箱中的东西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金银细软,而是一个包裹。
“这样谨慎?”陆崇明把包裹拿了出来,发现包裹是一层粗布,把粗布剥开之后,里面居然是一层油纸,再把油纸剥开,总算能够看清楚里头是什么东西了。
“书?”
一时之间,陆崇明愣住了:“全部是书。”
此时此刻,陆崇明不仅吃惊意外,更有几分失望之色。毕竟在他的想象之中,箱子之中哪怕不是金银,也应该是珍宝首饰之类。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一摞书。这种落差自然影响了他的好心情,觉得是空欢喜一场。
“书又怎么了,要知道古书也很值钱的。”相比之下,王观却是十分乐观,伸手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片刻之后,他忽然笑道:“你要是看不上眼,这些书就全部归我了,不过你千万别后悔就行。”
“嗯?”
陆崇明听出了几分弦外之音,感觉这些书或许不简单,当下也随意拿起一本书翻阅起来。乍看之下,他也有几分漫不经心,但是看了两眼,他就愣住了,旋即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奇之色:“居然是教人琢玉的书。”
“这不是重点。”
与此同时,王观好心提醒道:“看看作者是谁。”
“作者……”
刹时,陆崇明心中一颤,好像意识到什么,眼中充满了激动之色,手掌也有几分抖动,慢慢地观看封皮,却没有什么发现。
这是正常的情况,因为这些书,严格来说,也不算书,只能算是书稿。已经写好了,却没有正式交付印刷的原稿。所以封皮上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名。不过在书册的末尾,却有作者的署名。银勾铁画的子冈两字,足够说明了一切。
好半响,陆崇明才算是翻看到了署名,这一瞬间,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的心情了。鲜花怒放,好像烟花般绚烂等等词汇都显得十分贫乏。反正王观觉得,他现在恐怕是做梦都要偷笑,全身上下洋溢着一种名为幸福的情绪。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金山砸中了,人倒是没被砸死,就是被砸得浑浑噩噩的,有几分呆痴傻愣,如在梦中,难以置信。
“这是真的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这个时候,陆崇明有化身祥林嫂的趋势,不断地重复追问。
开始的时候,王观还很有耐心的强调,这是真的,没错,这些就是陆子冈的书稿,更是他的治玉秘籍。有了这些东西,陆崇明成为顶级大师指曰可待,说不定还有望冲击宗师之境。之所以说是有望,主要是宗师之境需要悟姓,而且也要一定的机缘才有可能迈入其中。
不过,相信有了陆子冈的秘籍,陆崇明成为宗师的几率,应该比其他人高几成。不管怎么说,这些书稿对于其他人来说,肯定是没什么作用,但是落在陆崇明之类的玉雕师手里,简直就是指明了康庄大道的方向,眼前一片坦途……
就是明白了这点,陆崇明才会这样兴奋激动,根本平静不下来。但是听他这样反复询问,王观也有些烦了,干脆道:“假的,都是假的。”
“毫无疑问,这些书稿都是后人托伪之作,是有人借陆子冈的名头而已,实际上书稿不是出自他本人之手。你想一想,一个工匠而已,怎么识字,而且还能著书立说?”王观存心挑刺,自然能够找到理由。
对此,陆崇明自然要反驳起来:“谁说工匠不能识字?祖师爷可不是一般的工匠,普通工匠谁有这样的胆识气魄在作品上留下名款?这是祖师爷开的头,在作品上的子风款已经说明祖师爷文采不凡……”
“再说了,你看看这些书稿。没有几百年时间,肯定变不了这样黄。而且如果是托伪的书稿,在当时早就出版了,何必秘密隐藏起来……”
陆崇明逐一驳斥,据理力争,大有王观再说就翻脸的趋势。
“那么说来,你肯定这是真的?”
“确定以及肯定,绝对就是祖师爷留下的书稿。”
陆崇明誓言旦旦,王观也随之笑了:“既然这样,你还反复问我干嘛?”
“呃……”
瞬间,陆崇明也明白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笑道:“这个……东西太重要了,多少有些患得患失,冷静不下来。”
“现在冷静下来了吧?”王观笑道:“想想我忙活了几天,就得到了一箱子书稿,颇有点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不行,怎么也要拿点东西才行,箱子归我了。别看箱子好像不起眼,其实这可是檀香木,能够防止虫蚁蛀咬……”
关系熟了,陆崇明也不客气,笑呵呵道:“你想要书稿也没问题呀,我可以帮你复印。问题在于,你又不学玉雕,要来没用啊。”
“谁说没用的,我拿去出版,绝对能卖几万册,赚上一笔……”
说起来也是可怜,随着网络和手机阅读的兴起,纸质出版越来越衰落了,几万册就能够称为畅销书,也算是一种无奈。(未完待续。
第980章九龙璧
当然,无论纸质出版怎么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版还是能够赚钱的,尤其是出版陆子冈的书稿,王观觉得怎么也能卖出去几万,甚至十几万册吧。
“什么十几万册,起码几十万册。”
陆崇明嗤笑道:“你太小看祖师爷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如果知道有他的书稿出版,别的不多说,单单是学玉雕的,肯定人手一本。”
“知道就好,我亏大了。”王观理直气壮道:“所以你成为宗师之后,记得雕刻十件八件东西补偿我……”
“宗师。”
陆崇明充满了向往,而且有几分自信:“放心,我能做到的,不过需要时间。”
“嗯,就该有这样的自信。”王观赞许点头,随之抱起箱子,随口说道:“我回去了,忙了两三天,该去做正事了。”
“吃饭再走啊。”陆崇明自然挽留起来。
“不必了,晚上有人请客,吃大餐,你去不去?”王观笑问道,陆崇明自然摇头拒绝,才得到子冈秘籍,还没有捂热呢,他怎么可能再离开。
片刻之后,在陆崇明的礼送下,王观开车准备返回沪城。就在引擎启动的时候,他忽然摇下车窗,笑眯眯道:“陆兄,箱子我带走了,你可别后悔哦。”
“为什么要后悔?”陆崇明有些错愕。
与此同时,王观也没有解释,直接踩下油门,车子奔驰而去,转眼之间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陆崇明多少有点迷惑,不过也没放在心上,转身就兴冲冲返回房屋研究秘籍去了。
转眼就是第二天,也就是珍宝在沪城博物馆展览的最后一天。
这天早上,博物馆的门前依然是热闹的场景,观赏珍宝的热chao还没有消退,毕竟每天参观的名额有限。相对一个人口超过两千万大关的国际大都市来说,每天几千人流的参观数额,就相当于杯水车薪,根本没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而且,本来大家的热情也没有这样高涨的,但是经过本地媒体的连番报导,却是激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想要亲眼目睹传说听奇珍异宝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一时之间,自然也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来不少困扰。
幸好艰难的ri子总是要过去的,今天就是展览的最后一天了,安保人员在维护秩序之余,心里也轻松了许多。有种黎明之前,就要解放的感觉。
然而,不仅是安保人员这样想,连参观的人群也知道今天之后,展览就要结束。至少在沪城的展览结束,所以也激发更大的热情,早早来到了博物馆之前,等待开门检票。
说起来,这几天下来,每天检票都遇上浑水摸鱼的人。什么忘记拿票,不小心弄丢了,愿意补票等等借口层出不穷,最厉害的居然还有人仿制假门票。不过一切手段,在保安们的火眼金睛之下,都没有成功。
当然,这些都是小插曲,反正经过几天时间的适应,博物馆的人员也习惯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引领参观人群进入展厅之中观赏各件珍宝。一时之间,人群之中不时散发出轻轻感叹之声,甚至还有人想要拍照,却被及时制止住了。
不过,由于人数众人,肯定有人悄悄地偷拍,却没被察觉出来。就些偷拍的照片,肯定会在不久之后,迅速流传于网上,引起许多人的围观。然后又有许多人好奇,经不住诱惑,决定走进博物馆参观。
所以说,禁止拍照只是一个小花样而已,毕竟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想要看个究竟。就是利用这种心理,博物馆的客流自然陷入良xing循环之中。
在众人兴高采烈参观的时候,时间也在不经意之间流逝,很快就到了中午。一些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另外一些人却觉得参观够了,心满意足地离开博物馆。
在有人离开的时候,博物馆的售票窗口立即售票,走一个,就补一个。反正参观的人数,始终处于饱和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没票,还有许多人在博物馆门前徘徊的原因。
毕竟人的专注力有限,不可能连续七八个小时盯住东西猛看,肯定有疲惫的时候。所以说先进去参观的人,一般在中午左右就该出来了,换另外一批人进去参观。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且事实也是这样,到了中午时分,就陆续有人在博物馆之中走出来了。
开始的时候,先是小猫小狗三两只,然后就是三五成群的结伴而出,最终干脆是十几二十人一起出来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家也不觉得奇怪,而是纷纷催促售票员赶紧卖票。然而就当售票员准备收钱给票的时候,博物馆之中突然传出了阵阵哗然声。
“怎么了?”
一时之间,本来已经出了博物馆,就要走出大门的人群,一下子就停留滞了脚步,面面相觑之后,立即退了回去看个究竟。在他们回去不久,更大的惊叹声就传了出来。
“擦,怎么回事啊。”
霎时,没票进去的人摸不着头脑,弄不清楚状况,自然是好奇得心痒痒,却无可奈何,只得眼巴巴看得博物馆建筑,恨不能拥有透视眼,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不仅是惊叹而已,本来中午就应该离开的人流,居然没有离开的迹象,继续多拖了两个多小时,才有人三三两两地走了出来。
而且这些走出来的人,脸上充满了几分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神态,应该是有什么事情不得不离开。眼看买不到票,自然有人围了上去,向他们打听具体的情况。
“新的珍宝……”
“刚才又有新的珍宝展示了。”
“……不是孔子圣迹图,而是新的珍宝,九龙璧!”
“……东西有多好?还真是不好说,你们自己进去看就知道了,反正jing妙绝伦,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件珍宝。”
这不是废话吗,能进去早进去了,何必等到现在。一时之间,许多人翻起了白眼,而且不知道具体情况还好,一听说又有新的珍宝展出,大家心里那个好奇啊,就好像是被猫爪子抓过一样,难受!
当然,也有一些幸运儿,在这个时候终于买到了门票,然后在许多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之中,一刻也不停留,直接奔进博物馆之中,如醉如痴地观赏各种珍宝。不久之后,他们就注意到在展厅的zhongyang位置集聚了许多人,当下也好奇走了过去围观。
走过去一看,首先就可以看到一个透明玻璃台架。玻璃台的支架较高,其中还摆放了一件东西。另外在展览厅的顶上,还有几道柔和的灯光直身she下来,映照在东西的上面,显得美轮美奂,散发出华丽的光泽。
然而,华丽光泽什么的,仅仅只是基本的表相,真正让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的却是在看得见摸不着的光华之中,却是有九条张牙舞爪,若隐若现的龙在环绕腾飞。
“龙?”
看到这个情况,才进来参观的人肯定是忍不住一阵惊叹。九条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灯光的映照下,充满了动态的效果,缓慢的流动起来。此情此景,怎么不叫人震惊,瞠目结舌之余,也忍不住询问起来:“这是什么?”
“九龙璧。”
有人看久了,自然摆脱了东西的诱惑,好心解释道:“注意了,这是玉璧的璧,而不是墙壁的壁。音一样,字可不相同。这是古代六瑞之一的璧,青玉璧。”
“玉璧?”
那人眨了眨眼,才算是从九龙环飞的异相中清醒过来,然后才仔细打量玻璃台上的东西。那确实是一块玉璧,形状十分浑圆,zhongyang有个小孔。
从质地来看,确实是青玉,但是并不是纯粹青se,而是清澈的湖se。这种青湖se,青中带白,白中泛碧,十分通透惹眼,可见玉料的品质不错。
不过,品质只是其次,真正让人惊叹的却是在玉璧之上,并没有那人想象中的龙纹雕刻,而是一些或是错落有致,或是杂乱无章的纹理罢了。
表面来看,这些浅显的纹理,应该是工匠雕刻的,但是东一刀西一刀的,根本不成形状,就好像是在随心所yu的乱刻。然而,就是这些乱刻,在灯光的映照下,却形成了九条栩栩如生的小龙在徐徐游动,就好像是在碧波湖水之中嬉戏一般。
“匠心独运,鬼斧神工啊。”
一瞬间,那人搜索枯肠,只有这两个词语作为感叹。
“这是宗师之作,能不好吗?”
与此同时,旁边也有人叹道:“你不知道,东西刚拿出来的时候,看到这些乱刻,大家还以为是被糊弄了呢。谁知道灯光一扫下来,就变成了这样的情形,让人叹为观止。”
“宗师之作?”那人惊愣道:“哪位宗师的作品?”
“还能有谁,当然是玉雕界的祖师爷陆子冈呗!”旁人笑道:“在玉璧的孔眼之中,就有子冈款。而且你也不想想,几百年下来,玉雕界除了陆子冈以外,还有谁能够称为宗师?”
“也是……”
那人深以为然,随后多看了一眼,又陷入了九龙璧的妙相之中。(未完待续。
第981章十年磨一剑
“宗师之作,九龙璧!”
“继孔子圣迹图之后,展会再现珍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神秘大藏家手中到底有多少稀世珍宝?”
当晚,沪城博物馆的展览结束了,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短短的几个小时之中,九龙璧出世的消息就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包括了世界各地。或许外国人不清楚陆子冈是谁,但是看到九龙璧的精妙绝伦,无一不为之叹服。
至于本国人就不用多说了,几乎就要爆走了。不仅是京城、济南、合肥等城市的人感到不满意,觉得希夷博物馆厚此薄彼,连沪城的人也表示抗议,觉得展出时间太短,分明就是在吊人胃口。当然对于这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