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M蠹矣性缕钡幕埃驮僦С窒隆1暇挂荒暌岳矗芯趸顾闶潜冉锨诜埽氪蠹叶喽嘀С郑恍弧?br />
第1001章自我复制
ps:月中求月票,请大家支持一下,谢谢了。
“怎么了。”
卢先生的表情十分明显,旁边众人自然看得非常清楚。
一时之间,蔡先生笑问起来:“卢先生,这些画有什么不对吗?有话不妨直说,我也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了。”
“这些画……”
这个时候,卢先生迟疑道:“我再看看……”
说话之间,卢先生摸出了放大镜,在几幅油画上仔细观察起来。而且旁边众人也注意到,他越看下去,眉头就越皱得厉害。由此也可以判断,事情有些不同寻常。
见此情形,王观也颇有几分好奇,忍不住凑近打量。不过,油画是他的弱项,单纯用肉眼来看,肯定是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好奇心作祟之下,他干脆使用了特殊能力。
“咦!”
乍看之下,王观脸上也多了几分惊奇和恍然:“原来如此……”
“大哥,你也看出来了。”适时,蔡鹏就在旁边,自然听见了王观的声音,急忙追问道:“这些画有什么问题吗?”
“……不太好说。”王观想了想,却轻轻摇头起来。
“有什么不好说的。”蔡鹏无所谓道:“大不了全部是假的呗,我们蔡家赔得起。但是敢骗我爸的人,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阿鹏,少胡说八道。”
与此同时,蔡先生开口了,一脸微笑道:“世侄,你也懂鉴赏油画?”
“……略懂,略懂。”
王观不好意思笑道:“不过有卢先生在,就不用我献丑了。”
“不不不……”
然而,卢先生也十分客气,更仿佛找到了台阶。连忙示意道:“既然王先生也是行家,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怎么敢班门弄斧。”
“相互交流,才能共同进步嘛。”
看见两人你推我让,蔡鹏有些不耐烦了,干脆说道:“你们不要磨蹭了,赶紧说实话。大哥,我相信你,你来说。”
听到这话,王观无奈苦笑了下,不过也注意到蔡先生的神态。却知道不说怕是不行了,免得人家以为自己在故弄玄虚。
想到这里,王观稍微迟疑,就开口说道:“说起来,我对于油画了解不多,而且对于画家莫游更是没有什么接触。不过,我却看得出来,这五幅画不管是风格,还是细腻的笔法。都十分相似,明显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
“嗯嗯。”
此时,卢先生也点头道:“没错,我也可以肯定。这五幅画都是同一个人画的。这些可以在细节上鉴定出来,比如说郁金香的勾勒,以及少女形象的描绘……”
卢先生害怕蔡先生以为他不尽心尽力,所以说得十分详细。
“也就是说。这些画全部是假的了。”蔡鹏眉头一扬,一脸杀气腾腾的样子。
“不不不……”
然而,就在这时。王观和卢先生居然同时摇头。
一瞬间,卢先生看了眼王观,也有几分惊诧之意。对于王观能够看出五幅画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他也不觉得奇怪。毕竟能够成为珍宝展览的负责人,多少也得有两把刷子。然而,能够看出更深层含意的人,就多少让他有些佩服了。
此时此刻,卢先生终于收起了暗藏的轻视心理,微笑礼让道:“王先生,还是你来说吧。”
“……那我就抛砖引玉了。”知道现在不是卖关子的时候,王观也不再拖泥带水,而是干脆利落道:“在我看来,这些画应该全部是真的。”
“什么?”蔡鹏一愣:“全是真的?”
“嗯。”
王观点了点头,又笑道:“当然,也可以说是假的,但是严格来说,又不能称为赝品。”
“……不懂。”
蔡鹏感觉有些晕,莫名其妙道:“到底是真还是假啊?”
“就是不好区分,所以我刚才才告诉你,这事不好说。”王观无奈道:“你要知道,艺术圈的事情,尤其是油画艺术圈的事情,特别的复杂。其中的真真假假,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清楚,更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没错,就是这样。”卢先生深以为然,十分赞同的点头。
“还是不明白。”
可怜的蔡鹏,本来就有几分懵懂,现在却是彻底糊涂了。
“卢先生。”
此时,王观不再卖弄了,直接看向卢先生:“您是专业人士,不如由你来解释清楚吧。”
“也行。”
卢先生点了点头,慢慢解释道:“市场上的赝品比较多,以前仿的大多数是名画,但是现在的人聪明了,知道名画都收藏在大博物馆之中,不再那么容易上当。所以造假者由以前的专仿名家作品转向仿市场销售好,又有投资潜力,但名气却不是很大的艺术家作品。”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许多公认的赝品其实跟画家本人往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说话之间,卢先生迟疑了下,最终据实说道:“比如说这幅郁金香少女,我怀疑是画家自我复制的作品。”
“自我复制?”蔡鹏愣了一愣:“什么意思。”
“画家的作品获大奖,或者被国家级的美术馆收藏后,往往就会出现买家指定要收藏这幅作品的情况。”卢先生解释道:“这个时候,画家很可能再绘画同样的作品出售,这就是自我复制。说是赝品吧,他又是画家本人画的;说是真的吧,又有些不恰当。”
“毕竟,在世人的观念之中,每一幅作品,就好像是树叶一样,根本不可能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存在。哪怕是同一个题材,但是表现的形式往往不同。”
卢先生郑重其事道:“第一幅作品,往往是由作者精心创作,自然饱含感情,充满了艺术感染力。但是第二幅第三幅……那纯粹就是复制的过程。哪里还有什么艺术可言?所以在许多人看来,画家的自我复制,都算是赝品。”
“明白了。”
适时,蔡鹏恍然大悟,皱眉道:“也就是说,这些画都是那个叫莫游的家伙,为了赚钱所以干脆自己抄袭自己?”
“这样说也没错。”卢先生微微点头,同时感叹道:“到底是年轻人,经受不住名利浮华的诱惑,自甘堕落。这事要是传了出去。他的名声估计要毁坏大半,甚至于很有可能受不了打击,从此以后归于俗流,不复天才之名。”
“你管那多做什么,他这是自作自受。”蔡鹏哼声道:“不作死就不会死,他在搞歪门邪道的时候,就应该料到会有报应。”
蔡鹏这样的大恶少,居然也有理直气壮,大义凛然的时候。还真是少见啊。
王观暗暗嘀咕之余,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受,最主要是他压根不认识什么莫游,自然谈不上担不担忧了。不过。再细看油画之时,他忽然之间觉得,画中的郁金香少女,似乎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是在哪里见过。
不过十分可惜,画像是侧脸,根本没有把人物全貌展现出来。王观仔细想了想,又发现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在王观思索之时,却听蔡先生笑道:“既然是画家本人的作品,那么确实不能称为赝品。谢谢卢先生帮忙鉴定,对了还有世侄,也麻烦你了……”
说话之间,蔡先生挥手示意保镖把油画拿下去,然后又有人拿了一件东西过来。
“还有啊?”蔡鹏一怔,却发现东西不是油画了,而是一根卷轴,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的古画无疑。
“久闻卢先生学贯中西,不仅精通西方的油画,对于中国的古画更是很有研究。”与此同时,蔡先生微笑道:“一事不劳二主,请再鉴赏一下这幅古画。”
卢先生自然不会推托,接过卷轴之后,小心翼翼摊开,只见古画是一幅山水图。
这个时候,王观也回过神来,顺势打量山水画,只见图中画的是几株苍翠古松,边上有溪水蜿蜒流过,充满了高雅清幽之色。
“意境不错,是幅好画。”
这是初步的判断,王观微微点头,再继续细看,却见在苍松树下,小溪的边上,却有几个文士在卧坐畅饮。这些文人衣饰有几分凌乱,颇有几分魏晋古风。
“秋松高隐图!”
适时,卢先生很形象地把图画做了个定义,然后有几分惊喜交集道:“这是明代吴门画派著名画家文嘉的画。”
“文嘉?”
王观目光一转,却是在图画左下方款识的位置,看到了一行笔款。清劲的小楷,笔法十分流畅,文嘉两字,字体更是十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文嘉是谁呀?”
对于有些人来说,文嘉可谓是如雷贯耳,但是对于一些人而言,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比如说蔡鹏,现在就是一脸懵懂的模样,悄声嘀咕:“难道是文徵明?”
“呃,知道文徵明,还算是有救,不完全是不学无术。”王观啼笑皆非,忍不住解释道:“文嘉就是文徵明的儿子,能诗,工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
“说起来,文徵明真的很会教儿子,长子文彪,次子文嘉,都是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物。而且在明末的时候,子孙之中更出了一个文震孟,那可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王观娓娓而谈:“反正从明代中期文徵明开始,一直到明末文震孟,一百多年时间,江南文家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未完待续。。)
第1002章门道
“不仅是明中期,其实从南宋就开始了。。”
与此同时,卢先生在旁边补充道:“据说江南文家,那可是南宋文天祥的后裔,家学十分源远流长,所以成就极高。”
“嗯。”
王观随意点头,也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不过,他也有点不以为然,毕竟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而且兵败被擒之后,更是拒不投降,惨遭杀害。由于这个原因,使得文家在元代的近百年时间,根本没有什么作为。
直到明代之后,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到了明中期才恢复元气,然后出了一个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明,这才重新成为了世人眼中的名门望族。
至于文嘉,无论古今,都是颇具影响力的名人。或许现代人不常听到他的名字,但是肯定应该知道他写的一首诗——明曰歌。没错,就是明曰复明曰,明曰何其多的明曰歌。文嘉就是这首诗的作者,只不过大家吃了鸡蛋,却不关注下蛋的母鸡罢了。
然而,文家是什么样的情况,文嘉的名气又有多大,蔡鹏不想了解,只是关注一个问题:“这画是真是假?”
确实,这是关键,更是十分务实的问题。一时之间,王观和卢先生的注意力,也从时代背景转移到图画的本身。
“明人王世贞评价文嘉,其书不能如兄,而画而侍诏(文徵明)一体。”
这个时候,卢先生沉吟道:“也就是说,文嘉的画风与文徵明十分相近,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这是典型的南派山水画风格,也是吴门画派的惯用的手法。”
“这幅秋松高隐图,无疑就是这样的画法。”
此时,卢先生评点道:“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很像是文嘉的手笔。”
“很像?”
蔡鹏听不出来,但是以蔡先生的精明,却是准备把握住了卢先生的不确定语意。
“没错,很像。”这个时候,卢先生稍微迟疑,然后就坚定点头:“如果我没有看错,这画应该是仿作。”
“仿作?”一瞬间,王观眼睛一眯,更加认真地研究起来。打量了片刻,他也发现了一些不对:“这是扬州刀!”
“咦。”
适时,卢先生也有几分惊讶:“王先生好眼力啊,而且博古通今,令人佩服。”
“卢先生过奖了,不过是曾经见过类似这样的古画罢了。而且,如果不是卢先生的提醒,恐怕我也不会这样快发现画中的破绽。”
这是王观的由衷之言,心里真的很佩服卢先生,觉得他不愧是首屈一指的书画鉴定家,经验更是十分丰富,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就看出这画的蹊跷了。
“什么是扬州刀啊。”
与此同时,蔡鹏迷惑不解道:“怎么能够看出这画是假的?”
“这画不算假,只能说是仿品。”王观摇头说道:“严格来说,也算是明代的古画,不过并不是出自文嘉的手笔,而是当时古玩商人临摹的仿作。”
“当时的仿作?”蔡鹏一惊一愣。
“没错,和现代赝品横行一样,古代也不见得多么纯洁。”王观苦笑道:“说起来,中国书画作伪历史十分悠久,始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已蔚然成风。在宋代之时,就形成历史上第一个作伪高潮,元代稍有衰落,但是到了明代,却又重新达到了顶峰。”
“当然,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王观解释道:“明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复兴,书画市场也曰趋繁荣。出现了一大批包括徽商、晋商、闽商等在内的富户,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财富。大家也应该清楚,无论古今,大富豪的品味都差不多,朋友之间聚会的时候,自然需要一些古玩书画增添雅兴。”
听到这话,别人就算了,蔡先生也不自觉点头。也难怪有人会说,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这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怪圈。所谓增添雅兴,那是比较委婉的说法,实际上却是为了斗富炫耀。可是碍于蔡先生在前,王观不好说得太直白罢了。
“雅玩之风形成,就需要大量书画作品供应。而前代书画存世又极少,因此作伪之风就变得更加历害。”
说话之间,王观也有几分感叹:“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却是江南地区,所以才催生了吴门画派,但是吴门画派的画家极少,就算每天画画,却也满足不了庞大市场的需求。有需求自然有市场,这样的情况下,赝品伪作自然应运而生。”
“据记载,嘉靖年以前,江浙地区仅仿造赵孟钍榛拇笮∽鞣痪投啻锼陌儆嗉摇5歉杩竦娜词悄切┞蚣遥览种藓欤轮苫ぃ灾辽颍ㄖ埽⑻疲ㄒ┲晃模ㄡ缑鳎⒆#ㄔ拭鳎┲椋嗡铡⒚祝畲蠊涝磺А⒃话伲隳蚁喑辏尕筒豢筛幢妗!?br />
此时,王观忍不住叹息:“说起来,古人比我们狂热多了,明知道假多真少,却不惜人力物力,重金搜罗求购,甚至有人搜罗二十载,耗费万金。像这样痴迷的收藏商贾不胜枚举,这恰好给制造伪书画的人提供了骗人牟利的绝好机会。”
“至于所谓的扬州刀,其实是一个名词。却是因为怕有因果报应,一些人即使作伪,也会故意在画上或题跋中留些破绽,以便后人有迹可循,可以鉴定出来。不过,要是买家鉴定不出的话,责任就不在于他了。”
王观摇了摇头:“尽管这样有虚情假意的嫌疑,但是好歹也是做人留一线。不像现在的造假人,十分追求逼真相似,最害怕露出什么破绽。”
“没错,就是这样。”
这个时候,卢先生深以为然,也意识王观两把刷子比自己想象中的大得多,当然不可能再继续无动于衷。倒不是害怕风头被抢,而是担心失去这个机会,一个让蔡先生正眼相看的机会。
想到这里,卢先生也开口说道:“在明代中期,作伪不仅是社会风气,更是一种独特的现象了。由于利润丰厚,致使一些无名书画家或画工,以伪造假书画卖钱糊口,连有些出名的文人书画家也向此中讨生活。”
这种事情很正常,不仅是明代而已,就是清末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张大千,早年还未成名之际,也是靠仿石涛的画养家糊口。到了后来,名气大了,自己的画也能卖钱,这才终止了这样的行为。
毕竟,每个时期的画家很多,除个别少数成为著名画家之外,大部分人被画坛冷落,成为所谓的冷名头、小名头,甚至成为在美术史上查找不到名字的无名画家。
这些人也要吃饭的,自己的画卖不动,又忍受不住贫寒的生活,在改行不成的情况下,自然走上了先辈临摹仿古的老路。
“有名的画家出手不凡,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确实不好分辨出来。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摹、临、仿、造及对真迹改头换面等手段。”
与此同时,卢先生继续评点:“较普遍的一种手法是把原画改款、添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改头换面。同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伪者可谓无计不施,甚至想出了以割裂分装的方式造假。将一幅画分割成数幅分别装裱,分头出售,以牟取利润。”
“更绝的,自然是苏州片,利用揭画的绝活,把一幅画揭了好几层,再重新裱上出手。”
说起这些秘辛的时候,卢先生的语气颇为复杂,有些叹服,又有些深痛恶绝:“至于这幅秋松高隐图,却是属于比较简单的临摹之作。就是对着原画,一笔一笔勾勒描绘而成。”
“所以只要细看,就可以轻易发现,图画的线条有顿笔的情况,而且线条与线条之间,明显有修饰的痕迹,这是一般的临摹手法,也说明临摹的人功力不行。”
此时,卢先生轻轻摇头,随即示意道:“不过,款识却是真的,应该是被人从真迹之中挖割出来,再填补在这画之中。常人通过笔款来鉴定,肯定很容易上当,以为作品是真迹。”
“嗯。”
王观赞同道:“从真迹挖款,说明真迹或许已经被切分成几块了,然后重新补描,形成几幅作品,能够赚上几倍的钱,利润十分丰厚。然而也是这样的原因,却使得许多名家作品就这样毁坏了,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
“对,这些人,都是杀画刽子手。”卢先生痛斥道,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感觉。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一个优秀的鉴定师,首先就要喜爱自己鉴定的东西。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那么其中的专业素养肯定不高,也难以成为最顶尖的鉴定师。毕竟有了兴趣,学东西肯定很快,要是不感兴趣,肯定什么也学不了,成就自然有限。
毫无疑问,卢先生是个高明的鉴定师,那么对于字画肯定是满腔热忱,自然对于毁坏字画的人十分憎恨。关于这一点,王观感觉自己与卢先生很有共同语言,同仇敌忾……
“啪啪啪!”
就在这时,蔡先生轻轻鼓掌,一脸赞许笑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今天算是长见识了,没有想到书画之中,还有这么多门道!”(未完待续。
第1003章秘密聚会!
ps:一更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真是大开眼界,也多亏了你们,我才知道这些画的真假。”
说话之间,蔡先生笑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一起去吃饭。有什么事情,一边吃饭,一边再慢慢谈。”
对于蔡先生的邀请,自然没人会拒绝。稍微整理了一下,众人就随着他来到了餐厅。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吩咐下去的,反正这个时候,餐厅之中已经摆满了美味佳肴,就等着大家入席就坐,开怀畅饮了。
用餐的过程不必多提,反正宾方尽欢就是了。在午餐结束之后,却见一个类似秘书之类的青年走到蔡先生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适时,蔡先生轻轻点头,微笑走了个借口离开片刻,重新回来之后,手中却多出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却是送给王观的礼物。
“世侄,这是见面礼,希望你满意。”蔡先生笑道,有几分意味深长。
王观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稍微推让了下,就客气的接受了,随即十分识趣的起身告辞。蔡先生也没有挽留,而是让蔡鹏代自己相送,而他却是留下来招呼卢先生。
这个时候,王观也肯定自己的判断没错。蔡先生邀请卢先生而来,恐怕不仅是鉴定几幅字画那么简单,或许几幅字画只是一个入门的测试,另外还有真正的用意。
当然,王观也明白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也不会去多管闲事,在蔡鹏的招呼下钻进车中,又顺手把蔡先生的“见面礼”递给了高庄,示意他拆开看看。
车子缓缓而去,高庄也第一时间把礼盒拆开了。只见里面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注意了,是笔记,不是笔记电脑。
看到笔记的一瞬间,高庄自然是愣住了。因为在他的想象之中,蔡先生这样的大土豪,出手应该十分大方才对,怎么可能这样小气?
然而。不等高庄细想,王观就伸手把笔记拿过来,再随意一翻。霎时,一页薄薄的单据就飘然落下。王观眼明手快。一下子把单据捉住,低头看了一眼,脸上就露出轻微笑容。
随后。王观把单据递给了高庄。他拿过来一看,顿时惊呼起来。
“支票……”
高庄的声音充满了惊喜交集之色,自然也引得陶丽凑巧过来打量。等她看清楚支票上的数额之后,也是心中一震,情不自禁捂嘴,免得惊叹出来。
这哪里是什么见面礼,分明是买黄金船的钱嘛。只是没有想到。蔡先生办事效率那么快,在吃午餐的时候,就已经叫人估量黄金船的价值,然后顺手开支票了。看到支票上的数字,两人的激动、兴奋也不必多说了,反正就好像是惊涛骇浪一般,久久不能平静。
当然,王观十分淡定,同时笑道:“鹏少,待会有空吗?”
“有啊。”
蔡鹏迷惑回头道:“怎么了?”
“我恐怕要在台北待一段时间,需要一辆车代步。”适时,王观笑道:“有空的话,就陪我去趟车行,我想买辆车。”
“买车?”蔡鹏一愣:“好端端的买车做什么,你可以用我的……”
其实,蔡鹏真的不笨,在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恐怕王观为自己买车只是借口,买车给他才是真正的目的,而且也算是迂回的答谢。
别看蔡鹏也有不少好车,但是就像女人衣柜之中总是少了一件衣服(包包、鞋子)一样,男人肯定不会嫌弃自己的车多。所以就算是明白了王观的目的,蔡鹏却生不起拒绝的念头,反而在王观的坚持下,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
而且,一来到车行之后,蔡鹏完全忘记矜持了,不断撺掇王观去买那些百万美元以上的全球限量版跑车。当然,对于王观来说,百万美元而已,买就买了,也不算什么。毕竟这也算是“取之于蔡,用之于蔡”罢了。
买车的过程很快,由蔡鹏出马,用他的证件,填他名字,然后王观负责给钱,直接拿钥匙开车走人了。不出意料,等到王观离开台湾的时候,这车子就归蔡鹏所有了。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此时此刻,王观开着新买的跑车,找了个
借口之后,就一个人驱车在市区穿行。经过一番寻觅之后,慢慢地来到了一栋宅院之前。
把车停在门口旁边,王观也没有下车,而是直接拨打电话。片刻之后,就有人出来开门,让他开车进入宅子车库之中。
适时,王观开门下车,轻步走进了客厅之中。这个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就在厅中等候多时了,看到王观进来,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
“来了,快坐。”
“谢谢方老。”
在老人的招呼下,王观恭敬点头,这才坐了下来,有些不好意思道:“这几天忙于俗事,不能第一时间过来拜访,还请方老多多见谅。”
“没事,不是常通电话吗。”姓方的老人不介意摆手,笑着说道:“而且你办的是正事,也不能耽搁了。反而由于需要两头兼顾,让你辛苦了。”
“谈不上什么辛苦。”王观连忙说道:“倒是方老,暗中追查朱大先生的下落,这才是真正的辛苦。”
“辛苦一点不算什么,可惜朱大先生太狡猾了,一直没有真正把握到他的行踪。”方老轻叹道:“却是辜负了令希的嘱托,没帮上什么忙。”
“不不不,钱老说了,多亏了方老,才能够确定朱大先生就在台湾。”王观由衷说道:“能够确定这一点,就是帮我们大忙了。”
这是大实话,确实朱大先生在台湾之后,不管他藏身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从容布局把他揪出来。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能帮上忙就好。”
适时,方老一笑,然后轻声道:“这人我不清楚藏在哪里,但是我却知道,如果他有心,肯定会在两天之后,出席参加一个聚会。”
“什么聚会?”王观急忙问道。
“一个比较私密的聚会。”方老解释起来:“由于带了点灰色交易,不好对外公开,一般是邀请富商大豪之类参加……”
“什么灰色交易?”
一瞬间,王观想到了蔡先生,隐约之中感觉,他秘会卢先生,或许就是会了这事。不然的话,直接在其他地方接待就行了,何必这样神秘去到蔡鹏的别墅待客,这多多少少也有几分掩人耳目的嫌疑。
“这样说吧,全球各地失窃的一些珍贵物品,都有可能在聚会上出现。”
方老沉声说道:“由于东西的价格比较便宜,却也让一些富豪动了购买的兴致。在聚会上不仅有台湾的名流,另外还有港澳东南亚,甚至欧美的一些富豪,也有可能出席。这可是好机会,如果朱大先生有心,肯定不可能错过。”
“嗯,那么说来,这也是我们的好机会。”
王观沉吟了下,又有几分为难:“不过朱大先生应该认识我,如果我贸然出现在聚会上,恐怕会打草惊蛇。”
“没关系。”
方老立即笑道:“你可以乔装打扮呀,换个发型,再粘些胡须,加上聚会上的人也不少,只要不开口惹人瞩目,应该没人关注你。”
“好主意。”
王观一听,立时表示赞同。
话说现在的化妆技术,堪比小说中的易容术了,明星卸妆前与卸妆后,完全是判若两人。只要找个化妆高手来帮自己装扮一下,应该没人能够认出自己了。
而且根据现在有的线索分析,朱大先生似乎也是经过精心乔装打扮,至今还没能确认他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模样呢。想到这里,王观觉得自己更有必要化妆了,说起来也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敲定方案之后,王观也离开了方老的宅院,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频繁出席一些活动,而且有限度的接受一些采访,自然给珍宝展览的宣传增添一把猛火。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这两天时间,王观又登上许多报刊新闻的头条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又可能是由于被记者追堵得有些不胜其烦,到了第三天的时候,王观却忽然消失在大众视线范围内。
对此,大家也不觉得奇怪,毕竟上次也是这样,有了前车之鉴,大家自然觉得,王观有些烦了,就去避风头而已。
再说了,两天时间,足够新的头条新
闻出现了,公众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不再那么关注珍宝展览的事情。要知道现在只是宣传阶段,等到什么时候珍宝真正赴台,大家再予以关注就是了。
这种情况下,王观十分顺利避开众人的视线,悄悄地来到了方老宅院之中,然后经过一个化妆师巧手打扮之下,半个小时而已,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来白净无须的脸颊,现在多了一些络腮胡子;额头上、眼角的旁边,更多一些肉眼可见的皱纹;另外画了眼线,使得眼睛多了几分深沉的感觉。总而言之,王观这个时候一下子老了十几岁,有点儿像三十多岁,接近四十左右的壮年形象。
换了身灰黑色的西装,再戴上一幅金边眼镜,王观对着镜子打量片刻,顿时惊叹起来:“好手艺,鬼斧神工啊……”
第1004章捡漏的好机会
ps:二更求月票,月中求月票支持。
此时此刻,王观打量自己在镜中的形象,就仿佛职场精英人士。以现在这个模样走出去,恐怕只有十分熟悉的人,才会看出一些端倪来。
对于王观的称赞,化妆师却轻轻摇头,有些不满意,表示如果能再多给他一两个小时,容妆肯定更加完美无缺,哪怕是亲人也看不出破绽来。
“这样已经很好了。”王观笑道,就是觉得有些难受。毕竟脸上敷了一层膏粉,多少有几分不适应,但是为了逮住朱大先生,也只能忍了。
“嗯,我觉得也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方老微笑道:“既然这样,我们也出发吧。”
“好……”
王观肯定没意见,当下随着方老出门而去。
途中,方老再次叮嘱起来:“记得了,你叫王林,是我请来的鉴定师。到了地方之后,能不开口就少说话……”
“知道。”王观连连点头。
在方老的叨念之中,车子也平稳而快速抵达了码头。在码头的旁边,也有一辆游艇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等到两人登上了甲板,在方老的示意下,游艇已经如箭般穿梭而去,奔向了茫茫碧波大海。
好久之后,游艇已经驶出了台湾海域范围,来到了公海之中。然后再行驶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看到眼前出现了一艘超级巨大的邮轮。
“到了。”
在方老的提点下,王观也精神一振,知道秘密聚会多半就在邮轮上举行。而且他也可以理解,类似于这种十分隐秘,又充满了灰色色彩的聚会,肯定不可能明目张胆在陆地上举行。免得被一锅端了,那就成了大笑话了。
另外,在公海之中交易,各国法律也约束不了,各地的大富豪多少有些放心。说白了,主办方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而已,到时候怎么处理买到手的东西,那就是客人自己的事情了。
“走了,上去。”
与此同时。游艇和邮轮之间,应该是经过互发信号,相互确认对方信息之后,游艇也大大方方接近邮轮,而且已经架起了稳固的舷梯。让人通行过去。
在保镖的搀扶下,方老慢悠悠走上邮轮,王观自然跟在后面,同时打量了下四周的情况,也发现附近的海面上,也有七八艘游艇奔来,应该是另外的客人。或许蔡先生就在其中的一艘游艇上……
王观暗暗忖度,表面上却是亦步亦趋跟在方老身后,慢慢地进入了邮轮内部。
当然,在正式入内之前。肯定是要经过一番安检,确认保镖身上没带什么危险物品之后,自然有人引请他们进入巨大的会客厅中。
才进门,王观就听见了一阵阵欢快的弦乐声。真正走到了厅中,他立即感受到其中的浮华奢糜气息。色彩斑斓的波斯地毯。金碧辉煌的装潢风格,还有巨大的水晶吊灯,使得这里完全就是欧洲宫廷的布局。
这个时候,在角落之中,正在有一支乐队在现场演奏动人悦耳的旋律;在宴会厅之中,不时可见各种肤色的美貌少女,正捧着各种酒水饮料,仿佛翩跹的蝴蝶穿梭,留下了一缕缕温馨的香气……
自然,方老与王观来得不算早,在厅中也有几十个客人,或是三五成群闲聊,或是独自一人在欣赏音乐,品尝醇香的美酒。
王观目光扫视,却发现这些客人很杂。所谓的杂,肯定是指年龄。其中有像方老这样的老人,也有像蔡先生这样的中年人人,自然也不缺少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不过,王观心里也清楚,不管这些人的年纪是老是少,反正能够出现在这里,足够说明他们非富即贵,属于普通人口中的社会名流。不是大土豪,就是富二代。
“方兄。”
在王观观察情况的时候,人群之中却有人招呼起来。
“袁兄。”
这个时候,方老也露出了几分笑容,示意王观跟上,然后向侧边的几排沙发走去。几排沙发围成了一个小圈子,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沙发上喝茶。
招呼方老的,却是其中一个比较干瘦的老人,在方老走过来的时候
,少不了站起来迎接。两人一阵寒暄,倒也有几分高兴。接着老人又给方老引见旁边的朋友,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所谓物以类聚,这些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王观在旁边听闻了几句,也是忍不住暗暗地咋舌。反正几人联合起来,或许不能翻天覆地,但是在东南亚掀起一场暴风雨肯定不成问题。
不过,王观也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现在是类似跟班的随行人员,没资格与几人坐在一起喝茶闲聊,所以识趣的站在一边,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厅中的客人越来越多,气氛自然也逐渐热闹起来。
期间,王观也看到了蔡先生和卢先生的身影,也证明他的猜测没错,卢先生最能通过了蔡先生的测试,应邀参加聚会了。不过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在看到方老等人之后,蔡先生立即走了过来问候。
说实在话,当蔡先生在自己旁边走过的时候,王观心里也有几分紧张。但是要感谢神奇的化妆术,蔡先生居然对他视而不见,笑呵呵的向几位老人家问好之后,直到转身离开,却一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也就是说,蔡先生根没有察觉他的破绽。
一时之间,王观轻轻吁了口气,信心立即爆棚了。连才接触过的蔡先生也没察觉出来,那么素昧平生,只通过相片认识自己的朱大先生,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发现了。
想到这里,王观也放下了包袱,光明正大的观察厅中的客人。不仅是客人,还包括了他们的随行人员,心里暗暗揣测,到底谁才是朱大先生。
当然,观察的重点肯定是那些大胡子,又戴着眼镜的。类似这样的人不多,却也不少,反正观望了片刻,王观就发现了七八个这样的目标。特别是还有一些中亚民族的富豪,在厅里还包着脑袋,却是让他摇头感叹,多了几分苦恼。
不管怎么说,王观也锁定了这些目标,一直暗中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期望能够发现其中的破绽,确认朱大先生的真身。
与此同时,可能是客人已经来齐了,在举办方的示意下,欢快的音乐也随之停了下来。然后有个西装革履的金发碧眼高鼻子外国人走了出来,叽哩咕噜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然后迎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王观迟疑的时候,却见一帮客人纷纷站了起来,井然有序的向厅外走去。此时看见方老也是这样,他也意识到可能是聚会的重头戏要开始了。
聚会交流,联络感情,认识新朋友,肯定是目的之一。但是出手一些见不得光,又十分珍贵的物品,却也让许多人感兴趣。
不过,随着人流来到另外一个宽阔的船舱之后,这里的情形有些出乎王观的意料。在他的想象之中,这个时候应该是举行拍卖会之类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巨大的船舱,并不是拍卖场而已,而是展览厅的模样。
来到这里,一眼望去,只见厅中有许许多多物件。不仅是中国的陶瓷书画,还有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金银宝石,书籍字画,名表红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让人眼花缭乱。
“大家快看。”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好像是发现了什么好东西,立即招呼大家过去驻足观赏。走近之后,王观立即发现一抹黄灿灿的光泽映入眼帘,只见东西却是一尊鎏金佛像。
细看之下,可见佛像躯体浑厚,造型敦实,体态优美大方,面相宽平,双目平直,衣纹都采取内地传统的写实手法,有较强质感。佛像头饰螺发,身着袒右肩袈裟,菩萨戴发冠和梳发髻,上身饰网状的璎珞,下身着长裙。
表面镀金处理,金质纯厚,亮丽悦目,被灯光一照之后,立即缩放出璀璨的金色闪光,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尤其是对于东南亚的富豪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仅是方老等人而已,一些人也注意到这尊精美佛像,纷纷围了过来。欣赏片刻之后,不少人露出了感兴趣之色。
“这是永宣年间的东西。”
与此同时,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却是让更多的人蠢蠢欲动了。
要知道就佛教的收藏而言,国内藏家更热衷于明清年代的佛像,尤其是明代永宣年间的佛像,更是大家追捧的焦点。
毕竟在大家看来,永宣年代的东西都是顶尖的。永乐的甜白、剔红,宣德的青花、铜炉,无一不是稀世珍宝。在这些东西被炒火了
以后,大家的目光也随之集中在这个时期的佛像上。而且由于海外市场的成熟,精品佛像的价格也早早迈入了亿元时代。
比如说今年苏富比香港秋拍,一尊明永乐鎏金铜佛终于突破两亿港元,令人十分瞩目,也带动了佛像市场的持续升温。
在场众人既然关注佛像,自然明白市场的动态,也更清楚东西的价值。
当然,最重要的是,出现在这里的东西,来路多少有些问题。那么在买卖的时候,价格肯定要低于市价,那么对于一些人来?(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