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24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在场众人既然关注佛像,自然明白市场的动态,也更清楚东西的价值。

    当然,最重要的是,出现在这里的东西,来路多少有些问题。那么在买卖的时候,价格肯定要低于市价,那么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是捡漏的好机会。

    第1005章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ps:月中了,求几张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这个聚会,在一些人眼中,就是捡漏的好机会。

    当然,有得必有失。东西买回去了,肯定不能大肆张扬炫耀。不过也不要紧,佛像嘛,自己私下参拜就行。要不然直接赠给寺院高僧,也算是一份功德。

    然而,无论是什么原因,也掩饰不住佛像非常值钱的因素。以中国佛像为例,卖价最高的肯定是明清时期的藏传佛像。

    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以前朝代的佛像,留存下来的以石佛居多,而且是以石窟的形式存在的,真的不好买卖。而明清埋藏的佛像,却是以金铜佛像居多,其中又分为宫廷造像与边藏民间造像。

    其中宫廷佛像,却是更被大家看好。毕竟众所周知,但凡沾了“皇家血统”的东西,品质肯定不用多说了,好东西的价格肯定不会便宜。

    这也可以理解,皇帝使用的东西,都是不惜工本倾力打造而成,尤其是在永宣年代这种国力鼎盛时期,制造出来的东西自然更加完美无缺。有钱了,大家肯定追求品质,东西贵不要紧,主要是值这个钱。

    这种情况下,眼前这尊精美佛像,自然被惦记住了。注意到旁人的神态,王观心里透亮,知道如果佛像拍卖的话,肯定有许多人哄抢。

    当然,前提是东西不假。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举办方也不能百分之百确保东西一定就是真品。不然的话,众人也不会带鉴定师随行了。

    此时,也不知道是谁的授意,反正一个中年人走了出来,向众人微微示意之后。就开始鉴赏这尊佛像。首先掂量其中的重量,再分析其中的镀金工艺,最后检查题记。反正观看了几分钟,立即走了回去向老板汇报情况了。

    那个老板也是精明人,听了汇报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于第一时间选择了离开,不知道是确定了东西是赝品,还是打算故弄玄虚。以便迷惑大家的判断。

    不要觉得奇怪,所谓商场如战场,这些老板富豪哪个不是身经百战,才有了如今的身家。既然现在是竞争对手,那么耍些小手段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不期望能够蒙骗全部的人。只要是有人怀疑,那就算是成功了。

    而且从一些人闪烁的目光,就知道那个老板的目的达到了,果真是有人动摇起来,稍微犹豫也随之离开。反正厅中的东西很多,也不必局限于这尊佛像。

    “你怎么看?”

    这个时候,方老却回头问道:“你觉得东西是真是假?”

    “呃……”

    适时。王观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可是鉴定师,其他人的鉴定都都上去鉴赏了,自己站着不动又算怎么回事?

    当下。在方老的提醒下,王观也随大流上前观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明清宫廷佛像,王观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在半山大师的收藏之中。就有几尊明清宫廷佛像。以他与半山大师的关系,早把几尊佛像借来研究透彻了。

    说起来。在永乐年间,皇室就特别注重加强和西藏上层的联系。明朝建国后继续沿袭元朝的政策,给喇嘛教以优渥礼遇。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不断加强中央政府与藏地上层喇嘛的直接联系,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和统治秩序。

    加强了明朝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监督和管控,永乐皇帝以推崇藏传佛教为名,设法笼络藏僧上层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金铜佛像就是作为回赐入贡藏僧首领的贵重礼品。

    也就是说,永宣时期的佛像将汉藏艺术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艺术风格,雍容而不失秀逸,浑厚之中又温文尔雅。而且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永宣年间的佛像,更加让人器重。因为这个时期的佛像,不仅具备了艺术价值,也具备了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有的时候,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密不可分。毕竟随着佛像市场的不断成熟,买家也由偏重投资的价值取向,慢慢地回归于佛像本身的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愈加注重佛像深远的宗教精神内涵。

    片刻之后,王观鉴赏完了,也退了回去,方老随口问道:“怎么样?”

    “……半真半假。”王观沉吟了下,低声道:“上半身是真的,但是底座却是后接上的,不仅材质不匹配,分量更加不对。”

    “嗯?”

    方老一怔,随后眼睛一眯:“你仔细说说。”

    “佛像的面部丰满端正,方脸宽额,双目平直,眉眼细长,表情静穆。躯体宽肩细腰,四肢粗壮,衣纹流畅,质感很强。当然,最重要的是材质,那是用黄铜铸成的,整体合铸,胎体较厚。镀金处理,金质纯厚,色彩绚丽。”

    王观仔细评点起来:“这些特征,足够说明佛像的上部分属于真品。但是其中的底座却有一些问题,比如说莲花造型僵硬,线条绵软,器壁厚薄不一。”

    “据我所知,真品底座,盖封严实后,一般还要用掺朱砂的封蜡封好底盖周围的缝隙,但是我刚才注意了一下,却没有发现这个痕迹。”

    王观摇头道:“而且我刚才微微提了一下,发现分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压手,甚至于有点儿晃荡的感觉。要知道底座一定要足够沉稳,这样才能压得住气场。可是现在底座居然比造像还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古代的能工巧匠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有些道理。”

    适时,方老轻轻点头:“所以你怀疑,佛像原来的底座已经毁了,但是有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又给它重新接了一下?”

    “没错。”王观肯定道,毕竟有底座的佛像,那是一个整体,相比之下,价格肯定更高。为了多赚一笔钱,帮忙接一个底儿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招术也不新鲜,甚至泛滥成灾了。老胎新底,老底新胎,那是最常见不过的做假手法罢了。与此同时,王观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在听到鉴定师的汇报之后,立即调头就走的原因。

    在这个时候,方老的反应也差不多,微微摇头之后,也招呼王观离开了。

    “可惜了呀。”

    走开几步之后,方老轻叹道:“挺好的东西,居然被人给毁了。”

    “咦!”

    一瞬间,王观愣了一愣,却是听出了方老的弦外之音:“您老是怀疑,佛像的底座并不是自然毁坏,而是人为切开,以便和别的造像拼接在一块?”

    “十有八九是这样。”方老点头道:“指不定在明年这个时候,另外一尊底座很真,上身却假的佛像就摆在同样的位置。”

    王观一听,就知道这是经验之谈,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怀疑。毕竟为了赚钱,一些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拆分合并而已,至少半真半假,还算是比较厚道。最多的肯定还是全假的赝品,那个才是真正的坑人。

    当然,也不是说这里的东西都是赝品,肯定也有真正的好东西。只不过鱼龙混杂,想要在鱼目之中挑出真珠子,就要看鉴定师的眼力怎么样了。

    不过,王观也没有忘记正事,悄声道:“我们去看看那边的陶瓷怎么样?”

    “当然没问题。”

    方老轻轻点头,径直走了过去。

    说起来,这里就算是公海,也属于东南亚地区。举办方也十分善解人意,却是摆放了许多珍贵的瓷器。上到北宋五大名窑,下到清末民国的官窑、洪宪瓷、珠山八友瓷板画等等,应有尽有,物藏十分丰富。

    这种情况下,自然吸引许多人的围观。走近了以后,王观目光轻轻扫过,就发现这里的陶瓷器物以各种造型的瓶子居多,另外盘碗之类的物件也不少。

    至于料色,那就是丰富多彩了。青花肯定是主流,另外五彩、珐琅彩、粉彩等等,更是不在少数。祭红、祭蓝、娇黄之类的单色釉,尽管十分稀少,但是也有一两件。最最最引人瞩目的是两个一米多高的大花瓶,却是明代景泰年间的景泰蓝。

    可以负责的说,这里的东西尽管没有涵盖中国瓷器的全部品种,但是比较珍贵值钱的品种却一件不少。如果这个大富豪身家丰厚,把这里东西全部买回去,也足够召开一个小型的珍品瓷器博览会了。

    当然,在惊叹之余,大家却没有多少喜色。主要是捏拿不准这些东西之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品,又有多少赝品混杂其中。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王观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首先就在心里做了一个筛选,把一般珍贵的东西,与十分珍贵的物品划分为两部分。以一千万为准线,低于这个价格的,不用细看了。高于这个价格,才值得他认真鉴别。

    朱大先生眼界很高,他的出场费,或者说出手制作的东西,如果太廉价了,那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基于这个理由,王观很快就锁定了一些瓷器,这些东西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制作工艺也有一定的难度,极具挑战性,应该比较符合朱大先生的口味。

    在忖思之时,王观也不客气,更不矫情了,直接使用特殊能力,来一下最彻底,最权威的探查……

    第1006章达芬奇作品

    ps:月中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有个成语叫一目了然,现在王观的情况也差不多。乍看之下,这些瓷器的底细,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东西肯定是有真有假,真的不必多提,他更重视赝品。

    一个个赝品的检查下去,不久之后,真的让王观发现了情况。那是一个黄釉瓷盘,弘治鸡油黄瓷盘。在盘底之中,却隐藏了朱大先生的独门暗记。

    话说黄色一向是帝王专用色,黄釉瓷器更是明清宫廷用瓷,决不许民间使用。民窑即使能用金彩,也不可以用黄釉瓷。

    不过,黄釉瓷工艺比较困难,很难烧造成功。哪怕是在制瓷工艺比较成熟的永宣年间,黄釉瓷也不多见。据献资料记载,永乐年间的黄釉色淡,釉面薄,无肥润感,目前只见过出土之物,未曾见有传世品。

    宣德黄釉瓷的情况也差不多,也多以出土器物为多。在宣德以后,又正好赶上明代瓷器的黑暗三十年空白期,直到成化一朝,才算是恢复元气。

    成化之后,就是弘治年间,更是明史中的弘治中兴。国力蒸蒸日上,黄釉瓷也随之翻身,成为最富盛名的品种,也是整个明代黄釉烧制最成功之作。

    这时的黄釉是用浇釉的方法施在瓷胎上的,所以称为浇黄,又因为它的釉色娇嫩,淡雅,光亮如鸡油,又称为娇黄、鸡油黄。

    黄色釉一般是祭祀用瓷,来不是观赏器,但是经过工匠的精心制作而成,却出乎意料的十分美观大气,非常符合世人的审美情趣。而且由于物品十分稀少,价格肯定节节高升,在拍卖会上向来是各大藏家追捧的目标。

    现在也差不多。王观也注意到,在场的许多人频频注视黄釉瓷盘,看起来是动了购买的心思。然而这些人却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十分逼真的瓷盘。实际上却是赝品。

    为什么朱大先生的赝品能够摆在其中?

    在这里也要做个说明,现在这个聚会,尤其是厅里展览的东西,并不是举办方筹备的。而是应邀而来的客人自己带来的东西。也就是说,这里真的就是一个第三方的平台,举办方只负责提供各种服务,至于这些物件的来历去向。他们从来不过问。

    很明智的做法,这种情况下,哪怕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举办方也能够推得一干二净。哪怕推托不了,一样可以减少许多责任。

    当然,最重要的是,就是这样的平台,反正比较值得让人信任。不然的话,又做裁判,又做运动员。大家肯定担心举办方有什么陷阱。

    不管怎么说,在这里看到这件东西,王观基可以肯定,朱大先生就在这艘船上。心里惊喜交集之余,也尽量保持淡定,再次在人群之中搜索起来。

    这一次搜索,王观不再是单纯用肉眼查看了,而是直接利用异能,在大厅人群包裹起来。如果不是异能范围有限,他还想把整艘邮轮渗透呢。

    反正这个时候,王观一个一个地排查,看看有谁像他一样,也是经过精心化妆易容的。但是排查出来的结果,却让他直接皱起了眉头。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人群之中居然有许多乔装打扮的人。

    头戴假发的可以理解,毕竟中年秃顶确实有些羞于见人,掩饰一下也无可厚非。老人家由于年纪大了,嘴里装着假牙,那更是正常的情况。

    至于美女的胸部加厚……

    咳咳,却是不小心看错了,王观忏悔了下,立即转移目标。朱大先生总不可能是女的吧,当下专门留意那些没有什么毛病,却戴了假发,粘了假胡须的人。

    细看之下,王观也琢磨出几分味道来。这些人未必就是朱大先生,或者朱大先生的同伙,但是肯定不是什么善类。从他们闪烁的目光,还有时时刻刻警惕的反应,以及身上的一些细微伤疤就可以知道,这些人多半是道上的人物。这次过来参加聚会,应该是为了销赃。

    想到这里,王观多少有些失望,这些人数量不少,他也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才是朱大先生。当然,在失望之余,他也不算是一无所获,甚至有意外的惊喜。

    主要是王观在利用异能看人的时候,也顺便把展览的东西浏览了一遍。在特殊能力的作用下,这些东西的真伪优劣,他的心里也有数了。

    俗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此时此刻,王观愈加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意,别看厅里的东西鱼龙混杂,但是只要用心去发掘,总能在沙砾之中发现金子。

    “没想到啊……”

    在王观轻声感叹之时,方老也随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问道:“有什么发现?”

    “呃!”

    适时,王观清醒过来,才准备开口,但是瞬间改变了主意:“东西太多了,不好鉴别。”

    主要是说了也不好解释,毕竟一眼看穿真假,那也太神奇了。况且,王观担心朱大先生在旁边窥视,也不好把黄釉瓷盘拿起来鉴赏,免得引起他的注意。

    反正王观已经决定了,等到东西正式拍卖的时候,在场之中谁最高兴,情绪比较异常,那多半就是有嫌疑的目标了。

    “嗯。”

    对于王观的回答,方老也不觉得奇怪,点了点头之后,轻声说道:“不急,时间足够,可以慢慢看。实在不行,回去之后,再想另外的办法。”

    “好。”

    这当然是下策,最好的结果,却是在船上把朱大先生逮住,再不济也要揪住他的同伙。不然的话,等到朱大先生离开台湾,那再想找到他的行踪,就非常麻烦了。

    一次性解决问题……

    带着这样的信念,王观一边鉴赏瓷器,一边暗暗留意那些很有可能是朱大先生的人。

    在兼顾之中,时间也慢慢地流逝。两个小时之后,厅中的人流再次涌动起来。在方老的示意下,王观也随行而去。不过这一次,并不是再观赏什么东西了,而是来到了一个类似拍卖会布局的空间之中。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鉴赏,刚才那些东西的好坏,大家心里也有初步的判断,至于判断得准不准,就要看各个鉴定师的功力怎么样了。

    反正肉戏正式开始,有专职的拍卖师,也有专门的竞价仪器,一切配备都是按照世界各大拍卖会场布置的,绝对没有丝毫差错。

    当然,与正规的拍卖场所不同,在这里拍卖的东西,佣金却比较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举办方辛苦筹办这场聚会,又提供了许多优质的服务,总不能白投入吧,肯定要赚回一点利润。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利润点自然就是拍卖会的佣金,以及一些隐性收入。

    大家也觉得正常,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现代这样功利的社会,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会去做啊。

    闲话少说,在大家坐了下来之后,自然有人把东西捧了出来。

    开场的东西,都是些珍宝首饰,或者珍稀红酒之类的奢侈品。这也不必多说了,反正年纪较大的富豪,对于这些东西不怎么感兴趣。倒是一些二三十岁的客人,频频竞价,争抢得比较厉害。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东西比较切合年轻人的品味,二是这些人心里也清楚,越是到后面,东西自然越珍贵。真正需要比拼财力的时候,他们也插不上手,既然这样干脆先下手为强,免得待会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丢人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是这些人的频频出手,却是把拍卖会的气氛给烘托了起来,有几分升温热闹的感觉了。这也是举办方希望看到的情况,毕竟氛围变得火热,那么很容易影响人的理智,然后在竞争的时候较上劲了。

    众所周知,在竞争之中,最容易产生天价。来挺普通的东西,由于竞价者之间有矛盾,然后互不相让,硬先生把价格抬高了几倍。这样的事情尽管不多见,但是绝对也不少。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形,都是举办方喜闻乐见的场面。

    此时,拍卖场上也出现这样的苗头了。主要是那些年轻的富豪,与一帮中年、老年富豪相比,却是少了几分沉稳,多了许多热血冲动。在拍卖师的撩拨下,往往脑袋一热,就顺手标了个高价。哪怕事后有些后悔,但是又抹不下面子,只得吞下这个苦果了。

    纷纷扰扰之中,奢侈品总算是拍卖完了。接下来登场的却是一幅画,一幅西方的油画。图中画的是人物肖像,一个面带微笑,十分慈祥的女子,旁边是一个大胖婴孩。女子左手搂抱着婴儿,右手做出一个准备抚摸的动作,传达出母亲呵护幼儿的温情光辉。

    毫无疑问,这是西方最为常见的宗教题材画,圣母像。然而,这幅圣母像却有几分不

    同寻常,却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甚至蠢蠢欲动起来。

    “带卷轴的圣母像。”

    与此同时,方老悄声道:“据说是达芬奇原作的复制品,但是也有专家学者认为,这幅画即使不是完全由达芬奇亲笔所绘,也至少有部分有他的手迹。甚至有人觉得,这幅画就是达芬奇的作品。”

    “如果是真迹,那么价格不是破天了吗?”王观有几分好奇。

    第1007章抬价!

    ps:有月票就支持一下,谢谢。

    “如果这是达芬奇真迹,至少价值五千万……”

    适时,方老笑道:“不是美元欧元,也不是港币台币,而是英镑。”

    “五千万英镑。”王观忍不住咋舌:“谁买得起啊。”

    或许在场之中,也有人拿得出五千万英镑,但是拿得出并不代表一定要买。毕竟大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除非是福布斯排行榜上有名的人物,不然的话一次性花五千万英镑,无论是谁都要权衡一下。

    “真迹才值五千万英镑,现在是真假难辨,肯定值不了这么多钱。”

    此时,方老轻声道:“况且,这幅画的来路有问题,就算买下来了,也不能公开,只得隐秘收藏。因为这是失窃的作品,在英国的一座古堡失窃的东西。直到现在,英国还没有放弃追查这画的下落,如果有谁买下来了,说不定会上英国情报局的黑名单……”

    “失窃的东西?”王观有几分惊讶,感觉又是意料之中。

    “嗯,说是失窃,不如说是被劫掠的东西。”

    方老娓娓说道:“据说是两名窃贼装扮成为游客,进入古堡之后立即挟持了一名女导游,然后手持利刃逼她带他们到那张悬挂在楼梯走廊处的带卷轴的圣母像跟前,迅速取下那张画逃之夭夭。”

    “怎么听起来这样假。”王观挠头道:“保安呢,难道没有监控系统?”

    “谁知道?”方老摇头道:“反正就是这样得手了,之后这画就这样不知所踪。英国方面为了寻找这画,还以高价悬赏呢。”

    “酬金多少?”

    王观饶有兴趣打探起来,琢磨着数额够大的话,是不是也通风报信一下。

    “十万英镑!”

    说话之间,方老轻笑道:“你没有听错。就是十万英镑。”

    王观愣了一愣,立即肯定无疑:“有猫腻,绝对是有猫腻,十有八九是监守自盗。”

    “或许吧。”方老笑道:“不管是不是监守自盗。反正这幅画的知名度太大,价格肯定比较便宜。你有兴趣也可以拍下来,不过就是见不得光而已。”

    “算了。”王观直接摇头:“又不是真迹,感觉买下来不值当。”

    如果是达芬奇真迹。王观也不介意上英国情报局黑名单,问题在于只是一幅复制品,那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然而,由于审美情趣。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王观觉得这画不怎么样,但是其他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相反竞争得十分激烈。

    才几分钟时间。报价就节节攀高。直到数额破百万以后,这才缓慢下来。需要说明的是,现场竞价是使用美元作为单位。一百万美元,这钱也不算少了。

    当然,也说过了,由于这画真伪莫辨,而且又是赃物。注意只能成为秘而不宣的收藏品。那么百元美元这个价格,也算是很高的价位了。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一些人放弃了竞争,只剩下寥寥几个人在报价而已。

    此时,王观也有几分好奇,目光一瞥朝几个竞价人看去,然后有些惊奇的发现,竞价人之中有一个青年。好像对这画志在必得,不断与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竞争。

    “哦,是他啊,难怪。”

    这个时候,方老也顺势看去,恍然道:“那年轻人是小有名气的画家,而且学的是油画,难怪对这幅画这么感兴趣。”

    “年轻画家……”

    一时之间,王观灵光闪现:“他是莫游?”

    “嗯!”

    适时,方老微微点头:“你也认识?”

    “不认识。”王观摇头笑道:“只不过对于年轻的油画家来说,我就只听说过这个名字,然后胡乱地一猜,没有想到真的是他。”

    “……那也是巧。”方老笑道:“这年轻人还行,前些日子在台北举办了一场个人专展,我也去看了,感觉那些画不错。只要肯努力钻研下去,肯定很有前途。不过听人说过,他有几分功利,对钱财看得极重……”

    “对此,我也觉得没什么。毕竟时代不同了,只要有真本事,追寻功名利禄也无可厚非。不可能人人都淡泊名利,这样不科学。”方老公允道:“当然也要有一个度,太功利了也不好,很容易深陷其中,发生伤仲永的悲剧。”

    “您老说得对。”王观连连点头,再看了眼莫游之后,也不再关注了。

    与此同时,圣母像素竞争也尘埃落定,最终还是让一个大鼻子外国人以两百万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在那人接受旁边朋友祝贺之时,又有新的物品出场了。

    众人看去,只见东西是一件黄金制品,一个镶嵌了细碎宝石的金盘。据说,这是中世纪宗教用具,很有收藏的价值。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金盘哪怕也是赃物,但是声名不显。就算买下来了,只要不弄得全世界都知道,仅向亲朋好友炫耀,估计也没有什么后遗症。也就是说,这样的东西最适合大家出手了。

    事实也是这样,不仅是眼下这个金盘,还有待会的银杯、王冠之类的,都非常吸引各大富豪的关注,然后纷纷出手。期间蔡先生也拍了一个镶了红宝石的银质十字架,可能是某代教皇的遗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当然,也不仅是西方的艺术珍品,另外还有埃及、阿拉伯国家的珍贵文物。这种充满了异域风情的东西,也激发了富豪们的兴趣。每个人对于收藏的着重点不同,但是在这里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自然不吝于花钱收购。

    反正可以确定,哪怕竞争得再厉害,最终的报价肯定低于实际价格。关于这一点,各个富豪也是很有默契的,绝对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毕竟都是商界大豪之流,哪怕不认识对方,也应该听说过对方的名字。抬头不见低头见,除非积怨很深的仇人,不然的话,能卖一个顺水人情就卖一个顺水人情,指不定什么时候这个人情就派上用场了。

    就是这样,看似激烈的竞争之中,也暗藏了几分和气。至少没有上刺刀的白刃战,基本上看到某人执著一件东西,其他人沉吟了下就主动退让了。

    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拍卖会的进程也很快,然后各种比较古老,属于珍贵文物之类的东西也相继出现。比如说中国魏晋时期的石雕佛像,古埃及的黄金面具,古罗马的金币、盾牌之类的物件。其他东西不好说,但是中国的石雕佛像,却是让许多人或是惊喜交集,或是皱眉愤慨。

    之所以惊喜交集,那是由于这样的东西,向来是各大藏家,或者考古研究人员梦寐以求的收藏对象。而且由于管制严格,属于有价无市的东西。

    至于愤慨也有理由,东西出现在这里,却是说明内贼和外贼相互勾结,把珍贵文物私盗出来贩卖,真是罪大恶极。

    当然,在东西出场之后,愤慨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却是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做好了报价的准备。与此同时,方老也微微皱眉,轻声道:“其他可以不管,但是那尊观音像,无论如何也要拍下来。”

    “嗯。”

    王观明白方老的意思,相对来说,那尊观音像比较完整,不像其他佛像要么是缺胳膊断腿儿,就是少了脑袋,或者干脆只剩下脑袋。

    当然,最重要的是,从观音像的衣理纹饰来看,刀法十分流畅,充分展现出衣裳的绵软,如流水般地动态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观音像的艺术价值更高。而且在真正拍卖的时候,大家也争抢得最厉害。

    不过,方老却十分坚定不移,不断的报价。可能是感受到他老人家的决心,那些华人富豪也纷纷收手,只剩下几个外国人与方老竞争。你来我往之间,仿佛看不见的刀光剑影,让人有几分惊心动魄的感觉。

    然而,姜还是老的辣,最终还是方老笑到了最后。只是成功拍到观音像之后,他老人家也没有多么喜悦的情绪。一是他买这尊观音像,并不是为了自己。二是由于竞争的人多了,最后成交的价格肯定比较高。

    这种情况下,方老肯定高兴不起来。

    当然,举办方可不管方老的想法,在一锤定音之后,拍卖师又拿出了另外的东西,却是一本十分古老的书籍。公元二三世纪左右的圣经,犹太圣经。

    所谓的犹太圣经,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圣经旧约。毕竟众所周知,西方教会眼中的圣经是旧约与新约两部分,但是犹太教众却只承认旧约,不承认新约。说起来,宗教之间的纠纷向来是十分复杂,很难梳理得清楚。反正只要知道,东西十分珍贵就是了。

    众人看去,只见书籍是由羊皮纸书写而成,上面却是十分古老的文字。而且说是书籍,那是现在的定义,实际上却是一层一层的羊皮纸叠在一个小箱子之中。

    看到这件东西,那些大鼻子的外国买家开始兴奋起来,显然这是他们的菜。相比之下,华人富豪们却十分淡定,却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没有多少兴趣。

    不过在正式拍卖的时候,王观却轻轻按起了报价器。

    “你想买?”

    见此情形,方老自然十分惊奇。

    “抬价。”

    适时,王观微笑道:“算是报复吧!”

    第1008章锁定了目标

    ps:三更了,再求几张月票,请大家多支持。

    抬价,应该算是拍卖场上比较常见的事情。

    有的时候,未必就是看中拍卖的物品,但是看参加竞价的人不顺眼,发现他很想要某件东西之后,就可以哄抬价格,让他多花些钱,也算是一种报复吧。

    对此,方老也是见怪不怪了,顿时笑了笑,任由王观施展。由此也看得出来,他对于那些外国人与自己竞争观音像的事情,多少有些不爽,所以才没有阻止的意思。

    然而,比较出乎意料的是,那些金发碧眼外国人对于犹太圣经的重视程度,远在大家的想象之外。或许这些人之中,有犹太人的存在吧。

    王观忖思之余,却见拍卖的价格不断攀升,几乎是一眨眼睛就是另外一个价。几分钟之后这才慢了下来,然后还剩下两三人在竞争。

    这两三人之中,也包括了王观,只见他漫不经心操纵仪器。有谁报价了,他就以最快的速度抬价。就是这样,东西就砸在他手里了。

    这也是正常的情况,哪怕东西再好,但是超出心理的底线,另外的竞争者肯定选择放弃。自然成全了王观,让他拍到了东西。而且由于王观出手太快,方老意识到不对,想要阻止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见此情形,方老皱起了眉头,想要责斥吧,又不好开口。毕竟王观也是“一番好意思”,只不是一时不慎,玩跳脱了而已。

    想到这里,方老也把责怪的话咽了回去,改而安慰道:“没事,东西也比较珍贵,你的报价也不算离谱。回头我帮你找个下家。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不要紧。”

    此时,王观也十分乐观:“回去我捐给故宫博物院,直接换一张锦旗。免得他们总是说我小气,一点也不支持国家物保护工作。”

    尽管这只是借口。但是王观也有几分怨念,真的打算把这套圣经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再看看那些大专家是什么表情,肯定十分精彩。

    在王观无声而笑之时。弘治鸡油黄瓷盘也闪亮出场。这一瞬间,不仅是王观收敛心神,仔细留意四周情况,一帮华人富豪更是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出手。

    之前已经说过了,黄色在华人心目之中,代表了最尊贵的色泽。意味着皇权。至高无上。对于一帮富豪来说,拍下这件东西,不仅是倍有面子,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东西的稀少程度,以及它身的品质,自然注定了它价值非凡。

    “不知道这件东西是什么来路。”与此同时。方老也有几分感叹道:“如果不是来路不明,那么肯定是东西的主人急需要钱,不然的话,也不会随便把东西拿来这里出手。”

    要不是知道东西的底细,王观肯定十分赞同方老的话。毕竟这个场所说白了就是黑市,如果东西没有问题,根不用在黑市出手,而是直接光明正大拿到大拍卖公司,让他们帮忙拍卖就可以了。在倍受关注的情况下,价格肯定更高。

    不像在这里,哪怕人人有兴趣,但是互相节制之下,价格再高也有限度。

    “可惜了啊。”

    说到这里,方老也有几分惋惜。

    王观笑了笑,也没有搭腔,主要是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有时间分心了。在众人报价的一瞬间,他异能全开,密切关注每个人的情绪,看看谁的反应最异常。

    片刻之后,王观微微皱眉,不知道是朱大先生不在,还是他太老奸巨滑了,反正他所关注的嫌疑人,根没露出什么破绽。就算有人出现些许情绪起伏,那也是十分平常的波动,根不足以说明他就是朱大先生。

    “心机真的有这么深沉?”

    一时之间,王观多少有几分失望。不过,他也没有死心,继续努力搜索起来,而且不仅局限于那些嫌疑人了,也包括在场的所有人,甚至连主持拍卖的人员也不放过。

    皇天不负苦心人,事实证明王观的努力,终究还是有回报的。许久之后,他真的发现了一个人情绪十分不正常。

    与其他人不同,这人没有报价,却十分关注鸡油黄瓷盘的价格。每听到一个高价,嘴角就泛出浓厚的笑容,而且握紧拳头暗暗鼓劲,希望价格更高。

    一般情况下,唯有东西的主人,才希望拍卖的价格越高,这样自己才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发现这个情况之后,王观一阵惊喜交集,急忙锁定了目标。

    然而,细看之下,王观却愣住了。因为他发现那人并不是朱大先生,或者说与他想象中的朱大先生的形象存在极大的差异。

    最重要的是,这人他也认识,就是那个叫莫游的年轻画家。

    “怎么回事?”

    一瞬间,王观愣住了。接着若有所思起来,或者说他不是朱大先生,却有可能是朱大先生的同伙?有了这样的念头,王观更加关注莫游,发现在报价结束之后,他脸上洋溢欢喜的表情之后,愈加肯定这个猜测。

    “看来,有必要查一查了。”

    王观目光一闪,把莫游列入了重点调查对象。然后也没有闲着,继续关注另外的客人,期望有另外的惊喜发现。

    不过十分可惜,直到拍卖会结束,王观都没有发现其他的异常情况。而且在拍卖会结束之后,再付钱拿了拍卖到的东西,这个聚会也接近了尾声。

    此时,应邀而来的客人,可以选择继续在船上吃喝玩乐,也可以选择立即离开。

    “我们走吧。”

    方老选择了离开,同时也微叹道:“可惜朱大先生居然没来。”

    “是啊。”

    王观同叹之余,也有点儿奇怪:“方老您怎么知道的?”

    “不仅你在关注而已。”

    适时,方老淡笑道:“在你东张西望的时候,我也没少旁敲侧击,暗中打听那些陌生人的来历。尽管有些人不敢确定身份,不过只要是华裔的面孔。我都探过他们的底细了,应该与朱大先生没有什么关系。”

    “啊……”

    王观恍然大悟,心里也由衷感叹起来。方老这才是真正的调查,相比之下自己就好像是来打酱油的而已。幸好有点儿发现,不然真的十分丢脸。

    “你也别灰心。”

    此时,方老宽慰道:“也能够肯定,他人还在台湾。在没有达成目的之前,肯定不会轻易离开的,所以我们还有机会。不管他有多狡猾,只要给我们捉住一次机会。那就足够了。”

    “嗯。”

    王观深以为然,拿好东西之后,回头看了眼邮轮。视线透过层层船板。深深看了莫游一眼之后,这才跟随方老而去。

    在不久之后,两人返回台湾,然后就各自分散而去。

    这个时候,王观开车返回酒店,天色已经较晚了,由于高庄和陶丽已经回去了。整个酒店就剩下他和负责洽谈展览事宜的团队住宿而已。而且为了掩护他,团队的人也应崔馆长的邀请去参加某个聚会。

    所以等到王观返回酒店,整个房间却空荡荡的,十分清寂。看到这个情形,他沉吟了下,立即摸出了手机拨打电话。

    不久之后,蔡鹏带着几个保镖,大摇大摆出现在酒店之中。

    “这里……”

    王观在酒店餐厅轻轻招手,桌前已经摆满了丰盛的酒菜,就等蔡鹏坐下,然后就可以直接动筷子吃喝了。

    “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叫你过来。”

    适时,王观举杯笑道:“主要是一个人吃饭比较无聊,而且在台湾就认识你一个朋友,所以只好叫你了。”

    “你不叫我,我才跟你急。”蔡鹏豪爽道,干脆利落喝了一杯酒,一滴不剩。

    “只不过,你不是说今天要拜访什么长辈吗?”与此同时,蔡鹏也十分奇怪道:“怎么看你的样子,好像已经一天没吃饭似的。”

    “跟着长辈去参加一个聚会,在聚会上光喝酒了,哪里有空吃东西。”王观狼吞虎咽,吃了一块肉之后,忽然露出神秘的笑容:“你知道我在聚会上看见了谁?”

    “谁?”蔡鹏眨眼道:“马总统?”

    “不对。”王观微微摇头,然后轻笑道:“是你爸。”

    “什么!”蔡鹏愣了愣:“我爸不是在公司开会吗?什么时候参加的聚会。”

    “今天早上,已经一天了。”王观笑道:“反正我走的时候,他还没走呢。”

    “真的?”

    蔡鹏有些信了,皱眉问道:“那是什么样的聚会啊?”

    “比较隐秘的聚会,客人有东南亚富豪,也有中东富商,以及欧美大老板。”王观解释起来:“聚在一起,交流感情,谈谈生意什么的。”

    “原来是这样。”蔡鹏释然了。

    “对了。”

    就在这时,王观笑道:“那个莫游,就是骗你爸的那个画家,也参加聚会了。”

    “什么。”

    蔡鹏一听,顿时愤慨道:“那个小子居然有脸参加聚会,向我爸忏悔道歉了没有?”

    “应该没有吧。”王观摇头道:“参加聚会的人很多,你爸和几个大富豪在聊天,我又不好意思靠近搭讪,说不定他都不知道我也参加聚会了。至于那个莫游,却和几个金发美女打得火热,估计也没空理会你爸。”

    “这个混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