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第 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当曲子流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开始静了下来,连在里屋做作业的欧兰欧芳也出来了,静静的听她们的母亲弹琴,弹奏那首著名的《明天会更好》。

    一曲终了后,大家都呼出了一口气。

    “这是我家欢欢做的?”听完后,唐振国再次感到不可思议了,他一开始只以为词很不错,至于曲子么,一个孩子作的,能听得过去就不错了,没想到却是这么好听。

    “不是我是谁。”唐欢耸了耸肩膀。

    “唐欢哥哥。”这是忽然蹦出来的欧芳,“刚才那首歌,真的是你自己作的?”

    “是啊。”唐欢再次笑了笑,“怎么,你有意见?”

    听到唐欢这么问,欧芳摇了摇头:“没有,就是觉得你很厉害,会自己作曲,而且这么好听,我知道,作曲要很难的。”

    “哦,这个么,难易也要看情况了。”唐欢眨眨眼,然后故作嚣张的一笑,“对我这样的天才,就不难,啊哈哈哈……哎哟!”

    最后那声哎哟,是唐振国看不过他那个德行,在他头上敲了一下。

    “这孩子。”唐振国打完后,才笑着对欧红旗道,“得意便猖狂,太容易骄傲了,得回去好好收拾他。”

    “别的。”欧红旗也笑着摇摇头,“小孩子么,有点成绩想让别人知道也没啥,别挫伤了他的积极性。嗯,老唐啊,看来你们家还真出了个贝多芬啊。”

    “啥贝多芬啊。”唐振国再次一笑,“我倒宁可出个爱因斯坦,爱迪生什么的,呵呵。算了,那什么,我来就是想求证这个事情,既然都明白了,我先回去了就。”

    “别的。”看着唐振国要带着唐欢走,李玉琴先不干了,“别走,唐科长,难得来一次,哦,还有,你们家欢欢这么有才华,只是听听就会,我想,以后干脆我真的教他,让他在音乐的殿堂走的更顺畅,起码,我可以教他弹钢琴。”

    “这样不好吧。”唐振国看了看站在一边瞪着一双大眼睛的欧芳,“你还要教自己的孩子,这……”

    “她?”李玉琴看了看欧芳,气恼的摇了摇头,“兰兰要考试了,功课重,再说她年纪大了,不适合学这个。芳芳呢,我倒是想教她,可她没这个天赋啊。听音不准,手指也笨,算了,我是不抱希望了,音乐这东西没天赋就是没天赋,再怎么努力也成绩有限,我啊,还是下功夫教你们家孩子吧……怎么,唐科长是不是看不起俺,认为俺不配教你家孩子啊?”

    “呵呵,瞧您说的,我哪能那样想。”唐振国摇摇头,“那行,打今儿起,我们家欢欢就是您徒弟了。”

    说到这里,他叫过唐欢:“欢欢,快,鞠躬,叫老师。”

    “老师。”唐欢听话的鞠了一躬。

    “好好。”李玉琴满脸微笑,“算了,都邻里邻居的,别那么多客套,那什么,欢欢,要不咱们现在就学?我先教你钢琴的基本……”

    “别的。”唐欢眨眨眼,“这个,我今天状态不好,再说也没心理准备,嗯,不如改天?改天再学如何?”

    “嗯?状态不好?”听到这里,唐振国疑惑起来,“学弹琴你有什么状态不好?你知道不,你李阿姨的钢琴水平,别说咱县里,就是市里也是数的着的,你……”

    “算了唐大哥。”看到唐振国要继续训斥,李玉琴连忙阻止了他,然后对唐欢笑着道,“欢欢,对阿姨说,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还是别的原因?”

    “哦,我约好了跟张志坚他们玩,他们现在都等着了,你没看张志坚早都跑开了?”唐欢眼珠一转,笑了笑道,“爸爸总跟我说,说男人么,就必须千金一诺,说好了就必须算话,我是男人,所以我就得去找他们啊,你们说是不是?”

    第二十三章、心急吃不了热地瓜

    求推荐票……

    …………………………

    等唐欢从欧红旗家出来后,立刻轻轻的呼了一口气。

    “可算出来了。”唐欢当时想,“靠,现在就让我学弹钢琴,拜托了,我都陪着女儿练了六年,那可不是一般的难跟苦,跟吉他没法比,才不要学了,我有的是东西抄袭,再说音乐不过是我发财的敲门砖罢了,又不打算一辈子搞这个。”

    “唐欢,唐欢,这里!”听声音就知道是张志坚。

    匆匆走到广播局的后院,果然,张志坚就在那里,当然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的两个小男孩儿。

    他记得,那个最矮的跟瘦皮猴一样的孩子叫林大庆,十岁,上四年级,他父亲是个普通科员,跟他的父亲在一个科室,也就是唐振国手下的兵;那个比他高点的,脸色有些发黑的男孩儿叫赵兴国,十一岁,五年级,但跟唐欢张志坚不是一个班,他父亲是单位唯一那辆吉普车的司机,按照后世的话,就是给领导开车的那种人。

    他们都是广播局大院的孩子。

    “怎么才出来?”张志坚拉着唐欢走到已经搭好的红砖灶台前,“等你半天了,就等你过来点火呢。”

    “嗯嗯,这不大人问话耽搁了么。”唐欢耸了耸肩膀,“地瓜呢,放了么?”

    “放了。”说话的是赵兴国,“在里头,都是红的,我还去车库偷了点汽油,等下点火容易。”

    “那还等什么。”唐欢立刻过来蹲下,“速度点的放油……”

    “速度点?”问话的是林大庆。

    “就是快点的意思。”唐欢没好气的说了一声,“笨蛋,这都不懂,不会联想啊?火柴呢?给我。”

    当在那一堆木柴上淋上汽油之后,唐欢亲自划亮了第一根火柴。

    当火柴与淋了汽油的木柴接触后,呼的一下,火焰立刻升腾了起来。

    看到火点起来了,大家都很兴奋。

    其实,烧地瓜倒在其次,吃也不重要,关键是这种玩火的感觉,其实有时候就算干烧火也一样。

    要不说火改造了人类呢,看来这人对火啊,还真是天生的喜爱,小孩子没几个不爱玩火的。

    “我还从家里拿了点生栗子。”看到火点起来了,林大庆从两个衣兜里掏出两把栗子,“咱烤栗子吃。”

    说完,他就准备把栗子往火里扔。

    “慢着!”看到他这个样子,唐欢立刻跳起来,一下抢过去按住他的手,“我靠,找刺激啊你?栗子不能直接扔火里知道不?会爆,噼里啪啦的,到时候在火里乱蹦,四处乱弹,万一弹了你身上把你这身衣服烧出个洞来,看你老娘不揍你!”

    “那,那怎么吃?”林大庆下意识护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又眨了眨眼。

    他对唐欢还是比较信服的,倒不是唐欢年纪比他大,主要是因为唐欢家订了《少年科学画报》。那上面讲的都是科普知识,唐欢凭着那本刊物,至少在在孩子中间懂得稍微多了点,所以那时候在同龄的小孩子中都比较信服他。

    “看了么,”唐欢指了指旁边的一些瓦片,“那边有瓦,拿过来,当锅,然后弄个木条当铲子,把栗子放在瓦片上,一边翻滚一边烤,你的明白?哦,对了,你,赵兴国,去那边水龙头用瓦弄点水过来,撒到栗子上,这样受热就更均匀了。”

    “对啊对啊!”林大庆恍然大悟,立刻屁颠屁颠的过去拿瓦片,接着回来放在红砖做的灶台上,又把栗子逐个的放在瓦片上。至于赵兴国,也乐呵呵的接水过来,一点一点的把水洒在栗子上,最后,唐欢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木条当铲子,不断的翻滚,瓦片上很快就蒸腾起一片烟雾。

    什么?哪来的木条?拜托,在那个普遍生炉子的年代,哪个机关大院不储存一大堆木柴煤炭用来过冬啊。

    果然,没有一会儿,栗子就开始不断的爆裂,幸好唐欢不断的翻滚,又淋了水,受热还算均匀,所以只是裂开口子,没有爆的到处乱飞。

    看到栗子都开口了,林大庆就想伸手拿来吃,结果被唐欢一打手:“急什么,这东西热着呢,再说这个开口不过是受热膨胀,还没熟呢,还得等会儿,等里面发乌就差不多了。”

    “嗯,好吧。”林大庆点点头,接着就转头问,“你们谁还有东西,拿出来烧啊。”

    “哦,对了!”说话的是赵兴国,“我这还剩下半兜山楂呢,不如也来烧烧?”

    “拿来拿来。”唐欢这时候玩上瘾了,吧嗒吧嗒嘴,“烤山楂也不错,快点放上。”

    很快,赵兴国就从衣兜里翻出十几个山楂,一个一个放在瓦片上,之后,唐欢乐呵呵的拿树枝翻炒,林大庆他们则不断去弄柴火,在旁边帮忙。

    过了一会儿,香味传了出来,特别是由于烤山楂的那种酸味,让大家都不断的咽唾沫。

    “唐欢,什么时候好啊?”问这话的是张志坚,这小子只要见到吃的,就不知道姓什么了,要不说怎么那么胖呢。

    嗯,貌似也不止是他,好像70年代生人,在孩童时代的时候,只要见了吃的,没几个不馋的,没办法,那时候好吃的零食少啊。

    想起这个,唐欢就要暗自摇头,如果说八十年代的孩子都是小皇帝,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就是太上皇,小祖宗。

    他后来有一个女儿,性格已经算不错的了,可就是她,嘿,吃东西那叫一个挑剔,什么营养搭配致癌物质之类的,说的有板有眼,总之一句话,这个不吃那个不行。

    她吃菜要一根一根的夹,而且吃的菜筋还要一点一点的吐出来,喝牛奶要放麦片,吃水果要打果汁,后来牛奶出问题了,又要买豆浆机每天自己打豆浆。好吧,打就打,可她打豆浆里面还得放薏米大米黑米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说这叫营养搭配,那叫一个能摆弄。可问题是,小祖宗能摆弄却不收拾,每次弄得到处都是后就擦擦嘴巴跑掉了,那些残余物只能大人收拾。她老娘忙,自然没空,那么一切都要身为老爹的唐欢去了。哎哟,造孽哟,听说其他家生男孩儿的,更遭罪,阿弥陀佛。

    “唐欢,唐欢?”忽然,林大庆推了推发呆中的唐欢,“发什么呆啊?你不翻了?东西能吃了么?”

    “哦?什么,哦,这个啊。”唐欢终于反应过来,“再等等,马上就好。”

    说完,唐欢这时候感觉手有点累,顺手把树枝给张志坚:“谁说不翻?我刚才走神罢了。这样,你来吧,注意不能停,一定要不断搅动,否则受热不均匀,容易糊,那就不好吃了。”

    “嗯,好,给我吧。”张志坚很兴奋,似乎期待那根木棍很久了,于是迅速拿过树枝,开始搅拌起来,一点也没有身为苦工的自觉。

    “好啊,你们玩火!”就在张志坚用木条翻的差不多,唐欢正准备让他们把烤栗子跟山楂拿下来吃的时候,一声清脆的女音传了过来,转头一看,原来是欧芳。

    “欧芳?你过来干嘛?”看到是欧芳,林大庆首先问了起来,因为他家跟欧家是邻居,“男人做事,女人走开,你快回家玩你的布娃娃去吧。”

    “哼,你小看人!”欧芳嘴巴一撅,接着跑了过来,“我也要玩,要不让我玩,我就告你们的,哼哼,让你们爸妈打你们的屁股!”

    “什么?你!”听到她这么说,林大庆很恼怒,“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欧芳对他做了个鬼脸,“好香,你们烧的什么?我也要吃,不给我,我就去告了。”

    “算了算了。”看到林大庆似乎要上前教训欧芳的样子,唐欢感到好笑,“就让她过来玩吧,多大点事儿。”

    “就是,欧芳来也没什么。”说这话的是张志坚。也是,张志坚同志长期去他们家吃蛋糕,帮点腔也正常。

    “可……”看到已经有两个人同意了,林大庆一扁嘴,“可我们的东西本来就少,她来了……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欧芳多么能吃,跟个猪似的,她要吃,我们还能吃到东西么?”

    “什么?你说我是猪?”听到林大庆这么说,欧芳有点暴走了,“你,你,你骂人,我去你们家告你的去。”

    看到欧芳似乎要往回跑的样子,唐欢叹了口气:“算了算了,欧芳,别胡闹了,你还想吃不?你一告状,大人知道咱们玩火,咱们就都吃不成了,快过来,给你一份就是了……对了,赵兴国,你同意我说的不?同意啊,那就好,这样就是三比一通过,欧芳,过来吧。”

    就这样,在唐欢跟张志坚两个人的首肯,赵兴国赞同,再加上欧芳告状威胁的情况下,林大庆也只好同意让欧芳加入玩火的行动中。

    很快,东西熟了,大家开始把烤熟的栗子以及山楂拿了下来,同时还把里面的地瓜一个一个用树枝拨了出来。

    “哎哟哟,呼呼……”性急的林大庆首先过去拿地瓜,但由于太烫,一个没拿住,地瓜掉下来了:“好热,呼、呼,烫死我了。”

    “让你急!早说了要等一会儿。”唐欢瞟了他一眼,“心急吃不了热地瓜,知道么?”

    “嗯……”林大庆用嘴唇吸吮着嘴唇,模模糊糊的应了一声。

    很快,大家先吃凉的快的栗子跟山楂,之后等地瓜凉了点,才一起分着吃。

    实际上这样吃很脏,味道也未必就一定很好,不过关键是吃的这种趣味,玩为主,吃为次,小孩子么,自己动手弄得东西,特别好吃。

    “哎呀!大事不妙!”就在大家吃到一半的时候,张志坚忽然一拍脑袋站了起来。

    第二十四章、动画片与童年的宝藏

    张志坚站了起来之后,立刻问了下唐欢:“差点忘了,唐欢,现在几点了?”

    看到张志坚这么急切问自己时间的样子,唐欢耸了耸肩膀,“我怎么知道,我又没带手机……咳咳,不是,我是说,我没有表。”

    “收鸡?”欧芳眨眨眼,“唐哥哥你们家要养鸡?”

    “咳咳,”唐欢没理会欧芳,继续问张志坚,“那啥,张志坚,你问时间干嘛啊?难道你要回去写作业?”

    “动画片,动画片啊!”张志坚一下跳了起来,“这会儿应该六点了吧?演动画片啊,我都快忘了时间了。走,去俺们家看电视吧,演动画片。”

    听到他这么说,除了唐欢外,大家都动容了,一起站了起来:“对啊,这时候演动画片啊。走,咱们去张志坚家看电视去。”

    而看到他们这么激动的样子,唐欢也想起来了,貌似1983年的时候,整个广播局只有三家有电视机,分别是李局长家,江副局长家以及技术科科长张四化,也就是张志坚他爹的家里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当然了,身为广播局,电视是不会少的,广播局技术科里的电视那是一排一排,都是彩色的,在那里也可以看电视,不过那都是类似机房的地方,也就是后来电视台编导节目的地方,基本上小孩子是不让进的。

    当然了,到了1985年年底,这种情况就迅速改变,全局有电视的人家一下子增加到了十五户,这在整个北城县各个单位的电视普及率来说,已经是头一份了,单单就电视机的人均占有率来说,比县政府大院都牛。

    由于有动画片的吸引,大家不再吃东西了,而是匆忙把火堆用水扑灭,然后大家就急急忙忙的跑去张志坚家。

    好在,时间还不算晚,到张志坚家不久,等张志坚飞一般的过去打开电视机的时候,电视上正好演起了动画片。

    一看那个动画片,唐欢马上就知道了,这是捷克的那部经典动画片《鼹鼠的故事》。

    看到是这个动画片,本来无所谓的唐欢也安静了,开始安心的看起了这部已经怀念了很久的片子。

    电视上正在演的这部片子唐欢还有印象,好像名叫《鼹鼠去城市》,故事内容是说,森林被砍伐,政府决定在空地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而鼹鼠、刺猬和兔子却非常伤心。政府官员可怜他们,决定给他们留下一个树桩,可是树桩影响到了施工的正常进行,于是他们被安排住进了一个人造森林。可是他们却不愿意在人造的环境中生活,于是他们走出了这个房间,却发现城市里充满着汽车排放出的废气。他们用肉肠堵住所有的汽车排气管,可是他们发现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们决定离开这里,终于,在天鹅的帮助下,他们离开了城市,重新回到了森林。

    这部片子,讲的其实就是文明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不过虽然话题的延伸有点大,但整个片子却显得相当轻松,那可爱的小鼹鼠憨态可掬,让人看了总是忍不住发笑。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林大庆以及欧芳几个,一开始就入了迷,不断跟着剧情时而欢笑时而紧张。

    终于,片子放完了,三十分钟,相当的长,中间没有插播任何广告,一气放到底。

    片子演完,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不过他们也知道片子放完,今天就不会再有了,于是大家决定去学习鼹鼠,去后院那没有完工的工地去捉迷藏玩沙子。

    不过,显然他们的企图没有成功,或者说,是张志坚的企图没有成功,因为他老娘在他跑出去之前把他叫住了:“志坚,你又要去干嘛?饭没吃完就跑出去,疯了半天才回来,我说,作业写了么?”

    “啊,这个,写了,在学校就写完了。”张志坚眨了眨眼。

    一看张志坚眨眼,唐欢就知道要坏。你说你撒谎就撒谎,眨眼干嘛,眨也可以,你自然点,或者低下头也好,非要对着别人眨,频率还那么快,这不是暴露么。

    果然,他老妈撇撇嘴,并没有相信,非要过去检查。

    于是,张志坚逃不了了,可怜兮兮的被他老娘押回房间,他老娘一边走还一边道:“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学学你哥,看你哥多能学?刚吃完饭就跑去学校学习,你怎么这么不懂事,难道你不知道学习不好,将来就什么都不好?快点进屋学习……”

    很快,把张志坚押回屋子去之后,他老娘又出来了,笑嘻嘻的说你们你们也回去学习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之类的,其实就是下了逐客令。

    被她这么一打击,大家都没兴趣玩了,应了一声之后就各自往家走。

    其实唐欢还想继续玩,毕竟现在时间还早,才七点,可其他人已经没有兴趣了,都说要回去做作业,只有欧芳说没问题,但唐欢可不想跟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儿玩过家家,因此,三言两语打发她回家了。

    无奈,唐欢只好也自己回家之后,可来家之后,发现老爹唐振国还没回来,反而正在织毛衣的老娘看到是唐欢回来了,立刻就问起来:“你爹呢?”

    “啊?不知道。”唐欢摇摇头,“怎么,还没回来么?”

    “你真是的,你不跟你爹去欧家了么?怎么就你一个回来?”王慧琴看了看桌子上的摆钟,“这都七点多了,去,叫你爹回来,哼,估计又喝上了吧,我说了他……”

    “哦。”唐欢连忙答应了一声,接着转头就走。可不能多呆,否则老娘肯定絮叨个没完,经验啊经验。

    再次来到欧红旗家,发现唐振国跟欧红旗俩正在哥俩好、五魁首的划拳,看那样子,都喝的正High。

    “欢欢,又来了。”看见是唐欢,在一边的李玉琴摇了摇头,“快劝劝你爹,你看喝的这是。”

    “爸,你喝多了。”唐欢点点头,接着皱起眉向满脸酒气的唐振国道,“妈让你回去呢,都这么晚了。”

    “晚?晚什么晚?”唐振国此刻脸色通红,大手一摆,“这才几点?哟,儿子啊,能!好!呵呵,今儿爸爸高兴,去,跟你娘说,我晚点回去,我,我今天要跟你欧叔叔来个不醉不归!”

    “对!不醉不归!”欧红旗也在一边大舌头道,“要醉了,就搁俺们家睡了,呵呵,来,继续……老唐,你不会是怕了你们家那口吧?”

    “我会怕她?开玩笑,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上谁怕谁?来就来,哥俩好啊,八匹马呀……”

    看到他们这样,唐欢只好向一边的李玉琴摊了摊手。

    就在李玉琴苦笑着摇头的时候,里面忽然跑出了欧芳:“呀,唐哥哥,你又来了?走,咱们去玩积木吧,我那有新买的积木,很好玩的。”

    看到她过来揪住自己的衣角,唐欢干笑了下:“嘿嘿,这个,欧芳啊,你,你还是自己去玩吧,哥哥,哥哥要回去写作业!”

    多好的借口,作业作业我爱你。

    “不嘛,就一会儿,不耽误,我的积木很好玩的。”欧芳还是不放手。

    “芳芳,别烦你唐哥哥。”看到欧芳还揪住唐欢的衣角,李玉琴在一边斥责起来。

    听到李玉琴这么说,欧芳才放开了唐欢的衣服。

    “那啥,既然这样,我先走了。”唐欢立刻向李玉琴告别,“我回去跟我妈说说就是了。”

    “嗯,去吧。”李玉琴点点头,“跟你妈说,这有我,让她放心好了。”

    回去跟老娘一说,王慧琴只是絮叨了几句,然后就不说话了,只是一个人一边小声听录音机,一边继续织毛衣。

    唐欢此刻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也就是西屋。

    除了偶尔飘过来的录音机音乐声,整个房间很安静。

    看看只有一张木床、一张椅子、一张写字台以及一个拉线台灯跟几个大木箱的房间,唐欢微微摇了摇头:这就是自己小时候那大而简单的房间,没有网络,没有电脑,连电视也没有,这漫漫长夜可怎么过哟。

    摇过头之后,唐欢打算继续看那本科学画报,可转眼再次看到了床头上着锁的红木箱。

    “木箱!”唐欢微微一愣,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三两步就走到木箱旁边。

    “没错,就是这个!”看到这个暗红色的木箱以及箱子上的小锁,唐欢轻轻叹了口气。

    记得了,这只箱子,就是自己小时候的藏宝箱兼保险柜,里面藏了很多当年自以为宝贝的东西,这锁除了自己,谁也打不开。略微迟疑了一下,唐欢皱了皱眉,然后趴下身子,在床脚摸索了一下,果然感觉一块转头是松动的。

    撬起砖头,一下就看到里面有个小手帕,拿起来,打开,里面有个钥匙。

    “也不知道我当年是怎么想的。”拿到钥匙,唐欢苦笑着摇摇头,“用得着这么麻烦么,自己随身带就好,哎,小孩子啊,看来藏东西是天性啊。”

    这么自言自语的说完,唐欢拿起钥匙,打开了木箱。

    木箱里的东西很多,七零八碎的,什么玩具啊、铁片啊、玻璃珠啊,几乎什么都有。

    微微一笑,唐欢挨个的把东西从里面拿出来,算是用来怀念一下过去的童年。

    木头雕刻的小马,带着操纵线的木偶,憨态可掬的各种泥娃娃不倒翁,五颜六色的玻璃珠、木头飞机、木头手枪、木头小汽车、橡皮弹弓、塑料房子储钱罐、还有一些小铁片、小玻璃瓶、小人书……

    “呵呵。”看见被自己一个个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唐欢再次笑了起来,“这就是我的童年,这就是我童年的宝藏啊。”

    接下来,唐欢把各种东西都拿来仔细的看了又看,玩了又玩,等感觉眼皮开始打架的时候,才费力把这些东西都重新装进箱子里,然后用锁锁上。又略微一迟疑,唐欢再次把钥匙放进它原来的地方,也就是床脚的砖头之下。

    做完这些之后,唐欢感觉困的不行,干脆往床上一躺,就这么睡着了。

    ……………………………………

    推荐一本书:《重生之金融战争》,书号1095659。很不错的一本重生小说。

    第二十五章、无意中的听墙根(修)

    第二天一早,唐欢就醒过来了,发现窗外刚蒙蒙亮,而一看自己,已经全身脱的只剩下内裤,当然外面还盖着被子。

    略微一想他就明白了,这一定是老娘来给自己脱的衣服。

    看看床头写字台上那需要上弦的带天鹅造型的铁闹钟,时间才五点半。

    大概是重生后身体的生物钟作怪,这么早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于是,他干脆起身穿好衣服,准备出去溜达溜达。

    穿好衣服穿好鞋,这就推门而出,而这个时候,他听到了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

    “闹耗子?”唐欢皱了皱眉,不过很快他就笑了起来,因为他发现这声音是从父母的卧室传来的,再加上随着那咯吱咯吱的声音似乎还有一阵压抑的嗯啊声,已经是过来人的唐欢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明白过来的唐欢微笑着摇摇头:唉,老爹老娘这会儿就是年轻啊,大清早就做爱做的运动。嗯,还有这床质量太差了,听听这动静,别说自己,估计再大点声,隔壁都能听到了。对了,好像自己家买席梦思弹簧床的时候要到1988年,哎,可怜,得想法早点弄个席梦思才是。

    就在唐欢轻手轻脚打算走开的时候,他父母的房间里忽然传来一阵说话的声音,而听那话头似乎还在谈论唐欢,于是唐欢就停止了脚步,开始竖起耳朵听起了墙根。

    “呼呼,振国,快起来,压死我了,满嘴烟油子味。”嗯,这是老娘。

    “呵呵,咱这是男人味……”这是老爹。

    “男人你个头!快起来,干什么,哎呀,死人,别乱摸了,疼呢。”老娘打断他的话,“对了,跟你说正事,你真打算让欢欢以后学唱歌弹琴?”

    “那是,既然咱儿子有这个天赋,干嘛不学?”

    “可,可这样会不会耽误学业?弹琴唱歌的,将来能有出息么?”

    “怎么没出息,学好了,出息大着呢。知道贝多芬不?知道莫扎特不?有点印象?不是很清楚?算了,不清楚就不清楚好了,但那邓丽筠知道吧,张明民?还有李谷一、李双江也知道吧?知道就好。”这是唐振国的声音,接着他叹了口气,“慧琴啊,我跟你说,其实这人吧,都是有特长有不特长的,不可能都一个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没错,可这也要分人。就咱儿子,你说实话,他平时学习咋样?”

    “这个么,是不怎么样。”这是王慧琴,“可,可他还小,以后的路还长着呢,男孩子么,可能大了学习就好了。”

    “这也没错,可你也说了,是可能啊,要万一还不好呢?所以说,既然他有这个天赋,干嘛不趁现在抓住眼前的东西,让他把自己的这种天赋发挥出来?慧琴,现在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这步子是越来越大,看来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短时间是不会改的……别插嘴,听我说完。嗯,简单说呢,我看以后啊,这人跟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再简单的说呢,就是得多挣钱才能过好日子。这作曲唱歌啊,就是能挣大钱的。你不知道,在国外吧,录一首歌,能赚一两千呢,咱俩好几年都赚不到。”

    “什么?录一首歌就赚一两千?你哄我吧?”

    “怎么哄你,真的。你忘了我干嘛的?我广播局的啊,而且我还是记者,整天出去采访,这事儿我能不知道么?别说欧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了,就香港台湾那边,就比如你喜欢的这邓丽筠吧,好家伙,录盘磁带就赚好几万。就咱国内目前来说,虽然赚钱没那么多,但也不会少,几百上千估计是有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欢欢音乐方面有成绩了,将来可以特招上大学啊,你不是不知道,以后考大学多难。”

    “这个么,也是。”

    “再者说,学好了还可以参军啊。你看,这军队里都有文化宫,表现好了,去军队的文工团那可就好了,工资高,待遇好,将来咱儿子的前途也就不用愁了,要万一再厉害了,出国都有可能我跟你说。”

    “振国,你说的都是他出息了,这万一他在这音乐上没出息呢?到时候要是弄个上不去下不来,这可咋办?这不就耽误了好时候?”

    “应该不会,慧琴啊,这学音乐主要看天分,我看咱儿子的天分啊,绝对的一级棒,要不老师也不会登门跟咱打招呼。再说了,就论条件的话,咱家也不差啊,先不说他学校老师肯定是重点培养他了,就说那李玉琴,那可是咱县有数的音乐家,教咱孩子不成问题。再者说,先前不也跟高老师说了么,不能耽误欢欢的学习。嗯,咱看两年,到了欢欢初二的时候,如果他确实音乐不行了,咱就让他继续学习,反正考高中也就主要在初二初三这个阶段,应该不会太耽误。”

    “那,好吧,这事情你拿主意吧。对了振国,再过些日子就是我爸五十五岁生日了,你不准备准备?”

    “放心,我早跟招待所的刘所长打招呼了,到时候从冷库给我开点刀鱼跟猪肉,我再弄两瓶酒跟两条烟,应该就没问题了。对了,说起这个,下个月的月初就是赵大娘丈夫,也就是我那死去叔的忌辰了,我得回去看看她,你……”

    “我什么我,哪次我不去了?你不是总是说,没有赵大娘一家,就没有你么,赵大娘就是你的第二个母亲。既然是母亲了,当然得去看,媳妇哪有不见婆婆的道理。你放心,到时候我事先跟厂里请假。”

    “嗯,我果然娶了个好婆娘。事实证明,当年那场雨,果然是天公作美,咱这缘分啊,就是天注定啊,哈哈哈。”听到这里,接着就听到哧的一声,似乎是划火柴的声音。

    “哼,美得你,还天注定,那次要不是下雨,你又,你又,哼,你个臭不要脸的坏蛋!咳咳,我说你少抽点,那东西不好,就不能戒掉。”

    “呵呵,多少年的烟瘾,要戒掉恐怕难了。对了,说起赵大娘,这两年的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了,我看这次去是不是劝劝她,来县城医院做做检查?哎,想当年,如果不是赵大娘,我可能早就……”

    “行了行了,别当年当年了。”王慧琴忽然打断唐振国的话,“你那点历史说了多少回了,你不就是被打成右派过么,不就是父母双亡,然后成了孤儿么?这有啥,当年这种事情多了去,惨的不止你一个。远的不说,你当初放羊的地方,就有不少比你惨的,记得那个谁么,现在还疯着呢,用得着整天说么?”

    “嗯,你说的疯子是宋老师,他的确……哎,不说他了。没错,当年惨的的确不止我一个,比我更惨的也很多,可你没有切身体会,是不知道那种日子多么难熬。嘿,你当年是红卫兵小将,日子红火着,我呢,可是在山上躲着放羊呢。”

    “红卫兵怎么了,当年学校人都这样,我能不那样么?你以为俺们家就真好过?红卫兵就真舒坦?俺家当时还不是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为了给家里省一口饭,我还不是也跟着上山下乡了,要不怎么能在那破山沟里认识你,要不怎么会下雨的时候躲雨,让你给……怎么?这会儿又嫌弃我当过红卫兵了?哼,我还没嫌你比我大不老少呢,我可是当时那批知青里的五朵金花之一,那会儿追我的不知道多少,我,我……哼,要不是那天下雨,要不是那次你我在小木棚避雨,要不是后来我怀了欢欢没办法,我,我怎么会嫁给你破老右!”

    “你看你,又来了,我这就那么一说,本来说欢欢的事儿,怎么又扯到这上面了。”

    “还不是你!”

    “是,是,都是我的不对,我认错,好不?”

    “哎,振国,其实你以前过的苦我也知道,只是这个事情啊,别老拿出来说。是,你的事情的确都平反了,现在创的也不错,成了机关干部大科长,可你毕竟出身不好,而这政策谁知道还怎么个变,所以啊,最好还是谨慎点好,我这也是为了咱这个家啊。”

    “呵呵,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不过慧琴,你放心好了,我每天都看报看新闻,现在的形势跟以往不一样了,什么出身不出身的,早不讲究了,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感觉出来?自从两个凡是被否决,这改革大势已成,再也没法回头了,要想逆流翻天?我看难,因为啊,以前那些做法就等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或者道路以目,现在这人的思想一旦解套,就很难收口了,毕竟大家都经历过,都对……”

    “行了行了,别跟我说那些了,烦死了,在单位要听,回家还要听你讲课。总之呢,说是那么说,不过小心没大错,以后少说这些。”

    “了解了解……嗯,慧琴?时间还早,不如,我们……”

    “哎呀,嗯……你,你干嘛,你个臭不要脸的,哎哟……轻点,天都亮了,等下我还得去做饭呢。”

    “也不差那么会儿,就一次,再来一次,用不了多少时间,好不?”

    “那,好吧,就一次啊,快点的!嗯哼……”

    接着,就继续传来一阵低声喘气以及咯吱咯吱木床叫唤的声音。

    而听到这里,唐欢也知道该听的都听完了,继续听就有点不对头了。站在原地略微一思量,接着他就蹑手蹑脚的回到自己的卧室,放弃了出去溜达的打算。

    第二十六章、老爸一家的那些事(1)修

    回到自己的房间,唐欢重新和衣躺在了床上,开始消化起刚才听墙根得来的信息。

    其实,刚才听到的那些,除了知道父母打算让自己继续学音乐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信息,或者可以这么说,关于唐振国的过去,他前生早就知道了。

    不过,也正因为早就知道,所以他才更加的唏嘘。

    唐欢从小不缺亲情,不过这种亲情并不完美,因为他没有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只有姥爷姥姥阿姨舅舅。也就是说,他只有母亲家的亲戚,没有父亲家的。至于那个父亲口中的赵大娘,其实就是自己记忆中的奶奶,虽然唐欢前生总叫他奶奶,小时候也经常去走动,但那毕竟不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说到这,就要先说他父亲唐振国的经历。

    有句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意思也就是说,家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同样的,唐振国的故事也是十分的曲折离奇,如果写成小说或者拍成电视剧,肯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题材。

    首先要说,唐家的祖上,或者说唐欢的祖籍并不在这北方的北城县,而是江苏的南京,也就是说,在北城县,他这个唐姓是个外来的姓。

    那么,究竟唐家是怎么从南方来到北方的北城县定居的呢?这又要从唐欢的爷爷唐报国说起。

    唐欢的爷爷,也就是唐振国的父亲唐报国本名唐逸云,是南京一个经营面粉厂的大资本家唐绍荣的三儿子,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大哥跟一个二姐,分别名叫唐逸风跟唐婉容。其中,唐逸风曾经留学美国,好像还拿了一个医学硕士的学位,回国后成了一名医生;而唐婉容在女师范毕业后嫁给了一个国民党黄埔军校出身的少校军官,成了一个贤妻良母,只有唐逸云还小,一直在唐家大院里生活。

    可以说,唐报国从小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大哥跟姐姐也都十分疼爱他,他的童年可以说是无忧无虑。

    但好景不长,当年日寇全面侵华,短时间就侵占南京并搞了个大屠杀,唐逸云跟家人事先一起逃难到重庆,而唐逸云无忧的童年就此结束,转而在不断的飞机轰炸中的重庆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后来,唐逸云长大了,面对满目疮痍,他跟当时许多实心报国的热血青年一样,因为不满国民党的妥协路线,怀着对日寇的痛恨,走上了跟家族反目的道路,毅然改名唐报国,偷偷参加了共产党的队伍,北上去抗日救国。

    他参加革命的时候是1944年,日本在中国的攻势虽然咄咄逼人,但已经是穷途末路,不过是最后的疯狂,马上就要完蛋投降,所以实际上,唐报国真正抗击日寇的战斗并没有多少。他参加最多的战争其实是打击国民党的战斗,而唐报国参加的序列,正是林彪率领的四野。因此,唐报国可以说是转战大江南北,脚步从来没有停顿过。

    再后来,全国解放了,唐报国也因为多次立功当上了某加强团团部参谋长,但从此跟亲戚失去了联系。在战争年代中,这种事情很平常,所以他也没有多少太多的感怀,而是部队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

    后来他所在的部队长期驻防北城县,他就干脆在北城落地生根,期间与一个文工团的女战士相爱,并很快在北城县结了婚,生下了唐振国。

    抗美援朝的时候,唐报国所在的团队也要参战,可就在全军开拔之前,唐报国居然发了高烧住进医院,病情还十分严重,恰好当时部队马上就要出发,所以他也就没有随着他的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后来他的病好了,但听说他那个加强团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被美军打残了,整个加强团只剩下一百一十二人,幸亏红旗没有被夺走,又打得很顽强,否则可能这个团就要被取消建制了。

    虽然唐报国逃过那一劫,不过老祖宗说过,福祸两相依,他逃过这一劫,未必就是好事。之后的文革动乱,造反派为了夺军权,就从他这个团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28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