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具体做法就是。故作不认识,用交笔友地方式邮递信件,看似只是随意,但地址却是他根据前生与老婆交流的时候记得的地址,也就是她小时候的住所。上海某乐器加工厂的一号宿舍楼的302室。看着这封来自上海的信件。唐欢摇了摇头:“幸好,你家在上海。幸好,你家住筒子楼,还有门牌号,要是像我们这里没有门牌号,只是住大院的话,恐怕我还真有点麻烦,总不能真写上收信人,也就是你地名字吧。”
自言自语完毕,唐欢这就轻轻的开了信,信纸上那用蓝色墨水书写、略带点稚嫩的俊秀文字扑面而来:
唐欢同学:
你好,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了,我很突然,也很高兴,当妈妈把这封信交给我地时候,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我居然还能收到来信。
你在信中做了个自我介绍,说是希望跟同年级的孩子做笔友,如果是同龄人,又有兴趣,希望能够得到回信。那么巧,我跟你差不多大,我也是五年级,而且很高兴能够跟你做笔友。
我先做个自我介绍吧,我的名字叫安静,今年十二岁,比你大一岁。我家在上海,父亲是做乐器的工人,母亲则是服装厂地工人。
我认为你地这种做法很好,通过写信,我们可以增加彼此的交流,还能锻炼我们地语文写作水平,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呀。
第一次写信,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先写到这里吧,很高兴能够认识你。如果唐欢同学收到我的信,请再来一封信吧,我也会再给你写信的。
此致敬礼
安静
1983年9月X日
文字很短,内容也不丰富,可就是这一点点的文字,却让唐欢唏嘘不已。
这,算是在这个世界里,跟那个她的第一次接触吧。
轻轻叹了口气,唐欢把信纸小心的叠好放回信封里,又把信锁到自己床尾的“保险箱”里。
做好这一切之后,唐欢略微一沉思,又抽出一张信纸,拿起钢笔,准备给她写一封回信。
就在他刚写了开头,正在沉思要写什么的时候,外面忽然响起了老妈的叫声:“欢欢,欢欢!”
“干啥啊?”唐欢吆喝了一句,“正做作业呢。”
“先别做作业了,”王慧琴接着吆喝一声,“快去传达室,看你爸回来了么,他一早去市里开会,这时候也该回来了。”
“看什么啊。”唐欢继续吆喝,“回来就回来了,干嘛还去看啊,一家人,又不是什么大干部,还得去迎接。”
“臭小子,让你去玩你还不愿意了,跟我在这装样,你啥时候这么爱学习了?”王慧琴继续吼道,“快去,我这还在忙,老多事情没弄清呢。你见了你爸跟他说一声,就说晚上不做饭了,让他去趟招待所,找刘所长要点熟食回来吃,啊?快去!”
“哦,知道了。”听到她这么说,唐欢只好放下笔,把信纸收好,这才慢悠悠的往外走。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传达室,当赵大爷问明唐欢的来意后,却笑着告诉他,他老爹唐科长刚已经回来了,现在去了科室。
得到这个信息后,唐欢点点头道了谢,这就又悠哉游哉往老爸工作的办公室,也就是编导科走去。
编导科在二楼,就在唐欢刚要爬上第二楼的时候,却在楼道里听到一阵熟悉的话音,而那声音其中的一个不是别人,正是老爹,而另外一个则是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小张,你,你不能这样,叫人看见,这,这影响多不好?”
“唐科长,不,振国,我不,我就这样,因为我爱你,因为我再也受不了了!”
“小张,你在说什么胡话?你先放开手,快点的……咳,这个,你这只是一时冲动,你怎么回事,这,我,我已经有老婆了,我,我……”
“我不,振国,我,我不在乎,我知道你们当年是没有感情的,那个时代,你也是不得已。我跟你都是大学生,虽然你年龄比我大,但我们有共同的追求,我们都是……”
听到这里,唐欢皱了皱眉,很干脆的重重咳嗽了一下:“咳!”
随着他的这一声咳嗽,那两个声音很快就消失了,紧接着,唐欢就看见楼道拐弯出走过来一个身穿中山服的年轻女子,看样子大概二十二三岁,脸蛋挺秀气,不是别人,正是印象中后来跟唐振国闹过绯闻的女主,后来调到北海市广播电视台的著名女播音员,张丽。
此刻这张丽的脸跟眼睛都是红红的,似乎刚刚哭过,而她在看到唐欢后,略微一愣,张了张口刚想说啥,但还是没说出来,蹬蹬蹬跑下楼去了。
“嗯哼!”就在唐欢还在看着这张丽的背影沉思的时候,后面传来老爹唐振国的声音,“那个,什么,欢欢啊,你怎么来了?”
“妈叫我来的。”唐欢转过头,接着就把老妈对自己说的那一套说了出来。
“哦,是这样啊,行,我这就去招待所。”唐振国点点头,过来牵着唐欢的手,“走,我的好儿子,咱一块儿去,你可以挑一些你爱吃的,我听说好像他们的烤猪蹄……”
“爸!”走了没两步,唐欢忽然停下来,仰头对唐振国道,“现在这个时候,这种事情最好注意点,否则,很容易出问题的。”
“你,你说什么呢。”唐振国的脸色忽然开始有点不自然起来,“回去可别跟你妈乱说,知道不?她可是……”
“爸,我相信你,我不会乱说的。”唐欢摇摇头,“不过,你没有问题,但她有问题。所以,以后您对那个张阿姨,最好还是远一点,不要给她跟你两个人共处的机会。爸爸,副局长年龄大了,我虽然是个孩子,也知道你是个大热门。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小心小心再小心才是,你可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们俩。”
“这个么……”唐振国皱了皱眉,终于叹了口气,一下把唐欢抱了起来,“好儿子,爸爸知道该怎么做,你放心好了!”
……
第七十七章 家里家外的小变化
今天是星期五,十月一日的国庆节已经过去六天了。
时间进入了十月份,天也越来越冷,树上已经看不到多少叶子了,有些人都开始穿起了棉衣,这跟后世由于温室效应,十月只用穿单薄毛衣的年代相差很大。
这些日子以来,唐欢的周围,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首先,老妈王慧琴在被调到百货大楼当营业员了。
说实在的,当时调动通知下来的时候,她在辞职专门经营蛋糕跟去百货大楼上班的问题上挣扎了很久,但后来还是惯性思维使然,不想放弃好不容易才能去的百货大楼里营业员的职位,把蛋糕生意主要都交给了自己的妹妹王慧芬。
当然了,虽然王慧琴去百货公司当了百货大楼营业员,但她基本是去混日子,从来不正经干,一门心思还是在自己的蛋糕买卖上,一下班就往蛋糕店里跑,一来是帮忙,二来是查看账目,对于账目的问题,她是每天一查,绝不落空。
妙味蛋糕在唐欢的建议以及王慧芬的操办下,很快在市中心人民公园对面的电影院附近租赁了一个门店。
其实现在还没有商业门头房一说,这个所谓门店就是一处就近的民居,是个平房,王慧琴只用了三十块钱一个月的价格,就花钱租赁了下来。这处房子稍微改造一下,就成了蛋糕加工厂兼专卖店。
蛋糕加工厂除了照样用上欧红旗的烤箱外,还多买了一台烤箱,尽管依然是烧煤炭,但比王慧琴从欧红旗家要来的那台。要先进了不少。起码大了许多,一次出蛋糕的产量自然也就更多。尽管这样,由于蛋糕制作的特殊性,加上现在毕竟缺乏器材,特别是打蛋器、搅拌机这些东西,因此蛋糕出来地数量还是不多,还达不到每天上千个这样。好在对目前地北城县而言,这种西洋蛋糕还是属于奢侈消费品,并不是跟馒头包子那样必须买的东西。因此,虽然产量依然不是太高,但满足北城县的市场,是足够了的,再多。恐怕就要饱和了。
另外,推出去卖的活动小食车也增加了三台,都是根据唐欢的描述,找人专门定做的,样子美观,功能多样,比原来的三轮强多了,至于原先李大爷那个三轮。也就是蛋糕车的元老,也没有因此下岗,而是则变成店里地运输车,专门去粮油店拉面粉、食用油、鸡蛋、甚至是煤炭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除了器材的增加。人手也增加了不少,不过限于个体户雇工不能超过八个人的规定,所以只招了六个人,加上王慧芬以及李大爷,正好八个。
新招收的人。全部都是年轻女孩子。年龄最高没有超过二十岁地,都是王慧芬过去的一些高中同学。
她们其实都是一些待业青年。本来都在发愁找不到工作,要知道北城县还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县城,工业基础薄弱,自然就没有那么多岗位空出来。
虽然她们大都觉得这工作是给个体户干,有点掉价,但毕竟是有个工作,而且待遇还不错,工资挺高,还有提成,这样总比游手好闲的混日子好。不过,他们对父母甚至周围人的说法,不是去个体户卖蛋糕,而是用帮同学忙的借口去干,而且他们早就约定好,绝对不把拿多少钱的事情说出去。
自从有了这六个女孩儿,妙味蛋糕点开张的时候,这几个女人总是叽叽喳喳,倒也为此增加了不少活力,销售额也无形中提高了一点。
对了,说起这个,就要说起这妙味蛋糕店地人员结构。
目前妙味蛋糕店的情况是这样的,个体营业执照所有人,是还在百货大楼上班的王慧琴,总经理是王慧芬,李大爷是副经理,其他六个女孩子都是普通职
为了唐欢所说地品牌形象,加上王慧芬这些女孩子也年轻,爱干净,所以妙味蛋糕店的所有人员,在工作期间都无一例外的统一身穿白大褂,而白大褂的后背上,还用黄色笔写上“妙味蛋糕”四个字。
每天一大早,这些年轻的女孩儿就两个人一组,骑着特制地三轮蛋糕车游走在北城县最繁华地地方卖蛋糕,卖光了就回店里提货,由于除了工资之外还有提成,也就是卖的多,提成也多,所以她们都非常勤快,由刚开始地害羞,到后来叫卖的落落大方。时间长了,妙味蛋糕的女营业员加移动三轮车逐渐成了北城县的一景。
现在,北城县的人只要一提起蛋糕,几乎立刻就能想到妙味这俩字,很多小孩子要吃蛋糕,都不叫吃蛋糕,而是喊:“我要吃妙味,我要吃妙味,我就要吃妙味么!”
除了唐欢家里人的这些变化外,唐欢所在的学校里也有一点变化,简单点说,就是扬名了。
由校长大力支持,唐欢编写,高虹组织的《明天会更好》这个大合唱,自从获得了北城县儿童才艺比赛第一名之后,就以势如破竹的威势,迅速又在市里的比赛拿了第一,最后去省城少年宫参赛,又毫无悬念的再次拿了第一。
在连续获得三个第一之后,北城县试验小学的合唱团又马不停蹄参加了省城在国庆节当日举行的大型文艺汇演,再次一举成名,获得了汇演最受欢迎的节目称号,而《明天会更好》这首歌也获得了领导们的一致肯定,甚至教委的人都在考虑,要把这首歌写进中小学教育的音乐教材里。
汇演结束后,省领导同志们与合唱团的所有团员以及老师都进行了亲切的会面,还一起合了影,把一起跟去的校长、高老师以及所有合唱组同学都乐的找不到北。
目前,合唱组的人员依然没有返校,据说是中央某歌舞团都被惊动了,要邀请他们去北京参加演出,也就是说,不出意外,他们这个合唱团,应该已经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当然了,这一切跟唐欢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了,毕竟唐欢并没有参加合唱团,自然也就没有跟着去。不过,随着这首歌的迅速风靡,他这个作者“阿欢”的名字,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说起来,要不是他事先用了化名“阿欢”,又跟校长事先说明不想太冒头,不想让自己的真实姓名曝光,不想打扰自己生活的话,恐怕他现在早就被一大群记者给围住了。
不过,他的这所谓化名方法,还是瞒不住政府高官以及音乐界的前辈高人。就在唐欢不知道的情况下,几位对他感兴趣的音乐界老先生,已经开始启程往这里赶了。
下午放学的时候,当唐欢刚随着同学走到大门口,就看到老爸唐振国正推着一辆大金鹿自行车站在旁边。而看到唐欢之后,唐振国立刻对他招了招手:“欢欢,快过来,这边!”
“爸爸?”看到身穿一套崭新中山装的老爹,走过去的唐欢不禁一愣,“又不远,我自己走路回家就行了,不用来接我啊?”
“什么接你回家。”唐振国一下把唐欢抱上车子后座,“你忘了,今天礼拜五,你姥爷过生日,你不会忘了吧?”
“生日?姥爷?哦,对啊。”听到他这么说,唐欢恍然大悟,“对啊,今天是七号星期五,姥爷过生日啊!”
“昨晚就跟你说过了,也不知道你整天神神叨叨的想啥。”让唐欢坐好后,唐振国推着车子走了两步,然后就熟练的骑上了车子,“行了,坐稳,咱们走咯!”
顶铃铛,一阵自行车铃铛的声音后,自行车载着唐振国以及唐欢,平稳的移动了起来。
从自行车座的后面望着老爹那还算高大的背影,唐欢忽然又是微微一笑。
这,是重生以来,他第一次被老爹用车子带。
几乎,已经忘却了,忘却了被父亲骑车带着的感觉了。了?”看着被带到招待所,唐欢不禁疑惑的问了起来,“姥爷过生日,不是应该去姥爷家么?我还想吃姥爷家的无花果呢。”
“还不是你妈。”唐振国停下车子,又把唐欢抱下来,“自从你妈那蛋糕买卖赚了钱,就一直寻思要给你姥爷的生日来个大办,非要来招待所……所以啊,我只好找了你刘伯伯,给安排了下。怎么了,欢欢,你不喜欢来餐厅吃么?餐厅里有好多好多好吃的,还有好喝的汽水哦,无花果,嗯,这个招待所里也有,我让他们给你上一盘就是了。”
“哦。”听到老爹这么说,唐欢只好点点头。
“来,欢欢。”唐振国锁好车子,顺势拉起唐欢的手,“快跟我走,你妈他们应该都等着了。”
第七十八章 姥爷的寿宴(1)
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唐欢跟唐振国来到了餐厅专门的大包间,一打开门,就看见包间正中一张大圆桌上已经坐了三个人,而三人看到唐振国来了,也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振国来了,呵呵,刚还跟慧琴念叨你呢。”首先说话的,是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盘了个头,年龄大概三十刚出头,面色看起来很和善的女人。她正是唐欢的大姨,王慧琴的大姐,王慧芳。
“二姐夫。”接着说话的,是一个头戴鸭舌帽,身穿蓝色工人服,看起来相当精干的小伙子,年龄大概二十六七,这是唐欢的大舅舅,打过蛋糕模具,在第一机械厂工作的王忠孝。
“好好。”唐振国笑着回应之后,接着一皱眉,伸手拉了拉唐欢,“欢欢,愣着干嘛,叫人啊。”
“哦。”唐欢答应了一下,接着就对满桌的人叫了起来,“大姨好、大舅好。”
“好好,呵呵,欢欢又长高了啊。”王慧芳当先笑了笑,摸了摸唐欢的头。
“嘿嘿,欢欢又胖了啊!”王忠孝捏了捏唐欢的脸蛋,“看着小脸蛋,都是肉啊。”
“咳咳。”唐欢揉了揉被摸过的脸蛋,没说话,看样子就知道有点不爽。
“振国啊。”这时候,唐欢的老妈王慧琴了放下手中的瓜子,对唐振国埋怨起来,“怎么来这么早?还有,你怎么穿这么一身就出来了?也不多穿个外套,晚上冷,冻着咋办?”
“哦。今天单位没啥事。早出来了。”唐振国微微一笑,跟着入了席面,“下班后直接接了欢欢就过来了,也没来得及回家拿。没事,招待所跟家又不远,这么点子路冻不着。来来来,咱们别站着了,先都坐吧。”
等大家都坐下后,唐振国才忽然奇怪的道:“咦?爸呢?”
“嗨。我爸还不是老毛病,在厂里跟人倔上了,好像还在改什么东西,现在还没回来呢。”王慧琴又抓起瓜子嗑了起来,“我让慧芬去叫他了。嗨。爸也真是的,过生日还不消停,真是死脑筋。”
“别这么说么。”唐振国一笑,“他毕竟是你爸,对了,妈呢?”
“哦,我妈去厕所了,等下就过来。我……”王慧琴刚要继续说什么,忽然发现唐欢入席坐在椅子上了,立刻呵斥起来,“欢欢。你怎么上来了?这是大人的席面,小孩儿不能入,看了么,那边,去那边的那张桌子。明明跟莹莹他们也来了。现在去洗手了,等下就过来。他们都在那桌呢……对了,快先去洗手,洗手间在哪儿你知道。看到老娘下逐客令,唐欢这才想起来,这时候还讲究小孩不入大人桌,而是跟小孩儿一桌地习惯,特别是人口多地家庭,更是有这个讲究。
耸了耸肩,唐欢下了椅子,向门口走去。
来到洗手间后,发现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正在那里玩水,不用看了,这就是大姨王慧芳的两个孩子,10岁的表妹王光莹跟9岁的表弟王光明了。
看到唐欢过来了,当先那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儿,也就是表妹王光莹笑了起来:“表哥,你来了,快过来啊,这里的水有热的呢,特好玩。”
“是啊是啊。”旁边那个个头有点矮的男孩儿王光明也点点头,“一个出热的,一个出冷地,而且还有香皂呢,你闻闻,喷香呢,比家里的肥皂好多了,真好玩。”
看着刚进来的一个男服务员在旁边嘿嘿笑,唐欢觉得这样子有点丢人,眼珠一转,这就故作没在意的道,“这有什么大惊好怪的。好了,别玩了,家人都等着呢,快回去吧。哎呀,忘了,我来地时候,好像看见咱们的桌子上有橘子汽水跟豌豆糕……”
“啊!”唐欢还没说完,弟弟王光明手也不擦了,转过头,撒丫子就跑了。
“啊!不许抢,我的!”紧接着,姐姐王光莹也反应过来,紧跟在王光明的后面跑开了。
“呃……”看到这个情况,唐欢一愣,接着又苦笑着摇了摇头,“果然,一听到有饮料,有点心,比什么都管用啊。”
在唐欢的记忆里,他的这俩表弟表妹可是一对活宝。
首先是这王光莹,她有个特点,那就是特别喜欢占便宜,要万一别人不让她占便宜或者她找事不顺心,就又哭又闹又告状,反正很麻烦。
至于这弟弟王光明,倒是不太爱占人家便宜,除了他坚决不让姐姐占便宜外,为人倒是天生就比较豪爽,对一些身外物看的不是很重。不过,他也有个毛病,那就是喜欢找事儿。
他平时书包里总是藏着弹弓,最喜欢在晚上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拿弹弓偷偷打路边地路灯,而要是谁家的孩子欺负了他,他就会半夜三更摸到人家家,用弹弓打他们家玻璃,反正睚眦必报,也不是啥善良之辈就是了。
总之,这王光莹跟王光明姐弟俩是半斤对八两,一向是麻烦的代名词,就算大了,也是这样。只可惜,小孩儿的时候这样还可以原谅,大了还这样,就未必能有什么出息。果不其然,长大后,这王光莹嫁了个普通工人,整天日子过地紧巴巴,人也抠门的紧,而王光明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成了一个混子,到唐欢穿越来之前,都老大不小了,老婆也没有,依然在一个洗浴中心给人看场子。
洗手完毕,唐欢再次回到包间,刚走到小桌,就发现俩人已经因为汽水而爆发了战争,也就是吵了起来。
发现唐欢回来后,王光莹立刻过来拉住他的衣角:“哥。你来的正好。你来评评理,明明他抢了我的汽水,我要,他不给我,还咬我!”
“胡说!”听到王光莹这么说,王光明立刻也跳了过来,“表哥,别听她地,根本是她要抢我地汽水。我不让,她就抢,我自然不让,她抢不过我,所以倒打一耙。说我抢她地!哼,我地汽水,给谁都行,就是不给你!”
“胡说你!”
“你才胡说!”
“喂,好了。”看到两个小孩儿又开始斗嘴,唐欢皱了皱眉,“莹莹,明明。不管谁对谁错,也别这么吵啊?丢人不丢人?这可不是家里。至于谁抢了谁的绿豆糕,抢了就抢了,自己不够再问服务员要就是。反正这里是餐厅,还少得了点心?真是的,吵什么啊?还有,再有这种事别来找我,烦着呢。”
说完。唐欢不再理会他们。自己找了个位子坐下,然后安静的拿了块豌豆糕。又自顾自倒了点白水就着吃。至于那种玻璃瓶的碳酸橘子汽水,才不要喝,现在这玩意都是色素,比自己蛋糕上的奶油毒太多了。
就在唐欢开始慢悠悠喝水吃点心的时候,王光明跟王光莹又开始打闹了起来,然后王光莹毫无意外的哭了,之后跑去大桌找人告状了,再然后……
看着这吵吵闹闹地温馨场面,唐欢却笑着摇了摇头,不自禁又想起了自己母亲一家的情况。
与人丁单薄经历坎坷的父亲不同,唐欢的母亲王慧琴一家,算是个相对普通的新式大家族。
唐欢地姥爷名叫王庆林,本是上海人,在家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个哥哥叫王庆山,依然住在上海。
身为一个上海人的王庆林,之所以来到北方,到这小小的北城县落地生根,是因为工作的关系。
这王庆林本是上海某无线电厂的一个工程师,后来上海厂支援后进地区,他被下派到了北城县无线电二厂当了副总工程师,而也就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从青岛棉纺厂下派到北城县棉纺厂支援的棉纺厂工人沈碧云,也就是唐欢的姥姥。
后来,王庆林跟沈碧云结婚组建家庭,那时候正是鼓励生育的时候,加上避孕措施跟意识普遍不完善,中国人地传统观念又一向是多子多孙,因此王庆林跟沈碧云生有许多子女。
简单的说,王庆林跟沈碧云生有二子三女,其中按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分别是老大王慧芳、老二王慧琴、老三王忠孝、老四王忠国以及老五王慧芬。
其中,女儿名字都带着慧字,儿子名则都带着一个忠字,因此也比较好认。
王慧芳今年32岁,已婚,初中文化水平,生有一子一女,现今在北城县粮油站工作,现在的老公或者说唐欢地大姨夫叫王进勇,目前是粮油站的副站长。
跟王慧琴的泼辣不同,王慧芳是相当贤惠的一个人,可以说是跟唐欢的姥姥一样,吃苦耐劳而又温顺小心地典型,或者说是绝对地贤妻良母。
不过一般来说,这样过于温顺性格的女人生活都不会太好,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据说她地儿童时代没有什么真正轻松欢乐的童年,因为那时候正是受苦挨饿的年月,再加上她身为一个家中的长女,自然干活就比别人多,吃的却比别人少。后来她长大了,找了个老公,还生了孩子,可问题是她的第一任老公,也就是现在的那个副站长王进勇并不是好人。
那王进勇现在是一个粮油站副站长,在现在来说自然是个大肥差,可他爱贪便宜,又容易得罪人,结果后来由于受纳贿赂被人举报,早早进了监狱。
他进监狱后,王慧芳并没有因此嫌弃他,而是一边自己经营一家杂货铺一边等他出来,而他放出来后,刚开始还老实了点,跟着老婆一起经营杂货铺,可没几个月就开始偷钱去**、赌博,大姨说他两句,立刻就动手打老婆。也就是说,在监狱的那几年,他不但没有悔改。还跟一帮狐朋狗友学会了很多其他的不良嗜好。
那时候的王慧芳。就只会跑回家哭,
后来,幸亏王慧琴雇了几个壮汉打上门去,她女儿王光莹跟儿子王光明也劝着离婚,小姨王慧芬那时候在法院的老公也出动威胁,她这才跟那个人离开。
她第二任丈夫倒是人不错,是个小学老师,只可惜没多久就因为白血病死了,然后她就再也没找。一直到唐欢穿越之前,她也还是个单身。
老二王慧琴,也就是唐欢地老妈,肯定是已婚,今年三十岁。高中肄业,当年只上到高二就为了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去上山下乡了。只有一子,也就是他唐欢本人,后来跟唐欢地姥姥一样,现也在棉纺二厂工作,她以后的经历么,不用说了,唐欢太熟悉了。
老三王忠孝。就是那个头戴鸭舌帽,嘴角带憨笑,眼睛经常眨阿眨,看起来很精明的主。他是唐欢的大舅舅。今年二十四岁,高中文化水平,目前在第一机械厂工作,平时有个爱好,那就是喜欢拍照摄影。记得后来。第一机械厂在93年破产。他就去了一家个体户的小照相馆工作,结果没几年。他就自己开了一家照相馆。那时候正流行结婚照,他又专门搞婚纱摄影,到唐欢穿越之前的时候,他已经开了三家婚纱摄影影楼,真正的百万富翁,小大款一个,日子特滋润。唯一的不好就是,这大舅舅性子太风流,是非不断,跟很多女青年都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唐欢穿越来之前,他刚刚跟第三任老婆离婚,正在单身中。
老五王慧芬,就是自己地小姨。她今年只有十七岁,是王家三姐妹中最漂亮的一个,长的很像后来的一个明星金巧巧,性格呢,是十分的跳脱,对很多东西都十分地好奇。如果依然按照她前生的轨迹,那么这个小姨的生活也算是波折甚多。
她年轻时候好像曾经跟人私奔去了深圳,然后没几年又灰溜溜的回来,这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怎么也不说,家人也就都不知道。之后,她先后结过三次婚,前两次都不理想,好在第三次婚还不错。她那第三次婚姻的对象,是个死了老婆带个孩子的中年男人,在法院工作,是一名法官。而这个男人不但有能力,也知道疼人,对她几乎百依百顺,所以她的晚年论起来也是不错。
对了,差点忘了还有老四,也就是自己的小舅舅王忠国。他今年应该十九岁,目前不在这里,因为他参军了,现在还在部队。
其实对这个小舅舅,除了小时候曾经一起玩过,唐欢并没有太多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小舅舅死地太早。他这个小舅舅是个侦察兵,好像就是今年,据说他在一次低烈度的侦查行动中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年纪轻轻就成了个烈士。最后,全家在只是把他的骨灰迎了回来,让大家好一个伤心,为这事,姥姥沈碧云都因伤心过度而住进了医院,差点没救回来。也正因为这件事情,姥爷一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几乎不提他地事情,因为一提就要伤心。另外说一下,据说这小舅舅,是姥姥在子女中最疼爱的一个。
“哎……”想到这里,唐欢暗自叹了口气,“要不说悲喜人生,要不说家家都有一个长长的故事。是啊,在前路未知的情况下,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变数。好在,自己是重生的,已经提前知道自己以及他们将要走地路,那么,是不是我可以让他们少走甚至不走那些坎坷,让每个人都能更快乐地生活呢?”
就在唐欢还在低着头皱眉沉思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房间门开合地声音,紧接着就听到一阵桌椅挪动的声音以及众人打招呼的声音。
“妈来了……”
“妈,快过来这边坐……”
“姥姥姥姥,你快来,明明欺负我……”
“胡说,姥姥,是莹莹欺负我才是,你看她,老抢我的东西……”
随着这一阵吵杂声的响起,唐欢一抬头,这就看到了一个身型瘦削,穿深灰色中山装,头发已经有多处发白,面带微笑,正向这边走的老妇人。
没错,这个面带微笑的老妇人,正是对唐欢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他的外婆,沈碧云。
第七十九章 姥爷的寿宴(2)
看到了自己的姥姥往这边走了过来,唐欢也立刻从座位上跳了下来,赶紧的称呼:“姥姥!”
“嗯嗯,好好。”来到餐桌旁的沈碧云笑了笑,三下五除二把莹莹跟明明这两个小孩儿的纠纷处理完,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
然后,她走过来摸了摸唐欢的头:“欢欢也来了,哎呀,好像瘦了啊。”
“妈,看您说的。”就在沈碧云这么说之后,王慧琴忽然跑了过来,一下搀扶住她的胳膊,“您这才一个多星期没见他,他能瘦什么啊。您不知道,我们可没缺他什么吃的,为了给他长个子,我们天天给他喝牛奶,还给他吃鱼肝油呢。”
“呵呵,那好,那好啊。”沈碧云再次摸了摸唐欢的头,“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你们都挨过饿,那是没办法,现在可不能让你们的孩子再吃苦了,不能光吃饱,还得让孩子吃好。对了,这里好大啊,厕所也那啥,真漂亮,干净的我都差点不敢上了……哎,其实我本来不同意来这里的,这得花多少钱啊,浪费多少……”
“妈,您甭管了。”王慧琴搀着她在一张椅子上坐下,“这能有多少钱?您放心吃吧,难得爸过次生日,这点子钱,我还不放在眼里。”
“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啊,你干买卖也不容易,我“好了好了,妈,钱都已经交了,不吃更浪费!”
“唉。”听到她这么说,沈碧云苦笑着摇了摇头,接着叹了口气。
当然了,此时此刻叹气的不止是沈碧云,还有她的孙子唐欢,唐欢此刻也在叹气。不过,与沈碧云的那种因为周围环境的奢侈而叹气不同。唐欢的叹气,是在感叹又能见到姥姥。
在唐家全家调动到北海市之前,由于唐振国家跟跟唐欢姥爷家都在一个城市。住的也不远,所以唐欢经常回姥姥家玩,而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对他最好的,就是自己的姥姥沈碧云。
每次唐欢回到姥姥家,姥姥都会给他做很多好吃地,而且还会给他讲故事。
春天,她就带着唐欢一起去野地里拔野菜、然后做鲜美的野菜疙瘩汤;夏天,唐欢跟小朋友去粘鸣蝉。姥姥就会帮忙给弄粘鸣蝉的面筋;秋天,姥姥家地葡萄成熟了,她会把葡萄做成葡萄罐头,这样就可以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一直吃到冬天,同时。姥姥家还有一颗无花果树,上面的无花果,也总是唐欢的最爱;冬天了,姥姥会跟唐欢一起做泡菜,还会一起吃火锅,过年了,她会做年糕、做油炸汤圆、水饺馄饨等等等等好吃的。
总之,在当年唐欢那幼小的心里。来姥姥家,就意味着好吃跟好玩,就意味着不用做作业,就意味着没有压力无忧无虑。所以。他自然就对姥姥家充满向往,也最亲姥姥。
但是,自从唐振国调动到北海市,唐欢也跟着去了之后,由于距离变远。他就很少回去姥姥家了。每年顶多回去一两次。
在1993年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在上海上大学的唐欢已经放弃了学业,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疯狂地玩音乐、玩另类,整天披头散发的在上海各地的舞厅瞎混,对父母的劝告是完全无视,对那个家,也毫无半点感情。可就在第二年,也就是1994年的时候,一个电话忽然改变了唐欢地生活,而这个电话就是:姥姥病危。
自从知道姥姥病危的那一刻起,唐欢立刻就放下一切,连某个唱片公司看重他要他过去试音的事情都抛弃了,只是拼命的赶回老家的医院。紧赶慢赶,等他去医院的时候,也只是见到了姥姥的最后一面。
唐欢还记得,当时看到披头散发的自己后,躺在病床上地姥姥只是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而在第二天凌晨,就这么去了。
从那以后,唐欢忽然感到心底里似乎失去了什么似的,终于放下了吉他,剪短了头发,再次走进校园,奋斗一年半,终于顺利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之后,他又回到了家乡,在父亲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当上了一名英语老师……
“啊?”当唐欢还在那里感怀前生的时候,就听到姥姥沈碧云忽然惊呼了起来,“这,怎么这么多菜?我,我们今天要吃这些?这,这得多少钱?我们,我们这的人全加起来,也吃不起啊?振国,要不咱走吧,别在这吃了,回家吃也一样。”
唐欢转眼一看,原来是菜已经开始陆续的上了,五个服务员一手一个大餐盘,一字排开过来上菜,而且看样子还有很多菜没上,这阵势让一向过惯紧日子的沈碧云看着有些害怕。
“哎呀,妈,您就别老土了。”看到她这样,王慧琴立刻在一边搭茬,“妈,您放心吧,这一顿啊,咱绝对吃得起,钱咱有地是,都已经付了。至于价格,您放心,这地刘所长跟我们家振国很熟,他们原来是同学,价格自然不会贵到哪里去,不会宰我们的。再说,这顿可是标准,菜都是按套路做地,咱不吃的话,那才是真的浪费呢。所以啊妈,您就安心吃吧,难得爸过回生日。”
说到这里,王慧琴一个劲的给斜对面的唐振国打眼色。
“是啊妈。”接收到讯号之后,唐振国也劝了起来,“没花多少钱,我跟老刘是同学,一期的,这是他给安排的标准。嗯,这个,再说人厨房都做开了,咱要不吃,就得倒掉,那也是浪费啊。”
“是啊是啊。”一直在咽唾沫的王忠孝也迅速的点头,在一边跟着劝,“菜都上来了,妈,别辜负了二姐跟二姐夫的心意啊。”
听到他们这么说,再看看他们的样子,沈碧云这才再次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说什么了。
看到这一幕,再听到他们的对话,唐欢略微一愣。接着就跟着哑然一笑。
其实刚才老妈王慧琴以及老爸唐振国说的也没算错,要说这顿饭的价格啊,如果跟后世这一顿的价格换算一下的话。还真就不贵。
在八三年,大家地财富差距还没有拉开,所谓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社会上到底姓资还是姓社也没有完全定位好,也就是说,社会上的物资,还没有完全流通开。这时候市面上地钞票还是第三版,也就是说最高面额才十块钱。所以说,有钱没钱这时候并不重要。或者可以这么说,八十年代初,有钱并不能买到一切,反而关系却是最重要的财富。
这时候你买粮食,比如面粉什么的依然还要用粮票。可不是敞开了供应。但是,如果你有关系,比如跟粮油站的人熟悉,你就算不用粮票也能买到粮食。这意味着啥?这就意味着,你跟别人有相同数量的粮票,却可以拥有更多的粮食供应。当然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有市场逐步放开。粮食供应逐渐充足的大环境所致。
除了吃跟穿上,关系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要买电视机,你得找关系;要买自行车跟电风扇,你也得找关系;要买缝纫机洗衣机等等。你还得找关系。没有关系,现在你有钱也买不到这些,只能干瞪眼。
再说这一顿饭,这顿饭既然能入这个大包间,那根据记忆。这就是省市级领导地标准间了。此时的这个房间还不能算包间。只是一个接待省市领导的小餐厅罢了,这里除了餐桌。还多了沙发茶几以及电视,非常高档。说实话,后来的所谓餐厅包间,很多也都是从招待所这种类似独立式小餐厅学的。
想到这里,服务员已经来回穿梭了好几趟,而唐欢回过神来仔细看了看自己这边小桌以及对面大桌上地饭菜……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本来唐欢还以为这顿饭顶多有点红烧肉或者烤鸭烤鸡什么的顶天了,可一看这上面的东西,老天爷,别说现在这种物资还缺乏的年代,就算在以后,这顿饭也绝对是够奢侈的大宴。那么,这顿餐的奢侈程度究竟高到什么地步呢?看看桌子上的菜就能知道:清蒸大海蟹、正宗的红烧刺参(可不是后来忽悠人地海茄子,也不是人工养殖的,绝对野生。)、正宗炖鲍鱼、大虾、扇贝、海胆、黄花鱼、加吉鱼、甲鱼什么的这些都有,至于烧鸡、烤鸭、红烧肉以及点心水果之类,那就是个配角!
什么?不可思议,觉得198年弄不出这一套来?不不不,如果仔细一想,这都太正常不过了。其实这个时候的北城县招待所,要置办出这样一出宴席来,还是很容易地。因为北城县靠海,虽然没有沙滩,但有个民用港口可以打鱼,海产也从来不缺,而后来这个港口扩建,成了著名的货运码头。总之,北城县 (精彩小说推荐:
)
( 重活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