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迢迢 第 17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

    这个“君子兰计划”还是贾永明趁熊致远喝高地时候套出来的,否则的话他堂堂地绍城市大老板连一个名称都不知道。

    马春华白了贾永明一眼,对于如此浅显的道路,马春华怎么可能不懂?所以懒得回答他。

    在二十年前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刮起了一阵君子兰风,以前在家里栽种做盆景的君子兰突然之间身价百倍。从几元一盘突然涨到几百元,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一盘。那时候物价还不高,万元户都不是很多,几万元一盘的君子兰吓傻了好多人。

    现在地蓉洱茶被这个熊致远当作了君子兰来炒作,因为蓉洱茶地数量远比君子兰少得多。地域也基本局限在绍城市内,操作起来更是方便,加上有地方官员的帮忙,更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从目前地情况看,将蓉洱茶的价格抬高到原来价格的五倍,甚至十倍都有可能。

    炒作这种事,最好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大部分人地贪婪之心调动起来,只要让他们相信存储、买卖这个蓉洱茶有利可图就行。那么蓉洱茶的价格会在他们的抢购下越涨越高。

    谈了一会儿,马春华就示意贾永明打电话给熊致远。让他到这里来。

    “马市长。你好,真是久闻其名。”电话打通不久,熊致远就过来了,他说道,“多次听起韩副省长夸赞您,我却一直没有时间来拜访您,真是不好意思。”这个所谓的外商只是七十年代移民国外,赚了一点钱就以外商的身份回国内投机。

    “请坐。熊先生商务繁忙。自然不会在乎这些细枝末节。”马春华随意地说道。

    熊致远坐下之后,开诚布公地说道:“不知马市长对我这么运作蓉洱茶有什么看法?”

    马春华不动声色地说道:“熊先生好大的胆子。你就不怕我戳穿你地把戏?”

    熊致远笑道:“呵呵,怕,当然怕。否则的话我也不会这么晚来打扰您。不过,我想提醒马市长一句…”说着,他停住不说了。

    马春华冷笑道:“威胁我?我好像没什么把柄在你熊先生手里吧。”

    “呵呵,不是,您误会了。那种下三滥的事我们怎么可能做呢。我的意思只是说,我们现在并没有投入多少资金。我提醒马市长的意思,就是我们还没有开始动作。”熊致远笑道。没有运作也就没有投入多少资金,所以不怕什么人来戳穿他的把戏。

    “没动作?”马春华冷哼了一声,问道,“那你们准备采取哪些动作?”

    熊致远道:“所以今天来请教马市长。”

    马春华很不习惯对方的说话习惯,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所以他干脆不说话,只是捧着茶杯喝着茶。熊致远不担心马春华会对他怎么样,见他不说话,就转头跟贾永明说道:“贾总,你购买的那批土地准备怎么处理?”

    贾永明笑容已经露在了脸上,但见马春华一脸严肃地样子,就收住笑,说道:“现在茶农已经反应过来,他们正在向我要呢,我也…我准备过几天就把地还给他们。”

    听了贾永明言不由衷地话,熊致远笑道:“呵呵,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我一来就让你们二位心里有了提防,好像我是来向各位借钱的。”

    贾永明连忙说道:“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我只是觉得这事动静很大。我舅舅担心将来造成动荡,苦了那些没钱的农民。”

    熊致远说道:“还是韩副省长知道我们马市长的性格。知道马市长心里装的还是农民,所以派我来和马市长好好谈谈。”

    马春华听了熊致远的话,眼睛落在了熊致远的身上。

    熊致远说道:“马市长,我就说实话。我认为你和韩副省长都错了,而且错地很远。”

    马春华眼光不由自主地跳动了一下,贾永明也是用不相信地目光看着眼前从容不迫地熊致远,心里想:“你丫地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当面说我舅舅和韩副省长错了,而且错的太远。”

    熊致远说道:“以前是学而优则仕,后来是能力强则仕。现在应该是仕而优则商。当官没什么好玩的。呵呵,你们不要奇怪,当官能不好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错,当官自由得很。只要与上司搞好关系,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人当官的前途必须是光明的才好玩,预计在不久地将来要升官,而且会一直升下去,这样当官才有意思。就如你们绍城市的市委书记薛华鼎,他才三十多岁。一路青云直上。像他这么当官,就是其他什么也不要,都感觉到很舒服。官场既是他的工作场所、安身立命的地方,又是他的娱乐场所,他能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马春华心里一动,有点不安地看着熊致远。

    见了马春华的神态。熊致远心里笑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是,官场里有几个这样地人呢?极大部分官员都是在相互倾轧中四周求官,天天心里想的都是怎么巴结上司、交好同僚,也尽可能地给政敌创造麻烦,心里一次又一次发誓要把对方踩下去。这种官员除了短时间在下属和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以为,其他时间都是在痛苦中等待,祈祷上级什么什么把眼光落在自己身上。僧多粥少,所以很多聪明的官员都是给自己准备了几条路。其中最好的一条路就是经商。很安全地赚钱。有了钱心不慌。能升官就升,不能升官也无所谓。往往这种无所谓的心态反而使自己升的更快。”

    听熊致远演讲似地说完,贾永明看了马春华一眼,说道:“熊老板,你说什么话。我舅舅现在正是锋头正锐地时候,前段时间将十八个亿的火力发电站项目揽到手,现在蓉洱茶又涨价,今年绍城市的财政收入肯定增加。有了这些政绩。能不升上去。”

    熊致远肯定的说道:“能!”他盯着贾永明的眼睛问道。“但是我问你,在这个火力发电站项目争取过程中。你对你赚的钱满意不?这些低价收购来的土地没有害你吧?”

    贾永明笑道:“这个倒是没有。我以前还真没有想到有这么一招。当时你安排我这么做,我做是这么做但心里却有点不愿意,呵呵,想不到你考虑这么远。”

    贾永明兼任牵线搭桥的任务,努力营造双方接受的气氛。

    熊致远挥了一下手,说道:“问题是我也没有算到你们得了这么一点点小便宜就吓得把脑袋缩了进去,竟然因为我考虑远了,开始怀疑我,不敢继续合作下去了。”

    贾永明马上说道:“没有啊。我怎么怀疑你了?我还准备跟你大干呢。”

    熊致远笑道:“你没有,可我们马市长有。他现在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了。马市长,你说是不?”

    马春华冷冰冰地问道:“你们打算做到哪一步再放手?”

    熊致远收住笑,认真地说道:“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商家发现之前。”

    “具体地参考数据呢?”马春华继续冷峻地问道。“不超过现价地十五倍。”熊致远说道

    马春华和贾永明都用不可置信目光看着熊致远。

    贾永明结结巴巴地说道:“熊老板,你知道…知道现在的价格已经被原来上涨三倍多了。”

    第584章

    熊致远大笑道:“十五倍算什么?你们知道82年、83年北方的君子兰的价格涨了多少倍?低的三四十倍,高的有近百倍,从几元涨到几百、几千元。86年、87年湖南省的苎麻涨了多少倍你们知道不?从最高质量的特级高质量麻每斤一元左右,七个月之后就涨到所有等级的苎麻都是九元以上。那些差等级的苎麻在86年年初还是三毛一斤,一下就涨到九元多,至少是三十倍的涨价。这还是直接从农民收上来的价格,上面的价格更高,稍微加工整理一下就是每斤近二十元。”

    他看着马春华说道:“如果不是考虑马市长的前途,不是考虑今后还要做生意、现在不留下任何痕迹,我还准备等到蓉洱茶的价格涨到二十倍才撒手。说实在话,我在意的是这次活动的运作、在意的是这个过程,对赚钱多少不是那么在乎。我相信,等我撒手走了之后,还有很多人会比我赚更多的钱。这个道理很简单,价格越高投入的资金就越大,赚的钱当然就越多。举一个例子,投入一元赚十倍也就能赚十元,投入一万元只赚一倍却能赚一万元…”

    熊致远说什么,马春华和贾永明都没有听了,更没有把他自视清高说不在乎钱的话当一回事:不是为了钱,你会过来?

    马春华虽然脸上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心里则在快速地盘算:“二十倍,投入一元就能赚十九元,投入一百万就能赚一千九百万!一千九百万,我在官场上还用得着小心翼翼?老子几百万砸下去,省长估计也要心动吧?如果让我下面的那些家伙也赚点钱,他们还不天天喊我为爷爷?不过,这种事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今天他亲自上门,肯定有什么难事要麻烦我,我得好好思考思考…”

    贾永明眼里早就冒出了金光。虽然做房地产也赚钱,几乎有百分之六七十的高利润。但利润最高也没有这个高,二十倍是多少?相当于百分之二千!

    而且做房地产是在别人的眼前做,不但要恳求这个、巴结那个。而且眼红的人还不少。有时为了一块好地、为了修改一下规划图上的红线,需要找不少人,撒出一大笔、一大笔的钱,还要得罪不少的人。哪里有收购蓉洱茶舒服,只要自己不太贪。在高价来临前脱身,那些接手地下家还会哭着追着你,请你把手里的货给他们,生怕你不高兴不卖了或者把货给了别人。

    贾永明现在都不在乎那些低价购进的地皮所能赚的钱了,虽然这笔钱不少。不是他不喜欢钱,相对而言土地的这笔钱到手有点难度,因为这些钱要从农民这些苦哈哈手里收上来。而且这笔土地差价还要分出不少给金丰县的官员、市公安局地领导等等“有功之臣”,能赚一半就谢天谢地了。哪有倒卖蓉洱茶这么简单?

    三人竟然同时安静下来,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喝茶,只有马春华抽烟的吧嗒声和外面客厅传来的电视声音。

    熊致远看了马春华一眼,又看了贾永明一眼,胸有成竹地笑了笑,不慌不忙地从茶几上拿起马春华的烟盒,捏出一支烟含在嘴上。但没有点燃。马春华、贾永明二人也没有帮他点烟,就让他那么空叼着。

    熊致远也不在乎。他本就不喜欢抽烟,只是闻闻那股烟草味。

    过了不知多久,马春华问道:“你还有什么事没有办好的?”

    这话问地很含蓄,但表明了马春华的心态:准备合作!

    有这么高的利润,不合作的只能是傻子,再说,他们不是已经合作了吗?马春华之所以下这个决心,是因为他想到只要能赚到大笔钱。就是自己不升官也没有关系了。当官好。当富翁也舒服。

    熊致远早就知道马春华迟早要上自己的大船,听了马春华的话也没有什么惊喜。心里感到很自然。他说道:“我今天来就是请马市长能帮我几个小忙。当然,如果为难,您随时可以不帮,我老熊还是一样感谢。”

    马春华知道他嘴里所说的小忙肯定不小,能够让一个市长出手地,想小也小不了。他语气平淡地说道:“说吧,能不能帮我自有把握。”

    熊致远说道:“第一件事就是请马市长安排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外商所索赔事件,最好是每天都有追踪报道。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特别是他们与你们企业的谈判,可以透露一些内幕给世人。”

    马春华哦了一声,说道:“这个不难。”说着,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出发点和立足点?”

    熊致远内心冷笑了一下,心里道:“你马市长为了钱什么都不顾了,连这个都问我。”他说道:“我没有其他要求,只要全方位的报道就行。整个事件的报道遵循一点就是要暗示外商急于购买到蓉洱茶,不惜更改合同的价格。而你们的企业却一定坚持按市场波动的价格供货,对于合同的巨额毁约赔偿毫不在乎。双方都是为了得到蓉洱茶。”

    马春华思考了一下,认为这个事很容易办到,几乎是“实事求是”地报道,他问道:“第二件事呢?”

    熊致远笑道:“这不为难马市长吧?第二件事则是有点点困难。我希望马市长能动用自己地影响力,在绍城市举办一个蓉洱茶文化节,通过这个文化节更好地宣传蓉洱茶。现在各种各样的文化节层出不穷,什么风筝节、烟花节、桃花节等等,到处都有。据我所知,你们绍城市还没有举办过什么文化节,这对你们绍城市是一个很好地正面宣传,也是马市长的一个政绩。”

    马春华说道:“这事也不是难事,但时间有点仓促。从筹备到举办只是得三个月时间,也许要半年以上才行。”

    熊致远道:“三个月没关系,我对蓉洱茶计划的酝酿也不是一天二天,蓉洱茶价格的上涨也不是几天就能涨上去的。其实。这种文化节主要困难在于邀请各级新闻媒体,邀请相关领导。还有就是出钱聘请一些娱乐界人士前来献艺。只要有钱,这事很容易办。”

    马春华苦笑道:“缺钱恰好是我们绍城市最大的问题。”

    熊致远则不认同地说道:“不,那是过去。我相信只要蓉洱茶价格涨起来,你们绍城市就有钱了。相关企业肯定也知道这是为他们好,捐献、赞助资金应该不会少。呵呵。我的话都有点越俎代庖了。我相信马市长有更多地办法。”

    接着,熊致远又说道:“第三件事就是请马市长加强对外来茶叶进入地监管。”

    马春华说道:“我们已经在着手这个事情。”

    熊致远道:“我知道。我只是请马市长让新闻媒体跟进而已。”

    马春华接着说道:“只是阻拦外地其他黑茶地进入,我们市的茶叶不可能限制。”

    熊致远思考了一下,说道:“能堵住外地黑茶进入就行。但最好能公开逮捕、宣判一些不法商贩。”

    听到熊致远冠冕堂皇地说出“不法商贩”,马春华和贾永明都有想笑地感觉。

    但马春华表现得依然是一潭静水。问道:“还有吗?”

    熊致远说道:“第四件事就是希望市政府在适当时机高调出台限制蓉洱茶的最高价,并提高蓉洱茶地交易税…”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马春华和贾永明都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熊致远。贾永明首先忍不住说道:“熊老板,你说反了吧?限制蓉洱茶的最高价?这不是我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出吗?价格越高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赚的越多。让最后那些贪婪地傻子接庄多好。”

    马春华见熊致远一副得意甚至带有讥讽的神情,知道熊致远肯定有其他的想法,于是强迫自己冷静。思考他的话。马春华倒没有认为自己和贾永明比熊致远愚蠢多少,他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自己和贾永明才进入角色,一些问题想不到是当然的。想到这个方面,马春华对熊致远有点点厌恶。

    熊致远不知道马春华的想法,也不想知道,他自豪地说道:“不!我没有说错,我就是请马市长能在适当时候,出台限制蓉洱茶最高限价。提高蓉洱茶的交易税。”

    他接着说道:“呵呵,我可是替马市长考虑。您在官场上有官场上地规矩,如果因为蓉洱茶一味地高价,导致社会不稳,特别是蓉洱茶抬到一个不敢相信的价格时突然垮下来,那时肯定会出现大的社会问题,没有这个限价政策出台,马市长作为一市之长肯定有脱不开的干系,有推卸不了的责任。相反。如果有了这个政策。马市长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呵呵。可以说是游刃有余。除了这个政策可以当作您官路上的护身符,您还可以将责任推到下面,如工商管理局、税务局等等,说他们工作不得力。”

    熊致远见他们二人在思索,又笑着说道:“呵呵,我的话有点多余,也有点嗦。不过,我可是真心为马市长好,马市长是我们的后台,您上去了,我们就更好发财。我熊致远绝不会干什么杀鸡取卵的事。钱是重要,多多益善。但不能因为钱而失去其他,特别是不能把朋友陷入于不义。马春华冷笑道:“熊老板真是深谋远虑啊。你这一招欲擒故纵地手段很高。”

    贾永明还是不理解,这个家伙完全是靠他舅舅马春华帮忙才发财的人并不聪明。他知道自己想不到,也就干脆不想了,借用喝茶来掩饰自己地无能。

    马春华终于想明白了熊致远为什么要市政府出台这个高价限制政策,实际上就是从侧面给那些想通过倒卖蓉洱茶发财的商家以强烈暗示:蓉洱茶的价格还有涨!让那些担心价格已经很高的普通市民都知道现在的价格还远远没有到头。

    这就是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让犹豫的市场最火一把。

    当然,政府出台这个政策后,一时也会吓住一些胆小的。不过,在有心人士地操作下,只要价格稍微再往上涨一点,那些人就会立即犹豫起来。只要上涨地时间能保持一段,这些犹豫的人就会蜂拥而入。这些贪婪者最后还得按照有心人地安排乖乖地上套。高价购买大鳄鱼手里的存货,帮助大鳄鱼们开心地撒手逃跑。

    熊致远见马春华识破了自己的阴谋,他也没有感到不好意思,笑道:“不管怎么样,这步棋对马市长还是有一个保护作用吧?”

    马春华没有“感谢”他地好意,而是说道:“这个时机很难把握。早了不好,太晚了也不行。”

    熊致远拍马屁道:“还是马市长精明。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不过,我倒有一个模糊的界线,超过这个界限,这个政策基本上就可以出台了。”

    “什么界线?”马春华也不想再打哑谜。直接问道。

    “就是社会上,或者你们官场上开始有人质疑这个价格的时候,你自己都开始担心价格太高的时候,或者上级领导开始干预的时候。”熊致远说话地神态颇有点指点江山的味道。

    马春华点了点头,说道:“估计价格上涨十倍左右才有人会担心、害怕。”

    熊致远说道:“做这个就如股市炒股,低吸高抛,丝毫疏忽不得。”

    贾永明插嘴问道:“熊老板。还有什么事没有?已经是第四件事了吧?”

    熊致远说道:“还有最后一件事,不过,这件事得请贾老板帮忙。我也不好意思再麻烦马市长。”

    贾永明睁大眼睛问道:“我?我能做什么?我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去买蓉洱茶,好好存储起来。等涨到二十倍的时候再抛出去。呵呵,那就发大了。”说完,他还得意地搓了搓肥厚的手掌,似乎这双手刚搬过成堆的钞票似的。

    熊致远说道:“我请你做地事,就是慢慢抛售你的那些地皮。不要太快,不要一下就抛掉。只有当被人追急了的时候才抛掉一点。而且还要装出愿意自己种茶、自己经营的架势来。要让一些注意你的人相信。你之所以把土地还给人家,是因为不给出去的话。那些茶农会闹事。要让人知道你把土地卖掉是在割肉,是在放血,是万分地舍不得。”

    贾永明笑道:“一句话,就是让那些蠢人知道种茶是大有可图的,现在不把土地要回去,将来就更加要不回去了。是不?”

    熊致远道:“对,基本上是这个意思。当然,这事还可以让马市长表现一下。表现马市长关心茶农、大义灭亲。呵呵。可以在公开场合命令你出让一部分土地。”

    马春华没有接着他们的话说,而是对熊致远问道:“当时你让永明征这么多土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要尽可能多的毁掉茶林吧?以此来减少农民地产量、库存,好让你操盘?”

    熊致远笑道:“毁坏茶园减小操盘难度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想让贾老板赚点辛苦费,我们有福同享嘛。呵呵,我也知道贾老弟开始很迷惑,也很不愿意。只是想到那些土地价格低、交好的韩副市长,即使这里亏了钱,也可以从他介绍地项目中赚回来。是不?贾老弟,我没有说错吧?”

    贾永明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道:“我当时确实看不起乡下的地,不能建房、不能建休闲场所,除非种鸦片,但那玩意我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种。心里早已经做好了亏本的准备。没有熊老板想的那么多。”

    第585章

    贾永明表功似地说道:“我想这事是你和韩副省长安排的,肯定有深意,我贾永明亏了就亏了。不就是一点钱吗?钱这玩意对我们来说还不是一些数字而已?我只知道韩副省长和你熊老板对我好,就是亏本我也做。谁知道你们还有这么一手,让我发一笔小财。呵呵,熊老板,你真是没说的。”

    马春华却说道:“把土地集中起来,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从另一方面来证明蓉洱茶的价值高。一个在市里做房地产发财的老板竟然放弃一切那么高的收益来到乡长购地种茶,不是茶叶大有可为,他贾永明没有这么傻。是吧?”

    熊致远得意地说道:“确实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提高一种产品的知名度,造势必须是全方位的,单独一个行动无法使精明的人相信。”后面的话,他说得洋洋得意。

    马春华说道:“也许你也想到这个造势会附带另外一种效果吧?让茶农瞪着仇恨的目光看着永明,恨不得把永明撕成八块。”

    熊致远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这个…这个事情,仇恨其实也不大,有了火力发电站项目的落实,这些征地就基本上算是名正言顺了。对贾老板而言,也不是很大的问题,他公司的那些保安只是政府聘请的一帮征地工作人员而言。再说,贾老板接过那些土地也是被逼的,是那些农民不愿意退出他们收到的征地费。这是他帮当地政府解决问题,让农民得实惠。嘿嘿,谁知道蓉洱茶的价格会突然涨起来?贾老板又不是神仙,农民能怪他吗?而且,贾老板又不是紧抓着土地不放,只要他们出钱,还是一样把土地赎回去。”

    熊致远说完,马春华好久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才说道:“你们计划这么周密,现在看来,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但我还是担心…”

    熊致远打断马春华的话问道:“担心什么?”

    马春华说道:“我担心我们新来的那个市委书记薛华鼎从中做梗。到时候让我们鸡飞蛋打。”

    熊致远自信地笑道:“马市长,没有那么严重。我们玩的都是阳谋,刚才我请你做的四件事。都是可以摆在明面上来的,他就是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他也不会怎么做。除非他想和绍城市所有想提高蓉洱茶价格地几十万农民做对,跟全省所有希望绍城市富裕起来的官员做对,否则,他薛华鼎只能小心翼翼地跟着我们的步伐走!”

    熊致远说道:“马市长,您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您是他的位置,您换着他,您会怎么阻拦我们?呵呵。”

    马春华想了想,确实不好怎么阻拦自己报道外国专家组的活动、也不好阻止蓉洱茶文化节的召开、而阻止外地其他黑茶进入绍城市是他点地头,至于出台限制蓉洱茶最高限价,他更不能阻止,除非他自己不想干市委书记了。

    想到这里。马春华心里一下得意起来:这不正好将他一军吗?如果他配合我一起把价格抬高。将来出问题,上级肯定是把板子首先打在他一把手的屁股上,全市人民也会知道他好高骛远无能力。如果他现在就开始胡搅蛮缠地阻拦价格上涨。那么全市人民也会说他挡了大家的发财之路。他左右都不好办,也许这年轻气盛的家伙还真的栽在蓉洱茶上面。我自己还真是进退自如。升不了官就发财。

    熊致远又说道:“例如,上次他到金丰县去调研,他想展现一下他的权威,结果怎么样,还不只是将火力发电站的站址做了一下改变?我们什么都没损失,而且,我们还要感谢他。如果不是他。我们自己还不好意思提出要更改站址,还不能征这么多地。还要请其他专家来做这个工作。他明知道我们做地有问题,他也只能干瞪眼。他之所以无力反对付我们,就是他也想把火力发电站这个项目争取下来。我们与他的目的完全一样。”

    熊致远继续说道:“就蓉洱茶这件事,他和我们的目的又惊人地一致。我们都想把蓉洱茶的价格提高。他想通过提高蓉洱茶价格而增加绍城市的经济收入,我们想提高蓉洱茶价格而私人赚钱。无论是他还是我,都想从蓉洱茶中赚钱,都只有通过这条途径。而只要一涨价,我们就赚钱,你说他能奈何我们什么?唯一地办法就是在蓉洱茶地价格实在过分、涨到天价之后才能插手。”

    马春华何尝不知道这些,实际上,熊致远还没有透露这些计划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运作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放任贾永明收购这么多土地,也不会让贾永明地保安在下面出头露面。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熊致远的计划有这么大。

    按马春华的想法,能将蓉洱茶的价格太高十倍就算了不起了,他们从中赚钱几倍的利润,也算不错。所以马春华当时没有让自己也冲进这个“游戏”博一把的准备,只是想配合熊致远他们做一点事,以讨好韩副省长,为自己谋一个好一点的前程,省里多一个人为自己说好话。

    现在按熊致远的想法,蓉洱茶地价格将上涨十几倍,二十几倍,将蓉洱茶地价格抬高到一个自己都无法想象的程度。马春华在心里不断告诫自己要注意薛华鼎,但总也挡不住那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地利润引诱。自己是市长,信息来源和可靠性比眼前熊致远还要强得多,既然熊致远能赚钱十几倍的利润,那自己赚取二十倍的利润又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能在他们抛出收购的蓉洱茶之前收手就行。

    但马春华心里总有点忐忑不安。收益大不错,但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也大,薛华鼎那个人如果窥破了其中的诀窍,想出自己想不到的招数出来打破自己的美梦。那真会出现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的情况,那自己还真的亏大了。

    马春华自持自己是市长地身份,没有把这层担忧说出来,跟着他们一起喜笑颜开。

    三人谈完正事,又一起出门到外面喝酒娱乐。三人中熊致远和贾永明是喜形于色。有点肆无忌惮。只有马春华还保持着一分稳重。

    薛华鼎这段时间的心思一直放在蓉洱茶上,对于罗浦口军用码头的事都是委托专家组在进行规划。因为聂元平有求于薛华鼎,而现在的规划只是意向性的,并不是真正的施工前地规划,当聂元平提出让他安排专家对码头进行考察的时候,他自然就同意了。

    虽然薛华鼎知道聂元平会在里面发挥有利他的影响。但薛华鼎没有阻拦他:水至清则无鱼,人都有点自私心,只要不过分,就让他得点好处也无所谓。

    聂元平私下玩的小动作无非是把码头的规模搞大、清淤工程的任务加多,以便让杨敏的弟弟将来可以赚更多地钱。

    说内心话,薛华鼎巴不得他聂元平把码头的规模搞大,规模越大。这个码头对绍城市的经济促进作用越大。想码头这种投资巨大的项目,本身就由国家发改委管辖。如果聂元平多在上面活动一下,直接将这个项目纳入国家投资项目就更好了,投资的事就由国家解决了。不会搞什么国家、省、地方各自承担一部分资金的办法。

    薛华鼎一次私下电话里对聂元平笑道:“聂少,我现在可是争取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要努力啊。”

    聂元平回答道:“你薛华鼎太狡猾了,想当甩手老板,只坐在家里得一个建设好的港口、码头?”

    薛华鼎道:“呵呵。能者多劳啊。我在京城一个人也不认识。找人也就是找你。你说,你还要我找吗?…,主要是现在太忙。一个蓉洱茶就让我焦头烂额。”

    “蓉洱茶。什么蓉洱茶?是不是就是普洱茶?”聂元平问道,“它怎么啦?”

    “是我们绍城市地一种特产,特点跟普洱茶差不多,都是黑茶地一种。以前没有多少人买,也没有什么名气,比普洱茶的名气差远了,价格也只有普洱茶的一半。质量哪个高哪个低还真没有什么明显地差别。我也问了一些茶业方面的专家,大家认为我们的蓉洱茶和外地的普洱茶基本一样。价格稍高于普洱茶或者稍低于普洱茶价格。都算正常。可这段时间里它的价格一飞冲天,连番上涨。早已经超过普洱茶价格的一部了。但还在一个劲地往上飙。我担心这个蓉洱茶到时候变成北方的君子兰,让不少人家血本无归。”薛华鼎担心地说道。

    聂元平笑道:“你管它,它们涨的越高你们绍城市地收入越高。你就有更多地钱办其他事了。这个不用想都知道,是炒作。不炒出八倍、十倍的价格不会停。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在旁边数钞票就行了。呵呵,说起君子兰,还真有一段笑话。我叔叔就是炒君子兰亏了本。当时他拿出所有积蓄,买了十二盘什么极品君子兰,开始一直不出手。等他出手地时候,价格一下降到垃圾价了,没有卖出一个。气得他病了三年才好。现在只要说起君子兰三个字,他老人家就跟你急。”

    薛华鼎说道:“你看你叔叔这种高人都受不了这个打击,你想那些农民能受得了?这事我还真得认真对待。”聂元平道:“其实受损最严重的还是那些动作不果断又贪心不足的人。真正没有钱的农民估计也不会受多少损失。特别是你说的蓉洱茶,这是他们自己家里种的,最多是藏在家里不拿出来,等它变成黄金价了再卖。最后价格下跌,他们也没有损失什么。”他的话不知不觉把他叔叔也说成了贪心不足的人,不过,他显然不在乎这个。

    薛华鼎说道:“你想的太简单了。参与炒作的人肯定不是茶农,而是稍微有点积蓄的市民。他们本身又不生产这个,看别人发财,他们就拿出所有积蓄或者借钱买回来保存。越是价格涨,他们越买。他们的信息又不灵通,又想多赚点,最后都砸在自己手里。几年都翻不过身来,还造成家庭矛盾。”

    聂元平说道:“这种事你怎么办?这是你情我愿的事。现在又是市场经济。价格是受供求关系所左右。我们早就没有投机倒把这个罪名。你阻止价格上涨的心是好的,出发点是为了大家好,但没有人理解你,你肯定会得罪无数地人。可以是真正的吃力不讨好。不过,我可以给你提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薛华鼎问道。

    “马上派人到外地收购你们的蓉洱茶,能收多少收多少。当价格太高的时候。你把收集的这批货猛地砸下去,加上你们出台相关政策,基本上能取得一点的抑制作用。”

    接下来地日子,蓉洱茶继续上涨,它的价格是涨价前的五倍了。除了薛华鼎等少数几个人,市委市政府的人都是兴高采烈,都觉得绍城市今后的日子好过。市面上已经传出薛华鼎是旺财书记的传言。说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大发展。

    当姜乐为笑着把这个传言说给薛华鼎听,薛华鼎哭笑不得。

    这天,王小甜副市长又兴冲冲地走到了薛华鼎地办公室,很自豪地对薛华鼎说道:“薛书记,我们市政府想出了一个提升我们绍城市知名度的好办法。”

    薛华鼎心里对这个风风火火的女市长有点不自然的感觉,看她进来。他还是客气地问道:“什么好办法?”

    显然这个王小甜是有备而来。她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文件,说道:“薛书记,你看。这是我这几天起草的,关于举办我们市蓉洱茶文化节的草案。能不能请薛书记审查一下?”

    薛华鼎接过她手里的文件,先翻了翻,然后问道:“王市长,那个外国专家团情况怎么样?”

    “他们啊,正式提取诉讼,金丰县法院已经接受了这个案子。估计还有十几天就可以进行审理了。反正我们地企业就只有一条,赔钱可以。要茶没有!薛书记。这几天报纸都刊登了这个事情。很多读者或写信或打电话来给我们报社,都强烈支持我们茶厂地决定。都说除非外商同意按市场价购买,才能把茶卖给他们。还要他们一定为中国人争气。”王小甜兴奋地说道。

    薛华鼎说道:“这是一桩经济买卖,与中国人争气能挂上勾吗?”

    王小甜马上说道:“当然能,怎么不能呢?”说完,似乎觉得自己的话太刺激了这个年轻的市委书记,转而低下声调,说道,“薛书记,对不起。这段时间太高兴了。”

    “没什么,你说你地意见。”

    “我认为这些外国专家团太奸猾,明知道我们的蓉洱茶一天一个价,他们就签下了这么大一个合同。以前怎么没有看见他们过来?薛华鼎,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如果按合同来,我们企业吃亏太多了。”王小甜一脸坚毅地看着薛华鼎,说道,“我们就是不能上这个当。”

    薛华鼎提醒道:“他们外国专家团是神仙?他们以前来之前怎么知道我们的蓉洱茶会一天一个价?我们当时不是很盼望他们来吗?”

    王小甜一愣,说道:“也是。这些外国佬还真是运气差。如果早来一个月,我们还不把他们当祖宗…把他们当神仙供起来?他们要多少茶叶我们可以给他们多少茶叶,而且这么大的量,我们肯定会给他们折扣。”说到这里,王小甜又兴奋起来,说道,“呵呵,这只怪他们运气太差。这可是我们绍城市的福气,他们既为我们做了活广告,又为我们绍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我听说他们外国专家团准备把茶价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提高三倍。他们真是势在必得啊。我在绍城市算是生活了几十年,怎么就没有想到蓉洱茶原来还是一个宝贝呢。”

    薛华鼎问道:“你说我们的蓉洱茶价格这么猛涨正常吗?”

    王小甜马上说道:“正常!现在市面上传言,它再涨十倍都可能。…,怎么?薛书记,你地意思是?”

    “我只是奇怪,为什么蓉洱茶突然之间涨起来。你现在主管这个事情,你说说它和普洱茶相比,到底有什么特别好地特点?”

    王小甜一下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应该是好吧,否则的话外国专家团怎么会这么迫不及待、不计成本地要采购?”

    薛华鼎盯着王小甜说道:“你地意思是说外国人说好,要得急,我们的蓉洱茶就好,就是宝贝?…,你是负责接待他们的,我问你,你看了他们的考察报告吗?他们对我们蓉洱茶有什么结论,有相关数据没有?”

    王小甜不好意思地说道:“没有。我没有问他们要这个报告,他们也没有给这个报告给我们。但我发现他们看到我们的蓉洱茶之后就喜形于色,就迫不及待地和我们签大额合同。所以我想,这肯定是我们的茶好。他们外国人又不是傻子,他们搞市场经济几百年了,赚不赚钱肯定知道,绝对不可能做亏本买卖。我听说他们把我们的蓉洱茶用银罐子装起来,几克几克地对外出售。当然,这些话是市面传言,不能算数。不过,看他们打官司的架势,我保证他们是来真的。他们现在已经追加了合同订金给我们的茶厂,如果是假的,他们怎么可能看着自己的几百万白白损失掉?”

    薛华鼎越听王小甜的辩解,心里越发认定了一件事。但考虑到王小甜这个人已经对自己的话产生了抵触情绪,自己的打算也没有跟她说,免得她忍不住将这些打算说出去,最后误了自己的大事。

    他只是说道:“王市长,你这个草案我会好好看的。另外,请你帮我一个忙,把外国专家团签的那份合同复印一份给我。注意保密,这没问题吧?”

    王小甜马上说道:“没问题,我办公室就有一份。薛书记,其实我也怕我们的企业受骗,我已经将合同琢磨好几遍了,而且我也请教了有关专家,都认为合同没问题,不存在诈骗的可能。他们是先付订金,发货的时候付一半,另一半也是开承兑支票,货发出去二十个工作日后,我们拿合同就可以从银行取出另外的一半。我们完全不担任何风险。…,薛书记,我先走了,等下我就把合同复印好送过来。”

    薛华鼎拿着王小甜送来的合同,仔细看了又看,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他从里面都看不出什么漏洞,更没有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路迢迢 http://www.xshubao22.com/5/544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