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马市长是这么安排我的。让我将手头的其他工作交个秦实在,只管茶叶的事。我也看好这个,所以我计划先下到金丰县去,到金丰县蹲点一段时间,全面了解一下蓉洱茶从培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然后了解一下外国专家组来的目的。等掌握相关资料后后再向薛书记和马市长汇报。”王小甜雄心勃勃地说道。
“好。有这个决心就是好事,我们市委支持你。”薛华鼎认真说道,然后又问,“外国专家组是哪里来的?是企业性质还是学者研究性质?”
王小甜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市政府只收到一份传真,领队的是一个什么教授。马市长说不管对方来的是什么人,我们就借他们的名头来提高我们蓉洱茶的影响力。现在我们国内不是最迷信外国人吗,只要听说是外国专家来考察,肯定有很多人想了解这件事,我们就搭顺风船,把蓉洱茶的品牌打出来。”
薛华鼎笑道:“这倒是一步好棋,不说其他人,就是我也想了解。他们应该不会说我们蓉洱茶的坏话吧?”
王小甜犹豫了一下,说道:“他们说什么随他们去说,我们只要他们出现在我们镜头前就行。至于他们说什么话,还不是我们自己…”
薛华鼎点了点头,开玩笑道:“王市长,我还没想到,呵呵。”
王小甜笑道:“薛书记,你可不要笑话我。这可是商贸委的同志给我说的。我想这样也对,现在大家不都在讲什么名人效应、历史效应、品牌效应吗?我们就来一个洋人效应。只要是为了我们绍城市农民得实惠,我也学会狡猾一次。再说,我们的茶叶本来就是好茶叶,只是人在深闺无人识而已。借助这些外国佬把它们推向全国,甚至推向全世界,这也是一件大好事,于农民于国家甚至对外国人也是美事。是不?薛书记,你说呢。”
到底是女人,说话都有点撒娇的样子。
薛华鼎本就不是一个古板人。对于利用外国佬来推销茶叶自然不反对,还积极支持。听了王小甜地话,他笑着说道:“真要我们金丰县的茶叶打开了销路。我建议市委市政府对王市长进行表扬奖励,给你记一大功。我也代表那些农民和市委市政府对你表示真心地感谢。”说到最后。薛华鼎认真的说道,“这事还真要认真对待,也许真的能为我们市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有什么困难你及时向马市长汇报,或者说我说也行,我们都努力帮你解决。有什么思路。我们可以共同商量。”
王小甜激动地说道:“薛书记,你可是你亲口说的。那我真地全身心投入进去了。”
送走踌躇满志的王小甜。薛华鼎的心还是停留在蓉洱茶上,他对姜乐为道:“小姜,你是本地人,对蓉洱茶了解不?”
姜乐为笑道:“薛书记,我可申明几次不是本地人了。对这个蓉洱茶还真地不是很了解。从小就喝它,但就是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东西,只知道年代越久味道越香。”
薛华鼎笑道:“可你毕竟是福江省人,总比我这个湘湖省人要清楚一点吧。”
姜乐为乐了。说道:“你还是福江省地女婿呢。咱们差不多。”说着,他问道。“薛书记,你是不是对这个蓉洱茶来兴趣了?我可以带你去一个地方,里面有人对蓉洱茶研究很
薛华鼎问道:“好啊,他在哪里?”
“蓉洱茶楼!他姓柴,是那个茶楼的老板。”姜乐为说道,“茶楼就在黄兴路东面,靠三星湖那里。生意还不错,想不想去看一下?”
晚上下班之后,薛华鼎和姜乐为二人悄悄地从市委大院后门出来,坐上一辆的士直奔“蓉洱茶楼”。这个茶楼全部是用木头搭成,外面摆着一个巨大的紫砂壶,壶嘴里冒出一股股蒸汽,二个穿着开叉到腰部旗袍的美丽女子站在台阶上迎接客人。
茶楼里面装饰也是古色古香,大厅里面栽有几丛翠竹和几株梅花。梅花估计是假地,但竹子是不是真的就没人去细究了。因为它们栽种在假山旁边,周围是一池清水。水泵将水送到假山顶上,然后冲下来,形成一柱瀑布。
一楼是迎客、等人地地方,真正喝茶是在二楼和三楼。在楼梯口又站着一名漂亮的女子,看见他们进来就笑着迎上来,甜甜地说道:“欢迎光临。楼上请!”同时柳腰微弯,右手做了一个优雅的手势。
姜乐为说道:“小姐,给我们一个靠湖边的包厢。”
女子装着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道:“对不起先生,靠湖的包厢都已经预定了。我给二位先生一个更好的包厢。可以吗?”
薛华鼎笑道:“我们认为靠湖的保厢最好。你还有比它们更好的?”
女子却一本正经地说道:“喝茶讲究地是幽静、淡泊,这样才能体会茶地真谛。先生,是不?”
薛华鼎回答道:“喝茶的惬意当然也靠山水来升华。没有就没有吧,你随便安排一个包厢就可以了。”
“谢谢!”女子笑道。二人在服务小姐地安排下,坐进了一个小房间。她所说的所谓幽静就是三面无窗,只有靠走廊的一面有一张门,自然没有什么噪音进来。
姜乐为笑道:“小姐,这么闷的地方被你说成幽静,我还真是佩服你。”
小姐抿嘴笑了一下,说道:“其实靠湖也没有什么好,湖水是死的,我们茶楼虽然每天都捞垃圾,可周围还是有垃圾漂过来,水有股…,这里也安静,没有人来打扰。是不?”
姜乐为随口说道:“是啊,现在城市越来越脏了,到处灰多。”
女子问道:“二位先生喝点什么?”
姜乐为老练地说道:“我们先不点。你让你们老板过来一下。你就说我们是罗秘书的朋友,有点小事找他。”
女子看了姜乐为和薛华鼎一眼,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去找她的老板去了。
大约五分钟,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爽朗地问道:“二位小哥,真是市政府罗秘书的朋友?找老夫有事吗?”
不过,他很快就愣住了,因为他已经认出了正看着他的薛华鼎。
他连忙伸出手,有点怀疑地说道:“你是——”
薛华鼎笑着点了点头,起身握着老板的手道:“今天来得唐突,不会耽误你茶楼的生意吧。”
“哪里,哪里,你是难得请到的贵客,请坐。你的到来真使蓬荜生辉啊。”说着,他转身对迷惑不解的服务员道,“小妹子,你去跟我老婆子说,说这里来了贵客,让她自己泡一壶好茶送过来。”
第581章
女子似乎也看出薛华鼎的身份,不过她不敢肯定,因为她不像眼前这个老人那么喜欢看电视新闻,老头看多了新闻自然能认出了,而她却难以一下认出来。
薛华鼎等茶楼老板坐下之后,说道:“柴老板,今天冒昧打扰你,是专门来向您请教的。”
“请教不敢当,只要我知道的,我决不隐瞒,薛书记,请说。”老头回应道。
薛华鼎说道:“我想听听柴老板讲解一下蓉洱茶的一些独特之处。想必你也知道,现在市面上突然对蓉洱茶热了起来,很多人开始购买存储,价格也上涨了不少。我想作为茶楼老板的你,肯定深有体会吧?蓉洱茶涨价对我们绍城市的茶农而言自然是好事,但我心里总有点不踏实,觉得这股风好似是突然刮起来的,不知道能不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我想请你指点一
柴老板点了点头,有点恭维地说道:“薛书记真是我们绍城市的好父母官,时刻牵挂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真是我绍城茶农之福”
薛华鼎笑道:“你就不要拿你招待顾客的那一套来吹我了,呵呵。我拿着国家发的工资,不做点事良心不安,再说,如果茶农真有什么损失,那么,我们政府即使没有责任也要承担一些不良后果。”
柴老板感叹地说道:“有了薛书记这句话,老夫就放心了。做事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说句冒犯你的话,在见你之前,我心里对你可是毁誉参半。我是金丰县出来的,亲人都还在金丰县。最近金丰县发生的许多事情我都听说了,我也明白有些事与你新来的薛书记无关,我也没有想你能拨开乌云见日月,但现在我有了信心。我相信我们金丰县将来有晴朗的日子来。”说着,他又笑着道,“我人老了,一扯就扯到其他方面去了。薛书记,你可不要生气。”
薛华鼎没有笑,说道:“每个人都要为他做的事负责。你放心吧。”
老头郑重地点了点头。心里知道薛华鼎说地是什么。
接着老头开始谈起蓉洱茶来,他说道:蓉洱茶是一种很神奇的茶品。因为随着岁月流逝,它的口感不但不会像其他茶品一样变坏,反而会越陈越香,所以有人说它是“能喝的古董”。因此。茶的陈期反而成为喝茶者心目中评价是否是好茶的标准。
显然老头对蓉洱茶很了解,说起来一套套地,他接着说道:人们对于蓉洱茶的年代辨识,主要是靠观汤色、看叶底、品口感等行为来大致确定。不过,这样很容易造成偏差,里面掺杂太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无客观标准可言。即使是茶道里的高手,也有出现误差的时候。特别是现在玩假地人多,更不容易判断准确了。
因为茶品的汤色和口感很容易受到入仓的影响,在潮湿环境下存储一年。茶的外观转化可达到自然条件下三至五年的效果,伴随而来的,却是容易引起的茶品霉变等情况。市场上许多所谓老茶都是经过入仓处理后,将年份夸大几年甚至几十年后高价出售。
少数真正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而知情的茶道高手,也由于经济利益,更将辨识年代的经验当作秘密隐而不宣。而坊间流传的各类蓉洱茶书籍,由于不具备正确地历史观和严谨的考据精神,甚或根本是为了商业利益生拼硬凑,更加速了错误观念的传播。
蓉洱茶年代辨识的方法。同古陶瓷、书画等古玩的鉴定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文献记录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断代依据。比如,厂方的加工记录、销售记录、仓库的存储记录、商家地定制记录以及会议文件等等。但这些资料,通常是普通商家和消费者难以接触到的,只有对蓉洱茶钻研较深的茶人们才能得到。
另一方面,就是茶品自身的时代特征。这是依附于茶品本身,在现实中最为直接、触手可及的断代依据。各个历史年代的茶叶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技术环节的改变,都会在茶品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茶品陈化的历史。温度、湿度、地理位置,也会深深铭刻其中。由于对茶品制程、储藏情况地了解不断加深,过去使用的汤色、口感、叶底等感官鉴定方法现在已经仅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
老头正说得起劲,薛华鼎和姜乐为正听得入迷的时候,柴老板的老婆端着一壶茶来了。她笑着跟大家打了一个招呼,帮每个人倒满一杯茶之后就悄然走了。
柴老板喝了一口茶,说道:“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蓉洱茶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是汤色越来越红,口感越来越醇和。苦涩度降低;熟茶在陈化中渥堆熟味会逐渐消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茶品年代辨识的辅助手段。但是,并非汤色红地生茶都是老茶。现在有人传言说什么蓉洱茶出现什么枣香、参香、樟香等等香味地就是好茶,实际上不是。出现这种香味都是在湿仓条件下形成的,正常条件下存储地熟茶,不易出现各类特殊香气。这里面的道道太多,一时说不清楚。”
姜乐为笑道:“我还真听别人说过这事。”
薛华鼎问道:“柴老板,你认为是不是只有金丰县才能出产这种蓉洱茶?”
老头摇了摇头:“不是,只是我们金丰县出产的比较好一点,可能与我们那里是山区而其他县这类山区很少有关,也可能是我们那里的土质与其他地方不同。以前双清县跟我们金丰县的茶园面积差不多。在以粮为纲的年月,那些茶园几乎全部被改成了稻田。如果不是我们那里山地多,水源不好解决,我们那里一样会改茶为稻。稻田比茶园需要更多的水。”
薛华鼎说道:“那就是说,只要有茶叶种苗,双清县也可以成为蓉洱茶大县?”
老头笑着说道:“应该是可以。只是这改来改去,是不是好我就不知道。”
薛华鼎道:“我也只是了解一下,如果茶叶的价格高。茶园的效益好,我们政府还是要引导农民扩种。特别是当茶叶价格很吸引人的时候,我担心农民盲目扩种,没有好地种苗也不管,到时候造成损失就不好。如果现在就着手准备,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老头佩服地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薛书记考虑得远。如果现在就能着手准备种苗的话,将来就不着急了。实际上不管将来是不是有人大规模扩种,准备一些种苗还是有用处的。我发现现在乡下很多品种已经退化,不但质量不好,产量也不高。”
薛华鼎问道:“除了品种影响质量外。炒茶是不是影响质量?”
老头马上说道:“当然。最好的茶青到了庸手手里也会炒成垃圾茶叶。价格相差好多倍。同一个村的人,种茶有发财的也有亏本地。”
薛华鼎心里一动,问道:“有没有可能将茶青集中起来统一炒制,这样不就可以避免炒出坏茶了吗?”
老头笑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这要你们政府出面。自从茶园分到每家每户之后,都是自己家炒自己家的,哪些炒茶高手巴不得别人炒出的是差茶,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卖出高价了。以前邻居请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还愿意去。现在一般都不会帮别人了。前几天就有茶农将别人打伤地,那个被打伤的也是被冤枉,他被朋友请过去炒茶,结果把朋友的几担茶青炒坏了,人家就说他是故意使坏,要他赔偿。结果开始只是吵架,后来就动手了。不但不是朋友,反而变成了仇人。”
薛华鼎又问道:“凭你多年对蓉洱茶的了解,你觉得我们这里的蓉洱茶与其他地方的黑茶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我们这里的蓉洱茶就比其他地方的黑茶要好?”
老头想了想,犹豫了一下,说道:“应该不会。最多是和其他地方的黑茶平齐而已。我们金丰县的蓉洱茶还没有当贡品过,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这也是我个人地看法,也许,我们的蓉洱茶真有独特的地方也说不定。”
通过对柴老板的交谈,薛华鼎多少知道了对蓉洱茶一些了解和认识,同时心里对今后如何促进全市茶叶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因为这个老头是一个普通人。政策上的事自然不好和他讨论,自己只能在心里默默进行思考。
从“蓉洱茶楼”告别柴老板出来,薛华鼎和姜乐为招了一部的士重新回到了市委大楼。在办公室里,薛华鼎问姜乐为道:“小姜,听了柴老板的话,你有什么想法?”
告别柴老板起,姜乐为也在努力思考薛华鼎找这个老头地目的。此时听了薛华鼎的话。说道:“我不敢肯定蓉洱茶会不会火起来。不过,我觉得我们政府应该着手对金丰县的茶园进行品种改造。以应付将来可能出现的蓉洱茶热。”
薛华鼎笑问:“没有其他深入的发现?”
姜乐为笑了笑。说道:“没有。”
薛华鼎没有再谈起这个事,只是说道:“时间不早了,你下班吧。我也要回家。”
有关蓉洱茶的事薛华鼎暂时放到了一边,他按照省委组织部的通知和其他市的市委书记一起到深圳进行为期一周地考察。
在外考察的时候,薛华鼎也知道绍城市的蓉洱茶现在价格猛涨,当天回来的时候,才发现猛到了一个什么程度:蓉洱茶价格竟然上涨了三倍多。
让薛华鼎更奇怪的是,市委市政府的招待用茶以前是红茶、绿茶占主要地位,现在竟然全部换成了蓉洱茶。
薛华鼎心里想:真是有意思,以前价格低的时候,大家都不喝。现在涨价了反而喝起来了,还把红茶和绿茶都挤到一边。
薛华鼎上班地第一件事就是将王小甜喊到自己地办公室,询问有关蓉洱茶的情况。了解问什么茶价上涨这么多。
王小甜一副激动地样子,兴冲冲地走进来,高兴地说道:“薛书记。我们成功了!”
“请坐,慢慢说。”薛华鼎问道,“蓉洱茶的价格是我们自己炒作起来的吧?”
王小甜坐下后,装着生气地样子看了薛华鼎一眼,说道:“薛书记,看您说的。怎么是我们自己把价格炒作起来的呢?这完全得益于我…我们市政府当然还是薛书记的正确指导。简单一点说吧,蓉洱茶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二个方面的原因。”
薛华鼎笑了笑,看着这个兴奋而显得很幸福地女市长,问道:“哪二个方面?”
王小甜说道:“第一,按照您的指示。我们调动宣传机构,大打洋人效应牌。从国外专家组一下省城的飞机场,我们的电视台将向全市直播,我们的报纸也详细报道外国专家组地活动,让全市人民都知道这些专家是来考察了解我们的蓉洱茶的。特别是洋专家们到来之后,深入我们的茶园地头查看茶树、深入茶农家观看茶叶炒制、听我们自己的专家讲解蓉洱茶的优点和好处,同时洋专家发表他们对蓉洱茶的看法,使全市人民都知道这些洋专家喜欢蓉洱茶,都认为蓉洱茶是全世界最好的茶。大家一下就对蓉洱茶发生了兴趣。连省报、省电视台也派来了记者追踪采访。现在不但全市熟悉了我们的蓉洱茶,全省的人民也知道了。就是外省也有不少人也知道。可以说,通过我们这次宣传,蓉洱茶地名气已经走出了绍城市、走出了福江省。”
王小甜继续说道:“第二就是供求关系的影响。因为有了名气,前面询问、收购的人就多了很多。特别是外国专家组在仔细分析了我们的茶叶,考察了我们金丰县的环境后,他们当场就订了二千吨的货。一下就把我们的库存买完了,而且还不够。现在市面上都是去年和今年才出的茶叶,你说它的价格能不高吗?”
薛华鼎吃惊地看着她,脱口问道:“他们真地订了二千吨?也就是买走了我们金丰县一年的产量?”
看着薛华鼎吃惊的样子。王小甜得意地说道:“那可不是吗?”之后,她有点可惜地说道,“不过他们先只购买以前的库存,去年和今年的都没要。因为库存不多,好不容易从几个茶业公司收拢了一点,加起来也只有三百多吨。他们交了五百吨的订金。”
薛华鼎问道:“价格呢?”
王小甜说道:“经过讨价还价,他们按每件六千元拿走的。现在的人都聪明,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出价四千元一件帮老外金从丰县收购。下面地人都争先恐后往我们这里送。只过了一天,他们就不送了,说是要提价。我们只好提高到四千五百元一件,但送的人还是很少,打电话过去,都是开价五千、六千,有的还说什么没有九千不要开口。”
薛华鼎正要问这个“件”是什么概念。王小甜说道:“一件就是三十公斤。以前收购的时候都是二千以下收够。陈年的也不过三千多。嗨,现在六千都没有人卖了。”
薛华鼎笑道:“还真是变化大。”
“物以稀为贵。”王小甜很干脆地说道。
薛华鼎问道:“五百吨还差这么多。他们愿意提价吗?”
王小甜说道:“专家组已经走了,有关部门一直跟他们用电话保持着联系,正在和他们谈判,争取把价格提高。薛书记,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其实五百吨收不收到没多大关系,现在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时代了,大家都可以按合同办事,只要农民得到实惠就行。”
薛华鼎问道:“你说明白一点。你的意思是我们与他们价格谈不拢地话,宁愿毁约?”
第582章
出乎薛华鼎意料,王小甜点头说道:“就是这个意思。”
她说道:“我们请律师看了合同,律师告诉我们如果毁约的话,我们也就赔偿违约金而已。大约赔偿他们二百万元。算不了什么大事。”
见薛华鼎眼睛睁大,王小甜笑道,“薛书记,你可不要这么看着我。与我们五百吨茶叶相比,他们的二百万元还真算不得什么。就是现在我们把那已经收购上来的三百多吨茶叶再推向市场,我们能够赚的也不止这二百万元。”
薛华鼎说道:“这个经济账我会算,卖出去不止赚二百万是在提价的基础上算的。可是,你想,外国人只是在这里逛一圈,就拿走了二百万,我心里实在是有点,呵呵,有点不舒服。还有,我们这么做,有没有不良的政治影响?”
王小甜道:“他们是与我们下面企业签的经济合同,违约也是企业行为,跟我们政府扯不上关系。薛书记,政治方面的事,你比我熟悉。是不是这个道理?”她停顿了一下,鼓着勇气说道:“薛书记,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我们不能采取行政命令让企业强行低价销售产品吧?”
薛华鼎虽然感觉王小甜的话有点怪怪的,但为了避免王小甜认为自己这个市委书记抢部下的“功劳”,也就没有再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坐在薛华鼎面前地王小甜副市长现在如充了血的小公鸡,正兴奋得很。如果再质疑她的行动,肯定会埋怨市委书记容不得人。
再说,薛华鼎自己也不知道心里的这个“说出去地感觉”到底是什么原因,问题出在哪里。
接下来。二人交谈的是一些具体的事情,特别是有关金丰县成立专门的茶业指导机构的事。王小甜很肯定地说金丰县已经在着手准备了,相关机构已经成立,相关人选也已经确定了,他们正在县委县政府地领导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筹备工作。
送走雄心万丈的王小甜。薛华鼎看着窗外的城市自言自语道:“真有大馅饼落下来了?看来我薛华鼎的运气还真地不是一般的好,走到哪里旺到哪里。”
这段时间的报纸也主要是围绕这个事情来的,报纸上还报道了不少小消息,让更多的人激动:
据说。金丰县癞狗镇一户茶农在屋角养的五兜时间不短的蓉洱茶树被广东省一个大老板看中,这个有钱佬以五万美元的天价买下,然后将周围的土地也用高价买了下来,围着那五兜茶砌了一道高大地围墙,围墙上安装了电网,请了四名保安二条狼狗专门看护它们。^^首发?君?子??堂?^^每个月还花一千五百元地工资,请原来主人精心照顾它们。采摘下来的茶叶乘飞机直接送到广州去加工。
据说,一个外商要用三辆高级轿车换下石滩镇茶业公司仓库里陈年积压下来的三件蓉洱茶茶饼。但其主人却坚决地拒绝了,开价是一件三辆高级轿车才行。那个外商虽然觉得价格太高。但久久不肯离开。
据说。一家茶农狠心拒绝了一个商贩高价购买他才从茶园里采摘下来的蓉洱茶茶青,但在晚上的时候,这些采摘的茶青却被小偷全部偷走了。茶农一家夫妻俩没有去追查小偷,反而在家相互埋怨吵架,最后是夫妻双双服农藥自杀身亡。
据说,有人没有坐过飞机,他与别人打赌说只要有蓉洱茶茶饼就可以坐飞机。别人不信,他激动之下不顾老婆的反对。从衣柜里翻出父母遗留下来的三个茶饼到了飞机场。他用一个茶饼买了来回深圳地飞机票。一个茶饼在深圳潇洒了三天,吃、喝、住外带娱乐、游玩。剩下地一个茶饼则换了金银首饰、彩电带了回来。不过。回家之后,别人嘲笑他这么多年的茶饼竟然没有坐头等舱,而且彩电也不是进口地,亏了。他老婆还哭着骂了他整整二天,最后这个家伙被骂急了,用锄头砸掉了那台国产彩电。
还据说,有几个小偷专门开车到金丰县偷蓉洱茶,得手后马上返回,最后在仓皇逃窜中车翻人亡。
前来添开水的姜乐为见了薛华鼎脸上的讥笑,也笑着说道:“薛书记,现在的人还真有一种疯了的感觉。这种类型的故事不但报纸上天天有,就是电视里也不时播放这些新闻,一个个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指名道姓地,好像真有这么一回事。
很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专家也在著书或者接受记者的采访,说什么蓉洱茶从汉代就已经是皇室贡品,清朝期间外国人只喜欢我们的这里的蓉洱茶。那时候出口到了美国和欧洲,蓉洱茶的价格立即翻几番,比什么红茶、绿茶值钱多了。还有一个专家论证说,当年周总理就特别喜欢喝我们这里的蓉洱茶。虽然爱不释手,但因为考虑到国家贫困,所以坚决制止金丰县送过去请他喝,每次他想喝蓉洱茶了,都是让警卫员拿钱自己的钱到市场上去买。
以前说蓉洱茶是养颜、健脾、开胃,有益健康等好处,现在传说的牛多了,说是喝了蓉洱茶不得癌症,百病不侵。有人还把一对双双年过百岁的山里夫妻请出来,请他们说长寿的原因,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从小到老天天喝蓉洱茶。”
薛华鼎看着这些花边新闻,听了姜乐为的话还真是哭笑不得,说道:“敢情这蓉洱茶一下变成了比黄金还珍贵的宝贝疙瘩。这股风还真是刮得大啊。你心里是不是有点发虚的感觉,好像…。呵呵,我都快变成有神论者了,感觉有一只神仙地手在操纵。”
姜乐为说道:“也许真有人在操纵。不过,价格涨对我们绍城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反正这东西只能促进我们市的经济发展,总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吧?”
薛华鼎摇头道:“你想的太简单了。^^首发?君?子??堂?^^”
但是,薛华鼎没有再说下去,只在心里道:“如果是人为操纵的话,最后受苦地还是我们绍城市的人民。人的贪婪是无止境也容易被外界激化的。到时候有心人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坑他们一把,那情况就糟了。”
薛华鼎自己问自己道:“会不会是我自己吓自己?也许这蓉洱茶还真地有莫大的好处。”
不管薛华鼎是不是担心,蓉洱茶的价格几乎时时刻刻在涨。一天时间,它的价格基本上又上涨了一成。
跟王小甜谈话之后地第三天。有人告诉薛华鼎说外国专家组正在寻求法律解决金丰县茶业公司毁约的问题,可能会提起法律诉讼,以追回他们的五百吨茶叶。对于这事,薛华鼎没有多思考:人家都愿意赔偿订金了,还打官司有什么用。
这天下午,薛华鼎正在看报纸的时候,姜乐为走进来说道:“薛书记,马市长马上过来找你汇报情况。”
薛华鼎先是无意识地嗯了一声,接着放下报纸问道:“马市长?”
“是的。李志星刚打电话过来说的。”姜乐为认真回答道。
薛华鼎对这个马市长总有点敬而远之的心理。同时也感觉到马春华有点过于讲究:明明可以直接用保密电话联系的。他偏偏要通过秘书来联系。
“薛书记,忙不忙?”薛华鼎刚收拾好桌上的文件、报纸,马春华就风尘仆仆地进来了。
“呵呵,最忙也要接待你啊。”薛华鼎放下手里地东西,装着被马春华打断工作地样子,从办公桌后走出来,跟他握手。
“很荣幸啊,薛书记。”马春华摇着薛华鼎的手说道。“有一件事还真要麻烦你薛书记点头才行。”
薛华鼎问道:“什么事被你马市长说得这么郑重其事?”
“呵呵。不郑重其事不行。”马春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摸了摸油光发亮的头发。说道,“看着蓉洱茶的价格一天天猛涨,我是又喜又怕啊。薛书记,你有什么感想?”
薛华鼎道:“喜是喜,就是有点不理解。这蓉洱茶怎么一下就变成了香饽饽?对了,你怕什么?”
马春华笑道:“我也是因为怀疑它们一下变成了香饽饽,万一价格突然砸下来,那我们不就空喜一场,我能不怕吗?”
薛华鼎点了点头,问道:“马市长,是不是看到了什么危机?我这几天也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马春华宽容地说道:“薛书记,你事情多,又不具体管这些经济事务,自然没有想我这么多。我是一天到晚都是想这个事。现在,有人反映不少茶叶商贩从外地运进大量的外地黑茶,冲击我们绍城市的茶叶市场,扰乱了我们的市场秩序。我和政府那边的几个市长商量了一下,觉得我们绍城市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逐步是我们地茶叶市场有序起来?否则地话,放任他们这么做,肯定会一下就把我们的茶价打下来,还毁坏我们地信誉。”
薛华鼎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动用行政手段?”
马春华点头道:“是啊。我们绍城市几百年才出这么一个好产品,也难得地闯出了一些名气,如果让外地的产品冲乱了,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说我们绍城市少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我们绍城市的茶农也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府和人民的良好关系就会毁之一旦。”
薛华鼎没有计较什么良好的关系,而是问道:“你建议具体采取什么方式?”
马春华说道:“外设关卡、内部加强稽查。坚决从源头阻止外地黑茶的进入,许出不许进。”见薛华鼎犹豫,马春华又说道,“现在有人在市场上发现有少数奸商将外地运进的其他黑茶改头换面,冒充我们金丰县的黑茶高价出售。我们的工商局已经接到几起客商的投诉了。这种事我还是压着不让他们把信息透露出来,免得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但这种事必须引起重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说到后面,马春华话了就自然而然带有教训人的味道。
马春华见薛华鼎眉头又皱了,连忙笑着道:“呵呵,薛书记,你可不要介意,我实在是太关心这个事了。”
薛华鼎略为想了一下,就说道:“你们市政府那边拿一个章程出来,我们在常委会上过一遍。我想问题不是很大。另外,你思考一下,看今后是否可以考虑让外地的黑茶专门集中在一个地方,容许他们销售,完全堵住估计不现实,俗话说堵不如疏。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销路做考虑,我们的蓉洱茶现在火,不等于今后火。过了这段时间,我们也许需要别人帮忙。”
马春华马上说道:“好的,我们争取今天晚上拿出来,明天开常委会怎么样?”
薛华鼎道:“先给我过目一下,再看时间。如果动作太大,我们还要向省委汇报。”
第583章
马春华心里暗怒,但嘴里却说道:“好的。明天一早我就让人把方案给你送来,请你审阅。”
薛华鼎说道:“马市长,我还有一件事正准备找你商量一下。”
他继续说道:“现在茶价这么高,受刺激的茶农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扩大种茶面积,以前不是茶农的农民也会将各种土地改造来栽种茶苗。这样一来,势必带来全市茶种的短缺。而且,我也得知我们金丰县许多茶农的品种退化,产量和产品质量都不如人意。基于这些原因,我建议我们市里利用这个机会建设一个大的茶种培育基地。虽然金丰县正在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但他们服务的覆盖面和功能有限,满足不了我们全市的需要。你的意见呢?”
马春华听了薛华鼎的话,心里大喜过望,不过,他脸上装着为难的样子,说道:“这个动静太大了吧?现在蓉洱茶的价格已经如日中天,如果我们再大张旗鼓地建设种苗基地,那不更推波助澜了?呵呵,…,不过,这也是我们政府为农民做一件大好事,我支持薛书记的这个提议。而且我认为我们的动作要快,农民已经有了这个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提供足量的种苗,农民就会高价从其他商贩的手里购买,吃亏的还是我们农民。这个与蓉洱茶成品不同,蓉洱茶成品价格越高,农民越得利,只是有钱人才不乐意,只是让爱惜容貌、讲究养身的有钱人多掏出一些金钱而已。我只担心这个价格能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薛华鼎道:“不管这次蓉洱茶的价格能保持多长时间,这种苗的事还是得办。全市这么多茶园改造,需求量肯定小不了。”
离开薛华鼎的办公室,马春华得意地笑了。
当天晚上,马春华家里来了一位兴高采烈的客人——马春华的外甥贾永明。
这家伙一进马春华地书房,就得意地说道:“舅舅。这下我们真发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一笔大的,呵呵。”
马春华沉着脸问道:“真的发了?你的钱到手了?”
贾永明一愣,说道:“舅舅,你怎么啦?我只是开开玩笑。”
马春华说道:“你已经在商场滚打多年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没有到手的钱就不算自己的,知道不?就算到了口袋。别人也可能从里面掏出来呢。”
“谁敢?有你舅舅在,我看谁有这么大地本事敢从我的口袋里掏钱出来。”贾永明眼睛一鼓,顺便给马春华戴了一顶高帽子。
二人坐在书房里边喝茶边说着市场上的事。说着说着,二人都对熊致远算计和操作表示了由衷的赞叹。
“这家伙不是一般人,运作这件事都有二年了吧?”马春华捧着杯子,感叹地说道。杯子里泡的当然不是什么蓉洱茶,而是高级铁观音。
“可不是吗?舅舅。我到前天都还没想通他为什么让我购买这么多乡下土地。我总算想通了,激动得我一晚都没睡着,呵呵,这等于是坐在家里数钱嘛。前天我还差点把一块地卖出去了。”贾永明说道,“我估计过几天那些贪钱的茶农会后悔得大哭。”
“他们现在就已经后悔了。”马春华忍不住笑着说道,“呵呵。他们舍不得退出那点可怜的征地费,结果只能看着别人发财。”
贾永明得意地说道:“舅舅,我准备雇人栽种茶苗,有了茶苗,那些土地地卖价就可以更高。我算了一下,那些地平均花了我一万元买进来的。茶农不出五万元一亩,我绝不放手。呵呵,我估计不要三个月,茶农就会哭着跪在我面前。请我高价把地卖给他。”说着。他得意地大笑,一边说道,“别人哭着送钱给我,真是太爽了,哈哈…”
马春华很不高兴地哼了一声,说道:“哼!永明!你给我小心点。”
等贾永明安静下来后,他又说道:“人家熊致远是外商,又有韩副省长当后台。也许还有更大的后台。他犯了事拍屁股就可以走人,谁也拿他没办法。你呢?你还在绍城市的一亩三分地里。能跑到哪里去?我告诉你,过一段时间,你就把购买的那些地给抛了,动作幅度小点,不要让其他人注意。如果又让那些农民闹事,看我不整死你。这些农民的特点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只能赚便宜,感觉到吃亏了就开始闹…”
正训斥地时候,贾永明的手机响了,马春华停下不说,用眼光示意他接电话。
贾永明一看号码,连忙说道:“舅舅,是那个外商打来的。”
马春华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贾永明打开电话,说道:“熊老板,你好。”接着就大笑起来,“哈哈,真是谢谢你,老兄,我是真佩服你。…,你等下,我打一个电话问一下,我联系好之后打电话给你。好的,再见!”
马春华装着不关心的样子,慢慢地喝着茶。
贾永明将电话放在茶几上,说道:“舅舅,他想来拜访你,你看能不能见他一下?”
“来就来吧。我还不知道今后的情况怎么样呢。”马春华见贾永明马上拿起手机,连忙说道,“呃,你等下打电话。他来找我,你这么着急干什么?”贾永明不好意思地放下手机,说道:“就是不知道这个家伙什么是脱手走人,否则的话,我们也可以插上一手,也赚点差价。”
马春华看了贾永明一眼,又转过头看着墙上的壁画,心里好像在下什么决心。见贾永明望着他,他说道:“一旦他脱身跑路,我们还不知要担多少责任,不知又有多少人要倾家荡产。真不知是阻止他好还是…”
贾永明道:“舅舅,你考虑的太多了。谁愿意贪就让谁破产,关你什么事?这种事你不用出面,就让我去撞,到时候我们全跑了,你站在旁边看热闹就行。对了,舅舅。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给这个计划取名叫君子兰计划吗?他妈*地,他们瞒得我们好紧。”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路迢迢 http://www.xshubao22.com/5/5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