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迢迢 第 17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聂元平道:“我只要港口清淤和部分道路建设。这部分费用占总项目投资地百分之十左右,不多吧。”

    薛华鼎没有答复,而是问道:“有相关资质没有?”

    “现在没有!公司还没成立呢。等你点头,公司就成立。”聂元平老实说道。

    “你在里面占多少股份?”薛华鼎问。

    “没有!你也不可能有。”聂元平说道。

    薛华鼎抬头看了聂元平一眼,目光不解地询问着。

    聂元平笑道:“我是帮杨敏一个忙。”

    “她?不可能!”薛华鼎干脆地说道,“你别骗我。”

    “靠!你难道比我还了解她?你不会真的跟她有一腿吧?”聂元平笑问。

    “放屁!”停顿一下,说道,“说重点!”

    聂元平举起酒杯,自嘲地笑了一下,说道:“得不到地显得更珍贵。其他我就不说了,就说重点。她地同母异父弟弟大学毕业后滚打几年,已经在一家私人港口工程公司任总工程师,他想单独干,找她帮忙。她不愿意求她的父亲,自己也没有能力帮他。他也就一直没出来。我偶尔得知这个消息,想通过这件事来和她搭上关系。就这么复杂,也这么简单。”

    薛华鼎看着这个大言不惭的家伙,笑问:“你这么做有效吗?人家是黄花闺女,对权势和金钱又不在乎。我看你是白忙活。”

    “至少多一个朋友。”聂元平有点沮丧地说道。

    “她弟弟有没有这个能力管理一个公司?”薛华鼎以朋友的口吻说道。

    “呵呵,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吧?他如果捡钱都不会,那么,他也太无能了一点。”

    薛华鼎说道:“这个消息什么时候会下来?”

    “就看你这里。”聂元平自信满满地说道。

    薛华鼎再次看着这个背景不知多深的家伙,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三个月之后,我尽力而为。”只要三个月时间。薛华鼎相信自己能给有些人一个下马威,从而获得在绍城市的主导地位。

    “行!谢谢你。”聂元平举起了酒杯。

    “应该是我谢谢你。二件事都要请你帮忙。”薛华鼎笑着回应道。

    聂元平奸笑道:“其实,我们发改委有一个领导跟你们省的某个人关系很铁,即使我不帮忙,这个项目也十有八九落户你们省。”

    “但有了你的帮忙,把握更大,进展更快。”薛华鼎没有受骗地感觉。

    达成交易地二人喝酒很痛快,同时相互之间的私人关系进一步拉近。聂元平在这里玩了一天后就打道回府。正如他来,回京城也是静悄悄地,只有薛华鼎开车送他。

    火力发电站地形的查勘进展很快。王教授带领的专家组很快就确定了其新地点是在金丰县东面,离县城约十公里的一个小镇。这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地质构造稳定。他们之所以这么快。一是得益于王教授他们专家组有丰富的查勘经验。二是在此之前他们撰写上次那份可行性报告的时候已经收集了很多相关地资料,对金丰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另外的原因就是王教授自己说地“知耻而后勇”。从重新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投入了全部身心,加班加点加派人手进行论证、考证。

    随着新厂址的确定,新一轮征地大潮涌起,为了赶在评估组到来之前完成相关项目启动工作,金丰县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上面。根据《关于促进火力发电站项目落户我市地行动方案》确定的八百万资金中剩余地部分也一分不差地下拨到了金丰县。

    因为征地资金到位,现在又接近年关,农民希望拿到钱过年。所以征地地阻力很小。征地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农民被打死的事情也让反对者收取了“不良”之心。

    甚至火力发电站的相关土建——主要是外围公路——也开始动工。不知内情的人看了眼前这个情景,肯定会认为这个项目已经到手并着手建设了。

    火力发电站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汤正帆派出的调查人员也掌握了一手资料。汤正帆得到资料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到薛华鼎办公室进行汇报:

    “薛书记,相关调查工作已经完成,石滩镇的征地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薛华鼎问道:“什么问题?是不是金丰县县委县政府没有把土地还给农民?”

    汤正帆回答道:“倒不是县委县政府不愿意把土地还给农民,而是农民不愿意接受。”

    薛华鼎不相信地问道:“怎么会呢?没有土地他们吃什么,靠什么为生?他们之前不是喊着闹着要土地吗?”

    汤正帆说道:“主要是当地政府要他们把征地地钱还回来,他们不愿意。土地被征少地,意见还不是很大,那些征地面积大的,很多农民把钱都用完了,有地建房,有的买电器,还有的娶媳妇。现在政府要求他们还钱,哪里还得出来?”

    薛华鼎说道:“那县政府也应该考虑这些实际情况,先把土地返还给农民,钱今后再逐步收上来。总不能让土地荒芜吧?”

    汤正帆说道:“现在矛盾还很大,说什么都有。还有人怪你、骂你呢。”

    薛华鼎一愣,说道:“是不是怪我把地址改变了,让他们得不到项目带来的好处了。”

    汤正帆苦笑道:“可不是嘛。不知道是人有心还是无心,把你在调研会和上次专题会议上说的话,改头换面之后放在下面散发,说什么你对石滩镇有意见,石滩镇的农民给了你一个下马威,所以你就不顾市里其他领导的意见,强行把厂址迁移了。还有人说你收了别人的礼金,…。”

    薛华鼎说道:“这些无稽之谈让他们传吧。解释也好、压制也好,只能会越演越烈。县委县政府和基层组织对土地发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没有?”

    汤正帆道:“只是贴了几张公告,要求农民把征地领的钱还上去,然后领回自己的土地。过去几天了,还没有一个人愿意交钱。不少的农民提出政府先把他们的损失给赔上再说。田埂毁了、土里的作物没有了、有的还空了一年,他们要求政府先把这个补偿了再谈土地发还。”

    薛华鼎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这些农民的要求也算合理。我们把他们的庄稼毁了、树林毁了,突然又不要了,他们肯定不愿意。当时是谁想出这个骚主意…”

    说到这里,薛华鼎也住了嘴:如果要骂,那么薛华鼎自己也有责任。现在新厂址不也在征地?一旦这个项目落实不下来,同样的情况又会再一次发生。

    汤正帆说道:“现在金丰县暗地里流传一个说法,说是一个公司准备出面购买政府已经征收的土地,不但不让农民掏钱出来,还适当给农民一些新的补偿。现在农民都在等待这个公司出面收购。”

    薛华鼎最关注的就是这个事,连忙问道:“这个公司是谁?他们开始实质性购买了没有?”

    汤正帆回答道:“就是那个房地产开发公司。不过,现在只是传言,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我猜想他们现在也不会进行具体的动作。他们一定会等待农民和政府之间闹起来了,才会行动。那样的话,他们购买的成本就会低得多。”

    薛华鼎问道:“你估计他们是真的购买还是假的购买?”

    “难说。因为他们已经购买了不少,再购买的话也不会让人惊讶。”汤正帆反问道,“你怀疑他们是放烟幕弹?”

    “如果不是烟幕弹,他们囤积这么多乡下土地干什么?明显是亏本买卖。”薛华鼎随口说道,“除非是种鸦片。”

    汤正帆一愣,重复道:“种鸦片?”

    薛华鼎笑道:“中国还没有这种不怕死的人吧?”

    汤正帆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把不住心里突然冒出的想法,见薛华鼎看着自己,就说道:“也许他们真是想种什么东西。建房是绝对不可能的。”

    经过汤正帆这么一提示,薛华鼎心里也突然一动,但又不敢肯定。他说道:“土地返还的事我们还不能放任不管。我准备将他们县委书记和县长喊上了,让他们汇报一下情况。然后我们市里召开会议,拿出一个让农民接受,而我们又有能力承担的方案来。”

    第578章

    送走汤正帆后,薛华鼎继续处理手头的事情。

    在中午陪省财政厅下来检查工作的人吃饭后出宾馆的时候,薛华鼎装着很随意的样子跟马春华聊起了金丰县的事,顺便把自己对金丰县土地返还的担忧说了。他自然没有说自己是通过汤正帆了解到了下面的真实消息,是借口自己在过去担任县长的时候遇到过这种事情也说他收到了下面的群众来信。

    马春华没有说什么,只是同意将金丰县二个领导喊上来,一起听取他们的汇报。

    当天下午,金丰县县委书记赵子强、县长李泉受命而来。二人来之前已经得到了马春华的指点,他们汇报的时候尽量渲染农民的无赖和政府的无奈。整个汇报会变成了他们的诉苦大会。

    汇报是在市委小会议室进行的,听取汇报的只有薛华鼎和马春华,市委办公室的秘书做记录。

    李泉苦着脸在薛华鼎、马春华面前一本正经地说道:“薛书记、马市长,我们基层真是吃了二次苦,受了二遍罪啊。当时征地的时候,农民不愿意,又是骂娘又是告状,他们的调子都是高高的,说什么我们基层组织没有按中央的指示来,没有保护耕地,把我们征地工作组的同志说成是一群恶霸土匪。有的甚至还拿着菜刀、棍棒威胁我们。好不容易把地征下来了,现在又退回去,农民骂的更欢了,说我们穷折腾。我们把他们当猴子耍,还说我们拿着国家的钱瞎浪费。当然,这些不会阻止我们把土地退回去,问题是他们不肯把钱交上来。薛书记、马市长,你们交待给我们地任务,我们县委县政府是坚决完成。可,也请你们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要做到面面俱到真的很难。”

    听他诉苦完了,看着他一脸无辜的样子,马春华心里好笑。觉得这家伙的表演功夫不错。他故着严肃地说道:“你嘀嘀咕咕说了半天。你是不是想抗命不遵?既然您们已经保证了坚决完成任务,那你还说这么多咸菜萝卜干什么,说一说你们怎么做,怎么采取措施不就得了。”

    他接着说道:“李县长。你是看我们薛书记和蔼,态度很亲切。你就以为话就可以随便说。想发牢骚就发牢骚吧?”说着,他笑了起来,“呵呵,我看你们这些家伙是自由惯了,想跟我们市委市政府讨价还价。我马春华知道你们心里想什么,有我在,你们别想玩出什么鬼花招来。”

    赵子强、李泉连忙笑着说道:“那是,那是。我们也只是把实际情况汇报一下而已。没有其他意思。现在的农民可不想以前那么老实了。只要不给他们好处,他们就不动。就反对。”

    马春华的话听起来很随意,似乎在帮着薛华鼎搞好与下面领导的关系。但如果自己注意他的话,你就会发现他在拉拢下面领导的同时,很巧妙地帮薛华鼎竖起一层隔阂网,将薛华鼎排除在彼此之间建立亲情、随意地外面。

    薛华鼎对马春华地亲信本就没有想过要建立什么亲情,虽然他听出了马春华话里的意思,他也懒得计较马春华的小动作,他说道:“这个事情不仅是你们县委县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地战略部署,也许现在正在征的地也要退还给农民。所以,你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件事,保证把当前地退还工作搞好,也为今后地退还工作积累经验。争取在一个月内把以前多征的土地一分一亩都退回去,又不能引起农民的反弹。我承认这个任务是很重,但我相信你们县委县政府有办法,一定能采取一些灵活措施。在这里,我的要求是不管农民退不退钱给我们,但我们必须让农民先把土地拿到手,让他们把它们耕种起来。过完年就是农忙季节,时间不等人,错过这个季节我们就会损失一季的收成。”

    李泉点头嗯了一声,过了一会,才说道:“薛书记,我们现在资金太紧张了。如果农民不退还一点钱,今后的问题还真很大。一是让农民觉得我们政府软弱可欺,以为只要他们一硬,我们政府就会退让。我们现在不强硬一点,今后就不可能从他们手里拿一分钱回来。”

    县委书记赵子强也说道:“如果只影响土地退还,我们还可以忍让。我们最担心的是这个退还工作影响到现在和将来的征地。现在已经有农民提出要求,要求我们政府提高拆迁补偿费、青苗补偿费,不答应他们地要求,他们就不让我们地工作队进村。薛书记,不是我故意摆困难,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农民真地松不得,不能开口子。否则,今后的工作难开展。”

    薛华鼎不满地看了赵子强和李泉一眼,心里想:你以为我没有在县里工作过?你们这么把农民与政府对立,农民相信你才怪。

    他正要说话,马春华却抢先说道:“你们就不要讲什么条件了。这是市委市政府给你们的政治任务,不能完成也要完成,没有什么价钱可讲。这件事不但关系到我们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们绍城市能不能争取到火力发电站这个项目。我现在警告你们,如果因为你们的工作出了乱子,导致农民闹事,导致我们争取火力发电站的项目流产,你们就好好考虑你们的位置吧,趁早打辞职报告上来。刚才薛书记也说了,指示你们采取灵活措施,要让农民满意、让社会安定。实现了这二条,你们的任务才能算真正完成。我们市委市政府都知道这个任务要完成好确实是很困难,是要花大,但组织信任你们。薛书记也信任你们。”

    马春华悄悄地把土地发还工作的目的变换了一下。薛华鼎地要求是土地一分一亩都要返还给农民,而马春华的意思则是怎么让农民满意、社会安定。至于返还不返还,不是重点。

    当然,马春华的让农民满意,这个意思就很丰富了。就看人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问题。如果是站在短期的立场上,当然是不让农民把征地的钱吐出来,不把土地给农民,让农民得了小实惠,过好这个年。而站在长期的角度看,应该是把土地交还给农民。赔偿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损失。把征地的钱收回来。

    现在的矛盾就是农民接受原来的土地可以,但要他们退钱就难于上青天,特别是在有些人地鼓动下,就是让农民退出一元钱都难。

    要真正完成土地返还工作。必须上下一心,努力做好农民地劝服工作。绝对不能从政府方面传出二种声音。至于有企业收购土地、给农民更多钱的消息更应该扼杀但薛华鼎知道在马春华等人的把持下是不可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他们就是不让土地返还给农民。

    薛华鼎倒也不性急,他心里也想看看他们拿了这些土地之后到底做什么用。

    听了马春华地话,他也装糊涂,只是严厉地说道:“是的,我们市委市政府相信你们地能力。土地返还工作必须做好,但也不能粗暴对待农民,更不能引起社会动乱。你们提交地这几条措施可以试一试,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马上和我们联系。”了薛华鼎、马春华的“指示”后就回去了。

    薛华鼎这么做也如打电话给宣传部告诫他们尽量少刊登那些杀气腾腾的文章一样。其目的只是提醒对方,避免将来落人口实。说薛华鼎这个市委书记没有要求他们怎么做。至于最后怎么做,那是赵子强、李泉他们的事。作为一个市委书记,其职责本来就只是管大方向,在政策方面把关、指导。具体实施是政府方面的事,市委书记管多了还算是越权。

    此事暂告一个段落。

    在国家发改委组织对火力发电站项目评估小组下来前一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让薛华鼎、马春华到省里做了相关汇报,薛华鼎和马春华都按本宣科地“念”了一下。听取汇报的领导有省委书记张京泰,省长朱虎以及韩副省长等等高官。

    汇报地内容很丰富也很全面,但讨论地时候大家注重的却是关于怎么接待评估小组地事。薛华鼎敏锐地发现省领导对于绍城市提前征地的做法似乎不感冒,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些领导都避免对这个事情进行表态,除了韩副省长这个老同志在中间说好,其他人都装着无视。

    看来省委领导了也不是铁板一块,马春华在他们心目的印象肯定不是很好,否则不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

    而且薛华鼎也发现马春华有所察觉,眼里有一丝惊慌,只有韩副省长是一份胜券在握的神态。

    正规的汇报结束之后,朱虎省长还请薛华鼎单独到他办公室谈了一会儿,稍微问了一下征地、退还的情况。然后又透露了安海县罗浦口军用码头的事,告诉薛华鼎尽快对罗浦口码头了解一下情况,争取心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计划,等上级正式文件下来后,市里要能再最快的时间里拿出一个码头整修改造和海运章程来。

    朱虎省长意味深长地说道:“争取火力发电站项目的时间已经有好多年了,现在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而这个码头对你们绍城市经济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不见得比现在的火力发电站项目小,你千万不要小瞧它。而且投资规模也会很大,是明年下半年省里最关心的一件事。”

    薛华鼎认同地点了点头,心里明白朱虎说这话的意思:火力发电站项目争取到,大部分是以前官员的功劳,你薛华鼎要想做政绩出来,必须另觅其他的事。码头就是一个契机!

    这话说的很明确,也很隐晦,不是当事人很难听出来。这既是朱虎这个省长对薛华鼎的关爱。也是暗示他对其他官员地不满。

    薛华鼎知道这是省里领导对前任市委书记被挤走的一种不动声色地反击。自己已经被他们当着了武器。不过,薛华鼎喜欢这种被利用的感觉,因为最后得实惠的还是自己。打击了马春华等人等于稳固了我市委书记的地位。

    果然,朱虎又说道:“另外,我代表组织通知你一件事:有关金丰县农民死伤事情的调查,省里已经掌握了大部分情况。但组织上认为现在正是争取项目的关键时机,不宜对你们绍城市的班子进行大动作,省委的意见是暂时按兵不动,等这些事情基本稳妥之后再说。具体时间由省纪委决定,在工作中你要继续保持团结。”

    对于这些。薛华鼎自然只有照听的份。二人谈了一些其他工作之后,朱虎就送薛华鼎出了办公室。

    因为在争取火力发电站项目上市委、市政府达成了空前地统一,市里几大班子人员都想方设法筹集相关资金用在这个项目上,加上马春华等人大胆征地、大胆拆迁。绍城市争取项目地工作确实远远走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

    在评估小组来之前,马春华还带着市发改委、电力局、规划局、财政局等部门的领导到京城进行了活动。效果相当不错。

    当评估小组下来看到了金丰县的情况后。这些人都有一种惊呆了地感觉。感觉到他们不是来评估绍城市适合不适合建设火力发电站、建好之后能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其他竞争者相比这里有没有突出地优势,而是来参观火力发电站地建设的。

    按上级检查小组私下的看法,绍城市简直就是用征收的大量土地和投入资金进行的前期建设“绑架”了这个项目:如果不把项目落户这里,将给当地农民和政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大大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可以说这个项目非落实在这里不可,否则这种损失不是政府能承担得起的。

    当然,按马春华地说法是:绍城市因为是贫困地区,只能打悲情牌。请各位评估专家看在绍城市上下齐心协力和对电力渴求地份上给这里一个机会。

    无论是绑架还是悲情。总之。绍城市的情况给评估小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有心人士地公关、帮助下,绍城市从所有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顺理成章地将这个项目落户金丰县!

    项目是揽进了怀抱。不过,对于绍城市这种先下手为强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也就是说对这个十八个亿项目被绍城市揽入怀中,有不少人有意见:有人公开在评估总结会上说这是绍城市的官员拿国家的钱和农民的利益在进行豪赌。有人则写信给有关领导指出,如果这次让绍城市获得了项目,那么无疑是对这种冒险行为的一种直接鼓励,将来肯定有不少地区有样学样,如果都这么做,那无疑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项目越大损失也会越大。因此这次项目不但不能给绍城市,而且还要严厉处分这里的相关责任官员。

    有人甚至在报纸上撰文说绍城市领导行为卑鄙:项目抢到了自己有政绩可以升官发财,项目没抢到则损失由国家和农民承担,拍拍屁股说是交学费,应该严惩不贷。

    当然,也有人认同绍城市的做法,说那些反对的人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因为最终情况是绍城市获得了这个项目。其他人如果有胆量去学,将来造成不好的影响就要他们承担责任。

    国家有关部门综合各方面意见,最后还是不改变将项目放在绍城市,只是专门发文严厉禁止今后发生类似事件。

    本来绍城市计划召开隆重的庆功大会,也向省内外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发送了请柬。但庆功大会被上级明令取消,市里自己举办的内部庆功会也只能低调进行,没有一个省领导出席,只有韩副省长给薛华鼎、马春华打了一个祝贺电话。

    上级的这些反应,让薛华鼎感到有点尴尬,但是,也就是尴尬而已,并没有使薛华鼎产生后悔。其实,这事是马春华等人在操作,为了使自己能融入绍城市这个官场里面,薛华鼎是不可能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个明显不对的方法的,他也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再说,前任市委书记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一个人反对的话唯一的效果就是把自己排斥在众官员的***之外。

    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薛华鼎,为了班子团结,很多事不能简单的一二三。必要的时候是可以打打擦边球、甚至轻微违规也在所不惜。

    与揽进十八个亿的项目相比,那些负面反应显得非常地苍白无力。

    上级不认同、不宣传、不表扬,并不影响绍城市不认同、不宣传、不表扬。当上级的正式文件一下来,在马春华的提议和组织下,绍城市召开了全市干部大会,这次会议名义上是安排全年的工作,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宣传大会、正名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也是关于火力发电站项目的。绍城市的电视、报纸对这次大会做了大规模的宣传,市委市政府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市主要领导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段时间里,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庆祝的横幅、标语,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宣传车一天从早到晚在市区和各县城进行巡回宣传。

    薛华鼎对这些事都是支持的,因为揽到火力发电站对全市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好事就是要宣传。唯一没有赞成的是马春华提议奖励有功人员的建议。只容许他在总结大会上对赵子强、李泉、贾永明等人进行口头表扬,不颁发证书和奖金。理由是担心颁发这些奖励引起上级组织的反感。现在只宣传取得的结果不宣传采取的措施,问题应该不大。

    马春华只好对自己的几个亲信进行安抚,承诺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偿。

    马春华除了这个方面有点郁闷外,其他的都可以说是心花怒放:在揽项目这件事上,他取得了一个巨大的胜利,争取过程中的大部分思路都是按他设计的随着项目的落实下来,相关合同的签订,马春华的人望一下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电视台、报纸到处宣传马春华市长有胆识、有魄力,敢于采取断然措施。

    马春华还代表市委市政府接受了记者的联合采访,他在摄像头前侃侃而谈。他真正是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形、广播里有声。在这一段时间里,踌躇满志的他见了谁都是笑眯眯的。

    第579章

    薛华鼎作为一个才来的市委书记,虽然没有马春华那么风光,不好意思将功劳的光环带在自己头上,但作为绍城市一把手的他,在成功争取项目的活动中自有他的一份功劳。而且他拍板的功劳并不比其他的人小,只是他不愿意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刻意保持低调。

    项目成功后,马春华对薛华鼎更是笑脸相迎,当然,薛华鼎对马春华也是笑容可掬。

    不知内情的人看到薛华鼎、马春华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样子,二人在常委会上意见出奇地一致,都以为薛华鼎这个市委书记和马春华这个市长搭成的班子现在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和谐。二人现在是空前的团结。

    不但是面对外人二人是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就是在没有外人的时候,马春华晚上躺在铺上也是开心地笑,薛华鼎一个呆在办公室也高兴地乐。

    时间早过了农历新年春节,但绍城市委、市政府到处都洋溢着一片祥和的气氛。让许多担心绍城市班子不团结的干部放下了心。不少知道绍城市官场内幕的老干部都说道:“薛书记这个人不错,很会团结人。对于马春华这么揽权的人都能容忍。”

    也有极少数人知道,在这祥和气氛的后面隐藏着一点什么。他们也知道薛华鼎、马春华二人关系完全不是表面看起来的这么一回事。

    是的,二人的关系真的没有那么和谐,至少市委书记薛华鼎不想一直这么友好下去。

    从省长朱虎谈话中透露出来地消息,省调查组地人已经掌握了金丰县不少的情况。现在跟着马春华打得火热的一些人肯定要承担一些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不管省里最终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怎么样。马春华的实力肯定会下降,他在省委心目中的形象会大打折扣。

    相应地,薛华鼎的实力会进一步上升,此消彼长,他取得绍城市的控制权是指日可待的事。

    “视频录像不但给薛华鼎带来了汤正帆等同盟者,还给自己的政敌带去不小地打击,只是尚未表现出来。”想到这里薛华鼎就感谢那个在国外的黄浩炜,不知道小伙子现在怎么样。

    火力发电站项目确定了,地点也定了,金丰县的农民自然也不闹了。他们都跟着官员们憧憬项目建起来之后。幸福日子早点到来。

    只有那些死者家属有一肚子地冤屈无处说,他们既受到了流氓地痞的威胁和恐吓,又收到了政府私下里递给他们的“巨额”赔偿。出于弱势地位地他们违心地做出了不再闹事的承诺。看着家里冰冷地骨灰盒。这些家属每天在胆颤心惊中衡量着告状与不告知之间的差别,犹豫是不是要为死者讨一个公道。

    正是他们的犹豫,使整个绍城市的生活已经恢复和保持着平静。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当然,随着平静日子的增多。那些心里有鬼、在死人事件发生后一直保持高度戒备的人也慢慢放松了心里的警惕,收敛地行动又慢慢放开恢复原状。

    这天,薛华鼎端起刚泡好地一本茶,心情很放松地翻看着新到的《绍城日报》,好几天都没这么放松读报了。

    对于第一版,薛华鼎只是看看标题。因为这一版一般都是转载新华社发地通稿,或者是有关市里主要领导——特别是自己这个市委书记——的活动报道。这些内容都是老一套没什么可看的,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容在这一版出现。而且出现的次数多过其他所有官员、位置摆在显要位置就行。这是绍城市最重要的党报。是绍城政坛最重要的晴雨表,无数的人从这一版了解绍城市官场的动态。

    对于这一点。马春华和那个宣传部长林源倒没有过分的地方,在头版上薛华鼎的活动报道一直是排在马春华的前面。可以说宣传方面无可挑剔。

    瞟完第一版,他又打开第二版。从这一版起,报纸的内容基本上开始脱离“仙界”接近人间烟火了,开始反映各行各业的事情。当然,弘扬正面的远远多于反映社会阴暗的,宣传的大多是正义的、形势大好的事。

    不过今天看着看着的时候,似乎发现了一点不同寻常。

    薛华鼎放下茶杯仔细地看了看,看完第二版看地三版,一直到最后一版。

    最后他发现里面不少文章里反复提到一个产品:蓉洱茶。

    不少文章都说着蓉洱茶的好处,把蓉洱茶说成天下少有、地上仅一个的稀世宝贝。有的文章还从专业的阶段,说了蓉洱茶对人体的好处,说什么里面还有一种生物碱,对人体细胞有养护保健作用。有的文章则从经济的角度、发展的角度建议市里应该重视蓉洱茶的产品开发、广告宣传和品牌培育。

    放下报纸,薛华鼎笑着对在会客区收拾的姜乐为说道:“小姜,你看了今天的报纸没有?”

    姜乐为一愣,以为报纸上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放下手里的茶杯简单地回答道:“看了。”眼神询问着薛华鼎。

    薛华鼎看了他的神色,解释道:“不是说它有什么问题。我是说我们的报纸现在怎么大肆宣传蓉洱茶了。你是本地人,你说蓉洱茶这个东西真的很好吗?”

    姜乐为一下放松了很多,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现在到处都在说这个蓉洱茶很好。说它美容、强身,还有延年益寿的功能,呵呵。政府那边说是过几天还有外国专家组来我们这里考察。这几天报纸、电视都在说这事,我也是昨天才注意到。”

    薛华鼎也是很惊奇,问道:“外国专家组?真的还是假的?”

    姜乐为说道:“好像是真的。有人跟我们市政府联系的。只是还没有最后确定行程,估计等确定最后日期后就会报到这边来。还有,现在我们市面上的蓉洱茶真的开始涨价了。”

    姜乐为将茶杯送进洗手间之后,还拿出了昨天和前天的报纸,说道:“薛书记,你看,这几天一直在说这个事。前天,我妈妈打电话来安排我多买一些童子饼回去,说是时间越久越好。名声已经传到我们省城去了。”

    薛华鼎说道:“如果真是这样,对我们绍城市倒是一件大好事,茶农的收入至少要涨不少。外国专家组来我们这里考察什么?”

    姜乐为摇头道:“不清楚。听罗秘书说是来考察我们的采摘情况,抽检茶叶是不是安全。”

    罗秘书是市政府办公室那边的,与姜乐为关系较好。二个单身汉下班之后经常玩在一起。

    薛华鼎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副市长王小甜。

    “王市长,我是薛华鼎。嗯,什么…,呵呵,还真是巧,我就是问这个事的。好,欢迎你来。”说完,薛华鼎挂了电话,对姜乐为道,“等下王小甜市长要来。”

    姜乐为说了一声好,又笑道:“薛书记,我都不知道是不是该信迷信了,呵呵。”

    薛华鼎道:“怎么说?”

    姜乐为笑着回答道:“你看,绍城市前几年什么事也没有。而你一来绍城,我们这里就发生了好几件大好事:首先是火力发电站项目落户我们市,然后就是安海县的罗浦口军事码头转为民用,又是一个大项目。现在蓉洱茶的行情突然高涨,我们市的财政收入自然会水涨船高。呵呵,你说是不是你带来的运气?我还听说你以前也是到一个地方就兴旺一个地方。”

    姜乐为还有一个事情没说出来,他怕薛华鼎对他有看法:很多人传言不管是薛华鼎的亲信还是他的上级,都能搭上他的顺风船得到高升。现在的市委秘书长郝国海就是薛华鼎帮忙拉上来的。

    薛华鼎笑道:“你以为天上砸馅饼,每次砸中我?”

    二人难得地说笑着。

    不久,穿着玫瑰红毛线上衣、蓝色长裙子的王小甜副市长笑着走了进来。笑问:“薛书记、姜秘书,你们笑什么?这么开心。”

    薛华鼎与她握了手,一起到了会客区坐下,说道:“我们听说现在蓉洱茶行情大涨,很高兴。这可是我们市的大喜事。”

    王小甜笑道:“可不是吗?还是你薛书记的福气好,一来就带来几件大喜事。”

    第580章

    听了王小甜的话,薛华鼎和姜乐为又齐声笑了起来。

    王小甜茫然地看着薛华鼎,问道:“怎么啦?我说错什么话了?我可不是拍薛书记的马屁,本来就是这样。”

    姜乐为笑道:“刚才我也说了王市长这句话,话有点不同,意思差不多。刚被薛书记批评过。”

    姜乐为的话还没有说完,王小甜也装着恍然大悟地笑了:“英雄所见略同。”

    等她收住了笑,薛华鼎问道:“你了解蓉洱茶在我们市的基本情况不?”

    王小甜肯定地说道:“自从我听说外国专家组可能来我们市考察蓉洱茶之后,我就安排办公室的秘书们帮我查了很多资料,相关情况我基本了解。薛市长,你还别说,这蓉洱茶还真有点怪,只在我们金丰县长的最好,味道最香,泡出的茶最好看。”

    说完这些,王小甜接着说道:“蓉洱茶主要出产地是金丰县,全县拥有茶园面积近八万亩,其中可采茶面积六万多亩,有近十万农民从事茶叶生产,去年干茶产量达到二千八百多吨,经济产值三千六百多万元。”

    薛华鼎心里默算了一下,说道:“产量不是很高啊,一亩产量还不到一百斤。我以前怎么听说一亩茶园一年的经济价值有近三千元?”

    王小甜说道:“薛书记,你算的是平均产量。而且我刚才说的数据都是直接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统计数据,由经贸委提供的。实际上茶叶地生产跟粮食生产一样,有的自产自销,有的留下自己喝,还有的自己存储起来。不对外销售。这个数字不能作为金丰县的全部数据,只能作为对外贸易的参考数据。而且现在茶叶涨价了,经济产值也不同于以往。如果真要单独去计算一亩茶园地经济价值,出入很大,优良品种的优质茶园,一年可以产生一万甚至近二万的收入。而有地茶园一亩才几百元。”

    薛华鼎对王小甜的介绍不以为然,至少他认为她没有说到点子上,她好像也和自己一样是茶业地门外汉。王小甜也看出薛华鼎对自己的话不是很重视。就不好意思地说道:“薛书记,我对茶业方面确实不是内行。但我觉得现在是提高我们绍城市经济水平的一个契机。只要我们提高茶园的产量和茶叶品质。在目前这种势头下,我们市特别是金丰县的经济收入肯定会大幅度提升。短短一周地时间,我们市面上的蓉洱茶价格就上涨了二成。”

    薛华鼎饶有兴趣地问道:“金丰县有什么举动没有?”

    王小甜回答道:“有!自从我听到国外专家组可能来之后,我就打电话给了他们地县长李泉,昨天他们就拿来了一个计划书。说是希望我们市里支持他们打造一个蓉洱茶强县。彻底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这份计划的气魄很大。薛书记。你看,这就是他们的报告。”

    薛华鼎接过几页纸写成的报告,稍微看了一下,然后轻轻放在面前的茶几上,问道:“除了金丰县,周围其他县的情况呢,不会只有金丰县产这种蓉洱茶吧?”

    王小甜道:“主要是金丰县。它旁边的双清县也产一些,但很少。只是接近金丰县地地域有几千亩地。一年销售地茶叶也就一百多吨的样子。”

    薛华鼎问道:“现在茶叶都是农户自己栽培、自己管理、自己采摘、自己炒制吗?那这样地话,质量差别就很大吧?是不是价格也是天差地别?”

    王小甜说道:“是啊。有的茶园亩产三四百斤一亩。有的只有几十斤一亩。有的每公斤售价才十几二十元,有的却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公斤的。人比人气死人。金丰县县政府就提出在县里专门成立一个茶叶科技指导局,其职责就是指导农民怎么进行种植、怎么制作才是最佳办法。而且还准备向农民提供优良茶叶品种。”

    薛华鼎点头道:“嗯,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市里你在负责这个方面的事情吧?”

    “马市长是这么安排我的。让我将手头的其他工作交个秦实在,只管茶叶的事。我也看好这个,所以我计划先下到金丰县去,到金丰县蹲点一段时间,全面了解一下蓉洱茶从培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然后了解一下外国专家组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路迢迢 http://www.xshubao22.com/5/544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