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的。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去领导家里汇报工作,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见到领导如此生活的一面。
“等久了吧?”林辰暮放下毛巾,笑呵呵地走过来和两人握手,嘴里还说道:“芸珊也是的,你们来了都没给我说一声。”
“没有,我们也刚到,刚到。”阎伟斌满脸堆笑地说道,心道,林书记的称呼那么亲昵,两人肯定是情侣关系了,还好刚才没有怠慢。像林书记这么年轻有为的人,也只有刚才那个漂亮姑娘才配得上。
“呵呵,这个时候把你们叫来,都没吃饭吧。来,咱们边吃边聊。”
“不,不用,我们都,都吃了。”两人虽然都有些饥肠辘辘,却连忙推辞道。领导不过这么一说,难不成你还真当真?那也太不识趣了。
“哎,到了我这里就别客气,这个时候过来,哪能吃了?赶紧过来坐,难不成还要我亲自把碗筷递到你们手上啊?”林辰暮大手一挥说道。
阎伟斌嘴动了动,想说几句讨巧话,却觉得怎么也说不出口,心里却是感慨,林书记官威却是越来越重了,一句话下来,令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挪着有些不自然的步子,两人跟着林辰暮来到一旁的餐厅。餐厅是用兰花玻璃围起的一个空间,深红檀木桌椅,白绿相间的桌布,水晶般的烛台,和电视上资本主义国家小资生活极为相似。而那张大得令人咋舌的餐桌上,摆满了丰富的菜肴,有鸡有鱼,还有虾,那扑鼻的菜香,令人垂涎欲滴,勾得原本就饥肠辘辘的两人一个劲儿咽口水。
而刚才见过的那个美女,系着围裙在这里忙碌着。
林辰暮就指着楚云珊介绍道:“这位刚才你们都见过了,我女朋友楚云珊。这位是阎厂长,这位是黄总工。”
“你好你好!”阎伟斌忙殷勤地说道,黄国斌虽然没他那么世故,却也努力挤出满脸的笑容来。
楚云珊微笑着向他们点头示意,然后又亲切地说道:“快坐吧,平日里也就我和辰暮吃饭,冷冷清清的,今天总算热闹了些。我不太擅长做饭,味道不好,大家多多包涵了。”
“哪里哪里,光是闻着都很香,一定很好吃。”黄国斌就笑着说道。
阎伟斌不由就撇撇嘴,谁说黄国斌为人木讷?这马屁拍得就恰到好处。
落座后,林辰暮就笑着说道:“你们也知道我不太喝酒的,所以今天没准备酒,大家简单吃点就行了。”
“不喝酒好,不喝酒好,我们其实也不太喝酒。”阎伟斌笑着说道。其实他酒量挺不错的,没事时也喜欢喝几杯,不过林书记都说了,他难道还能跟林书记唱反调?
拘谨地夹了几筷子,阎伟斌不由就看了黄国斌一眼,结果发现黄国斌也在看他,神情几乎一模一样,不由就苦笑。当听到楚云珊说自己不擅长厨艺时,他还以为是谦虚客套,可现在才知道,人家还真不是谦虚。东西看起来好看,但吃起了却委实不咋样,难以下咽。
而看到林辰暮却大口大吃地吃,丝毫没有异色,不禁就是大为佩服。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坐上如此高位,光是这份忍耐力,就非常人所能及。
“味道怎么样?”楚云珊就一脸期冀地问道。
“不错,不错,蛮好吃的。”阎伟斌装着很好吃的样子,又夹起一大块肉塞进嘴里,使劲儿咀嚼,楚云珊就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而看到楚云珊脸上的笑容,阎伟斌突然觉得,为了博红颜一笑,吃点苦受点累也是值得的。
林辰暮吃饭的速度很快,而阎伟斌和黄国斌,也几乎在林辰暮吃完的第一时间放下了筷子。
“不吃啦?”楚云珊问道。
“不吃了,已经吃很多了。”阎伟斌笑着说道。
“是啊,在家都吃不了那么多。”黄国斌也笑着说道。这顿饭,估计他们真是终身难忘。
楚云珊也不坚持,就开始收拾起来。黄国斌想去帮忙,林辰暮却说道:“不用,让她收拾吧,咱们去书房谈。”
或许是刚才在同一个桌上吃过饭的缘故,等进到林辰暮书房后,两人的拘谨都消淡了许多。坐下之后,林辰暮说道:“今天叫你们来,主要就是谈谈钢铁厂改制的事。近期厂里的情况还好吧?”
“还好,所有的生活补贴都按时发下去了,大家都很高兴。”阎伟斌说道:“就是工作不好开展,厂里许多部门都是周强的人在把控,阳奉阴违的。”
说话的时候,阎伟斌颇有些苦恼,又有些担心地看了林辰暮一眼。领导将自己提拔起来,可自己却掌控不了局面,这让领导如何去想?
第二百二十四章宏伟蓝
?林辰暮却是摆摆手,说道:“你临危受命,想要很快就掌控局面,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打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大家自然知道谁对他们好。”
听林辰暮没有责怪的意思,阎伟斌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可隐隐又有些失望。他给林辰暮说这些,未必没有以退为进的盘算,顺便还能给周强及其党羽上个眼药,可谓是一石二鸟。可林辰暮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难道说,林辰暮不想趁机对钢铁厂进行一次大清洗吗?自己给他提供了台阶,他完全可以借题发挥,大作章。
“关于改制,你们是如何考虑的?”林辰暮顿了一下,又问道。
这话题可就有些大了,也不大好回答,阎伟斌冥思苦想了好一阵,才悻悻笑着道:“这我可说不好,只知道钢铁厂现在已经经营不下去了。大家要想有活路,就必须要团结一致,进行变革。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嘛。因此,对于改制的事情,我是举双手赞成和支持。”
黄国斌不由就大感佩服,像阎伟斌这番话,他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
“穷则变,变则通,这话说得不错。”林辰暮笑了点了点头道:“钢铁厂的现状,你们比我更清楚。想要彻底根治这个顽疾缠身、病入膏肓的企业,改制是唯一的出路。关于这点,首先从你们开始就要转变思想,并且还要在厂里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大家都明白和理解改制的必要性,减少不必要的抵触。”说到这里,林辰暮不由瞥了黄国斌一眼。
黄国斌面上就火辣辣的。他当然知道,林辰暮这话无疑是点自己,当初对改制最抵触和反对的就是他了,态度极为坚决,也带动了许多工人。可经过林辰暮上次的开导后,他对改制的效果虽然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总的来说,他选择了相信林辰暮。
林辰暮接着说道:“而改制,也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暂时性对策,就像是城市建设的规划者,必须具备前瞻性,不能鼠目寸光,只看到目前所面对的问题,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各种可变性,让企业适应未来的各种挑战……”
阎伟斌呵呵赔笑,心里不明所以,也不敢问,只有用心思理解林辰暮的话。
而看到两人虽然连连点头,可脸上却浮现出一抹迷惑的表情,估计云里雾里的没太明白,林辰暮不由就摇摇头,现在他们所关心和考虑的,跟自己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和他们说这些想必一时也难以理解。
见林辰暮摇头,阎伟斌心头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就以为林辰暮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连忙说道:“林书记请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坚决贯彻落实林书记您的指示,竭尽所能,紧跟市委市政府和管委会的步伐,完成钢铁厂改制的目标和任务!”
这种假大空的东西,林辰暮向来是不感冒的,不过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问道:“目前大家的情绪都还稳定吧?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黄国斌刚想要说话,阎伟斌就抢着说道:“没什么问题,总体来说都还好,尤其是生活补贴准时发放到每个人手里后,大家知道这是林书记从区上拨下的专款,都对林书记感激涕零呢。说是从来都没有碰到过如此心系民众的领导,还说要来管委会给林书记您送锦旗呢!”
林辰暮就摆摆手,在官场摸爬滚打了这些年,他当然能够明辨什么话是真,什么话是拍马屁。比如说阎伟斌这番话,多半就作不得数。自己勒令钢铁厂停产,给他们发放最低的生活补贴,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不骂娘就算不错了,要他们歌功颂德,恐怕是不太容易。
“这些话以后就别再说了,我想听真话,现在企业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你们要知道,任何一点不安定的因素,都有可能对即将要展开的企业改制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林辰暮的语气不禁就有些严厉了。
阎伟斌脸色顿时就有些难看起来,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倒是黄国斌有些不忍,插嘴道:“林书记,其实阎厂长说的也没错。包括当初下岗的职工在内,所有人都领到了生活补贴。钱虽然不多,可生计没了问题,心头就踏实多了。现在许多人对于即将管委会即将拿出的改制方案都很是期待,大家都说,林书记是个好官,应该不会欺骗大家的。”
阎伟斌闻言,差点忍不住抱住黄国斌亲上几口。
林辰暮就摇摇头,笑骂道:“好你个老黄,现在怎么也学起拍马屁了?”
黄国斌老脸一红,就挠挠头讪讪笑着说道:“不是拍马屁,都是真话,真话。”
阎伟斌也趁机说道:“要说问题,当然也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经常会在工人群体中散播一些不利的言论,什么改制就是出卖工厂,上下勾结的瓜分盛宴之类,因此,还有不少人心生疑虑……”
林辰暮眉头不由就微微一皱。这话还没说到几句,阎伟斌就已经在自己面前叫了两次苦,虽然赶鸭子上架,林辰暮也没指望阎伟斌能做出多大成绩,可这样的能力还是令他大失所望。不过他却不露声色地说道:“事关所有人的生计问题,大家有所顾忌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阎伟斌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更不敢接声。不论有什么苦衷和原因,他都是一厂之长,工作没做到位,自然是句批评的话。他嘴微微一动,想替自己辩解几句,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对于领导来说,什么原因和理由并不重要,他们要的只是结果。
林辰暮可能觉得语气太严厉,叹口气,放缓了语速说道:“你们的工作,既要浮得上来,也要沉得下去。不走到职工群体中去倾听和关心他们,你是得不得他们信任的。这方面,黄工,就需要你出面,多帮助阎厂长做做工作。我相信,职工心头都有杆秤,谁的话值得相信,谁的话不值得相信,他们心知肚明。”
阎伟斌只有连连点头:“是,是!”
黄国斌也说道:“林书记,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大家,让大家都明白,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好。”
林辰暮点了点头,见敲打地差不多了,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件来递给两人,说道:“这是目前钢铁厂的改制方案,你们先熟悉一下,然后尽快展开工作。”
黄国斌想要伸手去接,可阎伟斌的动作更快,黄国斌就讪讪笑了笑,又坐了下来。阎伟斌是厂长,这东西自然也应该他先看,自己可不能没了分寸。
件内容并不多,只有的薄薄几页,阎伟斌看得很快,最多也就两三分钟时间他就看完了,脸上的表情极为丰富,像有惊愕,有兴奋,有不敢置信,全都掺杂在了一起,整个人也傻傻的,过了半晌才抬起头来看着林辰暮,结结巴巴地问道:“林,林书记,这,这都是,都是真的?”
他的这番表现,令一旁的黄国斌心里更是像猫抓了一般难受,对改制方案的内容就更好奇了。
林辰暮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要做的改制,并不仅仅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细枝末节的调整和修订,而是要因地制宜地打造一个雄踞西部,集生产和研发于一体,在国际国内的定价机制中都有影响力的钢铁城。”
黄国斌一听这话,浑身不由就是一震,险些把茶几上茶杯给打翻在地。他是搞技术出身的,当然知道林辰暮嘴中所说的这个钢铁城,意味着什么。放眼国内,敢称钢铁城的,也不外乎就那么寥寥几个,而且个个都是在国际上都叫得响名头的。
细数这些地方,能够成功,也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比如说历史积淀、矿产资源、交通、中央财政支持等等,许多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林书记凭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口气?是少不经事?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那这一百多亿的资金从哪儿来?”提及这个天数字的时候,阎伟斌只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天呐,刚开始看到的时候,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百六十多个亿,如果坐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高新区的一把手,他真会以为别人是开玩笑的。
“多少?”黄国斌一听也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可看阎伟斌那丝毫不像是作伪的表情,甚至眼睛里都快要冒出光出来了,看林辰暮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样了。对于他来说,有了一百多亿并不一定能打造出一个钢铁城,可也能够建设一个大型的钢铁集团公司了。而他们之前所担心的各种问题,几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时间,他的心里就好像烧了一团火!
“资金的事,你们就不用管了。”林辰暮淡淡地说道:“你们只管做好厂里的工作就行了。过几天香港国兴集团的人会过来商谈具体事宜,你们可千万别给我搞砸了。”
阎伟斌听到林辰暮郑重其事的交代,马上放下茶杯表忠心道:“林书记您放心,我回去之后马上就召开动员大会,布置工作,落实责任,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林辰暮微微笑了,“那就好,我就试目以待了。”
见林辰暮笑得欢畅,阎伟斌就觉得自己满心的激动兴奋。
第二百三十五章暗流涌动
?乔瑞华默默喝着茶水,听着杨卫国的慷慨陈词,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如果说自己刚来时,还能在柯平、邓全忠、贺国洪等人的帮助下,和杨卫国分庭抗争,丝毫不落下风,可随着几次出击的失利,尤其是西交会期间蔡元峰的到来,风向渐渐就有些变了。以前许多保持中立的常委,慢慢有向杨卫国靠拢的迹象,就连他最铁杆的邓全忠也有些令人琢磨不透了,甚至在好几次常委会上,不顾自己的眼色,硬生生地保持了沉默。
而书记碰头会,他就更没有什么话语权。
书记碰头会没有一定的程式,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周期,只要是书记觉得有要事要商量,随时都可以开,如果讨论干部问题就增加一个组织部长参加。而在许多事情上,“书记碰头会”是最核心的、最权威的,只有“书记碰头会”形成了“一致意见”才会拿到常委会上去研究讨论。
杨卫国就经常利用书记碰头会将他压得死死的,根本就没有还击之力。就拿今天的书记碰头会来说,乔瑞华提出的“村村通工程”,就遭到了杨卫国毫不客气的质疑。
拿杨卫国的话来说,“村村通”是好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武溪目前动工的大项目多,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新机场建设,虽然有一定的中央财政和省上拨款,但大头还是要武溪自行筹集。在资金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搞村村通是不现实的。要搞,也要等几年后财政资金有余力之后。
对于这点,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支持,事情就算是盖棺定论了。
现在,乔瑞华有些理解,为什么自己下来之前老板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自己,要小心杨卫国这个人。除了一把手先天的优势之外,杨卫国这个人,心思细密,手段老到,加之背景也很强硬,确实不好对付。他就好比是无孔不入的水银,只要有一丝缝隙,就慢慢往里面渗透,等你发现时,已经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而杨卫国现在所说的,是关于提拔云山区区委书记于寒安担任市长助理的。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乔瑞华脑海里顿时还是浮现出了于寒安那身板瘦削、面色鹜黑、满脸皱纹的身影。
这个人乔瑞华有一定的了解。他虽然比不了南桥区区委书记陈天桥,在武溪也算是个老牌的区委书记了,不贪财不好色,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甚至烟酒都不沾,在官员里根本就是个另类。衣着也非常随便,夏天一件白衬衫。冬天一件军大衣,几十年如一日。
可就这么一个人,却一直都不太招领导待见。有人说他太无趣,又不懂得揣摩上意,因此难讨领导欢心。也有人说他就是个好好先生,在云山区当区委书记,却没什么魄力,几乎完全被架空,任期内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不被撤换就算烧高香了。
乔瑞华就很有些纳闷了,杨卫国为什么就要提拔这么一个人呢?市长助理,虽说比起副市长来说还相差甚远,可却也算是一只脚迈入市领导行列了,如果运作得当,又有人助力,成为真的市领导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难道说,杨卫国此举,只是为了让于寒安挪窝?
乔瑞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有些凉了,涩涩的苦,心里却更苦。
即便洞悉了杨卫国的盘算,他也无能为力,在人事任命上,市委书记原本就有先天的优势,何况,即便是有柯平的支持,他在书记碰头会上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杨卫国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又岂会将这个提案抛出来?
一旦书记碰头会上通过了,常委会上还会有阻力吗?如果是以前,他还有狙击一下的心思,就算于事无补,也让杨卫国不那么好受。可现在心思也淡了。而杨卫国把控了人事任免权,就能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也会让更多看到希望的人趋之若鹜地往他身边挤,如此循环下去,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可自己,究竟还能做些什么呢?一时间,乔瑞华有些迷茫了,甚至心头涌起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武溪,真是自己仕途中的滑铁卢吗?
……
结束了同林辰暮的通话,杨卫国坐在沙发上怔怔出神,这段日子,心里不知道怎的,一直很浮躁。
林辰暮在电话里,详尽汇报了东江钢铁厂改制的工作。这几天,林辰暮几乎全都扑在东江钢铁厂,其他工作几乎都交给唐凝和苏昌志负责,有什么必须要他亲自处理的件,也是由专人送去钢铁厂给他审阅,可谓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可杨卫国却莫名的就有些担心。一百六十多亿的大手笔,就算杨卫国都觉得诚惶诚恐的,不得不再三考虑,细细琢磨,何况一个高新区?
想法是很好,方案看起来也很完美,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杨卫国却始终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项目越大,方方面面的环节就越容易出问题,况且近百亿的投入,高新区为了筹集这么大一笔资金就连办公大楼都要卖了,万一资金链断了,整个高新区的财政都会被拖垮。
按理说,依照高新区目前的情况来说,解决东江钢铁厂的问题有很多方法,根本用不着铤而走险,选择这一种最激进的方式。在杨卫国看来,这和林辰暮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从进入官场后,因为各方面的缘故,他一直都顺风顺水的,没跌过什么跟斗,以至于行为做事越来越理想化,从而忽略了各种潜在的危机。
杨卫国记得,自己外放之前,姜老以前曾经对他说过:这个社会,最容易当的是领导干部,最容易犯错的是领导干部,最不容易提拔的是领导干部,最容易下台和最不容易下台的也是领导干部。所以不管占了哪个位子都一定要珍惜,因为这些位子不管大小,每一个位子时时都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在盼着,每一个位子其实都既危如累卵来之不易。
因此,杨卫国也不希望林辰暮去轻易犯险,年轻人有冲劲儿是好事,可一旦失误,被人拿捏着把柄,对于今后的发展是很受影响的。他杨卫国可以出事,林辰暮却不能出事。
杨卫国就考虑,是不是应该和林辰暮谈谈,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随即被拧开,傅泽平就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呵呵,泽平市长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杨卫国就笑呵呵地起身迎接道。虽然在小范围内,他和傅泽平也就一些问题发生了分歧,但总体来说,两人还是处于蜜月期的合作伙伴。武溪势力纷杂,没有谁能够有绝对的优势和话语权,不合作,就难以应对其他势力的挑衅。
傅泽平却没有寒暄,而是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欲言又止的。谢靖似乎也看出他有要紧事,倒了两杯热茶后,极快地退了出去。
门关上之后,傅泽平才不无紧张地问道:“杨书记,你听说了吧?”
“听说什么?”杨卫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傅泽平焦急地说道:“我听说,在前不久的中央老干座谈会上,王老对国企改制动辄就卖厂的行为进行了极为严厉的批评,言辞极为激烈,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杨卫国眉头不由就蹙了起来。这事他当然有所耳闻,对这个王老也颇有些了解。
王老是党内少有的经济学家,权威人士,曾经担任过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主任、社科院的院长。他的许多观点和看法,都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如今虽然退居二线了,不过影响力却不减反增,据说不时还会有中央首长去拜访他,就一些重要问题征求他的意见。
因此,王老的发言顿时就激起了千层浪,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了他的观点,并有媒体分析,这可能是国内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信号。
可傅泽平这时如此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又意欲何为呢?
心头虽然满腹疑云,不过杨卫国却不动声色地笑着说道:“我觉得王老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引进其他资金,改善企业原有资金和所有权结构,并不是什么症状都适用的万能药。一窝蜂地打着改制之名变卖国有资产,确实该好好整治整治了。”
“杨书记,这些大道理我都懂,可我听说了,王老这番话就是冲着咱们武溪来的,而且矛头直指东江钢铁厂。”傅泽平满脸都掩饰不住的焦急。
饶是见惯了大风大雨的杨卫国闻言也不由愣了一下,随即又笑着说道:“我看不会吧,东江钢铁厂的改制,并不是单纯的卖厂,而是有极其完善的整体规划的,和其他地方的改制完全不同,王老又不知情,怎么能轻易下决论呢?”
“那估计是我听错了吧。”傅泽平眼里闪过一丝别样的眼神,却又笑着说道:“虽然我对高新区报上来的方案还存有许多疑问,也谈不上认同。可也不认为和卖厂有什么关系。其实老人家早就说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又何必去拘泥于那么多的形式?经济,是没有政治形态的。”
两人就不再讨论这个话题了,而是又聊了聊其他方面的工作,并愉快地达成了一致,傅泽平这才离开了杨卫国的办公室。
可杨卫国的心,却始终难以平复。他又拿起改制方案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第二百三十六章祸不单行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厚重的云雾盘踞在天边,夕阳只能透过云层的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
林辰暮站在窗前默默吸烟,心情极为烦乱。
不论王老的言论是不是针对东江钢铁厂而来的,可此话一出,却顿时将东江钢铁厂推上了风口浪尖。现在,国内许多媒体都开始了这方面的大探讨,并细数了不少地方改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中的贪腐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更有媒体统计出,改制中出现贪腐的比例,要比平常要高出数百倍,缺乏有力的监管、政fu官员权力过大,搞一言堂是导致这些问题频发的最根本原因。
而国家有关部门虽然还没有叫停国企改制,但在短短几天内就这方面连续下发了两次通知件,要求各地做好国企改制的监管工作,杜绝各种**问题,就足以说明事态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林辰暮还坚持搞东江钢铁厂的改制,无疑就将自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为此,杨卫国也给林辰暮打了电话,希望他将钢铁厂改制的事情暂且放一放,当然,如果有其他方案更好。
原本已经有些收敛的苏昌志,这几天也突然活跃了许多。今天的会议上,更是在没有和林辰暮进行过事先沟通的情况下,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在不改变东江钢铁厂现有架构的基础上,注入资金,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技术工人进行全面培训等。拿苏昌志的话来说,东江钢铁厂不缺人才,缺的只是资金,只要有资金,很快就能盘活企业。
对于苏昌志的提案,唐凝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可下来也劝林辰暮,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还是尽量低调一点。虽然苏昌志的这种方式,不一定能够治标治本,从根本上解决钢铁厂的问题,但让企业再苟延残喘几年却是没问题的。几年以后会是怎样一个情况,谁又知道呢?
唐凝有一句话没说,不过林辰暮听得出来,几年后,他还在不在高新区都还是未知数。到时候,钢铁厂有什么问题,也是下一届领导班子头疼的事情,自己何苦拿自己的前途来冒险?
唐凝的一番好意林辰暮明白,如果从把稳的角度来说,选择苏昌志的方案是最没有风险的。钢铁厂有了资金注入,继续开工,工人有班上,烟囱继续冒烟,而管委会也暂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风风光光,看起来自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隐患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像是不断往里面吹气的气球,气球鼓得越大,破的可能性就越大,真到那一天,破坏力更大。
“想要做点事怎么就这么难呢?”林辰暮不禁就轻叹了口气。
他满腹怨气不是针对王老去的。其实平心而论,王老的批评和担忧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改制几乎已经是一种流行术语了,许多人更是借着改制之名上下其手、大发横财。甚至还有某些政fu领导为了一己私利,将原本经营尚好,根本就无须改制的企业也强行进行改制,搞得民怨极大。
在这种背景下,叫停许多名不副实的改制是很有必要的,可偏偏事情就出在东江钢铁厂改制的当口,就让林辰暮不得不浮想联翩了。
这时,就感觉一只柔软的小手抓住了自己的大手。回头一看,楚云珊站在自己身旁,雪白的针织绒衫,瘦腿七分裤曲线玲珑,露出半截雪白细腻的小腿,浅蓝色高跟凉鞋,白生生的小脚只涂了淡淡的蓝色甲油,显得清丽绝伦。她关切地看着自己,轻声问道:“怎么啦?碰到麻烦事了?”
林辰暮摇摇头,用力握住楚云珊的手,笑着说道:“没事,怎么?你今天没去学校?”
楚云珊在家也闲不住,除了给林辰暮拾掇房间和煮饭之外,闲着没事,就跑去一个培训机构当老师。她原本就是从国外回来的,以前又当了好几年的老师,因此,干这个培训老师自然是手到擒来,一点问题都没有,林辰暮也由得她。不过,要说长远的,还得回东屏去拜会过楚建国,得到他同意之后,想办法把楚云珊的工作调动过来。
楚云珊就摇摇头,笑着说道:“没事,我在家陪你。”
“呵呵,又旷课?你的学生还不恨死你啦?”林辰暮就调笑着道。
楚云珊慢慢靠在林辰暮肩头,说道:“不去了,就想在家陪你。”声音极为温柔,就像是能抚平人内心的创伤。
林辰暮心情蓦地就好了许多,他也不说话了,就这样拥着楚云珊两人站在窗前看着落日余晖,享受着这只属于两人的宁静和温馨,仿佛所有的烦扰忧愁,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
不知道过了多久,似乎两人都已经忘记了时光的流逝,却突然听到刺耳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林辰暮不想去管,不过怀中的楚云珊却是动了动,然后轻轻离开林辰暮的肩头,温柔地对他说道:“你先接电话,我去给您泡茶。”
林辰暮点了点头,看着楚云珊窈窕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眼前,这才懒洋洋地接起电话。
电话是陆明强打来了,刚一接通,就听他大大咧咧地说道:“林书记,在家?出来喝一杯?”
林辰暮就笑笑,说道:“怎么,今天怎么这么好兴致?”
“嘿嘿,这不是一个人喝酒觉得没劲儿吗?”陆明强笑呵呵地说道。
林辰暮知道陆明强这是得知了消息,怕自己心头郁闷,想陪自己解闷,就说道:“算了,我在家陪芸珊,就不去了,你找别人吧。”
“那行,不打扰林书记你们二人世界了。”听林辰暮的语气似乎没什么事,陆明强就笑着说道。
可挂断了电话,陆明强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眼神甚至有些阴冷。他看着放在烟灰缸上已经熄灭的烟喃喃自语道:“既然有人想搅局,那干脆就让这局更浑一些好了。”
说罢,从兜里摸出手机来拨通了一个号码,厉声说道:“今天晚上全部出动,把蓝色夏威夷给我荡平了。”
“啊?蓝色夏威夷?”电话里的人似乎就有些惊讶和迟疑。谁都知道,蓝色夏威夷是很有背景的,许多官员子弟都经常在这里出入。况且,蓝色港湾根本就不在高新区辖区内,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去查封店,还不把天给捅破啊?陆局这又是哪根儿神经没对了?
“还需要我再重复一遍吗?”陆明强没好气地挂断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赵义凡望着手中还嘟嘟响的电话,不由就有些坐蜡了。陆局的脾气他很清楚,如果今天自己在这件事上有半点拖泥带水,估计明天就被打发去坐冷板凳了。
“人死逑朝天,天塌下来有陆局顶着,怕个铲铲。”咬牙切齿地爆了句粗口,赵义凡抓起桌上的警帽,大步走了出去,边走还边大声吆喝道:“集合,有活干了,都***给我快点,王小山,你***磨磨蹭蹭的干什么?没吃饭啊……”
二十多分钟后,警笛长鸣,一辆辆警车飞驰而来,在“嘎嘎”的刹车声中停下,将霓虹闪烁、富丽堂皇的蓝色夏威夷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大批穿着制服的干警下车,围警戒条,踹门进店,有那挺横拦截的保安被一个个按倒在地,平日里歌舞昇平的蓝色夏威夷顿时就是一阵鸡飞狗跳。
而此时,林辰暮悠哉悠哉地坐在沙发上品着楚云珊亲手泡的茶,不时还点评几句:“开水烧老了点,泡茶泡茶,七分水三分泡,水的火候很重要……”
楚云珊却是点了点头,还从兜里拿出小本子来细心地记上。
小本子里记录的,都是林辰暮的一些生活习惯,包括他的口味、喜欢吃什么菜等等,而且从大学时就开始记起了,一直到如今。她总是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能给林辰暮最体贴入微和满意的关怀。
而看到这一幕,林辰暮不由就挠挠头,看来以后自己说话真要注意了,免得楚云珊就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他记得有一次,自己无意中说了哪一家的鸡汤熬得好,不曾想,楚云珊第二天就不辞辛劳地跑到这家餐馆去,软磨硬泡的想要别人教她未果,又买了鸡汤回来,尝试着熬制,自己得知后,真是又感动又好气。
林辰暮琢磨,要如何和楚云珊说,门被叮叮敲响,敲门声似乎有些急促。
楚云珊过去打开门,却是唐凝。
林辰暮也不禁皱皱眉头,他知道,如果没什么要紧事,唐凝是不会来自己家里的,以前是为了避嫌,现在楚云珊来了,她就更怕楚云珊胡乱猜忌。毕竟在武溪,她和林辰暮之间的传闻是从来停止过。
“有事?”
唐凝点了点头,神色很是凝重,甚至显得有些慌张,刚一进门,就亟不可待地对林辰暮说道:“林书记,刚刚接到香港国兴集团的通知,说是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取消了东江钢铁厂的投资合作计划!”
“什么?”林辰暮蓦然色变,不自禁的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第二百三十七章殃及
?书房里是袅袅升起的烟雾,书桌上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台灯下,乔瑞华揉着额头,很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他平常是很少抽烟的,偶尔抽几支,也是为了应酬。可今天,烟却是一支接着一支,两道浓眉紧锁在一起,似乎有什么解不开的结。
原本看到林辰暮身陷东江钢铁厂的泥潭之中,乔瑞华大感快意,觉得是自己的机会来了,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番,最好是能借机将林辰暮掀翻在地,然后再重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难以翻身。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电话却令将他所有的心情全都吹得烟消云散。
电话是他在瑞江南渠的老部下,时任南渠副市长殷利兴打来的。殷利兴可以说是他的铁杆,就好比林辰暮和陆明强之间的关系一样,从来都是共进退的。而他当初离开南渠时,也是花费了不少劲儿,才将殷利兴提拔起来,担任南渠分管工业的副市长。
不是他不想放手,而是在这个位子安排上自己最亲近的人,才会令他放心。因为有太多事捂着盖子,那盖子是万万掀不得的,即便瑞江是在苏家的后花园也大意不得。
可就在不久前,殷利兴慌里慌张地给他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一个不大好的消息。那就是省国资委和发改委,似乎准备对无线电厂当初的改制进行彻查。
一听到这个消息,乔瑞华顿时就有些慌神了,虽然他口中还若无其事地安慰着殷利兴:“利兴啊,别太杞人忧天了,天塌不下来……”
毋庸置疑,在当初南渠无线电厂的改制中,乔瑞华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是在他主导下,价值上亿元的无线电厂,被一家叫做广汇投资公司几乎没花一分钱就收购到了囊中。当地政fu不仅没有从中获利,反倒要作为担保,替新组建的电子厂贷款三千万,以作为电子厂再生产的启动资金。而无线电厂的债务,全部由政fu承担。
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方案,在乔瑞华的帮助下,竟然堂而皇之地通过了南渠常委会的讨论。而后,自乔瑞华以下,瑞江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从中分得了一杯羹。
其实,这么大的事,要说省里一点风声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乔瑞华也不怕,他毕竟是苏宏远的人,即便苏宏远现在上调首都了,在瑞江的影响力仍然是无以伦比的,打狗都要看主人。可现在,省国资委和发改委的人,却要来翻旧账,就让他似乎嗅到了一丝不平常的味道。
事情肯定是经不起查的,就算当初乔瑞华大肆造势,声称无线电厂是包袱,市政fu已经无力承担,对方条件虽然苛刻,却不失是盘活厂子,一劳永逸解决无线电厂问题的法子。可真要去细查,这一切就像是美丽的泡沫一样,一戳就破。
而更令乔瑞华忐忑惶恐的是,在广汇投资收购了无线电厂后,有无线电厂的人向相关部门反应,引来乔瑞华的忿恨,殷利兴更是花钱雇人殴打吓唬这名工人,不曾想,一失手,居然将人给打死了。虽然事后行凶者被很快送走避风头,案子也一直没头绪,可乔瑞华却怕事情一并给翻出来,那恐怕就连苏宏远都保不住他。
乔瑞华怕是怕,却还不至于六神无主。因为他明白,在国内这块土地上,不管你个人的能量有多强,本事有多大,那都没用。最终还是得靠实力说话,得靠势力说话,得靠集体和整体的力量说话。有人想要挑战自己,那就要挑战自己身后的整体力量。乔瑞华也相信,老领导是不会坐视,有人在自家后花园里搞风搞雨的。
乔瑞华最担心的,还是让老领导失望,前途从此黯淡无光。
琢磨了许久,乔瑞华阴沉的双目闪过一丝怨毒,血丝瞬间布满了他的双目。他从兜里掏出一个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只说了几个字:“我不想有任何的隐患,你明白吗?”
放下电话后,乔瑞华喝了一口茶,脸上的表情才渐渐恢复了常色,然后将手机中的手机卡取了出来,折断,又丢在烟灰缸里点燃,看着手机卡化为灰烬,这才淡淡笑了笑,慢慢站起身,起身向外走去。
与此同时,首都某幽静的院落,装饰雅致的书房里,一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人慢慢放下了手中的报纸,轻轻摇了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道之平步青云 http://www.xshubao22.com/5/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