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红色攻略 第 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际怯泄媛傻模衷诩啪姆藕妥さ囟脊剂耍蠹蚁欣次奘驴梢远哉找幌拢茨懿荒苷页霰臼榧啪诺拿媛桑?br />

    第030章泅渡、滑行

    扫果屏属于扣林山余脉,这里属于老山战区,一直以来是各大军区侦察大队的主战场之一。

    此时,天色已经完完全全地黑暗下来,丛林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偶尔动物之间的撕咬声打破了寂静,很快就又平息下去,丛林继而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山顶,一堆普普通通的草丛中轻轻动了动,两侧的杂草慢慢地朝两边倒下,露出一个脑袋,脸上涂满了黑色的无名涂料,看不清楚脸庞,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雷达一般扫视着前方的环境。

    月色下,山下的一条小河缓缓流淌着,频频闪动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反光。

    良久,这个脑袋伸出双手,在空中打出了一个交替掩护前进的手语。

    顿时,他周边的几堆杂草和灌木丛中传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两道人影动作轻盈地顺着山坡而下,犹如两道鬼魅一般,穿行在丛林中。

    紧接着,那个脑袋提起地上的步枪,紧随而下,他身后又立即跟上了两道身影。

    忽然,最前面的两道人影停住了脚步,那个脑袋第一时间朝后打出了停止前进的手势,顿时后面的两道人影马上停止了脚步,就地趴下掩蔽起来。

    淡淡的月色中,山下的小河边出现两个身影,看装束,他们属于越军步兵部队。他们挎着ak…47步枪,沿着河边不规则地行进着,时而停下脚步蹲下身子凝神静听,然而起身继续沿着河边行走。

    “越军的巡逻兵,这几十年的战争还真不是白打的。”

    那个脑袋心里暗道一句,不错,此人正是李路。借着淡淡的月色,他把那两名越军士兵的动作看得清清楚楚。之所以蹲下身子,是因为在夜晚,这样做可以利用微亮的天空作为背景,如果有人在山脊线或者地势较高的地方活动,马上就可以发现。

    所以他才暗暗感叹越军几十年的战争没有白打,的确作战经验很丰富。

    只是这里已经距离边境线有十公里,越军的警惕性依然如此之高,让李路不免觉得任务又艰巨了几分。

    黄昏时分,李路率领短刀突击队选择了从扫果屏越过边境线。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选择在黄昏时分进行渗透,因为这个时候人的知觉是最敏锐的,精神也是最亢奋的。也很少有人选择在双方频繁交手的地方越境,因为这样意味着遇上敌人的几率增大了几分。

    但是李路就这样选择了,在敌人没有想到的时间和地点开始渗透,出其不意的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于是,此时时间不过晚上九点,短刀突击队已经深入了敌纵深十公里。这一路,在李路的带领下专门寻找野兽的足迹行走,很好地避过了可能出现的各种陷阱和雷区。

    只是,这样时间不免也耗费了不少。

    那两个越军士兵渐行渐远,慢慢的就消失在黑暗中。

    李路前面的两个人影正是突击手赵荣军和黄观辉,在队伍处于前进姿态的时候,他们扮演的是尖兵的角色。

    赵荣军用稍带生涩的手语询问李路是否继续前进,李路打出一个稍安勿躁的手语,继续观察小河对岸的情况。

    他回想刚才那两个越军士兵沿着河边行走的路线,稍稍皱眉之间便想通了,随即朝队伍最后的刘小光和龚令辉打出提高警惕的手语,然后悄无声息地潜行到赵荣军身边。

    狙击小组一般都是存于队伍最后,担负的是远程火力支援和压制任务。

    “你注意到他们的行进路线没有?”李路压着声音,几乎是和赵荣军脸贴脸地说话。

    “河对岸埋有地雷。”赵荣军点了点头,简单扼要地说道。

    他是短刀突击队里最沉默寡言的人,也是经验很丰富的侦察兵。平时聊天,或者突击队开小会,他都几乎不发言,除非李路点到名字。领导让干啥就干啥,从来不提建议,属于领导眼中典型的好兵。

    从外表看,赵荣军最大的特色就是门牙有点暴。或许,这是他不轻易张嘴的原因?

    李路说道:“可能河里也布置有陷阱。”

    赵荣军一怔,随即马上觉得很有这可能,不免为排长大胆的判断感到佩服。想着,他就放下手里的八一杠,然后默不作声地开始解身上的装备。

    李路一把抓住他的手,压着声音问道:“你干什么?”

    赵荣军说道:“我泅渡过去看看情况。”

    李路扯他的衣服一把,凑近了一字一顿地说:“谁让你去了?服从命令!下不为例!”

    赵荣军愣住了,没想到会是这样,他以前执行渗透任务的时候,遇到这种不明情况,都是尖兵前出探出一条路来,这都不用下命令的。

    谁都知道这样几乎等于用身体去探路,但是不这样能怎么办?

    但是,显然李路不会用一个战士的性命去换一条安全的通道,至少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

    李路看了看赵荣军,决定忙里偷闲指点指点他,手指着小河,说道:“你看,河水上游一段和下游一段有什么区别?”

    赵荣军重新端起了步枪,凝神观察了一会,说道:“上游水流比较急。”

    李路点点头,说:“没错,这么急的水流,是很难布置陷阱的,所以,那里肯定是安全的。”说着,他看了眼赵荣军,“遇事多想想,别整天想着搞趟地雷那一套。”

    赵荣军佩服不已,排长简简单单的就找到了安全的通道,这比他刚才要用身体去探路要好上太多太多!

    后世中,每当李路看到南疆战事中,许多战士不得不用身体去趟雷区,用血肉之躯为部队生生开出一条进攻的通道,心里就非常的不是滋味。一方面为前辈们的献身精神而感动,一方面为国防军只能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清除地雷感到悲哀。

    现在,当他面临同样的问题时,他其实没有太多的办法,后世那些先进的扫雷仪,现在的国防军装备库里压根就没有。他的办法,只能是沉重冷静再冷静,认真地观察分析每一处细节。

    任何防御总会有漏洞的地方。

    “小黑!”

    李路低声换道,黄观辉迅速地向这边靠近,趴到了他身边。

    把手一指小河上游最窄的地方,那里有一块凸起的大岩石,李路说道,“看见那块石头了吗,你从那里过河,按照我教你的方法搭建滑索。”

    黄观辉紧了紧身上的缆绳,排长交代他一直背着这捆东西,现在有了用武之地。

    此时,赵荣军拉住黄观辉,对李路说道:“排长,我去吧。”

    李路知道赵荣军担心黄观辉这个新兵做不好,但是他却有自己的考虑,“不用,小黑水性最好,他可以的!”

    除了水性,让黄观辉这个新兵多长些经验,是李路的目的之一。现在还好,一旦进入了敌纵深,那才是真正的战斗开始。

    黄观辉冲李路感激地点点头,对赵荣军说道:“班副,放心吧,我能行!”

    说完,就麻利地屈着身子沿着灌木丛朝山腰运动过去。

    这时,李路向其他人打出手语,让大家做好准备掩护黄观辉。同时,他把八一杠据起来,瞄准了河对岸,随时准备压制有可能出现的越军。

    只见黄观辉找到了一颗大树,迅速地接下缆绳打上了一个稳固的活结,然后动作快速却不失谨慎地慢慢朝山下潜行,很快就来到了河边。

    这个时候,李路争取来的四天临战训练的作用凸显了出来。短短几天之内,李路按照每个人的分工,分别教授了他们相应的后世特种作战的技巧,虽然有点灌鸭子的嫌疑,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黄观辉的动作虽然还有些生疏,但是动作没有乱,有板有眼的。

    在他把缆绳的一端系在树干上之后,火力支援手牛二默契地运动到了这里,一只手拽进了绳子,另一手擎着机枪瞄向了对岸。如果黄观辉在泅渡过程中遇险,可以第一时间把他拉上岸。

    扫果屏下面的这条小河,从上面看,在地形地物的参照下显得小,但是走进一看,却是一条水流充沛宽度最少都在二十米以上的河流。过了这条河,就是连绵十几公里的较为平坦的丛林地带。

    也就是说,只要过了这条河,短刀突击队就能在范围很广的丛林中游刃自如。

    李路紧紧盯着黄观辉的动作,他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因为根据对河流两侧的地势判断,这条河的深度至少在两米以上,加上水流喘急,全副武装泅渡的难度很大。

    他又一次想起了后世的便携式充气皮艇,卷起来就是野营蚊帐大小的东西,充足了气就是一条可以载两个人的皮艇。

    要是有这种东西该多好啊!

    想归想,终究要面对现实。黄观辉已经下了水,他把绳子的另一端绑在了自己的腰上,步枪大背在后面,缓缓地朝河里走去,突然间他消失在河面。

    众人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焦急万分地死死盯着河面,牛二已经开始去拉缆绳。

    忽然,河面上轻轻绽开一圈涟漪,一个脑袋露了出来,是黄观辉!

    大家高高提起的心顿时落了下来,牛二重重舒出一口气,放松了绳子。

    黄观辉慢慢地向河对岸游去,在水流的作用下,速度很慢,而且慢慢地朝下游偏移了一些。不过他似乎在刻意借助水流的助力,成一道斜线速度更快地向对岸靠近。

    看到这一幕,李路不禁嘴角含笑,暗暗点了点头。这小子挺聪明的,知道借用水流的力量采取斜线的方式泅渡。要是只知道和水流对抗,不但速度会慢下来,而且还会过度地消耗自己的体力。

    终于,黄观辉成功上了岸,但是他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趴在河岸边上,停顿了一下子。

    看到这,李路更加欣慰了——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材!

    第031章成功渗透

    黄观辉没有急着上岸,是因为之前李路提醒过他注意河滩,之前他也发现刚才那两个越军巡逻兵沿着河滩行进的路线是不规则的,显然是布置了陷阱。

    月色下,他的双眼仔细地搜索着前面的一片河滩,果然,河水朝岸上潮退之间,他很快就发现了一枚露出一小点的——反坦克地雷!

    越军傻13了吗,在这里埋设反坦克地雷!

    黄观辉就要摸上去排掉它,反坦克地雷的压发重量非常大,就算一个人站在上面使劲踩,都不会爆炸,本来就是用来反坦克的,感受到足够的重量反坦克地雷的引信才会启动引爆。

    突然之间,他脑中闪过了之前临战训练时,排长反反复复强调的一句话——特种作战是一项细腻的工程,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到行动的成败!

    这是李路第一次把特种作战的理念引入部队,短刀突击队六名成员,成为国防军第一批接受这种新型作战思想,并且将其投入实战的国防军军人。

    反常即为妖!

    排长的话在黄观辉耳中乍响,越军绝不会把反坦克地雷埋设在几乎没有坦克经过的河滩上,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观察了一阵之后,黄观辉发现了异常——一根细细的线索就在他前方不到三米的地方出现,在月色下一下一下没有规律地闪动着极其细微的亮光。

    顺着线索看去,一头向河岸上的树林延伸,一头连接在那枚反坦克地雷上。

    果然有问题!

    如果李路在场,他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带有报警功能的诡雷。只要试图排雷,就会触动报警装置,布置在树林里的可能是一颗反步兵拌发雷,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报警装置。

    黄观辉虽然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他知道一点,那就是这枚反坦克地雷不能碰。

    这个时候,他不知道整个短刀突击队看见他趴了几分钟都没动,在为他担心着。如果不是李路频频朝牛二打手语示意他静等,牛二就要拽动绳索了。

    找准了路线避开那道细细的线索,黄观辉开始动了,他突然跃起,弯着腰用小碎步快速地朝岸边的树林移动,过程之中,后背上的八一杠已经端在手里,枪口指向了前方。

    八一杠的防水性能非常出色,就算放在水里浸泡三天三夜,拿出来照样可以射击。这就是短刀突击队没有对武器作防水处理的原因。

    牛二手里的绳索骤然被拉直,他急忙放开,很快,原本还漂浮在河面上的缆绳就被拉起来,绷得紧紧的。

    细细看去,缆绳从扫果屏的山腰向对面的小山坡延伸,呈斜向下的样子,横跨过二十米宽的河流。

    牛二手里捏着的缆绳传来一股力量,这是黄观辉发来的信号,他当下朝李路那个方向竖起一个大拇指!得到李路的回应之后,他就在附近寻找了一颗树干半蹲下来,成跪姿据枪姿态,瞄准了对岸。

    短刀突击队其他人快速向滑索靠近,所有人都谨记自己的序列。

    本来按照队伍的顺序,应该是赵荣军先过去,但是他被李路拦住了。李路要第一个过去,赵荣军喉咙动了动,终究没有说话。

    李路把八一杠大背起来,解下武装带,暗暗使劲扯了扯,然后把武装带搭在绳索上,双手各抓住一头,就成了简易的滑行态势。

    他目测了一下距离,黄观辉选择的这里山体陡峭,显然是为了适合滑行的地方。他心里有数,突然启动,人从山腰向下疾奔几步,身体就腾空而起,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人吊在绳索上快速地朝对岸滑去。

    而他整个人和全身的武器装备的重量,都依靠一条武装带支持着!

    绳索的斜度足够,李路滑行的速度非常快,转眼就顺利到达了对岸,接着他用力扯了扯绳索,给后面的队员传达出可以继续通过的意思!

    在临战训练的时候,李路就考虑到克服河流峡谷等地形障碍的因素,专门利用时间教大家使用这种简易的滑行方法。从如何搭建滑索,到滑行的办法,很是练了一番。

    苦于没有滑索装备,李路只能选择了韧度足够的牛皮武装带作为滑行的关键物品。经过多次测试,部队配发的牛皮武装带可以承受两百斤的重量。

    但是测试归测试,实际使用过程中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他第一个进行滑行,心里打的无非是先以身试险一番。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令部下敬佩的指挥员,不单单是要足智多谋,以身作则的带头示范作用永远是最重要的一条之一!

    因为这是部队,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他人很快就滑行到了对岸,他们的动作虽然没有李路的那样流畅中带有潇洒,期间重量最大的牛二还在在半空中停住了,幸亏李路事先就考虑这一点,安排麦光华在他后面,麦光华狠狠地往牛二的屁股上狠狠地踹了一脚,总算有惊无险地安全通过。

    最后一个通过的是龚令辉,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考虑到刘小光的85式狙击步枪不能碰水,其次呢,说来也巧,短刀突击队里水性最好的就是两个新兵,黄观辉和龚令辉,一个是在海边一个是在长江边长大的。

    最后一个通过的人,要回收绳索,所以必须和第一个通过的一样,泅渡。

    龚令辉的通过没有悬念,有了绳索作为牵引,牛二一个人就把他给从河的那边拽到了这边。这厮端得是力大无穷。

    跨越了河流,就算是真正进入了敌纵深。

    飞快地消除了痕迹,黑夜之中,短刀突击队就隐入了茫茫的丛林中去。这里刚刚发生了一起堪称这个时代精彩绝伦的渗透行动,所有的痕迹被仔细地消除掉,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没有与敌交手的渗透性的,才有资格称之为经典。

    一个小时之后,越军巡逻兵再一次来到这里,他们检查了报警装置,完好无损,然后慢慢地沿着既定的路线继续巡逻而去。

    他们不知道,就在一个小时前,有一支精悍的突击队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了他们自以为很严密的防线,进入了他们的核心纵深地带。

    同样的夜晚,南疆前指,作战指挥中心里灯火通明,事实上,1979年以来,这里的灯火从来就没熄灭过。

    近十年时间,后勤部门已经记不清更换过多少次照明设施。

    作战参谋们脚步匆匆地来回往返,几个负责作图的资深参谋围在一张大桌子上低声地讨论着,技术参谋强打着精神照顾着电子仪器,勤务兵手里的暖水瓶就没放下过。

    这个场景通常说明,正在进行着一场规模战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在为一支只有七个人的侦察小分队的去向紧张地工作。

    “短刀突击队现在在什么位置?”

    挂在墙壁上的一副大比例的战区地图前,站着一个中年军人,身上的军装旧得几乎看不出原来的色彩。此人正是首都军区南疆前指总指挥、第9集团军军长梁国栋。

    老山轮战中,按照参战军区来设立前方指挥部。此时,正是首都军区第9军担任老山轮战的总体任务,所以,前方总指挥由该军军长担任。

    面对军长的第三次发问,马上有一个参谋答道:“六个小时前,扫果屏汇报,短刀突击队在那里出现,但是具体位置不清楚。”

    梁国栋大步走到大桌子前,扫视着上面的作战地图,脸色已经变得阴沉。

    “擅自改变路线,这个突击队队长胆子也太大了!”

    一名中年参谋用铅笔在桌子上重重一磕,带有怒气地说道。

    梁国栋没有说话,看了一会地图,试图从中看出短刀突击队的位置,良久,他扭头问:“电台联络有消息吗?”

    技术参谋马上站起来,回答:“已经尝试联络了十一次,没有回应!”

    “搞什么飞机!”梁国栋终于蹦出一句。

    他不能不生气,前指已经给短刀突击队划好了行动路线,前线的部队也做好了火力掩护他们渗透的准备,整个作战计划全部都做好了。不料,那个胆大包天的突击队指挥员居然执行了无线电静默,擅自改变了行动路线,而且还断了和前指的联系!

    “去,查一下这个指挥员!重点是政治成分!”说这话的却不是梁国栋,而是第9军政委王肃。

    “是!”

    马上有作战参谋开始往第17侦察大队打电话。

    梁国栋皱着眉头,对王肃说道:“老王,你怀疑这个指挥员有问题?”

    王肃是典型的政工干部,老运动员了,那根线始终绷得紧紧的。他说道:“事情太反常,无线电静默还能理解,擅自改变行动路线问题就不简单了。”

    梁国栋不再答话,走到电话机旁,“给我要陆勇!”

    很快,电话就接到了第17侦察大队大队部,梁国栋开口就说道:“我是梁国栋!陆勇,短刀突击队指挥员是谁?”

    只问了一句话,梁国栋就不再言语,而是认真地听着陆勇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来,慢慢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越来越近紧。

    良久,梁国栋对着话筒说道:“你明天过来前指!”

    撂下电话,梁国栋脸色的忧虑更深了几分,其中还夹带着些许无奈。

    王肃察觉到搭档的变化,走过来沉声问道:“什么情况?”

    梁国栋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地说,“指挥员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们恐怕会有问题了。”

    第032章A或B

    清晨,一群小鸟扑扇着翅膀从远处的香蕉林里飞出,在空中转了几圈,然后再次隐入延绵好几公里的香蕉林里。

    方圆望去,几座连绵起伏的小山之间,形成了较为平坦的山谷,从山谷往周边扩散的,是丘陵一般的田地。

    上面都种满了香蕉树,香蕉林的尽头,隐约看到缕缕的炊烟升起。

    香蕉林东北方向的山上,密林之中,李路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山下的这片颇为广阔的香蕉林,心里不免感慨,这香蕉林是热带植物没错,但是在这里能看到这样规模的人工种植园,还真是有点惊讶。

    整个谷底笼罩在层层的轻雾之间,颇有点人间仙境的味道。

    趴在他身边的,是观察手龚令辉,他背负着电台,兼着通信兵的职责。更远处稍高一些的一堆草里,是刘小光。李路发现这小子天生就是当狙击手的料,很敏锐的就找到了最适合的狙击阵位。

    其他人呈拉大的倒v状,以李路为中心点分布在两侧,构成了看似简单但是能够在瞬间爆发出最强火力的战斗阵列。

    一张小尺寸地图铺在两人前面,龚令辉手里捧着一个小本子,对照着地图,然后指着下面的香蕉林低声道:“排长,炮兵部队给我提供的大概方位就是这里。”

    李路闻言放下望远镜,低头看地图,反复和龚令辉本子上记录的坐标参数对照,这才问道:“你确定是反炮兵侦察雷达的数据吗?”

    龚令辉重重地点头,“确定,我和炮兵的人亲自核实过!”

    李路点点头,不再说话,再次端起望远镜观察。

    国防军炮兵部队装备反炮兵侦察雷达已经有些时日了,在越军重炮部队炮击了我边境地区村庄的时候,炮兵部队就确定了越军重炮部队的大概方位,只可惜动作太慢,可想而知炮兵部队的反击效果是怎样的。

    事实上,对李路来说,炮兵部队提供的位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一个概略性的东西。过去了好几天,也许越军重炮部队早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重新构筑一个重炮阵地,怎么也用不了三天时间。

    即使判断越军重炮部队不会在原来的位置上,李路依然还是把这里作为第一个侦察的地方。

    说不定能碰上死耗子呢!

    此时,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的不只是李路。李路很清楚观察的重要性,所以,在组建短刀突击队的时候,他要求大队给他配发至少三部单兵望远镜,他一部,龚令辉一部,赵荣军一部。

    龚令辉作为观察手,充当狙击手的另一双眼睛,必须得有。

    赵荣军作为突击队的第一尖兵,配有望远镜就能把队伍的视野延伸。

    这种配置在现在的国防军侦察部队里面,可以说是奢侈。

    其实重点是在赵荣军携带的便携式炮队镜,这玩意功能强大,既可以用于战场观察,也可以用来测定目标方位,同时还能测算出炮击偏差量。说白了,在没有先进的设备引导远程炮火对敌目标进行打击的现在,炮队镜是最佳的选择。

    陆勇可是费了很大力气才从炮兵部队借来的这个玩意!

    缺点是,现在的炮队镜即使再便携,展开和撤离都比较麻烦,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炮兵知识的人来操作。所以,李路安排给了有炮兵经历的爆破手麦光华携带,工作时由突击手黄观辉协助。

    所以,只要找到了越军重炮部队,短刀突击队就能用炮队镜对目标进行测量,然后通过电台上报目标方位参数……

    问题是找到越军重炮部队!

    余光中,李路看见右边稍前位置的刘小光忽然打出一个手势,然后往三点钟方向一指。

    李路连忙抬起望远镜朝那个方向望去,视野里出现的是斜对面山腰上的一堆乱石,杂草点缀其中,偶尔一阵微风吹过,高高的植物弯下了腰。

    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情况。

    李路没有放松,慢慢调整着望远镜的倍数,紧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他知道刘小光的85式狙击步枪搭配的是4倍光学瞄准镜,刚才他肯定是发现了异常。

    阵阵吹过的山风,慢慢驱散了晨雾,太阳光得以更多地照射到地表。

    忽然,李路看到乱石堆中的一条缝隙闪过一道亮光!

    他急忙调整焦点,对准了那里,一个模糊的人影出现在视野里,那人居然藏身于石头裂缝之中!而刚才闪过的亮光,毫无疑问是瞄准镜发射出来的太阳光!

    越军狙击手!

    李路差点吓出一身冷汗,不为别的,就为如果不是己方正好处于背对着阳光的地方,恐怕难以发现藏身于石头裂缝里面的越军狙击手!

    刚才刘小光肯定是看到了发射光,才判断那里潜伏着暗哨!

    如果没有发现这个狙击手,按照计划,李路就会带着短刀突击队下山,进入香蕉林进行进一步搜索。那时,短刀突击队会在下山的过程中被斜对面的这个越军狙击手当成靶子一样来打!

    也就是说,短刀突击队刚才一直在全军覆没的边沿徘徊,稍有动作就会暴露位置,继而会被大批的越军包围、歼灭……

    李路不禁暗暗抹了把汗,不断地告诫自己要沉着冷静再沉着冷静,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既然有暗哨,那么就绝不会只有一个,表面平静的这里,毫无疑问暗藏凶险!

    李路用手语告诉大家注意隐蔽,同时再次举起望远镜仔细搜索着每一处地方。

    有了一个暗哨作为参照和基准,观察就有了目的性。所有的防御部署都是联动性的,彼此相互照应,依次推理判断出大概的方位,比地毯式观察效果要好很多。

    果然,很快李路就在山脚处的草丛里发现了异常。

    那是一个小斜坡,长着一堆草,仔细一看,就看出不一样来了。那堆草色彩显得有点干枯,在万物蓬勃的清晨,这是违背自然的。

    也就是说,那堆草是无根之物,是被移到那里的,根本就是掩蔽物。之前李路一直没有发现它,原因在于这个暗哨是背对着他的,后面一个小斜坡,恰好挡住了从上而下的视线。

    如果没有发现刚才那个越军狙击手充当的暗哨,李路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发现不了第二个暗哨。

    根据李路的判断,第二个暗哨是一个散兵坑,里面也许埋伏着一挺轻机枪或者一支自动步枪,精心地伪装过。

    重要的是,第二个暗哨是背对着他们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倒打火力点!

    如果换成其他别的指挥员,相信不会要求整个突击队趴在山坡上足足观察了一个小时,也就很可能发现不了伪装的敌人。

    一旦突击队下山,那么首先会被斜对面山腰上的暗哨发现,此时那个越军狙击手一定会像打移动靶一样射击突击队,这时,突击队一定会加快速度冲下山,躲避他的射击。

    这个时候,突击队真正的危险就来了——隐藏在山脚下的倒打火力点这个时候就可以不慌不忙地朝突击队的背后开枪!

    如此之近的距离,朝着突击队的菊花射击,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李路不是在为短刀突击队刚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而后怕,而是越发地坚定眼前这片香蕉林一定有问题!

    要么是越军的重炮阵地,要么就是陷阱!

    接下来,就看李路是怎样判断的,他的判断将直接决定整个短刀突击队的安危。

    二选一!

    沉着冷静之中,脑子飞转,李路仿佛回到了后世在特种部队执行境外秘密任务的时候,全副身心都在为战而动。他很快就作出了自己的分析。

    首先,越境以来,短刀突击队没有暴露痕迹,越军不可能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所以不可能提前在这里设下这样老道的陷阱。

    其次,如果香蕉林里面不是隐藏着越军的重炮阵地,越军绝不会在距离边境线差不多二十公里的纵深里,这样部署哨位。要知道,那个隐藏在山下的倒打火力是面向香蕉林的!

    也就是说,这个倒打火力是随时准备对潜伏香蕉林的目标进行火力射击!

    基于这几点判断,李路几乎可以肯定,越军的重炮阵地就在香蕉林里!

    然而,仅仅是几乎肯定,而不是完全肯定。

    其中有一点是容易被指挥员忽略掉的,尤其是在这种紧要关头,一些指挥员会下意识地忘记——这个区域方位是炮兵部队提供的!

    也就是说,炮兵部队利用反炮兵侦察雷达大致确定了目标区域,李路率队来到这里。

    问题来了,如果越军知道华夏部队装备了反炮兵侦察雷达,那么他们就会将计就计,在这里设下陷阱等侦察分队自投罗网。

    如果越军不知道华夏部队装备了反炮兵侦察雷达这种现在算是高技术的玩意,那么事情就简单多了。

    疑问一环扣一环,最终落在一个更加难以判断的是非题上。

    现在的越军到底知道不知道华夏炮兵部队装备了反炮兵侦察雷达?

    李路要做出选择,a或者b。

    第033章越军重炮部队在哪。。。

    李路很清楚一点,考验指挥员真正功底的时候,就是现在。

    资深民间军事、情感、人生专家步枪先生曾经多次在多种场合说过:成为一名合格的战术指挥员不难,难的是出类拔萃,因为那样需要你具备极其灵敏的战场判断决策能力和勇敢果断的执行力。

    换言之,需要一定的天赋。

    如果说重生算是天赋的话,那么李路很多时候是无敌的。即使抛开先知先觉的先天性条件,作为后世被纳入华夏军事人才库的全地形作战人员、顶尖特种部队的优秀指挥员,李路不缺乏“出类拔萃”的天赋。

    直接地说,这厮压根就是天生干这行的。

    然而,即使李路是拥有着重生这个大规模杀伤武器,但是他也不可能知道,在1988年3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历史上的今天,越军到底有没有获得华夏炮兵部队已经装备了反炮兵侦察雷达这个情报。

    这个时候,就得依靠指挥员凭借自身的自信和直觉做出判断了。

    毫无疑问,李路选择了b——越军还不知道华夏炮兵部队装备了反炮兵侦察雷达!

    说是直觉,其实他也是建立在依据上面的——迄今为止,炮兵部队还没有在使用反炮兵侦察雷达的情况下,给予过越军重炮部队创伤。没有吃过亏,自然是很有可能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

    这个信息是他当时下意识从前指那里了解到的,当时感觉掌握多一些信息总是有好处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的唯一依据。

    接下来,就是体现一个指挥员勇敢果断的执行力的时候了。

    有了决定,李路马上召集大家过来布置战斗任务。这个过程耗费了将近半个小时,其中李路布置任务的时间只用了三分钟,其余时间都用在了集中上。

    短刀突击队潜伏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山下暗哨只有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可以说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敌人的警觉。所以,在集中的过程中,大家几乎是借助每一寸草丛挪动自己的身体。

    短刀突击队很快就完成了战斗队形,此时,李路和赵荣军处于前出位置。他们要分别解决掉两个暗哨,然后突击队才能下山,进入香蕉林搜索。其余人占据有利阵位随时准备支援,如果暴露了,将会掩护二人撤退,短刀突击队也会第一时间撤离。这是李路反复强调的,一击不成便快速后撤,先保全自己,然后才有条件去完成任务。

    现在的国防军还存在“敢打敢冲”的思想中,李路认为这种思想在关键时刻非常的重要,但是绝对不能用这种思想指导所有的战斗。这就是现在的国防军和后世的国防军作战思想的差异。

    其实,这跟武器装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此时后话,暂且不表。

    解决掉两个属于前沿的暗哨,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山间的晨雾已经尽数散去,天空一片湛蓝一片昏暗,昏暗的那边正在缓缓地吞噬着晴朗的这边,太阳光趁着云团未到之际,肆无忌惮地照射在地表上。

    看天色,中午时分会有一场雨,这也预示着热带丛林正在大步朝雨季迈进。

    此时,李路已经摸到了斜对面的乱石堆里,距离越军狙击手的位置仅有十米余。他紧紧地趴在一块大岩石下,扭头看向赵荣军。

    不愧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赵荣军轻轻松松地就潜到了倒打火力点的侧后,此时也正隐藏在一片灌木丛里,望向李路这边,同时竖起一根大拇指,轻轻一扬。

    李路随即拔出虎牙军刀咬在嘴里……等等,虎牙军刀?这玩意不是后世的么。没错,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虎牙军刀,是唯一一件李路从后世带过来的东西。

    当时演习中出车祸,回到这个时代,李路身上的军装等等东西全都不见了,唯一一件东西就是他在特种部队时第一次执行境外秘密任务缴获的虎牙军刀。

    紧握着拳头,平直伸出,突然拳头变手刀状,指向越军狙击手的方向。这是开始动作的意思。

    打出手势之后,李路手脚并用,居然像猴子一样灵敏而悄无声息地在乱石堆的大小石块之间潜行。

    转眼间,他就摸到了石头缝隙旁边。但见那条石头缝隙有约半米宽,狭长狭长的,刚好能够容纳一个人采取卧姿据枪的姿势趴在里面。那个越军狙击手的身子占据了大半个空间,苏制svd狙击步枪长长的枪管伸出来。

    李路慢慢露出两只眼睛一看,却惊讶地发现那个越军狙击手眼皮垂着——居然睡着了!

    想必是趴的时间太长,又没发现什么情况,注意力一分散,就扛不住了。

    这个时候,李路却犯难了——石头缝隙只有一个口子,后面是岩壁,而且石头缝隙呈向上收拢状。

    除了越军狙击手面对着的口子,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下手。而他的身子完完全全在石头的阻挡之中,李路根本没有机会碰到他的身体。如果使用枪支射击,自然可以很简单地干掉他,但是枪声意味着短刀突击队暴露。

    这是绝对不行的。

    只有强行出击了!

    这个时候时间与生命等同,李路没有过多的犹豫,摸到口子处。只见他取下嘴巴咬着的虎牙军刀,一只手如闪电般伸出,抓住狙击步枪枪管一扯!

    突然的动静让那个越军狙击手从美梦中惊醒,却发现手里的狙击步枪不见了,下意识地抬眼一看——一张黑乎乎的脸庞出现在眼前,露出的洁白牙齿看起来显得森然。

    “汩汩……”

    他的思维瞬间被打断,只感觉到自己的头部被一只大手死死摁到了地上,嘴巴被封得死死的,颈脖处突然传来的剧痛让他全身的灵敏度达到最高点,然后他就听见“汩汩”的声音。

    那是他的颈脖被利器割开鲜血簌簌溜出的声音。

    李路死死摁住越军狙击手的头部,刚才他手里的虎牙军刀瞬间就割开了他的气管,可能是太久没动手了,下手重了些,连同颈脖动脉都隔断了,大量的鲜血流出来。

    仅仅几秒钟,越军狙击手就成了一具尸体。整个过程他除了一个抬眼的动作,他没有机会做出第二个动作,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像杀鸡一般给割破了脖子。从睡梦中醒来,直接就永远睡着了。

    放开手,李路轻轻松了口气,拿起边上的狙击步枪放回原位,把越军狙击手的尸体按照原来的样子摆好,看上去就是哨兵兢兢业业地坚守着岗位的样子。

    做好这一切,李路才望向赵荣军那边,只见赵荣军也在慢慢地把那个倒打火力点的枪手尸体摆好,然后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李路随即朝山坡上的其余队员打手语,一直关注着他动作的刘小光紧接着发出动作的信号。

    如果队长不在位,将由狙击手负责临时指挥,这是李路根据后世特种部队定下来的规矩。

    短刀突击队从一开始,就被李路按照后世特种部队的标准来建设。

    外围的暗哨被扫清后,短刀突击队顺利地进入了香蕉林。密密麻麻种植着的香蕉树,看上去已经有一些年头了,残败的阔叶落在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枯萎,然后累积成厚厚的一层。那些饱含水分的树干流出的水渗透了地表,显得有些湿软。

    短刀突击队成箭型搜索队形慢慢向前搜索,他们小心翼翼地移动,时刻注意脚下是否存在着陷阱,或者不去踩到容易发出声响的地方。

    湿软的地表倒是增加了短刀突击队运动的隐蔽性,几乎没有发出脚步声。

    太阳光还在肆无忌惮地照射着,透过阔大的香蕉叶之间的缝隙投射到大地。林中不时响起阵阵鸟叫声,偶尔有鼠辈大白天里一窜而过,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整个搜索行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短刀突击队几乎搜索了香蕉林的每一寸区域,但是,没有发现一丁点越军重炮部队的踪影。

    按理来说,如果这里存在着一支越军重炮部队,那么肯定布置着一定的兵力进行防御的。

    但是一直到那边的云团几乎遮挡住了整片天空,光线逐渐变得暗淡下来,李路他们也没有发现哪怕一个越军的影子,更何谈守卫重炮部队的巡逻队?

    难道这里真的如表面上那么平静吗?仿佛刚才清理掉的两个暗哨就是一场幻觉——如此精心地布置了两个暗哨,警备的却是一片空空如也的香蕉林。

    很反常!

    反常即为妖,李路不相信这里真的一无所有。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不会闲来无事在一个没有任何需要警备的地方布置下那么精心的暗哨,而且还搭上了一个狙击手!

    除了重炮部队,李路实在想不出越军有?(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