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会被当成废钢出售,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苏联解体,是一种可怕的毁灭。
朝前走了两步,李路说道:“也许一切将会得到改变。”
注:这一章写得非常的艰难,竭力要表达出那种苍凉和凄凉,翻转脑子却找不出有力的辞藻。同时,本章也是步枪写时心情低落的章节之一,为此,两滴泪水滋润了键盘。
第267章给乌级重生的机会
马卡洛夫把当前的形势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对完成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事实上历史的发展完全印证了他的话。不久之后,乌克兰政府下令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拆解,当成废钢出售。目的在于腾出0号船坞建造出口船,以获取继续的硬通货。
而后世解密的档案显示,这是美帝为了毁灭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设下的阴谋。挪威的造船公司给黑海造船厂下了建造6艘大型货轮的订单。这些船很大,必须要用0号船坞建造。挪威公司要求的时间很急,给了丰厚的定金。几乎同时,一家美国废旧钢铁回收公司出现了,他们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开出三倍于市场价的价格。
急需获得硬通货的乌克兰,再加上内部某些人的教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拆解!
就在解体工作基本完成的时候,美国公司和挪威公司都变卦了。美国公司把价格压低为150美元,比市场价还要低。挪威公司取消了订单,赔偿了违约金。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这样被毁灭了,同时,已经开始建造部件的二号舰,也被送进了熔炉里。
面对着这样传奇人物,李路有向他敬礼的冲动。
安德烈向马卡洛夫介绍道:“尤里爸爸,这两位是华夏来的贵客,李先生和罗先生。”
李路上前一步和他握手:“马卡洛夫先生,您可以叫我切尼夫斯基。”随即他和巴比奇握手:“巴比奇先生,您好。”
马卡洛夫警惕地盯着李路,转头问安德烈:“他们是什么人?”
没等安德烈说话,李路抢先说道:“马卡洛夫先生,能借一步说话吗?”
马卡洛夫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不用,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
安德烈有些尴尬地看着李路,他的尤里爸爸平时生活中不是这样的,也不知道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不客气。其实李路知道是为什么,过去几天里,不少外国公司都找上了马卡洛夫,要购买黑海船厂的生产设备等等东西。这些信息都瞒不过一号情报组和军刀团。
显然,马卡洛夫把李路也当成了试图分食黑海造船厂的商人。
李路理解马卡洛夫的心情,他扫视了空荡荡的船台,露出真诚的笑容,说道:“马卡洛夫先生,巴比奇先生,我是华夏特别代表,李路。”他再次介绍罗大佑:“这位是我的技术顾问罗大佑先生,同时罗先生也是华夏红色集团的总工程师。”
说着,他掏出自己的证件递过去:“如果您希望觉得没问题,我可以在这里和您谈谈我到此的目的。”
罗大佑有些意外地看着李路,原计划并不是这样的,怎么这么快就坦白身份了呢?
李路是在看到了马卡洛夫的那一瞬间改变的主意,他突然发现,所有的虚假在他面前都没有生存的机会。
马卡洛夫接过证件看了看,顿时有些愣了。他看得懂中文,而证件上面职务那一栏印着的四个字“国务委员”是他愣神的原因。由于角度问题,身边的巴比奇能看到证件的内容,表情和马卡洛夫如出一辙。而在李路身边的安德烈却无法看到那是什么证件。只觉得马卡洛夫和巴比奇的表情变化有些怪异。
“到我的办公室谈吧。”马卡洛夫和巴比奇对视一眼,合上证件还给李路。
李路微微点点头,扭头对安德烈说道:“你到车上等我。”
“是。”安德烈答应一声,和马卡洛夫以及巴比奇道了声别,快步离去。
李路再次回头看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一眼,抬步跟着马卡洛夫而去。
厂长办公室的布置很简朴,那个庞大的书架和资料柜是最引人注目的,办公桌上的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会客用的沙发区也整理的整整齐齐。看得出马卡洛夫是一个严谨的一丝不苟的人。
坐定,马卡洛夫直截了当的就问,连茶水也没一杯:“你代表华夏政府?”
李路点点头:“可以这么理解。”
马卡洛夫和巴比奇对视一眼,巴比奇问道:“据我所知,红色集团是私人企业。”
罗大佑回答:“只要政府愿意,私企也会变国企。”
这句话挺诛心的,但是却切中了马卡洛夫和巴比奇的痛处。几天前他们生活的国家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国家,而现在,已经四分五裂。
“你们想要干什么?”马卡洛夫冷冷地问道。
李路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希望得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也希望能够帮助您完成心愿。”
马卡洛夫摇着头:“不可能。”
“马卡洛夫先生。”李路收起笑容,说道:“苏联曾经是我们最敬佩的国家,你也知道,华夏的今天,得益于师从红色苏联。即便在两国关系最紧张的时刻,我们的人民也依然不曾否认这种师徒关系。乌克兰独立,白俄罗斯独立,俄罗斯宣布独立只是时间问题。你我都很清楚,苏联的彻底垮塌已经没有任何疑问。”
“坦白说,黑海造船厂的所有经费被停止,大量的项目被停止,数以万计的工人失去了工作。但是你知道上面在干什么吗?他们在利用混乱的局势,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您知道您的最后一笔经费是在一个月前拨付下来的吗,而这些钱都进了造船工业部的领导们的口袋。”
“除了您,已经没有人管黑海造船厂的死活了。苏共解散,大量的党员失去了职业或者失去了生命,这个国家已经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为代表的西方傀儡推下了深渊。您的信仰,您的梦想,乃至于黑海造船厂所有工人的生活,都被官僚们扔到了一边。瓦良格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还有已经开始部件建造的二号舰,它们都逃不掉熔炉的命运。”
“难道您认为独立后的乌克兰需要、一定、有钱把它们建造完?又或者说俄罗斯会支付足够的货款,让它们得以顺利下水?”李路重复了那句话:“只有强国才能建造它们,而这个强国已经分崩离析了。”
如果说还有人对苏联的未来心存幻想的话,那么李路的这些话就是把残酷的现实撕开,让他们看清楚了腐朽的内脏。
“我们拥有相同的信仰,我们有相同的理想,在苏联之后,这个星球仅存的红色帝国,唯有华夏。”李路目光炯炯地看着马卡洛夫,“您不可能寻求西方国家的合作,他们恨不得让这些红色水面巨兽都统统消失。您的选择,或者说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的未来,只能是华夏。黑海造船厂的辉煌,只有华夏才有力量去重塑,也只有华夏才是真心实意的。”
巴比奇盯着李路哼声道:“我们绝不会背叛国家!”
李路扭头盯着他的眼睛,问道:“可是,国家呢?”
国家呢?
巴比奇气愤的表情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落寞和悲伤。
缓了口气,李路说道:“马卡洛夫先生,坦白身份坦白交谈,是因为我认为您是一个坚定的**战士,您和我一样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而您在水面舰艇建造方面的才能,更让我敬佩。我向您表达了真诚,为了您和黑海造船厂近三万工人,也为了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希望您能够慎重地考虑合作的可能。”
马卡洛夫陷入了沉思,巴比奇对李路的敌意却依然没有消去,他冷冷地问道:“合作?你们华夏维持航母建造的能力吗?别忘了,你们的海军现在用的依然是我们淘汰掉的驱逐舰。”
李路微微笑着不说话。
罗大佑开口了,不卑不亢地说道:“可能巴比奇先生不是很了解华夏。改革开放以来,华夏各方面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单就造船业来说,我们有好几家造船厂可以承担十万吨级货轮的建造。我任职的红色集团下属的红色造船,单就生产设备和建造技术而言,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拥有一个和黑海造船厂0号船坞一样规模的船坞,另有一个正在建设当中。我们国内有数百家专业院校可以提供技术支持,数十家大型钢铁厂提供足够原材料……最关键的是,红色集团有无以伦比的资金优势,因为是私企,所有一切的用度非常的灵活。”
不得不说,罗大佑的话中多少有些水分,按照他这么说,还用得着跑这里来吗,自己开造不就完了。
但是在场的四个人除了李路不那么专业之外,都是行家,心里都清楚建造大型水面舰艇的关键在哪里。再加上华夏那不堪入目的舰艇设计能力……
此时,马卡洛夫问了一句:“你们真的能支撑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建造工程吗?”
李路心里暗暗一喜,说道:“华夏有句古话叫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以我来到这里,诚心实意邀请您和巴比奇先生以及愿意前往华夏工作的任何黑海造船厂成员,共同完成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马卡洛夫有信仰吗,他有,但是已经崩塌。在此时名存实亡的苏联,和他一样的人有上千万。一个失去了政治信仰的科学家,除了本职工作,还有什么可以支撑他们活下去呢?
“你要我背离我的国家,去为你们华夏建造航母,是这样吗?”马卡洛夫盯着李路的眼睛沉声问道。
李路直视他的眼睛,用手戳着自己的心窝:“如果你认为现在的政府能够带领乌克兰人民建设你心目中的国家,那么我只能无奈地承认你说的是对的,虽然我并不这么认为。”
两人对视着,李路缓缓地说道:“从莫斯科到基辅,我以商人的身份出现,您知道我获得了什么样的待遇吗?莫斯科内务局局长亲自陪同,乌克兰军贸管理局局长亲自到机场迎接,就在昨天晚上,黑海舰队司令员霍夫林上将设宴招待我。您知道为什么吗,他们都想把苏联军队的财产出售给我,因为我有足够多的美元。”
“坦白说,目睹这一幕幕,我非常的伤心。”李路挤出几滴泪水,“作为在相同主义下成长的一员,我为老大哥的今天感到悲伤。但是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马卡洛夫先生,与其让凝聚了无数人心血和智慧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被毁灭,不如给它一次重生的机会。而我们华夏全国上下,一定会把您和您的团队视为感情最深厚的阶级兄弟……”
第268章你要搬空黑海造船?
和李路告别之后,马卡洛夫心事重重地慢慢朝家里走去。应李路的要求,巴比奇带着他和罗大佑参观起船厂来。罗大佑一双眼睛跟雷达一样观察着。
走到一处僻静,三人不约而同地站定脚步。
李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瑞士银行本票,递过去:“巴比奇先生,非常感谢,这是你的酬劳。”
巴比奇接过,扫了一眼,一百万美元,见票即兑。
“我是为了挽救乌里扬诺夫斯克,为了船厂数万工人的生计……”他看着本票喃喃自语。
李路拍了拍他的肩膀:“时间会证明您是正确的。当然,我对您的承诺依然有效,红色造船特种船舶设计部长的位置依然为你留着。”
顿了顿,李路又说:“如果您能约上涅瓦设计局的设计师们一道前往华夏,您就是红色集团最大的功臣。”
巴比奇迎上李路的目光,缓缓地点了点头。
马卡洛夫正在和妻子薇拉说着话,他们唯一的儿子罗坦兴致冲冲地回来。
“爸爸!妈妈!”罗坦放下公文包,看起来很激动。没等马卡洛夫夫妇发问,他便兴高采烈地说道:“我接受了红色投资公司的聘请,成为了他们乌克兰分部的投资顾问!”
罗坦并没有像其他船厂子弟那样继承父业,从欧洲留学回来之后,他选择了经商。但是一连失败了好几次,不得已跑去给人打工,混了个温饱。前几天他参加了一家华夏公司的面试,今天得到了录取通知。
起初,罗坦并不把这家华夏背景的投资公司放在眼里,那个穷得一塌糊涂的苏联小弟能有什么好公司。但是当他了解到红色投资的实力以及开出的待遇之后,看法一下子就变了。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或者分部,十万美元的年薪更是让基辅的有志青年趋之若鹜。
接到录取通知之后,罗坦以最快的速度回家,想要第一时间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但是他看到的是脸上写满了忧虑的二老。
马卡洛夫皱着眉头问道:“有公司的背景资料吗?”
罗坦不明就里,从包里翻出彩色的招聘简章递过去:“上面有公司的简介。”
“红色投资公司是华夏红色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华夏、美帝、欧洲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业务……”
和薇拉对视一眼,马卡洛夫轻叹一口气,把简章放在茶几上,转身朝楼上的书房走去。
罗坦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那,低声问:“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薇拉拉着他坐下,把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没想到,罗坦听了之后,很激动:“妈妈,这是好事,应该答应他们。乌里扬诺夫斯克是爸爸的心血,如果不能完成它,父亲一定会有心病的。”
薇拉看着他:“是不是有人找你当说客了?”
摇摇头,罗坦苦苦一笑,说道:“没有。妈妈,现在外面一团糟,官僚们在忙着争权夺利,为达到目的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总统跟可笑的叶利钦像是在密谋着什么,这个国家糟糕透了。基辅的官员敛足了钱财的已经远走高飞,没有捞够的在疯狂出卖。已经没有希望了。”
“唉……”
母子二人沉默不语,眼前灰蒙蒙的一片,看不清楚方向。
楼梯口,马卡洛夫黯然转身走进书房,把自己关了起来。
为了得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以及马卡洛夫,仅仅派遣秘密小组监视调查是远远不足够的。李路用本票、美元、黄金甚至来自南非的钻石,从莫斯科到基辅,从部门高官到办事员,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
在商业上迎来暴利的同时,唯一知道李路私人财富的杰克有时候很疑惑,老板的钱难道只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吗,那不是老板的风格。也只有到他开始参与进红色计划的前期工作当中来之后,才隐隐发现,早在1988年老板已经在着手准备这一切。
而这一切动作却是恐怖地基于苏联解体这样一个判断上面。
李路看得很清楚,苏联的病根早已经在斯大林时期就埋下了。从斯大林最终没有走上改革,受到各种制约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接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苏联,到戈尔巴乔夫时代已经是肝癌晚期。单从这一点来看,把苏联解体单纯地归结在戈尔巴乔夫身上,多少有些冤枉。
需要注意的是,起初,下面的州府、边疆区领导以及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对本国实行的注意充满信心,他们期待看到新的变化和希望。然而当他们看到莫斯科对各种糟糕的情况表现得镇定自若时,都会产生疑问——到底是怎么了?
人民开始产生怀疑:这种模式真的就适合吗?
这一点可以从1985年6月18日,保加利亚领导人日夫科夫写给戈尔巴乔夫的信可以看出:几十年来,西方在经济上超过了我们,而我们继续跟在它们后面走,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几十年还达不到前列?我们的科学成果竟然很快地被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司首先掌握和应用,这岂非咄咄怪事?
怀疑的情绪蔓延到精英阶层,如此,坚持改革的领袖人物叶利钦能够团结到大多数力量就不能解释了。因子因此埋上,经过十年的发酵,有了惨淡的8…19。
单就红色计划来说,最重要的在于“我们的科学成果竟然很快被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司首先掌握和应用”,由此可见,苏共内部已经烂成什么样了。
若不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李路又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包括了黑海舰队司令员以及苏联工业部部长在内的众多军政高官的**关系网络?
马卡洛夫、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是李路第一次利用这张完全用美元勾结起来的关系网络。
李路的瑞士银行账户里可是有5000亿美元的存款!
丧心病狂的李路就没想过要存下来发霉!
马卡洛夫没有马上拒绝,说明这事有很大的希望。李路猜测,最多三天,马卡洛夫一定会约见自己。所以他打算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和黑海舰队的司令员好好地聊聊“关于接收黑海舰队报废舰艇”的事宜。李路掌握的几个皮包钢铁回收公司以不同的方式和黑海舰队司令部进行了联系,绿纸开路一切顺利。
在雅科夫的操作下,军刀团在黑海舰队司令部驻地塞瓦斯托波尔成立了一个俱乐部,汇集了大量的乌克兰军政高官以及黑海舰队的中层军官。目前刘小光等人抛头露面忙着勾兑。李路就打算给黑海舰队高层再加把力,看能不能尽快弄点东西拉回去……
让他意外的是,当他回到沃洛什沙洲的别墅时,刚下车就接到了安德烈的电话,马卡洛夫要和他单独谈谈。李路当即自己开了车,直奔黑海船厂。
来到马卡洛夫的家,没看见薇拉,他的儿子罗坦也不在,只有马卡洛夫在等着他。
几个小时不见,李路发现马卡洛夫仿佛老了十岁,精神非常差。李路心中微叹,跟着他上了二楼,进了他的书房。
并未坐下,马卡洛夫盯着李路的眼睛,再一次问了同样的问题:“你究竟是什么人?”
李路刚要说话,他就很用力地挥了挥手说道:“不要说你是国务委员,我根本不相信。”
姜还是老的辣,李路这个临时国务委员吓唬吓唬自己人还成,在马卡洛夫这种老革命眼中,那是一点用处没有。
“您猜得很对,这个身份只是临时的。”李路还是拿他的国务委员身份说事,“但是这起码证明了我得到了官方的支持。这对华夏唯一有条件成为能够建造航母的红色集团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想了想,李路说道:“尤里先生,苏联,哦不,俄罗斯乌克兰都没有航母生存的土壤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华夏是您唯一的选择。”他的语气突然变得郑重起来:“我愿意用我的党性人格向您保证,只要您愿意,红色集团会不计一切代价地支持您完成梦想!乌里扬诺夫斯克级甚至更大的航母!”
“在大量科研人员、高级官员外逃的现在,您的行为是为了帮助阶级兄弟国家。”李路结束他的话语。
良久,马卡洛夫走到书桌后面坐下,盯着李路又看了很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你想怎么做?”
心里那块大石头放下,李路顿感浑身轻松,暗暗呼出一口气,他走过去在坐下,说道:“我需要您以及黑海造船厂的技术团队、工程人员、熟练工人,然后是生产设备。如有可能,我希望您答应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以及瓦良格号出售给我。它们的新家在华夏,而您和您的团队以及数以万计的工人将可以在充沛的各种支持下完成建造。”
马卡洛夫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你要搬空黑海造船厂!?”
李路回了一句:“我要挽救黑海造船厂。”
愣了一下,马卡洛夫无从反驳,半晌,才说道:“这已经超出了厂长的能力范围,我做不到。”
李路微微一笑:“只要您不反对,其他事情我来做。希望您能说服工人们前往华夏工作,待遇薪资一切从优,家属优先安排,都不是问题。”
看着李路,马卡洛夫在心里喃喃自问: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第269章空中巨无霸
江南呆呆地看着眼前这架超出了他理解能力的庞大得无以复加的飞机,嘴里叼着的烟掉落在地上。
这是一架长84米,翼展88。4米,高度18。1米,翼下挂着六台d…18涡扇发动机的空中巨兽——安…225运输机!
陪同他参观安东诺夫工厂的军贸局长列尼夫脸上不由流露出自豪的神色,介绍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能够装载300吨的货物飞行2500公里。如果是标准载重,航程超过一万公里。我们称它为梦想式。”
“娘的,这,这飞机也太恐怖了!”
江南喃喃一句,这几天他闲得无聊,李路又东奔西跑的顾不上他。他跑去问李路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李路就说你要是实在想办法,就到各个飞机厂转转,路南公司不是正在发展航空运输业务么,二毛就他妈的运输机多。就让已经死心塌地的列尼夫带着他到处转了。
见过波音747的路南没看上其他飞机,军用的他又看不懂也不感兴趣,今天就转到安东诺夫飞机厂来了,结果看到了安…225之后,就再也不愿意挪步了。
“这要改成客机得装多少人啊?”江南下意识地走过去,安…225那庞大的身躯带来一阵强烈的压迫感。
列尼夫说道:“改成客机搭载上千名旅客是很轻松的。”
什么a380在安…225面前根本就是菜,美帝最大的c…5“银河”战略运输机更不用说了。
看着外表有些斑驳的安…255,江南皱着眉头问道:“能进去看看吗?”
“当然没问题。”列尼夫把不远处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局长奥萨召过来,说了几句话,马上有几个小伙子开来舷梯车,三五除下地就搭好了通道。
江南盯着那28个比人高的巨大的起落架轮胎,感慨不已:老毛子造飞机就是狠啊!
进入飞机内部,江南顿时傻眼了。外表看上去还行的安…225,里面的零部件却已经被拆了个七七八八,一副被洗劫过的样子。
“老列,这是什么情况?”江南不由问。
奥萨苦笑着说:“拆掉用在安…124机队上了,没有钱造新的零部件。”
“暴殄天物啊!”江南叹了一口气,“这货要是用来运货,得抵得上三架747货机吧?”
奥萨轻蔑地笑了笑:“效费比是那小货机的十倍。”
把波音747货机称为小货机,恐怕也只有制造这种恐怖飞行器的安东诺夫人才有资格说。
“娘的,要是知道你们有这么大的飞机,我还买什么747啊,还贵得很!”江南咬牙一句。
奥萨愣了一下,随即看了列尼夫一眼,对了一个眼神,当下说道:“江先生,其实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维修,安装新的零部件,安…225就能飞行。”
江南瞪着眼睛看他,一副人傻钱多的表情:“难道说,这玩意儿就只有一架?”
尼玛你知道这玩意儿造价多少不?奥萨愣了愣,正要说话,列尼夫隐蔽地示意他闭嘴,接过话头:“江总,还有一架在建造中,只是您也知道,目前安东诺夫厂的资金周转有些困难。”
很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江南说道:“别扯了,你们厂子根本就没钱,还谈什么周转。算了算了,这玩意儿也就是看着大,还不知道安全不安全,万一飞着飞着掉下来我岂不是要亏大了。我还是回头去看看波音或者空客那边有没有质量好点的吧。”
奥萨一下子急眼了,不再管列尼夫,走过去拽着江南的胳膊:“江先生,我必须郑重声明,安东诺夫所有的飞机质量都是世界第一的!我们这架安…225创造过世界长程负重飞行的记录,首飞以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安全问题!”
耸了耸肩,江南说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但是只有一架,我要了也没用。”
他看了列尼夫一眼,昂起下巴:“难道列尼夫局长没有告诉你们,我们路南公司是华夏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我们准备投入巨资建立一支拥有上百架大型货机的运输机队。这个安…225大是大,但是也弥补不了数量的严重不足啊!”
奥萨倒抽一口凉气,他被江南的话震慑到了。现在航空运输行业可不咋的,这家伙居然要打造一支上百架规模的机队。
列尼夫咳嗽了一声,说了一句:“听说江先生的公司准备给波音公司下达一份购买24架波音747货机的订单,其实咱们安东诺夫除了这架安…225之外,还有十多架基本完成的安…124运输机。安…225就是以安…124为基础研制的。目前民用货运飞机,没有比安…124更大的。只需要投入资金,很快就能交付。”
奥萨回过神来:“对对对!只要有资金生产线马上可以运转起来,我可以保证在三个月内把已经完成了80%的安…124交付到您手上!”
列尼夫补充一句:“江总,也许您还不知道,世界上唯一能够用于民用的超大型运输机只有我们的安…124。因为另一种c…5银河运输机是纯粹的军事用途飞机。如果您拥有一支由安…124组成的机队,相信一定会成为那些需要使用超大型运输机的公司企业的唯一选择。”
江南有些意动,但是还是为难地说道:“可是,我急需飞机执行货运任务。你们应该都知道,华夏经济现在发展非常快,如果我的动作太慢,会被那些国有巨头挤出航空运输业的。我到这里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现成的,买回去马上就能用的飞机,买个几十架先应应急。”
买个几十架先应应急……
奥萨双眼通红,魁梧的身材把列尼夫挤到了一边,几乎是贴着江南,颇为激动地说道:“江总,我们有现成的安…124!有三十多架!”
江南扬了扬眉头:“哪呢,我怎么一架都没看到?”
奥萨不顾军贸局长就在边上,低声说道:“苏联空军有!”
列尼夫当没听到,转身走到一边去研究安…225那混乱不堪的内部设备去了。
看了列尼夫一眼,江南说道:“空军有那跟你们没关系呀。”
安东诺夫设计局局长奥萨说道:“太有关系了!他们欠了我们设计局一大笔钱!”
“哦?还有这事?”江南犹豫着,一副沉思的样子。
奥萨低声说道:“只要您给的价格合适,我们能够为您提供现成的安…124!”
“你确定?”江南看了一眼那边的列尼夫。
奥萨咬了咬牙,重重地点点头:“只要您能得到列尼夫同志的批准,我们安东诺夫没有问题!”
表情纠结了一阵,江南才很无奈地说道:“好吧,多少钱一架?”
奥萨犹豫了一下,咬咬牙,伸出一只巴掌。
江南吃惊地道:“什么?5亿美元!不行不行,开什么玩笑,波音747才2亿左右,你们这些粗糙不堪的飞机还要5亿?”
奥萨摇着手连忙说道:“不是不是,您误会了,是五千万美元。”
“那也太贵了!”江南毫不客气地挥手说道,“苏联空军那些安…124应该用了好几年了,而且他们都用来装坦克装甲车什么的,不知道给折腾什么样了。就冲这,也不值五千万。我一朋友在远东那边买了几百辆t72,给的都是废铁价……”
自觉说多了,江南闭嘴不言。
奥萨吓了一跳,随即意识到,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也失去了主人,而他们安东诺夫设计局的经费也断了,订单也取消了,工人都回家抱孩子去了。
“江总,我们的出厂价是七千万,五千万已经是吐血价了。”奥萨说道。
“那我不管。”江南挥了挥手,“顶多给你三千万。”
奥萨连连摇头:“我做不到,而且我们局领导也一定不会同意的。”
“那就算了,还是要谢谢你的招待,今天看得很开心。”江南很干脆地说道,冲那边的列尼夫喊了句:“局长先生,我们走吧,我还要坐晚上的班机到莫斯科,然后上伊留申设计局那边看看。”
伊留申?
奥萨脑中闪过一个竞争了几十年的老对手,眼前顿时浮现出他们手里拿着绿油油的美金在数,工厂热火朝天展开生产的场面,当下紧走几步,很粗鲁地拽住了江南。
“江先生!伊留申一定不会给你这么低的价格的!”奥萨激动地说道,“他们的伊尔76根本比不上我们的安…124!真的江先生!请您一定要相信我!”
列尼夫要呵斥他,被江南制止,江南无奈地说道:“我相信你,但是你们的太贵了。买一架安…124的钱我能买两架伊尔…76,你要是我你会怎么选择?”
这厮满口胡言,伊尔…76再便宜也不会2500万美元卖给他。
但是奥萨很清楚,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伊留申那帮混蛋真的会这样做的!但是,五千万美元的价格,已经是底线了,安东诺夫设计局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断然不会虚开价的。
看了一眼列尼夫,江南摇了摇头,说道:“唉,算了,列尼夫局长是我朋友,这个面自己是要给的。”他用手指扫了扫安…225巨大的货舱,“这样吧,我出一架1亿美元,你们的安…124我全要了,包括把生产车间里的半成品完成,有多少我要多少。但是你们要把全套的技术资料送给我,另外这架安…225也送给我。”
想了想,他补上一句:“哦,好像二号机已经开建了对吗,把它生产出来,或者授权我指定的飞机厂生产出来。嗯……如果能提供安…225的全套技术资料,我可以为此把路南公司未来五年的订单全部给你们安东诺夫。”
一开始,奥萨听得脸色有些难看,听到最后一句话,眉头轻轻扬了扬,问道:“有多少订单?”
江南很随意地说道:“每年不少于12架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么高的年产量……”
第270章输出还是洗地
最近,乌克兰一下子冒出了许多华夏背景的公司,它们当中以国际贸易公司的面貌出现,以基辅为中心,到处寻求购买重工产品,主要集中在飞机和废旧钢铁上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投资公司,他们挥舞着强硬的美元参与国有企业私营化改革,往往表现出一副钱多人傻的模样。
这些公司的代表往往衣着光鲜,出入都是进口的奔驰轿车,或者一种标识是一颗五星的据说是华夏最高档的长轴距轿车。他们住在最高级的酒店,享用着鱼子酱和美女,退役的苏联军人保镖一雇就是一个班。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往往他们愿意用高额的薪资去雇佣一个落魄的技术人员,也愿意花费一点点美元买上一些拆掉了其余设备的坦克装甲车废铁烂铜……
安东诺夫设计局局长奥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看着三份合同,拧着眉头,不断地抽着烟。
一份是华夏路南公司关于采购安…124运输机的合同,第二份是来自华夏红色飞机公司的合作协议,第三份是美国方向机械制造公司的入股计划书。
这三个合同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获得安…124和安…225的全套资料以及生产线。而奥萨头疼的是,应该卖给谁,而不是要不要卖。只要给钱,他内裤都会脱了。苏联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门已经瘫痪了,乌克兰宣布接管这一切,可是除了一纸通知之外,再没有其他。
他看得很清楚,安东诺夫已经回不到帝国时代的辉煌了。没有了军方的订单,安东诺夫什么都不是。乌克兰军方会需要庞大的战略运输机队吗,别开玩笑了。
卖吧,都卖了,解决了安东诺夫的困境,自己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奥萨叹息着摇摇头,看了看那张来自红色飞机公司的瑞士本票,终于把那份美国公司的合同扔到一边,最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飞机卖给路南公司,技术和生产线卖给红色飞机公司。
他始终想不明白的是,什么时候华夏有实力如此强大的企业了?
和他有同样疑问的,还有很多人。比如数以万计失去了工作的乌克兰各个军工企业里的党员,都接到了政府人力资源部门的通知,让他们去面试。结果到了那里一看,大部分都是华夏的企业。他们开出的待遇丰厚无比,只要你能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技能。
他们的风头比西方国家的还要强劲,难道华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
就生出一个疑问来,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华夏为什么能够发展得这么好?就存了一个好奇心,就尝试着去了解。当得知前往华夏工作能够获得包含了家庭成员在内的良好社会保障的是后续,这些成为了过街老鼠的苏共党员们仿佛看到了马克思描绘的那个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也许,在那里可以过上充满希望的生活,实在不行,还可以回来——劳务输出,合同时间到来去自由。
除了这些身份遭到唾弃的前党员,还有大量的工人。相关部门的人往往会带着年轻的华夏人来到他们的宿舍区,当场把劳务输出协议讲解清楚。起初,工厂的领导还会过来阻止,也有其他部门的官员前来制止,甚至有几次动用了警察要扣留那些华夏人。但是后来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一些顽固的工人坚决不签署这样带有卖国性质的劳务协议,但是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收拾细软,或独自一人,或拖家带口,在夜间由专门的车队送到机场,登上前往华夏的包机离开,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还有意义吗?
各个设计局的领导、技术人员都被一些人拜访,有华夏面孔的,有俄罗斯人,有欧洲人。他们都提出了在技术上进行合作的可能——用美元换技术。很多人都接受了这样的合作方式,而部分强硬的人果断地拒绝了。
涅瓦设计局的总设计师乌斯季诺夫就是其中之一。
一帮华夏人愿意出钱购买涅瓦设计局的大中型船舶设计资料,乌斯季诺夫怒极,几乎是连打带骂地把带着华夏人来的官员给赶出去的。他知道现在局势混乱,很担心设计局里的绝密资料流失,这可都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啊!
涅瓦设计局设计了苏联的所有航母以及几乎所有的大中型舰艇,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的科研精华都在这里。
所以这几天乌斯季诺夫每天都要到单位看一看,检查一下安保工作。这一天,当他来到单位,却发现那里像被暴徒洗劫过一样,办公用品被翻得一团糟。他急步跑向存放秘密资料的房间,却发现那扇只有自己和局长两个人才能打开的防爆钢制门半掩着,一阵风从窗户灌进来,门口处的几张纸随风飞了起来。
乌斯季诺夫拖着沉重的步伐,浑身颤抖着走过去,慢慢印入眼帘的,是空空如也的秘密资料室。
“瓦西里。”随着脚步声,有人进来,喊了他一句。
乌斯季诺夫呆呆地看着空空荡荡的资料室,这里存放着涅瓦设计局成立以来的所有绝密资料,现在,半张纸都看不到。所有的档案柜都被打开,一点破坏的痕迹都没有。
“这是毁灭,这是毁灭!他们毁了涅瓦设计局毁了国家的未来!”乌斯季诺夫从喃喃自语变成咆哮,他浑身颤抖着,紧握拳头的双手颤抖着,怒不可遏:“强盗!他们是强盗!卖国贼!叛徒!”
“瓦西里,冷静点。”来人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乌斯季诺夫转过身来,双眼通红:“巴比奇,我要去控告他们!我要去控告他们!”
巴比奇双手抓住他的胳膊,盯着他的眼睛:“你向谁控告?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还是那个试图用卢布购买选票上台的列昂尼德?”
“老伙计,已经没人理会涅瓦设计局了。”巴比奇看了一眼空空荡荡的资料室:“这些图纸回归了它们的本质,失去了意义。这些技术拥有在强国手上,现在这个强国已经被摧毁。”
“难道你还幻想着有机会设计出十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吗?”
乌斯季诺夫表情非常痛苦,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他无法接受。
缓了缓口气,巴比奇说道:“在来的路上,我看到大街小巷边上站着很多人,他们目光闪烁,手里提着黑色的公文包。他们大多是各个设计局的技术人员,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兜售技术资料!”巴比奇盯着乌斯季诺夫说道:“一百美元可以买到查理级核潜艇技术资料的事情正在发生。可是又有谁阻止了?没有。手里握着权力的人正在把最核心的技术换成美元,他们甚至恨不得把部署在乌克兰的部队装备都当成废铜烂铁卖掉!”
“清醒点吧,老伙计!”
乌斯季诺夫呆若木鸡,嘴巴张得大大的。他根本无法想象这个国度会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情——曾经的国家机密沦为废纸。
一种可怕的毁灭感在心底扬起。
良久,乌斯季诺夫拖着无力的步伐,慢慢地走向门口。
巴比奇站在原地,说道:“尤里已经决定为了梦想和信念离开这里?(精彩小说推荐:
)
( 1989红色攻略 http://www.xshubao22.com/5/5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