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路天行 第 8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只是以前都是乘坐大巴较多,没有高速之前,那一路颠簸的,十几个小时下来,能让人觉得都散了架!

    有对比才有幸福,孔四就看不惯那些嘴里轻飘飘,整天哭爹骂娘的怂种,好吃懒做的,还以为全社会都亏欠他!

    消食了一会,正准备出发,吴晨就接到大牙的电话,这货在电话里直接就问他们到了哪里,当得知他们在已经在赣州吃完午饭,大牙在电话那头直嚷嚷,让他们等会他。搞得吴晨有点莫名其妙,这货不是在广府跟陈歪嘴两人搞什么暗室研究去了么?

    “我说木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吴晨不问还好,一问大牙就气不打一处来,“哪有这样的,说走就走,也不跟哥们说一声,不知道哥们没去过江南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听大牙话里满满的都是委屈,心里好笑,都多大年纪了,还有缠着的?小时候,自己也没少赖着要跟大人出门的,话说有那么一次,正在门口玩泥巴的吴晨,被路过的叔叔骗说老爸老妈去县城走亲戚了,登时扔下泥巴跟一众小伙伴,沿着出村口的路,愣是在雨后泥泞中跋涉了好几里地,最后陷在泥地里哭了半天,让村里人给捎带了回去,为此自然是免不了吃一顿竹子炒肉的。

    这记忆太深刻了,所以吴晨很明白大牙此刻的心情,生怕他急着赶路,赶紧宽慰他,让他慢着点开,他们这就上了服务区去等他。

    大牙也是挺快的,大概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杀到了服务区,一下车就喊说肚子饿!吴晨早有准备,拿着给他打包的“三杯鸡”走了过去,还没给到他,副驾驶座上也下来了一个人,笑嘻嘻的跟他们打招呼,却是许婧。

    吴晨跟她许久没见了,见她越发的丰满,整个人都有些容光焕发,再看看面黄肌瘦,精神不佳,一身休闲t恤套着显得有些空荡的大牙,突然有一种明悟,难怪老人们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

    大牙见到吴晨手里的便当盒子,眼睛都绿了,直接就抢了过去,揭开一看,满满的半只鸡,色泽酱红、原汁原味,醇香诱人,哪里还顾得上跟他们说话,先撕下鸡腿,递给许婧,再撕下一块来,直往嘴里塞。

    “还没有洗手呢!”许婧看了看手里的鸡腿,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体谅他一大早忙到现在,皱了皱眉头,还是吃了起来。

    “这是什么鸡!这么好吃?”大牙嘴里塞得满满的,不能怪他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样,实在是太他妈的香嫩顺滑了。

    这三杯鸡是客家名菜,做工考究着呢,用南丰产泥炉,放入木炭点燃,将盛鸡的砂锅置其上,以文火焖制;待卤汁收浓,再拣去葱、姜,再加入香油,口感极佳。

    “慢点吃,别噎着了!”吴晨见他吃相是在难看,递给他一瓶水,跟孔四又钻进服务区给他们买些别的吃食,之前没想到还有个许婧,准备不足啊。

    简单的吃完之后,再次上路,吴晨跟孔四见大牙一副憔悴的样子,死活不再让他开车,两人主动把司机位置给霸占了,吴晨更是借口要跟大牙谈正事,非让他跟着自己一辆车。

    “你不是跟教主在搞研究么,怎么也跑来了?”上了高速了之后,吴晨便盘问起来了。

    “嗨,别提了!”大牙刚把座椅调好,舒适的靠了下去,听到吴晨问他,顿时一脸的无奈,“还不是都因为你弟妹!”

    原来他跟陈歪嘴躲在房间里,两人又都不是能够生活自理的人,连吃饭都是问题,整天叫快餐外卖。等到许婧过去找他的时候,简直惊呆了,房子都快成了垃圾堆,两个大老爷们也不知道多久没洗澡,都快馊了,一个靠着上网,一个趴在地上堆着一堆图纸,也不知道在画什么。许婧顿时火冒三丈,差点就把他们连同那些垃圾一起给扫到门外去了。

    “我说你们就不能出息点,好歹也是豪宅,楞给你们弄成那样?”吴晨很是无语,实在不行你们叫钟点工啊,大牙他们那个楼盘也算是顶级小区了,什么配套没有?至于这样么。

    “行啦,貌似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大牙毫不客气,谁不认识谁啊,跟我这装呢!

    “嘿嘿,不一样了么,以前都是光棍,爱怎么混就怎么混,现在再这样,小心人家许婧一脚踢了你!”吴晨弱弱的分辨了一下,做人总要与时俱进嘛!

    “这不是带着她出来散心了么!”大牙有些哀怨的说道,“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懂得一个科学家的心。”

    科学家,就他跟教主这两个货,还真有自我意识啊!吴晨又好气又好笑,外加一股子恶寒,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不过他也有些不爽,话说以前大牙这货搞啥都没瞒着自己,这一次怎么这么偷偷摸摸的,“你们到底在捣鼓什么?”

    “嗨,也没啥!”果然一提到这个话题,大牙就一脸的推脱,果断的闭上眼睛,装起睡觉来。

    这倒新鲜了,小样的,还保密呢!完全不是大牙的一贯做派呀。吴晨本来对他们在弄啥也不是太上心,只要不搞些犯法的事情来就好,只是见他这样子,心里倒是忍不住有些被勾起兴趣来。

    “教主呢?你就把他一个人扔家里?”

    “放心吧,你不在,他回天行居折腾去了,有白姨她们照顾他呢!”大牙依然闭着眼睛,得意的说道。

    我靠!什么叫我不在,这摆明就是要瞒着自己呀。吴晨心头一股子火顿时窜了起来,憋着一股气,也不说话。

    他一边开车一边思量着,把陈歪嘴、大牙跟自己又关联的事情都一一过了一遍,突然心里一跳,妈的,这两个哥们不会是还在纠结陈吊王的沉船吧?

    “你们要真想去,记得带上孔四,就你们两个身手,实在让人不放心。”

    “嗯,知道,这不是八字还没一撇么!”大牙刚晃悠悠的有点睡意,听到吴晨的声音,随口就答道,“不过你怎么知道的?嘿嘿,我还以为保密工作做的不错呢。”

    吴晨脚下一紧,一个急刹车,还好是在直道上,否则说不定就侧翻了!要不是有安全带,大牙就飞出去了,“我靠!神马情况?!”

    “你们还真去啊?!”吴晨也是吓了一跳,赶紧稳了稳车速,回头见大牙没事,放下心之后,心里又有一股子火气,上次从凤凰山上下来之后,大家都有了一股默契,那种地方太过诡异,并非人力所能抗衡的,这些人能够活着出来,实在已经是大幸!因此,事后谁也没再提,甚至有些故意忘记,没想到这两个货现在又在偷偷的捣鼓呢。

    “好好开车!”大牙见吴晨有些激动,赶紧叮嘱了一声,“不要紧张,我们又不是要去干嘛,只是研究一下嘛!我跟你说,还真的有些收获呢……”

    “先说好了啊!纯理论研究可以,不过谁都不能再去,特别是偷偷的去!”吴晨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一阵恐慌,只觉得空荡荡的没有着落,他也知道这种约束对于大牙来说,完全就是废话,不过还是忍不住交代道。

    “知道啦,真啰嗦!”大牙本来兴致勃勃的要跟他分享最近的心得,不过见他样子,干脆不说了,这木头,越来越没趣了,一点探索精神都没有,几个月前吧,是他非要拉着哥几个去找什么吊王的宝藏,这就半途而废了?

    两人心里都有些不爽快,谁也不理谁,一路开着,不久大牙就睡了过去。

    ……

    一路无话,到了傍晚时分,已经驶入了九江地界。

    终于到了,看着高速上硕大的蓝色路标,略有些疲惫的吴晨精神一振,九江他虽然没有来过,却是一点也不陌生啊,谁让他是三国志游戏的骨灰级玩家呢,从二代玩到了十一代,每次都是横扫北方跟西安之后,最后才来啃江南这一片号称骑兵坟墓的硬骨头。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377章江州之夜(二)

    九江,就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柴桑,也称为江州或者浔阳,吴国重镇,周郎练兵所在,向来就是江南重镇,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

    从高速出口下来,是一片田地跟平房相间的区域,地势平缓,水流纵横。

    “空气真心不错!”吴晨闪了一下灯,靠边停下,出来后,做了几个舒展动作,猛吸了一通带着青草气息的空气,长途开车的闷燥顿时一空。

    “给。”大牙点了两根烟,递给吴晨一根。跟在后方的孔四他们也停在一边,走了过来,大家都让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乡间田野,袅袅炊烟,诗情画意,自然而古朴,没有过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大家一路上的困倦疲乏,都消散在这如画般的美景中。

    特别是许婧,欢呼雀跃之间,胸前两个大杀器,抖动得离开,“真是太美了!”

    “哈哈,这才哪到哪,回头有你们美得!”吴晨兴致很高,这九江素来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的美称,除了自然景观之外,人文古迹想来也是不少,这一番如果有可能,倒是应该好好玩一玩,体会一下这个在电脑中“入侵”过无数次的重镇。

    日薄西山,时候已经不早了,欣赏了一会,便望市区里赶,这一路又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到了市中区已经是华灯初上。

    出门在外,自然不能委屈了自己,他们查了一番,终于找到一家靠着江边的五星级酒店九江远洲国际大酒店,看着灯火辉煌的,气势恢宏,感觉不错。

    “麻烦你,要三间套件。”进了大堂,吴晨就直奔柜台而去,“最好是靠江一边的,晚上能看看江景。”

    前台小妹长得俊美不说,还挺热情的,一开口就让人觉得训练有素,冲吴晨甜甜的笑了一个,然后说道:“先生,我们这里是靠着南湖的,不是靠江,看不到江景的。”

    “哦,那就湖景也可以。”吴晨弄了个大红脸,心里只怪大牙不靠谱啊,刚才让他查了的酒店,明明就说这里在江边么!

    “好的,先生,请稍等。”那妹纸倒是乖巧,见吴晨有点尴尬,又给了他一个腻腻的笑脸。

    跟在后面的三个人听吴晨只要了三个房间,也没有异议,许婧经常在大牙那里过夜,大家也都知道,并不矫情。

    趁着服务员在忙碌的功夫,她拉着大牙走到边上问询台问了起来,这里有很多旅游的线路,去的最多的自然是庐山、跟千岛湖等地方了,不过他们这次只是路过,这些远郊之地,却是只能望而兴叹。

    服务员看来不是本地人,就是对此处非常了解,听他们说只是过了今夜就走,便推荐他们如果是纯粹想诳诳,可以考虑去大中路步行街浔阳路走走;也可以在甘棠湖,南湖两边走走,那边晚上的灯光比较好,如果想进烟水亭也可以,只要出示有效证件,而且在湖两边有南湖公园、甘棠湖公园,里面晚上的夜景也不错。

    末了,那小妹还不忘说道,如果是想要去娱乐疯玩,也可以去九江凤舞,那可是全国闻名的哦。

    许婧跟大牙听她说了一大堆地名,也记不住许多,再仔细询问了一番,最后觉得还是去甘棠湖不错,吃的玩的都有。

    时间也不早了,还没吃晚饭呢,登记完毕之后,众人回到房间放下行李,便到门口聚合,因为陆生地不熟的,听着地儿也不远,便照着保安的指示,往北边走去。好在这里就是南湖边上,往北连着甘棠湖,再过去就是长江了。

    沿着湖边,一路上都是酒楼跟茶楼,几个人略微逛了一下,虽然湖景美色当前,架不住肚子有些饿了,很快就钻进了一家叫做“浔阳食府”的饭店。

    饭店的占地面积看着挺大的,几层楼高的仿古建筑,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大匾,黑底金字,写着“浔阳食府”。

    吴晨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生意格外的好,宽大的大堂之中,几乎全部坐满,来来往往的服务员不下几十人,各个桌子间穿梭忙碌着,整个空间人声鼎沸的,与外面静谧的湖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嘿嘿,看起来不错!”大牙点了点头,拉着许婧率先往里面走去,遇到服务员,便问着还有没有包房。

    服务人员问清楚他们的人数,便引导着他们往二楼包房区而去。楼上的包房也很火爆,只剩下几个不大的小厢间,都在旮旯角落里,不单小,还有些阴郁,大牙便嚷嚷着要再换。

    “楼上倒是还有几件雅房,不过最低消费……”

    “那就走着啊,放心,价格不是问题!”

    还没等她说完,大牙已经打断了她,指着身边的吴晨,牛逼哄哄的说道:“看到没,这位有钱人,最低消费神马滴,那都不叫事!”

    “去你的!这顿你买单!”吴晨见他又在显摆,笑骂了一声,跟在他们后面上了三楼。

    这里果然跟下面不大一样,房间不多,布置也要高雅了许多,推开木格大窗,还能看到外景,一边欣赏着湖面灯火阑珊,一边品尝美食,不愧为雅间。

    大牙进去之后,脱下外套,轻车熟路的递给服务员挂了起来,几个人依次做了下来。

    房间不算太大,但是服务员不少,大都穿着素雅的旗袍,其中一个穿着大红描边旗袍的美女应该是领班,带着两个小妹走过来,笑吟吟问他们先喝什么茶。

    “这个哥们随便,木头你定吧。”大牙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挥了挥手,对吴晨说道。

    “到了这里,自然是庐山云雾茶,你们有吧?”吴晨虽然也没来过,不过常年喝茶,对于各地的名茶还是有所了解的,出口就直奔主题。

    “当然有了。”那领班微微一笑,云雾茶正是她们这一代的茗品,从汉代就传了下来,到了宋代更是列为贡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那就它了!”大牙点了点头,对着领班说道,“菜牌就不用拿来了,就挑你们这里有什么特色的,给哥几个介绍介绍。”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378章江州之夜(三)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九江位于江边,四周是湖泊跟名山,自然是以江货和山货出名,比如武宁棍子鱼,又叫马头鱼,头大吻扁、唇厚对须,肉质坚实,肌间刺少,味道鲜美,红烧、辣烩都可,是武宁湖区一道特色菜。此外还有彭泽鲫等等也都是难得的江货。山货方面,却也有庐山鲜笋等,都是一等一的食材。

    领班挑着给他们一一介绍了自家的招牌菜以及做法,听得几个人越发的饥肠辘辘,最后点了“富贵金钱袋”、“九江龙舟鱼米之乡”、“荔茸桂鱼卷”和“沙头大头菜焖大头鱼”四个菜,以及鲜鱼汤,外加桂花茶饼、九江茶饼以及修水哨子等几品小吃,都是当地最有特色的菜品。

    本来,美女领班还推荐了一个“醉翁鸡”,不过中午几个人刚刚吃过三杯鸡,听说这醉翁鸡做法与其相似,就没有要。

    领班刚走,马上就有服务员端上茶来。人未到,香气已经漂了过来,待到了眼前,众人见那茶叶芽肥毫显,条索秀丽,汤色清澈,叫人看着都喜欢。

    “一雨百瀑匡庐水,一峰千态匡庐云”

    吴晨端起茶杯,缓缓的送到嘴边,却并不就喝,而是闭上眼睛,摇头晃头的吸了一通,只觉得一股子香气,沁入心肺,不愧是庐山名品!看起来这家茶楼还真下了血本,没有用普通茶叶糊弄自己。

    其实,他确实不知道,九江因为靠近江南一带,生活习俗等大都有些文化底蕴,跟南越省大为不同,比如这满大街的茶楼,就是供游人品茶休憩之处,因为喝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分高低等级,价格也大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所以很少有人会干以次充好这种事情,否则一旦传扬开来,可就很难立足了。

    “茶是好茶,就是闻着就肚子饿!”孔四也跟着夸了一嘴,不过这话说的怎么那么有点不对劲呢。

    “先就点心吃吧。”

    就这一会,他们要的点心一一端了上来,就着热茶,两相得宜。

    “这是什么?还挺不错的!”大牙见其中一笼小吃,看着有点像家乡的“肖米”,就夹了一个,感觉皮嫩馅香,很是爽口。

    “这是修水哨子。”站在他后面的服务员见他们几人都不识得,就给他们介绍道。

    “哨子?形状也不大像啊,倒有点像是小寿桃。”大牙还没说完,见吴晨跟孔四下筷飞快,已经消灭了两个,赶紧也夹了一个,放到许婧的碗里。跟这两个吃货客气,回头只能吃蒸笼!

    “嗯,就叫哨子,不过这个哨字,是修水人根据方言生造的,字典中却是没有。”服务员是个好脾气,进一步给他解释道。

    相传夏禹时代,修水地区山洪瀑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颗粒无收,农民靠上山采野菜野果为生。后来大禹来到修水,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治水的功绩与恩德,可在那荒年灾月里又拿不出好东西来贡献。面对山高林密,有位老农就提出,大家上山搞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略表心意。于是大家商量好后,就一边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把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兽肉切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

    “哎,我说你们能不能少吃点,后头还有大餐呢!”大牙见他们两个直管埋头大吃,不有大为后悔,不该一直跟服务员说话。

    许婧是女生,本来饭量就小,不似他们几个那么饿,稍微吃了一点,见正菜还没有上来,就走到窗口,欣赏起外面的美景来。

    “咦,那是什么,挺漂亮的。”

    一眼望出去,这湖竟大得像是没了边,只能依据灯火,大致判断出走势。许婧见不远处,一个灯光分外璀璨的阁楼,看起来似乎很是热闹。

    服务员见问,顺着她的手势看了一眼,说道:“那就是浔阳楼!”

    “浔阳楼?很出名么?”还在桌子边上的大牙听到她们的对话,插嘴问道,要是黄鹤楼、岳阳楼这些他倒是知道,中学课文或者诗词里面有嘛,至于这浔阳楼,一点印象都没有。

    吴晨正在喝茶清肠胃,刚吃了几个哨子,有点粘口呢,见大牙看着自己,呜呜两声,指了指孔四。

    “得亏你还读过《水浒》呢!‘宋公明发配江州城’还记得吧?里面就有‘浔阳楼宋江题反诗’。”孔四正经是北大考古专业的高材生,加之做了古玩这一行,对这些典故自然是知之甚熟。

    “我去?那小黑贼就是在这里,走上造反道路的呀?”大牙一听还有这来头,水浒他是看了不少次,不过真心没去记得这些细节。

    “不就是了?都说你读书不细,你还不承认!”吴晨一口清茶下肚,便接话说道,“不单是宋江老儿,白乐天的《琵琶行》也是在这里写下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不就是江州了么?”

    “切,看书就图个爽快,不是么?话说大家都知道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闯五关杀六将,那叫一个威风,但是又有几个人记得是那六关?你能,你现在一一报上来!”大牙有些不好意思,嘿嘿一笑,不过缴械投降,向来不是他的做派。

    吴晨懒得理他,不过要不是许婧刚才这么一问,他还真的忘了又这么个地儿,看来等会吃晚饭,可以过去看看,就是不知道晚上有没有开放,便叫了个服务员过来询问。

    服务员很有主人公意识,浔阳楼也算是她们这里的一个名胜古迹,见吴晨他们询问,当然是知无不言。

    这浔阳楼晚上也是有开放的,而且配合着湖边的夜景,比白天还要美上几分,如果有兴趣,可以进到里面去,一楼主要都是有关水浒人物跟故事的摆设、二楼忠义堂为当年宋江醉酒题诗处,以及介绍浔阳楼历史的书籍和地方名胜风光图片。三楼是回廊,主要陈列字画。四楼为茶室,也是赏景的最佳处,摆满了仿古桌椅,可以远眺庐山、近观长江,不过在晚上,就只能看夜景了。

    “不过进去是要买门票的,也不贵,一人二十元,对你们来说应该没有问题。”边上一个姑娘插嘴说道。“如果不想进去呢,外面也挺有意思的,一边可以沿江而走,靠着这边的是大广场,有文艺表演,还有古玩市场。”

    听到这里还有古玩市场,吴晨跟孔四都是两眼一亮,这敢情好啊,两不误么!

    想来这江州作为南北通衢,上接江南,下联两越,东西更是长江直流,本来就是个文化交互的连接点,历史文物自然是不少。再加上紧挨着鄱阳湖,跟南昌、景德镇正好隔湖相望,形成一个三角形,自来就是互通有无,特别是瓷器一类。

    这么一想,两人的兴致都是挺高的,大牙跟许婧虽然对古玩没有那么在意,但是本来就是要出来逛逛的,这种地方怎能不去?

    说话间,饭菜就都上来了,端得是美味可口!吃得异常尽兴,回头一结账,还真心不便宜,没有什么酒水,四个人吃了五千块钱,没办法,这是最低消费,而且别人来此雅间,都是吃饭喝茶聊天看风景来的,顺带听听评书什么的,哪里像他们这几个,刚吃完就急着走人。

    出了门,几个人直奔浔阳楼而去,夜风习习,湖景怡人,正是饭后热闹时分,人来人往的,显得分外繁华。

    到了近前,才发现这浔阳楼果然名不虚传,外三层、内四层、九脊层顶、青甍黛瓦,飞檐翘角,四面回廊,古朴庄重,具有明显的仿宋风格。

    古楼之上飞檐雕画,分外壮观,雕檐外高悬一面匾额,写着“浔阳楼”三个大字。据说当年这块匾本是苏轼所提,这位大文豪本欲题“浔阳酒楼”四字,但不慎墨污“酒”字,于是将错就错,干脆去掉“酒”字,气魄反而要大得多了。

    不过上面现在挂着的,显然不是东坡居士题字的那块原匾,否则只怕不用几天,就能让人给弄走了,这可是赤裸裸的东坡手书!

    进到里面,见底楼大厅内陈放着梁山108位将领的瓷身人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两侧墙壁上镶嵌的大型瓷板画,描绘的正是当年宋江在浔阳楼上题《西江月》“反诗”的彩色石膏塑像,墙壁上有今人书写的宋江“反诗”。

    不过吴晨对于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直接就上了二楼,看起字画来,等了一会才见大牙跟孔四他们乐津津的从楼下上来,聚在一起,到了顶楼,原本兴致冲冲的雅兴就全给破坏掉了。

    只见楼顶之上,人满为患,吵吵闹闹的,各种拍照、打牌、吃东西,人挤人,哪里有半点清净可言,大牙甚至还发现一个中年妇女抱着自家小孩,躲在柱子后面撒尿!

    我靠!这都他妈的什么人啊,几个准备欣赏美景之人,登时倒了胃口,匆匆扫了一眼,便下了楼。见孔四在跟大门口戴着袖标的大妈打听古玩市场怎么去,大牙便拉着许婧,对吴晨说他们想到后面江边去走走。

    “去吧,人多手杂的,注意安全。”吴晨看他一脸怪想,也不想去做灯泡,点了点头,约好回头各自直接回酒店,只是手机不要关机,有什么事情可以联系得到。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379章皇舆全图(上)

    问明方向之后,双方便分头行动。

    吴晨他们沿着西方的滨海大道两侧的步行街走去,过不了多久,就到了一个四周都是大石柱子的广场。

    夜晚之下,湖畔之上,各色灯光更显得四周的空旷与幽深,虽是人生鼎沸,却有一股子冷峻深远的感觉。虽然大部分柳树都已经谢了叶子,在年底寒冷的季节,清风吹过,纤纤的柳枝摆动,却也别有一番风韵。

    江州古称儒林乡,宋代盛市集,到了宋末元初,在南方因有大小九条涌水源,由外分别流入汇合于此,通连西江,故名“九江“。千古名城,自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虽然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年代,依然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一股文化气息。

    古玩广场之上,依然是人来人往,除了一些店铺跟摊位之外,还有不少当街表演的艺人,十分的热闹。

    吴晨跟孔四,走在人群之中,感受着微带湿润的徐徐清风,不见寒冷,却又几分清凉舒适。吴晨更是微眯着眼睛仔细品味这有点熟悉的意境。

    “走吧”孔四一点都没忘了来此的初衷,见吴晨步伐悠悠,慢慢腾腾的,便提醒了他一声,前方便有个大棚子一般的小摊集散地,卖些零散的古玩琐碎,一看就是政府统一规划而成的。

    两人踏步而入,随着人流缓缓而行,见到合意的便翻捡擦看。古玩可不比中药房,有政府认证的店铺便无假货,什么都还是要靠自己的眼力。

    “两位一看就是文化人,怎么样,看看吧,喜欢什么您就上手,价格么,好商量。”摊主是个中年人,穿着粗布衣,看起来有几分落魄文人的模样,嘴里说辞也不是那般的顺溜,与其说是在吆喝,还不如说是在喃喃自语,估计也是看吴晨他们长得气质不似一般市民,才出口招呼他们。

    那就看看呗!孔四难得被人换做“文化人”,怎么着也得给捧个场不是?

    要说起来,这摊位的确有些寒酸,零零散散的摆放了许多“古玩”,以字画居多,也有一些金石玉器,此外就是一些一目了然,当代做旧的小瓷器,孔四都能一眼看出是就是再瓷都进的货。

    “大哥,你这些货不怎么滴啊。还有没有其它的?”吴晨稍稍扫了一眼,也是跟孔四一般的感觉。虽然他见那中年人面目友善的,有心想帮衬他生意,可也不能买些地摊货,转手就砸地上吧。

    “你等等!”那中年人看来也是个实诚人,见吴晨他们不似一般游客,便招呼他们进到格子间里面坐了,又蹲下去,在摊位下方掏摸。

    这种格子间就是个临时摆放东西的地方,很是狭小,几个人挤在里面就有些局促。吴晨见那中年人撅着个屁股,很是费力,再加上他对这种摊位也不是很信心,便说道:“要不就算了吧,下次有机会再来光顾您。”

    “别啊!”那中年人也知道他这种话是客套话,一听就知道是外地人,等下次不知道猴年马月。他在此地摆个小摊,赚点辛苦钱,难得有个点生意,自然不肯放过。

    “行行,您慢慢找,不用急。”吴晨见他钻在下面,扭着个头,很是辛苦,赶紧宽慰他。

    估计是放得太低下了,中年人在一堆帆布包里扒拉了半天,终于拎出一根“管子”来,因为太长了,斜斜的伸了上来,差点就捅到了他们,“麻烦帮我接接。”

    孔四伸手帮他拎了起来,却是个纸筒,一看就知道是放画的,只是这个也太长了点,足足有两米多!

    这得是什么画!他们都没见过这种规格的纸筒,倒是被****起了一丝好奇之心。

    中年人看起来挺有教养的,站起身来,从孔四手里接过纸筒,还不忘谢了他一声。等他将纸筒放置在桌面上之后,打开一头,从里面缓缓抽出一大卷东西来,果然是一条卷轴。

    “这是……”

    吴晨和孔四见整个卷轴真的有两米多宽,而且厚厚的卷成一团,有点像是布料那么厚,这才真的吃惊的,这么巨幅的字画,还真是少见。不过同时也有些失望,就算是现在那些在大堂之上的那些现代大壁画,也大都不值什么钱,更何况在古玩这一行,这么大的画卷,闻所未闻,其真实性就先值得存疑。

    “一幅老画,看看吧。”中年男子一边慢慢展开,一边笑呵呵的说道,看起来他自己心里也甚是没底。

    虽说心里疑虑,不过都耽搁了这么久,也不在乎多看这么一会,吴晨和孔四见中年人手法生疏,便主动上前,帮着他把画卷给展开。

    入手的时候,吴晨便觉得手感不一样,既不像是纸质、也没有绢画的那种质感,反倒有些柔软光滑,难道是绸缎?

    没有听说过用绸缎做画的,该不会是这中年人错把以前的印花布料当成了画卷吧?但是看这颜色黄中带褐,又不大会是以前的布料,现代作伪的可能性也大打折扣,试问谁会用这么高的成本,去做一副让人一见就生疑的赝品呢?

    “慢点,放不下了!”孔四在另外一侧帮着放展,他虽然也是心有疑惑,却没有吴晨那种走神的习惯。

    这桌案是统一规格的,足足有三米多长,两米来宽,三人这样慢慢的卷放,还不到一半,竟然已经是没地方了!

    “先这样吧,老四,你托一下,我看看!”吴晨从发呆状态转换过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望向画面。就一眼,他就惊诧万分,之前的怀疑一下子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地图!

    没错,这就是一副地图,黄褐色的巨大画面上,山川、关隘、城池、房屋,一应俱全,最为引人注意的自然是那条著名的“几”字形大河!虽然随着线条的粗细,彷如水印一样若隐若现,但是对于国人而言,一眼就能认出那是黄河。

    有点意思了!吴晨退开几步,仔细打量眼前这一副巨幅的图画,只见上面竟然不是一般的符号标注,也就是用三角形或者xx之类的符号表征地形,而是绘的实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云山雾海、雄壮城池……

    除了这些密密麻麻的图形之外,还有不少的文字标注,自然都是繁体字,他努力的分辨了一下,很快就锁定了几个地方,比如京师、保定府、山海关等等。

    吴晨越看越是震惊,甚至是难以置信。到底是谁绘制的这番图案,从画面看,作此画之人应该不是太出名的画家,笔力虽然不错、终归跟史上那些大家有些距离。

    但是!画面上透出来的那股子磅礴大气,隐隐间有一丝天下我有的气概!这却又不是一般的画作能够比拟的!

    “好画!”孔四双手托着还没展开的部分,不能像吴晨那般低身细看,却也为其所摄,忍不住赞了一声!

    中年人听到他们夸奖,心里暗喜,陪着一边呵呵的直笑,却不敢多嘴,生怕自己打扰到了他们,一笔生意又黄了。

    “老四,你往后拉拉。”吴晨站了起来,按压着心里的激动,对着孔四说道。

    这幅画太大了,此刻露出来的也仅仅是一小部分,虽然没有现代地图那种省份轮廓,不过他也大概能够判断出来,应该是京城跟河北、山东这一带。如果从方位上来,南边的那一头就在孔四手里,还卷着老大的一半,而北边这一头,却是搁在桌上的,只是没有完全展开,还留有余地。

    帮着孔四往后面挪了挪,吴晨便走过去把这一头给完全展开了,果然见到东三省跟蒙古高原等地,从位置上看,貌似还有西伯利亚,只是他的地理也不算太好,所以不敢确认。

    真正让他震撼的是,最上面靠着一边的地方,居然有几个大字,框在黑色线条的方框之中,仔细辨认,应该是“皇舆全图”。

    《皇舆全图》?!!!

    吴晨脑袋中嗡的一声,只觉得两个太阳穴跳得厉害,竟然是它!

    如果是别人,或许还不在意,甚至会觉得这事赝品!因为在史书上,从来就没有过《皇舆全图》,有的是《皇舆全览图》。

    《皇舆全览图》号称“大清最精最全之地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史料记载,改图是由康熙大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四十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贝加尔湖,南至今海南岛。

    一个公认的事实,就是该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朝中叶至********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天朝地图,基本上都渊源於此图。

    另外一个公认的事实,就是该图绘于收复台湾跟平定准噶尔之后,参与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馀人。

    但是,在鬼谷会的《宝路》记载之中,却有更早的版本,《皇舆全图》,出自于周培公之手,于死前奉于康熙面前,这才有了后来的《皇舆全览图》。

    更为重要的是,《皇舆全览图》只是作为地图,甚至有公开的版本,但是《皇舆全图》显然要神秘得多,《宝路》之中隐约提到,这地图乃是周培公集合众多神秘人士,秘密绘制,并非地图那么简单,献于康熙帝之后,便再未问世,从未有人见过。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380章皇舆全图(中)

    但是,这样一张神秘巨图,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如果是仿制的,那仿制之人不单是知道有这么一幅图,而且还应该见过!

    吴晨轻轻的揉了揉太阳穴,在手臂的遮挡之下,双速的扫描了一遍,一层黄灿灿的光芒浮现出来,年代没错,看来这《皇舆全图》极有可能就是周培公的真迹!

    “你没事吧?!”孔四见他双手扶头,有些担心。

    “没事!”吴晨闭着眼睛,仰头吸了几口长气,让自己跳动的心稍显平静,在中年人看来,却是以为他身体有些不适,眼巴巴的瞪着他,比孔四还显得关心几分。

    孔四见他模样,也是缓缓的把图给收了,搁在桌上,还空出一大截出来。

    “这位大哥,请问您贵姓?”吴晨缓了一缓,问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直接就让孔四跟那中年人有些石化。

    “嘿嘿,鄙姓周。”中年人虽然不知道他怎么问起这个来,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答道。

    “哦,周大哥,我能问问,您这图是哪里得的吗?”吴晨点了点头,这就有点靠谱了,如此巨图,不单是绘制有难度,要保存下来,难度更大。

    “祖上传下来的!”中年人呵呵一笑,给了一个标准答案。

    “得了吧!个个都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就不能有点新鲜的?”孔四直接就给了他一个白眼,都混这行,谁不知道谁啊。

    “我这个真是祖上传下来的!”中年人估计是被质疑多了,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跟他们急眼。

    “那你说说都是怎么个传下来了?”孔四打从心眼里就不信,这画虽说看起来不错,不过清明山河图,现在都满大街了,其中也有可以看一眼的。

    “这个……我也是从我四叔那里得来的……”中年人也知道传承有序的重要,不过他也是在他四叔去世之后才拿到这幅画的,自己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孔四直接就给了他一个万恶的“呵呵”。

    其实他倒是错怪了这个中年人,论起来,这周家之人还真是周培公之后,当年周培公在东北郁郁而终,有一支后人不忿皇帝的薄情,收拾细软,遁往他乡,带走之物,其中就有这《皇舆全图》的原稿,而周培公献给康熙皇帝的,却是他在最后时刻再次修订的成稿,其中删除了不少违禁之处,说起来,这被带走的原稿倒是一手资料。

    后来,这一支后人辗转多处,先在河南一带隐姓埋名,客居他乡,到了民国,生灵涂炭之时才回到了湖北荆门老乡,而中年人这一支,则是到了这江州地界,在偏远山区隐居了下来,直到天朝成立之后,才归入当地的公社。

    因为长期独居,这才能够将这一副图画保存下来了,到了大动荡年代,已经归入公社的周家,因为成分不明,再加上相传家里有上好古董,也是受到了清理,这一幅画辗转流传,后来才重归了他们周家,一只保存在孤寡的四叔那里,直到他去世,才被这中年人得到。

    当然,这些,他自己也不知道,吴晨跟孔四更是无从知晓,历史上,也不知道有多少稀世珍品就这样风大雨吹去,真正能够传承有序的,除了“在册”,别无他途,如果没有文字记载,哪怕就是零零散散的一些史料,只要能够考证出来的便好,单纯依靠口口相传,极容易消散在漫漫的历史大流之中。

    这种事情多了去,所以吴晨虽然见那中年人说不出怎么个传承,但心里却是信了几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图是真的老物件!

    “周大哥,您这个也不找人帮您鉴定鉴定?”另吴晨不解的是,这中年人既然有意出售,肯定不会是只有今天专在这里等自己,在此之前,怎么就没有人收走呢?

    “呵呵,别提了,什么狗屁专家!”

    吴晨不提还好,一提这事,那中年人便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吐槽。

    他也不是个食古不化之人,既然做了这一行,自然也会关注一些相关的节目,看多了,也想着找些专家帮自己给瞧瞧,这到底值不值钱,只是他也知道现在的所谓专家,大都不靠谱,也不敢轻易拿出来 (精彩小说推荐:

    ) ( 宝路天行 http://www.xshubao22.com/5/5555/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