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山恩仇记 第 5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雷一飞抬头看了看立本的脸色,不像是畏惧退缩的样子,这才满有把握地说:

    “只要大叔决心干,这两件倒是都不难办。大牢里防范得严,武的要是不行,就给他来文的。明抢抢不成,咱们还不会给他来个暗偷吗?不瞒大叔说,我们伙儿里,有一个叫谢振国的,因为他排行第三,又有一手打地洞的好功夫,人都管他叫‘穿山甲谢三儿’,干的是偷坟掘墓的买卖,他们的行话叫做‘采蘑菇’。这个人,平时只知道赌钱喝酒,什么营生也不干,实在喉急了,才到外县远地方去采一次蘑菇,一趟买卖回来,就够他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花销的。县大牢内监的位置,东面是县衙门公廨,北面对着捕厅①,南面的大门前有一条短巷跟临街的铺面相接,西面是一溜儿围墙,墙外是一片空地,墙里面就是牢房。我哥有一个相识的在牢里当禁子,去年我跟我哥还去找过他。如今不妨请我嫂子出面,只说是大哥惹了事,带闺女出来看他,不料闺女又闯了祸,眼下是什么主意也没有了,特意去请他想想办法。他小小一个牢子,能有什办法可想?左不过是劝说几句也就完了。这时候,再打听本良兄弟关在哪间牢房里,能见的话要求见一面,不能见的话,就说有几个烧饼,要求转交给他。他们在牢里当差的,没有牢头的话,哪敢随便叫人探监?不过看在我大哥的份儿上,送进几个烧饼去,总还是办得到的。只要大嫂记清了是第几间牢房,告诉穿山甲,等到入晚了,悄悄儿地在围墙外面往里打一个地洞,把本良兄弟引出来,不是神不知,鬼不觉,谁也不惊动吗?只要把人救出来,事情就好办了。不嫌我们山里苦,添你们一二十口人,又都是身强力壮有手艺有武艺的,还能饿着你们了?深山里面,三五十个捕快小队子也不敢往那儿伸腿儿,保管你没人来啰唣。头些日子就听说你们要来,乡亲们早就替你们把房子都腾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了呢!”

    ……………………

    ①  捕厅──典史署的俗称。因为典史的主要职务是缉捕,兼管驿站和监狱。

    雷大嫂听了他这一番话,也说:

    “倒亏你没忘了把谢三儿也带了来。这宗买卖,除了他别人还真设法儿办呢。不过这个人有三种毛病在身,头一件就是好喝酒,只要一捏起酒壶来,不醉倒了不肯罢休。今天晚饭只好简慢些,大伙儿都别喝了吧。等救出人来,回到山里,再慢慢喝去也不晚。大叔,就照我二叔说的这么办,你看成不成呢?”

    到了要立本拿主意的时候了,他倒又犹豫了起来。并不是他办事儿优柔寡断,实在是这样重大的事情,他不敢一个人贸贸然就自作主张啊!不是么,真要是照雷一飞刚才所说的那么办了,局面马上就又是一个样子,吴石宕人的命运,将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么重大的事情,不给大伙儿商量商量,他怎么敢独自决断呢?考虑再三,这才说:

    “今天晚上,咱们两家一齐动手干,这一条算是定下来了。说到怎么个干法,是不是就照一飞兄弟说的那么办,等我回去跟大伙儿商量一下看,‘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大伙儿再合计合计,说不定还能拿出更好的主意来呢!”

    雷大嫂见他拿不定主意,也知道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当家人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就点点头说:

    “像这样大的事情,当然得跟大伙儿合计合计。我们这边,也得跟大伙儿再商量商量呢。这样吧,你们两个各自去跟大伙儿碰一碰头,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再回来由咱们仨一起来斟酌。时间紧迫,快去快回,我在这里立等!”

    立本回到客店,大伙儿久等他不回,已经吃过中午饭了。大虎见立本回来,一面问他吃过了饭没有,一面就要去盛饭端菜。立本拦住了他,又把三个屋子里的人全叫了过来,关上房门,着一个人坐在窗前单盯外面的动静,这才把他们三个人在城隍山上商量的初步打算说了一遍,看大伙儿的意思怎么办更合适。

    本厚头一个跳起来说:

    “咱们办事儿,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明知道是个贪官,偏还惦着跟他讲什么理,才会落得今天不该进站笼的进了站笼,不该坐班房的坐了班房。要是还照咱们的老谱儿办事儿,不单雷大哥今儿晚上就要送命,只怕过不了几天,连我大哥也得搭上。跟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还讲什么理?他们要是讲理,天下就没有不讲理的人了。我倒是佩服雷大嫂办事儿干脆有决断。跟这帮豺狼虎豹们还有什么理可争?还有什么法可守?王法又不是单给咱们老百姓订的,他们目无法度,胡作非为,倒要咱们去守王法,这不是不叫老百姓活下去吗?别三心二意了,快把雷大哥抢出来,咱们上山!衙门里要是钉住了不撒手,还来找麻烦,咱们就豁出这条命去跟他们干!这叫官逼民反,逼上梁山!”

    立本见第一个站起来说话的又是本厚,白了他一眼。等他说完了,这才补充自己的看法说:

    “不经高山,不知平地。不进城来过堂,谁知道姓金的是这么一个玩意儿!要是官家讲理,拿老百姓的事儿当一件事儿公平合理地去办,咱们为什么非动武不可呢?老雷的事情是磨扇压着手,不抢人就活不成了,不得不来鲁的。本良的事情,有李老先生出面到知府衙门去关说,想来白太尊不会不听。只要白太尊发下牌票来提人复审,案子就有翻过来的一天,又何必横生枝节,害得自己回不了家不说,弄得不好,恐怕还会把李隐吏也搁在里头,那就连人家也牵扯上了。本良的事情办与不办,我看还得好好儿琢磨琢磨。”

    听立本这么一说,大家都不开口了,有低头沉思的,有窃窃私语的。大虎想了一想,十分感慨十分后悔似地说:

    “要是早知道会闹成这么一个结果,谁还进城来打官司?不是早就听了雷大哥的,进山去了么?事情坏就坏在咱们对这个姓金的太相信了,没想到他的心肠会这么狠毒。如今倒成了骑虎难下啦!动手救人上山吧,不说家里老小要吃苦头,李老先生要受牵连,事情能不能顺利办成,也还两说着。要是等着白太尊提人复审,接茬儿打官司呢,谁知道这位太尊能不能秉公办案,为咱们说话,替咱们做劲儿?要是知府衙门的官司再打输了,想要救人,可就晚啦!”

    二虎一听:好哇,三个人三路心思,没法儿对得上茬口。不深入一步说清利害关系,能商量出什么结果来?略为想了一想,就接着大虎的话说:

    “雷大哥的性命,只在早晚之间,不动手抢人,眼看着就要送命,看起来这也是最后一招儿了。抢他,大概不会有人反对。难于决断的是本良。救他不救,能不能救,不救他出来等着复审,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都得好好儿掂掇掂掇。照我推想,今儿晚上要是不去抢雷大哥,本良的案子还有几分翻过来的希望;站笼一砸开,雷大哥一劫走,本良的案子就成了铁板上钉钉子,到哪儿也翻不过来了。你们想啊:雷大哥跟本良,两桩案子本来就是一档子事儿,如今抢走了一个,本来就是按盗匪定的罪名,这一来,不是通匪的证据更加确凿了吗?李老先生去见白太尊,算是叙旧情,不算是替咱们去告状,就是咱们的案子闹得再大,也不会把他牵在里面。不过白太尊一听到缙云县出了砸站笼抢人的案子,又是跟本良有关的,他一个久涉公门的人,能那么傻,还来提人复审么?证据确凿,铁案如山,本良八成儿是照批原判,再也甭想放出监狱来了。照这样看起来,只要雷大哥一劫走,本良的案子就甭盼着能在白太尊手里翻回来。要救,只能今天就动手,晚了可就没救了。不过这种事情一旦办出来,不管办成了没有,就算是劫牢反叛,不单家里再也回不去,逮住了都是死罪,从此只能上山落草,拉起一支人马来跟官家作对,身家性命,都只能置之度外了。反正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不是我想把事情越弄越大,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干脆把李联升父子连那骚娘们儿一起干掉,先出出胸中这口怨气,也省得他们再生事害人。林炳那边,今天来不及了,只好等上山以后,慢慢儿等有机会了再去收拾他。只要他不跑到他乡外地去,早晚总有敲掉他的那一天的。”

    二虎的一番话,有理有力,不由人不信服。几个年纪轻火气壮的小伙子立即同声附和,七嘴八舌,有说当官儿的不会向着老百姓,衙门里不是讲理的地方,指着白太尊早晚还是要落空的;有说雷一鸣为吴石宕人两肋插刀,吴石宕人不能丢手不管的;有说鬼点子都是李联升爷儿俩所出,不宰了这两个狗头军师,吴石宕人永远不得安生的;有说最可恨的还是金鸡太爷和“鬼话夫人”,别看他们脸皮白净,心肠可比青炭还黑,这样的狗赃官,留着也是祸害,反正砸牢劫狱,情同谋反,已经是十恶不赦的死罪了,一头羊是轰,两头羊也是赶,杀一个人要偿命,杀两个人最多也不过是死罪,不如舍出这条命去,砸开衙门,把狗赃官和那臭娘们儿一起抓出来砍了,也算是为民除害的;有说两下子合在一起不过五十几个人,单绿营兵就有二百多,加上三班衙役和五十多名小队子,总数少说也有三百,双方实力悬殊,救人可以,千万砸不得衙门的;有说绿营兵和丁壮都是酒囊饭袋,真要厮杀起来,一个个胆小如鼠,谁也不肯卖命,不妨大胆去干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本厚想起了月娥她舅舅说的话来,拍着巴掌蹦起来说:

    “人少不要紧,只要咱们决心大干一场,石笋前舅舅那天就说过,有什么事情要用人的话,叫我去找他,多的没有,三十几条扁担当时就能拉出来。这样,三下子加在一起,就有八十来个人,一个人抵不了十个,总也能抵五个吧?就是他们三百多人一起上来,我看也能杀他个落花流水,马仰人翻!”

    立本见又是本厚的话多,正要开口,却让二虎把话接过去了:

    “咱们第一次起手,得拣那有把握的事儿先办。马到成功,才能威名远扬,人心振奋,往后借着这个威声,就能够所向无敌。要是头一炮打不响,自己先就减了一半儿锐气,往后出兵,我方胆不壮,敌方胆不怯,事情就不好办了。没听刘师傅常说的吗?敌强我弱,只可智取,不能力敌。就算咱们有八十个人,去跟三百多个人硬拼,难免没有伤亡。为了救出两个人来,再搭进几个人去,算起账来,这宗买卖就算是赔了。红梅去砸一次站笼,打草惊蛇,衙里衙外,肯定添丁加人,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以防第二次有人去砸。好在头一次去的不过是几个半大孩子,他们也不会估计到一下子就来几十口子动手硬抢。所以说,砸站笼抢人,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可以有九成儿把握。只要人救出来了,马上就往东门外撤兵,尽量避免跟他们接手交锋。这样做,不是胆小怯敌,为的是尽可能减少伤亡,更不能叫他们逮住了活口。黑夜里,咱们抢了人就走,衙门里只知道是山里人下来干的,就算是猜到伙儿中必有吴石宕人,也不过是形迹可疑,查无实据,却再也猜不到里面还有石笋前人。要是万一叫他们逮住了一个两个,买卖赔了不说,弄得不好,还有把底儿泄出去的危险。李联升家里,老讼师已经六十多,小讼师听说又瘦又小,跟猴儿相似,那骚娘们儿是个女流,更不用提起,都是禁不起三拳两脚的东西。就算家里还有几个小厮仆妇,谅也不会有多大的能耐,只要去上几个人,赚开门户,一刀一个全砍了就算完了。即便声张叫喊起来,像他那样的人家,骂的人多,夸的人少,街坊四邻听到了动静,也不会有几个人出头伸茬儿的。所以说,这两档子事情,都是手到擒来,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成功。不过为防万一叫人认出来,每人身上都带一张锅烟纸,动手之前,先把脸抹黑了,叫他谁也认不出来才好。本良那边,事情就难办多了。县大牢内监,押的都是死囚和重刑犯,围墙又高又厚,防守格外严密,硬闯当然是不行的。南乡老哥们伙儿里有人会打地洞,也许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人偷出来。不过也只有五成把握,料想不到的枝节还很多。比如说:采蘑菇的打地洞,都是十分狭小的,本良没干过这一行,能不能跟着爬出来?他是不是也跟雷大哥一样,挨了大板夹棍,行动困难?再说,死牢里的犯人,按制都得钉上脚镣手铐,一动就有声响,万一牢里听见了响声有异,查问起来,事情就坏了。为防不测,还不能不多去几个人望风接应,才能保住不出事端。咱们满打满算就八十个人的谱儿,三处一分,还能剩下几个?县衙门里面,单是值班上夜的民壮衙役就不下几十个人,前门后门都有人把守,围墙也高,去上二三十个人就想砸衙门杀赃官,不是那么顺心顺手的事情。衙门砸不开,里面筛起锣来,惊动了绿旗营,两下里一夹攻一厮拼,还有叫人逮走几个的危险,弄得不好,连另三拨人马的正事儿都会给耽误了。这不是贪多嚼不烂,反而误事么?所以说,掂一掂轻重缓急,不如暂且寄下狗赃官的这颗脑袋,只要留得咱们这些人在,总有拧下它来当球踢的一天。事不宜迟,眼下已过午错,要是采纳我的主意,咱们赶紧商量一下细节,一步一环、一进一退,全得事先策划周到了,免得临时有变,慌了手脚。安排好了,立本叔再去眼雷大嫂和雷一飞碰一碰头,该怎么办的,就可以分头准备起来啦!”

    大伙儿一听二虎的主张,全都佩服他想得周到,连立本也频频点头称是。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好比城墙上跑马,只能信马由缰,跑到哪儿算哪儿了。愣要回头,就会连人带马一起跌得粉身碎骨的。当下大伙儿就拿二虎的主意做架子,你一言、我一语,商量定了一个完整的计划,主要的是:

    一、本厚立即动身到石笋前去搬兵,让月娥她舅舅赶紧带领二三十个人前来接应,戌时以前,务必各带家伙赶到碰头地点。行动一定要秘密,不可走漏一丝儿风声,宁可少来几个,不是十分知心的、靠得住的人,一个也不要来。

    二、东门外的大路边,有一座明代刑部侍郎李棠①的花坟,当地人称为“石马将军”,坟前有石碑石碣、石人石马,还有一棵几个人合抱的大樟树,地方宽广,经常有人在那里歇脚,藏得住几十个人,又能从吏隐山脚绕道进城,不用走东门大街,就选定作为会合的地点,酉末戌初,三路人马务必在此取齐。

    ……………………

    ①  李棠──字宗楷,号蒙斋,缙云东门人,明宣德五年进士,正统把年任刑部右侍郎。景泰三年,巡抚广西提督军务。著有《蒙斋集》等。

    三、雷大嫂立即去内监探听门路和消息,申末酉初,务必赶回“石马将军”,以便决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和人员分拨。

    四、山里下来的三十六人,加上雷大嫂母女,一共是三十八人,吴石宕人加上大虎、二虎,一共是十九个人,减去被押的本良和四个替李隐吏抬轿子的,还剩下十四人;石笋前如果来二十人,三处人马合计七十二人。初步分拨:雷大嫂带上雷一飞、小虎、红梅等三十人去衙门前砸站笼救人,石笋前舅舅带领本厚等十个人去杀李联升一家;立本带着谢振国、小顺子等二十个人去内监后墙根儿打地洞救本良;剩下大虎、二虎等十二人在城外接应,安排下五副绳床准备抬二虎和救出来的老雷、本良以及临时负重伤的人。

    五、为了不牵连店家,立即以返里为名,撤离客店。

    六、各人检点随带家伙,有未带的和不称手的,赶紧就老雷的行头中挑选,或在城里铁匠铺中购买备齐。

    七、各路人马在城里饱餐之后,探明了进路退路,戌正以前,先由穿山甲动手打洞,救出人来,连放两个炮仗两个流星为号,如果失手,则放一个炮仗,一个流星。另三处只要看见号炮一起,不管是放一个还是两个,衙门前的立即砸开站笼,后街的立即杀进门去,在城外接应的立即摸掉守门小军,占住城门。事成之后,都由东门撤出,连夜进山。

    立本带了这个起事计划再上城隍山来找雷大嫂,雷一飞已经到了多时。叔嫂二人听立本说完了大伙儿商议的结果,连连夸奖二虎和吴石宕人设想周到。雷一飞跟山里来的人也计划过一番了,尤其是有关打地洞的细节,谢三儿都已经仔细琢磨过,好在只从墙外打一个洞到墙里,洞口稍许打大一些不要紧,还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漏洞都设想了一遍并堵住塞严了。雷大嫂怕红梅见了她爹沉不住气儿,不等号炮响就发起疯劲儿来,非坏事儿不可,主张叫她跟本厚去后街。大家也同意了。双方取长补短,又计议修改了一番细节,这才一起步下山来,分头行事。

    正月新春,城里的龙灯、花灯、大戏、小戏刚刚热闹过去,又一台更其热闹的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

    林炳打赢了官司,一手提着刚领回来的七星宝剑,一手比比划划地跟林国梁说着活,挺起胸脯,威风凛凛,喜气洋洋地走出衙门,回到了客栈。林焕见官司已经完结,在城里也没什么事儿了,早衙刚刚退堂,马上雇轿子回家去满来得及,就张罗着打算立即起身。林炳呢,却说是县里判了,还要等详到府里去批回来了才算数,主张在县里再住几天,等接到实判了再回去。林焕心里也明白他肚子里打的是什么鬼算盘。在李联升家里,林炳跟小讼师娘子翠花儿眉来眼去的情景,林焕早就看在眼中,只是不便于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兄弟二人扳了半天杠,最后不得不折衷一下,各行其是:林焕和林国梁先回家,林炳留下来等实判。林炳还叫来旺儿也跟着回去,说是正赶上化雪天,路上难走,不能不带个人照应一下;等到他回去,路上的雪也就化光了,好走多了云云。林焕明知道他是想支走一双眼睛,也不说破,一任林炳怎么安排。

    来旺儿到轿行去雇来两乘轿子,拿棉被铺垫好了,伺候林焕和林国梁上了轿子,这才别过林炳,扎起裤腿儿,在轿子后面跟着走。

    两顶轿子在客栈门口刚上了肩,林炳就迫不及待地拽上房门,踅到后街李联升家里去了。

    林炳到了李家门前,老小讼师一起出来接着。翠花儿满脸堆着笑,问寒问暖,又忙着张罗送茶让座儿,显得格外亲近热乎。林炳大略说了说金太爷早衙的初判,看样子官司上的事情也就这样了。已经打发林焕、林国梁连同来旺儿都回家去,只留下自己一个人住在店里等实判,这会儿没事儿,特意来报个信儿,并面谢李家父子和翠花儿为自己的事情策划奔走,如是云云。

    翠花儿是有心人,一听那个老是绷着脸的林焕回家去了,连碍眼的来旺儿也打发走了,真是老于此道的行家,“心比比干多一窍”,马上体会到林炳的用意何在,没等爷们儿开口,就把话茬儿接过去说:

    “哟,林叔叔怎么越来越见外起来啦?为府上的事情,做嫂子的别的忙帮不上,跑个腿儿牵个线儿什么的,还不应当吗?怎么倒客气起来,提到‘谢’字上去了?更有一层:咱们两家既是世交,应该就跟一家人一样,不分彼此才对。进城来打官司,你说有族人同来,非要住在店里,那还有得好说,如今他们全都回去了,只剩下叔叔一个,还不趁早搬回家来住,是嫌家里房子小歇不得脚,还是嫌家里人招待不周哇?不是嫂子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做两个家常菜,总比那饭店里的腌臜厨子做的要可口些;洗两件衣裳,总也比串客店的洗衣婆洗的要干净些。要是还不肯搬来,依旧在店里住,那准是怪嫂子哪儿得罪下林叔叔了,才存心要在众人面前寒碜我们,好让县里的人都来骂我们不懂得礼数呢!”

    一番话,说得简直就是八十三万大军团团围住一般,除了马上搬进李家来住,几乎没有别的路子可走了。李梅生见自己娘子已经放出这样的话儿来,也不得不顺水推舟地送个人情说:

    “可不是吗?世兄三次进城来,都住在客栈里,知道的,道是世兄客气;不知道的,还当是咱们两家生分了呢!世兄大概不知道吧?老太爷在世的时候,有事进城来,都是在寒舍歇脚的。怎么到了世兄这一代,咱们俩家就越走越远了?”

    林炳心里尽管是马上就想搬到李家来,可是嘴上却不得不假客气几句说:

    “兄嫂二位说到哪里去了。想兄弟不过是个山窝儿里的土鳖,一应理数规矩,全不省得。虽也想在府上多盘桓几天,以便早晚请教,怎奈山野村夫,粗鲁成性,设若一时不察,冒犯冲撞,即便兄嫂等不怪兄弟年幼无知,失礼放肆,万一婢仆下人传将出去,岂不有辱兄嫂家声?”

    翠花儿耳尖,已经听出了林炳话里的弦外之音,斜着眼睛瞟了他一眼,抿着嘴“格儿格儿”地笑了起来说:

    “叔叔说出这样的话儿来,可知是存心拿我们打趣的了。通缙云县三乡四镇,有谁不知道壶镇林道台林府的?如今叔叔又中了举人,接任了团防局总办,更是名声显赫,威镇一方了。只怕看不上我们这样的人家,倒是真的哩!我家的婢仆下人,叔叔走动了几次,想也总都见到了的,扰共就一个照看门户的苍头,一个烧火的厨娘和一个粗使的丫环,都是轻易不出门儿,老实不过的。赶明儿他们要有伺候不周的地方,叔叔尽管来跟我说,我自有法子管教他们。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叔叔到底是怎么着哇?是不是还要我做嫂子的亲自上客栈去替你卷铺盖呀?”

    林炳连称:“不敢,不敢!”假装疯魔地答应马上就搬,又跟老小讼师聊了一会儿闲天,在李家吃过了中饭,这才回客栈结清了房饭钱,在街上叫了一个闲汉扛着被服卷儿,在李家西厢房里安顿下来了。

    一连两天,林炳足不出户,除了跟老小讼师早晚照个面儿应酬几句之外,一有工夫,就抓机会找端由地往翠花儿身边凑。先是眉来眼去,继而打情骂俏,说几句挑逗的风流话,渐渐地语涉狎邪,授受交接之际,居然就动手动脚。翠花儿是干惯了的行当,不单不避,反而借机寻端,曲意奉承,装出许多难描难画的媚态来,百般撩拨。林炳终究是个乡下孩子,除了瑞春之外,也没有接近过更多的女人。如今遇见了这个风流冤家,言语神态,绝不是瑞春那种不苟言笑的瓷观音所能比拟的,早把个林炳给逗得心痒难搔,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了。

    俗话说:男想女,隔座山;女想男,隔层单;男女双想没遮拦。林炳跟翠花儿两个,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言语上早已经打得火热。一个是初试锋芒,如饥似渴;一个是风月老手,沉着从容。前后没人的时候,抠手心儿,捏脸蛋儿,摸咂咂儿,搂着抱着要乖乖儿,一步一步地都已经做过,单单只等机会入港了。恨只恨多着小讼师一个,要不然,早就半夜里偷偷儿地溜了过去,成其好事了。

    也是合该有事儿,第三天晚上,有人请老小讼师去喝酒,席后还有一件案子要他俩出面拉和,不到亥末子初,不会回到家来。翠花儿见机会难得,故意把晚饭拖得迟迟的。烧火厨娘做得了饭,翠花儿亲手炒了两个菜,天就已经黑下来了。正想找托盘装饭菜给林炳送进房去,一提酒壶,才想起家里没有酒了,忙又把菜座在锅里,拿钱打发老苍头到巷口小酒店里去打去。

    老苍头接过钱来,一边咕噜着,一边开门往外走。刚迈出门槛儿,就把酒壶往胳肢窝儿里一夹,哆嗦着两手从那钱串子上退下钱来往自己口袋里装,连大门也没有带严就走远了。

    就在这个时候,街路上一条黑影儿猛一下蹿到了大门边儿,略往里张了一张,只一闪,就闪进门里面去。过不多久,老苍头打了酒回来,才关上门,插上闩。翠花儿已经烧开了小半锅水,等着烫酒等得心烦了。

    好不容易等到老苍头慢吞吞地提着酒壶踱了进来,翠花儿一面烫着酒,一面吩咐他跟丫头和厨娘一起吃过了晚饭就去睡觉,有她自己等门儿,还把刚烫热了的酒斟给他大半碗,这才端起托盘,风摆荷叶似的飘到西厢房里去了。

    林炳在房里对着孤灯独坐,心里又急又烦。明知道今儿晚上跟翠花儿有半夜夫妻的缘分,可是左等右等,总不见她来,心知是在厨下为自己整治晚饭,几次站起来想踅到厨下去看个究竟,总因碍着下人,有所不便,强按下邪火,忍了又忍,没有动窝儿。

    正在他越等越烦的当口,房门儿“呀”地一声推开,翠花儿步履轻盈地端着托盘飘了进来,斜着眼睛笑眯眯地站在他的面前,等着他去接。

    林炳一见,急忙站了起来,嘴里喊了一声:“有劳嫂子费心了!”却又不去接那托盘,反而绕到翠花儿身后一把抱住,一手在她胸前乱摸,一手搂住她脑袋就嘴对嘴地亲了起来,憋得翠花儿透不过气儿,用脚直踢他,林炳这才放开手。翠花儿翻着白眼儿小声儿地嗔他说:

    “急猴儿似的,也不等我把托盘儿放下了,要是一失手乒呤乓啷全砸了,看你吃什么?”

    林炳帮着她把饭莱都搬到桌子上,自己拉过一张骨牌凳儿来坐下了,一伸手,又把翠花儿搂进怀里,在她耳边轻声儿地说:

    “都说是秀色可餐,今天才知道此话不假。怀里搂着你这样的美人胎子,三天不吃饭都不会觉得饿呢!”

    翠花儿就势一扭腰肢,就坐在林炳的大腿上,一手勾着他的脖子,一手刮着他的鼻子羞他说:

    “小油嘴滑舌的,别当着和尚骂秃驴,存心说反话损你老娘啦!谁不知道你把壶镇街上最尖最尖的人尖子娶回家去了?倒厚皮赖脸地在老娘跟前来耍油嘴儿!怀里搂着别人的媳妇儿叫亲娘,你羞也不羞?羞也不羞?”

    林炳就势把翠花儿的一只手抓了过来,放到他认为最最合适的地方,又脆脆儿地亲了她一口,这才拿腔拿调地说:

    “好嫂子哩!快别提我家那个人尖子了!你没见过她那张寡妇脸,一天到晚尽绷着,连一丝儿笑脸都不露,就连夜里睡觉,也只会仰面朝天像死狗似的一躺,别的什么都不会。哪儿有嫂子这样体态轻盈,婀娜多姿呀!只怕连我好嫂子那一个脚趾头都不如呢!也不知道梅生世兄行了几辈子好,才修到了这一份儿艳福,哪怕我也有那福气消受个一天半夜的呢,连死了做鬼都不枉了白来这一世啦!”

    翠花儿又扭动了一下腰肢,一手勾着他脖子,一手连连拍打着他的脸,嗔着他说:

    “越发的不像话了!再说这样不吉利的丧气话,就该狠狠地掌嘴!姑且饶了你这头一遭儿,罚你喝三杯吧!”

    说着,抽回那只手来,提壶满满地斟了一杯,递到了他嘴边。林炳却不来接,就她手里喝了半杯,这才握着她的手把酒杯推回到她嘴唇边,央告似地说:

    “好嫂子,替兄弟喝了这半杯残酒吧!”

    翠花儿也不推辞,果真小嘴儿一张把那半杯剩酒全喝了下去。林炳赶紧拿起筷子来夹了一片猪心,塞到了翠花儿嘴里说:

    “喝过了交杯酒,再收下你兄弟这一片心吧!”翠花儿就林炳手上吃了那一片心,又提起酒壶来把酒杯斟满了,端到林炳嘴边儿说:

    “说是罚你三杯呢,刚才那一杯一人喝了一半儿,不算,这才是罚你的第一杯!”

    说着,不由分说,一手揪住林炳的耳朵一手就来灌。林炳更不推拒,大嘴一张,一口就把一杯酒全呷进嘴里,却又不咽下肚子里去,趁翠花儿一松手的空档儿里,一手扳住了她的肩膀仰面朝天往后放倒了她。翠花儿两脚悬空,整个身子躺在林炳的大腿和手臂上,吓了一跳,赶忙用双手勾住了林炳的脖子。林炳一低头,把一杯酒嘴对嘴儿地全度给了翠花儿,一直等听见她啯啯地把酒都吞进肚子里去了,才放开嘴。翠花儿正挣扎着要坐起来,林炳却一手抄腿儿一手扶腰像托着个孩子似的把她抱到床上去了。林炳放下蚊帐,回过身来刚要吹灯,翠花儿钻出脑袋来轻轻地损了他一句:

    “别吹灯,把门儿插上!挺明白的一个人,连这点儿心眼儿也不长!怎么给你娶媳妇儿?急猴儿似的,你不饿,老娘的肚子还空着哩!”

    林炳笑着把房门儿插上,一头也钻进了蚊帐里,嘴里含糊不清地咕噜了一句什么话,两个人都吃吃地笑了。

    老苍头和仆妇们吃过晚饭,收拾了碗盏,劳累了一天,不免呵欠连连。西厢房的灯火依旧亮着,却听不见有什么动静,也不知道这顿晚饭吃完了没有,又不敢去问,反正有大奶奶的话,不用他们等门儿,落得阎王爷逗小鬼儿──开心一会儿是一会儿,一个个都各回各屋,睡觉去了。

    也不知过了有多久,一直到厅堂上的自鸣钟“噹噹”地打了八下,已经是戌正时刻,西厢房床上的一对怨男旷女,正你欢我爱,方兴未艾,如胶似漆,难分难解,明知道老小讼师还得一个多时辰以后才能回来,当此春宵一刻值千金的难得时机,巫山云雨,方收暂歇,一对野鸳鸯,正交颈而卧,叠股而眠,怎舍得离开这安乐窝、温柔乡?

    又过了整半个时辰,厅堂上的钟响九句,已经到了戌末亥初,翠花儿从阳台春梦中惊醒,只当是已经过了亥时,生怕这时候爷们儿回来撞破,大家没脸,就想起身。刚一动唤,惊醒了林炳,又一把将她拉了回去,紧紧地搂住了,哪里肯放?

    就在这一推一拉之间,忽听得两声炮仗的巨响,在宁静的夜空中传向四方,紧接着两个流星曳着火花儿喷射的长长尾巴飞上了天际。正月辰头,大人小孩儿玩炮仗放流星是常有的事儿,并没有什么出奇可怪的,林炳和翠花儿虽然也都听见了,却并不往心里去。但是这两声炮仗和流星却与往常的大不相同。它告诉人们:县大牢里面的人,通过穿山甲打的地洞,已经安全得救,离开险境了。它也告诉人们:穷苦老百姓敢于举起扁担锄头砸开官家牢笼的一天已经到来了。这早已听惯了的两声平凡的巨响,宣告了不平凡的岁月从此开始。随着这两声巨响,一条矫健的黑影儿从李家的屋角蹿到了大门边,用极敏捷的动作把门闩拔开,打开了大门。随着大门的开开,一下子从门外涌进来十几个人,有举着钢刀的,有举着猎叉的,有擎着火把儿的,有提着铜锤的。火光中,刚才开门的那条黑影儿刷地亮出了双刀,用正在变声的童音大声叫喊说:

    “快砸西厢房!砸开西厢房捉拿贼林炳啊!”

    火把儿跳跃着的红光中,照见喊话的人脸上抹着锅烟,跟灶王爷相似,但那尖细熟悉的嗓音,告诉人们这是本厚。随着这一声喊,涌进来的人流一下子全扑到了西厢房前面,房里的灯,这时候却忽地熄灭了。房门倒插着,人们怒吼着用手推,用脚踢,震得木板做的隔扇乱颤乱晃。本厚分开众人,把刀尖儿插进门缝儿里拨那横闩,在差一点儿就要拔开的当口,两扇雕花儿的窗户猛地打开,紧接着一张重甸甸的朱漆骨牌凳飞了出来,一下子就把站在窗前举着火把儿的石笋前舅舅刘福喜给打倒了。

    人们正在错愕间,林炳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女人的膝裤,一手仗剑大喝一声从窗内跳了出来,虚晃一剑,就往大门外奔去。本厚急忙挺手中刀紧追不舍。林炳跑到大门边,只一跳,跳到了街上,正好本厚追到,抡手中刀劈头就砍,林炳舞手中单剑来迎。论本事,林炳比本厚要高明得多,但一个是仇恨在胸,憋足了劲儿的;一个是遭到了突然袭击,又是刚从被窝儿里钻出来的,晕头转向。一个刀法娴熟,越砍越勇,恨不得一刀下去把仇人的脑瓜儿劈成两半儿才解恨;一个胆寒心虚,惊魂未定,又见后面火光中黑鸦鸦地一大片人,也不知有多少,只惦着赶紧逃跑,哪里有心思恋战?架开本厚兜头盖脑劈来的双刀,虚砍两剑,转身就想落荒而逃。

    正在这时候,红梅赶来,左手捏定救命锤,右手抡起飞锤,一锤正中林炳后心儿。林炳一个踉跄,几乎栽倒。好在这条后街,他已经走过多次,门路还熟,就势闪进一条火弄①里去了。

    ……………………

    ①  火弄──也叫“火巷”,指专为防火而设的两座相邻房屋之间的空隙,也指狭窄的小胡同。

    红梅拔脚就追,本厚是个精明人,生怕她受到暗算,一把拦住,自己放慢了脚步从对面墙脚绕过去看:林炳早已经跑得连影子也看不见了。

    后面的人追到,打着火把儿四处照看,找了半天,这条火弄跟前街相通,又跟好几条小巷相连,门户甚多,指不定跳进哪家矮墙里藏起来了。黑灯瞎火的,又不便把乡亲们都惊动起来,只好作罢。

    本厚返身进门一看,刘福喜被骨牌凳砸晕在地,刚醒过来,额角砸破了一个口子,汩汩地淌着血,几个人正撕下衣襟来替他包扎。本厚想起屋里还有那个骚娘们儿,拨开门闩,接过一个火把儿来,打头冲进房去。房里桌上放着几个菜、一壶酒、一副碗筷杯碟,看那菜,还没有动多少。床前一正一反交叉地叠着一双红绫子绣花鞋,分明是急切间扒下来扔在那里的。蚊帐低垂,似乎还在瑟瑟地抖动。红梅撩起帐子,床上却又一个人也没有,床角堆着一堆儿衣服,还团着一条大红绣花儿的被子,也在瑟瑟地抖着,下面分明藏着人。红梅顺手把帐子挂在帐钩儿上,伸手就去抽那被子。刚抽了一下,翠花儿赤精条条一丝不挂地滚了起来,直挺挺地跪在床上,嘴里喊着:“大王饶命!”连连磕头不止。本厚怒喊了一声:

    “通同作恶的也有你一份儿,今天正是找你算账来了,饶你不得,趁早回你姥姥家去吧!”

    说罢,一手揪住她头发,手起一刀,从前心捅了进去,雪白的奶子上登时开了一朵红花儿,结果了性命。巫山神女,刚离开阳台,又到了望乡台,找阎罗天子投到去了。

    宰了翠花儿,一帮人退出西厢房,楼上楼下搜了个遍,只搜出一个老苍头、一个丫环和一个厨娘,哆嗦着跪在地上直磕头求饶,声称老讼师和小讼师都不在家,有人请去吃酒去了,只有大奶奶和壶镇团防局林团总在家里。本厚叫人把他们三个堵上嘴拴在一处,不去伤害他们的性命。本想一把火把李家的房子烧个净光的,又怕延及邻里,殃及无辜,只好拿屋里的家伙什物出气儿,乒乒乓乓,一齐动手,不论好坏,全都砸了个稀烂。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人也杀了,家也砸了,干脆把能翻出来的金银细软,全数包了带上,这才踩灭了火把儿,背着刘福喜,唿哨一声,一齐涌出大门,投东门而去。

    街坊们不明就里,有猜是砸明火的,有猜是仇家报复的,反正李家父子平日作恶多端,街坊四邻都侧目而视,只为他家少奶奶跟官府里内眷来往密切,大伙儿无可奈何,敢怒而不敢言就是了。如今分明听见一大帮人涌进门去,厮拼格斗,乒乓乱砸,正是大快人心的事情。有那好事的,悄悄儿起来从门缝儿里张一张门外的动静;那胆小怕事的,躺在床上耳听得李家喧闹,连动都不敢动一动,还有谁来多管闲事,惹是生非?

    本厚他们这一伙儿从后街直接到东门,不打县前街过,因此并不知道衙门前面砸站笼的那一伙儿是否已经得手。到了东门附近,本厚让大家都在隐僻地方藏起身来,自己一个人摸到城门跟前察看动静。只见城门洞开着,城上城下连一个人影儿也没有。本厚按预先约定的暗号击掌三声,立刻城旁的山崖上传来了同样的三声回答,接着走出两个人来。本厚迎上前去一看,正是大虎和雷一飞。本厚匆匆地问了问那两伙儿 (精彩小说推荐:

    ) ( 括苍山恩仇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574/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