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与女囚 第 2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钒。一垢飧鎏厥獾娜禾逅屠戳嗣尉嘲愕南<健?br />

    “谌所长,您看是否请他们再检查一下各个管道接口,如果没有渗水的话,就可以外缠保温材料再覆填了。”

    谌所长说:“你想得真周到。其实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你却还要关心接下来的辅助工作。我看啊,你原来对待工作也是这种态度吧?”

    “习惯成自然。”吕乔并没有做解释。她认为没有必要再在这个方面展开阐述自己原来的工作作风,所以就平静地说了这么几个字。

    “好习惯!”谌所长没有直接望着吕乔,而是看着正在检查管道接口的几个“外劳”,“这个好习惯会使人永远不能忘怀。”

    吕乔听懂了谌所长的意思。他实际上在感谢她吕乔,又不好当作其他警官的面来说。吕乔沉默了一会儿,就说:“报告谌所长,我是不是可以回号子了?”

    “一会儿你跟我走,朱政委有事找你。”

    “稿子审批下来了?”吕乔问。

    “你怎么知道?”谌所长这才望着吕乔吃惊地问。

    “目前朱政委的主要工作肯定是这一项,而且报告团的演讲稿上面催的紧,我想应该是稿子反馈的时间了。”

    谌所长笑着说:“看来,从机关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看问题即会分析又会判断,而你又是多面手,能说能写还能干,这在机关里也不多见。”

    “过奖了谌所长。我可没您说的那么好。只不过您的事务恰巧我都曾经接触过而已。”

    “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谌所长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让吕乔跟着他去办公室。

    在路上,谌所长又说:“刘大强在我面前多次谈到过你。那时候我感觉刘大强简直就在说一个不是人间凡物的人。他的述说,让我有一种感觉,我觉得刘大强在描述一件完美的物件,不是在刻画人。”

    吕乔在心里想,这个刘大强还不知道如何编排我呢。就问谌所长:“大强是不是损我了?”

    谌所长的双手反背在身后,慢腾腾地走着,像散步一样。“从你走进看守所,在审讯室一见到你,才知道,我早就认识你。”

    “是吗?什么时候?”吕乔觉得新奇,“我原来的工作性质似乎与公安系统没有多少联系啊。”

    “你是不是参加过一个‘优秀妇女演讲团’?”谌所长问。

    “是。那还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在党校学习,正好那个班是‘优秀妇女班’。结业典礼前夕办了一个演讲活动。”

    “你的演讲报告讲得太好了,所以我对你印象很深刻。”谌所长说话眼睛看着前面的路,好像他的身旁并没有人,他只是对自己心里的影子说话似的:“当时我们在台下听你的演讲,之后,大家评价这场演讲时一致认为你的演讲最精彩。”

    吕乔真不想再跟着这个谌所长到他的办公室去。他已经明白了谌所长的意思。

    “所长,我问您,您的这个报告是不是已经通过了?”

    “对呀,怎么啦?”

    “您是不是想要我来帮您导演这个演讲?”

    “呵呵,这个嘛,要等朱政委来告诉你。走吧。”谌所长看着止步不前的吕乔,又把头一扬:“别站着了,跟我走。”

    “所长呀,您别为难我了。十几年前的演讲和现在的演讲要求不一样!我不行。”

    “你怎么能分辨出我说这番话就是想请你帮忙呢?就从这一点就说明你的脑子太好使了。告诉你,帮忙帮到底,这个忙你还真得该帮。”

    “是不是涉及到朱政委的前途?”吕乔仍然站在原地不动,冷不丁地冒出这句话。

    谌所长也站住了。他十分吃惊,吃惊眼前的这个女人真的像刘大强所说,简直就不是个凡人。

    两个人就站在看守所的主干道上,互相望着。眼神的交汇告诉吕乔,这个“忙”还真的要帮,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人或者是两个人的政治前途。她想起多年前,省厅的一位副厅长正因为有省会各部门的“帮忙”,操作了一个“机关行风建设”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这位副厅长就当了一个城市的市长,后来就当了市委书记。

    难道这出戏也要演到看守所?是的,看守所也是一个机关啊!吕乔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她不能再犹豫,犹豫的话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我跟您去,有事您吩咐。”吕乔又往前走了。

    “这就对了。”谌所长笑容满面,背着手颠颠地跟在吕乔身后。

    唉,干工作是为了进步,坐牢是为了赎罪,帮看守所的“忙”也是赎罪啊!

    朱政委正坐在办公室等着她和谌所长,连茶水都已经泡好了。见吕乔跟在谌所长的后面走进来,朱政委就笑呵呵地迎了上去,一点儿也没有专政机关对专政对象的那份严肃,就差没有伸出双手握住吕乔了。

    “吕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帮忙写得那份演讲报告局里评价很高,不但一个字没有修改,而且还要求我们看守所这次参加演讲一定要夺魁。”朱政委简直有点按捺不住,连开场白也省略了,直奔主题。

    “朱政委,需要我做什么吗?”吕乔装着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她从眼角的余光里瞥了一下谌所长。

    “请你来,就是想请你帮忙训练一下邱警官,帮她找找感觉和演讲技巧,你看好不好?”

    吕乔知道无法推脱,干脆就一口答应:“我全力而为。”她心想:既然你们敢用我,说明你们不怕担风险,那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弄好了皆大欢喜,弄得不好,反正自己已是阶下囚,无所谓。

    “这是打印稿,你带回去先熟悉熟悉,就像熟悉剧本那样,再做一个训练计划好不好?”朱政委把演讲稿递给吕乔。

    谌所长的电话响了。他按开了接听键,“什么?你说什么?”谌所长站了起来:“他们到了N市,不接到人就不走?”说到这儿,谌所长下意思地看了吕乔一眼。

    谌所长的那一个“下意识”已经传递给了吕乔一个信息:这个电话跟自己有直接关系。尽管她不可能知道通话的内容,但是她已经猜到了是什么内容。

    吕乔的心“蹦蹦”地直跳。她在心里默念着:“上海方面终于来人了,我要走了!”

    朱政委并没有关心谌所长接听的电话是什么内容。他现在的精力都在这次的演讲上。他看吕乔的态度这么好,心中大喜,又从茶水柜上拎起一个塑料袋,里面又是好几个便当盒。他递给吕乔:“这都是好菜,带进去吃吧。”

    吕乔一只手拿着打印稿,一只手拎着便当盒。与上一次不同的是,当她走在看守所的大路上,阳光正好,暖暖的,一直穿透进她的心房,给她带来了新的希望,还有她即将实施的计划。

    第六十一章未雨绸缪

    更新时间2011…7…1021:22:23字数:3268

    谌所长接到的电话是刘大强打来的。这个心里藏不住事儿的刘大强刚从市委组织部走出来,就给了谌所长这个电话。

    谌所长明白刘大强的意思,就是要自己在适当的时候把消息传递给吕乔。当谌所长听到刘大强说出上海警方不接到人就不走时,就马上重复了一遍,并“下意识”地瞥了吕乔一眼,而吕乔也从这个“下意识”和谌所长的对话中明白了个中缘由。这一切来的突然,也传递的恰到好处。

    而朱政委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跟他关系极为密切的电话,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一次的全省公安系统演讲比赛中。

    作为基层专政机关的政委,他并不满足自己目前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一个从部队转业,来到公安系统却作为正科级使用的原正团级军人,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他也许不知道,公检法司对干部的安排一向是就低不就高,尤其是部队转业的干部,只要进了公检法司一律降级使用,这是惯例,不是朱政委主观意识能够改变的现状。

    但是,如何自己闯出一片天地,那只有拿出政绩。平凡岗位出政绩,谈何容易。日常工作就是日常工作,出了问题是责任,不出问题是职责。所以从日常工作中突出政绩的可能性很小。

    朱政委比谌所长年长许多,所以对自己的“进步”十分重视。他知道,如果再不积极一点,估计也就过了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的年龄限制。所以,他把全部身心放在这项工作上,也是情有可原。

    而谌所长呢,又十分了解这位搭档的活思想,也就尽力做好配合工作。可是,吕乔的突然移送,很有可能让朱政委的满腔期望落空。因为他也十分清楚看守所能够放在台面上的警官并不多,能说会道的更是凤毛麟角。邱警官尽管已经是属于优秀的警官,但也是矮子里头拔高子的权宜之计。假如没有吕乔的协助,这个演讲不要说是“夺魁”,没准连名次都不一定能够拿到。

    所以,此时此刻,谌所长根本不会把吕乔即将移送的消息告诉朱政委,也只有自己暗暗地想尽一切办法来帮这位老大哥一把了。

    如何帮?谌所长心里没底,但是他有措施。

    “朱政委,我看这两天小邱不用上行政班了,让她全脱产跟着吕乔学。”

    “我看可以,多学一点成功的把握就大一点。你安排就是了。”朱政委很感激这位搭档老弟,许多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这位谌所长都会为他安排妥当,所以他就加了一句:“现在就把小邱调出来,越快越好!”

    “行,我去安排。”谌所长说完就走出了朱政委的办公室。

    为了进一步落实吕乔是否真的要移送上海,走出朱政委办公室的谌所长又给刘大强打了一个电话。

    “大强,你的消息可不可靠?”

    “不可靠我告诉你干嘛?我现在就去和三个上海警官会合,马上去温泉。”

    “哦,我知道了。那他们的工作现在做到哪一步了?“谌所长又问道。

    “你有没有把消息告诉我乔哥?”刘大强不会跟着谌所长一问一答,他要问的是自己最关心的事。

    “她已经知道了。”谌所长没有具体说是如何把这个消息告诉吕乔的,只好笼统地回答道。

    “什么意思?乔哥难道不是从你这里知道的?”刘大强有些急躁起来:“还会有其他途径吗?”

    谌所长想问的问题还没问清楚,刘大强就拦腰给截了。

    “你扯到哪里去了。她是从我这里知道的,行了吧。”

    “我说也是,我乔哥目前只能从我这里得到消息,别无他路,嘿嘿!”刘大强挺得意,他在为自己开辟的、直接与吕乔对话的“绿色通道”而沾沾自喜。想想乔哥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别提有多高兴了,所以他刘大强也高兴起来。

    “小谌,等我回来后,我们聚聚。”

    “唉,别挂,我问的事情你还没告诉我呢。”谌所长生怕刘大强挂断电话,就赶紧追了一句。

    “你还有什么事情嘛?”刘大强不耐烦起来。

    “你分析分析,上海人如果顺利的话,手续大概要办几天?”

    “要快的话就在这三两天。今天已经报到政法委,落实了就可以接人走了。”

    “知道了。”与刘大强绕了半天,谌所长就只要这一句话。

    两天或者三天。谌所长心里想,时间确实紧了一点。看稿子、消化稿子的时间都要比这两三天长。而且吕乔还要手把手地教,受教者又是个没有半点演讲基础的小邱。

    谌所长摇摇头,火急火燎地往女监部走去。

    刘大强觉得谌所长话里似乎有话。作为看守所,也就是执行监守任务,被羁押人被办案单位带到哪里去,与他们无关。只要手续齐备,想什么时候放人就什么时候放人。而谌所长问东问西的,难道看守所也想横插一杠子不成?

    还没等刘大强想出个名堂来,张君毅的电话又打进来了。

    “我说刘总经理啊,你能不能快点呢?大家都在等你!”张君毅立马称呼起刘大强为总经理了。

    刘大强在电话里一连声地喊道:“马上到,马上到!”

    上海人对张君毅安排他们去温泉很满意,但是提出要求一定要刘大强去。说,有了刘总,才有意思。当然,张君毅也清楚,王大队长他们提出这个要求不是没有原因的:龚律师因为手中另一个案子开庭,根本无法抽身陪同他们去温泉;假如刘大强去不了,就只剩方沁一个人陪同了。这对于三位警官来说,是有压力的。公安部的戒律规定的清清楚楚,他们不想也不愿意因为出差弄了个说不清道不白。

    张君毅原本考虑,如果刘大强去不了,只有自己陪同上海人去温泉。就在此时,接到了沈非的电话,得知沈非不等第二天坐飞机过来,而是说今晚搭乘最后一个航班来N市。这么一来,顺水推舟,给客人的交代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张君毅要接待的就是他们这次从上海来N市公务的事主,所以张君毅没有办法陪同他们,他们都可以理解。

    实际上,从张君毅的心底深处,他根本就不想陪客人去温泉,但是又不能明说。他既不愿意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也不愿意有这么个机会让方沁已经在慢慢冷却的心又忽然复苏。

    所以,这一行人就在酒店死等刘大强。等这个到组织部受命的刘大强过来后大家一起动身。

    而张君毅除了这个安排之外,还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后天也就是二十八号,是市政府宴请外商的联谊会。他想等沈非来了后,商量一下如何找机会向市长说明吕乔移送上海的事情。当然,这一切都要等明天检察院的回复了,如果检察院报政法委已经同意,那一切都没有问题;如果政法委说要“再研究”的话,那后天面见市长就真的要好好与沈非探讨对策了。

    刘大强给谌所长打去的电话,也是张君毅的意思。他想通过刘大强和谌所长的关系把正在操作的移送吕乔去上海的消息传递进去,让吕乔好有个思想准备,起码可以让吕乔在心里能够舒坦一些。

    接下来,就是他要集中精力对付沈非了。

    沈非这次来,如果遂愿,也许样样都顺,如果不遂愿,也许就是惊涛骇浪。其一,一直以为晓鹭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事实上却不是,在情感上沈非能否接受?其二,晓鹏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却隐而不露,甚至态度坚决,不可能被沈非招安似地就地服帖,那沈非作何感想?其三,如果吕乔移送上海受阻,他又能承受这个打击吗?

    张君毅坐在酒店一楼的贵宾接待室里,虽然陪着客人,心里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思考。他甚至还想到了,沈非一切遂愿,他今后做什么?除了自己的项目,他还有什么?假设沈非不遂愿,接下来的问题更多,也许张君毅仍然继续扮演着现在的角色,但是他不能总是站在这个层面上吧。

    张君毅坐不住了,他站起身,走到窗口,朝外观望着。表面上是在看刘大强是否已到,而他心里在想:自己的希望究竟在哪里呢?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刘大强旋风般地走进了接待室,又是抱拳,又是作揖。那副模样逗笑了上海人和方沁,连张君毅都苦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刘大强与上海人之间真的成了朋友,而这个良好基础辐射出来的作用力不是他张君毅也不是他沈非可以做到的。起码就张君毅和沈非的身份而言,他们不可能“礼贤下士”,更没有刘大强能上能下的游说本领。什么叫做“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这就是例证。

    其实,张君毅和沈非都没有想到,刘大强与上海人搏命喝酒,与上海人打成一片都是为了吕乔,为了他的偶像。除了这一点,任何人也别想劝他去做他不愿去做的事,包括张君毅,也包括沈非。

    一切就绪。刘大强,这个已经上任的总经理,做的第一件事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而是陪着上海人去温泉泡澡。

    送走了一行人,张君毅松了一口气。他快步地踏进电梯,来到公司,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小尹,上海那家公司的资料找到了吗?”

    “董事长,我已经放在了您的办公桌上。”小尹回答。

    张君毅坐下,翻看起上海一家公司曾经请求张君毅投资合作的意向书。他边看边在心里暗暗地思忖道:只要吕乔去了上海,我就跟这家公司合作!

    第六十二章伊为钱愁

    更新时间2011…7…1121:54:46字数:3343

    李平和章立明坐在检察长周侃的办公室。周检察长正在打电话。

    “向书记,上海警方已经来了,他们的意见是一定要带吕乔到上海。我们的报告您看——”

    “你们应该拿出一个意见,不要动不动就把矛盾上交。”市政法委书记向欣欣很不满意洋河区检察院书面打印的“关于犯罪嫌疑人吕乔移送上海警方的报告”。他接着说:“既然是报告,又不涉及本级检察院的意见,你让政法委根据什么来批复?”

    “我们只是就这件事向您报告,并没有考虑意见。”周侃解释道。

    “那你现在说,你们究竟是什么意见。”向书记最不喜欢下级单位的这种态度。

    周侃看了李平和章立明一眼,说:“我们对吕乔的逮捕意见是认定她是上海公司的正式员工。”

    “吕乔这个人我认识,她原来是政府部门的干部,怎么就成了上海那家公司的员工了?你们的证据值得推敲吗?”向书记问周侃道。

    “证据很充分。她在七年前就已经担任了上海那家公司在N市分公司的总经理。”周侃回答说。

    “那么,上海警方带走吕乔也是因为她是上海那家公司的员工为主要理由吗?

    “是的。”

    “既然你们认定吕乔是上海那家公司的员工,就应该同意让他们接走。否则也说不过去。所以,你们的报告就应该说明你们的态度,不能模棱两可。”

    “这么说,向书记您同意让上海警方接人?”

    “我说老周呀,你怎么还没弄明白?这应该是你们的意见,不是我的意见。你们的意见报到我这里来,是组织程序。毕竟你是一级检察院,你们的意见不明确就不好办。”

    周侃又望了望李平和章立明:“向书记,主要是涉及到赃款的问题。赃款已经上交了国库,拿不出来。如果人移送了,赃款不跟着走,还是留有尾巴。”

    “是因为赃款而让你们态度不明确对不对?”向书记在电话那头口气比较严肃了:“这就是你们的错了。既然如此,你们的报告更应该把这个情况说清楚,同时表明你们的态度!”

    周侃拿着话筒,听着向书记的教训,心里一阵一阵的火气往上窜。他狠狠地盯着李平他们,最后对向书记说:“那我们重新上报一份材料。”

    “我看可以,你们速度快点。不要赶到过国庆了,上海警方还在我们这里待着,弄得大家没办法休息!”向欣欣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周侃望望话筒里传来的“嘟嘟”声,似乎可以感觉到统领公检法司的向书记对自己的不满,就气哼哼地对李平和章立明说:

    “重写再上报!”

    “是报告还是请示?”李平问周侃。

    “把你们的意见说清楚,按照请示的范本重新上报!”

    李平和章立明退出了周检察长的办公室。两人都没有说话,默默地上楼梯,来到他们的办公室。

    “时间都过去一年了,财政按比例返还的钱都已经用完了,这笔钱怎么退?”章立明问李平。

    李平没有吭声。他知道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照道理,吕乔移送,案件材料、赃款都要跟人一起走。没有人走了,赃款还在原地的道理。可是,他们这家区级检察院,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没有收了赃款又往外“还”的先例。除非是冤假错案。可是冤假错案的概率是多少?反正李平从参加工作来到检察院就没有遇见过。

    因此,这份向政法委打的报告也好,请示也好,真成了李平心头的一个结。就算市财政同意拿出这笔赃款,也只是上缴的那部分,返还的那部分还是检察院要往外掏。问题是检察院根本就拿不出钱来。

    曾几何时,洋河区检察院好不容易得到了市政府下拨的一块地皮建大楼,除了财政拨款的一部分之外,差额都要检察院自行解决。因此,洋河区检察院就把动起了赃款的脑筋。从财政返还赃款的那一块中,抽出几个点奖励办案检察官之后,几乎全部填进了检察院新办公楼的建设中。当然,吕乔案件涉及的赃款从盖大楼的资金总量上看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要往外拿出来,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早在几年前,N市检察机关曾经出台过一个文件,其中就有,“案子未结,赃款不动”,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想动这笔钱,任何点子都可以想得出来。

    还有一个违章操作的问题,正因为洋河区检察院要盖大楼,财政接受的上缴赃款也就是象征性的,恰如管理费一般,寥寥无几。这样也就省却了财政往外补贴建大楼经费的缺口,所以,赃款的大头都在李平这家检察院里。

    两个吕乔案子的直接办案人一筹莫展。这个问题,周检察长也不是不清楚,问题是谁又敢在这种情况下,跟周侃提出来。那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就是斗胆提出来,最终板子还不是要打到李平和章立明的屁股上嘛。

    李平坐在椅子上左思右想,最终打定了主意,对章立明说:

    “章科长,你还是草拟一个请示吧,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同意吕乔移送;二是赃款待检察院会同财政结算后再转汇上海警方。”

    “看来,如果赃款转汇上海,岂不是我的奖金也要拿出来?”章立明嗫嚅道。

    “那还用说?章科长,你先不要参杂个人情绪,把请示写好是大事。看来这个吕乔既有办法又有后台,坐在看守所手都伸到上海去了。”

    章立明没有再为个人奖金一事吵扰李平。他想起了上次去看守所吕乔说得那番话,句句都在耳边回响,吕乔当时说:“在你们办理我的案子的时候,我不但交出了50万元,还有一辆上海公司为了招商引资工作为我配的一辆车,外加一台1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我的问题是:50万元作为赃款,贵检察院可以得到财政返还比例是多少?可以用于办案检察官个人奖金是多少?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上海公司为我配的那辆小轿车,据说章检察官在使用,还据说章检察官每天开着车往返于自己在县城的老家和在市区的单位。”

    “看样子这辆车也开不了几天了。”章立明心里想:“到手的山鸡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烫山芋了?”他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开始绞尽脑汁写“请示”。

    “注意措辞啊,不要又让政法委向书记挑毛病。”

    李平想了想,又说:“别忘了,还要抄报市检察院。”

    李平还在寻思哪里会出现纰漏时,周侃的电话打过来了:“老李,你来一下。”

    当李平走到周侃的办公室门口,就见几位副检察长、财务科长等人都在。李平一看那架势,就知道是商量赃款的事情。李平想:真是万幸,这一下不用自己撞枪口,周检察长已经坐不住了。

    果然,周检察长见李平进来,就说:“你坐吧。我把几位分管的检察长都召集来了,听听你和财务科的意见,如何妥善处理这笔赃款。”

    财务科长首先说:“钱是无论如何拿不出来,检察院还欠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呢,到年底工程款不支付,又涉及到民工工资问题,到时候,民工状告检察院拖欠工资,那可就是大新闻了。”

    几位副检察长都点头认可。周侃眼睛又看着李平:“你说说,怎么处理?”

    李平有苦难言。原本好好的一宗既简单又清爽的案子弄成这个样子,留下的尾巴又长又粗,斩都斩不断。最关键的一点,他不便说,是他自己心底的秘密,他很清楚上海警方来N市接人,肯定是因为自己检察院把这宗案子当事人也就是吕乔,认定为上海那家公司的员工,才让他们采取断然措施。接人行动的言下之意就是:既然是上海公司的事,也就是上海经侦的管辖范围。李平的检察院只有配合,不能违抗。到了这个地步,李平根本也不敢不承认吕乔不是上海公司的员工,否则,这个案件连立案的条件都不够。假设自己不慎,言语稍有偏差,那就不是几十万元赃款的事情了,而是要追究渎职责任的大事了。

    好在,目前从检察长到财务科长再到他李平,围绕的议题不是吕乔案子本身的主体问题,而是钱的问题。

    见周检察长眼睛还看着自己,李平就清了清了嗓子,说:“我刚才已经与章立明商量过了,给市政法委的请示中明确两点:一是同意吕乔移送;二是赃款待检察院会同财政结算后再转汇上海警方。”

    “这也就是‘缓兵之计’嘛,结算多长时间呢?总不可能拖个两三年吧?”周侃摇摇头,拿不定主意。

    “我看也只有这样了。只要过了年,支付了工程款之后,我们再积极想办法筹措那笔钱。就算‘缓兵之计’也好,‘权宜之计’也罢,度过这一段时间再议也不迟。”财务科长为钱着想,不谋而合地与李平站到了一起。

    周侃又望望几位副检察长,说:“你们的意见怎样?”

    几位副检察长肯定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附和道:“只能这样了,别无他法。”

    “那好,就这样。”周侃显然打定主意:“老李,你给上海来的几名警官打个电话,就说我们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请他们吃饭。”

    李平打通了王大队长的电话,得知他们正在去温泉的路上,王大队长还说:“一家人不客气,免了、免了。”

    李平把王大队长的原话复述一遍说给周侃听,周侃说:“看来,这个吕乔有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哦!”

    这些为钱发愁的检察官们感叹吕乔的神通广大,也唏嘘自己的力量太小。

    其实,是这些检察官自己成全了吕乔的移送,同时也被沈非钻了空子。

    第六十三章归去来兮

    更新时间2011…7…1222:04:14字数:2857

    周侃感慨吕乔的关系网庞大,实际上他也是吕乔关系网中的一个枢纽,只不过他自己不愿承认或者装糊涂而已。

    等几位副检察长和李平、财务科长退出他的办公室后,他就坐在椅子上沉思。

    他认为上海人是很精明的,不会没见到赃款就带人走,甚至还会唱高调,官腔十足地与自己玩脑浆。到时候被动的肯定是自己。所以还是要早做准备,有备无患嘛。

    他想起了刘大强。周侃和刘大强是高中时期的同学。高中还没毕业,刘大强就参军离开了N市,而周侃则考上了政法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法院工作,之后又任命为洋河区检察院检察长。

    刘大强自从近半个月来对吕乔的案情出乎意料的关心之后,他的电话也差点没给刘大强打爆。上一次安排吕乔与家里人见面,都是刘大强通过自己同意特别安排的。当然,也就是从那次提外审时,他才第一次看到了吕乔的真面目。

    作为一名检察长,听汇报多,开会多,但是具体的人他接触的很少。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职业操守。各个部门的案件他都放手由他们侦查,很少婆婆妈妈地亲历亲为。他总是想,既然有分管副检察长,就应该给他们在职务上、在分工上充分地用好用足权利,这才是为官之道。作为一把手,不作为才是为了作为,而且还可以得到检察院上上下下的拥戴。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假如认识的犯罪嫌疑人多,无形中给办案检察官带来压力,反而不利于案件的侦破。对于吕乔的案件他也没有突破这个原则,直到刘大强的反复游说,他才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介入。

    当那天提审吕乔时,他一直就坐在起诉科提审室的隔壁。看着同步录像,听着吕乔的自我辩解,给他的印象是及其深刻的,深刻的都有点叫人心痛。此前,政府机关也来检察院了解吕乔的案情,同时以一种提醒的口气对周侃说明了一点:吕乔是N市的机关干部,不可能是上海某公司的员工,请检察院再重新调查。

    在周侃的过往印象中,吕乔似乎是个十分狡猾的人,取保候审期间就遁去外地,音讯全无。反贪局李平在检察委员会上汇报时也谈到了这一点,当时自己曾经十分生气,提出要处理具体经办人章立明。并同意了反贪局请示上手段的做法:网上追逃。

    当吕乔归案后,多年没见面的刘大强突然来访,口口声声就是“吕乔”两个字。甚至还以老同学的关系向周侃提出过:吕乔是政府机关的干部,曾几何时成了上海公司的员工?经刘大强这么一说,也让周侃心中一紧,可千万不要弄出个证据不足来。所以他专门调阅了吕乔的全部案件,也通过屏幕看了起诉科提审吕乔的实况录像。通过案件和吕乔本人的陈述,周侃才弄清楚了案件的来龙去脉。为此,周侃还专门召集反贪局讨论了整整一上午,得到的确切答案是:证据充分。

    周侃没有反辩。他不能在这个时候推翻下属的侦查成果,因为他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吕乔的身份。所以,他只能够最大限度地做一些人性化的安排。

    而这次,上海警方来要人,依据就是属地管理原则。这让周侃的感觉很不好。周侃的检察院是根据吕乔是上海公司员工才以“挪用公款”定罪的;上海警方也是根据吕乔是上海公司员工来要人的。假设不让吕乔去上海,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吕乔不是上海公司的员工,既然不是,那么主体就不存在,既然主体都不存在,充其量吕乔的案子就是个经济纠纷。那反贪局李平他们就搞了一个错案。

    错案!如果是错案,问题就大了,不但李平他们担不起,自己这个检察长也担不起!现在政法委、市检察院反复强调的就是办案质量,弄了个错案,如何交代?

    经过刘大强反复的灌输,周侃才渐渐明白了吕乔出任上海公司N市总经理的缘由。他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真怕这个案子的证据不扎实,将来会留下隐患。

    所以,上海警方来要人,从周侃的本意上来说是同意的,甚或可以说是求之不得。他不想这个案子在最后进入审判阶段的时候,由于证据掉链子,那可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可是这笔赃款怎么办呢?从本位主义考虑,他是一分钱也不想往外拿,实际上也拿不出。拿不出,上海那几位警官会同意吗?会就此罢休吗?那么吕乔身后的关系网呢,那些人里还有多少个位高权重的人物?他们会放一马吗?

    周侃想来想去,就拨通了刘大强的手机。

    “大强啊,晚上有空吗?我请你吃饭。”

    刘大强正在车上与王大队长有说有笑,电话响了,一看是周侃的,心中有些得意,就说:“周检,很不巧,我正在陪同上海的王大队长一行去温泉的路上呢。”

    “怎么?难道是你小子在中间摆了石头啊?我还想请王大队长他们吃饭呢,结果是这么一种情况。”

    周侃忒感意外了。不过按照他对刘大强的了解,这种事刘大强肯定做得出来。说来说去,这就是“关系网”的威力,见怪不怪。

    “什么时候回来?”周侃只好客气地问一句。

    “还不一定。你的事情搞定了,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刘大强简直得意的不知身在何处:“这不是我说的,是王大队长的意见。”

    周侃心想:看来还真让向书记说到了点子上,没准吕乔去上海的事情不落实,这伙人还就在N市过完国庆过中秋了。

    “这样吧,这边一落实,我就给你电话。”周侃想,还不如给刘大强个顺水人情,“替我问候王大队长他们。”

    通完电话,刘大强还沉浸在得意之中。这段时间,为了吕乔他没少找周侃,尽管周侃也帮忙,但是没有像今天这样既谦虚又礼貌的。难道是因为王大队长这帮上海人吗?这也不像他周侃的性格啊。

    “啧啧,刘总啊,你的面子好大啊,连检察长都是你的朋友?”

    王大队长不无感慨地说道。

    “你们误会了。这周检察长是我的老同学,也就是碰巧,我乔哥的案子正好就在他们手上。”刘大强毕竟是刘大强,得意归得意,让他继续当着上海人的面吹牛他又没学会。只有实话实说了。

    “就是老同学也不简单啊。看来一切都是这位吕乔的面子大。”王大队长总结式地说道。

    “我乔哥你们不了解,她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你们接触了就知道了。”

    王大队长笑了起来:“这两天你可没少说你的乔哥。我不用接触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否则上海公司也不会花这么大的精力往外捞她,我们局长也不会亲自给我打电话。”

    已经接近傍晚了,王大强一行人已经进入了山脚,再拐个弯就可以看见温泉别墅群了。

    与此同时,周侃还在办公室待着,他还在心里梳理着吕乔的案子情况,他不想一个吕乔的案子弄得自己下不来台。于是他又打了个电话给李平:

    “你们的请示弄出来了没有?”

    “快了,我再最后看一遍,打印好就给您送过去。”李平在电话里回答道。

    “你现在就拿来我看看,看了以后你们再打印。”说完这句,周侃突然无名火起:“你们也是,我是一把手,上报的请示已经在向书记那里挂了号,我不先看看,能行吗你说!”

    李平知道又是自己的错,边答应着周侃,边悔不迭地催促章立明:“快点,快点!周检要审阅!”

    周侃撂掉电话,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喘气。他继续在想两个问题:一是在想反贪局李平他们的这个案子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但愿吕乔去了上海就别再回来了,回来就不是好事;二是在想这几个上海人,来了N市面都见不着,想主动示好也没机会,想请吃饭人家都不给面子!这几十万元的赃款究竟怎么办?

    而张君毅也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了沈非的电话。沈非告诉张君毅不用到机场来接他,N市分公司的车会到机场来接。

    “那我就在酒店等你。”张君毅心想:鬼才愿意去接你呢,哼!

    “好的,我到了就给你电话。”沈非心想:你老张没这个面子接我,哼!

    第六十四章风雨满楼

    更新时间2011…7…1413:22:35字数:2414

    张君毅安排办公室季主任去给沈非安排套房。

    “记住,一定想办法安排在同我一个楼层。”张君毅叮嘱季主任。

    “放心吧,董事长,前台安排不了我去找销售部。”季主任已经很有经验,说完就退出了张君毅的办公室。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候着沈非的到来。

    市政府的联谊会是后天,检察院的态度一直不明确,看来,沈非到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他商量后天约见市长的话题。

    天已经渐渐地暗了下来。张君毅一点胃口没有。越是离沈非到来的时间越近,越是让他思绪万千。

    电话响了。张君毅按开接听键,是刘大强打来的。

    “你们到了吗?”张君毅问。

    “刚到。已经安排他们住下了。一会儿陪同他们用餐,过后就泡温泉。”刘大强说。

    “你要安排得好一点,千万不能冷落了上海的兄弟们。”

    “多此一举。我来陪他们你还不放心?外加一个方沁,比交际花也差不了多少,何况是我乔哥的事情,我就恨不得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了。”

    张君毅觉得好笑,这个刘大强,你说一句,他就有十句在等着你。

    “在组织部怎么样?什么时候上任啊?”张君毅还真有点担心这个刘大强丢下一切不管不顾,忙着招待客人的行为。

    “很好啊,这个官当的我浑身来劲!告诉你,新组建的这个集团公司,连个窝都没有!把下面二十几家公司捏合在一起,各家都有个地方,就我没有。”刘大强自己都好笑:“所以我也不着急,等过完国庆再找地方落脚。”

    “那组织部到哪里宣布你任职呢?”张君毅问道。

    “我对组织部说,我现在就去找房子,等找到了房子再宣布。”刘大强回答。

    “组织部能答应你这种无所谓的回答?”

    “组织部很好啊,他们说任职文件先下发,等我找到房子落脚后,再召开一个会议宣布。”

    “这也就是你,换了谁人家也不答应。哪里有当了官还不宣布的道理。”

    “我不着急你找什么急。要不你给我找个地方?”

    刘大强的话还真的提醒了张君毅。他赶忙说:“我当然要帮你找了。而且还是现成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枭雄与女囚 http://www.xshubao22.com/5/570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