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严宁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不但回敬了夫妻二人一杯酒,还试着找了些规划设计和中医药方面的问题请教,虽然李少军不太擅于言辞,但说起旅游规划设计来,那是张嘴就来,居然有点滔滔不绝的意思,可见他那个副处级不是白来的,肚子里有真材实学。有了共同的话题,这饭吃起来也就痛快了不老少,一时宾主尽欢。
在吃饭的过程中,严宁看到了小女孩宝宝乖乖的坐在椅子上,默默的吃着饭,时不时的还拿眼晴瞄一瞄严宁,看来并没有受到车祸的影响,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这让严宁放心不少。
席间,苗玲借口去卫生间,失陪了一下,过了二十多分钟才回来,手中拿着一个手提袋,客气的送给严宁,并解释说严宁为了救孩子,把衣服都弄脏了,实在不能再穿了,她随手买了两件,送给严宁,一来为了表示感谢,二来也留个纪念。
对于这一家三口,严宁彼有好感,热情中不失礼节,礼貌中不失亲切,对于豪放的北方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客气了几句,严宁也就收了下来。
酒足饭饱,严宁与李少军和苗玲互相交换了通讯地址,起身告别了这一家三口,登上了返回双江市的列车。
一路无话,晚上八点多钟,严宁顺利的到了双江市,对于双江市,严宁可是熟悉的不得了,盖因严宁高中三年都是在这里渡过的,那年双江第一中学竞选省级示范性中学,学生整体成绩是个硬性指标。于是,校领导拿出了N多的优惠政策,在全地区挑选优秀学生跨区就读,从而提高教学成绩。严宁凭借着中考全地区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优先录取,还减免各项费用,于是严宁在双江一中渡过了三年,并顺利考取了京城大学。
双江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发源于小兴安岭的花江和发源于长白山的棱江在双江交汇,冲刷而形成一个平原,土地肥沃。建国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国家对双江扶持较大,使得双江农业、工业都很发达。但改革开放后,北方特有的发展环境和落后思想观念,使双江再次消沉了下来,近些年的综合排名,既使在北江省也被划为了欠发达地区。
找了一家距离双江市委较近的招待所住了进去,洗涑完毕,严宁感到一阵的疲劳,毕竟连着坐了三天的车,谁也不会好受,打开了苗玲送给自己的手提袋看了看,严宁觉得十分的愧意,袋子里装了一件金利来衬衫,一件金利来T恤,一条休闲西裤,还有两条中华烟。
这些东西对于严宁来说并不是很贵重,严宁现在小有资产,也能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烟酒、茶叶什么的,严宁还真不缺。严宁的老师虽然没有官衔,但待遇绝对是正部级,老师只喝茶,不吸烟,偶尔喝点酒,老师夫妻都不是张扬的人,这些特供品又不方便贩卖和送人,因此,长年累月下来,老师家里的烟酒、茶叶什么的特供消耗品都积攒了下来,平白的都便宜了严宁。这次回家,在托运的行李里就被师母装着十几条特供中华、特供大熊猫、特供白皮烟。
这几样礼物虽然不是很贵重,但严宁仍然感到很不好意思,李少军夫妇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几样礼物差不多得超过两千了,相当于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了,对于他们来说绝不会是轻轻松松就能送出来的。
穿上了衬衫试了一下,大小正合适,淡蓝条纹的衬衫把本来就十分帅气的严宁衬托的更加阳光,没想到苗玲居然还有这样的眼力,严宁决定,抽空也挑些礼物给李少军邮回去,一来算作回礼,千万别让人觉得自己吃相太难看,太心安理得了;二来吗这对夫妻挺有意思,挺仗义的,值得交往,人敬你一尺,我敬人一丈,这是严宁做人的准则。
12、惺惺相惜
12、惺惺相惜
“严宁同志,这是你的介绍信,你先收好……这样,所有的手续都办理完了,根据组织决定,安排你到榆林县东海镇任党委委员、副镇长,明天是星期五,周未就算了,你在家好好休息几天,下个星期一你到榆林县委组织部干部科报道,我已经打好招呼了,榆林组织部的同志会送你上任,希望你能在东海镇运用所学,早日取得好成绩,尽快进步……”
“铃……”双江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周文明先是严肃的给严宁办理了相关手续,之后又迫为亲切的、细细的叮嘱了一番,正打自再给严宁灌输一下思想政治教育,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断了他要说的话。
“你好……是!您好,徐部长……是,在,啊!,好,我这就带他过去。”周文明左手接起电话,先是不紧不慢的说了句你好,心情不太痛快,刚刚来点兴致,想要讲几句,却被这电话一下子给打回去了,换谁能高兴啊。不过只听了一句话,周科长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左手狠狠的握了一下电话柄,右手扶着办公桌,支撑着身体,连连的点头说着好、说着行。
严宁知道,这一定是有领导打来电话了,要不周科长不能如此的恭敬,唉,这就是作为公务员的悲哀,畏上而压下,趋吉而避凶,表面光鲜,背后落泪又有谁知呢,严宁忽然产生了疑问,自己选择走这条路倒底是对还是错呢?
“严宁同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自强同志要见你,请你跟我来。”周文明语速很快,说完之后,也不管严宁有没有听明白,没有一丝的停顿,径直绕过办公桌,率先走出办公室。
“组织部长要见我?有没有搞错,一个普通的选调生,既使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又怎么样?”严宁想不明白,亦步亦趋的跟在周文明后面,实在想不出来自己会和组织部长产生交集。
“徐部长,严宁同志来了。”周文明轻轻的敲门后,径自打开门,带着严宁走了徐部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一个中年男人坐在近窗的办公桌前,正翻阅一份文件,抬头扫了一眼进来的周文明和严宁,也没起身,继续低头看着文件,抬抬手,很深沉说:“你先进忙吧,严宁是吧,坐吧,等我一会。”
周文明看了严宁一眼,转身出了办公室,严宁向前走了两步,并没有坐下,而是很平静的站在办公桌左侧,静静地等着徐部长,从严宁的角度看过去,徐部长四十多岁,圆盘大脸,肤色白皙,双唇紧闭,显得很威严。
没过两分钟,徐部长放下了文件,抬起头看了一下严宁,看严宁站的笔直,帅气、阳光的脸上透露着一丝沉稳,心里不停的犯着嘀咕:“不愧是能让秦部长都看重的选调生,不愧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别的不说,单说这严宁小小年纪,仅这份沉稳劲就不比那些混了多年的老机关差。”
微微一笑指了一下沙发说道:“严宁同志吧!怎么不坐呢,来,坐吧。”徐自强不笑的时候一脸严肃,透着一股子气势,一笑起来,倒也不失亲切,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徐部长,您好,我是严宁!谢谢徐部长!”严宁身体轻轻地向前一倾,表示出足够的敬意之后,才在沙发的角边坐了下来,上身仍然笔直,速度不急不徐,自然又不显得随意。
“嗯,手续都办完了吧,我也是听说了省里给我们双江派来了一位京城大学的高材生,一直想见一见,今天听说你来了,就招呼你来坐一坐,认识一下,嗯!不错,气度不凡啊。”徐部长说话倒不转弯抹角,开门见山,给人一种豪爽的感觉。
“徐部长您过奖了,我没有您说的那么好,您这么一表扬我,直让我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了。”领导和你客气,你可千万别当真,千万别虚心的就接受了,那样的话,你会被戴上不谦虚、容易骄傲的帽子,印象一但形成,几年甚至于十几年也改变不了。
“哪里吗,我是实话实说吗,这次组织上把你放到榆林东海镇,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工作准备怎么开展?”作为组织部长,掌握干部思想那是最恰当不过了,况且让严宁多说说,没准还能多了解他的个人状况。
“徐部长,首先我感谢徐部长,感谢组织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挑战自我的机会,使我能够到基层把所学到的理论和双江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进而有机会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更感谢徐部长,感谢组织能够照顾我,把我安排到我的家乡榆林县,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不管怎么样,先感谢一番,高帽子人人爱戴,赞歌人人爱听,严宁从小就知道礼多人不怪的道理,特别是严宁把徐部长放到了组织的前面,徐部长和组织的到底哪个重要自然是不言而喻。
“嗯!”徐部长轻轻地点着头,虽然没表态,但严宁能感觉到,自己的话让他很受用。
“徐部长,说实话,我没有一点工作经验,对农村的情况也不了解,怎么开展工作,现在还有点摸不到边,我想到东海镇以后,先实地走访一下,了解完东海的实际情况,再做一下工作规划,但大体上,我希望能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突出种植业、养殖业,在带领群众致富上有所发挥,进而尽我所能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有所突破…………”严宁慢慢地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时不时的用眼晴扫一下徐部长,发现徐部长听的很认真,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意思,胆子也就慢慢地放开了。
“好嘛,这个严宁是块材料啊!这肚子里是真有东西啊,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经济一体化,听听,这是新理论,新观念哪……是闻所未闻啊!”听了严宁的一习话,徐自强轻轻拍拍椅子的扶手,看着严宁的眼神中只剩下了欣赏,心里竟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好,严宁,不错,理论很充实,观念很新颖,分析很到位,既然想好了,认准了,那就不要怕,就要大胆的去闯,错了也没关系,我期待着你能够在东海镇树起一面旗帜来,总结出新经验,形成新典型,发挥出示范带动作用,到时候,我亲自去东海镇给你庆功……”严宁的表现徐自强很满意,这个年青人有背景、有思想、有能力、有格局,是个干事的人,只要在政治上表现出稍稍有点手腕,势必阻挡不了他的崛起,那么趁他在刚起步,步履蹒跚的时候扶一把,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收到巨大的收益,这就是政治。
告别了徐部长,严宁做着短途客车回到了榆林。当走到自家门前的时候,严宁的心忽然间多了一种归属感,终于到家了,家的感觉真好。
13、初到
13、初到
“……这叫什么事啊!堂堂的京城大学的毕业生,居然给分配到了山沟里……”
“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是喝大酒,儿子分配的事也不管管,哪怕托托关系,找找人也不至于给分到乡下去……”
“……你个婆娘跟着瞎吵吵什么,你以为我不关心儿子的工作啊,可严宁的情况和别人不一样,你家人事局的刘局长不都说了吗,严宁是省里下派下来的,人事档案都在省里呢,他没权安置,你不懂就别跟着瞎胡闹……”
“我瞎胡闹什么了,咱儿子可是京城大学毕业的啊,分到乡下去了,还有什么前途,难道像你似的,一辈子当个小兵,让人喝嗤来喝嗤去的……”
回到家中的严宁着着实实的休息了两天,旅途的劳顿一扫而空,当然,如果没有老妈的唠叨,严宁的感觉会更好。当父母知道严宁毕业分配到了东海镇以后,老爸还好点,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偷偷的找人打听着,希望能在县里换个体面的工作,可老妈却是立刻就毛了,数落完这个,数落那个,大有不把心中怨气发出来不罢休的意思,严宁跟着解释了几遍,也劝不住老妈的脾气,索性大被一蒙,找周公下棋去了。
星期一,严宁早早的来到了榆林县委组织部,部长不在,主管干部调配的冯副部长接待了严宁,简简单单的客气了几句,便叫了一辆桑塔那轿车,亲自送严宁到东海镇上任,想来是早已安排好的。这冯副部长人很严肃,话不多,在车上也只是和严宁随便聊了聊,便双眼一闭,养神去了,明显对严宁这种选调生兴趣不大。
虽说组织部管干部,但冯副部长不愿意搭理严宁,严宁也犯不上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没羞没臊的巴结别人的事,严宁还干不出来,既然你养神去了,咱也休息休息,难得的好空闲,正好疏理一下这东海镇的情况。
东海镇只有两万多人,虽然不大,但历史悠久,是北江省最早存在的几个镇子之一。东海镇虽然叫东海却没有什么海,这里曾经是满族先民的重要活动区域,海在满语里是湖泊的意思,东海即东面的湖泊,通过名称就知道东海满族文化底蕴深厚,北方特有的流人文化便是在这里形成。东海四面环山,笔架山,虎啸山、金鸡岭、大金山、小金山几座山脉相连,连绵起伏数十里,十万八万的人撒进去,连个影儿都看不到,山上水量充沛,山间溪水汇聚在镇子东侧,便形成了方圆十多里的东海湖,东海镇由此得名。
东海镇交通发达,北满铁路在东海镇分道,铁路线是北江省西北各省的主要交通枢纽。独特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东海人独特的生活习性,解放前,东海镇附近的山林里,大大小小的土匪足有一百多股,可是说东海人是土匪的后代,骨子里保持着土匪的秉性。所以,东海镇民风彪悍,东海人性子野,脾气大,一言不和就拔拳相向;易聚堆,好喝酒,酒后撒泼的事自然少不了,因此,马路边,饭馆里经常能看到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人互相撕打的壮观场面。
榆林县距东海镇六十多公里,车况不太好的桑塔那轿车跑了足足有一个小时。当车停在一座青砖红瓦的欧式二层楼前,严宁知道镇政府到了。
不紧不慢的跟在冯部长身后,严宁左右打量了一下镇政府的办公情况,办公楼就不说了,看这青砖的样子,墙角、房檐上布满了青苔,少说也得有百十年的历史了,走廊里普通的水泥地面,漆黑漆黑的,不少地方出现了断裂、隆起,墙壁上刷的是白灰,时不时的能看到一个黑黑的手印拓在墙上,说不出的让人腻歪;几个开了门的办公室里,一张张厚重的老式办公桌横的竖的极不规则的摆放着,三三两两的人凑乎在一起,嘻嘻哈哈的,似乎很清闲的样子。
走进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党委书记钱立运立刻从坐位上站起来,很热情地把冯部长和严宁接了进去,一边走一边打量着严宁道:“这就是严镇长吧,不错嘛!京城大学的高材生,长的还挺帅气的,欢迎你啊,东海镇就缺你这样的年青人,你来了,我的担子可就轻多了。”
钱立运年纪不大,三十六七的样子,略胖的身材、个头也不高,没什么太出众的地方,但他的话说的很真诚,不像是个苛刻的人,给严宁的印象很好,严宁估计和他在一起搭班子应该不会太为难。
“钱书记,这就是省委选调来的京城大学毕业生严宁同志,这回组织上任命严宁同志为东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人我给你带来了,你看是不是召开一下机关干部大会,我宣布完任命,还要赶回去。”虽然是管干部的副部长,但冯部长可不敢做钱立运的主,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人家钱书记是副处级干部,级别在哪摆着呢,来榆林更是为了镀金的,说不定哪一天,一下子就成了自己的领导呢!这样的人必须的敬着,犯不上给自己挖坑。
“大老远来了,怎么这么急呢,我们东海就这么不招人待见?怎么也得吃了饭再走么!”钱立运笑着开着玩笑,挽留着冯部长。
“哈哈!钱书记言重了,东海可是山美、水美呀,哪能不招人待见呢,这不,部里堆着一大堆的事儿,十点钟还有一个编制核定会,我得回去参加,饭就不吃了,今天的任务就是送严宁同志到任,一会宣布完了,我得赶快回去,改天有机会,咱们单独聚一聚,钱书记的酒量我可是知道的,到时候咱们不醉不归……”冯部长的话很有水平,既给足了钱立运面子,又讲明了实际情况,三言两语就拉近了与钱立运的关系。
“行,既然你有事,我就不留你了,改天我回县里,咱们再聚,好饭不怕晚,到时候咱们喝个痛快,你稍等一下,我这就安排人通知开会。”钱立运很干脆,见冯部长坚持,也就没再客气,简单的交待了一下,便找人通知去了。
“小严啊,今后你就要在这东海工作了,好好干,市里、县里对你的期望很高,我也希望早日听到你的好消息,一会宣布完了,我就回去了,祝你在这里工作顺利。”钱立运出去了,办公室里有点冷场,冯部长便交待了严宁几句,看来这个冯部长虽然比较严肃,但对严宁这个京城大学的毕业生还是颇为看重的。
“谢谢冯部长的鼓励,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干好本职工作……”严宁客气的感谢着冯部长,表着决心,几天来,严宁从省到市、从市到县,见了大大小小的领导,这种表决心的话语早已轻车熟路,自然是张嘴就来。
“…………经双江市委组织部研究决定,任命严宁同志为东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严宁同志毕业于京城大学……”冯部长一字一顿的宣读完任命书,会议室中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看着主席台下三三两两的坐着的三十多人,严宁的心绪陌名的起了一丝波澜,从今天起,自己就要开始了新的征程,体制之中风雨飘摇,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覆,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无论是成虫还是成龙,自己都要勇往直前的走下去。
14、下村调研1
14、下村调研1
轻轻地放下手中的文件,严宁狠狠的伸了一个懒腰。转眼间来到东海已经一个星期了,这几天严宁白天几乎足不出户呆在办公室里查阅档案,恶补着农村工作的大体知识,晚上,时不时的约上镇里的几个领导小酌一二,迅速的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
几天下来,东海镇基本的情况被严宁摸索的差不多了,此时,已经到了六月末,天气热的要命,街道上基本上看不见什么人影,农村的庄稼活已经忙的差不多了,镇里还是比较轻闲的。
在严宁到来的第二天,镇里召开了党委会,将领导分工确定了下来,严宁作为常务副镇长,其分工是协助镇长陈致亚抓好工业、政法、统计、审计、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还负责包扶顺桥、靠山、金河湾三个行政村。
通过近几天对乡镇工作的了解,严宁知道自己分管的工作都是不需要自己管的部门,别看工业、财政、审计、政法等部门听着挺好,其实只是一些空架子。
先说工业,东海镇里倒是有几家企业,特别是有一家中型的果酒厂,虎啸山牌黑加仑子酒早些年也是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走向了下坡路,到现在基本上是企业停产,职工放假,除了一些留守人员,偌大的厂区显的冷冷清清。其余的小型企业基本上都是差不多,一个个半死不活的,好在东海车站是个较大的周转站,铁路职工较多,车站里的活计也不少,算是让这些企业的职工有了个挣饭吃的地方。因此,负责工业是没什么管的了,一堆烂摊子,除非严宁能让这些企业重新运转起来。
再说财政金融,乡镇有财政所,镇长审批一支笔,超过一定额度需经书记同意,虽说严宁主管财政所,但是想要花钱,那需要找陈镇长点头同意才行,否则财政所的所长可不管你是不是主管领导,至于金融,镇里的金融单位就一个信用社,也是由上级信用社领导,跟镇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严宁也领导不着。
至于政法,就更有意思了,东海镇司法部站包括一个派出所和一个司法所,派出所有七八个民警,司法所有两个司法助理,两个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业务上受上级局领导,也就是说和你镇里没什么关系,严宁还是也管不着。
其实,通过几天的翻阅档案,严宁也知道乡镇工作的实权主要在计生、林业、民政、经管、党政办里,严宁来之前早就分完了,吃到嘴里的肉,不可能再吐出来,严宁是想也别想。
所以,严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所包扶的几个村上,这几天也着重了解了一下这三个村的实际情况,怎么说呢,用触目惊心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不过,三个自然村都离镇址不是很远,但基本上算是东海镇十二个自然村中最穷的几个村了。
特别是笔架山山脚下的靠山村,全村两千多人,人均耕地不到三亩,而且绝大多数是贫脊的山坡地,村里穷的揭不开锅的大有人在,年年都托欠镇里的提留、统筹款,不是不给,是实在给不起。镇里逼的紧了,不是上吊就是喝农药,还死过两个人,影响极为恶劣,要不是靠着笔架山,时不时的还能上山采点山货、打点野味、打些烧柴来贴补家用,这靠山村的村民怕是真过不下去了。不过随着国家封山育林政策的推进,这靠山吃山的老招也快要失效了。
钱立运主张把这三个贫困村分给严宁包扶,未尝不是希望严宁能够趟出一条血路来,改变这三个村落后的面貌。
“嗯,不能再呆在办公室了,得下去走走,实际了解一下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打定主意的严宁顾不上外面火辣辣的太阳,抓起公文包走出了办公室。
“小周,小周准备一下,带我去趟靠山村……”小周叫周玉昆,是镇党政办的科员,二十三、四岁,是双江农业学校的毕业生,严宁之所以喊小周陪着去,一是因为小周比较年轻,资历也浅,严宁支使起来没什么不好意思。要是让严宁支使一个年纪大的,严宁还真张不开嘴;二来小周是土生土长的东海镇人,不但熟悉各村的情况,就连人头也熟,带着他,严宁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正闲的无所事事的小周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他新买的传呼机,不停的摆弄着,听到严宁的叫唤,紧忙跑出了办公室。
“严镇长,您要下乡呀,要不要我去张罗辆车来。”能跟严宁一起下乡,小周自然是极为愿意的,还主动的要帮严宁去找车。
“车就不用找了,钱书记给我安排了,我打算去靠山村去一趟,你跟我一起去。”东海镇有三辆车,两辆桑塔那轿车,书记、镇长各用一辆,还有一辆新型的小吉普,给机关干部下乡用的。严宁刚来,不熟悉情况,钱立运发了话,这车暂时可着严宁先用,至于其他人,熟门熟路,自己想办法解决。
“严镇长、严镇长,等等……”严宁带着小周刚要下楼,镇党政办主任张富强喊住了严宁。
“严镇长,你看,党政办里就剩小周一个人了,你给带走了,我这一大堆工作可怎么办?”张富强先是拿眼晴横了一眼小周,又冲着严宁皮笑肉不笑的诉起苦来。
“一大堆工作……”严宁有点摸不到头脑了,这大热的天,镇里边基本上没什么重要的工作,镇里的干部也都堆在办公室里一个个闲的侃大山、打扑克。一到中午,就三三两两的找地方喝酒去了,怎么自己要下趟乡就出来一大堆工作了。
“老张,你说党政办有一大堆工作需要小周去做,不能陪我下乡,是这个意思吧,这样,你说说吧,都有什么工作这么急,需要小周现在去做。”稍一琢磨,严宁立刻明白了过来,这个张富强是来给自己添堵来了。想一想,自己才来一个星期,也没和张富强说过几句话,没得罪过他呀,他怎么这么着急的跳出来找事,但不管怎么地,咱大小也是个副镇长,不是谁来都能捏一把的。
“这个……这个……”张富强本以为严宁一个小年轻的一被自己阻挡,扫了面子,要不是莫不开脸面把小周留下,一个人静悄悄的去下乡。要不就会像被揭了短的村妇,和自己大吵大闹,最后闹到书记镇长那里讨个说法。这两个结果无论哪一个,严宁都会被自己削了面子,初来乍到就没了威信,以后谁还会再拿这个小严镇长当回事儿。可是,张富强绝没想到严宁会这么刚烈,官冕堂皇的反问起自己来,又拿出副镇长的架子,气场极为强大,一点余地都不自己留,直接把脸面撕开了。有心想反驳一下,可一时间哪能想到什么要紧的事来,只能干吧嗒嘴说不出一句话来。
“张主任,小周我带走了,有什么工作等我回来再安排,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可以向钱书记或者陈镇长反映。”严宁轻轻的扫了一眼张富强,招呼小周转身就走,心中暗暗冷笑:“不知趣的东西,居然敢跑来给我添堵,你也不想想,我初来乍到,东海镇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初次下乡不找个熟悉的人带路能行?这事,你就是告到钱立运那,你也是个挨舔的货。”
15、下乡调研2
15、下乡调研2
“严镇长,靠山村是全镇最穷的一个村,年年提留、统筹都完不成任务,全村有二千多人,靠着几亩薄地和笔架山的山货勉强混个温饱,由于这个村太穷,包村干部完不成任务,影响年终评比,所以全镇上下谁也不愿意包,始终在哪扔着……”靠山村离镇政府只有十几里路,但乡下的土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吉普车虽然跑的很慢,仍然颠簸的不行。严宁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一边不断地调整身姿,一边听小周讲述靠山村的情况。
“这笔架山可是个好地方,林深树茂,出产丰富,什么蘑菇、木耳、松籽、核桃、榛子、山葡萄、五味子……什么的都有,以前,一到开山的时候,镇里镇外的人都来这采摘山货,那场面,山路上,山脚下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可惜,现在不行了,封山育林,笔架山林场、镇林业站都在这设了卡,不再让人上山,也就靠山村的人能偷着上山采点山货,还不敢太往里走,深山里的狼、黑瞎子、野猪什么的可不是吃素的……”小周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东海镇的情况极为熟悉,不停的向严宁介绍着。
足足有半个小时,司机老李终于把车停了下来,小周率先下车,一边拉开了严宁的车门,一边转头喊着:“于书记在没?快点出来,严镇长来了。”
严宁左右打量了一下,这并不是村委会,而是一户人家,三间的砖房,很明显是刚刚盖起来不久,挺大的院子,显得很空旷,几只小麻雀在院子里踱来踱去的找着食吃,院子边上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人很脏、很乱的感觉。
“严镇长,靠山村村委会前几年就塌了,村里也没钱建新的,这是村里于书记家,这村里有什么事都在他家商量,镇里的干部下村也都到他家来……”看到严宁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小周急忙的向严宁解释了一番。
“唉呀,领导来了,欢迎啊,快进屋,进屋……”正说话间,靠山村的于书记从屋里跑了出来,看了看严宁,又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小周和老李,似乎有点拿不准的意思,但嘴上却没停,急忙向屋里让着几人。
“于书记,这位是镇上新来的严镇长,负责包扶咱们靠山村,这不,今天来这视察来了。”一进屋,小周立刻向于书记介绍了严宁。
“啊!严镇长,你好,欢迎严镇长来视察……”于书记终于确定了面前这个面嫩的小伙子就是严镇长,连忙伸出了布满厚厚茧子的手把严宁的手抓了过去,用力的握了又握。
“于书记你好,没什么视察不视察的,这不镇里刚刚分工,由我负责包扶咱们靠山村,今天,我就是来看看实际情况,多做一些了解……”严宁感受到于书记那双布满了茧子的双手很有力,也热情的摇了摇,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这个于书记五十多岁,样子有些显老,灰白的头发乱乱的,一边张罗着给几个人倒水,一边让着严宁往炕上坐。严宁估计这于书记家可能没有櫈子一类的家具,也就没再客气,直接坐在了炕沿上。
“唉!严镇长,作为靠山村的书记,我有愧呀,这靠山村实在太穷了……”于书记一阵的诉苦,介绍的情况跟严宁了解的差不多,人多地少,土地贫脊,除了能进山摘点山货,砍点烧柴到镇里贩卖,村民没有其他的收入,历任镇、村干部不是没想过招数,可是钱花了不老少,没一个成功的。
就拿前几年来说,双江市里下派了一个后备干部来东海镇挂职当副书记,看到靠山村穷的实在不像样了,便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找到了一个家禽养殖公司,贷出了一批鸡苗、鸭苗,给靠山村村民饲养,等养大了,该公司再进行回收,算是让村民挣个辛苦钱。可是,靠山村就在笔架山山脚下,圈养的鸡苗、鸭苗让山上的一窝黄鼠狼盯上了,几乎一夜之间,鸡苗、鸭苗被这窝黄鼠狼咬了个精光,村民欲哭无泪,从此再也不养家禽了。
至于养猪、养羊什么的,更是想都不用想,一是没钱投入,也没有销路,整个镇子没什么富裕的人家,养了猪、羊也卖不出去。二是村里时不时的会窜进只狼、野猪呀什么的,见着什么叼什么,村民实在损失不起,索性什么也不养了。人多地少,土地贫脊,种植业挣不到钱,养殖业又办不成,村里人也不会什么手艺和技能,只能吃了上顿没下顿,就这么混日子。
“……算了,咱们出去走走,实地看看,慢慢再琢磨吧!”于支书说的情况和严宁了解的差不多,也没什么工作计划,再听下去纯属浪费时间,索性断了再谈下去的念头,准备在村里走走,实际的看看。
“中!中,我先叫婆娘准备点吃的,等咱们走一圈,回来基本上就做的差不多了。”严宁要出去走走,于支书自然是不能反对,又提出了要准备午餐的意思。
“于书记,午饭我们就不在这吃了,村里不富裕,不给村里填负担了。”靠山村都穷成这样了,肯定没什么盈余,严宁实在不好意思给村里填麻烦。
“那哪行哩!那哪行哩!严镇长头次来,不吃顿饭说不过去啊,这都赶上下午了,可不能走啊!……”于支书一听严宁说不吃午饭,脸色顿时变的通红,结结巴巴的挽留着。
严宁本想拒绝,可小周在身后轻轻地拉了一下严宁的衣服,让严宁转念之间若有所悟。这不是吃饭不吃饭的问题,是面子问题。乡下人纯朴,热情,严宁初次上门,如果不在家里吃顿饭,面子上说不过去,这是一方面。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严宁作为副镇长,初次来靠山村,如果连饭也不吃就走了,对老于这个村支书的威信也是一种打击,不出几天,村里就会传出来什么严镇长不待见老于了,什么老于的村支书要被拿下了之类的传言。这样一来,严宁好心却办了坏事,还不如在这吃上一顿饭,给老于一个面子。
想到这里,严宁便不再推辞,算是默许了于支书的提意。几个人走出了老于家,司机老李自己找地方擦车去了。
老于在前面带着路,严宁和小周跟在后面,边走边看,这靠山村给严宁的整体印象是很穷,并且很脏、很乱,整个村里大多都是土坯房,没有几家是砖瓦房,从这点可以看出来村里很穷,另外,村里各处的街道垃圾、粪便、污水随处都是,散发出阵阵的恶臭,可能是天太热的原因,走过几条巷道也没碰到什么人,时不时的能听到几声狗叫,或者几只脏希希猫在巷道中窜过。
透过圈成院子的柞木杖子,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多少种了点应季蔬菜,什么黄瓜、柿子、小葱一类的,算是给矮爬爬的土坯房带来点绿意。严宁琢磨着似乎可以从村容村貌上做点什么……
16、下乡调研3
16、下乡调研3
“于书记,这村子里的环境有点太差了,咱居家过日子,总得有个样子不是,这村容村貌方面你得上点心,这两天,看看召集一下村民集中治理一下,有个好环境,大家心情也舒服不是……既然我包了靠山村,带领群众致富就是我的责任,等我回去再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找条适合咱靠山村发展的路……”
严宁知道,靠山村之所以脏成这样,主要是村民的心散了。无论靠山村要发展什么产业,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是干不成事的,虽然现在发展路子还没选好,但正好借着整治村容村貌,先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再说。
“唉!这不都是太穷闹的,村里的人饭都快吃不上了,也没心思去考虑啥环境问题,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回头我就召集一下村民,按严镇长的吩咐,先把环境搞起来……”老于看严宁的话不多,从头到尾没发表过什么意见,突然间把话题转到村容村貌上,有点让他摸不透深浅,嘴上虽然尴尬的解释着,心里却暗自嘀咕,先按严镇长的交待,把村子里的环境收拾一下再说。
靠山村有两千多人,人不少,但户数不多,只有四五百户的样子,想来是因为太穷,实在起不了新房,多是几代人住在一起。村子不大,七八条巷道,一会的功夫就转了个遍,转过一个弯,已然走到了山脚下。远远的望去,翠绿的笔架山,寂静的透着几分阴沉,邻近村子的山脚下,开垦出不少的山坡地,大都种着玉米之类的作物,稀稀疏疏的,长势不是很好,靠近西侧的山边,还空着一块荒地,大概有二三十亩的样子,没有一点庄稼的土地裸露在那里,显得是那样的突兀。
“那块地是村里刚开出来的,算是村里的机动地,地养好了,可已经过了下苗期了,村里就没有人承包了,要不村里还能多块收入,等过段日子,村里种秋菜的时候,看看再把这块地包出去,多少也有个进项不是。”于支书看着严宁的眼神盯着山坡上的荒地,随口解释了一下。
回于支书家的路上,严宁不停的琢磨着,靠山村的情况很简单,现实条件都在这摆着呢,如何发展,让严宁头疼不已,左思右想也想不出这靠山村到底能上什么发展项目。
小周和于支书看严宁默不作声,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怕打断了严镇长的思绪,便也不再开口说话,几个人默默的向于支书家走着,气氛一时沉闷起来。
“唉,算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路子不是一天想出来的,慢慢地再琢磨吧!”眼看到了于支书家,严宁也就放下了心中的盘算,迅速的调整了心态,不让自己的心情影响了他人的情绪。
刚一进院,屋里走出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手里拿着一个的青瓷碗,十五六岁模样,天气炎热,女孩子的上身只穿了件贴身背心,胸前的两点随着衣服若隐若现的突出着,显然没有穿胸罩。下身一条洗的发白,有些褪色的牛仔热裤,衬托出两条笔直健美的大腿,充满了青春的火力。
看到严宁率先走了进来,女孩子先是一愣,紧接着看到了身后的老于,眼睛一亮,清脆而又低沉的声音中透着一些羞涩:“爹,你们回来了,我妈和二婶把饭菜都做好了,老罗叔和二舅都等了有一会儿了。”
“唉!燕子放学了,家里来人了,一会儿跟你妈在外屋吃。啊,严镇长,这是我老闰女,开学就上初三了,我琢磨着让她考个师范校,以后当个老师,也能端个铁饭碗。”于支书先是应了这女儿一句,又和严宁介绍了一下。
小姑娘带着一丝羞涩,用好奇的眼神偷偷打量了一下严宁,不敢相信这个似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伙子居然是个镇长。
冲着姑娘的目光,严宁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脚下不停直接走进屋里。刚一进屋,看见炕中央摆着一个方形的饭桌,粗粗的扫一眼,菜还不少,炕边坐着三个人,都一声不吭的抽着烟,看见严宁进来,其中的两个年青的立刻站了起来,有些拘束的朝着严宁笑笑,这两个就是女孩子口中的老罗叔和二舅了,老罗叔是村长,二舅是村会计,再加上于支书,他们三人就是靠山村的领导班子。
于支书给严宁介绍了一下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翔 http://www.xshubao22.com/5/5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