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个家伙,想哪儿去了?他自己有那个爱好,看所有的男人都差不多。
“得了,得了,别瞎咧咧,不是那么回事。我晚上还得见几个部委的人。下回吧。”
“行嘞,那哥几个先走了,你继续做护花使者吧!”
程山给了刘伟鸿一个熊抱,嘻嘻哈哈地走了。
吉普车开到萧家那座小别墅,天已经黑透了。萧瑜情却赖在车上不下去。
“哎,已经到家了。明天还得上学不是?”
刘伟鸿无奈,只得催了一声。
“嗯,那啥,你下次什么时候才回首都?”
萧瑜情咬了咬嘴唇,低声问道。
“那可不一定。县里的工作挺忙的,我也不能一天到晚往首都跑。”
“那,我放了暑假去你哪里玩,行不?”
萧瑜情又咬了咬嘴唇,问道。
刘伟鸿的脑袋立即就大了,连忙说道:“乡下地方,有什么好玩的?交通又不方便!”
“那我不管,我就去找你!”
刘伟鸿可不敢在这里和她纠缠太久,只得点了点头。
萧瑜情这才开心起来,忽然飞快地凑过脑袋,撅起红艳艳的嘴唇,在他脸上啄了一下,然后飞快地打开车门,“哧溜”一声钻了下去,闪身进了别墅。
刘伟鸿不由愣在那里,作声不得。良久,才一踩油门,缓缓转动方向盘,将车开了回去。
萧瑜情一直躲在别墅的围墙后,直到吉普车己经看不到了,才恋恋不舍地背起书包,慢慢往家里走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望一下。
第189章刘伟东的直觉
刘伟东很喜欢在咖啡厅喝咖啡。
他不是喜欢咖啡的味道,只是喜欢这种环境。咖啡厅窗明净几的整洁,室内设计的简单明了,家具摆放的个性化随意化,都能让人全心身放松。
而传统餐厅那种规规矩矩的摆设,四四方方木桌或者不偏不倚的圆桌,无不透出“规矩”让人颇有压抑的感觉。
刘伟东终日在机关工作,又身为正处级领导,规矩已经够多了。下了班,就想好好放松一下。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板着。
刘伟东端着一杯咖啡,慢慢喝着,双眼微眯,在欣赏咖啡厅里放的音乐。
九零年的咖啡厅,就算是在首都,也没有专人弹钢琴,就是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在刘伟鸿听来,这种机器放出来的音乐,无论音色音质都比原声差了不止一点点,要等高保真的音响设备之后,才有那么一点韵味。好在刘书记也不是音乐发烧友,却不必过于在意了。
“伟鸿,夹山区的工作,不大好开展吧?”
刘伟东喝了一口咖啡,很随意地问道。
刘伟鸿就坐在他的对面,身子斜斜靠在沙发里,也是一种很随意的姿态。
今天这个聚会,是刘伟东主动提出来的。刘伟鸿到了京师,他这个做大哥的,自然要抽空和兄弟聚一聚,不然就显得气量窄了点。
不管怎么样,刘伟东总归是老刘家第三代的“领袖人物”既然刘伟鸿眼下长进了,那就该给予鼓励。
刘伟鸿这几天在首都四处活动,请人吃饭,刘伟东也是知道的。这个刘伟东不在意,在地方上工作,跑国家部委要钱要批文,乃是理所当然,而且是重中之重。真正让刘伟东心里头不大高兴的是,刘伟鸿竟然单独去见了老爷子和老太太,事先没有和他们任何人商议,就这么“擅自做主”了。而老爷子老太太,也同意了,没带半点犹豫。
这在以前,第三代子弟之中,乃是属于他刘伟东一人的专利。其他任何弟妹,都没有这个殊荣。
如今,要加上一个刘伟鸿了。
毫无疑问,这位年轻的堂弟,在老爷子心目中的印象,已经彻底改观。老爷子已然将刘伟鸿当作了可造之材,就算尚不能与他刘伟东相提并论,至少也是有一定份量了。
这一点,才是刘伟东比较警惕的。
不是说其他弟妹不可以出色,但有个限度。
自然,这样的想法只在刘伟东心底,绝不会表露出来的。他询问刘伟鸿的时候,神情还是很亲切的。
是的,是亲切,不是兄弟之间的那种亲密无间。
对于大哥心中所想,刘伟鸿自然也能猜测得到。这点,让刘伟鸿有点无奈。很多人将刘伟东、贺竞强以及其他几位红三代世家子弟相提并论,被许为一时俊彦。但刘伟鸿却觉得,大哥与贺竞强相比,其实还是有些差距的。
刘伟东锐意进取,贺竞强英华内敛,性格全然不同。然而这只是表面的现象,两人真正的差距,在于各自的器宇和格局不同。刘伟东骨子里头,有点小家子气。贺竞强却颇有“领袖气度”相较而言,贺竞强更像是一个政治人物,而刘伟东,则更像是一个斗士。
时光倒流前,贺竞强不到五十岁就担任了省委书记,尽管老刘家那时早就垮了台,没有可比性。但刘伟鸿始终认为,就算一切顺利,刘伟东也能在五十岁担任省委书记,再往后,两人的结局,依然不会是相同的,登上的最终高度肯定也不一样。
怎样处理好和大哥的关系,对于刘伟鸿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如果刘伟东是贺竞强,那就无须顾忌,只管把出手段来,坚决斗争就是了。哪怕最终不敌,也没什么。至少心里不纠结!
但刘伟东是他大哥!
斗争肯定是不行的。政治人物,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不要说嫡亲的堂哥了。连自己家里内部的团结都搞不好,谈何团结别人?不过,凡事忍让,似乎也不是个好办法。刘伟东真要是具有领袖气度,可以接掌老刘家的第三代门户,也就罢了。偏偏刘伟东似乎又不具备这个格局。
倘若刘伟鸿自己跳出来争当旗手,时机也是不对。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全改变大家对他“纨绔”的看法,不现实。
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着实比较难办。
好在现下大家都还年轻着,实际工作也没有什么交集,更没有纠葛,还无需过分操心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看一步走一步,徐徐图之。
“嗯,眼下刚刚过去,才做完了调查,工作还没展开。”
刘伟鸿简单地回到了大哥的问题。
“我了解过那个夹山区的情况,是典型的偏远贫困地区。实话说,伟鸿,我不觉得你去那里是个好的选择。这样的偏远山区,要出成绩是很难的。”
刘伟东双眉微微一皱,直言不讳地说道。
站在公允的立场上,刘伟东这话有道理。如果是去担任副书记或者副区长之类的副职,那不要紧,就是走个过场,呆个一年半载就撒,在档案袋里加进去几页材料,说明刘伟鸿同志,乃是从基层干起来的脚踏实地的干部。上级领导也不会真把这段任职经历当回事。
做正职,尤其是一把手,那就不是如此“自由”了。
做一把手是要出成绩才行的。
当然,你也可以混个两年就是,一样在档案里加进去这个履历。不过成绩就凡善可陈了。证明你刘伟鸿同志,不过尔尔,没啥特别的。要是没个好家世,你就那么回事。
纵算是世家子,要弄个块块里的党委一把位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那么多一把手的位置等着你去“做实验”所以,当有机会弄到地方党委一把的时候,谁都会比较珍惜这样的机会。
但刘伟鸿那个夹山区,着实底子太差。纵算刘伟鸿带着二十年的重生优势,带着多出二十年的心路历程,要在短时间内振兴夹山经济,也很不容易。如果在夹山区这样的穷地方一呆三五年,又未免太浪费时间了。
别的都可以浪费,唯独时间浪费不起。
随着干部年轻化进程的推进,年龄是块宝啊!
刘伟鸿微微一笑,平淡地说道:“既然上级这样安排了,不去也是不好。我尽力而为吧。”
刘伟东望了他一眼,忽然说道:“我总觉得这中间,不是那么简单。有人故意要把你放到火上去烤。”
刘伟鸿双眉轻轻扬了起来:“大哥,何所据而言之?”
“你的年龄、资历都不够。如果真如你所言,是那个县委书记想要提拔你,他有很多位置可以安排你去。团县委就是很不错的部门。你去了那里,也没多少人有闹话。”
刘伟东直言不讳地说道。
兄弟俩面对面,不是涉及到其他的敏感问题,倒是没必要拐弯抹角。刘伟东这样说话,也体现了他对这位兄弟的关心。
真如刘伟东所言,安排刘伟鸿去团县委担任书记,一样的上正科级。由于团委的特殊性,刘伟鸿的年轻也就不是那么惹眼。仅仅只是出于栽培的考虑,这个安排是最合适的。
刘伟鸿心里颇为震动。
果然,刘伟东也有这种感觉。那就证明他当初的感觉是对的,任命他为夹山区区委书记的背后,不是那么简单。
刘伟东尽管没有在地方上工作过,但身为刘家第三代子弟的领军人物,其敏锐性是毋庸置疑的。或许对大势的把握,不如刘伟鸿那么“精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却是见得多了。
不过这样单纯猜测的事情,却不好过多讨论的。
毕竟刘伟东对林庆县乃至浩阳地区的情况,都不熟悉,具体是谁在背后针对刘伟鸿,他自然也分析不出来。能够这么给刘伟鸿提个醒,就已经非常了得了。
“我会注意的。大哥,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去工作一段时间?”
刘伟鸿主动问起了刘伟东的工作打算。
与刘伟东同龄的几个杰出红三代子弟,职务上基本都到了正处级,也都在考虑外放的事情,贺竞强与另外一位世家子,已经安排出去了。
“嗯,我暂时留在首都,过两年再看吧。”
刘伟东简单地答道。
刘伟鸿便暗暗叹了口气。看来,刘伟东与贺竞强的区别确实是比较明显的。刘伟东是不大看得上“县委书记”这个职务。瞧这个意思,是打算在首都大机关里上到副厅级再外放,直接去地区一级,担任副书记或者副专员、副市长之类职务,起点更高,舞台更大,更好施展。
但根据刘伟鸿的理解,县委书记职务才是真正最锻炼人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经过了县委书记这个岗位的锻炼,无论眼界胸襟,权谋手段,都会更上一层楼。
只是刘伟东“志向远大”刘伟鸿也不好强劝。
“大伯在江南那边,工作应该比较顺利吧?”
刘伟鸿转换了一个话题。
“还算顺利。”
刘伟东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傲然的神情。
第190章省委常委院
刘伟鸿此番首都行,算是满载而归。
国家计委答应给夹山区拨五十万专款,国家扶贫办也给了二十万扶贫款,都是戴着帽子下去的。
刘伟鸿知道如此一来,是张扬了些。
只怕还很少有一个县辖区,能够直接从国家部委要到钱。而且是七十万巨款。
这个事情兑现之后,只怕很多人会暗中揣测他的身份。好在有一个国家级贫困乡的“头衔”可以勉强抵挡一下。虽然国家级贫困乡不止夹山区一家,总好过什么借口都没有。
再说了,刘伟鸿也并不介意让大家去揣测他的身份。合理利用资源,乃是世家子在政界迈向成功的必备技巧之一。但若公开宣传自己的身份,却又落了下乘,过犹不及了。
“雾里看花”是玩弄权术的一种境界。
离开首都,刘伟鸿并未径直回转林庆县,而是去了大宁。
争取到了国家部委的支持,省里也不能漏下。对于现时的夹山区来说,钱是越多越好。刘伟鸿恨不得一下子就搞到“千八百万”的,让夹山区来个大腾飞。
自然,刘二哥也知道这不大可能。
毕竟夹山区太小了,小到那些大人物压根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往往同桌吃完饭,刘伟鸿将夹山区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番,国家部委那些官爷,也还是记不住。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给夹山区拨款。老刘家二小子的面子,又有马国平亲自穿针引线,值得这几十万块钱。
夹山区的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老实说,并不放在这些官爷心上。他们只是卖了个人情给老刘家罢了。
如果要钱要得太多。不要说会引起国家部委官员们的反感,认为刘伟鸿贪得无厌,也会引起其他世家子弟的不满。资源就那么多,世家子放外任的不少,大家都得分点好处。你刘二哥一个小小的县辖区就闹个千八百万,那我贺竞强管着一个县,不得闹一两个亿花花?
一碗水要端平。
国家部委的官员们,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那可是有“规矩”的,不能随意破坏,不然就意味着要得罪人了。
能弄到“七十万”已经超出了刘伟鸿当初的预计,让他很是满意。
既然“打劫”了国家部委,自然也不能放过楚南省的钱袋子。
“嗨,伟鸿!”
大宁机场接机口,一身合体黑西装的李鑫长身玉立,微笑着向刘伟鸿挥手致意。
刘伟鸿登机之前,给他打过电话。
想要到省里弄点资金,也只能借助李逸风的关系了。因为历史原因,老刘家对楚南省政坛几乎从未插手过,老爷子也没有老部下在楚南省担任现职。很久以前,倒是有个别关系密切的老部下在楚南省担任过高官,不过前些年就过世了,也没有多少老关系留下来。如果不是前不久将李逸风请上了老刘家的大船,刘二哥在楚南省高层,还真是有那么点“举目无亲”再说了,自从李逸风出任省委组织部长,刘伟鸿还不曾亲自登门拜访过,也有点失礼。
这一回,倒是个好机会。
刘伟鸿迈开大步走了上去,和李鑫拥抱了一个。
两个人都是如此年轻俊朗,卓尔不群,倒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走,老头子听说你要来,专程在家里等你呢。”
李鑫顺手接过刘伟鸿手里的旅行箱,笑呵呵地说道。
刘伟鸿忙即说道:“呵呵,这可不敢当。早就应该去拜访李伯伯的,是我失礼了。”
“嘿……咱们谁跟谁啊?说这样的客气话就不够意思了是吧!走,今天啊,咱们不去酒店,我亲自下厨,给你弄几个小菜下酒,好好说说话。老头子早就想要见你了。”
李鑫佯装不悦地瞪起了眼睛。
“你亲自下厨?”
刘伟鸿也瞪大了眼睛,很不相信。
“嘿嘿,没想到吧?说到做菜,那可是我的拿手好戏。”
“那,你以后结了婚,嫂子做什么?”
“当然是做饭菜了。我只是兴之所至才下厨房。不过,我是把做菜这活,当做个事情来做。好好钻研一下,其实有时候还是很有趣的,可以很好的放松心情。”
“有理!”
刘伟鸿哈哈一笑,也就不再和他客气。
他和李鑫是真的投缘,算是很要好的朋友了。
李鑫还是开着那台丰田车。这台车,去年刘伟鸿去江口市途经宏利县的时候,冲关时撞伤了车头,尽管后来修补一新,刘伟鸿还是一五一十将事情原委和李鑫做了解释。
李鑫自然毫不在意。
那时节,一台丰田车售价不菲,五六十万,李鑫尽管是“富裕户”倒也还做不到说换就换。九零年的五六十万,放在后世,足以买下一台最顶级的豪华车。
丰田车奔驰在机场去大宁市区的宽敞水泥路上。
“伟鸿啊,这一趟去首都,收获怎么样?”
李鑫边驾车一边笑着问道。
“还行。国家计委给了五十万,扶贫办给了二十万。”
“呵呵,这一下算是发财了。”
李鑫尽管没有去过夹山区,却也知道,七十万对于那样一个赤贫的山区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要“泽被苍生”还有点力有未逮,却也足够弄一两个项目了。
刘伟鸿笑着摇摇头,叹息道:“依着我的心思,这点钱还是太少了。能有个两百万,那就比较宽裕了。你不知道,夹山区实在太穷了。农民们的生活实在太苦。我看着,心里确实不大好受。”
李鑫便正色说道:“伟鸿,实话说,我一开始并不理解,你为什么要去夹山区。但是现在,我理解了。你确实是想要给群众做点事情。我李鑫虽然不是什么道德高尚的人,但对此还是很钦佩的。我们的国家,实在是很需要这样的干部。”
刘伟鸿望了李鑫一眼。
李鑫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刘伟鸿也微微颌首,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得到认同的感觉,是很不错的。
尽管李鑫是他的朋友,不可避免的有点“盲目认同”依旧让刘伟鸿很受激励。
丰田车缓缓驶进了大宁市梧湖区一号大院,也就是俗称的省委常委院。一个依山畔水而建的别墅群,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小别墅点缀在风景如画的树荫之中,让人情不自禁地心怀大畅。
进入常委院后,丰田车明显减速,又行驶了好几分钟,才开进了一处幽静的别墅。
“伟鸿,请!”
李鑫微笑着伸手延客。
“请!”
两人并肩走上别墅的台阶,李鑫略略落后半个身子。这也是主人陪客的基本礼节。
刘伟鸿刚走进别墅客厅,就看见李逸风已经站在了客厅中央。李逸风五十来岁的样子,身材适中,略略有点发福,和儿子一样,穿着深色西装,当然没有打领带。天气还比较冷,西装下面套了件毛衣,西裤笔挺,皮鞋铮亮,着装非常正式。
李逸风如此装扮,无疑是给了刘伟鸿十足的尊重,这个面子,很足了。
刘伟鸿忙即快步上前,来到李逸风面前,微微鞠躬,恭谨地说道:“李伯伯好,我是刘伟鸿!”
“呵呵,伟鸿,你好啊!”
李逸风带着和蔼的笑容,主动伸出手,和刘伟鸿握在一起。
“来来,伟鸿,一路风尘仆仆的,辛苦了。请坐吧!”
略事寒暄,李逸风便亲自迎客入座,不待刘伟鸿落座,自己先居中坐了。这也是礼节所需。他是长辈,他不落座,刘伟鸿是不好先坐下的。世家大族,在这些规矩上十分讲究。
刘伟鸿这才在一侧沙发上坐了。
李鑫亲自奉上茶水,又敬上香烟,然后在一旁打横相陪。
“伟鸿啊,听说你去了基层,担任区委书记了?”
李逸风抽了一口烟,微笑着问道。
“是的,李伯伯。县委决定,让我去林庆县夹山区担任区委书记。”
刘伟鸿腰杆挺得笔直,规规矩矩地答道。
李逸风微微颌首。
事实上,刘伟鸿的情况,他一直了解得很清楚。他在去年的人事异动中,能够顺利进入省委常委班子,出掌省委组织部,刘伟鸿居功至伟。李逸风也就很自觉地将自己归入了老刘家的阵营。他去年进京,不但见到了马国平,还见到了刘成胜。作为老刘家在楚南省的“代言人”李逸风自然觉得自己有义务“照看”好刘伟鸿。
老刘家的嫡孙就在他的治下,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于是不是能照顾好刘伟鸿,也会成为他是否和老刘家一条心的重要“评判标准”所以,李逸风很隐晦地和陆大勇提起过刘伟鸿。当然,就是提了一嘴,别的什么都没说。太“高层”的秘密,陆大勇这一级的干部,还是不要接触的好。他相信以陆大勇的政治智慧,绝对能明白他的意思。
陆大勇也确实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动作挺快的,几个月时间,就将刘伟鸿提到了正科级的位置上。不过让李逸风没有想到的是,林庆县竟然将刘伟鸿这样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放到了林庆县最贫困的一个区去挑大梁。
未免也“重用”得太过了!
第191章与众不同的世家子弟
当时李逸风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郁闷了一把。
这个陆大勇怎么搞的?
竟然把刘伟鸿放到那样荒凉偏僻的贫困区去?
李逸风倒并不太担心“政绩”的问题。夹山区再穷,有了地委的支持,总是能搞出点响动来的。再说了,什么是政绩,历来都是上位者说了算。说你那出了政绩,就是出了。不然你累死也不过政绩“平平”李逸风担心的是刘伟鸿一个豪门大族的公子哥,年轻轻的,吃不来那个苦。
李逸风眼下尽管高居省委组织部长,却也是农村出身。他很清楚真正偏僻的农村,生活有多苦,有多无聊。刘伟鸿怎么受得了?
万一刘伟鸿不安本职,在乡下呆不住,老是往县城跑,不免要授人以柄。李逸风可不想刘伟鸿刚踏入仕途就被贴上不能吃苦,贪图享受的标签。有了这样的印象,就算硬提起来了,亦难服众。
老刘家就这么一个小字辈放在他李逸风治下,他都照看不到位,也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听了刘伟鸿北上首都跑资金,李逸风又略略放心了些。看来,这个刘二少,和自己想象中的京师豪门子弟,略有不同。不管是年轻气盛也好,还是出于其他考虑也罢,刘伟鸿可能是真的想干点事。
这就好!
“伟鸿啊,夹山区是个什么情况,你给我说说!”
李逸风决定亲自“考校”一下刘伟鸿。
毕竟他这还是第一回和刘伟鸿见面,不大清楚这位刘二少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单纯听下面的汇报,凭自己的分析,得出来的印象总是会有些偏差。
“是,李伯伯!”
刘伟鸿挺直了身子,很认真地答道。
听着刘伟鸿的汇报,李逸风的双眉,渐渐扬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刘伟鸿对夹山区情况之熟悉,完全超出了李逸风的预料。尤其是一些细节,刘伟鸿都说得很清楚,明显不是从纸面上得来的。
“伟鸿,这些情况,你亲自调查过的?”
“是的,李伯伯。我亲自调查过。上任的第一个月,我有二十天呆在村里。”
刘伟鸿肯定地答道。
李逸风的神情有点震惊了,说道:“一个月有二十天呆在村里?”
“是。我想要搞好夹山区的工作,首先就得把情况摸透了,不然不好应对。凭空想出来的方案,怕站不住脚。”
刘伟鸿答道,似这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并没有丝毫要炫耀之意。
李逸风轮轻舒了口气,脸上又露出了和蔼的笑容,频频点头:“不错,不错啊伟鸿。做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得有这种踏实的工作作风。现在我们很多干部啊,开始脱离群众了,光知道听汇报看数据,很少亲自下到基层去,特别是下到田间地头。这样很不对啊,我党的原则之一,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要实打实的落实下去,才能起到作用。你不简单!”
李逸风这个夸奖,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看在老刘家的面子上,大半却是发自内心。
刘伟鸿一个首都来的年轻干部,出身政治世家,能沉得下去,有这样踏实的工作作风,确实难得。
李鑫便望了刘伟鸿一眼,脸上闪过一抹笑意。刘伟鸿是他哥们,得到自家老头子这样肯定,李鑫也代为高兴。
“李伯伯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刘伟鸿忙即谦虚地说道。
“好,好!伟鸿,听说你这次上首都,是跑资金去了?”
“是的,李伯伯。”
“那收获如何?”
“还行吧。搞到了七十万的资金,戴帽子下来的。不瞒李伯伯,我这心里还真有点担心,这笔资金可不要在中间偏离了方向。”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
这也确实是他的担忧,早就打算和李逸风做个汇报,请他出面给财政厅打个招呼,不要干那种“雁过拔毛”的事情。这笔钱,如果被省里截留掉一部分,不知道是肥了哪些干部,在酒店饭馆随手就花了。几个饱嗝一打,便消于无形。到刘伟鸿手里,却可能给夹山区带来很大的好处。
李逸风脸色一凝,大手一挥,说道:“这个你放心,既然是戴着帽子下来的,肯定出不了偏差。谁打这笔资金的主意,都不行。”
“谢谢李伯伯,这样我就放心了。”
刘伟鸿微笑致谢。
“嗯,那你再给我说说,有了这笔钱,你打算做些什么事?”
李逸风饶有兴趣地问道。这倒不是刘伟鸿的身份使然,李逸风确实对刘伟鸿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个年轻人,给他的印象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和李逸风认知的世家子,有很大的区别。倒要看看他是否还能给自己更大的惊喜。
刘伟鸿再次挺直了身子,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了一丝兴奋。这个却也不是完全装出来的。李逸风出任省委组织部长之前,乃是分管农业工作的副省长,工作经验是很丰富的,远非刘伟鸿可比。而且李逸风是公认的能力强,也不是吹的。能得到他的一些指点,对刘伟鸿来说,亦是求之不得。
尽管多了二十年的人生阅历,刘伟鸿上辈子,毕竟没有正经治理过地方。多向李逸风这样的高级干部学习经验,很有好处。
见两人摆出了长谈的架势,李鑫便及时给他们续上茶水,又敬上香烟。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李鑫基本都是正襟危坐,不置一词,显得非常有教养。可见老李家平日里的家教甚严。
刘伟鸿便将自己的一些设想,向李逸风做了个简略的汇报。主体框架,还是来源于他送呈县委县政府的那份五年发展规划,略略有些修改和补充。在首都这段时间,国家部委的领导们不但给了他资金,也有个别领导,着实给了他一些指点和启发。
部委干部站得高看得远,对全国经济发展大势的了解,也不是普通干部可以比拟的。况且他们的消息来源很广,国家即将采取什么样的重要经济举措,也能猜个大概。这些消息令刘伟鸿受益匪浅。
建立自己关系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要紧紧跟上中央的步伐,光靠前生一个大致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让大型国营煤矿去你们那里承包矿山?这个思维比较独特!”
李逸风听了刘伟鸿的汇报,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刘伟鸿提出来的这个方式,乍一听去,乃是“奇思妙想”但细细一品味,却又很有意思。
“是的,李伯伯,我确实有这个想法。开发矿产资源,投资是很大的。依靠夹山区乃至林庆县本身的能力,要想在短期内见效益,几乎不可能。地区和县里有限的资金,第一步就要优先保证现有的矿企运转,很难抽出多少钱支持夹山区。夹山区的积累是负数,更加拿不出钱。单纯靠上级拨款,不现实。只能借助外界的力量。这个也要算是走纯市场路线吧。引进了大型的国营煤矿,在技术上、安全上都能一步到位。还能带动当地的消费发展,再加上一个修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改变很多干部比较僵化的思维。要想改变夹山区落后的面貌,干部思想的解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刘伟鸿侃侃而谈。
“嗯……嗯……”
李逸风微微颌首,却并不表态。
刘伟鸿这个想法固然奇妙,让人眼前一亮。但李逸风也知道,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身为省委主要领导之一,他不能轻易表态。哪怕是私下聊天,也得注意。
这是基本的政治常识。
“解放干部的思想,改变脑袋里的固定思维模式,这个确实很重要。”
李逸风只就这个大而化之的话题肯定了一句。
一直在旁边相陪的李鑫抬腕看了看手表,微笑说道:“爸,伟鸿,你们接着聊,我去厨房弄几个小菜,大家一起喝一杯。”
李逸风轮轻点头,并不在意。
刘伟鸿忙道:“李哥,那就辛苦你了。”
“呵呵,谈不上辛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你们聊……”
说着,李鑫便起身去了厨房。
省委组织部长家里,自然有家政服务人员,洗菜择菜这些事情,用不着李鑫操心,他只需要掌勺就是了,倒也比较利索。
很快,厨房里就传出菜肴的香味。
客厅里的一老一少,却是聊得越来越投机了。
“伟鸿,照你这个规划,你在国家部委要到的那七十万,有点不大够啊。”
“是啊,李伯伯,不是有点不够,是很不够。所以啊,我有个不情之请……”
李逸风哈哈一笑,伸手点了点他的脑袋,说道:“你啊你啊,我就知道你,肯定是有后手的。”
“哈哈,我这也是没办法,钱不够花,夹山区的经济发展就缓了吧……”
“你是不是打算在省里也搞点资金?”
李逸风倒也没有给他打哑谜,直截了当就说出来了。
刘伟鸿笑道:“是啊,李伯伯料事如神……我还真想借助您这尊大神,多弄点资金下去。”
李逸风笑了一阵,沉吟道:“我现在管组织工作,经济建设上的事,不大好插手……当然了,支持贫困地区的建设,省里也是责无旁贷。”
“谢谢李伯伯。”
刘伟鸿就欠了欠身子。
李逸风这么说,其实就是答应下来了,多的不敢说,总也能要到一二十万的资金。省委组织部长再不管经济建设,这点面子总是有的。
第192章帅哥夏所长
刘伟鸿回到夹山区的时候,时间只经过去了十来天。他离开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两个人了。
两个灰头土脸的家伙。
灰头土脸不行,他俩坐的不是公交车,也不是夹山区那台破破烂烂的二手吉普车,而是一台同样破破烂烂的摩托车。
三轮的,不是两轮的。
从浩阳市到夹山区,七八十公里地,刘伟鸿和夏寒轮流骑着这台破三轮摩托车,一路颠簸,吃了一肚子的灰尘,头上身上更是“黄沙滚滚”活脱脱两个难民!
要说这台摩托车,那还是浩阳地区公安处送给夏少的礼物。
夏寒的老子夏天佑,前两天已经正式被军委任命为首都卫戍区副参谋长兼驻京郊某县某坦克师师长。这个坦克师,乃是卫戍京都重地的主要装甲力量之一。首都卫戍区是副大军区级别,卫戍区副参谋长正经是副军级。夏天佑算是上了一个台阶。军衔依旧是大校,但已经站在了将军的门槛上,对景时候,抬腿一迈,就进了将军的行列。
刘伟鸿明白,这是老刘家加强了对军队的渗透。
夏天佑这个首都卫戍区副参谋长的职务,只是为他解决个级别问题,他真正的位置,还是某坦克师师长,这个实惠!
别看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调动,其中却蕴含了很深的内情。从这个任命上可以看得出来,最高首长已经开始对军队内部进行调整了。
经历了去年那次巨大的政治风暴,目前最高层的政治布局,依旧在“谈判”之中,各派系的博弈远未达到平衡的阶段。围绕着核心位置的归属,激烈的争斗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最高首长对于人事方面的布局,也并非十分的顺畅。太多的纠葛需要理顺了,纵算是英明神武如最高首长,也有很多的顾虑。而且,在他之后,整个共和国要托付给什么样的领袖,亦是最高首长最为关心的事情。
最高首长年纪大了,从现在开始,不得不考虑权力的交接问题。而政权交接,最重要的又是军权交接。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刘老爷子的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建国之后,刘老爷子固然主要是从事经济建设工作,协助开国总理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建国之前,老爷子却是长期从事军事工作,统帅数万雄师,独抗强敌,在军队系统,威望也是很高的,迄今尚有许多老部下,在军中担任要职。
这种战争年代培养出来的上下级感情,最为牢固,终生不渝。只可惜了老爷子手下当年最强悍的一员战将,伟大领袖都赞誉有加的某位著名将军,在五十年代出任某大军区司令员之后,因为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假如那位将军健在,以他无与伦比的年龄优势和卓著的战功,必定是如今军界扛鼎的大佬之一。
尤其要紧的是,刘老爷子在战争年代后期,与最高首长共同工作了一段时间,双方合作十分愉快。最高首长对老爷子信任有加。
现如今老爷子既然有这个“强化话语权”的意愿,倒是与最高首长的意图不谋而合。重用刘成家以及和老刘家靠得比较近的军中年轻军官,正可以对军方其他大势力形成制衡之态。
最高首长居间协调,更能牢牢掌握主动权。为将来实现军权的顺利交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回在青松园面见老爷子、老太太的时候,刘伟鸿也比较隐晦地谈到了这个方面的一些建议,得到了老爷子的首肯和赞许。
眼下可谓是天赐良机,老刘家不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更待何时?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刘成家、夏天佑、孟青山等军中少壮派,前景一片光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必定获得快速升迁,很可能还会破格提拔。唯有将他们迅速地送到重要的位置之上,才能真正形成一股力量,在今后的军权交接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政治博弈是最现实的,一旦站队正确,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获胜一方随之而来所给予的回报,也将是极其丰厚的。
老刘家因为老爷子的特殊地位,正合适“两条腿走路”刘成胜在政界,刘成家在军界,正好相辅相成,如果运作得当,确实很有希望在政坛上独树一帜,形成一个融合了军政两界的大型政治集团。
夏天佑高升,亲自出面,运作夏寒的调动事宜,问题就不大了。
浩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一中队的中队长,调往林庆县偏远的夹山区担任派出所所长,能有什么人反对?自然是高高兴兴,一口应承了。级别上,也给夏寒提了一级,成为副科级干部。
地区公安处处长申克礼,还送了个人情,就是夏寒和刘伟鸿眼下骑着的这台破三轮摩托车。
反正这种摩托车,也会在其他地方逐渐淘汰了,夹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倒是挺合适使用边三轮摩托车的。给你一台吉普车,也下不了乡不是?还是摩托车适用。
既然这台摩托车已经是夹山区派出所的财产,自然是要骑过去的。刘伟鸿索性就和夏寒一起骑了这边三轮返回夹山镇。一路上却是吃尽了苦头。
眼见夹山区区公所大院终于遥遥在望了,夏寒长舒了一口气,叫道:“二哥,就到了……奶奶的,这回咱算是知道什么叫自讨苦吃了,哈哈……”
刘伟鸿也是哈哈大笑。
反正这趟苦头总是有人要吃的,与其让别人去吃,不如自己吃。终归哥俩都还年轻着,吃这点苦头不算啥。
刘伟鸿就坐在后座上,摩托车的边斗里,搁着他的行李箱和夏寒的行李箱。夏寒今儿就算是正式前往夹山区派出所上任了。有关任命他为夹山区派出所所长的文件,早两天已经由浩阳地区公安处正式发布。路途遥远,又是一个小小派出所所长的上任,地区公安处和林庆县公安局都没有派人陪同前来。反正这不是有夹山区的一把手在么?就请刘书记召集派出所的同志开个大会,代为宣读任命文件得了。
大家都节省点时间,简化下手续。
“夏寒,以前没见过这么落后的地方吧?后悔了不?”
刘伟鸿在夏寒身后大声问道。
边三轮摩托车马达轰隆隆的响,刘书记不得不扯开嗓子嚷嚷,不然那话就随风飘逝了,夏所长压根听不到一星半点。
夏寒笑着说道:“二哥,小看人了不是?我以前在部队,驻地不比这地方好多少。再说我在局里,每年都要去乡下抓人,这样的地方,见得多了。”
“嘿嘿,你啊,那叫蜻蜓点水。往后就要在这里长待了,可不轻松。再想有你在浩阳市那样花天酒地,可就难了。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二哥,别寒碜人了。你都能待得下去,我怎么就待不下去?放心,你钉在这里,我也钉在这里了。咱哥俩同进同退!”
“好,这才叫兄弟!”
两个人大声嚷嚷着,破摩托车轰隆隆地开进了夹山区区公所的院子之内。
摩托车惊天动地的轰鸣之声,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许多人都从办公室内探头出来张望。结果就看到两个土人,从一台破摩托车上跳了下来,使劲拍打身上的黄土灰尘,嘻嘻哈哈的,似乎还很高兴的样子。待得大家仔细一看,不免认出其中之一,乃是夹山区新任的一把手刘伟鸿刘书记。
“哎呀,是刘书记……刘书记,你回来了?怎么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叫小马去接你嘛……”
随着这声“娇呼”第一个从办公室里跑出来的,就是熊光荣的妻子张妙娥。刚刚进入公历四月份,山区的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张妙娥就穿起了薄薄的米黄色长袖体恤衫,紧身弹力裤,高跟小皮鞋一颠一颠的,胸口两团似乎不下于唐秋叶的高耸,随着她身子的扭动上下跳跃着,看得很多人暗暗吞口水。
他奶奶的熊光荣,老牛吃嫩草,一辈子玩过这么一双大奶子,死了也值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