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4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他奶奶的熊光荣,老牛吃嫩草,一辈子玩过这么一双大奶子,死了也值了!

    “嫂子!”

    刘伟鸿忙即给张妙娥点头打招呼。

    “哎呀,刘书记,你真是的,到了浩阳就打个电话嘛,我叫小马开车去接你,怎么也比坐摩托车强啊……”

    张妙娥走到刘伟鸿近前停住了脚步,看上去本来是打算伸手给刘伟鸿拍打身上灰尘的,手一动又缩回去了。毕竟男女有别,熊光荣的老婆和不好与刘书记有什么太亲密的举动。

    没的给人乱嚼舌根子。

    “嫂子,本来是打算给区里打个电话的,正好夏所长要来夹山区上任,咱们顺路就过来了。呵呵,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夏寒,我们夹山区派出所新任的所长。夏寒,这位是张妙娥同志,也是我们区里熊光荣区长的妻子。”

    刘伟鸿笑哈哈地将夏寒引介给了张妙娥。

    “你好,嫂子!”

    夏寒先就立正,给张妙娥打了个敬礼。

    “哟,是夏所长,也这么年轻啊……”

    张妙娥便吃吃地笑,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上下打量着夹山区的又一位帅哥。

    第193章别怪我姓夏的翻脸不认人!

    两人在刘伟鸿宿舍里匆匆洗漱了一下,换了套干净整洁的衣服,便匆匆下了宿舍楼。去到区长熊光荣的办公室。

    刘伟鸿早就在电话里通知了熊光荣,告诉他夏寒今天到任,请他通知派出所的同志,全部到区里集合,他要宣读浩阳地区公安处的有关任命文件。

    熊光荣已经将派出所的同志们召集到了一起,刘伟鸿想请他一起去开这个会议。毕竟熊光荣是老资格的区长,在夹山区颇有威望,暂时还不是刘伟鸿这个新任的年轻书记所能比拟的。

    见到刘伟鸿进来,熊光荣便站起身来,微笑着和刘伟鸿握手。

    “刘书记,回来了!”

    神态不是十分热情,和刘伟鸿离开之时相比,情况似乎起了些变化。

    刘伟鸿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心里微微有些不快。尽管到任之后,他和熊光荣之间的沟通还算比较顺利,但熊光荣心里头那个疙瘩,估计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开的。刘伟鸿琢磨着,这还仅仅只是原因之一。他出差这些天,可能有人和熊光荣说了什么,令得熊光荣心里又有点上上下下的了。

    不过刘伟鸿没有表现出来。和同志们的磨合,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眼下他尚未做出什么令人信服的成绩,强求大家对他恭恭敬敬,不大现实。一把手的威望,是在工作中逐渐树立起来的。

    以权压人这样的招数,越是在乡镇越是不大好使。

    所谓有所求才有所惧。乡镇干部一辈子就这么回事了,很难有向上的机会,书记的权威,难以施展到他们头上去。

    “哈哈,回来了。区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夏寒同志,我们区派出所新任的所长。夏寒同志,这位是夹山区区长熊光荣同志。”

    夏寒已经换了一身整洁的制服显得俊朗潇洒,英气逼人。他自幼在军营长大,后来又是当兵又是做警察,到目前为止,一直在纪律单位生活和工作,身上自然而然地带有一股英武之气。

    “你好,熊区长!”

    夏寒上前一步,给熊光荣敬礼。

    “哈哈,你好,夏所长!夏所长真是年轻啊……你和刘书记,谁的年纪大一些?”

    熊光荣握住夏寒的手有些惊异地问道。地区公安处的任命文件,他早就看过了,只是实在没有想到,新来的派出所长,竟然又是一位如此年轻的小伙子。

    上级领导怎么回事?尽给夹山区派这样一些娃娃领导过来,难道以为夹山区的工作那么轻松,什么人过来都能够搞得好么?

    不过派出所的工作,主要是接受县公安局领导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都是由县财政拨过来,与夹山区党政机关并无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主要职责是协助党政领导抓好夹山区的治安工作。熊光荣自也不能对公安系统的人事安排表示什么异议。

    夏寒微微一笑,说道:“我是六八年的,比刘书记小一岁。”

    “呵呵,都是年轻有为啊!欢迎欢迎!希望夏所长到任之后,咱们夹山区的治安形势,能起一个根本的转变。”

    熊光荣握住夏寒的手,摇了几下,欢迎的意思还是表达得比较到位的。

    “谢谢!熊区长,派出所的工作离不开地方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早就听说熊区长在夹山区很有威望,今后还要请熊区长多多支持我的工作支持派出所的工作。社会治安搞好了,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嘛。”

    夏寒笑哈哈的,满嘴官腔,很是像模像样。

    这样的官话套话身在体制之内,总是要学会的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派上用场了。

    “来来,刘书记,夏所长,请坐!请坐!”

    熊光荣客气地邀请道。

    刘伟鸿说道:“区长,待会再过来聊吧。派出所的同志们都到齐了吗?”

    熊光荣微笑道:“刘书记电话指示,我焉敢不执行啊……哈哈,都到齐了,在会议室里等着呢。”

    “那好,我们先过去吧。和大家见个面,宣读一下文件。免得同志们等急了。““行,那就过去吧。”

    熊光荣也不坚持。

    区公所有两个会议室,一个是小会议室,平时召开干部会议使用。还有一个大会议室,那就是礼堂了。一般来说,这个礼堂现在使用的频率不大高。一年也开不了几个数百人规模的大会。

    刘伟鸿在熊光荣和夏寒的陪同下,缓步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内,早就有十来个人等着,在里面交头接耳,煞是热闹。

    这些人中,有些穿着警服,有些穿着便服。夹山区派出所是副科级建制,配备所长一人,副所长一人,教导员职务,暂时由所长兼任,这个在任命文件里也说清楚了的。还有三名正式编制的民警。此外一镇五乡,都派驻有一个公安特派员,管理着乡镇的各项公安事务。

    加上几个临时工,一共是十几个人。

    刚才刘伟鸿和夏寒进了院子,大家都看到了的,也听到了刘伟鸿的介绍,知道和刘书记一起来的这个小年轻,就是大伙的新上司。自然吃惊、诧异、不忿等等各种情绪都有。

    夹山区什么时候成了团委,专门培养年轻干部?

    刘伟鸿、熊光荣、夏寒在主席台上就坐。

    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穿着便服,给三位领导斟上了茶水,好奇地打量了夏寒一眼,抿嘴一笑,回到下面坐好,摊开了笔记本,准备做记录。

    刘伟鸿记得,这名年轻女子是派出所招募的临时工,负责户籍工作。好像是区里某个领导的亲戚。高中毕业之后,就到派出所做了临时工。

    至于叫什么名字,刘书记一时想不起来。

    “同志们,请安静一下。现在开会……下面,请区委刘书记宣读浩阳地区公安处的任命文件。”

    熊光荣清了清嗓子,做了一个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开场白,便闭上了嘴巴。

    刘伟鸿打开面前的文件夹,拿出一个红头文件,宣读了浩阳地区公安处的任命决定:任命夏寒同志为林庆县夹山区公安派出所所长,暂兼派出所教导员。

    这个安排,也是刘伟鸿早就跟夏天佑说好的。夹山区派出所的人员情况,刘伟鸿有过了解,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除了几个临时工,正式的民警,年纪都比较大。夏寒这么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过去担任所长,要是再有一个与他平起平坐的教导员,只怕难以在所里树立威信。威信树立不起来,工作就更加难以开展。

    刘伟鸿特意请夏寒过来,可不是为了有个兄弟聊天说话的。他对夏寒寄予厚望,希望夏寒能迅速整顿好夹山区的治安秩序,为即将开始的各项开发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让夏寒党政一肩挑,兼任教导员职务,也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确立夏寒的权威。刘伟鸿可不想依照惯常的“程序”一步一步来。

    无论对于他刘伟鸿还是对于夏寒来说,夹山区的工作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仕途上迈出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同志们,地区公安处委派夏寒同志过来主持我们夹山派出所的工作,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夏寒同志虽然年轻,工作能力很强。他是军人出身,自幼就生长在军营,后来参军,提干,在转业回浩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强力部门工作。这个同志的军人气质是很明显的。在浩阳市公安局工作的时间内,他领导治安一中队的同志们,打了很多大仗恶仗,收拾了不少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治理社会治安的经验比较丰富。我相信,夹山派出所在夏寒同志的领导之下,一定能够迅速展开工作,把我区的社会治安工作抓上去。同志们,夹山区不能永远这样穷下去,不能永远这样落后下去。我们要全力以赴发展经济,全力以赴搞经济建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让广大群众都过上富裕的日子。搞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那就是社会安定,人心安稳。这个是大前提。同志们,大家肩头的担子不轻啊。我希望大家在夏所长的领导之下,团结一心,共同搞好夹山区的治安工作。下面,请夏寒同志给大家说几句吧!大家欢迎!”

    刘伟鸿说着,带头鼓掌。

    会议室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很不整齐。

    显然大伙并未被刘书记“声情并茂”的演讲所折服,眼睛都斜也着主席台上那个小年轻,倒要看你有什么话说!

    夏寒哈哈一笑,说道:“同志们,大家好!我叫夏寒,以前在浩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工作。刚才刘书记说了,我是军人出身,我家老头子,也当了半辈子兵,现在还在部队。我这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都和拿枪的人打交道。我是个粗人,讲不来什么大道理。就是实打实的两句话。第一句,我夏寒是个爷们,只要大伙跟我客气,我也跟大伙客气,有什么事咱们摆在桌面上说,绝不背后捣蛋。第二句,咱们搞公安的,干的就是打打杀杀的活,大伙儿都要拿出爷们的劲头来,把工作干好了。这才对得起咱们身上这套制服。只要工作搞好了,怎么的都行,请客吃饭,聊天打屁都算我一份。谁要是在工作上吊儿郎当,对不起,到时候别怪我姓夏的翻脸不认人。我的话讲完了!”

    大伙面面相觑,会议室一下子冷了够,不过两秒钟之后,又响起了一阵掌声,却是比刚才那一次整齐多了。

    第194章发财了!

    次日,同样还是在这个会议室,人数上却多了很多。而且位置的摆放,也变了样。

    这个会议室的布置,是很老式的。主席台一排椅子,下面很多排椅子,上下级之间,界限分明,截然分开。

    但刘伟鸿认为,这样的布置,与今天要召开的会议主旨不符,便叫张妙娥组织两个人,把会议室重新摆布了一下,将桌子都拼在一起,变成一个长方形的大桌子,桌子两旁,各摆放了两排椅子,进门的那头,则只摆放着一张椅子。显得非常突出。

    这个其实就是后世会议室的基本布置模式。

    住置突出的那张椅子,自然就是会议主持人的位置了。

    刘伟鸿回来的第二天,召开了一个主要干部会议。与会成员包括夹山区全体区委委员、区公所全部副区长以及一镇五乡的所有书记、乡长。二十来个人。

    刘书记要与大伙共商发展大计。

    这样摆布,显得更加正规化。与会成员之间,也比较方便交流,不会出现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的情形,更能保障会议纪律。

    大伙一开始,对这种摆布不以为然。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总喜欢搞些新花样,标新立异。

    但会议开始不久,与会的干部们便察觉了这样摆布的奥妙。刘伟鸿一个人居中而坐,身边并没有其他人,连区长熊光荣都居于一侧,未曾与刘伟鸿并列,一下子就显得刘书记的地位十分突出。似乎无形之间,一把手的权威又增强了几分。

    看来这个娃娃书记,着实不容轻视。

    “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好好商量一下,下一步的经济建设工作,怎么开展。”

    待大伙都坐定之后,刘伟鸿的眼神缓缓在与会成员的脸上一一扫过,凡是与刘书记目光相对的干部,便都微笑点头致意。不过心里头却是暗暗腹诽。

    这不,前不久都开了一个会议,鼓捣出来一个什么五年发展规划吗?县里还批了呢!眼下才过了几天,怎么又要商量经济建设工作?

    看来,商讨工作是个幌子,要显显一把手的威风才是真的。

    事实上,对于刘伟鸿鼓捣出来的那个五年发展规划,不要说别人不信,就算是个天在座的这些主要领导干部,也都是不信的,权当是看笑话了。

    以夹山区的实际条件,这样的发展方案,完全就是空中楼阁,一点都不现实。能把干部和老师的工资发齐全,那就是烧高香了。

    且看你刘书记有何话语要说!

    “同志们,前段时间,我去了首都和省里。干什么去了呢,大伙应该也知道,要钱去了。咱们夹山区这么穷,连最基本的启动资金都没有,想要发展经济,没有钱,什么都是纸上谈兵,不现实。”

    刘伟鸿缓缓说道,语气沉静。

    大伙便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觉得娃娃书记这话算是对了自己的胃口。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自己穷,竟然变成了一种“褒义词”似乎只有这样说,才能心安理得。

    细究起来,大家伙还是缺乏决心。

    “这次,我跑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扶贫办公室,详细向上级领导反映了我们夹山区的实际困难,请求上级给予支持……”

    听刘伟鸿如此一说,大伙的神情便严肃起来,一个个专注地望向居中位置上那张年轻俊朗的脸,眼里泛起了希望,也略略带着点敬畏的神色。

    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扶贫办公室这些单位,对于夹山区的基层干部们来说,实在过于遥远了,完全想象不到是个什么模样。在他们心目中,这些大衙门和衙门内的官爷,那都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无论什么时候见到,都是绝对需要仰望的。

    刘书记竟然能进得去那样的大衙门,却不知是搭了什么线?

    一时之间,刘伟鸿在大伙心目中的印象,又有了点变化。

    “上级领导对我们夹山区是很关心的,也很乐意支持我们搞建设。国家计委同意给我们拨五十万下来……”

    刘伟鸿还是不徐不疾地说道,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哗……”

    会议室却一下子开了锅,大家都惊呼出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像是绝对不敢相信似的。

    改革开放也有七八年了,若是在沿海地区,五十万也不算是什么特别大的数目。一些大老板司空见惯了。但对于夹山区这样的穷乡僻壤,对于这些每个月拿百十元工资的基层干部来说,五十万就是个天文数字,夹山区自成立至今,尚未有过一次性拨款五十万的先例。

    “同志们,安静!”

    刘伟鸿轻轻举起手,往下压了压,淡然说道。

    会议室立即便安静下来,大家都很兴奋地望着刘伟鸿,期望着从他嘴里说出更加令人激动的消息来。

    “除了国家计委的拨款,国家扶贫办也给我们拨了二十万的扶贫专款。

    刘伟鸿淡淡地将第二个好消息报了出来。

    会议室又是一阵惊叹之声,好几个干部甚至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似乎有些不适应这样的好消息。

    “前两天,我在省里,也跑了省计委和扶贫办,省里的领导,对我们也很关心,答应拨给我们三十万专款,用于夹山区的开发建设。”

    “哇,那不是有一百万了?”

    有人叫嚷起来,嘴巴张得老大,形象很是不雅。

    不过却也无人去笑话他,与会的每个人,包括区长熊光荣在内,都被这个巨大的数字惊住了。

    一百万啊!

    夹山区每年的财政收入,才两万多元,年年要吃财政补贴,大伙都穷得不得了。如今刘伟鸿却说,他们有了一百万!

    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数字?

    “对,就是一百万,这几天就会到账了!”

    刘伟鸿点点头,肯定地说道了“真的吧……这,这一百万,真的能全部到账?”

    震惊稍顷,熊光荣才吃吃地问道,似乎完全不相信。他是“老干部”了,对各级财政部门截留资金的手段,可是了解得很。

    “这三笔款子,都是戴着帽子下来的,百分之百能全部到账。”

    刘伟鸿说道,语气十分笃定。

    “如果真能全部到账,那就太好了……太好了!”

    熊光荣立时也兴奋起来,脸红红的,像是喝了酒一般。

    “肯定能到的。”

    刘伟鸿再次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刘书记,怕就怕这些钱,到了地区和县里,会被扣下一部分啊……”

    这个时候,坐在刘伟鸿右首第一个位置的区委副书记薛志民有些担忧地说道。薛志民年岁不小,四十好几了,也要算是个“老干部”在区委班子里排名第三,分管党群工作。看上去,这位薛书记方面大耳,倒是颇有几分官相。不过薛志民性格上并不强硬,工作上也受了前任书记黄克俭的影响,有点得过且过的心态,自从上到这个位置,就一直在四处活动,想要调出夹山区,去县城工作,哪怕做个普通干部都愿意。

    县城,对于夹山区的干部来说,那就是天堂般的所在。

    生活要丰富多彩得多了。

    薛志民尽管工作不是那么得力,对官场规则倒是比较清楚。这么大一笔款子下来,还是公家的钱,地区和县里那帮老爷们,能不眼红吗?

    眼下,哪里都缺钱啊!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我说能百分之百到账,就一定能到。”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大伙心里都是一怔。

    底气十足啊!

    就算县里有朱建国给刘伟鸿撑腰,难道他在地区也有硬扎的后台?又或者,朱建国会为了这事专程去求陆书记?

    不然,刘伟鸿集什么这样自信满满?

    搞不懂!

    这位年轻书记,可能真是个角色。

    “同志们,关于这笔钱,大家不用担心了,肯定能到账的。之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好好商量一下,资金我们有了,该怎么利用这笔资金,为我们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今天就是个诸葛亮会,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忌。脑袋里有什么好点子,都可以说出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刘伟鸿微笑着说道。

    会议室里立即响起了嗡嗡的议论之声,干部们都交头接耳地谈论起来,一个个神情振奋。忽然之间有了这么一个“大蛋糕”怎么分,确实要好好地算一下。

    尤其是镇里和乡里的党政一把手,都想着要分一杯羹。

    公家的钱嘛,不要白不要!

    不对!

    不要是傻瓜!

    “刘书记,照我说,咱们的办公条件,也该好好改善一下了。”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忽然响起了张妙娥娇俏的女声。今天这个会议,她只是列席。身为党政办的负责人,张妙娥负责给领导们端茶倒水,原本是没有发言权的,不过谁也不在意。张妙娥自己更不在意。

    她可是熊光荣的老婆,夹山区的“第二夫人”刘书记还没结婚,事实上,她是“第一夫人”嗯,说什么就说什么,谁还能有意见不成?

    第195章分蛋糕?

    刘伟鸿微微一笑,不吭声。

    见刘伟鸿好像真的没生气,张妙娥便来了劲,放下了手里的笔记本,兴致勃勃地说道:“就说这个车吧,整个咱们夹山区,就区里和夹山镇有一台破吉普车,还都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陈年旧货,隔三差五的就要去修理,修理费都赶上一台车钱了。这个,照我说,就该换换。林庆县一个城关镇,九个区,有哪个区像我们夹山区这样寒酸的?听说城关镇光桑塔纳就有两台,吉普车三台。人家是县城,有钱,咱不跟他比,但九义区和我们夹山区差不多吧?也是穷得叮当响,去年都换了桑塔纳,他们的周书记去县里开会,就挺有面子的。刘书记,咱们是不是也换个好点的车?”

    虽然买了新车,多半是归刘书记用,但熊区长要用,自然也是可以的。推而广之,熊区长的爱人要和熊区长一起上街去,那也是理所当然。这新车,岂不也有她张妙娥一份?

    张妙娥被这“美好的前景”刺激着,继续说道:“还有啊,我们的办公用品,也该换一换了。咱们现在用的也都是陈年旧货,还是六十年代留下来的东西,都成老古董了。那椅子一坐上去就摇摇晃晃的,一不小心就折胳膊断腿,能把人摔了。就说这会议室,咱们开个会,得把桌子拼在一块,林庆宾馆的会议室,那是油光铮亮的圆桌,中间还摆着花盆,可气派了。我看啊,这个办公条件一定要改善。有了好的办公条件,干部们才能更加认真地工作嘛。大家说是不是啊?”

    张妙娥笑嘻嘻的,左顾右盼,颇为得意。

    除了上任的那天的干部大会,这是刘伟鸿就任夹山区区委书记第一次召开主要干部联席会议。却不知道以前黄书记在任的时候,张妙娥是不是也在这样的会议上率先发言,而且“颇有声色”刘伟鸿的双眉极其轻微地蹙了一下,随即舒展开来。

    他对张妙娥发表的意见,并无不满。尽管他绝不可能将辛辛苦苦化缘化来的这一百万用去购买小车和办公用品,但今天既然是召开的座谈会,就必须准许大家畅所欲言。刘伟鸿不满的是张妙娥的“僭越”你只是一个会务人员,并非正式与会人员。其他人,包括熊光荣这个二把手在内,都还没有说话,你张妙娥便跳了出来,如此张扬,未免过分。

    这样的现象多出现两次,势必会影响刘伟鸿的威望。

    一个连区长的老婆都压制不住的区委书记,能有何威信可言?

    大家嘴里虽然不说,难保心里不会这么想。威望这个东西,不在乎嘴里说什么,而在乎心里想什么。

    刘伟鸿这个不忧的神态,张妙娥没有发现,熊光荣却察觉到了。盖因熊光荣一直都在关注着刘伟鸿。实话说,刘伟鸿一口气从国家部委和省里要到这么多钱,给熊光荣造成的震撼是最大的。

    尽管熊光荣曾经跟刘伟鸿表过态,要好好配合他搞好夹山区的工作,但并不表示他心里就已完全服气。要让他这样的“老油条”服气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刘伟鸿得拿出点真本事来。熊光荣所言的配合,其实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保证他的地位不受损害。前任黄克俭在的时候,熊光荣不说威望盖过了黄克俭,起码不输于他。现在,熊光荣也不想事事居于刘伟鸿的副手位置。

    最起码,要并驾齐驱。

    熊光荣原以为要做到这一点毫不为难,甚至可以说是他做出了重大的让步。没有他这个区长撑着,刘伟鸿能玩得转夹山区?

    不料刘伟鸿出差半个月不到,就搞到这么大一笔款子。

    这个就是本事!

    在如今的夹山区,谁能弄到钱,谁就是爷!

    更不要说刘伟鸿还是正印书记,手里握着官帽子。虽然说下面的乡镇党政一把手都是副科级,任免要经过县委同意,但区委书记的意见,还是很有分量的。何况还有朱建国为刘伟鸿撑腰。

    如此一来,刘伟鸿手里即有权又有钱,他熊光荣拿什么和刘伟鸿并驾齐驱?

    唯一的仗恃,大约也就是他的本土化和老资格了。

    但这些东西,毕竟上不得台盘,只能在桌而下做手脚,用起来着实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

    从昨天夏寒的到任,就可以隐见峥嵘了。熊光荣虽然不清楚刘伟鸿和夏寒之间是何种关系,但要他相信这只是一个巧合,那断无可能。刘伟鸿一上任,就开始抓权了。

    官场上的所谓抓权,实际就是抓帽子。

    刘伟鸿能够说服朱建国给他换一个对路的派出所长,谁知道下一次,刘伟鸿会换谁。

    正因为这样,见了刘伟鸿略带不忧的神情,熊光荣心里便是一跳,连忙向张妙娥使了个眼色,叫她不要做出头鸟。

    谁知道刘伟鸿心里是怎么想的?

    张妙娥一怔,随即有些不高兴地扭过头。

    熊光荣在别人眼里,那是威风凛凛的区长,在张妙娥眼里,不过就是个出气筒罢了。张妙娥哪里会去怕他?只不过这是在开会,张妙娥也不便公然对熊光荣“大发雌威”毕竟张妙娥也不是个笨人,在会上剥了自家男人的面子,熊光荣说话不灵光了,最终受损失的还是自己。

    “同志们都谈谈吧,谈谈看法,咱们集思广益!”

    刘伟鸿脸上又挂上了笑容,和气地说道。

    熊光荣便瞥了薛志民一眼。

    薛志民却低头去看笔记本去了,似乎那上头记载了很多很有趣的东西。

    熊光荣便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油条!

    尽管搞到了一百万是好事,刘伟鸿也说了请大家畅所欲言,但薛志民却抱定一个宗旨,情况不明,绝不胡乱发言。刘伟鸿不比其他区委书记,他年轻得很。因为年轻,就有可能气盛。若是以前黄克俭在,薛志民肯定没有多少顾忌。黄克俭除了爱个酒,倒并不热衷“斗争”大家开开玩笑,说错了话也没什么。刘伟鸿就不一样,万一是钓鱼呢?

    薛志民平日里和熊光荣关系还不错,不过要紧关头,他可不会胡乱往前冲。

    薛副书记只想早日调离这个穷山旮旯,去县城享福。

    熊光荣便又将眼神落到了夹山镇党委书记张贤福身上。张贤福是区委委员兼夹山镇党委书记,与熊光荣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是熊光荣的铁杆兄弟。见了熊光荣的示意,张贤福就明白了熊光荣意思。是叫自己打头阵。

    不过张贤福有些挠头。熊光荣有这个要求,他肯定不会往后躲,关键在于,张贤福暂时也不清楚熊光荣想要怎么用这一百万的巨款。刘伟鸿搞的是“突然袭击”事先谁也不知道他搞到了一百万,也就不可能商量怎么“分蛋糕”“咳咳,刘书记,熊区长,同志们,我谈几句吧……”

    张贤福略微想了一下,笑着开了。

    “好,贤福同志请讲。”

    刘伟鸿微笑着点头允可。到了这样的正规场合,除了熊光荣,对其他主要的领导干部,刘伟鸿都是称呼同志。一则是党内惯例,二来也是在不经意间确立一把手的独特权威。

    在人家的名字后面加上“同志”二字,表面看既正规又亲热,内里却不可避免的占据着某种心理优势,通常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这样称呼地位低的人,称呼上级,一般都是叫官衔,显得尊敬。

    当然,到了很高的层级,那又另当别论。谁也不会再使用这种小手腕。没的惹人耻笑。

    “一百万,呵呵,老实说,我在夹山做了这么久的干部,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大一笔钱,心里头很激动,想得不周全的地方,请刘书记和熊区长批评指正……”

    张贤福先就按照规矩,预留了“退步”刘伟鸿微笑点头,示意无妨。

    “我个人觉得吧,张妙娥主任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咱们的办公条件,确实是太差了点。凡事都讲究个面子,夹山区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

    张贤福挺直了身子,笑呵呵地说道。

    张贤福三十几岁年纪,大致和熊光荣相当,个子却比较高大,长相也算得俊朗,雄赳赳气昂昂的,颇有几分威势。

    张妙娥便朝张贤福嫣然一笑,很是满意。

    说起来,张妙娥与张贤福还沾点亲带点故。张姓是夹山区的大姓之一,同族之间,沾亲带故乃是常态。认真细论起来,整个夹山的张姓家族,几乎都是一家人。

    张贤福一上来就给张妙娥投了赞成票,倒也不仅仅因为这点亲戚关系,也不仅仅因为张妙娥是熊光荣的老婆。关键还在于,夹山镇党委和政府,与夹山区区公所是在一起办公的。大家都在一个院子里。真要改善办公条件,总也不能只改善区公所那一块的办公室,将他们夹山镇撇到一边。

    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张贤福自然要支持一把,看能不能分到一杯羹。

    刘伟鸿脸上继续带着微笑,并无不忧之意。

    第196章败家子!

    张贤福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刘伟鸿脸上虽然带着笑,却只是“职业性”的,表示某种礼貌罢了。刘伟鸿的眼里,可丝毫也没有露出赞同的意思。

    张贤福又有点难拿了。

    到底刘书记是个什么意思?

    张贤福情不自禁地望了熊光荣一眼。张贤福说起来,也并不是个机灵到极点的人。他能做到夹山镇党委书记,多半是沾了本乡本土的光。加上有熊光荣的一力举荐,就上来了。所以,刘书记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张贤福也不是特别在意。他在意的是熊光荣是个什么想法。

    但一些太具体的东西,单纯靠表情和眼神是很难表达清楚的。

    “除了办公条件的改善,我看这笔钱,应该拿出一部分来,好好慰问一下咱们区里的军属、烈属和五保户。这些年,我们太穷了,军属、烈属和五保户,除了县里逢年过节给的那点东西,别的基本什么都没有。这也不大好啊。”

    张贤福又说道。

    他记得熊光荣曾经跟他提起过这个事情。料必这是熊光荣比较关心的,便提了出来。

    “此外,我建议,还要整修一下水利设施。我们夹山区山多地少,比较缺水。五六十年代大修农田水利的时候,修了一批小水库和引水渠,眼下都已经年久失修,很多水库都干涸了,引水渠也大部分失去了效用。这几年农业收成不好,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区里和镇里,早就想要整修一下这些水利设施,奈何就是没钱啊,也向县里打过报告,县里也是没钱。这个事情,我看应该搞,让群众都得点实惠。”

    张贤福边说,边察看刘伟鸿和熊光荣的脸色。

    熊光荣微笑点头,刘伟鸿也缓缓点了点头。

    张贤福便高兴起来,一颗悬着的心也回到了腔子里。总算得到了熊光荣的认可,这就好了。

    “其他同志呢,有什么意见,都谈谈!”

    见张贤福结束了发言,刘伟鸿便继续发问。

    接下来,又有几个同志发表了意见,基本上和张贤福的意见大同小异,都赞成改善办公条件,买个好点的车,也好撑个门面。

    刘伟鸿一开始还认真听着,听到后来,双眉渐渐皱了起来。怎么都是一个调调?

    见刘伟鸿皱眉,薛志民瞥了他一眼,嘴角浮起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无疑,薛志民将此事归结为刘伟鸿和熊光荣在“斗法”了。

    但刘伟鸿不悦,却不是这个原因。他忽然发觉,自己对夹山区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以及经济建设的眼光的估计,还是过于乐观了。甚至可以说,在这些干部脑海里,压根就没有经济建设这根弦。多年以来的闭塞落后,让这偏远山区的干部们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那就是一切听上级党组织的安排。夹山区要怎么发展,自有县里的领导操心,大伙只要执行命令就是了。

    反正手里没钱,想做点什么事也做不成,又何必白白浪费许多脑细胞?

    “区长,谈谈你的看法吧!”

    刘伟鸿终于“忍无可忍”了,转向了左边的熊光荣。

    身为区长,总该和其他干部有些不同的思维吧?

    熊光荣点点头,就算刘伟鸿不“点名”自己也该说话了。

    “我看啊,你们都是在胡闹!”

    熊光荣坐直了身子,板起了脸,一开口就“石破天惊”大家伙都愣怔了一下,为什么我们就是在胡闹了?

    这话怎么说的?

    “这个钱,你们以为你拿来乱花的吗?刘书记辛辛苦苦上首都,跑大宁,好不容易搞到了这么一笔款子,就拿来买车子,买办公桌椅?这么干,那就叫败家子!”

    熊光荣毫不客气,板着脸继续训斥道。

    刘伟鸿的双眉,又蹙了一下。他不是反对熊光荣的言语,他只是觉得熊光荣这个态度有点问题。今天召开的是主要干部座谈会,他刘伟鸿才是夹山区区委书记,怎么现在看上去,熊光荣反倒成了一把手呢?难道以前黄克俭在的时候,熊光荣也是这么僭越的?

    熊光荣没有在意刘伟鸿的不忧,接着说道:“要我看,这笔钱必须用在刀刃上。刚才张贤福说了,要整修水利设施,这个意见还可以。把水利设施整修一下,就算今年不能马上见效,明年就一定能见效了。我们是农业区,农业是根本。整修水利设施,还是有必要的。另外,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考虑引进一些中药材种子,种植药材眼下比较流行,推广也比较容易,这个我认为可以搞。至于具体怎么弄,还要再仔细商量。总之这钱不能浪费了……”

    与会干部们就情不自禁地点起头来,觉得熊区长果然与众不同,说的话很有水平。

    “药材不急着种!”

    不待熊光荣说完,刘伟鸿忽然插口说道。

    所有人又都望向刘伟鸿。

    熊光荣也闭上了嘴。

    照说,区长正在发言的时候,主动去打断他的发言,是不礼貌的。但刘伟鸿觉得,不能让熊光荣继续说下去了。其他同志发表的意见,刘伟鸿纵算不赞成,也没什么。就是一个意见罢了,接不接受,还得主要领导拍板。但熊光荣的身份地位,和他们都不相同。熊光荣是区公所的一把手。他说出来的话,尤其是有关经济建设的议题,份量是很重的,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看成是“决议”问题在于,熊光荣的思路和刘伟鸿的思路却不一放。

    前段时间制定出来的五年发展规划,刘伟鸿曾经和熊光荣仔细讨论过,熊光荣表示赞同。而现在,真的有了一笔钱,熊光荣却根本就不提到那个规划方案上去。由此可见,熊光荣并不是从内心深处真正的赞同刘伟鸿那个规划了方案。认为压根就是年轻人的好高鹜远,反正只是纸上谈兵,也就没有必要和刘伟鸿争个耳红面赤。

    如今忽然冒出了这么大一笔款子,熊光荣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始“分配蛋糕”早就将那个所谓的五年规划方案抛到了九霄云外。

    刘伟鸿不能让熊光荣继续说下去。如果熊光荣完全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刘伟鸿再加以一一堆翻的话,就变成他专门针对熊光荣,矛盾就闹出来了。刘伟鸿召开这个主要负责干部座谈会的初衷,可不是为了和熊光荣吵架的。

    他只是想要了解一下这些干部的真实“水平”实话说,刘书记颇有几分失望。

    这么一个缺乏活力和眼光的干部团队,与刘伟鸿的要求,相差甚远。

    “无论我们鼓励农民种什么,首要一点就是要先落实好销路。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地方都鼓励农民种药材,但是却没有考虑销路问题。这个不对。随着西医的进一步发展,中医的传统市场还会进一步萎缩,大面积的种药材,投资不小,万一销不出去,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党委和政府的威信也会下降。我们下次再鼓励他们种其他东西,就发动不起来了。”

    刘伟鸿简单说明了一下自己反对种药材的理由。

    熊光荣双眉微微一扬,反问道:“不种药材,那我们种什么?““种棉花!”

    刘伟鸿肯定地说道。

    “种棉花?”

    好几个人一起问道。

    “对,就是种棉花。这几年,全国纺织工业都在蓬勃发展,虽然纺织品的海外市场,是在逐步萎缩之中,但一时半会,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次我去首都,国家计委的一位领导就告诉我,现在很多纺织厂都缺棉花,今后一两年,对棉花的需求会进一步的加大,棉花的收购价格,也会有所上升。我认为这个信息是有价值的。除了粮食,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最大宗的农作物,棉花的出产,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夹山区山多地少,水田少早地多,单纯靠种植水稻,不要说脱贫致富,就是温饱问题,也未必能解决得了。但是我们早地多,海拔较高,很适宜大面积的种植棉花。这个是可以惠及千家万户的,销路也不成问题。”

    刘伟鸿缓缓说道,声音低沉,很是有力。

    与会成员都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刘伟鸿这话,听上去确实很有道理,而且是从国家计委得到的消息,那就肯定错不了。

    “当然,发动农民种植棉花,只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无须投入太多的资金。棉花的适应能力强,种植成本不高,任何一户群众都能种植。基本的生产工具、土地是无须我们操心的。政府要做的工作,是选好种子,调集农药、肥料等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