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刘书记微笑说道。
夹山区前不久还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族械斗事件,刘书记此语,有点欺人了。不过形势格禁,稍稍说点谎话,倒也无伤大雅。
郭梦雪点点头,不置可否。
第246章刘书记,救命!
“耿总,歇会……”
通往一座山峰的小径之上,刘伟鸿停下脚步,微笑着对身后的胖子麟说道。
可怜耿麟这两天,真是吃足了苦头。嗯,耿大老板,平日里养尊处优,出门就有车子代步,几曾爬过山?更不用说爬这种陡峭的山峰了。跟着刘书记考察夹山区的这两天,耿大老板最少减了好几斤肥肉,浑身上下就像散了架子似的,无一处不痛。
但刘伟鸿对他的观感,却变得很好。
实地考察,不是刘伟鸿的建议,是胖子麟自己提出来的。尽管累得什么似的,胖子麟也在咬牙坚持。由此可见,此人是个稳重人,绝不做没把握的事。
刘伟鸿很欣赏这种认真的态度,胖子麟能够在香港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拥有不小的财富,和他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凡是做事认真踏实的人,刘伟鸿都会高看他一眼。
“好,好……”
胖子麟呼哧呼哧地大口喘着粗气,就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饱满的胸部剧烈起伏,浑身汗如雨下,很不雅观地撩起衣角扇风。
反正这荒山野岭的,也没有别人,胖子麟完全可以不在意什么风度派头。
刘伟鸿递了一支烟给他,胖子麟就着刘伟鸿手里点着了火,一连抽了几口,肥脸上露出很惬意的神情。
“耿总,这两天你也看过几个地方,夹山还是很适合养奶牛的。现在开始投入,等工厂建成开工的时候,奶源就不成问题了。”
刘伟鸿一边抽烟,一边打量着面前山坡上绿油油的青草,说道。
胖子麟点了点头,说道:“刘书记,奶源是不成问题,这一点,我完全赞同。关键是销路……”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耿总,你是市场营销的行家,就目前来说,奶粉在国内,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销路,还是很不错的。说白了,销售的关键,在于品牌的建立和推广。眼下在国内,这一块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厂商,都还是等客上门的老思维。我们现在就要抓住这个空挡,尽早将品牌打响。耿总应该明白,内地的市场经济,正在加快形成,大家的思维方式,也会很快改变。所以说,现在谁抢在了前面,谁就占据了先机。过得一两年,恐怕竞争就很激烈了。做生意的人,把握好时间差是很重要的。”
胖子麟双眉一样,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
“呵呵,刘书记,没想到你对市场的观察,也这么敏锐。耿麟佩服!”
这话倒也不是完全的拍马屁,对刘伟鸿刚才说的一席话,他完全赞同。
刘伟鸿笑道:“耿总,如果这次我们能够合作成功,往后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间,用不着这么客气。”
“哈哈,说得是。刘书记快人快语。”
胖子麟打着哈哈,却还是忍不住又“拍了一记”身为商人,“拍马屁”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深入骨髓,再也难以改变。
“耿总,照我的分析来看,这个项目还是很有前景的。基本条件,我们都具备了,现在要紧的是要抓住时机,把事情定下来,提高效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量产的能力。至于在大城市进行广告推广,具体怎么做,我们可以再商量。或许,我能够给耿总提点参考意见。”
刘伟鸿这话,也不算忽悠。他前世尽管不是学营销专业的,但多了二十年的领先优势,总也能起些作用。一些在后世看来已经被用滥了的广告模式,摆在眼下,却是绝对的新潮,造成的轰动效应,也远不是后世所能比拟的。目前国内的媒体很少,公信力还算不错,尚未跌落到令人惨不忍睹的低谷。在现有的环境下,一名作家可以凭借一篇文章,一炮走红,搁在后世,简直不可思议。不要说一炮走红,就算是一排炮都不灵。
这个时候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效率极高,可称是黄金时代。
“刘书记,我也可以开诚布公地跟你说,对于这个项目,我动心了。但是现在我还不能给你十分肯定的答复,我必须先做个预算,做个基本的方案,研究之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这一点,请你能够理解。”
胖子麟认真地说道。
刘伟鸿微笑点头:“耿总之言,十分有理。我完全赞成。不管是做生意还是打仗,都必须准备充分,谋定而后发。冒冒失失地打遭遇战,不是什么好主意。”
“刘书记说得是。”
胖子麟也笑了。刘伟鸿在他心目中的印象,更加了不得了。此人年纪轻轻,知识当真渊博。似乎对每一行都很精通的样子。尤其难得的是,自始至终都十分沉稳,从未没有露出急切的神态,看上去和他的年龄完全不搭调。
“既然耿总已有决断,那这山,咱们不用爬了。山下就是大黄村,我们去村里休息一会,打个电话,请他们派车来接我们回去。到区里,我们再做详细的商讨,如何?”
“好好,我们去休息一会……哎呀,我这腿,全都酸了。这么多年,我还真是第一回做这么剧烈的运动。”
胖子麟长长舒了口气,连连点头,连连捶打着自己肥硕的大腿,感叹不已。
有句老话,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难。
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至少在体力的消耗上,下山和上山,就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胖子麟下山之时,明显就要比上山轻快得多了。一路上也没怎么停留,就到了大黄村。
大黄村是个规模中等的村子,约莫有百十户人家聚居在一起,村里建起了好些崭新的大瓦屋。近两年,大黄村有不少年轻男女外出打工,不时寄些钱回来,村里的“经济状况”算是比较好的。黄桃花老家,就是大黄村的。
这两天刘伟鸿忙于和耿麟实地考察,没有再去关注黄桃花的情况。估计应该是回家了吧。总不能一辈子都住在林庆宾馆。
刘伟鸿当然很希望黄桃花能够被村里人接纳,重新开始新生活。
“耿总,咱们去支书家里坐一会,电话在他家里呢。”
刘伟鸿说道。他到任之初,便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大黄村也来过一回,倒是记得路。那时节,不可能家家户户都装电话,大黄村唯一的一台电话,就是装在支书的家里。
“行,一切听刘书记吩咐……”
眼见得不用再次爬山跋涉,胖子麟的心情无比之好,笑哈哈地答道。
两人缓步向村里走去,没走多远,就从一户人家里面急匆匆地走出来一名中年汉子,刘伟鸿看得明白,正是黄春生。对于这个曾经给自己下跪的村民,刘伟鸿记忆很深刻。
黄春生急匆匆的往前走,似乎没有注意到刘伟鸿和胖子麟。
“老黄,黄春生!”
刘伟鸿叫了一声。
“刘书记?”
黄春生愕然抬头,顿时就呆住了,像是不相信似的,好一阵才回过神来。这一回过神来不打紧,只见黄春生急速向刘伟鸿冲过来,犹如出膛炮弹一般。
刘伟鸿吓了一跳。
来到近前,黄春生二话不说,“噗通”就跪了下去:“刘书记,你是我家的大恩人啊!求求你,救救我女儿吧!求你再救她一回吧……”
“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了?”
刘伟鸿措手不及,连忙弯腰去扶黄春生。
“刘书记,刘书记,你是大好人,我正要去区里找你呢,你是大好人,求求你再救救我女儿,她……她活不下去了……”
黄春生连连给刘伟鸿磕头。
“你先起来,起来再说。”
刘伟鸿抓住黄春生的双手,硬生生将他拉了起来。
刘二哥可是一把好力气。
胖子麟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闹了一阵,听着黄春生颠三倒四的描述,刘伟鸿总算是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却原来黄桃花终于被父母说服,前天壮着胆子回到了大黄村。
谁知道村里人根本就不能容忍她,认为她是外边做“鸡”的,败坏了整个大黄村的名声。从古到今,大黄村还没有出过这么不要脸的女人。
一个“鸡婆”简直是大黄村的奇耻大辱。
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尽等黄春生很努力地向大家解释,他女儿是被迫的,但又有谁肯信?
在大黄村的村民想来,世界上不可能有这样厉害的流氓,还能把一个好人给关住了不放?共产党的天下,那是有王法管的。腿生在黄桃花自己身上,她要是不乐意,谁还能把她捆起来不成?那不得黑天了?
肯定是黄桃花自己不知道自重,吃不得工厂的苦,只想靠岔开两条腿,赚松活钱。
不过一天,黄桃花就受不了这种打击,跳水寻死。幸好被及时发现,救了上来。之后又绝食,任黄春生两口子磨破了嘴皮子,也不肯吃一口东西。
黄春生没法子,又想起刘书记来。
看来只有刘书记这种大能耐的人,才能救黄桃花一命了。没想到刚一出门,就无巧不巧地碰上了刘书记,或许这也是黄桃花的运气,命不该绝。
第247章大贵人!
刘伟鸿一听是这个情况,脸色也变得十分严肃起来。
“老黄,带我到你家里去,看看黄桃花。”
刘伟鸿心里头,对这个苦命的女子,充满了怜悯之意。尽管残害她的许贵生父子和那些帮凶,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一个本来清纯美丽的女孩,也就这么被毁了。她那娇艳的青春,甚至来不及绽放,便面临着枯萎。
“哎哎,刘书记,你请进,请进!”
见刘书记愿意帮助他们,黄春生心中十分感激,深深给刘伟鸿鞠了一躬。
胖子麟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许贵生父子被拘,“鸿业大酒店”被查封,他都是知道的,不过却难以和眼前的事情联系到一块。当此之时,他自然也要跟着刘伟鸿一起进去。
黄春生家里是三间青砖建的老房子,很有些年头了,甚至有可能是黄春生祖上传下来的,房间里阴暗潮湿,一走进去,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那时的乡下人家,大多是这个样子。刘伟鸿才到任的时候,下乡考察工作,到过不少这样的农家,比较习惯了。胖子麟却是刚一进去,便被难闻的气味呛得一连打了两个喷嚏,好不难受。
黄春生就带着歉意地向胖子麟笑了一下,只是那笑,简直比哭还难看。
他心里苦啊!
尽管他心里苦不堪言,却还是觉得这样的环境,实在太怠慢贵客了。他不认识耿麟,更不知道他是整个林庆县都为之“震动”的香港大老板,但此人和刘书记在一起,又挺胸凸肚,神态俨然,可见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三间青砖瓦屋,一间是客厅,一间是黄春生两口子的外室,另一间自然就是黄桃花的卧室。
“刘书记,这边……”
黄春生小心翼翼地引领着刘伟鸿来到黄桃花的卧室。
这间古老的房子里,地板是黄土的,高低不平。房间里的陈设极其简陋,就是一张老式的木板床,垫的是晒干的稻草,稻草上一张篾席。还有一个四四方方的木柜子,上面放了一面小镜子,看来是兼做梳妆台了。
黄桃花躺在木板床上,双眉紧闭,眼窝深陷,脸上泪痕未干,脸色苍白似纸,头发也是一片凌乱,嘴唇上裂开一道道的口子,没有丝毫血色。
短短两天未见,黄桃花像是骤然苍老了一二十岁,完全看不出一点青春少女的娇艳模样,整个人似乎都到了油尽灯枯的最后关头,就剩下一口气在吊着。
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女子,愁眉苦脸地坐在床边抹眼泪,手里还端着一个碗,碗里有两个荷包蛋,不过已经全凉了。看上去,应该是黄桃花的母亲。
“桃花,桃花,刘书记来了……是刘书记啊……”
黄春生急匆匆地来到床边,低声说道,似乎生怕惊吓到了女儿。
黄桃花轻轻一震,眼皮子动了一下,缓缓睁开眼来。双眸也和她的脸色一样,黯淡无神。
“黄桃花!”
刘伟鸿也来到床边。
“刘……刘书记……”
过了好一会,黄桃花才终于看清楚了站在床前的刘伟鸿,黯淡的双眸骤然一亮,翕动着嘴唇,艰难地叫了一声。
“黄桃花,我今天不是来安慰你的,我就想告诉你一件事,我把你从江口带回来,不是让你去死的!你得好好活着,不为你自己,也该为你的父母好好活着。”
刘伟鸿平静地说道。
黄桃花眼睛一闭,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浑身都轻轻地抖动着,似乎十分激动。
黄春生便和妻子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担忧的神情。原本指望刘书记能够给女儿好好做做思想工作,当书记的人,水平高嘛。没想到刘书记却说出这样硬邦邦的话来。只是刘书记是他家的大恩人,又是夹山区的“最高领导”却不敢提出异议来。
刘伟鸿却略略放了点心。
黄桃花能够有所反应,那就很好。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
黄桃花还会流泪,还会激动,那就说明她的心还没死,她只是受不了村民们的冷嘲热讽,觉得无比委屈,这才想要寻死。
“黄桃花,我知道你受了很大的委屈,但是一切都会过去的。那些害你的坏人,已经都被抓起来了,国家肯定会严惩他们。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所以,你要振作起来,好好活下去。这样,才能对得起你自己,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刘伟鸿又缓缓说道。
黄桃花还是不说话,双眼紧闭,泪水越涌越急,胸口也急骤地起伏起来。
黄春生急匆匆地搬了两张凳子过来,请刘伟鸿和胖子麟落坐,望向刘伟鸿的眼里,满怀希冀之色。他现在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刘书记身上。如果连刘书记都救不了黄桃花,那就没人能救她了。
“黄桃花,我知道,你现在碰到难题了。村里的人,对你有偏见。这个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有个建议,你想不想听?”
刘伟鸿在床前坐了下来,微笑问道。
黄桃花猛地睁开了眼睛,也是满怀希冀地望向了刘伟鸿。和她父亲一样,都对刘伟鸿是无条件的信任。没有这个人,她现在都还在鸿业酒店那个魔窟了,暗无天日。
“既然村里的人暂时不能理解,那你就先出去工作吧。我负责给你安排好,远离大黄村,远离夹山区,甚至远离林庆县。在新的地方,没有人认识你,也没有人知道你的过去,你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你觉得怎么样?”
“刘书记,真……真的吗?”
黄桃花的身子猛地一动,急急问道,同时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她母亲连忙伸手去扶她,又担心洒了碗里的鸡蛋,一时之间,有些手忙脚乱,黄春生连忙上前帮了一把手,扶着黄桃花坐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我是夹山的书记,我说话算数。”
刘伟鸿微笑着,打了一句“官腔”但这句话,显然很管用。以我国的传统而言,基层的村民,很“信服”这句话。在他们的思维当中,刘伟鸿身为夹山区书记,就是说话能算数的。
“谢谢你,谢谢你……刘书记……”
黄桃花很是激动,泪水不绝地流淌下来,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她才十九岁,当然不想死!
刘伟鸿就笑,知道这事基本已经解决了。
“这样吧,你先吃点东西,收拾一下,待会就跟我回区里去。我马上就给你安排。老黄,你可以告诉村里的人,就说我已经给黄桃花安排了新工作,我知道事情的真相,她是受害人,不怪她。”
刘伟鸿说道。基本也不必这么着急的,但刘伟鸿担心自己一离开,黄桃花又想不开,做什么傻事,未免夜长梦多,还是不耽搁的好。
“哎哎,我知道、我知道……刘书记,你真是个大好人啊,我家桃花,遇到贵人了……她遇到贵人了……”
黄春生眼见刘书记三言两语便解决了天大的难题,心中的激动,简直无以言表,嘴里一迭声地说道,看样子,几乎又想要跪下去给刘伟鸿磕头了。
“呵呵,不要这样,我是干部,应该给你们解决问题的。你们赶紧准备一下吧,我去支书家里打个电话,叫区里来车子接我们。”
刘伟鸿笑了笑,起身告辞。
黄桃花奋力从床上下来,深深朝刘伟鸿鞠了一躬。
黄春生一路将刘伟鸿两人送到支书家门口,千恩万谢的,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
“耿总,你都看到了吧,这里的群众生活很艰苦。所以,请你务必帮助他们。你把这个奶制品厂办起来,也等于做了一件大善事,菩萨会保佑你多福多寿的。”
刘伟鸿感叹地对耿麟说道。
耿麟大致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见黄春生一家对刘伟鸿如此感恩戴德,心里也涌起一股“豪情”当即拍了拍肥硕的胸部,豪气地说道:“好,刘书记,你是个好官,我耿麟敬佩。就冲你这句话,我一定把这个奶制品厂办起来。你说得对,多做善事,多积阴德,菩萨是会保佑的。”
刘伟鸿便朝他伸出手去,胖子麟连忙握住了,两人紧紧握手。
在村支书家里聊了大约三四十分钟,小马便开着区里那台二手吉普车,“蹦蹦跳跳”的到了大黄村。
刘伟鸿便向支书告辞,亲自去黄春生家里,带了黄桃花一起上车。
黄桃花也没什么行李,依旧提着她从江口带回来的那口小旅行箱,怯生生地跟在刘伟鸿身后。吃了点东西,又简单化了下妆,小姑娘脸上有了些血色,看上去精神多了,多多少少恢复了一点青春少女的神采。
这个时候,区里刘书记要亲自给黄桃花安排工作的消息,也传了出去,很多村民都围拢过来看“西洋景”当着刘伟鸿的面,自然不敢说什么,背过头去,却不免指指点点,神情各异。
刘伟鸿也不去理会,微笑着和支书等人道了别,登上吉普车,离开了大黄村。
第248章军方巨头发话了!
刘伟鸿来到办公室,给朱玉霞打了个电话。
朱玉霞在宁清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那会没有手机,朱玉霞不是生意人,也没有配BB机。刘伟鸿这个电话,是打到她宿舍里去的。
这里面,碰运气的成分很大,谁知道这时候朱玉霞在不在宿舍?
“你好!”
电话响了几声之后,话筒里响起朱玉霞平平淡淡的声音,不带半点情绪色彩,就好像电话线这边,是一团空气,朱医生在对着虚无说话。
刘伟鸿便笑着摇摇头。
朱玉霞永远是这么个性子。
“朱医生。”
刘伟鸿微笑着给朱玉霞打了个招呼。
“嗯。”
朱玉霞还是那么平平淡淡的,波澜不惊,而且惜言如金,仅仅在鼻孔里回答了刘书记一句。
其实在宁清大学读研究生这段时间,刘伟鸿可能是和朱玉霞通电话最多的人。刘书记不时会在电话里和朱医生讨论一些有关心理学的问题。上辈子,刘副研究员对此略有涉猎,和朱玉霞多少能找到那么点共同话题。
不过,撇开朱玉霞冷冷淡淡的性子不谈,刘伟鸿还是比较喜欢和朱玉霞探讨这些纯心理学的话题。如同刘伟鸿所言,朱玉霞确实就是比较适合做学问,尽管读心理学研究生的时间不长,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随随便便的几句话,往往能够让刘二哥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刘伟鸿觉得,和朱玉霞做朋友,倒是很不错的选择。工作之余,“斗争”之余,和朱玉霞聊聊天,颇能起到平静心情的作用。
“干嘛呢?”
“赶个稿子,编书呢。”
朱玉霞随口答道。
刘伟鸿恍然。前段时间和朱玉霞通电话的时候,朱玉霞是跟他说过,她的导师接了一个编书的活,为某个出版社编一套通俗易懂的心理学丛书。朱玉霞作为他的研究生,自然要承担一定的写稿任务。如今在大学,教授编书,是个来钱的门路。关系当然是教授的,具体的编书工作,就由带的研究生来完成。书出来之后,大伙都能有点报酬。当然,大头肯定是导师得去了,研究生们就是捞那么点外快。不过这也挺不错的,除了外快,还能在书上署上自己的名字,算是自己的著作之一吧。这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名气能渐渐的响亮起来。随着时间推移,朱玉霞们也有可能成为知名学者了。这就是在业内立足的本钱啊。另外,在编书的过程之中,要查找许多资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过程。
难到这个时候,朱玉霞会呆在宿舍里。
刘书记的运气还不错。
“朱医生,我这里有个事情,可能需要你帮忙。”
刘伟鸿直言不讳地说道。
“你说。”
朱玉霞倒也爽快。
刘伟鸿便将黄桃花的情况说了一下:“这个女孩子,我打算让她去大宁找点事情做。最好是能够在你们学校附近找个工作,这样,你能就近照看她,多给她做做思想工作。解开她心里的疙瘩。这一点很重要,她今后能不能重新生活,就看你这个心理医生的水平了。”
刘书记这话,说得其实有点无赖了。明明是他请朱玉霞帮忙,在他嘴里说来,倒好像变成了朱玉霞的任务一样,不完成还不行。
朱玉霞性子淡,却绝不表示她的智商不够。刘书记这种“无赖”的搞法,朱医生哪里能不知道?不过朱玉霞此时压根就没去在意这个,她已经完全被黄桃花的悲惨遭遇震惊了。
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可怜的女孩子。
医者仁心,朱玉霞觉得自己百分之百有义务去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孩。
“给她做心理辅导是没问题,不过给她找工作,就不是我的强项了。”
朱玉霞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刘伟鸿不由自嘲地一笑。也是,自己“识人不明”了。为一个农村来的女孩找工作,又岂是朱玉霞这种终日足不出户的读书人,所能胜任的?
“行,这个事你不要操心了,我另想办法。黄桃花去了省城之后,她的心理辅导,就交给你了。”
“嗯。”
朱玉霞又淡淡地应了一声。
语气虽淡,刘伟鸿却是相当的放心。朱玉霞这种性格,要么不答应,一旦答应了,必定全力以赴。从这一点上来说,朱玉霞不下于他的其他几位铁哥们。
“那好,先就这样吧,等我安排好她的工作之后,我让她去宁清大学找你。”
“好。”
一时之间,电话里出现了沉默。但朱玉霞也没有挂电话,显然是看刘伟鸿还有什么话要说,或者等刘伟鸿先挂电话。
“那个,你赶稿子也不要太厉害,还是要经常活动一下,注意身体。”
刘伟鸿又叮嘱了一句,算是尽到朋友也道。
“嗯。”
朱玉霞还是“老招数”“那先这样,再见。”
话筒里随即传来“嘟嘟”的声音,刘伟鸿对着话筒摇了摇头,随即拨通了省城的传呼机,传呼李鑫。这个事情,又只有去麻烦李鑫了。好在事情也不大,对于李鑫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李鑫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刘伟鸿又在电话里对李鑫简单说明了一下黄桃花的遭遇,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李哥,又要麻烦你了。最好是能在宁清大学里面给她找个工作。我有个朋友,在宁清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正好可以给她做做心理辅导,让她尽快走出阴影。
李鑫一听,二话不说,立马就答应下来:“行,这事包在我身上。呵呵,伟鸿啊,你这回在江口整得动静挺大的。”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扬。听这个意思,李鑫也知道这回事了。却不清楚他是从何种渠道得知的。江口那边,应该不会随便将消息泄露出去。
李鑫何等聪明,见刘伟鸿不吭声,马上便猜到了刘伟鸿的心思,笑着说道:“我昨天和谢怀英通电话,他跟我说起这事了。”
所谓谢怀英,就是李鑫的大学同学,云雨裳的表哥。谢家虽然不是很了不得的豪门世家,总算也是在京城“混”的,消息比较灵通。仅仅只是刘公子大闹“鸿业酒店”也就罢了。这种程度的“纨绔”不算什么。关键是出动了军队,整整一个连荷枪实弹的战士,动静就小不了。只怕这会子,高层大佬都知道了。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没什么,不这么闹一闹,那些个人渣收拾不了。”
“说得是。”
李鑫也笑着说道:“你放心吧,那事我马上去办,弄好了就给你消息。”
“好。”
刘伟鸿也没和李鑫说什么客套话,他们之间,没这个必要了。
放下李鑫的电话之后,刘伟鸿点起一支烟,微微往后,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双眉微微蹙了起来。一支烟堪堪抽完,刘伟鸿又抓起电话。这一回拨的首都的号。
“你好!”
电话那边,传来程辉沉稳的声音。
程辉眼下,已经是中央办公厅正式的工作人员,虽然还不是管事的干部,也有自己专用的电话。
“小辉,是我。”
“二哥?”
程辉声音里有了几分惊喜。
“呵呵,怎么样,工作顺利吧?”
刘伟鸿微笑着问道。
“还好。中办的工作,就是这么回事,跟钟摆似的。”
“正合适你,你少年老成嘛。”
刘伟鸿夸奖了一句。上辈子,程辉确实是他们这帮哥们之中最有出息的一个,甚至比在中纪委供职的胡彦博都要出息。职务尽管不是十分显赫,隐性权力极大。除了家族的原因,程辉自身的沉稳和干练,亦是关键因素。
程辉就在电话里嘿嘿地笑了几声,随即说道:“二哥,江口那边的动静,闹得有点大。听说封三爷都说话了,说是这个事情值得好好注意一下。”
程辉说着,语气就变得严肃起来,隐隐有些忧虑。
刘伟鸿的双眉,也蹙了一下。
所谓封三爷,是他们这帮世家子弟给某位军方主要领导同志的尊称。老封家乃是本朝最为显赫的豪门大族之一,现阶段等于执掌了军队的实际权力。封二爷和封三爷兄弟俩,都居于军队内部至关重要的位置之上。权柄之盛,一时无两。就算是老刘家,都有所不如。
没想到此事,连封三爷都说话了,尽管说得比较平和,“值得好好注意一下”但封三爷就此事公开发表意见,本就是非同小可,至少折射出某种信号。在此之前,老刘家和老封家,并没有特别的交情,当然也没有特别的矛盾,关系过得去。
但去年的政治风暴发生之后,老刘家获利极丰,而且采取了极其主动的态势,大肆“招兵买马”不但在地方上大力提拔嫡系干部,在军队内部也进行了渗透。老封家可能察觉到了某种危险,这才有封三爷发话。
或许,有人会利用此事做做文章?
刘伟鸿的双眉随即舒展开来,微笑说道:“呵呵,没事。注意一下也是应该的。”
程辉也笑了笑,说道:“没事就好。”
此人年纪比刘伟鸿还小着些,却也是城府甚深。
第249章书记办公会议(上)
胖子麟和郭梦雪在夹山区整整呆了一天,才再次返回县城,在林庆宾馆住下。
县委和县政府,自然要再次隆重地宴请他们,以表林庆县热情好客的胸怀。林庆县来了个香港大老板的新闻,甚至已经惊动了地区领导,陆大勇和曹振起亲自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
朱建国自然绘声绘色地给两位领导描述了前因后果。
当然,汇报也是有区别的。对行署专员曹振起,朱建国的汇报就有点公事公办,用词造句都比较谦虚,谨慎到位,以后世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比较低调,没有过多渲染刘伟鸿的“功绩”跟陆大勇汇报,那就不同了,朱建国将此事的功劳,完全归结在刘伟鸿身上。他很清楚,陆大勇对刘伟鸿是比较关注的。估计陆大勇也清楚刘伟鸿是有些来头的,和省委组织部长李逸风的公子李鑫关系很不错。而朱建国也知道,陆大勇和李逸风的关系比较好。或许就是这个原因,陆大勇对刘伟鸿也比较看重。至于刘伟鸿是否还有更大的来头,朱建国只能在心里揣测,不能随便宣之于口。
地区两位主要领导,对此事都持肯定态度,明确指示朱建国,一定要招待好客人,千方百计把这位香港大老板留下来。或许他一次投资不会很多,但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信号。说明新成立的浩阳地区,已经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宣传意义很是重大。
浩阳地区新建,多进行正面的舆论宣传和造势,是十分重要的。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对陆大勇和曹振起的领导才能,也是一种肯定。
朱建国自是奉命唯谨。
胖子麟本来不想参加这个宴会的。在夹山区呆了三天,耿总一身肥肉怕是掉了十来斤,累得浑身骨架都像要散开来似的,只想在宾馆睡他个三天三夜,将掉了的肥肉全都给找回来。但东道主盛情难却,耿总也只好勉力支撑,出席了这个宴会,就觥斛交错之间,酒量甚宏的耿总也抵敌不住,终于醉倒了。这么庞大的一座肉山软成一滩泥,还真是让人很伤脑筋。郭梦雪完全晕菜,只能干瞪眼。最后不得不出动了宾馆四五名身强力壮的工作人员,才终于将耿总庞大的身躯“搬运”进了宾馆的贵宾房,搁到了席梦思床上。
耿总的脑袋一沾枕头,便即舞声如雷,宛如战鼓擂响,震动四野。
当真气势了得!
趁着耿总休息的这个时间段,朱建国召开了一个书记办公会议,专门听取刘伟鸿的汇报。县里的领导们都很想知道,耿总这一回的考察结果,到底怎么样,有没有戏。刚才在酒桌上,气氛热烈,大伙光顾着敬酒了,很少问到正经事。偶尔问上一句,胖子麟也是顾左右而言他,没有个准确的答复。朱建国等人心里,都有点着急上火。这可不要搞成雷声大雨点小,那就太没有意思了。虽然说谈生意没有谁可以保证百分之百成功,起码也要有那么点意向性?
林庆县委一共正副五位书记。
县委书记朱建国,县委副书记、县长邓仲和,县委副书记兼县人大主任孙文阁,县委党群副书记徐文浩,县委管工交和农业工作的副书记米克良。七八十年代,在农业大县,管农业的副书记,权力是比较大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各地城市化进程也相继加快,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大,重要牲凸显,农业工作的重要性才逐渐下降。林庆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工作是重点,米克良的地位也就比较高。不过眼下,省里已经给整个浩阳地区定下了“能源基地”的调子,林庆县也不例外。矿产经济将受到特别的重视,势必成为支柱产业,农业工作的重要地位,随之降低。
这一点,令得米克良比较郁闷。
前段时间,米克良曾有所动作,打算争取分管矿产资源工作。此人是地头蛇,地方上势力很不小,无论他有个什么动作,其他县委领导都不能等闲视之。不过自从省里定下矿产经济为主体的调子之后,这一块的工作,就被县长邓仲和划拉过去,亲自掌控。米克良想要从邓仲和手里抢饽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邓仲和也是土生土长的林庆干部,地方势力不比米克良弱多少,而且县长管经济建设,乃是文件规定,米克良刚想将手伸过去,便给邓仲和毫不客气地挡了回去。
邓仲和三十几岁能做到一县之长,难道是吃素的?
对于县里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刘伟鸿有所了解。但没有过多去关注。他眼下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实现自己的规划蓝图,将夹山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上去,改变贫穷落后的面目。这是世家子从政,尤其是在基层的时候,与其他普通干部不同的思维。只要有了硬邦邦的政绩,不怕没人赏识。如果是没有后台背景的普通官员,就算埋头苦干,做出了过硬的政绩,还有个机遇和赏识的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成绩再大,上升空间也很有限。
书记办公会议,自然是由朱建国主持。
“伟鸿同志,今天咱们开个小会,主要就是想听听这几天耿先生考察的具体情况和结果。请你给大家汇报一下吧。”
朱建国笑容可掬地说道,言辞之间,很是客气。
以他和刘伟鸿的关系,两人单独相对的时候,朱建国是不会这么客气的,没的生分了。眼下环境不同,朱建国这是给刘伟鸿挣面子。瞧瞧,我这个一把手对人家小刘都是客客气气的,你们几位也要注意一下啊。
果然,其他几位副书记便一齐向伟鸿同志露出和蔼的笑容,徐文浩还点了点头,以示鼓励。
刘伟鸿也是微笑着答谢诸位领导的肯定,清了清嗓子,说道:“朱书记,各位领导,关于耿先生在夹山区的考察情况,我简单汇报一下…”
几位领导脸上便都露出了关注的神情。
听刘伟鸿说,耿先生对考察结果比较满意,已经有意向要签订合作协议,领导们俱皆轻轻舒了口气,脸露微笑。
这就好!
搞得这么兴师动众,总算有了个比较看得见的希望了。
“朱书记,各位领导,对夹山区的自然条件,耿先生基本上是比较满意的。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交通状况。整个林庆县的交通状况都不是那么理想,今后机械设备运进来,产品运出去,可能都会受到一定的掣肘。所以在此事上,耿先生也提出过要求,希望县里能够将通往夹止区的道路,整修一下,让交通状况变得理想一些。”
刘伟鸿随即提出了“条件”胖子麟确实对交通状况表示过担忧,刘书记就想趁此机会,为夹山区再争取点“福利”若是能够向上面要点资金,将县城到夹山的三四十公里路面翻修平整一下,车行速度将大大加快,这对夹山区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刘伟鸿现在是苦于没钱,要是有钱,他只怕早就自己动手修路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朱建国便望了邓仲和一眼。
经济建设是县长该管的,邓县长是否能有所表示啊?
邓仲和双眉微微一蹙,说道:“这个事情,恐怕短期内难以解决。全县的公路交通状况都不大好,要全面改造,预算方面,很难承受得了……”
这个话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当然是没钱。预算不够,不止是林庆县的特色,全国各地,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存在这个大难题。第二层意思,就比较隐晦了。邓仲和没有单独指出夹山区,而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我邓某是林庆县的县长,要考虑全县一碗水端平。单单给你们夹山开小灶,其他区乡,肯定会有意见的嘛。
朱建国的双眉也蹙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
他到任只有半年,目前正在努力巩固自己的权位,干部调整这一块,朱建国比较上心。毕竟这个是他的正管,抓得紧一点没什么。朱建国很清楚,做一把手,只要抓住了乌纱帽,这个位置就牢靠了,别人难以撼动。对于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朱建国干预得不多,仅有的几次干预,都是在刘伟鸿的“怂恿之下”干的。眼下邓仲和说的亦是实情,朱建国也不好多说。
要不,麻烦你朱书记负责弄笔钱来,咱立马修路!
刘伟鸿想了想,说道:“邓县长,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夹山区辖境内的路段,区里负责翻修。其他的路段,县里和其他兄弟区镇负责翻修?这样压力分散一点,资金就比较容易筹措了。”
刘伟鸿本来想要谈一谈自己有关劳动力报酬的思路,但仔细衡量之后,没有提出来。这个事情比较敏感,弄不好就会成为白条,刘伟鸿觉得还是要慎重点好。
邓仲和微微一笑,说道:“怎么,刘书记手里还打了埋伏?”
其他几位领导便都望向了刘伟鸿。
第250章书记办公会议(中)
刘伟鸿这话,似乎口气不小。
从城关镇到夹山镇,三四十公里路段,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强是在夹山区的辖境之内。要翻修十几公里的沥青或者水泥路面,可不是一笔小钱。如果是别的富裕区乡书记说这样的话,还不至于让人误会是“吹牛”但夹山区?还是算了吧!
唯一的可能,就是刘伟鸿打了埋伏,在上边不止要到一百万。如果是这样,那就说得过去。不然,夹山区连干部工资都要县财政转移支付,拿什么修路?
刘伟鸿笑道:“埋伏是没有。我可不敢欺瞒各位领导。咱现在,确实是两手空空。”
徐文浩也微笑道:“那刘书记拿什么修路呢?这个可真要钱的。”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