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天色已经很晚了,楚江上,灯光点点,波光粼粼,景色极美。
刘伟鸿与朱玉霞并排走在江边的鹅卵石小道上,两个人都不怎么说话,就这样默默地走着。大宁是内陆城市,李鑫自然搞不起海滨俱乐部。但在楚江江畔搞一个小别墅群作为俱乐部的大本营,还是可以的。江畔风光,未见得就比海滨风光差了。清风拂体,至少没有那股潮湿的腥味。
这个江段,岸边杨柳依依,清静宜人。
刘伟再特意请了朱玉霞到这里来散心的。
“坐一会吧!”
刘伟鸿提议道。
“嗯。”
朱玉霞又回复了那淡淡的性子,随着刘伟鸿来到江边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八月中旬的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不过到了晚间却相对凉爽了,在江边休息特别惬意。
刘伟鸿自然而然地伸手揽住了朱玉霞纤巧的小腰。
朱玉霞也不反对,脑袋轻轻靠在刘伟鸿的肩膀上。
他俩的情形,算得很特别。经历过明珠之行,朱玉霞还是那么淡泊,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不同,和刘伟鸿通电话,多数时候还是“例行公事”一般,也从未再和刘伟鸿涉及到任何“情爱”方面的内容,就好像依旧是以前那种朋友关系。反倒刘伟鸿有点放不下时,不时会在电话里关心她几句。一到大宁,必定要去找她,陪她吃饭。
有时候刘伟鸿也有点后悔,不该那么冲动。
尽管是朱玉霞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试试”但是有些事,试过之后,还想回到以前去,却是很难了。刘伟鸿得花点时间重新调整他自己的心态,不然而对朱玉霞的时候,总觉得有那么一点尴尬之意。
“你这次去首都,是不是为了那篇文章的事情?”
两个人默默地坐了一会,朱玉霞低声问道。
刘伟鸿略略有点诧异:“你怎么知道的?”
貌似朱玉霞应该不会看《号角》那样纯政治性的党刊,她在这个方面基本没多大的兴趣。
“听我爸说的。他在家里很着急,一直在埋怨,说你太冲动了,什么话都敢说。”
刘伟鸿很是感动,又有点惭愧。
朱建国对他是真的很关心。
稍顷,朱玉霞又说道:“见他那么担心我真想告诉他,你爷爷是刘主席。”
刘伟鸿愣怔了一下,随即说道:“没关系你应该告诉他。我以前瞒着他,也是想把这份情谊继续下去。朱校长是真的对我好,我很感动。”
朱玉霞沉默了一会,轻轻摇摇头说道:“要告诉他,还是你觉得机会合适的时候,自己去说吧。”
“也好。”
“不会有事吧?”
朱玉霞坐正了身子望着他,很认真地问道。她瞒不过自己,在内心深处,她对这个男人如此在意。
刘伟鸿就笑了,说道:“你也知道的,我爷爷是刘主席。”
“那就好。这些事我不懂,不过我爸说得那么严重,我就有点担心了。”
刘伟鸿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她消瘦的小脸,说道:“怎么越来越瘦了?”
朱玉霞淡然一笑,说道:“我从来也没胖过。”
“读个研究生而已,用不着这么拼命吧?”
刘伟鸿抚摸着她的脸颊,有点心疼地说道。
朱玉霞摇摇头:“谈不上拼命不拼命的,习惯成自然了,有个时候坐在那里,就是不想动。”
刘伟鸿笑道:“这真是同人不同命。我要是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动,用不了一个月,就会变成大胖子。看来这就叫丽质天生。”
朱玉霞笑了起来,说道:“得了吧,别哄我。”
“你难道没听说过情人眼里出西施吗?”
朱玉霞禁不住打了他一下,嗔道:“我也没那么丑好吧?非得情人眼里才能出西施!”
见逗得她真的笑了,刘伟鸿便很是高兴,一拍脑门,说道:“对了,我还差点忘了。我这里有张卡,是维德俱乐部的股东会员副卡,给你吧。你要是在学校闷了,就到这里来散散心,所有消费都可以签单的,算在我的头上。”
说着,刘伟鸿从钱夹里掏出一张精致的卡片来,递给朱玉霞。
朱玉霞摇摇头,说道:“不必了,我拿着没用。我一个人不会来的。”
这话听得刘伟鸿心里又有点难受,他何尝不想多抽点时间来陪她?对自己关心的每一个女人,刘伟鸿都是真心诚意的,想想还真有点“镇南王”的风范。
“拿着吧。偶尔也可以请同学朋友来这里娱乐一回。知道你不喜欢热闹,但有些人际往来是必不可免的,就算是应景,也要对付一下。”
刘伟鸿抓起她的纤纤小手,硬将卡片塞了进去。
朱玉霞也不再推辞,随手放进了手边的小坤包里。
两个人坐在江畔,慢慢说着话,夜色渐渐深了,一阵凉风吹来,朱玉霞轻轻打了个寒颤。刘伟鸿便拉着她站起身来,说道:“回去吧,别着凉了。”
朱玉霞任由他拉着手,慢慢向不远处的一栋二层小别墅走去。
别墅不大,按照刘伟鸿的分类,属于“单身别墅”两层,五个卧室。但卧室的面积都不小,尤其是主卧,差不多有四十个平方,一张豪华的宫廷大床,粉红的床褥,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发出柔和的光泽,一走进去感觉特别温馨。
见到那张豪华的宫廷大床,朱玉霞俏脸微微一红,有点迟疑。
刘伟鸿便笑着对她说道:“放心好了,这栋别墅里还有四个卧室。”
朱玉霞轻轻摇头,没有说什么,径直拿了睡衣,进了浴室,随即,一个苗条修长的身影就在镂花玻璃门上朦朦胧胧地显现了出来。
刘伟鸿也摇摇头,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他是真的不会勉强朱玉霞。当然,朱玉霞自己不反感的话,刘二哥也不会假惺惺的。这种事情,一定要讲究个心情,可不是完成硬性任务。
二十来分钟之后,朱玉霞穿着宽松的睡衣,头上裹着一块粉红的毛巾,赤脚走了出来,柔和的灯光下,人美如玉。
刘二哥刹那之间,又将自己刚才的“保证”抛到了九霄云外,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朱玉霞猛看。
朱玉霞俏脸又是一红,在大床上坐了下来,拿起遥控,打开了电视机,避开了刘伟鸿直勾勾的眼神。
男人的话,确实是不能信的。
尤其是在卧室里面说的话,比在酒桌上说的更加不可信。
刘二哥一声不吭,也拿了睡衣内裤,钻进了浴室。
朱玉霞瞥了虚掩的玻璃门一眼,轻轻咬了咬嘴唇,略显苍白的小脸上,飞起两片艳丽的红霞。有些事情,确实不能随便试,试过之后,会产生某种“依赖心理”用俗话说,就是会“上瘾”在明珠那回,朱玉霞着实被这个强壮的家伙折腾惨了,回到大宁,足足十来天都感到不适。可是,可是现在,貌似有点“好了伤疤忘了痛”管他呢!
朱玉霞又再咬了咬薄薄的嘴唇。
刘伟鸿也穿了睡衣出来,看上去整整齐齐的,从另一边上了床,和朱玉霞并排坐在一起看电视,双手放在被子上,目不斜视,要多规矩就有多规矩。
见了这装模作样的神态,朱玉霞忽然又恨得牙痒痒的。
这也太坏了!
难道还要自己主动啊?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装不了多久,刘二哥终于忍耐不住,凑过来说道。
朱玉霞不吭声,继续咬嘴唇。
“现在不告诉你,待会再告诉你吧。”
然后,灰太狼就露出了本相。
很快,喘息声就压过了电视机发出的声音。
两个年轻光洁的身躯紧紧纠缠在了一起,朱玉霞修长的双腿,又盘在了刘伟鸿结实的腰间。
刘伟鸿“埋头苦干”了一阵,忽然在她耳边喘息着说道:“现在告诉你那个秘密……别睁开眼睛,别往上看!”
朱玉霞就睁开了眼睛往上看,然后,一声惊叫……
原来天花板上竟然装的是玻璃,大床上的一切,尽收眼底。
刹那之间,朱玉霞俏脸殷红似血,浑身都僵硬了,羞死人了!
这个流氓!
大坏蛋!
朱玉霞忽然一张口,狠狠咬在刘伟鸿的肩膀上,狠狠的!
第521章真正的重点工作
刘伟鸿回到林庆,看上去,一切都很平静。实际上,暗流汹涌。
主流媒体上的各种声讨,不绝于耳,大大小小报刊杂志上声讨的文章,足有上百篇,将刘伟鸿批驳得一无是处。
《人民日报》三次表态,支持改革开放之后,舆论开始呈现一面倒的态势,“保守派”的声音几乎就此绝迹。
“斗士们”却是斗志昂扬。奈何“敌人”都做了缩头乌龟,“斗士们”的高涨的激情,得不到有效的宣泄,憋得特别难受。这个时候,刘伟鸿忽然冒了出来,大放厥词,“斗士们”简直高兴坏了,一个个激情高涨,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冲了出来,大呼酣战。不将刘伟鸿批倒批臭,誓不罢休。
这个刘伟鸿,真是个“及时雨”啊。
一些斗士批得酣畅淋漓之时,不免在心里八卦一番,觉得刘伟鸿就是个“大好人”瞅着大伙都没事干了,赶紧冒出来充当了枪靶子,好让大家有事可做。
刘伟鸿毫不在意。
这些文人,说起来也挺不容易的,靠摇笔杆子混口饭吃,和官员们靠摇尾巴混口饭吃,是一样的处境,都蛮可怜的,就让他们表现一下吧。不然主子不高兴了,就该砸饭碗啦。
这个不厚道。
不厚道的事情,刘二哥一般都是不干的。
然而刘二哥可以不在意文人们的口诛笔伐,刘部长却不能不在意县委组织部的变化。
刘伟鸿一回到县里,就感觉部里的气氛变得很“诡异”工作人员见到他,神情都比较尴尬,目光也是闪闪烁烁的,说什么也不敢正视刘部长的眼睛。
只有向耘,立场比较坚定。
刘伟鸿一到办公室,向耘便紧着过来泡茶水,脸上神情气愤愤的,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小向,坐一会吧。有什么话直说,不要紧。”
刘伟鸿微微一笑,招呼向耘道。
向耘就在刘伟鸿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腰杆挺得笔直。刘伟鸿掏出特供香烟,递给向耘一支,自己也叼了一支,向耘连忙给他点上了。
“小向,沉住气,不要慌。说吧,发生什么事了?”
刘伟鸿抽了两口烟,不徐不疾地问道。
向耘脸上气氛的神情又在浮现而出,说道:“刘部长,你出差的这十几天,慕书记到处在说你的坏话呢,说你犯了严重的错误,地委马上就要调整你的工作了,说,说你在林庆是……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啦。他见人就说……”
向耘尽管气愤,说到慕新民抨击刘伟鸿的诸般言辞,依旧还是有所保留,没有原文照传,只是稍具形式罢了。慕新民说的原话,可比他转述的要难听得多了。
刘伟鸿不动声色,说道:“他还做了什么?”
向耘便告诉刘伟鸿,慕新民还分别找组织部的所有负责干部单独谈过话。不但和三名副部长谈过,连各科室负责人都一一谈过话。让他们认清形势,和刘伟鸿划了清界限,不要跟着他犯大错误。
所以现在组织部人心惶惶,谁都没了心思干工作,一个个紧张得要命。
一把手靠不住了,要换人了,县委书记亲口“告诫”叫下面的干部不紧张,那不可能。
这个倒是和刘伟鸿得到的消息基本一致。他在首都这段时间,经常会和熊光荣、马吉昌、薛志民这些亲信部下通电话,熊光荣等人给他汇报的,也是这样的消息。不过熊光荣他们汇报的,主要是县里其他领导的动向。据说慕新民一一找县委常委和副县长们谈过话,叫他们坚定立场,不能犯路线错误。
要怎样才算是坚定立场,不犯路线错误,慕新民也说得明明白白,那就是处分刘伟鸿!
惟其如此,才能证明大家的立场是坚定的,党性是坚定的。
而朱辰那边传来的消息,也不是那么乐观。朱辰告诉刘伟鸿,慕新民活动得特别厉害,这些日子,跑地区的次数不少,几乎所有主要的地委领导,慕新民都登门拜会过,说的也只有一件事情,像刘伟鸿这样思想观点极其错误的干部,不能再留在林庆县委组织部长这样重要的职务之上,必须要清理出去,以保证林庆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至于地区的领导,是怎么表态的,朱辰也不是那么清楚。至少陆大勇没有任何表态。
但是慕新民这么一折腾,以他县委书记的身份,还是能起到不小作用的。这段时间里,林庆县可谓风声鹤唳,大家不知道这个事情最后会演变成什么结局,不过多数干部都在为刘伟鸿担忧。在林庆县的干部们看来,刘伟鸿委实太胆大了,是不是犯了路线错误不好说,起码对人家苏联的“大哥”如此不敬,那就是很危险的。任谁都知道,这可是外交风波啊。
外国的领导人,我们可以这么去评价吗?
何况还同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大哥!
刘部长还是太年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
向耘年轻,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他敬佩刘伟鸿敢作敢为,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特别不待见慕新民这种背后捅刀子的搞法。太没有县委书记的气度了!
听了向耘气愤愤的陈词,刘伟鸿略略沉思了一下,说道:“小向,你发个通知,部里开个会。”
刘伟鸿抬起手腕看了一下:“九点钟吧,全体人员都要与会。”
“好的!”
向耘连忙站起身来,答应一声,出去打电话去了。
刘伟鸿微微往后一靠,眼神落在办公桌的台历上,八月十九号!
刘伟鸿现在的心思其实已经不在这个事情上了,文章已经发了,后续怎么走,由不得他决定。苏联那几位要人如果“给面子”刘部长自然“举成名天下知”如果不给面子,那就按照预定的方案去做。老爷子已经明白表态,刘伟鸿心里有了底。
他如今转悠的是另外一件事。
干部任免公示!
这个才是他眼下最关注的事情。
此番回首都,于公于私,都免不了要和马国平会个面。现在刘伟鸿与小姑一家走得很近,与马国平的沟通尤其频繁。马国平对他亦是越来越看重。马国平对于刘伟鸿在林庆县率先搞出来的这个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大加赞赏,认为是开创了先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叮嘱刘伟鸿,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抓好,抓落实,搞出一个系统的经验来。
这个经验,也许比“林庆经验”更加有“威力”林庆经验不是独创,只是对以前文件的一种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之中,有一些新思路新办法,但根子不是由林庆县创造出来的。刘伟鸿现在搞的这个干部任免公示,才是真正的“原创”搞好了,对干部任免制度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马国平是中组部的部务委员,副部级高官,在这个方面的眼光,刘伟鸿自然绝不怀疑。
很快,向耘又走了进来,向刘伟鸿汇报,组织部的全体干部职工,已经齐集会议室,恭候刘部长前往主持会议。
“嗯,走吧!”
刘伟鸿微笑着点点头,站起身来。
向耘便拿了刘伟鸿的公事包和水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头,心里颇有一股“悲壮之意”这一回,要真是像慕新民说的那样,刘部长兔子尾巴长不了,那向秘书这种紧跟的表现,就要倒霉了。慕书记肯定不会对他有任何好感的,到时候“清洗”刘伟鸿的“余孽”顺手将向耘这颗小棋子扒拉到某个角落里去坐冷板凳,喝西北风,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向耘觉得,越是这种时候,自己就越要表现得像个爷们。
孟子云:自反而缩,虽万干人吾往矣!
县委办公楼会议室里,二十几个人倒是来得很整齐,一个不落。不管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刘伟鸿现在还是组织部的部长,这个面子上的东西,还是要讲究的。
再说了,慕书记虽然信誓旦旦,要将刘部长“赶出”林庆县,但到底是不是能够办成,也很难说。林庆县的历史上,就没有见过这么无窝囊的县委书记,也不曾见过如此强势的组织部长。
慕书记针对刘部长不是一回两回了,似乎到目前为止,还没见他成功过!
因此对于慕书记的言语,大家也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可不要一个不小心,被他忽悠了,最后发现错得很离谱。身在官场,有些错能犯,有些错是万万不能犯的。犯了,就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
刘伟鸿就任组织部长时间不长,大家可都见识了他的手段。对“敌人”那叫一个“狠”苏志坚得罪了他,硬是被刘伟鸿将面皮剥得一干二净,将苏志坚手里的权力也拿得一干二净,一点残汤剩羹都不给人家留下,硬生生将苏志坚搞得“养老”了。
在官场,就是这样子的,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就要有“养老”的思想准备。
所以,当刘伟鸿缓步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李刚第一个站起身来,鼓掌欢迎。大家自然跟着起身,会议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甚至比刘伟鸿上任第一天开会的时候,掌声还要更加整齐。
第522章刘部长,要忍!
刘伟鸿微笑着走向主席位置,与李刚等三位副部长一一握手,见不到丝毫异样的神情。然后转过身,举起双手向下按了按,掌声逐渐止歇。
大家都很专注地望着主席位置上这位年轻的一把手。
原以为刘伟鸿召开这个会议,肯定是要说说那篇文章的事情,给自己辩解一番,同时给大家打打气,说些撑场面的话。
不料刘伟鸿却压根就不提文章一个字,一开口就说起了干部任免公示制度。刘伟鸿对这个公示制度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算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这个公示制度本来就是刘部长的首创嘛。当然,刘部长开这个会,不是为了显摆自己能耐的。他在会议上详细谈了干部任免公示制度的方方面面,主要是讲道理,部分结合实际。毕竟这个公示制度刚刚才搞起来,在林庆县,也只试行了一次,实践经验,谈不上丰富。
但刘伟鸿作报告的水平,一直都是很高的,每次刘部长开会,会场纪律都相当的好,大家听得十分专注。原因在于刘部长作报告,几乎没有废话,说的俱皆是重点。谁要是不认真听,搞不好就错过了重要的环节,有可能错误领会了刘部长的意图,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随着刘伟鸿深入浅出的解释,大伙的心思不知不觉就从“路线问题”转移到了干部公示制度之上。刘伟鸿就有这个本事,让大家的脑子跟着他的脑子转。
讲完道理之后,刘伟鸿径直分配了任务,要求三名副部长带队亲自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干部任免公示制度的真实看法,要尽可能详细地收集第一手资料。
组织部的干部们,在这个方面前是很敏感的,一听刘部长这个布置就知道刘伟鸿想要再搞个“林庆经验”了。说起来也应该,做领导的,不就是在这些方面出成绩吗?经济建设方面,刘伟鸿搞了个夹山区,都快成为全地区“脱贫致富”的样板了,如今自然要在党建方面出成绩。对于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来说,既有了经济建设的成绩,又有了党建工作的成绩,那是一笔非常了不得的政治资本了。
具是大家都觉得,刘部长这个思路好是好,奈何时机不对啊!
现在全县关注的焦点,都在《号角》杂志那篇文章上面。搞不好刘部长过两天就不是组织部长了,眼下这么卖力地抓干部任免公示制度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谁也不敢说出口来。
刘伟鸿年纪虽轻,担任组织部长的时间虽然不长,威望都扎扎实实地树立了起来。刘伟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只要是我刘伟鸿想干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
瞧眼下刘伟鸿那镇定的模样,似乎亦是成竹在胸。
反正他现在还是部长,就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吧。
真要是“变了天”到时候再“改正错误”不迟。
自李刚以下,大家都抱着同样的心思,纷纷表态,坚决拥护刘部长的英明决定,一定把干部任免公示制度这个事情抓好,抓落实,抓透彻。明天一上班,就落实刘部长的指示。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一句话!
组织部全体会议刚刚开完,就接到县委办的紧急通知今天下午两点半,召开全县正科以上主要领导干部大会,要求组织部所有正科级以上的干部,必须与会谁都不许缺席。
接到这个通知,李刚和林格对视了一眼,心里头涌起一股不祥之意。
李刚、林格都是高配的正科级干部。
县里这个时候紧急召开正科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大会,用意不言自明肯定是冲着刘伟鸿那篇文章去的,只不知慕新民具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看来慕书记和刘部长之间的“战斗”已经白热化了,胜负也该分明了。
决战之后,总是会有胜者和败者的!
刘伟鸿在办公室内,接到了邓仲和的电话。
“刘部长,回来了?”
邓仲和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刘伟鸿能够听到一丝隐藏得很好的焦虑不安之意。可以想见,这十来天,邓仲和肯定也睡得不好。
“呵呵,县长好!”
刘伟鸿语气还是很轻松。
“刘部长,接到开会的通知了吗?”
邓仲和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就直奔主题来了。
刘伟鸿不动声色地应道:“嗯,刚刚接到了小周的电话通知。”
邓仲和沉默了一下,声音低沉下来,说道:“刘部长,慕书记可能要在会上讲话了。我有个建议……”
说到这里,邓仲和犹豫了起来,似乎正在考虑措辞。刘伟鸿也不催促,静静地握着话筒,等邓仲和的建议。
“我看,他要说什么,就让他去说好了。只要不是正式的组织决定,就不必理会。”
稍顷,邓仲和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话说得比较隐晦。可以想见,慕新民此时召开这个大会,肯定是要针对刘伟鸿发飙的。《号角》杂志那篇文章一出来,慕新民就迫不及待地召开了常委会议,要给刘伟鸿严厉处分,停职,书面检讨等等,不一而足。那一回未能如愿,慕新民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走组织程序不行,那就是“群众路线”发动全县的干部群众,一起来批判刘伟鸿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只要声势造得够大,就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到时候慕新民就有了和地委领导“讨价还价”的本钱。
或许部分地委领导,也在等这个机会呢!
在邓仲和看来,当此之时,还是应该“主守”他担心刘伟鸿年轻气盛,忍不住又在会议上和慕新民争论起来,就会更加授人以柄。
你们瞧瞧,这个刘伟鸿实在太嚣张跋扈了吧?完全不能批评。犯了那么大的错误,县委书记批评他几句,他竟然就不服气,公然顶撞。这样的干部,哪里还能用呢?
在如今的情形之下,过于强硬,不见得是好事。
过刚易折嘛!
邓仲和特意给刘伟鸿打这个电话,就是要提醒他一下。这位小刘同志的脾气,实在是火爆,邓仲和很不放心。原本邓仲和心里,也不是没有犹豫过。他确实是有点拿不准刘伟鸿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更加拿不准高层的风向到底如何。这个时候全力支持刘伟鸿,不是没有风险的。这十几天来,全国媒体对刘伟鸿口诛笔伐,沸反盈天,似乎刘伟鸿已经“十恶不赦”了。但邓仲和思虑再三,还是决定与刘伟鸿继续“合作”下去。因为,邓仲和发现了一个关键点——《人民日报》并没有刊发驳斥刘伟鸿的文章。
这才是真正最要紧的!
在此之前,《人民日报》三次撰文,力挺改革派,态度不可谓不鲜明。正因为《人民日报》这个鲜明的态度,才最终导致了全国舆论的一面倒。
但刘伟鸿在《号角》上刊发那篇文章已经十几天了,《人民日报》却不见动静。甚至前几天出刊的最新一期《号角》杂志,都刊登了驳斥刘伟鸿的文章。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号角》作为全国性的党刊,本来就是供全国党员干部发表意见的,前一期刊登了刘伟鸿的文章,并不代表着《号角》杂志支持刘伟鸿的观点,后一期看法驳斥的文章,也不代表《号角》的态度就转变了。这个和《人民日报》的社论,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民日报》社论,代表的就是报纸本身的观点。
饶是如此,《人民日报》依旧按兵不动。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央对此还没有统一意见,刘伟鸿的观点,未必就是错误的。
从省里到地区,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一位主要领导就此事明白表态,也能间接地证明邓仲和的推断是有道理的。这些大佬们,也在观察着呢。没有上边明确的信号,谁会轻易表态,跳出来做出头鸟?越是高层的人,在路线问题上越是谨慎。这样的错误一旦犯下了,地位再高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也就这个老慕,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这么“锲而不舍”地咬住刘伟鸿不肯松口。五十几岁的人了,火气忒大,没有一点政治智慧。
邓仲和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邓仲和也没有心思去揣摸慕新民的心理,他只关心自己的事情。
刘伟鸿微笑说道:“县长放心,我知道的。”
邓仲和在电话那边无声地苦笑了一下,他还真是不放心。刘伟鸿的性子,注定不是肯轻易服软认输的。而且刘伟鸿的语气过于轻松,让邓仲和心里更加没底。
“刘部长,这个事情的关键,还在上面。咱们县里,不管是谁,都没有决定权。”
邓仲和又进一步提醒了刘伟鸿一句。
你别跟老慕在会议上吵啊,没意义的。
只会让人家抓住你不尊敬领导的把柄。
“确实如此,谢谢县长。这回我从首都带了点东西,晚上给县长送过去,尝个鲜。”
刘伟鸿哈哈一笑,语气盖发的轻松了。
邓仲和一愣,随即客气了几句,挂断了电话,望着那台电话机,邓仲和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
什么人啊这是?
真的看不透!
第523章批斗会
下午两点多,林庆县的主要领导干部们,陆陆续续来到了县委大会议室。慕新民下的是死命令,全县正科级以上在职干部,包括县人大、县政协在职的副主任,副主席,只要没有出差,没有生病住院,必须出席这个会议。
尽管慕新民一直未曾在林庆县建立起真正的权威,但这种公事还是没有人敢无缘无故都“忤逆”他。何况现在局势很敏感,林庆县最有名的一个“刺头”一着不慎,有可能会被慕新民磨平了。
只要“干掉”了刘伟鸿,慕新民的威望立即就会树立起来。
这是大家公认的。
而且大家心里头其实很渴望来参加这个会议,真的很想看看,这两位牛人“斗法”的火爆场景。大家平日里实在也没什么太刺激的“娱乐”和以往的大会不同,县委书记慕新民、副书记周云舟、县委办主任米贤华,没有姗姗来迟,而是早早就在主席台上就坐了,在等候着干部们大驾光临。
慕新民依旧是老样子,板着一张方验,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欠了他的钱。
干部们本来是三三两两,结伴而来,一路上有说有笑的,进了会议室,一看到慕新民那张板着的脸,顿时一个个都没了声息,变得严肃无比,各自找到位置坐了,挺直腰杆,一本正经。
慕新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今天召开这这个干部大会,就是要“声讨”刘伟鸿,若是大家都嘻嘻哈哈的,还有和威严可言?这个斗争会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严肃地开会,倒一贯是慕新民的老规矩,在省委宣传部的时候,就是如此。只要他板起那张死人脸,效果立竿见影。
其他县领导,也陆续到来。
慕新民的秘书小周带着县委办的几名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地做着接待工作。在每一个位置上都摆放了几份报纸和杂志,全都是最近刊载有驳斥刘伟鸿文章的,而且言辞还很激烈。看上去慕新民为了开好这个会议,做了充足的准备。
这一回,就算不能彻底搞倒刘伟鸿,也要恶心死他。
慕新民接到的,也是“死命令”没有腾挪的余地。
似乎有人对他已经很不满意了,担任县委书记将近一年,非但未能将刘伟鸿压下去,刘伟鸿的声望反倒越来越高了。
如此天赐良机岂能错过。
刘伟鸿单独来的,没有和其他县委领导结伴,甚至也没有和李刚、林格结伴。估计现在李刚和林格心里头还是忐忑不安,刘伟鸿很体谅他们的难处,没有让他们为难。
见到刘伟鸿高大的身形出现在会议室,原本还有些小响动的会议室,忽然变得安静异常,正准备端起杯子喝水的一些干部情不自禁地放下了杯子,屏息静气地望着这位年轻的组织部长,眼里流露出深深的敬畏之意。
慕新民这个大会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刘伟鸿的,却从另一个方面,衬托出刘伟鸿的牛皮!
不是什么人,都能让县委书记召开大会来批判的。慕新民肯定是试验过其他所有的办法俱皆行不通,这才决定搞“群众运动”的。这应该也是慕新民最后的手段了,如果召开这个大会,依旧不能将刘伟鸿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慕新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而刘伟鸿的威望,必将上涨到一个新的高度。
有点“背水一战”的意思了。
刘伟鸿脸带微笑健步来到主席台前排就坐,坐姿看上去比较随意。好像整个会场,反倒以他的神情最为轻松。
两点二十几分,会场上基本上就坐满了人,只剩下县长邓仲和与县政协主席未到了。
会议室内响起沙沙的翻阅报纸杂志的声音。会场气氛如此压抑,大家谁也不好彼此交谈,又不能像个傻子似的,坐在那里发呆而前有报纸杂志,自然要好好看一看了。
这也是慕新民的目的之一。
大家先看看报纸了解一下上面的态度,对于即将要展开的针对刘伟鸿的“大批判”很有好处。不是我慕新民一定要针对刘伟鸿,实在是他这一回犯的错误太严重了,不批判不行啊!
这些文章,与会的干部基本都看过了的,但是现在再看,感觉自然又不一样,似乎觉得刘伟鸿这一回着实是捅了个马蜂窝,情形堪忧啊。
你一个小小的县委组织部长,评判起国家大势来了,还“明目张胆”的批评人家苏共最高领导人,未免太把自己当棵葱了吧?
临近开会时间,邓仲和与一位五十几岁的老同志联袂而来,那位老同志,自然就是政协主席了。
一般来说,县委书记和县长在主席台正中就坐,人大主任与政协主席分列两旁。这一回,邓仲和讲客气,礼让着政协主席在慕新民身边坐了,自己挪动了一个位置。
敬老尊贤,乃是我国传统嘛。
慕新民破例站起身来,与政协主席握了手,从脸上硬挤出一丝笑容,算是见了礼。
“同志们,现在开会!”
与政协主席寒暄过后,慕新民重现落座,立即又变回了死人脸,再也看不到一丝轻松的神情,沉着嗓子,以极其严肃的声音说道。
会议室立即变得安静下来,大家都抬起头,很认真地望向县委书记。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开这个会,原因大家可能都知道了。目前,在我们县里出现了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一种非常危险的观点。有人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提出了怀疑。这个月月初,有人在《号角》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论苏联改革的失误》副标题是《对野心份子提高百倍的警惕》我相信,这篇文章大家应该都已经读过了。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也不用瞒着大家,就是我们今天在座的一位同志,县委组织部长刘伟鸿同志!”
慕新民板着脸,对着面前的麦克风,以颇为激昂的语气,高声说道,因为严肃得过分,加上麦克风可能有点失真,让他的声音听起来多少有点怪异。
虽然大家早就猜到了这个会议的内容,但慕新民明白无误地点了刘伟鸿的名字,还是让会议室内的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凝固了,每个人脸上都再也看不到半丝笑容,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只是眼睛的余光,自然都落在了刘伟鸿的脸上。
刘伟鸿脸色平静如故,不起丝毫波澜,甚至还端起水杯,轻轻喝了一口水,对慕新民声嘶力竭的“声讨”恍若未闻,就好像慕书记正在说的,是另一个人,与他刘伟鸿同志无关。
而具他与会的县委领导,亦是一个个板着脸,不过仔细观察的话,细微处还是略有区别。邓仲和双眉微蹙,眼神比较焦虑。李学智亦是如此,甚至眉头比邓仲和皱得更深。论和刘伟鸿的关系,李学智或许还不如邓仲和那样接近,但论到和陆大勇的关系,邓仲和就远不如李学智了。陆大勇对刘伟鸿的重视,李学智清清楚楚,如今慕新民公然向刘伟鸿“开炮”情势严峻,李学智又不好声援,心中的焦虑,可想而知。周云舟、米贤华一样的神情严肃,不过大家还是从他们眼里看到了一丝振奋之意。
“刘伟鸿同志,我问你,你这样恶意攻击苏联的改革开放,恶意攻击一个社会主义邻国的最高领导人,到底是何居心?”
慕新民声色俱厉。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扬,有点奇怪地问道:“慕书记,这是辩论会吗?我可以发言?”
慕新民一怔。他本来用的是过去“批斗会”那一套,用质问的方式加强语气,令得“批斗”的效果更佳。过去的“批斗会”被批斗对象五花大绑,被牢牢摁住,玩的是“喷气式”哪里敢还嘴了?慕新民只顾着疾言厉色,却忘了这茬。
刘伟鸿就在主席台上端坐着,既没有五花大绑,也没有“喷气式”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打了慕书记一个措手不及。
“不,这不是辩论会,你不要打乱我的发言!”
慕新民愣怔过后,才怒气冲冲地说道。
刘伟鸿笑着说道:“没问题。我就是问清楚一下,不然书记问话,我岂敢不回答啊?”
会议室顿时响起一阵哄笑之声,甚至有人轻轻跺脚,还有人压低声音从嘴里迸出一个“好”字!
牛人就是牛人,随口一句话,就让老慕下不来台。
“严肃点!”
慕新民一张脸黑成了锅底。
心里头那个气啊!
这一阵哄笑之声,就等于是无数的巴掌在打慕新民的脸,简直要被气死了。可是刘伟鸿又没有错,是慕书记自己搞错了场合和语气,又怎能怪人家刘部长“搅乱会场”邓仲和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刘伟鸿还真能“搞”这么不阴不阳地来上一句,顿时就将老慕苦心创造出来的严肃气氛毁得一干二净,一不小心,这个“批斗会”又有可能变成闹剧。小小年纪,焉巴坏啊!
第524章输了,输得很彻底!
严肃点!
眼见得会议室内,依旧在回荡着哄笑之声,慕新民一口血差点喷了出来,忍不住又是一声怒吼,还“砰”的一声,重重一掌拍在了会议桌上。
这一下巨响让大家都吓了一跳,连忙闭上了嘴巴,重新将目光聚焦在慕新民的脸上。只是刚才严肃无比,还带着畏惧之意的眼神,这会子可完全变了,那种嘲讽的神色,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这么多嘲讽的眼神,就像是许多无形的刀子,直刺慕新民的脑海。
丢人啊!
慕新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拍着桌子,将在座的每一个家伙都大骂一顿,从头骂到脚,方能消解心中那股剧烈无比的郁闷之气。
可是又能怪谁呢?
这个刘伟鸿,竟然如此妖孽!
论到斗争的手段,双方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刘伟鸿挥洒自如,随口一句话,就能让他阵脚大乱。
好不容易,慕新民强行压下了心中的狂暴怒火,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对着稿子,干巴巴地“照本宣科”却是再也不敢随便使用“质问句”了,省得又让刘伟鸿钻了空子。
这妖孽,真不好对付!
时间渐渐推移,会议室的秩序才又慢慢好转,大家的心思,终于再次回到正经事上头来了。不管刘伟鸿“斗争”的手段多厉害,这一回怕也不好过。毕竟那篇摆在那里,报纸上批驳的文章也摆在那里。可以说,刘伟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和整个理论界在作对。
年轻气盛啊!
慕新民干巴巴地念了一阵稿子,心头那股愤懑之气,渐渐地理顺了,便又开始在讲话的时候加了些抑扬顿挫的语气,还不时挥舞一下手臂,以增强自己的语气。
慕新民准备是很充足的,逐条逐条地驳斥刘伟鸿那篇文章的观点。有些东西,是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