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16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有效果了!”

    何矿长禁不住大声叫道,语气极其惊喜。

    刘伟鸿马上说道:“快,把剩下的两个沙排都丢下去,彻底堵住口子。”

    “好!快快,放第二个沙排!”

    何矿长挥舞着双手,大声喊叫。

    两台机械再次慢慢移动,十几分钟后,剩下的两个大沙排再次扔了下去,大漩涡基本上消失了,只在附近形成了一些小小的漩涡。

    刘伟鸿脸上露出笑容,随即下令:“快,把其他沙包都弄过去,四周垒起来,垒严实点,彻底堵住它!”

    说着,刘伟鸿附身抓起一个沙包,腰背叫劲,就甩在了肩膀上,扛着沙包,大步向河中央走去。这麻袋虽然没有完全装满泥土,也差不多有一百五六十斤重,刘市长竟然一个人就扛了起来,顿时将一大堆人看傻了眼。

    我的乖乖,这是市长还是举重运动员啊?

    连对刘伟鸿十分熟稔的朱建国,也有点傻眼。这个家伙,还真是一身蛮力啊。若非如此,也不会纵横篮球场无敌手了。

    不过大家的惊讶并未持续多久,便一个个吆喝着,抬起沙包,争先恐后地向河中心走去,围绕着四个大沙排,垒起一道沙堤,将河水都挡在了外边。

    口子算是彻底堵住了。

    朱建国长长舒了口气,拍拍刘伟鸿的肩膀,伸出大拇指:“伟鸿,还是你的脑子好使!”

    刘伟鸿早已泥泞满面,变成了一个泥猴子,咧嘴一笑,说道:“专员,走,回指挥部去,可以部署井下救援了。”

    “好,走!”

    朱建国一拍手,大伙儿随即向着指挥部进发。

    赶到指挥部的时候,正好几台越野车和卡车开了过来,车门上写着“青峰矿务局”的字样,在指挥部不远处停下,二十几条汉子跳下车来。

    朱建国惊喜地说道:“是青峰矿务局的救援大队赶过来了。好,来得很及时,刚好赶上了。”

    刘伟鸿也舒了口气。不管怎么说,现在确实太需要专业的救援队伍了。青峰矿务局救援大队果然来得很是及时。

    第663章当务之急

    青峰矿务局派了一位副局长亲自带队。副局长姓张,四十几岁的样子,脸上颇有风霜之色,可见也是常年在外工作的,至少是以前有过这方面的工作经历。

    张副局长进了指挥部的大帐篷,做了自我介绍。

    曹振起立即迎了上去,与他紧紧握手,说道:“张局长,欢迎欢迎,我是浩阳地委书记曹振起,你们来得太好了!”

    “曹书记,不客气,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曹书记,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基本的情况?”

    看得出来,张副局长也是个专注于工作的人,寒暄一句,马上就切入了正题。

    “当然当然,张局长,请!”

    曹振起连忙将他领到地图前,紧跟在张副局长之后的,还有两名三十几岁的精壮汉子,估计是救援大队的实际负责人。

    帐篷里,其他地委领导已经不在,估计是休息去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熬夜的。只有宋晓卫和军分区司令员还在。此外红旗煤矿的矿长杨建忠也在。他是“正主”不坚持不行。

    几个人都是满眼红丝,疲惫不堪。

    当下杨建忠强打精神,给张副局长等人介绍了基本的情况。

    张副局长一听,马上说道:“曹书记,当务之急,是先堵住入水口。加大排水的力度。同时马上组织突击队,准备下井去清理淤泥杂物,开辟救援通道。”

    这个时候,朱建国大步走了进来,说道:“曹书记,入水口已经堵住了。”

    曹振起脸露喜色,连声说道:“堵住了?太好了太好了,张局长,下一步应该怎么开展工作?”

    别看曹振起是地委书记,在这个时候,态度还是很端正的,没有胡乱摆地委书记的架子,而是选择了相信专家。

    “排水!组织突击队!”

    张副局长再次重复了一遍:“曹书记,我们去井口看看!”

    “好的,张局长,请!”

    曹振起亲自陪同张副局长等人,走出指挥部。朱建国,宋晓卫,刘伟鸿等人连忙跟了上去。

    一来到井口,就看到救援队的十几个小伙子,已经从车上搬下来好几个大功率的水泵,准备安装。看来他们得到求援电话之后,知道是发生的透水事故,就从矿务局带了这些水泵过来。专业的救援队伍,果然就是不一样的。

    张副局长一见井口那些五花八门大大小小的水泵,就蹙起眉头,说道:“根据刚才杨矿长介绍的情况来看,井下积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些水泵远远不够。曹书记,我建议立即再征集一批水泵过来,功率越大越好。可以同时从几个井口抽水,加快速度。”

    曹振起说道:“已经抓紧调集了。事发突然,一时之间难以调集那么多的水泵。”

    张副局长点点头,说道:“现在已经堵住了入水口,这就好办多了。曹书记,求援的措施还是很得力的。我看,先组织一个小队,下井去摸摸情况再说。”

    曹振起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杨矿长,你马上调集几个熟悉井下情况的老矿工,和救援队的同志们一起下井去摸一下情况。”

    “好的好的……”

    杨建忠一迭声地答应,拔腿就跑。

    张副局长转身朝身后一名精壮汉子说道:“小肖,你带几个人下去看看。”

    小肖连忙答应了一声,随即来到救援队跟前,点了几个名字。那几个被点到的小伙子,就开始穿工作服,佩戴下井的设备。一切都有条不紊。

    不多时候,杨建忠也领了几名矿工过来,说道:“曹书记,这是我们矿里最有经验的矿工,都是带班的班长,这位是安全生产科的梁科长。穿水的时候,他就在现场。”

    梁科长是一名三十六七岁左右的汉子,脸上颇有惭愧之色。显见得他也觉得此番穿水事故,身为安全生产科的科长,他是有责任的。

    曹振起倒是没有责怪他,反倒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梁同志,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现在最关键的是救人。能够救出一个,就是一个胜利!明白吗?”

    梁科长的眼泪就淌下来了,重重点了点头,说道:“是,曹书记!我一定全力以赴!”

    “嗯,好。你们准备下井,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刘伟鸿忽然说道:“曹书记,我也下井去看看。”

    “不行!”

    曹振起想都没想,立即摇头:“刘市长,你的岗位在指挥救援的位置上,你不能下井。”

    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朱建国也马上说道:“伟鸿同志,不要冲动!”

    神情罕见的严厉。

    开玩笑呢!

    刘中原主席的孙子,朱建国会同意他在这种情况下下到矿井底部去?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谁能担待得起?

    张副局长有点诧异地问道:“这位是……”

    刘伟鸿忙即说道:“张局长,我是刘伟鸿,浩阳市市长。我想下井去亲眼看看情况。”

    张副局长显然也吓了一跳,禁不住上下打量了刘伟鸿几眼。这个满身泥水的年轻小伙子,乍一见,还以为他是个矿工呢,居然是浩阳市的市长?太离谱了?

    稍顷,张副局长才强压惊讶之意,笑着说道:“刘市长,你的这种精神,我非常钦佩。但是,你不能下井。这是很专业的工作,井下情况非常复杂,每个人都要照顾好自己的安全。”

    这个话的言外之意就非常明确了:小刘市长,你还是消停点,别下去碍手碍脚。当是开大会做报告呢?到了井下,你就是一累赘!

    朱建国随即借口道:“没错,伟鸿,张局长说得有道理。井下的情况,你不熟悉,帮不上忙。到时候同志们还要分神来照顾你。”

    朱建国也是真的急眼了,这才直截了当地将“累赘”的意思说出了口。好在以他和刘伟鸿的交情,他这么说也不算过分。

    刘伟鸿不由苦笑起来。他刚刚要求一起下井,也是基于他一贯的工作作风,对工作极度的认真负责。其他的倒是没有想得太多。现在被朱建国和张副局长你一言我一语,批得晕头涨脑的,都不好怎么开口了。想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呢。

    曹振起说道:“刘市长,你要相信救援队的同志嘛,他们会把情况搞清楚的。”

    刘伟鸿无奈,只得点头应诺:“好的,曹书记。”

    在张副局长的安排下,救援队的小肖队长带着五名救援队员,背着氧气筒,和五名同样背着氧气筒的资深矿工,开始陆续下井。

    透水事故,不是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上层矿井的破坏不会很严重,吊车等井下交通工具,也一样能够使用。

    矿井深达两百多米,下去查探情况,来回一趟不是那么容易,少说也得一两个小时。

    七月的太阳很毒,虽然还是大清早,在外边站久了,也晒得人头晕。曹振起便邀请张副局长等人回帐篷里略事歇息。曹振起和大家一样,熬了个通宵,此刻也有些稳不住了,脚下开始虚浮。毕竟五十来岁的人了,岁月不饶人啊。

    帐篷里也一样热气腾腾的,蒸得比较厉害。

    刚刚一坐定,杨建忠已经安排矿上的工作人员,送了早餐过来。地市一二把手都在,杨建忠自然要竭尽全力搞好招待,早餐很是丰盛,稀饭,豆浆,包子,馒头,花卷,油条,咸蛋,小菜等等,一应俱全,做工很是精致。

    红旗煤矿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杨建忠心下甚至惴惴不安。虽然依照现在的分析,是一起意外事故,不小心打通了河道。不过毕竟有三十七名工人困在了井下,万一救援不力,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也够他这个矿长喝一壶的。

    现在杨建忠必须要竭尽全力为几位领导服务好,希望领导在事后能够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当然,后续的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该跑的要跑,该送的也得送。难道真的还希望几个包子馒头就能求得平安?

    曹振起便招呼道:“来来,大家一起吃早餐,都辛苦了。杨矿长,其他的同志,早餐都有?特别是救援队的同志,一定要保证好后勤供应。”

    杨建忠忙即说道:“有的有的,都准备好了,请曹书记放心。后勤供应,绝不会短缺的。”

    “嗯,这就好!”

    曹振起点点头,当先端起面前的稀饭,喝了一口,又夹了点榨菜吃了。别看熬了一夜,肚子里咕咕叫,真的吃起来,又没了胃口。人上了年纪,又劳神费力,就是这个样子的。

    朱建国的胃口,比曹振起要好,他的身体底子本来也好过了曹振起,能吃能喝。刘伟鸿更是毫不客气,人家一个包子还没吃两口,他已经抓起了第二个。充沛的体力,是要靠足够的食物来支撑的。

    曹振起喝了几口稀饭,转向张副局长,问道:“张局长,依你的经验看,救援的结果会怎么样?”

    张副局长赶了一晚上的路,也是饥肠辘辘,一边大口吃着吃包子一边说道:“曹书记,这个可没准,关键要看当时井下的工人,经验是不是丰富了。我刚才看了地图,五号井不远处就有一条回风巷,他们要是能够及时撤退到那里,就有生还的希望。”

    曹振起点点头,神情忧虑。

    第664章还有幸存的工人

    上午九点,大批的潜水泵运到了工地。事发仓促,这些调过来的潜水泵大小不一,型号各异,新旧不同,五花八门的。但不管怎么样,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杨建忠马上安排人手,将这些水泵安装起来,全力排水。

    十一点钟左右,下井查探情况的救援队员回到了地面,一个个大汗淋漓,衣服完全湿透了,身上乌黑一片,都不大看得出工作服原来的颜色。

    领队的肖队长一口气喝了两碗茶水,才喘息着汇报了情况。

    五号井的积水已经比较深了,根据刻度来看,积水深达上百米,左右通道全部淹没。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及时进入回风巷。”

    肖队长最后说道。

    曹振起马上问道:“那有没有办法马上查探回风巷里面的情况?”

    肖队长摇摇头,说道:“没办法。必须要先排掉积水,然后马上跟进清理巷道里的淤泥和杂物,下降到与回风巷差不多的深度,才有办法打通联系。”

    曹振起便扭头望向张副局长:“张局长,你的意见呢?”

    张副局长说道:“现在只能这样了。马上组织突击队,下井去清理淤泥和杂物,水位下降一米,就清理一米。暂时只要清理一条巷道,别的地方可以不管。咱们抓紧时间,组织好几个突击队,轮流接力,保证进度。”

    曹振起想了想,说道:“好,就按照你的方案处置。”

    当下大家又再回到指挥部,曹振起召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将任务分配下去,叮嘱道:“张局长,杨矿长,一定要注意救援队的安全,进度要保证,安全更要保证,不能再发生意外事故。”

    张副局长和杨建忠点头称是。

    刘伟鸿说道:“曹书记,朱专员,李司令,宋书记,你们几位也忙了一天了,先请回去休息,我留在这里协助救援。现在张局长和救援队到了,他们经验丰富,是可以信赖的。”

    刘伟鸿这么说,亦是题中应有之义。红旗煤矿是浩阳市属煤矿,出了安全事故,他这个市长责无旁贷,必须坐镇现场指挥救援。而且他很年轻,不过二十五岁,身体强壮,体力充沛,自然也是应该他留下,请曹振起他们回去休息。

    曹振起倒是没有反对,说道:“那好,我们先回市里去处理一下其他的工作,再过来。”

    以他的年龄,坚持了一个通宵没有合眼,也确实有点难为了。再说,这个事,也必须由刘伟鸿去负责善后。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曹振起可不愿意为刘伟鸿去分担这个责任。

    宋晓卫犹豫了一下,说道:“曹书记,我留下来。我和刘市长一起留在这里,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也好相互商量。”

    这个态也是必须表的,他也比较年轻,还是浩阳市委书记。

    曹振起犹豫了一下,说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排水,清理巷道。事务性的工作,没必要留下这么多领导干部在这里。你也一夜没合眼了,先回市里去,休息一下。救援工作当然是最重要的,但市里其他工作也不能落下。”

    所有的责任都由刘伟鸿去承担。宋晓卫留在这里,要是救援成功还好说,救援失败,他身为市委书记,只怕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又何必一定要留下来?

    关键时刻,自然亲疏有别。

    对曹振起的心思,刘伟鸿明白得很。不过眼下,他没有丝毫兴趣与他们去计较这些东西。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也没什么。刘伟鸿本就做好了独立承担的心里准备。

    “宋书记,你也请回市里去休息,曹书记的指示很英明,市里的正常工作,也不能停顿下来,还是需要你回去主持大局的。”

    刘伟鸿淡然说道,语气很是平静。

    这事件的种种厉害关系,宋晓卫早就想通了。矿难事故发生的时候,刘伟鸿刚好请了婚假,宋晓卫很不爽。这就意味着,他要独立面对这个事故的善后处理。现在刘伟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那就最好。刚才那个表态,不过是形势严禁,不得不然。如今曹振起有明确指示,刘伟鸿也明白表态,他自然不会再“固执己见”了。

    “既然如此,那好,我先回市里去处理一下工作。”

    当下曹振起等人鱼贯离开了指挥部,朱建国紧紧握住刘伟鸿的手,低声说道:“伟鸿,沉住气,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回去休息一下,马上就会赶过来。”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好,请专员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目送着曹振起等人离去,刘伟鸿随即和张副局长等人,开始安排组织突击队的事情。这一点,当然要着落在杨建忠身上。

    “杨矿长,现在红旗煤矿其他矿区的施工,都暂时停下来,马上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要排除所有的安全隐患之后,才允许继续下井工作。”

    刘伟鸿眼望杨建忠,沉声说道。

    杨建忠抬手抹了一把汗,连连点头,说道:“是的,刘市长,已经都停下来,正在进行安全检查。”

    不知为什么,面对刘伟鸿的时候,杨建忠总是有点紧张,比面对曹振起朱建国等地委的大领导还要紧张,或许是因为县官不如现管。

    “那好。那就马上将经验比较丰富,体力比较充沛的矿工组织起来,组成突击队,立即下井清理巷道。”

    “是!”

    杨建忠一边点头应诺,一边就往外跑。

    “等一下。”

    刘伟鸿又叫住了他。

    “你把矿里的几个副矿长都一起叫过来,大家分一下工,轮流值班。要保证指挥部随时都有一位熟悉情况的负责人在。”

    “好的好的……”

    杨建忠等了一下,见刘伟鸿没有别的吩咐,拔腿就出了帐篷。

    张副局长便饶有兴趣地望着刘伟鸿。这位刘市长,年纪轻轻,却是极有决断,处理事情有条不紊。不怪这么年轻就能做到市长。

    不一会,向耘走了进来,说道:“市长,你先去冲洗一下,休息一会。”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等安排好了事情再说。”

    非常时期,杨建忠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就组织了三支突击队,在青峰矿务局救援队的率领下,进入矿井开始清淤工作。数十台水泵全力工作,已经开始见到效果了,水位在缓慢地下降。

    中午时分,云雨裳也赶到了指挥部,给刘伟鸿带来换洗的衣服。昨晚上,向耘送她回浩阳市内,就请她住在浩阳宾馆三零六号套房。那里本来就是刘伟鸿的临时住处。

    熬了一天一夜,饶是刘伟鸿精力充沛,两眼也布满了血丝,坚毅的脸庞上,露出了丝丝的倦意。云雨裳一见之下,自然大感心疼,柔声说道:“卫红,你先休息一会。不休息好,脑子不清醒,很容易做错决定。”

    云姐姐不愧是自小看着刘伟鸿长大的,对丈夫的脾性了如指掌,知道什么话才能真正打动他。

    果然,刘伟鸿就点点头,说道:“好,我就休息一会。不过,洗澡就不必了,就这么躺一会。”

    云雨裳也不坚持,说道:“那好,你就在这休息。”

    非常时期,小节就不拘了。

    指挥部的帐篷内,没有行军床,刘伟鸿就躺在椅子里,闭上了眼睛。云雨裳就坐在一旁,轻轻握住了他的手,生怕他摔下椅子。

    清淤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矿井之下,氧气缺乏,巷道也十分的狭窄,容不下太多的人展开工作,只能一点点地清理淤泥和杂物,进展比较缓慢。而且救援突击队在井下的作业,极其耗费体力,不到三四个小时,就必须换上一班新人。同时救援队也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搜索,希望能够尽快与可能幸存的矿工取得联系。

    一直到晚上,依旧没有任何振奋人心的消息。

    刘伟鸿下午只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就再也睡不着了。

    次日一早,朱建国又赶了过来,一进门就问道:“伟鸿,进展怎么样?”

    刘伟鸿双眉紧蹙,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水位倒是下降得比较快,但清淤工作很慢,要到达回风巷的平行位置,至少还得一天时间。”

    “那有没有什么消息?”

    “暂时没有。专员,大型钻探机调过来没有?如果有了消息,这个东西真有可能用得上的。”

    朱建国点点头,说道:“已经在路上了,从青峰地勘大队调过来的。这东西太笨重,运输要花不短的时间,估计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到达。”

    朱建国做事,倒也不含糊。

    刘伟鸿便不再多言,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耐心等待了。

    朱建国在指挥部待到中午,安慰了刘伟鸿几句,赶回了市里。

    又过了一天,救援队的肖队长忽然从井下出来,冲进指挥部,很激动地说道:“刘市长,有消息了,回风巷那边很可能还有幸存的工人……”

    刘伟鸿“呼”地站了起来,急急问道:“有多少。”

    “现在还不清楚,但肯定还有活着的。”

    “马上救援!”

    第665章成功救援

    大功率的钻探机在矿井上方树立起来,开始钻孔。

    曹振起、朱建国、宋晓卫等地市领导再一次全部赶到现场,整个矿区都沸腾起来。

    回风巷里还有活着的矿工!

    这已经是矿难发生的第五天,救援队确定,要打通回风巷救人的话,至少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而且必须特别小心,在救援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塌顶事故。

    刘伟鸿随即指令,必须小心施工,不可冒进。

    被困的工人要救,救援者的安全,一样要保证。考虑到工人们已经被困在矿井下五天四夜,体力消耗极大,随时可能发生不测,刘伟鸿断然下令,用大功率钻探机向回风巷钻孔,想办法输送氧气和其他必须的生存物资。

    这在国外矿难营救之中是有成功先例的。

    当然,这个先例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二十一世纪,目前国内尚未有过先例。紧急从青峰地区地勘大队调过来的大型钻探机,也不是专业的营救设备,而是地质勘探设备。加之地表距离回风巷垂直距离近两百米,要钻一个足够大的空洞输送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资,碰运气的成分极大。

    回风巷的宽度只有三米左右,在两百米的垂直距离上,以超过两百毫米的钻机打孔,终孔位置刚好打通回风巷,没有准确的标高和经纬度定位,难度非常之大。所幸红旗煤矿提供了准备的地图,刘伟鸿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进行尝试。最多是不成功,也没有损失。如果什么都不做,那就更加没希望了。

    无可否认,这样的生命大营救,是需要一些运气成分的。

    要碰碰这个运气!

    一定要尝试一下。

    等曹振起等人赶到的时候,大功率钻探机已经怒吼着开始钻孔了。曹振起朱建国问清楚了情况,谁也没有反对。

    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

    同时红旗煤矿组织了一支精干的井下突击队,在青峰矿务局救援大队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在井下进行掘进作业,争取早日打通回风巷,将被困矿工救出来。

    也有人建议直接从回风井下去救人,随即被张副局长否决。

    在煤矿安全生产规定中,回风井是不允许作为人员升入井井筒的,回风井根本就不允许大量的电源及电器机械设备的存在,极易引发不可测的安全事故。导致发生二次人员伤亡,不但营救不了被困的工人,还有极大的可能危及到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旦回风巷发生事故,所有的救援希望随即破灭。

    不能冒这样的险,还是要从其他方向掘进,打通回风井,才是合理的救援途径。

    没有人反驳张副局长的意见,张副局长才是矿难救援的权威。发生二次伤亡的风险,谁也冒不起。

    救援过程依旧是十分紧张而且枯燥的,进展很缓慢。

    曹振起等地市领导留下一些指示之后,再次离开现场,返回了市里。红旗煤矿营救指挥部的实际负责人,还是刘伟鸿。

    下午时分,地勘大队的负责人走进指挥部帐篷报告,第一次钻孔失败,没有能够打通回风巷。

    “再钻!”

    刘伟鸿毫不犹豫地下了命令,平静的脸庞上露出坚毅无比的神情。

    地勘大队负责人一声不吭地离开了指挥部。

    “刘市长,用大功率钻机打孔营救被困的矿工,这在全国都没有先例。恐怕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难度是很大啊。”

    张副局长望着刘伟鸿,焦虑地说道。

    这几天,张副局长都和刘伟鸿呆在一起,教授了刘伟鸿很多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和矿难救援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位凭着实干苦干升上来的技术性官员,刘伟鸿对他极为敬重。张副局长对这位年轻市长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五天四夜,刘伟鸿几乎是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救援现场。整个救援有条不紊地进行,固然有赖于救援队的指挥,刘伟鸿协调各种人力物力,亦是功不可没。

    张副局长不知道刘伟鸿的出身来历,却对刘伟鸿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感佩服,两人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关系也变得密切起来。

    刘伟鸿苦笑一声,说道:“张局长,我们有选择吗?”

    张副局长默然点头。

    矿工已经在井下被困了五天四夜,没吃没喝,体力消耗已经到了极限。任何一分钟的耽搁,都有可能造成一条生命的流逝。所以,哪怕钻孔营救的几率再低,也必须尝试。

    如同刘伟鸿所言,没有别的选择。

    沉默一会,张副局长咧嘴一笑,说道:“刘市长,也不要太担心了。我是无神论者,但是这样的事情,有个时候确实要求老天保佑的。”

    刘伟鸿轻轻摇摇头,说道:“我也希望老天开眼。”

    又是漫长的一夜过去。

    第六天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来,钻探机那边忽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之声,刘伟鸿和张副局长急忙从指挥部冲出去,向着钻探机方向疾奔而去。

    “打通了,打通了……”

    钻探机那边的十几个人高声大叫起来。

    刘伟鸿跑到近前,急急忙忙地问道:“打通了吗?”

    “是的,刘市长,打通了,下面有了回音……”

    地勘大队的负责人将一片分不清楚颜色的破布递到了刘伟鸿的手里,满脸激动之色,说道:“这是下面的矿工系在钻头上的信!”

    刘伟鸿急忙抢了过来。

    仔细分辨一下,还是可以隐约猜到,这是一个矿工从背心上撕下来的布片,上面似乎是写了几个字的,但现在自然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但是不要紧,这块布片在井下被系在钻头上,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下面确实有人活着,而且,刚好发现了钻头的位置。

    “太神奇了,真是奇迹!奇迹!”

    连多年从事救援工作的张副局长也忍不住大声叫喊起来,兴奋不已。

    第二次钻孔,不但准确无误地打通了回风巷,而且刚好被困住的工人们发现了钻头的位置,这中间,确实是需要极大的运气,说是奇迹一点都不过分,冥冥中似乎真的有天意,在眷顾着这些被困的工人。

    刘伟鸿强行按捺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问道:“侯队长,有没有办法送些食物和水下去?”

    侯队长说道:“太大的东西不行,直径要小于十公分,就可以试一试。”

    “好,我们马上准备,送罐装的食物和水,给他们送下去。”

    刘伟鸿随即做了决定。

    救援指挥部随即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各项工作。尽管救援现场有点乱,但刘伟鸿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掌控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六天五夜,救援工作一直都是井井有条地进行着,人手调配极为顺手。

    中午时分,两百多罐罐装食品和水,通过钻孔,顺利输送到了回风井。与食品和水一起送到井下的,还有几个照明用的手电筒和纸笔。随即,地表收到了下面矿工的回信。

    信上说,目前回风巷里有三十二名矿工在,多人受伤,其中两人伤势极其严重。另外还有五名矿工,下落不明。急切盼望救援。

    见到这封回信,地表再一次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许多聚集在矿井附近的被困矿工的家属,情不自禁地跪倒在泥泞的黑水之中,痛哭失声。

    最少还有三十二个人活着!

    这是一个极其振奋人心的消息。

    刘伟鸿的双眉却紧紧蹙了起来。有两名矿工伤势极其严重!这个让刘伟鸿十分揪心。

    “张局长,还要多久才能打通回风巷?”

    井下的掘进进度,张副局长一直都在掌控的,救援队的两名负责人轮流带着突击队下井,每次上来都要向他汇报进度。

    “可能还需要两三天时间……刘市长,这个急不得,我看还是想办法送一些消炎药品下去。眼下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刘伟鸿默默点头。井下的工人谁也不是医生,而且漆黑一团,仅仅凭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芒,也无法判定两名受伤矿工的真实伤势如何。送消炎药品下去,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一种无奈手段了。

    面对着大自然的“威力”一贯强势过人的刘市长,心中也涌现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条生命通道,被困在井下的三十二名矿工,获救的希望就大大的增加了。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抓紧掘进!”

    张副局长点点头,说道:“这样,我亲自下去!”

    刘伟鸿望了他一眼,伸出双手,和张副局长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三天之后,突击队终于打通了回风巷,将被困的三十二名矿工全都救了出来。当第一名获救的矿工被抬出井口的时候,整个矿井周围都沸腾起来,欢呼声,鼓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镁光灯闪烁不已。

    得知消息的曹振起等地市领导,早早就赶了过来,在这里等候了,浩阳日报社的记者们自然也跟随而来,拍下了地委曹书记亲切问候被救矿工的一幕。

    至于刘市长,自然要谦让一旁了。

    第666章特别的遗书

    浩阳市委会议室,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正在召开。

    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这个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就是红旗煤矿“七二矿难”的善后事宜。经过九天的营救,红旗煤矿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的三十七名矿工,救出三十二人,其中两人伤势严重,一名矿工在送医院抢救的途中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亡,另外一名正在抢救之中。

    剩下的五名矿工,已证实遇难,找到了遗体。在事故发生的时候,他们也及时进行了撤离,但离回风巷太远,没能赶到,躲在另一处狭窄的矿道里,窒息而亡。

    红旗煤矿“七二矿难”导致六名矿工遇难,十几名矿工负伤,具体经济损失还在统计之中。

    市委书记宋晓卫的面前,摆放着一个矿帽。

    这是遇难矿工李清文的安全帽,帽外檐用粉笔写着:骨肉亲情情难舍……欠我娘200元,欠高曙华100元,帽里侧是写给妻子最后的交代:玉莲,教育好儿女,孝敬父母,将来定有好报。一定要火葬!还有别人欠自己的款:押金1650元,邓继生1000元,加班工资500元,周晓文1000元,龚伟民50元。

    帽子的矿灯上方,“李清文遗书”五个字赫然在目。

    李清文就是那五名窒息而亡的矿工之一,而且是五人之中唯一的正式工。

    宋晓卫慢慢拿起那顶矿帽,开始宣读李清文的遗书。读了几句,宋晓卫便泣不成声,会议室内一片唏嘘,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刘伟鸿沉着脸,双手在桌面上紧紧握在一起。他没有流泪,他是第一个看到这份特别遗书的人。当时在场的人,很多都流泪了。

    这份遗书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李清文的家在浩阳市益河区小桥村,李清文读过高中,成绩优异,最大的理想是考大学当诗人。但是他这个梦想未能实现。因为他家庭很贫寒,为了弟弟能够有钱求学,他主动放弃了学业,成为一名小煤窑的挖煤工。

    前几年红旗煤矿招工,他考上了,成为红旗煤矿正式的井下工人。有一段时间,他曾被矿里调到地面上工作,不过李清文考虑到下井工作收入多一些,只在地面上工作了三个月,就坚决要求下井工作。

    事实上,井下工人的工资,也多不了多少。这么多年来,李清文一直都拿着微薄的工资,尤其是结婚之后,上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下有一双年幼的儿女,妻子周玉莲在家务农,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艰辛。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李清文依旧没有放弃自己成为诗人的梦想,只要一有空就开始诗歌创作。

    这是一个活得真实的人,一个活得无比干净的人。

    尽管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矿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的只是坦坦荡荡而来,坦坦荡荡而去,不欠任何人一分钱的债。

    念完矿帽上的遗书,会议室里的空气就想是凝固了一样,谁也不说话。只有轻轻擦拭泪水的声音。

    “同志们,多好的工人啊……这就是我们的群众,是我们普通群众的生活……看到这份遗书,我们无法不流泪……”

    良久,宋晓卫才哽咽着说道,刚刚擦完的泪水,又流淌了下来。

    看上去,一贯沉着冷静,涵养甚好的宋书记,在这一刻也动了真感情。没有人怀疑宋晓卫是真情流露。不管是什么人,内心深处,总有一片柔弱之处,总会有被触动的时候。

    但显然,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不仅仅是为了凭吊这位遇难的矿工李清文和其他几名遇难矿工。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讨论。

    “同志们,灾难已经发生了,逝去的生命无可挽回。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怎样处理红旗煤矿七二矿难的善后事宜。刘市长,请你先谈谈你的看法。”

    宋晓卫再一次擦干了眼泪,望向刘伟鸿,低沉地说道。

    刘伟鸿点点头,神情十分沉重,沉默了一下,才缓缓开了口:“宋书记,各位同志,首先,我在这里向市委做深刻检讨!”

    刘伟鸿此言一出,在座诸人眼里都闪过一抹惊异之色。

    深刻检讨!

    一贯强势无比的刘市长,也会当众检讨么?而且是在这样的会议上,在矿难善后事宜的会议上,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深刻检讨。

    这与大家心目中强势市长的形象相差太远了。

    “红旗煤矿七二矿难的发生,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调查定性,到底是意外事故还是人为事故,但发生了矿难,造成六名矿工不幸丧生,身为市长,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请求市委,给予我党纪政纪处分!”

    刘伟鸿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大家大吃一惊。

    一般发生了这样的事故,领导者避之唯恐不及,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洗清自己,尽可能将自己从漩涡里摘出来。这位倒好,事故尚未定性,先就请求处分了!

    许多人心中都升起了疑虑:刘市长这是在故作姿态,还是真心愧疚?

    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不明白!

    大家便小心起来。

    在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上,在刘伟鸿同志身上,发生了“不明白”的事情,确实需要小心一点了。谁也不知道这位市长接下来会出什么牌。

    刘伟鸿不按常规出牌,是出了名的。

    宋晓卫轻轻摆了摆手,沉声说道:“刘市长,现在暂时不谈处分的事。事故还没有定性嘛。我们先考虑善后事宜。”

    宋晓卫这话,说得颇合身份,一把手的气度展露无遗。不管他心里是不是很渴望看到刘伟鸿吃瘪,至少此时此刻,不能随便“落井下石”那也太着相了。只要定性下来,是人为安全事故,刘伟鸿就算不自请处分也跑不掉。如果定性为意外事故,那么刘伟鸿自请处分,处理起来也必须慎重。毕竟有些先例是不能随便开的。

    意外事故就处分市长,那以后在座诸位,谁能是安全的?

    官场斗争,也是有规则有底线的。为了击败对手,使用了不合规矩的手段,有时候就是自掘坟墓,时时刻刻要提防着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往大里说,宋晓卫身为市委书记,浩阳市的任何功劳都有他一份,同样,任何事故,也有他一份责任。

    “好,善后事宜,我这里有个初步考虑,说出来供大家参考。第一,当然是安抚死者家属,进行赔偿。这个事情,我会责成市劳动局、民政局和红旗煤矿,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一起会商办理。第二,是继续清理红旗煤矿三号矿区五号井的积水和淤泥,尽快恢复生产。第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大整顿活动。这个工作,由能源管理公司和煤炭局、矿产局会同相关部门一起进行。彻底地查一查全市煤矿的安全生产设施和手段是否齐备。根据我们现在的初步了解,七二矿难发生时,井下被困的三十七名矿工,只有八名正式工,其他二十九人都是临时工。井下作业的经验不够丰富。这一回能够救出那么多人,要算是运气非常好的了……”

    刘伟鸿缓缓说道。

    宋晓卫点了点头,说道:“我看这样可以。请市政府那边成立一个专门的善后事宜处理小组,统一处置七二矿难的善后事宜。”

    刘伟鸿说道:“嗯,这个处理小组,我亲自挂帅。”

    党群副书记刘庆隆说道:“宋书记,刘市长,是不是还应该成立一个事故调查小组?”

    发生了这样的矿难,总是要给事故定个性的。

    宋晓卫随即说道:“这个当然。我看这个事故调查小组,就由庆隆书记亲自挂帅。从煤炭局,矿产局,劳动局抽调部分人员组成,尽快把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做一个定性。这?(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