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清楚,做一个定性。这对善后处理,也是很有必要的。”
宋晓卫这个指示,有点出人意料。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是肯定的,但由刘庆隆这个党群副书记来担任调查小组的组长,似乎不是那么搭界。但仔细想想,却也只能如此安排。
发生了重大矿难事故,主管部门肯定是有责任的。红旗煤矿的主管部门,就是市政府,刘伟鸿还兼任着能源管理公司的总经理,算得是当事人了。他不可能去担任这个事故调查小组的组长。市委四名副书记,除了刘伟鸿之外,古建轩不管事,周鹏举是政府常务副,刘伟鸿的直接下属,都不合适担纲这个事故调查组的负责人。这个担子,就只能落在刘庆隆肩膀上了。
其他市委常委,更加不可能出任调查组长,威望完全不够。
刘庆隆是曹振起的亲信,和宋晓卫关系密切,相信他一定会“秉公执法”的,至少不会向着刘伟鸿。
“好的,宋书记。”
刘庆隆亦不推辞,欣然领命,眼神不经意间在对面的刘伟鸿脸上瞥过。
刘伟鸿没有任何表示。
不管调查组最终如何定性这个事故,眼下他的心思暂时都还不放在这上头。
宋晓卫又征求了其他人的看法,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那好,那就照此办理,尽快处理好这个事情。”
第667章米哈伊尔
浩阳市人民医院外科病室,收留了一位比较特殊的伤员。
俄罗斯专家米哈伊尔躺在病床上,腿上打着石膏,有点百无聊赖的意思。米哈伊尔已经入院十来天了,右腿骨折,最少还要一个来月才能下地。
这个一米八几的大块头斯拉夫人,躺在异国他乡的病房里,还真是难受。腿上倒是不疼了,关键是太无聊。病房里有电视机,但没有米哈伊尔能够看得懂的节目。他来我国才一个多月,可没来得及学会汉语。当时还没卫星电视,也收看不到俄罗斯的电视节目。
浩阳更加不可能有俄文报刊杂志给他看。
一位年轻的男子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陪护他,不时和他说上几句话,叽里咕噜的,自然说的是俄语。
这个时候,病房的门就被推开了,刘伟鸿在几个人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年轻男孩连忙站起身来,朝着刘伟鸿身后的一个男子,很客气地叫了声“柳主任”这位柳主任,自然就是夹山区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柳齐了。事实上,现在柳齐的正式官职是林庆县夹山区区委委员,副区长,兼夹山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前不久马吉昌亲自提议,将柳齐结合进了区委班子。这倒不是出于刘伟鸿的指示,而是马吉昌看中了柳齐的才华,有意要栽培他。
柳齐不到三十岁,年轻有为,正是好苗子。
而米哈伊尔,正是夹山机械制造厂聘请的第一批俄罗斯专家中的一员,机械力学专家,来自俄罗斯某大型机械制造厂的工程师。上回刘伟鸿陪同曹振起视察夹山,专门和马吉昌柳齐等人谈了有关夹山工业园后续发展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技术力量的储备。柳齐闻风而动,马上做了一个规划,送到浩阳,请刘伟鸿过目。刘伟鸿对他的规划很是赞赏,随即透过云雨裳在俄罗斯设立的办事处,聘请了四位机械制造开发方面的专家,前来夹山工作。
俄罗斯这两年正处于激烈变更的时代,国民经济秩序受到极大的冲击,很多大型工厂都因为订单不够而不得不处于半停产的状态,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师失业,找不到工作。这个时候,招聘俄罗斯专家不是什么难事。刘伟鸿明白指示柳齐,在外聘技术人员这个方面,要有大魄力,要下定决心打破条条框框,不要怕花钱。这些俄罗斯的技术专家,如果用好了,一定能够物超所值。
夹山方面出得起价钱,自然就好办了。第一批专家很快便启程来到夹山区。相对来说,这批俄罗斯专家的待遇也不是太高,较之聘请同样的欧美专家,花费差不多要少了一半。
刚好前不久从俄罗斯购进的矿山机械设备运到浩阳,分配到各个大型国有煤矿进行安装调试。这些机械设备,自然也有中文操作资料,不过要是能够有精通俄语原文的专家现场指导,那就更好了。
刘伟鸿请婚假离开浩阳之前,跟负责能源管理公司的副市长王树国说过,可以去夹山区请俄罗斯专家临时帮忙。
米哈伊尔就是红旗煤矿请去现场指导的技术专家。
当然,米哈伊尔本身并不是矿山机械设备的行家,但查阅俄文资料,指导安装还是没有问题的。不料就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发生了透水事故,米哈伊尔为了救护身边的工人,被石头砸伤了右腿,紧急送到浩阳市人民医院救治。
这个事情,刘伟鸿自然也得到了汇报,前几天一直忙于救援井下被困的矿工,没日没夜地呆在救援指挥部,须臾不敢离开。直到今天才终于抽出时间到医院来探望米哈伊尔。
这位俄罗斯技术专家为救护身边的我国工人而受伤,自然值得刘市长亲自前来看望。刚好柳齐也到浩阳来办事,前来拜访刘市长,刘伟鸿便邀请他一起到医院来了。
米哈伊尔见到柳齐,淡蓝色的双眸一亮,也叫了一声“柳”只是这个“柳”字发音腔调实在怪异无比,听得人忍不住要发笑。
米哈伊尔也不是和柳齐很熟,只是实在无聊透顶,乍见熟人,自然十分高兴。
柳齐连忙对那个年轻男子说道:“小金,这是浩阳市的刘市长,听说米哈伊尔先生受伤了,亲自过来看望他的……刘市长,这位是我们工业园请的俄语翻译小金,楚南外语学院的高才生。”
刘伟鸿便微笑着向小金伸出手,说道:“你好,小金,欢迎来浩阳工作。”
小金听说眼前的人竟然是市长,也吓了一跳,连忙和刘伟鸿握手,随即又向米哈伊尔介绍了刘伟鸿的身份。
米哈伊尔听说眼前这位比小金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是市长,自然吃了一惊,忙不迭地和刘伟鸿握手,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俄语。
刘市长的英文勉强过得去,俄语那是一概不懂,小金就给翻译,说是米哈伊尔先生对市长先生亲自前来看望他,表示非常的感谢。
刘伟鸿微笑说道:“米哈伊尔先生为了救护我们的工人而受伤,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当然应该来看望的。只是前几天一直在指挥救援,所以来晚了,请米哈伊尔先生不要见怪。”
米哈伊尔就通过小金很关心地问道:“市长先生,听说井下有几十个工人被困住了,不知道救援的情况怎么样了?”
在来医院的路上,柳齐已经向刘伟鸿介绍过此番聘请的四位俄罗斯专家的情况,米哈伊尔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位,性格热情奔放,技术上也不保守,很喜欢和人沟通,来到夹山没多久,就开始跟小金学习中文,现在勉强能够说几个怪腔怪调的中文词汇了。
中文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方块字独一无二。短短一段时间,米哈伊尔这个俄罗斯人能够学会几个词汇,已经很了不起了。
危急关头,米哈伊尔能够不顾自己安危,救护身边的工人,可见为人操守是极好的,刘伟鸿对他非常欣赏,自不会以异族见憎。
“米哈伊尔先生,谢谢你对我们矿工的关心,大部分矿工已经获救了,有六名工人遇难。”
刘伟鸿语气沉重地说道。
米哈伊尔蓝色的眸子里便露出难过的神情,说道:“市长先生,我很难过。但是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所有人都不希望发生的。我可以向你保证,确实是意外事故,不是我们俄罗斯的机器设备有什么问题。那个地方联通了河道底部,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刘伟鸿听了小金的翻译,双眉微微一蹙,说道:“米哈伊尔先生,有人怀疑是机器设备的问题吗?”
这一回,小金却没有翻译给米哈伊尔,而是直接回答了刘伟鸿的问题:“是的,刘市长,昨天市里也来过几位干部,说是七二矿难事故调查组的,向米哈伊尔先生询问事故发生时的情形。确实是质疑过,问是不是俄罗斯进口的机器设备有问题,才导致这次事故发生。”
此言一出,柳齐的脸色亦是一变。
柳齐的脑袋瓜子是极其灵活的,有关这批俄罗斯设备的来历,他很是清楚,林庆县也有这么一批机器设备,据说都是刘市长的女朋友牵线,在俄罗斯那边进口过来的。现在浩阳市的事故调查组,怀疑这批机器设备有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了七二矿难,这中间莫非意有所指?
见小金没有翻译刘伟鸿的话,而是直接与刘伟鸿对话,米哈伊尔就有点着急,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连串的俄文。
小金便翻译道:“刘市长,米哈伊尔先生说,这批机器设备绝对是全新的,不是淘汰的二手货。他仔细查看过技术参数,都是正确的。他可以用人格担保。”
米哈伊尔尽管不清楚国内官场上的弯弯绕,但他毕竟是俄罗斯人,民族自豪感肯定有的,绝对不愿意自己国家生产的机器设备被人质疑有质量问题。实话说,俄罗斯人虽然在历史上以暴虐著称,但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确实过硬。尤其是重工业机械设备,看上去笨重不堪,却非常的结实耐用。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小金,请你转告米哈伊尔先生,我们没有这样的怀疑,请他安心养病。”
听了小金的言语,米哈伊尔便满意地点了点头。
刘伟鸿望了向耘一眼,向耘连忙将手里的几本书递了过来,刘伟鸿笑着说道:“米哈伊尔先生,知道你在这里住院,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康复,我给你找了几本俄文书籍,你养病的时候看着消遣一下。”
这几本书,是刘伟鸿叫向耘在浩阳图书馆借来的,都是些很“古老”的俄文原著,估计还是六十年代出版的,比如《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等,俱皆是俄罗斯的经典名著。
米哈伊尔一见到这些书,顿时双眼放光,大喜过望。虽然他平日里不见得就喜欢看这样的经典大作,但现在着实无聊,有几本俄文名著打发时间,自然是雪中送炭了。当下一迭声地向刘伟鸿表示感谢。
第668章有人要搞名堂…(文)
市长办公室内,刘伟鸿和王树国在待客沙发上落座。王树国的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不住地抽烟。
他今天是来开会的,昨天就通知了,今天上午九点,在市长办公室召开一个小型的会议,请王树国,杨建忠,煤炭局局长,矿产局局长,劳动局局长和民政局局长参加,商量七二矿难的善后事宜。
王树国提前来了,刚一上班,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刘伟鸿办公室。刘伟鸿只得放下每天必看的党报,请他落座。
王树国之所以提前赶过来,刘伟鸿心里也有数。
“卒长,有人要搞名堂!”
王树国闷闷地抽了几口烟,抬起头来望向刘伟鸿,直截了当地从嘴里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王树国四十几岁,比周鹏举略微年长,担任过浩阳县煤炭局长,后来调任益河区区委书记,浩阳县改市之后,被选举为副市长,分管能源产业这一块的工作。
按照浩阳市那些业余观察家的分析,王树国被划归为周鹏举线上的人,认为他正是得到了周鹏举的赏识,才得以由区委书记进阶为副市长,分管能源产业这一块的工作。
刘伟鸿出任浩阳市长,自然要对市政府的八名副市长,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八个人,是他最主要的副手,不搞清楚了肯定是不行的。根据刘伟鸿的了解,业余观察家的划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王树国确实与周鹏举来往比较密切,王树国本身并不是个古板的人。身在官场,不活跃一些单纯凭着苦干就想升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需要逆天的好运气。苑忠兴主政浩阳之时,周鹏举要算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王树国向他靠拢很正常。刘伟鸿出任市长之后,向王树国伸出了橄榄枝。不管王树国是谁的人,刘伟鸿都必须要这么做。副市级干部,不是他能够随便异动的,严格来说,就算是科级干部,刘伟鸿也不能随便异动。官帽子捏在市委书记手里。刘伟鸿要想在副市级干部里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只能在现有的副市长之中打主意。嗯要靠着换人来培植势力,短时间内明显不现实。就算陆大勇不走,也不能为了他刘伟鸿将浩阳市的班子成员换上一茬。
刘伟鸿拉拢王树国,一则是为了能源管理公司的人员配置着想,二来也是削弱周鹏举的实力。对于王树国本人,并没有太明确的好感。说起来就是个权宜之计。将就着先用一下王树国再说。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刘伟鸿发现王树国还是很不错的,干工作认真负责,尤其对下面的干部和基层的群众,颇有友爱之心,很想要为群众办点实事。如此一来,刘伟鸿对王树国的态度自然就起了变化,有心要真的将他培养成自己的得力助手。
在能源管理公司的组建和改造过程之中,王树国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帮刘伟鸿完成了很多的工作扎扎实实成了刘伟鸿的左膀右臂。
现在,大家都将王树问划入了刘伟鸿的线上。
周鹏举视王树国为“叛徒”忽然之间,发生了红旗煤矿七二矿难,作为分管能源产业工作的副市长,王树国肩头的压力可想而知,难怪这么早就跑了过来估计是要向刘伟鸿诉苦。
“树国,这话怎么说?”
刘伟鸿抽着烟,不动声色地问道。在公众场合,刘伟鸿对所有副市长一视同仁一律称某某同志,如今只有他和王树国在办公室,自然就没必要叫得那么正规。
王树国望了刘伟鸿一眼,说道:“市长他们可能一定要把这次事故,搞成是人为的责任事故。现在到处在找人调查向责任事故这个方向靠。”
王树国相信,刘伟鸿肯定已经听到这个传闻了。以刘伟鸿在浩阳上任九个月来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手腕,绝不可能如此迟钝。大家都知道,如果要挫挫刘伟鸿的锐气,或者直接说要修理一下刘伟鸿,七二矿难就是最佳的突破口。身为市长,能源管理公司总经理,是必须要对人为责任的安全事故负责的。宋晓卫要想树立权威,也必须要有所表现了。指派刘庆隆负责事故调查组,就是明证。
王树国心里不能不紧张。
这个事故真的要是被定性为人为责任事故,先不要说刘伟鸿,头一个跑不掉的就是他王树国。他是分管副市长啊。如果连刘伟鸿都要受处分,他能躲到哪里去?他的处分绝对比刘伟鸿更重。
或许在宋晓卫眼里,他王树国什么都不算。一个排名最靠后的副市长,与地委委员兼任的市委书记之间,隔着一条老大的鸿沟。但人家要是冲着刘伟鸿去,他王树国就会遭受池鱼之殃。
王树国很清楚,这件事,他躲是躲不开的。就算这个时候他背叛刘伟鸿,投向宋晓卫,都不管用。宋晓卫断乎没有绕过他,直接将责任加在刘伟鸿头上的道理。眼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刘伟鸿能够坚决顶住。只要这个事故被定性为意外事故,那就轻松多了,基本上不存在处理干部的问题。要处理也是处理红旗煤矿负责安全生产的一些技术干部,断然牵扯不到副市长的头上。
比如在公路上意外出车祸,死伤人员再多,也怪不到交通局长的头上。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树国,凡事总要分个是非黑白。要有事实为依据,不是谁想怎么定性就怎么定性的,你多虑了。”
王树国可没有刘伟鸿这么镇定。这个事情,他想得很深远。刘伟鸿如此镇定,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他确实心底无私天地宽。事实上,根据事故发生时现场操作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描述,这真是个意外事故。谁也不知道那个巷道不远处就是一条地下暗河,刚好联通了地表河流。如果按照刘伟鸿说的,一切以事实为依据,那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黑的白不了,白的也黑不了。但问题是,官场上的事情,从来没有这么简单。真要是调查组硬往责任事故上靠,也不是办不到的。毕竟在井下安装调试技术设备,是应该严格安全措施,没有进行严格的地质勘探,贸然调试技术设备,导致穿水事故发生,也可以说是有一定的人为责任的因素在内。
现在调娄组操控在刘庆隆的手里,背后直接杵着市委书记,再往后则杵着地委书记曹振起。如果他们做出了人为责任事故的定性,到那个时候再想翻过盘子来,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无论刘伟鸿还是他王树国,都只能以“待罪之身”申请复议,先就矮了一大截,双方压根不在一个对等博弈的层级上了。
要不要复议,或者复议的结果要不要改变,主动权完全在对右手中。
难道刘伟鸿看不到这其中蕴藏着的凶险?
又或者,刘伟鸿看到了,但有了应对之策。
恰恰刘伟鸿这叮)可能的应对之策,是王树国最为担忧的,那就是“丢车保帅”刘伟鸿是什么来头,王树国心里有数。省长李逸风公子的好朋友,副省长陆大勇最看重的干部,专员朱建国更是和他穿一条裤子。有这么强硬的靠山,加上事故发生时,刘伟鸿正好在度假,完全可以将责任都推到他王树国和红旗煤矿矿长杨建忠的头上。真要是按照人为责任事故处理,那也是重重处分他王树国和杨建忠,刘伟鸿只要做个检讨,就可以轻松过关。
人家上面有人罩着嘛!
这种情况,在官场上在所多有,司空见惯。
不知道有多少下级给领导顶了黑锅。甚至说得难听点,上级提拔你,本来就是让你在关键时候顶住的。不然提拔你干嘛?
最要命的是,刘伟鸿果真如此操作,王树国连一丝一毫反抗的余地都没有。王树国没有什么过硬的靠山。当然,他身为副市长,也不可能和地委的领导一点关系都拉不上,平时也在一两个地区领导那里有走动的。但这点关系,压根就不够。人家完全不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出死力来帮他,却去得罪刘伟鸿。顺带着就得罪了朱建国陆大勇李逸风这一大帮牛人。
能做到地委领导,谁还会是傻子不成?
眼见得王树国还是心神不宁,神不守舍的样子,刘伟鸿脸上的笑容随即隐敛不见,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淡然说道:“树国,现在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安抚好死难矿工的家属,让死者入土为安,同时尽快恢复三号矿区的生产!”
王树国吃了一惊,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说道:“是,市长”刘伟鸿对待工作的态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他王树国在这个时候总是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只怕真的会不被刘伟鸿待见了。
刘伟鸿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抬腕看了一下手表。
马上就九点钟,杨建忠他们也该到了。
第669章令人吃惊的抚恤标准
红旗煤矿矿长杨建忠,煤炭局长等人,不到九点就赶了过来。市长召集开会,你踩着点到,那就有故意轻慢之意了。
大家就在待客沙发区坐成一圈,向耘临时加了两把椅子,自己也坐在旁边,拿起笔记本做记录。这是正式的善后会议,要有案备查的。
每个人都脸色凝重,看不到一丝笑容。
刘伟鸿坐在长沙发正中,抬眼缓缓扫了一下几名下属,沉声说道:“同志们,今天请大家过来,是商量一下七二矿难的善后事宜……这个事故,我有责任,安全生产这根弦没有绷紧,导致发生了这样的惨剧,六名矿工兄弟不幸遇难。我向大家检讨!”
所有人都想不到刘伟鸿会是这样的开场白。毕竟这不是在公开场合,也不是开大会,更没有上级领导在座,刘市长没必要这样啊。
“真的,可能有人在想,困在井下的有三十七个人,现在救出来了三十一个,只死了六个,已经是很幸运了,是很大的功劳了。但是,我不这么想!”
刘伟鸿的声音依旧低沉。
这个话,却也不是无的放矢。《浩阳日报》确实就是以“大功劳”的模式对外报道的。七二矿难发生之后,引起了省地市各级领导的充分关注和重视,省领导亲自做了批示,要求全力救援。日报社的记者全程跟踪救援过程。现在成功营救出三十二名矿工,尽管有一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但毕竟他是活着出井口的,所以《浩阳日报》的报道,也是成功营救出三十二名矿工。矿难发生的原因,被轻轻带过,报道的重点,落在全力救援之上。
应该说,这是一种很老到的“危机处置手法”将坏事变成了好事。我国的宣传部门,历来不乏这样深通操作的高手。而且我们的文字游戏,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博大精深的。比如说华夏队大胜美国队,是我们赢了;报道说华夏队大败美国队,还是我们赢了。
西方蛮夷粗鄙无文,又哪里能够搞得清其中的奥妙?
无论是曹振起还是宋晓卫,都需要报纸这样对外宣传,这个和他们自己的前途利益切身相关。至于事后的处理,事故的定性,那就是内部事务了,尽可以从严处置,却不必再对外界提起。
“这六名死难的矿工,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一出事,六个家庭就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我们都有责任啊,同志们!”
见刘市长说得沉重,杨建忠便低下头,惭愧地说道:“刘市长,这都是我的责任,我向你做深刻检讨。”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检讨要做,不但你要做检讨,我也要做检讨。树国同志,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必须马上启动,不能再拖延了。”
王树国连忙说道:“市长,已经启动了。”
“嗯,这一回一定要抓扎实,不能走过场。尤其是下井的工人,要有一定数量的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不能全都是临时工。七二矿难,要不是有几个老工人带队,及时跑到了回风巷,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呢!杨矿长,你们红旗煤矿尤其要重视这个问题。”
“是是,我一定坚决贯彻落实市长的指示!”
杨建忠连忙表决心似的说道。
眼下在座的诸人,就数他的压力最大。真要处置起来,他是头一个跑不掉的。
刘伟鸿沉默了一下,说道:“接下来,大家商量一下抚恤金的事。”
大家的眼神又落在杨建忠脸上,他是矿长,死难的都是他矿上的工人,自然要他拿出个基本的意见来。而且有关矿难的赔偿事宜,也是有明文规定的。
这一回,杨建忠倒是没有犹豫,马上就说道:“市长,按照规定和以前的惯例,正式工抚恤金加丧葬补助,一共是一万七千三百块,临时工是九千八百块,一次性支付……这回死亡的矿工,有两名正式工,四个是临时工,差不多赔八万块钱左右。当然,还有几个在医院住院的,还要支付医疗费。”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刘伟鸿差点就目瞪口呆了。
刘市长是真没回过神来。
这会子,他的思维完全停留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他重生之前的那个世界。当时矿难的最低赔偿已经提高到了六十万,高的超过了一百万。其他交通事故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赔偿,也在几十万上下。现在杨建忠却给他通报了这样一个数据。
“临时工赔九千八百块?”
愣怔了一阵,刘伟鸿才愕然地反问道。
“是啊,按照规定,这是最高的标准,要不,再商量一下?”
杨建忠也愕然答道,一点也不理解刘市长为什么会如此惊讶。难道刘市长觉得赔得太多了?其他几个人也有点不解地望着刘伟鸿。
“不是不是……”
刘伟鸿连连摆手,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会子他的脑袋里确实有点乱糟糟的,实在没有办法将一条人命和九千八百块钱划上等号。
“九千八,是不是太低了一点?”
稍顷,刘伟鸿才问道。
杨建忠王树国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该怎么回答刘伟鸿这个话。眼下,他们脑海里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市场经济”的概念,尤其这个死亡抚恤事宜,那是有规定的,一切按照规定办理就好,却不知刘市长何以有此一问。
自然,刘伟鸿的惊愕很快也过去了。眼下不是二十一世纪,是九二年。职工正式工资不过几百块钱。按照可比价格,这个时候的九千八百块,至少也抵得上后世的十几万。不过刘伟鸿心里,依旧觉得不大对头。
“市长,九千八已经是最高标准。前两年,要是小煤窑出事,一般都是赔三四千块钱。”
王树国小心地提醒了一句。红旗煤矿是国营大矿,自然不能拿私人小煤窑的标准来对比,所以赔得多一点也很正常。
刘伟鸿摇摇头,说道:“规定是规定,我们还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办理。正式工一万七,临时工九千八,我看还是低了点。这个标准可以适当提高。我们要考虑到那些死难矿工家庭的实际情况,几千万把块钱,他们的老婆孩子,能够生活得下去吗?比如李清文家里的情况,大家应该也都知道?父母年迈,都是农民,他老婆也是农民,有两个小孩要上学,还欠了很多债。这一万七千块钱,他们能够支持多久呢?”
王树国有点诧异。
刘伟鸿在他的心目中,一直都是强势无比的性格,杀伐决断,从不拖泥带水。怎么今天变得这样婆婆妈妈了?
闷了一会,王树国说道:“市长,要不这样,考虑把李清文的老婆招进煤矿上班,这样子她也就有了来源,可以养活两个小孩了。”
眼下在座的几个人,也就他敢于在刘伟鸿面前说几句话了。毕竟他是副市长,地位不一样。
刘伟鸿依旧摇头,说道:“这个不是办法。第一,不知道他老婆是不是合适在煤矿上班。第二,除了李清文,其他五个人家里怎么办?第三,红旗煤矿和其他煤矿都要进行内部整顿,精简人员。用这种方式去解决矿难的善后事宜,不妥。赔偿归赔偿,招工归招工,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我看宁愿把抚恤的标准提高一点,更加有操作性。”
王树国便试探着问道:“那市长的意思,这个抚恤标准应该提高多少?”
“最少提高一倍!”
刘伟鸿没有丝毫犹豫,断然说道。
王树国等人又是面面相觑。
“市长,提高一倍?这个,合适吗?”
稍顷,杨建忠壮起胆子问道。
你市长开句口倒是容易,这钱可都得由红旗煤矿掏。现在矿上的财政状况千疮百孔,杨建忠每天都为了钱的事愁肠百结,就眼下这八万块的抚恤金加上医疗费用,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弄呢。这位倒好,一开口就要翻一倍。
刘伟鸿一挥手,说道:“不要管合适不合适,就是这么办。今后这个抚恤赔偿标准,还要进一步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给大家敲个警钟,一定要重视安全生产。在国外,安全事故的赔偿标准,是很高的。他们有个宗旨,就是尊重生命。谁要是漠视安全生产,那就赔得你倾家荡产。我看这个思路值得借鉴。不把赔偿标准提高,死个人几千块钱就了事,谁会在意安全生产?谁又替那些矿工家庭想过?”
说到这里,刘伟鸿的语气已经变得十分严厉了。
杨建忠咽了一口口水,似乎有话要说,最终还是没敢说出口来。
见了这个架势,王树国就知道刘伟鸿决心已定,很难改变了,便说道:“市长,如果要提高抚恤标准的话,可能还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商量一下,形成一个文件,才有依据。”
“可以。不但要提高抚恤标准,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从严处分,要向主要领导问责。这个事,也要落实下去。”
第670章罗蓉蓉去首都
坐在浩阳宾馆的小包厢里,罗蓉蓉有点惴惴不安。
放暑假了,罗蓉蓉本来回了沙山村,听说了七二矿难的事情,心里很为刘伟鸿担忧,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到市里去看望刘伟鸿。虽然她什么都做不了,起码要让市长哥哥知道,她是全心全意支持他的。
蒋雪松对她这个决定十分支持,陪她一起来了。
刘伟鸿见到他们两个,大为高兴,便即请他们去浩阳宾馆吃饭。
“蒋老师,你说,这回刘市长是不是真的会受处分啊?”
罗蓉蓉担心地问道。
眼下包厢里,就她和蒋雪松两个人,刘伟鸿出去了,说是还要请一个人来一起吃饭。
出了矿难,市长会受处分,罗蓉蓉本来并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就是前两天,她爸爸的老同学王慧文老师去沙山村看望她,和她谈起了这个事,她才知道的。
王慧文老师在凉水乡中学任教,对刘市长那是十分的钦佩。刘伟鸿不但给教师们解决了工资待遇问题,还拨了专款改造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校舍和教学环境,实在是前所未见的好领导。王慧文等老师平日里凑在一起,不时会聊到刘伟鸿的话题上。
据说为了这个事,刘伟鸿把教委主任都撤了。
真是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市长啊!
现在听说七二矿难有可能牵扯到刘市长身上,搞不好还要闹个处分,王慧文他们便情不自禁的为刘伟鸿担忧。这样的好市长,可千万不能被搞走了。
罗蓉蓉只有比王慧文他们更加担心。
对于官场上这些事情,蒋雪松自然也所知不多,便安慰罗蓉蓉,说道:“蓉蓉,你也别想得太多。刘市长那么好的干部,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上级领导也不会那么没眼光。”
和蒋雪松接触过一段时间后,罗蓉蓉对蒋雪松非常敬服。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就是不一样,懂得可多了。这几天住在沙山村,罗蓉蓉向他请教一些数理化方面的难题,蒋雪松随口就给她解开了,并且自觉做了她的辅导老师,那水平,罗蓉蓉觉得比浩阳一中老师的水平还要高。很多困扰罗蓉蓉多时的难题,在蒋雪松面前,均是毫不费力,迎刃而解。
而且蒋雪松一点架子都没有,性格永远是那么的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罗蓉蓉从未接触过这样阳光十足的都市男孩,不知不觉就对蒋雪松仰慕异常,对他说的话,自然信服。
见蒋雪松这么说,罗蓉蓉心中逐渐安定下来。
蒋老师说得对,刘市长那么好的干部,上级领导应该也会看得到?
不一会,包厢的门再次推开,刘伟鸿和一位明艳照人的大美女一起走了进来。尽管妆扮十分简单,但那种高贵典雅的气度,令人不自禁地升腾起一股仰慕之意。
这位大美女,自然就是刘伟鸿的新婚妻子云雨裳了。
这些日子,云雨裳一直都住在浩阳,陪伴刘伟鸿。
“雨裳,给你介绍一下啊,这位是蒋雪松,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志愿者,在沙山村小学支教。这位是罗蓉蓉,也是我认的妹妹。蒋老师,蓉蓉,这是我爱人,云雨裳。也是首都人。”
刘伟鸿微笑着给双方引介。
“蒋老师,你好!”
云雨裳微笑着朝蒋雪松伸出纤纤小手。
蒋雪松一下子红了脸,有点手足无措,愣怔了一下,才轻轻握了握云雨裳的小手,期期艾艾地说了声:“你好……”
别看蒋雪松在市长面前侃侃而谈,毫不怯场,见到云雨裳这样美艳端庄的大美女,却无论如何也镇定不下来。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一个年轻大男孩,说不定还有那么点“美女恐惧症”“蓉蓉,你好!”
和蒋雪松见过礼,云雨裳又转向罗蓉蓉,握住她的手,脸上的笑容变得十分柔和亲切。
罗蓉蓉涨红了脸,张着嘴,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关键是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云雨裳。
刘伟鸿笑道:“蓉蓉,叫嫂子。你是我妹妹,我爱人就是你嫂子了。”
“嫂子好……”
好不容易,罗蓉蓉张开了嘴,声如蚊纳地叫了一声。
云雨裳拉着罗蓉蓉的手,坐了下来,微笑着说道:“蓉蓉,你的事,你哥都给我说了。很了不起,我也很喜欢有你这样一个妹妹。”
罗蓉蓉小脸依旧涨得通红,急急说道:“没……没什么的。我,我没做什么事……”
云雨裳笑道:“别紧张,都是一家人了。来,大家吃饭。先喝点饮料。”
说着,云雨裳便亲手为罗蓉蓉倒了一杯果汁。
“啊,我来我来……”
罗蓉蓉总算是回过神来,连忙从云雨裳手里接过了大瓶果汁,给刘伟鸿和蒋雪松都倒了一杯。山里姑娘,可懂尊卑上下了。
“来,大家以果汁代酒,为我们浩阳教育界的两位先进工作者,干一杯。
刘伟鸿举起杯子,笑呵呵地说道,调侃了蒋雪松和罗蓉蓉一句。和他俩在一起,刘市长是完全放松的,暂时忘记了官场上那些烦心事。
蒋雪松已经镇定下来,笑着举起了杯子,罗蓉蓉也知道是市长哥哥跟她开玩笑,羞涩地笑着,和大家碰了一下杯。
喝着饮料,吃了几口菜,刘伟鸿就问道:“蒋老师,沙山小学也放暑假了?”
“是的,刘市长。已经放了十来天了。我支教的时间是一年,今年下学期我还会留在沙山,春节前回首都上班。”
蒋雪松连忙答道。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好啊,你这个首都大学的高才生留在这山沟沟里,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你放心,你走了之后,教委会另外安排合适的老师去沙山小学接替你的。”
蒋雪松笑了笑,说道:“刘市长,其实教育产业和信息产业,在未来都将成为国家的支持产业。一个国家的基本竞争力,今后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当然,教育产业更加重要。事实上,教育产业是一切竞争力的基础所在。”
“说得完全正确。”
刘伟鸿望向蒋雪松的眼神,益发的欣赏了:“不过教育产业要怎么发展,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还需要再仔细斟酌。”
蒋雪松便连连点头。
云雨裳很细心地给罗蓉蓉夹了一筷子菜,笑着问道:“蓉蓉,你现在学习的情况怎么样?”
罗蓉蓉连忙答道:“我还在跟班……我基础比较差,成绩很一般。”
刘伟鸿笑道:“蓉蓉,哥给你支个招啊。你们暑假还有一个多月,这可是有个现成的老师在。你这一个多月,就多多向蒋老师请教,他是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做你的先生那是绰绰有余的。”
罗蓉蓉脸上微微一红,说道:“这几天,蒋老师一直都在辅导我……”
“这就对了,放着这么好的资源不善加利用,那多可惜。蒋老师,来,我敬你一杯!代我妹妹多谢你!”
刘伟鸿哈哈一笑,朝蒋雪松举起了杯子。
两人碰了一下杯,蒋雪松微笑说道:“刘市长,可能我这个暑假,没办法给蓉蓉做辅导了。我首都的一个朋友,前不久给我写了信过来,希望我暑假期间能够回去一趟。呵呵,我这个朋友也是搞软件开发的。他说,刚接了个活,是给新潮网络公司搞个软件设计,时间要求比较急,一个人怕完不成,想让我利用暑假的时间给他帮个忙。所以,我打算明后天就回首都去,开学前再回来。”
刘伟鸿就笑了,望了云雨裳一眼。
新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王禅和云雨裳合作搞的,就在南华屯科技园内。王禅和刘伟鸿的性格有颇多相似之处,都喜欢搞大手笔。这个新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成立那天开始,就是整个南华屯科技园规模最大的网络公司,眼下业务发展十分迅速。
罗蓉蓉“啊”了一声,急急问道:“蒋老师,你要回首都去?”
“是的,蓉蓉。抱歉啊。”
蒋雪松就带着点歉意说道。
“没关系没关系,你的正事要紧……”
罗蓉蓉连忙说道,脸上却颇有失望之色。
蒋雪松望了她一眼,略略犹豫了一下,说道:“要不,这样,蓉蓉,你干脆跟我一起去首都,就给我们帮点忙,做做饭菜什么的,我们给你开工资。平时没事的时候,你自己复习功课,遇到什么难题,我给你解答。放心,我那个朋友的公司还算宽敞,有你住的地方……刘市长,你看这样可以吗?”
说着,蒋雪松便望向刘伟鸿,请他示下。
刘伟鸿微微一笑。对蒋雪松的为人操守,他是很信得过的。相信他绝不会对罗蓉蓉不利。不过这事还得问问罗蓉蓉自己的意见。
“蓉蓉,你说呢?你想不想去首都玩一个月?”
罗蓉蓉完全怔住了,半晌才怯怯地问道:“我……我去首都?我什么都不会的……”
蒋雪松连忙说道:“没关系,你就给我们几个做做饭?(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