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郑晓燕又加了一句。
“喜欢……”
稍顷,小婕终于开口了,声音很小,但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小婕!”
杜海惊怒交集,大喝了一声,脸上立即浮现出两块不正常的酡红色。
郑晓燕又笑起来,转向了杜海,说道:“杜工,你先别急。强子,你也别得意,我还有话说。”
强子连忙缩了缩脖子,神情又是尴尬又是欢喜无限。
杜海的脸色阴沉下来,只是碍于郑晓燕的身份,一时之间,不好开口驳斥。
郑晓燕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道:“杜工,我知道你看不上强子。但请恕我直言,你确实对强子有偏见。强子是有很多缺点,脾气不好,喜欢冲动,也干过些坏事。不过他本质不坏,为人又讲情义。只要今后走正道,我看也未必就肯定没出息。”
杜海闷闷地说道:“我看不出他能有什么出息。”
“杜工,出不出息,真的那么重要吗?他为了小婕,可以连命都不要。有几个女人,能找到这种真心疼爱自己的男人啊?”
郑晓燕轻轻感叹了一句,随即又转向付强。
“强子,自己争口气,成不?大老爷们,别让人看扁了。”
“成!玲玲姐,我肯定争这口气!等我一出院,我就去搬运队扛大麻包。我有劲,我死命干活,肯定能养活小婕的。”
强子下决心似的说道,也跟着小婕叫“玲玲姐”郑晓燕哈哈大笑,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好,这才是老爷们的范儿,够气魄。不过强子,你不用去扛大麻包了。等你一出院,上首都去,玲姐那公司,招你了。你好好工作两三年,我保证你风风光光地回安北来,不比任何人差。怎么样,信得过吧?”
“成!信得过!我都听玲姐的!”
强子重重点头,豪气勃发。
郑晓燕点点头,又轻轻抚摸着小婕的头发,柔声说道:“小婕,女人这一辈子,有个男人愿意为自己去死,真的值了。”
第1078章洪副总理视察辽中
九四年八月下旬,安北机场再一次戒备森严。
这一回,可就不是上回那个架势了。
机场停机坪,早早铺上了红地毯,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和公安干警,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全昏武装,威风凛凛。
红地毯一侧,则是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头。
辽中省委书记郑广义亲自领队,辽中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五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干部,悉数到齐。此外,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张友东,国务院国资办副主任方黎,以及国家审计署和国资办的其他同志,也都齐聚一堂,翘首仰望晴空万里的蓝天。
八月下旬,辽中的气温已经有所下降,不再是刘伟鸿他们七月份刚到的时候那样流火烁金了。不过太阳还是比较毒,在无遮无拦的机场待上几分钟,依旧大汗淋漓。
不过包括郑广义在内,所有人都没有打伞,就这么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
所幸蓝天之上,很快就出现了喷气式客机巨大的影子,不久之后,飞机就稳稳停靠在红地毯之前,机舱门打开,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洪直正同志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机舱口,挥手向迎接的人群致意。
“洪副总理好!”
郑广义上前一步,向洪副总理问好。
说起来,两人也是老熟人兼老同事了,交通部在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中,算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尤其近两年全国公路网络高速发展,郑广义更是洪副总理办公室的常客,时常会应邀前往洪副总理办公室商讨全国公路发展大计。
洪副总理和郑广义握手,微笑说道:“广义同志,辛苦了。”
“首长辛苦。”
一般来说,洪副总理视察地方,都比较低调,并不张扬,也很反对地方上搞盛大的迎来送往仪式。不过这一回,似乎有点破例,当国务院办公厅与辽中省委省政府商定洪副总理视察辽中的行程安排,向洪副总理汇报了辽中省的接待打算之后,洪副总理并未提出什么异议。而且,此番随洪副总理一起前来辽中的,除了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比如国家计委主任华远成等重量级大员,还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的不少记者。
摆出的是大阵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洪老总此番要视察整个东三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对东三省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制情况,进行现场调查了解。
第一站定在辽中,自然是因为国家审计署和国资办的同志,已经先期抵达,并且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工作,到了可以总结的阶段。洪副总理亲自莅临辽中,将要对辽中的国企改制工作,做出权威的评判。而辽中国企改制的经验,也将作为其他省份国企改制工作的参考,甚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洪副总理好!”
紧随郑广义之后的,是辽中省长高树山。
看上去,高树山颇为镇静,气定神闲,脸上笑容很真挚,没有丝毫勉强之意。似乎高树山同志,也在企盼着洪副总理此番的辽中之行。
比较而言,辽中省委副书记兼安北市委书记魏根龙,笑容便略略显得有几分紧张。毕竟国资办和国家审计署,目前主要是集中关注安北市的国企改制工作,而且,安北的这个工作,似乎做得不是那么尽善尽美,有许多值得商榷改进之处。
这样的大场合,小小的国资办督察局副局长刘伟鸿同志,自然只能敬陪末席,站在欢迎队伍的末尾,和洪老总握手问好。
“伟鸿同志,干得不错!”
洪副总理握住刘伟鸿的手,脸带微笑,公然提出了表扬。
正因为刘伟鸿在辽中的前期工作干得漂亮,才有今天洪副总理的东三省巡视之行。
“多谢首长表扬,我们只是做了本职工作而已。”
当此之时,刘局长自然要谦虚谨慎,不可露出得意洋洋的嘴脸。
洪副总理哈哈一笑,柏了柏刘伟鸿的肩膀。
在公众场合,以洪副总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主要领导的身份,随手做出这样的动作来,可谓是比任何言语褒奖还要更高的一种赞誉。由此可见,洪副总理对刘伟鸿这段时间的工作,非常满意。
随行的记者,自然要将这一幕柏了下来。或许这张照片不会在报纸上刊登,也不会在电视新闻里播放出来,但却会存档备查。
站在刘伟鸿身边的同志,一个个神色振奋。这些人,大部分是国资办督察局的。洪副总理对刘头儿如此赞赏有加,大伙也与有荣焉。顶着烈日,在机场寒暄礼毕,洪副总理在大家的簇拥之下,上了辽中省委一号车,由郑广义亲自作陪,三四十台车迅疾驶出机场,向市区进发。
洪副总理视察辽中的行程线路,是早就经过反复推敲,定下来的。此刻从机场到市区的公路,早已戒备森严,虽然尚未封路,但也必须等洪副总理的车队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其他车辆才会放行。
这也是最高层首长出巡,所必须要有的安全警戒措施。
不过,车队并未向省委大院进发,进入春城区之后,前导警车左拐,直接向北方驶去,竟然径直去了安北市第二重型机械厂。
这也是事先商定好的行程。
现在是下午三点多,洪副总理要求直接去二重,实地考察,然后再进行晚宴。
这倒是与洪副总理一贯的工作作风相符。一般情况下,洪副总理总是尽可能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这个工作作风,也直接影响了洪副总理的“用人标准”他看重刘伟鸿,不仅仅是因为刘伟鸿超强的工作能力,也不仅仅因为刘伟鸿是老刘家的嫡系子弟,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刘伟鸿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当初刘伟鸿刚刚踏上政坛,主政林庆县夹山区的时候,就曾经走遍了夹山区的每一个行政村,对这一点,洪副总理大加赞赏。
尤其刘伟鸿那时,还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就有如此踏实的工作作风,更是难得。
安北第二重机静悄悄的,门口并没有组织欢迎队伍。洪副总理老早就要求过,不要惊动基层群众,希望能够看到真实的现状。
自然,这也仅仅只是一个要求而已。既然行程已经向辽中省进行通报,知道洪副总理下飞机之后,第一站就要视察二重,辽中方面,不可能不进行准备工作。没有欢迎队伍,不代表着二重的厂区内也是松松垮垮的。
车队驶进二重的厂区,在阴凉处停了下?
“老总,请!”
郑广义率先下车,微笑着对洪副总理说道。
非常正式的场合,郑广义自然要称呼洪副总理的官衔,如今到了视察地点,似乎就没有必要那么正式了,郑广义就使用子以前在国务院面见洪副总理时的称呼。
洪副总理从车里下来,站在那里,抬头四下打量,轻轻点头,说道:“嗯,广义同志,工厂规模不小。”
“是啊,占地一千亩,职工五千多人,加上家属,超过一万人了。”
郑广义简单介绍了二重的基本情况。洪副总理说道:“这种大型工厂停产,造成的影响会很大啊。一万多人生活无着,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是的是的,老总,我们正在着手恢复二重的生产。现在已经有工人回厂上班,估计再有十天半个月左右,就能全面复工了。”
“嗯,这个好。我听同志们汇报,说这个二重以前的负责人,是个腐败分子,处理得怎么样了?”
洪副总理一边在郑广义等人的陪同下,缓步向前,一边随口询问情况。
郑广义忙即答道:“二重的前任厂长,叫做谭玉忠,严重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已经被省纪委双规了。我们任命了新厂长。对于一切腐败分子,我们坚决查处不手软。”
这个话,郑广义倒是说得底气十足。
事实上,眼下辽中省和安北市,都在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委书记霍宝成亲自领队,“大开杀戒”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已经双规了好几十名厅处级干部。辽中省官场,已经是一片惊涛骇浪。
郑广义和高树山以及辽中其他本土势力的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洪副总理此时莅临辽中视察,对于这场正在进行的政治博弈,无疑会增添许多新的变数。
不过郑广义还是很轻松的。
无论怎么斗争,他都是赢家。有了这么一个前提,郑书记自然会气定神闲。
“这个当然,这些腐败分子不除,我们党的事业,就难以发展。这些蛀虫,都应该清理干净。”
洪副总理大手一挥,毫不客气地说道:“腐败不除,国无宁日。”
“是的,老总,我完全赞同你的指示。辽中的国企改制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实也取决于我们反腐败的决心大小。只有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第1079章以群众满意为最高准则
洪副总理在大家的陪同下,走进了二重的一个车间。
巨大的车间内,十几名工人,正在调试机器,给机器注油,润滑。见到领导们进来,工人们便都停住了手头的工作,好奇地望了过来。
“洪总理?”
其中一名四十几岁的中年工人,忽然很惊喜地叫了一声。
今天有领导要来视察工厂,这个消息,工人们都是知道的,但他们没有想到,前来视察的领导,竟然会是洪直正副总理。洪总理的视察路线,自然也是要做一定保密安排的。
中年工人这一声喊,顿时便将其他工人都“唤醒”了。
这位身材高大,形容严肃的大领导,可不是大家经常在电视和报纸上见到的洪副总理么?
洪副总理尽管调任中央工作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其在民间的形象,非常正面,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工人们骤然发现洪副总理到了面前,俱皆又惊又喜,呆呆地站在那里,有点不知所措。
洪副总理大步走了过去,高声说道:“同志们好啊。”
“总理好!”
工人们一怔之后,便即整齐地呼喊道。
洪副总理微微一笑,说道:“同志们,我受王秉中总理的委托,前来看望大家。”
这句话,是一定要说的。
“感谢王总理,洪副总理和国务院领导的关心。”
省委书记郑广义就在一旁说道,并率先鼓掌。
工人们连忙跟着鼓掌,只是手上大都油乎乎的,鼓起掌来,未免有点不大方便。
洪副总理却毫不在意工人们满手油污,主动伸出手去,和工人们一一握手,表示慰问。工人们便益发的激动不已。
跟在洪副总理身后不远处的刘伟鸿,双眼微微一眯,诧异地说道:“杜工,你怎么来了?”
却原来最先发现洪副总理的那位中年工人,正是杜海。
杜海也看到了刘伟鸿,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刘局长,我现在身体好点了,闲不住,听说厂里准备从新开工,我就过来看看,帮一把手。”
洪副总理便笑着说道:“怎么,你们是旧识?听起来好像有个故事啊。”
刘伟鸿微笑说道:“首长,这位是杜海,二重的工程师。曾经因为检举揭发前任厂长贪污腐败的行为,遭到流氓恶势力的打击报复,受了伤,正在住院呢。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
“哦,是这样?”
洪老总脸上立即露出十分关切的神情。
“杜海同志,你敢于同贪污腐败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这个非常好,非常有勇气,很值得大家学习。不过你受了伤,就应该卧床休息,等伤养好了,再回工厂上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带病坚持工作,精神固然可嘉,但我们还是不提倡。有好的身体,才能长时间的为人民服务。你说对不对?”
杜海连忙说道:“对对,洪总理的教导,非常正确。我主要是习惯了,工厂停工好几个月,没事做,闲得慌啊……再说我现在,也还是住在医院,等一下要回医院去打针的。”
“要打针,要把伤完全养好。”
洪副总理便点点头,肯定地说道,随即又转向身边陪同的领导干部,神情变得比较严肃。
“广义同志,树山同志,这就是我们的工人,多好的工人啊!伤还没好,就惦记着工厂的工作,迫不及待地赶回来上班。这种精神,非常的难能可贵。有这么好的工人,我们的企业,就充满着活力,充满着希望。我们就有责任,把国企改制的工作做好,让每一个企业,都重新焕发出活力,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是的是的,洪副总理的指示,我们一定牢记,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郑广义忙即答道,再一次率先鼓掌。
车间里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便将这一幕抓拍下来。其中几位记者的眼神,在杜海的脸上转来转去。可以想见,以这些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肯定已经发现了杜海身上存在的新闻价值。
知识分子,工程师,敢于和贪污腐败的不正之风做坚决的斗争,又遭到流氓恶势力的打击报复而身受重伤,但对工厂的热爱,对工作的热爱,矢志不渝。拖着病体,坚持回来参加工厂恢复生产的工作,多么鲜活的正面典型人物!
只要进行一次深入采访,稍作加工,一个新时代工人阶级的楷模,便跃然而出。配合洪副总理此番亲自巡视东三省的国企改制工作,正可谓相得益彰。
估计这几位记者,已经在心里转悠开了,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对杜海进行采访。
不过此时此刻,杜海肯定还没意识到,不久之后,他就会成为名人了,成为受表彰的先进典型。所以说,人这一生,充满着偶然性,往往一次意外的邂逅,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好在杜海确实是很正直的知识分子,媒体对他多加宣传,给他崇高的荣誉,也不算多么离谱。至少从今往后,他爱人冯淑梅再也不用为他的医疗费用发愁了。
小人物的追求,本来就是那么具体。
洪老总索性就在车间里不忙走了,和杜海等十几个工人,摆开了龙门阵。很快,又有其他的工人闻讯赶过来。好在安北二重此时依旧处于停工状态,只是准备开工,在工厂进行机器清理和环境整洁的工人,人数不是太多,也就一两百人。不然数千工人蜂拥而至,这车间都要被挤爆了。
洪副总理很仔细地询问着安北二重近年来的基本情况,以前工厂正常运作的时候怎么样,走向市场之后怎么样,亏损是怎么回事,最终怎么搞停产的等等问题,洪老总似乎都很有兴趣。
当着洪副总理和省里主要领导的面,工人们可就没有了多少顾忌,纷纷争抢着发言,回到洪副总理的提问,也顺带着提出自己的意见。再说了,现在韩永光不是已经被抓起来了吗?二重的前任厂长谭玉忠也被抓走了,工人们再也不用害怕遭到打击报复。
“洪总理,我们没别的要求,就两点……”
杜海始终站在离洪副总理最近的位置,洪老总的提问,多数也是由他回答的。
洪副总理微笑着问道:“杜海同志,你说说看,两点什么要求?”
“第一点,我们希望工厂能尽快恢复生产。咱们这么多工人,都等着开工呢,大家憋着一股劲。第二点,我们希望那些住在窝棚区的工人,能够尽快有个居住的地方。窝棚实在条件太艰苦了,也很不安全。”
杜海很认真地对洪老总说道。
洪老总点点头,凝神说道:“杜海同志,工友们,对于这两点,我可以给你们当场答复。第一点,恢复生产是肯定的。我这次来,就是要跟你们省里市里的负责同志,好好商量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放心,会尽快恢复工厂的生产。”
“噢,太好喽……”
洪副总理话音刚落,工人们便欢呼起来,情不自禁地大声鼓掌。
这可是他们敬爱的洪总理亲口承诺的。
工人们老高兴了。
洪副总理伸出双手,往下轻轻一按,工人们的欢呼和掌声,便渐渐平息下来,都全神贯注地望着洪老总,听他继续指示。
“第二点,有关地产公司把职工宿舍推倒,搞房地产开发的情况,我也听到了汇报。这个问题,更加不能拖,必须马上解决。不能让工人们无家可归嘛。广义同志,树山同志,这个情况,请你们两位亲自跟进一下,尽早将住在窝棚区的同志们,都迁出来。要住到安全的宿舍里去,要有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这个绝不能含糊。”
洪副总理很严肃地说道。
“好的,请洪副总理放心,我们坚决贯彻落实首长的指示。现在韩永光的大江地产公司,已经被查封。他们霸占的那块地皮,我们已经收缴回来。我们就在原来的地址上,立即加盖新的职工宿舍,尽快把住在窝棚区的所有职工和家属,都迁回来。”
郑广义立即答道。
高树山在一旁补充说道:“当然了,建新宿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新宿舍落成之前,我们尽量调剂一下,先让工人同志们和家属迁出来,临时安置一下。可能条件会比较艰苦,但一定会比窝棚区的条件要好得多,至少安全是有保障的。”
刘伟鸿嘴角闪过一抹笑意,事实上,他并不赞成这个方案,只是当此之时,他自然也不会站出来公然反驳郑广义和高树山,驳他们的面子。
反正这个事,也不是眼下就办,尽可以再从长计议。
洪副总理微微颔首,说道:“嗯,这样安排,我看比较合适。广义同志,树山同志,不管做什么工作,也不管是什么发展思路,有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一定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我们最高的工作准则。”
“对的对的,洪副总理,我们完全赞同这个原则。”
郑广义和高树山又是一迭声地附和。
第1080章夜话
省委招待所,夜色己深。
一号套房,依旧灯火通明。
所谓一号套房,其实是一栋独立的小别墅,别墅不大,两层小楼,洪副总理在此下榻。洪副总理的秘书班子成员,也一并住在一号套房。
下午视察了安北市第二重型机械厂,洪副总理在省委招待所用过晚餐。晚餐很简单,就是标准工作餐,没有槁宴会。原本辽中省委办公厅的意见,是要为洪副总理举办一个接风宴。这也是按照国内的传统来建议的。最高领导层的主要负责同志,视察辽中,举行一次简单而隆重的欢迎宴会,很是合情合理。但被洪办的负责同志否决了。首长此番前来辽中,是带着新闻记者和一整套随行班子,准备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然而这是工作需要,洪副总理打算通过在辽中的考察,搞一个国企改制的参考模式出来。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新闻报道,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不过在生活上,洪副总理就明确指示,不可过奢,只吃工作餐,也不许上酒。
洪副总理的“犟”亦是出名的,郑广义和高树山商议过后,自也只能服从洪副总理的安排。
晚餐之后,洪副总理召集郑广义,高树山,华远成,张友东,方黎等地方领导以及国务院所属部门领导干部,进行了座谈。
这个座谈的规模很小级别很高。地方领导,只有省委书记和省长参加,国务院所属部门领导也只有寥寥数人,俱皆是实权副部级以上的干部。辽中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以及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昏局长刘伟鸿同志,均无缘与会。
在这样小范围的座谈会上,洪老总基本就是有话直说,没有丝毫的拐弯抹角。首先洪老总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安北市前段时间,治安秩序的混乱。堂堂省会城市,首善之区,流氓横行,当众施暴,确实很不像话。地方上的领导同志,工作不到位,需要好好反思。
接下来洪老总就谈到了国企改制工作。对辽中前段时间的国企改制工作,洪老总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意。安北二重这么大一个工厂,说垮就垮了,这是一种明显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都照这个样子下去,国有企业用不了几年,就会全部变成私人所有。国有经济的主体,会逐渐消亡。
“国企改制,不是唐僧肉。不是谁想吃一口,就能吃上的。这一点,请同志们一定要注意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必须严防官商勾结,侵吞国有资产。凡是有这种情形出现国务院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发现一起就严肃处理一起,不管涉及到谁都要追究到底,绝不姑息。不好好整一整这股歪风邪气,那些伸出来的手,就不会缩回去!”
这是洪副总理在座谈会上的原话,说这段话的时候,洪老总的神情很是严厉。
高树山很是尴尬,只得当众做了检讨,说自己工作做得不够细致,让一些腐败分子和不法商人,有机可乘,钻了空子。
这个小座谈会,就在一号套房的主会客室召开的。
督察局副局长刘伟鸿同志,则在小别墅的客厅里坐等。这也是洪老总特意吩咐的,洪老总的秘书人员转告刘伟鸿,首长在散会之后,要和他谈话,请刘局长稍候。
刘局长便坐在客厅里,慢慢地品茶。
一号套房准备的,都是极品的春茶,现在已经进入秋季,收藏的时间上,有点长了,味道较之新茶略微差点。只是秋茶刚刚开始采摘,尚未大规模的上市供应,暂时只能喝春茶了。
刘局长端着白瓷杯,不时喝上一口,气定神闲。
洪老总的一位秘书,坐在一旁作陪,不时微笑着和刘伟鸿聊上几句,以免出现冷场。但也绝不口若悬河,滔溜不绝,保持着必要的礼貌和必要的风度。
座谈会差不多开到晚上十点才散。
郑广义高树山华远成张友东等人,陆续从会客室里走出来,神情都略略有点疲惫。毕竟年岁都不轻了,五十好几的人,一整天转下来,神经绷得紧紧的,确实不是那么吃得消。有时候,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感叹,说首长年纪比大家都要大得多,连轴转,他们好几个年轻人分为两班倒,都感到很累,反倒首长看上去神采奕奕,精力充沛。其实这不是首长的精力真的那么充沛,而是因为双方地位不同所造成的。首长是主导者,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问题,基本上可以不必顾忌别人的想法。而工作人员就不同,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准备首长随时召唤。无论谁以这种高度紧张的方式一连工作八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都会受不了的。
刘伟鸿站起身来,微笑着向诸位领导点头示意。
郑广义高树山均神色凝重,只是随意向刘伟鸿一点头,便即离去。尤其是高树山,脸色很不好看,眼神中隐藏着愤怒之意。
身为一省之长,被洪副总理当众批评,又被迫当众做检讨,以高树山强势的性格,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推源祸始,自然都是因为这个刘伟鸿的缘故。或许经过博弈之后,高树山会逐渐体会到刘伟鸿这一手的巧妙,对他也并不是全无好处。但现在,博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高树山心力交瘁,又加上洪老总千里迢迢下来视察,高树山心里头就更加紧张了,哪里会有什么好脸色给刘伟鸿看?
一开始,高树山对刘伟鸿比较客气,那也只是策略使然,想要糊弄住刘伟鸿,将他打发走就算了。如今脸皮已经撕破,博弈正式展开,高树山堂堂省长,自不必对刘伟鸿这样一个年轻的副厅级小字辈过于客气,没的自贬身份。
倒是华远成很客气,不但向刘伟鸿点头为礼,还在刘伟鸿面前停留了几秒钟,微笑着和刘伟鸿说了几句话,然后才与刘伟鸿握手作别。同为正部级实权高官,每个人的行事作风,俱皆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方黎没有跟着离开,等郑广义高树山等人离去之后,方黎微笑着对刘伟鸿说道:“伟鸿同志,首长请你进来。”
方黎本就是首长办公室的负责干部之一,如今依旧还会做些秘书相关的工作。洪老总将其他人都打发走,独独留下方黎陪同他召见刘伟鸿,自然也是表示对方黎的看重。而且方黎本身兼任督察局局长,洪老总召见督察局常务昏局长,请局长在一旁作陪,十分合理。
“好的。
刘伟鸿点点头,缓步向小会客室走去。
小会客室里弥漫着一股烟雾之气,可见刚才领导们在座谈的时候,抽的烟不少。刘伟鸿知道,以前就是伟大领袖召开最高层会议的时候,大伙抽烟也是比较随意的。那一辈的领导人,不抽烟的很少。刘伟鸿听说,似乎只有开国总理和耿直元帅以及另一位著名元帅是不抽烟的,他爷爷刘中原主席,也戒了很长时间的一段烟。
不过洪老总不抽烟,也不怎么喝酒,但洪老总并不禁止其他同志抽烟。在生活细节上,洪老总充分尊重每个人不同的习惯。
刘伟鸿进门的时候,洪老总并未落座,而是站在会客室的窗前,打开了窗户,让室外的新鲜空气吹进来。眼下的气候,白天比较炎热,晚上十点之后,就已经比较凉快了,打开窗子,关掉空调,也不会觉得很热。
刘伟鸿和方黎便静静地站在洪副总理身后不远处。
“走动走动,活动一下血脉。咱们便走边聊吧,随意一点,不要太拘谨。”
面朝窗外,深深吸了几口气之后,洪副总理转过头来,随口说道。
“是。”
方黎和刘伟鸿都很简单地答了一个字。
洪老总便背着双手,慢慢在房间里踱步。小会客室不大,还摆放着沙发茶几等家具,所剩的空间就更小了,几乎每走上几步,就要转向。但这不影响总理边走边谈。
“刘伟鸿,辽中这个头,开得不错,抓住了重点。”
洪老总说道,而且对刘伟鸿的称呼,也起了变化,直呼其名,不再在后面加上“同志”二字。现在,刘伟鸿也可谓是洪副总理的“亲兵”尽管洪副总理和刘伟鸿自己都很清楚,这种关系只是暂时的,随着刘伟鸿今后工作的变动,势必会产生变化,但不妨碍刘伟鸿在国资办工作期间,洪副总理将他当做亲信部属来看待。
刘伟鸿可并没有将洪老总这句话当做表扬来看,洪老总只是以此引出一个话题。
所以刘伟鸿和方黎都没有回话,静待首长下文。
“所谓抓住了重点,是指安北二重这几个企业的停工破产,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官商勾结,徇私舞弊,黑箱操作,打击报复等等国企改制工作存在主要矛盾,在这几个企业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解决了这几个工厂的问题,对东三省的很多大中型国企改制,有着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果然,洪老自己做了解释。
第1081章国进民退
“刘伟鸿,谈谈你的看法吧。如果你是安北市长,你打算怎么着手去进行整改?”
洪老总随即话锋一转,将皮球踢到了刘伟鸿的脚下。
上级领导私下相处的时候,经常会询问关系亲近的手下一些具体事情的处置方式,一来是为自己提供一个参考,二来也是一种栽培。可以让手下认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上级领导相比,有何不足之处。
有关这一点,刘伟鸿其实早就在做认真的思考和全盘的筹划。方黎前不久到安北时,刘伟鸿就跟他谈过,抓捕韩永光之后,国资办在辽中省的工作重点要转移,不再是单纯的撕开口子,揭露黑幕,而要转移到指点国企改制工作正规化上面去。
刘伟鸿从来都不仅仅困于自己的职务来思考问题,喜欢高起点,纵观全局。惟其如此,做出来的决定才不至于太狭隘,只顾眼前,不顾以后。
他也早就料到洪老总会有此一问。
“首长,要解决这个问题,治标是很容易的。”
刘伟鸿没有多少迟疑,随口答道。
洪老总不由微微一笑,说道:“呵呵,口气还不小嘛。”
对于刘伟鸿,洪老总是真的越来越欣赏了。如果说当初启用刘伟鸿担纲督察局,洪老总多少还抱着一点试试看的心理,存在着实在不行马上就换人的想法,刘伟鸿太年轻了嘛,那么辽中一战,基本上让洪老总心中的顾虑消失殆尽。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一般人看来,刘伟鸿依旧还是有些纨绔,做了国务院部门的实际领导人,仍然格局不高,只知道和最底层的流氓犯罪分子“斗气”但在洪老总这样高明的政治家眼里,刘伟鸿这一招借力打力,委实高明非常,可以说将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从而采取了最佳的处置手法。
甚至于抓捕韩永光,都是刘伟鸿的一种“障眼法”刘伟鸿深深知道,他出任督察局常务昏局长,会引起很多大人物的反感,就好像他们忌恨洪副总理一样,这种忌恨也会蔓延到洪副总理身边亲近的主要干部其中包括刘伟鸿。
要干实事,总是要得罪人的,而且会得罪很多的实权人物。
在这种情形之下,刘伟鸿表现得越精明越能干,别人对他的忌恨就越重,对他就越防范。所以刘伟鸿选择拿一个在大人物眼里压根上不得台面的流氓头子韩永光来开刀,就是想向那些大人物传达一个讯息——刘伟鸿依旧纨绔,格局不高,不足为虑。
身在政界,很多时候并不是光坏越耀眼越好,而是越低调越好。
又要干实事去撬动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又要保持低调,不引起大家过分的关注如何拿捏分寸,着实很不容易。
这一回,刘伟鸿就干得很出色,很到位。
现在刘伟鸿一开口就说治标很容易,洪老总益发的来了兴趣。
“那好,那你就说说看吧,这个标怎么治?”
刘伟鸿说道:“好,先说安北二重。我简单算过了,二重要重启的话,大约需要一千万左右的资金,二重还欠银行贷款将近三千万。相对于二重的规模来说,这个数字并不大。”
方黎插口说道:“不过对于安北市政府而言,一次性拿出四千万,难度也不小。分税制实行之后,安北和下面各区县的税收收入,减少很多。现在市县财政捉襟见肘,没有多少余钱剩米。这也是他们急着要卖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原因。”
刘伟鸿望了方黎一眼,闪过一抹诧异的神情。
刘伟鸿诧异的不是方黎的见识,而是诧异于他的胆魄。这等于是直接在指责分税制留下的一些后遗症。而分税制,今年上半年才开始实施,是洪老总入主中枢之后,所推行的一个最重要的举措,也是对华夏国经济领域乃至政治领域今后数十年影响最为深远的举措。其他大举措,包括国企改制,教育产业化改革,医疗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等,和分税制所造成的影响比较而言,都要等而下之。
刘伟鸿对分税制,也一直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第一次在青松园和洪老总见面的时候,也略微谈到过一点,但是不深入。刘伟鸿很清楚,洪老总推行分税制的决心非常之大,任何阻力都难以动摇他的决心。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涉及到了保持中央政府权威和主导性的关键所在。不但洪老总下定决心要搞这个分税制,包括隋安东同志在内的许多中央最高层领导,都对这个制度持完全支持的态度,刘伟鸿自知阻拦不住,所以只是提了一些改良性的意见。
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
这也难怪,毕竟在分税制实行之前,一些情况是难以意料的,或许虽然能够想到,但没有现实情况作为参照,对于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影响乃至伤害,认识都不够。
分税制对国民经济以及国民心态所造成的最大影响,在于“羊毛出在羊身上”中央政府推行分税制之前,所考虑的重点,只是要将税收分配的份额重新调配,从地方政府手里收取一定的分配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如果将全国的税收总额定为一百元,以前是地方政府支配六十元到七十元,中央政府支配三十元到四十元,此之谓“税收倒挂”分税制实行之后,这种分配方式转变过来,中央政府支配七十元,地方政府支配三十元。如此一来,中央政府就有足够的财力,集中投资大项目,搞大建设。同样,中央政府手里有了大量的资金,才有足够的权威。
就好像银行系统,人民银行如果头寸周转不灵,没钱,下面的商业银行才不会理他。
然而,这种想法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地方政府的开支,绝不会因为税收的减少而减少。以前他们手里有七十元可供支配,现在忽然减少到只有三十元,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人提议,地方政府要缩减开支,裁减机构和人员,量入为出,自动自觉地将自己的开支,控制在三十元的标准之内。
其实这真是太天真了,把一切都想得十分完美,认定地方政府会进行自我约束。但现实情况是,不管哪一级政府,官爷们都绝不会委屈自己。
好,现在中央政府拿走了大头,只给我剩下三十元,我还是要过以前七十元的日子。钱不够,怎么办呢?办法很多。首先,卖企业:企业卖完了,还是不够,卖地皮:地皮不够卖,没关系,加价,再加价,总之加到够钱用的程度。同时,加税。或者不叫加税,叫征求各种费用,名义不同,实际一样。钱不够用,就从老百姓手里拿。
再苦不能苦干部嘛!
于是,原先一百元的税收总额,就变成了一百四十元甚至更多,老百姓无形之中,增加了百分之五十的负担。
换句话说,这是政府通过税费的形式,将改革开放后这十几年,民间积累的部分财富,无偿地收回到了政府手里。
加上民生经济领域的改革,教育产业化,医疗改革产业化等等,费用成倍成十倍的增长,群众口袋里的钱,就更多的流向了这些必不可少的民生领域,代为政府买单。真正的负担,翻了几番都不止。民间财富自然也随之缩水。
是谓之“国进民退”刘伟鸿本没打算在此时和洪副总理谈论这个话题,却不曾想方黎当面就提了出来。看来方黎也是很有自己想法的。
洪副总理望了方黎一眼,神情并不如何的严厉。在这样的私下场合,洪副总理历来不禁止亲信部属说话,哪怕对他本人有所得罪,或者说得不是那么正确,都没关系。
上位者,必须要广开言路。
见洪老总没有要讨论分税制的意思,刘伟鸿便继续说道:“要解决二重的资金难题,还要着落在二重自身来想办法。二重的那块地皮,占地近千亩,价值超过了一个亿。如果整体出让,不但二重重启资金不成问题,银行贷款能够马上还清,还有大量的积余,完全可以在地段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