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26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管怎么说,陈剑觉得还是要给贺竞强这个面子。

    而现在,仅仅从站在陇西厅门口迎候中央领导同志和部委领导同志的“阵容”也能分析得出来,这个汇报会,真的是反对者居多。

    原因无他,这里只有平原市的领导,没有陇西省的领导。

    照说,即将前来与会,听取汇报的,有一位政治局委员和两位国家部委正职领导人,陇西最少也该有一位省级领导同志亲自带队才合道理。

    陇西省的领导,并未“捧场”似乎也很能说明问题。

    第1086章督察局实权大增

    不过贺竞强看上去,似乎并不在意是否有省领导“捧场”笔直地站在陇西厅的门口,始终脸带微笑,不时和陈剑以及班子里的其他同志聊上一两句,心情很好。

    到了这个当口,陈剑也早已将当初“争执”的不快抛诸脑后,全心全意搞好汇报会。

    不管怎么说,将有一位政治局委员亲自莅临,那是共和国真正的领导核心成员,是需要所有地方干部仰望的“偶像级”大人物。

    箭已在弦上,可不能再搞砸了。

    再有一会,领导们就要过来了,陈剑一边与贺竞强聊天,一边不住地看表,显得略略有点紧张。毕竟等下就要见到国家领导人了。说起来,这也得感谢贺竞强。如果不是贺竞强坚持要搞这个汇报大会,以陈剑的级别和职务,是很难得到和政治局委员面对面谈话这种机会的。

    这位政治局委员,并不是平原籍,也未曾在平原工作过,之所以前来出席这个汇报会,自然是贺竞强的运作了。老贺家在京师的面子可不小,贺家大少在平原做市长,要来京师弄个汇报会,无论如何,也得请一位政治局委员亲自压阵,才合道理。

    而另外两位部委领导和几位部委副职领导,前来出席汇报会,到底看在平原市“革命老区”和自己工作过的地方这个面子上,还是看在老贺家的面子上,也不好深究,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与世家太子做搭档,就有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条件”正在这个时候,贺竞强手里的“大哥大”嘟嘟地震响起来。现在依旧处于模拟机的时代,但大哥大也已推出了新产品。二代大哥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体积小巧了许多,尽管还是黑乎乎方头方脑的模样,却不再是重达一公斤的超级“大砖头”握在手里比较省力了。

    贺竞强按下接听键,微笑着应答几句,便即挂断了电话,转头对陈剑说道:“陈书记,刚刚接到电话通知,李治国副主席要来出席我们的汇报会。”

    “李副主席要来?”

    陈剑大吃一惊,有点难以置信地反问了一句。

    其他几位班子里的同志也满脸震惊之色。

    这个可不在大伙的预料之中,听说能来一位政治局委员,就已经足以让大伙兴奋异常了。而现在,七巨头之一的李治国副主席,竟然要亲自出席他们这个小小地级市的汇报会,怎不令人又惊又喜?

    贺竞强依旧保持着微笑,点了点头,说道:“对,刚才就是李副主席办公室的杨波同志电话通知的。说李副主席对革命老区的工作非常重视,对革命老区的群众十分关心。”

    陈剑等人便连连点头,感叹不已,一个个变得谨慎抖擞,喜气洋洋。

    贺竞强脸上,略略闪过一抹矜持之意。

    其实李治国副主席要亲来参加平原市的汇报会,并不是临时起意。贺竞强早就在运作之中,却一直未曾向陈剑和班子里的其他同志通报。一来是需要等候李治国副主席的正式答复,二来也是想要凭此向陈剑和平原市两套班子的同志表明一下自己的实力。

    政治局常委前来出席一个地级市并非正式会议的所谓“汇报会”本身就能够说明很多的问题了。不要说一般的地级市市长压根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世家子,也并非每个世家子都能有偌大脸面的。

    “陈书记,我们去大会堂的门口迎候吧。”

    贺竞强随即提议道。

    “好好……”

    陈剑立即一迭声地说道,点头不已。

    陇西厅的位置比较特殊,属于“过厅”与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相邻,国家一些重要会议或新闻发布会常在小礼堂召开,国家领导人或其他要人在会议间难免到此休息或路过。

    一开始的时候,陈剑就提出来,要在人民大会堂的门口迎接领导同志,这也是礼节所必须的。不过贺竞强却提出就在陇西厅门口迎候,理由是他们的汇报会,规模不大,又是非正式会议,没必要搞得过于张扬,还是保持低调一点的好。

    对这个理由,陈剑心里很不以为然,但也没有反对。毕竟这个汇报会,等于是贺竞强一手操办的,他陈剑就是个“配角”那么一切都由得贺竞强去做主好了。贺竞强这么做,肯定有他自己真实的理由,却是不好深究。

    如今七巨头之一的李治国副主席,要亲自前来出席汇报会,再在三楼等候,便于理不合了。

    当下陈剑贺竞强等人来到人民大会堂的门口,刚刚站住了脚步,好几台乌黑铮亮的小轿车,便齐刷刷地停在了他们的面前。

    车门打开,一大批西装革履的中年官员们,走了下来。打头的正是曾经在平原市工作过的两位国家部委一把手和另外几位部委副职领导人。

    陈剑贺竞强等人立即迎了上去,与领导们紧紧握手,寒暄问好。

    从最后一台车里走下来的,却是两位年轻的干部,打头一位,四十岁出头的模样,斯斯文文,神态儒雅,另外一位,则不过二十几岁,身材高大,长相俊朗。

    “您好您好,方主任!感谢方主任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取我们的汇报。”

    陈剑与贺竞强急忙迎上前,与两人握手问好。

    这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领导,正是国务院国资办副主任兼督察局局长方黎。

    “你好,刘局!”

    与方黎寒暄过后,贺竞强微笑着向紧随方黎之后的刘伟鸿伸出了手。

    “你好,贺市长!”

    刘伟鸿也微笑着与贺竞强握手。

    “陈书记,这位就是国资办督察局常务副局长刘伟鸿同志。”

    握手过后,贺竞强便给陈剑和刘伟鸿相互引介:“刘局,这位是我们平原市的陈剑书记,一把手!”

    “你好你好,刘局。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没想到刘局这么年轻……当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刘局与咱们贺市长,可谓是一时瑜亮啊。”

    陈剑立即满脸堆笑,与刘伟鸿握手言欢,谀辞潮涌。

    看来,陈书记下过一定的功夫,知道刘伟鸿亦是杰出的红色世家子弟,二十几岁年纪,就做到了副厅级实权领导,与全国最年轻的地级市市长并称“一时瑜亮”夸奖很到位,也很得体。只是陈书记很显然不明白贺市长与刘局长之间的“恩怨纠葛”这些事,本来也只在京师豪门的小圈子内“流传”陈剑作为一个外任官员,搞不清楚“内幕”也是情有可原。

    “陈书记过奖了,不敢当。”

    刘伟鸿脸带微笑,说道。

    陈剑又一连说了好些仰奉承的言语。看得出来,陈剑对刘伟鸿的“仰慕”乃是发自内心。

    原因也很简单,现今的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较之刚刚成立之时,名声和实权,早已不可相提并论。督察局前不久的辽中之行,闹出不小的动静,好些国企的负责干部锒铛入狱,整个辽中省政坛正在重新洗牌。洪副总理随即亲赴东三省视察,指示在东三省进行国企改制的深入化试点工作。而规范国企改制的立法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

    这些还不是平原市的汇报会,邀请方黎与刘伟鸿出席的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务院国资办,真的开始拥有监督全国国企改制工作的实际权力。前不久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一个文件,赋予了国资办这种监督的权力。

    这个文件规定的内容比较详细,简单来说,就是明确了国务院国资办,乃是全国国企改制的正管单位,国资办拥有“否决权”和“财政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国企改制工作,包括央企的改制工作,必须向国资办汇报。重大改制动作,国资办有权进行指导和监督。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如果要进行停工或者破产这样的关键性动作,必须要获得国资办的书面批复,不然就是违规操作,有可能面临国资办的查处。

    至于“财政权”也更好理解。

    国企改制过程中,自然要想方设法争取到来自中央的财政支持。这些要钱的报告,也必须要经过国资办相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不然就拿不到钱。

    而国资办督察局,在这两个方面,都拥有“审核权”也就是说,没有刘局长签字,全国范围内一定规模的国企,想要破产重组,就变得困难重重。同样,没有刘局长的签字,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国企,也拿不到款子。

    这是实实在在的权力,刘伟鸿和他领导下的督察局,不再是一柄“尖刀”手里不但握着“刀子”还握着印把子!

    平原市此番前来首都搞这个汇报会,为的就是争取国家部委全方位的支持,国企改制这一块的工作,肯定也是不能落下的。

    方黎与刘伟鸿,自然而然成了平原市汇报会所必须要争取的关键人物。

    “刘局,谢谢!”

    等陈剑和刘伟鸿寒暄过后,贺竞强再次与刘伟鸿握手,微笑着说道。

    “不客气。”

    刘伟鸿也微笑作答。

    贺市长与刘局长,俱皆气度俨然,彬彬有礼。

    第1087章李治国副主席

    寒暄已毕,贺竞强并未请领导们入内,微笑说道:“各位领导,李治国副主席和蒋副总理马上就到了。”

    领导们便俱皆含笑点头,不经意间,在大会堂门口按照职务高低,排好了迎候的队伍。刘伟鸿职务最低,自然是敬陪末席,站在最后了。

    不过听了贺竞强的话,刘伟鸿的双眉,略略往上扬了一下。

    蒋东山副总理将会出席这个汇报会,大家都是清楚的。有哪些重要领导人将出席汇报会,在此之前,平原市作为主办方,早就进行了必要的通报。无须贺竞强提醒,大伙均会在此迎候,等蒋副总理到了之后,再进入会场。

    这是官场上最基本的礼节。

    但刘伟鸿没料到,李治国副主席竟然也会前来出席这个汇报会。

    政治局常委的日程安排,那是真正要紧的大事。这不是抽不抽得出时间来的问题。哪些活动应该参加,哪些活动不去参加,都非常有讲究。

    比如平原市这个非正式的汇报会,照理是绝对难以惊动李治国副主席大驾的。平原市也只邀请了方黎和刘伟鸿参加,并未向洪副总理提出这样的请求。就这个汇报会的规格与级别而言,平原市与贺竞强,都不会如此莽撞。蒋东山副总理能够前来出席,已经给足了贺太平面子。传闻之中,贺太平与蒋东山保持着很不错的私人友谊。此番蒋东山给贺竞强这个小字辈捧场,自然也是看在贺太平的面子上。

    而且事先,平原市方面也未曾通报说,李治国副主席会亲自前来。

    如此一来,此事只能有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是贺竞强故意隐瞒了李治国副主席要来的消息,或许在此之前,贺竞强也没有十足把握,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动李副主席的大驾。第二个解释,前来出席这个汇报会,乃是李副主席临时决定的。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形,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政治动向。

    为了表示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关心和支持,最高层领导同志,经常会出席一些类似的活动,七巨头每年都会抽时间去这些地方调研考察。但具体到平原市这个汇报会,却不可以用这种普通的方式去分析。

    刘伟鸿脑海里,几乎立即便浮现出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李治国同志数年之后成功登顶,所采取的一些布局措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李治国主席和他所领导的那个巨大政治派系,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这个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提出来的旨在振兴西部地区经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大战略不是一回事,乃是李治国主席所进行的政治布局。

    当时明珠系和其他较大的政治集团,目光的焦点,主要聚集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每一个省市的政治布局,内里都经历过一番激烈的博弈。李系便另辟蹊径,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大西部地区,全力以赴经营大西部,同时逐渐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渗透”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很成功的。

    在时光倒流之前,整个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省市一哥,俱皆出自李系门下。陇西,楚南,剑南,高原,草原,天山,海西,天南等省市的党委书记,全都是鼎鼎大名的李系干将。岭南,江南等富裕省份的一把手,也由李系大将出任。

    当真是人才济济,盛极一时。

    刘伟鸿重生之后,积极参与高层政治角力,蝴蝶效益逐渐显现,眼下的政治大势,与另一个平行世界九四年时的政治格局,明显有了区别。但李治国副主席和他所在的大派系,进行“西部大开发”的策略看来依旧没有改变。

    前段时间,京师曾有消息传出,说是老贺家与李治国副主席之间,颇有来往。李治国副主席曾经亲自登门,拜见贺老爷子,与贺太平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这一点,却是刘伟鸿记忆之中所不曾有过的新动向。在重生前的那个世界,李系重要分枝力量之中,并没有老贺家与贺太平其人。相反,贺太平与隋安东同志的关系,较为亲密。

    可见蝴蝶翅膀扇动之后,很多政治走向,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至少,在重生前的那个世界,刘成胜就不曾出任中组部长,东南军区司令员也不姓刘。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变化,才令得贺太平乃至整个老贺家的政治取向,发生了这样巨大的转向。

    两年多之前,在刘伟鸿的鼓捣之下,刘中原主席陪同最高首长南巡,已经改变了历史大势的走向,老刘家非但未曾没落,反倒风生水起,成为隋安东同志最为倚重的一支政治势力。

    贺太平与刘成胜不和,乃是京师豪门公开的秘密。刘成胜成功进入中枢,老贺家“被迫”调整策略,积极寻求新的政治盟友,合情合理。

    今天李治国副主席亲自过来参加平原市的汇报会,可见前段时间那个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新一轮的政治势力整合,新一轮的合纵连横,已经悄悄地展开了。

    刘伟鸿的脑子高速运转着,估计在场的每一位高官的脑袋,也没有闲着的。贺竞强这个突然袭击,确实打了大伙一个措手不及。假如他们知道李治国副主席也会前来出席汇报会,只怕在场的好几位领导干部,便会很委婉地拒绝平原市的邀请。

    实在太敏感了!

    谁也不愿意在此时此刻,引起另外一些巨头的疑惑之意。

    只是贺竞强到现在才宣布李治国副主席要过来,这几位国家部委的主要领导同志,自也不可能再借故离去。

    谁会干这样大不敬的蠢事?

    至于时候要怎样消除其他巨头的疑惑之意,那就各凭本事了。能够熬到实权正部级和副部级,有几个是简单的?

    方黎望了刘伟鸿一眼,刘伟鸿微微一笑,丝毫也看不出他内心在想些什么。

    约莫两分钟之后,一台大红旗和一台大奥迪一前一后驶了过来,原本就站得笔直的领导干部们再次挺了挺身子,让自己的腰板挺得更加笔直一些,看上去更加精神抖擞,脸上也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红旗车和奥迪车在人群前轻轻停了下来,贺竞强与陈剑疾步上前,贺竞强亲手拉开了红旗车的车门,陈剑则拉开了奥迪车的车门。照说,贺竞强如此做派,是有点僭越了。不过当此之时,陈剑自也不会与贺竞强相争。严格来说,李治国副主席和蒋东山副总理,俱皆是贺竞强或者说是老贺家请来的“贵客”陈剑心里焉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李治国副主席挺拔的身影出现在大家面前。

    “李副主席好!”

    贺竞强微笑着,微微向李治国副主席鞠躬问好。

    “竞强同志,你好!”

    李治国副主席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朝贺竞强伸出了大手。

    贺竞强连忙伸手握住了,恭谨而小心。

    随后李治国副主席,蒋东山副总理与在此迎候的干部们一一握手为礼,李治国副主席很是随和,与几位省部级领导干部都随口聊了一两句,大会堂门口的气氛,热烈而庄重。

    “李副主席好!”

    最后一位,才轮到刘伟鸿。

    “伟鸿同志,你好!”

    李治国副主席微笑着,向刘伟鸿伸出手去。在此之前,刘伟鸿还不曾与李治国同志面对面过。当然,电视里是经常会见到的。在刘伟鸿重生之前的九年时间里,只要在晚上七点打开电视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李治国同志,《新闻联播》的前十分钟,领导总是很忙的。

    眼前的李治国副主席,正当盛年,风华正茂,头发乌青,精神抖擞,手掌温暖而有力。面对着未来的九五至尊,饶是刘伟鸿胆气豪壮,也不由得肃然起敬,心里头略略浮起一丝紧张之意。

    贺竞强正准备给李治国副主席介绍刘伟鸿的身份,李治国副主席已经开口叫出了刘伟鸿的名字,贺竞强便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毫无疑问,李治国副主席到来之前,工作人员已经向他汇报过,有哪些领导同志会参加这个汇报会。刘伟鸿固然只是一名小小的副厅级干部,论级别,肯定当不起工作人员郑而重之地向李治国同志专门汇报。但老刘家嫡系子弟这个身份,却是非同小可,丝毫也不在“东道主”贺竞强的来头之下。

    李治国副主席亲自前来听取贺竞强的汇报,对刘伟鸿这位近来名声鹊起的豪门子弟,自也不会忽视。事实上,自从刘伟鸿出任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常务副局长职务之后,这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已经引起了当朝诸公的高度重视。

    洪副总理在经济领域重拳频出,每一个政治集团的领袖人员,都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在我国,中央层面,从来就没有单纯的经济建设工作。洪副总理的每一个改革举措背后,必定要牵动无数的利益纠葛。老刘家的嫡系子弟忽然“掺杂”进去,其中的政治动向如何,颇为值得关注。

    李治国副主席也不例外。

    第1088章打全体平原干部的脸

    “伟鸿同志,你们那个国企改制督察工作,搞得很不错,抓住了重点。”李治国副主席并未马上离去,而是站在刘伟鸿面前,主动谈到了国企改制的督察工作。

    刘伟鸿忙即说道:“谢谢首长表扬,我们只是做了本职工作。”

    李治国副主席微笑说道:“呵呵,如果我们每个同志,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我们整个的工作,就都能做好了。”

    “是,首长的教导非常英明。”

    刘伟鸿很谨慎,使用的是非常标准的官方用语。

    “伟鸿同志,你们这个工作,意义很大,难度更大。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也许感受到了刘伟鸿的谨慎,李治国副主席没有继续“发挥”微笑着勉励了刘伟鸿两句。

    “是,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工作,绝不辜负首长的期望。”

    “好,好。”

    李治国副主席频频点头,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缓步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向三楼的陇西厅走去。

    李治国副主席亲临汇报会的情况,早已有人对坐在陇西厅里等候的平原干部们通报了消息,大家一个个又是振奋又是紧张,伸长了脖子向着门口张望。

    不一会,李治国副主席,蒋东山副总理和其他领导同志,出现在陇西厅门口。

    平原干部门齐刷刷地站起身来,自动自觉地热烈鼓掌。看得出来,大部分同志脸上的激动和兴奋之情发自内心。

    谁也没料到,能在这个汇报会见到共和国最高层的领导人之一。而且干部们都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李治国副主席将是华夏国未来的最高领导核心。

    领导们鼓着掌,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之下,依次在主席台就坐。

    掌声持续一段时间,李治国副主席停止鼓掌,微笑颔首。掌声戛然而止。大家挺直身躯,全神贯注地望着主席台上的李治国副主席。

    主席台有两排位置,李治国副主席,蒋东山副总理和两位国家部委正职领导人坐在前排,陈剑与贺竞强因为是主持人,也坐在前排,副部级领导和刘伟鸿同志,坐在后排。

    汇报会由陈剑主持,贺竞强主讲。

    陈剑的开场白里,首先就介绍了今天前来出席汇报会的领导,最后介绍的,是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常务副局长刘伟鸿同志,也是今天在主席台上就坐的唯一一位副厅级干部。

    台下的平原市干部中,颇有好些人的级别不在刘伟鸿之下。

    当刘伟鸿微笑点头示意之时,台下的掌声有那么一瞬间的不整齐。很多平原干部,都被这位年轻的刘局长惊住了,手上的动作不免略有些迟缓,但脸上却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是他!

    说起来,刘副局长如今的名声着实响亮。

    许多人的眼神便在刘伟鸿与贺竞强的脸上来回“溜达”这些世家子弟,果然不同寻常啊,都是那么年轻便身居高位,俨然大人物了。

    只是这位传说中锋锐无比的刘二少,如今端坐在主席台上,神态沉静,举止温和,似乎与贺竞强如出一辙,却是不曾流露出“杀伐之气”或许,利剑犹在鞘中,雷霆犹在天外!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陈剑便将会议的主动权交给了贺竞强。这个开场白,前前后后也就十来分钟时间,陈剑却出了一身透汗,额角上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国家最高层领导人给人的威压,实在非同一般。

    陈剑能够沉住气,将开场白念完,不犯结巴,已经算是颇有定力的了。毕竟陈剑一直都在地方上工作,没有国家部委的经历,与共和国高层领导人接触的机会,不是那么多。

    接下来,贺竞强便开始进行汇报。

    刘伟鸿将手里的茶杯轻轻放了下来,身子微微往后靠,双眼略略眯缝。看得出来,刘副局长做好了认真倾听的准备。

    贺竞强亲自向刘伟鸿发出的邀请。刘伟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即答应。对于贺竞强搞的这个汇报会的模式,刘伟鸿也比较有兴趣。

    任何一种“创新手法”刘伟鸿都有兴趣了解一下详情。

    贺竞强执意要搞这个汇报会,自然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事实上,这个汇报稿,是贺竞强亲自执笔的,秘书班子只是帮他誊清,在文字上略微做了些润色的工作。贺竞强从京师外放之前,就是在中宣部上班,文字功底非常扎实,理论功底也同样扎实。

    整个汇报稿,大约是一万字左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平原市的基本情况。

    平原市地处陇西省北部,黄土高原腹地,辖三区八县,人口五百万,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农业人口。数年之前,是陇西省平原地区,后来才改的平原市,单论人口和辖地规模,平原堪称是陇西的大市之一,但论经济总量,却一直排名在陇西所有地市的倒数行列。

    平原市辖境内多山地丘陵,多年以来,因为植被破坏得厉害,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沟壑纵横,交通极其不便,境内工矿企业,连续数年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市县财政捉襟见肘,想要快速发展经济,基础条件太差。

    情况非常严峻。

    第二个部分,着重介绍了平原市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这个部分,贺竞强写出了一些“新意”贺竞强不仅仅只是提出了自然条件的恶劣,还着重指出了老区群众思想观念的“守旧”革命老区之所以会成为根据地,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民风淳朴。贺竞强说,这是个优点,但在某些特定的时期,也会成为缺点,严重阻碍新观念新思想的普及。民风淳朴的另一个方面,其实就是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务。“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思想观念,不但在广大农村根深蒂固,就算在城市之中,在干部队伍内部,亦是大行其道。

    汇报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坐在主席台上的陈剑和台下的许多干部,脸上都微微露出了不自在的神色。

    贺竞强搞的这个汇报稿,当然并不是保密的,在此之前,好几次在市委市政府的联席会议上提交讨论。这等于是将平原市的基本情况,全方位地展现在国家领导人和部委领导人的面前,焉能草率行事?

    对于汇报稿中有关“思想僵化,观念保守”这一段,平原市的大部分班子成员,都略有微词。有人便公开在会上提出来,向国家领导人进行汇报,是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类似这样的话语,还是不要写进汇报稿为好。

    这等于是在打平原市全体干部的脸嘛。

    不带这么弄的。

    你贺市长固然是世家子弟,在京师和越中都见过大世面,是个人物,但也犯不着将咱们平原的本土干部,全都贬得一无是处。就显你一个人能耐。

    贺竞强的骄傲与固执,再一次表现出来,丝毫也不顾班子成员的反对,坚持要在汇报稿上写出这么一段内容,理由也很简单:既然是向中央领导人的汇报,那就应该实事求是。

    什么叫做实事求是?

    难道就你贺市长的观念是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我们的观念就是保守的?谁有资格做这样的评判?

    尽管在贺竞强的坚持之下,这一段内容出现在了汇报稿之上,但贺市长却也因此在同僚心目中留下了“高高在上不合群”的坏印象。

    听到这里,刘伟鸿的双眉也微微扬了起来。

    在此之前,刘伟鸿与贺竞强之间的接触,其实并不多。前世今生加起来,直接与贺竞强打交道的次数,也不超过十回。对贺竞强的了解,更多是来源于间接的消息,来源于其他人的转述。听着贺竞强作报告,刘伟鸿心里,对贺竞强算是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汇报稿的第三部分,贺竞强直截了当地向在座的领导同志提出了“支援要求”希望国家加大对平原市和其他革命老区的投入,帮助平原市的广大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第四部分则是结语,只有几百个字,简单明了,没有多余的官话套话。

    听取了贺竞强的汇报之后,李治国副主席即兴发表了讲话,对革命老区群众的生活情况,表示十分关注,同时对平原市领导班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予以了肯定。希望同志们能够沉得下去,多多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因地制宜,多开动脑筋,帮助群众早日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同时,李治国副主席也之处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要多为老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援助。

    不过细心的人也听出来,李治国同志并未肯定这个汇报会的模式。毕竟这是非常态的手法,如果当众加以肯定,只怕会引得其他地市有样学样。

    随后,蒋东来副总理和国家部委的几位领导同志也做了发言,明白表态,要对平原市进行必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

    当然了,这样的汇报大会,只能有一个笼统的承诺,具体项目的落实,还需要看后续的手段是否能够及时跟上。

    汇报会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圆满结束。

    第1089章贺市长惹了麻烦

    “刘局长,贵局的办公条件也太差了?我堂堂办公室主任,没有自己的专用办公室也就算了,还和七八个人共用一间办公室,都挤成一个蛋了!跟着刘局长混,这待遇真不咋的!”

    国资办督察局常务副局长办公室,调查统计处副处长兼办公室主任郑晓燕同志撅起红艳艳的娇唇,很不满地向刘局长抱怨不已。

    刘局长的脑袋便一个变得两个那么大。

    郑主任说话,越来越不过脑子。

    听听,什么叫“挤成一个蛋了”这是省委书记的闺女,堂堂副处级领导干部说的话吗?

    不过刘局长还真的不好批评郑主任,督察局的办公条件,着实不怎么样。两个月时间过去,督察局已经满员,六七十个人挤在十余间办公室内,其中还包括三位副局长的办公室,确实十分拥挤。郑晓燕这位办公室主任,管着后勤科,小车班,档案室等等好几个单位,也不得不和七八个人共用一间办公室。

    自来国家部委司局级单位,办公场地就没有这么窘迫的。

    只是整个国资办,俱皆借住在国家计委办公区,“寄人篱下”办公场地都非常的紧张,因为督察局人员较多,国资办领导对督察局还算是比较照顾的了,其他几个司局级单位,较之督察局的办公场地还更加窄小紧张。

    “忍一忍吧,事务局那边说了,再过两个月,咱们就有新房子住了。”

    刘局长只得如此这般地安慰郑大小姐。

    想郑大小姐以前的日子,过得何等惬意?每日里健健身,美美容,喝喝酒,唱唱歌,跳跳舞,优哉游哉。自从跟了刘局长,忙得四脚不沾地,还要忍受拥挤无比的办公室,时不时被刘局长折腾到半夜不得休息,也确实难为她了。

    “哼!”

    郑晓燕再次扁了扁嘴,十分不悦。不过郑晓燕的性格,自来就非常乐观,生了一会气,眼睛一眨,随即又变得眉花眼笑起来。

    “哎,这个星期六,陪我去逛街啊,咱们那床上用品,该换新的了。”

    刘局长的脑袋再一次涨大了好几倍,瞪着眼睛说道:“不是吧,大小姐,咱那床上用品,上个月才买的,这么快就换?”

    上个月,郑大小姐在京师弄了个小爱巢,兴致勃勃的布置了好几天,尽管刘局长很不乐意,架不住郑大小姐生拉硬拽,也不得不陪着她逛了好几回街,亲手选购了一整套床上用品。当时郑晓燕高兴得什么似的,一边逛街一边放声高歌。

    不料才过去了一个多月,郑晓燕就说要换新的床上用品了。

    “那颜色,我突然不喜欢了,我这回啊,要换个天蓝色小花的被套,老式的,咱不用丝绵被了。”.郑大小姐毫不理会刘局长的抱怨,自顾自说道,眼里露出兴奋的光泽,似乎换了一种不同颜色的被套之后,心情就会变得大好。

    刘伟鸿哭笑不得,耐下性子解释道:“我跟你说,这个床上用品,最好不要换来换去。棉质的东西,新的不如旧的好用。硬邦邦的,硌人。旧的盖起来才舒服。”

    “我不管。这些事情,我说了算,你没资格提反对的意见。”

    郑大小姐妩媚的大眼睛一瞪,毫不客气地教训道。

    做下属做到这般威风凛凛,郑大小姐不惶,是京师大姐头。

    刘局长不由大怒,喝道:“我怎么就没资格提反对的意见了?那东西我也在用好吧!我警告你啊,你别让我睡不着觉。不然,有你好受的!”

    郑晓燕一怔,随即咬着嘴唇,抿嘴一笑。

    没准,这就是郑大小姐急着要换床上用品的本意。

    所幸郑大小姐还记得她前来刘局长办公室的目的,她是来汇报公务的,将手里拿着的一叠信件,摆放在刘伟鸿的面前,笑着说道:“刘局长,你可能又有工作要忙了。你的一位老熟人,被人举报了。”

    郑晓燕这个办公室主任,管得挺宽,信件收发也是办公室管的。下面寄过来的举报信,外单位转过来的与国企改制有关的举报信件,都要经过办公室的手。

    办公室有专门的人员,处理这些举报信。觉得比较重要的,就交给郑晓燕定夺,普通的举报信,直接转交给督察一处和督察二处,如果是匿名举报,又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情况,那就直接存档,到了一定的期限,予以销毁。

    不过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要的举报信,郑晓燕也不会直接拿给刘伟鸿,通常会交给刘伟鸿的秘书陈凯华,由他送呈刘伟鸿审阅。只有那种特别重要或者说特别敏感的举报信,郑晓燕才会像今天这样,亲自登门,向刘伟鸿做专门汇报。

    刘伟鸿瞥了一眼那些举报信,没有急着去翻阅,淡然说道:“看来,无论哪里的市长的,都不是那么好当啊。”

    郑晓燕漂亮的黛眉微微一扬,说道:“你就知道了,我都还跟你说是谁呢。”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我的老熟人,不是老朋友,值得你这么郑重其事的,应该也只有贺市长了吧?”

    郑晓燕不由轻轻摇了摇头。

    这人,脑子真的转得不是一般的快。也要这种脑子,才能三下五除二就打开督察局的局面,还顺带送给她家老爷子一份大人情。寻常之人,哪里能有这般好手段。

    “说说吧,大致是些什么内容?”

    刘伟鸿似乎没打算去翻阅哪些举报信。再说,举报信厚厚一摞,一时半会也看不完。

    郑晓燕说道:“集中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平原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举报信里说,贺竞强担任平原市代市长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卖掉了十几家国有企业。其中一些企业,还是在盈利的,并没有亏损,贺市长也全给卖给私人了,导致大批职工下岗,生活无着。第二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房改的。贺竞强在平原市大搞商品房开发,违规进行房改,把很多单位的宿舍都给卖了,逼着单位职工掏钱买新房子。或者租住原先单位的宿舍楼。很多干部职工不服气呢。”

    刘伟鸿的双眉轻轻一蹙,顺手拿起了办公桌上的香烟,点了一支。

    “刘局长,我提醒你一句啊,这个房改,可不归我们督察局管。”

    郑晓燕望着刘伟鸿,似笑非笑地说道。

    对于刘伟鸿与贺竞强之间的“恩怨纠葛”郑晓燕虽然不曾亲历其事,却也称得上是了如指掌。老刘家固然如日中天,老贺家却也声势极盛,正是旗鼓相当。郑晓燕的心里,自然是不希望这两人之间发生什么正面的冲突,那样子对刘伟鸿没什么好处。

    刘伟鸿瞥了她一眼,不吭声,继续抽烟。

    “刘局,我有个建议,这些信件,咱们批转给陇西省国资办吧。”

    郑晓燕说道,神情变得比较严萧,一本正经。

    什么时候可以嬉皮笑脸,说话不过脑子,什么时候应该严肃认真,郑晓燕心里头有数得很。

    便在此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震响起来,刘伟鸿伸手抓起了电话。

    “你好,我是刘伟鸿。”

    “刘局,你好。”

    电话里传来贺竞强的声音,斯文优雅,似乎只要一听到这个声音,就能在别人眼前浮现起一张清秀文静的脸。

    “贺市长,你好。”

    “刘局,有时间吗?我想过来拜访你一下。”

    “拜访不敢当,欢迎贺市长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刘伟鸿微笑着,按照标准的官方言辞答道。

    “怎么,这么巧,说曹操曹操就到?”

    等刘伟鸿放下电话,郑晓燕不由有点诧异地说道。

    刘伟鸿淡然说道:“也谈不上有多巧,他只是来完成标准流程的后半部分罢了。”

    前两天平原市举办的那个汇报会,李志国同志,蒋东山副总理和几位部委的领导同志都表示了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和扶持力度。这两天,估计贺竞强陈剑等人,都在来回穿梭于国家部委的大衙门,忙着落实领导们给的承诺呢。

    方黎代表国资办也做了原则性的表态,在政策许可的情形之下,尽力支持平原市的国企改制工作,必要的时候,资金上也会做一定的优先安排。但方黎并没有说会给平原市政策倾斜。

    全面规范国企改制的法规性文件,正在酝酿之中,方黎亲自负责这项工作。这个文件一旦出台,会立即成为全国国企改制工作的标准框架。刘伟鸿曾经一再强调,国企改制工作的真正重点,在于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当此之时,方黎自然不会承诺政策方面的倾斜。

    事实上,一些所谓的政策倾斜,就是明显有悖于公平公正的原则,人为地制造矛盾,拉大差距,造成各种各样的社会不平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最大的不公正,也是造成极坏影响的特权主义。日积月累,会对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很大的损害。资金可以倾斜,但政策还是不倾斜为好。

    在这一点上,方黎和刘伟鸿的思路,完全一致。

    第1090章邀约

    郑脱燕亲自在督察局办公区域的门口迎候贺克强。

    说起来,如今的国资办在所有国家部委之中,堪称“大牛”手里既有权又有钱,地方主要领导干部,对国资办趋之若鹜。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有省长常务副省长之类的地方大吏亲自登门,拜访国资办的主要领导同志。至于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市长,更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