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第 27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眼见得张培恒双眉微蹙,陈剑便笑着问道:“怎么,有心事啊?”

    张培恒望了陈剑一眼,反问道:“书记,你没心事?”

    陈剑就笑,放下酒杯,拿起茶几上的香烟,递给张培恒一支,自己也点上了一支。

    见陈剑有滋有味地抽着烟,并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张培恒忍不住了,说道:“书记,情况不对啊。有人给督察局告黑状了!”

    “怎么呢?”

    陈剑依旧不动声色。

    张培恒心里头就有点生气。他可不相信陈剑的消息那么闭塞,一点也不清楚督察局这段时间的动向。不过陈剑要装模作样,他身为副手,却是不好点破,只得说道:“这几天,督察局在查第一百货公司。”

    陈剑不能再不动声色了。

    市第一百货公司在改制过程中存在什么内幕,陈剑一清二楚。贺竞强上任没多久,就想拿第一百货开刀,陈剑坚决拦住了。当然,也对贺竞强做了一些让步,贺竞强要处置红星锻造厂,制革厂等企业,陈剑就没有阻拦。这也是官场上惯常的现象,各有各的后花园,井水不犯河水。

    但现在,督察局在查第一百货公司。

    “还有,三水泥厂,市物资公司,督察局也在查。”

    张培恒索性将不利的消息,全都给兜了出来。

    三水泥厂,市物资公司,全都是贺竞强曾经想动,却最终没能动得了的企业。

    “怎么查的?”

    陈剑问道。

    这一点很关键。

    如果只是走个过场,去那几个单位溜达了一下,那就没事,和匿名举报差不多。

    张培恒忧虑地说道:“这两天,龙宇轩和柳齐分别带队,一直待在第一百货和物资公司,三水泥厂暂时还只是碰了一下,没动真格的。”

    陈剑的眉头,就蹙了起来。

    这么说,不是匿名举报了?

    督察局手里,有了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个时候,陈剑的爱人端了两个新炒的小菜过来,热腾腾的摆放在桌面上,笑着说道:“你们继续聊啊,我回房间看电视去了。”

    “嫂子,辛苦了。”

    张培恒忙即说道。

    陈剑爱人挥了挥手,笑着走了,不过在转身的刹那,脸上的笑容悠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担忧的神情。

    稍顷,陈剑问道:“知道是谁弄的吗?”

    “我看,八成是顾铁成弄的。”

    张培恒恨恨地说道:“我早就说过了,这家伙靠不住。平时还装模作样,装给谁看呢?谁比谁傻啊!”

    “顾铁成!”

    陈剑就笑了,脸色有点阴沉。

    “他这是在玩火啊。”

    张培恒不屑地说道:“他一直都在玩火,总是自以为聪明。”

    陈剑点了点头,说道:”

    培恒,这个事,不用太担心。刘伟鸿自有分寸。”

    张培恒却不认同陈剑这个观点,担忧地说道:“书记,我可是听说,刘伟鸿是个六亲不认的主,从来都不按规定出牌。”

    陈剑就笑了,说道:“放心,他再六亲不认,在这个圈子里,就得遵守这个圈子的基本规则。培恒,你一定要记住,咱们并不是刘伟鸿的敌人。实话告诉你吧,咱们都还不够这个资格。”

    张培恒不由一愣,随即眼神一亮,似乎抓住了什么要紧之处。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张培恒告辞而去,陈剑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轻轻抿了一口,微微眯缝了一下眼睛,才将口里的烈酒,咽了下去。

    陈剑的爱人立即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在陈剑身边坐下,满脸担忧之色,说道:“老陈,是不是要出事了?第一百货和物资公司,可都……”

    她的话没有说完,只是担心地望着陈剑。

    陈剑笑了笑,说道:“不用担心,我当初千方百计请刘伟鸿过来,为的就是今天。”

    “你什么意思啊?你专程请人家来查你自己的问题?”

    陈剑爱人顿时满脑门子黑线,觉得陈剑这话,简直不可理喻,是不是喝酒喝高了,说胡话?

    “对!”

    陈剑居然毫不犹豫就承认了。

    “我就是请他来查我的。刘伟鸿来查,总好过贺竞强请人来查。”

    陈剑嘴角依旧含着笑,又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细细品味一番,才咽了下去,悠悠地说了一句。

    “贺公子,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第1140章贺市长有约

    刘局长爱运动,以前只是他的个人爱好,但随着刘伟鸿的地位越来越高,官职越来越显耀,这个爱好,忽然就变得广为人知,连贺竞强都知道了。

    “你好,刘局!”

    周六下午,贺竞强主动将电话打到了刘伟鸿的手机上。

    “贺市长。”

    贺竞强在电话那头笑着问道:“刘局,听说,今天督察局放假?”

    “是啊,大伙都好好睡了一大觉。”

    “呵呵,睡觉好,工作虽然重要,但也不能太辛苦啊。”

    “这也是没办法,很多下岗职工,往往要在周六周日才能找到人。一些情况,总归还是需要找他们核实一下才行。”

    “嗯……刘局,有没有兴趣,一起打场球?”

    刘伟鸿的双眉轻轻扬了起来。贺竞强居然请他一起打球?这倒是意想不到,以前没听说贺竞强有这个爱好啊。

    刘局长来了兴趣:“哦,贺市长也喜欢打篮球?”

    别的运动不好说,打篮球的话,刘局长还真想见识一下贺市长的水平。

    “哈哈,不是,不是篮球。篮球的对抗性太激烈了,我有点吃不消。我可不想你啊,刘局,大学时候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打打羽毛球吧,怎么样?”

    对于羽毛球,刘局长的爱好就没有那么强烈,不过贺竞强亲自邀请,又是休息时间,刘伟鸿自然不好推脱,再说打羽毛球也不错,一样可以活动筋骨。

    抵达平原之后,刘局长真的比较缺乏运动,就算是床上运动,也需要十分谨慎小心不是?往往是浅尝辄止,不敢尽兴。

    “好,那我就陪贺市长打打羽毛球。”

    刘伟鸿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却也没有说什么“请贺市长多多指点”之类的客气话。在这个方面,刘伟鸿有充分的自信,按照后世的话来说,贺竞强算得是“宅男”吧,虽然身为市长,经常开会,下乡视察是不可免的,但这些都是公务活动,就私人生活而言,贺竞强的身体素质,估计与宅男相差无几。刘局长自然无须要一位“宅男”来指点他进行体育运动。

    放下电话,刘伟鸿拿起黑色的公文包,叫上李强,出门而去,并未带郑晓燕一同前往。在贺竞强面前,刘局长与郑主任之间的关系,还是保持“正常”比较好,太亲密了,不是个事。

    贺竞强约的活动地点,是在平原市体委训练基地。

    平原并非体育大市,体委下属的训练基地,也破破烂烂的,规模不大。不过倒是有一个专门的羽毛球馆,大概有四个练习用的羽毛球场。因为平原市并没有专门的羽毛球队,这个羽毛球馆,除了单位进行羽毛球比赛会借用之外,更多的时候,是向私人开放,部分比较爱好羽毛球的官员和先富起来的商人,得闲时可以到这里来打球,象征性的缴纳少量的费用。

    反正体委的经费俱皆由市政府拨款,暂时还可以做到旱涝保收,体委的负责人,无需靠着这破破烂烂的训练基地来创收,也收不到几个钱。体育运动大面积的兴起,总是以经济高速发展为基础的。仓廪不足,何以知礼仪?

    贺市长亲自莅临,羽毛球馆自然便完全封闭起来,不对外开放。

    李强驾驶着七成新的桑塔纳轿车,来到了羽毛球馆。

    平原市区不大,李强在这里一呆就是二十几天,对几条主要的街道,早就已经非常熟悉了,无需本地司机引路,直接就找到了地头。

    贺竞强的秘书小傅,亲自在羽毛球馆门口迎接,桑塔纳刚一停稳,小傅便一溜小跑地上前来,忙不迭地为刘伟鸿拉开了车门,笑容满面地说道:“刘局好。”

    “傅主任,你好!”

    小傅的年龄,其实比刘伟鸿还大着几岁,只比贺竞强略微年轻,故此刘伟鸿对他比较客气,尊称他为“傅主任”而不是叫小傅。

    “刘局,请,贺市长在内恭候大驾。”

    小傅引领着刘伟鸿,走进羽毛球馆。球馆内静悄悄的,一侧摆放了一排椅子,角落里还有一圈沙发,围着一个小小的木质茶几,茶几上摆放着香烟,饮料和矿泉水。旁边的两张椅子上,则搭着两块洁白的毛巾,准备工作做得很是到位。

    见刘伟鸿进门,正坐在沙发里的贺竞强缓缓起身,离开了沙发区域,走出几步,算是对刘伟鸿尽到了迎接的礼节。

    “你好,刘局。”

    “你好,贺市长。”

    两个人握手寒暄,尽管是非常私人的聚会,两人依旧谨守着社交礼仪,不肯轻易放开。

    “来,刘局,请坐,抽支烟。”

    贺竞强笑着邀约。

    贺市长眼下全身白色的运动服,白色的球鞋,看上去显得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几岁,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精神抖擞,利落得很。

    刘局长亦是一身休闲服,蓝白相间的颜色。

    两人在沙发里坐了,小傅紧着给两位领导点烟,李强却背着双手,四下打量着羽毛球馆内的一切。小傅就有点好奇地望了李强两眼。根据督察局的通报,李强是督察局的小车司机,现役武警战士,借调到督察局开车的。照理,这样一个人,完全无需跟着刘伟鸿一起来平原。难道平原市会不给督察局的同志们安排车子与司机?专程带一个司机随行,有这个必要吗?而且,似乎刘伟鸿在平原的这段日子,每次出行,李强必定陪同,现在到羽毛球馆来打球,也是这个李强跟着一起过来。到了地头,完全不像其他秘书一样,紧紧关注领导的一举一动,却在这东张西望。

    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贺竞强自然清楚,李强其实就是刘伟鸿的专职卫士。老贺家的长辈,曾经也提醒过贺竞强,让他注意人身安全,如果需要,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专职司机,充任随身警卫。不过贺竞强认为没必要。他和刘伟鸿不一样,他太沉稳了,绝不会像刘伟鸿那样去冲锋陷阵,充当急先锋的。

    政法委书记、督察局常务副局长,也亏得刘伟鸿才会去担任这些职务。

    堂堂世家子弟,根红苗正的红三代,给人充任“打手”当枪使,算怎么回事?

    不过让贺竞强郁闷的是,眼下,他似乎还有求于这个“打手”不得不主动邀约刘伟鸿一起来打球娱乐,以示亲近之意。

    以此观之,官场之道,也并无一定之规,条条大路通罗马。

    石汉元同志的任职经历,便丰富无比,纪检系统,政法系统俱皆留下了他的足迹,所有中央领导人无出其右,如今也高居巨头之位。

    “刘局,生活上还习惯吧?”

    贺竞强一边抽烟,一边笑着问道。

    其实督察局的同志到平原之后,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轮流宴请,隔天一宴,每次不是陈剑亲自出马就是贺竞强亲自出面作陪,菜肴丰盛,绝非一成不变的西北风味,京菜,楚南菜都有的。

    刘伟鸿笑道:“很习惯,我对吃的东西不挑,什么都合我的胃口。”

    这也是实话,时光倒流之前,刘副研究员的口味倒是已经养得比较刁,吃惯了重油重色重味的楚南菜,吃其他清淡菜肴,索然无味。自然也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男人一旦年过四十,胃口便会变差,口味也会变得很刁。时光倒流之后,这个毛病“豁然痊愈”刘伟鸿又回到青春年少之时,胃口大开,吃什么都津津有味。

    贺竞强望了刘伟鸿一眼,微笑点头,说道:“刘局倒是好身体。”

    刘伟鸿哈哈一笑,四下打量了一番羽毛球馆的环境,说道:“这个羽毛球馆的设施,还过得去。”

    贺竞强说道:“也只是过得去而已。平原各项工作都有待发展,体育竞技项目,要等经济发展上去之后,才有全面激励发展的前提条件。”

    刘伟鸿笑笑,不吭声。

    到平原一个月,刘伟鸿越来越发现,自己治理地方的理念,与贺竞强有区别。大力发展经济是正确的,也很有必要,但绝对不是地方工作的全部和唯一。政府的职责,也绝不仅仅局限在发展经济这一个方面。不过现在,暂时没有必要与贺竞强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贺竞强自然也能体会到刘伟鸿的“冷淡”便即在烟灰缸里熄灭了烟蒂,站起身来,拿起茶几上搁着的一个羽毛球拍,笑着说道:“来,刘局,一起玩玩。”

    “好,自当奉陪!”

    刘伟鸿也拿起球拍,与贺竞强一起去到了最近的那个球场内。小傅连忙跟了上来,站在一旁,露出了兴致勃勃的模样。

    贺竞强先开球,两个人你来我往地对战起来。

    论体力,贺竞强当然无法与刘伟鸿相提并论,不要说全国的副厅级官员无人能在体力上超过刘伟鸿,就算是将所有同龄的年轻人都算进去,比刘伟鸿体力更好的,也找不出几个来。不过贺市长打羽毛球的水平还真不错,攻守有据,一开始,颇能与刘局相持不下。

    贺市长既然主动邀约刘局长打羽毛球,肯定也有两下子,真要是纯粹的“菜鸟”贺市长何必出乖露丑?还不如藏拙呢。

    体力好这个优势,要等球赛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渐渐展现出来。

    第1141章调研报告初稿

    刘局长与贺市长之间这场友谊赛,进行得像模像样。两位年轻俊彦一共打了三局,三局都是贺竞强输。第一局双方的比分很接近,缠斗到最后一刻,贺市长才以两分之差惜败。第二局的比分就拉得比较开了,刘局长没怎么费力,轻松获胜。到了第三局,基本上就是一面倒,刘伟鸿奔跑跳跃,矫健无比,贺竞强有点“举步维艰”了,气喘吁吁的,跑不动。

    “哈哈,刘局,这个体力真是让人不得不服啊……休息,休息一会!”

    输掉第三局之后,贺竞强没有再去捡球,连连摇头,笑着说道。

    看来贺市长依旧还是有“底线”的,只承认体力不如人,不承认技不如人。第一局体力还好的时候,贺市长不就能和刘局长打个旗鼓相当?

    只是贺市长固然比刘局年长几岁,却也刚刚过了而立之年,正是血气方刚,精力旺盛之时,亦不好过分强调体力上的差距呢。

    刘伟鸿微笑说道:“锻炼主要还是在于坚持。不过我的羽毛球也就业余水平,碰到真正的高手,体力再好也不顶事,他会调动我满场乱跑。”

    小傅便忍不住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这位刘局长,还真是年轻气盛,丝毫也不愿意落于下风,明着讥讽贺市长连业余水平也不如,不能调动他满场乱跑。自然,这笑容一闪即逝,可不能叫贺市长看到了,那还了得?

    贺竞强哈哈一笑,也不反驳。他是市长,不是羽毛球职业运动员,水平业余没什么。

    两人在沙发上落座,小傅便紧着给两位领导奉上毛巾擦汗,又奉上饮料矿泉水。贺竞强用毛巾擦了擦,汗水依旧止歇不住,越冒越多,里外衣服都湿透了。但贺市长还是强行忍住了脱去外衣的欲望,看人家刘伟鸿,也穿了两件衣服,却只是额头微微见汗,气定神闲得很。贺大少乃是斯文人,至少比以前只会打架斗殴的刘二少要斯文得多,岂能在他面前露出下里巴人的模样。

    小傅紧着去一旁打开了风扇,清风徐来,贺市长顿时感到一股极其舒爽的凉意,便微笑着朝小傅点了点头,以示赞赏。

    小傅不由又是暗暗一声苦笑。贺市长就是这样,自己跟了他半年,做了一些份内的工作,他也会微笑表示“感谢”看来要真正走进他的心里,成为他的心腹亲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贺竞强端起饮料喝了几口,轻轻在茶几上放下了,眼望刘伟鸿,说道:“刘局,听说督察局已经在准备调研总结报告了?”

    眼下已经到了十月底,马上就到十一月,督察局到平原也有小一个月了,时间够长,是该做个总结,准备离开了。督察局已经将这个决定,通报给了省国资办与平原市委市政府。

    刘伟鸿点点头:“是的,总结报告的初稿,已经搞出来了,准备过几天正式向省国资办和平原市委市政府进行通报。”

    贺竞强微微颔首,说道:“辛苦了。”

    “份内工作而已,这段时间,贺市长也挺辛苦的。”

    “哈哈,刘局,请恕我冒昧,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可以先聊聊吗?”

    贺竞强忽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小傅不由吓了一跳,情不自禁地往后退了两步,思量着要不要再退远一点。贺竞强这个要求,如他所言,确实是有点冒昧了。哪有总结报告先搞私下交流的?若是被陈剑知道,岂不是又会起波澜?

    但贺竞强偏就说了出来,而且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大人物行事,果然不能以常理揣度。

    刘伟鸿笑了笑,随手打开了自己带过来的那个黑色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一份厚厚的打印文件,轻轻摆放在贺竞强面前,说道:“这是总结报告初稿,请贺市长过目。”

    小傅顿时有点眩晕的感觉。

    刘伟鸿不但答应“先聊聊”还直接把总结报告掏了出来,交给贺竞强。

    这都什么事啊?

    “衙内党”就是“衙内党”行事之“肆无忌惮”绝非普通干部可以想象得到的。一些在普通干部看来非常忌讳的行为,到了他们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

    毫不在乎。

    贺竞强没有急着去拿那份总结报告,而是扭过头,望了小傅一眼,小傅心头一凛,连忙远远退了开去,足足保持了十几米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上,只要贺竞强与刘伟鸿不是大喊大叫,就很难再听清楚他们之间的对话。

    贺竞强提前要看总结报告,肯定有特别的原因,这个东西,眼下暂时还不是小傅能够接触的。

    “谢谢!”

    贺竞强这才微笑着对刘伟鸿说了一句,随即伸手拿过了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很厚,粗粗估算,至少也有二十页纸,上万字。不过刘伟鸿带着督察局的十来名同志,在平原折腾了小一个月,搞一份万字左右的调研报告,很正常,不算离谱。

    贺竞强开始翻阅总结报告。

    刘伟鸿则微微往后靠,点起了一支烟,估计贺竞强要看完这份报告,少说也得有半个小时。这还是最快的速度,毕竟贺竞强不能走马观花。

    督察局的调研总结报告,都是按照胡彦博拟定的格式来做的,第一页是目录,接下来是总纲,大致列举了一下报告的基本内容,再往后才是细则。

    仅仅只是翻阅了总纲,贺竞强的眼里,便闪过一抹不悦之色。

    这份调研报告,主题内容就是针对贺竞强上任之后卖掉的那十几家国有企业去的,而市第一百货公司,三水泥厂,市物资公司等问题严重的国企,报告里也有显示,但明显不是重点。此外,根据目录和总纲显示,这份报告,还有一个附件,三四千字,差不多赶上正文的字数了。附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育改革和医疗产业化改革去的。

    刘伟鸿前来平原,贺竞强与陈剑,都给他上了菜,而且是大菜。现在看来,刘局长是有选择性地在吃菜,他心情不好,对贺市长上的菜,不感冒。

    说起来,这也很正常。

    现在主动权是在刘伟鸿手里,贺竞强也不能指望人家刘二少就是个傻缺缺的包青天,真的一碗水端平,秉公办事。只能贺市长“算计”刘局长,刘局长就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天下没这个道理。

    刘伟鸿的意思明摆着,你们请我来平原,可以。主动权在你们手里。但我到了平原之后,该怎么做,那就必须由我刘伟鸿做主了,陈剑也好,贺竞强也罢,还想牵着我的鼻子走,让我为你们服务,那就未免太天真了。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好事!

    刘伟鸿现在就将调研报告给他看,明显信心十足,没有打算要背后开枪。你贺市长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我就是这么干了。

    贺竞强眼里的不悦之色,一闪即逝,随即开始认真拜读调研报告的正文。

    贺竞强看调研报告的时间,略略超出了刘伟鸿的预料,差不多花了四十分钟。贺竞强看得比较仔细,有时候看到了后面,还翻出前面的内容来对照一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贺竞强再也没有任何不悦或者吃惊的表情,平静得惊人。

    刘伟鸿一直很有耐心地在等待着。

    贺竞强看完最后一页报告内容,缓缓合上了,双目微眯,默默地沉思了一下,似乎是在报告的内容在自己的脑海里再过一遍,加深一下印象。随即,贺竞强便将调研报告推到了刘伟鸿的面前,微笑说道:“谢谢刘局,我看完了。”

    “不客气。”

    刘伟鸿也没有马上就伸手去收回那份报告,就这么搁在那里。

    贺竞强点起了一支烟,刘伟鸿发现,贺竞强的烟瘾其实很不小,不在自己之下。很多官员都有烟瘾,这也是环境所造成的。

    抽二手烟还不如抽一手烟呢,呵呵。

    “刘局,对于这个调研报告,我有不同的看法。”

    稍顷,贺竞强说道,脸色比较严肃。

    “贺市长,请讲!”

    刘伟鸿也坐直了身子,双眼正视贺竞强,脸上笑容收敛起来。

    “第一点,我认为,督察局在调研方向上,有待商榷。这份调研报告,有一半左右的内容,谈到了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产业化的问题。请恕我直言,这个并不属于督察局的工作范畴。”

    贺竞强直截了当地说道,对刘伟鸿和督察局的目的,表示质疑。

    刘伟鸿脸上波澜不惊,继续望着贺竞强,不吭声。

    “第二点,对于平原市国企改制工作的调研,深入程度不够。市第一百货公司,三水泥厂,市物资公司的改制工作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调研报告对这一部分国企的情况,只有简单的描述,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国企改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只有破产重组这一种模式。类似市第一百货公司,物资公司这种承包经营制,也是改制的一种,而且还是主流。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主观忽视,应该做比较深入的调研和剖析。这样才是比较全面的。”

    贺竞强也双眼直视刘伟鸿,缓缓说道。

    第1142章我们的国民,等不起!

    “贺市长,如果你对调研报告正文有意见,可以改。有关市第一百货公司,物资公司,三水泥厂这些单位的改制情况,我们可以再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将后续的调研内容,补充进去。但是,附件内容,不能改。”

    刘伟鸿沉声说道,神情也变得非常的严肃。

    贺竞强的眼神顿时又微微眯缝了一下,沉声说道:“刘局,我需要一个理由。”

    刘伟鸿说道:“贺市长,你刚才已经看过了,附件内容,全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只是将这些已经发生了的情况,例举出来,没有做任何主观或者客观的评价。就是对调研报告的一个注解。除非贺市长能够证明,这些情况是不存在的。”

    贺竞强的脸色,变得很是阴沉。

    这还是贺竞强第一次在刘伟鸿面前显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前的贺竞强,总是那么平静稳重,点尘不惊,有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惊的气势。

    但是现在,很明显那个附件内容以及刘伟鸿的态度,让贺竞强也有点沉不住气了。

    贺竞强板着脸好一阵,才缓缓说道:“刘局,我不否认那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我不认为把这些内容写进调研报告,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对你,对我,都不见得有利!”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贺市长,确实如此。但我依旧坚持认为,这些内容很重要,甚至比调研报告的正文还要更加重要。”

    贺竞强愣了一下,忽然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刘局,我刚刚从部里下到永乐县的时候,很多想法,和你现在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有些想法我改变了。”

    刘伟鸿淡然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倒并不赞同你的这种改变。”

    贺竞强说道:“刘局,你也曾经主政过地方,你治理地方的许多举措,我很赞成,而且我也在借鉴你曾经成功的经验。正因为如此,你应该知道,治理地方,有个轻重缓急。以平原的实际情况,财政收入严重不够,如果按照你的意见,将有限的财力,用在改善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必定会导致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比如说修路,城市基础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些工作,哪一样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在来平原的路上,就曾经讨论过,要想富先修路。平原的公路网络设施,早一日升级,城市的经济就早一日腾飞,我认为,这才是头等大事。不然,我们始终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民生领域,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总是不能完善。何者在先,何者在后,是我们必须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刘伟鸿轻轻摇头,说道:“贺市长,我承认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先后顺序不是这样的。而且,我们不应该将政府基本职能混淆了。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什么?不是发展经济,不是修路,不是搞城市基础建设,而是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全体人民,都能在这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之下,发挥自己的才能。人人有饭吃,人人能上学,人人有居所,每个人能看得起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贺竞强淡然说道:“刘局的意思,是要建设一个理想社会?”

    “贺市长,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的目标吗?”

    贺竞强脸上又浮现起一缕笑容,带着极淡的讥讽之意,一闪即逝,说道:“刘局,我们是不是应该探讨一下更加实际的问题?”

    拜托,刘局长,请你不要在这里和我说大道理。

    有没有搞错啊?

    刘伟鸿缓缓说道:“贺市长,我不是在谈理想主义,我也不是背诵孔老夫子的格言。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如果贺市长认为我是在谈理想主义,那么我们来就事论事。先说邓婉儿的情况吧,像他们这样的特困家庭,难道我们政府不应该给他们特殊的帮助?一句国企改制,就能彻底放弃他们不管,任由他们自生自灭?那么人民政府的职能,在哪里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在哪里体现出来?工厂卖掉了,邓友章就应该病死,邓婉儿就应该饿死?没有这个道理!这就是我们政府应该做的事,我们没有做,就是不对。无论何种解释,何种理由,都不能眼睁睁的见死不救。我想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没有疑义吧?”

    贺竞强徐徐说道:“刘局,平原有五百万人口,政府工作也会有疏漏的地方。”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贺市长,我不是在吹毛求疵。我承认,任何一个单位的工作,都会有疏漏的地方,完全不犯错的,那是圣人。但有些疏漏可以有,有些疏漏,就不能有。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邓友章没有得到治疗,在家里病死了,邓婉儿从此变成流浪儿童,她的命运也是可以想象得到。那么,这就不仅仅是邓友章父女两个人的事,而是会影响到他们周围所有的人,从此对政府丧失信心。这种影响是很深远的。贺市长,我想你也应该明白,执政党和政府,一旦失去公信力,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一旦爆发出来,将对整个政权基础造成极大的冲击。到那个时候,我们何以自处?”

    “那依刘局长之见,此事应该如何解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必须马上完善,作为当前政府工作最急迫的任务来完成。贺市长,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旧的社会体系,正在快速瓦解,新的社会体系,还没有成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说下岗职工,根据我们的了解,单在平原市,类似邓友章邓婉儿一家这样的情况,就不在少数。以后,还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其他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失去土地的城市郊区农民,待业青年等等,这些人,都缺乏最基本的生存保证,吃饭,教育,住房,医疗等等,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每天要面对的严重问题。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人安置好,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可以想见,他们对社会是个什么样的态度。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将会严重地影响到执政党与政府的形象,严重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公信力。我们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难道不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贺竞强说道:“刘局,不要说全国范围内马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大的困难,就以平原为例,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也是不可能的。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钱从何来?”

    刘伟鸿反问道:“贺市长,修路的钱,从哪里来?”

    贺竞强蹙眉说道:“刘局,修路是为了发展经济,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所以说,贺市长,这就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简单来说吧,现在平原市政府手里有一百元,这一百元是用去修路,还是用去保障民生,各自能产生什么效益,这才是我们的分歧所在。是这样吧?”

    贺竞强随即点头:“是这样。就好像家里只有一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这一个蛋是拿来给小孩吃了解解馋,还是拿去卖钱,然后换回来更多的母鸡,下更多的蛋。我选择后者。”

    刘伟鸿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选择后者。但问题在于,前提不对。这一个鸡蛋,给小孩子吃了只是解馋的话,那就没必要。但如果是小孩已经严重营养不良,等着这个鸡蛋救命呢?作为父母,我们是否还能坚持拿这个鸡蛋去卖钱?就好像邓婉儿一家的情况,他们就不是要解馋,他们是需要救命!回到我刚才说的那里,政府手里的一百块钱,如果拿去修路,可以产生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如果拿去保障民生,却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两相比较,我认为,还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更加可取。因为我们的群众,我们的国民,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刘局,如果每一百元都拿去保障民生,路就永远修不起来,经济也就永远都不能发展,我们也就永远只能有一百元。为什么我们不能先把这一百元拿去修路,等赚到了另一个一百元之后,再投入到民生保障之中去?”

    刘伟鸿就笑了,说道:“贺市长,请恕我直言,这还是一个伪命题。第一,我不是要求每一百元都拿去保障民生,我是说,先把这一百元用在民生领域,第二个一百元,我们才拿去修路。第二点,如果我们不能树立民生第一的思想,那么谁又能保证,先修了路,赚到另一个一百元之后,就能投入到民生领域?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又有新的路要修,有新的其他项目需要投资,那新的一百元,仍然又被优先拿去创造经济效益了。经济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但我们的国民,是不是有那个耐心,能等那么久?”

    第1143章纨绔子弟的政治手段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容易被说服,贺竞强尤其如此。他的出身,从小生活的环境,以及现在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荣光,都注定了他的内心深处,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换句话说,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或者非常固执的人。

    任何一位在各自领域之中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有那么一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

    “刘局,你这有点以推理定罪的意思了。你怎么能肯定,我们在赚到第二个一百元之后,会继续拿去修路,而不是投入到民生领域?”

    贺竞强依旧轻言细语,但语气之中的严厉和质疑,也已表露无遗。

    刘伟鸿淡然一笑,说道:“从你现在的施政措施之中,就能看到了。”

    这句话,也说得毫不客气。

    贺竞强双眼一眯,说道:“倒要请教,我现在的施政措施,有何不妥之处。”

    “贺市长真不明白还是故意为之?”

    刘伟鸿挺直了身子,眼望贺竞强,目光炯炯。

    贺竞强眼里迸射出两缕愤怒的光芒,沉声说道:“刘局,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伟鸿说道:“现在平原市正在实行的教育产业化改革和医疗产业化改革,其真实内涵到底如何,难道贺市长真的没有仔细考虑过?”

    贺竞强抿住了嘴唇,眼里愤怒的光芒依旧。

    刘伟鸿丝毫也不理会他的愤怒,缓缓说道:“国企改革,还可以说是经济领域的举措,涉及到的只是部分的国企职工,虽然总数不少,但按照比例来说,总归是少部分。但教育和医疗,却是涉及到几乎所有人的关键领域,属于战略层面。任何一次变革,都会牵扯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改了,没有经过任何的深入论证,也没有经过任何的试点,直接将以前的模式改掉,直接实行市场化,产业化。贺市长,你真的认为这么做是合适的?我们真的可以不经过群众的同意,就把他们这些年辛辛苦苦积累的一点财富,无偿地收回到政府的手里,而且还振振有词,理所当然!”

    “刘局,这是上面的政策!”

    贺竞强立即答道。

    刘伟鸿淡然说道:“我知道这是上面的政策,所以我们在附件里面,也只是描述了这种现状,没有做任何主观或者客观的评价。”

    贺竞强又被憋住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刘伟鸿他们督察局搞的那个报告,真正对贺竞强有杀伤力的,正是那个没有做任何主观客观评价,只描述事实的附件。调研报告的正文,对贺竞强拍板卖掉的那十几家国有企业的情况,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和分析,除了对下岗职工安置这一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之外,对贺竞强的处理手法和处理模式,没有提出太大的意见,基本上是给予了肯定。尤其没有提到权钱交易和国有资产流失这两个最要紧的环节,可以说是有了较为明确的结论。

    在现阶段,国企改制,只要没有出现权钱交易和国有资产流失,那就是好的,成功的,主持这个工作的领导干部,不但不会受到批评,反倒会得到表扬,至少会被上级领导誉为颇有本事。

    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关键点,贺竞强才敢于放开手脚,直接从越中引进了十几家私人企业,全面接手平原的国企。虽然这么做,看上去是有点急功近利,也很容易被“不明真相”的人误解,贺竞强还是毫不犹豫地干了。

    他很清楚,到底谁才是决定他前途命运的人。

    只要那些能够决定他前途命运的人不“误解”他,那么他就能高枕无忧,就能按照自己的固定思路,在平原市大展拳脚。等平原市的经济在短时间内有了高速发展,数据漂漂亮亮的,自然会有人给他歌功颂德,上级领导也就有了提拔他的名正言顺的理由。

    至于群众的误解,算得什么?

    霓虹灯下有血泪,那些真正能够决定他前途命运的大人物,谁会在乎?

    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清楚,贺竞强还算什么世家子弟,豪门传人。

    所以,对于调研报告的正文,贺竞强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没有对市第一百货公司,三水泥厂,市物资公司的深入描述,贺竞强也不以为意。说白了,只要此番刘伟鸿没有对他造成伤害,陈剑不足虑。第一百货,三水泥厂,物资公司的问题,刘伟鸿不查没关系,贺竞强可以请别人来查。

    刘伟鸿也没有给他当枪使的义务。

    但那个附件,却真正的令得贺竞强如芒在背。

    没错,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全部市场化,产业化,确实是来自上面的文件要求,贺竞强只是执行了这个文件,与全国各地所有的省长市长一样,没什么区别。

    然而,其他地方没有国资办督察局的调研组,没有这样一个调研报告的附件出现。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的副作用,不会像平原这样,被刘伟鸿赤裸裸地呈送到当朝诸公的案前。

    如果这个报告一送上去,与老贺家不对路的其他政治世家或者政治派系,出来一个大人物,义正言辞地说上几句大义凛然的话,贺竞强“只顾发展不顾民生”的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这才是对他真正的威胁。

    因为贺竞强从来也未曾将自己仕途之路的最终目标,定格在“平原市长”这个位置上。平原市注定将只是他仕途路上的一个驿站,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