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郑广义同志和黄有成同志,前段时间都拜会了安东同志?”
云汉民又沉思了一会,忽然问道。
哪些领导干部觐见了隋安东同志,虽然不能随便乱传,但也不是特别的机密,至少无需对云汉民这一级的领导干部搞什么保密。不过云汉民关注的,显然不是觐见动作本身,而是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
“是这样的,听说郑书记也跟安东同志谈到了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话题,黄书记则谈到了京城的治安状况和公安机关内部的执法作风。”
刘伟鸿简单地说明了一下。
云汉民望了他一眼,脸上再次浮现出一丝惊异之色。这就是说,至少在此番博弈之中,郑广义与黄有成已经表明了态度。而这两位,都并非是老刘家的传统盟友。能够争取到他们的支持,老刘家这一回的准备工作,做得很是充分。
翁婿俩在客厅之中,一谈就是两个小时。
晚饭时分,刘成胜亲自赶到了燕京宾馆,和杜于馨一起来的。云汉民觐见隋安东同志的时间,定在明天,今晚上是他的自由活动时间。刘成胜杜于馨夫妇一起到燕京宾馆来看望云汉民杨琴夫妇,自然是以姻亲的名义了。
咱们是亲戚,相互走动一下很正常,其他人不必敏感。
当下两家六口人就在燕京宾馆的小餐厅用餐,刘成胜点了俄罗斯风味菜——土豆烧牛肉和红菜汤,笑着对云汉民说道:“汉民书记,这个东西,有好多年没尝过了吧?”
云汉民微笑答道:“是啊,差不多快四十年了。”
我国与前苏联关系破裂,是在五十年代末期,在此之前,却是一段“如漆似胶”的蜜月期,大批苏联专家来到我国,帮助我们搞建设。当时京师之地,苏联风味的东西,风靡一时。刘成胜云汉民那会正年轻,又是高干子弟,对苏联风味自然是十分熟悉。
杜于馨微笑说道:“也就是个名气罢了,要说口味,还真的很一般。”
杨琴马上附和道:“那是,说到烹饪手段的高明,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和我们相提并论。”
杨琴虽是大学教授,大知识分子,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一手好菜。谈到菜肴的好坏,她确实很有发言权。
刘成胜笑道:“主要是怀念一下过去那段时光,那时候,大家是真的都很年轻啊……”
说着,刘成胜的眼神,在刘伟鸿的脸上掠过。估计这道土豆烧牛肉,肯定能对刘伟鸿的胃口,他这个年龄段,食量大,对任何高油脂的食物都充满着兴趣。
刘伟鸿就笑着说道:“大伯,待会啊,这道土豆烧牛肉,你们要是浅尝辄止,我一个人全包了。”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笑哈哈的。
云雨裳便说道:“你啊,也要少吃油腻的东西,这习惯养成了,就不好改。你现在年轻,爱好运动,那没关系。等以后年纪大了,运动量降下来,高脂肪的食物对身体的危害就很大了。”
杜于馨马上说道:“是啊,伟鸿,雨裳说得对,你确实也要注意了……雨裳啊,叫厨师单独给你做两个合口味的菜吧,清淡点,营养点。你现在,可是既要吃好又要特别注意。”
她是刘伟鸿的伯母,自然要表示对小字辈的关爱之情。
“哎,好的,伯母。”
云雨裳忙即点头称是。
杜于馨望着云雨裳高高隆起的小腹,问道:“雨裳,怀几个月了?”
云雨裳俏脸微微一红,说道:“五个月了。”
“五个月?肚子这么显……”
杜于馨便有点吃惊:“嗯,你和伟鸿都个子高,伟鸿又很健壮,小家伙可能长得特别壮吧。”
刘伟鸿便没心没肺地说道:“是啊,媳妇,这回啊,你得给我生个大胖娃娃。”
云雨裳便瞪了他一眼,随即眼里闪过一抹极其喜悦的光辉,却不说话。
不一会,酒菜很快就上了桌,六菜一汤,还是加上了特意为云雨裳单做的两个菜,谈不上多么的丰盛,俱皆是家常菜。这也是刘成胜多年的习惯,节俭,不浪费。
上了一瓶五粮液。
刘成胜端起杯子,对云汉民说道:“来,汉民书记,杨教授,伟鸿,雨裳,大家一起干一杯。”
大家连忙一齐举起了酒杯。当然,云雨裳是以水代酒,自从怀孕之后,云雨裳不喝任何工业流水线生产的饮料,一般情况下,只喝凉白开和自己榨的新鲜果汁,连矿泉水都不怎么喝,谨防“病从口入”“汉民书记,这两年,琼海的经济发展得很不错,尤其是旅游业,特色农业和海水养殖业,都搞得有声有色,进步很明显啊。”
刘成胜说道,很是感慨的样子。
因为是家宴,就没有太多的规矩,云汉民回敬了刘成胜一杯之后,大家就随意了,边吃边聊。
刘成胜这话,倒也不算是完全的客气话。云汉民当初出任琼海省委书记,大家对他的掌控能力都不怀疑,但也没想到云汉民搞经济建设,很有一手。八十年代末期,琼海刚刚建省不久,便即兴起了一股地产风潮,全国各地的炒家,纷纷涌入琼海,一下子将地产价格炒到了离谱的地步,国务院紧急叫停,资金如潮水般退走,只留下无数的烂尾工程,琼海省的省会滨海市,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烂尾楼。给整个琼海的经济,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市面一片萧条。
当时有专家预测,要收拾好这个残局,彻底消化烂尾楼,至少需要二十年以上。
所以那个时候,云汉民实际上就是被派过去做“维持会长”的。
不料云汉民到任之后,另辟蹊径,对半个城市的烂尾楼视而不见,完全撇开,因地制宜,放开手脚发展琼海省的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养殖业,集中资金大投入,短短一两年时间,便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成效,而随着琼海经济的逐步复苏,部分地段较好的烂尾楼,又已开始继续施工。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可能只需要十到十五年左右,快速前进的滨海市,就能将这些烂尾楼全部“吃掉”与此同时,云汉民又在领海坚持强硬政策,渔政船深入南海边缘处进行例行巡航,云雨裳投资在西海群岛兴建高级度假酒店。令得不少外媒惊呼,“琼海的云是一个极其强硬的鹰派人物”云汉民在琼海极其出色的表现,让许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俱皆赞叹有加。
云汉民笑着说道:“刘部长,实话说,这个里面,有伟鸿一份功劳。现在琼海实行的部分经济建设模式,就是他当初提出来的。”
既然是家宴,云汉民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的,再说为自己的女婿壮声势,也是分所当为。
刘成胜便连连点头,说道:“嗯嗯,伟鸿在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确实很有想法。他前些年在楚南工作的时候,搞出了好几个模式,事实证明,都比较有效。现在很多县市都在借鉴他当初的模式。”
刘伟鸿连连摆手,笑着说道:“大伯,您就别夸我了,我可不经夸。”
大家再一次哈哈大笑,家宴的气氛很是热烈。
第1181章祖宗有灵
夜色渐深,京师万红山庄的一栋别墅前,奔驰车缓缓停了下来。
司机刘伟鸿同志一跃而下,屁颠屁颠地绕到副驾驶座,为云雨裳打开了车门,笑嘻嘻地说道:“当家的,请下车!”
云雨裳似笑非笑地白他一眼,伸手按住后腰,慢慢从车里走了下来,刘伟鸿忙即上前扶住了她,嘴里念叨不已:“慢点慢点,小心……”
他们这是从燕京宾馆来。
晚餐之后,刘成胜在云汉民所居的套间里谈了一会,刘伟鸿作陪。杜于馨则和杨琴云雨裳母女在卧室内聊天说话。
刘成胜倒是比较坦诚,将目前京师的局势,以及金秋园可能采取的某些行动,基本向云汉民交了个底。云汉民尽管已经是老刘家的姻亲,但毕竟和老刘家的“传统盟友”有所不同。云汉民的弟弟云汉江,正儿八经是贺太平的妹夫。云汉民与刘家联姻,实际上老云家已经一分为二。云老爷子昔日的故交旧部,一部分与云汉民来往密切,另一部分则与云汉江来往密切。云汉江因为妻子贺喜平的缘故,不大可能和老刘家变为盟友。
刘成胜如此坦诚,一方面是此番政治博弈,涉及层级太高,面临的对手太强,金秋园那边,都已经全力以赴,要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刘成胜就不能再对云汉民有任何隐瞒。二来,刘成胜亦是借此表明老刘家的态度——竭诚欢迎云汉民!
京师世家子弟,现任省委书记,对于任何一个政治集团来说,俱皆是举足轻重的力量,完全值得全力争取,更不用说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了。
其实,刘成胜就算没有这么明确的态度,云汉民可供选择的余地也不大。因为他是刘伟鸿的岳父,而刘伟鸿已经成为此番政治博弈的先锋大将,冲到了最前面。其他人都还有选择,刘伟鸿没有。连带的,云汉民也不能不支持刘伟鸿。
一旦刘伟鸿失利,对云汉民没有半分好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这次会谈,终于令得刘伟鸿完全放下心来。且抛开他脑海中的记忆不谈,至少从这一刻开始,他不再是孤军奋战,整个老刘家已经开动起来,准备全力以赴地支持他打好这一仗。
这就足够了。
如同胡彦博所言,他还年轻,纵算这一回出现意外失利的情况,他还有翻盘的机会。何况,只要不出现重大意外,这一仗的结果,他早已经预知了。
刘成胜离去之后,刘伟鸿又单独和云汉民谈了一阵,这才起身告辞。
本来杨琴的意思,就让他和云雨裳住在燕京宾馆。云雨裳现在这个样子,杨琴很不愿意她颠簸来颠簸去,可有多危险?再说这段时间,都是她在照顾云雨裳,做母亲的心思,总觉得其他人对女儿都不如自己那么关心。刘伟鸿尽管是云雨裳的丈夫,一来年轻,二来男子粗心,哪里有自己那么周到细致?
不过云雨裳自己提出来要住回京城的家里去。她打算在京城多待一段时间。云汉民与杨琴过两天就要返回琼海,在燕京宾馆住上这么一两天,没有多大的含义。
并且万红山庄那栋别墅,现在也不是刘伟鸿一个人在居住,李强,王兆崧与何敏都住在那里,安全是有保证的,也不会太冷清。
杨琴想了想,也就没有坚持己见。
见云雨裳回家,何敏等人都很高兴,大伙坐在客厅里,聊了一会,眼见云雨裳有点疲惫了,刘伟鸿才搀扶着媳妇,上楼进了主卧室。
“慢点慢点……媳妇,不是说让你留在琼海吗?怎么还是过来了?”
刘伟鸿扶着云雨裳,在大床上坐下,嘴里嘀咕道。
云雨裳叹了口气,说道:“你这都在酒店跟人家争风吃醋了,我要是再不回来,不定还会出什么事呢。”
刘伟鸿不由大为感动,伸手搂住了云雨裳,低声说道:“姐,你对我真好!”
“你现在知道了?”
云雨裳扁了扁嘴,似笑非笑地说道。
“不不不,我早就知道了,我还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世界上,只有我媳妇对我最好……”
刘伟鸿立即满嘴胡说八道起来。
云雨裳娇笑出声。其实她心里面,何尝不想念刘伟鸿?在琼海,老妈照顾得再周到,心里总是有点空虚寂寞。好在肚子里有了孩子,是不是感受到胎儿的悸动,也能聊解相思之苦。
“哎呀……”
云雨裳笑了两声,忽然一声轻呼,漂亮的黛眉瞬即蹙了起来,似乎有些苦楚。
“怎么啦怎么啦……”
刘伟鸿顿时大惊失色,慌得一下松开了搂抱云雨裳的双手,一迭声地叫道。饶是刘局长平日里再镇定自若,此刻也是敏感异常。
“没什么……你儿子,他踢我……”
很快,云雨裳的眉头舒展开来,说道,声音有点腻腻的,充满着骄傲和幸福,也略带一点撒娇之意。云姐姐在刘伟鸿面前,从来都是以“女强人”形象出现的,只有她照顾刘伟鸿,甚少有撒娇的时候。不过现在,自然不一样了。
刘伟鸿轻轻舒了一口气,重新在云雨裳身边坐下来,伸出大手,轻轻搁在云雨裳凸起的小腹之上,笑着问道:“姐,你怎么知道是儿子不是闺女?你去做过检查了?”
“肯定是儿子踢我,不是闺女。闺女比他老实……”
这一下,刘局长有点被搞蒙了,诧异地说道:“媳妇,这话听着我有点不大明白了,怎么好像你肚子里头不止一个人,是两个?”
云雨裳撅了撅嘴巴,眼里闪过一抹难以抑制的笑意,高高仰起脖子,说道:“你说呢?”
刘局长这一回是真的晕菜了,愣怔了好一阵,才狂喜地叫道:“媳妇,这么说,真的……真的是两个人?双胞胎……”
一贯牛皮哄哄的刘二哥,这当口,竟然犯起了结巴,口齿不清了。
云雨裳再也忍耐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带着得意洋洋的神情,很骄傲地说道:“告诉你吧,刘局长,不但是双胞胎,而且是龙凤胎!”
“龙凤胎?”
刘局长顿时便傻了!
他是真没想到,云雨裳居然给他如此大的一个惊喜。搁在以前,刘伟鸿从来都不曾想过,龙凤胎这种万中无一的好事,竟然会给自己碰上。
见刘伟鸿傻愣了,云雨裳心中也极感喜乐,笑着说道:“傻了吧?没想到吧?你媳妇了不起吧?”
“了不起,了不起,简直太了不起了,我就说了,我刘二少这样了不起的男人,娶的媳妇肯定也是了不起的。不服气?不服气你也生个龙凤胎给我瞧瞧?是不是……”
刘伟鸿就大喊大叫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云雨裳面前张牙舞爪的,只想一把将她抱起来,在房里连转上几十个圈子。所幸他还保留着应有的理智,没有干傻事,只是一个人在那里傻乐。
云雨裳不由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搞了半天,原来还是他刘二少有本事,所以才娶了一个能生龙凤胎的媳妇。不过见到刘伟鸿像个孩子似的开心,云雨裳心里也是真的高兴。
这个男人,现在背负着太多的东西,或许只有在她面前,才能真正的放松吧。
这不正是她挺着大肚子不远万里从琼海赶回首都的原因吗?
“姐,你是个坏人!”
刘伟鸿傻乐了好一阵,忽然冲到云雨裳面前,“恶狠狠”地盯着她,“恶狠狠”地叫道。
云雨裳禁不住伸手摸了一下他的脸,笑着问道:“你倒是说说看,我怎么就是个坏人了?”
“你……这个事,你肯定不是今天才知道的吧?你肯定知道不少时候了吧?那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今天才告诉我?你早一天告诉我,我就多开心一天不是吗?所以啊,你就是个坏人!”
刘伟鸿理直气壮地嚷嚷道。
云雨裳嫣然一笑,反问道:“我要不在你身边,亲口把这个消息告诉你,隔着电话线,你能像现在这样开心吗?嗯?”
刘伟鸿不由一愣:“这倒是。怎么每次你说的话,都那么有道理,那么了不起呢?”
“因为我是你媳妇啊。刘二少了不起,所以刘二少的媳妇也跟着了不起咯……”
云雨裳笑嘻嘻地说道,满是调侃之意。
刘伟鸿大叫一声,伸出双手,一下搂住了云雨裳,叫道:“姐,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娶我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高兴吗?”
云雨裳抿着嘴,反问道。
“嗯……高兴高兴,一样,都最高兴。这是一个因果的关系,因为娶了你,所以才有今天这么高兴的事情发生,对不对?”
刘伟鸿嘴里胡言乱语,最后冒出来一句,拖着长音喊道:“祖宗有灵啊!”
这最后一句直接将云雨裳打倒了,差点笑岔了气。
“姐,我决定了,明天不上班,请假,我在家好好的陪你。”
稍顷,刘伟鸿又叫道。
云雨裳抿嘴一笑,点了点头。
大大的主卧室内,充满着欢声笑语和温馨的气氛。
第1182章洪老总终于召见了
但是刘局长失信了。
第二天他确实请了假,要在家里好好陪老婆。假是向方黎请的,名义上,方黎是督察局局长。督察局直属国资办主任领导,现在兼任国资办主任的,正是洪副总理本人。刘伟鸿不至于向洪副总理请假。
谁知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方黎给他把电话打过来了。
“伟鸿!”
方黎直接在电话里称呼刘伟鸿的名字。现在刘伟鸿与方黎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密切了,有了往私人友谊方向发展的苗头。
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刘伟鸿正陪着云雨裳在别墅的院子里缓缓散步,话题自然不曾离开云雨裳肚子里的龙凤胎。昨晚到现在,刘伟鸿的兴奋劲,一点都没有缓过去。
“方主任,是不是又出状况了?”
刘伟鸿一听到方黎的声音,心里便涌现出一股“不详”的预感。
“嘿嘿,刘局长料事如神……”
方黎笑着和他开了一句玩笑,随即正色说道:“伟鸿,老总请你马上过来一趟,他要和你谈话。”
刘伟鸿轻轻吸了一口气。
洪副总理终于要找他谈话了,那份报告送呈上去超过一个月,没有任何动静。但刘伟鸿知道,此事终究要有个“了结”的。估计他不肯“善罢干休”的决心,大佬们都已经看得明明白白了。
“好,我马上过去。”
“嗯……”
方黎没有急着挂电话,犹豫了一下,又低声说道:“贺市长马上就到了,老总要同时见你们两位。”
刘伟鸿的眉毛顿时扬了起来。
洪副总理同时召见他与贺竞强,是何种用意?
领导在研讨某个问题之时,倒是经常会叫好几个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开会,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予以论证,集思广益。但刘伟鸿与贺竞强之间的关系,明显有点敏感,他们也不是相关联部门的负责人。
自然,刘伟鸿的讶异未曾持续太久,贺竞强已经得到了接见通知,马上就要赶到洪副总理的办公室,刘伟鸿也不能耽搁。
“好,我知道了。”
刘伟鸿随即答应了一声,没有说“谢谢”之类的言语。
“怎么,又出状况了?”
刘伟鸿放下电话,云雨裳一手轻抚着自己的小腹,诧异地问道。
照说,国家部委的司局级单位负责人,不会经常面临特殊情况,毕竟不是地方的负责同志。刘伟鸿不过是请了一天假,紧赶着就出状况,实在出人意料。
刘伟鸿点了点头,说道:“嗯,洪老总要见我,还有贺竞强。”
“同时召见?”
云雨裳也有点吃惊了。
“是的。”
云雨裳蹙眉说道:“还是那个报告的问题?”
有关平原市医改教改报告,云雨裳自然早就有所耳闻。刘伟鸿前往平原,本就是云雨裳特别关注的,雅不愿他与贺竞强之间,发生什么直接的冲突。在平原的时候,刘伟鸿几乎每隔一天就要和云雨裳通个电话,聊聊在平原的工作进展,自是为了让云雨裳放心。
“应该是。这个事,总得要有个结果。”
刘伟鸿边说,便搀扶着云雨裳往别墅客厅里走去。尽管洪老总征召甚急,刘局长也得先管好老婆,那边略微耽搁一下,也顾不得了。
云雨裳双眉紧皱,说道:“卫红,我有点担心,万一,洪老总不接受你的意见怎么办?”
力争到底!
刘伟鸿想都没想,这句话差点冲口而出。不过最终“悬崖勒马”了。他马上要赶到洪老总那里去,没必要让云雨裳在家里担忧。
在这样事关全局的大政策上力争到底,要承担的政治风险,实在太大。这已经涉及到“路线之争”云雨裳不可能不替他担心。还是等见过洪副总理之后再说吧。
刘伟鸿扶着云雨裳在客厅沙发里坐下,便即招呼李强,准备开车出门。
“卫红……”
在刘伟鸿将要出门的时候,云雨裳忽然又叫了一声。
刘伟鸿回过头来,望着妻子。
“记住爷爷曾经跟你说过的那句话,只要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到底!”
这句话,正是老爷子临终之前,曾经勉励过刘伟鸿的,也可以看作是老爷子对刘伟鸿的一种政治嘱咐。
刘伟鸿心中涌起一股感动,含笑点了点头。
奔驰车很快就驶出了万红山庄。休息时间,刘伟鸿很少用单位的公车,都是开自己的奔驰。在车上,刘伟鸿向方黎通报了自己的车型和车牌号码。等奔驰车来到大内门前,方黎早已通知警卫战士经登记在册,只做了简单的检查,便即放行。
奔驰车直驶洪老总的办公场所“翠柏苑”方黎站在翠柏苑的台阶上等候刘伟鸿,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的,是平原市代市长贺竞强。贺竞强已经先到了。
“刘局,来了。”
见刘伟鸿从车子里走下来,方黎便微笑着打了招呼,但并未降阶相迎。
“方主任!贺市长!”
刘伟鸿略略加快了一点步子,走上台阶,与他们握手问好。
“刘局!”
贺竞强看上去,还是那样的镇定自若,点尘不惊。这个月月初,平原市委书记陈剑,调任省委副秘书长兼省委办公厅主任,秦关市副市长卢德伟,出任平原市委书记,与贺竞强搭班子。据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平原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还要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书记市长都是“新人”一定的调整是必须的,这样卢德伟与贺竞强才好开展工作。
此时此刻,自也无法从贺竞强的神情之中判断他对这个调整的看法。
略事寒暄,方黎便领着刘伟鸿与贺竞强去了洪老总办公室。
洪老总还是和以往一样,正在埋头处理公务,几名下属走进来,只是略略一点头,说了句“都坐吧”便继续专注于他手里的公事。
方黎与刘伟鸿,倒是习惯了洪老总的这个作风,不以为异。贺竞强估计还是头一回觐见洪老总,不过脸色如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三个人就这么站在那里,默默地等待洪老总处理公务。
稍顷,洪老总抬起头来,轻轻呼出一口气,合上了面前的某份文件,朝方黎等人说道:“都坐下吧。方黎,你也坐下,大家一起谈谈。”
原来不是同时召见两人,而是三人。
“是,首长。”
方黎微笑点头,又代为招呼刘伟鸿贺竞强落座,自己亲自充当“秘书”给两人奉上了茶水。他以前就是洪老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现在也经常会帮着处理“洪办”的一些日常事务。
细论起来,方黎才算得上是洪老总真正的心腹亲信。外界普遍将刘伟鸿当作是洪老总的“亲兵”其实只是一种误解,主要还是督察局这个敏感的单位使然。一旦刘伟鸿离开督察局,前往地方任职,这种误解自然慢慢消除。而方黎这些人,不管今后去哪里任职,身上的烙印却永远不会消除。
就好像刘伟鸿身上,永远都会被打上“老刘家”的烙印。
洪老总没有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就端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三名年轻的下属,神情却也并不如何的严峻,双眉微蹙,似乎颇有心事,过了一会,才缓缓说道:“今天请你们三位过来,是想聊聊有关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问题。你们可以畅所欲言。”
三个人都点了点头,方黎习惯性回答了一声:“是,首长!”
洪老总的眼神,不徐不疾地扫过来,在刘伟鸿的脸上略作停留,便定在了贺竞强身上,说道:“竞强同志,你们平原市委市政府送上来的那份报告,我看了,袁东平同志和陈尚龙同志在报告上的批示,我也看了。那就由你开始吧,你说说看,目前尝试进行的教改和医改,到底存在些什么样的问题。”
贺竞强亲自拟定的那份报告,乃是以平原市委市政府正式报告的名义,送呈陇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新任省委书记袁东平和新任省长陈尚龙,都在报告上做了亲笔批示。有关两位封疆大吏批示的内容,刘伟鸿也知道个大概。
袁东平认为,平原市的意见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值得重视,有关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步子,如果迈得太快,短时间内价格上涨幅度太大,会骤然加重人民群众的负担,希望能够慎重对待这两项改革。不管何种施政措施,都应该以大局稳定为前提,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前提。
这个批示,可谓是观点明确,旗帜鲜明。
陈尚龙的批示,就要模糊一些,遣词用句都比较谨慎,不过字里行间,也能看得出来,他对目前正在尝试进行的医疗改革与教育改革大方向,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地方经济要加速发展,政府身上的一些沉重包袱,就应该及早甩掉,轻装上阵,集中一切财力物力,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让国家,政府和人民快速富裕起来,变得越来越有钱,才是最主要的目标。
很明显,陈尚龙就是以前贺竞强那个思路。似乎他也知道,贺竞强与平原市这个报告,有着迫不得已的苦衷。
贺大少被刘二少“绑架”了。
第1183章贺市长“翻供”
“是,总理!”
贺竞强挺直了身子,朗声答道,精神很是饱满。显然他来之前,已经做了比较充足的心理准备。
“就这个事,我谈三点看法。第一点,我认为,目前我们的经济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原先的计划经济模式。那种事无巨细,均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筹划,统一调拨的模式,很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国家那么大,工作那么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应该放弃这种模式,将全体群众的智慧和能力都充分发挥出来,承担许多以前由政府统管的工作。这样政府就能腾出手脚,关注重要问题,也能集中精力,财力,物力,进行大项目,基础项目的投资。迅速改变我们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的局面。我认为,任何经济改革举措,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大前提之上。”
贺竞强的语调不徐不疾,显得很是成竹在胸。
刘伟鸿的双眉,微微蹙了一下。
贺竞强迫不得已写了那个报告,其实他的内心深处,依旧还在坚持自己的理念。所以一上来,就谈到了改革开放的大局势,为自己的发言,奠定一个基调。
洪副总理不置可否,凝神倾听,方黎也是一样,表情平静,看不出来他的内心是个什么想法。原本此番召见,他并没有听说包括在内。如今洪老总请他留下来,到底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决定,不大好拿。但方黎心里有数,今天的主角,是贺竞强与刘伟鸿,他主要就是旁听。公务上,他毕竟是督察局的局长,私下里,未尝不可将洪老总这个动作,看作是对他的栽培。多了解一下贺竞强刘伟鸿这些新生代世家子弟的看法,肯定不是坏事。
“第二点,我认为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有必要进行,而且越早实施越好。大方向,这是正确的。我们的教育模式和医疗保健模式,使用了几十年,基本上从建国开始就没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模式,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好的一方面,是群众对这个模式比较熟悉,大多数群众也比较接受这种模式,价格低廉,实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事物,都会有两个不同的方面。有利必有弊。百分之百只有好处没有弊端的政策,是不存在的。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医疗保健模式,最大弊端在于体制僵化,质量不高。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大家都满足于现状,原地踏步,敷衍了事。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水准都很低,全部由政府包办,普及率也很低。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高等教育学院,数量严重不足,完全不能满足全体人民群众的需要。比如我们的高考,录取率就很低,被群众戏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众所周知,高等院校的质量和数量,才是决定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但却没有全世界最多的高等院校。如果按照相对数值来计算,我们的人均高等院校数量,以及招生数量,都处于世界很低的水平上上。同样的道理,我们培养出来的高端技术人才,相对数量值也会很低。长此以往,我们的科技竞争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将会越来越远。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贺竞强侃侃而谈,告一段落之后,端起茶杯,轻轻喝了口水。
在国家经济领域的核心领导人面前,畅谈自己对经济建设的看法,贺竞强也不可能一点都不紧张,口干是必然的现象。
“至于医疗保健,情况也和教育差不多,很不乐观。一方面,我们的医疗设施很陈旧,卫生普及率很低,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群众,连最基本的医疗保障都没有。稍微大一点的病,要去乡镇卫生院就诊的话,需要走上好几个小时。而农村赤脚医生,无论在技术上,设备上还是医疗普及水平上,都远远跟不上形式的需要了。要提高医疗水平,提高医疗保健的普及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阶段,我们压根就没有这么多的资金投入。所以,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政府财力不足,就应该想方设法扩大改革资金的来源,适当的调价,我认为是可取的。”
到这里,贺竞强几乎等于是完全抛弃了自己亲自主笔的那份报告,直接坚持自己原来的做法了。这也很好理解,那份报告本来就不是他自己想写的,无非是与刘伟鸿进行的某种“妥协”免得自己被动。如今面前洪副总理,他当然要坚持己见。实际也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洪副总理,那份报告的始作俑者,是坐在你面前的另一个人,不是我贺竞强。
但不管怎么样,那份报告始终还是以平原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报上来了,陇西省委书记省长都签署了书面的意见。贺竞强真想将自己完完整整摘出来,怕是不那么容易。现在洪副总理是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当面谈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未必见得其他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也会给他这个机会。就眼下的政治格局而言,最高层面的几位巨头,多数意见可能都是倾向于支持洪副总理此番改革的。
而倾向于刘伟鸿意见的,则主要是部分年高德勋的元老,已经不在第一线的位置上。
况且,贺竞强既然写了那份报告,也得为自己的报告说上几句,不可能全盘否定。政治上,那是相当幼稚的表现。
“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改革措施,都不可能是只有利没有弊。我们现在进行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必定要放开部分价格,确实会增加一部分群众的负担,少数比较困难的群众家庭,会出现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形,我们也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完善社会保障这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救助。这也是我们平原市委市政府的主要意见,要关心群众的生活,对贫困家庭,尤其是特困家庭,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所以,我个人的意见就是,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势在必行,大方向是正确的,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可以多加探讨,尽可能做得更加完善一些。保证绝大部分孩子能上得起学,绝大部分群众能看得起病。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总理,我的发言完了!”
贺竞强朝洪老总微微欠了欠身子,礼貌地说道。
洪副总理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个发言还是比较全面的,看来你在这个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不错。”
“谢谢总理表扬,这都是我们应该要做的。”
洪副总理便转向刘伟鸿,缓缓说道:“伟鸿同志,现在谈谈你的看法吧。”
在前来翠柏苑的路上,刘伟鸿脑海里,自然也早就在翻腾这个问题,贺竞强如此说辞,基本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贺竞强迫不得已出了那份报告,一定会想方设法“挽回影响”的。
和他刘伟鸿一样,贺竞强亦是相当的固执。
执政理念,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是,总理。”
刘伟鸿也规规矩矩应答了一声。
自从调入国务院督察局之后,刘伟鸿与洪副总理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有时候也会和方黎一样,称呼洪副总理为“首长”这样显得比较亲近。不过在眼下这个情形,刘伟鸿还是换了称呼。
“贺市长刚才那个发言,有相当一部分,我都是很赞成的。贺市长的分析,也比较全面。”
刘伟鸿此言一出,贺竞强便微微向刘伟鸿颔首,表示感谢。尽管贺竞强也知道,这不过是句客气话,刘伟鸿真要是赞同他的意见,就不会在平原闹那么一出。
当然,贺竞强也只是客气一下罢了。
“对于贺市长所言,经济领域的改革,首要目标是打破计划经济模式,打破大锅饭。这个我完全赞成。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落伍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不过我认为,经济领域的改革,应该有比较清晰的界定。经济领域和民生领域,不能混为一谈。一些活力不足,或者明显没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和行业,政府可以丢下来,该重组的重组,该私有化的私有化,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但是,教育行业和医疗保健行业,我认为,不应该归入经济领域的范畴。这是基础建设,是国家为全国人民群众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把民生领域和经济领域混在一起来进行改革,我认为不合适。”
果然,刘局长说不了几句,便话锋一转,开始反驳贺竞强的意见了。
这倒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洪副总理,方黎与贺竞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脸色平静,凝神倾听。这原本就是刘伟鸿与贺竞强最大的分歧所在。
第1184章豁出去了(上)
“过去,因为资金紧缺,国家对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入,确实不足,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小学,初中,高中,中专,中技乃至大专,大学,研究院,不要说相对数值很低,就算是绝对数,也不算多。高端领域和高科技学科,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有很明显的差距。不解决这些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在教育领域,科技领域的竞争力,确实比较弱。医疗保健领域的情况,同样如此。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技术力量相对落后,这是客观事实,谁也不能否认。但是否因此就必须对这两个领域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革,我看,必须要慎重,要多方论证,不能太急迫。因为一旦改下去,乱了,再想要改回来,难度就大了。”
刘伟鸿斟酌着词句,缓缓说道,脸色凝重。
贺竞强微笑说道:“刘局长,改下去也不一定会乱吧?不乱,那就用不着改回来。”
“一定会乱。”
刘伟鸿毫不犹豫地说道,语气十分肯定。
贺竞强有点不以为然。
这个刘二,比他还固执,纵算在洪老总面前,也是用这种毋庸置疑的语气说话。
“平原不过是刚刚开始尝试,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根据我们的调研了解,单单一个平城区第五小学,实行变更之后,各种学杂费的收取,就比上一年翻了好几倍,第五小学有五六十名困难家庭的子弟,交不起这个学杂费。这还只是小学,还只是刚刚开始改,推而广之,将全市的小学,初中,高中都算进去,会有多少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市区已然如此,郊区,农村的情况,只有更加严重。随着改革的深入,收费的额度,只会越来越高。可以想见,上不起学将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已经不是纯经济领域的问题了,而是政治领域的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否稳固。不能不慎重对待。”
刘伟鸿随口将平原的实际情形点了出来。在贺竞强拟定的那个报告之中,对平原市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必要的“美化”处理,没有像督察局原稿那样直接,尖锐。
这个刘伟鸿能够理解,毕竟贺竞强是平原市长,这两个改革是他到任之后才搞起来的,贺竞强不可能自己将此事描述得一团糟,恶劣不堪。贺竞强同意写这个报告,已经是对刘伟鸿做了极大的让步,心中不知如何愤懑呢。
刘伟鸿自也不能过为己甚。
如今当着洪老总的面,贺竞强“翻供”刘伟鸿就不会客气了。
贺竞强脸色平静,看不出有何情绪。
一直凝神倾听的方黎忽然说道:“刘局长,第五小学的情况,会不会是个别现象?根据平原的报告来看,第五小学的校长和财务主任相互勾结,随意加大收费的尺码,中饱私囊,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家 http://www.xshubao22.com/5/5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