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能立即服软,那就只能咬定两点:一是陈铭德两次对宾馆中午不提供热水提出意见;二是洗漱间里看不出有冲凉的痕迹……
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公开跟省里对立,逼着省里正式去调查这件事?
吴海峰开始就是认识到,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含糊其辞,是冒险的行为。
只是等沈淮的突然闯出来,真正将他逼到死角时,吴海峰才真正的意识到,他冒的险有多大。
沈淮的突然出现,以及沈淮与谭启平之时所表现出来的默契,也叫高天河、葛永秋、彭勇等人又惊又疑。
特别是葛永秋、彭勇二人,毕竟是做贼心虚,沈淮直指陈铭德的死是因为冲凉所致,更叫他们心慌,仿佛光天化日之下,给剥了干净……
“三天前,陈市长带队视察市钢厂。当天市钢厂发生了一起坠亡事故,我不幸给坠落的工人砸伤。虽说没有什么大碍,但陈市长坚持要我留在医院观察几天,所以这几天我就没有在陈市长身边。”
沈淮低头倾诉着,他这些天情绪也波动得厉害,眼泪说来就来,看上去情真意切,事实上,在谭启平将手放到他肩上时,他悬在嗓子眼的心就稍稍落了回去,不管二伯在背后说了什么话,但好歹跟这个谭启平提到过自己,这接下来的戏就要好唱一些。
沈淮拖着哭腔继续说道:
“我现在很恨自己,都说轻伤不下火线,我却因为小小的肩伤,放弃了照料陈市长的重任,就连陈市长的死讯,也是葛秘书长通知我的。”
吴海峰刚想质问沈淮,质问他既然不在陈铭德身边,又怎么肯定陈铭德是因为冲凉时发病去世,但听到沈淮提到“葛秘书长”,吴海峰浑身的毛发都快要立起来。
吴海峰心里猛然烧起熊熊怒火,他没有看葛永秋,而是怒视高天河……
沈淮无暇去观察别人的反应,正因吴海峰等人在陈铭德的死因含糊其辞只有一次机会一样,他也只有一次破釜沉舟,将水搅浑的机会:
“……葛秘长跟我说,南园中午不供应热水,陈市长冲凉时心脏病发作,拿药时倒在房间里,没来得抢救,就……离开省城时,陶姨千叮咛万嘱咐,我要盯住陈市长改掉冲凉的习惯,我。”
“葛秘书长?”
谭启平凌厉的眼神转向葛永秋,刚才吴海峰向谭启平介绍过葛永秋等人的职务,但他的视线只在葛永秋脸上停了一瞬,转身去看吴海峰、高天河两人……
“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这话?”葛永秋气得吐血,没想到沈淮眼睛眨也不眨,就把一大盆脏水直接劈头盖脸的泼他脸上来。
“葛秘书长,在谭部长面前,你这是什么态度!你是要推卸责任吗!”吴海峰厉声喝住葛永秋,他愤怒的眼神,简直就是要将葛永秋生吞活剥了。
吴海峰在市委书记的位子日久,官威也深沉,一声断喝,叫葛永秋魂惊魄移,愣在那里,半天不敢再为自己分辩。
这一刻,葛永秋也明白,市委书记吴海峰已经认定中了他们的套,他越争辩,只会叫吴海峰越愤怒。
沈淮突然闯出来,吴海峰只想到两种可能:一是谭启平与沈淮暗中串通好演这出戏,代表省里要这件事坚决的压下去;还有一个是高天河与葛永秋联合起来给自己下套,吴海峰越发肯定是后一种:
沈淮在六号楼里,就呆了一两分钟,要不是葛永秋告诉他实情,他怎么就能断定陈铭德是在冲凉时发病?
再者,省里不给东华讨价还价的机会,就要坚决的把这件事压下去,也不合常理。
另外,就是高天河的行迹太可疑了。
陈铭德是副市长,因病猝逝,高天河作为市政府班子的带队人,却左一个借口、右一个借口,拖着不肯露面;等到拖不过去,还候准时机,与谭启平前后脚赶到南园宾馆,而与谭启平的第一句话,也先把自己从这件事情里摘除出去。
要说高天河心里没有鬼,吴海峰能把自己的姓倒过来写。
葛永秋与彭勇都是高天河的人。
彭勇强调宾馆中午不提供热水让陈铭德对此很有意见,却绝口不提陈铭德有冲凉的习惯,这摆明了设下套子,引他往里钻。
洗漱间里看似整齐,但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葛永秋、彭勇出在现场的时机,比其他工作人员都早,也比赶来参加抢救的医生要早,他们都是高天河的人,有的做手脚的时间……
吴海峰万万没有想到,早知道高天河盯他市委书记的位子有年头,偏偏还这么轻易地就钻进他设的套子里去。
这一刻,吴海峰看向高天河的眼神里,充满着被出卖的愤怒!
高天河也是脸色大变,既惊且疑,他想不明白葛永秋为什么会出卖他,他不明白葛永秋为什么会背着他跟沈淮吐露实情,偏偏谭启平在场,他没有机会揪住葛永秋问个清楚,更没有机会与吴海峰解释误会。
看吴海峰将要吃掉自己的样子,高天河就知道这个仇他不想结,也得结了。
就算这时候有机会跟吴海峰解释,吴海峰会信吗?怪只怪一开始就把自己摘得太干净了,反而着了痕迹,再一个,他本来对吴海峰就没有存什么好意。
沈淮手心里也捏了一把汗,看到吴海峰恨不得想将高天河生吃下去,才断定这次是赌对了。
有人曾拿囚徒困境来解释官员之间的信任问题,越是高级别、越是直接竞争的官员之间,彼此信任程度越低。
在陈铭德死因上做手脚,跟桃色事件扯上关系,虽然同时符合高天河、吴海峰两人的利益,但想要高天河与吴海峰在这事上串通好,甚至有极好的默契,则不可能,毕竟谁都要防着给对方在背地里捅刀子。
谭启平在官场混迹已久,在路上特意理过一遍东华市的关系,以便能在处理陈铭德后事,抓回一些主动,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及时。
谭启平虽说还不知道更具体的情况,但吴海峰、高天河等人的反应,也足以叫他看出许多端倪来……
“陈市长前些天还抱怨房间中午不供应热水。”彭勇反应最是迟钝,依旧想照着原定的计划,想帮葛永秋将沈淮的话驳回去。
“胡闹!”吴海峰的声音显得异常的尖锐而突然,仿佛压抑不住的怒火在这一刻喷发出来,他甚至认为彭勇这时说这话,还是故意把他往歪路上引,内心的震怒是可想而知。
吴海峰兜住彭勇就骂:
“铭德同志已经指出你们工作中的不足,你们却迟迟不改正。铭德同志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还不得不冲凉水澡,以致心脏病发作,是谁的责任?铭德同志的不幸逝世,南园宾馆要负责任,负责指导南园宾馆工作的市政府要负责任!”
吴海峰劈头盖脸的一顿骂,顿时将彭勇打蒙在那里,他哪里会想形势如此突发急转?
将陈铭德的死往桃色事件上扯,不是吴海峰默认的吗?怎么会因为沈淮这根搅屎棍突然闯进来,就改变口风呢?
陈铭德的爱人沉浸在伤心里,看着东华市的几个领导大发雷霆,只以为他们是为铭德的死而自责,忍不住又落泪来:“老陈就这个坏毛病,说了他多少回,他总是听不进去,只说冲凉能解乏……老陈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
到这一刻,葛永秋才真正意识到大势已去,不敢再为自己辩解,他甚至不敢再反口去咬沈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谭启平的手还放在沈淮的肩上呢。
葛永秋知道,越争辩、越挣扎,只会给自己带来越糟糕的后果,只是可怜巴巴的看向高天河,希望高天河能明白,自己没有出卖他,是沈淮这个狗杂种在信口雌黄。
第一十四章路转峰回
吴海峰的口风一转,甚至将矛头直接指到他头上来,高天河知道再做什么挽救也迟了,而且他也猜不透陈铭德的秘书沈淮与谭启平之间到底有什么默契,也就揣测不到省里压制这件事的决心有多大,他这时候只能弃车保帅。
再说他已经把自己撇清了,只要葛永秋、彭勇的口风紧,这件事只会叫吴海峰受重挫,而牵涉不到他头上来,又何苦去试探省里的底线?
面对吴海峰尖锐的指责,高天河就坡下驴,说道:“南园宾馆的工作存在严重不足,在铭德同志指出后,也没有及时整改,更是严重失责。我代表市府要承担责任,我要向市委、省委省政府做检讨。”
高天河说这番话时,眼神瞥了葛永秋一下,像刀子剐过去似的。
他这时对葛永秋也有些拿不准,但想来葛永秋不会出卖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葛永秋给高天河这一望,背脊寒意陡生,好似真给剐出一块肉……
葛永秋这时候能猜到,很可能是在他跟高天河通电话时,给沈淮偷听了——但是这个已经不重要了,他能向吴海峰拿出证据,证明这不是他给下的套吗?
跟黄泥巴糊到裤裆里一样,有些事情是怎么说都说不清楚。
对高天河的服软,吴海峰则毫不领情,他打心底恨不得这时候将高天河踩到脚底下捻死:
向省里汇报陈铭德死讯的是他,在陈铭德死因上含糊其辞的是他。
这件事情表面上是过去了,但省里对东华的清理、收拾绝不会停止,而且接下来收拾的第一个对象,不是会旁人,很可能就是他吴海峰!
想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很可能会因为这一桩事而断送,想到自己的市委书记宝座给高天河夺去,吴海峰对他的恨意怎么可能会消?
对真正跳出来搅局的沈淮,吴海峰反倒没有什么恨意:在他看来,沈淮能在这时候跳出来忠心护主,品性就不能算坏,怪只怪自己刚才小看了他。
至于葛永秋,吴海峰也恨不得一脚将他踹死:刚才沈淮闯出来时,就是葛永秋抢着跟谭启平挑明,是他将沈淮赶出去的。
正是葛永秋的这句话,彻底堵死吴海峰为自己辩解的机会,这叫吴海峰怎么能不相信这一切都是高天河与葛永秋给他设的陷阱?
陈铭德的爱人进了卧室,看着被单蒙裹的尸体,瘫坐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沈淮这回再没有给逐出去,事情如愿逆转,其中的凶险唯有他自己能体会。
至于事后会不会给吴海峰、高天河等人迁怒、憎恨,沈淮也管不了太多;他站在床前,就觉得汗湿的后背给通过窗户刮进来的湖风,吹得一阵阵发冷。
这几天发生了这多事,使他的心力交瘁,连着几天都没睡好,体力也都严重透支,站在那里将要虚脱。
吴海峰、高天河变了口风,给死因定了性,参加抢救的医学专家,自然也知道见风使舵,站在卧室门前,向代表省委省政府的谭启平汇报:
“这气温降下来了,冲凉水澡心脏容易受刺激,也是时下心脏病发作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没能将陈市长抢救过来,也辜负了组织的重托跟信任。”
这时候,洗漱间里叠放整齐的毛巾,大家都视如不见:毛巾叠放再整齐,也不能说明陈铭德没有冲凉。
虽然过去了几个小时,但房间地毯上以及洗漱间里,还能看到一些水渍残留的痕迹,这是葛永秋、彭勇就算做手脚,也没有办法彻底清除干净的。
只要陈铭德确实是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谭启平也不想追究得太深;事情能有这样的结论,相信省里也不希望追查得过细,也怕没事查出别的什么事情来。
错过抢救的时机,怎么也不能怨晚一步接到通知的医生抢救不尽力?
谭启平握了握参加抢救医生的手,宽慰地说道:“发生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想的,你们不用太自责。”事情能这么快、这么及时的逆转,也叫他暗地里大松了一口气。
他对从省计委直接调到东华的陈铭德并不熟悉,也不怎么关心陈铭德的生与死,他所关心的,就是不能因为陈铭德的死,使省里陷入被动,这样也算是对宋乔生能有一个好的交待……
谭启平看见沈淮站在里面脸色苍白,额头还渗着冷汗,关心地问道:“沈秘书,你的身体是不是还有什么不舒服?要不你先去休息一下?”
且不说沈淮是宋氏子弟、是宋乔生的侄子,就为他在事情逆转上起到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谭启平都不会忽视陈铭德生前的这个秘书。
不过,谭启平同时又觉得奇怪:这么年轻,处事就这么厉害,抓时机又抓得这么准,这么人物,宋家不重点培养,怎么舍得丢到东华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而宋乔生的电话里,对这个侄子,似乎也有些不待见……
“没什么,谢谢谭部长的关心。”沈淮振作精神,握了握还隐隐作痛的左肩,想叫别人误以为他还是因为左肩的伤才如此虚弱,见市委书记吴海峰也看过来,神情坚持的说道,“也谢谢吴书记的关心。陈市长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是我没尽到责任。我辜负了市委市政府对我的信任,没有认真遵从吴书记要我照顾好陈市长的吩咐,吴书记就是现在让我去休息,我也无法安心休息,希望吴书记能让我陪陈市长走完最后一程。”
吴海峰眉头微微一扬:自己一开始是将沈淮赶走,是不信任这个风闻不佳、作风不正的沈淮能办好事,但沈淮的话锋转了转,意思就完全不同了,他的话里似有为自己转圜的意思。
吴海峰心里疑窦骤生:这个沈淮把话说得滴水不漏,这还是陈铭德那个没脑子的秘书吗?还是说自己以前对他有偏见,偏听偏信把他给忽视了?
吴海峰这时也倾向认为是后者:
沈淮之前只是陈铭德从省里带来的秘书,小年轻人一个,自己是市委书记,平时也不可能对他有什么重视,那以前对他有什么好的坏的印象,自然是听别人嘴里传来,反而没有真正认识这个沈淮的机会……
吴海峰知道整事件将给他带来的后遗症会多么严重。
吴海峰也能认识到沈淮此时的这番说辞是多么关键,这或多或少能叫谭启平相信:自己是出于关心,才会事前让沈淮回避;而不是出于恶意,才将沈淮赶走。
在这件事上,没有沈淮帮他解释,吴海峰是怎么都没法擦干净自己的屁股。
吴海峰脸色稍缓,不容置疑地说道:“沈秘书,你还是要回去休息,我作为东华班子的带头人,照顾好手下每一兵每一卒,是我的责任。我不能因为铭德同志的后事,就叫你的身体拖垮掉……这样,你先去休息,不可以太勉强自己;铭德同志的后事,你也要随时待命,听候市委市政府的调遣。”
吴海峰军人出身,相对说来弯弯肠子没有那么多,也是如此,才在之前给高天河、葛永秋他们牵着鼻子走,但不意味着沈淮将梯子架好,他还不知道就着梯子走下来。
谭启平心里也是疑惑不解:
在整个事件上,吴海峰明显是要承担最大责任。
特别是吴海峰一开始就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含糊其辞,这个问题的性质非常严重,省里几乎很难会再容忍吴海峰继续留在东华市委书记的位子上,但听沈淮的话,似乎背后又有别的隐情。
谭启平一直都没有跟沈淮私下说话的机会,事件虽然逆转了,但对背后的暗流,还没有彻底的摸清楚,这时也知道不能过早下定论。
只是省里非常关注这件事,谭启平必须要尽快的向省里汇报此事的进展。
谭启平想一想,对吴海峰说道:“铭德同志的身后事,就以东华市委市政府为主,另外我要就此事尽快向省里做汇报。我对南园不熟悉,是不是让沈秘书休息之前,帮我们带一下路?”
“好。”吴海峰见谭启平希望能与沈淮单独谈话,点头说好。
吴海峰也知道沈淮的说辞对他极为重要,特别是沈淮刚才的话锋明显对他有利,自然更不会阻挡。
吴海峰走过来,拍着沈淮的肩膀,说道,“你先送谭部长去一号楼休息,送过谭部长之后,你也就留在那里好好休息一下。”
“是,吴书记。”沈淮能感觉吴海峰落在他肩膀上的力度,这无疑代表一种暗示。
虽然沈淮这次把葛永秋狠狠的阴了一把,受挫最重的,却是直接向省里汇报的市委书记吴海峰。
吴海峰与高天河两人,沈淮都不喜欢,但吴海峰要是给从市委书记的位子上捋下来,叫高天河从中受益,也不是沈淮所喜欢希望看到的;故而沈淮试着替吴海峰说话,尽可能替他挽回影响,也算是卖个好。
再一个,高天河、吴海峰迟早会想明白今天的事情。
吴海峰一开始就给高天河、葛永秋他们牵着鼻子在走,也可以说高天河、葛永秋本来就对吴海峰没有怀什么好心——就算吴海峰把今天的事情想明白了,首先要对付的也是高天河、葛永秋他们。
要是叫吴海峰彻底的摔倒,明明叫高天河得到最大的好处,高天河也不可能感谢他——官场就是如此,不是施恩就能得报的,沈淮很清楚,叫高天河过分得势的话,反而也不利于自己留在东华。
第一十五章我要留在东华
接下来,吴海峰又以不可置疑的语气,跟高天河说道:“铭德同志因病猝逝,东华市委市政府要吸取深刻经验教训。彭勇要立即停职检查,葛永秋也要做深刻检讨;另外,南园宾馆存在严重的问题,我会指示市纪委进行彻查,南园宾馆的日常经营跟管理,也暂时由市委办公室督管。”
吴海峰此时还是一把手,就算日后会给省里捋去顶戴,他也不愿意看到高天河太痛快。就算他没有办法直接将棍子打到高天河的头上,也绝不会叫高天河跟前的小喽啰好过。
吴海峰只要一天还是市委书记,彭勇这种小喽啰,可以随脚踩。
彭勇跟死鱼似的瘫站在那里,吴海峰恨他入骨,沉着声音训斥道:“你先回家去,在家里要准备,随时做好接受市里的调查。”俨然就要直接将彭勇双规起来。
不过吴海峰想要彻查南园,甚至想顺藤摸瓜查出更多的问题,市纪委就未必会配合,其他几个副书记及常委们也会抵触。
沈淮听到葛永秋只摊上一个检讨,心里还是有些失望,不过也知道葛永秋是市政府秘书长,是市政府党组成员,是市委委员,要撤他的职,吴海峰也要通过市常委会议。
就眼前的形势来看,除非是高天河抛弃葛永秋,不然其他常委成员很难支持吴海峰这个眼见着要挪位子的市委书记,撤销一名市委委员的职务。
想到葛永秋以后还有可能继续留在市里,沈淮就觉得头痛,但好歹把眼前这劫渡过去了,以后的事情也管不了太多。
就算葛永秋还留在市政府秘书长的位子上,还怕他把自己吃了不成。不过,要是吴海峰能扛过这次打击不倒,就算有高天河护住,葛永秋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吴海峰继续手叉着腰,说道:“第二个,铭德同志的冶丧事宜,我来牵个头,高市长你来负责具体的操办;三、铭德同志的爱人在东华市的一切,要找细心的工作人员全程照顾。小沈要参与,但不能给小沈肩上压太重的担子,我们要关心他的身体,我看就让市政府的周裕与小沈一起负责好了。”言语之间,对沈淮的称呼,已经从“沈秘书”亲切的变成“小沈”了。
吴海峰的话,高天河一一点头接受。
沈淮感觉打开始就沉默着的周裕在打量他,转过头去,周裕已经将视线移开,弯着腰劝陈铭德的爱人节哀。
周裕的鸦色秀发垂下来,遮住她柔美的脸颊,只是她弯腰时,鼓胀胀的胸同时也是坠下来,压在衬衫前襟上,仿佛托住一只沉重的木瓜,叫沈淮怀疑下一刻,衬衫扣子要给崩开来——胸形之完美不说,规模之大也远远盈出一握。
沈淮即使融合了两个人的记忆,还是觉得周裕这个女人身上有许多看不透的神秘感。
现在沈淮才知道,周裕刚才离开南园,是吴海峰让她到国道口迎接谭启平及陈铭德的爱人进东华市。
心想这么个漂亮女人,即使背后有强硬的背景,但她能在市政府这个男人为王的大染缸里挣扎着存活下来,而且活得还挺滋润,没有给吞噬得连骨头渣都不剩,怎么说都不会是简单的女人。
不过以前的沈淮,精、虫上脑,对周裕的印象只有那满脑子的肥、臀丰|乳,满心地想着她的丈夫瘫痪在床,她守着活寡,夜里一定会寂寞如火熬……
沈淮突然发觉去挖掘之前的记忆片段,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倒惹得他一时情难自禁的去偷瞄周裕的胸跟臀,暗道她身上确实有最诱惑人的地方。
周裕也能感觉到沈淮的目光在窥她身体哪里,微微侧过去一些,心想这混账这时候还不忘记偷看自己的奶、子,再想想他刚才又是眼泪又鼻涕的,果真是会演戏。
不过周裕心里同时又是诧异: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这混账厉害的地方,还是说自己给对他的厌恶蒙蔽了眼睛?
周裕到南园之后,也看一些疑点,但看不透彻,她本不想看到市委书记吴海峰剑走偏锋,不过吴海峰的意志不是她所能转移。
之后,给吴海峰派去迎接陈铭德的家属,周裕也不知道漩涡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凶险,更没想到看上去如此复杂的局面,竟然叫沈淮三言两语、几把鼻涕、几把眼泪就肢解一个彻底;而堂堂的市委书记,也在他三言两语之间,给逼得没有退路,不得不转变口风……
就算整件事是高天河暗中设套,再由葛永秋暗告实情,沈淮的表现也不容小窥;而在整件事定性之后,沈淮的口风也跟再转,更是叫周裕琢磨不透他的意图是什么。
这时周裕也有些后悔,要是打开始就能坚持住自己的意见,也许情况不会这么糟糕。
周裕相信以前是厌恶他才看走了眼。
心想,要是他大半年来,一直都在扮猪吃老虎,心机就深了;这么想着,周裕打心里也感到一股寒意。
谭启平及随行工作人员,都给安排在一号楼休息。
一号楼本是吴海峰在南园的专属接待区,此时让出来给谭启平及随行工作人员入住,除了有讨好的意思外,也是希望能与谭启平有私下沟通的机会。
谭启平跟吴海峰没有什么瓜葛,但他知道,在确认这件事会给吴海峰带来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之前,不宜与吴海峰私下接触过深。
谭启平让工作人员先出去,坐下来翘起二郎腿,指着身边的沙发,对沈淮说道:“你坐下吧,不用太拘束。我过来之前,跟宋部长通过电话,对东华的情况本来也很担忧,可是没想到你能把这事处理这么好。”
事情能有这样的结果,谭启平的心情大好,饶有兴趣的看着沈淮。
在谭启平的眼里,沈淮瘦而显高,脸色苍白,看上去还有些病容,眼睛也谈不上有神,身体也有些虚。相貌的美丑不论,或许要算得上英俊,但谭启平感觉沈淮的精气神就差了很多,属于那种不怎么会引起注目的颓废青年形象。
谭启平也想看看,这个沈淮身上到底有没有不凡的地方,刚才是他真的对人心及时机的判断有足够的把握,还是撞巧破了吴海峰与高天河的局。
沈淮心里苦笑一下,实在不难想象二伯宋乔生会在背后怎么跟谭启平说他,大概是叫谭启平防备他把事情搞砸吧?
沈淮在沙发上正襟坐下,正面对着谭启平:
“陈市长死时,我确实不在他身边,也是事后才知道消息,赶到南园里,陈市长的脸上已经给蒙上被单,没能给抢救过来。看到陈市长在被单下光着身子时,我确实是吓了一跳,但听到葛、彭二人刻意强调南园中午不提供热水,还强调陈市长对此提了两次意见,心里就起了疑心。陈市长有冲凉习惯,彭勇不是不知道,当时就觉得他的话有问题。”
“这么说,你也不确定陈市长是冲凉导致心脏病发作?”谭启平倾过身子来,兴趣更大,沈淮没有足够的把握,还闯出来搅局、破局,除了足够的聪明之外,还需要足够的勇气。
事实上情况也极险,要是吴海峰与高天河之间,彼此多一点默契跟信任,整个场面就很可能变成僵局,整个事态就很可能严重化。
“确定是确定的,只是没有什么得力的证据。”
沈淮并无意将他躲车里偷听及跟宋家求援的细节都告诉谭启平,避重就轻地说道,“葛永秋及彭勇中午都在南园,要做手脚,也只有他们能做手脚。吴书记要晚一些时间,差不多跟我与周裕副秘书长一起到南园。我一直就在想,葛永秋与彭勇算了高市长的人,吴书记在这件事上应该不会跟葛永秋、彭勇有什么串通。事实也表明就在谭部长您过来之前,吴书记还对高市长的迟迟不到心有不满,语气也很不耐烦。我就想啊,既然吴书记与高天河彼此不信任,也许这是我唯一能让陈市长不染污名的机会。”
“哦。”谭启平也没有想到事情背后有这么多曲折,也没想到沈淮这么个青年,心计会如此厉害,还要超过刚才对他的判断。
当然,沈淮的行动力也叫谭启平赞赏:很多人,虽然有很好的脑子与思辩能力,能将事情的关窍想明白,但未必能做得恰到火候。
谭启平了解过情况,又多问了一句:
“你是不是不打算离开东华?”
沈淮对谭启平不熟悉,之所以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也只是跟二伯通电话时,听电话那头有声音提到他。
见谭启平能看透自己的心思,沈淮也确知道谭启平在官场里浸淫了半辈子,还能坐到省组织部副部长的位子上,眼力之敏锐,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沈淮点点头,算是承认了谭启平的猜测。
谭启平倒没有追问沈淮为什么要坚持留在东华,事实上,他也很疑惑宋家怎么会把沈淮丢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要做秘书,全国那么多省部级机构,就没有给宋家子弟的锻炼岗位吗,非要跟陈铭德来东华?
“另外,这件事怕不会搞太复杂,你要有心理准备。”谭启平说道。
沈淮点点头,知道谭启平这么说,是不想再让事态再复杂化、扩大化,大概省里的意图也是这个吧。
第一十六章宋家子弟
汇报过情况,沈淮就回房间休息。
说是回房间休息,不过这时候沈淮也没有办法闭上眼睛睡觉,在脑海子转的事情太多了。
沈淮能看出谭启平对他的欣赏,心里只是淡淡一笑,心想:他要是从别人嘴里听到之前的那个沈淮是什么鸟样,还会保持好的印象吗?
确实,他要留在东华,不仅要留在东华,最好还能调去梅溪镇。
唯有这样,他才能就近守护着小黎,叫她不受别人欺负;不这样,叫他如何忍心让小黎独自去面对“他突然离世”后的艰难时期?
为了能守在小黎的身边,沈淮即使在决定破釜沉舟,跳出来搅局时,也没有想过离开东华。
当然,陈铭德一死,他在东华的人脉关系就断了,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
沈淮心想,自己此时众叛亲离,不可能得到宋家有力的支持,他本身的资历又浅,还坚持留在东华的话,从此之后多半也只会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主。
但细细想,就算不为了小黎留在东华,拍拍屁股离开东华,又能去哪里?
宋家、沈家都不会接受他,短时间里调回燕京或出国发展都没有可能;去其他城市也人生地不熟的,除了漂泊、做一个过客,人生难有什么作为。
之前的沈淮在东华也是过客,随陈铭德到东华半年多时间,没有经营出什么人脉来,目中无人的性格,还叫他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眼下将东华的坐山虎高天河、葛永秋等一干人彻底得罪干净,说起来留在东华绝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是,真正的“他”,在这个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九年,熟悉这片土地上的山与水、江与海,熟悉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事、草与木,他的意识跟灵魂,对这片土地,对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有着太多难以割舍的情感,也知道有哪些人是可以值得信任跟依赖的……
要有一丝可能,沈淮宁愿还是留在东华发展。
但是在市钢厂数年憋屈的经历,叫沈淮不愿意再去忍受给别人踩在脚底下、不能挣扎的日子。
此时无法向宋家、沈家借力,至少从目前看来,在东华市他唯一能有的转机,就落在吴海峰的身上。
之前的沈淮,受家庭环境影响,也可以说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官场就多一分常人不及的见识跟敏感;只是性格使然,许多事情虽然心里清楚利害关系,但叛逆的心理常常使他拧着做人做事。
而沈淮真正的灵魂跟意识,已经在底层经历了够多的践踏跟磨砺,对人生早有所悟,才会在坠亡事故之前一心报考燕大的经济学博士,努力想着跳出东华的小圈子去求大的发展……
沈淮明白,虽说整个事件都是高天河在幕后主导了这一切,但高天河一直都很好的隐藏在幕后,叫人无法指责他的不是。
而谭启平也明确告诉他,不想让事态再复杂化,那么,一直给牵着鼻子走的吴海峰,就要承担这个事件的后遗症,很有可能会为此彻底的断送政治生命。
沈淮和衣躺到床上,鞋子也懒得脱,就翘在床边的玻璃几上,暗暗感慨:官场从来都不是一个讲究是非黑白的地方。
他也不清楚谭启平具体会怎么跟省里汇报,这不是他能控制的,但只要不把吴海峰一棍子打死,吴海峰就应该要承他的情。
不要说刚才离开六号楼时,吴海峰手按过来给出的明显暗示,就算为了留在东华更轻松一些,沈淮都不希望吴海峰受到太致命的打击,希望他还有能力跟高天河狗咬狗……
想到这里,沈淮又哑然失笑,都说人死鸟朝天,担心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就仿佛下好注,等着揭盅就是。
沈淮伸手摸了摸裤兜,空空如也,想起香烟、皮夹什么的,都还落在车里,便起身下楼去拿……
沈淮离开后,谭启平拿起电话,如实向省里汇报陈铭德病发身亡的初步结论。
说是“如实”,但说辞极有考究,该省略的,则一概不提,只说东华市委市政府经过进一步的确认跟核实,确定陈铭德是冲凉时心脏受刺激病发、抢救不及时逝世。
谭启平心里也清楚省里不会希望事态复杂化,能干脆利落地处理陈铭德的身后事、不给省里留什么后遗症,才是最要紧的;陈铭德冲凉时因病猝逝,才是省里最希望听到的消息。
沈淮推断葛永秋、彭勇二人,有可能在高天河的授意下,为搅浑水做过手脚,谭启平也相信有这个可能。
说起来,高天河等人的行径,要比仅仅是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含糊其辞的吴海峰,更下作、更恶劣。但这只是推断,没有证据支持。另外,要不想使事态复杂化,有些事就只能藏在心里不提。
谭启平与东华市地方没有什么纠葛,也不想在这么敏感的事情上捞什么好处,也不想牵涉太深,故而既没有偏向高天河的心思,也没有偏向吴海峰的心思,他首先是保证省里的意图能贯彻实施。
在陈铭德的死因上,吴海峰向省里汇报时含糊其辞,这个责任是他必然要背的,谭启平无法替他开脱什么。不过,其他事情,谭启平也就轻描淡写,甚至压根儿也不提吴海峰在事前将沈淮踢出去的细节,这么做,对吴海峰也很够意思了。
至于吴海峰能不能保住位子,还要看他自己如何去运作省里的关系了;至于省里会不会大力整顿东华的队伍,谭启平也不去多想。
向省里汇报过之后,谭启平又拨通燕京的号码。
在电话那头,宋乔生已经等了半夜。
宋乔生虽然年过五十,但精力充沛的他,并不因为熬到深夜不休息而有丝毫的倦意。
听到电话铃声,宋乔生比秘书更矫捷的拿起话筒:“嗯,老谭啊,我还没有休息,就等着你的电话呢。”
“宋部长,宋家真是能人辈出啊。”
谭启平爽朗的声音从电话传过来,叫宋乔生绷了半天的神经为之一松,附和着一笑,说道:“老谭,我守电话守了半夜,你倒是有心情开我的玩笑,事情处理得怎么样?”
如今宋乔生是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才五十岁,往前再进一步,到地方就是封疆大吏,留在中央也能执掌部委——谭启平与宋乔生虽说是世交,也有好些年没有见面,而自己的官职又低宋乔生一截,说话也会把握分寸,不会真的就以为彼此之间能平辈相交:
“眼下这件事算是搞清楚了,铭德同志很可惜,中午冲凉水澡诱发心脏病,又错过抢救的时机,我刚刚跟省里汇报过。省里的意思是由我留在东华,与东华的同志一起主持铭德同志的身后事,宋部长你还有什么指示的。”
“陈铭德是老爷子的秘书,品性我们都是清楚的,事情能这么处理就好,淮海省的事情,我能有什么好指示的?”宋乔生说话也有分寸,即使东华地方在陈铭德死后还给他身上泼脏水,这事叫他很气愤,也控制住不去插手淮海省的事,以免惹人厌恶,又说道,“沈淮没有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他本不想提到沈淮,但沈淮是陈铭德的秘书,谭启平在东华应该是已经跟沈淮有过接触,才会第一句话就说“宋家能人辈出”。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外人不知道沈淮是什么德行,宋乔生还是清楚的,心里想:那个只能惹是生非的混蛋,算什么能人啊?
谭启平说道:“老宋家的沈淮,真不简单啊,还是他及时站出来,破了这个局,叫事情这么快有了转机。”
谭启平对沈淮没有成见,沈淮在夜里的表现,滴水不漏的言语以及对时机的拿捏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以他感受真切,这番话是真心实意的评价,不觉得有什么夸张。
只不是谭启平的话通过电话传过来,宋乔生听了却是另一番感受:
宋乔生只当谭启平不清楚沈淮的水底,只当沈淮是宋家子弟,刻意在电话里说几句夸赞的话,以能讨这边的喜欢。
宋乔生笑了笑,说道:“这个小子,只求他在外面安分守己一些,不要惹祸就谢天谢地了;没给老谭你添麻烦就好。”说过就不愿意再多提沈淮,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谭启平能听从宋乔生对沈淮的冷淡来,开始有些疑惑,转念又释然:沈淮毕竟只是宋乔生的侄子,而宋乔生本身又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侄子再亲,怎么能比不上自家的儿子?
谭启平心想:也许宋家内部的关系要比表面上看去要复杂一些,大家族通常都有这种毛病……
第一十七章夫妻矛盾
谭启平放下电话,还在琢磨宋乔生语气里对沈淮这个亲侄子的冷淡。
抬头看向窗外,赶巧看到沈淮穿着外套离开一号楼,往湖边的停车场走去,也不知道他干什么去。
沈淮有意替吴海峰转圜,谭启平就猜测他还想留在东华,但同时又觉得有些奇怪……
谭启平这时候才想起还没有问起沈淮的年龄,但看他的样子,顶多也就二十四五岁,还年轻得很,心想他这样的身世,最好是在中央部委厮混几年。
就算有志于仕途,等到三十岁左右升到正处级,再去考虑到地方上独当一面,才是他们这种豪门子弟的正确选择。
陈铭德去世后,沈淮虽说为人处世都很老到,但毕竟还年轻,资历浅,现在就孤零零的留在东华,对他日后的发展不能算是什么好事。
谭启平本来有心想跟沈淮往深里谈一谈,但转念想到刚才电话里宋乔生对沈淮的态度似乎有些冷淡,就又有些犹豫。
宋家老爷子今年也八十三了,宋家将来还是会以宋乔生为首。
沈淮要是不能讨宋乔生的喜欢,将来在宋家就很可能会给边缘化——谭启平不由的去想:要是自己太主动的去扶持一个给宋家边缘化的子弟,宋乔生会怎么看?
高天河在六号楼还给吴海峰拖住一段时间,还假惺惺的跟陈铭德的爱人说了一大通安慰的话,才得以离开,回到他专属的二号楼。
南园主楼后的这十几栋小洋房,就仿佛一座座“行宫”矗立在静谧的夜色里。
高天河回到房间,将窗户关严实,合上窗帘,气呼呼的解开勒得他快要喘不过气来的衣领子。
不一会儿敲门声响起,高天河沉着声音喝道:“进来!”
葛永秋小心翼翼的推门进来。
高天河克制着,待葛永秋将门掩实,才拍着桌子,喝问道:“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葛永秋拖着哭腔说道:“确实是沈淮那小畜生在胡说八道啊。我压根半句话都没有跟他说,?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