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 5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沈淮笑着跟后面走过来的周裕握手,只觉得她手的软滑如脂,问道:“周区长同意放我走不?”又伸手过来将她的行旅箱接过去。

    “考虑到你在燕京,区里就少派一个名额,你要走了,我逮谁当苦力去?”周裕轻轻的抽回手,感受沈淮手的余温,笑着反问。

    这次招商活动是省里所组织,由省长赵秋华带队,下面十三个地市都派出相当隆重的队伍。

    梁小林他们下飞机较晚,一行人就直接到省驻京办淮海大酒店,参加省里组织的动员大会,晚上也在那里享用自助晚宴。

    动员会过后,梁小林副市长及市计委主任留下来开会,沈淮则与陈兵陪着东华的大部队返回东华宾馆先住下来。

    从淮海大酒店跟东华宾馆的建筑物,就能深刻感觉到省市两级驻京办之间的差距。

    淮海大酒店是位于在市中心的一栋二十来层高的现代化高楼;而东华市当初决定在燕京设驻京办搞宾馆时,经费紧张,只是近郊地区买了一座废旧的工厂办公楼进行改造。

    灰扑扑的四层小楼,顶着“东华宾馆”的霓虹灯,周边的建筑都是老旧。

    九四年国家及地方财政都非常的紧张,通货膨胀这么厉害,军队都几年没有涨过一分钱的军费,即使作为首都,燕京也不尽是繁华。

    副市长梁小林没有额外要求,大家到东华宾馆后就分散各自回了房间。

    有人老成持重,约三五人闲聊休息;有人按捺不住,带着随员就坐车赶往灯红酒绿之所。沈淮作为唐闸区的干部,就与周裕以及区招商局的三名官员,到大厅后面的咖啡馆坐着聊天。

    “你对这次招商活动怎么看?”周裕低声问沈淮。

    “只能说还行吧,不然能怎么说?”沈淮笑道。

    他本来对省里这么仓促的在燕京搞大型的招商会还有些奇怪,但知道田家庚将要到淮海担任省委书记之后,就多少能明白省长赵秋华焦虑的情绪。

    招商会,哪怕是放在省城举办,也要比大家闹哄哄的赶到燕京来好得多。

    到淮海大酒店,举办人员,才给大家发放了赶印出来的投资商资料,沈淮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会有六十多位港台澳等地的华商以及少数驻京日韩等外企的代表参加,另外还有一些国内较为有名的企业代表,也是应缴范围之内。

    沈淮心想招商会之所以放在燕京,大概是省里没有把握把这些投资商或投资商代表都拉到淮海去吧。

    没有进行实地考察,鬼个投资商才会做出投资建厂、建楼的决定?

    如此仓促、底气不足、准备不足的招商会,沈淮猜想就是省长赵秋华想在新省委书记到任之前,给自己增加一点底气吧。

    周裕的看法跟沈淮相似,微蹙秀眉,说道:“我这次可是带任务下来的,杨书记、潘区长是要求我们保一争二。”

    “一两百万的投资算一笔?”沈淮问道。

    周裕看了沈淮一眼,说道:“要是实在完不成任务,一百万的投资也只能算上一笔。”

    这时候周明与熊黛妮、熊黛玲以及辛琪三个女人走过来,笑着问:“沈书记跟周区长在聊什么呢,这么高兴?”

    “哪有你有三个大美女陪着去逛燕京城高兴,要不,分一个给我?”沈淮开玩笑说道,叫别人完全看不出他跟周明的芥蒂有多深。

    虽说这边角落都是唐闸区的官员,周明倒没有见外的拖了一把椅子坐下来,跟沈淮说道:“对了,这次回去之后,我也要到唐闸区工作了,到时候要靠你跟周区长提携。”

    沈淮疑惑地看了周裕一眼,他离开东华才两三天的时间,总是有些消息叫他不能及时掌握。

    “市里从市直机关抽调一些年轻干部来加强区县干部队伍,名单前天才颁布,潘区长在昨天的常委会议上,推荐周处长到鹤塘镇担任镇长。”周裕略加解释。

    “呀,这可是大喜讯。咱们是不是找个地方庆祝一下?”沈淮心里却暗道好险:要不是他刚把潘石贵整得“畏罪自杀”,指不定潘石华就要把何清社调走,将周明硬塞到梅溪镇来。

    第二百二十一章周明的喜悦

    人跟人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沈淮二十四岁就担任镇党委书记,此时才二十五岁,在整个东华市都要算是最年轻的乡镇正职,但要不是有梅钢的光环衬着,叫宋家人看一眼都嫌浪费力气。

    周明却为三十岁之前到乡镇担任党政正职而得意洋洋。

    想想看,他一年前在市计委好不容易蹭到一个副主任科员,他大学本科毕业进入市钢厂,就算进入国家干部,等同进入市直机关里的科员。整整折腾了六年时间里,周明才往前挪了一小步。

    而当下组织部门刚规定,研究生毕业的新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就可以直接担任副主任科员,两三年一过要没有大的问题,就可以提拔主任科员。

    看到诸多能力、学历都不如自己的同龄人,纷纷当上科长、处长等领导职务,在去年之前,周明苦苦熬不出头的焦虑、窘迫,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陈铭德因病猝逝,既而谭启平到东华担任市委书记,东华官场震荡,周明才迎来真正的转机。

    虽然计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行政级别跟副主任科员同属副科,只是后者属于非领导职务,前者则一步跨入统治阶层,意义自然同日而语。

    但不管怎么说,计委办公室副主任,只能算是官僚队伍里最不起眼的小头目,平时大家都“周处长、周处长”的喊得亲热,当他是个人物,也是看着他老丈熊文斌的面子上。

    市计委自副市长兼计委主任梁小林以下,在周明之上的科处级官员有二十来个,而且大多数皆年富力强,正当壮年。要不走捷径,周明根本就看不到他在市计委内部有出头之日在哪里。

    从市计委到乡镇,层次看上去是降低了,但从市计委内部小小的办公室副主任到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岗位,则是一步大跨越。

    不好跟沈淮、周裕这种根正苗红到发紫的人比。

    就算是在干部年轻化的大前提下,目前国内主持乡镇工作的,大多数依旧是像杜建、何清社这些四十到五十岁之间、年富力强的中年官员;三十岁以下的青年官员也没有超过一成。这一小撮人,自然都是地方官场上的明日之星。

    党政机关里的很多普通干部一生都孜孜求不到的目标,周明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连续两次大跨步,意气风发也是在想象之中。

    沈淮心想,周明怎么今天会对自己这么亲切,还以为他改性子了呢。

    周裕虽然不是区常委成员,但区常委会议的内容对她不是什么秘密,倒是区招商局唐川颇为意外,笑着拍周明的肩膀:“周处你在飞机上还跟我打马虎眼呢,今夜得找个好的场子,让周处你破费破费。”

    唐川也是可怜人,刚从建设局长的位置上给调整过来负责招商局,就因为他之前在区计委负责过招商工作,明面给的说法是他有能力做好招商工作的合适人选。

    也没有办法,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往上走的,唐闸区的肥差就那么几个,建设局等位子,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唐川也不能霸着区建设局长的位子坐太久遭人忌恨。

    唐川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就想着能到哪个乡镇干一任党委书记,也没有想过要去负责区招商局的组建工作。

    沈淮如此年轻就能手握实权,自然也离不开叫人看不透深浅的背景,但沈淮强势到碾压一切的性格跟背景,实在是叫人下意识的都避免跟他为敌。

    不过对周明的意气风发,唐川心里就多少有些不舒服了,再看风韵迷人的熊黛妮在灯光下端是美艳,心里的嫉妒就更多了一分,心想周明吃女人软饭倒也罢了,偏偏还吃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女人。

    唐川挤兑请客,周明笑呵呵的也没有推挡的意思,问沈淮、周裕:“沈淮对燕京熟悉,你先个地方;周区长也一起赏个脸?”

    意气风发多少能人能变得宽容些,周明此时也能念到沈淮的好,心里对他的敌意就淡了许多。再一个,鹤塘镇目前的格局对梅溪镇的依赖很大,周明一心想着到鹤塘镇干一番事业,也想跟沈淮修复关系。

    沈淮对鹤塘镇此时的镇长印象很模糊,也不关心他会给调整到哪里去,只是周明突然空降到鹤塘镇担任镇长,跟他的计划有些不合,也叫他有些担心。不过他不会把这些担忧说出来,说道:“我也好几年没回燕京了,这两天也是给长辈盯着,实在不敢出去风流快活。这边有什么场子适合,我还真不知道。要不,我给陈主任打电话问一下。”

    燕京也是潭深水浑,要都是男人,随便找个场子喝花酒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周裕、熊黛妮姐妹都要一起过去,合适的地方就难找了。

    陈兵接到电话,很快赶过来,说了一个热闹又相对正规的卡拉OK厅,说道:“我让小吴给你们带路。”

    “陈主任一起吧。”周明说道。

    陈兵说道:“这次就算了,梁副市长还留在省驻京办开会,他赶回来应该还有事要找我。”

    市驻京办负责招待工作,陈兵这时候当然走不合适,让驻京办的小吴找了一辆商务车送他们过去。

    不过沈淮没有轻松的命,地方选了一个豪华包厢进去,沈淮刚拿起话筒想唱歌,陈兵的电话就找了过来。

    副市长梁小林从省驻京办回来,要区县这次出来带队的负责人都赶回去开会,还点名要沈淮参加。

    沈淮是真不想去开会,不过副市长梁小林点了他的名,也不能推却,对要开车送他回去的小吴说道:“外面有很多出租车,我跟周区长打车回去,你负责陪着唐局长、周处长。”

    唐川不跟沈淮争着地位,不通知他开会,真好偷闲。周明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这等于在老婆跟小姨子面前一下子挑明他还是远不如沈淮。

    沈淮才不管周明怎么想,就与周裕起身离开,走到外面招手喊出租车。

    “周明到鹤塘镇,对你还有些不利吧?”周裕问道。

    “为什么这么说?”沈淮点点头,说道。

    “你考我啊?”周裕笑着问。

    沈淮见周裕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在夜色下,妩媚迷人,叫人心动,只是不敢对她太轻慢,笑道:“就算是啊。”

    “梅鹤公路两侧分别归梅溪、鹤塘所属,但我想在你的计划里,大概是想作为一个整的工业区去规划发展的吧?”周裕理了理眉前给风吹乱的散发,说道,“所以保持鹤塘弱、梅溪强的格局,才能对你的计划有利,这大概也是你跟袁宏军这几个月时间来保持的默契。要是周明早就跟袁宏军搭班子,就算袁宏军同意,我想周明也不大可能这么顺当的同意将蔡家桥、李社两村划给梅溪镇吧?”

    “我是不是该感慨一句‘知我者周区长也’?”沈淮笑着问道,又轻叹一口气,“鹤塘的基础差,但货运码头及梅鹤公路建成,鹤塘也就很容易出政绩。在这个问题上,我想熊文斌等人是看得清楚的,把周明空降到鹤塘当镇长,我也能理解。不过我担心,周明多少有些心高气傲,可能他的能力跟学历都要比袁宏军强,但他未必如袁宏军那么务实,确实有可能打乱我的节拍。”

    “你打算怎么做?”周裕问道,“还是看周明的表明再说?”

    “我在想,我要是在这时候推动两镇合并,周明会不会恨我入骨?”沈淮说道。

    “现在就搞两镇合并,会不会有些难度?”周裕问道,“你有把握吗?”

    “现在全国有近十万个乡镇,精简,搞乡镇合并是大势所趋,也是王源副总理一直都在强调到的事。东华那边走快半步,可以说是走在潮流的前头,实际的阻力不大。”沈淮说道,“另外,这次我爸会到淮海挂职副省长,就算是狐假虎威,这次我也能浑水摸鱼做点事情。”

    “啊!”周裕吃惊地看着沈淮,大家都早知道沈淮家世深厚,但沈淮对自己的家世一直都保持沉默,相信整个东华市除了谭启平之外,应该都没有几个人知道沈淮的家世。她倒没有想到这次到燕京来,会亲口听到沈淮说及他的家事。

    “我跟家里关系向来不怎么好,所以一直都不想别人知道我是前副总理宋华的孙子。”沈淮说道,“现在也就跟你说一声。”见周裕还微张着嫣红的嘴唇一副难以置信的震惊样子,笑着去捂她的嘴,“没必要这么夸张吧?”

    周裕的唇跟脸颊叫沈淮的手心轻轻的捂了一下,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让了一下,说道:“人家根本就没有想到呀,惊讶一下也不可以?”又觉得这么说,太小女人了,看着沈淮在夜色下的眼睛,亮得跟天上的星辰,脸有些微烫。

    周裕在外人面前一直都努力装出官场女强人的形象,难得流露出小女人的糯软语气,倒是有另一种娇媚,听着沈淮心里荡漾。

    这时候出租车过来,沈淮抓住周裕的小手往身边拉了一下,说道:“小心车。”

    出租车明明离得还有一步远,见沈淮故意摸她的手,周裕心里也是一荡,轻轻抽回手,横了他一眼,倒没有点破。

    第二百二十二章招商危机

    车到东华宾馆,周裕先下车,见沈淮要跟着下车,说道:“你再绕一圈。”

    “这不是没有什么嘛?再说陈兵知道唐闸区的人都一起出去风流快活,又不是我跟你单独出去。”沈淮说道。

    “谁跟你风流快活去了?”周裕美眸瞪了沈淮一眼,说道,“满屋子里的人看着,你还能挨个解释去?”

    沈淮无奈只能让周裕先进东华宾馆,他让司机开车绕一圈再回来。

    下车前,出租车司机还特意给沈淮发了一根烟,很是佩服地说道:“兄弟,你厉害啊,这么漂亮的女领导都能搞上床。”

    看着出租车司机满眼的羡慕,沈淮心里苦笑,嘴里还是跟司机胡吹:“一般、一般,只要功夫用得深,就没有解不开的裤腰带,要知道女领导也是女人。”

    出租车司机一副深有体会的模样,大手一挥:“听你这句话,这趟就不收你钱了,就当首都人民欢迎你。”

    连个小手都不让摸,还能上床?做梦吧,沈淮得了便宜下车来,也不去琢磨周裕的心思,就直接进电梯赶往四楼的会议室。

    给副市长梁小林连夜召集开会的,都是区县这次带队的负责人,沈淮算是特例。他进会议室,区县负责人大多数赶了过来,看到沈淮给梁小林喊过来参加会议也不觉得意外,倒是陈兵暧昧不明的朝沈淮笑了笑。

    陈兵是知道沈淮跟周裕等人一起出去玩的,这本没有什么好避嫌的,然而沈淮跟周裕刻意错开来进会议室,反而叫陈兵心里有其他想法了。不过其他区县的官员都丝毫不察,看到沈淮进来,都是点头招呼。

    沈淮看着周裕旁边有空位,直接走过去坐下,跟副市长梁小林说道:“梁市长,你们一溜大佬开会,把我一个小人物拉过来,这会叫我坐立不安啊!”

    梁小林没有心情接沈淮的玩笑话,拔了根烟给他,说道:“人来差不多了,我们就直接开会,其他人就不等了;现在的形式有些严峻。”

    梁小林简单把他在省驻京办开会的情况给介绍了一下。

    这次的招商活动,是淮海湾经济发展研讨会的名义进行。

    很仓促,没有什么准备,只是由省里出面邀请一些国内外大型企业驻京机构的代表参加,但会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不过是省长赵秋华点名要各地市重视起来,东华这边也只是由副市长梁小林带队,谭启平跟高天河都托有事没有出来,实际上也没有指望这样仓促的招商活动能出什么重大成果。

    不管怎么说,梁小林既然带队出来,哪怕是签几份投资意向书,也算对上对下有个交待,至于后期会不会真正的执行,再进行深一步的沟通也不迟。

    淮海省经济虽然不比江东,但也是沿海重地,只要有心进入大陆市场的外商或国内有心做大的民企以及跟淮海省关系本身就盘根错节的部委企业,多少会给淮海省一些颜面。

    又不是真的就立马拿出真金白银来,签上几十份投资意向书,叫大家有个好看的颜面,这种工作大中型企业的驻京机构都还是愿意配合的。

    坏就坏在,昨天夜里省计委的一名官员,在省招待办的官员陪同出去娱乐,当时陪同的还有一家港企的驻京代表。两人同时看中一个女孩子,为了这破事闹翻脸,省计委的官员犯了浑,扇了对方两耳光。

    虽说这名官员今天已经给赵秋华省长骂了一顿,直接给赶回去了,赵秋华省长也要省计委的负责人登门道歉去了,那家港企的代表接受了道歉。

    不过,梁小林听到风声,他们还是会搞些小动作。

    “当众打人家两耳朵,骂一顿赶回去算什么事?”大家都能知道赵秋华应该是有意包庇那个浑蛋,反正也是东华市小范围里开会,说话没有什么顾忌,就有人直接把这个给点破,说道,“人家不敢联合起来抵制这次招商,搞小动作是必然的,不然两耳光白给打了,在圈子里也就成了笑话。得了,我们就当过来玩一趟。”

    大家跟着哈哈一笑,这种招商活动参加也不少,出不出成果,大家都不以为意,反正又不是他们闯的祸。现在就算没有什么成果,还有一个借口,大家反而捞到更轻松。

    梁小林皱着眉头,说道:“坏就坏在,那个惹事的官名恰好是东华市调上去的。过来之前,我也有托他帮东华市在投资商面前说些好话。”

    梁小林这一说,大家就顿时觉得棘手了。很显然港商代表不会公然对抗省长赵秋华,那东华很可能就是他们搞小动的一个靶子。

    一旦这个港商代表会怂恿其他人联合起来抵制东华市的招商,这样他们既不用把省长赵秋华得罪死,也能表明自己的态度,迫使省里严厉处理那个打人耳光的官员。

    官有官的圈子,商有商的圈子。港企驻京代表之间也是一个小圈子。得罪一个人,就是得罪一串人。

    要是其他地市都能签几份投资意向书回去好糊弄,偏偏东华给剃了个光头,那脸就丢大了,还不能把责任都推到那个打人耳光的官员头上去。

    梁小林把情况介绍过,周裕则下意识的看了沈淮一眼,那瞟过来的眼神无意在说这事只有他才能干出来。

    沈淮对自己给殃及池鱼,只能流露出无辜的眼神。

    “这次成绩好差无所谓,但不能给剃光头。”梁小林掷地有声地说道,“不然我们根本就找不到地方诉苦去,省里也不会揭盖子,只会骂我们没有准备,招商工作无能。”

    “省计委那个浑球是谁?”沈淮低声问周裕。

    周裕在工作笔记上写了一个名字,又连着写“副市长”、“带病”、“副主任”等字眼,沈淮有些搞明白赵秋华为什么没有严厉处理这个官员,但正是如此,东市要是这次的招商成绩很差,很可能给赵秋华骂得特别凶。

    “小沈,你家就在燕京,东华的发展大事,你要重视起来啊。”梁小林颇为期待地看着沈淮说道。

    “我是很重视,可是光重视也不顶用啊。”沈淮推得一干二净。

    沈淮看着手里明后天列席的厂企代表名单,孙启义、谢海诚都在列,心知他们不可能公开带头抵制东华,那个太得罪人了,但他们一定会很乐意跟着后面看东华的好戏。

    梁小林平时跟高天河走得很近,这次招商活动本来就是面子工程,沈淮才懒得替梁小林出谋划策,反而也乐得看梁小林的好戏。

    梁小林能猜到沈淮的家世不凡,在燕京应该有很厚的人脉,请沈淮家里人出面帮忙打个招呼,这件事也许就能消弥于无形。但沈淮直接干脆的推得一干二净,他也无奈。他就算施加压力,也只能施到区县的招商负责人头上去,沈淮本来就是编外。

    “陈兵主任,你到燕京工作也快有三个月了,应该认识一些企业代表吧?”梁小林把希望寄托在陈兵身上,他对曾担任过霞浦县长的陈兵还是颇为尊敬,并没有当下属呼来喝去。

    “我等会儿联系一下,不过梁市长你不能在我身边寄太大的希望,大家还是要群策群力,把这个问题解决好。”陈兵也是苦笑,就凭借东华宾馆这寒酸的样子,他有什么资源去结识那些个趾高气扬的大型企商驻京代表?

    陈兵看了沈淮一眼,欲言又止。他知道凭借沈淮是前副总理宋华孙子这个身份,拉几个企业代表过来给东华保留三分颜面,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沈淮凭什么帮梁小林忙?就算这次给剃了光头,给省里或市里严厉批评,板子也根本就落不到沈淮他头上去。

    沈淮推了一干二净,那只能群策群力,但是群策群力也不大管用。

    淮海省在沿海省市地位排末,东华又在淮东省里地位排末,在国内的地位很低,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地方没有影响,官员走出去也喊不响。

    在座的官员都仪表不凡,但也只能在东华市耀武扬威,而在燕京,不要说大型外企驻京机构了,大型国企的驻京代表,哪个不是处级甚至厅级身份?有谁会鸟他们这些穷乡僻壤的芝麻官?

    讨论了半天,大家凑出一份十分不靠谱的企业名单出来,梁小林让他们赶紧去联系落实,确保能拉到人明后天过来撑场子。

    沈淮看了看手表,都快十二点了,看着梁小林焦头烂额的样子,也没有多少同情,说了声就准备回家去。

    “沈书记、周区长,你们等一下。”

    沈淮刚走出去,陈兵从会议室追了出来,周裕也停下来,不知道陈兵找她跟沈淮要说什么话。

    陈兵作为驻京办主任、东华宾馆总经理,在四楼有办公室,他请沈淮、周裕到他办公室说话。

    “长青集团的孙启义孙总,是不是沈书记你的表舅?”时间也不早了,陈兵开门见山地问道。

    事实上,整个东华市知道孙亚琳与沈淮是表姐弟的也没有几个人,梁小林当时负责天衡大厦的产权转让谈判,也不清楚沈淮跟长青集团的关系,不过在梅溪镇的小圈子里,这个倒不是什么秘密。所以陈兵能知道这件事,也不叫意外。

    沈淮看了陈兵一眼。

    陈兵坦然说道:“虽然是面子工程,但这次东华市真要给剃了光头,成为笑柄,对东华的负面影响会很深。消息要是传出去,以后想到东华投资的厂商,心里就会嘀咕,就会担忧在东华是不是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陈兵当然不用卖力的帮梁小林渡过难关,但他不得不为东华市的发展大局考虑。

    第二百二十三章人的分类

    陈兵的话,叫沈淮颇感意外,想想又觉得应是如此。

    沈淮还记得在市钢厂里,跟熊文斌对当前的改革进行过一些讨论。

    现阶段关于改革的论述,五花八门,沈淮与熊文斌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改革,就是要“行”的人上去,“不行”的人下来,达到整体力量持续上升的目标。

    能力平庸的人,自然是属于“不行”的人,但在国内当前政府机关以及厂矿企业内,有很多人,要说他没有能力,但他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手段,比谁都精明,比谁都厉害,他们到底是属于“行”的人与“不行”的人?

    标准到底是什么?

    沈淮与熊文斌的观点也很简单,只要那种能促进整体力量持续上升的人,才能归入“行”的人之列。

    有一些人,虽然是厉害角色,但他的存在不利于整体的上升,反而因为专于内斗,使发展的力量跟动力消耗在内部,甚至起到削弱整体的作用,这些人再厉害,也是只能归入“不行”的人之列。

    这些人实际上往往是没有能力带领整体上升,没有自信据此赢得广泛的支持跟声望,那就只能靠内斗、靠压制有才能、“行”的人来上位或维持其在体系内的地位。

    改革要成功,实际要解决的,就是让“行”的人能上来,让“不行”的人能下去。

    企业搞股权改制,首先是从根本上,要求利益相关人集中关注企业的整体利益,从企业的整体力量是上升还是下降这个角度,去决定“行”的人上来,坚决的将“不行”的人踢出局。

    大到地方,“行”的人,是那些能促进地方整体实力持续上升的人;大到国家,“行”的人,是那些能促进整体国力持续上升的人。

    沈淮这些年已经习惯以此去评价别人、划分别人。

    观陈兵从政履历,他应该属于前者,也恰恰因为他属于前者,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唯有这类人才有大局化,才更注重大局利益,而不是局限个人利益斤斤计较。

    沈淮掏出烟,分了一支给香烟,轻轻叹了一口气,跟陈兵说道:“名单上,不仅长青集团的孙启义是我的表舅;海丰实业的谢海诚,还是我继母的哥哥,也算是舅舅。”

    周裕坐在旁边,没有怎么说话,心想周家跟沈淮接触这么深,甚至在整体利益都跟梅溪镇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但沈淮也没有跟周家掏心窝的说他的底细,陈兵跟沈淮应该接触不多,沈淮倒掏心窝的将一些家族私密说给陈兵听,想来两人是看对眼了。

    看沈淮皱眉头的样子,周裕心想他大概是不愿意提到继母的家庭关系。

    陈兵微微一怔,想想也释然,这个世界看上去很大,但高层的圈子实际上又很小。

    沈淮继续说道:“……我家里的关系比较拧,我这两个所谓的‘舅舅’,与我的关系实际远谈不上亲密。要是我家里的长辈,去找他们,他们不会拒绝帮这个忙,但要是我去找他们,他们大可以‘以不跟小孩子过家家’的姿态,站在岸上看好戏。而且这件事,又确实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庞大的政商家族,背后总有外人理不透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听沈淮这番话,陈兵也能知道宋家耀光的背后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隐晦跟曲折。

    不管怎么说,能听沈淮推心置腹的说这一番话,陈兵也无怨言,说道:“那就只能另找门路了。”

    “也不是没有变通的途径。”沈淮又说道:“我不知道梁市长会不会跟谭书记汇报这件事。我想,谭书记要是直接干涉的话,他们也不大可能会驳谭书记的面子,只是达到投资意向而已,又不用拿真金白银出来。而且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也不会叫他们跟港企圈子的人闹矛盾。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去找我这两个所谓的‘舅舅’做工作,但不能表现跟我的关系很熟,最好把霞浦县的葛县长拉上,有他在,都不用演戏。这样,我都相信他们甚至有可能把意向变成实际的投资,这样才更方便到站到近处看我的好戏。”

    “会不会叫你太为难了?”陈兵犹豫地问道。

    “有什么为难不为难的。”沈淮笑道,“要是让我这两个舅舅知道是我跟你算计他们,只会叫他们心里不痛快——其实,我最爱干这事。”

    陈兵哈哈一笑。

    沈淮看了看腕表,指了指陈兵跟自己,笑道:“我们之间的关系要‘恶劣’起来,明后天遇到千万不要给我笑脸;时间也不早了,我就不留了。”

    周裕也跟着沈淮告辞离开,在过道里笑着问沈淮:“你对陈兵很信任啊?”

    沈淮将何清社、郭全、钱文惠等人跟陈兵的关系,跟周裕解释了一下,说道:“要比葛永秋、顾同之流,陈兵还是值得信任的。”

    “哦!”周裕恍然说道。

    周家虽然在东华根深蒂固,但也做不到对东华市下面的区县情况都了如指掌,她事先还真不知道何清社、郭全、钱文惠等人是陈兵提拔起来的人。

    如此看来,沈淮也是想将陈兵绑上梅溪镇的战车,才会对他如此推心置腹。

    走到周裕房间时,看过道里左右没有旁人,沈淮问道:“请不请我进去坐一下?”

    周裕堵在门口不让沈淮进去。

    沈淮看她笑靥如春,眉眼如月,有着说不出来的风情,心魂一荡,说道:“开了半天会,我嘴都干死了,我进去喝口水就走。”

    “鬼才信你。”周裕横了他一眼,说道,“你早些回去休息,明天早点过来。”

    这时候过道那头有人在说话,周裕就先闪进门里去。

    总不能叫别人看见他进周裕的房间,沈淮只能无奈的走开,就看见周明他们从电梯厅走过来。

    明后天还有正事,周明他们也不敢在外面玩太晚,差不多到十二点就往回赶,看到沈淮从客房区走出来,问道:“你还没有走啊?”

    “刚开完会。”沈淮说道。

    “梁市长这么晚找大家开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周明问道。

    这时候裤兜里的手机,沈淮掏出手机见是小姑打电话过来,就直接忽视掉周明的问题,指了指手机示意有电话要接就告辞离开,一边接电话一边大趟向电梯厅走去。

    回到西寺巷,看到他父亲的那辆黑色奥迪停在小姑家外的巷道边,沈淮才知道为何小姑会打电话催他回来。

    沈淮推门进院子,看到魏岳蹲在溃檐下看院子里的三色堇,点头示意,透过传统的中式格子木门,看到他父亲跟小姑、小姑父坐在客厅的灯下说话,吸了两口气,推门进去,说道:“我回来了。”对他父亲宋炳生,也是很平静地问道,“爸,你怎么在这里?”

    宋炳生抬头看了沈淮一眼,他不得不承认,他现在一点都看不透活生生站在眼前的儿子,一点都看不透,真是洗心革面、浪子回头?

    “哦。”宋炳生淡淡的应了一声,指着旁边的沙发,说道,“你坐下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沈淮坐下来,将裤兜里的烟跟手机掏出来,放在茶几。

    “刚刚谭启平打电话来,说是东华的这次招商遇到一些阻力,是不是这样?”宋文慧问道。

    “嗯。”沈淮点点头,“就是这事,所以才给拉在那里开会到现在。”

    梁小林束手无策,与其等给剃了光头背黑锅,还不如这时候主动将问题捅给市里,所以沈淮对他主动向高天河、谭启平救援不难理解。

    沈淮知道谭启平不可能直接打电话联系他,找他父亲才是正途。既然如此,他父亲跟谢海诚言语一声,那为东华市谈定两笔投资意向,就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当然,沈淮相信他父亲不会是因为这个来找他。

    “老爷子下午特意问起梅溪镇及梅钢的事情。”宋炳生说道,“听过之后,希望你能安心的在梅溪镇扎扎实实的工作。”

    “嗯。”沈淮知道这才是他父亲过来的真正意图。

    老爷子眼睛又不瞎,在一个大家族里,品德低下永远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问题在于你的存在,对整个家族是有利还是有害的。虽然没能跟老爷子有当面说话的机会,有些遗憾,但有老爷子这一句话,他这次回京的目标就算是圆满达成了。

    沈淮也不指望他这么年轻,就能让宋家的资源立即都堆到他身上来,但只要获得一定的认同,哪怕是给当成宋家最普通的小辈看待,那他在东华的阻力就会降低不少。

    沈淮心里想:也大概是老爷子的这句话,才叫他父亲实际并不想见他,又不得不来见他的吧?

    “孙总跟你舅那边,我已经打过电话了,你明天早上到海丰在京分公司亲自走一趟,要有一个晚辈见长辈的样子,签两份投资意向书是没有问题的。这也算是你为东华市招商工作做出的成绩。”宋炳生说道,“我把海丰在京的地址抄给你。”

    “我在乡镇,市里的这次招商成绩如何,跟我关系实在不大。”沈淮说道,“晚上的会议,我已经把这些事推了一干二净,我再出面,怕是不合适。而且,爷爷要我在梅溪镇扎实的工作,大概也不希望我把宋家的牌子扛得人所皆知。”

    宋炳生眉头微微蹙起来,只是沈淮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叫他想生气也无从生,看向七妹宋文慧,想她说两句话。

    宋文慧转过头,当没有看见四哥的眼神:谢海诚今天三番数次的挑逗宋鸿义等小辈挤兑沈淮,沈淮难道就缺这点虚头政绩,一定要装孙子求到谢海诚门上去?和解也没有这种和解法的。

    第二百二十四章小姑出马

    沈淮心里对宋、谢、孙家没有特别深的感情,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深的怨恨,毕竟他只是占了别人的躯壳,以别人的身份而活。

    他也不会因为他父亲过来“施舍”两份虚头政绩,心里就有很强烈的屈辱感。

    也许谢海诚也有理由打击他;他以沈淮的身份而活,也需要对之前受他伤害的人表示歉意;只是沈淮更清楚,他这时候要是去找谢海诚,那投资意向就真的只是投资意向了。

    沈淮知道谢海诚对他的愤恨,而孙启义跟谢海诚在香港长期合作,关系密切,在许多事情上共进退。

    沈淮知道,要想让长青集团及海丰实业对东华的“投资意向”变成实实在在有利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他非但不能出面,还必须要陈兵拉着跟他有很深宿怨的葛永秋等人诱孙启义、谢海诚上钩。

    沈淮不打算把这事跟他父亲说破,他看得出他父亲对他的拒绝很不痛快,但也是不动声色的将这事给拒绝掉。

    宋炳生盯着沈淮看了有那么几秒钟,才说道:“你不愿意去,那就算了。不过在地方上工作,要一点一点去积累,挑三拣四不能算什么好习惯。我想我到淮海后,我们俩父子应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今天不早了,你就先睡在你小姑家吧。”

    沈淮与小姑、小姑父送他父亲出院子,看着黑色奥迪拐出巷道口,才掩门走回客厅。

    “也不知道四哥怎么想了。”宋文慧忍不住在丈夫面前抱怨起来,也不避沈淮在场,说道,“什么叫挑三拣四,有梅钢的成绩在,沈淮就缺这点虚头政绩?老爷子也说了让沈淮在梅钢扎扎实实的做下去,他偏偏不能理会老爷子的意思。”

    沈淮淡淡而笑,说到底还是他父亲对他在梅溪镇及梅钢干出的成绩不认可,就如同小姑所言,他有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在,哪里还需要搞什么虚头政绩去增加光环亮度,心想他父亲心里正为自己的“不识好歹”而气恼吧?

    唐建民总不希望关系搞僵,特别是今天老爷子开口,对沈淮有了一定的认同,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实在没有必要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争执,说道:“做事首重务实,但也要有务虚的策略,四哥他对沈淮也是好意。”

    “什么好意,叫沈淮去求谢海诚,他就一点都不考虑沈淮的感受?”宋文慧心里还是愤愤不平,侧过头对沈淮说道,“要搞虚的,不就是签几份投资意向书?小姑明天不回平江,给你找几家部委企业去撑场面去。鸿军对梅钢的事情比较感兴趣,现在就打电话给他,也算他一份。”

    “要只是投资意向,而没有后续动作,没必要那么折腾。”沈淮笑道,“不过,我真是有事想请小姑你帮我。”

    “你说。”宋文慧说道。

    “东华现在留后渚江南岸的平江太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二是道路交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三是电力等工业配套水平严后落后。”

    沈淮坐下来,看了他爸留下来的茶杯还有半杯冷茶,也不介意就直接喝了起来,说道,“我这段时间在梅溪镇所努力做的,也是要尽量去突破这三个困局。货运码头跟梅鹤公路已经动工,我回来之后就会推动渚溪路桥的建设,这是要解决交通运输的瓶颈。不过,梅鹤公路两侧分属梅溪镇跟鹤塘镇,本属一体的地块,却给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硬生生的割开,不利统一规划。我这次回去,想直接推动两镇合并。”

    “应该合并。”宋文慧说道,“不过这事你得直接找谭启平或你爸支持,我怕是说不上什么话。你要觉得为难,我跟你爸或由我来直接给谭启平打电话也成。”

    “这个倒不用这么麻烦,我还是有面对谭书记的勇气。”沈淮笑道,“接下来的事情,就想小姑你能直接支持我了。”

    “电力?”宋文慧问道。

    “对。”沈淮说道,“东华的电力供应一直都很紧张,目前为了保生产,东华下面的区县每周都会轮到停两天的电,民众生活很不方便,还是不能足够供应生产。现在市电网千挤万挤,供给梅钢的电力,只能保证我们四成的生产需要;我们只能用成本不菲的发电机组弥补空缺。这次招商,哪怕意向投资额有十亿、有百亿,都没有用。东华连现有的工农业生产规模都不能保证足够供电,建更多的工厂,也要有电去开动机器才行。”

    “东华有扩建天?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