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梅溪港工业园现在以及以后,都不能要破坏式的发展,不能要毁灭性的发展。到底要不要欢迎金峰纸业来梅溪镇工业园投资建厂,初步的调研是必须要做的。这件事由周镇长跟宋晓军共同负责,你们两个协调好工作,调研有结论之后,直接向我汇报。周镇长,你有没有意见?”
看着沈淮看过来眼神有些凌厉,周明胸口像是给打了一拳,没想沈淮直接把宋晓军跟他捻一块去了,却又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赵东看了周明一眼,心里轻叹,没想到他到市计委几年,机关作风这么严重,竟然想当然的以为沈淮就不希望下面团结一片,竟然想当着沈淮的面踩宋晓军。
宋晓军是村干部出身不假,在官场上可以说是起点最低,最没有发展前途的。
不过宋晓军高中毕业后入伍,干了几年的志愿兵退役之后到村里当任干部,在李社、蔡家桥两村合并等事务上表现出能力不错,也很有干劲。
两镇合并,沈淮必然也要让鹤塘镇有一定名额的干部进入决策层。
虽然李社村先期并入梅溪镇,但宋晓军从出身上要算鹤塘镇的,与其把名额让给其他不熟悉底细的干部,还不是直接提拔宋晓军,所以在工业园挂牌之后,沈淮直接让宋晓军兼任园区综合办副主任、园区劳务公司副经理的职务,负责协助袁宏军的日常工作。
宋晓军级别上看似没有什么提升,但也不能说是默默无闻之辈。
既然周明打心眼里瞧不起宋晓军的村干部,沈淮就硬把宋晓军跟他捻到一起去。这样,到底是你市计委出身的周明能力更强,还是他村干部出身的宋晓军工作更细致,大家就能有一个直接的比较。
也不管周明心里郁闷不郁闷,沈淮就直接站起来,明确表示会议到此结束,对赵东、袁宏军、汪康升、周知白说道:“老赵、老袁、老汪,你陪我跟周总去一下物流园现场,其他人有事没事就散了吧。”
大家也不说什么,只是看了周明一眼,心里从此都有个警惕;而根本就不看周明脸色的、今天也给拉开参加会议的周知白,笑着走到宋晓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今天受挫不轻的心灵。
周明脸色难看,没想到沈淮竟然为支持村干部出身的宋晓军,给他这么大一个钉子踩,但他知道沈淮的家世,不敢给沈淮脸色看,只能借整理会议记录来避免他人的眼神。
鹏悦集团的物流园及堆场以及废钢整理厂,要跟码头配套建成,同时投入使用。周知白之前以为梅钢建造码头的速度不会快,乡镇及国有企业的效率,他认识太多,所以就难免有些懈怠,他这边的动作就慢了一些。
散货码头的建造速度,比周知白想象中要快得多,鹏悦反而给拖到后面,沈淮把周知白拉过来,就是不想鹏悦拖后腿,商量怎么推进速度,要让货运码头能在年底就能投入使用。
从物流园工地出来,沈淮跟袁宏军、周知白他们分开,他与赵东坐车返回梅钢,看到宋晓军站在路边等他,让邵车将车停过去。
“沈书记,你支持我,信任我,我一定不能辜负你的信任。”宋晓军走过来说道,事情过去一个小时,他的情绪还是难以平复下来,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
看着宋晓军的眼圈有些红,三十出头的汉子,想干些实事,不可能不碰得满头包,即使学会了跟现实妥协,但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不甘心屈服的傲气吧?沈淮心里轻叹一口气,隔着车窗对宋晓军说道:
“你有能力把事做好,我自然就会支持你;你要是没有能力做事,你也不要抱怨什么。金峰纸业的调研工作,你跟周镇长配合好,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嗯,我知道。”宋晓军点点头。
“那你去忙吧。”沈淮坐回来,示意邵征开车。
“周明在机关待的事情太久了。”待车开动起来,沈淮跟赵东说道,“他想当然的以为所有领导都不会希望下面人团结一片,却不知道,只有没有信心去掌控局面的人,才想着到处搞平衡,想着把底下人搞对立、搞分化。有些话我不想跟他说什么,说轻了,他听不进去,说重了,我都想跟他翻脸。你有机会跟他说说。他想做出成绩,这是好事,但他再把机关里学到的那一套搞到梅溪镇来,不要怪我叫他坐冷板凳!”
赵东点点头,也是忍不住叹气,说道:“以前在市钢厂里,周明还是能干事的,大概也是这些年受了不少挫折。”他还是想缓和一下沈淮对周明的不满。
“务虚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更需要务实。有时候我们需要眼睛看着上面,但光盯着上面,这种人,梅溪镇不能要,梅钢更不能用。”沈淮说道,“周明从本质上,从根性上,就那个郭成峰是一路的,你要不信,你就等着看。”
赵东笑了笑,他也有些想不明白周明为什么最后还坚持到梅溪镇来找不痛苦,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熊文斌的意图在里面,所以不好就这事说什么。不过他相信,沈淮既然同意让周明到梅溪来,自然就有信心叫他添不了乱、整不出事。周明刚到梅溪镇就想通过踩宋晓军想确定自己在梅溪镇的权威,沈淮就把宋晓军跟他捻到一起去,让宋晓军贴身盯死他,看他难不难受!
赵东不由得想,周明要是不能把自己的心态端正过来,以后在梅溪镇怕是还会有苦闷的日子要熬。
第二百五十六章成长起来的陈桐
从工业园回到厂里,遇到陈桐到人事部办离职手续,沈淮把他叫到办公室里。
相比较一年前在街头受欺负,不管镇联防队有多少人就热血冲头上去干架的小青年,陈桐给沈淮压制在车间里整整锻炼了一年,此时性子沉稳了许多,遇事也能考虑周详。
虽说陈桐也凭借自身的能力,在工段上当起班组长,不过沈淮无意让他继续留在梅钢发展。
陈桐即使能成长起来,也能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未必就能跟梅钢合拍。他的能力跟特质,跟梅钢其他有潜力的基层骨干比起来,也谈不上特别的突出,还不能叫沈淮在梅钢内部提拔他“内举不避亲”。
陈丹不是一个有着极强权势欲望的女人,好静,好安宁的生活,沈淮知道她更希望弟弟陈桐能做一番事业。沈淮便索性让陈桐跳出梅钢,去替陈丹把担子挑起来,能成为陈家未来的顶梁柱,也正好能让陈丹不太奔波劳累。
陈丹现在把梅溪老镇西头的纱厂仓库拿下来,随着渚溪路桥、渚园、老街改造等工程的陆续上马,改造纱厂仓库做高端餐饮也要同时动起来,陈桐真好可以去接手做这件事,从头开始锻炼。
梅溪位于梅溪河下游,总体上还是淤沉地形,但在老镇码头处是一片隆起的石陂地。虽说石陂地,相比较周边,地形也只是稍稍有隆起,都远远算不上是小山岗。不过早期梅溪雨季容易积淹,石陂地又由于地形稳固,不像早年泥堤那么容易坍塌,也就成为这四乡八里建码头埠集的好地方,梅溪老镇从明清早初就是围着这片石陂地逐步的成形。
解放后,政府组织挖河修渠,防涝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梅溪镇区的发展就不再受积淹地形的限制,偏离了之前的老镇区域。不过,纯粹从看风景的角色来看,还是比周遭隆起仅有七八米高的石陂地方位最佳。
建在石陂地最佳位置上的纱厂仓库,能左眺老街、西望老码头及老码头、南看裤汊河以及将要兴建的渚团,北面还有一片民国就种植一直保留下来的梅林。
纱厂仓库建于民国初年,不是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弃用多年后跟紧挨着的两个院子一起给早期的纱厂分割给职工作为公房,共有十七户人家挤在里面。
陈丹把之前从渚溪酒店上积攒的钱都拿了出来补贴给原住房,才把纱厂仓库以及紧挨着两个院子产权置换出来。
把产权置换出来仅仅是一个方面,拿出七十来万的资金,但要把纱厂仓库及紧挨着的两个院子改造成高端的餐饮场所,要投入的改造资金将是几倍之多。
好在业信银行现已经明确扶持民营企业的经营方针,渚溪酒店得以获得两百万的授信额度,资金问题得到缓解。
“你从梅钢出去,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但跟你在梅钢一样,放低自己的姿态多学习,很多事都就会变得容易。”沈淮忍不住也要吩咐陈桐一些事,避免他走弯路,“梅溪老镇改造以及裤汊子河清淤项目,由郭全牵头在做,纱厂仓库改造后做高端餐饮,风格还是要跟老镇保持一致。这是彼此能相互助益的事情,所以你经常的主动要找郭全他们多沟通,我就不帮你居中传话了。”
在原钢厂职工棚户区跟老街之间的裤汊子河是条断头河,早年跟钢厂东头的横塘沟是相通的。早期修学堂街时,上面还架了一座水泥桥,八十年初,那座水泥桥垮塌,镇上拿不出建桥的钱,就直接运土把河道填上,形成了中间给截断的断头河。虽然一头跟梅溪河相通,但水体交换变得极差,加上两边的住户不停地往里倾倒生活垃圾及污水,就成了梅溪镇人见人厌的垃圾臭河。
把渚园建成高端住宅区,老街也要力所能及的进行内外部改造进行商业运营,裤汊子河的河道自然要重新挖通、建成本较低的涵洞桥;继而清淤疏浚、恢复水体,种植花草树木,使整体环境美观起来。
钢厂职工棚户区拆除后,裤汊子河往南到渚溪路之间的狭窄区域,共清理出七十来亩地,用于建渚园高端住宅区。除了安置费用外,镇上还有六百万宅基款余留下来;这笔钱看上去很多,也就刚好够把老街两侧的住户都迁出去安置,把大部分房产收归镇置业公司,接下来的改造款还得另筹。
梅溪镇此时还没有足够的魄力跟特别大的商业潜力,去吸引国内刚刚成长起来的商业地产公司来做接手老街的改造跟经营。
朱立肩上已经承接了太多的重担,也没有无限潜力可以压榨;梅钢虽然这时候有资金宽裕,但经营也要保持在一个方向上,不能随意多元化;最终老街的改造任务,还得由镇上以镇置业公司的名义直接扛起来。
为了更多可能的聚拢资金,沈淮非但不限制,甚至还极大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虽然目前国家还不允许商业街在开发完成之前向私人预售,之前有些地区出售楼花的行为也给叫停,但只要愿意做,折中的办法不是没有。
镇置业公司将老街两侧住户迁出去安置,把房屋的产权收归到手里,此时再直接将房屋直接分拆出售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业主在购房的同时,签署将由镇置业公司负责改造以及后续统一商业运营的代理委托书即可,镇置业公司同样能够用这种变通的方式聚拢到一部分改造资金。
下梅公路改造一事在此前搞得沸沸扬扬,迫使沈淮中止下梅公路的改造计划,潘石贵因此“畏罪自杀”,但潘石贵等人之前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从下梅公路南侧收购私房以预从拆迁中获利,这些资金其实也就沉淀在梅溪镇,沉淀在之前出售私房的业主手里。
沈淮眼下也是要求郭全积极的引导这些人参与到老街的改造中来,同时跟业信银行沟通,使业信银行放宽对梅溪镇私人在老街投资改造商铺出租的信贷限制。
现在地方上也开始正式限制官员及家属在任地直接参与经营活动,梅溪镇划入唐闸区之后,这方面受限制要比归霞浦县管时严一些。不过家庭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不在受限范围之列,受享租金回报,也没有不可以的。
对梅溪镇经济高速增长同样充满信心、同时也知道沈淮已经下决心将下梅公路改造项目继续拖延下去的何清社等人,在业信银放宽私人投资商铺的信贷限制之后,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时机。
这陆陆续续的,到九月中旬,镇置业公司又额外为老街改造筹集到七八百万的资金。
鹏悦以及陈丹将来要改造的纱厂仓库,将来都停位在高端餐饮及食宿娱乐上。沈淮也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将文化站大楼收回来另外他用,梅溪镇的经济还将高速增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最缺乏的还是餐饮跟食宿。
所以,除了裤汊子河清理及老街的外部改造外,镇置业公司已经跟部分跟梅溪镇有联系的商家谈妥,也将最先得到改造的还将有三家旅舍、两家中档餐馆。
其中一家餐馆跟一家旅舍,就是何月莲投资的,说到底,何月莲还是不甘心放弃经营餐饮跟旅舍,特别是看到接待站给陈丹接手,客房跟餐饮都经常的爆满,多少有些眼馋。
只要何月莲知道守经营者的本分,沈淮倒也不管限制她。毕竟梅溪镇有实力的商户跟企业家还很有限,何月莲拿出上百万资金参与老街改造及商业运营,对梅溪镇的发展一样是有贡献。
这几处因为所选位置贴近学堂街,甚至都不用整条老街都改造完成,就能先投入使用,缓解梅溪镇当前食宿紧张的局面,当然也最快有可能分享到梅溪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好处。
陈桐虽然是鹤塘镇人,但跟梅溪镇挨得近,他打小就对梅溪镇的情况相当了解,知道梅溪镇一直以来都是怎么的破落样,也就比鹤塘好那么一点。
在一年之前,谁能想象梅溪镇能有今天这样子?
陈桐觉得他没有这样的想象力,但此时他倒是能够想象一年之后,等渚溪大桥、渚溪大道、渚园、新梅新村、老街、沿河公园建成之后,几乎占了梅溪镇区四分之一范围的这一角,将是怎样的情形。
同时,沈淮虽然没有正式提出来,但梅钢内部已经开始有讨论,在将来半年到一年时间里,梅钢就会将污染较严重的炼铁老厂彻底关停,将镇办公楼迁过来,多出来的土地,就在梅钢厂区跟新梅新村之间修一座公园以及种大片的生态林。
陈桐相信,在一年之后,东华市内也不会有几个地方能从梅溪镇的西南角看上去更美。
这以往在车间,感触还没有这么深,眼下要直接参与这片区域的建设,参与到这气势宏大的事业中来,能看到这一角在自己的手变得美如园林,陈桐就感到额外的兴奋。
看着到陈桐眼里的兴奋劲儿,沈淮笑着打发他离开。
说起来陈桐也只有二十一岁,正是打小家境穷困窘迫、家境艰难,他为人性子执拗,吃了很多苦头,参军退伍回来,又在梅钢基层里淬炼了一年,自然就要比同龄人成长得快,也成熟得多。
陈丹现在除了酒店,还要忙着照顾她妈,沈淮也难跟她有机会单独相处。沈淮本打算在钢厂食堂吃过饭,把手头几件事处理再回市里去,没想到熊文斌在梅钢下班时间打电话过来,约他跟赵东过来。
第二百五十七章副处级镇
将下班时,熊文斌约他跟赵东过去,说是下午刚接到通知,市里关于鹤塘整体并入梅溪镇的区域调整获得省民政部门的批准,谭启平正好今天晚上没有公务安排,就请他们过去吃饭。
谭启平也邀了周明一起过去,沈淮就拉上赵东,开车到学堂街北侧把周明也接上。
梅溪镇就沈淮、何清社、袁宏军三人有专车,还没有专职司机,其他镇领导也只有公务外出时,才能使用车辆。
周明只是普通副镇长,还没有张扬到自备轿车的程度,这段时间来都是乘公交车上下班,待遇享受反而远不如他在市计委时。
沈淮对周明今天当着他的面踩宋晓军这事,极为不满,也当即把宋晓军跟他捻到一起去,给他一个钉子碰。不管周明背后跟不跟熊文斌诉苦,既然要一起去谭启平家里吃饭,沈淮还真不能让周明自己坐公交车去。
在车里,周明也没有提金峰纸业的事情,浑当这事今天没有发生过;沈淮亲自开车,他则跟赵东坐在后排,有一句没一句闲扯。
恰恰是周明避而不提金峰纸业,沈淮就知道今天的事叫他梗在心口、无法释怀——对此,沈淮心里只是一笑:别人心里不舒服,又不是他心里不舒服。
熊黛妮随她妈白素梅已经先赶到谭启平家,帮着保姆以及谭启平的爱人一起准备晚饭。谭启平的爱人在东华就没有什么熟人,虽然奉承她的人不在少数,但她也是挑剔的性子,只跟熊文斌家走得亲近,有事没事就凑到一起扯家常。
沈淮把车停到院子里,熊黛妮正站在院子里看将谢的秋花,他看见熊黛妮穿着白色纱丽质地的衬衫,小腹微微鼓起来,人也长得越发的丰润,有着成熟的风韵,心知她是怀孕了。
赵东下车来,跟熊黛妮打招呼:“你这是几个月了?”
“三个多月,跟你们家明霞差不多时间。”熊黛妮巧笑嫣然跟沈淮、赵东打招呼,也没有注意到丈夫周明脸上有些许的不快,跟赵东说道,“我今天逛街还遇到你们家明霞了呢。我跟她说了,咱俩家要同时生儿子就结拜兄弟、同时生闺女就结拜金兰,要是一男一女,咱两家就给他们指腹为婚,赵东,你答不答应?”
“你们这是在包办婚姻啊。”谭启平这时候与熊文斌、苏恺闻走出来,听到院子里的对话,笑呵呵的插了一句。
“谭书记。”赵东跟着沈淮向谭启平打招呼。
“小赵的爱人也怀孕了?那让她也过来吃饭,正好跟小熊做个伴。”谭启平亲切地说道。
除了谭启平几次到梅钢视察,非公开场合,赵东之前就陪着沈淮见过谭启平一次。谭启平这次不仅让他跟沈淮一起过来吃饭——这种性质的晚宴,想必东华有成千上万的人巴不得有机会参加——这时候还让他回去把妻子接过来,赵东颇感意外,但也只能理解为谭启平平易近人。
沈淮把车钥匙递给赵东,说道:“你去接明霞过来。”
“小赵打个电话跟你爱人说一下,让黄羲走一趟就行。”谭启平说道。
“不要这么麻烦了,我爱人从家里打车过来也方便。”赵东说道,他还真不敢拿架子让谭启平的司机替他开车去接妻子过来。
“不麻烦,能有多少麻烦?”谭启平说道,不容赵东拒绝,直接回头就喊在厨房里帮忙的黄羲开车去接人,又让沈淮、赵东他们都进客厅来说话。
也没有旁人,大家就坐在客厅里说话。
谭启平居中坐在棕色的软皮沙发,腿翘起来,跟沈淮说道:“梅溪镇早初就是县属区的中心镇,县属区撤销了,但梅溪镇的底子还在那里。现在把鹤塘镇并进来,无论是居民人口,还是各项财税经济指标,都符合特大镇的要求。如今省里要抓县域经济的崛起,市里就要抓乡镇经济。除了现有的县城所在乡镇街道,我还打算从东华挑几个典型、在发展上有过硬成绩的乡镇,升格外副处级镇,以此拉一拉东华的发展。就梅溪镇眼前的发展趋势,只要保持下来,肯定是要占一个名额的。”
国内目前在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些经济强镇已经逐步的升格为副处级镇。不过,就东华市而言,目前还只有县城所在的乡镇及街道是副处级镇,没有在经济发展上有特别过硬成绩的乡镇涌现出来。
唐闸区早初也只有不到三十万的人口,而梅溪镇合并鹤塘之后,人口就有九万多。东华市西北三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有两千万到四千万之间,而梅溪镇在合并鹤塘之后,今年的财政收入就能达到两千万五百万,至少在东华地区,升格到副处级镇没有什么过份的地方。
九二、九三年,沿海城市增长幅度都很大,东华却是温吞水,没有特别的起色。谭启平是市委书记,不能直接插手市政府的工作,不过挑七八个经济强镇破格升级,以领头羊的效应,带着一个区域的整体抬升,说不定会达到好的效果,也是他完全能越过高天河可以做的事情。
沈淮不知道这是熊文斌还是其他什么人给谭启平出谋划策……
东华那么多正科级官员里,跟沈淮差不多年纪的,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而像沈淮那样有机会到乡镇或正科级处局担任一把手的,更是凤毛麟角;二十五六岁的副处级,则一个都没有。
虽然中央组织部还没有正式颁布党政干部升职年限的条例,但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明确。
沈淮就算成绩再醒目,要不想特别的引人瞩目,照着正规的程序,也要再熬一两年再提拔副处级才能更说得过去。
不过梅溪镇升格副处级镇,沈淮以及何清社作为梅溪镇党政正职,随之水涨船高,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沈淮不贪图这个副处级,故而听到谭启平说这事,也是平淡待之。
谭启平见沈淮脸色平静,知道区区一个副处级在宋家小辈眼里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转了个话题,关心起周明的工作,问道:“周明到梅溪镇也有大半个月了吧,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周明心里则为梅溪镇升格而惊讶,正在盘算升格后,沈淮跟何清社升副处,梅溪镇还能有几个正科名额?
鹤塘跟梅镇合并后,副书记、副镇长的人数就会变得有些多,袁宏军也只能屈于何清社之下,担任副书记,其他人的地位自然就要更差之。周明心里盘算着,除了袁宏军、李锋二人,大概也只会有两三个副镇长能够明确提拔为正科级。
周明自然希望能轮到自己,但想到沈淮今天对他的态度,要是最终的人事名单由沈淮来决定的话,他的希望很渺茫。
当然梅溪镇人事最终决定权在区里,区委书记杨玉权几乎就跟沈淮穿同一条裤子。而一旦杨玉权跟沈淮有所默契,在梅溪镇的人事任命上,潘石华是没有可能插上手的。
想到这里,周明心里倒有暗暗焦急,没有在意到谭启平把话题这么快转到他身上来,见大家看着自己,脑子有些卡壳。
苏恺闻看到周明有些走神,就替他把话题接上去:“对了,金峰纸业郁文亮一直说要投资建新厂,周明你前几天说郁文亮给你说同意要把新厂建到梅溪去,这事谈成了没有?”
今天的事情,周明还没有跟苏恺闻沟通,见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心里则更是不痛快,也知道他只是无心,见谭启平跟他岳父也关心地看过来,说道:“沈书记说还要对金峰纸业进行全面的调研。”
“周明啊,周明。”沈淮指着周明摇头而笑,“瞧瞧你称呼我的,我们都知道你谈事特公私分明、特一本正经;但是呢,不知道的听了,还以为你在梅溪镇给我欺负呢。”
熊文斌、谭启平哈哈一笑,都说周明称呼沈淮太正经了,彼此坐下来,没有必要这么生分——周明是满肚子苦水,不知道谭启平跟岳父是不是真不知道他在梅溪镇给沈淮欺负。
苏恺闻也是半真不假、故作正经的跟沈淮说道:“谭书记是让周明去给你当助手的,把精兵强将都调给你使用;你可是不能真欺负他。”
沈淮笑道:“谭书记真要不吝啬把精兵强将都给我,就应该把你苏恺闻也调梅溪镇来给我管。”
听着沈淮笑言下藏着扎人进肉的刀子,苏恺闻脸上抽搐了一下,不得不脸上保持微笑,心里却把沈淮骂了个底朝天:想管老子,你够格吗?
沈淮这才跟谭启平、熊文斌解释金峰纸业的情况:“周明今天在会议提出金峰纸业有意投资建新厂的事情,不过会中有人提出异议,说是金峰纸业在新津污染严重,在当地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我就让周明继续跟进这件事,把情况了解得更全面一些。”
沈淮这么说,在谭启平跟岳父熊文斌前面直接否定他的工作,周明心里更是堵得慌,却又不能说沈淮的不是。他要不是过份想在会议突出自己的成绩,而能事先跟沈淮沟通一下,无论沈淮是赞同还是反对,都不可能公开的让他挂不住。
谭启平听沈淮说了事情原委,点点头,说道:“主持党委工作,发展经济是核心,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其他因素——能不能接受金峰纸业的投资,是要调研考察清楚。”也就不再去问周明在梅溪镇的工作情况如何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合作
等黄羲开车接肖明霞过来,谭启平就招呼大家进餐厅。
没有人理会周明今天的不痛快,热热闹闹的围着圆桌吃过饭,谭启平说道:“客厅现在要让给妇女同志,那我们还是进书房聊天。”
沈淮不知道谭启平还有什么事情要谈,进了书房,就直奔靠阳台角落的转脚椅坐下来,看到他去年送给谭启平的那樽弥勒佛圆雕,还摆在那张木色沉郁的书案头,似乎提醒着他,他曾经跟谭启平也有一段“甜蜜”时光。
“你怎么坐那么远,怕我要吃了你不成?”谭启平笑问沈淮。
沈淮从兜里掏出香烟跟火机,说道:“我怕忍不住想要抽烟,凑过去叫谭书记你抽我的二手烟,就太没礼貌了。”
谭启平挥手一笑,一副随沈淮去的样子,要熊文斌、赵东他们坐到跟前来。
书房里没有太多的椅子,周明陪着苏恺闻端了两把椅子过来,看到沈淮真就把连阳台的玻璃门打开一条缝,坐到那里抽起烟来。
谭启平不抽烟,故而就连熊文斌都不会在他跟前抽烟,苏恺闻、周明他们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市常委几个实在是烟瘾大的,有时候熬不过开会时间太长,还要趁谭启平心情好的时候拿出烟来抽——倒是沈淮悠然自在地享受着饭后一支烟的快乐,手里还把玩着那只看上去质朴,但也相当有质感的银制火机。
周明将椅子放在赵东的身边坐下来,也不得不承认,沈淮就算把他踩得浑身创伤,他都没有资格在谭启平跟前诉苦。
“市钢厂跟富士制铁谈的合资项目,进行得并不顺利。”谭启平见沈淮二脚高跷的抽着烟,无意做一个垂耳恭听的小辈,也没有办法说他,就开门进山,直接进入主题,“也是市钢厂的人给你们梅钢抽得太狠了,富士制铁对合资后,市钢厂能否为合资工厂提供足够的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及熟练工人,存有疑惑,现在有点打退堂鼓。”
“这个不能怨我们,国家规定大学毕业生都可以自由择业了,也鼓励人才自由流动。”沈淮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市钢厂留不住人,应该先自己反省,顾同总不会拿这个告我们的状,把合资项目谈不拢的责任归咎到我们头来上来吧?”
“顾同还没有这么不要脸。”见沈淮也急着先把自己撇干净,谭启平笑道,“不过跟富士制铁的合作,市里还是要争取。要是市钢厂没有能力承接,那就梅钢上。”
沈淮这才知道谭启平这是要撮合梅钢跟富士制铁的合作,似乎还没有给他拒绝的余地。
沈淮虽然对日本谈不上有什么好感,但生意归生意——富士制铁作为日本顶尖的钢铁企业之一,无论是在资本还是技术上,对梅钢来说都是庞然大物。
要有跟富士制铁联合注资成立新公司的可能,沈淮也不会拒绝,这对梅钢在当前状况下资金缺乏、技术单一的情况,将能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
不过,沈淮的头脑也是清醒的,天下从来都没有你想要什么,别人就给你什么的好事。梅钢整体上还是太弱小了,他前期还是想集中精力发展短流程的电炉钢,还不想一下子把摊子铺开。
不过,面对谭启平的要求,沈淮摸着下颌,考虑了一会儿,说道:
“市钢厂一直都封锁他们跟淮钢跟富士制铁谈合资项目的具体内容,但就富士制铁以及当前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大背景来说,富士制铁可能更需要能帮助日本钢铁产业整体往海外延伸的合作者,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梅钢都不大可能会是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国内比梅钢强的钢铁企业又有那么多,梅钢可以去配合市里去争取跟富士制铁合资,但市里不能对梅钢抱太大的希望。”
谭启平看了熊文斌一眼,说道:“沈淮跟你的说法倒是一致,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合资项目,我们还是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又跟沈淮说道,“具体事情你约个时间找梁市长谈,唐闸区招商部门最好也一起参与进来。”
“好吧,我明天先找梁市长了解情况。”嬉皮笑脸的在谭启平跟前抽烟,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即使会叫谭启平心里不快,他不会表现出来,但见谭启平对待跟富士制铁的合作颇为期许,沈淮即使感到头痛,也只能先应承下来,先跟富士制铁的代表接触一下再说其他。
看着时间到九点钟了,沈淮就与赵东带着肖明霞先告辞离开。
熊文斌与妻子,还是周明、熊黛妮稍后也告辞离开,谭启平亲自送熊文斌到门口,在溃檐下,跟熊文斌说道:“我本来考虑过让你回市钢厂,但你在市钢厂培养的人,像赵东他们,似乎又都沈淮挖到梅钢去了,我就没有耐心让你回市钢厂重新做起;沈淮这小子啊,挖市钢厂墙角的本事还真厉害,也愣是让他把梅钢做起来了。”
熊文斌知道谭启平到现在还是认为沈淮最厉害的地方,是把赵东这一拨人从市钢厂挖过去帮他经营梅钢而已,只是他除了一笑了之,还能回应什么?
谭启平说的有一句话也对,赵东、徐闻、潘成等一批人给沈淮挖走,形成梅钢此时的骨干力量,市钢厂此时的管理及技术力量,已经空心化了。他就是再回市钢厂,也会因为基层管理及技术人手的匮乏,而难以叫市钢厂很快就起死回生。他需要重新去发掘、培养新的管理及技术力量,这也许需要两三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叫市钢厂走上快速发展的正轨。
很显然,熊文斌知道即使他自己愿意回市钢厂,谭启平也没有这个耐心,他也不能说什么。即使谭启平不再提拔他,他从政研室副主任的冷板凳上给调来做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他也不能埋怨,毕竟对很多官员,那样的一次提拔,人生遇到一次就应该知足了。
没有让黄羲开车送,市政府机关宿舍离北阁小区也没有多远,就在路灯下散步走回去。周明这时候倒是恢复正常,问岳父:“谭书记不是一直都对梅钢的成绩很满意吗,怎么今天又特别肯定了一下?”
熊文斌看了周明一眼,他知道在金峰纸业的事情上,周明应该是给沈淮打击了一下,但他无意替周明打抱不平。
也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他现在就是希望周明不要跟沈淮正面起什么冲突,即使周明在梅溪镇有可能会给坐冷板凳,熊文斌也早就考虑过,这对周明的心性是个磨炼。
见周明也没有再提金峰纸业的事情,熊文斌心知他心里就算有些不痛快,但还是知道分寸的,说道:“谭书记以前对梅钢满意,那是看梅钢生产整顿得好,厂区环境改造得好,职工精神面貌好,对梅钢到底能出多大的成绩,还不是很有底。梅钢七八月份的缴税数据刚刚出炉,连续两个月的总纳税额都在四百万以上。要是这种情况持续到年底,加上梅溪镇在梅钢摊占的可能利润,梅钢今年的利税总额,就很有可能跟市钢厂打平。这个成绩叫谭书记很意外,所以才又特别肯定了一下。”
周明毕竟还是在基层实干过几年,听岳父这么说,也就大体知道是什么意思。以往梅钢生产整顿得好、厂区环境改造得好,职工精神面貌好,说到底还是表面上的东西。很多务虚、玩虚头的人,做得未必就比沈淮差。唯有纳税额这个数据很难造假,毕竟要把真金白银交上去,叫人再不能无视梅钢的成绩。
周明对梅钢具体财务数据,一直都谈不上很了解。到梅溪镇之后,也没有谁把梅钢的财务资料拿给他看,这时候听岳父说,周明也是大吃一惊。
照这个趋势下去,梅钢今年纳税总额,就可能突破两千万,明年更可能飚升到五千万——而东华今年的总财税收入都有可能达不到六亿,也就是说,梅钢一家企业今年对东华的财税贡献比例就达到3%,明年可能翻倍达到6%。
市钢厂即使不盈利,但在东华的地位也没有降下来,说到底市钢厂即使不盈利,每年还给地方政府及国家上缴四五千万的税收。
就凭着市钢厂近年来对东华财税做出的贡献比例始终在8—10%左右,谭启平就算对顾同很不满意,还一时不敢将他硬揪下来。
谭启平要是硬揪顾同下来,把市钢厂的生产搞得崩溃,叫东华财税收入突然缺掉一大块,谭启平拿什么跟省里交待?
省里现在对下面地市也是给财税上的硬指标;硬指标达不到,党政正职想保住位置就要很费一番工夫了。谭启平之前能到东华来,还不是主要因为省里对东华的经济工作极不满意?
周明这才想明白,谭启平为什么在看到市钢厂跟富士制铁合作希望不大后,急着把梅钢顶上去——就东华来说,想要把富士制铁合作项目留下来,梅钢是最后的希望。
当然,梅钢的成绩叫无法忽视,但梅钢成绩的获得,这里面就有一个谁功劳更大的问题。
周明感慨道:“我说谭书记怎么特地把赵东也请过来吃晚饭——的确,要不是赵东等一批当年爸你手下培养出来的老班子,梅钢怎么可能出成绩?”
见周明也是这种看法,熊文斌只是无奈一笑:
即使赵东等人在梅钢崛起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把赵东等人挖过去,跟梅钢原有的管理层融合在一起,又使他们恰到好处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跟专长,又怎么可能是简单的事情?
“韩信善将兵,刘邦善将将”,有些道理古人都说得很透,但要是就此认为韩信比刘邦的功劳更大,那就是本末颠倒了。
熊文斌也无意跟周明多说什么,有些认识不是亲自置于其中是感悟不到的,只是周明要是认为沈淮完全是靠着家世才有资格在东华横行霸占的话,那他的认识就还需要磨砺。
第二百五十九章提拔
肖建吃过晚饭,身上就有一股子怎么也消不去的兴奋劲,感觉骨头都轻了二两,在小区溜达了有两个小时,也不觉疲倦,遇到一个人都恨不得上前拉住大声地告诉他:“我女儿、女婿给市委书记谭启平请到家里吃饭去了。”
看到沈淮的车从便道那头拐过来,肖建步伐轻快的迎过去,看到沈淮坐在驾驶位上,招手打招呼:“怎么让沈书记你亲自送啊?”
“得,送你们回来,还是我错了;下回让你们自己打车回来。”沈淮回过头跟赵东、肖明霞开玩笑道。
“沈书记,到家里喝杯茶坐坐再走吧。”肖建热情的挽留道。
“不了。”沈淮胳膊压在车窗上,跟赵东的丈人肖建打招呼,说道,“孕妇要注意休息呢,我就不进去打扰了,喝茶的机会以后多的是。”
沈淮跟赵东天天能见到面,有些事也没有必要今天晚上谈,打着方向盘掉转车头,就离开了。
沈淮坚持要离开,肖建浑身的兴奋劲倒丝毫没受一点打击,拍着女婿赵东的肩膀,说道:“你怎么可以让沈书记亲自开车送你们回来,这多不礼貌?”
赵东笑了笑,说道:“沈淮也是顺路,他现在就住这附近。”他知道岳父在机关时间太久了,半辈子的眼睛都盯在上面,在领导面前过得小心翼翼,这种烙印太深,很难消除,他也就不去说什么。
不过肖建也不会真指责女婿赵东不懂事,只是有些忍不住要叨唠两句。毕竟女婿赵东是梅钢副总,地位跟往昔不能等同而语,今天又给市委书记请到家里吃饭,哪里是他有资格指责的?
“对了,谭书记今天请你们过去吃饭,就是吃饭?”肖建吃过晚饭,在小区里溜达了两小时等着赵东、明霞回来,想问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他心里痒痒的,特别想知道女儿、女婿到市委书记家吃晚饭到底是怎样一个情形。
“就是吃饭,明霞刚在还抱怨没吃饱,还不如在自己家里吃饭放得开呢。”赵东笑道。
“你当是自己家里,在市委书记家能一点规矩都不讲?”肖建瞪了女儿一眼,但转眼又喜笑颜开,想女儿、女婿再往具体里说说。
看岳父满脸期待的样子,赵东就捡些无关紧要的事跟他说,回到家里洗漱就跟妻子回到自己的房间。
肖明霞也是有些兴奋,在家里都准备吃饭了,突然给市委书记派车接过去吃晚饭,换作一般人都不可能平静待之的。
回到自己的卧室,肖明霞趴床上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