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陈丹吓得不敢喘气,小黎疑惑地看了陈丹一眼,探头往陈丹卧室里看了两眼,就见金子在衣橱前乱跳,似乎要扒开衣橱门、钻到衣橱里去,倒看不出什么异常来。
陈丹七手八脚走进卧室里,叫金子抱住不让它乱蹦,还自嘲地说道:“我还说哪里来什么大耗子呢。”
陈丹她妈倒没有起疑心,把残局收拾好,说道:“你再拿瓶热水过来,要再砸了,你明天自个儿去配瓶胆,都多大人了,还这么毛手毛脚的。”
看着陈丹跟她妈到隔壁屋去,小黎打开衣橱门,看到果然是沈淮蜷身躲在里面,俯仰而笑,说道:“我说陈丹姐看到什么大耗子呢?”
沈淮刚要钻出来,金子飞的窜跳进来,将他扑倒在衣橱里,踩着他伸出舌头在他脸上舔。
陈丹蹑手蹑脚的再走回来,小心翼翼的将房门反锁好,看着沈淮七手八脚才将金子赶走,狼狈不堪的从衣橱里爬出来,又是好笑,又是甜蜜,笑道:“做贼还做上瘾了啊?不是要陪宋彤在东华玩吗,你怎么能有空脱身?”
“谁顾得上陪她啊。”沈淮说道,差点给陈丹他妈撞破,任他胆肥如狗,这时候多少也有些余悸,坐在陈丹香喷喷的闺床上,将外套脱下来,“晚上在谭启平家里吃饭,吃得我筋疲力尽;你们春节过得怎么样?”
“无聊死了。”小黎蜷腿而坐,说道,“酒店春节不歇业,偏偏又有员工请假回家,我也给拉过去当童工,你说春节有什么乐趣的?下回,你再回燕京过春节,把我们也带上,好不好?”
“好啊,我回去也无聊透顶得很。”沈淮说道,“恨不得能分身飞回来见你们。”
“好吧,男人都虚伪,只会说些骗人的谎话,这话真是一点假都没有。”小黎为陈丹打抱不平的说道,又笑眯眯的盯着沈淮的眼睛,问道,“你以为你大过年的跟美女同学风流快活的事情,我跟陈丹姐就一点都不知道?”
“亚琳下午陪宋彤到酒店来玩,都知道你刚回来会特别忙,就没有打电话告诉你。”陈丹笑着坐过来,说道,“听亚琳她们说,你在燕京过春节,好像没有你说得那么无聊。”
“让我冷静一下。”沈淮搓了搓脸,转了个话题,问道,“那你也知道老熊家里发生的事情了?”
陈丹娇嗔地瞪沈淮一眼,怪沈淮这么明目张胆的就转移话题,但想到熊黛妮跟周明的事情,忍不住长叹一声,说道:“我打算明天跟小黎去医院看一下。”
“好的,我明天下午抽时间,陪你们去一下。”沈淮说道。
限于游戏规则,他虽然在官场上不能给熊文斌什么助力,但私下交往还是不受限制。
陈丹犹豫了一下,问沈淮:“你跟我们一起去,不大合适吧?”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沈淮说道,又问小黎,“你寒假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
“不带这么明显赶人家走的。”小黎娇嗔道,“我今天晚上要跟陈丹姐睡,你要是不走,就睡我房间去。”走过来抱住陈丹的腰不松手。
沈淮七手八脚的将小黎的手扒开,将她推出房间去,逗得陈丹咯咯直笑。
陈丹也知道没办法赶沈淮回去,就拿热水给他洗漱,一起钻进温暖的被窝里说话。
“亚琳说了你相亲的事情,说对方对你还算满意。”陈丹依在沈淮的怀里,感受他的温柔,说道,“我想对方肯定也不会容忍你在外面有别的女人。”
爱情跟鬼一样,只听说却没有谁见过。男男女女之间的关系,更多面临的是庸俗的现实社会。熊文斌要不是市委副秘书长,熊黛妮只是普通小市民家庭出身,对周明婚后出轨的事情也许就只能忍气吞声,熊黛妮要是性格软弱的人,甚至都不可能去闯门捉奸。
但眼下,周明出轨的事情已经半公开化了,不要说熊黛妮个人的感受,熊文斌有熊文斌的尊严,他也不可能容忍婚后出轨,害得大女儿早产的周明,再进熊家的门。
这种情况对沈淮同种适用,他真要跟父亲身为中央候补委员、两年可能会选任中央委员的成怡结婚,要想成怡在婚后容忍他在外面乱搞的可能性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沈淮轻轻捂住陈丹的嘴,不让她再说什么,只在陈丹耳朵轻语,说道:“你说我贪心也好,无耻也好。我可以什么都不要,也不可以不要你。”
陈丹转过身来,将沈淮紧紧地搂住,把脑袋贴在他的胸口,说道:“不管你这话跟多少人说过,我就当是说给我一个人听的。算了,我也管不上太多,能多跟你一天,就算一天。”
沈淮一阵羞愧,只是看到陈丹在夜灯下清澈迷人的眼睛,在她唇上轻轻吻着。
第三百四十一章要有底气
在温暖的被窝里,沈淮抚摸着陈丹那惹火的迷人身体,看着她唯美脸蛋,仿佛醉酒一般满染红晕,眼波迷离,妩媚动人,叫他看得目眩神迷。
沈淮将陈丹拉坐起来,将她的内衣解开,看着浑圆雪白的胸弹跳出来,巍峨颤动,那浮出的两粒嫣红樱桃与凝脂般娇嫩雪白的娇体在夜灯下迷离幻美,叫沈淮情念勃张。
沈淮单手抄起陈丹的纤腰,让她躺下来,他一只手撑着床上,脸颊轻轻的贴着那饱满的玉峰慢慢的磨擦,感受那销感的弹性以及从陈丹娇|乳间扑鼻而至的迷人香气。
陈丹叫他下巴上的胡须根蹭得微痛之余、又痒又麻,浑身酥软,身子忍不住要扭动起来。对这事,陈丹总是羞涩而敏感,想推开沈淮的头,让自己缓一缓,渐入情绪,不料沈淮一步就直接含上她左胸上的樱桃粒,叫她舒服得忍不住娇媚的喘息起来,鼓鼓的美峰剧烈的起伏起来,颤动不止。
沈淮这才伏身压在陈丹滑软嫩腻的娇躯上,头伸上来吻住她微红的娇唇,饥渴辗转的在她的檀口里寻找、逗弄、吮吸她的香嫩舌尖,听着她销魂的呻吟,双手在她凹凸有致、弹软香嫩的娇躯上胡乱抚摸,下体强硬的杵入陈丹的腿间,隔着内裤蛮横的顶撞。
陈丹给吻得气咻咻扭动,知道再给沈淮这么弄下来,她的棉质内裤肯定会湿透没有办法再穿。想到明天要单独洗内裤,肯定也会叫她妈起疑心,她只能强忍娇羞,身子弓起来,主动把内裤脱掉。
再看沈淮得意洋洋的坏笑着看她,陈丹羞得俏脸红烫,蜷首贴在沈淮的胸膛不叫他再吻到,下面也紧夹着双腿,叫沈淮无法将那根叫她沉醉、挚爱的分身顺利的顶到她的要害之地。
陈丹身高不及孙亚琳,但双腿也是少有的修长,雪白、浑圆、弹力十足,线条优美。
双腿肌肤嫩得仿佛凝脂,但都不及她花房的娇美,沈淮双手按住她的双腿,坚决而有力的掰开,将巨杵插进去,再叫陈丹的双腿并紧,叫陈丹大腿内侧的娇嫩肌肤夹住,仿佛叫一把温柔的手扶住,再对准水泽丰潦的桃源洞缓慢的顶上去,从层峦叠嶂之间一分分的挤进去。
陈丹终是受不住沈淮的粗大,打开双腿,叫沈淮更容易的进入,只是这一刻她再也克制不住气急,小嘴里流泻出叫人沸腾的宛转娇吟……
沈淮也是肆意的发泄,一夜缠绵不休,第二天在陈丹把她妈支走之后,再偷偷溜出去到公司。
沈淮上午先跟小姑通了电话,说了这两天东华发生的事情,希望东电那边也能尽快推动换股运营的工作,以免夜长梦多。
宋文慧接到电话,也是直叹气。
本来沈淮跟成文光的女儿相亲进入交往阶段,是双方缓和矛盾的一个契机,谁能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
偏偏沈淮又不是省油的灯,这件事他是可以置身事外,不去撩拨谭启平,但他抓住时机,借机使梅钢脱离地方政府的直接控制,以求更开阔的发展空间,宋文慧也不能说他不对。
沈淮虽然在官场上远不能说成熟、圆滑,但他每一步都在努力把梅钢往更高、更开阔的发展空间上去——事情总有两面性,沈淮的锋芒太露,可以说是不成熟,但反过来想,要是沈淮没有这种不顾一切的、横扫一切的锋芒,梅钢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宋文慧想到梅钢新项目要是能尽早建成,地方政府对梅钢整体的占股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梅钢的总资产规模将达到十个亿,在经济相对不那么发达的东华,沈淮也的确有在东华自成一系的底气,就想着由他去折腾,不再劝他避免跟谭启平再起冲突的事。
政府年初六就正常上班,但懒散的风气通常会弥漫于整个正月。
梅钢除了生产部门一直都在轮班没有停歇之外,其他部门到年初四就拧紧发条,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
渚江建设还承建大型工业项目的经验跟实力;引进西尤明斯炼钢线,建设新项目,沈淮与赵东等人最终敲定机械工业部下属的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为总承建商——梅钢此时运营的主力练钢线,包括后期的技术改造,也是六冶下属的分公司负责建设,梅钢在炼钢线上培养的技术力量,已经在年前一骨脑的都派往伯明翰,参加设备拆除去了。
虽然新项目的基建图纸还没有最终定稿过审,但六冶最早的一批施工队伍,在梅钢的催促之下,年前就进入现场。
沈淮与小姑通过电话之后,就跑去看工地。彩钢瓦搭建的工程指挥部已经建成,工人们正在工地的外围砌围墙。基建工程正式展开之前,临时的水跟电要接过来,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
赵东从工程指挥部的铁皮棚子里走出来,下巴左右有两道血印子,沈淮笑着问:“你家的葡萄藤架子也倒了,脸上两道血疤子是给肖明霞抓出来的?”
赵东摸着下巴上的血印了苦笑:“我年初二就睡工地了,明霞想跟我吵架都没有机会;早上刮胡子刮出来的。”
新项目公司,沈淮担任董事长,但由赵东、潘成分别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
沈淮不在,所有事情都要汇总到赵东这里最终敲定落实。
虽然调了胡志刚等人分别担任新项目公司总经理室经理,作为赵东的助手使用,但由于前期准备时间短,包括基建图纸都没有最终敲定,又要赶在正月十六进行奠基仪式,所有的工作堆积到手上,完全能用千头万绪来形容。
赵东也知道熊文斌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昨天连几个施工会议,也没有机会听沈淮细说,也就听了一个大概——赵东边往工程指挥部里走,边听沈淮说昨天在谭家夜宴的情况,也情不自己的叹了一口气。
“等新项目建成,能正常运营盈利了,我们的腰杆子才能真正的挺起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沈淮拍了拍赵东的肩膀,“这段时间,这工地你还是要多睡一睡啊。”
赵东点点头,他不喜欢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但想要尽可能的摆脱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说到底还需要自身够硬。
梅钢今年的年产值将超过六亿,上缴税收将超过五千万,将占到东华地区财税总盘子的5—6%,这已经使得梅钢在东华拥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新项目建成,包括梅溪电厂、梅溪港码头在内,梅钢系相关企业的年产值将达到二十五亿甚至更高,每年向地方财政上缴的利税总数很可能将达到三个亿,还将通过利益纽带,把部委企业东电集团、外资企业鸿基、众信以及众多的地方企业跟梅钢密切的捆绑在一起。
到这时候谭启平还想再要乱动梅钢,也要考虑后果及影响,是不是他一个市委书记所能承受的。
政治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就算是最狭窄的官场,也通过各种利益纽带,跟外界捆绑在一起来。
一只盘子里的奶酪,通常都有无数人盯着,事关无数人的利益,谁敢随便动手打翻盘子,都要考虑会不会引起其他人的群起而攻之。
对熊文斌接下来要面临的境遇,沈淮都无计可施,赵东自然是也更深感无力,他甚至抽不出时间,跑到医院里看望熊黛妮母女。
跟六冶的工程负责人开过碰头会,沈淮打电话给陈丹,才知道陈丹跟小黎已经在医院看望产后住院的熊黛妮了。
沈淮看着手头也没有紧要到他马上做决的事情需要处置——下午孙亚琳打电话过来,说要晚上在渚溪酒店吃饭,沈淮想着正好赶到医院,跟熊黛妮她们问候一下,然后把陈丹跟小黎接回到镇上来。
沈淮坐公交赶到医大附院,走近病房,就听见病房里好些人在说笑。
除了陈丹、小黎外,还有熊黛妮在商场的同事闻讯赶过来探视,陈丹的姨表姐王翠也在。
熊黛妮的脸颊略有些苍白,但还能勉强打起精神来跟同事说笑。
沈淮进了病房,就看见白素梅在医院里照顾女儿,熊文斌与熊黛玲不知所终,他说了些“小孩满月酒一定要请他”的话,就接陈丹、小黎离开医院,下南楼大厅里,恰好跟拎着婴儿奶粉走进来的熊黛玲。
熊黛玲看到沈淮愣了有那么两秒钟,才跟陈丹、小黎打招呼:“你们这就走啦。”但没有理会沈淮,扭头就进了电梯。
“黛玲怎么看你也怪怪的?”陈丹问道。
“谁知道啊?”沈淮心虚的说道,“你打电话给孙亚琳,问一下她们在哪里疯玩?”
陈丹听话的打电话给孙亚琳,通过一阵话,捂着手机听话孔跟沈淮说道:“她们跟周总、周部长在一起,这就开车过来,跟我们汇合。”
沈淮脚底打滑,差点从台阶上滚下去,他想抽孙亚琳一顿,也要等孙亚琳过来才行——宋彤难得来东华一趟,沈淮没有时间陪她,自然也要请她好好的吃两顿,孙亚琳建议晚餐安排在渚溪酒店,沈淮也没有想其他就答应下来。
宋彤毕竟是宋家小辈,沈淮当她为妹妹,也不会兴师动众的安排什么宴请,晚上也只是三五个人坐着吃饭聊天而已。他私心的想,哪怕不能给陈丹正式的身份,也要宋家人知道陈丹的存在——沈淮压根没想到孙亚琳今晚会把周裕拖到渚溪酒店去,他能想象周裕一定也给孙亚琳搞了个措手不及。
第三百四十二章嫡系
九五年正月过去,梅钢内部称为梅钢二厂的新项目,基建工程就正式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改制称为东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市钢厂、梅钢与富士制铁的合资项目也顺利通过富士制铁以及淮海省及东华市相关部门的审批获准,三方选择二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在南园宾馆举行签约仪式。
合资厂直接以及贷款间接引进的外资额度将高达六千万美元,作为淮海省近年罕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省长赵秋华以及省委秘书长苏唯军等人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应邀出席签约仪式。
苏唯军提前一天就到东华,入住南园宾馆后一直没有露面;省长赵秋华临时有事,未能行程拖后一天,以致东华这边的日程安排全给搞乱了套。
沈淮上午八点钟赶到南园宾馆参加签约仪式,一直等到九点半钟,才接到通知,说赵秋华的车队刚出国道收费口。
苏唯军、谭启平、高天河、吴海峰等人都赶到国道收费站都迎接赵秋华的到来,沈淮抬起手腕,敲了敲腕表,跟杨玉权说道:“他们一大群人在国道口寒暄一下,再穿过城区,少说要半个小时。我们进去抽两根烟吧,不要在这里傻等了。”
这边除了列队迎接的礼仪人员,还有市委办的工作人员盯着,杨玉权在部队就落下严重的关节炎,这天气乍暖还寒,湿度又高,他站久了,膝盖又麻又痛,也巴不得到找个地方坐坐。
不过梁小林、顾同、潘石华等人陪同富士制铁的代表在主楼里等候省长赵秋华的到来,杨玉权不愿意跟他们凑到一起去,就拉沈淮到大门左侧的小树林里去抽烟。
市政府有几名工作人员躲在小树林里说荤段子正高兴,随杨玉权到市里工作的宋晓军、褚强也在里面,看到沈淮跟杨玉权走过来,打招呼道:“杨市长跟沈区长,怎么跑到小树林里来检查工作了?”
“过来检查你们仪容整不整饬。”沈淮从宋晓军手里拿过烟跟火机,跟杨玉权分头点上,笑道,“看你们吊儿郎当的样子,罚你们每人讲个荤段子。”
宋晓军、褚强在沈淮面前比较随意,这主要也是年龄的关系,但可不敢在平时不言苟笑的杨玉权乱讲荤段子,苦笑道:“这么重要的日子,讲荤段子不合适吧,显得太不严肃了,要不我们跟杨市长、沈区长你们汇报一下省委文件的学习心得?”
“昨天我给区里拉过去开了半天会,省委文件的学习心得都听腻味了。”沈淮笑道,“你要再来腻味我,我可要打人了。”知道杨玉权的腿脚有关节炎,就陪他坐到河边的石凳上去,给宋晓军他们围着说话。
“苏秘书长、谭书记就要迎接省长到南园,你们市政府办的工作人员,怎么都吊儿郎当的?”一个严厉的声音从小树林边缘骤然传过来,“你们市政府办的顾主任呢,平时怎么管理你们的?”
沈淮歪过头看了看,却是市委办副主任刘伟立疾步走过来,横眉瞪眼,看到宋晓军等人站在小树林里说笑,就迫不及待的厉声训斥。
“刘主任,不用这么严肃嘛,杨市长正听他们汇报学习省委文件的心得呢”沈淮笑着打招呼道,“你也过来听听。”
刘伟立这才看到沈淮与杨玉权坐在里面的石凳上,脸色陡然间变了一变,再看宋晓军等人脸上的表情,都嫌他多管闲事,他也只能先朝着杨玉权挤出笑脸,说道:“原来杨市长、沈区长也在这里,我还以为这些浑小子躲在这里偷懒呢。要没有什么事,我就先到大门口等着,谭书记他们快回来了。”
“好的,谭书记他们回来了,你派人来告诉我们一声。”杨玉权说道。
看着刘伟立离开,杨玉权跟沈淮说道:“谭启平很可能会让刘伟立接替熊文斌市委办主任的职务。”
“刘伟立不是省里下来的挂职干部吗?”宋晓军问道,“他不回省里去了?”
挂职,就是保留原有的行政组织关系不调动,委以职务到其他地方培养锻炼。
通常说来,到上级部门挂职,称为上挂,像宋晓军、褚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随杨玉权调到市政府工作。通常情况下,行政组织关系可以随后调入上级部门,也是升迁的便捷方式。
刘伟立这些从省里下来的挂职干部,称为下挂,通常在挂职期间会返回原部门获得提拔——当然,刘伟立等人要是愿意留在地方工作,行政组织关系依旧可以往调,只是通常说来,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除非能获得实权位子,不然很少有人愿意留在下级部门的。
像刘伟立这样,三十五六岁,就能获得提拔,担任正处级官员,背后都是一定背景的。他回到省委组织部或留在东华市担任市委副秘书长,还谈不上孰优孰劣。倘若谭启平有其他的允许,刘伟立留在地方发展的空间也许会更大一些。
透过树丛的缝隙,能看到刘伟立健步如飞的身影,沈淮对这个结果也不意外,熊文斌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随谭启平露面了,今天的场所他也没有机会出席,稍稍敏感一些的人,都能看到熊文斌已经给谭启平抛弃了,他抽着烟,跟杨玉权说道:“谭启平大概也是要在东华扶植真正属于他的嫡系了。”
杨玉权点点头,说道:“唐闸区长的职务,谭启平可能也要用省委组织部下挂的干部填上去。”
谭启平正式到东华任职也有一年时间了,在过去一年时间,他虽然多次调整市管干部,但为了平衡市常委成员,也是地方派系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还是以地方制地方,把听他话的地方官员调动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不过谭启平同时还通过挂职的方式,从省委办、省组织部调了一批干部下来。
省市通常都会保持一定数量的挂职干部,包括东华市的政法委书记也都是省里下来的挂职干部。一批级别更低的年轻干部,分插到市直、区县党政部门挂职,自然也不是很显眼。
不过,当谭启平在东华站稳脚之后,从省里到下面的区县脉络打通之后,他把一些能力突出、跟他亲近,本身又多多少少有些背景的挂职干部,正式委派到一些市直以及区县重要关键岗位上去,阻力就要弱得多,也将更有利他掌握东华的局势。
沈淮轻轻一叹,就算正月不发生周明的桃色事件,熊文斌给利用过,在谭启平看来从熊文斌身上再榨不出太多的剩余价值,一脚踢开也是再自然不过的结局。
杨玉权调到市里后,唐闸区委书记、区长两职都是由潘石华兼任,这显然也不是正常的党政状态。
沈淮也无睱去猜测谭启平会派谁到唐闸区来担任副书记兼区长,虽然他知道谭启平不会让他好受,但这个人到唐闸区来,首先要考虑的是跟潘石华的关系,沈淮还不担心这个人一过来就能到处找他的难受。
市委办有个工作人员跑过来,告诉他们车队过来了,沈淮与杨玉权也跑出小树林,跟梁小林他们汇报,迎接省长赵秋华的到来。
签约仪式,沈淮与顾同分别代表梅钢跟市钢厂,周明作为中方总经理,本应该跟富士制铁的代表是主角,但奈何省市出席的领导太多,按照官员级别排,沈淮要站在潘石华之后,连个内围都没有挤进来。
沈淮就站在外围着,看着一大群人热情的接受省长赵秋华及省委秘书长苏唯军的握手、慰问,他也懒得凑上去。
赵秋华跟苏唯军都是省常委成员,但政治地位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赵秋华省长,是省委副书记,更是淮海省唯二的中央委员之一;在中央四大主要派系里,赵秋华是国务院总理胡至诚的人;省委书记田家庚是副总理王源的人。
苏唯军虽然给前省委书记提拔到省委秘书长的职位上,但本身底气不足,除了已经彻底退下来的前省委书记外,在中央没有什么人脉,自然不敢有跟赵秋华并驾齐驱的野心,就连跟东华市官员握手时,苏唯军都要下意识的先看赵秋华的脸色,也真是做惯了“秘书”的伺候人角色。
“沈淮。”赵秋华跟一圈人握过手,半晌才注意到沈淮站在外围,笑眯眯的招呼道,“今天这个仪式,你也是要唱主角的人之一啊,怎么躲在后面去了?是做了什么错事,怕给我知道了回省里给你来个‘通风报信’不成?”
听着省长赵秋华直接招呼沈淮,围在他外围的一圈人,立马手脚迅速的给沈淮让出一道缝隙来。
大多数人不知道沈淮的家世,看到省长不仅知道沈淮,还如此亲切跟他打招呼,眼睛里皆是羡慕、嫉妒;而知道沈淮身份的,则相对要淡定得多。
沈淮是副省长宋炳生之子,又是这次合资项目的主要促成|人,赵秋华这次必然要跟沈淮直接说上话,不能别过脸假装不认识。对赵秋华来说,对沈淮是摆出居高临上的高官姿态,还是一副和蔼亲切的长辈风范,选择自然不难猜测,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见谭启平、苏唯军他们都看过来,沈淮一笑,拉上跟他一起站在外围的顾同、周明,说道:“赵省长,这次合资项目,梅钢出力甚微,顾总跟周总才是真正唱主角的人。”
顾同倒有些受宠若惊;周明则又惊又疑,压根儿猜不透沈淮是什么心思,只能被动的给沈淮一起拉到省长赵秋华跟前。
第三百四十三章成就
省长赵秋华难得到东华来一趟,除了参加合资项目的签字仪式之外,自然也要到东华市几个重点企业走一走。
赵秋华今年推动淮海省十强乡镇的评选,东华市推出来重点竞夺十强镇排名的离市中心不远的三个经济发达镇,也纳入赵秋华此行视察的计划之列。
作为省市重点纳税企业梅钢以及富士制铁合资项目的所在地以及今年将竞夺淮海十强镇排名的重点镇,梅溪镇自然是赵秋华此行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向省领导汇报东华的经济发展成就,照着级别,谭启平陪同省长赵秋华坐一辆车。
吴海峰作为前市委书记、现人大主任,但由于不兼任市委常委,退居二线之后,实权大不如高天河,但明面上的政治待遇要排在市长高天河之前,则由他陪同省委秘书长苏唯军坐一辆车。
高天河陪同随赵秋华出行的省政府秘书长、梁小林、顾同陪同富士制铁的山崎信夫分别乘坐轿车,沈淮坐杨玉权的车……
除了近十辆轿车外,更多的随行则挤到两辆考斯特中巴车里随行,除了八辆警用摩托开道外,还有多辆警车随行维持秩序——这样的大场面,东华市民也是罕见,由于道路给临时封住,很多叉路口,都有许多市民停下来观望。
杨玉权笑着问沈淮:“等车队到渚溪大桥,你说赵秋华省长他们会有什么表情?”
“东华这些年发展有些滞后,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沈淮笑了笑,看向车外,说道,“省里再多夸奖,还不如多要些比如贷款方面的宽松条件,对地方来说更实惠一些。”
杨玉权说道:“我作为老唐闸人,差不多每天都会走过城区,还是觉得梅溪的发展惊人,对周边地区带动很大。赵秋华省长以前到东华时,曾到过梅溪镇,当时还是建梅溪新厂,我想,梅溪镇这一年多来的变故,带给他的惊讶会更大。”
车队正经过唐闸区东片主干道虞城路往南的黄桥镇。
黄桥镇虽然早就划入市区范围,但这些年发展并不迅速,主要还是城乡结合部的面貌,道路两侧多为低矮的民舍,鳞次栉比,杂乱不堪。到处都是支生出来的郊区小道,好在沿路都在交警提前封路,车队顺畅无碍的拐入渚溪大道。
车队拐入进入之前由南郊公路拓宽改建之后的渚溪大道西段,才有改观。
鹤立鸡群才显神俊,红花照样需要绿叶衬。
要是赵秋华一行人,直接从徐城这样的大城市下面,走到梅溪镇,多半会觉得平淡无奇。哪怕东华的经济再破落,市区在翠湖周围的核心区域,市政建设也要比梅溪镇好上一截。
关键是从相对落后的城乡结合部继续往城市外围走,大多数人心理会有一种从城市往乡村、越走越落后的心理惯性,而在这时,一座崭新、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城镇展现在眼前,强烈的反差自然能给人在视觉及心理以强烈的冲击。
鹏悦国际大酒店跟渚溪大桥最先出现在视野里,车队驶近,在近鹏悦国际大酒店的外围,一座红色的充气桥横跨渚溪大道两侧,上书“热烈欢迎省市领导莅临”等字样。
传统上,梅溪镇与黄桥镇以梅溪河为界,但梅溪镇一家承担渚溪大桥近三千万的建设费用。区政府经过协调,将渚溪大桥西端桥头外围约六百亩土地,包括鹏悦国际大酒店的所属地块在内,都从黄桥镇社区划给梅溪镇,作为对建桥费用的补偿。
故而梅溪镇的区域则延伸到渚溪大桥以西来。
虽然有规划在这片土地建造沿河公园以及划出一些商业地块来进行开发,不过梅溪镇暂时还没有能力或者说余力进行建设。
沈淮简单又看上去有些粗暴的手段,就是把土地划出来之后,先一步把六十余户的住户全部拆迁安置到他处,将地块清理出来,沿河畔坡滩地全部种上石楠等观赏性的林木。
东华春发早,春节过后一个月天气就开始回暖,年前移植来的林木,此时正是生发新叶之时。
从城乡结合部经过,视野充塞着杂乱拥挤的民居,突然替换上一片鲜嫩油绿、起伏有层次的大面积丛林,眼睛仿佛给洗过一般,陡然清亮起来。
跨度近三百米的渚溪大桥就浮立在鲜绿树林之上。
也是为了迎合赵秋华到东华来视察,渚溪大道赶在一周前才正式竣工开通,包括谭启平等人在内,虽然此前也几次到过梅溪梅,但都是旧桥,这也是首次从原南郊公路接近渚溪大桥,跟赵秋华一样,也给眼前的情形所震撼。
赵秋华示意司机停车,整个车队就依次停在路边。
看着前面赵秋华与谭启平下来,随行人员,包括山崎信夫等富士制铁的代表,也都下车,步行走上渚溪大桥。
渚溪大道的建设周期用了六个月,不能算慢,也不能算快,主要是主跨度近三百米的渚溪大桥建设耗时最长。
相比较之下,从渚溪大桥下穿过的沿河路,横贯镇区梅溪河东岸,包括河堤整治在内,整个建设周期只用了不到四个月。
人行渚溪大桥之上,东望去,渚溪大道北侧的渚园已经建成,更北侧的裤衩河以及河北岸的梅溪老街,包括老河码头在内,外围治理工作也已经完成。
老街最西侧,临近老河码头,陈丹投入近三百万资金,用纱厂码头改建的尚溪园,也已经建设完成,也移植来大量的观赏林木装点庭院。
渚溪大道以南侧,新梅新村三期工程也搞在春节后一个月内完成外墙装饰,四期工程的十二栋楼也包裹绿色的防坠网幔之中;再往南就是成片的蔡家桥新社区。
沿河路与梅溪河之间的坡滩地,纵深大多在两三百米之间。
沈淮将这狭长沿河滩地规划出来建湿地景观带。也是为了节约建设费用,都是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仅仅是将沿河的杂乱民居拆除,在露水处种植杉杏柳杨,湿地则保留芦苇生长的原生态,此时也新叶初发。
毕竟整体上经过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镇上也狠狠投入一笔不菲的建设资金,东滩湿地在视觉上给大桥上一行人带去更强烈的美感。
再眺望远处,就是大片的工厂区以及平整出来建设用地。
谭启平此前多次到梅溪镇视察,都没有机会居高临下的眺望梅溪镇的新镇区建设,这时候站在海拔高度可能要超过十五六层楼的渚溪大桥之下,将整个梅溪镇都尽收眼底,也不得不感慨梅溪镇,特别是西南角这一片,整饬的规划建设,实在是叫他意外。
赵秋华回过头,示意动不动就躲在外围的沈淮走过来,说道:“九二年,我还刚刚调来淮海省,全省十三个地市,我就都走了一遍,梅溪镇我也来过,是九三年四月份。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我当时走的是那边的旧桥——”
赵秋华指着北侧的梅溪大桥,回想往事,说道:“没想到,梅溪镇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大的变化。你是几时到梅溪镇工作的?”
“前年秋天。”沈淮说道。
“不简单,不简单。”赵秋华说道。
参观梅溪镇及工厂建设地以用梅钢,整个视察路程颇远,也不能都步行,谭启平又示意后面的车队跟上来,继续坐车前行。
赵秋华主要还是视察梅溪港工业园区,此前镇上已经跟市委办商议好视察路线,现在也是照计划进行:
从新梅新村商业街穿过,经过蔡家桥新社区,拐上滨江公路,经过二厂及合资厂建设地块,经过梅溪港码头,经过梅溪电厂建设地,拐入梅鹤公路,经过鸿基及长青机电已经建成的厂区以及紫萝家纱厂区以及中小企业园,最后到梅钢视察,这样差不多能梅溪镇一年多来的发展成就都展示一遍。
到梅钢后,与赵东、汪康成、钱文惠、徐溪亭等人汇合,参观梅钢之后,安排赵秋华等省市官员到尚溪园小憩,安排何清社、袁宏军、李锋、郭全、黄新良等官员接受赵秋华、苏唯军等官员的接见。
沈淮并不需要与赵秋华、苏唯军等省市领导的接见来增加自己的覆历,但对何清社、袁宏军等基层官员来说,哪怕能拍一张受中央委员接见的照片挂在办公室里,也压住其他同僚一头——这也是履历,也是资历。
在尚溪园,沈淮则亲自向赵秋华等省市领导,介绍学堂街改造、梅钢二厂项目建设、梅溪港工业园以及梅溪港码头二期工程筹备的一些情况。
“确实不简单。”赵秋华作为省委副书记、省长,赞美还含蓄些,说道,“东华去年取得相当大的发展成果,此前我还缺少一些直观的感受,这一趟是不虚此行。”
赵秋华说罢,又问坐在他旁边的苏唯军:“老苏,你觉得呢?”
“可以说,梅溪镇是东华去年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成就是非凡的。现在梅溪镇又有两个大项目上马,只要平稳发展下去,梅溪镇对东华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更大。”苏唯军说道。
苏唯军的赞美多少有些露骨,大多数人听了都欢欣鼓舞,但是吴海峰不经意的给沈淮使了眼色,示意他看谭启平的脸色。
沈淮注意到谭启平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心里只是一笑,暗道小子、老子,都是会阴人的主。
第三百四十四章谭启平的焦躁
苏唯军一番话,倒不是只有吴海峰、沈淮等人能听出异常,随赵秋华下来的省政府秘书长陈宝齐听了,心里也暗笑。
省长赵秋华不是一个爱做功课的人,但为了防止赵秋华下来不熟悉情况,好些功课都是省政府大管家陈宝齐代做的。他这次随赵秋华到东华来,对东华的很多情况,都事先认真的了解过一遍。
东华市国民生产总值,九四年增长了十六亿,相比较九三年多增加了四亿,这多增长了的部分,通常会视为谭启平到东华后整顿经济轶序、推动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政绩。
不过,只要仔细研究东华地区九四年国民生产总值多增长部分的构成,就会发现,梅溪镇在其中就贡献了三分之二。苏唯军说梅溪镇是东华市去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一点都没有错。
当然,梅溪镇也是东华辖下,梅溪镇的发展成就,都要并入东华市的成绩之中。
不过,东华一年之内要能同时有三四个区域经济能像梅溪镇一样异军突起,或者梅溪镇对东华市增长贡献占不到这么大的比例,那就完全可以说是谭启平这一年以来在全市整顿经济秩序、推动改革开放有功劳。
恰恰东华其他地区的发展过于平淡,而叫梅溪镇独树一帜,异常的显眼,谭启平脸皮再厚,也无法将梅溪镇的发展成就捞为己有,甚至会从反方面加深外人“谭启平搞经济不行、只能靠沈淮及梅溪镇撑门面”的印象。
陈宝齐翻看梅溪镇政府事先印制的宣传材料,宣传材料上也是把跟富士制铁的合资厂与梅钢二厂新项目,当成梅溪镇九五年、九六年度重点保障建设项目,也同时是省市区三级政府重点保障建设工程。
仅这两个大型工业工程建设期间,就能推动梅溪镇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两个项目建成之后,包括梅溪港码头、梅溪电厂在内,梅溪镇仅炼钢及相关产业的产值总数能摸高到三十五亿,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将达到十五亿之多。
虽然外资合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会有很大的优惠政策,但与工业增加值相关的增值税,就算地方留成部分全部减免掉,在两个项目建设之后,梅溪镇炼钢产业对地方财税的贡献总数也将摸到两个亿。
考虑到梅溪港工业园在其他产业发展上的招商引资力度以及新镇区的建设及商业也将持续扩大,梅溪镇在印制的宣传材料上估算,到九七年梅溪镇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三十亿,对地方财税贡献总额将达到四亿。
陈宝齐不知道梅溪镇政府印制的宣传材料里,有多少吹嘘的部分,毕竟整个淮海省财税贡献过亿的乡镇只有三个。
梅溪镇要在九五年力争财税贡献过亿,争创淮海十强镇,这倒不是没有可能,但到九七年再翻两倍,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陈宝齐又不得不承认,理论上还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陈宝齐这时候多少有些明白,谭启平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合资项目?
当然了,招商引资是地方党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总数达六千万美元的招商项目,换了谁都不敢轻视。
赵省长为签字仪式特地走这一趟,也是表明这个项目能够达成协议,有他大力推动的功劳。该是他赵秋华的功劳,谁他娘的都不要想抢走。
谭启平重视跟富士制铁的合资项目,这个不难理解。
不过,为市钢厂筹足出资贷款,谭启平亲自上阵,数次跑到省里求援拉贷款,还亲自跑到省计委等相关部分,为项目的申报、审批,跟相关官员打招呼——几乎是要用尽一切手段,推动项目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建设期。
作为总揽全局的市委书记,对单个项目热心到这个程度,也可以说是少见。
虽然省委书记田家庚,对谭启平热心推动项目建设的行为颇为赞赏,在会议上多次提及,但实地这么走一趟,陈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