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 9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跟熊黛玲一起坐轮船回来,还有很多同学一起,才不要你派车来接。”谭晶晶说道。

    听到女儿提熊文斌的二女儿,谭启平眼睛敛了敛,想说什么,不过没有说出口。倒是谭晶晶注意到她父亲脸色的变化,心情有些沮丧。

    “晶晶回来了啊?”刘伟立跟苏恺闻走进来,跟谭晶晶打招呼,将手机递给谭启平,说道,“宋副省长的电话。”

    苏恺闻跟谭晶晶站在客厅里说话,谭启平到书房接电话去。

    刘伟立隔着门缝隙看到谭启平接过电话,再推门走进去,问谭启平晚上还有没有其他指示;苏恺闻随后也走进来。

    “沈淮同意在梅溪镇的人事任命上松开口子;筹立新区的事情,也想完全交给其他人负责。”谭启平说道。

    刘伟立有些讶异,小声问:“这拼命三郎,真愿意退一步?那这么说,省委田书记的批示,真跟他无关?”

    “怕也未必。”苏恺闻在一旁说道,“说不定是他受到告戒,这时候再想起要撇清。”

    谭启平也在考虑苏恺闻的话,但不管怎么说,沈淮既然在宋家内部的压力下示弱了,给出台阶让他可下,他还真不能再咄咄逼人什么。

    谭启平想苏恺闻:“你愿不愿意去梅溪镇?”

    第三百七十四章步步紧逼

    对市委书记的嫡系秘书来说,要是下地方,通常都要从县区副职开始干起来,过两三年对地方熟悉之后,就再转党政正职。

    这才是他们这类人正常的仕途升迁之道。

    倘若嫌弃梅溪镇行政级别不高,而不愿意去“屈就”,那绝对是目光短浅的。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去给政治权力分类,无非就是财权、事权跟人事权。

    梅溪镇行政级别不够,导致人事权力不足,受唐闸区牵制,但仅从梅溪镇财税水平及招商引资工作来说,就决定了梅溪镇党政体系,在通常的事权跟财权方面,都要远远超过普通区县。

    特别是对于那些千里奔波只为财忙的官员来说,那更是宁可要梅溪的草,也不要嵛山的宝。

    东华市最穷的嵛山县一年总的财政开销甚至都不到两千万,工厂企业半死不活的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县委书记独霸一方,想捞,又能捞多少钱?

    梅溪镇仅单造渚溪大桥,就投入三千万;学堂街改造单镇上就要投入近四千万;随便划一块地皮拿出来卖就要作价百万、千万……

    东华市九三、九四年,全市三区七县引进外资总数也不过两三千万美元,而梅溪镇单今年引进外资就有可能超过一亿美元。

    东华其他区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就给梅溪镇的光环彻底的遮盖住,成为一片黑暗。

    梅溪镇今年评选上淮海十强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苏恺闻才二十八岁,能到梅溪镇担任党政正职,给仕途履历增添的光彩,要远比到普通区县窝个三四年要漂亮得多。

    倘若真将竹社乡、黄桥镇跟梅溪镇合并,成立梅溪新区,新区虽然暂时会并入唐闸区管辖,但新区党工委书记,直接兼任唐闸区委常委甚至副书记、市委委员,都是正常的。

    倘若新区在三五年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唐闸区分出来,归市里直辖,党工委书记直接兼任市委常委,也都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梅溪新区就是东华市当下最为甜美的一枚硕果。

    谭启平此时把苏恺闻送到梅溪镇,打算用苏恺闻接沈淮的位子,可以说是为苏恺闻拓开一条开阔的仕途通道。

    刘伟立看到谭启平的漂亮女儿看苏恺闻眼神里的甜蜜劲,再想到苏恺闻有担任省常委的老子,就知道有些事是他羡慕不来的。

    当然了,他此时已经是东华市的实权正处,也没有必要羡慕什么,将来的东华,总不会缺了他的位子。

    沈淮第二天就给叫到区里,讨论梅溪镇的人事调整。

    虽然谭启平有些迫不及待,但沈淮既然做出示弱的决定,也就不在意他们步步紧逼的势态。

    何清社调到区政府,担任副区长,接管沈淮当前负责招商、教育等工作;李锋调到区纪委,担任副书记兼监委主任。

    这样的安排对何李二人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亏待。

    除了苏恺闻将接替何清社担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外,潘石华推荐多年来跟随的区政府办主任罗毕接替李锋担任负责党群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

    他们此外就是希望将刘卫国调到区公安分局担任副局长,梅溪镇派出所所长及指导员等职务,将直接从市局抽调精兵强将补上。

    他们也是打算在沈淮跟地方党政体系脱离关系之后,由苏恺闻、罗毕接替镇党委书记、镇长的职务,这样基本上就能压制住黄新良、郭全、袁宏军等沈淮留在梅溪镇的老人。

    坐在潘石华的办公室里,沈淮看着窗外的榆树枝叶,洒下片片的光斑。人坐在空调间里,感觉不到户外的酷热。

    “现在市里决意要贯彻落实省委田书记的批示,要将竹社、黄桥与梅溪镇合并,成立梅溪新区。筹备工作,市里由谭书记亲自挂帅,区里的具体工作由周区长以及将来到梅溪镇工作的小苏同志负责,沈淮你是梅溪镇党委书记、工业园党工委书记,又是区里的副区长,梅溪新区的筹备工作,你也是责无旁贷啊。”潘石华说道。

    沈淮不知道潘石华昨天给谭启平敲了一记闷棍,现在感觉如何,这时的话里又有多少言不由衷,他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周岐宝,说道:

    “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证梅钢新厂建设外,将来也是要保证梅钢能正常运转,其他事务都顾及不暇。何清社到区里后,我想将区里的招商、教育工作丢给他分管;梅溪新区的筹备工作,你们一定要拉一个人,那就拉何清社吧。”沈淮说道。

    “梅溪镇是在你手里崛起的。”周岐宝笑道,“你的经验,对成立梅溪新区是宝贵的,对新区做规划时,我可是会把你拉过来把关的。”

    “真要我说,那我就说一点。”沈淮说道,“那就不要管梅溪新区什么时候能通过省里的批准,唐闸区先紧要着在梅溪河口的再造一座大桥,将两边的沿江公路连接起来,新区的大格局就能基本成形,之后细处的工作可以慢慢地去琢磨。”

    周岐宝听了沈淮这话,忍不住想反驳。

    梅溪河口造桥,桥跨要有四百多米。

    要造主跨度这么大的高等级公路桥,没有一个亿的资金砸进去,怎么造得起来?唐闸区从哪里抢这笔钱去?

    但想想,真要沈淮这个拼命三郎去搞,说不定还真能造起来,周岐宝咽了口唾沫,没有吭声。

    潘石华敲着桌子,想到造桥的事,心里就恨。

    要不是沈淮蛮横的关闭下梅公路改造项目,何苦惹来后面那么多事?不过,想想沈淮当初打算花四千万造渚溪路桥,又有谁能想象沈淮能凭借梅溪一镇之力做成此事?

    潘石华在唐闸区的工作时间很长,对地方具体情况了解得要比周岐宝深入,真要将竹社乡、黄桥镇跟梅溪镇并成一个新区,在梅溪河口位置造桥,确实有助于将三乡镇在地理上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只是在梅溪河水面最开阔的河口位置造桥,成本太高了。有这笔钱,都能在上游方位造八九座跨河大桥了。

    看潘石华、周岐宝的神态,沈淮也知道他们没有这个魄力,只是笑了笑,摊手道:“那就当我没说;我还有些事,就先回去了。”

    要是能在地方多留两年,沈淮是决心要在梅溪河口造一座大桥。

    这座大桥不仅仅能把梅溪镇南片跟竹社乡衔接起来,使得竹社乡成为梅溪工业园产业往西拓展的外延,更加主要的,这座大桥将能打通沿江公路的断点,使得将要成立的梅溪新区能直接通过沿江公路,跟就将要动工建设的徐东高速直接连上去。

    到时候市里再花资金拓宽改造沿江公路,将在南片直接形成一条紧贴渚江北岸的快速公路通道。

    虽然整个工程要花费两亿甚至更高的资金,但这点投入的魄力都拿不出来,东华南片区域,又谈较快的拓展开发展环境?

    沈淮一时间也估不准,他这一次退让,会对梅溪镇的人心造成多大的打击,多少有些心灰意冷,不想今天跟何清社、李锋他们谈人事调动的问题。

    孙亚琳说今天会有重要客人到梅溪来,要他亲自接待。

    不过,昨天通电话时,孙亚琳还在香港。沈淮打孙亚琳的电话,她在香港跟国内使用的手机都无法接通,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飞机上。

    沈淮就在区政府食堂吃了中饭,中午躲到他在区政府大楼里的办公室打了个盹,下午两点钟给钱文惠打过来的电话吵醒。

    “市建行刚刚派人传来告函,他们上半年放款太多,资金压力很大,今年给我们的授信额度没有办法完成,希望我们同意能把余下来的授信额度,移到明年去。”钱文惠将突然的情况跟沈淮汇报。

    为建梅钢新厂,市建行共给梅钢开出两千五百万的授信额度——在此额度内,梅钢新厂建设需要资金,可以随时从市建行支取,不需要再办量繁琐的贷款手续。

    梅钢新厂目前已经从市建行贷出一千万资金,按照道理,今年可以再从市建行贷出一千五百万资金来——但是市建行此函发来,意味着梅钢新厂今年的建设资金顿时就少了一千五百万。

    沈淮拿手机抵着额头,真叫头痛。

    市建行违约,梅钢以后只能说是少跟市建行合作,现在还真没有什么手段制约市建行,他只有让钱文惠跟市建行再沟通一下,看没有挽回的可能。

    沈淮拿上车钥匙,想回梅溪去,人刚走出办公室,就给区教育局长余杰堵上。

    “沈区长,市教委顾主任到我们区来视察工作,你是不是陪同一下?”余杰问道。

    “市教委主任顾培英?”沈淮问道,心里又想,顾培英下来,区里也的确应该由他这个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接待。

    顾培英是周裕丈夫顾心武的叔叔,目前也是顾家在东华官场职位最高的一个人。想到昨天才跟周裕在枺恿直咄登椋蚧炊嗌儆行┫攵阕殴思胰恕?br />

    但想到要是叫顾培英以为自己看不起他才不出面,要闹出不愉快,反而会叫周裕难做人,沈淮问余杰:“区局安排顾主任视察哪些地方?”

    “这两天中小学正组织期末考试,顾主任下来,就是看各个学校期末考试的组织情况,他们会随便抽几所学校走一走。”

    沈淮跟区政府办交待过行踪,等到顾培英从市里下来,就拉上邵征,跟余杰等区教育局官员,就下去视察学校工作。

    先走了两个学校走马观花的看过,市教委那边最后选择在三里街小学,重点听取学校汇报期末考试及暑假安排工作。

    沈淮虽然是分管副区长,但也没有时间跟精力管太多的事情,对唐闸区中小学教育情况谈不上特别的了解,坐在学校陈旧的会议室里,心里还琢磨着市建行缩减授信额度的事。

    三里街小学的会议室是处平房,条件很艰苦没有空调,临时从办公室拿风扇对着人吹,又把窗户打开,才没那么炎热。

    沈淮隐约听见“扑通”一声闷响,起初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接着就听见有人在会议室外的操场上奔喊:“厕所塌了,有人掉厕所里了。”他顾不上想太多,就喊着人一起往操场另一头的厕所跑过去。

    第三百七十五章屎坑救险

    沈淮与邵征腿脚最快,听着人喊,就跑过操场去。

    厕所虽然陈旧,石灰抹出的墙剥露出来的砖头,都长出红锈白硝,但没塌。

    一群小学生指着女厕所惊慌的乱叫:“有人掉进去了,有人掉进去了。”

    沈淮让小孩子都出去,他冲进去,看到有人在里面惊慌呼救。

    女厕所里老式得很,三面用砖头砌出一围高凳来,抹上水泥,上面整体的铺木板,挖出一个个能叫屁股坐上去拉屎撒尿的洞作为厕位;简陋,中间也没有什么遮拦。

    也许是年深日久,刚才课间坐上去如厕的老师学生也多,厕板承受不住重量而断裂,坐在上面的老师、学生都猝不及防,统统栽了厕坑里去。

    沈淮跟邵征赶过来之前,有两名老师蹲在厕坑边缘,想把掉进去的人拉出来,但是建得有年代的厕坑,侧壁又深又滑,手根本就够不着,正焦急喊学生去拿东西。

    沈淮探头看厕坑里,有一个人应该是教师,其他十一二人都是个子矮小的小学生。她们个子都矮,又惊慌失措的在挣扎着。也不知道厕坑水面下到底有多深,但有两个小女孩子眼见就要淹顶,口鼻都叫厕坑里的污物呛住,人好像都昏过去。

    沈淮顾不上等有趁手东西拿过来钩人,顺着坑壁就先跳了下去。

    好在厕坑没有他人高,刚好能淹到他的脖子。但是沈淮有一米八高,到他脖子的污物,也足以能叫那些身高严重不足的小女孩子都淹到下去。正在这是很多没有清理的污物,黏度很高,才叫掉下来的九名师生没有立即淹下去。

    沈淮将那个眼见就要给淹下去的学生托过头顶,让邵征先接上去。

    这时候在会议里开会的官员跟教师都赶了过来,看到副区长沈淮已经跳了下去,余杰等区教育局官员,他们都想表现一下。

    三里街小学的厕所是陈年老坑,就算每年都淘,但底子里都是沉积多年的老屎,加上有半学期没淘,厕坑里的污物经掉进去的师生搅动,散发出来的恶臭叫人远远地站着闻之欲吐,更不要说靠近救人,更不要说跳下去救人了。

    其他不懂事的小学生,早就先一步哄散而开,也就学校里的老师强忍着恶心劲,在里面组织救人。

    看到有更多人手过来,邵征也跳下厕坑,将掉进去的学生捞起来,往上托。余杰他们终究是受不住这臭味,没有胆子跳下去,就趴在边上接人。

    看到接上来的学生,身上沾着黄的、绿的甚至还有红的污物,有人当下就忍不住恶心劲,吐了出来。

    沈淮跟邵征站在下面往上托人,一群官员教师丫在厕坑上拉人,连托带拉,也没有耽搁什么时间,把十二名师生迅速都救了上来。

    沈淮跟邵征也给拉上来,感觉头很昏,应该是搅起来的沼气、恶臭气吸入过量,有些中毒——十二名师生,在他们跳下去之前,就在厕坑里给熏了两三分钟,大多数给熏昏过去。

    三里街小学的校长倒是熟悉情况,指挥着身强力壮的男老师,抱着掉去的孩子就到旁边的小河里去冲洗。

    沈淮与邵征,也强忍着身上恶臭,赶着跑河边去,想要把身上的污物洗干净掉些,没走两步,也忍不住狂吐起来……

    熊黛玲百般不愿意,但给辛琪拉着,不得不陪着一起去梅溪镇。

    辛琪这次跟熊黛玲到东华来,还将继续写关于梅溪镇经济模式的论文。

    褚强调到东华京投公司去了,他人这段时间在燕京,不能随随便便的回来,虽然帮辛琪在梅溪镇联系好联络的人,但辛琪怎么也要拉熊黛玲陪她一起去梅溪镇。

    这么炎热的天气,熊黛玲拖到下午天稍稍阴一些,才无奈跟辛琪一起出门,坐公交车赶往梅溪镇;经过三里街小学车站里,就看到有好些人往旁边的学校里涌。

    公交车司机也是喜欢凑热闹的人,停下车,打开车窗问路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听见路人边走连匆忙的回应,以讹传讹地说道:“学校的厕所塌了,好几十小孩子都掉进去。”

    熊黛玲跟辛琪挨窗坐着,能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小孩子给从破旧的小房子里抱出来。她们也不知道情况有多严重,就看到那些个给抱出来的小孩子,身上沾满污物,头脚都垂下来在滴水。

    车上有个乘客,他亲戚家有小孩子也在这所小学里上学,嚷嚷着非要司机开门去看情况,熊黛玲跟辛琪也跟着下去。

    小学操场边围了好些人,有学生、有路人、有附近听到消息就撒腿赶过来的学生家长。靠近厕所就闻到一股叫人难以忍受的恶臭,除了焦急知道自家小孩情况的家长,其他人都站在外面看热闹。

    倒是有老师站起来解释情况:“都救上来了,你们不要再凑过来了。”边解释边把人往外赶,不让他们凑过去添乱。

    熊黛玲正担心那些掉下厕坑的小孩子的情况,就看见沈淮跟邵征从厕所里走出来,只是浑身湿漉漉的,黄的绿的都是污物。

    “怎么还有大人掉进去?”有人不解地问道。

    “是跳下去救人吧?”有人倒是想明白过来。

    熊黛玲也没有想到这么巧,辛琪张口想要招呼沈淮,但沈淮好像是受不住身上的恶臭味,走到厕所墙边弓着身就吐了起来,一边吐还一边把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也叫辛琪不好意思再喊。

    等着厕所里再没有人走出来,熊黛玲这才看到,除了沈淮、邵征两人跳下去救人给屎尿浸湿外,其他人身上衣服都大体干净,特别有几个大腹便便、穿着看样子就很高档的衬衫及T恤的人,身上干净得就额外的刺眼。

    具体救人的情况,很快就众Kou交传开来,大家才知道今天有区市的官员到学校视察,正好撞到这事,而第一时间跳下去厕坑救人,恰恰是过来听取学校汇报工作的副区长跟他的秘书。

    熊黛玲愣愣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倒是辛琪很是兴奋,好像很有些先见之明地说道:“我就知道,褚强跟的领导,没有你说的那么坏。”

    “谁说他坏了?”熊黛玲无力的为自己争辩一下,莫名的就想哭起来。

    “你们怎么在这里?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熊黛玲回过头,看见孙亚琳从一辆刚刚驶进学校的黑色轿车里下来,朝她们走过来。

    熊黛玲没想到会这么巧,孙亚琳还赶过来,她情绪莫名的还有些激动,不知道要怎么跟她说才好。

    这时候,黑色轿车后座,又下来两个人:

    一个是市业信银行的张力升行长,熊黛玲见过他两面,认得;一个是松颜鹤白的老人,头发大体都白了,但人还精神。

    张力升跑过去要搀老人,老人手往后一收,不叫他搀,自己往这边走过来。

    熊黛玲好奇这个老人的身份,就听着孙亚琳回过头对老人说道:“区里说沈淮到这里来视察工作,人应该还在这里;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聚了这么一堆人看热闹?”

    熊黛玲这才知道孙亚琳带着这个老人是跑过来找沈淮的,走过去,把她知道的情况跟他们说了一遍,旁边还有知道更多详细情况人帮着补充:

    “我们国家,要是当官的能多几个这样的,那就太平了。学校坐厕上的板,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也没有钱换一下、修一下,刚才课间突然断了。上面坐满的人,哪里能反应过来?下饺子掉下去十二个人。厕所建了好几十年没修过,厕坑淘也淘不干净,几十年的陈年老屎积下来,给人掉下去这么一搅,说有多臭都不为过,闻着就能闭过气去。掉下去十二个人,时间也就两三分钟吧,一个个都给熏昏过去。最先赶过来的老师看着干着急,但也忍不住恶臭不敢往下跳,站在边上想拉人,还有就嚷嚷着让人找东西钩人。这厕坑又深又滑,掉下去的小孩子个子又小,伸手哪里能拉到人?时间一长,人在里面就熏昏这去,等找到东西再钩人,非熏死几个不可。偏偏就只有沈区长二话不说,带着秘书跳下去,就把人往上托,这样才一个托、一个接的,把人都救了上来,没有耽搁工夫。你们看那,老师跟当官的,今天在场,有好几十个,就两个人二话不说就跳下去救人。这当官的,要都能这样的好区长,你们说,那该有多好啊!你们是不是上面来的领导?这样的好官,可要多表扬表扬!”

    熊黛玲听了既感动又兴奋。

    孙亚琳也没有想到会遇上这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激动的心情,对白发苍苍的老人,说道:

    “沈淮到东华后,到底变成怎样的一个人,我怎么解释都没有用。我二叔在巴黎说沈淮在东华得势不饶人,嚣张跋扈,脾气大得没边,完全跟在法国时没有两样,我再怎么解释,反正也没有人信。但是梅溪镇的变化你也看了,眼前的事实也就是如此。沈淮身上是还有很多、毛病,但他眼下做的很多事情,不是完全为他自己。却偏偏有那么一群只知道摘人家桃子的在边上盯着看着,而宋家能信任他、给他支持的,也就一两人,有时候却还说不上什么话。”

    熊黛玲看着老子脸颊上流出两行热泪,更好奇他的身份,不知道他是沈淮的什么人,会如此关心沈淮在东华的事,听到这事甚至比孙亚琳都在激动。

    “沈淮就在那边。”熊黛玲指着小河边说道,透过围观的人群,能看到沈淮站在小河浅水,正埋头要将身上的脏东西洗掉,没有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老人看着小河边,沉默了很久,才伸手擦掉脸颊上的泪水,用颤抖的声音,跟孙亚琳说道:

    “算了,能知道他在东华很好,就够了;你也不要让他知道我特意来过东华;什么时候他回去,叫他顺路来看看就行了。”

    老人拉住张力升,拍了拍他的手,就往轿车走去,上车前还留恋不舍的往小河边看了两眼。

    孙亚琳没有跟他们走,熊黛玲忍不住好奇的问她:“你们是来找沈淮的,怎么又不见他?”

    孙亚琳抿住嘴,摇了摇头,说道:“人家不想见他,又不想叫他知道,我也没有办法。”

    熊黛玲默默地点点头,知道孙亚琳不想叫她知道老人的身份,想到自己以往对沈淮的敌意跟排斥,心里也是沮丧,就拉着辛琪先走。

    第三百七十六章门户樊篱

    沈淮跟邵征,跳到小河也就大体冲洗了一下,就爬了上来。

    掉下去的师生,虽然都给薰闭过去气,不过经过简单的处置,都醒过来。

    连惊带吓,厕坑里搅动带起来的气体也对人体有伤害,沈淮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就让区教育局长余杰跟学校的老师,打电话喊救护车过来,把师生都送去医院再检查一下。

    经过这事,市教委的视察工作也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沈淮浑身湿漉漉的,也完全没有什么个人形象,走近了,身体还是透出异味过来。

    沈淮走到市教委主任顾培英的跟前,搓手说道:“今天这事,区里工作很不够,要反思检讨。”

    旁观的群众还肆无忌惮的议论,一边给沈淮鼓掌叫好,一边又冷言冷语的讥讽他们这些嫌脏嫌臭没有上前搭手的市教委官员。

    顾培英颇为难堪,脸色有些难看,但确实有些惭愧。

    东华各区县的中小学卫生设施落后情况颇为普遍,学生掉厕坑的事在东华也不是就发生今天一起。发生这样的事,区县政府当然有责任,但是市教委要是把板子打到沈淮的身上去,还不得给唾沫星淹死?

    虽然沈淮身上还有异味扑鼻来,却犹叫顾培英觉得当初周家没有做错选择。他握住沈淮的手,说道:“言重了,要说责任,还是我们教育系统内部要认真的检讨反思。”

    送走顾培英他们,沈淮就打算直接回去先换衣服再说,这时候才看到孙亚琳亭亭玉立的站在围观群众的外围。

    “你怎么在这里,你说的重要客人呢,中午打电话给你,你手机怎么关机?”沈淮乍看到孙亚琳竟然在那里,带着疑惑一连串的问题问过去。

    “别过来,臭死了。”孙亚琳捏着鼻子往后躲,笑盈盈的说道,“逗你玩呢,哪有什么重要的客人?就想着我的话,你会有多重视。”

    “你娘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沈淮挥了挥拳头,想想打也打不过她,作罢问道,“你的车呢?我坐你的车,非把你的车也搞臭不可。”

    “我没有开车过来啊。坐别人车路过这里,看到这边一大堆人围着看热闹,我就好奇下车来看看,没想到会撞上你跳屎坑——你快收买我,不然我就把这事说出去,这事估计能叫乔治他们笑上半年。”孙亚琳说道。

    看到孙亚琳跟着沈淮一起上车来,邵征说道:“孙总,你就不嫌我们身上臭啊?”

    “你没看我捏着鼻子吗?”孙亚琳笑道。

    “直接回梅溪吧,送我回去也没有你能穿的换洗衣服。”

    沈淮让邵征直接开车回梅溪,他的体形还是偏瘦的,这段时间也是异常的辛苦,他那边没有邵征这么大块头能换的衣服,到梅溪,他能拿陈桐或者谁的衣服先换上。

    到尚溪园,赶着陈丹刚出来,看到沈淮那模样,都讶异地问:“你咋了,跟人打过架似的?”

    天气炎热,一路上开着车窗,热风已经把衣服呼干了,异味也没有那么严重,但衣服都皱巴巴的贴在身上,跟个流浪汉似的,看到沈淮这模样,陈丹都吓一跳。

    邵征直接开车回去,沈淮、孙亚琳跟着陈丹,到渚园房子里去换衣服。

    陈丹最终只在渚园买下一套房子,给陈桐住,她跟父母还有小黎,照旧住在新梅新村;不过她手里有她弟弟屋里的钥匙,直接带孙亚琳跟沈淮过去。

    到陈桐屋里,沈淮洗过澡,换了一身衣服出来。

    陈丹走过来替他整理衣领,柔声责怨道:“你也真是的,怎么不想想就什么都往下跳啊?”

    孙亚琳看到沈淮走出来,还是夸张的离他有三米远,笑着问陈丹:“你跟他贴这么近,不嫌他身上那股子臭味。”

    “都跟你没良心似的。”沈淮拿着沙发上的抱枕,朝孙亚琳丢过去,坐沙发上,问陈丹,“陈桐这小子人呢,现在回梅溪,都很少能看到他的人影。”

    “他这边事情能脱手了,就不愿意跟我整天窝在尚溪园,前两天把文山商场的烟酒柜承包下来了,就整天往市里跑,不知道安份。”陈丹说道,也坐到沙发上来的,左腿盘膝,垫坐在屁股下,胳膊肘支在沙发靠背上,托着下巴,盯着沈淮看,仿佛这个男人叫她怎么看都看不够。

    镇政府六月底就正式把文化站大楼的承包权收了回来,文化站大楼将整个的划并给梅溪中学,改作办公、阅读及学生实验所用的综合大楼;渚溪酒店关停之后,陈丹就把精力放在尚溪园这边。

    尚溪园这边有他姐姐盯着,陈桐就不再老实守在尚溪园,沈淮没想到他在学堂街南段经营一家高档酒专卖店不算,还跑到市内,把文山商场的烟酒柜承包了下来。

    “陈桐年纪轻,多折腾折腾挺好。”沈淮看到陈丹有些忧色,知道是她作为姐姐对陈桐天生的不放心,而且她性子柔,没有太强到商海去搏击的意愿,陈桐倒是真好能弥补她这个缺点,安慰她道,“我倒是同意陈桐跳出去折腾。梅溪镇再怎么发展,也有它的局限性,走出去才海阔天空。只要是正经生意,栽两个跟头都没有问题,陈桐这么年轻,就应该多栽跟头,对他有好处。”

    沈淮把手机、腕表、钱夹等简单处理了一下,看了看时间,他还真不能在这里陪陈丹坐下去,说道:“梅溪镇接下来,人事要有一个大的调整,何清社、李锋、刘卫国三人都会调到区里去,我现在要到镇上,跟大家通过气。”

    “你这是要向谭启平让步?”孙亚琳这两天都没有跟沈淮联系,还不知道沈淮做出对谭启平示弱的决定,乍听何清社、李锋、刘卫国三人都要调到区里去,颇为意外。

    沈淮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梅溪镇的事情,镇上主要就是靠何清社、李锋等人撑着,一旦沈淮同意何清社、李锋从梅溪调走,就意味着沈淮放弃对梅溪镇的控制权。

    “谭启平、潘石华、周岐宝他们想肢解梅溪,方案递到省里,不知道怎么给田家庚看到了。田家庚直接驳回方案,作出新的批示,要求市里考虑,是不是把周围区域,跟梅溪镇合并成一个新区,整体去发展。”沈淮说道,“这本身是好事,但经不住别人多想啊。不仅谭启平,就连我二伯他们,都怀疑我私下里跟田家庚有接触。除了这样,我没有办法自证清白啊。”

    “田家庚的见识跟气度,我看比你们宋家人都要强,合该你二伯争不过田家庚。”孙亚琳气呼呼地说道。

    沈淮略带苦涩地笑道:“可惜我现在还没有资格去打破派系门户的樊篱。”又把市建行缩减授信额度的事,告诉孙亚琳,“我那个二百五爹在尚溪园把我训了一通,这两个月的负面作用特别明显;梅钢新厂的建设工期,可能要延长了。”

    “你看着吧,他们到时候会求着把钱贷给梅钢的。”孙亚琳俏脸绷紧,她尤其见不得有人这时候还跳出来欺负沈淮。

    沈淮只当孙亚琳这是气话,只是笑笑,看着院子停着一辆自行车,就直接骑自行车到镇政府找何清社、李锋谈人事调整的事情去,远远地看见熊黛玲跟辛琪正从镇政府出来。

    自从年初跟周裕在车里偷情给熊黛玲撞见,沈淮看到熊黛玲就心虚,再说熊黛玲在那以后对他也是冷冰冰的,都没有什么好脸色看。沈淮跟她们俩只是简单点头招呼了两声,就直接骑车进了大院,也不问她们是过来做什么的。

    熊黛玲看着沈淮点了下头就骑车进了大院,心情纠结,突然发现她跟沈淮似乎还真没有什么话可说,就心情沮丧跟辛琪坐车返回市里。

    熊文斌这时候已经下班,抱着小孙女逗乐。

    白素梅今年也过五十岁了,在黛妮生下悦婷之后,就直接办了退休,这时候买了菜在厨房里做晚饭,看到小女儿郁郁寡欢、不是很高兴地回来,她问道:“怎么了,你们下午不是去梅溪镇吗,怎么一脸不高兴地回来了?”

    “我们没有不高兴啊。”辛琪神经比较大条些,一路上没有注意熊黛玲的失落情绪,很兴奋地把途中遇到沈淮跳厕坑救人的事情,一股脑的跟白素梅、熊文斌夫妇倒了出来。

    白素梅手搓着围裙,听到这事很是意外,跟熊文斌说道,“沈淮这人,品性真是不能算坏啊。政府要能多几个你跟沈淮这样的官员,也不用整天给老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了。”

    “过段时间,沈淮可能就不会在地方上任职了。”熊文斌虽然给边缘化,但作为市政研室主任,还是能及时知道绝大多数敏感信息的。

    “为什么,沈淮在梅溪镇不是干得好好的吗?”白素梅虽然对沈淮谈不上亲近,但也知道梅溪镇的成绩很出色,也知道沈淮跟谭启平的恩怨,待小女儿带着同学进了房间,疑惑的问丈夫,“要是谭启平听到今天这事,还会赶沈淮走?”

    “谭启平更得会赶他走。”熊文斌做出无情的评断。

    “沈淮在梅溪干得好,怎么也是谭启平的政绩,谭启平真不能容他在地方?谭启平也不是算宋系的官员吗?”

    熊文斌苦涩而笑,“市政府干出来的成绩,也算是市委的;你有见过跟市长亲如一家的市委书记过?谭启平是宋系的官员不假,但他不是宋系的家奴。他到东华来担任市委书记,是想有仕途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不是来为沈淮保驾护航的。谭启平要想再进一步,就必须要向上面证明他的执政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出色的政绩才有用处——不然,别人只会说,谭启平走了狗屎运,别人做出的成绩,让他沾了光;谭启平可挂不住这个老脸。要是宋系内部都看到东华的成绩主要是沈淮完成的,谭启平不过是蹭政绩的平庸之辈,又怎么会出力把谭启平往上拉?很显然,把谭启平继续摁在东华,给沈淮保证护航,更符合宋系的利益。谭启平不傻啊,他现在还有借口打压沈淮,把沈淮从地方上踢出去,将来就算他不能再进一步,只要能把东华经营他谭启平的东华,他为何又必须在宋系一颗树上吊死?”

    现在有些话,熊文斌也只能跟老婆叨叨,就忍不住多说了一些。

    第三百七十七章安排

    得知苏恺闻到梅溪担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的事已成定局,周明就迫不及待的在梅园酒店摆宴,要替苏恺闻庆祝,还特意邀来潘石华。

    区政府办主任,也是将到梅溪镇跟苏恺闻搭班子的罗毕,要陪同周岐宝会见台湾过来的一名投资商,差不多等到周明、苏恺闻、潘石华等人酒喝得差不多才赶过来。

    罗毕走进包厢里来,差点跟何月莲撞上,见何月莲眼角免不了都有了鱼尾纹,但身姿丰腴、体姿袅娜,白皙的脸蛋,眉眼间有着说不出的女人味,暗道梅溪真是出美人的地方。要不是这骚娘们跟周明已经有了一手,罗毕还真想尝尝她的骚味够不够劲道。

    “罗主任你怎么才过来。”何月莲挽过罗毕的胳膊,看似要把他往包厢里拖,说道,“你迟来这么久,只罚三杯酒是远远不够的;潘书记,你说呢?”

    何月莲挽过罗毕的胳膊,身子又有意无意的往潘石华的后背挨过来;叫何月莲柔若无骨的身子这么一挨,潘石华的尾脊骨都有了麻意,忍不住想叫她多贴过来些。

    潘石华也知道这时候跟周明争女人颇为不智,他也不是缺女人的人。

    周明作为合资厂的中方总经理,权力要比想象中大,可不仅仅说只是为梅园酒家多拉几笔生意。

    总投资达六亿的合资钢厂,即使主要设备都从日本进口,主要的建厂工程都交给冶金工业部旗下的四冶公司负责,但除这两项之外的工程以及辅助设备采购,规模依旧庞大,这些项目的决定权则归中方总经理所有。

    合资钢厂建成之后,年产值将达到十亿。

    除废钢炉料由日方成立的贸易公司供应,电力等主要工业配套供应由梅溪电厂、梅钢主要负责,其他原辅材料的采购数目依旧巨大。这些以及部分宽厚板产品的销售,也都掌握在中方总经理手中。

    就些,就足以使周明成为东华市炙手可热的人物。

    顾同将市钢厂经营得这么烂,为何在市钢厂改制之后,还能稳居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宝座?说到底就是这六七年来东华市,并不止高小虎一人从他那里得到莫大的好处。

    故而顾同向谭启平抛橄榄枝,以示媚好,高天河只能睁着眼睛,当作不知道。

    周明看着罗毕走进来,哈哈而笑,招呼他坐下来,说道:“今天可不只是恺闻是主角,罗主任不多喝两杯可说不过去。”

    罗毕陪同周岐宝会见台湾客商喝了不少酒,但不想潘石华误以为他跟周岐宝有多亲近,坐下倒满酒,连着一干而尽,跟潘石华、苏恺闻、周明等人致歉。

    包厢里没有其他人,何月莲也坐在周明身边陪同。

    听着周明他们聊梅溪镇的人事调动,她心里对这事还是奇怪,仿佛昨天梅溪镇还给沈淮经营得滴水不漏,今天突然间就不见预告的分崩离析,沈淮好像变得好欺负起来。

    “梅溪要把竹社、黄桥都并过来搞新区,地盘兼并鹤塘之前,要扩大四倍,差不多半个唐闸区都划进来了,说不定过两年由市里直管都有可能。”何月莲见大家酒喝得差不多了,就大胆问出心里的疑惑,“我就不明白了,沈淮为什么这时候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苏恺闻放下手里的酒杯,说道:“我可没觉得沈淮有什么时候是好说话的。”

    周明替苏恺闻解释道:“沈淮家里是厉害,谁都不想主动去惹他,但他凡事做得太过分,不留余地,也总不能说便宜都叫他一个人占尽吧?”

    潘石华昨天还为肢解梅溪镇的方案背黑锅,给训了一顿,即使一时间看不出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但他心里多少有些不爽。

    真要是将来梅溪新区从唐闸区划出来,归市里直辖,他更是为苏恺闻作嫁衣。说不定他最后还要给调到其他地方,给周岐宝让位子,但这时候,他又不得不跟苏恺闻、周明他们保持和睦的关系。

    见何月莲不明白里面的蹊跷,潘石华仗着点酒意,侧过头去跟她解释:

    “沈淮这人太贪,他怂恿陈兵在燕京成立京投公司,好像以为别人不知道这是他动的手脚——何清社、钱文慧、郭全他们,都是陈兵在霞浦县当县长时提拔起来的人;而沈淮几次回燕京,甚至家里都不住,几次都住在驻京办,他跟陈兵那点事,还能瞒过有心人?他使高天河直接将市锻压厂划拨给京投公司,还在市政府里,将京投公司归由杨玉权分管,这手伸得就太长了。谭书记要没有一点反应,过两年岂不是所有的市属国营厂,都要给他跟高天河一起通过这种手段,划到京投公司去?谭书记要没有一点反应,过两年不是要给他骑到头上撒尿拉屎?谭书记本来的意思,也只是要将梅溪港申报省级工业园,跟梅溪镇拆开来。沈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