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 9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思,也只是要将梅溪港申报省级工业园,跟梅溪镇拆开来。沈淮不愿意也就罢了,偏偏还把这事捅到省委书记那边——这事就是叫他家里人也看不过去,不然你以为沈淮好说话,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听大家都把话题转到沈淮的头上,罗毕将下午沈淮在三里街小学视察工作时遇到的事,说了出来。

    “罗主任说这事,不怕倒了大家的胃口啊。”周明听罗毕描述沈淮跳下厕坑救人的事直犯恶心,但看潘石华脸色有些凝重,才没有起哄罚罗毕的酒。

    何月莲低头看着杯中的酒,有些发愣。

    她此时已经从周明口中知道沈淮的身份,也知道苏恺闻的父亲是省委秘书长,即使她此时跟潘石华、苏恺闻、周明他们坐在一边,甚至在吃饭前,还骑在周明的身上缠绵,她也不得不承认就凭着沈淮能跳下厕坑救人这事,这一桌人加起来,跟沈淮相比都只是酒囊饭袋。

    何月莲不由得担忧,就算沈淮这时候好说话,看样子是要对梅溪镇放手,但他以后会不会杀回来?待沈淮再杀回来时,潘石华、苏恺闻、周明他们依仗着市委书记谭启平,能不能扛得住沈淮的反扑?

    下午到镇政府,沈淮跟何清社、李锋他们说了筹备新区跟人事变动的事情,晚上又邀到褚宜良、杨海鹏到朱立家喝酒。

    朱立他家六月中旬,也跟褚宜良他们,都相继搬进渚园来住。

    渚园建成之后,就一分为二,东半片邻近学堂街南段的二十八栋小楼,统一划入渚江建设、梅溪电厂以及梅钢合资经营的渚园大酒店,委托鹏悦大酒店代管。渚园大酒店作为高规格的公寓式酒店,主要是将高档居家型的客房,长租给在梅溪镇担任高级职务、甚至携家带口过来任职的企业高层。

    渚园大酒店作为鹏悦国际大酒店的补充,实际能提供的客房都相当有限,正式营运之后,已经全部租空。

    产业密集发展,对餐饮、宾馆以及休闲娱乐产业的促进,是最直接的。

    渚溪酒店停止运营之后,鹏悦国际大酒店、渚园大酒店以及梅溪老街新办的两家旅馆,客房到周末时就会告缺。

    学堂街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除了业信银行、文化站大楼、梅溪中学、镇政府大院、供销社商场等为数不多的沿街建筑保留进行改造之外,其他低矮建设一律拆除。

    在裤衩子河桥东北,在老街石碑楼的对面,一块五亩左右的地块,以五百万的高价,给香港一家投资商买去,将为梅溪镇再添一座三星级商务酒店。

    合资钢厂目前处于建设期,日方遣华员工有十五人;就是这十五人支撑起老街上两家日式料理店经得有滋有味。

    渚园西片是住宅区,共有四十栋小楼。最初朱立都发愁,四十栋高品质带私家花园的小洋楼,仅靠梅溪镇的土老板,怎么能消化得了?而此时的他,则想着再挑一处好地段,开发几十套别墅出来,也不愁卖不出去。

    此时才是九五年的夏天,东华的商品房市场才刚刚有点规模,但远不成气候,只是梅溪镇的招商引资规模日益扩大,外企及合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日益增加,才因此形成对高档住宅的一定需求。

    “苏恺闻、罗毕到梅溪镇之后,我就打算对镇上的一些具体事务放手,不会再管。”沈淮喝着酒,跟朱立、褚宜良、杨海鹏说道,“紫萝家纺以及鹏海贸易不会受什么影响,照着既有步伐继续做大做强就可以了,但很显然,苏恺闻会拉其他建筑商进梅溪接工程。我也不想让黄新良、郭全太难做,渚江建设以后还是要主要考虑跳出梅溪镇去发展。”

    “把学堂街改造项目做好,渚江建设也有出去拼搏的底气。”朱立倒是爽快,说道,“苏恺闻、罗毕他们到梅溪镇,建梅溪新区,大活咱接不到,只要是为建设梅溪出力,小工程咱也不会嫌弃。”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沈淮笑道,“你怕镇上拖欠渚江建设的五千万工程款,到了苏恺闻手里可能会有拖延,你怕夜长梦多?”

    “只要沈书记你人还在东华,眼睛还盯着梅溪镇,我也不怕他们会不照规矩胡来。”朱立说道。

    “我等苏恺闻到任后,我会跟他直接商量。”沈淮说道,“看镇上是不是从沿河路那边划一块地给渚江建设,冲销掉这笔债务——你们觉得这样安排如何?”

    “这样安排可以啊,说实话,对苏恺闻、罗毕这些人的人口,我们心里真是有点打鼓。”禇宜良说道,“工业园的合资厂、外资厂越来越多,对镇上服务业、商业的刺激很大。成立新区,促进作用也将更明显。镇上已经规划将下梅公路与老街之间的地块,建一个小规模的商业区,沿河路那边的地块,价值不低。在学堂街改造工程结束之后,渚江建设在梅溪镇就好好经营这一块项目,其他的也不能太贪。”

    第三百七十八章桃子摘走

    七月上旬,何清社、李锋、刘卫国相继调到区里任职。副区长、纪委副书记兼监委主任、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的职务,也不能说是亏待了他们三人。

    虽然梅溪镇众人有很深的担忧,但还不至于寒心,与此同时,苏恺闻、罗毕等人,也迫不及待的调到梅溪镇来。

    沈淮也清楚,除非一下子把谭启平拱倒,不然在梅溪镇耍手段玩捏苏恺闻没有太大的意义,矛盾激烈的内耗只会拖住梅溪镇快速崛起的步伐。

    以苏恺闻这样的出身,大大小小的场面都经历过,眼窝子不会浅,也不大可能说会贪图什么小钱,把事情做砸;再一个说,苏恺闻也不可能缺钱。

    当初苏恺闻与王子亮交往密切,但始终没有把柄叫王子亮抓到手里、到最后也没有给王子亮案拖下水,说明苏恺闻这个人,心胸、心眼小一些,跟他老子一样,喜欢藏在暗处阴人,倒不能说他不够聪明。

    沈淮想着,苏恺闻到梅溪镇之后,为了证明他自己不比别人差,拉起另一帮人马大干一场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有些事情放手给他做,可能对梅溪镇以及梅溪新区的尽早形成更有利一些。

    苏恺闻、罗毕到任后,沈淮很快就召开党政会议,调整镇党政班子的分工。

    苏恺闻除了接手何清社之前分管的政府事务及招商工作外,还兼任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分管工业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罗毕除了接手李锋之前主要负责的镇区综合治理及党群工作外,还分管组织工作。黄新良作为常务副镇长分管工作不变,袁宏军分管纪检、政法委工作。

    沈淮虽然还保留党委书记、园区党工委书记两个重要职务外,但除了总揽全局,直接分管的工作就只有梅溪工业投资集团。

    可以说是除保证梅钢新厂建设不受影响外,他这次放权已经是相当彻底了。

    苏恺闻对沈淮坦然磊落的放权,既惊且疑,但他同时也为梅溪镇从两年前既穷且破的小镇子,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展到比县域经济规模还大的地步,深感震惊。

    梅溪镇在关停潘石贵的织染厂之后,包括紫罗家纱在内,梅溪镇两年时间里,投资在一百万元以上、用工在五十人以上、成规模的纺织、制衣等传统轻工企业多达十八家,总产值超过两亿,是两年前梅溪镇轻工业产值的七八倍。

    五月初,香港一家投资商,直接出资一千五百万港元,从镇中小产业园收购占地约六十亩的厂区,之后额外追加投资两千万港元,成立虎氏制衣公司。虎氏制衣六月下旬就开始购入设备,大规模的招募、培训女工,最迟到八月就将投产,也将创造东华最快的建厂速度。

    除此之外,鸿基灯饰、长青机电等四家港资企业也已经建成投产。

    梅鹤公路以西的工业园西区,包括梅溪电厂在内,投资在千万以上的内外资在建企业,多达十二家。

    梅鹤公路以东,是梅溪镇重中之重的钢铁产业园。

    年产二十万吨螺纹钢的梅钢老厂在平稳的运营中,每个月贡献的利税总数都要超过千万。

    梅溪港码头一期也投入运营,二期工程也在筹备中,即将投入资金进行建设。

    梅钢新厂那边办公楼、综合楼、仓库陆续建成,炼钢线开始安装大型构件,其他设备也陆续都从伯明翰运抵梅溪。更有二十名英国工程师受雇于梅钢,参加梅钢新厂后期的设备安装及运行调试;新厂的员工招聘以及培训工作,已经开始。

    合资钢厂也加快建造速度,大量的设备就将从日本君津启运过来。

    英国艾伦家族控制飞旗实业集团,此前也与京投公司、梅钢完成合资谈判,达成总注资达四千美元、成立中淮重工集团的协议。在梅鹤公路以东的钢铁产业园里,中淮重工建设制造基地的筹备工作也在紧密进行中。

    由梅溪工业投资集团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的梅溪水厂扩建工程以及梅溪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也已经完成。

    两年前,梅溪镇只有一家农村信用社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一年半之前,业信银行在梅溪镇成立分理处;而这次学堂街改造,市建行、交行、中行、工行、农行、市城市信用联社,都分别在梅溪老街北侧的学堂街中段购地建设分理处。

    镇上对这些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想在学堂街中段购地建造物业的商家,开出的地价每亩高达一百万,甚至比东华市中心的商用地价都不便宜。并且机构及商家建造物业的高度、外观形状,甚至外表装潢的用材,都必须接受镇政府统一规划的限制。

    沈淮在党政会议上提出,要将从尚溪园老河码头北侧梅林往北,一直到下梅公路的贴近沿河路的六十亩商业地块划给渚江建设,以冲销镇上原先拖欠渚江建设、原本计划分五年划还的五千万工程款,苏恺闻也完全提不出反对意见来。

    这笔工程款冲销之后,意味着苏恺闻负责的镇财政每年能额外腾出一千多万的预算空间出来。

    来梅溪镇之前,他也没有想过,梅溪镇中心区的商业用地会这么值钱。

    这就是今天的梅溪镇,这就是今年评选上淮海十强镇将完全疑问的梅溪镇。

    苏恺闻发现,他想要不给沈淮的光环遮得黯淡无光,就只有拼命的去推动梅溪新区在他手里迅速发展成形。

    要是仅局限在梅溪镇,在沈淮对梅溪镇区、梅溪港工业园以及北片生态农业区的规划甚至都细致到村级公路绿化程度之时,他就只能在沈淮已经画好的框框里转。

    七月二十六日下午,谭启平在市委会议室召开新区筹备研讨会,邀请各方面的人马参加,为新区筹备造势。沈淮自然也要列席;这段时间人在东华的宋鸿军,也作为特邀贵宾也受到邀请参加研讨会。

    宋鸿军也知道沈淮这段时间颇为郁闷,梅钢新厂建设筹资屡屡受挫,建设周期很有可能会给延长,还被迫在地方上放权。他这次赶到东华来,除了考虑追加对鸿基灯饰的投资外,还有就是特地过来劝慰沈淮。

    宋鸿军之前对鸿基灯饰的投资,主要还是建造厂房,生产线就投了一条,五月中旬就投产运营,试生产两个月来,情况良好。

    宋鸿军最初的意愿,这边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来满足他在香港的公司转口贸易所需。不过他这时看到国内的照明电气市场日益扩大,就想着追加投资,再添两条生产线。

    只要市场有需求,在已经建成的厂房里再添两条生产线,投资有限,不用增加新的高层管理人员,新雇佣工人数也有限,产能却能翻两倍,自然是一笔相当合算的买卖。

    “合并新厂的三个乡镇,都属于唐闸区,新区筹备完全交给唐闸区就可以了,谭启平这人倒也是很会摘桃子。”宋鸿军虽然过来劝慰沈淮,但对谭启平的行为还是有些不满,“不过也没有办法,一来要外人看到宋家不会偏袒自家子弟,二来你在东华真要跟谭启平闹翻了,宋家也真没有办法绕过淮海省来制约谭启平。所以啊,有时候要有脾气,有时候也不得不没脾气。”

    沈淮笑道:“谭启平把孙启义、谢海诚都搬到东华来了,我还能有什么脾气啊?”

    宋鸿军摇头苦笑,知道沈淮是说反话,真要一点意见都没有,他中午就应该去机场接从燕京转机而来的孙启义、谢海诚一行人;孙亚琳压根连研讨会都不愿意参加。

    邵征将车驶入市政府大楼前的停车场,沈淮跟宋鸿军下车来,往市委市政府大楼里走去。

    天气炎热得很,这点路走下来,都叫人额头微微出汗。

    刚走进大厅,沈淮就看到谭启平、高天河等人,正陪同特地从燕京转机飞过来参加研讨会的孙启义、谢海诚站在大厅里说话,似乎正等他跟宋鸿军过来。

    站在一旁的谢芷、宋鸿奇、宋鸿义三人,看到沈淮跟宋鸿军走进来,笑道:“哎呀,我跟鸿奇、鸿义还在猜,今天能不能见到您这樽大佛呢?”

    沈淮没有扭头走人,而是跟宋鸿军笑嘻嘻的站在一旁,说道:“真是抱歉啊,我跟鸿军这两天酒喝得晕头晕脑的,把日子记岔了,还以为你们明天过来。不然,肯定要机场去迎接你们。我车厢里都把锦旗备好,你们要不信,我跟鸿军现在就去拿来摇给你们看。”

    “只要你欢迎我们到东华来就行。”谢海诚丝毫对沈淮的嬉皮笑脸毫不介意,问宋鸿军,“你过来有几天了?”

    “有五六天了。”宋鸿军说道,“没干别的坏事,就尽喝酒了。”

    宋鸿军心里也是轻叹,暗感谭启平这人厉害,他知道过度打压沈淮,会引起宋家其他人的不满。东华成立梅溪新区,谭启平把沈淮踢出去,拉谢家进来投资开发,是在其他方面给宋系,甚至可以说是宋家一定利益的补偿进行平衡。毕竟谢芷是鸿奇的未婚妻,而鸿义又在长青集团跟海丰实业合资成立的投资公司里任职。

    同时,谭启平也是应该早就注意到谢家对沈淮的不满,注意到鸿奇、鸿义兄弟们,暗中还跟沈淮较着劲,把谢家拉到梅溪新区里来,也能帮着他压制沈淮反弹。

    说到底,谭启平就是要拉宋系里跟沈淮不对付的人,一起把梅溪镇这个桃子摘走。

    第三百七十九章没事不要挑逗

    正式的研讨会要等到明天,到时候还会有省政府秘书陈宝齐、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李谷等要员列席,今天下午是孙启义、谢海诚等人先坐飞机到东华,谭启平为表示重视,特地先在市委会议室里召开一个小的座谈会。

    沈淮走进会议室里,除了苏恺闻已经在这里做座谈会前的资料准备外,他看到熊文斌也在,他坐过去问道:“怎么,你也给拉过来充壮丁啊?”

    熊文斌苦笑一下,他是市委政研室主任,就是负责替市委市政府起草各种文件的。梅溪新区筹备本来唐闸区可以一力承担下来,但谭启平一定要亲自挂帅以示重视,那相关的材料整理跟撰写,自然就是政研室的活,他怎么逃得了这差事?

    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在正式的研讨会之前,对孙启义、谢海诚等人提前过来表示欢迎、重视,除了熊文斌、苏恺闻外,也就周岐宝、刘伟立、周明等人随同谭启平、高天河列席。

    在沈淮看来,压根就是谭系官员跟谢海诚、孙启义合流的一个前奏,心想孙亚琳下午宁可躲在家里看泡沫剧,也不愿意露面,真是有先见之明。

    沈淮刚要凑过去跟熊文斌聊天,就见熊文斌眼神往他身后瞄。

    不用回头看,闻着那股子扑鼻而至的幽香女人味,沈淮就知道谢芷这娘们跟在他身后坐过来。

    “我们这边是抽烟区,你这娇贵的身子就不怕给二手烟薰坏了?”沈淮从裤兜里掏出烟跟火机摆桌上,看着谢芷如蛆附骨的坐过来,眉头微蹙,他可不认为这娘们儿坐过来是要表示亲热。

    “听说你现在随便看到哪家银行的行长、信贷部主任,都跟孙子似的,我特地过来问一下,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啊?”谢芷笑问道。

    沈淮看了脸蛋漂亮嘴巴却恶毒的谢芷一眼,咧着嘴没有搭理她。

    “你们在聊什么,这么高兴?”宋鸿义跟着其他人一起走进来,看到谢芷笑盈盈地看着沈淮,沈淮却脸扭向别处,身子欠过来问道。

    “我们公司第三季度不是要完成两千万的投资额度?现在是不是差不多还有四百万没有找到下家?”谢芷看着大家都走进来,嫣然笑道,“我看沈淮为梅钢新厂融资的事情跑得这么辛苦,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到处装孙子,就问他我们公司拿四百万出来会不会太少了。”

    看着谢芷一上来就对沈淮幸灾乐祸的冷嘲热讽,宋鸿军只能耸耸肩,表示这事他无法替沈淮两肋插刀,跟其他人都坐在会议桌另一边。

    宋鸿军知道谢芷对沈淮的仇恨是为哪般,听说当初在巴黎时,要不是孙亚琳挡着,谢芷当时就能拿金属球杆把沈淮拍废掉。

    对这种外表看似柔弱漂亮实则有着狠决心思的女人,宋鸿军总是敬而远之一,他总不能跑过去劝谢芷说:谁喝醉酒不做几件糊涂事,谢棠现在不都好好的吗?实在不行就亲上加亲,也不能算什么坏事。

    宋鸿军知道他要这么说,铁定会叫谢芷拿桌上的瓷茶杯砸脸上来,所以他只能闭口不说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沈淮跟他老子一言不和都能翻脸,他能凑上去指责谁的不是?

    “我听周明说,梅钢新厂在融资上遇到一些困难,建设周期可能会往后延长。”谭启平听到这边的谈话,在会议桌的那头坐下来,看似关切的看过来,问道,“梅钢新厂的融资情况到底怎么样?要是实在困难,谢芷愿意拿四百万出来入股梅钢,不管多还是少,总是能替梅钢缓解一下资金的压力,你也不应该拒绝她的好意。”

    沈淮当谭启平的话如轻风从耳畔吹过,也完全无视其他人看过来的眼神,取出一根烟自顾自的点上,又把烟跟火机丢到熊文斌桌前,示意他自取。

    熊文斌一脸苦笑,他这时候接了沈淮的烟,谭启平未必会对沈淮大发雷霆,但找到机会一定会将他往死里整,他只能抬手轻轻按住沈淮丢过来的烟盒……

    好在这时候沈淮兜里的手机突兀的响了起来,叫大家吓了一跳,也叫大家随即也松了一口气,都看着沈淮坐在那里接电话。

    沈淮接通电话,没有多说话,只是“嗯呀哦唔”的几声就挂了手机,别人从他脸上也完全看不出表情的变化,故而也不知道这通电话找沈淮是说什么事情。

    沈淮没有什么多余表情的将手机收进衣兜里,看到谭启平还看着他,好像突然醒过神来似地问道:“谭书记刚才问我梅钢新厂融资的事情?”

    谭启平胸口气血翻腾,沈淮刚才拿他的话当成耳边风,理都不理,这时候又突然回过神来似的回到融资这个话题上来,好像就跟神经慢了十五六拍的梦游患者一样,叫他气也不是、恼也不是。

    “你说说看。”谭启平沉着脸色,他只当沈淮给谢芷搞方寸大乱,只能摆这么无耍姿态,倒也耐着性子对他说道,“孙总、谢总以及鸿军,都是我寄希望他们能为东华经济发展、地方建设添砖加瓦的投资商。梅钢新厂融资有困难,这时候不说,什么时候说?”

    “那行,我就说说梅钢新厂自筹建以来的融资情况。”

    沈淮站起来,把半截烟搁烟灰缸上,走过去将墙角的写字板拖到会议桌前,边说边在上写列写要点,“梅钢新厂现在有四个融资平台,渚江投资、众信投资、鸿基投资以及梅钢自身发展资金的积累。众信、鸿基、渚江三家融资平台的性质,跟私募产业基金的性质类似,其中众信、鸿基主要在法国、香港吸引外商投资,渚江投资则向东华地方企业融资,共同注入梅钢新厂分持股权。截止到现在,四个融资平台共筹得内外资金折算人民币,共计两亿三千万,按照国内钢铁产业投资政策,梅钢新厂项目总投资为六亿,我们自筹资本差不多达到40%的法定要求,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梅钢新厂向银行贷款方面。照着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应该向银行贷出三亿七千万的资金,用于项目建设。我们一度曾向各家银行融得一亿八千万的资金,但这两个月来,由于各家银行相继缩减了对梅钢的授信额度,实际使得梅钢向银行融资额降到一亿四千万。所以,我们要将梅钢新厂建成,至少还需要筹得两亿三千万的资金。”

    沈淮将笔放在写字板下面的笔托上,走到会议桌,眼睛炯炯有神的盯着谢芷,说道:

    “要是谢小姐今天说,能拿两亿一千万出来,投给梅钢建设新厂,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当孙子。谢小姐,这可能是你这一辈子唯一能占我便宜的机会,怎么样,你有没有魄力拿两亿一千万出来,把我的膝盖拍软了?”

    看着谢芷杏目怒瞪,给沈淮驳得一句话都没得说,宋鸿军藏在袖管里朝沈淮露出一个大拇指:

    姑娘再蛮,也怕流氓。

    “沈淮,开什么玩笑话呢,梅钢新厂建设融资要一步一步的来,你现在缺资金,跟我们商量,我们都是一家人,难道会看你陷在这个项目,见死不救?”谢海诚开了腔,一副谆谆教诲的模样,对沈淮说道,“谢芷也是关心你,拿四百万投梅钢,这是她尽能力范围之内帮你;你不领情也就算了,不能强她所难。”

    “谭书记要我把梅钢当前的困难说起来,我也腆着脸皮说了。谢叔跟孙叔,你们人前人后,都是我的长辈,你们都在这里,看到我有困难了,怎么说?”沈淮矛头直指孙启义跟谢海诚,毫不客气的质问。

    “梅钢新厂项目,是不是继续追加投入,还是当即立断进行止损,我们需要有个研究。”谢海诚慢条理丝的说道,“如果我跟长青集团,现在就拿两亿一千万给你,反而叫你在这个项目里陷得更深,那不是我们作为长辈对你们应有的爱护,你懂不懂这个道理?”

    “……谢叔的教诲,我领教了。”沈淮笑了笑,说道,“谭书记为了地方发展,殚思竭虑,邀请你们一起来参与梅溪新区的发展建设。谢叔、孙叔,你们把我当成小孩子,拿四百万打发没有什么,大概不会拿四百万打发谭书记吧?”

    “你这是什么话呢。”孙启义将沈淮突然转移话题,针锋相对的把谭启平也扯进来,不高兴的质问道,“我们这次过来,自然是有投资意向的。梅钢新厂项目不能给我们信心,但谭书记主持的梅溪新区建设,给我们很大的信心。”

    沈淮心里骂了一句,他要真是软枺樱废虑婢屯耆商菲羝降墓土耍运锲粢宓幕拔薅谥裕绦肺实溃?br />

    “那你们这次打算投多少?”

    但见孙启义一脸愠怒,而谭启平也是满脸不快,沈淮又笑着跟谭启平说道,“谭书记,你可不要以为我搅局啊。我这两个叔——说是叔叔也不恰当,实际我应该喊他们一声‘舅舅’——他们软硬不吃,就吃激将法。我这也是为了梅溪新区,能获得更多的建设资本,激将我这两个舅舅多掏些腰包出来。谭书记,你可要理解我的苦心啊?”

    高天河、熊文斌坐在那里看好戏,心想沈淮当场耍起流氓,谭启平还有什么法子拿捏他?

    谭启平说也不是,训也不是,肚子都快气炸了。他还真拿此时的沈淮没折,心想早知道这局面,就不该让他过来。

    谢芷看不惯沈淮嚣张的气焰,说道:“我们这次过来对东华的投资,不会低于四千万,我想这个应该能交待过去吧?”

    “英镑,美元,港币,还是人民币?”沈淮问道,盯住谢芷漂亮的眼睛一会儿,又笑道,“对了,我都忘记了你只能做四百万的主,这话我应该问我两个‘舅舅’。”

    谢芷气得俏脸煞白,说道:“莫非你觉得四千万港币投资还嫌少了?”

    “四千万港币还真就只能打发叫花子,远的不说,英国飞旗实业与梅钢、京投合资成立的中淮重工,一期工程总投资就是四千万美元。”沈淮笑道,又朝向谭启平,说道,“我刚刚接的这通电话,都忘了要跟谭书记你汇报。刚才那通电话是业信省行的姚行长打过来,说是业信银行日前接到一笔可以做定向债券投资业务的外汇资金,问我有没有兴趣接手。这笔资金数额不大,不比四千万港币多,只有三千万美元而已。接下来的座谈会,我想要请个假离开一下,因为谢小姐能决定拿出来的四百万,真的是解决不了梅钢的问题。”

    第三百八十章三千万美元

    无意征得谭启平的同意,沈淮就掩门而去。

    听着门“啪”的一声合上,会议室里的众人才惊醒过来,面面相觑。

    所谓定向债券投资,通常是指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向特定的投资人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发债企业的不尽相同,信用以及还贷能力都需要有具体评估。通常情况下,投资人会根据发债企业的情况,选盘下菜;不可能说,投资无目的委托金融机关,随便找家企业就进行债券投资。

    要是沈淮的话不假,这笔三千万美元的定向债券投资,自然就是直接冲梅钢新厂项目来的。

    三千万美元从哪里来的?

    围着会议桌而坐的人,心里都浮出这样的疑问,抑或是沈淮在胡吹一气说大话,唬大家?只是玩这种只争得一时面子的诈计,对沈淮又有什么好处?

    那三千万美元是从哪里来的?

    三千万美元不是一小数目,折合人民币将近两亿五千万。

    宋鸿军现在的身家差不多也有这个数,但指着要他现在就拿出三千万人民币的现金出来,他都觉得有些捉肘见襟,需要筹上好几天,就不要说三千万美元了。

    宋鸿军也很疑惑,沈淮突然从哪里搞到这三千万美元?他没有办法把谭启平、孙启义、谢海诚等人丢下去,去追沈淮,只能强忍住心里的好奇心,坐在原处,不动声色地关注着会议里那微妙到极点的气氛。

    曾有人拿圈子形容官场上的派系关系。

    沈淮跟谭启平的矛盾,以及宋家相对应的处置手段,都可以拿圈子理论进行解释。

    一个圈子通常只能有一个核心人物,沈淮不甘心屈居谭启平之下,公开揭盖子,表示跟谭系脱离关系,表明宋系在东华正式形成以沈淮为首的梅钢系及以谭启平为首的谭系两个圈子。

    宋家要沈淮脱离地方,除了平衡梅钢系跟谭系的关系之外,更主要的目的,是给这两个圈子划定势力范围,要沈淮把精力主要放在梅钢等一系列企业的发展上,而把地方党政体系较为完整的交给谭启平去掌握。

    宋系虽然不禁止内部竞争,但也认为只有这样进行调整,进行这样的势力范围划分,才能避免过多的内耗。

    另一个方面,也是宋家大多数人,对梅钢新厂项目信心不强,进行这样的调整,也是预防梅钢新厂项目受挫,能将对宋系的负面影响能降到最低。

    宋鸿军知道七月上旬谭启平到燕京找他二舅宋乔生有过一次谈话,当时他妈也在场,所以他知道谈话的细节。

    谭启平在谈话中就不掩饰他对梅钢新厂项目的担忧,认为梅钢新厂项目要出问题,不会在建设过程当中,很可能是在投入大量资源强行建成新厂之后,设备运行不起来;即使勉强运行,也会由于从国外引进的淘汰设备缺陷,事故频发,造成严重亏损。

    谭启平一是不赞同地方上有限的金融资源继续往梅钢新厂这个无底洞里填,二是在无法强迫沈淮更改心意之时,希望能通过收缩贷款的方式,拖慢梅钢新厂的建设速度,以便能将出现大问题的时机往后拖延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宋鸿军知道谭启平说服了他二叔跟他妈,他怕沈淮脾气急躁,就没有把这事跟沈淮说。

    谭启平跟宋家大多数人形成这种共识,再加上谢家人在背后扇风点火,梅钢新厂在淮海省、在东华市还能贷到款,那真奇迹了。

    从省内银行贷不到款,要靠梅钢及鹏悦等企业的利润积累,靠孙亚琳在海外艰难的融资,梅钢新厂项目硬生生的给拖上一年,并不是难想象的事情。

    沈淮给梅钢新厂建设多拖住一年时间,意味着谭启平就能多出一年时间,来消除沈淮对梅溪镇的影响。

    宋鸿军暗道,多出一年时间,谭启平大概就能把日后梅溪新区建成的桃子,都摘到他自己手里了吧?

    宋鸿军对谭启平卡梅钢、卡沈淮脖子的行为自然也是相当不满,梅钢新厂里,鸿基投资投入的四千万港元,其中有一半是他个人的直接投资,但是形势比人强,在宋系内部,谭启平此时的分量要比沈淮重得多,也要比他投入的两千万港元重得多。

    宋鸿军倒是没有想到,谭启平这两三个月来给沈淮下了那么多的暗绊子,就在这顷刻之间,给突如其来的三千万美元扇得粉碎。

    谢芷粉脸也是火辣辣的烫,她就是知道梅钢新厂在融资上举步维艰,知道沈淮为这事四处奔波求人,看到他才故意拿这事挤兑他。

    她偏看不得沈淮小人得志,唯有沈淮越难堪,她心里才会越高兴,她甚至想象沈淮给她气得摔杯子而走的情形,那样会叫高兴得夜里睡不着觉,哪里会想到,沈淮当真就小人得志了,甚至还把她的脸拿过去,扔在地上狠狠的践踏。

    说什么只能做四百万的主,谢芷气得简值鼻腔里要喷出火焰来,恨不得跳出去,揪住沈淮的衣领子,在他那张长得跟娘娘腔一样的脸上狠狠地抓几把,才能解心头之恨。

    说什么三千万美元不比四千万港币多,真是气死人了!

    谢芷坐在那里,都恨不得跺两脚,见宋鸿奇坐在那里呆如木鸡,伸脚就去踩他的皮鞋,杏目怒瞪:你未婚妻给人家羞辱啊,你就跟死人一样坐在这里!

    宋鸿奇也是有苦说不出,都知道沈淮来了脾气耍无赖,谁也拿他没折,谢芷没事还偏去撩拨他,这不是闹得大家都难堪?

    “不会是沈淮面子挂不住,吹牛吧?”宋鸿义看着大家面面相觑,似乎都给沈淮脱口而出的三千万美元唬住,他忍不住揭开这沉闷的寂寞。

    宋鸿军压根就不相信沈淮两只眼睛、两条胳膊,能力就比他强。

    这才是九五年,钱没有那么好赚。

    宋鸿军从八十六年下海去了南方发展,前前后后在香港等地差不多折腾十年,才也攒下三四千万美元的身家。

    在京城那么多下海经商的太子党里,宋鸿军身家不能算最高的,但绝对也是中上流水平,沈淮接一下电话,就能有三千万美元到帐?

    宋鸿义绝不肯相信沈淮有这个能力,自然就认为沈淮在扯谎,就认为沈淮给谢芷挤兑得挂不住脸,胡乱吹牛。

    高天河、谭启平、熊文斌等人都不认为沈淮在扯谎,沈淮逞一时威风,赚一时面子有什么用,难道以后躲起来不见人了?

    不管怎么说,孙家的长青集团是业信银行最大的外资股东,就算对业信银行的投资不该孙启义管,但作为长青集团负责亚太业务的高层,孙启义直接给业信银行打电话,了解相关信息,并非难事。

    大家都看向孙启义,唯有孙启义才有可能知道这笔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孙启义脸阴阴的,他刚才也给沈淮气得够呛,甚至没有办法教训沈淮,他作为长青集团负责亚太事务的负责人,依旧没有办法独立做出三千万美元规模的投资决定。

    孙启义这一刻也期待沈淮只是胡吹牛,这样才能叫他挽回些面子,不然整件事就绝非三千万美元这么简单。

    孙启义靠着椅背,拿出手机来,回头问靠墙坐着的秘书,沙哑着嗓子说道:“你把姚荣华的电话号码给我,我打姚荣华确认一下有没有这事。”

    大家心里都想:沈淮既然说刚才那通电话是姚荣华打过来的,孙启义直接联系姚荣华,自然就能直接戳破他的谎言。

    宋鸿义一脸轻松又带着鄙夷神色的跟他哥说道:“你们看吧,沈淮就厉害在他这张嘴巴上,我看他以后吃大亏也就在他这张嘴巴上:扯起谎来没个边,也难怪大家都看不惯他。”

    谢海诚、谭启平没有说什么,而是安静的等孙启义跟姚荣华直接通话——孙启义的脸一直都阴沉着,没有什么变化,他们也就判断不出孙启义跟姚荣华的通话内容。

    通过电话,孙启义将手机搁在桌上,说道:“债权投资人要求业信银行不得泄漏相关信息。”

    正等着要向别人炫耀他有先见之明的宋鸿义,这时候仿佛又给抽了一记响亮的巴掌,脸僵在那里:债权投资人要求信息保密,那不就意味着三千万美元的定向债券投资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怎么可能?

    沈淮搞得梅钢那个破摊子,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借三千万美元进去,不怕给沈淮坑死吗?

    宋鸿义不愿意相信。

    看到孙启义脸上曾有忧色,宋鸿军心思一动,难道这钱的来源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宋鸿军这时候压根儿是一刻都坐不住,恨不得马上就追出去,揪住沈淮问,这笔三千万美元的债券投资,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高天河哈哈一笑,说道,“真应该要好好恭喜谭书记啊。谭书记你到东华来主持工作,东华的招商引资工作就蒸蒸日上,今年恐怕要能跟徐城并列了吧?新区筹备的研讨会都还没有开始呢,就又有三千万美元的外资进来。明天正式召开研讨会,这个成绩真应该要好好的宣扬一下,借这个来好好的鼓舞一下人心,是谭书记你领导有方啊。”

    外商直接投资是一方面;这种定向的外汇债券融资,也算招商引资一部分。

    九四年,东华市全年引进外资不过两千多万美元,整个淮海省引进外资总数不过三个亿多点;三千万美元的外汇债券融资,自然哪里能地方小视?

    而且从这一刻起,东华市今年招商引资成绩,经沈淮之手完成的要超过八千万美元;就算合资钢厂的引资成绩,都算谭启平的,也就六千万美元而已。

    高天河这一几句左手捧、右手抽巴掌的话,打谭启平的脸色既青且白,咽住半天说不出话来。

    周岐宝、苏恺闻站在一旁,也不敢说什么:高天河说到底也是市委副书记、市长,并不是泥捏的笑脸菩萨。

    肢解梅溪镇方案给省委书记田家庚直接做批示驳回,其实已经暴露出田家庚对谭启平有所不满。在这种情况下,高天河等市委常委成员,自然就不会再像以往那样蜷着缩着、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谭启平分毫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原来如此

    杨丽丽抱着一袋薯片,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意识到房门给人从外面打开时,才意识到自己在屋里就穿条内裤,从沙发上跳起来,抄起茶几上的玻璃杯就砸过去。

    “砰”的一声,玻璃杯砸在门上,又“啪”的一声掉地上砸了一个粉碎,玻璃渣子就在脚边飞溅,沈淮愕然侧头看着门后给玻璃杯砸出来的白印子,差那么一点,他今天就挂彩了。

    沈淮又回过头来,指着赤着上身、捂着胸口,下身穿着紫色棉内裤,露出雪白修长双腿的杨丽丽:“你干嘛拿杯子砸我?”

    “怎么了,怎么了?”听着客厅里的动静,寇萱就从卧室里跑出来问,看到沈淮站门口,才意识到她自己也只穿一件吊带衫,笋|乳将前面顶起来,有些微透出嫣红来,下身也只穿条白棉内裤,近乎半裸的模样,叫她尖叫着躲回房间去。

    沈淮摊摊手,这妮子以前胆子大到在他面前把自己剥光过,现在穿吊带衫都尖叫成这样子,女人真是虚伪。

    “你怎么不敲门就进来,我都以为进贼了?”杨丽丽背过身去,赤着腿就溜到卧室里穿衣服去了,隔着卧室门问沈淮。

    “我有钥匙,我为啥要敲门啊?”

    沈淮双手抱胸,悠然自得的看着杨丽丽无瑕的美背。

    杨丽丽转过身去还双手抱着胸,叫肩胛骨微微支出来,但没有嶙峋之感,肌理晶莹剔透,又不失丰腴之感。她进门之时,身子微微侧过去,露出胸部饱满的外缘,叫人暗感成熟的女人,果真是比小丫头有看头。

    不过再看一地的玻璃渣,沈淮想想也后怕,心想这以后有秀色可偷看也不这么进来了,今天真要给砸脸上,都没办法往外说去,隔着门问杨丽丽:“孙亚琳她人呢?”

    “我在睡午觉呢,有什么事不能打电话给我?”孙亚琳打开门,幸灾乐祸的看着沈淮,说道,“今天没有把你这张脸给砸花了,真是可惜啊。刚才看得过瘾不?”

    孙亚琳?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