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院笸斐桥芮诳煲恍!?br />
“你要不反对,那我就让人先到徐城选地方啦?”陈丹欣喜地说道。
“你不要太辛苦就行,不然我会心痛的。”沈淮捏了捏陈丹的脸颊,他真是舍不得她太辛苦。
次日清晨,沈淮还跟陈丹正相拥交股熟睡着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蔡云声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虞部长刚打电话给我,说要一起送你去霞浦县任职;我打电话告诉你一声。”
叫蔡云声这一通电话,搅得大清早都没了睡意,沈淮揉着眼睛坐起来,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还不到六点钟。
他有些不明白虞成震有什么纠结的,为什么这么早突然通知蔡云声说要一起陪他去霞浦。
“什么事情?”陈丹那雪藕一般的柔软玉臂压在素色的薄被上,秀发散开仿佛黑色的绸缎布乱叠在枕席之间,脖颈下大片雪白的肌肤暴露在清早清凉的空间里,丰满雪白的胸部也露出小片。
“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你继续睡;虞成震突然又有空陪我去霞浦了。”沈淮说道。
要是县委书记或县长赴任,虞成震作为市委组织部长倒是要亲自陪同;通常说来,区县普通副书记或者层次更稍低一些的副县处级干部,让分管干部处的副部长甚至直接叫干部处负责陪同,也无不可。
虞成震之前也没有说要送他去霞浦,沈淮也只当一切都要照着旧规矩来,倒没有想到虞成震会这么早给副部长蔡云声打电话,沈淮一时间也猜不透虞成震昨天夜里到底在纠结什么。
陈丹还是睡意正浓,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见沈淮眉头锁着在思考问题,贴着身子搂过来,温柔而热情的将火热的娇躯挨近沈淮的大腿,换了一个姿势,想继续睡觉。
只是她饱满挺耸的双峰贴着沈淮的大腿外侧,充满弹性,仿佛羊脂玉一般香滑细腻,沈淮身子滑下来,将她整个娇躯搂在怀里,手掌贴着她纤腰摸下去,感受她浑圆、弹力十足,曲线优美动人的臀部,嗅着她娇躯散发出来的成熟女人体香,轻轻吮住她娇艳欲滴的红唇,开始晨间运动。
从市区到霞浦县城关镇就三十公里,公路相对好走,沈淮约好九点钟,到市委组织部与虞成震、蔡云声汇报,然而坐市委组织部的车,一起赶往霞浦县。
虞成震好像早就决定要陪同沈淮去霞浦上任似的,见到沈淮过来,什么都没有提,只是简单的聊一些新浦钢厂项目的事情,要沈淮坐他的车;然而在路上虞成震又沉默寡言,叫沈淮后悔没有跟蔡云声副部长坐一辆车。
蔡云声这种话篓子,虽然上回去嵛山县听他唠叨,也得烦人的,但总比两个人坐在车里一句话没得聊要好些。
下梅公路过去大半,虞成震倒好像突然找到话题似的,问沈淮:“省委田书记昨天下午在省全委会议上提到要把东华市建成东部沿海、淮海湾综合枢纽港,要以大框架、大格局的思路,以拉动淮海省经济腾飞——这个,你事前有知道?”
沈淮摇了摇头,说道:“田书记心中有丘壑,大手笔布局全省经济发展,我只是大格局下的一颗螺丝钉,哪里可能事前知道这个消息?”
这也是沈淮上次回京与田家庚见面时双方所形成的默契:
对东华市未来发展定位以及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的问题,很多人都看得清楚。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谁来提这个问题?提出来这个问题之后,怎么去快且有力的去执行,而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新浦钢厂项目拉动东华大型海港建设,辅以东华沿江的梅溪港、西陂闸港、天生港等江港码头的建设,以期在三五年把东华建设成东部沿海综合枢纽港之一,建设成淮海省对外的核心枢纽港,与其他沂城、徐城等重要城市的港口、铁路、公路衔接,形成全省发展的大格局——这就是田家庚昨天在省全委会议上提出的大框架。
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框架问题上,梅钢系保持沉默,不争功劳,而是全力以赴的参与整个大框架在东华的桥头堡建设,在全省资源向东华倾斜之际,先捞足实地再说。
第四百九十三章新官上任
县里也是临时接到通知,得知市委组织部长虞成震会亲自陪同沈淮到霞浦上任,但细想想,又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
沈淮将到霞浦县委副书记的消息传开之后,县里很多人都在猜测他将接替葛永秋的位子——梅溪、鹤塘之前都是霞浦下属的乡镇,还是到九四年才划给市里,在此之前,沈淮就到梅溪任职。
这两三年,梅溪镇的变化,霞浦县里大多数人都还是关注的,也满是羡慕,也清楚梅钢系跟市委书记谭启平之间的矛盾——沈淮给调到嵛山后,大多数人也都认为沈淮要沉寂一段时间,但也没有想到他会这么挟新浦钢厂项目复出,到霞浦县来担任县委副书记。
对这么一个强势人物,又是预定将来会接替县长甚至县委书记职务的人选,市委组织部长虞成震陪同赴任,实在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相对而言,县里这边的招待活动好像规模小了一些,也没有说召开专门的乡镇及县局负责人会议,安排沈淮今天就与全县主要中层干部见面,叫很多人有些揣测不透。
陶继兴也是上午到县委后,才知道虞成震要过来,想到沈淮可能已经跟虞成震在路上,倒不方便直接打电话给沈淮询问此事。
沈淮从燕京回来时,陶继兴就在吴海峰家,跟他以及熊文斌、杨玉权见过面,自然知道沈淮到霞浦后,并无意立即去抢葛永秋的位子,还是要先把新浦开发区的框架拉起来,推动新浦钢厂项目尽快落根——这也是沈淮以及沈淮背后的宋系,绕过东华市委,跟田家庚以及赵秋华达成的默契。
沈淮无意到霞浦上任就太高调,故而陶继兴也就没有兴师动众的安排什么干部大会搞见面仪式——梅溪镇以前就是霞浦下属的乡镇,沈淮跟县里大多数中层以上的干部,都还是认识的,也没有必要搞专门的见面会。
虞成震突然要陪同沈淮一起到霞浦来赴任,陶继兴倒还是很奇怪的。他倒不至于就认为虞成震有可能脚踏两只船,只是从中揣测虞成震背后的赵系态度可能跟之前的推测相比,又会变得微妙了些。
办公室接到虞成震秘书的电话,说他们的车已经到了城关镇,陶继兴就整了整衣衫,推门走出办公室下楼去。
葛永秋、副书记顾金章以及四套班子的其他成员,也都陆陆续续的下楼来,汇聚到门廊前的小广场上等待虞成震陪同沈淮过来上任:
有人一脸凝重,有人嘻嘻哈哈,有袖手而立、有人交头接耳,面对沈淮强势空降霞浦的态度莫衷一是。
葛永秋也是脸如枯木的站在那里,昨天他到虞成震家里拜会过,虞成震对他的到访似乎也没有意外,也没有拒他千里之外,甚至还语重心长的要他配合好省里这次对霞浦县直接托手进行的人事调整。
从虞成震那里,葛永秋也知道沈淮到霞浦后,会先兼任新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要把新浦开发区的框架拉起来,让新浦钢厂顺利生根,其他的工作还是要等沈淮到霞浦正式上任之后,由霞浦县班子具体讨论。
葛永秋站在门廊下,看到陶继兴走过来,眼睛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
“新浦钢厂项目已经在全省引起普遍的关注,我们更要确保万无一失,不然我们没有办法对市里,对省里交待。我想见面会过后,下午的常委会议上就直接讨论新浦开发区的人事调整——葛县长,你觉得如何?”
虽然沈淮暂时不会觊觎他县长的宝座,但葛永秋不会失之警惕。沈淮现在不会,但不意味着等新浦开发区的框架拉起来,新浦钢厂进入正式施工之后,还会按兵不动。
要是其他地方有安身之地,葛永秋不会介意将位子让出去,但他今年都未满五十,要是就此退居二线,他怎么都没有办法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一切。
只是有些事,是他眼下不能拒绝的,或者说不能公然拉拢其他县常委成员进行阻挠;不然,他面临的就不会再是给接替的问题,而将可能作为拦路石,给他们凶狠的踢走——更关键的,他现在拉谁去跟沈蛮子、陶继兴对抗?
他知道,虞成震也未必想陪同沈淮下来,但也不得不屈服于省委书记田家庚与省长赵秋手联手决定的大局。
“我没有意见。”葛永秋努力让自己的脸色好看一些,说道,“梅溪这两年的成绩,我们都在看眼里。霞浦要发展,也是一刻都不能耽搁。陶书记你的决定,我是支持的。”
陶继兴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候市委组织部的车部缓缓驶入县委大院。
虽然县里没有特别兴师动众,只是召集县级领导与沈淮见面,但市委组织部正副部长、干部处处长以及随行秘书、干事以及司机加起来,倒用了四部小车,声势颇为浩大,好像市委组织部及虞成震才是沈淮真正后台似的。
葛永秋勉强挂出来的笑容,没能保持多久,这一刻又阴郁下来。
看着葛永秋那张仿佛给海盐焗过的脸,沈淮心里一笑,下车后照着规则,等虞成震也下车来,跟他身边,接受霞浦县众人的相迎,与葛永秋握手时,笑着道:“葛县长,我们这要算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以后我在霞浦县工作,葛县长要多加教导啊。”
别人听到沈淮这话,都是哈哈一笑,葛永秋心里的阴影更是重了一层。
就算没有昨夜那一出戏,葛永秋也知道沈淮到霞浦县来,注定会搅动风云的。
虞成震是个寡淡无味的人,下车来就说下午还要会议要回市里,要求县里立即召开见面会。
县里还是很有一些人期待沈淮到霞浦来上任的,只是在会上给虞成震、葛永秋等人寡淡无味的讲话搞得有些败兴致;一套程序走下来,虞成震也没有留下来吃中饭,就坐车带着市委组织部的人返回市里。
午宴也很简单,只是县常委班子成员以及政协、人大的主要负责人,在县委食堂的包厢里小酌一顿;之后,沈淮就跟着陶继兴直接到他办公室里谈事情。
“三年前,我到梅溪镇,是陶书记您手下的小兵,现在又到陶书记您手下接受指使了。”沈淮打量着陶继兴办公室里的布置,笑着跟他说道。
沈淮的客气话,陶继兴自然不会当真,请他到窗前的沙发上坐下来,笑着说道:“知道你要到霞浦来任职,县里绝大多数干部还是满心期待的。关于你兼任新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一事,我已经跟其他常委都沟通过了,不会有什么问题;葛县长那边也是平静得很。后天人大召开常务会议就会通过你的副县长任命,你在县政府的分管工作,我这两天就会跟其他常委交流。”
“那真是麻烦陶书记您了。”沈淮说道,兼任新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的事情,他就怕葛永秋困兽犹斗,在看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会恶意将水搅浑掉。
虽然他们不是没有办法对付葛永秋,怕的还是时间无故给拖延下去,不利于他迅速将工作开展开来的预想。
葛永秋能保持安静,那自然是再好不过——而在吴海峰退居二线之时,葛永秋并没有能借高天河的势上位,说明陶继兴在霞浦县还是有些手段——其他常委成员应该观望者居多,倒不至于担心这时候会有人强出头。
沈淮又跟陶继兴说了省委书记田家庚在省全委会议上提出要把东华建成东部沿海枢纽港,拉开全省经济发展大格局的讲话,说道:“这个应该是虞部长今天临时决定送我到霞浦上任的直接原因吧,也许赵省长之前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陶继兴笑了笑,田家庚作为省委书记抢先提出全省经济发展的大格局问题,这叫省长赵秋华失了很多分,为了挽留些损失,他就不得不让手下的赵系官员表现得更积极一些。
不过省里的角逐,离他还是太遥远了一些,他也没有指望能参与那么高层次的角逐中去,对虞成震突然陪沈淮到霞浦的事释然,也不再多关心别的什么,又笑道:“梅溪镇划出去之前,县里的很多干部,你也都认识。新浦开发区要做大、做强,缺了人手不成。县里哪个干部你看上了,就跟我说,我来替你安排。”
“新浦开发区的人事架构,我这两天也考虑一下。”沈淮说道,“一是要把新浦镇党政班子吸收进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市里能交流下来的干部很有限,还缺的人手,主要还是要从县委、县政府抽调精兵强将——我虽然说也曾算霞浦县一员,但对县里的干部,真谈不上有多了解;具体的人选,还需要陶书记您推荐、把关啊。”
沈淮当年到梅溪镇,因为吴海峰或者是针对葛永秋的关系,抑或是迫使当时他还要算市委书记谭启平手下的大将,陶继兴对他在梅溪镇的工作还是相当支持的。
继而等周家与梅钢利益共存、形如一体之后,陶继兴在东华实际上也就给视为梅钢系的外围官员。
不过,是人总会有利益诉求,沈淮自恃为梅钢系的核心,但也不能说完全无视于陶继兴个人的利益诉求。
再说陶继兴在霞浦县扎根这么年,也不是匹马孤兵,手底下同样有一群人支持他,但同时也需要陶继兴能照顾到他们的利益——即使将来陶继兴要调出霞浦县,也不能说拍拍屁股就走,对之前追随、支持他的嫡系,也需要有所交待。
沈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近期内,就把新浦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抓招商引资工作,把开发区的大框架拉出来,然后再考虑插手霞浦县的其他工作。
新浦开发区的升格,会直接有一批副科、正科甚至副处级的位子出来,这对基层绝大多数官员,都可能是一辈子都在孜孜以求而不得的位子。
虽然各方面形成的默契,是由沈淮全权决定开发区两委班子的人选,但沈淮不能说真就把这些位子都捂在自己的手里,很多方面的利益需要平衡。
第四百九十四章位子
听沈淮要他推选、把关新浦开发区两委班子的人选,陶继兴笑了起来,倒不是说他觉得真可以将开发区两委班子的人事权揽过来了。
陶继兴这些年能在官场屹立不倒,关键还在他知道什么时候能进,什么时候能退——虽然大多数中层官员对当下诡谲时局不甚了了、胡乱猜测不到要点上去,陶继兴这些年却是盯着梅溪镇如何搅动东华的风云,掀起壮阔的波澜,更不要说东华当下权力格局的成形,皆是沈淮一手促成。
表面上,吴海峰、杨玉权、熊文斌三人将在市一级权力格局里,代表梅钢系的权益,但陶继兴心里里清楚沈淮是梅钢系的核心地位非他人能替代,也清楚梅钢系将来要在东华与以陈宝齐、梁荣俊等人为代表的赵系分庭抗礼,其他人都不是无可或缺,唯独沈淮缺不得,更遑论沈淮背后的强大宋系。
陶继兴仗着自己是县委书记,跟沈淮争在霞浦县的主导权,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不过,陶继兴也怕沈淮过于强势,叫他这个县委书记完全沦为他沈淮的应声虫,这也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只要是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又何况是在霞浦当了多年一把手的陶继兴?
沈淮之前的跋扈是出了名的,陶继兴自然也有这层担心,这些天来,他心里一直都在琢磨以后怎么跟沈淮相处的问题,就怕沈淮下车伊始就咄咄逼人。
此时听沈淮在开发区两委班子的人选上问计于他,陶继兴心里就舒坦,当然也不会真就不知进退的把开发区的人事权真揽过来,笑着说道:“霞浦县多年都是地处一隅,说句实话,很多干部眼光都有些局限,见识不够,怕是跟不上大格局发展的步伐。就说招商工作吧,县委县政府里能说几句外语的人都没有,更不要说跟外商流利沟通了。以省里对新浦开发区未来的期待,我觉得两委班子还是要大力从外界引进人才。梅溪镇这两年来,人才出了不少,能不能交流一批到霞浦来?”
“这个问题我也有考虑过。”沈淮说道,“梅溪新区也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能用的人手也都在岗位上,抽不出来;我也是说了很多好话,杨市长才同意放宋晓军到霞浦来,给我到开发区做两委后勤保障工作。不过,话也说回来了,像梅溪郭全、黄新良等人,也都是在做事中成长起来的,霞浦的一些青年干部,也许眼下眼界有些窄,但同时也说明他们的成长空间很大。开发区两委及各局,挂牌工作可以缓一缓,但各种事情要马上着手干起来,没人不行。陈兵主任推荐了戴泉等人,我觉得戴泉把新浦镇基层党政工作兼起来之外,精力也就有限了。除了基层这外,两委的人资、财税、规划、国土、产业、招商、住建、劳保、公安、人防等口子,都需要用人。陶书记你在霞浦县工作多年,还兼任党校校长,对霞浦县青年干部的情况,要比我们了解得多。”
陶继兴点点头,沉吟起来。
新浦将来的格局,至少在副县级。
照省里对东华市将来的定位,新浦也有可能直接升格成正县级开发区,甚至有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可能——即使不能一步到位,但这个大的趋势,还是能够看到的。
大家为什么会在官场上要斗得你死我活,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好吗?
说到底还是僧多粥少。
就以霞浦县来说,行政事业编制人员愈四千人,乡科级中层职务才有两百人,而真正站在霞浦县官场生态链顶端的县处级领导,把四套班子都加在一起,也不到二十人。
这个顶端不仅仅意味着是霞浦县官场四千人生态链的顶端,同时也意味着是霞浦县九十万人口生态链的顶端。
就是这么一个格局,谁想往前移一步,就非得把别人当成尸骸踩在脚底下不可,怎么可能不血腥,怎么可能不尔虞我诈?
沈淮报的这些位子,将来至少是正乡科级,将来甚至还有可能是副县处级、正县处级。
这些位子的正职自不用,便是副职,也将是百人、千人争抢的局面——陶继兴也知道,他这时候提谁上去,仅这份知遇之恩,就足以绑住别人一辈子;但他同时也知道,这些位子大概是霞浦县近期来能拿出来分肥最大的一块蛋糕。
陶继兴考虑一会儿,说道:“既然你对我这么信任,你看这么着可不可以?”
沈淮点点头,等陶继兴继续说下去。
“就两委班子及开发区各局,是不是让常委班子都分别推荐三到五名人选,基本条件由组织部来考察,由书记办公会来决定最终人选。”陶继兴征询的看着沈淮,等他最终决定。
照陶继兴这种利益均沾的办法操作,虽然老套些,但也能平衡县常委班子成员之间的利益,把可能会有的阻力,化为推动新浦开发区快速建设的动力。
沈淮点点头,说道:“还是陶书记您来掌舵稳当,等会儿我们就在常委会议上提出来,看其他人会有什么意见?”
陶继兴笑着点点头,沈淮把这么一块大蛋糕让出去给大家分食,他才不相信其他人会有什么意见。
说到底这也是大格局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以前都一个萝卜一个坑,好不容易有一个位子空出来,大家闻着腥味自然要蜂拥而争食,慢一步连骨头渣子都吃不到。
现在无非是吃得多跟吃得少的问题,沈淮,以及背后在新浦钢厂项目上出力颇多的陈兵,想直接推荐的人选有限,就三五个人,那空出来的副乡科级以上名额,少说有二十人,足够大家分的,自然没有必要斗得血肉模糊。
到时间,县委办主任耿波敲门进来,提醒陶继兴、沈淮到小会议室去;葛永秋及其他常委,也都踏着点走进来。
大家都以为下午的会议,不过走过场把沈淮在霞浦的地位正式确定下来而已。
对早就决定、没有什么讨论余地的会议,大家不会公然抵触什么,都知道在这个时机跟陶继兴、沈淮对抗是何等的不智,但也正因为如此,大家也就提不起兴致来。
在沈淮接替戴泉兼任新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原党工委书记戴泉担任新浦镇委书记的议题毫无疑问的获得讨论通过之后,陶继兴就提及开发区两委班子的推选问题,大家的兴奋点顿时燃了起来。
虽然每个常委推荐三到五名候选人,最终有近一半人会在书记办公会上给削下去,但也意味着每个常委至少能拿到两个副乡科级以上的位子。
想想以往为一个破坑都有可能争得头破血流,眼见有这么多的空缺拿出来给大家分,怎么叫大家不兴奋?
陶继兴看着大家眼里的欣喜之色,轻敲着桌子,跟分管党建、组织的副书记顾金章,说道:“候选人的筛选工作,还要顾书记你跟杨部长把好关;县里一定确保挑选的给沈书记都是精兵强将。要是随便找一些歪瓜裂枣塞给沈书记,沈书记到时候不接收,那就是你跟杨部长没有做好工作啊。”
有时候裙带关系不可避免,但考虑到新浦开发区将来的定位,陶继兴也不得不事先打一下预防针,免得大家兴奋过头乱搞一通,叫沈淮对他也失去信任。
大家也都能听懂陶继兴话里的旁敲侧击之意,都笑着跟顾金章说道:“顾书记是要把好关,新浦开发区将来代表霞浦的新形象,不把好关是不成。”
有梅溪这个例子在前,谁都想象新浦将来的发展前景有多广阔。
现在能看到还只是一些实权职务,但是将来跟这些职务相关联的,则可能是数千万甚至数亿的庞大利益。
谁都想把最亲近的人送到这些位子上去,但是同时也明白,把这些人送进去,并不是就可以了——沈淮的地位也许是超然的,但不意味着以后开发区两委班子内部就不存在激烈的竞争。
这时候把一个没有能力、不知进退的人送进去,不能生存下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可能就此失去沈淮的信任,以致连累自己在整个发展的大格局里给彻底淘汰下来。
能坐在这个会议室里的,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谁手下都有一班子嫡系亲信,其中不乏精于奉承阿谀的,也有不得不照顾的以前领导或亲朋故友的子女,当然也少不了几个能干事、能撑住场面的。
葛永秋意兴阑珊的坐在那里,看着众人激动跟兴奋的样子,似乎之前事不关己的态度根本不存在似的,似乎他们从来都在关注跟关心着新浦开发区的发展。
就像虞成震今天不得不陪同沈淮到霞浦来赴任、以示表态一样,葛永秋知道有时候大势不是个人所能逆的。
在会议结束之际,沈淮又跟分管组织部的顾金章以及组织部长杨立说道:“开发区的招商工作,需要有通外语的人才。我想直接从县中调两到三名英语教师过来应一下急,这样也不至于影响到县中的教学工作,县委组织部能不能出面跟县中协调一下?”
面对沈淮这个要求,顾金立与杨立自然一口答应下来,说马上就跟县中联系,让县中那边推荐人选,让沈淮挑。
第四百九十五章无形的阻力
沈淮紧急要用人,县委组织部那边自然也不耽搁,下班之前就立即电话打到县中,要求学校推荐人选,档案关系暂时不转,以借调的方式先调两到三名口语强的英语教师到县里做招商工作。
霞浦县虽然说在梅溪、鹤塘两镇划出去还是有着九十万人口的大县,但城关镇也就那么大点地方,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快就能传个遍——何况县中这边接电话的教师,在把话带给校长之前,就碎嘴把消息先传了出去。
王卫成上完最后第四节课回办公室,暮色已深,见英语组的老师们,不管晚上有没有夜自修的,都没有离开,而是挤在办公室热切地议论着什么,他笑着走进来:“都在聊什么国家大事啊,以前跑得比风车还快,今天怎么一个个都耗这里,难道有人管饭啊?”
“王老师,你还不知道啊?”有个女老师见王卫成走进来,当下把县里要从学校借调英语教师一事始末说给他听,说道,“县里强调要口语好的,只是我们在学校教英语,口语好的可没有几个,王老师你最有希望了。”
八十年代初,国内对干部队伍提出知识化、年轻化的要求,教师作为当时最庞大、也是最主要的知识群体,给借调到党政部门工作、继而担任要职的现象比比皆是。
十多年时间过去,干部队伍建设日益正规,很多地方甚至官满为患,对教师这个群体来说,八十年代初的风光早就不再。
谁想摆脱吃粉笔灰的生活,调进党政部门工作,无不是削尖了脑袋想办法。
这样的借调机会就显得弥足珍贵。
王卫成虽然有他的原则,又不是什么不食油盐酱醋、人间烟火的圣人。
虽然有些自知无望的教师酸溜溜的说借调只是借到县里当苦力,档案还保留在学校,又不是正式的工作调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退回来,落个什么都不是,王卫成却知道借调通常是正式调转的第一步,只是不是实在能力太差或者不会做人得罪了谁,给退回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王卫成怦然心动,不过面对他人的鼓动也是不动声色,笑着道:“县里要人,多要求成熟稳重的老资格教师,你们看我,哪里老了?”跟旁人插科打诨了几句,就丢下教案,离开办公室,也没有回家,直接跑到县中医院,找到妻子商量。
换作以前,王卫成不会心动,他知道在霞浦县要调进政府部门有多难,这不是你有没有本事的问题,更在乎你有没有关系;但经过昨晚,王卫成就想着试一试,有时候有些脸面还是要抹下来的。
徐惠丽拿不了什么主意,说道:“这之前都没有听到有什么风声,突然就要从学校调人,会不会跟沈淮今天到霞浦担任副书记有关?要不要我打电话找黛妮问问?”
“不能吧?”王卫成有些不大确定地说道。
在他看来,要是县委组织部迟几天从县中调人,他还会将这事跟沈淮联系起来,但不大认为沈淮到霞浦上任第一天,在什么都没有安顿下来的时候,就直接插手具体的事务。
“我打电话给黛妮问一下,总归没错的。”徐惠丽说道,她担心丈夫死要面子,错过这次调到县里的机遇,“要不,我们打电话给黛妮问一下沈淮住哪里,直接去找他?”
“要是这事跟沈淮有关系,也是要到最后一步才去要找他。”王卫成说道,“要是跟他没有关系,现在就找他也有些突兀。”他知道像沈淮这样的人物,不可能说凭着这点关系,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就直接把你拉到县里去,顶多是到最后一两步的时候,托你一把。
很多事情王卫成都没有更具体的消息来源,自然怎么猜也猜不透,犹豫了一会儿,跟妻子说道:“还是先给小熊打电话问一下。”
王卫成拉着妻子,到县中医院外找公用电话,打电话给熊黛妮,先连打两通电话都是占线。看到有人过来要用电话,徐惠丽便让电话给对方先用,等过了一刻钟,再打电话到熊家,电话铃响很久都没有人接,现在人已走了出去。
“你身上有多少钱?人选总归还是要学校先推荐。”王卫成跟妻子说道,“我先买些东西去陈校长家里去。”他也知道这时候跟妻子坐车赶着去市里找熊黛妮有些太突兀,想着先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再说。
“你妈生病用掉钱,家里就剩下四百块,都是箱子左角底下压着。”徐惠丽说道,“要是不够,我问我妈借点。”
“够了,只是报个名而已,陈胖子应该不至于多贪心。”王卫成说道,只是先让学校把他的名字报上去而已,后面到选拔那一步,才是真正用钱的时候。
他当下骑车就赶回车,拿了钱赶到商店买烟酒,直接跑到校长陈斌家里去,把礼先送出去。校长陈斌家今夜也是热闹,王卫成在树荫下站了有半个小时,才窥了个空子进门去。
陈斌那边倒是好说话,收下烟酒,答应把王卫成的名字报上去,还满口说要向县委组织部大力推荐他。
王卫成也没有多想,回到家夫妇俩一宿没睡踏实,第二天上午估计着熊黛妮上班了,徐惠丽再打电话到她办公室说起这事。
熊黛妮也不确认霞浦县委组织部从县中调人是不是跟沈淮有关,但她知道沈淮是想用王卫成的,只是这些事也不方便跟徐惠丽、王卫成直接说透。
问过王卫成已经把名字报上去,熊黛妮心想这事要真跟沈淮有关,也压根不用她打电话多问什么,沈淮应该会直接选用王卫成,就让徐惠丽跟王卫成先耐心等着。
熊黛妮那边没有一口拒绝,王卫成就知道,不管这事跟沈淮有没有关系,对他来说都还是很有希望,自然是满心期待的到学校正常上课去,也不以为三五天就能有消息出去。
到下午,看到县委派来一辆车将英语组办公室里的三名教师接走,王卫成才觉得异常,跑到校长陈斌的办公室里去问究竟。
只是没等他开口,陈斌就把他昨天送去烟酒拿出来摆办公桌上,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我今天上午到学校,县委组织部的人又打电话过来,明确要求我们学校推荐青年教师过去工作;另外,我又考虑了一下,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还是离不开你这样的骨干,就把你跟其他老师的名字一起从名单上拿了下来。”
王卫成有些傻,没有想到事情会突然变成这样,昨天夜里说得好好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名字就给从推荐人名单上拿了下来。他都不明白,他才三十二岁,怎么就不算青年教师了?
王卫成想到下午给县委派车接走的三名教师,也知道这事未必是针对他,而是有人想确保其他人能上去,所以他跟其他条件好的教师就给先涮了下来。
王卫成勉强笑着跟陈斌说道:“陈校长你希望我留下来,我也能理解,我也会留下来好好地教学;不过这东西我要是拿回去,倒好像我有多不情愿似的。”说空手离开回办公室,虽然心里没有特别强的期待,但是空落落的感觉怎么都掩不去。
沈淮上午到新浦,跟新浦开发区跟乡镇基层干部见面,下午与原新浦开发党工委书记戴泉一起回到县里。
虽然确定好宋晓军调到霞浦县来,给他当助手,但宋晓军的调动手续还卡在市委组织部,杨玉权新的秘书人选也还没有到位,沈淮不能说让宋晓军把杨玉权丢下,就直接到霞浦来。
不过霞浦县委办,也临时给他派了车跟司机,而他交待下去的事务,暂时也更是由县委办主任耿波直接督办。
沈淮回到县里,耿波就拿了县组织部给的县中英语教师推荐名单过来给他看。
这是他催着办的事情,效率倒是极快。
沈淮要调两到三名英语教师过来,弥补招商部门外语人才的匮乏,组织部当真就只给了三个名额;王卫成不在其中。
沈淮有些不确定是不是有些环节有问题,还是说这么短的时间里王卫成不知道县里要从县中调人,还是他压根就不想到县里工作。
他拿着耿波给他的名单,手指敲着桌子,有些琢磨不定,只能肯定这份名单是肯定有问题的。
联波见沈淮脸有迟疑,不能完全肯定这份名单哪里叫他产生了疑虑,笑着说:“沈书记您要找三名外语人才,组织部那里就给三人名单,也不说多找些人过来给沈书记您选选……要不是我打电话再问一下?”
“也许是县中那边对推荐的人选很有自信。”沈淮笑了笑,似乎毫无介意的将名单压在桌上,跟耿波说道,“耿主任,麻烦你跟组织部那边联系一起,我过一个小时有空,看县里能不能派辆车,直接把这三名教师接过来进行一下不那么正规的面试。要没有问题,人就借调过来先用着,过段时间再正式转手续,我这边的工作也要开展起来。”
“好的。”耿波与此事无关,自然爽利的答应下来去督办。
联波走后,戴泉坐在沈淮的办公室里笑道:“县里有些领导是很聪明的。”
沈淮摇头苦笑,他知道戴泉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只是说从县中借调三个人过来,但现在全县,特别是招商系统,都极缺会外语的人才,而这一块又恰恰是以后开展工作的一个重点,谁这时候能先进来,获得职务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他虽然将开发区大部分职务的决定权都让了出来,但是能多占一个职务,也就由不得有些人不动脑筋。
这也是很多空降官员,背景很深厚,也有雄心壮志,但到地方就是干不成事情的原因——你不熟悉地方根系交错的细节,不熟悉地方上这些软刀子割人的手段,怎么去化解这种种无形的阻力?
第四百九十六章面试
沈淮与戴泉在办公室里谈事情,约摸一个小时后,县委秘书长耿波敲门走进来,说道:“县中的老师过来了,在小会议室里等着。”
沈淮站起来,跟戴泉说道:“老戴也过来看看。”
戴泉站起来,看见耿波站在门口等他先行,他笑着挽过耿波的胳膊,坚持他来帮沈淮将办公室的门掩上。
耿波是常委成员,在县里的地位自然比戴泉要高一截,但他知道戴泉是陈兵留在霞浦、也将要给沈淮重用的大将。
戴泉此前是新浦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兼新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是陈兵留下来的人。此前,陶继兴虽然跟陈兵的关系也是不咸不淡,不打压,自然也没有必要用陈兵的人,再加上县里这两年招商引资的重点是城南开发区,新浦那边就给边缘化了。
虽然在戴泉手里,新浦开发区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不过戴泉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把勘测调查等基础工作做得很扎实。新浦钢厂项目前期工作,能瞒天过海、秘密的进行半年之久,也主要是得到戴泉以及陶继兴的配合。
耿波对这个过程很清楚,自然也不会轻视戴泉。
新浦开发区即将升格,地位堪比梅溪新区,戴泉没有足够的根脚去坐党工委这个位子,故而沈淮会亲自兼任,但戴泉将来不仅会是开发区两委班子的重要成员,昨天县常委会议也正式通过决议,将任命他担任新浦镇委党书记,协助沈淮负责开发区的基层工作——就这一步,就叫戴泉排到全县两百中层干部前列来了。
沈淮与耿波、戴泉走到小会议室门前,正要推门进去,副书记顾金章从后面的过道里赶过来,问道:“县中的老师过来了?”又问耿波,说道,“都说让县中多推荐几名英语老师过来,怎么就推荐了三名老师过来?”
沈淮不知道顾金章唱这出戏,是掩饰他动的手脚,还是说他担心被怀疑,才特意站出来澄清一下?
官场上有些事,有时候还是得装糊涂,沈淮笑着说道:“只是跟县中借调人手,又不是公开选拔,一定要有个差额;人都过来,顾书记跟我先看看再说,不合用退回去就是。”
照着程序,现在只是让组织部从中协调借调:这边要用两到三个人,学校那边就推荐三个人过来,也不能说错。即使在这个过程里有人想着方法往里面塞关系户,也是给下面人视为理所当然的潜规则。
顾金章也点头说先看看再说,陪同沈淮一起推门进了小会议室。
县中推荐过来的英语教师两男一女,都比较年轻,大概也没有想到会有面议,而且还这么快就给县委派车接过来,本来就有局促不安的心情,在沈淮、顾金章等人进来后,就变得更紧张。
县委组织部这边是一个陈姓科长陪同,看着沈淮与顾金章走进来,忙站起来招呼,又打预防针的道:“现在学校不是很重视口语教育,即使是县中里的英语老师,也都是在书面上知识扎实,口语都有些欠缺,不一定就能符合沈书记您的要求。”
沈淮笑了笑,表示理解,要陈姓科长坐在一旁,指着会议室一角的电话机问耿波:“这部电话能打国内长途吗?”
“可以的,我直接让话务科临时开通一下。”耿波说道,拿电话就直接通知话务科给会议室的电话授权。
沈淮拿出记录本,抄下几串号码推到桌子边缘,看着县中推荐来的三名教师,说道:“这分别是英国华商联合会、英国飞旗实业、英国柏克莱银行三家机构驻京办公室的联?
( 重生之钢铁大亨官场之风流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6/6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