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在最后一战敌军撤退之时,我领兵去追,却中敌军圈套,母亲为救我身负重伤。[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虽然大夫救治脱险,但因为身体受伤严重,不易长途跋涉,只得先在海口休养,请大夫的口气大概要两个月之后才能动身回京。”谢潜一脸悲伤欲决的说着。

    传话太监也愣了一下,本以为大胜归来,将领都没死一个,没想到罗素出事了。也不敢怠慢,赶紧回宫传话。

    163

    罗素伤的很巧,大胜就在眼前,战事已经全线收缩,她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救谢潜受伤了。血哗哗啦啦往外流的时候,谢潜自己都要吓死了,抬回大帐救治,罗慕远三兄弟也收到消息过去,当时罗慕远就觉得有点点不太对劲,但那种情况下肯定不能说。

    战报送回京城,大军不可能因为罗素一个人的伤而继续留下,罗素去海口养伤,直到分别的时刻罗素才跟罗慕远和谢潜说实话。她根本就没受伤,只是不想此时回京,现在回京必然是挨骂的。打仗打了大半年,她也想休息一下,去海口扶桑转转,玩够了会自己回京。京城有谢衡在,肯定不会有事。

    果然不出罗素所料,回京第一件事就是太后召唤她入宫训话,太监白来一趟,带回宫中一个为救子伤重的消息。太后听完也很无语了,从内心深处,女子能为国尽忠到这种程度真的很难得了,就是天熙皇帝也有几分动容。

    但就像文官参罗素的那样,女子是要承训与内闱的,这种女子若是表扬了,那以后天下女子有样学样,夫不夫,妻不妻,动摇了夫为妻纲的根本,不利与大珠朝的长治久安。

    前线有需要的时候,天熙皇帝绝对不会傻到召罗素回来。但现在打完了,也不可能送她一块“巾帼英雄”的匾,训斥一番是必然的。哪怕训完之后再打赏,但也必须让天下女人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女人就该死在闺房里。

    没想到罗素竟然为救子重伤,在外地养伤根本就没有回来。太后和天熙就是再想向女人们说明一下官方态度,也不能硬把罗素从海口传召过来,只得作罢。太后又派了太监过来,把谢潜安慰了一番。

    “再去看看回来了吗?”罗老太太一遍又一遍的派管事出去看,除了去上朝的罗大老爷外,现在罗家一家老小都在二门站着,捷报一封封传来,也知道三个孙儿很平安,亲眼看到的感觉总是不同的。大军回京的日子早就发过来了,上朝谢恩后就要归家了,按理说要回来了。

    罗大太太也是心急如焚,却是笑着对罗老太太道:“老太太莫急,应该快了。”

    “唉。”罗老太太叹了口气,道:“总要看到他们才算是平安。”

    虞秋荻怀里抱着安哥儿,奶妈抱着旭哥儿,从最后一张捷报传来,确定回朝日期那天起,她晚上就没有睡好过,日盼夜盼终于到了今天,此时此刻真的要望眼欲穿。旁边唐氏怀抱着平哥儿,神情跟虞秋荻差不多,也都是一脸焦虑。

    两人彼此相视一眼,妯娌两个一起怀孕,盼夫归,大半年时间里结下深厚的友谊。两个孩子的名字是罗老太爷起的,唐氏的长子叫罗延平,虞秋荻的次子叫罗延安。

    “回来了,回来了……”管事的高声说着。

    罗家的精神立时振奋起来,要不是碍与女眷不好出门二门,罗老太太真想到大门首去等着。随着管事的传话声,只听门口也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罗大老爷,罗慕远,罗慕白,罗慕清,四人一起下的朝,都是一身官服,尤其是后头罗家三兄弟,还都是一身戎装。

    黑了,壮了,也显得沧桑了,要说去边关一趟只是有些辛苦,那这一趟就让罗慕远成熟些起来。三兄弟齐刷刷的跪了下来,罗老太太眼泪立时就落了下来,一个个摸过来一遍,哭着道:“好,都好,快点起来吧。”

    旁边罗慕周和罗慕均赶紧上前去扶兄长起来,罗慕均向来活跃话多,跟倒豆子似的把家里发生的大事说了一遍,两个嫂子都生了儿子,罗慕周定亲了,探花郎的侄女。

    “你们在家也辛苦了。”罗慕远笑着说,又拍拍罗慕周的肩膀。

    罗大太太把三个儿子看了一遍,抹着眼泪道:“平安回来就好,去看看你们媳妇和孩子。”

    罗慕远和罗慕清这才走向虞秋和唐氏,虞秋荻泪如雨下,却把安哥儿抱给罗慕远道:“你看看,这是安哥儿……”

    罗慕远看着娇妻爱子,想想自己不在家中,虞秋荻独自生了二子,不自觉得抬手拢了一下虞秋荻的头发道:“你在家里辛苦了。”

    “平安回来就好。”虞秋荻哭泣说着。

    一家子女眷哭哭泣泣,罗老太爷看的也有几分眼酸,却是道:“好了,这里是风口,都进屋里说话吧,他们兄弟也是一路辛苦,都先回去歇着,晚上再接风洗尘。”

    罗老太太点点头,罗大太太正要扶着罗老太太上车,罗老太太却是问罗慕远:“王妃好吗,还有世子,他们都很好吧。”

    罗慕远显得有些犹豫,却是道:“世子很好,姑姑……她受了点小伤,此时正在海口休养,最多一两个月就会回京城。”

    罗老太太听得大惊,连问:“伤哪里了,伤的怎么样?”

    “只是伤到腿,怕骨头错位不方便移动,才在海口养伤的,祖母就放心吧。”罗慕远说着,罗素并未受伤的事不能传出去,欺君大罪伤不起。又道:“只是小伤而己,祖母就安心吧。”

    罗老太太这才吁了口气,却是念叨着道:“她一个姑娘家总是舞刀弄棍的,比养个儿子还要让我操心。”

    罗慕远又说了几句,咬死说罗素没事,罗大太太也跟着劝,终于把罗老太太劝走了。

    紧接着罗大老爷和罗大太太也走了,顺道把罗慕白也捎走了,罗慕远和罗慕清都有媳妇,他们自有媳妇料理,罗慕白单身汉,自然是罗大太太料理他。

    虞秋荻和罗慕远夫妻俩一辆车,两个奶妈抱着两个哥儿另外坐一辆。直到车上拉住罗慕远的手,虞秋荻都有一处如在梦中的感觉,上回只是去边关,这回是打战,心中的焦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好了,别怕,我回来了。”罗慕远轻轻搂住虞秋荻,又是担心焦虑,又有孕妊在身,只是想想他就觉得虞秋荻辛苦。两个儿子从怀孕到出世,他都不在身边,真亏得她撑住了。

    “嗯,我很好,老太太和太太待我跟女儿一样,还有三婶婶给我做伴,旭哥儿在屋里闹着,还有安哥儿,叫安可是一点都不安静,闹腾着呢。”虞秋荻说着,很想给罗慕远一个笑脸,眼泪仍然往下掉。

    夫妻俩坐车到院里,虞秋荻先吩咐烧火,准备酒菜,又帮着罗慕远更衣。奶妈把两个哥儿抱过来,此时旭哥儿已经一岁多,看到罗慕远却是认生的很。罗慕远想抱抱他,旭哥儿却是转身抱住奶妈。

    “大爷才回来,总是要慢慢来的。”奶妈旁边笑着。

    罗慕远又看看安哥儿,才一个多月,实在是小得很,就是奶妈让他抱,他都不敢抱,怕不小心伤到那里。

    虞秋荻伸手把旭哥儿抱过来,指指罗慕远道:“叫爹……”

    旭哥儿只是看着罗慕远,然后伸手抱住虞秋荻的脖子。

    罗慕远轻轻叹了口气,却是在儿子脸上亲了一记,道:“以后爹好好在家里教你。”

    食盒抬过来,酒菜摆好,罗慕远端起杯子道:“我先向敬你一杯,你在家实在太辛苦。”

    “哪里有你辛苦。”虞秋荻说着,却是细看着罗慕远的脸,突然伸手抚向罗慕远的左边眼角,心疼的道:“这里受过伤?”伤痕并不大,但伤在这里,差一点就是眼睛了。

    罗慕远伸手抓住虞秋荻的手,他不想再说这些事惹得虞秋荻害怕担心,只是笑着道:“没事的,一点小伤而己。”

    “伤在……”

    虞秋荻还欲再说,罗慕远却是笑着抢着道:“我难得平安回来了,你还是提这些,非得让我再回忆一遍当时的辛苦。”

    虞秋荻这才不问。

    夫妻俩痛饮了一回,罗慕远不提战场厮杀,倒是说了不少海边趣事,也把虞秋荻逗笑了。婆子传话说水好了,罗慕远连忙过去,现在天气还热,又在海边打仗,洗澡是管够的,但回来这一路上就有些顾不上。

    虞秋荻也跟着进净房侍候,帮着罗慕远宽衣解带,又给他浇水搓背。虞秋荻手指轻轻划过罗慕远的皮肤,眼睛也直盯着罗慕远的身体,只看哪里是否有受伤。

    罗慕远人在浴桶里坐着,目光却是直盯着虞秋荻上下打转,才从战场上回来,出生入死一回,夫妻久别,不可能一见面就想到床笫之事,但现在洗澡了,他衣服都脱了,娇妻手指在他抚摸,他没感觉都不正常了。

    “别闹了,婆子们都在外头呢。”虞秋荻小声说着。

    罗慕远却是缠着她,一边解虞秋荻的衣裙,一边笑着道:“我在边关真的很乖,我向你验明正身。”

    虞秋荻缠不过他,不过夫妻久别,她确实很想念罗慕远。[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大爷,大奶奶……”

    夫妻俩正热乎着,外头传来吴婆子急切的声音,道:“圣旨到了,请大爷,大奶奶速去接旨。”

    夫妻俩都是一怔,罗慕远瞬间有骂娘的冲动,老子为了朝廷出生入死,好不容易到家见媳妇了,这时候竟然还有事。

    虞秋荻却是连忙挣开他,自己匆忙穿着衣服,又给罗慕远穿衣服。

    从净房出来,自然不能一身便装去圣旨,进正房更衣,虞秋荻心情十分忐忑,海边的战事是赢了,但朝中之事谁输谁赢还不知道。罗慕远又问:“还有谁?”

    吴婆子道:“老太爷,老太太,老爷,太太,您和大奶奶,还有二爷,三爷,三奶奶。”

    罗慕远听得放下心来,今早朝上天熙皇帝还表扬了罗家,国家有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虽然文官咬着武官的错处不放,但仗总是打赢了,皇帝就是要责怪,肯定是只骂男人们,不可能把女人一起骂。最有可能的是,男人打仗打得好,女人一起去沾光。笑着看向虞秋荻道:“也许这回,我就给你挣了凤冠霞帔。”

    “我只求你平平安安。”虞秋荻说着。

    香案摆好,人员到齐,掌宫大太监宣旨,首先再次表扬罗家的挺身而出,接着就是封官,罗慕远,罗慕白都是正四品上骑都尉,罗慕清是从从四品中骑都尉。另外又给虞秋荻正四品诰命,唐氏从四品诰命。至于罗老太太,罗大太太教子有方,也是大肆表扬一番。再就是打赏的东西,黄金,玩器,还有几处田庄。

    磕头谢恩,罗大老爷接了旨意,虞秋荻和唐氏接了诰命文书和礼服。罗家众人起身,罗大太太招呼太监们吃茶,又另封了一千两给大太监们。

    把太监们打发走,罗家上下顿时一片寂静。就是虞秋荻和唐氏都晓的,不管是正四品上骑都尉,还是从四品中骑都尉,这些都是勋官,只有荣誉证书和俸银,没有任何实权。至于女子诰命,以及田庄银钱,那就更算不得什么了。

    但一出手就是四品,还是男人女人一起封,这样的封赏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说少。尤其是文官咬了这么多错处的情况下,天熙皇帝还如此封赏,此时也只能感念皇帝天恩浩荡了。

    罗老太爷长长叹了口气,却让女眷们各自回房,走的时候罗大太太又叮嘱虞秋荻和唐氏,得了诰命明天要进宫谢恩,今天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虞秋荻和唐氏答应着,各自上车回去。

    “不如派个管事去郑王府看看。”罗慕清提议,罗家这样的封赏,那郑王府是什么呢?

    罗大老爷挥挥手,罗家跟郑王府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皇上这样封赏了罗家,对郑王府还能怎么样。更何况此时郑王府已经赏无可赏了,亲王爵位,手握兵马大权,再赏就是皇位了。

    罗慕远轻轻叹口气道:“不如晚上我去王府一趟。”

    “也好……”罗大老爷说着。

    164

    一起传出来的圣旨有两份,一份传给罗家,另外一份送给郑亲王。与罗家的旨意全是赞赏与奖赏,男人当官,女人诰封,又给金银财宝。与郑亲王府的圣旨那就是罚了,至于把唯一的儿子送上战场,这是郑王府该做的,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罗家没没人在武职上自然可以甩手,但郑亲王拿着兵符,任着兵马大元帅,送谁上战场都是理所当然。

    文官拿出铁一样的证据指责郑王府勾结海盗,天熙皇帝念及这回大胜,并没有重罚,言语批评是肯定的。圣旨的最后却是笔峰一转,提到罗素的重病,天熙皇帝念及郑王府的辛苦,赏了一处别院让她安心养病,太后又赏了人珍药材,让她调理身体。

    等到晚上罗慕远到了郑王府,圣旨早就宣读过了,谢衡和谢潜出来接的旨,接了圣旨之后,谢衡就去了前头舒远阁,那是过世郑老亲王的书房,在谢潜的记忆里是一直封着的。只有极偶尔的时候,谢衡才会过去。书房里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是郑老太亲王常看的几本书。

    罗素离京之时,夫妻俩就己经议定,若是败了,自然是满门忠烈,不管实真死假死,她和谢潜肯定不会再回来。若是胜了,罗素也必是一场大病,这场大病可以说是罗素不想挨骂的遁词,也是一种变相的试探。果然没出所料,圣旨上先头是骂,却唯独提到罗素生病,送了休养的庄院又送了珍贵药材。

    “父亲,我到底还是守不住。”谢衡自言自语的说着,郑老亲王去世很早,谢潜满一岁时走的。到最后他与罗素守在榻前之时,郑老亲王就拉住他的手说过,能守住就守,不能守住就放手,造反的事不能干,先保全了自己才能说其他。

    随着皇帝的更换,军权守不住也算是理所当然,皇帝是天下至尊却不是兵马大元帅,是谁都会猜忌。这一战,输了自然是满门抄斩,就是赢了,军权只怕也是保不住了。

    把兵符帅印摸了一遍又一遍,其实他这个亲王接到从父亲手里接到帅印之后基本上就是摆设,一直以来大珠很安宁,没什么战事,江宁海战这是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

    从书房里出来,谢潜和罗慕远都在外头,谢衡看到他们俩,先看向罗慕远,有几分欣慰的道:“皇上必然赏了罗家。”

    “四品勋官,女眷们也得了诰封。”罗慕远说着,全部都是虚职,却仍然要进朝谢恩,不管谁说起来这都是皇宫浩荡。

    谢衡叹了口气,道:“也是,我们两家是姻亲,如何能放心的下。”

    罗慕远和谢潜都默然不语。

    谢衡大步向自己书房走,罗慕远和谢衡都跟了过去,进到书房坐下来。谢衡就看向罗慕远道:“我晓得慕白素来有精忠报国之心,但此时并不是好时机,你也叮嘱家中弟弟们,行事三思而后行,此时万不可惹出什么事来。”

    “是。”罗慕远说着,知道谢衡心中己有决断,此时是在做基本交待,低头又道:“王爷放心,我必然会看着他们。”

    “你姑姑不在京城,我也是自顾不暇,若是林家再生什么事端来,随他们去吧。”谢衡说着,虽然这种可能性不高,但林家儿孙的质量却不是多高,是要防着生事,又道:“倒是贺侯爷,这回难得相助,虽然……断了亲戚,就是官场应酬,但也该多行走才是。”

    勋贵虽然都会吐槽文官为什么不派儿子上场,但贺子章却是直指林家与罗家有仇。虽然文武勋贵各成一派,各有立场,但除了贺子章直指林罗两家的恩怨外,其他人家都没这么说。主要是觉得不值得,虽然是立场不同,毕竟没人家想因此事跟林家结仇。吐槽帮腔也就是当拉拉队了,像贺子章这样就是成心跟林家过不去了。

    “我听父亲说了。”罗慕远说着,心中却有几分疑惑,贺子章帮腔之后,罗大老爷就给贺府递过贴子,但贺子章却因事推托了。贺子章的心思素来难猜,他心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真的猜不出来。

    谢衡道:“不管他心里如何想的,他此时能声援罗家,总是是友非敌。”

    “王爷说的是。”罗慕远说着。

    谢衡看看谢潜,又看看罗慕远道:“你们是亲表兄弟,以后要守望相助,朝中风云变幻,我们这样的人家,首先想的是就是要保全自己。”

    “是。”谢潜和罗慕远齐声答应着,谢潜眼圈多少有些发红。

    谢衡却是看向谢潜道:“大丈夫有泪不轻弹,你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怎么还是如此。我和你母亲辛苦操劳大半生,最后所想的也都是为了你。以后自己当家理事,再不可像以前那样。”

    说来也是奇怪,他和罗素都是性格强势,可以说是争强好胜了一辈子,偏偏唯一的儿子一点不像他们。也不能说谢潜能力不足,只是这样性格想在官场上撕杀却是不够的。

    “是,我都记下了。”谢潜说着,硬是把眼泪逼了回去。

    谢潜在椅子上坐着,却是调整了一个坐姿,似乎是长长吁了口气,道:“波奔劳累这些年,我也是觉得有点累了。替我写折子,就是说为了战事操劳过度,需要休养,明天谢恩你也自己去吧。”

    “是。”谢潜低头答应着。

    谢衡又朝罗慕远挥挥手道:“走吧,都走吧,让我清静一会。”

    罗慕远骑马归家,进门先去了前头书房,罗家四位爷都在,把谢衡的意思转告罗老太爷和罗大老爷,罗慕远尤其是转达了谢衡交待罗慕白的话。

    罗慕白低头叹气道:“江宁肯定太平不了,最多一年半载,必有战事再起。”

    罗慕远何尝不知,却只能道:“不在其位难谋其政。”不是他不够忠君爱国,而是想忠君想爱国,总是得有机会。

    “算了,趁着现在我把请封世子的折子上了,总算是件好事。”罗大老爷说着,天熙皇帝才表扬过罗家,现在上折子请封世子,没有任何理由驳回。就是林老太爷手里有罗慕远一千个把柄,皇帝都说罗慕远好了,谁敢此时说他差。

    书房散了,罗大老爷只是让罗慕远早点回去歇着,女子得了诰命都去后宫谢恩,男人得官职也一样进朝谢恩。兄弟几个回到后院,自然先去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屋里请安。结果罗大太太,虞秋荻,唐氏都在罗老太太屋里。本来说晚上接风的,结果罗慕远去了郑王府,哪个还有吃酒吃的心情,虞秋荻和唐氏则来了罗老太太这里。

    “郑王府也接了旨意,只是指责世子治军不严,并没有说其他。皇上知晓姑姑患病,还特意赏了别院,太后赏了药材,明天世子还要入朝谢恩。”罗慕远笑着说,对于祖父,父亲自然能合盘托出,对着祖母,母亲就没必要说这些了。

    虞秋荻心里听得咯噔一下,圣旨里连养病的别院都赏了,太后还赏了药材,这意图够明显了。

    罗老太太长叹口气道:“不管怎么说,能大小平安就好了,家里既不缺吃也不少穿的,天就是塌下来也有个高的顶着,何必非得操那些闲心。以后就在家里清清闲闲的听听曲,写写字,也未必不是好事。”

    “祖母说的是。”罗慕远说着。

    说了几句,罗老太太就让众人散了,实在是时间也不早了。罗慕远坐虞秋荻的车回到屋里,罗慕远就吩咐婆子:“张罗饭菜,我晚饭还没吃。”

    虞秋荻知道形势更严重,罗慕远是临近饭去的郑亲王府,结果混到现在没吃饭。郑王府不可能一顿饭都不招呼罗慕远,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郑王府都没吃晚饭,自然顾不上招呼他。

    丫头们把饭菜端上桌,罗慕远趴着饭,吃的非快。

    虞秋荻不由的道:“你慢点吃。”又没人抢。

    罗慕远叹口气,停了一下才道:“肚子饿了,也忘了现在回家了,以为还在军营里。”

    虞秋荻听得心疼不己,脸上却不显出来,只是笑着给罗慕远倒酒,又道:“己经在家里了,慢慢吃就是了。”

    明早要入朝谢恩,饭完两人就洗梳睡下,夫妻俩分离大半年,下午在浴室里又差点走火,但此时躺在床上,两人却都没了那时候的心思。胜了平安归来,官职诰命在身,眼看着是大喜事,却是让人忧心重重。

    “没事的,给了勋官其实也是好事,省了许多操心。”罗慕远搂着虞秋荻说着,又道:“父亲也要上折子请封世子,都顺过来了。”

    天熙皇帝想要的不过是那块帅印,郑亲王交了也就完了。以天熙皇帝的性格,他是容不得军权旁落,幸好他是才登基,郑王府又是一直十分乖觉,天熙皇帝对其也算有好感,自己主动交了大印军符,天熙皇帝也不会怎么样,才登基不久,只怕也不想大动干戈。

    “我外祖母在时就跟我说过,享的了富贵,就要受的辛苦。”虞秋荻说着,又道:“你不用为我担心,凡事我都得受的了,但你也要答应我一样,不管怎么样都要平平安安。”

    “嗯,我晓的。”罗慕远说着。

    次日罗大太太带着虞秋荻和唐氏进宫谢恩,谢潜入朝谢恩时,把谢衡的养病折子一并递上,虽然谢衡没有直接上战场,但跟着在京城担经受怕半年多,日夜操劳,现在战争打赢了,他也己经病倒了,要请长假休养。天熙皇帝安慰一番,当即就准了,又让谢潜好好照顾父亲。

    半个月后,谢潜又递了折子,大概就是说,本人己经老了,而且十分浅薄,与前头父亲不能比,只是这么一场小战,就让他心力憔悴,实在无力支持。现在交兵马大帅元印,并且申请退休,把郑王府的爵位传给儿子谢潜,他要去沿海探望老婆。

    天熙皇帝没有马上批,先是派人安慰探视,然后又说郑亲王为国事累病实在辛苦。推拖了大半个月,终于准了,谢潜继承爵位,谢衡则是打包收拾东西,说是去海口探望罗素,到青阳之后却磨叽起来,就在青阳住下了。

    按照常理来说,亲王爵位继承,除了皇帝的旨意外,家里肯定还要大办特办。但因为郑王府人丁单薄,再加上父母都有病在身,也不在身边,就随意办办也就完了,倒是天熙皇帝觉得看不起,说郑王府是与社稷有功,没有帮着操办,却是另外厚赏了。

    就在此时,翰林院的箫清和又上折子了,这回折子跟上回折子一样,非常非常的长。但内容却是绝对不同,首先箫清和非常认可郑王府的做法。对于皇帝来说,军政不能分家,任了国家主席就要兼任□。

    军权下放非常不利,就是再有合适的人选,箫清和也建议天熙皇帝不要再任命天下兵马大元帅。各管一块,各司其职,任命好军区司令官就好了。

    看到这里天熙皇帝非常满意,他本人也是如此认同的。但接下来箫清和马上说了,郑王府其实是很有才的,谢衡虽然自谦说自己没才,其实他真是个人才,现在大珠当务之急就是组建海军,应该再次启用郑王府,组建海军,打造战船,迎接接下来新的战斗。

    看到这里,天熙皇帝就觉得很没意思了,也许以前的郑王府很英勇,但谢衡当这么久的兵马大元帅,就打了这么一仗,怎么就成天才了呢。倒没有因此责罚箫清和,却是把折子放到一边去,没再理会。

    165

    天熙皇帝赏了罗家男人勋官,女眷们也给了诰封,按理说罗家也要摆酒请客,相熟人家也要送贺喜。不等别人的贺礼来,罗家就先递了话,因为紧接着舞阳县主进门,肯定要大操办办,升官得诰封这些相对比小的事情,也就不办了。

    县主的份位在皇室之中不算高,却是天熙皇帝的嫡亲侄女,天熙皇帝念荣郡王老实勤勉,又念着罗家儿子们立了大劳。特意下旨给礼部,舞阳虽然是县主,却以郡主例出阁。该有的嫁妆自是不必说,皇后是婶娘,太后是祖母,又有添妆,皇后赏了四处田庄,又赏了一座别院,太后那里也不小气,金银珠宝,古玩玉器,抬了几十箱。

    九月底舞阳县主进门,罗大太太自是不必说,虞秋荻和唐氏也都忙的脚不沾地。首先就是宴席,因为娶皇家女儿,太后,皇后这种大人物肯定不会来臣子家里赴宴,但其他的皇亲国戚,亲王郡王,公主驸马这些大多数都是要来了。

    罗家宴席摆了四天,头一天全是皇亲国戚,第二天是京城权贵女眷,没有四品以上诰命的全部排在第三天,最后新婚当天才是罗家相熟亲友。前头三天,罗家从罗老太太起,有诰命的女眷都是大品梳妆,行礼拜见完毕,这才脱了衣服上席贺喜。

    头一天的宴席,罗家的姻亲中长平大长公主带着年氏,还着奶妈抱着欣姐儿,宜轩长公主带着成两个儿子,已经成为郑王妃的顾惜颜带着儿子,也都过来了。宴的皇室成员,自然是按照家族排辈来的,像长平大长公主这种,皇帝的亲姑姑自然是上上席,宜轩长公主是嫡妹妹也是上席,顾惜颜这个血缘较远的王妃,坐次就落后了许多。

    除此之外,荣太妃带着成王妃,林氏也来了,荣太妃和成王妃自然上席主坐,林氏这个四品侧妃,这种场合连坐次都没捞着,只立在成王妃身边侍候。罗老太太上席招呼,罗大太太,虞秋荻,唐氏带着家中丫头媳妇两溜雁翅立与罗老太太身后。

    半下午时散了场,罗老太太自然要先回去歇着,罗大太太也是一身疲惫,也回去歇着了,虞秋荻和唐氏留下来收拾,明天还有得闹,今天必须得收拾出来,明天是三品以上诰命的场,更不能出一点错。

    “果然是皇恩浩荡。”唐氏说着,县主出嫁就来了这么多皇亲国戚,弄出这么大的排场来,可不是皇恩浩荡吗。

    虞秋荻只是看向唐氏一眼,轻轻叹了口气,要是说起来天熙皇帝对罗家还是不错的。官位,诰命,口头表扬,赏赐东西都是上上等的。就是郑亲王府,那也是因为病因伤谢衡自己上交了军符,文臣说了这么多的错处,天熙皇帝依然回护,口头批评几句没有实际责罚,也赏了别院金银。

    这就是天熙皇帝的策略,富贵荣华绝不吝啬,但同时臣子也必须把权利上交,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利。纵观历史,其实能做到像天熙皇帝这样也算是难得,手握军权的王爷爵爷们,有几个落得好下场的,郑王府能全身而退也算是难得了。

    唐氏心中叹气,但也晓的这话不能说的,只是转开话题道:“没想到林侧妃今天也来了,成王妃带她过来只怕也是有心的。”

    林氏是四品诰命,唐氏和虞秋荻也是四品诰命,按皇帝的这个封法,若是林氏还是罗慕白的妻子,此'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时也会是正四品诰命。

    这种场合把她带过来旁边立着,这就是明摆着说,你要是不折腾还在罗家,现在也是四品,还是正室原配,不用当小老婆站在正室身边侍候。林家最恨的罗慕远一房人,人家罗家大奶奶也是四品,以后就是正式相合见了,人家也不用向你参拜。

    “听说成王妃有孕了?”虞秋荻说着,其实她并不知道,但又不能说没怀上,好像跟诅咒成王妃怀不上似的。

    唐氏摇摇头道:“若是有了身孕,今天如何会过来。”成王妃没有儿子,她就不会让林氏生儿子,林氏没有儿子,她就立不住脚。郑王府的兵权收了,罗素和谢衡夫妻都去养病了,若是此时林氏生了儿子,助了林家的声势,与罗家就不利了。

    虞秋荻多少舒了口气。

    连着三天的忙碌过去,终于把诰命们招呼完了。到了罗慕均大婚当日,今天来的都自家相熟亲友,总算有种娶媳妇办喜事的感觉了。应酬起来相对来说不用像前两天那样累的很,但三天疲惫下来,到了今日罗老太太也不由的强打起来精神来。

    花轿进大门,接轿拜堂,送入洞房。罗老太太实在是疲惫撑不住了,便回回屋歇着,罗氏虽然是低嫁,前两天不来,今天亲侄子出嫁,她肯定也要来的。罗老太太只是让她一直跟着自己,此时罗老太太要回房,罗氏便扶着罗老太太回屋去。

    外头衣服脱下来,罗老太太直接躺床上了,丫头捶着腿,罗老太太看向罗氏道:“最近家里事情太多,也顾不上你,你家里可好。”嫁罗氏嫁的急,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罗家自己都是乱成一团,都顾不上管她,也不知道她怎么样。

    “都挺好的。”罗氏说着,要说生活细节,商户人家就是有点钱,跟百年侯府那是没法比。唯独比较好的是,胡大爷很不错,样貌英俊,待她更是好得很。胡家其他人对她更是不必说,说是供着都不为过。

    “好就好,你啊,也别看别人家的富贵,你看看你姐姐,女人家上战场,伤重在海口养伤,年前还未必能回来。你几个侄子,是给家里挣了荣耀,给老婆挣了诰命,那也是拿命拼出来的。能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老小和气,这也就够了。”罗老太太有几分感叹的说着,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罗家的富贵荣华那是拼了命,提心吊胆换来的,又看向罗氏的肚子道:“有身孕了吗?”

    罗氏脸红了一下,却是点点头道:“正想跟母亲说,还没顾得上,有一个多月了。”

    罗老太太听得高兴起来,年龄大了就想听点喜事,笑着道:“这就好,以后有了儿女家里也就热闹了。你看看林家二嫁的那位,虽然得了四品诰封,还不是侍侯正室的妾,孩子更没个影。女人啊,终究是要靠儿子的,若是把儿子教好了,他以后得了官职功名,你何愁凤冠霞帔。”

    “嗯,母亲说的是。”罗氏点头说着,其实只看今天的宾客,绝大多数都是凤冠霞帔在身,要说不眼热那是假话。不过罗老太太说得对,儿子才是女人的根本,等她生下儿子,就是没有本事考上功名,娘家有这样的家底,捐个官问题也不大,到时候她也一样是诰命夫人。

    “去后院看看你娘吧。”罗老太太又说着,刘姨娘已经接了回来,只是这么一番折腾,再加上刘姨娘的年龄,瞬间显得老了,罗老太爷现在对她淡了,接回来之后就非常乖觉。

    罗氏此时对罗老太太是满心的感激,道:“我侍候母亲睡下就去。”

    晚上席散了,罗大太太先回屋歇着,虞秋荻和唐氏自然是最后的。等以虞秋荻回到自己屋里时,真是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罗慕远也不比她多好,虞秋荻是媳妇要招呼女客,罗慕远是嫡长子也要招呼男客,夫妻俩有种相看无言的感觉。

    洗洗睡下,罗慕远的手不自觉得放在虞秋荻腰间,虞秋荻把头埋在罗慕远的胸前。郑王府交了兵权,爵位传了给谢潜,从某方面来说郑王府是被大大削弱了,同时也安全了,这让罗家的女人们都大松了口气,战争结束了,**过去了,没人伤亡,也许要夹着尾巴做人,没了人前的风光,但总好过男人战场厮杀,女人担惊受怕,天天在家里提心吊胆。

    “好了,不怕不怕,都过去了。”罗慕远轻抚着虞秋荻的背,自从回来之后,每每晚上睡下时,虞秋荻总是要这样搂着他,有时候半夜还会惊醒。

    “有你在身边,我是什么都不怕的。”虞秋荻有几分自言自语的说着,劳累一天,实在辛苦了些,便昏昏睡了过去。

    次日新媳妇敬媳妇茶,昨天虞秋荻在外头忙着招呼宾客,并不曾到新房看过,唐氏也是一样,此时妯娌相见。两个虽然是嫂子,但哪里敢受她的礼,虽然还是县主,但以郡主礼下嫁,荣郡王又是皇帝亲兄弟,再熬上几年,亲王是妥妥的。

    舞阳县主年龄不大,长的却是好模样,平民后妃,全凭美貌得宠,就是初代皇帝再丑的惨绝人寰,经过这么多代的改良,也是个个美女帅哥了。罗家又是才经大劫,以前罗慕均就是有点不懂事,现在也完全懂事了,对待皇帝的亲侄女,自然也晓得该如何。

    回门会亲,虞秋荻和唐氏又跟着忙活几天,婚礼事务总算是全部结束,从罗老太太起都是大松口气。不过虞秋荻和唐氏还有得忙,主要是贺礼入库的事,宴客宴了三天,这些宾客肯定不能空手来,因为当时忙乱,只得记账收下来,现在要入库了,自然要全部登记收拾。

    罗老太太又说了罗氏有孕的事,罗大太太便派了平姨娘,拿上大包小包的东西,去瞧了罗氏,回来之后说一切都好,胡家上下莫不把罗氏当公主供着,罗老太太和罗大太太也都放心了。

    “年后就要操办小四的婚事,家中也就更热闹了。”罗老太太笑着说,对于罗家来说也算是顺过来了。

    罗大太太心里却是想另外一件事,道:“倒是小二的婚事,军功也有了,官职也有了,该寻房好媳妇了。”勋官也是可以给媳妇请封诰命的,与前林氏是和离,新媳妇进门仍然是原配正室,进门就是四品诰命,这媳妇倒也不难找。

    罗老太太轻轻叹了口气,道:“慕白的婚事也该说了,这回一定要打听清楚,哪怕是家境差些,也定要寻个好姑娘。”

    虞秋荻旁边听着,脸上显得有几分犹豫,末了还是道:“论理老太太和太太在,这话也不该我说。二叔的婚事,何不问问自己。”

    与林氏和离,虽然是因为林四爷瘫了,但在此之前两人感情并不多。罗大太太千挑万选,连罗素都看上的妾室姜氏,罗慕白也说不要打发嫁人。搞不清他是心上有人了,或者是真没开窍没这个心思,与其家人给他挑,还不如先听听他自己怎么说。

    罗老太太听得有理,便向罗大太太道:“是这个话,我们给他挑的,他若是看不上也是白搭,你去问问他,他若是中意哪家姑娘,给他娶了就是了。”

    罗大太太听得点点头,道:“那我问问他。”

    散场各自回房,罗家五兄弟中有老婆的,都是跟着老婆一处去吃饭,像罗慕白和罗慕周还没成亲的,不是跟着罗大太太吃,就是跟着罗老太太吃。

    到晚饭时分,罗大太太就问了起来,罗慕白皱眉道:“母亲,我还不想娶亲。”现在是天下太平了,但海边战事不会那么容易平定,估计过不了一两年他还要战场,何故白白耽搁人家姑娘青春。

    罗大太太皱眉道:“年后你四弟就要成亲,家中兄弟就你没成亲,你让我如何放心。”

    “母亲有什么不放心的,家中兄弟都成亲了,我现在侄儿都三个了,再过一两年只怕更多,何必非让我现在成亲。”罗慕白说着,又不是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他现在满心想的是一年两后的战事,根本就没有娶亲的想法。

    罗慕周比较能理解兄长的说法,也跟着道:“母亲,这是二哥的缘分不到,你何必硬逼他。”

    罗大太太听得也无言了,晚上与罗大老爷商议,罗大老爷听罗慕白如此说,也只得说让罗大太太先留意着,年后还要办罗慕周的亲事,家里事情也够多了。

    十月中旬罗大老爷上折子请封世子,天熙皇帝大手一挥准了,同时还赞罗家教子有方,另有恩赏。大太监传旨册封,罗慕远接旨谢恩。罗老太爷和罗大太太看到圣旨这才算是长长舒了口气,罗家嫡子五个,虽然兄长齐心并没有夺位之意,但世子之位一天不定下来,总是让人不能安心。

    现在终于敲定,因为前头有罗慕均的大婚,罗慕远继任世子并没有大办,摆了一天戏酒,把亲友请了也就算了。

    世子之位确定,舞阳县主进门之后也是十分乖巧,当然不管罗老太太还是罗大太太都不会让她立规矩。婆媳妯娌相处的也都十分愉快,府内一派祥和太平的景象。虞秋荻在二年辛苦疲惫之后,也终于有种喘口气的感觉。

    就是虞秋荻忙里偷闲,安享几天安宁之时,西大街周家却是有事了。田姨妈非常得意的一件事就把女儿嫁给周林,儿子也娶了老师的女儿,虞家落败之际,她又变着法从虞家骗到了不少钱,这些年来可谓是富贵荣华,直到此时,临近傍晚之际,田氏的贴身丫头拍开了田姨妈的家门,对婆子说着:“姑娘有事寻太太,请太太马上过去……”

    “怎么了?”婆子忍不住问着。

    “姑娘请太太过去商议。”丫头急切的说着。

    166

    田氏嫁给周林这五、六年,日子过的是相当舒服,上头哥嫂分家分出去了,还把前头绍氏的女儿打包带走了。至于上头公婆,周老爷因为绍氏的事闹的沸沸扬扬对于周太太也十分不满,田氏进门之后就十分客气,若是再有儿媳妇出事,他的官职只怕就要保不住了。

    周太太倒是个十分难缠的,不过有田姨妈在,又岂会让这种恶婆婆欺负自己的女儿。先让 (:

    ) ( 虞家小姐(完结) http://www.xshubao22.com/1/10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