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夜丫头,新娘子没做热,便要先做望夫石了。[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静竹抿了唇轻轻一笑,漠歌则是颇为赧然。我一言既出,亦深觉“望夫石”三字实在太过不吉利,一时心中深悔出言不慎,忙改口道:“先一切从简罢,待你领功返回天水,我再请王爷为你二人主持一场盛大的婚礼。”
晚间拓跋朔却是再再不曾过来,我使静竹出去一打听,才知他在书房与下属议事。绣夜去看了大殿中的箭漏,回来直说已是酉时,怪道连惇儿都开始精神不济,泛起困来。我让眉妩带了惇儿回去休息,自己却为了白日的事心中挂怀,又想起他直到现下都不曾休息,自然更是不曾用过膳了,当下便吩咐小厨房热了些他惯常爱吃的饭菜,又温了一壶西凤装在紫檀木制的食盒亲自给他送了过去。
他的书房离得重华殿很是靠近。走过一条六棱石子路,再穿过一道汉白玉筑作的半月拱门,一路之上但见花树连绵,洇红翡绿,杏白鹅黄,雾紫烟粉,尤其几株金桂树生的极好,老远便能闻见那盈散在风中的淡淡幽香,沁人心脾。许是为了他生母是楚朝人的缘故,加上天水这一带位处楚漠交界地,他这宅子修建的其实很有南朝的风格。碧瓦琉璃的滴水檐角斜斜向北角飞着,一路平伸的朱色回廊,宝柱高华,约莫每隔五步处便挂有两盏琉璃绣防风灯笼,到得晚间,碧湖朱榭,琉璃生烟,玉树琼枝作烟萝,端得是好看无比。
静竹小心翼翼得拎着那紫檀木的双层食盒,绣夜手中则抱着一领掐金丝滚边的蟒龙玄色丝棉披风。自入秋后晚来愈见风凉,他虽身子骨一贯硬朗,然而我念及他从前所受的诸多伤处,新伤旧痕,心下是极怕他轻易招惹风寒的。
贴在廊下不急不缓地走着,迎面便碰上一队巡逻的侍卫,领头的两个一手提一盏羊角风灯,一手按在腰间寒光凛凛的佩刀上,挺直了腰身稳稳走着,一见到我都很是吃惊,忙忙点头行礼退到廊下,将我恭敬让了过去。我微微驻足看着他们很快便又有条不紊得列好队转身走开,不由想起他平日里一贯严谨,治下有方,御下亦是极其严厉的,倘若是在骁骑营中见到他,我几乎根本不能认出那样一个刚毅果决,甚至冷酷无情的男子便是我结发的良人,那个会与我使小性,偶尔耍赖,常常将我气得说不话来,却又再再割舍不下的良人。
怔怔立了会子,四下里却蓦地吹过一阵熏风,扑簌簌一阵轻响,竟是不出五步处的一株金桂树飘下几片花瓣来,半空中悠悠荡荡四散而落,却是打着旋儿闯进廊下落在我的肩头。我一怔,待要伸手拂去,鼻端却蓦地盈入一股深沁肌理的清香来,我不由轻笑道:“从前尝听人说‘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今日这却算是哪一遭呢?”
身旁静竹闻言将手中食盒微微托高,笑道:“咱们可也有酒,如今又有了落花,倒也算是应情应景。”
我笑而不答,绣夜蓦地掩唇笑道:“咱们王爷固然是要对酒不觉暝的,只是这酒倘若是咱们王妃亲手端了过去,只怕王爷纵便想要暝,亦是暝不住的。”
“……贫嘴。”我轻轻抬手自她额上推了一把。她嘻嘻而笑,却是毫不在意自己被我略推歪了身子,反上前将我牢牢扶住,口中只道:“王妃如今千万小心。”
我自是知道她话中之意。手掌拢在了宽大的袖中,却是隔着并不厚实的衣料软软覆在了腹上,我静静感受着掌心那一处宁馨的绵软,心底是无边的飨足与平静。
渐至走近,销金茜纱的窗帷眼看近在眼前,六名带刀侍卫齐整整如木桩也似得立在了廊下,眼见我过来,待要开口却叫我略摆一摆手阻止了。我足下微微一顿,手掌慢慢探出,只微微一扶,便扶住了那金丝楠木的房门,只要微一使力,门便会应声而开。
就在此时,我听到拓跋朔的说话声渐次清晰,缓缓传来。
“你是说,那宁允祺纵火焚宫未遂后便失了踪影,自此再也寻他不见?”
“回王爷的话,确是如此。那小狼崽子也委实够狠,眼见大势已去,竟尔想要自焚于景阳宫——他一人折了不要紧,倒白白要累去多少宫人性命。”
“事到如今你何必还拘泥于这一声王爷。”
“呵,我倒是觉得,是王爷拘泥了!”
我心头一震,允祺纵火焚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只说允祯即将荣登大宝,想来也应当投桃报李,饶过允祺一次才是,又何至于逼得允祺竟然要自焚于景阳呢?
而且……而且……我心头隐隐地乱,一时只觉这个与拓跋朔说话之人的声音我很是耳熟,却又一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他究竟是谁。犹豫了片刻,只听他又道:“我费了好大的气力才说动周萏,教她写了那份所谓的太后遗诏,她既……”他微微一顿,语气便有了些说不出的刻意的风轻云淡,以及风轻云淡中却分明可见紧紧咬着的苦涩与不甘。好半晌方说全了一句话。“总之,她如今自然是要处处为那人的儿子打算的。”
我听得他如此自然而顺口得便提起了姨母的名字,心中登时一个抖颤,他、他是——
叶知秋!
第六十五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中)
脑中倏忽闪过叶知秋的形貌,心头却是再再无法平静。叶知秋……叶知秋……我仍是如此称呼于他,难道是我深心中果然是不曾能够将他纳入至亲的在意?我仍在介怀他昔日对我所有的设计与伤害,甚至,我仍无法真正接受自己突来的血缘身份?
深深地吸一口气,为难的何止的心,足下一阵踯躅,却是怎么也跨不出这一步了。而耳边,断续的说话声仍是清楚传来。
“既然如此,如今你有何打算?”
“这话该当是我问王爷的才是。苏承风如今大势已去,董家与赫连昭联手助宁允祯上位,董家狼子野心不必多说,那赫连昭恐怕也非善与之辈。”
“……会怎样呢?”熟悉的轻笑声,只是凭生多了几分冷嘲。“本王既然能捧他上台,自然也能让他功亏一篑。”
“只是想给王爷提个醒,王爷既然成竹在胸,我也便不必再多说了。”那声音顿了顿,却是隐隐迟疑着又道:“她……近来可好?”
我心头突突一跳。只听拓跋朔笑道:“你想见她?”
我登时心如擂鼓。不,我并不想见他!身体的反应快过大脑,我猛的缩回手来转身便要离去,未料这细微的一个动静竟立时警醒了拓跋朔——
“谁?!”
跟着便紧上一步刷一声打开了房门。我听到身后动静,情知再闪也是不及,何况是当着众侍卫的面也不便如此折了他的脸面。因此只得收住去势转身福了一福,浅浅笑道:“臣妾见过王爷。”
他眼见是我自然立时放缓了态度,面色亦和煦了许多,上前拉住我手臂唤道:“宓儿,你怎么来了?”
叶知秋亦跟了出来,抬眼见到我站在门外登时吃了一惊,口唇微动似要说些什么,却终是匆促垂下了脸去,一声不吭。我眼见如此,心中更觉郁郁,只得转向拓跋朔道:“臣妾听说王爷在书房议事,牵挂王爷尚未用过晚膳,因此下便让小厨房做了些王爷欢喜的酒菜送了来。”见他含笑点头,我亦垂下脸去,有些不甚自在地捻了捻衣摆下的细细流苏。
“既然来了,就进来陪会我罢。”他温和笑道,转身便向书房内走去。
我却颇有犹疑,只以眼色示意静竹入内将酒菜从食盒中取出放好,这才微笑道:“王爷既然仍有事要忙,臣妾还是先行回去罢,军国大事,臣妾不便——”
我话音未落,便见他拂袖在案前坐下,却是伸手招道:“过来。”
语气虽轻,然而我与他夫妻一场,如何听不出他话中的不容辩驳?心中很是无奈,然而却也只得敛衽走近他身侧,绣夜见状忙搬过一张椅子让我坐下。他一手执住我手,一手却是向着那叶知秋信手一挥,“坐。”
叶知秋很快便在我对面坐下了,我这才细细打量了他一番,他自然早已不是昔日老迈叶先生的打扮,暗青色长袍,乌发黑须,容光如玉,眉目自是清俊,虽已过不惑之年,仍能瞧出年轻时的几分风采。这样一个男子便是姨母昔年的爱人?为了他,不惜以宫妃之身背叛先帝,甚至珠胎暗结诞下我?
他似是察觉到我在看他,颇有些小心地向我点头一笑,抬手便奉起面前的酒盏。“这一杯酒,是我要向王妃赔罪,还请王妃原谅昔日我不敬之罪。”
“叶先生严重了。”我淡淡应道,不顾他登时黯淡的面色。淡淡一句赔罪,便要将昔日所有错待于我尽数抹煞了么?我心头暗哂,尚未开口,拓跋朔已伸手将酒盏微微挡住,笑道:“心意领了,这酒却是不必敬了。”他顿了顿,笑意便愈发深浓了起来,更隐隐透着几分清楚的骄傲与快意。“宓儿如今怀有身孕,酒水自然是饮不得了。”
“果真?!”他目中惊喜之色顿现,一惊之下甚至站起身来,盏中酒水登时倾洒了多半。顾不得失礼,他只是再再问道:“却是何时的事了?”
我沉默不语,只有些心不在焉得拨着面前莹润的玉箸。[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拓跋朔伸手覆在我掌上,微微使力按了一按,这才笑道:“自楚朝回返后不久……如今却已是四个月的身子了。”
我心中隐隐觉得别扭,并不愿拓跋朔将这些事情告诉于他,然而却又不便开口劝阻,只听他喜形于色道:“怪道我甫见到王妃便觉较之从前好似略略儿丰腴了些,不曾想竟是——”他笑得赧然,顿了顿,兀自掐了掐手指算了算:“那么算算时日,小王爷当在来年一二月的时辰出生了,倒是好节气,当真是恭喜王爷、王妃!”
拓跋朔自是抿了一口酒水,笑而不语,我见他面上笑意愈发浓烈,心头只觉说不出的烦躁与厌憎,忍不住出言讥嘲道:“叶先生当真神机妙算,本宫方才四个月的身子,连御医都辨不出是男是女,叶先生便知定然是小王爷了?”
他面上笑意登时僵住,拓跋朔放下酒盏,伸手自我颊上轻轻一弹,笑道:“顽皮。”说罢又向着叶知秋道:“大抵孕中之人多少都有些怪癖性,不必理会在意,吃酒便是。”
叶知秋低声道:“总是我自己作下的冤孽,自食其果,无话可说。”说罢将手中酒盏残余的半盏酒水一饮而尽。
我眼见他既已说到如此,也不再多绕圈子,径直问道:“你去见了姨母了?”
“宓儿。”拓跋朔想要阻止,我却不理。本想避开却教生生撞了上来,此时心中只想着姨母与静妃娘娘的清净,干脆便豁了出去。“事到如今,你仍是不肯放过姨母么!”
叶知秋似是怔了怔,面上先是惶然,渐渐转至无奈,他摇头叹道:“你……连她也是不肯相认么……”
我淡淡撇开脸去,并不愿答他,只听他低声又道:“没错,我是去见了她,然而却不是为了怪她,是为了答应你的事!”
“答应我的事?”我讶然挑眉,跟着又忍不住淡淡讥道:“怪她……你有何资格怨怼姨母?难道就为了昔日她不曾肯与你一起谋逆,一起‘死在阵中’么?”我故意将“死在阵中”四字咬得极重,果不其然见他面色一变。我冷冷一笑,哂道:“如若那样倒是好了,起码本宫也不必枉活了十六年,不知何人是我生父母!”
“宓儿,够了。”拓跋朔伸手想要揽过我的肩膀,却叫我微微一闪给躲了开去,他眉头微蹙,“他去找了岳母,也是为了完成你的心愿,过去的事既然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你如今又何必旧事重提?”
我不满道:“为何定要将姨母与静妃娘娘扯进这淌浑水?若只是为了废伪帝,清君侧,相信凭着董家的势力与朝中流言,还有蠢蠢欲动的赫连家,就算没有那份所谓的太后遗诏也不是什么难事罢?”
拓跋朔一怔,“你都听到了?”
我起身立在一侧,并不否认狡辩,垂首道:“臣妾并非故意偷听,王爷恕罪。”
他微微一笑,伸手拉我坐下。“无妨。”
叶知秋摇头道:“王妃此言差矣,自古举事之势有二,一为军备,二为因果,二者缺一不可。若无这份‘太后遗诏’,光凭坊间传布的留言根本不足以挑动天下。苏承风手握兵权多年,宁允祺继位后更是对他多加重用,光凭董家与赫连家联手只怕未必能敌得过苏承风手上二十万精兵。楚朝目下唯一能勉强与叶知秋平分秋色的便只得虎威将军萧颌。这萧颌虽已年过半百,然而却仍然手握十万大军金印,在朝中声望极高,与苏承风一向貌合神离。在宁允祺继位之初,苏承风一手策划了那场兄弟倪墙;祸起宫闱,萧颌力保二王与七王性命,却都叫苏承风背地里做了鬼。萧颌个性耿直,虽不屑苏承风所作所为,然而却也肯对宁允祺忠心耿耿,因此要让宁允祯顺利继位,当务之急不是能不能拿下苏承风,而是能不能说服萧颌去反。”
我理清楚他话中之意,这老将军生性耿直,自然也是个认死理的,亦即是说即便允祺做下再多糊涂事,他也是定然不会反了当今的皇帝。然而若有太后遗诏能够证明这皇帝并非皇家血脉,乃是外戚所生,这老将军的刚直不阿却又是另一回事了。我知他说得在理,心中虽仍有不快,却也不便再多说,只问道:“那苏——”我刚要问他那苏承风兵败之后下落如何,会不会威胁到姨母与静妃娘娘的安危,然而脑中却蓦地闪过幼年时在苏府之中童稚无忧的岁月,抛去这些被纠正了的误植与错位,刻意制造维护的利益交换,他待我……算是极好。我幽幽叹了口气,“可能确保姨母与静妃娘娘的安危不受威胁?”
他一怔,讶然道:“那静妃——那董月芍三个月前便去世了。”
“什么?!”我一惊之下几欲起身,“你说静妃娘娘她——她已经去世了?”这怎么可能?!我心中一阵酸涩,却也不由相信,这并非没有可能。静妃娘娘本来身体便染恙已久,许是为着心中一股牵念才强撑到了现在,如今姨母为了陪她也遁入空门,她心愿已了,病体羸弱无法再续,或许便果真一缕香魂随风而散了。想起数月前在紫金山上她拒而不见,那时只道是来日方长,或许尚有见面之时,就没有强求,谁料这才区区数月时间,便已是天人两隔,终我一生无法得见,我心下登时很是伤感,不由黯黯叹了口气。
“那……姨母她如今……”我心头犹疑,静妃娘娘若已然仙逝,姨母会不会愿意回到宫里去?允祯继位也断不会委屈了姨母,怕只怕董家人不得安生。
叶知秋的脸色有些控制不住的沉了下去,“她仍留在慈云庵中。宁允祯亲自去接,也不曾答允,看来是铁了心了。”
提及允祯,我饶是面上镇定,心底仍是禁不住微微地一动。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当自己生母已死,好容易得了生母的消息,却又这样生生地失去了。允祯,他一贯是那样多情而温和的人,那时我被迫的和亲对他已然是沉重的打击,如今生母的得而复失对他更是致命,纵然是坐上这九五之尊的位子,他也不会真正感到快乐。允祯,我连祝福的话都是说不出口,惟盼你余生能够安和喜乐,昔日你曾说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比我的性命、我的幸福更重要,你可知于私心里我亦是一般的心事!不管面对命运怎样的颠簸与折磨,不管我们各自被摆在了怎样的位置上,我只希望你能够活着,好好活着,娶一个贤惠的妻子,生一群可爱的子女。然后一点点忘记我,忘记那个带给你欢笑也带给你苦痛的宜男。
每每想到你绝望的微笑,每每想到你那句“倘若宓儿尚顾念半点旧时情谊,请代为保全我母家一脉!”——你可知我为何丢掉你送我的那支萱花钗?
我如忘忧的萱花,却给了你一生无法忘却的忧伤。公子好游赏春色,你是惜花之人,我不是。所以——
你丢不掉的忧伤,我来丢。
我来做那个离弃的人。那么,到头来,你便还是那个允祯,最初的允祯,温润如玉,静雅如莲,生命中没有任何任何不纯粹的东西,守着你的娇妻稚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拓跋朔蓦地握住了我的手掌,紧紧包含在他的掌心,缓缓揉按摩挲,言语间尽是清晰可见的温存的担忧。“宓儿,你不可太过伤心。”
我自然点头。
叶知秋的神色很是灰败,那也是自然,我虽不知昔年他与姨母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情弊过往,然而十六年前姨母没有选择他,十六年后同样没有,他其实是那个最该伤心的人罢?争了一辈子,报复了一辈子,到头来,竟不知究竟有什么是真正握在他手里的。
想起允祺的下落不明,我登时带连着想起了妆晨,她腹中还怀有允祺的骨肉。我镇声道:“你自楚朝而来,可曾见到我从前身边那丫头……妆晨?”
他沉沉摇头,我登时担忧不已,允祺出了如此大事,妆晨又对他一片痴心,如今她怀着孩子能去哪里呢?只怕也快要临盆了罢?
叶知秋始终是静静凝望着我,然而在我回望与他时,便会极快地扭过脸去。我知道他心中的纠结与不甘,然而此时此地却更是没有多余的心力去烦扰,去计较了,连怨怼也成了奢侈的一桩事。
我只是觉得乏累。
起身便要告辞,余下的事,我不想听也没有心力去听。拓跋朔自是同意,接过我让绣夜带来的他的披风便亲自给我披在肩头,紧了又紧,再再叮嘱:“晚来风凉,仔细着了风寒。”
叶知秋蓦地起身开口:“王妃请留步。”待我侧身回望与他,他这才自袖中缓缓取出一封信笺,双手奉到我面前,“这里头是她……你娘写给你的亲笔信,本想交由王爷给你,既然遇上了,便恭请王妃芳览了。”
我扫了一眼,吾女宓儿亲览。素白的信封上一笔秀丽的簪花小楷,正是姨母的字迹。我没有接,倒是拓跋朔伸手接了过来,微微的停顿后才递给了我,笑了笑。“宓儿那一笔簪花小楷莫不是便袭承自岳母?”
我但笑不语,只接了信去拢入袖中,唤了静竹与绣夜,这才转身向他福了一福。“臣妾告退。”
回到重华殿中,绣夜见我只是怏怏不乐,案上压着那封信笺却不拆开,拈一支银簪边挑弄着灯芯边道:“王妃怎不看信呢?这可是太后娘娘给您的信呀。”
我抚着额头,只是无情绪,好半晌才使护甲细细刮磨去了信笺上的火封,将信拈了出来。入掌,捻开,就着已然调黯的烛光我仍是瞧得分明——竟是一张叠得很是工整的嫣红色的薛涛笺!
展开,我好容易静下的心境随着那清雅秀致的蝇头小楷一下子全盘散乱。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我刷一声将信笺揉成一团紧紧攥在了掌心,没有丝毫犹疑,我看得分明!这哪里是姨母写给我的信笺,分明是允祯的笔迹!
作者有话要说:木糖醇果然还是香橙薄荷的好吃。
第六十五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下)
绣夜许是瞧出我的脸色不对,小心翼翼地凑近跟前问道:“王妃,您怎么了?”
我待要开口,却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再熟悉不过的脚步声,我心下一惊,忙将那信笺凑近了身旁红烛燃了。绣夜待要相询,却被我无声一眼给制止了,眼睁睁看着那张粉色的信笺被火苗吞噬,燃成墨色的纸灰,纷纷落地。
珠帘刷地被掀开了,拓拔朔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我忙起身迎了上去,绣夜则不着痕迹地将地上的纸灰踩了踩,也跟着迎了上来。
他倒是鼻子尖,随口问道:“什么味道?”
我攀上他手臂微微笑道:“大概是绣夜新近鼓捣出来的什么香料罢,王爷闻着不合适,臣妾让她换了便是。”
他却似并不以为意,抚了抚了鼻翼笑道:“是有些呛人,还是点上檀香罢,近来总有些睡不安稳。”
绣夜立时便应着去了。我担忧他无心问起那封信笺,便想着寻些话题来与他说过,因道:“他怎么突然来了?”
他甫在榻上坐下,闻言便有些讪讪,将我拉过膝头上坐着,笑道:“他大老远赶来不过是为了将楚朝发生的事端告诉我罢了,宓儿不欢喜见他,不见便是。”
我垂首叹道:“臣妾欢喜不欢喜有什么打紧,不过是有些别扭。”
他觑眼望着绣夜蹲在不远处案前细细地燃着一炉檀香,目光便渐渐有些飘远。“宓儿,过几日我只怕不能在府中陪你了,营中有些事务须得我亲去处理,你自己一人……总得更加小心在意才是。”
我听他说得慎重,自是点头应允,转身抚着他胡髭渐生的下颚幽幽道:“臣妾并非垂髫稚儿,王爷军务要紧,勿以臣妾为念。”见他点头,我忽的想起漠歌所说要前往雁门关一事,忍不住道:“有件事须得与王爷商议一番。”
他双臂圈住我的腰肢,掌心却覆在我腹上一下下小心揉着,闻言略一挑眉。“何事?”
我莞尔一笑。“左右还是为了漠歌的事。”察觉绣夜背对着的身子微微一动,跟着便站起身来语焉不详地找了个由头先行退下了,我心头不由暗暗好笑,也不拦她,只强忍住笑意道:“听漠歌说他不日便要前往雁门关与萧将军汇合,所以臣妾原先定下的下月初八婚期只怕是要提前,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他微微一怔,垂眸沉吟片刻,“也不是非他不可。”须臾便抬眼望我,略略迟疑道:“他说了非去不可?”
我一时怔住,“不是王爷遣了他去的么?”
他却呵呵一笑,手掌顺势上滑在我颊上轻轻一揉,“自然是我让他去的。至于婚期,宓儿看着安排便是,实在不行,等他返回天水再办也行。”
我听他说得含糊,登时便有些不快,忍不住撅了嘴哼道:“不行,这桩事必须在他走前办了,否则他这一去万一数月半载的不见人影,臣妾费了这样大的心思可白白落了空了。臣妾不依。”
“尽操心别人的事了,还是顾好你自己为重。”他见我撒痴撒娇,忍不住似笑非笑地瞋我,忽的转了话音。“岳母信中却说什么了?怎的瞧着你面上也没半点喜色。”
我心头一沉,忙撇开脸去,伸手去扯一旁床帏上垂挂着鹅黄色绞金丝流苏,故作平静淡淡道:“还不就是些嘱咐的话,看看便罢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见我语焉不详,只当我仍是不能释怀姨母坚持出家一事,叹道:“不管如何,岳母总是记挂着你的。”
我亦慨然,随着他的力道缓缓躺了下去,幽幽叹道:“关怀也好,记挂也罢,这冷冰冰的一封信笺又能证明什么?左右是看不到,摸不着,不想也罢。”
两日后,漠歌与绣夜的婚事仍是在我一力主持下给操办了,正如我所计划的,先一切从简,待得漠歌自雁门关返回后再好好补办,总也不亏得他二人也便是了。绣夜只是不舍,死活拉着我怎么也不肯出去,我只得亲自将她送了出去,又许了她日后何时想来探我便来探我,她这才哭哭啼啼地由着喜娘搀进了花轿。好好一桩喜事,倒惹得我与静竹均是一径儿的泪眼婆娑这才算罢,当真是哭嫁哭嫁,半字不假。
饶是我说得果决轻松,然而绣夜甫嫁出去的那天夜里,喝茶喊错一次她的名字,夜间沐浴又喊错一次,直叫静竹笑话不已。不日拓拔朔很快也整理了行装预备前往骁骑营了,左右交代了好半晌要我千万顾好自身,惇儿却小大人似的跳出身来拍着胸膛保证要好好照顾于我,直将我二人惹得忍俊不禁。我坚持送了他出去,然而再如何坚持也未能出得王府大门,眼看着他一人一骑渐行渐远终至不见,我方悻悻然转回园中,正牵着惇儿想四处走走散散心思,未料方才走到东园门口便见到一抹熟悉不已的身影隐隐伫立。暗青色的长袍,乌发黑须,面如冠玉,不是叶知秋是谁?
他见我牵着惇儿走了过去,远远便俯身行了一礼。“见过王妃,小王爷。”
我没有应声,一旁惇儿倒是笑道:“先生没有随我父王一起去大营里么?”
叶知秋抬眼望了望惇儿,目光却是很快自我面上溜了一溜,方才笑道:“先生胡子一大把,又不会打仗,去大营里做什么?”
惇儿松了我手,上前两步仰头看着叶知秋,却是嘻嘻一笑。“父王很是器重先生,不会打仗有什么打紧?书上说行兵者,学一人敌,不算勇者,真正的勇者要学万人敌。先生不会打仗,可是先生只需讲几句话便能叫别人打成一团,这才是真正的大本事。”
叶知秋面上笑意渐渐凝住了,半晌方抬头望我一眼,轻声笑道:“小王爷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当真是虎父无犬子。”
我心头亦是一凛,惇儿年幼,这一番话说得并不圆实,然而话中的道理却是再清楚不过,这孩子倒当真是叫人不能小觑了。耳听得惇儿又道:“什么见地?我可不知,只是母妃曾说,圣人有志于学,幼而已然矣。母妃要我勤于读书,母妃要我做什么,我总是愿意的。”
叶知秋一怔,再望向我时,目中便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王妃与小王爷当真是母子情深。”
我淡淡一笑,并不言语,只慢慢想着园中走去。耳听得他二人亦跟了过来,惇儿紧上两步便伸手拉我手掌,语声轻软:“母妃尚未考察惇儿今日的早课。”
我倾手自他温软的颊上轻轻拍了拍,却是转向那叶知秋淡淡一笑。“叶先生博文广识,所谓能者多劳,不若日后便由叶先生负责督导小王爷的学业,想来必然能令小王爷一日千里,受益匪浅。”
叶知秋似是吃了一惊,忙低头道:“这……恐怕不妥。”
我见他推脱,并不勉强,径直向前走去,却是将将走到了竹林边方才停下脚步。一手悠悠扶上身侧青翠欲滴的绿竹,我忽而轻笑。“也是,说是能者多劳,叶先生如此能人,必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叫你督导幼子读书,倒当真是大材小用了。”
话已至此,叶知秋自然亦明白我话中所指,当下也不再兜圈子,走近一步俯首道:“王妃言重了,更重要的事……对我来说,目下更无一事再能重过王妃的事了,我所做一切只不过是为了——”
“先生觉得这园中翠竹生得如何?”我不待他说完便径自打断,却是笑望着他,面上并不露丝毫痕迹。
他微微一怔,却是随着我的眼光望了望这一色翡翠般莹润的青碧,微风中沙沙作响,他眉头轻舒,喟然叹道:“四季常青,终成瀚海,自然是生得极好的。”
“啪”一声脆响,他讶然望去,我已然轻轻折下了一支竹枝,捻在手中把玩了片刻,不容他质疑便悠悠递了与他。他目中一点讶色猝然闪过。“王妃?”
我盈盈一笑,眼瞧着他将竹枝接了过去,方将手掌拢入袖中,垂眸望着足下方寸之地。“先生万里传书,劳苦功高,想来王爷自有封赏,本宫左右思量,这锦上添花么,却也不必了,只是本宫尚有一事相托,却请先生不要推拒才是。”
他忙俯身应道:“王妃有何事尽管吩咐,我但力所能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呵呵轻笑,葱郁的竹叶随着风势扫过颈项,阵阵的酥痒。“赴汤蹈火倒是不必,不过是劳烦先生将这竹枝转交给托先生传书之人,只说是本宫亲手折送,那人一瞧便知。”
“王妃……”他闻言颇有讷讷之意,“这……”
我挑眉望他。“怎么,先生尚有何疑问?”
他面色有些郁郁,然而却并不再接我话中之意,踯躅片刻便即俯首应道:“听凭王妃吩咐。”说着便将那竹枝拢入袖中,转身便走。
“等等。”我突然唤住他,眼见他转过身来,我迎着他讶然的眸光,却终是叹了口气。“他……过得可好?”
我问得含糊,然而我心中明晰得很,他不是别人,他必然懂我话中之意。果不其然,他微微一笑。“高处不胜寒……王妃何必明知故问。”
我转开脸去。“人生在世,总有许多可为,不可为,不得不为,这是生存的法则,谁都逃脱不了。请你替我嘱他珍重自身,往者已矣,与其沉溺过往,不若惜取眼前人。”
“往者已矣,与其沉溺过往,不若惜取眼前人……”他略略沉吟,微一点头,只应了一声:“是。”转身便去。
我眼瞧着他渐行渐远,直至转出园门再也不见,这才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想去一边的亭子里小坐片刻。孰料方一转身,便见一道青碧色的身影晃晃悠悠自竹林深处晃了出来,若不是那乌发白肤太过惹眼,几乎便要与那一色的青翠融为一体,无从辨认。我讶然轻呼:“余容郎君?”
自然是他。但见他手中轻捻着一支竹枝,脚下不慌不忙地慢慢踱了出来,盈盈立在我身前,粲然一笑,略略苍白的薄唇上下启合。“这世上又要多了一个伤心人。”
我心头一动,侧眼睨他,却见他笑得一脸无邪。转着手中的竹枝,许是玩的腻了,信手便将它抛到了池中,掸了掸手,这才向我行了一礼,转身自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那啥……很深奥么……那是陶渊明先生的著名情书《十愿十悲》哇……请允许洛洛汗一个,你个死绵羊。
第六十六章 溪云初起日沉阁(上)
十月秋霜,南国许仍残留着些许甫入秋的缠绵,然而身在北地,却已是飒飒地冷寒了起来。脱去了清爽的纱衣烟罗,绸裙外早已添上了丝绵的夹衫。这期间我只专心在府中安胎,并不留意于外间的争斗纷争,还是许久之后才明白熙华当然为何顾不得追究匆匆离去。他的父亲,亦即是那高句丽国主在丸都城外举行一年一度的祭典大礼时被刺客行刺,重伤在卧;熙华是高句丽国主唯一的女儿,自然是要火急火燎赶回去侍疾。
漠歌自去了雁门关,不到一个月便回返过一趟,然而不过只在自家院中呆了不到三天便又匆匆去了。我对他来去匆匆很是有些不满,总觉得绣夜这桩婚事结得颇为委屈,嫁去已有两个月了,可是与自己夫君相处的时日满打满算却只怕也没能超过五天。我心下舍不得绣夜,话里话外总告诉她若是自己一人寂寞无聊,随时可来府中看我,然而她却不知是怎生想的,反复只是告诉我叫我不必担忧于她,日子虽淡如素水,可她安心领受。我眼见如此,虽仍是牵挂与她,然而却也无可奈何。
自绣夜嫁去之后,我身边贴己的人便只得了静竹一人,外殿的几个丫头虽然也愈发有了些伶俐相,然而不曾使得顺惯,也不愿她们在我眼前一时二刻地晃悠,好在我性喜安静,琐事并不多,腹中孩儿也很乖觉,并不闹腾,倒也叫我省了不少心思。
算算时日,如今也已是快六个月的身子了,随着腰腹处愈发明显的隆起,起坐行卧时便也有了些许娇贵。其它倒也罢了,只是时不时地腰身酸痛教人实在难熬,更兼小腿肚的肿胀,每每走不了几步路便累得不行,要叫静竹仔细为我揉上好一会子腿才能缓过劲来。自上个月起腹中的孩儿便渐渐的有了动静,常常在我独自静坐着看些书卷,或是做些针线时挣着小拳脚皮皮地踢打一下,唬我一跳的同时,却又每每令我禁不住心头阵阵涌起的温暖弥漫,放下手中的物事静静将掌心覆在腹上,感受着他在我掌下阵阵的心跳——
孩子,我的孩子,我与他那样期待着的……平安健康的孩子。
红烛软照,素手焚香,这屋中的一切一切都见证了我与他的情爱纠缠,欢喜悲伤。我缓缓阖眼。
依稀是入了梦里的。梦中见他伏在我面前,一双清亮的眸子似是要望进我魂灵深处,迫出我身体里所有的悸动与渴望。
他的手臂探了过来,我本能地半抬起身体,由着他,纵着他将臂膀探入我的颈下,只微一用力,我便入怀。宽厚粗糙的掌心自我温软而高高鼓起的腹上一下下轻轻抚揉着,气息便渐渐有些烫了起来,一下下烧在我耳边,颈中。
跟着烫起来的,是他的掌心,我的身子。
热,只是觉得热,除此之外,再无它感。双手无意识地抬起,缓缓插入他浓黑的发丝中,他如从未尝过云雨之欢的青头稚子,埋首在我的颈项之间努力地需索,他的唇舌是这世上最柔软坚定的火种,在纷纷凝聚下落的汗水中燃起这世上最红最热的火焰。我早已没有了半点力气,甚至连思考的能力也早已流失,他疾如擂鼓的心跳声呼应着我的,心尖尖上缠绵着的那一口热气互相传渡,十指交缠的瞬间我用尽了毕生的气力凝聚起一丝清醒,只是那样幽幽地望着他,想要看清他乌墨如永夜般的眼瞳。
“在看什么?”他迷离了眸光,我想要微笑,然而全部凝起的清醒抵不过他下一刻一个更为激烈的需索,瞬间流失。
“别怕,我不会伤了我们的孩子。”他健硕的胸膛紧紧迫着我的,却又十分小心在意地移开了腹上所能承受到的所有压力。
“竟做这样的梦呢……”对着他的笑脸,他情动时的一个蹙眉,一声低喘,我却是赧然的,为了自己竟梦见与他如此真切地欢好。可是,下一刻便已释怀,我轻轻抬手抵住了他坚硬的肩膀,莞尔一笑。
“呵……就这样一直在身边……梦中……也是好的。”
他的笑意仿佛愈发浓烈了,望着我的眼神柔得几乎能够拧出一江的潮。就这样忽重忽轻的被迫着,我仰起脸忍受,抑或享受,身体却是忽冷忽热,似极了幼时那一场不甚美好的伤寒回忆。素白的臂膀无力地滑落,鹅黄色的软帐衬着那藕般的一截,只是“哗”得一声,那藕般的一截粉白挥了下去,小案上的物事便哗啦啦倾落了一地。两本书卷,一块绷着一面朱锦、只绣了一只彩鸳的楠木绣托,鎏金的铜制瑞兽香炉翻倒在地砖上犹然不甘寂寞锵啷啷滚了几滚,倾出一圈儿的香灰。
淡不去……淡不去……
朱色的锦衾遮掩不住抵死纠缠的汗湿肢体,满室缭绕的熏香迷烟怎样也淡不去那情爱到极致的幽靡华醉。
再睁开眼,窗外灿金色的朝阳早已温暖了整张锦榻,我抬手遮挡住这突来而令我微感不适的光亮,侧身,下一刻已伸指拈起身旁的绣枕上一根略粗而发色乌亮的发丝。
……不是梦境。
可是,倘若果然不是梦境,为何醒来便已是孑然一人?那个给予了我全部的温暖,却又遗给我无限空虚的人,他在哪里?
怔怔地躺了多半天,直到静竹第三次端着精心备好的膳食来到我榻前,耐足了性子哄着我:“多少总得吃点呢。”
这才依了。
梦中的恍惚尚未完全荡涤尽,余容郎君却前来与我辞行了,彼时天色已夜,我正靠在亭子里看着圃中的娇红败落。他的容色有些不佳,衣裳虽是厚了一层,然而身子瞧着却仿佛愈加清瘦了,跟他相比,我登时赧颜自己这二个月来突飞猛进的“珠圆玉润”。
“红芍虽谢,总是还能再种些别的,何苦定要辞行呢?”我端着静竹端来的一杯乳羹慢慢饮着,自卫凌再再强调茶性温凉,让我尽量少去饮用之后,我虽贪迷,却也只得忍着少饮了。
余容郎君却是淡然一笑,眉宇间说不出的疲态。摆摆手,他幽幽道:“我这一生只爱红芍,也只种红芍。”
我心中只道他倒果真是个痴人,然而这也未尝是什么坏事,别人瞧着他冥顽不灵,不识好歹,可得失于自身,从来都是如人饮水,他人再怎样妄自揣度也是?(:
)
( 嫁东风(全文) http://www.xshubao22.com/1/1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