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2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听到这番话,林振华在一旁呵呵地笑了起来,他对翻译说道:“你告诉他,我们是用菜刀削出来的,麻烦他自己去看一眼,看看是中国的菜刀厉害,还是他们尼宏国的五轴机床厉害。”

    翻译当然能够听出这是调侃,但又不得不译,他犹豫了一下,把这些话照实向小泉次郎译了过去。

    小泉次郎愣了一下,眼前这群中国人,给他一种非常有自信的感觉,似乎他们真的掌握了五轴加工技术,切削出这样一根轴已经易如反掌了。他黑着脸,来到汉华厂刚搬来的主轴面前,伸出手在主轴上摸索起来,越摸越觉得心惊。

    作为一名技师,小泉次郎当然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他上手一摸,就知道,这根轴至少在机加工方面,精度丝毫不比日本原产的轴要差。他相信,中国人既然把轴搬过来了,自然是进行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的,尺度参数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

    最让他觉得惊异的,是中国人居然把那几个异型面也完美地加工出来了,他用手能够感觉出来,这绝不是用锉刀锉出来的,而是用车床和铣床切削出来的。可是,中国人明明没有五轴机床,他们怎么可能进行这样的切削加工呢?

    “小泉先生,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谢春艳逼问道。

    “我还需要再检验一下。”小泉次郎说道。

    与小泉次郎同来的,还有几位日本工人,都是小泉次郎的手下。小泉次郎吩咐他们,对汉华厂加工的主轴进行严格的检验,只要发现一点问题,就坚决地退回。对此,汉华厂的各位也是早有思想准备的,他们在厂里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好几轮检验,因此,对于日本人的再次检验,他们没有一点不安的感觉。

    在中国人众目睽睽的审视之下,日本工人们对主轴进行了全面检验,最终也没能挑出任何的毛病。一位名叫铃木信夫的工人走到小泉次郎的身边,贴着他的耳朵说了几句什么,大家看到,小泉次郎的脸明显地又黑了几分。

    “怎么样,小泉先生,你们检验完了吗?”谢春艳问道。

    小泉次郎无奈地点点头:“好吧,既然你们如此坚持,那我只好答应你们的要求吧。”

    谢春艳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她向小泉次郎微微点头说道:“多谢小泉先生,那你们现在就开始安装吧,如果来得及的话,一会我们可以安排试机,看看我们制造的轴是否合格。”

    小泉次郎的脸拉得老长,不过也没办法,只好带着他的手下开始安装。这一次,第二化肥厂引起的成套设备中,21万冰机一共是两台,其中一台已经装好了,余下的这台只缺这一根轴,轴一到,装上去就可以试机了。

    在日本安装主轴的时候,朱铁军向同来的孙长远使了个眼色,孙长远会意地走上前去,目光如隼地盯着日本人的一举一动,以免他们在安装时故意使坏。也不知道是由于有孙长远的监视,还是日本人本身比较讲究职业道德,总之,这根轴的安装过程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几个日本人拧好最后几个螺母,宣布设备已经安装就绪了。

    “好吧,现在可以试机了吗?”谢春艳问道。

    “可以了。”小泉次郎答道。

    试车开始了,所有的人都站在安全区域外,听着两台冰机发出的呜呜的轰鸣声。这种声音,对于外人来说,只是刺耳的噪音,而对于常年从事压缩机制造和安装、调试工作的这些工人和技术员们,则不亚于是一首优美的交响曲。

    “怎么样,范科长,能不能听出点名堂来,咱们的轴有问题没有?”谢春艳小声地问着范世斌。

    范世斌摇摇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出什么问题。似乎咱们的轴,噪音比他们的轴还要小一些似的。”

    “这么说,咱们的轴比他们的轴质量还好?”谢春艳问道。

    范世斌点点头:“没错,咱们毕竟是单件生产的,最后是孙长远师傅把的关,精度比日本原产的轴,只高不低。”

    “孙师傅真是太了不起了。”谢春艳对站在一旁的孙长远说道。

    孙长远摆了摆手,笑道:“谢处长夸奖了,我就是一个工人,只会这点手艺。其实,要不是小林和老胡他们会用电脑算出那些数来,光凭我们这一把子死力气,也加工不出这根轴来的。”

    林振华笑着插嘴道:“我早说了,我们拿菜刀削出来的轴,比他们拿什么五轴机床做出来的还要好。俗话说得好啊,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穿得再好,一刀撂倒。”

    谢春艳扑哧笑了出来,她对朱铁军说道:“你们这个小林,可真是幽默啊。朱厂长,你有这样优秀的一批手下,应当觉得很自豪吧?”

    朱铁军道:“小林这个人啊,好的地方呢,确实招人喜欢。可就是这张嘴,牢骚怪话太多了,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谢春艳道:“我倒是想有这样一个手下,每天听听他的牢骚怪话,也挺逗乐的。笑一笑,十年少,我还想再年轻几年呢。”

    大家正在说笑间,机器的轰鸣声忽然降了下来,过了一会,使用国产主轴的这台冰机,完全停止了工作。

    “这是怎么回事?”谢春艳吃惊地问道。

    “没事,这是日本人关了这台机器。”范世斌说道。

    此时,小泉次郎一脸严肃地走了过来,他对谢春艳说道:“谢女士,我很荣幸地通知你,使用你们自产主轴上的这台冰机,800转转速的试车已经成功了。”

    “哦,那太好了。”谢春艳说道,“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该进行1500转的试车了?”

    小泉次郎摇摇头:“不,我正要和你商量,这台冰机,我们就不进行1500转的试车了。”

    “为什么?”

    小泉道:“我这是善意的建议。贵国生产的主轴,虽然主要的形状参数都达到要求了,但在精度上,与我们原厂生产的主轴还是无法相比的。在低速的条件下,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开高速,使用这种精度不足的主轴,是很容易出现事故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只需要进行800转的试车就可以了。”

    “这怎么行?”谢春艳有些急了,“这两台设备,是按最高3000转的转速引进的,怎么能只试到800转就停下了?”

    小泉道:“使用我们原厂主轴的那台,我们会继续进行高转速的试车,但使用你们主轴的这一台,恕我冒昧,我不能进行高速试车。我建议,以后这台冰机最高就按800转速使用就行了。”

    “你……”谢春艳脸都气白了,“我不能接受你的提议。”

    “那好吧,如果谢女士坚决要进行高速试车,请你在这张单子上签字,如果因为高速试车而发生了事故,与尼宏重工无关。”小泉次郎拿着一张免责声明递到谢春艳的面前。

    翻译把这句话译成中文之后,谢春艳愣了,她也开始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由得用征询的目光看了看范世斌,等着他发话。

    没等范世斌说什么,孙长远突然走上前来,从小泉次郎的手里接过了那张免责声明,说道:“我签字行不行?”

    小泉次郎搞不清楚孙长远的身份,他迟疑地问道:“对不起,先生,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请问,你有资格在这上面签字吗?”

    孙长远道:“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我没有资格签字。不过,我有一条命,我拿命来跟你赌,行不行?”

    ————————————

    快上架了,还有两天,求各位手里的月票。橙子对月票的要求不高,1500转足够了……

    107赌命

    “赌命?什么意思?”这回轮到小泉次郎愣住了,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中国工人想怎么来赌。

    孙长远指了指那两台冰机,说道:“你刚才不是说,用你们的轴非常安全,用我们的轴非常危险吗?那好,你站到你那台冰机边上,我站到我这台冰机边上,咱们两边同时开加速。如果我们的轴出了问题,那我这条命就交代在这了。如果我们的轴没事,你们的轴不行,那么你的命也交代在这了。你敢跟我赌吗?”

    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动容了。小泉的脸上现出了尴尬,他支支吾吾地说道:“先生,这是违反操作规程的,试车的时候,操作人员不能靠近冰机。”

    试车时有这样的规定,在场的人都是知道的。虽然说在正常条件下,冰机试车不至于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但这也仅仅是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而已,万一的事情,是谁也不敢保证的。孙长远这样说,除了赌气之外,还有对自己产品的高度自信。而小泉次郎的自信,反而还不及孙长远更多。

    “小鬼子,你不是说你的轴没事吗?来,咱们就赌一个不死不休。咱们从1500转往上赌,一直赌到3000转。如果3000转的时候我还没死,那就继续加速,你们这两台设备的极限速度不是能够到5000转吗?咱们比比看,谁的轴先断。”

    孙长远一边说着,一边攥住小泉次郎的手腕,不容分说地把他拖进了设备区,来到那台日本主轴的冰机旁边。他放开小泉的手,说道:“你给我老老实实地站在这里,我也站到我的冰机边上去,谁先动一步,谁就是灰孙子。”

    孙长远的举动,让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大家都忍不住扭头去看谢春艳,想看看她的反应。毕竟小泉次郎是外国人,孙长远这样做,算不算违反了外事纪律呢?

    此时的谢春艳,却是背对着这一幕场面的。孙长远说话的声音很大,谢春艳却像是根本就没有听到,只顾嘻嘻哈哈地和朱铁军说着子女教育的话题:“老朱,听说你女儿今年考上大学了,我还没向你表示祝贺呢。”

    朱铁军也在打着哈哈:“谢处长消息很灵通啊。不过,我女儿考的只是一个中专,哪像小林的妹妹,人家考上的可是华青大学啊。”

    “哦,小林的妹妹这么厉害吗?”

    “主要还是小林比较厉害吧。”朱铁军道,“就连我家朱霞能考上中专,都是小林给辅导了一下的结果呢。”

    谢春艳装作认真的样子说道:“哎哟,我儿子今年也上高二了,要不,什么时候我也带他去找找你们小林,让他帮忙辅导辅导?”

    现场的两位领导都在装聋作哑,其他人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小泉的几名手下不敢多说什么,而所有的中国人则是带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想法,围观着站在冰机前的小泉可怜巴巴的样子。

    “开始吧!”孙长远大声地喊道,“晓东,你去管我这台机器,开1500转。”

    跟着孙长远一块来的孙晓东走到控制台前,咬了咬牙,按下了启动开关,然后推动手柄,把转速调到了1500转的位置。冰机的操作没有太多的技巧,孙晓东跟着父亲学了几年钳工,也曾去其他厂子安装过小型的冰机,因此能够熟练地进行操作。

    机器的轰鸣声再度响了起来,孙长远站在冰机旁,背着手昂然挺立,目光如挑衅一般地瞪着站在对面机器边上的小泉次郎。

    “该你们了。”林振华走到那边机器的控制台边,对站在那里的铃木信夫说道。刚才,孙长远把小泉次郎拖到冰机前的时候,铃木信夫就已经把冰机停下来了,此时,他正在犹豫着是否要像孙晓东那样启动冰机。

    “小泉君,我该怎么办?”铃木信夫向小泉次郎喊道。

    “开机吧。”小泉次郎无奈地答道。他不敢离开孙长远给他定下的这个位置,如果他这个时候走开,就相当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了。

    两边的机器都开动了,车间的地面都有些隐隐抖动。孙长远站在冰机旁边,仔细地辨别着冰机里发出的声音,他能够听出来,主轴的运行非常平稳,完全没有像小泉次郎说的那样耸人听闻。

    作为一个老工人,孙长远既有血性,也有足够的理性,他不会真的是去赌设备的安危,这不仅仅是一条人命的问题,还有十几万美元的设备呢。命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赌得起。可是,设备是国家的,如果真的出了问题,他赔不起。

    “晓东,再加一档,到1800转。”孙长远大声地吩咐道。

    孙晓东犹豫了一下,推动手柄,把转速提高了到了1800。对面的铃木信夫见状,也只好跟上,把小泉次郎身边的那台冰机转速也提高了一档。

    谢春艳已经不再装作没看见了,她紧张地向范世斌问道:“范科长,这样搞,没事吧?咱们不能光顾着赌气,真的拿国家的财产和孙师傅的生命来开玩笑。”

    范世斌道:“从冰机的状况来看,应当是没问题的。咱们的轴很过硬,不像小鬼子说的那样容易出事。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万一,孙师傅呆在那里,还是有一些危险的。”

    “那,日本人有危险吗?”谢春艳问道。

    范世斌道:“起码到目前为止,两边的危险应当是一样大的。现在就看谁的胆子大了。老孙这个人,平时脾气就暴,这一次日本人可算是惹着他了。”

    谢春艳又回头去看朱铁军,向他问道:“老朱,你看这事……”她不是孙长远的直接主管,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叫孙长远停止这种以命赌命的较量。不过,从她的内心来说,却是在为孙长远喝彩。

    朱铁军没有回答谢春艳的询问,他走到孙长远放在一旁的工具包边,在工具包里摸索了一下,拎出一个布袋子来,然后一步跨过安全线,向孙长远走去。谢春艳和范世斌没有料到朱铁军也会走进设备区,想去拉住他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朱铁军走到孙长远的身边,对他呵呵笑道:“老孙,你一个人站到这里,不觉得无聊吗?”

    孙长远有些慌了,连忙说道:“朱厂长,你不能过来,这里还是有危险的。”

    朱铁军抖了抖手里的布袋,说道:“这有什么危险的,你能呆,我怎么就不能呆?我是看你一个人在这里没意思,怎么样,咱们俩杀一盘?”

    孙长远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丝感动,他知道,朱铁军是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他,而且,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安全作为代价来支持他。

    “好,朱厂长,杀一盘就杀一盘。”孙长远豪迈地说道,“你坐那边吧。”

    朱铁军盘腿坐在地上,把布袋打开,从里面掏出一张油渍麻花的棋盘,铺在地上,然后又倒出一堆棋子,开始在棋盘上摆放起来。孙长远不擅盘腿,只是蹲在地上,也开始摆起棋来。

    朱铁军酷爱下象棋,在车间里有闲的时候,也会经常拉着会下棋的工人们较量一番。孙长远是朱铁军的棋友之一,而且朱铁军知道,孙长远的工具包里,就常年放着这样一副象棋。

    孙长远有意地让朱铁军坐在离冰机较远的一侧,自己则贴着冰机,这样,如果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他多多少少能够为朱铁军挡着一点危险。朱铁军看出了孙长远的用意,不过他也没有拒绝这番好意。毕竟,冰机出伤亡事故是比较罕见的事情,一旦出事,则不是这点保护能够解决问题的。孙长远此举,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要大得多。

    “老孙,你这棋怎么少了个卒子啊?”双方摆好棋之后,朱铁军指着孙长远那边问道。

    孙长远笑道:“别提了,上次和彭刚下棋,他输了棋不服气,摔我的棋子,把一个卒子给砸烂了。你看,我现在拿个螺母代替,不也挺好?”

    果然,在五路线上,原本应当放中卒的位置,孙长远放了一个大号的螺母。这个螺母的个头倒也真是和棋子一样大,颇有些以假乱真的效果。

    “这个东西好,彭刚想砸也砸不坏了。”朱铁军喝彩道,“怎么样,谁先走?”

    “你是厂长,你先走吧。”孙长远道。

    朱铁军道:“棋盘上无父子,更别提什么厂长了。要不,还是你先走吧,你水平比我差。”

    “谁说我水平差了?”孙长远恼了,“我先走就先走,别看你是厂长,我今天就杀你一个片甲不留。”

    ——————————————

    华丽地表示:后天就要上架了,预订大家手里的月票。

    108卒子

    一个副厂长和一个八级钳工,就这样坐在正在试车的冰机旁边,旁若无人地对杀起来了。他们脸上的表情,似乎并不是坐在一个随时有可能发生危险的设备调试现场,而是流连于鸟语花香的公园。

    “老朱这个人……唉。”谢春艳看着一切,不知如何说才好。

    林振华却有些紧张,他拉着范世斌,走到冰机的操作台前,对他说道:“范科长,我对冰机不熟悉,你千万要盯着点,万一有什么不妙,赶紧关机。”

    范世斌满头都是汗,他拼命地点着头:“小林,我知道的,我知道的,我一直在听着声音呢。”

    站在那里操作机器的孙晓东更是紧张,他的手看起来都似乎是在发抖了。他战战兢兢地问道:“林经理,范科长,等会我爸还让我加速怎么办?”

    “看看情况再说。”范世斌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到2500转,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话音刚落,那头孙长远的声音响了起来:“晓东,继续加速,直接加到2500转。”

    孙晓东抬眼看看范世斌,范世斌牙一咬,点了点头。孙晓东用颤抖的手,把手柄推到2500的位置上。

    机器的声音更大了,范世斌紧张地看着设备仪表上的各个读数,同时倾听着设备中发出的声音。他能够判断出来,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应该是不会发生事故的。

    “那个叫铃木的,你愣着干什么呢,加速,2500转!”林振华扭过头,对着铃木信夫怒吼起来。

    铃木信夫看着这场惊心动魄的赌赛,脑子里早已成了一片空白。听到林振华的吼声,他还不等翻译把话完全译过来,手就下意识地伸向了手柄,一把把转速调到了2500转。调完之后,他才想起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试机,他的上司还站在冰机边上呢。

    在设备区里,孙长远和朱铁军的棋已下到了中盘,朱铁军扭头看看对面,只见小泉次郎孤零零地站在自己那边冰机边上,身体似乎在微微地抖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冰机,似乎是打算只要听到一点不妙的声音就要拔脚逃跑。

    朱铁军呵呵一笑,对孙长远问道:“老孙,你听咱们这台冰机情况怎么样?”

    孙长远道:“绝对没问题,出不了事。”

    “现在速度是多少?”

    “2500吧。”

    “最高能到多少?”

    “最高应该能到5000,不过那就是设计的极限了。正常情况下,高速开到3000就到顶了。”

    “既然是这样,咱们还等什么,直接开到3000就行了。”朱铁军说道。

    孙长远犹豫了一下,小声提醒道:“朱厂长,速度越快就越危险。虽然我觉得我们做的轴没什么问题,可是,我不能让你担这个危险。”

    朱铁军道:“怕什么?要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我当年打仗都没死掉,还能死在这车间里?你不是说轴没问题吗,那就干脆一次性试完好了。”

    “朱厂长,你真的相信我?”

    朱铁军道:“老孙,要论下棋,你不如我。说起搞冰机,我还能不相信你?”

    “好!”孙长远叫了一声好,转回头对孙晓东喊道:“晓东,再加速,3000转!”

    “爸!”孙晓东失声地喊了出来,“范科长说,不能再加了!”

    范世斌也喊了起来:“孙师傅,不能再加了!你不替自己着想,也要替朱厂长着想吧?”

    朱铁军怒道:“老范,怕什么,你还不相信咱们工人的技术吗?听我的,加速!”

    孙长远也喊道:“晓东,还等什么,加速!”

    “爸,我不敢……”孙晓东带着哭腔喊道。

    孙长远大骂道:“投世货!你爸的技术,你还不相信吗!加速!”

    孙晓东听到父亲的骂声,知道父亲心意已决,这不是他能够改变的事情了。他一跺脚,伸出手去,把手柄推到了3000转的位置。

    3000转已经是冰机正常条件下转速的上限,机器的噪音变得刺耳起来,沉重的机身也在微微抖动,震得灰尘四起。

    孙长远抬眼看看朱铁军,朱铁军的脸上风清云淡,好像根本就没有听到身边那如狂风掠地一般的轰鸣声。他用手一指棋盘,说道:“该你了。”

    孙长远拿起那枚螺母做成的卒子,向前推了一步,说道:“拱卒!”

    安全线以外的人们都沉默了,隆隆的机器声似乎已经隐去,大家的眼睛里,只剩下朱铁军和孙长远面前那张沾满油渍的棋盘。在棋盘上,那些威风八面的车马炮,那些王侯将相们,都呆若木鸡,消失了任何的光彩,只有那一枚钢浇铁铸的小卒子,在执着地、不屈不挠地向前拱着,一步又一步,一往无前……

    “小日本,你们还在等什么!”林振华再次地向铃木信夫发出了提醒。铃木信夫抬眼看看小泉次郎,只见小泉次郎的脸变得像纸一样白,他抬起手,嘴唇哆嗦着,好半天才吐出一句话:“停车!快停车!”

    铃木信夫按下了停止按钮,冰机的声音骤然降低。见此情景,林振华心花怒放,他回头对孙晓东喊道:“晓东,停车!”

    “嗷!”安全区外的人们欢呼着冲向朱铁军和孙长远,把他们团团围定。孙长远抬头看看众人,脸上有了一些羞涩,他指了指棋盘,对朱铁军说道:“朱厂长,咱们就下到这吧?”

    朱铁军哈哈大笑起来:“好吧,就下到这,这一盘你赢了!好个老孙,一个小卒子把我的老帅给逼死了。”

    小泉次郎讷讷地走了过来,他的脸色还没有恢复正常,青一块白一块的,像是演戏的小丑一般。大家让开一个缺口,让他走到孙长远的面前。他整了整工作服,向孙长远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说道:“孙先生,请你原谅我此前的冒犯,对于你们的技术,我深表佩服。”

    翻译把他的话译给了孙长远听,孙长远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他指着自己身后的冰机说道:“小鬼子,你给我记住了,中国人做的东西,质量大大的好。”

    “是的,是的,我非常佩服你们的制造能力。”小泉乖乖地说道。

    孙长远占了上风,愉快地说道:“小鬼子,以后长点记性,别惹我们中国人。要不然,不管是打仗还是比技术,我们都能把你们打得满地找牙。”

    翻译为难地看着谢春艳,不知道是否应当把这句话译过去。

    谢春艳笑笑,对翻译说道:“你就这样译吧,说我们这位老师傅,希望他记住,要和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

    小泉次郎的锐气被彻底地挫掉了,他老老实实地在设备安装文件上签了字,说明使用的中国产主轴质量与日本原厂一致,未来如果设备出现问题,责任由尼宏重工承担。完全这一切之后,他几乎是被铃木信夫和其他几位日本工人架着离开了车间,刚才那一会站在设备旁的煎熬,已经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爸,你吓死我了。”孙晓东走到父亲面前,心有余悸地说道。

    孙长远破例没有大骂儿子,也许是刚才以命相搏的危险让他感觉到了亲情的可贵,他伸出手帮儿子拍了一下身上的灰尘,轻声说道:“投世货,我如果死了,你得好好孝敬你妈,知道吗?”

    “老朱,你刚才可是太鲁莽了。”谢春艳也这样对朱铁军说道。作为生产处的处长,她与朱铁军打交道不少,但这样的经历却是第一次。经历过一场风雨之后,大家的感情悄然地发生了质变,已经由单纯的上下级工作关系,变成了一种情投意合的朋友之交。

    朱铁军笑道:“老谢,我们帮你出了一口气,你怎么感谢我们啊?”

    “喝酒!”谢春艳不容置疑地说道,“今天晚上,我请客,八盘八碗,四特酒,管够。”

    “谢处长,超标了吧?现在中央提倡四菜一汤的。”朱铁军调侃地提醒道。

    谢春艳道:“超什么标,我自己掏钱请客,想吃多少都可以。”

    朱铁军爽朗地对众人说道:“那好,大家走吧,今天不把谢处长吃穷,咱们就不是汉华厂的人!”

    ——————————

    据说明天就上架了,是早上还是晚上……不知

    说说这几章

    《赌命》这一章,写出来之后遭到不少书友的质疑,橙子有些意外。想了想,应当是自己考虑得太理想了,没有考虑书友的感受。在这里解释一下吧。

    赌命这种方式,非常残酷,有点虐主的感觉。有些书友事先猜想,也许关键时候主角会爆发出王八之气,从技术上或者从什么地方折服了日本人,狠狠地打脸,找一种爽的感觉。最起码,应当是日本的机器出故障了,中国的机器没事,这样也能打脸。

    但橙子认为,这种情况反而是不现实的。

    当年的中国,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这是事实。明明技不如人,如果靠一个穿越者爆一些21世纪科技来虐人,又有什么意思呢?还有,日本产品的质量还是可以信任的,新机试车就出故障,这也同样是不合理。

    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凭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就是要讹你的钱,就是不认你的轴,你除了拿命去赌,还能怎么样?我理解一些读者觉得不爽的感觉,但这是现实,就像当年抗日的时候我们用血肉铸成长城,用大刀长矛去杀敌,用10条命换侵略者的一条命。

    以赌命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惨胜的情节。橙子没想制造什么爽点,只是想写一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写中国工人的自尊和抗争,也写出一种深深的无奈。

    其实,这个桥段最早的设计并没有赌命这一条,但橙子写到这里的时候,气郁于心,完全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我想,如果在现场的人是我,我会如何做?恐怕我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拿命去赌。认为这一章违和的朋友,也不妨把自己代入进去想一想,你会怎么做?去向日本人磕头求情吗?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吗?

    橙子不会写那种依红偎翠的成功人士,橙子笔下的人物,都是有情义有血性的汉子。

    如果这一章没起到这个效果,只能说是橙子太不会讲故事了,汗颜。

    然后就说操作规程的问题。橙子在设计这个情节的时候,也反复斟酌过,不便于太违和,所以在文中反复地介绍了这个赌命的含义。

    事实上,这台冰机并不会真的出事,这一点,已经通过现场谢春艳与技术科长范世斌的对话来说明了,范世斌也已跑到操作台去进行监控。即使是孙长远,也在注意倾听冰机里的动静,不会真的让冰机出事。关于这一点,书中写了好几次。

    汉华厂本来就是搞冰机的,只是功率小一些。所以汉华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对于冰机的状态并不陌生,这种赌,是有技术支撑的。

    书中写道,冰机的试机本身就要开到3000转。日本人也说了,他们那台将开到3000转,而这边这台不能开。这也就是说,如果主轴没有问题,开到3000转并不会导致设备损坏。中方要做的,只是坚持3000转试机,这并不是拿国家财产开玩笑。

    赌命一章,赌的不是设备安危,而是赌在万一条件下的人身安全。

    操作规程要求不能进入设备区,这是以防万一。规定并没有错,但在现实中,工人们也罢,干部也罢,并不一定会严格执行。就比如说,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但不系安全带就爬杆的,一点也不少。我们可以这样想,其实像孙长远这样的老师傅,身临险境去检查设备故障,并不只有这一次吧?

    有书友说,不管怎么样,都不应当提倡违反规定。橙子只能这样说,我这是小说,不是教材。警匪片里全是警察飚车追小偷的情节,这也是违反规定的,这怎么说呢?

    日本人乖乖地站着不动,是因为他把话得太满了,羞刀难入鞘。而最终他认输,则是因为这样的赌赛已经没有意义,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中国的主轴并没有问题,他是有意为难。设备开到了3000转,已经打了他的脸,他没必要再丢人了。

    21万冰机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当然,没有这样狗血。当年,某省引进化肥设备,日方一台冰机开价十几万美元,结果某厂自己试生产,愣是用机床一刀一刀地削出了许多难以加工的零件,最后以3万多人民币交货。事后,一台日产机和这台国产机同时交给一家化肥厂使用,几年后,日产机已经不行了,国产机一点毛病都没有。

    我是听父辈讲起这个故事,所以经过加工再放在此处。为了纪念父辈的功勋,21万冰机这个型号没有改变。但小说里写的主轴之类,明显不是21万冰机的事情。这中间的差异,请大家理解。如果非要搬一台21万冰机来让橙子说主轴在哪里,异型面是神马,橙子只能败退。

    最后,感谢大家的批评。

    一位书友告诉我说,大家批评这个章节,是因为爱之深,痛之切。我非常感谢大家。加上这一个说明,希望能够让大家觉得合理一些。如果大家实在觉得过不去,那橙子向大家谢罪。

    109收获大单(5000字,明天上架)

    预告:明天中午上架,明天早上应当还有一章免费章节

    上架初日,更新不少于12000字。求各位手里的保底月票。

    ——————————————————————————

    第二化肥厂当然不会让谢春艳掏钱请客,汉华厂这一次试制主轴成功,又用技术和勇气折服了日本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第二化肥厂了。厂长袁丰下令,按照谢处长八盘八碗的指示,同时贯彻中央关于四菜一汤的标准,在小食堂款待汉华厂的同行。

    八盘八碗与四菜一汤,看起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在富于创造精神的国营企业里,却能够达到完美的融合。一行人随着袁丰走进小食堂,顿时全都眼睛一亮,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了。

    只见小食堂的当中摆了一张直径两米多长的大圆桌子,桌子摆了四个大盘,中间是一个汤碗。每个大盘的直径都有二尺左右,里面摆放着各色菜肴。那个汤碗也是特别制造出来的,同样有二尺长的直径,而且居然分成了四格,每一格里装着一种汤品。这就是传说中的四菜一汤了。

    “哈哈,老袁,你们真有办法。”朱铁军哈哈笑了起来。

    袁丰半是羞涩半是得意地说道:“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说上面的领导下来了,或者兄弟单位的同志过来了,还能真让他们吃四菜一汤?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来来来,谢处长,老朱,快入席吧。还有,各位师傅,都请入席吧。今天你们都是大功臣,我代表二化的两套班子,今天晚上一定要好好地敬一敬大家的酒。”

    谢春艳道:“好,我们就借袁厂长的酒来给大家庆功!”

    大家于是闹闹哄哄地开始入席,谢春艳是办公厅领导,自然是坐在上席的,袁丰和朱铁军一左一右坐在她的两侧。再往下,就是汉华厂的各位,包括范世斌、林振华、孙长远等,孙晓东等一些徒弟一辈的工人就坐在更下首。这张桌子足够大,正好能够让大家都坐下。

    谢春艳首先代表轻化厅向汉华厂的干部职工表示了表扬和感谢,随后又端起酒,挨个地敬这次攻关中的有功人员。敬到孙长远面前时,孙长远有些怯怯地问道:“谢处长,我今天,是不是违反规定了?”

    谢春艳道:“规定倒是违反了一些,不过,我也问过范科长了,他说安全能够保证,所以我也就没拦着你们,以后下不为例。”

    “我知道,我知道。”孙长远连声说道,他不怕洋人,但多少有些怕官。谢春艳发了话,他心里就踏实了。

    谢春艳接着说道:“孙师傅,尽管你违反了规定,但今天的事情,我还是要感谢你。像这些小鬼子,就得这样整他们一下才行。孙师傅,今天如果不是你这样整他们,他们永远都会拿着我们的轴当话柄来说。”

    孙长远愤然道:“我就是看不惯他们那个鬼样子,不收拾收拾他们,他们还不知道祖宗是谁了。”

    朱铁军也端着酒走过来,对谢春艳问道:“老谢,我倒是担心,这几个鬼子会不会去告状啊。咱们这算不算违反外事纪律了?”

    谢春艳道:“他们如果敢告状,我一个人担着,你们不用担心。上次谈判回来,我把事情跟我老父亲说了一句,他当时就跟我说,别怕他们,这些小鬼子就是欠收拾。外事部门如果要闹,我让他们找我父亲说去。”

    朱铁军笑道:“呵呵,有谢老当靠山,咱们倒是真的不用怕了。”

    林振华听着他们的对话,有些不解。他悄悄地对袁丰问道:“袁厂长,听他们的这个意思,好像谢处长的父亲职位挺高的,是哪级领导啊?”

    袁丰小声道:“谢老的职位倒是没多高,好像也就是一个副军级吧。可是他资格老啊,他是当年跟过方志敏的,你想,方志敏身边的人,还剩下几个了?”

    “原来如此。”林振华点点头道,原来谢处长也是个红二代啊,怪不得底气这么足。

    酒过三巡,宾主聊了一些闲话之后,朱铁军对谢春艳说道:“老谢,这一次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给轻化厅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厅里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奖励啊?”

    谢春艳笑着反问道:“你们想要什么奖励呀,说来听听。”

    朱铁军道:“我们厂的职工住房条件很紧张啊,能不能请厅里给我们批点钱,让我们再盖两幢楼改善一下条件。我们要的也不多,有10万块钱就可以了,剩下的我们自己筹措。”

    谢春艳摇摇头:“这个厅里没法答应你们,厅里的经费也非常紧张,现在缺房子,可不止你们一个厂子。你们如果自己能够筹到钱,想盖房子,厅里是不会干涉的。”

    朱铁军道:“我们自己倒也是在攒钱,可是现在任务少,我们勉强也就能够盈亏持平,想攒出盖房子的钱,太难了。”

    谢春艳脸上露出一个讳莫如深的笑容,问道:“老朱,现在就有一个机会,不知道你们汉华厂有没有兴趣?”

    “什么机会?”朱铁军饶有兴趣地问道。

    谢春艳道:“就是二化这次引进的大化肥设备,引进价格是一套300多万美金。厅里本来准备给贵西化肥厂也引进一套,计委的钱已经批下来了。这次主轴的事情出来之后,厅里的领导改变了主意,打算利用咱们系统的力量,自己开发,自己生产,现在化工设计院那边已经表示了,他们能够完成设计。制造方面,你们有没有兴趣拿下来?”

    “300多万美金?”朱铁军瞪大了眼睛,“那还用说,我们全部拿下。”

    谢春艳问道:“你们能拿得下吗?”

    朱铁军指了指范世斌,说道:“老范,你来回答一下谢处长的问题,说说看,像这样的大化肥设备,咱们能不能拿下?”

    范世斌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我觉得我们应当能拿得下的。这套设备里的几个罐子,都是二类容器,现在我们厂的二类容器证已经拿下来了,制造方面没有问题。至于几台主机,其实技术难度最大的也不过就是冰机主轴这样的部件,经过这次攻关,我觉得我们完全能够完成这些核心部件,所以,拿下这样一套大化肥设备,没什么问题。”

    “好!”谢春艳应道,“厅里领导的意思,也是这样。这次汉华厂能够主动承担主轴的攻关,厅里领导非常满意。他们指示,如果攻关成功,那么就中止与日本尼宏重工方面关于第二套设备的谈判,把设备交给你们汉华厂来做。至于费用方面嘛……”

    “我们最多只要200万就能做下来。”范世斌迫不及待地说道。他知道,这种成套设备的利润是非常高的,他粗算了一下,把各项成本都算上,有150万人民币就足够完成这套设备了,他抢先喊出200万的报价,是存着挣出50万利润的想法的。

    “哎哟!”范世斌刚喊出一句,就觉得脚被谁猛踩了一下,疼得他惨叫起来。他扭头看看坐在身边的林振华,不解地问道:“小林,你踩我干什么?”

    “我踩你了吗?”林振华一脸无辜的样子,“范科长,我只是无法表达对你的钦佩,你竟然会抢答了。”

    “什么意思啊?”范世斌一头雾水,听不懂林振华的意思。

    林振华没有理他,而是把头转向谢春艳,笑着说道:“谢处长,你看,我们汉华厂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我们进口一套设备,要300多万美金,我们用不了这么多,范科长刚才已经说了,有200万美金就可以了,我们努力消化成本就是了。”

    “我没说……”范世斌还想申辩,他真的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