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3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是林振华明处和暗处的两套班子第一次进行联合办公,不过,两边的人都是林振华的自己人,凑到一处并不觉得生份。

    “老熊,以后我们去上海,就找你了。”褚红阳拍着熊立军的肩膀,乐呵呵地说道。熊立军过去在厂里工作的时候,与褚红阳他们的接触并不多,反而是出去做生意之后,由于中间有了林振华这根纽带,大家感觉更加亲切一些。

    “没问题,我去了以后,把上海的馆子都吃一遍,你们去了,我给你们推荐。”熊立军信心满满地说道。

    林振华道:“老熊,我可不是让你去吃喝玩乐的,建经销处的事情,头绪非常多,你恐怕忙不过来呢。”

    熊立军道:“老大,这你就没经验了。不就是卖东西吗,把征订单往各个百货公司一送,就解决问题了,人家屁颠屁颠就来拉货了。”

    林振华摇摇头道:“老熊,你可不能这样想。我让你去建经销处,不是光让你卖东西的,而是让你建渠道。卖东西和建渠道,是两码事。”

    “啥叫渠道?”

    “渠道,就是关系。卖东西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持久地卖下去。我希望你做到的,是在上海的家电销售圈子里,形成良好的人脉关系,树立起汉华实业公司的良好品牌形象。还要在上海的消费者那里培养起对汉华实业公司品牌的信任和忠诚。所有这些,都不是简单地用卖东西三个字能够表述的。”林振华振振有辞地说道。

    赵勇群不屑地反驳道:“小华,你也说得太悬了。什么信任和忠诚,你也不看看老百姓都是怎么买东西,像咱们马上要生产的电风扇,有多少就能卖出多少,有谁在乎什么品牌的。”

    褚红阳也说道:“真是这样的,我倒觉得,老熊主要就是要负责接货发货,联系好上海的货运公司之类的。至于说什么人脉,根本不用考虑,有货还怕卖不出去?”

    林振华郁闷地问道:“怎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

    “我也同意勇群和红阳的看法。”彭少哲也倒戈了。

    林振华道:“怎么说你们好呢。我们做公司,不是做一天两天,而是要做百年老店。难道中国现在这种短缺的现象会永远持续下去?我告诉你们,光是造电风扇的企业,我不完全统计了一下,咱们江南省就有十几家,如果算全国,那得有多少家?现在大家都是刚刚起步,生产能力不足,如果再发展一两年,大家都更新了设备,生产能力提高了,市场上的供求形势就会发生逆转,到那时候,大家拼的就是渠道和品牌。”

    兰武峰道:“林哥说的这个,我不太懂。不过,我也有些感觉。我们去年开始卖电子表和其他一些东西,当时丰华县城没有其他卖家,我们的生意特别好。后来,个体户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生意就不如过去好了。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东西,就是卖不出去的。像我们欣欣商店,因为做得比较早,加上林哥一直要求我们把环境整得漂亮一些,所以销售就比其他商店要好一些,这算不算林哥说的忠诚之类的。”

    “没错,正是这个意思。”林振华答道。

    熊立军道:“既然如此,林老大,你打算让我做些什么?”

    林振华道:“老熊,你的市场经验比我丰富,很多事情你看得比我透。我只跟你说一句话,服务比销售更重要,你的任务首先是服务,然后才是销售。”

    “服务比销售更重要?”熊立军不解地问道:“咱们就是卖个电风扇,还有什么服务?”

    “当然有。”林振华道,“首先一点,你要做好经销商的服务。不管是哪家商店卖我们的产品,你都要和他们搞好关系,绝对不能有傲漫的表现。不管咱们的货多紧俏,你对于采购人员都要笑脸相迎,要记住他们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记下他们的家庭住址、社会关系,在他们的老婆孩子老娘表舅过生日的时候,你要送花送贺卡。”

    “老大,你不会是开玩笑吧?”熊立军眼睛瞪得老大。

    “小华,老熊可是老实人,你这样耍他可不应该哦。”褚红阳也笑着说道。

    赵勇群很是不解:“老熊老实吗?我怎么看不出来?”

    熊立军道:“分跟谁比了,跟你比,谁都不算老实。跟咱们老大比,我还敢说自己聪明吗?”

    “这是在夸小华还是骂小华呢?”赵勇群纳闷道。

    林振华等着大家闹罢,接着说道:“老熊,我说的这个,可不是开玩笑。当然,什么样的人要拉拢结拜,还是要区分一下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这样做,要不就累死了。还有,如果不分轻重都拉关系,那么重要的客户也不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了。”

    “这个我当然明白,什么人有用,什么人没用,我老熊还是能分得清楚的。”熊立军道。

    “第二,就是要注重对消费者的服务。你要在上海建立起一个售后服务中心,在我们销售的所有电风扇里,都要夹上售后服务中心的电话。电话必须是7乘24小时服务的。”

    “啥叫7乘24小时?”众人一齐问道,都知道林振华的新概念一串一串的,谁也懒得关心这些概念的来历了,没准是林振华看的那些美国书里面写的呢?

    “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电话都必须能够接通。”

    “这没必要吧?”熊立军抗议道,“星期天总是要休息的吧。”

    林振华道:“你错了,星期天大家都在家里休息,这是开电风扇最多的时候,如果这时候电风扇坏了,得有多恶心?你在这个时候提供电话服务,哪怕只是安慰两句,顾客心里也会暖洋洋的。”

    熊立军点点头:“这倒也是,可是24小时总没必要吧,深更半夜的,谁会打电话?再说,他们上哪打去?”

    林振华道:“24小时这个,主要是写在宣传语里面,起到一个抢眼球的作用。万一就有这样的人,比如说正好在单位,有方便的电话,试着打上一个,你的客服在这种情况下也能提供服务,这是多好的广告啊?你如果觉得不方便,可以把电话放到你的客服人员床头上,睡觉归睡觉,万一有电话,必须爬起来接。”

    “客服人员就是我了。”熊立军叹气道,“我如果放部电话到床头,每天半夜响上一次,陶晖还不把我踢下床去?”

    林振华道:“这可不行,你一个人能接几个电话?我的考虑是,上海经销处,初期起码应当维持4名工作人员,2人负责电话客服,2人负责外勤维修服务。”

    “这么多人啊,那得花多少钱?”熊立军问道。

    “一个人连工资带各种开销,一个月的成本大约是100块钱吧。4个人,12个月,一年是5000块钱。”彭少哲插话道,他分管公司的行政和技术,对于这一块的计算比较敏感。

    “5000块钱倒也不算多。”熊立军踏实了,他现在也是一个小款了,而且林振华事先向他许诺过,上海经销处每销出一台电风扇,他可以提取10块钱,如果一年能卖出1万台,就是10万块钱,相比之下,区区5千块钱的人员成本,就算不上啥了。

    “这客服人员,是不是应该选女的啊?怎么也得找两个漂亮点的吧?”熊立军想通了钱的问题,紧接着就开始进入暇想了。

    林振华笑着警告道:“老熊,我可警告你啊,敢搞歪风邪气,小心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

    兰武峰听到铁拳二字,来了精神,举起拳头在熊立军面前挥了挥:“铁拳这种事情,不劳林哥了,我代劳就行。”

    熊立军伸出手拍了兰武峰的拳头一下,没把他的拳头拍开,倒把自己的手拍得生疼了。他一边吹着手上拍疼的地方,一边苦着脸说道:“两位老大,我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哪敢真的搞歪门邪道啊。你们没看陶晖得有多凶啊,我有这心,也得有这胆吧。”

    众人一齐哄笑起来,兰武峰道:“林哥,咱们说了这么久的电风扇,到底什么时候能生产出来啊?上次韩嫂还问起来呢,说咱们的电风扇如何投产了,弄几台让她卖卖。”

    汉华实业公司的几位都微笑起来,林振华学着电影里那些牛人的样子,举起手拍了拍掌,等着杨欣出来答应。谁知屋子里的女人们关着门聊得正欢,哪听得到外面的拍掌声。林振华尴尬地放下手,对着里屋大喊一声:“杨欣”

    这回有回应了,杨欣拉开门,探出一个头来,问道:“哎,怎么啦?”

    “有请咱们的睡莲牌电风扇,闪亮登场”

    113渠道建设

    113渠道建设(已更12000字,求票)

    “老熊,你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在上海站住脚,建立起汉华实业公司的上海经销处。未来我们的产品在上海的销售,就完全指望你了。”林振华这样对熊立军说道。

    这是在林振华的家里召开的一次汉华实业公司管理层扩大会议,参会的人包括林振华、褚红阳、彭少哲、赵勇群、熊立军和兰武峰。陶晖、安雁两个人也跟着一起来了,这会正呆在里屋和杨欣开着女人们的小会。陶晖是已经结婚的人,杨欣和安雁都处于待婚状态,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向陶晖请教的。

    男人们都坐在客厅里,除了林振华之外,每人手里都夹着一支烟。汉华实业公司的场地只有四亩,划出工棚、材料库、财务室啥的,就剩不出经理办公室和会议室的场地了,所以中高层领导们要开会的时候,就只能跑到林振华家里来开。现在小芳已经上大学走了,林振华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空间十分充足。

    这是林振华明处和暗处的两套班子第一次进行联合办公,不过,两边的人都是林振华的自己人,凑到一处并不觉得生份。

    “老熊,以后我们去上海,就找你了。”褚红阳拍着熊立军的肩膀,乐呵呵地说道。熊立军过去在厂里工作的时候,与褚红阳他们的接触并不多,反而是出去做生意之后,由于中间有了林振华这根纽带,大家感觉更加亲切一些。

    “没问题,我去了以后,把上海的馆子都吃一遍,你们去了,我给你们推荐。”熊立军信心满满地说道。

    林振华道:“老熊,我可不是让你去吃喝玩乐的,建经销处的事情,头绪非常多,你恐怕忙不过来呢。”

    熊立军道:“老大,这你就没经验了。不就是卖东西吗,把征订单往各个百货公司一送,就解决问题了,人家屁颠屁颠就来拉货了。”

    林振华摇摇头道:“老熊,你可不能这样想。我让你去建经销处,不是光让你卖东西的,而是让你建渠道。卖东西和建渠道,是两码事。”

    “啥叫渠道?”

    “渠道,就是关系。卖东西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持久地卖下去。我希望你做到的,是在上海的家电销售圈子里,形成良好的人脉关系,树立起汉华实业公司的良好品牌形象。还要在上海的消费者那里培养起对汉华实业公司品牌的信任和忠诚。所有这些,都不是简单地用卖东西三个字能够表述的。”林振华振振有辞地说道。

    赵勇群不屑地反驳道:“小华,你也说得太悬了。什么信任和忠诚,你也不看看老百姓都是怎么买东西,像咱们马上要生产的电风扇,有多少就能卖出多少,有谁在乎什么品牌的。”

    褚红阳也说道:“真是这样的,我倒觉得,老熊主要就是要负责接货发货,联系好上海的货运公司之类的。至于说什么人脉,根本不用考虑,有货还怕卖不出去?”

    林振华郁闷地问道:“怎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

    “我也同意勇群和红阳的看法。”彭少哲也倒戈了。

    林振华道:“怎么说你们好呢。我们做公司,不是做一天两天,而是要做百年老店。难道中国现在这种短缺的现象会永远持续下去?我告诉你们,光是造电风扇的企业,我不完全统计了一下,咱们江南省就有十几家,如果算全国,那得有多少家?现在大家都是刚刚起步,生产能力不足,如果再发展一两年,大家都更新了设备,生产能力提高了,市场上的供求形势就会发生逆转,到那时候,大家拼的就是渠道和品牌。”

    兰武峰道:“林哥说的这个,我不太懂。不过,我也有些感觉。我们去年开始卖电子表和其他一些东西,当时丰华县城没有其他卖家,我们的生意特别好。后来,个体户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生意就不如过去好了。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东西,就是卖不出去的。像我们欣欣商店,因为做得比较早,加上林哥一直要求我们把环境整得漂亮一些,所以销售就比其他商店要好一些,这算不算林哥说的忠诚之类的。”

    “没错,正是这个意思。”林振华答道。

    熊立军道:“既然如此,林老大,你打算让我做些什么?”

    林振华道:“老熊,你的市场经验比我丰富,很多事情你看得比我透。我只跟你说一句话,服务比销售更重要,你的任务首先是服务,然后才是销售。”

    “服务比销售更重要?”熊立军不解地问道:“咱们就是卖个电风扇,还有什么服务?”

    “当然有。”林振华道,“首先一点,你要做好经销商的服务。不管是哪家商店卖我们的产品,你都要和他们搞好关系,绝对不能有傲漫的表现。不管咱们的货多紧俏,你对于采购人员都要笑脸相迎,要记住他们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记下他们的家庭住址、社会关系,在他们的老婆孩子老娘表舅过生日的时候,你要送花送贺卡。”

    “老大,你不会是开玩笑吧?”熊立军眼睛瞪得老大。

    “小华,老熊可是老实人,你这样耍他可不应该哦。”褚红阳也笑着说道。

    赵勇群很是不解:“老熊老实吗?我怎么看不出来?”

    熊立军道:“分跟谁比了,跟你比,谁都不算老实。跟咱们老大比,我还敢说自己聪明吗?”

    “这是在夸小华还是骂小华呢?”赵勇群纳闷道。

    林振华等着大家闹罢,接着说道:“老熊,我说的这个,可不是开玩笑。当然,什么样的人要拉拢结拜,还是要区分一下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这样做,要不就累死了。还有,如果不分轻重都拉关系,那么重要的客户也不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了。”

    “这个我当然明白,什么人有用,什么人没用,我老熊还是能分得清楚的。”熊立军道。

    “第二,就是要注重对消费者的服务。你要在上海建立起一个售后服务中心,在我们销售的所有电风扇里,都要夹上售后服务中心的电话。电话必须是7乘24小时服务的。”

    “啥叫7乘24小时?”众人一齐问道,都知道林振华的新概念一串一串的,谁也懒得关心这些概念的来历了,没准是林振华看的那些美国书里面写的呢?

    “就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电话都必须能够接通。”

    “这没必要吧?”熊立军抗议道,“星期天总是要休息的吧。”

    林振华道:“你错了,星期天大家都在家里休息,这是开电风扇最多的时候,如果这时候电风扇坏了,得有多恶心?你在这个时候提供电话服务,哪怕只是安慰两句,顾客心里也会暖洋洋的。”

    熊立军点点头:“这倒也是,可是24小时总没必要吧,深更半夜的,谁会打电话?再说,他们上哪打去?”

    林振华道:“24小时这个,主要是写在宣传语里面,起到一个抢眼球的作用。万一就有这样的人,比如说正好在单位,有方便的电话,试着打上一个,你的客服在这种情况下也能提供服务,这是多好的广告啊?你如果觉得不方便,可以把电话放到你的客服人员床头上,睡觉归睡觉,万一有电话,必须爬起来接。”

    “客服人员就是我了。”熊立军叹气道,“我如果放部电话到床头,每天半夜响上一次,陶晖还不把我踢下床去?”

    林振华道:“这可不行,你一个人能接几个电话?我的考虑是,上海经销处,初期起码应当维持4名工作人员,2人负责电话客服,2人负责外勤维修服务。”

    “这么多人啊,那得花多少钱?”熊立军问道。

    “一个人连工资带各种开销,一个月的成本大约是100块钱吧。4个人,12个月,一年是5000块钱。”彭少哲插话道,他分管公司的行政和技术,对于这一块的计算比较敏感。

    “5000块钱倒也不算多。”熊立军踏实了,他现在也是一个小款了,而且林振华事先向他许诺过,上海经销处每销出一台电风扇,他可以提取10块钱,如果一年能卖出1万台,就是10万块钱,相比之下,区区5千块钱的人员成本,就算不上啥了。

    “这客服人员,是不是应该选女的啊?怎么也得找两个漂亮点的吧?”熊立军想通了钱的问题,紧接着就开始进入暇想了。

    林振华笑着警告道:“老熊,我可警告你啊,敢搞歪风邪气,小心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

    兰武峰听到铁拳二字,来了精神,举起拳头在熊立军面前挥了挥:“铁拳这种事情,不劳林哥了,我代劳就行。”

    熊立军伸出手拍了兰武峰的拳头一下,没把他的拳头拍开,倒把自己的手拍得生疼了。他一边吹着手上拍疼的地方,一边苦着脸说道:“两位老大,我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哪敢真的搞歪门邪道啊。你们没看陶晖得有多凶啊,我有这心,也得有这胆吧。”

    众人一齐哄笑起来,兰武峰道:“林哥,咱们说了这么久的电风扇,到底什么时候能生产出来啊?上次韩嫂还问起来呢,说咱们的电风扇如何投产了,弄几台让她卖卖。”

    汉华实业公司的几位都微笑起来,林振华学着电影里那些牛人的样子,举起手拍了拍掌,等着杨欣出来答应。谁知屋子里的女人们关着门聊得正欢,哪听得到外面的拍掌声。林振华尴尬地放下手,对着里屋大喊一声:“杨欣”

    这回有回应了,杨欣拉开门,探出一个头来,问道:“哎,怎么啦?”

    “有请咱们的睡莲牌电风扇,闪亮登场”

    114睡莲牌

    114睡莲牌

    “梆梆梆梆——”

    林振华在嘴里打着节拍,与杨欣一起,从妹妹小芳的屋子里搬出了一台还散发着油漆清香的电风扇,摆在客厅的小桌子上。

    “各位请看,这就是汉华实业公司隆重推出的睡莲牌台式电风扇。睡莲电扇,让您在炎热的夏夜清凉入睡”

    睡莲这个牌子,在林振华听来,实在是有些恶俗。可是汉华实业公司的众人都说好,于是林振华也就认了。也许当年的人就是这样的品味,有些时候还真不能拿后世的标准来衡量。

    汉华实业公司的各位都是见过这台电风扇的,不过,能够拿出来在外人面前展示一下,大家还是觉得非常自豪。赵勇群拉过电风扇背后的电源线,把它插在墙上的插座上。杨欣轻轻一揿风扇底座上的琴键式开关,风扇的叶片轻盈地转动起来,机头沿着水平方向缓缓地来回摇动着,把一股清风吹向客厅的每一个角落。

    尽管时下已经是夏末秋初,酷暑已经过去,但整个客厅里的人还是觉得这阵清风吹在身上的感觉是那样地舒畅。

    陶晖和安雁也都从里屋跑出来了,凑在跟前仔细察看这台电风扇。

    这是一台充满了现代设计理念的风扇,它一扫时下市场上的电风扇常见的那种厚实风格,显得精致纤巧,独具一格。

    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电风扇底座都是一个大方盒子,而这台电风扇,底座却是半圆形的,大小和厚度都只有普通风扇的一半左右。风扇的支架是两根细长的钢管,电线显然是从钢管中间通过去的。

    风扇的机头里装的是马达,这是无法缩小的部件。但设计者巧妙地在机头的两侧各装了一盏发光二极管的小夜灯,外面罩着一小片彩色的有机玻璃。最让觉得神奇的是,这两盏小夜灯的亮度居然是不断变化的,从明到灭,再从灭到明,正好符合一个人睡眠时呼吸的频率,让人看着就有一种安宁的感觉。

    “太漂亮了”陶晖大惊小怪地喊起来,她拉着熊立军的胳膊,用力地甩着,说道:“立军,我要一个这样的电风扇,摆在卧室里,多好看啊睡觉都觉得香。”

    熊立军道:“不会吧,咱们家不是有电风扇了吗?还是上海产的呢。”

    “丑死了”陶晖不容分说地否定道,“傻大黑粗的样子,颜色也俗气死了。我就要振华他们生产的这种。”

    你真是我妈呀熊立军腹诽道。结婚时候买的那个电风扇,可是市面上价格最贵的,整整250块钱,够买2个一般品牌的电风扇了。记得当时陶晖对那个电风扇的评语是:漂亮、大气、气派……以下略去N多字了。

    “雁子,你觉得这个风扇漂亮吗?”兰武峰见那两口子在打情骂俏,生怕冷落了自己的女友,连忙拉着安雁问道。

    安雁点点头:“我和陶晖的看法是一样的,这个电风扇真的很漂亮,我估计像我一样的女孩子都会喜欢的。对了,杨欣,你觉得呢?”

    杨欣微笑不语,赵勇群替她答道:“杨欣当然会说好看了,这个风扇完全就是她给设计出来的嘛。”

    “才不是呢,我只是提了点意见而已。”杨欣红着脸说道。

    彭少哲道:“嗯,我证明,杨欣真的只是提了一点意见。我们和卫老师折腾了一个月,好不容易设计出一个图纸,杨欣看完了就说了一句话,不,是一个字。对不对,杨欣。”

    杨欣道:“是又怎么样?我就说了一个字,说它丑。你们几个都是男的,根本就不懂得女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东西。我让你们把底座和支架都改得小一点,细一点,有错吗?”

    杨欣不是那种霸道的女孩子,不过,在林振华的这些小兄弟们面前,她还是可以耍一耍小脾气的。在这四个人中,林振华是唯一已经有了女友的,褚红阳等人至今仍然是光棍。光棍们对于自家兄弟的女友,一般都会百倍呵护,这就宠得杨欣可以随时发飚了。

    当然了,杨欣平常主要的工作并不是发飚,而是帮这伙小兄弟们做好吃的饭菜,偶尔还帮他们洗洗衣服啥的。建立威信不光要靠地位,更要靠日常对他人的关心。

    彭少哲听到杨欣这样一通反驳,连忙告饶:“没错没错,杨欣,我又没说你说错了。可是,就为了实现你说的小一点、细一点的要求,我和勇群,还有卫老师,可是费尽了心机啊。你看,现在这个底座,里面是铸铁的,要不,这么小的座子哪撑得起整个机子。还有这个支架,用的都是细钢管,这都是成本啊。”

    当初设计这个电风扇的时候,林振华是把工作交给彭少哲等人的,这些人对于工业技术有足够的了解,但美感方面,完全是白痴。电扇设计出来之后,外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台起重机,透着那么敦厚、结实。设计图拿到林振华手里时,没等他提出意见,杨欣先跳了起来,坚决反对,说没有哪一家的女人会这样的电器。

    林振华顿时悟出自己所托非人,连忙请了一群女人参与设计,其中包括了杨欣、毕敏、罗咏梅等等,甚至还有卫景文的老伴。于是,女人们开始评头论足,男人们则苦哈哈地跟在后面讨论生产工艺。反复折腾了一个多月,最后这台风扇才算定型。

    “我喜欢这两个灯,一明一灭的,看着真舒服。”安雁说道。

    林振华道:“这个,叫作呼吸灯。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按着它的频率做深呼吸,一小会工夫就能睡着了。你别看就这么一明一灭,这可是卫老师琢磨了很久才实现的哦。”

    “真有这么神吗?”陶晖问道,“要不,我把这台拿回去,晚上试试?我平时就爱失眠。”

    众人一齐向她投去一个鄙视的眼神,陶晖连忙补充道:“不是啦,我会让立军付钱的嘛,按市场价,不按出厂价,好不好?”

    众人都笑了起来,陶晖这个人,有点市俗气,也有点乍乍乎乎的,但倒也不至于让人讨厌。在场的都是属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的人,至少目前还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年轻女孩子有些爱慕虚荣,喜欢一惊一乍,都是大家能够容忍的,谁也不会跟陶晖计较什么。

    林振华说道:“小陶,你如果喜欢,把这个拿走就是了,这是我们试制的产品,库房里还有十几台呢。至于钱嘛,让老熊出就是了。”

    “这个现在卖多少钱啊?”熊立军问道,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买不起,而是在评估市场上的销售状况。

    林振华道:“市场价248,怎么样?”

    “这么便宜啊”陶晖跳起来,“立军,比咱们买的那个还便宜呢。”

    熊立军也皱了皱眉:“振华,这个价钱,应当还能再定得高一点吧。你看,咱们有这个什么呼吸灯,也算是现代化产品了,真想买的,根本不在乎多花几十块钱。”

    林振华道:“这个价格,也是考虑了很长时间的。像你老熊一样先富起来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咱们汉华实业公司毕竟是江南省的企业,要想打进上海市场,让上海老百姓接受,很不容易。定这样一个价位,比上海那个牌子低两块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其实,林振华最初考虑的定价,比这个数要低得多。在他穿越前的那个年代,电风扇和白菜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于有些打着“有机蔬菜”标签的白菜,卖得比电风扇还贵。林振华参考时下市场里白菜的价格,给这台睡莲电风扇定了一个80块钱的售价,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不料想,这个价钱刚说出来,就遭到了一通猛批。

    在那个年代里,电器全都属于奢侈品,即使是技术如此简单的电风扇,市场上的售价也十分可观,基本上都在100元以上。汉华实业公司出产的这台,设计上独具匠心,还有看起来颇为科幻的呼吸灯,标个200以上的高价,完全没有问题。

    林振华在市场上做了一番调研,考察了各种品牌电风扇的售价,又对比了一下自己的电风扇所具有的优点,这才最终确定了248元的价格。细算一下中间的利润,林振华乐得若干天都没有睡好。

    赵勇群与林振华一样,最初对于这台电风扇的价格也是估计得比较低的。现在听到熊立军这样说,便回答道:“老熊,你也别太贪心了,这个价钱也不算低了。就这个风扇,其实用不了多少材料,整个造价,我和少哲核过了,最多就是……哼哼。”

    说到这的时候,他没再说下去,因为他想起熊立军等人算是汉华实业公司的外人,他不知道在他们面前透出底价是否合适。

    “造价是多少嘛”陶晖问道,她可没觉得自己是外人:“怎么不说了。”

    “保密。”赵勇群道。

    陶晖挥着粉拳威胁道:“死群子你还敢在嫂子面前保密。”

    “死裙子?”林振华一脸郁闷,“小陶,这算什么称呼。”

    陶晖解释道:“他不是叫赵勇群吗,你看,咱们这里有峰子、雁子,还不管他叫群子。”

    “原来是这么个裙子。”林振华呵呵笑起来,他看看熊立军,说道:“其实这个也不保密,算上工人的工资在内,一台电风扇的成本,不会超过100块钱。我们定的出厂价是180块,余下68块钱就是给销售渠道挣的。”

    “那应该足够了。”熊立军道,他在脑子里大致地核算了一下,刨去运费、仓储、商店的毛利等,他按180元的出厂价从汉华实业公司这里接货,一台电风扇应当能够挣到20块钱的样子。这样好的风扇,如果定248元的价格,应当能够打动相当一批人的。

    在当年,有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老百姓依然非常穷,国家几次提高职工工资,在农村也实行了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政策,但总的来说,百姓的收入还是非常低的,一般的工人工资也就是五六十块钱,机关干部甚至比这还要低。

    据统计资料显示,1981年底,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是524亿元,平均每人的存款是52元。按这个水平算,一个五口之家如果要买下一台这样的电风扇,就需要掏空全部的银行存款。

    但另一方面,市场上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却非常火爆,传统的老三件自不必说了,社会上又出现了新三件的说法。这个新三件的定义从来都没有明确过,早期似乎是电风扇、洗衣机和彩电,随后又加入了电冰箱、空调、音响、摩托车等等。终于有一天,人们对于这种“三件”的定义已经失去了兴趣,因为家里的电器,早已是十件八件了。

    在早一点的年份里,耐用消费品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那时候,商场里有什么就能够卖出什么,甚至于一些次品都会被抢购一空。人们好像还真的不太在乎买到的电器是不是次品,有些洗衣机里面的电线由于虚焊而脱落了,消费者就自己拆开后盖,弄个电烙铁给焊上,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别扭。当年的中国男人,个个都是优秀的钳工、电工、木工、管道工、泥瓦匠,谁如果不会补个自行车胎之类的,走街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再往后一点,形势就发生了变化。市场供给增加了,人们的眼界也提高了。买家电要看个牌子,还要听听口碑,看看外观,问问性能等等。一些进口家电的价格比国产家电贵出一半,但仍然是众人争抢的对象。正如熊立军所说,真正想买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几十块钱,尤其是像他这样刚结婚的小年轻,为了追求时尚,那是不惜满处找七大姑八大姨去借钱的。

    这个风气也一直遗留到了今天,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满处借钱为的是买房。

    从借钱买电风扇,到借钱买房,仅仅过了30年时间。

    “看到这个,我就有信心了。老大,你放心吧,上海市场就交给我了。”熊立军拍着胸脯保证道。

    115生产繁忙

    115生产繁忙

    (感谢大家让本书进入了新书月票榜,继续求月票,求稳定现有位置,进军前五,今日更新12000字)

    生产电风扇这件事情,林振华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了。他不是一个莽撞的人,很多事情都会在脑子里考虑良久,方才付诸行动。在承包劳动服务公司之初,他没有推出这项产品,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则整个公司的资金不足,很难有足够的投入来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其二是公司职工对他的信任感不够,万一电风扇的销售出现一些周折,就有可能会使他在公司权威扫地,再也无法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第三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公司的产权关系还没有理顺,他如果把电风扇的业务做得非常红火,说不定就会有人伸手来摘桃子,届时他连一点拒绝的权力都没有。

    一年多时间过去,形势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前期那些小打小闹的业务,给林振华带来了空前的地位。现在,整个汉华实业公司的职工们,对于林振华都产生了一种近乎崇拜的感觉,这使得他无论要推行一项什么新的计划,都变得更加容易。

    汉华实业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最终去掉了林振华的心病。尽管在目前的政策下,汉华实业公司的这种股份制改革还必须挂上羊头来卖狗肉,但林振华知道,几年之后,这种制度就能够见光了。那时候,他只要拿出自己的股权证明,就可以独立自主地运营这家公司。

    从那时候起,林振华就正式开始着手筹划生产耐用消费品的事情,经过反复权衡之后,他最终选定了电风扇作为业务的突破口。

    电风扇这种商品,在制作工艺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整台机子不外乎就是底座、支架、机头、转叶、风罩和内部的一个简单电路而已。所有这些,相对于汉华机械厂的技术水平来说,实在就是小菜一碟,林振华有充分的信心把它做好。

    与汉华机械厂传统上生产的冰机、真空泵等产品不同,电风扇是一种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汉华机械厂生产冰机这类产品,多数时候都是单件生产,偶尔需要同时生产三五台,也就算是到顶了。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其质量管理要求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完全不同。

    简单地说,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来说,生产过程中哪怕是节省下一个动作,其带来的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与此同时,如果有一个生产环节不够严格,那么在数以万次的生产中,就一定会出现差错,带来产品质量上的问题。

    在当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已经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来了,各家企业都成立了所谓QC小组,学习日本的质量管理理论。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都流于形式,充其量是学了个皮毛,把最容易做的一些方面给做到了,稍微麻烦一点的东西就放弃了。

    在林振华穿越前的那个时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已经发展得比80年代要成熟得多,诸如ISO9000之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林振华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研究生,对这个方面自然也是接触得比较多的,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后世的观念与当时的客观条件结合起来,设计出一套最佳的质量控制流程。

    流程的细节,倒也不必多说了,倒是那些培训、应知应会、质检标准等等东西,把大家弄得眼花缭乱的。不过,林振华放出话来,培训不合格的,一概不能上生产线,只能作为辅助工种,拿最低一档的工资。

    仅此一句话,就足以让那些自小就不爱读书的大姑娘小伙子们胆战心惊了。当年,父母拿着竹篾子暴打都没能让他们学会认真看书,林振华一句话,就让他们屁颠屁颠地复习功课去了。没办法,到时候林经理拿出卷子来,考不及格的人,就只能去当搬运工,又脏又累且不说了,关键是收入受影响啊。

    林经理倒是说过,当搬运工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他自己就亲自当过搬运工,可是,这种光荣的事情,似乎没有哪个青工有兴趣去试一试的。

    硬件方面的事情,也需要林振华操心。为了加工电风扇的各个部件,林振华拿出公司这一年多来形成的积蓄,加上自己从欣欣商店拿到的分红,采购了一批机床。

    其中,有一台200吨压力的冲床,还是从常红厂的严元和那里买来的。那是常红厂淘汰下来的一台设备,还有一些故障。林振华差不多是以买废铁的价格把这台冲床买回来,又请金工车间和机修车间的几位老师傅联合会诊,好好拾掇了一通,最后,这台冲床就变得像新床子一样好用了,风扇的叶片就得靠这台冲床冲压出来。

    除了通用设备之外,生产电风扇还需要一些专用的工具。林振华把整个生产流程在脑子模拟了一遍,然后自己动手,画了一些图纸,同样交给金工车间,帮忙制作出来。这就是随身带着机械厂的好处了,要造几件工具,根本就不用麻烦别人,自己厂子里就给解决了。

    汉华实业公司的工棚也已经进行了改造,按照流水线的原理,划分出若干个区域。真实的流水线现在还没法建立起来,光是地方就不够大。汉华厂的空间也有限,要想再找出更大的场地也不容易了,只能先这样将就着。

    也不知道是林振华拍马屁起了作用,还是谢春艳真的很关心汉华实业公司的发展。从新宜县回来之后没多久,林振华就接到了轻化厅的正式批复,同意汉华实业公司生产电风扇,列入轻化厅的生产计划,第一期先供应1万套电风扇的原材料,后期视生产情况和市场情况再行安排。

    原材料一到位,整个公司就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在此前,林振华已经利用一些已有材料,进行过试生产,完成了对整个流程的磨合。现在可以开始批量制造了。工人们挥汗如雨,在各自的工作位置上做着加工和装配的工作。几名搬运工推着小车,一路小跑着,运送着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嗬,好热闹的生产场面啊。”朱铁军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视察,见到车间里热火朝天的场面,也不禁赞叹起来。

    随着朱铁军前来视察的孔海江说道:“小林,你这个生产过程,很像那个美国电影,叫什么来着?就是有个小胡子工人的那个。”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吧?”林振华笑着提示道,前些天厂里曾经放过这部电影,所以他有些印象。

    “对,就是《摩登时代》,小林,你这是不是有点四个现代化的样子了?”

    林振华大摇其头:“老孔,?(: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