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可不行。”朱铁军说道,“小林,你们现在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我们那时候生好几个孩子,谁也不当一回事。你们现在都是只生一个,这个时候你不在杨欣身边,她会有意见的。非洲那边,实在不行就我去吧。”
“老爷子,你可不能去。你这么大岁数了,万一闪着腰啥的,别说阿姨跟我急眼,恐怕老胡也不答应吧?”林振华笑着说道。随着朱铁军的年龄越来越大,林振华是把他当成老小孩了。
被林振华点了名的,是集团规划运营部的部长胡妫,他现在是朱铁军的乘龙快婿。听到林振华的话,他也劝道:“爸,您还是别去了,非洲那边生活条件太恶劣,您老的身体也不太好,去了不太方便。再说,您现在还担任着江实电那边的党委书记,也有一摊子事离不开您呢。”
朱铁军嘀咕道:“我还没去过非洲呢,我也想去看看,再过几年,就真的走不动了。至于说生活条件艰苦什么的,我还真不信了。咱们公司的工程队,不也在那呆得好好的吗?”
话虽这样说,但他还是不再坚持了,他指了指项哲,说道:“要不,就让小项去吧。小项头脑很清楚,应当能把这件事处理好的。小林还是在家里陪着杨欣吧,女同志生孩子,一辈子就这么一回,你不在身边也不好。”
“再说,你这一段时间也忙得太厉害了,趁着杨欣休产假的时候,你也休一个月产假吧,好好养养。”谢春艳也呵呵笑着说道。
“也罢,那就让韦处长陪老项一起去吧。”林振华让步了,他也觉得在老婆生孩子的时候,他还是陪在她的身边为好。他向项哲和韦东齐交代道:“锡雅部落这边的情况比较复杂,前期兰武峰一直在那边,你们去了之后……”
林振华的话还没说完,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集团秘书王均贤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喊道:“林经理,不好了,非洲急电”
“出了什么事?”林振华腾地站了起来。
“是兰经理来的电话,他说咱们的人被当地部落劫持了”
一听此言,会议室里所有的人脸色都变了。林振华二话不说,跟着王均贤就向办公室跑去,电话是打到他办公室的,他必须要亲自去问个究竟。
其余的人也不可能再坐着了,大家纷纷跟在林振华的身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王均贤把电话听筒递给林振华,林振华接着听筒,说道:“喂,我是林振华,那边是哪位?”
“林哥,我是峰子。”对面说话的正是兰武峰。
“峰子,出什么事情了?有没有伤亡?”林振华急切地问道。
兰武峰答道:“目前还没有伤亡,但我们有七个人被旁边一个叫沃赫尼的部落劫持了,我们现在正在想办法营救。还有,林哥,你放心,我们已经和对方取得了初步的联系,对方说他们不会伤害我们的人。”
听说没有人员伤亡,林振华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他把这个情况简单地向站在他身边的谢春艳、朱铁军等人通报了一下,让大家也平静一点。然后,他接着对电话里问道:“峰子,你详细说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兰武峰在电话的那一头做了个深呼吸,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得稍微平缓一点,然后说道:
“林哥,是这样的。自从我们的工程开工以来,一直都有一些其他部落的人在周围观望。锡雅部落这边的人和他们协调过很多次,还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冲突。最近,咱们的厂子已经建起来了,关注这个项目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还出现了美国人、英国人,还有古巴人的影子。
我们不敢懈怠。我带着我们的雇佣兵在锡雅部落民兵的配合下,加强了对周围的警戒,把厂区防守得密不透风。可是,我们从海边运送物资进来的交通线非常长,要通过很多个部落的领地。我们虽然派出了部队进行沿途保护,但力量有限,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今天,我们的一个车队从埃塞俄比亚接了两台电机回来,在通过沃赫尼部落的时候,遇到了一股武装力量的拦截。他们的人手非常多,我们的人怕冲突起来会出现伤亡,就把装备车扔下了,所有的人员分乘几辆皮卡车突围。结果,有一辆皮卡的车轮被他们的人打爆了,车上的七个人落入了他们的手里。”
“真该死”林振华忍不住抱怨了一声。
“林哥,我该死。”兰武峰自责地说道,“林哥,你把这么大的事交给我,让我给办砸了。”
“峰子,我不是说你。”林振华连忙解释,“峰子,这事不怪你,只怪我事先没有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对了,峰子,现在你们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孔经理和曹经理知道这件事吗?”
林振华说的孔经理和曹经理,是此次锡雅炼油厂项目的正副项目经理孔海江和曹文强,他们都是从项目开始就一直在那里负责的。
兰武峰答道:“他们两个人就在我身边,我们正在讨论对策。事情发生以后,我带着人去了一趟沃赫尼部落,见到了他们的首领奥里。他向我表示,说他们不会伤害中国人,但是,他们要和我们这边的负责人谈判。”
“你们现在打算怎么做?”林振华继续问道。
兰武峰道:“我们现在有点为难。以我们的实力,如果要硬打,沃赫尼部落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我们现在有人质在他们手上,如果打起来,我担心他们会伤害人质。现在我们也是举棋不定。”
“不能打。”林振华吩咐道,“这样吧,你们和沃赫尼部落联系一下,让他们务必保护好我们人员的安全。我马上就到非洲去,一切事情等我去了之后再说。”
380挺身而出
380挺身而出
接完兰武峰的电话,集团办公会议只能重新开始了,这一回,讨论的主题不再是由谁去出席点火仪式,而是由谁去处理这次的劫持人质危机。
“只能是我去。”林振华平静地说道。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刚穿越过来时候那个青涩模样,这么多年在风口浪尖上弄潮,他的心智已经非常成熟了。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他甚至表现得比谢春艳、朱铁军这些老干部还要平静。
林振华的平静是有另一番缘由的,在80年代,类似于这样的海外人员被劫持事件并不多见,所以大家对此有些束手无策,也不知道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到21世纪,由于中国在海外的企业、劳务合作项目等不断增加,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许多次。林振华记得,类似于这样的劫持事件一般都能够得到和平解决的,尤其是在非洲大陆,中国人的形象远远好于西方列强,人质受到伤害的情况并不多见。
有了这样的一个认识,林振华的心态自然要比其他人更平和。不过,过去他所听说过的事情,都是来自于报纸、电视或者网络,而这一回,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他身边的,被劫持的那些工人,就是他自己的职工,这就让他无法非常淡定了。
“振华,咱们不是说好了吗?杨欣也快要生了……”项哲还想坚持一下。
林振华摆摆手道:“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只能是我去处理。第一,我和锡雅部落的人比较熟悉,去了以后更容易沟通,这件事情肯定离不开非洲本地人参与的。第二,我和兰武峰也比较熟悉,如果要协调缅甸这边的武装力量,我比你更有发言权。第三,锡雅部落的项目,是我强行推动的,现在出了事,理当由我负责。如果最后上级机关要处理当事人,我是首当其冲的。”
项哲道:“可是,你家里的情况……”
林振华道:“杨欣是通情达理的人。咱们的工人被歹徒劫持了,现在生命都有危险,我如果不顾他们而留在家里侍候老婆坐月子,别人会怎么想?”
项哲无语了,他是一个书生,对于这样的事情倒真的没什么经验。他自讨如果自己过去,出点主意也许是能够做的,但要说杀伐决断,甚至与对方刀兵相见,自己恐怕做不到。林振华不管怎么说也是部队里出来的,在战场上见过血,处理这种事情,会比自己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MBA,项哲对所有的事情都习惯于从理性上去分析,而不是感情用事。在这个时候感情用事,是对工人生命的不负责任,项哲不会这样做。汉华重工的管理层风气很好,相互之间没有什么隔阂,所以也不需要什么客套,是与否,大家只要想明白了,就不会再纠缠了。
“小林,这件事可能还真的只能是你亲自去了。”朱铁军默想了一下,也觉得林振华所说有理,便发言道:“这样吧,我跟你一起去。”
“朱厂长,你就不必去了,我想我应当能够处理得好这件事的。”林振华说道。
朱铁军道:“小林,你不要不服气,要论处理危机,我比你有经验。我跟你一起去,可以给你出点主意。如果万一要和对方动武,论战场指挥,你能比我强吗?”
解放军的团长,亲自去指挥围剿一个非洲部落,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吧?林振华在心里暗自嘀咕道。
谢春艳也插话道:“老朱说得对,小林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事情不一定考虑得像老同志这样细致。这样吧,老朱就辛苦一趟,陪着小林一起过去。不过,老朱,我也事先提醒你一下,你坐镇在后面指挥就好了,冲锋陷阵这样的事情,你就别上了。”
“要不,还是我去吧。”岑右军说道,“朱厂长岁数大了,这样奔波受不了。要说打仗,我也有经验。”
林振华看了看岑右军,摇摇头道:“老岑,你的腿不行,怎么能让你去?”
“嗨”岑右军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假腿,叹了口气。他在战场上丢了一条腿,现在用假腿应付日常的工作没问题,真要打仗或者行军,这条腿就不得劲了。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残疾人,肯定是不会让他去处理这种事件的,他如果非要坚持,除了浪费大家的时间之外,也没什么别的意义。
“排长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林振华道,“咱们把公司里的老兵组织起来,建立一支应急突击队,一块带到非洲去吧。如果万一真要动手,这些人都是能打的。”
说起这些老兵,还真和岑右军有点关系。当年岑右军把永禾农机厂迁到浔阳来,成立汉华机床公司的时候,曾向林振华提过一个请求,说能不能把过去部队里退伍的老兵招募到公司来工作,因为有些老兵退伍回乡之后,生活比较窘迫。林振华对于这样的请求当然是不会拒绝的,结果岑右军便招进来几十名过去侦察连里的退伍兵,这些人和林振华一样,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
除了岑右军招来的这些退伍兵之外,汉华公司历年也都会接收一些退伍、转业军人,其中也不乏军事素质良好的精兵,他们的情况,都在岑右军的掌握之中。
在非洲那边,现在有兰武峰带领的一支缅甸雇佣军,除了军官是中国知青之外,士兵都是缅甸当地人。据兰武峰说,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但从林振华看来,这种雇佣军的战斗力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解放军比。万一遇到危急时刻,这些拿钱打仗的家伙掉链子了,可就麻烦了。
带上一支自己能够控制,而且关键时候不会掉链子的部队,林振华才有底气。
“可以,带上一些人,他们想打,咱们就把他们打服。”朱铁军肯定地说道。老爷子现在有些意兴遄飞的意思,好不容易逮着一次能够带兵打仗的机会了。虽然他知道,这场仗十有八九是打不起来的,但带一群铁血汉子去非洲逛逛,也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啊。
“武器方面没问题,兰武峰他们有武器,我们一去就能够武装起来。”林振华补充道。
“软硬两手吧,政治解决为主,军事威胁为辅。”从省经委派来的总经理苏宝成说道,他也是个转业军人出身,过去是在部队里当政工干部的,很有一些斗争经验。
“能不打,尽量不要打。”谢春艳提醒道,“一旦打起来,咱们有人员伤亡不说,国际影响也非常恶劣,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大家从最初的震惊之中逐渐平静下来之后,头脑也就逐渐清晰了。他们开始认识到,也许事情并不那么糟糕,既然对方还愿意谈判,那就有周旋的余地,大不了破财免灾,给对方付点钱,把人赎出来,也就这样了。
大政方针就这样定下了,余下的还有许多细节要处理,众人便分头忙碌起来。
首先一件事,是要向轻化厅写一个情况通报。海外工人被劫持,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轻化厅也扛不住,它还得一级一级地向上报,最终这件事是要提交到中央去的。汉华重工是派遣工人的单位,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肯定要全程参与。汉华重工可以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案,但最终是否按这个方案处理,决定权并不在于汉华,而在中央。
被劫持工人的家属也需要进行安抚,这件事情就由谢春艳来负责了。她带着工会的干部,逐家逐户地去走访了这7位工人的家属,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又向他们承诺公司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他们亲人的安全。
家属们听到消息,全都如五雷轰顶一般,哭得死去活来,这也是难免的事情。不过,谢春艳告诉他们,说非洲传来的消息称,劫持者已经表示不会与中国人为难,人质目前还是安全的,这又让大家稍稍有了一些希望。
听说朱铁军和林振华将奔赴非洲去处理此事,家属们开始有些感动了。林振华的妻子马上要分娩,朱铁军是奔六的人,他们亲自赶到非洲去,说明领导对工人是非常关心的。至于说自己的亲人遭此危难,这也只能算是意外嘛,当初去非洲的时候,公司不也说过会有风险的吗?
当年的人,真的很容易被感动。
前往非洲的应急小组迅速地成立起来了,除了朱铁军、林振华之外,还有其他几名中层干部以及工会的代表,此外就是几十名精挑细选出来的退伍兵。有些退伍兵听说自己的同事被人劫持了,二话不说,就去找岑右军报名请战了。
岑右军、林振华当初招募这些退伍兵进公司工作,完全是出于一种战友间的情谊。这些退伍兵在退伍回乡之后,工作单位不景气,个人收入很低,家境困难。到了汉华公司,工资有保障,生活改善了,许多单身汉还娶上了媳妇,这让他们对岑右军、林振华都有一份感激之情。
他们在厂子里工作,技术上无法与那些熟练工人相比,所以总觉得自己没能发挥什么作用,很对不起战友的照顾。现在公司遇到了危机,需要有人去宣示武力,这不正是他们应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吗?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贪生怕死,装聋作哑,以后还有脸自称当过兵吗?
终于到了出发的时候,林振华拎着行李,对杨欣歉意地说道:“杨欣,对不起。”
杨欣低着头,含着泪水,小声地问道:“小华,真的非要你去不可吗?”
“只能是我去了。”林振华道,“那边的事情是峰子在负责,整个公司也就是我和峰子比较熟。”
“我听说,非洲很危险。”
“没事的,咱们的人在那边都两年了,这不只是第一次出事吗?”林振华装出轻松的样子说道,“非洲的黑叔叔很通情达理的,咱们中国人在非洲没做过坏事,他们不会对中国人做什么。再说,峰子他们已经和对方谈过几次了,对方态度也很友好。我去非洲只是谈判,没什么危险的。”
“可是,你为什么要带韩智勇他们去?”杨欣反问道,她说的韩智勇,是退伍兵中的一个,这一次担任了退伍兵的小队长。
林振华道:“这叫以战止战。我们只有向他们展现了武力,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你放心吧,我也是当侦察兵出身的,真遇到什么事情,我起码也能自保。”
“小欣,你让小华去吧。”老丈人杨春山说话了,“他现在是公司领导,公司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如果呆在家里不出面,以后工人会拿手指头戳他后背的。这一次连朱厂长都要去,小华不去哪行?”
“爸,小欣这边,就拜托你和妈照顾了。”林振华对杨春山说道。
“你放心吧,我都生了两个孩子了,还照顾不了小欣?”丈母娘魏素萍说道,“倒是小华你自己要多加小心,不要逞能。”
“哎,没问题。”林振华道,说完,他又转向杨欣,说道:“小欣,我一趟去,肯定来不及赶回来等孩子出生了。好不容易去一趟非洲,处理完人质这件事情之后,我可能还会到其他几个国家去走一走,正好把咱们在非洲的其他项目也看一看。”
“你去吧,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杨欣说道,“你放心,大嫂和佳乐说她们也会来帮我的。”
她说的大嫂,是指岑右军的妻子田效兰,上次安雁生孩子的时候,也是田效兰一直在照顾的。有田效兰来家里帮忙,林振华的确能够放心得多。
“那好,孩子生下来之后,第一时间通知我。”林振华笑着说道。
“要不……你先给孩子起个名字吧?”杨欣请求道。
“名字?”林振华还真有些为难了,他现在还没有适应当爹的身份,更无法想象该如何给孩子起名字,“你看,这孩子要出生的时候,他老爸就去非洲了,要不,就叫林非吧?非洲的非。如果是个女孩,就加一个草头,叫林菲,你看怎么样?”
“这个名字好,听着挺洋气的。”杨春山替女儿做主了,“我觉得就这个名字吧。”
381全副武装
381全副武装
由于发生了人质劫持事件,朱铁军、林振华一行的出国手续办得异常快捷。短短三天时间,整个处理人质事件的工作组已经坐上飞机,经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机,飞往与苏丹毗邻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他们将从那里再乘车前往南部苏丹的锡雅部落。
当年的传媒不像今天这样发达,而且诸如海外工人被劫持这种坏消息,一般是不会报道出来的。所以,人质事件已经发生了好几天,国内公众对此并不知情。这样一来,当然也就使得汉华重工承受的压力要小得多了。
但公众不知情并不意味着官员也不知情,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逐级上报的。从林振华接到来自非洲的电话之后算起,两个小时之内,中央领导已经得知了此事,并责成相关部门成立应急小组,商量对策,化解危机。
一时间,外交部、安全部、军方、外贸部、国家计委、体改委、机械委等部门都忙得鸡飞狗跳。有人开始追究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声称批准此项目的部门需要对此负责。还有些人则把矛头直指汉华重工,说他们放着好端端的国内现代化建设不去搞,非要跑到非洲去出什么风头,现在出事情了,相关领导必须受到纪律处分。
外贸部的高祖兴听到这些指责的时候,当即就拍了桌子,说这个项目是自己一手促成的,谁要追究责任,就找自己好了。高祖兴已是奔六的岁数,仕途上没什么指望了,属于敢说敢干的那种人。他在中央各部委里颇有一些威望,口碑也非常好,别人想整他也不容易。有了高祖兴这一发飚,很多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接着,国家计委的何海峰也出来说话,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央领导一贯支持的事情,出现各种事情也都是预料之中的,并不足为奇。他还列出了证据,说明我国过去的对外经济合作或者其他外交活动中,也都出过人员伤亡的情况。这一次只是一个意外事件,而且目前人质还是安全的,追究责任未免太早。
再往后,军方和安全部也发话了,认为类似汉华重工这样的企业在海外开拓市场,对于构建中国的安全格局是有利的,未来还应当继续鼓励。
有这么多人出来说话,那些指责的声音就逐渐弱下去了。最后,各家单位坐在一起,讨论出了一个对策,那就是接受汉华重工提出来的方案,由汉华重工派人前往非洲去与劫持者谈判,听听对方开出的条件再说。
除了汉华重工之外,外交部方面当然也要派人参加。在国内的人员尚未出发之前,中国驻苏丹使馆的工作人员已经前往锡雅部落去了解情况去了。据他们从非洲传回来的消息称,劫持者坚持要和锡雅炼油厂项目的建设方进行谈判,其他人一时还插不上手。
“林经理,对于这次解决人质危机,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在飞机上,外交部派出的官员姜雅菁这样问林振华道。
姜雅菁和林振华也算是个熟人了,林振华最早一次组团去泰国卖军舰的时候,姜雅菁就在代表团里,从那时候算起,他们已经有六七年的交情了。
听到姜雅菁的问话,林振华说道:“我们的考虑是,人是最重要的,无论劫持者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们都会在保证被劫持工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予以考虑。”
“你是说,无论什么条件你们都会答应吗?”姜雅菁问道。
林振华道:“基本上是这个意思吧。当然,我们是要和劫持者进行谈判的,如果谈判未果,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是答应对方的条件了,救人是最重要的。”
“如果对方提出要赎金呢?”
“那我们当然也得照给。”
“如果赎金的金额很高呢?我听说,国外一个绑架案,赎金有时候高达几十万美元的。”姜雅菁担忧地说道。
“几十万?如果没有别的办法,我们肯定要给的。”林振华毫不迟疑地说道。
姜雅菁吃惊地说道:“可是,这是国家的财产啊这么大的额度,你们也能付得起?”
林振华道:“姜助理,你没搞错吧?那边可是我们工人的生命啊,这些钱,和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姜雅菁沉默了,在她的印象中,似乎从来都是鼓励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她年轻时候学习过的那些英雄人物,有的是为了救集体的一群羊,有的是为了保护车间里的几台机床,还有的是为了捞一根被冲到洪水里去的木材,所有这些人,都付出了生命。现在到了林振华这里,一切都反过来了,用国家的钱去赎回几名工人的生命,这到底是对是错呢?
“我们的驻苏丹大使,正在和苏丹政府交涉,要求苏丹政府出面解决这件事。”姜雅菁向林振华通报道。
“别指望苏丹政府了。”坐在林振华身边的老刀说道。他也是主动请缨加入工作组的,林振华当然是求之不得,不管怎么说,老刀也是秘密战线上的人,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远比他要丰富。
“为什么呀?”姜雅菁问道。
老刀道:“苏丹政府对于南部早已失去控制力了,沃赫尼部落一直都是游离在苏丹政府管辖之外的,苏丹政府说什么话,对沃赫尼部落没有作用。此外,苏丹政府对于我们帮锡雅部落建设炼油厂一事,一直都是有怨言的,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会选择看笑话,而不是出手帮忙。”
“老刀所言极是。”林振华点点头道,“姜助理,这件事情可能还是通过我们民间的渠道来解决比较合适。南部苏丹是无政府状态,政府在那里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姜雅菁知道他们俩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其实这也是外交部已经掌握的情况,但外交部还是必须要走一走这样的过场的,否则就显得失职了。
“好吧,那我就配合你们工作吧,具体需要我做什么,你们就直接说好了。”姜雅菁最后这样表态道。
飞机降落在亚的斯亚贝巴机场,从工地派来的三辆大巴车早已在那等候着了。工作组的一行人来不及休息,直接上了大巴车,奔向位于800公里之外的锡雅部落炼油厂工地。
“是林经理吧,我叫宋启源,也是缅甸延安邦的。这次一出事,我就从缅甸赶过来了,只比你们早到了一天。”在大巴车上,负责接应工作组的一位壮汉对林振华说道。
“哦,原来是宋主席。”林振华连忙起身与宋启源握手。他和宋启源没有见过面,但听兰武峰说起过此人,知道他稳重宽厚,机敏勇敢,原来是缅北知青连的副连长,后来担任了延安邦的副主席。这几年延安邦在缅甸获得了正式的身份,开始经商,宋启源是延安邦下属海运公司的总经理,手上管着好几条远洋货轮。
宋启源连忙说道:“林经理,别客气,你叫我老宋就好了。我和林经理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林经理对我们的帮助,我可是一直都铭记在心的。”
林振华知道他说的是当年自己借出5万美元给兰武峰的那件事,知青连正是靠着这5万美元,从军火贩子手里购买到了大量装备,从而在与缅甸政府军的作战中反败为胜。无论是齐月也好,肖仁武也好,见到林振华都曾提起过这件事情的。整个知青连无不把林振华视为自己的救命恩人。
“什么帮助,那不过是我对你们各位前辈的一些敬意而已。”林振华说道,“好吧,我也不和你客气了,我就斗胆称你一声老宋吧。不过,你也别叫我林经理了,叫我小林即可。”
“哈哈,早听峰子说过,你是个仗义的人。好吧,我痴长几岁,就称你一声小林吧。”宋启源哈哈笑着,拍了拍林振华的肩膀。知青连里除了齐月和兰武峰是后来跑去缅甸的,其余的人都是在60年代末过去的,这些人目前都是40出头,在林振华面前都属于大哥一辈的。
“老宋,现在工地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林振华问道。
宋启源道:“我不太清楚,我昨天才到亚的斯亚贝巴,峰子让我留在这里等候你们。不过,我们已经考虑好了,先谈判,如果对方给脸不要脸,我们就直接跟他们干。你看看,我从缅甸带了30位同志过来,都是我们知青连的战士。”
说着,他指了指车上的一群汉子。这些人刚上车的时候林振华就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全都穿着美式军装,只是没有戴钢盔,每人手里有一把AK47,身上的战术背囊装得鼓鼓的,应当是弹药和其他装备了。
“老宋,这些武器都是从哪来的?”林振华问道。
“就在当地的军火黑市上买的。”宋启源说道,“我们在缅甸倒是有装备,但没法带上飞机。峰子安排人已经在这边采购了一批,我们一来就全装备上了。”
“好啊,有没有多余的,我的人也需要装备起来。”林振华说道。
宋启源道:“当然有,峰子已经交代过了,给你们预备了50套装备,我马上就让人分发给同志们。”
382示之以力
382示之以力
从亚的斯亚贝巴到南部苏丹的锡雅部落,直线距离有800多公里,公路距离是1000多公里。三辆大巴车在路上足足开了一天多才接近目的地。车上年轻一点的人倒都还没事,但像朱铁军这样的老人就有些撑不住了,脸色熬得煞白,让林振华担心了一路。
在离锡雅部落还有百来公里的地方,车队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兰武峰一行,他们有六七十人,也都是全副武装,分乘几辆大卡车,车头上架着机枪,有点像抗战片里鬼子兵的阵势。
林振华让车停下,叫车上的人都下车来活动活动,自己则走到兰武峰面前,和他握了握手,互相问候了一声。
“峰子,你们辛苦了。”林振华说道。
兰武峰懊恼了叹了口气,说道:“唉,林哥,我给你丢人了。说好保卫工作由我们做的,结果我还把咱们的工人给折进去了。”
林振华安慰道:“峰子,这事也不怨你。现在别再说这些了,咱们赶紧考虑如何解救人质才好。对了,那个沃赫尼部落是在什么地方,离这里远不远?”
兰武峰拿出一个望远镜,递给林振华,然后指引他向远处看去。只见在大约两公里开外的一片绿树丛中,隐隐露出一些低矮的建筑物,像是一个村子。村子四角上各有一个挑高的望楼,望楼上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哨兵。
兰武峰说道:“林哥,你看,那一片就是沃赫尼部落的住地。他们有十几个村子,大约有2万人左右,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部落了。我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就是他们的领地,咱们的车队就是在这里被他们劫持的。我怕你们也遇到麻烦,所以就带着人过来接应你们了。”
“咱们现在呆在这没危险吧?”林振华问道,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属下们,发现他们一个个都在欣赏着非洲的异域风情,丝毫没有一点危险将至的感觉。不过,兰武峰带来的那六七十人倒是严阵以待,摆出了防御阵势。
兰武峰道:“林哥,你不用担心,有我这些人在这里,老黑他们不敢过来挑衅。我敢说句大话,如果不是因为咱们有人扣在他们手上,凭我这一队人,就能挑了他们的营地,杀他们一个血流成河。”
“小兰,你这种思想不对。”朱铁军慢慢地走了过来,正好听到兰武峰的最后一句话,于是便出言批评道。
“朱厂长,你怎么不在车上休息?”林振华连忙走上前,对老爷子说道。
朱铁军摆摆手道:“没事,我下来走走也好。唉,老了,真是不行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部队拉练,我们行军都要走1000公里,一点事都没有。”
兰武峰也走前,对朱铁军说道:“朱厂长,真不好意思,我们没把事情办好,弄得你老人家到非洲来受累。”
这两年林振华频繁使用缅甸的关系来辅助国内的工作,所以兰武峰往汉华重工也跑过好几回,和朱铁军等人都是见过面的。兰武峰是个善恶是非观念很强的人,他听林振华说起过朱铁军的为人,对他便一直都很尊重。
朱铁军道:“小兰,你刚才说杀得人家血流成河,这个思想不对。非洲人民也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敌人。对于非洲的问题,我们的原则应当是,施之以礼,示之以力,使之以利。这个原则你明白吗?”
兰武峰被朱铁军说出的一堆SHI和LI给弄晕了,他摇摇头道:“朱厂长,我没听明白。”
林振华笑道:“这是朱厂长总结出来的十二字原则。施之以礼,是说我们对非洲人民要尊重;示之以力,是说在尊重的同时,也要向他们展示我们的实力,让他们知道我们并非软弱可欺;最后一个使之以利,是说我们应当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帮助。”
兰武峰还是一头雾水,他的眼界是没法与朱铁军这种老“运动员”相比的,朱铁军的政治智慧,来自于几十年的政治运动。兰武峰年龄还小,文化程度又低,哪懂得这些事情。
“朱厂长,林哥,我听不太懂你们的意思。不过,既然你们来了,这里的一切就由你们来指挥了,你们说说看吧,我们该怎么做?”兰武峰表态道。
“我觉得,我们先示之以力吧。”林振华道,“我和朱厂长、姜助理他们先到锡雅部落去,和他们的人见一下。峰子,你就辛苦一下,带领你的人马,以及我带来的这些同志,在这里扎营,宣示武力。”
“你带来的人行吗?”兰武峰有些怀疑地问道。
林振华呵呵一笑,回头喊了一声:“老韩,告诉同志们,就地扎营。”
小队长韩智勇答应了一声,然后回头喊了几句口令,刚才还是三五成群在聊天看风景的退伍兵们一下子忙碌起来。他们从车上卸下自己的行李,三下五除二就在路边扎好了几顶野战帐篷,随后便开始挖掘战壕,修筑掩体。
宋启源和兰武峰都是知青连出身,论打仗的年头,比这些退伍兵要长得多。但打眼一看,全都服气了,人家正规军就是正规军,做事的章法是他们这种游击队无法比拟的。要论军事素质,退伍兵们也能秒杀知青连了,也许是为了显摆,他们在往地上打木头桩子时,根本就不用大锤,而是直接抡起拳头往下夯,抨抨抨几拳下去,木头桩子就砸下去半米来深了。
“林哥,这是你们公司的工人啊?”兰武峰惊讶地问道。
林振华笑道:“没错,就是我们的工人,不过,他们过去和我都是一个连队的,我的军事水平,在连队里排名倒数第一。”
“连你都只能排倒数第一啊?”兰武峰惊倒了。他过去和林振华比划过,知道林振华的功夫非常不错。林振华自称在连队里是倒数第一,估计有点谦虚,但至少也可以说明他的这些战友个个身手不凡吧。
“佩服,佩服。”宋启源也咂着舌说道,“我们过去总和缅甸政府军打仗,还真忘了咱们解放军的厉害。”
朱铁军站在一旁看着韩智勇等人扎营,微微点点头道:“嗯,马马虎虎吧,总算是没有给我们当兵的丢人。”
“朱厂长,您老也当过兵?”宋启源不相信地问道,说罢,觉得好像有点不太恭敬,连忙又补充道:“哦,对了,朱厂长也应该是老资格了吧?”
朱铁军笑道:“我资格不算老,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才刚当排长呢。”
“呃……”宋启源挠挠头,认栽了,谁让人家是大叔呢……
朱铁军这个人,较真的时候脸黑得像木炭一般,但逗乐子的时候也是非常幽默的。他说的俏皮话,有时候能把林振华这种后世网络上磨炼出来的人都噎得没脾气。
退伍兵们一忙活起来,兰武峰也连忙命令自己的手下开始扎营了。兰武峰从锡雅部落带来了六七十人,宋启源从缅甸带来了30人,再加上汉华重工来的几十名退伍兵,加起来差不多正好是一个连。林振华让兰武峰当连长,韩智勇当副连长,就在此地呆着,对沃赫尼部落形成威胁之势,等待他去见过锡雅部落的官员之后,再来与沃赫尼部落的首领奥里谈判。
中国人在公路边扎营,处于2公里外的沃赫尼部落自然不会注意不到。望楼上顿时多了一些人,纷纷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这边中国人的动静。还有一些拿枪的人也从村子里乱哄哄地跑出来,呆在村外准备迎敌。
“就这个样子,也能打仗?”朱铁军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对手,不屑地说道。
“我们是为和平而来的。”林振华道,“朱厂长,这边让峰子和老韩他们守着,咱们先回锡雅部落吧,这件事还是要准备政治解决为主,能不动武,尽量不动武。”
一行人又坐了两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锡雅炼油厂的所在地。孔海江、曹文强、锡雅部落的工业部长瓦希尔,还有中国驻苏丹大使馆派来处理事件的官员等人都出来了,把朱铁军、林振华等接进厂区。大家短暂地休息了一会之后,便开始开会讨论对策了。
孔海江首先痛心疾首地做了一番检讨,声明是由于自己的工作不够细致,才导致了这一次的危机。他还没说两句,就被朱铁军给打断了:“小孔,这些没用的话都不用说了,大家直接介绍一下事件的经过吧。”
“我来介绍一下吧。”曹文强把话头接了过去,他是从林振华原来承包的劳动服务公司提拔起来的,没有那么多官僚作风。他三言两语地把事情的经过向朱铁军和林振华等人介绍了一番,说的情况与此前兰武峰说的差不多少。
“我补充一下。”驻苏丹使馆一名叫作薛连山的参赞说道,“我是大前天从喀土穆赶过来的。到了这里之后,我请兰武峰同志陪同我,到沃赫尼部落去与对方接触了一下。我们也见到了被他们扣押的中方人员,他们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受到虐待。从这点来看,对方还是希望和我们进行和解的。”
“希望和解就好。”林振华说道,“这样吧,大家把情况都碰一碰,看看对方到底有什么要求,我们尽快去和对方进行正式谈判。”
383烫手山芋
383烫手山芋
沃赫尼部落的首领奥里这几天有点忐忑,手里扣押着的7名中国工人,现在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让他拿也不是,扔也不是。
劫持中国车队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从奥里的本意来说,他是不愿意与中国人为敌的,他只是想通过这个方式与中国人取得联系,没想到弄巧成拙,变成了一起绑架人质事件。
锡雅部落建设炼油厂这件事,在整个南部苏丹都是一件大事。南部苏丹发现石油以来,围绕着石油资源的争斗一直都没有中断。由于战乱频繁,加上中央政府对该地缺乏控制力,因此没有哪家公司敢于在此修建输油管。各个部落采出的石油,只能靠卡车运往邻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