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 第 12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几乎天天和宁琳琅呆在一起,张辰也享受惯了宁琳琅完美的柔软身体,这时候胳膊被宁琳琅的36e丰胸触碰着,还是根绝倒浑身一阵阵的酥麻,恨不得放下手里的东西,直接把这个让人疼爱不够的小师妹就地正法。

    可转头看到宁琳琅脸上的娇嗔表情,和眼睛里的那意思欣喜,心智这时候还是做正事要紧。

    忙压下心里那那一苗火焰,把手里的炉子举在两人之间,问宁琳琅道:“琳琅,你还记得我曾经为了研究宣德炉,找出最好的鉴定标准,按照标准的手法打造过的那些炉子吗?”

    宁琳琅点头道:“我记得啊,师兄你那时候天天都要去实验中心。和褚太师叔一起开炉锻打,师傅也经常过去,就连陈太师叔也去过几次呢。正因为你那时候的的努力,才成为了宣德炉鉴定的最权威。

    但是这只炉子几乎是前所未见过的。尤其是这种颜色,根本没听说过,也没有在任何古籍上见到过。可逆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很了解的样子,而且应该能够断定这是一只相当棒的炉子,可你是怎么判断的呢?”

    把手里的宣德炉放到强光灯的偏光位置,让炉子本身的颜色能够真实展现出来,张辰道:“我能够判断这只炉子,就是因为在我研究宣德炉的时候有过一次以外的发现。和这只炉子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那段时间小羽不是生病了吗,你和小沐姐每天带着他去医院吊水,没能实验中心看看。就在那几天里,我和褚太师叔在巧合之下。把青花的钴料加了一些在炉料里边打出了一只小炉子,虽然颜色比这个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也有那么个五六分的样子了。

    而这只炉子所用的炉料,里边的配料和那只意外的炉子的用料是一样的,只是在比例方面还有一些差别。所以在呈色上也就要差出一截,不比这只炉子这么完美。

    我在经过了那段时间的研究后,差不多就已经能够完全掌握宣德炉的所有细节。其它时候的炉子,虽然也有很少的而一部分使用经过了十二炼的料子。但是还有一些很细微的不同。而这只炉子的所有表现,除了在颜色方面有些不同之外。和真正的宣德三年炉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我才断定,这只炉子必定是宣德三年的炉料所制。只是不能肯定这只炉子是否皇家贡品,或者皇帝赏赐的御器。也许是工匠自己别出心裁的作品,也许是因为有特殊用途而造,总之这是一只宣德三年的宣德炉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还是一直**型的经典宣德炉。”

    听张辰说完,宁琳琅内心的欣喜更胜了,师兄不但眼力超群,知识渊博,就连运气也是好到没法说了。存世的正品宣德炉虽然很少,而方形四足的宣德炉更是没有一件,而自己和师兄在这样的一座地下建筑里,在一座一百多年前的清朝王爷私建的宝藏里,见到了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宣德炉。其中不但有常规的真品宣德三年炉,更加让人高兴的是,居然还有一只可以说是在器型和颜色上,都是目前独一无二的宣德炉。

    宁琳琅不禁在心里念叨着:哦,上帝,这真是我亲眼见到了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这可怎么才好啊。

    心里想着,手上已经是把那宣德炉拿了起来,伸出纤长白皙的手指在炉壁上摩挲着,感受那种特有的光滑和柔腻。

    这只炉子的做工也要比其它宣德炉高上一些,整个炉身不见一点瑕疵,最细微的底足与鼎身结合处,也都打磨的异常平顺,手指到处丝毫不见阻碍,仿佛触摸在丝滑的锦缎上一般。因为打磨的出色,更是不见一般炉子的那种积垢和污渍,眼见的只是岁月的痕迹和氧化、把玩所造成的包浆,可见当时制作者所耗费在这只炉子上的心血。

    张辰没有十足的把握保证这只炉子是一只顶级的极品,可宁琳琅却能够想到,这样一只几乎完美无瑕的炉子,又是与众不同的器型和颜色,别具匠心的工艺和手法,绝对不是随心所来的,必定是一只特制的顶级宣德炉。其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也一定不是简单的焚香可比,说不定还是专门为皇帝打造的独一无二的呢。

    宣德炉,正宗的宣德三年货,那可是所有古玩爱好者和藏家,或者说是所有对文玩有了解的人,都梦寐以求的重宝之一。

    这倒不是因为这东西的价值是最高的那一部分,宣德炉的价格里最高还差好远呢;也不是因为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宣德炉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并不是很重要,排位也要在唉中等以下了。

    之所以宣德炉在古玩市场如此风靡,作为明代皇帝御用的香炉,并且是赏赐勋贵国戚的礼物,是让这小小的香炉驰名的首要因素。再者就是宣德炉的制作只神秘了,自宣德之后。有成千上万的人都仿制过宣德炉,能成功地有若凤毛麟角,即使偶有相似,也不过是徒具形貌而已。真正的内在材质却始终无法复制。

    市场上有很多人传说宣德炉的炉料十分神秘,添加在风磨铜里的贵金属就高达三十多种,这也是至今未能解开的一个谜团,里边到底具体添加了什么东西,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张辰在经过了数百次的实验后,并且还结合了意念力的帮助,才算是亏得其中的一些门径。所谓的宣德炉添加了三十多种贵金属,这句话基本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

    根据张辰实验并且观察了几只真正的宣德三年炉得出的结论。宣德炉的炉料内含有很多的金属成分,只不过除了金、银等真正的贵金属之外,其它的成分都很少,有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以划入不慎加入的范围内。

    真正在宣德炉中起到作用的,也不过是十几种而已,能够称得上贵金属的,也只有金、银、锡这三种而已,其它的还都数以很普通的东西。当然。铜在当时也算是贵金属了,如果这样算,就要再加上白铜和铝了。

    并且这十几种金属并不会出现在同一只炉子的料里,而是某一只里边只含有三到七种金属成分。这些金属结合以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就是造就了宣德炉金、栗、茄、褐等不同颜色的表现。以至于形成了不同表现的包浆。

    其实那些所谓的三十多种贵金属的说法,只不过是古玩行的某些人有意传出来的而已。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宣德炉炒的更加神秘一点,抬高宣德炉的身价。同时也为市场上多种多样的宣德三年炉子找个说法,说法和将就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被蒙哄,售假奸商的的伎俩而已。

    有说法,自然就有上当的,也有很多初进古玩行的人被这类说法哄住的,而且还不在少数。带到这些人都在古玩行栽了跟头,或者是有了成就之后,这些所谓的秘密也就自然灰飞烟灭了,一般来说,再此之前别人是教不得的。

    闲话少叙,且说宁琳琅看着手里的炉子,直接的表现就是爱不释手,道:“师兄,这只炉子好漂亮啊,我们在家里放一段时间再展出吧,可以吗?”

    张辰被她这句话给逗乐了,挂了一下宁琳琅的鼻子,笑道:“傻丫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们之间完全没有必要这样,你可以直接对我提出要求,师兄就会答应的。

    而且我也没打算回去就把这炉子展出,基本上这里的所有东西都不会很快展出,最少也要等到明年春天以后。你别忘记了,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些东西的,还需要一个捐赠的手续才可以,否则就根本说不清了啊。”

    “哦,我一时兴奋,倒是把这条忘记了。那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不是就可以从这里边挑选多一些放在家里了吗,几件东西应该不会被怀疑的吧,你哪次出门不带回去一些东西啊。尤其是这次,可真是好走运气,沙皇彩蛋啊,还有那些舍利子,这样的东西都被你得到了,师兄你运气实在太好了,好到让人嫉妒。”宁琳琅对于张辰的好运气实在是有些看不过去了,如果张辰不是她的师兄,估计还会再加上一个令人发指的定义。

    鬼子六的这座宝藏没有克劳德。杜瓦尔父子留在加勒比海岩洞里的种类繁多,却在质量上有所超过,看这地下建筑的面积和容积,在数量上也应该不会少。这样的一座宝藏,如果贸然出现在唐韵的话,引发的可就不止是参观热潮了,恐怕还会有很多其它的相关单位盯上唐韵。

    这可不是一件两件,十件八件的,全算上估计少说也在几万件,除了干一些刨坟掘墓的买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得到这么多的完整的宝贝呢。

    到时候说什么都会被人怀疑,东西不是生坑不错,但是你能说明来历吗。在境外探险所得,这样的说法一样是说不过去,这些东西差不多可都是历史上属于本国的,即便有龙城张家的大面子在,再加上烧火罐子一头热的关中张家,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按下心思。

    京城乃至全国。可不只是这两个张家才算豪门,如果其他的大家族都想对着本来无主的东西分一杯羹的话,团结在一起针对两个张家也是很有可能的。哪怕张辰最终能够让这些东西消失掉,或者以宁琳琅的名义做些手段。最终把这件事解决掉,事件本身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也不是能够接受的。

    所以这些东西肯定是不能就这样出现,必须要向洗钱那样,走一个漂白的过程。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像张辰之前做过的那样,通过一个声势浩大的所谓捐赠引回,让这些东西可以公示于天下。

    说实话,张辰也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到不得了。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自己前几十世行的好,现在都回报到一起来了。干古玩这一行,如果没有好运气。那可真是受不了,即使你眼力再好,拥有了神奇无比的意念力,那也是丝毫没有作用,运气对于收藏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搞清楚这只四足宣德炉之后。张辰就要关心一下另外的一只炉子了。这只炉子就放在多宝阁的正中间偏下的位置,和整个这只多宝阁上其它所有炉子都不同的,而且这只并不是宣德炉。

    确切地说,这只炉子应该放在后边的那只多宝阁上。那也是一只摆放着香炉的多宝阁,上边的每一只香炉都很有特色。并且没有一只是凡品。以张辰的眼力,一眼看去就能够看的很清楚。工艺高超,用材贵重,大多都是皇家御用的物件。其它的一少部分,也不是普通玩意儿,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东西,看着应该是一些寺庙和道观里的大德高人或者是名士们所用的器物。

    这只炉子本应该是放在那边的,而且那边也不是完全没空间,可是却偏偏放在这只多宝阁上,这就很让人有想法了。

    结果宁琳琅手上的宣德炉,再次放回到多宝阁上,把这第二只让人心动的炉子拿起来,吹掉上边的细小灰尘。在张辰拿起来的同时,宁琳琅的双眼再次放出了亮光,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了好几天的人看见绿洲时候的样子。

    这只炉子和这只多宝阁上其它的炉子最大的不同有两点,首先这只路子是带盖的,而且这只炉子的材质也不是铜炉,而是一只实打实的金炉。

    炉子的造型很漂亮,垂环型双提耳,炉口平而外侈,颈部以大弯向内收回,炉腹部圆鼓混润,三只短小的象足地段呈如意状。炉身前后各有一条五爪金龙盘旋于云上,炉颈部和炉底圈环绕间隔镶嵌红蓝宝石、珍珠、玛瑙,炉腹的双耳旁分别镶嵌半寸珍珠一枚,三只底足分别镶嵌大颗红宝石一枚。

    炉盖略鼓,盖钮以螭龙为造型,形象而生动。炉盖中圈同样是五爪金龙的云龙纹,双龙首尾之间做浮雕如意头装饰,间或镶嵌珠宝近三十枚,盖沿处饰以整圈回形纹。

    炉壁约一公分厚,整只炉子连盖高约二十公分,炉身宽达二十五公分还要多,在灯光照射下整体金光闪耀,龙纹若动若静,端得是巧夺天工的珍品。

    宁琳琅在远处的时候,就已经被那只微蓝色的宣德炉吸引了,完全没有注意到这只。这时候看到了才发现,师兄的观察力的确要高出所有人,不论在眼前有多少的物件,他总是能够把最好的在第一时间都找出来。

    宁琳琅见宝欣喜,想要从张辰手里接过来好好欣赏一把,却差点弄得失手掉在地上,这炉子可是纯金打造的,重量超过了二十公斤,若不是宁琳琅长时间修习太极,还有张辰用意念力淬炼身体,这炉子今天怕是就要报销了。

    这只炉子明显要比刚刚那只珍稀的宣德炉漂亮许多,单是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质,就足以让所有人爱不释手了。宣德炉毕竟只是一只古董香炉,只有在真正懂得文玩的热眼里才有正确的价值,在寻常人等的眼中,不过也就是一件古董而已。

    可这只就不一样了,首先它的材质就很吸引人,黄金啊,只要是一个稍微正常的人就知道,黄金是绝对的好东西,且不说炉身和炉盖上还有漂亮的纹饰,以及大量的珠宝镶嵌。而且只要是女性,天生就会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亲切感,这也许和与生俱来的母性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只宣德炉和金炉之间选择,那结果几乎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就连宁琳琅这种收藏世家出身的,年青一代的佼佼者,都一样不能免俗。

    把炉子举高,底上正是大明宣德年制的六字楷书款识,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标准的皇家御用金器,而且可以确定,这样的炉子一定是皇帝本人使用的。

    二十多公斤可是一个不轻的分量,端了几分钟宁琳琅就有些微困了,把炉子放回多宝阁上,转着圈再次细细欣赏过后。

    两眼依旧是冒着光,对张辰道:“师兄,打造这只炉子的工匠也太厉害了吧,整个炉身上所有的纹饰全部都是用錾的,一丁点雕和刻的痕迹都找不到,而且每一条线都那么平均,丝毫不见深浅的对比,这手艺简直太精到的,无可比拟啊。

    要知道这錾法和雕或者刻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也算在雕刻的范围之中,但是难度却要大上很多,要用最粗笨的工具做出最精细的营生,而且只能是一次成功,不允许有一点点的差错。这可不是普通的石碑或者墙拦什么的,不需要太严格的标准,能够在黄金这种软体上錾出这么漂亮的纹饰,而且这所有的纹饰都是一次性一刀完成的,就那么一点一点地连续敲下去都能錾出如此完美的纹饰,单凭这一点就足以登上匠造的巅峰了。

    这只炉子不但工艺精美,选料豪贵,器型设计也是别具风格。明朝的艺术是在元朝压迫百年之后的一次大爆发,出现了很多经典和巅峰之作,而明朝皇室的艺术最精粹又大多都集中在永宣两朝,且以宣德朝更加鼎盛。这只炉子可以说是宣德朝炉子的的巅峰之作,我看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最巅峰的作品了,不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内涵和气质等方面,都完美到无可挑剔。如果放到市场上的话,我看最少也要在两亿到三亿的价格,也会还会更高,说它是炉王也毫不夸张。”

    宁琳琅不愧是世家出身,这么简单看一小会儿,就能够看到这么多东西,对于很少在金银器物上使用的錾刻工艺也判断的很赚却,还看出了其中的巧妙来。这丫头能够在年青一代中拔尖,这种深厚的知识功底和超群的眼力是必不可少的,也难怪宁爷要把老底子都全部交给她来继承。

    张辰是一个很合格的未婚夫,在这个时候及时地对他的未婚妻进行了表扬和鼓励:“我的小师妹简直是太棒了,这样的东西别说是年青一代,就是放在中间代的那些人眼前,都很少有人能够这么快看出来并且看的这么细致的,甚至一些老一代都不一定能够有你这份眼力。既然你能够做的这么出色,那师兄我就决定,这件短时间之内不再考虑展出,交给你来保管,等到你什么时候玩腻了,再考虑展出的问题。”

    “哦,师兄万岁!啵啵啵……”宁琳琅高兴地大呼一声,奖励了张辰三个。

    四三五

    张辰对于宁琳琅来说,不单单是师兄和未婚夫,又因为董老的时间有限,对宁琳琅的教授任务多是由张辰来做,所以还有一些老师的成分在里边。

    现在宁琳琅已经拿了永久居留,基本是长期居住在国内了,即使常常回英国也是去探亲的。在来到京城之前的二十年里,宁琳琅从来没有想过她的未来会是这样,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哪怕她内心里也认为自己可能会嫁一个华人的丈夫。

    虽然她并不排斥在京城和国内生活,虽然家里的各位长辈和兄弟姐妹们也都和善友好,但是这不代表她没有孤独感,毕竟是要离开她熟悉的环境生活,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还真不好适应下来。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她把张辰作为身在异国他乡的依靠和依赖,说重一点,她几乎是把张辰当做了她在国内的全部。不过还好,上帝对她很不错,给了她一个这么优秀,又疼爱她的未婚夫。

    而张辰对宁琳琅的关爱宠溺,以及尊重等等,很多时候都让宁琳琅在张辰面前像一个小孩子,当然这并不是真的不懂事。

    这样一只香炉,不论从它的工艺、材质、设计、内涵、意义等哪一个方面来说,的确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就那二十多公斤的重量,在同类型的香炉中也是绝对的头一份了。

    宁琳琅对这炉子喜欢是不假,可要让她真的霸着炉子不放。就搁在家里小氛围的赏玩,她还真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来。张辰这样做她是高兴在心里,知道师兄对自己的宠爱,但从她内心里来说。则是更愿意把这炉子放到展馆去,以此来展示她的丈夫的强大。

    当然,现在也不是说这事的时候,既然张辰说了暂时不展出,那就肯定是不会了,而且宁琳琅也的确是喜欢这只炉子,留在家里放一段时间也是不错的。

    亲了张辰三个就马上停住了,她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师兄。真要是给亲的来了性子,天知道他会不会在这里就做些什么。

    又伸手摸了摸已经放在架子上炉王,道:“师兄,我们在这只炉子上也花了不少时间了。还是赶紧看其它的吧,别让酒店的人等太久了。”

    张辰心里自然是有数的,断不会在这个时候多花时间在某一件东西上,如果时间实在是不够用,大可以把东西都收起来。然后在酒店里或者回到京城之后细细清点。只是在这里清点的话,可以给人一种探宝后大有收获的喜悦感,尤其是对没有意念力的宁琳琅来说,那种喜悦更是越发的要大一些。

    “好。我们接着看其它的,这里边可是有不少的好东西呢。果实在这只多宝阁上,我看就很有看头了。”

    这只多宝阁的确是让人心动。特别是张辰这种对宣德炉渴望已久,但是却没有一只正经宣德三年炉子的人,完全就是困极了又被人给塞了一个枕头的感觉。''

    这多宝阁上一共有二十五只不同形状的炉子,除那一只炉王以外,全都是不同时代的宣德炉。张辰全部看过一遍之后,内心的喜悦完全是难以言喻,这可真是宝藏啊。

    二十四只炉子里边,居然有五只都是宣德三年炉,另外还有两只也是宣德朝的,从各种细节上来看,应该是后期制作的。其余的十四只里边,有两只是明英宗和明代宗时期的,宪宗到武宗正德年间的也有三只,明后期的也有四只。

    剩下五只都是清代的仿品,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只应该是嘉庆年间的仿品,在工艺上仿制的相当不错,算是在清代仿制的宣德炉中的精品了。清代在各个时期都有大量的仿宣德炉,其中在乾隆时期的仿品是最好的,也是最多的,现在市场上的清代仿宣德炉中,乾隆时期的价格都比较高一些,张辰也看过不少,却都没有这只仿的漂亮。

    在这只多宝阁的后面,那只同样是摆放着各种香炉的多宝阁上,三十多只大大小小的香炉静静地等待这它们的主人到来。这些香炉确切的说要比前面的宣德炉更加名贵,无一不是金灿灿的诱惑人的双眼。镶嵌着各种宝石珠玉的炉身,在些微灰尘的遮盖下,珠光宝气依然是止不住地奔放而来。

    张辰和宁琳琅挨个儿把这些香炉大致看了一下,这一看之下数字爱是让人有些快受不了了。这些香炉果然和刚刚远看时的遐想毫无二致,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炉子,囊括了从隋唐到明清的每一个朝代,尽都是皇家御用的器物。还有其它一些,都是历朝的皇帝赏赐给白马寺、相国寺等名刹的伽蓝,上边的铭文也都清晰地记录着当时的一切。

    看来鬼子六也是一个宣德炉的忠实拥趸啊,后边这多宝阁上的炉子,有一多半都要比前边的那些宣德炉更有价值,不论历史研究价值,还是实际价值,都要高出很多。可他却偏偏要把这些香炉中最名贵那只炉王和那些宣德炉放在一起,可见他对宣德炉的喜爱。

    这鬼子六是皇家贵胄,是身份显赫的第一亲王,又曾经是老皇帝属意的继承人,腹中满载经纶说是才华横溢也不算为过,在文玩一道上造诣深厚也是自然的了。不缺钱,又身在高位,这才能收集到如此的的极品珍玩,看来这座地下宝藏还真是不简单啊。

    想到这里,张辰倒是有些想要赶时间了,找这边两只多宝阁上的物件儿来看,这地下建筑里边很可能都是好玩意儿,每一件都是值得仔细品味和欣赏的。接下来也就只好是简单看看,大致在心里有个数就好了。

    只是眼前这些多宝阁就有一百多只,边上还有好几排的搁几。上边摆放的东西加起来怕不在三四千以下,这么一件一件地看下去,还真就不知道得看到什么时候了。

    这鬼子六还真是识货,能被他收在手里的果然没有凡品。这一个多钟头下来,直把两人看了个眼花缭乱,脑子里除了与收藏相关的之外,已经是顾不上想其它的东西了。''

    宁琳琅看着眼前数以百计的座钟,带着一丝感慨的语气,道:“正所谓‘瑞士手表德国钟’,英国完成工业化的进程要比德国早,但是德国的座钟却是最为出名。在黑森岭地区的施文宁根、富特旺根、特里堡,都是以座钟闻名于世的地方。真没想到啊,这个奕䜣在一百多年前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收集这么多的德国经典钟表。这人也算是在收藏这一行里边的顶级高手了。

    师兄你看,这边一共是三百一十六座钟表,其中有两百三十座都是德国钟表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他的也都是英国和瑞士钟表的代表作品。这其中有好多都是已经被认定为失传了的呢,真没想到能够在这里见到。这可是钟表收藏界的一件大事,师兄你这回又要引起收藏界的轰动了。”

    宁琳琅毕竟是受国外的西方教育长大的,本身还是英格兰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什么“鬼子六”之类不雅的称呼怎么都叫不出口。而且对于张辰和卢俊义等人动辄就用之类的称呼。也不远与之为伍,可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是自己谨守自身而已。

    张辰也对能有这么多的座钟感到吃惊,这鬼子六还真是有些眼光。在那个时候就能够走在所有人前面,开始收藏当时刚刚开始流行连在收藏行当里的小众都算不上的座钟。相比于关家的那位独自默默收藏民国金币的老祖宗,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把他放在现代社会,那可真就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了,成为收藏界的第一人也是不在话下的。

    之前是关家的老祖宗,现在又是鬼子六,这两个人都是张辰所知道的人里边,在收藏鉴赏方面的大能人,不论放在何朝何代,都不可能被埋没了。还有那找齐了禹王九鼎,收集了九对月影灯,以及全套的《永乐大典》和数以万计珍玩的吴三桂,也是一个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在各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的人。

    这些人手机来的东西现在都便宜了张辰,在享受着如此巨量宝藏的同时,也让张辰一直在提醒自己,万万不可小看他人。鬼子六是十九世纪的清朝人,关家的老祖宗是二十世纪初的民国人,吴三桂更是十七世纪的存在,而这些人在那些消息和交通都无比闭塞的年代,居然能够收罗来如此大量的财富。而张辰现在的成就,在很多方面正是得益于这些人留下来的东西。

    如果这些人在现代呢,那岂不是要更加的神奇和厉害吗,如果自己不是因为世家出身,还有神奇的意念力帮助,是否能够还有现在这样的成绩呢,这几乎可以肯定完全不可能了,但是那些人却做到了,甚至比自己做的更好。

    最值得让张辰学习的,就是这些人先于别人的眼光,能够在一种事物还处于最低潮的时候就看出未来若干年的路,这才是一个收藏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张辰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成为一个最顶级收藏家的必备条件。

    听宁琳琅这么一说,张辰接过话,道:“那是当然了,这鬼子六的确是收藏界的顶级高手之一,能够在一种事物刚刚兴盛的时候,就看到了未来上百年,乃至几百年之后的情况,这种眼力和见识可是很了不起啊。

    你再来看看这边,这人不但有几句前瞻性的眼光,在鉴赏方面也是一个顶级的高手。你看这些,剔红、剔犀、螺钿、金银平脱、填漆、戗金、描金,这么多的漆器没有一件是凡品,全部都是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精选。这可不只是有钱有地位就能搞到手的,还需要很多的功夫和机会才行。”

    说完又指着旁边两只同样是摆放漆器的多宝阁,一件一件指给宁琳琅,嘴里一边接着道:“还有这里,你看看。这边的三件是南北朝时期的斑漆。这一排的五件全都是唐代的螺钿,这边两件是唐代最初的剔红器,那边还有两件一米多高的夹苎佛。

    还有这里,这应该是战国时候的漆器。有四只酒杯和两只盘子。再来看看这两件,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家伙,汉代的漆器盘子我们之前最大的也就见过七十公分的,可这对盘子足足有九十公分,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啊。而这边勉强能看做是一套的七件,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战国透雕漆器,不可多得啊。

    再看这个,这边并排着好像是已经断裂了的。其实这应该是专门分开来的,你看着边上也有髹漆的痕迹,这大概是一个组合的一部分吧。是不是这纹饰看着很眼熟呢,这就对了。这可是西周时候的东西了,陈太师叔那里就有,不过没这个完整而已。

    最要命的就是这两只碗和这只盘子了,这可是绝对的无价之宝,当做镇馆之宝也是可以的。这上面全都是生漆,河姆渡文化漆器的典型代表啊,而且还是器形这么完整的,七千多年了啊。”

    最后。张辰在惊讶了半晌之后,才把这三件表面分别流动着二十多层七彩光芒的。代表目前漆器最古老地位的物件指了出来。

    在这一片区域里,张辰和宁琳琅收获了五千一百多件各个时代的艺术精品。其中价值最低的一只清中期仿宣德炉,虽然在艺术和历史研究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市场价值也达到了百万元之上。

    隔在文玩区域和另一边全是大箱子区域之间的,是八张婴戏百子图的二十二页黄花梨木屏风,八张屏风都是百子图,内容却各有不同,深浅浮雕、镂空雕刻的都有,其中还有两张是雍正年间的。

    张辰手里也有不少的屏风了,尤其是大面积的漆器屏风,但是却没有着的大量,也没有这么大的面积。张辰甚至在想,这次即便只能收获这些屏风,也能算是满载而归了。

    收起了屏风,张辰走过去打开离自己最近的一只箱子。这箱子毕竟装着未知的东西,自从有了王立章的事情,张辰总是常常提这十二分的小心,这次也不意外,在提前释放出意念力检查过后,才打开了箱子。

    箱子刚刚翻开盖,宁琳琅的眼睛马上就又开始发亮了,而且比刚才还要亮。能够让一个这么爱好古玩,把收藏当做事业的女人,露出比见到绝世炉王的时候还要闪亮的目光,这也就只能是对女性有着先天诱惑的珠宝首饰了。

    的确是珠宝首饰,而且是古董的珠宝首饰。女性天生爱美,这可没有什么贬义,完全是章程的人之常情。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性肯定也是喜欢漂亮的女性,不可能专挑最丑的下手吧。所以,不爱美的女性还算是女性吗,女性喜欢梳妆打扮并不是什么坏事。

    看到这些首饰的时候,其实张辰并没有什么特别兴奋,特别欣喜,只是有些接近于平平淡淡的感觉。现在张辰的手里有从公元前到近现代期间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材质的首饰数万件,再次面对万余件珠宝首饰,实在是难以提起太高的兴趣。

    当然这些首饰里也是有一些顶级货色的,能让一个第一大亲王收藏起来,并且藏在这样边缘塞外的地下宝藏中,哪能是什么平常的东西。而且能够让珠宝世家出身,见惯了各种各样的顶级首饰,守着全国连锁的顶级奢侈品珠宝首饰公司的宁琳琅眼露神采的,必定不能是寻常物件儿。

    不得不说,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下,材质的品质的确是提高了很多。但是在这个同时,大量延续了千百年的收益也都失传了,很多需要精工细作来连接、镶嵌等纯手工的环节,现在都改用机械来操作了。

    这就是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断代的结果,之所以会出现这中现象,和人类的懒惰、趋利、贪婪等种种恶性分不开,这也是张辰为什么要坚决挖掘并且沿袭和传承古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饰当然是留给宁琳琅去操心,毕竟这都是女性的专长。要说让张辰最感兴趣的,则是后边的那些比装首饰的小箱子大出三四倍的木箱,这里的东西才是让张辰眼直的东西。

    已经成形的,再怎样好看都只能是首饰了,很难再改变已有的形态。而原材料就不同了,有着无限的可塑性,在本来的基础上,可以有着无法想象的发挥,能够带来无限的惊喜。

    依次打开了十只书桌大小的箱子,张辰的眼睛简直就要被晃瞎了,十只箱子里装的全是翡翠,而且全都是高品质的翡翠。张辰被业内称呼为“玉师”,对于翡翠和各种玉石料子当然是很熟知的,这个已经是他的基础技能之一了。

    十只大箱子有绿、红、黄、蓝、紫五种颜色的翡翠,基本都是冰种以上的品质,玻璃种的也不在少数,甚至张辰还发现了两块不太大也不太小的龙石种。再打开同一排的另外十只箱子,里边一样都是翡翠,而且在此发现了一块龙石种。

    张辰对现在的翡翠市场现状很清楚,老矿基本已经采空了,新矿出来的石头年代还不够,不是水头不足就是种色太差,想要出一块好料子难度相当大。

    四三六

    但是在百年前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矿脉还是几乎全部都还是半新的呢,出来的石头品质都相当的好,唯独不能和现在相比的就是产量了,却可以再质量上补回来。

    现在亲眼见了才知道,百年前的翡翠行业是多么的幸福,在那样的产量之下,都能出现如此多的高品质料子,仅仅这鬼子六的收藏里就有三块龙石种,差不多得有七八十斤的样子。

    宁琳琅还在继续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首饰,张辰这边就已经把三十只箱子打开了,里边清一水的全是翡翠,而且是完全难以想象的高品质,光是如今只听其名难见其身的龙石种就发现了五块。

    张辰忍不住地想到,那时候的毛料品质得有多高啊。如此的出产品质,这让现如今那些扑在翡翠市场里,十几年下来几乎一无所获的赌石人如何自处呢。

    经过了短暂狂喜的张辰打开了第二排的后边十只箱子,这次的惊喜比之前还要大得多。惊到张辰已经有点傻眼了,这鬼子六得多能捞啊。

    之前有那么多的翡翠不说了,毕竟翡翠的矿场差不多都是露天的,开采的危险也不是特别大。可眼前这些箱子里装的却是和田羊脂玉,这些玉料能够在河边采到的极少,差不多都是要进山去采的,很多采玉的新疆人都死在路上了,尤其是在设备十分落后的老年间,死亡率要达到六成以上,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行业。

    但是这里。却放着满满十大箱的和田羊脂玉,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彩色的和田玉,却也都是上品中的上品。

    很多行内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和田玉比翡翠的境况好不了多少。在某些方面可能要比翡翠还恶劣。因为肆无忌惮的开采,从早年间的进山采玉和捡拾被水冲刷到河边的玉石,到用铁锹、镐头等工具开始挖掘,再到使用**炸开山体采挖,直至现代挖掘机的开进采挖,多少亿年才形成的矿脉在几十年内就已经被几乎挖断了。

    张辰大致的预估了一下,这十只大箱子里边的和田羊脂玉重量加起来,大约在四十吨到四十五吨之间。现如今和田羊脂玉的生料在三十万一斤♀样的好料子已经很难得了,应该在五十万一斤的价格。先不计较个头大小带来的价格变化,按照最低的重量来算,也要价值四百亿♀里边的价值有八成以上都是血和汗。

    得到这些现如今已经是极度稀缺的珍贵玉石资源,张辰心里当然是异常的高兴,也可以说是已经很兴奋了♀些玉石对于琳琅。艾莉娜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张辰只是参与了翡翠的赌石。对和田玉却没有怎么出手,这样的一批石头足以让琳琅。艾莉娜打败一切对手。

    并不是说不愿意去参与到和田玉的局面里边,也不是没有条件和机会,他可是全国珠宝玉石协会的理事♀些都难不住他c正的难题是,现如今的和田玉矿藏已经几近枯竭。即使参与进去了,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右只要有产出就能够买到玉石。不过是价格上的波动而已,倒不如省出一些时间来,做点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一排也有二十只箱子,里边装着的就不想之前那么整齐了,红蓝宝石、祖母绿、鸡血石、猫眼、琥珀、珊瑚等等的都有,二十只箱子装的满满的。

    这边的三排箱子都已经看过了,实在是让人内心狂跳不止,尤其是那些现在几乎已经采不到的极品羊脂白玉,如果不是想到那些玉石使用鲜血和生命堆砌而成的,张辰早就已经高兴到喊出声来了。

    三排箱子占据了这片区域的大半地方,其余那些装着首饰的小箱子占掉了其余的地方,而在一边的角落里,还有三只像之前装着翡翠和羊脂玉那样的箱子,张辰隐隐感觉到,这三只箱子肯定是和其它大有不同,否则也不会单独放在那么特别的地方。

    里边会是钻石吗,又或者是什么其它比较罕见的珠宝,也许是罕见品种的石头也不一定吧,总之肯定不会是一般的东西。

    直到打开了第一只箱子,张辰已经是愣在那里了,脑海里只有一个问题不断地盘旋着:“这怎么可能呢,这完全不可能啊,不能够啊,怎么可能呢……”

    鬼子六的确强大,给张辰带来的震撼也十足的强大,几乎颠覆了张辰的认识。箱子打开以后,首先露出来的,就是一块快要有篮球大小的田黄石,这在之前的所有记录中是不曾有过的,极具颠覆力。

    这整整一箱都是田黄石,黄澄澄的,就像一块块冰冻了的鸡油那样,被码放在箱子里,散发着独有的光泽,但是却不像鸡油那样让人觉得腻,指挥有一种清新和想要接近的**。

    张辰都快迈不动步了,给自己很不争气的双腿加注了更多的力气之后,走到了第二只箱子前,慢慢地打开箱子。

    在这之前,张辰已经被一整箱的田黄石震撼了个彻底,打开箱子前也预备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来接受再一次的震撼。

    但是当箱子打开的时候,他还是失算了,这次给他带来的震撼还是超出了他所预料的,心脏再次不争气地急速跳动着v辰那对经意念力淬炼过的耳朵,已经可以很清晰地听到那种强而有力的跳动声,就像是打鼓一样。

    箱子打开后出现在他眼前的画面一半是黄的,另一半则是绿的v辰看得很清楚,还释放出意念力去观察了一遍,看看自己是否在连番的冲击下脑子开始当机,而分不清最基本?(:

    ) ( 淘宝人生 http://www.xshubao22.com/2/217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