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猓渌艉苌佟!闭叛瞧剿档健?br />
听到张亚平这话,刘东再想想那样的场景,就有些不寒而栗,这样的场面,直接拿个摄像机,然后随便拍上一些地方,再来个配乐。基本上演员都不需要,就是一部上好的鬼片。奶奶的,难道这就是自己心目中的船厂?不科学啊!
“不会吧,船厂怎么连人都没有,你不是说,以前这些船厂的员工,我们公司都收编了么?那样就算一家船厂的人员比较少,但十五家船厂,再少也有好几千人啊,这还不算家属,如果算上家属,那起码也有上万人啊。怎么这里那么空荡啊?”刘东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船厂是有那么多人,甚至加上那些家属,能达到两万多人。但是这些人,可都不在船厂这边生活,老板你只要看看刚才我们走的那条路,就知道船厂这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如果两万人都在这里住,仅仅依靠刚才那条路,两万人的生活物资怎么筹备?
我们来的时候还算好,要是下雨天,刮台风,那条路根本就走不了人。如果那些人都在这边生活,还不得饿死好多人?所以,他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县城里面生活的。这也是县政府那边最不满意的一个因数。以前船厂红火的时候,这两万人的消费水平是相当高的,毕竟造船工人的待遇,相当不错。但现在造船厂垮了,这两万人就成了负担,以前船厂还是挂在部委的时候,他们还找不了地方政府的麻烦。
但现在划归到地方政府以后,这些人的生活物资,就得找地方政府要。刚才我都说了,这边的地方政府主要收入就是渔业收入,但这边海总共才多大?哪里能满足一个县的需要。本来县政府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再多了两万人的拖油瓶,他们能高兴才怪。这才是他们为什么急急忙忙的就要让我们接手船厂,连价格什么的都不多讲的根本原因。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把这两万多人的负担给甩掉,他们就能轻松好多。至于海边船厂那些用地,他们不过是把原先部委划过去的那些土地,再转手给我们而已。反正多少年前就不是自己管的地方了,现在再甩出去,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张亚平又开始说起了这里面的内幕来。
“那船厂总要开工吧?不开工不早就垮了,哪里还轮得到我们来?开工总是要人的吧?”刘东更加诧异了。从下车到现在,刘东发现,除了他们这一伙儿人之外,别的人那是一个都没有见到,所以才觉得十分奇怪。
“以前是有开工,不但一家厂在开工,这十五家厂都在开工。但他们开工做得最大的船,也就是那种两三百吨的小船,那种船,能用到多少人手?只要在开工之前,一次性把物资准备好,那这些人就在船厂待个十天半个月,把活儿弄好了以后,就赶紧的撤回县城里面去。只不过被我们环亚收购了以后,我们环亚又不需要他们弄那样的小船,没有任务,他们自然不会在这个鬼地方待。”张亚平一脸内行的说到。
“这样也行?”刘东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奇葩的事情,工作的地方连人影都没有,只有上工的时候,才能看到一点人气:“那这里的设备他们就不管?就不怕被人给偷了?”
“偷?”听到刘东这话,张亚平笑了:“谁能来偷?又有谁有心思来偷?船厂里面那些设备,都是专业的设备,除非是船厂方面有用之外,拉出去就是废铁。再说了,船厂就算再破落,那些设备拿个不是几十上百吨的玩意?就算能偷,他们拿什么来运输?单靠人力,那么重的家伙,谁能抗得动?至于小的物件,他们自有保管的方法,根本不用担心被人偷的问题。再说了,就算有人偷了东西,用小船拉不动,用大船目标太大,那样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至于从陆地上,老板你看看刚才我们来的那条路。真要有人有心思偷那么一些只能当废铁卖的东西,也看不上这地方不是?”
张亚平这一番详细细致的讲解,算是让刘东彻底的明白了自己弄回来的十五家造船厂,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这还没有进入到船厂的主要建筑当中,已经让刘东相当的失望了。
刘东在还没有来船厂之前,心里也曾想象过船厂这边的情况。但就算他想像的最坏的情况,也没有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在刘东想来,这边的船厂就算再不堪,那也最多就是船厂的员工懒散,三三两两的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他这个新的老板,或许还会带着一丝恨意。
如果是那样,虽然刘东会感觉有些不自在,但多少还有心思整合一下,讲讲话,然后用金元开道,让那些员工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但哪里能够想到,自己收购的这些船厂,就连三三两两蹲在墙角抽烟的懒散闲汉都没有,弄得原本还有一肚子心思,来整合一下船厂员工的刘东,有力气都没出发。现在,别说船厂工人了,就算连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
要不是刚刚听到张亚平说,船厂的工人加上家属,有两万多人,他还以为船厂这边,早就荒废了多年了。这样的船厂,刘东第一次觉得信心有所动摇,自己叫张亚平收购这些船厂,是否正确?如果当初收购的是那种还有些建造能力,并且还在勉强开工的船厂,是否会让环亚船业的成长,变得轻松一些。
看到刘东这样子,张亚平知道刘东在想什么,于是安慰到:“其实这些船厂,底子还是有一些的。至少传承没有段,那些老工人们,都还在。只要花费一些力气,总是能弄起来的。再说了,这样近乎于荒废的船厂,才更加符合我们环亚的改造。
如果是那些还在勉强开工的船厂,反倒是有些麻烦。有些人会舍不得现有的坛坛罐罐,对于改造肯定会有抵触。而那些抵触的人,绝大多数肯定是之前有实力的人,如果不把他们摆平,更加麻烦。
反倒不如这样的船厂,眼看着如果没有外力,基本上毫无希望。这样的船厂,只要能让他们能吃上一口饭,就算以前的技术中坚,也不会有什么坚持。那样一来,我们改造的内部阻力,会变得极为微小。再加上之后陆陆续续招收的新工人,还有老板你准备弄来的国外那些船厂工作人员和技术,比起收购那些还有点力量的船厂来,恢复的速度,应该会变得更快。”
虽然明知道张亚平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上也如此。但看到环亚船业现有的基地是这幅模样,也够刘东纠结的。当初环亚特钢创立的时候,刘东都已经觉得够一穷二白了,但看看现在的环亚船业,刘东就觉得,之前环亚特钢的底子,还是很有实力的。
第四百七十五章还有个老头
刘东和张亚平他们,站在船厂厂房外好一会儿以后,刘东几个才默默的接受了现实。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环亚船业也可以从废墟中涅磐重生。
“走吧,我们还是进去看一看具体的情况吧,这个厂房,是属于哪个船厂的?”刘东对着一旁的张亚平问到。
“我们面前这些厂房,属于以前奋进造船厂的老厂房。奋进厂以前是中型造船厂,最辉煌的时候,造过五千吨的货船。虽然那艘货船并没有用多久,但船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张亚平解释到。
“难道这里就是那个实力最强大的一家中型造船厂?”刘东黑着脸问到。
“嗯,就是这里,我们看到的这些厂房,只是外围的建筑,里面还有不少厂房,就连船坞也都还在。”
张亚平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回头对着刘东解释到。刘东一行在张亚平身后,踩着杂草,在一条勉强能看得是路的地方走着。看这条路的荒废程度,起码今年是没有什么车开过来的。要不然,这些杂草也不至于长得那么茂盛。
当刘东他们一行人走进了船厂建筑区以后,刘东才发现,这船厂的底蕴还是有一些的,至少这些厂房,建造得就很不错。虽然看起来有好些年历史了,但是墙面却没有多大问题,没有开裂,也没有那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厚实的墙面,看起来相当的结实,再加上墙上的一些印记,能看得出来,当初这个船厂红火的时候,实力也不弱。
船厂这些厂房,基本上全都是被铁门锁着的,看那些锁头锈迹斑斑,刘东都担心,这些锁想到打开,不但那些小偷会头疼,就算是有钥匙的人也会觉得麻烦。如果以后真有需要打开大门,刘东觉得,就算用消防斧头来砍门,可能都要比钥匙来开门妥当很多。
张亚平虽然一直在前面引路,但不代表他就看不到刘东的表情。做为一个合格的下属,即便不是在国企当中,也要学会察言观色。这点,无论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政府部门工作,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几本生存技能。只要看看那些在单位上不得志,在企业中没人看得上的人,可能会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原因,但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不会察言观色。
看到刘东眼神一直在那些铁门上晃悠,张亚平就开口说到:“这些厂房以前是仓库,拿来储存生产资料。但后面船厂越来越不行了,以前建设的大仓库,是完全用不上了,要是一直开着,让别人看见,多少有些丢脸,所以当初他们的厂领到就决定,与其让这些仓库开着丢脸,还不如一把锁锁上,别人看不到里面到底是什么模样的,那样还好一些。”
“自欺欺人!这样锁着难道就能有效果?看看这些锁那锈蚀的程度,傻子才会不知道,这些仓库根本就不常用。要想有面子,还得要靠实力说话,不是做做表面功夫,就以为能瞒过所有人,那样等到真像被人揭露出来以后,除了被人调笑,没有别的任何效果。”刘东不屑的说到。
“是啊,就是这么个道理,最开始的时候,那些厂里面的领到还有掩盖真像的想法,但都那个时候了,又有谁会不知道这些船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底子?你把仓库大门锁上,是可以拍着胸脯说里面装满了造船材料,但如果你真有那么多的造船材料,你干嘛不敢接活?就连弄个小渔船,都还要买主先把材料运过来,你那么多的仓库都是满满的,岂不是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到后面那些厂领导们也都明白了,掩盖是没有用的,于是也就不再管这些仓库是否丢脸的问题,直接就忽视掉了。上面的领到都不重视,你还能让下面的员工重视?一来二去,就弄得这些锁锁上去以后,就没有下来过,几年的时间过去,风吹雨淋的,锁成了这个样子,也不奇怪。”张亚平平静的说到。
如果张亚平是这个造船厂的老员工,可能说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会带着一种唏嘘的口气。但张亚平却不是,所以说到这么一个造船厂衰败史的时候,就当是一个故事来讲。
听到这样的故事,刘东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现如今的国企,大抵都是如此,算不得什么新鲜的事情。船厂的衰败,有着客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也是不少,反正要说到这里面的门道,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的。
像这种中小型船厂,本来就是时代的产物,当年花大力气搞,是出了一些成果,但更多的却是泯然众人。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做为机工部老人的刘东,当然很清楚。
三年赶超英国,五年超过美国,这样近乎于幻想的口号,当年可是堂而皇之的喊了出来。也不想想那个时候的华夏,底子到底有多薄弱,连吃饭都是大问题,又哪里有更多的资源来发展这些工业。搞工业搞的是什么?不就是搞的钱么?
当年英国的崛起,都还离不开累累白骨,死了多少黑人和土著?就连他们英国人自己,也没少在变革当中牺牲。这样的情况下,才换回来英国霸主的地位。而那还是在资源竞争强度远远达不到现在这样水平的时候才能做到。英国当年是坐拥三块半大陆,而且还是资源最为丰富的三块半大陆,一个非洲,一个南美洲,还有一个北美洲,甚至还有半个亚洲,才能有这样的业绩,华夏当初凭什么?就只有凭借人力。
别人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还那么艰难,当初的华夏百废待兴,哪里能达到那样的程度?既然资源只有那么一点,大面积撒网,能靠有限资源崛起的企业,毕竟不会占到绝大多数。很明显,当年的奋进厂,也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才会形成现在的局面。
更何况,在改革开放以后,资源的利用更加的集中,这些时代产物,就更得不到多少有效的资源,不垮掉,还能干嘛?虽然后世很多人都说,国企的整合真正开始的时间是在九十年代末,两千年以后开始的。
但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以后,上层就有意识的这样行动起来,把优质的资源缓缓的向有实力的国企倾斜,至于那些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国企,那就只有爱莫能助了。后世国人说到那些国企当中的巨无霸,是相当的羡慕嫉妒恨。
但国企巨无霸的产生,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可以说是踏着累累中小型国企白骨而走过来的。后世那个样子,不过是在享受胜利的果实而已。如果他们在之前的整合当中,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亮点,资源凭什么要给他们?这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自身不努力,就想要靠政策解决问题,就算国企的老爸都是李刚,那也不行。
当刘东一行人逐渐的的深入这片船厂区域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之前看到的那些厂房,还真就算不上什么。好歹当年也是能造出五千吨级货船的船厂,底蕴还是有一些的,其他方面的底蕴刘东暂时是没有看到,但是这些厂房,却是相当的多。
虽然大多数厂房,都是上了锁的,或者是一片空荡,连窗户的地方,很多都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但还是有些厂房里面有机器,而且是那种相当大的机器,和刘东以前见识过的那种机器,完全就是两个类型。想来这些机器,都是用于加工船舶的,那么大的船,需要用到的机器,当然不会是小件产品能够比拟的。
当刘东他们更加深入船厂的时候,可能是一行人的动静有些大,惊起了一群鸟。然后刘东他们就听到一声苍老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什么人?干什么的?这里没有你们想要的东西,废铁都被挖完了,那些铁疙瘩你们也搬不出去。”
听到这个声音,刘东他们被吓了一跳,还好这个声音并不显得阴森,还很洪亮,并且话里的意思也明白。要不然在这样近乎于鬼域的地方,陡然听到别人的话音,胆子稍微小一些的人,都得吓趴下。
“不是说没人么?这又是谁?”刘东有些好奇的问张亚平。
听到刘东这话,张亚平笑着说到:“我还以为今天他不在这,原来还在。这是老袁,船厂的守护员。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年轻的时候就是在这个船厂当保卫的,一直没有结婚。到现在老了,也没别的什么手艺,当初这船厂的领导就把他安排来守船厂,每个月能发一百多块钱,算是现在船厂收入最稳定的员工。”
这个时候,刘东他们听到一阵沉稳的脚步在左前方的一个拐角响起来,没一会儿,就看到一个穿绿军装的,背稍微有一些驼的老人,出现在了他们一行人的眼前。
第四百七十六章五千吨货船建造之密
那个老头手中拿着一个大水烟筒,神情略显紧张。当他看到张亚平的时候,才明显松了一口气,说到:“我还以为又是那些小兔崽子呢,原来是张经理来了。今天你怎么那么有空,来看我这个糟老头子?”
听到老袁这么说,张亚平笑道:“老袁,今天我可没空来看你。我是带我们老板过来看看船厂。以后船厂这边要改造,我们老板就来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船厂这边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来,老袁,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刘东先生。老板,这就是老袁,很敬业的一个老头。”
张亚平的话,把老袁吓了一跳:“公司老板?那是多大的官?比你这个经理还大?这么一个后生,就能董事?还带长的?你可别胡乱拉个人来骗我啊,我老头子虽然没有你那么能耐,但吃过的盐也不少。”
老袁这话,让刘东有些哭笑不得。董事长就是董事长,什么叫董事,还带个长?这算是什么称呼。但想到这个老人家那么大的年纪,肯定也不会懂得这个董事长到底是什么东西,理解有误差,也是很正常的。
虽然张亚平知道刘东不会在这些小事上计较,但依旧被老袁这话吓得不轻,有这么解释董事长这个词语的么?于是赶忙给老袁打眼色,一边讪讪的向刘东说到:“老板,老袁一向都是很幽默的,你就别怪他什么。原本我还怕我来带路,有些外行,现在老袁来了,我就算是松了一口气,别看老袁人老了,但船厂这一片的东西,他闭着眼睛都能带你找到地方,他才是这方面的专家啊。”
老袁看到了张亚平打的眼色,就知道自己刚才说错话了。但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人物,所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刘东说话,在那拿起水烟筒,又一下放下,拿起来又放下,还左右摇晃。要是不知道的人看到了,还以为老袁是在锻炼身体。
能让张亚平这个经理都那么紧张的人,能不是大人物么?张亚平是什么人,老袁可是见识过的。就算是这里的县长县委书记来了,那见到张亚平都得带着笑脸,就连走路都要退半格。这样的人物都紧张的人,那官岂不是要比县长他们都还大,指不定就是市长那一级别的。这样的人物,也就只有当年船厂成立那会儿,来了一个副专员才有可能比得了。但当初那个副专员,老袁也是远远的见了一面,哪里能像现在,能这么近距离的接触。
老袁这样子,刘东自然是看到了,于是刘东笑呵呵的说到:“老人家,不用那么紧张,对于我就当看待一般后生就可以。今天你就当一下我们的向导,领我们看看这船厂,怎么样?”
听到刘东这话,虽然老袁依旧紧张,但还是有些自豪的说到:“要说我别的本事那是没有,但船厂这边,就算是哪里有杂草,我都知道。你这可算是选对人了。”
“刚才您老出来之前,说那些话,应该是有目的的吧?”刘东这个时候开始问到最开始老袁说的那些话含义来。
老袁听到刘东这么问,有些颓丧的说到:“没有目的,我也用不着那么喊了。人老了,精力也不行了,哪里能像年轻的时候,想要吼多大声,就吼多大声,这可是很费神的事情。之前我不是说了么,就怕一些小兔崽子跑过来打秋风。虽然值钱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了,就连造船用的铁板,这里都干干净净的,但有些人就是不知道,以为船厂很富裕,来牵点东西。我刚才还以为又是那样的人呢。”
这个时候,张亚平在刘东旁边解释到:“虽然船厂那些机械,到时候我们也用不上,但也是我们船厂的物资,老袁这些年,就是看着这些东西,所以就算对我们环亚船业没用,他也得看着。本来船厂被我们公司收购了以后,老袁时不时的来看看就行,就算被弄走一些小东西,也没什么。但老袁却闲不住,说这些东西就算是没用了,也是船厂的东西,哪里能让那些小兔崽子祸害?”
听到张亚平这么解释,刘东不由得肃然起敬。老袁这样的人,说不上有什么能力,但这个责任心,就不是很多人能比的。就连环亚这边都不在乎的东西,老袁依旧会守着。即便他守着的报酬,仅仅只有每个月一百多块。
“老袁,等以后我们环亚船厂的新厂房建设起来以后,你就能轻松了。到时候,我给你建一个冬暖夏凉的传达室,每天看看报纸就行。”对于这样可敬的老人,刘东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腰包。
“用不着,用不着,我就是一条烂命,哪里能有那么好的福分享受。到时候只要让我继续上班就成,别看我人老了,但路还是能走的,一次走个十多里地,都没问题。”老袁听到刘东说给自己专程盖一个冬暖夏凉的房子,连忙摆手说到。
冬暖夏凉的房子,那玩意可不是他这样的老家伙能享受的。
听到老袁这话,刘东笑了笑,不再开口。反正等到厂房建设起来以后,总是要弄个传达室的,安装个空调,对于环亚来说,也费不了多少钱。这样有责任心的老人,对于环亚来说,也是一笔财富。
这个时候张亚平在一旁说到:“老袁,这就带我们去看看其他地方吧。等弄完了,我们一起回去,到时候坐车,不用你走路。”
“坐车?二一二?那可是好玩意。可惜太颠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可受不了,走路还还行。我们先去看船厂吧,我来带路。”听到坐车,老袁甩了甩脑袋说到。
于是,原本做为向导的张亚平,这个时候也变成了观光团的一员,向导变成了老袁。
可能一个人待久了,一直不说话憋得荒。当老袁开始领路的时候,那嘴里的话就没有停过。
“当初建五千吨货船的时候,可是机工部那边直接下的命令。原本这个任务是落不到我们头上的,但是当时书记有脑子啊。考察团下来那会儿,书记就带了厂子里面几个最能喝酒的过去,直接就把考察团的人喝趴下了。要说书记当初也能耐,考察团里面,可是有好几个东北的人。
你们不知道,东北人喝酒,那个叫利害啊,咱们这的黄酒对他们来说,就是喝水。当初书记咬咬牙,带着队的轮番把那几个东北的人给拿了下来,等完事儿以后,书记在医院躺了好几天才缓过神来。书记唱红脸,我们厂长就唱白脸,书记在医院躺着,厂长就对那些考察团的人说。
你看看我们书记,为了拿下这个项目,那可是舍命陪君子,咱们船厂是盼星星,盼月亮的就等着项目上门。这么大的诚意你们要是不考虑,那就让人寒心了。软磨硬泡,愣是把这个项目给拿了下来。反倒是原本最有希望的房山厂,空手而回。
我们当初也争气,原本技术力量是有些达不到要求的,但是我们知道找人啊,把别的厂里面的技术骨感给弄过来一些,然后再结合我们本就有的人,愣是把这个硬骨头给啃了下来。后来验收的时候,就连验收团队,都翘起了大拇指。等到这船一造好,我们船厂的名声就打出去了,那几年,可真红火。就连硬抓过来的那些骨干,都不愿意回去了。”
听到老袁说起五千吨船建造的秘密,刘东眼前一亮。他还真不知道,这五千吨船指标下来,还有这么多内幕的东西。当初船厂的书记和厂长,还真是能耐人。仅仅靠喝酒就把指标给拿了下来,这脑子也不是一般的好用。
“那后来呢?”陈洁这个时候忍不住插嘴问到,她也是很少听到这样的故事,于是有些好奇,但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因为这后来的事情,不就是明摆着的么?看看现如今的船厂,那后来,就肯定是没有后来了。要是后来能继续红火下去,船厂也不会成这个样子。
果然,听到陈洁这么说,原本还兴致很高的老袁,脸色一下子就变得灰暗起来。
“后来,哪里还能有什么后来?红火的日子还没过几年,船厂的效益就开始不好了,上面没有指标下来。我们船厂虽然有些成绩,但也没有自己接活那样的能耐,一条三千吨的船,我们是有技术弄出来,但厂里没有原料钱,有技术也弄不出船来。其实如果我们有钱,弄出一艘船就能卖一艘船出去。但一没指标,二没经济实力,弄到后面,就只有造小渔船。但渔船那玩意,能卖几个钱?连大家工资都发不起。”
如果说小厂还能依靠大量的渔船订单,生活一下,但中型造船厂,如果仅仅是依靠小渔船,几十吨的那种,哪里能养活那么多的船厂工人?于是衰败,也就成为最为现实的事情。
第四百七十七章初步摸底
对于老船厂的感情不一样,所以就造成了两方人马,各自不同的心情。可能老袁实在是在造船厂呆得太久了,基本上把他最为美好的时光,都给奉献船厂。所以只要说到关于船厂的事情,老袁就好似换了一个人一样。
这样的情况,大家接触两次,就能看得出来了。于是当那个话题落下以后,无论是陈洁,还是刘东,都有意识的不把话题引向船厂兴衰的问题上面去,而是问起老袁关于船厂工作上的问题。
如果是一般的保卫员,肯定不可能能够了解到船厂的大小事务。但对于老袁这样一辈子都待在船厂,连婚都没有结的老人来说,只要不是问船厂高层的内幕,他基本上都能把话题给接下来。无论是当年船厂的员工情况,还是福利待遇,抑或者是船厂里面的家长里短,老袁好似一台高精度的电脑一样,想要调集什么资料,就能调集什么资料。
到了后面,刘东一行人基本上开始轮番问老袁的话,努力的了解起这些船厂的点点滴滴。
“老袁,这里就这么大块地方,要说小也不算小,但要说大,也算不上很大。你们这三家中型造船厂,和十二家小型造船厂,平时就没有什么恩怨么?就比如说矛盾什么的。”刘东问到。
“矛盾?小矛盾什么的,当然会有,人都是有火气的,那么多人在一起,当然会出现矛盾。但这些矛盾,算不上大事儿,老板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老袁开口说到。
看到老袁这个样子,刘东就知道老袁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刘东又开口说到:“我不是说这样的个人和个人之间的矛盾,而是说这些厂与厂的矛盾,就拿你们三家中型造船厂来说,我就不信,在这么一块地方,你们厂与厂之间会完全没有矛盾。同行是冤家,更何况是隔着那么近的地方,都在一块生活,哪里能有不闹矛盾的。我就是想要了解一下,你们这三家造船厂之间,有没有什么比较大的矛盾。”
“你说的是这个啊?”老袁这下回过味儿来了,知道刘东到底是想要了解什么东西,于是开口说到:“要说最开始那会儿,矛盾是很大的,当初这一块地,机工部那边是准备弄一个大厂出来。但是那年月,机工部也没余粮,大厂的建设,都是要围绕着老厂来做的。老厂有技术,有人,还有现成的地。改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但他们也没有放弃弄新的大厂出来,我们这地方,就有很优厚的地理条件。当初虽然是弄了三个中型厂出来,但上面早就说过,如果条件合适,在适当的时候,三个厂都是要合并的。
三个厂合并,肯定是要分清主次的,所以那个时候,为了让自己厂做主导。大家都憋着一口气,不让别人占线。有一段时间,矛盾闹得特别大。但后面大家都不闹了,因为大家都明白,上面的资金一直都不够,想要合并起来成大厂,希望太小了。既然合并不了,再加上三个厂各有互补,到后面就是合作大于矛盾。尤其是红火的那几年,三个厂都是随便调人。”
听到老袁这话,刘东才明白,原来不止自己一个人看上这块地方的地理位置,想要把它弄成个大型造船厂。早在这些船厂建立之初,机工部那边就有能人看上了这块地方。
想想也是,当初机工部虽然大面积撒网,却不代表这大面积撒网,就是随便撒的。如果没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他们就算把网撒下去了,也没有捞起鱼来的可能。这块地那么明显的优势,如果当初计划的人看不出来,那就是真的傻了。
可惜,当初的策略,本就有些过于理想化,忽略了一些现实的东西。虽然是把种子撒下去了,但他们却没有化肥,把这些种子健康的弄起来,到最后,也就便宜了自己。
这个时候,张亚平插嘴说到:“我们环亚,算是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便宜。当初我了解到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所以我直接把这一片的造船厂都给包了下来,为的就是能让大型造船厂尽快的出现。如果我们的培训工作跟得上,那么时间也会缩短很多。”
“是啊,机工部那边没有资金升级,不代表我们环亚没有资金升级。这样看来,当初这片地方,的确是选对了。”陈洁这个时候也在感叹到。
“我等会儿就带你们去看看其他两家厂,让董事长你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这一片的造船厂。”老袁这个时候,抽着水烟说到。
做为一个在造船厂待了一辈子的人来说,别说自己呆的厂,就算是其他厂,他了解的程度也不低。毕竟,当初合作那会儿,大家都好似兄弟一样,隔阂虽然依旧会有一些,但在利益面前,这点隔阂根本就算不上事儿。
听到老袁这么说,刘东说到:“那这时间会不会不太够?仅仅看你们厂,这时间都有些紧凑,就更别说还要看其他两个厂,今天一天的时间,逛得完么?”
要是仅仅是走马观花的看一圈,就算是三家厂,看下来也花费不了多少功夫。但刘东可是想要彻底的摸一下现有造船厂的底蕴,仅仅是走马观花的看一圈,肯定是不够的。那样根本就不能详细的了解具体的情况。
“今天不够还有明天嘛,反正老板你又不急着走。在我们船厂这边多待两天,也耽误不了多少功夫嘛。”张亚平这个时候开口对着刘东说到。
“这倒也是,那我们就得麻烦一下老袁你了。”听到张亚平的话,刘东感觉十分正确,于是顺口应承下来。
环亚其他的产业,刘东可以随便看看,就能过关,因为那些产业,毕竟才开始建设,整个工厂的范围内,都还在大规模的搞工程,就算想看东西,也看不出什么来。也只有等到那些工程完工以后,才能看出个大概。
至于环亚特钢虽然也是有厂房,是在搞扩建,但和船厂这边,有着本质的区别。环亚特钢那边的建设,环亚已经弄了一两年了,就算刘东去的次数不算多,但了解也算不少。可造船厂这边不一样,一个是他第一次来,另外一个就是这些造船厂,都是以前国企收购过来的,就连张亚平这个负责人,都不见得会有多么深入的了解。
这样一来,比其他地方多花费一些心思,也算不上什么夸张的事情。再说了,比起其他的环亚产业来说,造船厂这边,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工程。工程量不单一,需要考虑到的东西,相对来说会更多一些。
别看现在环亚特钢和大兴刀具厂好像很庞大的样子。但和造船厂比起来,那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刀具厂和钢铁厂生产的东西是很单一的,仅仅是做某一个方面的东西。但造船厂不一样,别看船这玩意好像也是单一产品,但实际上,真正想把船弄出来,需要考虑到的东西是非常多的。
要不然,国际上也不会把造船,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见证。因为船这玩意,不仅仅是弄个铁皮,放到水里能浮起来就算是建造成功了,那样的船,连舢板都算不上。
在造船行业当中,也会分个三六九等。最下等的那种,就是能在小河道里面开的,那玩意要说到技术含量,几乎就相当于没有,一个木匠,都能很容易的把那样的船给弄出来。连吨位什么的,都算不上。
但再往上走,船的变化就会越来越多,到最后,像那些军用的大型军舰,什么战列舰,航空母舰一类的东西。你就算一下子找来一百万个木匠,都拿这东西没办法。因为它涉及到的技术,实在不少,无论是船舶的设计,还是里面的电路安排,抑或者是螺旋桨,发动机,雷达,火控。方方面面的东西加起来,需要应用的技术,能把人给吓死。
华夏在六七十年代,就能把原子弹给弄出来。但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华夏想要自己造航母,都十分困难。虽然这其中有着华夏人历来不太重视海洋的原因,但也有着这样的大船,技术含量很高的原因在里面。单单是这样的大船所需要应用到的钢铁材料,就不是一般人能弄出来的。而钢铁材料这样的东西,在大型船舶里面的应用范围,仅仅只能算是最为基础的东西。往上算,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虽然刘东从来就没有让自己的环亚船业建设航母那样的奢望,就算是一般军舰,刘东也没有打算建造。但就算那些民用的十万吨级货船,需要用到的东西也非常的多。建设大船,对于环亚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甚至比什么晶圆厂的压力还要大。
所以,刘东对于环亚船业的重视程度,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要比环亚特钢更高。虽然当初想要弄船舶业,刘东最大的理想就是看到了船舶行业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时间段,但未尝没有以船舶行业成为环亚底牌的心思。
第四百七十八章还是占便宜了
如果环亚特钢在未来会成为环亚国际的一张底牌,一个支柱,一个任何人都不能忽略掉的部分。那环亚船业未来的定位,就是一个重量级砝码。谁都知道,在未来大陆资源开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在发展方面,不至于被资源问题拖后腿。
那么想要更多的资源,就不得不打海洋的主意。在这个星球上面,海洋里面的物资,绝对要比大陆上的物资多很多。只要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海洋的总面积占据地球百分之七十一的百分比,而陆地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九。
而在这百分之二十九的陆地上,还要分为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势力,虽然华夏占据的面积不小,但总体来看,也算不上很大,比华夏面积更大的国家,还有两个。再加上华夏五千年以来的传承,本就耗费了比比别的国家更加多的资源。
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华夏在资源问题压迫下,会越来越重视海洋产业。而人想要在海洋上生活,就离不开船业。人是不可能能在海水里面生活,除非是那种传说中的美人鱼。这样一来,华夏对于船舶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
刘东虽然没有那么宏伟的目标,誓死也要让环亚船业,成为国内船业的no。1,但能让环亚船业在其中占据不小的比例,环亚船业就能算是成功。那样一来,环亚无论是在面对任何人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底气。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东自然会对环亚船业给予高度的关注。虽然现如今的环亚船业,基本上还是个烂摊子。想要让环亚船业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需要走。但既然把种子都给放下去了,在环亚内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刘东也不介意让环亚船业飞速的发展。
其他的人肯定不知道刘东内心当中对于环亚船业的定位,至于当向导的老袁,就更加不可能知道。但刘东很有兴致的参观造船厂现有的一些底蕴,老袁也自然会让船业良好的一面展现在刘东的面前。
当老袁带刘东他们参观完船厂的一些设备和厂房以后,他们的脚步,就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海边。到了这里以后,路面的平整程度,和完整的程度,和之前刘东他们一行人进来船厂的路,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看到刘东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路面上,老袁自豪的说到:“别看刚才你们进来的那条路破破烂烂,就以为船厂里面的路也像那个一样。咱们船厂虽然实力不够,但一些硬件上的条件,还是必须拥有的。就拿这片地来说,我们很多大型的原件,还有船舶的一些组件,都是从这里弄到海里面去的。要是这些路都那么破烂,那大型的组件,根本就不可能能放到海里面去。那样一来,我们造船厂,也弄不出大船来。”
造船厂的建造过程,并不是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全都是在海里面完成的。要是那样,那些重达几百吨的钢铁构件,又怎么可能在水里面完成?你总不可能把炼钢炉都放到海里面去吧。
所以,建造大型的船只,那些构件,就比如说船首船尾这些大型的构件,都是在离海边不远的船厂里面,弄出来的,然后用专用的机械,把他们弄到组装船坞里面去,之后再拼装完成,再做一些后续工作,一艘船的主体部分,才算是完工。
而主体部分建设完毕以后,才开始船舶?(: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