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Randolph开了两个玩笑,便切入主题,“丹尼尔,你认识BOA的分析师Steve?”CRMH现在一直在寻找新一轮的风险投资,其中一个途径是通过大银行帮助寻找潜在的投资客户。大银行手里的高资产客户资源是一个独特的优势,也是筹资很重要的一个潜在人群。
周三公司邀请BOA的两个资金管理经理和一个高科技板块的股票分析员来实地参观会谈,那个叫Steve的分析员和江之寒像老朋友一样在走道里寒暄了好一阵,被James看见了。
江之寒心里想,CRMH看来果然是急需融资,已经快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他点头说:“和Steve确实打过些交道,主要是在CMMN公司的IPO上面。你知道,BOA是负责他们IPO发行的,Steve正好在里面也负责些事务。我嘛,恰好我有个姐姐有家投资公司,对CMMN很有兴趣,所以我们深入的交谈过,后来也投了些钱进去。”
Randolph显然对江之寒姐姐的投资公司兴趣不大,他的重点还在Steve身上,“丹尼尔,你来公司以后,一直还没有分配给你具体的工作。现在呢,就有一样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简单的说,我们现在正游说BOA做我们融资的代理方,而Steve对公司前景的评价会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难得你和他打过交道,我看这样,James和你组成一个Team,你们俩就负责所有攻关Steve的工作。具体的事情,James等一下和你详谈。你看好吗?”
CRMH前几周的经理例会,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公布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但还是有流言说,每个一线经理都被要求上交一份分管员工的详细的业绩评估表。而这,应该就是大裁员的第一波预兆。
十二点半,江之寒下到二楼,约好了和夏成龙几个一起吃中饭。
夏成龙兴冲冲的问:“听说今天VP约谈你了,好小子,解雇你不需要Randolph亲自出马吧?”
江之寒切了一声,很豪爽的说:“喏,今天领到一张公司卡,可以刷卡吃饭,今天中午算我请客。”
话音未落,周围隔间冒出几个认识的人的头,“小江,算我一个!”
(多谢支持!)
第三卷过去时现在时619极品老关
619极品老关
和国内公司一样,美国公司也有请客吃饭的公费开支,可以是请客户也可以是请属下,通常各级经理和销售人员每年都有一个定额可以报销。江之寒接到的新任务,附带的福利便是多了这么一项公费吃喝报销的好处。
到了经常聚餐的中餐馆,江之寒发现除了平常一起聚餐的五个人,今天还多了一位。
夏成龙偏过头,朝他眯了下眼。
江之寒有些迷惑的看他一眼,他若无其事的转过头去。
方思域介绍说:“这是老关……这是小江。”
老关看起来四五十岁,头发很稀疏,个子小,略微有些发体。
他呵呵笑道:“你是可以报销的吧?”
江之寒点头。
他说:“不介意多我一个吧?”
江之寒打个哈哈,“怎么会?欢迎还来不及呢!”
于是,一群人坐下来开始点菜。
大伙儿问江之寒,拿了什么任务居然有这等福利。江之寒呵呵一笑,敷衍道,签了保密协定的,不敢和你们说。
夏成龙笑道:“不会是叫你去跑融资吧?”
江之寒睁大眼,“这都让你猜中了!”
大家哈哈一笑,自然没有人相信这个玩笑话。
点菜的时候,江之寒便注意到,老关一人点了两个菜,其他人都只点了一个,不过他并没在意。吃完饭,江之寒拿卡付账,老关便叫来服务生,让他把剩下的饭菜打包。
江之寒瞟了他一眼。通常来说,一家人出去吃饭,吃不完的打包拿回家在这里是常事儿。但同事间吃中饭,很少有人把大家吃桌菜吃剩了的打包。
出了餐馆,照例江之寒上了夏成龙的车。今天大家开了三个车出来,车里就只有他们两个。
夏成龙发动引擎,嘴里问:“真的……是让你去跑融资?”
江之寒淡淡的说:“帮着跑跑腿而已。”
夏成龙点点头,“那也不简单……我早看出你不简单,小江,哈哈。”
江之寒跟着打了个哈哈。夏成龙这人性格很有几分豪爽,算是比较对他的胃口。
夏成龙一边开车,一边和他闲聊,“知道为什么今天我对你眨眼睛了吧?……那个老关。”
江之寒问:“怎么了?……哦,他倒是挺节约的,吃不完的都打包拿回家。”
夏成龙鼻子里哼了一声,有些不屑的说:“整个CRMH,你知道名气最大的华人是谁吗?”
江之寒一笑,“难不成是他?”
夏成龙说:“你算猜对了。”
江之寒问:“他有什么出名的事迹?”
夏成龙不屑道:“噌饭啊!”
江之寒有些惊讶的问:“就为这个?”
夏成龙说:“人家可是做到一定的境界了……我听说,公司里只要哪天中午有客户请客,不管是哪个部门的,他一定千方百计找到认识的人一起跟去。”
江之寒哦了一声,“那他交游挺广的,人家也要让他去啊。”
夏成龙说:“老美不太在意这个,反正多一个人就多二三十块钱最多了,客户请我们工程师吃饭,也很少去很贵的地方。我们小组和他八竿子挨不到边,去年感恩节前后因为要购买一批设备,供货商的销售三天两头的跑过来请吃饭,他便找上我,说要跟着一起去,开始说是去了解一下我们在做什么。都是国人嘛,我也不好说什么,再说又不是花我的钱。所以,第一次我就把他叫上。结果呢,他每次必到,有时候我有事不去他也一定出席,搞得那边的销售以为他是我们组的,想要和他推销东西。你知道老美请客有时候去的餐馆是各吃各的,不像我们那样合起来吃。他总是就点两份儿,还能都吃了。大家都说他胃口好,个子不大吃的很多。后来,我听别人说,你猜怎么着?”
江之寒问:“猜不着。”
夏成龙说:“他说,中午吃两份儿,晚饭就可以省了。”
江之寒不由笑起来,“不会吧,这也太夸张了。”
夏成龙说:“总之,人家就是要省饭钱,有带的,带一份儿回家吃,如果有多的,连带媳妇儿的也给带一份儿。没带的,干脆吃双份儿,肚子填饱了,晚上就不用开火。”
江之寒问:“他家经济情况不太好?”
夏成龙说:“狗屁……我不知道他家情况如何,反正他老婆也是上班的,有一个儿子,都老大了。他开什么车?宝马745,你看我开的是什么车,便宜的日本车。你说,他会比我穷?”
江之寒笑道:“开宝马745天天省饭钱,这要省多少年才能省下来呀!”
夏成龙说:“可不是!关于他的故事,流转的多着呢,早就出了我们华人的圈子,要不我说他是公司最有名的华人。有一次,那时候还是公司有免费零食供给的时候,他下班在包里塞了很多饼干饮料什么的往外带,结果被Security的人拦住了,后来还打电话找来经理才把事情摆平。更夸张的是,我听说他车里常年放一个可口可乐的杯纸杯,到了一家麦当劳前面停车就拿着进去盛满了。”
江之寒大笑,“这个……这个一定是杜撰的。”
夏成龙说:“你还别不信……我也是好奇,借口眼馋他的宝马7,搭过他好几次车。真是每一次都看到他车里放着个空的可口可乐纸杯。其实这不算夸张的,最夸张的是有人说他经常从公司厕所里拿开屁股纸回家用。所以一楼那个厕所开屁股纸消耗的总是特别快。”
江之寒哈哈大笑了几声,“哎呀……笑死我了,是不是真的?”
夏成龙叹口气,“你知道我为什么有些看不惯他吗?”
江之寒恭维说:“你这么豪爽的人,当然看不惯这种贪小便宜的性子啰。”
夏成龙说:“这倒是次要的,关键是他太过份了。这里很多人本就喜欢上纲上线,搞种族歧视。久而久之,公司里的白人就觉得,唉,华人就是这么Cheap,你知道吗?就是这种人,特别丢我们的脸!我真不知道,省那么点钱儿,带到棺材里去干什么!”
(多谢支持!)
第三卷过去时现在时620一个人的旅行
620一个人的旅行
世界很奇妙,一天的功夫,江之寒忽然成了被重用的人,又听说过老关的极品故事。他只能感叹说,这个世界,奇人奇事,常常在你想象之外。
回到家,吃过外卖,早早的洗了澡。到了湾区以后,江之寒越发的懒了,极少自己做饭吃。现在新搬进的这个公寓,离餐馆集中的地方很近,他通常都在外面餐馆打发晚饭,或是回家来叫外卖。
打开电脑,收了一轮国内的Email。
有一封是林墨的,很简短,只有一句话:
今天去七中闲逛,看到了那个哭泣的少女雕像,有好多好多的感触!愿你知道。
江之寒盯着屏幕看了半天,啪的把窗口关掉,嘴里咕哝了一句,死丫头。
打开一个网页,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取出里面的一个纸条,按照上面写的,把用户名和密码填写好。
一按回车,啪的跳出一个黑色底的新窗口,是一个在线的聊天室。
这是一个特别的聊天室,通常被参与者称作TradingRoom。
片刻的功夫,他的名字便显现在窗口上方的新加入者名单。
“老兵保罗,你终于出现了!”
屏幕上跳出一行信息。
“嘿,欢迎回来!”
“嘿,老兵,TMCYL下个月就要IPO了,值不值得进啊?”
“欢迎回来!”
“天,我没有看错吧!”
“OMG,我的财神爷终于现身了。”
“我给你发的信息,你有收到没有,快给我个回音啊!不管怎么说,欢迎回家!”
………………
屏幕飞快的滚动着,上百条打招呼的对话不停出现在最上方。
江之寒有些呆呆的看着那屏幕。
好久好久,他才慢慢打下一句话,
Guys;nicetoseeyouagain!
前段时间在公司虽然闲着,江之寒还是给自己找了不少事儿。硅谷这边,各种组织各个公司的活动层出不穷,他闲着的时候便常去逛游。UOK在湾区的校友会他去参加过,华人工程师的联谊会他也去了,当然还有很多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的推介会,甚至一些公司的招聘会。
江之寒和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各种各样的人交谈,更多的时候他亮出的身份是C※J投资公司的资金管理经理。无论是普通的硬件软件工程师,一般的市场销售人员,还是各级经理,以致公司高管,他尽可能的去接触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情况,希望能够把握住这一波浪潮真正的脉搏。
自从接受了Randolph交给的重任以后,江之寒还是做了些努力的,成果也是拿得出手的。他单独约到Steve出来吃了个饭,后来又替Randolph和James争取了一个私人会面的机会。Steve也很直接,他告诉江之寒说,CRMH公司的产品还不错,相比很多其它竞争资金的公司,产品线已经比较稳定,客户基础也相当客观。虽然还没有开始盈利,但前景还是很有的。但有一点,CRMH的这个概念,不是如今市场炒作的重点热点,所以在很多其它公司的竞争中处了劣势。再加上这之前CRMH已经有了三次融资周期,去年许诺实现的销售收入大概错失了四成,让很多投资者信心不足。江之寒问他如何看CRMH的长期前景,他很斩钉截铁的说,比百分之九十他跟踪的中小公司更稳健。
忙完了约见Steve这一摊子事儿,感恩节又到了。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放假是肯定的。公司为了削减成本,这个感恩节强制放两周假期,除了少数产品维护和远程服务的员工,其他人都被要求休假。找夏成龙的话说,假期后有多少人能回来上班,会是个大大的问号。他抱怨道,要是在感恩节和圣诞节之间的传统假日裁人,公司未免也太不近人情。
江之寒却没有这样的担忧。去年感恩节的时候,身边还有卡琳,和小蓝老宫几个朋友。今年呢,虽然和几个工程师慢慢熟悉起来,但大家都是有家有口有小孩儿的人,假日当然会回家与家人团聚。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没有一个可以回的家。
因为这个缘故,他早就计划好,趁着这个双周的假期,去附近著名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滑雪。
江之寒滑雪是到了美国才跟卡琳学的。虽然比不上从小就学滑雪的卡琳,但他现在身体素质超好,平衡感也很强,半天的功夫便学得像模像样。
到了优胜美地,江之寒租的旅馆便在山谷之中。前三天,他去高山雪道练习速降,从陡坡往下飞速冲下的感觉,非常的过瘾。风呼啸着在耳边吹过,某些时刻他感觉到简直是飞了起来。当速度达到极致,他刻意的不去控制,莫名的血液开始沸腾,好像自己正直直的冲向死亡。
那种感觉,真是非常的好,好到能忘记世间一切烦恼。
接连三天,他白天去滑雪,晚上便呆在小房间里。这里没有互联网,电视也没什么意思。还好他带了几本书,傍着台灯柔和的光,坐在床上读书,时不时的闭上眼瞎想,也是一种享受。
在这个高山峻谷之间的小旅馆,虽然周围还住着不少的人,但江之寒感受到的,是和他自己的世界完全割裂开来。无论是几个小时车程外的公司,还是千里之遥的UOK,或者大洋彼岸的家乡,抑或是青州的事业,都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呆在这里,所有的联系都断掉了,不再有张小薇发来的公司传真,不再收James的公司邮件,那些熟悉的人们感觉都音信杳无,好像不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一样。
剩下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壮阔的天地间,度一个漫长的假期。
(多谢支持!)
第三卷过去时现在时621大雪茫茫无人处
621大雪茫茫无人处
到美国来是来干什么的?江之寒从来没有很仔细的思考过这个问题。钟伯伯劝他来,是害怕他年轻气盛,继续和朋家纠缠不休。父母希望他来,几乎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而他自己呢?他似乎没有很仔细很仔细的想过。
有点像当年放了学出去吃饭,他问楚名扬去哪里好,楚名扬说不如哪儿哪儿。他很随便的一挥手,那就这样吧。似乎是一个很随意的决定,因为哪儿都差不多。
和才开始的高二时不一样。那时候,他似乎目标非常的单纯和明确:我要与众不同,我要抓住某个契机,我要找到一个领域集中的我的精力,我要筹到足够的钱去搏一把新生的股市,我要挣钱赶快给家里换个房子让母亲不要太辛苦,我要……追到那个女孩儿,和她厮守一生。
那以后呢,更多的似乎是惯性的延续,把企业做大,思考新的战略方向,赢得每一场商业争斗,结识更多的人来保护告诉发展的商业集团,希望有个人在身边不要那么寂寞。那些成功的或者甜蜜的瞬间,也曾有很大的满足感。但目标似乎不那么明确了,挣钱到某一个数字,或者是把企业做到怎么样的一个地步,江之寒其实并不是那么在意。
回头看来,当年最初的目标似乎都实现了。他说自己与众不同,少年得志,大概没有多少人会站出来反对。但似乎和坐在中州市图书馆里的过去比较起来,似乎总是缺失了点儿什么,那时候的激情不再在那里了,剩下的更多的是责任。
创出一个企业,把它做大,然后你便慢慢对它有了种责任感,仿佛他是你一手带大的孩子,需要精心的呵护。
那为什么要到美国来呢?远离企业的日常运作,也许可以帮助理清一下思路,集中精力在战略发展的方向上。也许,到这里来游历一番,亲身感受一下新的一波引领世界的科技大潮,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
但这些,真的是当初来的理由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这半年以后,江之寒就能拿到自己经济学的硕士学位了。但对于学术研究,他自我评价,已经少了关上门来静心研究的那份心性。他也许是有天赋的,他甚至设想过,四五十岁后重回大学当个讲师什么的。在美国,有很多在企业界成功的人功成身退以后去学校养老,他们可以带去很多工业界的实践经验,对校园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攻读博士或者做研究似乎并不在江之寒的规划之中。
他今晚似乎终于有时间问自己这个问题:为什么来这里呢?
更多的,似乎是一种逃避。从某种意义上,有点像当年从七中逃到四十中。这一次,他从大洋彼岸逃到此岸。
文楚跳楼以后,江之寒确实一心想要报复朋元涛,甚至等不及要马上动手。但他终于失败了,有没有吴茵的劝阻他都会失败,回头看他自己很清楚这一点。那次失败,让他充满了挫折感。
因为他是站在正义那一方的;因为他那几年财富人脉都在以几何级数的增长,本以为至少可以护住身边的人;因为自高二以后,他几乎就没有失败过。倪建国也许是一个例外,但不是因为他斗不过他,不过是投鼠忌器罢了。
但现实残酷的展示给他,在社会阶层的阶梯上,他往上望去,云雾飘渺,遥不可及。江之寒并不是一心想要沿着那阶梯无止境的往上爬的那种人,他缺乏那种极端的动力。从小看《红与黑》和《荆棘鸟》那样的书,他就觉得穷其一生只想着往上爬的人不过是愚人,付出的代价通常太惨重,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更会错失人生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
在某个时刻,他觉得自己已经够有钱了,够成功了,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但在生活中,无论是成就感,还是幸福感似乎都不那么多的能感受到,而文楚事件几乎毁掉了所剩不多的那份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挫折感之外,吴茵的离开和白冰燕的车祸也是让他逃避的重要事件。这两者,似乎又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白冰燕,江之寒更多的是一种无法与天斗的无力感。他扪心自问,总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没错,那盘录像是他录的,但他当年不过是为了自保,以后从来没有想过要利用它。如果有错,他不过是疏忽大意没有提前销毁它的错误。但这个错误的代价太大了,在清风陵园的夏日黄昏,他抱着倪裳,清楚的感受到两人之间因此产生的鸿沟,满是委屈,还有很多的不甘。
而对于吴茵,感觉又更复杂微妙很多。在很多时刻,江之寒觉得自己是爱她的,那些甜蜜温柔,并不是可以做戏假装出来的。也许,比爱更多的,是从心底深处往外的怜惜:他心疼这个女孩儿生长的环境,她表面光鲜下曾经的挣扎,她有家难回的苦涩,以及她咬紧牙关努力奋斗的执着。
当他告诉她愿意帮她处理和家里的关系的时候,她说,好吧,我都听你的。江之寒的前两任女友,不管多爱他,多半不会那么说。伍思宜也曾接受他类似的建议,她会自己仔细思考权衡,点头说,听起来好像不错,让我去试试?倪裳呢,她高傲的仰着头,告诉他,父母比他更重要。
开始的时候,江之寒是在寂寞中想要寻求一段类似后来和卡琳的一段关系。但即使是卡琳,离开的时候双方何尝没有好多不舍,心里也划下淡淡的但也许持久的伤痕。但吴茵不同,和她在一起久了,那初衷早就被丢在了角落里。有一度,他们似乎都接近了婚姻。林墨曾经问过他,你准备毕业就娶她吗?
林墨这样问他的时候,江之寒才悚然惊觉,他似乎从没有想过这件事。虽然总是温柔甜蜜,他似乎从来没有迫不及待的,等着毕业的那天,甚至不用等到那一天,早早的把她娶回家。从此心愿得偿,不再有憾。不像以前,他迫不及待的等着那高中结束,便可以和倪裳远走高飞,不再被大人们约束。
是因为对象变了?还是根本就是他自己变了?
梁浩的话,在江之寒心里确实曾经留下了印记。他能够全心全意的对吴茵好吗?能够像她对他那样,百分之百的依赖,毫无保留的信任吗?如果做不到,对她是不是一种不公平?江之寒努力回忆,有时候忍不住想,自己是不是一直在等待那一刻,等待吴茵犯下一个大错误,然后好拍拍手,径直离开。
在显意识里,每想到此,他都不由惊惧,不迭的否认,绝不是那样。但在潜意识里,大概正是因为这有几分接近事实的惊惧,迫使他不想再回到这个事情上去。
好吧,她回去了,鼓起勇气打过去的两个电话都似乎是那个梁浩接的。她回到家乡,和青梅竹马的男生一起开创事业,也许那才是对她公平的,或者让她幸福的?
江之寒在逃避的,不仅是白冰燕和吴茵,甚至还有林墨。
小丫头对自己的崇拜,以至于依恋,经历了这么多女生,江之寒自然不会看不出来。长了这么多岁,经历了这么多人,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她那样,毫不犹豫的扑到自己身上,帮他挡刀,愿意为他去死。那样的付出,于他同样是很重很重的负担。
和林墨的同学聚会的时候,江之寒看着君子好逑的男生们,忍不住腹诽,嘿,你们这小样儿,压根儿配不上小墨。但理智的想起来,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他不应该也不能去干涉她的幸福或者选择。
如同很多年前他对温凝萃说过的话那样,爱情太激烈,刚而易折。而由于某个不知道的原因,他能奇妙的感觉到和这个小丫头的特殊联系。他希望她是他生活的坐标,永远不会消失或者疏离。而要做到这个,他告诉自己,必须要保持距离,不能靠的太近。
美国的生活是很好的,江之寒从不后悔到这里来,哪怕就只是来看看这蓝的不像话的天,或者就是为了认识那三两个红颜和知己,这一行也值得回忆。
但正如他对卡琳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他来说,这里真的能是安心之处吗?
江之寒盘腿坐在帐篷里,身边亮着盏小小的应急灯。两天前,他找到一个森林巡警,向他咨询这条越野滑雪的路线的时候,对方一再询问他是否有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还谆谆嘱咐,要备齐各种需要的物品,确保通讯的畅通。江之寒很自豪的向他展示了自己的卫星电话。卡琳临走的时候,江之寒送给她的礼物便是一部卫星电话和一个充好了值的账户。在哥伦比亚那个鬼地方,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断了联系。他顺便给自己也买了一部,虽然在这里几乎不太用得到。
和第一晚一样,江之寒搭帐篷露宿的这个营地,只有他一个人。实际上,最近一个他遇到的滑雪者,还是三十个小时以前的事。他选择的这条越野路线,已经远离了热闹的优胜美地公园中心,进到内华达山脉的深处。身处人群之中的时候,也许你不觉得。但当你一个人一天一夜的独行在雪地里,那种孤独的感觉便迸发出来,不可抑制。
傍晚的时候,飘了一点儿小雪。举目望去,四处都白茫茫的。树秃了,但还高高的挺立着。在这荒无人烟的野外,也许是方圆几里内唯一的那个人,江之寒坐在帐篷里,望着外面茫茫的天地,心思却不知飞到了何处。
(多谢支持!)
第三卷过去时现在时622吴茵的耐心与信心
622吴茵的耐心与信心
江之寒在优胜美地的大山间独自前行的时候,同样飘着雪的酒口镇迎来了廊兴木材公司第一次的年度销售商年会。
因为廊兴附近最近开发了一处著名的温泉景点,这次年会不仅包吃包住还包旅游。大冷的天,往据说是矿物质比当年杨贵妃泡过的温泉还要丰富的天然热水里一泡,那享受是无与伦比的。
吴茵加入公司的一年半时间,可以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人脉以及人脉促成的销售渠道,解决了公司最紧迫的需要。最近半年,木材销售的总体形势不算好,但公司的订单却越来越多,两个月前达成了和附近另一个木材厂的战略合作协议,其实算是一种变相的兼并。吴茵带来的不仅仅是订单,她还建立起一支销售团队,把销售渠道扩展到江南,南方几省,和东南亚的几个国家。
负责年会具体组织接待任务的是总经理梁浩。他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们公司的总经理是给副总打工的。他这么说的时候,吴茵通常回他一个轻嗔薄怒的眼神。
这几天,和客户一起到的,还有一个吴茵的客人…舒兰。橙子老家的一个小学同学,家里是做木材生意的,她家舅舅和舒兰橙子的厂子也有生意来往,做生意信誉比较好。舒兰知道吴茵回老家主持一个木材公司的事情,便留了心,替他们牵线搭桥。一个多月前,双方达成初步的进货供货协议,都比较满意。吴茵给她打过电话,好好的感谢一番,又邀请她有空过来做客。所以这一次,趁着来廊兴附近的省会城市出差的机会,舒兰顺路过来探访一下吴茵。
吴茵抛下其它的事务,这两天便陪着舒兰,昨天去了一趟温泉,今天赶回公司,晚上在市里面的招待酒会她无论如何是需要出席的。
在酒店车库车库停好车,从电梯上来,吴茵抓住一个服务员,问了去商务厅的方向。下午的时候,有一个招待酒会,然后才是正式的晚宴。
这两天,吴茵和舒兰一起聊了很多。她们只很少的谈了谈事业和生意,更多的话题是大学时的生活细节,和当年共同认识的朋友。舒兰说起,小怪据说在往上认识了一个挪威女孩儿,几乎天天互通Email,很有点异国恋要萌芽开花的趋势。
但两个人最熟悉的那个人,还没有出现在交谈里。有那么几个时刻,她们互相看着对方,似乎都在等待谁说起那个话题,但最终都退后放弃了。
走过走廊的时候,有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站在角落里抽烟。见怪不怪的,他的眼光跟随着两个漂亮的女子,随着她们的脚步移动,直到他们消失在拐角处。
依依不舍的一回头,却看见一个熟人,西装男子热情的招呼道:“张经理,真是巧,你怎么在这里?”
张经理笑答道:“来参加一个公司的年会。”
西装男子问:“是哪家公司,能请动您的大驾?”
张经理说:“廊兴木材厂。”
西装男子哎哟了一声,“那还真巧,我也是来参加他们的会的。没想到,这个公司不算大,能请动您呢……对了,我听说这个公司的老总,是个绝色美女来着。”嘿嘿的有些猥琐的笑起来。
张经理哈哈一笑,“确实是……对了,你是怎么和他们搭上线的?”
西装男子说:“是羊城经贸伍总的关系……你知道,她们公司最近的生意做的越来越大,和香港那边关系据说很深。因为这个,一定要给个面子的……”他看着对方,试探着问:“张经理,要请动你们公司,那面子可要更大哦……”
张经理若有所思的,“这个吴总,人脉确实很广嘛。”
西装男子说:“是的是的……我昨天认识的一个人,说是中州实业介绍的关系。中州和这里可是南北隔着老远,对了,我听说你们最近和中州实业生意做的不小啊。我上次去中州,听人说起过,那个集团,好像背景很深,没几年就在当地快成一霸了。”
张经理点点头,“帮我们牵线的人,还不让说。”
西装男子越发的感兴趣起来,“这么神秘?……张经理,我们认识快十年了,说来听听又何妨?我岂是到处乱传播的人?”
张经理道:“这倒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人家应该也是好意,帮了忙不想留个名声,大概是朋友吧。江吴集团你应该知道吧。是他们总裁行政秘书亲自联系的我,说明了请照顾一下这边的生意,后来还告诉我希望不要拿出去说。”
在转角处,走错了路正转回来的吴茵和舒兰站在那里。
舒兰偷偷的瞟了她一眼,吴茵脸色平静,好像在听和自己无关的故事。
商务车里,舒兰坐在副座。
她说:“你这么忙,我都说了,不用亲自来送我。”
开车的吴茵说:“我顺路去同安办点事儿。再说了,你难得来一回。”
舒兰看着前方,半晌,咬了咬下唇,终于还是开口说:“他心里还是有你的……”
无头无尾的,但吴茵当然不会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吴茵撇了撇嘴,“他呀……就这德性,你还不知道?”
不知道为什么,舒兰噗嗤的笑出声来。
收住笑容,她偏头看了眼吴茵,很认真的说:“你……是怎么打算的呢?”
吴茵挥挥手,有些大咧咧的说;“哎呀,最近忙的要死,没空想这些有的没的。”
偏过头,看到舒兰正凝视着她,“怎么,不信啊?”
舒兰抿嘴一笑,“哪有?我还不是你这样做决策的,这一年都忙的四脚朝天呢!”
吴茵踩上刹车,在一个红灯处停下来。
她似乎仰头看了看车顶,发了几秒钟的呆。转过头,看着舒兰,她轻轻的说:“他为我做的已经很多了……我也不瞒你,我是放手让他去找他最想要的东西。”
若有若无的叹了口气,她说:“老实说,我是有耐心的。但我……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应该说,一点儿信心都没有。说到底,不过是尽人力听天命这六个字罢了。”
(多谢支持!)
第三卷过去时现在时623募捐
623募捐
夏成龙预测的很准,感恩节度假回来的第二周,公司宣布了第一批裁员名单,一共有八十个人,大概占了四分之一的比例。
中饭的时候,江之寒叫上了方思域。很自然的,在饭桌上他问起消失了的夏成龙,“老夏被裁了?”
方思域摇头,“老夏跳槽了……他多精明的人,哪里会等到大棒落下?”他感叹道:“老夏这人,看起来粗犷,其实是最精细的个人。”
江之寒问:“你这次是安全了吧?”
方思域叹口气,“这次是安全了,但逃得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
江之寒说:“老夏走了,也没提前给我打声招呼。要是他问我啊,我还是劝他留一下。这么多股权,丢了毕竟可惜。要想发财,还是要多忍耐一下。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呢?”
方思域眯了眯眼,深深的看了江之寒一阵,“对了,我上次去华人工程师联谊,还远远的看到你一眼。想过去打个招呼,一转眼就见不到人了。”实际上,他还从一个朋友处拿了张江之寒分发的名片,上面的头衔是,
AccountManager
DanielJiang
C※JInvestmetnInc。
江之寒问:“那老方你也在找工作?”
方思域道:“我确实在联系。不过,如你所说,我准备挺到最后一刻……谁知道呢?”
江之寒喝了口水,问他:“老方,你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你觉得一个企业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方思域沉吟了半晌,“我不是搞企业的,只是自己瞎想想。在我看,说的简单些,就是要把三件事结合起来:资金,人才,市场。资金无需解释,市场这个东西,是需要些眼光的。但你如果在我们这一行呆久了,其实多多少少能了解一些市场。但即使市场在那里,要把它抓到手里,又是谈何容易。需要时间,需要资金,也需要人才。硅谷现在为什么这么火,一个原因,就是人才集中,尤其是高科技业的人才。这个品牌效应打出去,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相关人才都往这里聚集。所以对这里的公司,三者已经有一样远远超越了其它地方,这就是一个极大的优势。说到底,我们看到了市场,那么能招募起人才,有资金支持,成功的希望就在那里了。”
江之寒问:“和国内比呢?”
方思域说:“我现在和国内不熟,据说发展也很快。但以我以前的经验,国内主要缺的还是人才和市场。人才方面,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都还不够。而市场方面,看起来潜在市场大,但至少对我们这一行,比这边还是有很大差距。而融资的渠道,也不够健全规范。”
江之寒说:“所以,按你所说,我们公司人才和市场其实都有相当的火候,现在差的不过是资金而已。”
方思域说:“一分钱也能难倒英雄汉。熬不过去,再好也是白说。这些事情,从来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要说技术和对市场的认识吧,谁都可以说有那么一点,但资金获得的渠道,还有真正把握市场的眼光,门槛太高,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也就能给别人打打工。”
江之寒哈哈一笑,“英雄所见略同……来,干一杯。”他心里想,就算是普通的工程师,其实也不乏很有真知灼见的人才。
江之寒度假回来,听到的还有一个坏消息,老家附近(大概隔着三百里)的封江县城发生了7。5级的地震。中州有很强烈的震感,而封江县城几乎毁于一旦,附近的一些小村镇也受损严重。
江之寒打电话给楼铮永,让他拨出一批专款,捐到中国红十字会的账户,就以江吴和中州实业公司的名义。
他又琢磨着,听说美国这边捐款援助的风气很重,公司里又有大量的华人工程师,可不可以在公司里搞个募捐。但无巧不巧,正遇到大裁员的时期,估计没多少人会有这个心情。
在饭桌上和方思域谈起这个想法,没想到方思域鼓励他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公司的政策是允许员工在内部号召捐款给慈善事业或者救灾救难的。他又说,虽然才裁了员,但侥幸躲过的,说不定心情正好,愿意贡献微薄之力。作为第一个响应者,他答应捐出五十美金。
回到公司,江之寒请示过James。对方现在显然没有这个心情,只是说政策是允许的,你只管在内部Email系统里发集体邮件就好。
江之寒仔细琢磨了半下午,先打电话了解了一下相关的程序,写好的稿子还拿给苏珊友情的修改了一下措辞,便把Email群发出去。两个小时的功夫,居然收到三个回音,除掉一个早先承诺的方思域,两个的结果还让他有些高兴。
第二天来上班,一个上午的功夫却是只增添了一个回复,愿意捐二十美金。钱不在多,关键在于参与,江之寒这样安慰自己。
快到中午的时候,老关突然出现在眼前。
江之寒半开玩笑的说:“老关,今年的吃喝额度被我透支完了,今天你请客?”
老关果断的摇头。
江之寒抿抿嘴,心里多少有一丝不屑。
老关单刀直入的问:“听说你在组织给地震捐款?”
江之寒瘪瘪嘴,“怎么,你愿意凑个份子?”心里很是不信。
老关说:“那……你给我说说整个程序吧,找的是哪个组织,捐款会怎么用,可不可以监督?”
江之寒皱了皱眉头,本想开口拒绝,心里说,你没事儿也别拿我开涮好不好。但转念一想,哪怕他捐个两块钱,自己也是在做善事儿,学学卓雪,要有些耐心,于是便仔细给他讲起自己了解的情况,国际红十字会已经开立了一个账户,专门接受关于这次地震的捐款,收到后会有正式的收据,捐款的用途也会有详细的跟踪和明细。而且,红十字会承诺,所有捐款的百分十九十二会直接用于救灾,只有百分之八是来支付它运作的行政费用。
老关很仔细的听完,说:“我父亲老家据那里大概一百里,听说塌了很多房子。我大概两岁就随父母离开那里去了江北,后来也没有回去过。”
老关从衣兜里摸索出一张有些皱巴巴的支票,很郑重的说:“记得要给我收据。”拿笔填上收款的国际红十字会的名字。
江之寒有些意外的接过来,愣了半晌,还没来得及道谢,对方已经转身走了。
他把那张支票仔细的拿手捻平,仔细看了看,不由得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江之寒弯下腰,又仔细的确认了一下,上面写着,
ThreeThousandDollars(3;000。00)
下面是有些笨拙的一个英文签名。
江之寒从隔间里伸头往外看,老关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走道尽头。
他坐下来,捧着支票,出了一会儿神。
不知道怎的,他突然想起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永远不要裁判别人。
因为也许除了那个虚无的上帝,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一个人表面下有怎样的内心!
就像西谚所说的那样,Neverjudgeabookbyitscover。他们又说,OnlyGodcanjudgeme。
(多谢支持!)
第三卷过去时现在时624深谷奇缘
624深谷奇缘
大峡谷是江之寒很早就向往的地方。在探索频道,以及国家地理杂志上,他看过很多关于它的照片和录影。甚至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便闻听它的大名。在倪裳十七岁生日礼物的那本画册里,那也是他们想要周游世界的一站。
自从独自去优?(:
)
( 最长的一梦 http://www.xshubao22.com/2/2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