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时,一大伙同学围上来看热闹听嘴战,七嘴八舌的对温小峰指责,“人家又不曾惹你,这么不讲理的闹干什么呢?就是地主,也不是她自已的罪恶。”
梁远峰也上来说;“小峰,怎么对人这样不尊重﹗她是没有对你不起的地方吗?”
“河水不犯井水,她不是你的老婆,不干你事,何用你多嘴。”温小峰翘起嘴唇说。
“不是不干事的,大学都是同学吗﹗”梁远峰小声细气地说。“搞好团结才好啊﹗”
“王云美我不会惹她﹗你才去管她。”温小峰还不示弱,反口咬牙地道。
“你说我干什么﹗”王云美恰在傍边听到话后细声红着脸地质问。
“我说我不会管你吗﹗”温小峰说。
“你… …。”王云美正要说,这时班主任王兆刚好进来,听到吵闹便道;
“什么事儿,这样吵吵嚷嚷的。”
“吵架。”大伙说。“温小峰真不讲道理,”
“吵什么?”王兆说。“有什么事,不会慢慢的说吗?”
“闲事情嗯,”温小峰说。
“他撩我。”廖春英哭了起来,鸣咽地说。
“进我房间来讲﹗“王老师说;”廖春英和温小峰都来。“他还示意同学们都散开。
他俩进了班主任的房间,同学们也围着门口看。廖春英把温小峰戏他的事说了。王老师拍着台气恼地说;“这象话吗?这是新社会的风尚吗?今后不能这样,做学生从小就要有好的品德,要有规有矩。尊上爱下,同学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我们都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建设祖国的任务寄托在你们这一代身上。你们生长在幸福的毛泽东时代,肩负着光荣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刻苦学习,都是小孩子,什么老婆,老婆的?你们也不懂得这是什么东西,听别人说了就说,今后不要这样,好啦﹗都回去吧﹗好好学习。“
温小峰自已也觉理亏,低着头出来,廖春英也觉得自已有些小题大做,小同学互相追击并不是,是完全没有,问题她很讨厌他,二者老死不相往来似的,故闹出这场风波来。
王兆老师也是一位三十岁上的旧职员出身的人,可以说是利用改造的,他有自知之明,教书就是照字读经。他是语文教师,一切行动很谨慎。他见过“三反五反,”“教师整队”。教师中经常有清除出队的旧职员,或解放前的乡村教师。他没有清出队去,很感荣幸,不过他也得过且过,看来自已也可能会轮到的,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怎可容我这个旧职员出身的人来做这崇高的职业呢?他常想到在纯洁的教师队伍中,自已怎可避免淘汰呢?他想着,想着也不觉悚然地发抖着,运动如筛,何愁不净啊,但这了并不可怕的。目前来看,世道清平,百物丰埠,找吃也容易,且不管这些。今日领了工资也总得干好工作,如果相安得去,领导爱护,会高抬贵手,也可不一定的。我不过是伪税所的一个小小职员。恨就恨在“伪”字,就是伪兵,也不好听呀,什么伪乡长,伪中队长,伪甲长,伪保长… …。总而言之,不光彩,当日岂不只为一碗饭儿,怎会当那勾当活儿。王老师在床上横躺着想着… …。
中午下课后,凌子山恰和廖春英走在一块儿。凌子山从心底中是很尊重廖春英的,廖春英为人庄重,有骨气,她那美而不妖,雅而端肃,辉而不射,弱而有坚,文而有劲,着实令人可爱。她若在一个不讲成分出身的社会来说,这算是上等女郎。可这并不是她的生世,她将来可以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吧。但起码不能入党,就是嫁给一个党员也不容易吧。她怪令人可爱,但只有怜着她的前途。当然我也不是有很好的前途的。但我若确实有所发明创造,出身虽不是最好,也可以能看得上眼,再描写一番,便也可观。我也是很希望能和她一对儿地自由飞翔在海阔的天空,在那没有任何错综复杂的九天之外,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是不可能的,这大概是一种好心吧,不,也可能是一种贪心吧﹗矛盾的心理,难以平衡。
凌子山向廖春英招着手儿。“过来啊,我送你回家好吗?”她心理上也总觉她是一位好人,以貌取人者多矣。
“我才不要你送,怎敢劳你,我又不是三岁孩儿,你也不比我大,还是我送你吧﹗”廖春英是一个沉默的女子,生来礼貌可爱,对朋友的热情是很高的,她微笑而娇声地说。
“也不一定,男人胆子不同,自有送你之理的,难道你会以为我作难你不成;”凌子山也开着玩笑地说,“我可是好心人那﹗”
“好吧,我们一起走吧,到中学校去走走,你说好吗?我父亲也很高兴和小朋友聊的。”廖春英对凌子山也是很敬重的,他可也算是一般出身的人。成绩还算不错,但学校读书是一个苦练过程,真正有出息的人不单在学校而知的,这里不过可以养成好学习惯。比如不叫你到军校读书,你何以会有当军官之日?不委以重任,怎可表以才华?再说国家重要科学,不叫你去站边,你怎会走上高峰?一切都从一进二的,不可一步登天。大学毕业也不是回来教书的大多数吗﹗这我也不很罕着的。人生就只望找到一个职业就行了,我也不相信在这千万个职业里,找不到一个职业,海阔的大地,三尺安身之地就会有的。也不知怎的,廖春英的心也如此多想,其实世界谁能捉摸多少?河水长流,入海何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知生活处,还须社会求。他日之事他日知,我今不必再冥思苦想。
“你在想什么,像呆子一样﹗”凌子山笑着拍着她肩夹,廖春英才惊震一阵,精神集中了。抿着嘴笑。
“啊,有什么想,也不过自感到一个人为什么要出生,出来干什么呢?实在令我不解的。”廖春英自言自语,心中也还在捉摸着。
“天地造化,百物皆生,这是自然现象,有什么可想的。我们被父母养育出来,以后我们又会做父母生儿育女的吗﹗这是不用人工制造的。”凌子山指着廖春英,使她涨红了脸地笑着不好意思地说‘
“看、又怎么惹到我,你有你的老婆帮你生小孩,怎又比我做什么,可不知羞。”
“我有了老婆吗?将来也不知谁是我的老婆呢?就是你也不一定的。”凌子山取笑地道。
“我才不会嫁给你。”廖春英心内并无责怪,没有脾气发作的说。
“怎么?你的眼架这么高﹗”凌子山心领神会,有意看她的反应地说。
“我不配你,我是什么人。”廖春英心中有一种自悲感,细声的说。
“不是这样吧﹗我不我不配你。”凌子山说。
“我不知自已的身世吗?”廖春英严肃的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我当上大官儿,专要选你怎的。”凌子山故意夸大口气,使她放弃这种悲欢思想。
“我才不去,鸡配鸡,同类才不受气呢﹗”
“我和你都是人类。”凌子山笑着,故意岔开她的思维的说。
“人类有分的,阶级就是人类的分界线,你怎么这么糊涂﹗”廖春英有意强调的说。
“我不懂啊﹗现在我们是同学。那是上一辈的事。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只此五爱,还讲什么事的。”凌子山故意避开找着话儿地道。
“你送我到了家门,进来坐坐吗﹗”廖春英转着话题。
“不了,我下次再和你领教些好吗﹗”凌子山也不习惯到女同学家坐。
“星期天来我这里,我带你到一个地方去玩吧,有时间吗?”廖春英指着地下说。
“好,就这样决定。”凌子山高兴地说,自已也分路回家去了。廖春英望了他一阵,才起步,自进家门。
初解放后,人心振奋,生活愉快,经过几次运动,清洗也已有了眉目,现在阶级队伍比较清楚了。留者安心,去者愉快,总有一个就业的地方,吃饭问题还是不用多愁。故人们也不谈到什么职业,就业的话,这个年头,农村又有存积,市场物价稳定,百货齐全,莫说机关干部要请人洗衣服,就是读中学的学生,也请人洗衣服,据说学生一个月出伍角钱即可。一个洗衣婆洗有十多人的衣服,就有七、八元钱,那时足可供一个人很好的生活。故那时的人工作专心,读书也无二意,这时社会物价便宜,百业兴旺。故这时人们每天傍晚都在搞愉快的活动。有打康乐棋,唱歌儿,行象棋,打羽毛球,散步,谈心。谁也不会顾虑共同散步是搞宗派活动。可说是心情愉快,无所畏惧的。莫说是干革命的干部职工要行街散步,饮茶,上饭店。就是中学生也每天晚饭后要行街,散步。星期六有些同学还要到饭店搞搞三角伍分的半卖炒粉。
太阳西下,还闪耀着反照的余辉,黄昏将近,街上已有一对对,一帮帮行人,说谈笑笑,高高兴兴,东行西跑地出来了。山城无正规街道。
这一天晚饭后,梁远峰和王云美也共同出来散步。梁远峰身穿白色长袖恤衣,套西装篮长裤,穿白鞋套短花格白袜,王云美身穿短袖白花小格外衣,下罩浅格篮花大边围裙,穿着花纱白短袜,皮革穿花黑鞋。他们二个人踏着夕阳的余光,甜蜜地谈古论今。这是愉快的童年,少年的生活啊,旧社会何曾会有在山城出现男女散步,这是祖国光辉的时代新潮流。
王云美忽然转过话题问;
“你看过《红楼梦》吗?这是一部好的有名小说啊﹗”
“没有看过原本。”梁远峰说。
“自然你没有看过原本,这么深和这么厚的书,你我也不会去看的,就是看了也吃不透。”王云美肯定的口气,有分析地说,“有研究的人,还叫红学派呢﹗”
“也不一定,我看过画册,又看了杂志介绍,又看过一些评论,加上听人说,我也不是一点儿不知。”梁远峰强辩地道。
“我了知你会懂得一些,我想看看你的心力,对古人有些什么议论,也可知你的人生观,这是一个人做人的方法之一啊﹗不要看小了它。”王云美边走边说。
“从什么地方谈起呢,我听人讲《红楼梦》有很多人在研究它,看法不一,不过有人说,今天对它看法有改变。这本书是好的,写了很多东西,全面反映封建社会的崩溃,能知很多社会知识。不过我从知道《红楼梦》,就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印象不好,我不中意这类人,他们终日哭哭啼啼,说什么反对封建婚姻。四书五经,八股文,不趋炎附势。这些是不合实际社会的。一个人在当时社会,要做这些当然是难的。没炎来趋,没有核心,没有附势会一盘散沙。如不讲实际,盲目反对一切,一味近求某种倾向,也是一种不合乎规律的做法。比如贾宝玉要林黛玉,若拿我而言,我是贾宝玉不会爱林黛玉,这个人的脾气也注定在死亡的。结了婚也是没有用的,社会如海,人必须是善于使舵才能航海。不然要沉没,当时如果照宝玉的做法,完全不可能生存下来。宝玉和黛玉的结合就只有走向死地。但有人说他们是封建叛逆者。就是叛逆不讲现实也不行。王安石做大官搞变法,唐大宗建立唐帝国,这些可叫有志的叛逆者,他们所处叛逆时代不同,所取方法不同,结果不同,当然这种叛逆也和今天所说不同,反正他们也逆了当时的礼法,政府原属范围。我就是森黛玉也绝不会爱上贾宝玉,贾宝玉虽有世袭的权利。但终日另头呆脑,爱女色如宝和丫环混鬼相恋,不读书,爱花爱草。这样的人有何用处?实在无用。他把女人当作水,不过以淫作乐,淫者从水,如下水浸浴,以花裹人,以水含之,把无下之女人化作水流如海,自已任意洗浴欲,多么可耻。他说男人如泥。我看泥为土,土克水,土克水,以男制女。自轻其身,把自已置以无用,论调荒谬,真是计厌,我实在不会热爱这类人。”
“我看你也好像有点看法,虽不算什么新的红学派,也总不会一无所知。不过你的看法现在会被看作反动一点。”王云美从容不迫的似乎老大的说。
“反动也是这样,那一派”红学派“的说法我都不会完全同意,当然他们也给我有启发,他们有权,会发表文章,可以私人办杂志,可我也会说自已的话。不要看到他是什么家,我就要听他的。我不会这样蠢,比如曹操是坏人,他的奸雄鬼诈,我很恨,就是那一个大学家叫他好人,我也不会改变原来这样看法。不能因为他在历史上有某种贡献而去歌颂他,我才不愿意。那种贡献,也非他所作,终为篡逆。刘备虽是军阀,但是仁人君子,人人喜爱,如果他不当军阀,就是无法体现出他的仁义来。这种皇帝虽是假设也好,三岁孩童也会喜欢他。这是人的共有的憎爱。不会用你的几个文字,可作历史决定。比如历史上恨王安石,也无法否定他的才学,否不了的就否不了,他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善恶皆如此。”梁远峰说到兴头来,把平时装在腹内的事儿也吐了出来。
“你怎么又说到刘玄德和三国的其它人去了。”王云美笑着纠正着。这时他们来到河边的大石上坐下,继续在谈论着,可真谓畅所欲言。有点初生羔羊不畏虎的。
王云美又问;“林黛玉为什么要贾宝玉?”
“他书上就这二个人都有叛逆精神,不爱封建,我看封建也有一个尽头。孙中山也未赏不读过四书五经,时间到了,各种新思想出现了,慢慢形成主流,或还是支流,要代替,有所去代替了。比如不办私学,就要设立公学,有去路,有出路,方为实际。宝玉自已没有这种能力。想的就是自找绝路,人人都找绝路,社会就没有了。”梁远峰自已据理说道;“全世界人民都去打游击,没有人生产,也就无革命的意义了,革命也需要物质供养。”
“那么他们希望自由婚姻不好吗?”王云美追问着说。“要受人摆布才好吗?”
“自由婚姻也不是真正自由的,比如宝玉和宝仪也有过相爱,不是完全不爱。好像我爱你,但因你有什么关系,不能爱我,我就自绝了吗?岂非笑话。”梁远峰说着笑了起来,得意地看着王云美神态。可谓充满着幸福心情。
“坏家伙,怎么又搭着我,我又不是林黛玉﹗”王云美白着眼笑着指责似的说。
“你是林黛玉,我就不要你的了。这个小器多哭泣的人,岂非到家衰的。”梁远峰说,“我喜欢一个人有志气,有抱负,又讲实际的人,比如我能做什么,就想做什么,就应做什么﹗我也不想去当地主,资本家,也不会去想当大官,也不会想当飞行员,什么科学家。我还没有这样的基础,想了也不是没有用的吗﹗如果我这样想,要认真读好书,攀登那一座科学高峰,这倒可能。自已努力,能够达到的,关系在自已的,可以奋斗的,就可以说。做一个良好的中医生,这可自学吗﹗有可能。做一个西医生也不一定可能,这是学校培养的,不是可以随便买进读书的,就成不可能了。若写小说是可能的,当不当上作家又不可能,没有出版也没有用,或者你在生前不能当上作家。故所以没有可能的事,想了也没有用。”
“我说到这些道理,但要有认真学习的精神,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有用否呢﹗就不能去管了。比如我们学的知识,将来大多数没有用的,但不能不学习,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做历史学家就不学历史了吗?当然不对的,所谓开卷有益,吸收多一点知识都是我们青少年的任务。”王云美头头是道的说。
“你说贾正是维护封建的君子,但可以说他是按照实际的当时社会规律办事的人。在今天看他是坏人,不讲进步。不过,也不能过以责怪他,他自已也是诚惶诚恐的度过一生,维护那封建礼仪,自已也不是好受的。包公虽是维护封建皇法,但谁也不是对他有反感。就是坏人,为了证明自已是正人,也表示拥护他,对一个人硬说什么好坏,是无用的,要有民意思想包公不因黑脸而有损清正。八、九岁的小孩童也能被他正义所感。谈岳飞人人爱戴也能被他忠贞所感,说秦桧个人恨齿,人们从小就听公公,婆婆宣扬,社会洪流,就成了有力的正气。邪恶无法相侵,千古浩气,不管有多大权力,也无法永远改变历史的邪正,就算一时用权力压倒,最后还被洪流所淹没。历史的功过分明,杨家将传颂不厌,好像没有上境。薛仁贵就只在义气上多传颂,有了重点,而不是传颂也无,同样威武,功果不同,之也是无法相混的。“梁远峰为了证实自已谈话正确性,东拉西扯地谈论着,尽发少年意气。
“好了,现在又话归正题吧,我看有些人借评书而想打倒一个人,或者以标榜自已的聪明,表示有才学。但他并不会写什么小说,就是放屁也不能放一个,每天就只从这本书的缺点,那本书的缺点看,借其一点,大骂一遍。我看这有何难,都是应付世界人之所好,所谓评论家,我最讨厌这类人。写小说是为了写些史实,被人评论,学习,取舍。作者又不是什么家长,只要反映出一些事实,你学与不学,兴也不兴,没有什么。那些只是应应景,看你需要什么就写什么作家,也免不了要被舍弃。“王云美似乎也有不平的说。
“不、评论也有很好的,出似善心,以附人间正气,使今后的潮流有所影响,岂非正派之致吗﹗”梁远峰说,“有些人反而专扫正气。”
“当然是有这一种有真才实学的,出以人类的需要的人物,这是光明正大的。凡有立场观点来写的东西,就会有偏见,当然偏见也不一定不对,爱好有偏,写的东西怎会不偏吗?比如善恶,凡敌人都恶,我们的人都善吗?这样就大乐观了,一刀切怎么也不会对的。比如《三国演义》,出身不分好坏,有权无权,能与不能、善与不善皆能从公而写。曹操多才多奸,刘备才能远不及他,虽能权变,但写得分寸合理,人们就觉良有道理,写小说有谁只顾那一点会合不合立场观点,会犯错误,历史这么长,人心也不会永远不变,怎可防范这许多。不过出心好,希望写出,被人取舍,才是正话的。”王云美也感到为作家担心的道。“实在难哉。”
“什么树开什么花,树是死板的,人怎么会死板的。天天只会说一样的话,不被人说成傻仔吗﹗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傻子娶了一个老婆,但这个傻仔不会说什么话,因为他不知说什么话才好。一天她老婆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他说他不知说什么话。他老婆说,那不会多问别人的家事,或从问姓名起吗﹗他老婆为了启发他的,但他就只记住这句话,一天他和她的丈人一起走路、走了一段路,二个人皆没对话,这傻仔忽然想到那为什么不说些话,我老婆也已教过我了吗,他就开口说;丈人,你贵姓,尊字,他丈人起初也当他是傻话,便回答了他。但只过了十分钟,他又问,丈人你贵姓,尊字,一路间问了几十次,问得他丈人火起了,说你只会说这些话吗?你干脆自已问自已,自已去回答吧﹗结果他一路自问自答,岂不笑煞人吗﹗事物不断发展,感觉怎会不变。你上高山,叫你小心,就叫拉后腿吗?实在大冤枉了人啊﹗”梁远峰幼小的心灵上充满着牢骚,初生羊羔不知虎,其何忧哉,自可放胆的,说,这是成年人难以放任的事。
“我想问你,《红楼梦》是否一本好书,宝仪你中意不中意?”王云美说,“是喜欢吧﹗”
“我中意这个,自然不是要这种人做老婆,今天我们讲科学,要好好的身体,要有认真学习的精神。不为了传统而发扬光大,有什么问题在以有新的继承之业,怎不可继承?比方现在有了无产阶级基业,现在我们就要维护这种传统,发扬它,巩固它,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还要反传统。哭哭啼啼只为个人的爱情吗﹗她不要我,我和她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我为什么要葬送在爱情的苦海上,我真不理解这些。但这书是一本好书,充满着知识,这过他也没有肯定谁好坏,不过是评书人的咀舌。人们把梁山泊一群人看作好汉,我却看作他们是一群杀人放火的强盗。这叫起义,我不爱这类起义。但此书是有了正气为正,那些杀人放火的人最后也不得安宁,我看也是死有余辜,又有何惜哉。”梁远峰冷笑着说。
“我看你不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很好,你这些思想不知从何而来。”王云美说着笑了笑,但无所指责,会意的感受。
“我有中国人的传统,怎会去掉这一切。比如孔夫子,这是中国的文化代表,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还要行旧社会那套。金字塔也是古迹,这是埃及的光荣。孔子思想改革也是不断补充,都是要依当时社会状况和需要而变。今天也可以有新的解释。但总不能一下子推倒干净,他也有社会基础的,比如男女授受不亲,旧社会制度有其规范,现在又有不同解释。但总不能提男女授受必亲,乱来也行,外国人可以在众人场合接吻,但他们也有礼节与轻浮之分界,这也并不有什么稀奇。”梁远峰说。“根据社会需要,重新领会精神。就是不能用了,也可与传统记载,如古迹之所存。”
“我看你的思想可能还会犯错误,今后要有改造,不然你不看风使帆,前途也可能因此送了。”王云美也有所担心,警戒着笑着说。
“江山易改,品性难移,我的生活会走向自然的悲剧结果也未可能知,不过只能忍一时之气,也无法忍一辈子之气,这是古训,也有个界限。”梁远峰说。
“这类事实是存在的。”王云美说着从石头上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尘。“我们回家吧﹗太晚了。也有些困了。”
“真有意义,以后我们还要找这样的地方多谈谈,很有进益。这些话在别处可还说不得,以免麻烦。”梁远峰笑着说,也起身。“过去有这么多的作者,凡写小说都有要一个男一个女,山盟海誓,天涯海角,海沽石烂,守身相等,或都因为那种情况,以死代之,这又有何价值,古之有,今年内亦勿能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种理想婚姻自由的化身,但千古无成,代代不改,不见生由婚,也不禁此戏。也教育苦缠婚姻是一种相思的苦恼,阴府给人们所带的痛苦,勿恋凡尘苦海,乐中生悲。有了一个典型,人们相传着这真挚的爱情,以后就把这一个理想的典型当作模子。一个一个地写着,都是生死婚姻,岂不雷同。“《水浒》还有写皇帝无能,奸妄当道,各种宗派相残。殊有不同,那些野史就多论儿女之情了。所谓忠孝、仁、义、三从四德,把一对对才子佳人,葬以死地。就是高官在身,不望为民为国,又为婚姻而饭恨终生,何以值得。我的人生观就是这样,你不知有何反感,看来我好象不受教化。过去有句名言,莲花出污水而不染,我如雪中长梅而不尽白。总要有自已特色。”
“不会有什么反感,这是你的骨气,我很敬佩,可惜我无如此才学,要不我还要帮你做一番事业,为人类创造新的文学篇章。”王云美连连点头并把身子依畏着在梁远峰的胸前。她甜蜜的享受知识的贯注。“一个人没有个人的见识,是没有什么创造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并不难想象吧﹗”
已经很夜了,王云美见到已屋家门说,“对不起,你送我到家,我… …。”
“我应该保你的安全,也是我的责任”。
“这也可不是什么安全的事,太平世界还会出什么事不成,足见你对我的深情厚意罢了,好,感谢,明天再见。”王云美说远进屋,把招招,关上门。
梁远峰步着淡淡月色回家,从何边小道走着,忽然在草丛中跳出一个人来,大叫一声;“莫动,把手举起来。快些儿,不客气的了。”
“举什么手﹗我便不举。”梁远峰口中虽讲硬话,也被吓了一跳,但心中镇静,“我是不会怕什的。”若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
第十四回
凌子山初探廖春英
梁远峰惜别王云美
世势如棋又非棋,棋者相作二相拒。
国策有变民何阻,且顺它。求得安稳,团园一家。只望爱民忠臣出,法律明,要定局,勿多变,生活有节奏、盛开自由花。
上回说到梁远峰步月色回家,忽遇草丛中一人跳出拦住去路,大叫道;“只你还不举手命即归西,还不快点。”
“我为什么要举手?”梁远峰惊心未定地说,正疑惑辩着声音。
“好汉不吃眼前亏,举手来,才表示认罪。”
“你这调皮鬼,看多作怪。”梁远峰听清了声音,回头卡着他的脖子问,“还敢这样无礼吗?”
“不敢了,不敢了,是开玩笑的,不要当真了。”王俊浓笑着求饶道。
“你以为何这样晚,还一个人在这里躲?”
“你又为什么这样晚还一个人在这里度着呢?”王俊浓反口问道。“我今晚到处找你,东寻西找才在这里找到你。你去什么地方来,害我受了这么多苦头。”
“啊,我还不是和同学玩吗﹗谈了很多世事,实觉有些趣味啊﹗”梁远峰心有余兴地道。
“我又没福儿听听,又是和王云美谈吗,只她才是你眼中人呢﹗”王俊浓作笑地说。
“你找我干舍?”梁远峰奇怪地问。
“还不是谈笑儿,不找你叫我到什么地方玩,只你知多些事,学学你的知识呗。”
“讲鬼,我还不和你一样。”梁远峰心中明白闲扯,才放了心,好笑地说。
“今晚白过了,只做找人,以后你要到什么地方可留个信息吧﹗我可跟踪。”王俊浓说。
二个人行着已到了家门,一宿无话。
教师和学生都很爱这星期天,七日一渡的假日,尽能洗刷一周的疲倦,整装再战。使你的精神焕发,永远光辉。人类的永恒,就是要有一种日夜相替。 没有间歇,新陈代谢,就会万物不长,百业不兴的景象就会出现。就是那高山之松没有这种寒来暑往,春秋相替是不能长存的。虽冰霜而能傲,但亦须冰消雪融之期而整顿再生万物,互相调济,才能使之万古不凋。事物也不是单方面的,松柏可需千年干旱,松傲霜雪,但并不望永远以雪复身,而使百物无生的冬天长据,而以我犯存为幸,并非此心。若有此心,更是不能存,此为虎狼之心。菊花独感是感春末之夏续之气,永无春天,也无菊花傲西风的故事,因为夏已长枝叶花才应秋。没有隆冬大雪,不能冻死或减少害虫,以助尽生机。更重要的也是使万物收藏,以壮本身。比如禾到立冬死,禾已结谷园满,待明年春播,是收藏之意。故人在冬天,吃着春夏所存之谷物,食品,而长着本身,使人类健康。故中医有叫生、养、化、收、藏、正合此种规律。春天乃万物苏醒,蠢蠢欲动,生气初至。夏天日烈水足,可以制造很多需要的养分,属养生之本。到了深夏初秋三伏天气,土气已菏,肥分需要利用各物排出的废料,利用高温积湿,使之化为肥科,以养土而壮万物。秋天各类植物生长可告一段,要整妆,待冬,故准备收。收包括向下收缩,不再生长,把营养收在根部。北雁南飞,种种景象皆是准备过冬。各日万物肃然凋叶落尽,孤枝傲雪。生气潜入地下,故为藏。这些都是闲话,以本书无关,然人看书,并非单求一识,在些谈论些题外话,也未为不可,话休再絮须,且言归正题。
且说这天星期日,廖春英早起梳洗已毕,见到自已弟弟廖良正甜睡,也无去唤他。做姐姐的总知事一些,星期天就让他多睡一觉,也未为不可。她望着自已弟弟心中在想;“他的命运将来如何呢﹗太可怕了,我可以嫁人,但他呢﹗恐怕谁也不愿嫁在这样的家庭,我生在这种家庭已是讨厌了,勿说别人会闯入这个死胡同吗﹗他太不幸了。”廖春英想着不觉心酸,心中有说不出的痛苦。正在这时,廖广老师进来,见到自已女儿,正在凝视儿子,心中却有另一种设想;“这个儿子生来美丽可爱,实在是一个少年美男子。不过这是我的儿子,若是我的女婿,有这种气质面貌,该使我多称心。难道春英也有这种想法吗?他们姐妹俩是这样相依为命,实在像一对掌上明珠,不过我的底细也害苦了他们。他们的前途暗淡无光,前面就像高山挡住去路,何去何从,实在令人战粟。“他望着女儿转镇静地问;
“春英,今天你打算做新功课还是练习旧作业呢?”
“我的功课已做完,一般都是当天做完,今天也不练习,要出去玩玩… …。”廖春英说。
“有什么好去玩的?”廖广打断她的话道。
“我已约好凌子山来家里坐谈。”春英说。
“是他要来吗?这孩子看来很有前途,照相貌来看,日后实有振作,我一见到,就欢喜他。这个人从小就有豪爽的气味,风格看来很高尚,有一种灵敏的心思,实在少见。”廖广自言自语地夸他一番,他一边对着镜子整理着衣领,一边用手拨着头发。
“他也好像很懂世道,常常对我安慰,他对我的前途也很担忧,看来与他为友,也是会很有教益的。我很喜欢和他交往,我也希望能见到他有一个美好前途。”廖春英背面着父亲说话比较自然,好像这样的胆子较大,说话也流利些,这也可以说是她的说话方法之一。不去看对方表情,能尽量发挥。
“人都有一种独到的性格,从小也有几分可看出来。比如善恶,同类相聚,所学各有所取,又有机会,就振作起来。好比对《水浒》传有人学其豪气,打抢罗辑。有人则认不学这些强盗的罗辑,谨以勿被受骗,自已却行忠义。还要学到拨刀相助精神。也有学那忠君之道,总之而言,各有各的学法,那能按什么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去学呢?实在是一种愚昧的说法。还以为自已聪明,确实大可笑之极。”廖广借题发挥使女儿有所开朗,以免那愁云压顶。
“自然出身不一定可划人之善恶、〈〈水浒〉〉中的英雄出身复杂。一百零八将的出身也是各式各样,入伙也各有各的原因。你硬说他们是臭味相投,怎可成立?还有他那些孩子们,更无法说清了。我看大凡世道变迁,并非些什么宣传起了作用、或几个人造反而成大乱。世道是有一和恒度。即比方以气候,湿度,温度,南风,北风,几种复杂东西,因素相凑,才可组成一股流向。陈胜,吴广无书可宣传,亦为之起义事。什么我们这个阶级随时准备卷土重来;我认为地主和富农就会一家人吗?天下的地主阶级都自然会变成一家人吗?我实在不相信,这种学说的创造竞对何而言之。”廖春英半自言自语,口里喃喃的道。
“我不想你这小小的年纪,有这样的知识太令我高兴,总然你日后没有大出息,我也足愿。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要有一种学习求知的精神,勿怕无用武之地才对。”廖广口中虽说,但心中也有说不出的愉快和痛苦。
廖春英见时间已八时,叫醒了弟弟,一起吃了早餐,正收好碗筷,凌子山也来到中学。
廖春英远远望见凌子山来了,便招呼着高兴地道;“子山上楼来吧,先来这里坐会儿喝口水再出去吧﹗”
“你怎么这样快,看到我,刚一进来就听到你的声音。”凌子山笑着上楼来。
“我会忘记你今天来吗﹗”廖春英笑着说,把手中的碗筷叫弟弟廖良拿去厨房。
“我也不会忘记今天要来这里啊﹗”凌子山更大笑着说。在踏步上到楼上。
“你们二个人可真相好,亲如姐妹。”廖广表示欢迎地道,并问他点头笑着。
“是啊﹗一个人好像有一种天然之爱,这种喜爱,从小有之。避丑就美,尝甜而顺,尝苦而逆,一见如故,正是此理。说话投机,好像同一剂方的药味,互相佐合在一起,就有了效力,我对廖春英真是这种自然的喜爱,并非有所贪婪,就是要一种相亲的感觉。廖老师不会怪我多说吗﹗”凌子山喜欢说天文地理一套的话,今日也不例外了,还会借题发辉他人的才能。
“这是老话说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道理。今天已不能这样说了,人是用阶级观点来分析才对的,这也是一个比方。”廖广觉得自已说话有些放肆,补正着说,他的谨而言之,是一种老习惯。
“人以群分,单指相知已者可言,话而所指并非皆准,只取其某种意义还是可以的。所谓群也是有各种系带,有同利益而群,有亲戚关系而群,有某种结合而群,某种情况有某种结群,完全不会差错。”凌子山很老成的说。
“真有些材料,如果成才又逢世,确实是有前途的,你的心灵有些先觉。不过还要认真学习,不要只依自已聪明才是。”廖广心中很高兴地道。“玉不雕不成器,名匠更出名器啊﹗”
“我有什么聪明?不过我很喜欢把平时的事物用道理加以琢磨,这是我的习惯。我说话时,脑子倒可以休息。如果静坐或自已走路时,这个脑子就不能休息。它会把很多事物拿来推敲,比一比,悟出一些道理来。这可也是没有用的东西,但已有这样习气,改也改不了。一切棋艺娱乐我都不喜,但很愿听人讲,也很愿讲给人听,听之而有物,言之而不虚。”凌子山还是这样滔滔不绝地谈论。“因为讲一篇,就单记一遍。”
廖春英见父亲还要说什么便道;“爸爸,我们今天登状元峰去入云阁玩玩行吗﹗”
“怎么不行,登状元峰还是一个好兆意呢﹗他若是一个状元这才名副其实。这山从无出过状元,也不知因何得名的。”廖广含笑地说。
这时凌子山心情很好,见万里无云,红日高照,清风徐徐,红花绿叶,道荫路曲,流水潺潺,鸟雀跳跃,风烟四起,虫叫蝉鸣,倒也是一片烂漫的时光。廖春英一路行来也觉心旷神怡。当他们来到紫霄殿北帝庙旧址时,凌子山说;“进去看看吧﹗”
“有什么好看,内面只是是一个教室了,什么也没有的。”廖春英不以为意地道。“象乡下的旧祠堂屋一样。”
“没有什么,也要进去一观,我自小跟着祖母曾来几次这里烧香术神,内有北帝行像坐像各一座,二边傍神形样栩栩如生,各执刀把剑,又有龟蛇雕塑,还有七星祈,宝剑大印,真是壮观严肃。原来也听到拆了神庙,当时我也对此举不很理解。既是为了破除迷信,也可当作文物保存,便以参观。既是信仰自由,又何必把烧香的人当作犯法﹗那时人们也觉得法律上的规定,不能完全相信。反正只看主人面,不要看条文。比方运动来了,也不知什么是法律了,反正这时这地就是我说了算,不对的,也过了运动才说。”凌子山来到庙中,见庙中一切古物也没有了,心中碗惜地道着,“空无一物了,从前香烟今何处,试问苍生欲何留,古神只主碑一立,人间相敬享千秋。神本也无然也有一种精神相聚,教育人一种道德,并非专望保佑什么而设。比方有人信耶酥,也是为交结外国人,同道同心,而不一定信其什么。人生自有人心所主,奈何什么无形之道,实各有看法,有虔诚和从众之分。”
“你在祈福吗?我看了很怕,走了﹗”廖春英见他自言自语,像中了神一般,心中着慌。
“有什么可怕有,其实我是痛苦之心,过烈的行动,雷厉风行,有时会过于操急的。”凌子山拖着沉重的脚步出来说。“这些行动也是违背政策的。毛主席说要相信人民自已会起来把神牌去掉,何必包办。但这为什么要代替拆呢?凡什么事都不容商量的一样,一开会就宣布,一宣布就执行,只有干错了才改,也无认为有错不干的。以后这样行动,会起到破坏作用的,古人说凡事三思,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了,刚才你一片快乐心情的,现变成这样懊丧,使我也很不自然。你看现在已到了半山亭,我们进 (精彩小说推荐:
)
( 铁笔判洪流 http://www.xshubao22.com/2/2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