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杨蔓想着自己还要做版呢,忙在电话里对那些孩子一阵安慰一阵抱歉,说自己要上班,实在去不了。说了半天,孙淼接过了电话,孙淼说:“杨蔓,等会儿我会到报社去发稿,我们今天在头版先发个消息,不然会让他们电视台抢先,明天再发个大稿。我们等会儿见吧,你先跟石主任讲一下,留点版面吧。”
杨蔓想起孙淼东奔西跑的,这几天也一定累坏了,便说:“要不你在电话里口述给我,我记下来,替你发稿吧?”
孙淼便给杨蔓讲了今天去那儿的情况,并再三叮嘱杨蔓把他俩的名字署在一起。
做版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视机开着,正在播北京新闻。
居然播的就是这条“公安局、工商局和劳动局联合捣毁制假窝点,解救受困外地学生”,画面上一会是公安人员很紧张地包围包抄,一会儿是工商人员查封假货,一会是劳动局的人去把孩子接出来,随后赶到的三名学生家长和一名校长跟学生们抱头痛哭,画面拍得很煽情。
杨蔓看着,心里也跟着激动。她觉得很骄傲,她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
石主任也看到了,说:“这电视台的太不像话了,大家一块行动,他们怎么先报了。那我们不就晚了吗?快通知孙淼来报社,赶个详细的大稿,多些细节。明早就见报了,这样也不算太晚。”
第38节:第五章阿姨,救救我们!(10)
孙淼半小时后赶回报社,过来跟正在照排室的杨蔓打了个招呼,说:“我一小时就好。”
杨蔓一小时后去孙淼办公室拿稿子,大约四千字的稿子已经写好了。杨蔓拿了稿子赶紧送到照排室,头版上个一千五百字,其余的转到社会新闻版去。
杨蔓又把稿子打印了两份,一份送到石主任那儿,自己在照排室找了个角落坐下来细读。
孙淼在报道中,渲染了他俩去村里查探的部分,写得很生动,只是没写两人扮作情侣的事情。在报道里,杨蔓真的就是又勇敢、又正义的样子。杨蔓因为在资料室读过好多孙淼的报道,觉得这次这篇风格跟以前很不同。这里面细节丰富,写得像侦探故事似的。
杨蔓感觉像被人猛夸了似的,有点羞涩,有点暗喜。她想,不知孙淼回家没有,便走到了孙淼办公室的门口。
孙淼还在,正在电脑上写些什么,见杨蔓进来,忙起身让杨蔓坐,杨蔓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不知该坐还是站着。
杨蔓说:“你的报道写得真好啊!就像侦探小说呢。只是写我的那部分太夸张了。如果我的名字还要署上,会不会让别人笑话啊?”
孙淼说:“这次真是你的功劳啊!写你的那部分我还是挺写实的。再说,我们虽然都署了名,但文章中提到你的地方,写的都是‘女记者’,当然就不算自夸了。”
孙淼看了看表,又说:“食堂的夜宵开始了吧,我们下去吃点儿?都饿了。”
杨蔓说:“你赶快去吧,我还不行呢,今晚加这个稿子,得抓紧时间,不然出片会晚呢。”
孙淼说:“我哪天请你吃饭,得谢谢你。”
杨蔓说:“什么啊?要不是你,我真是没办法的。应该谢你才对。”
两人这么互相谦让着,孙淼说:“别推了,我答应代表那些学生请你吃饭的。”
第39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1)
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
1
杨蔓接到汪时宇的电话,愣了一小会儿。她已经好久没想起这个人了。汪时宇在那头说:“杨蔓,我给你打过好几次电话,都没找到你。”杨蔓说:“我白天很多时间都不在这间办公室,只有下午和晚上肯定在。有什么事啊?”
汪时宇被这样问,一下子不知如何接口,有什么事呢,自己其实没什么说得出理由的事情。汪时宇急中生智,说:“那天的报纸,我想多要几份,不知你还能不能帮我找到?”
杨蔓说:“好的,我本来就还留了的,想着要给你,结果忙起来就忘了。”
就这么平常的几句,在汪时宇听来,都是特别的关心,汪时宇急忙说:“那我下午四点去拿。”
还没到四点,门卫就打电话上来,说有位叫汪时宇的找杨蔓。杨蔓赶紧拿了准备好的那些报纸,下楼去。看见汪时宇正推着他那28寸的自行车,斜背着一个挎包。看见杨蔓下楼来,汪时宇脸上浮出憨憨的笑容。
杨蔓说:“给你这些,应该够了吧?我还问资料室要了几份呢。”
汪时宇埋头翻看那卷报纸。杨蔓忽然想起来说:“对了,那天报道出来我都忘了给你电话了,这阵子忙死了。报道你已经看见了吧?”杨蔓有些不安,她不知汪时宇可对报道满意。
汪时宇说:“你写得很好,把我写得太好啦!”
杨蔓放下心,跟汪时宇客气了一番,心中有点得意。
汪时宇说:“我今天就是来谢你的,好些人都看了你的报道,都说你写得好呢。还有国外搞昆虫研究的一个教授跟我联系,想来看我的收藏。”
他停了停,又说:“我要请你吃饭,正式谢谢你!”
杨蔓说:“你等等,我去请个假。”
杨蔓一会儿就下楼来了,说:“走吧。我们去哪儿?”
汪时宇见杨蔓请了假来跟他吃饭,不安起来说:“你请假会不会对你的工作有影响啊?”
杨蔓说:“今天我本来就想请假的,今天是我生日,这周忙坏了,真是想歇歇了。”
汪时宇忙说:“生日快乐!你要什么生日礼物?我送你。”
杨蔓偏着头想了会儿,说:“我想去洗澡。你陪我去吧?”
汪时宇说:“什么?”
杨蔓解释说:“我住的那儿不能洗澡,我平时都是去澡堂的,可这几天太忙了,白天晚上都忙,一点时间都没有,澡堂离我们这儿又远……”
汪时宇说:“好,那你要回家拿东西吗?”
杨蔓拍拍她拎的大包说:“这几天一直带着的呢。就是没机会。”
汪时宇让杨蔓上了后座,带着杨蔓穿过一条条小街。
杨蔓中途拍拍汪时宇的后背说:“这边,这边。”
汪时宇说:“别急,我带你去一个好的澡堂。”
骑了很久,至少有四十分钟吧,杨蔓觉得腿都吊麻了,汪时宇才停下来。
杨蔓一看,说:“咦,这不是快到你家了吗?”
汪时宇也不解释,说:“前面。”
杨蔓跟着汪时宇进到一个单位住宅的院子。上了楼,汪时宇打开房门。
房子很整洁,但不像有人住的样子。沙发上搭着布。
到了这陌生的房间,杨蔓一点不担心,反而东张西望,很好奇的样子。汪时宇解释:“这是我爸妈的房子,他们不在,你在这儿洗澡,应该比澡堂舒服。”
便去卫生间开了热水笼头。还去给杨蔓找来一双女式拖鞋。
杨蔓打开包,拿出一塑料袋的换洗衣物,便进了卫生间,门锁不大好用,杨蔓关的时候发出了很大的声音。
汪时宇坐在沙发上,听到门响,接着听到里面哗哗的水声,忍不住要乱想一气。他想起不知在什么小说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在门外听着水声,想像那水溅到卫生间里的每一个地方,也溅到人体的每一寸肌肤,想到这儿汪时宇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他马上又提醒自己,要小心对待杨蔓,他想起杨蔓的生日礼物居然是洗个澡,想到这儿,一阵心酸。他又一次下决心,要好好对杨蔓,要给她帮助。
第40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2)
水声停了,杨蔓走出来,用毛巾包着头,脸红扑扑的,双眼放光。
汪时宇不敢正视杨蔓,忙去找出电吹风,杨蔓接过来,自自然然地就去吹头发了。
杨蔓刚才洗澡的时候就想起了昨天,昨天在过道里碰到孙淼,孙淼说要请杨蔓吃饭。过道里人来人往,孙淼因为给别人让路,一下子就靠杨蔓很近。杨蔓仰着脸跟孙淼说话,忽然想到好几天都没能去洗澡洗头,一下子自卑起来,赶紧往旁跳了两步,说自己正赶着去拿资料,就跑开了。
收拾完毕,汪时宇又骑车带杨蔓走了一段。杨蔓心里奇怪,汪时宇这么远要带她到哪里吃饭呢。这时他们已经到了汪时宇住的地方。
一进房间,杨蔓就看见汪时宇的桌上放着几样准备好的净菜,汪时宇给杨蔓泡好茶,说:“等一下就好。”
杨蔓说:“不着急,我不饿。”
杨蔓心里好生奇怪,这汪时宇怎么就知道自己一定会答应来吃他的饭呢?
汪时宇把净菜一样样拿到外面的公用厨房里,杨蔓也跟着帮忙。
汪时宇住的这是桶子楼,厨房是几个人合用的。每人有自己的灶,自己的小桌子和橱柜之类的。
汪时宇蒸鱼、炒菜、烧汤,动作麻利,很快就做好了。杨蔓在旁边看得新奇,因为这些做法跟自己的做法很不相同,更因为汪时宇做这些事的时候,沉着老练,胸有成竹。
汪时宇把菜端进房间,开了瓶红酒。
杨蔓喝了点红酒,尝了菜,不断地称赞汪时宇,还跟他讨教做菜方法。汪时宇这时开始不好意思了,说因为从小很少跟父母在一起,所以什么事都得自己做,有个姑父是杭帮菜厨师,做菜是向他学的。杨蔓想起第一次见汪时宇的时候,汪时宇正在做木工活,在阳光下,干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汪时宇跟自己身边的其他人太不相同了。
杨蔓认识的北京人,大都是话多得要命的人,只有这汪时宇话少,哪怕喝了酒也是如此。汪时宇现在脸红红的,仍没什么话,听着杨蔓开始赞美家乡,一直微笑地看着杨蔓。
吃完饭,又聊了一会儿,杨蔓说要回去。汪时宇执意要送杨蔓,杨蔓开始不肯,他这一送,单程大约四五十分钟,那来回也太远了。但汪时宇很坚持,杨蔓只好答应。
到了,杨蔓问汪时宇要不要参观她住的地方,汪时宇自然很乐意。前后看了一下,汪时宇说:“杨蔓,这里条件不好,也不够安全,要不你搬家吧?”
杨蔓说:“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房子呢。”
汪时宇说:“我来想办法。”
临走,汪时宇又一阵叮嘱,让杨蔓换个门锁,另加个好的插销。
2
夜很深了,汪时宇往回骑车,却是哼着歌的。他想着,这一切都是天注定,他陪杨蔓过了这样一个生日。他回想起,杨蔓在他父母家里,大大方方地去洗澡,那么信任他。他一阵感激,一阵惭愧。但又担心起来,觉得杨蔓这么天真无邪,住在那样的地方,太不安全了。他甚至觉得,杨蔓的工作都是不安全的。
第41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3)
想到这些,他思绪乱了起来。
本来计划再过一周就要去云南贵州一带了,但现在汪时宇乱了阵脚。
他吁了口气,觉得还要好好计划一下,怎么替杨蔓安排好生活,还要同时兼顾自己的事情。
杨蔓躺在床上,想起生日,却忘记给家里去个电话。他们大约会在晚上打到报社吧,还有家乡的那几个朋友,也许也会打电话来吧。杨蔓想,明天都给他们去个电话吧,自己到北京快半年了,一切终于走上了正轨。杨蔓想到这些,觉得心满意足。想起自己做过的那些采访,写过的那些报道,大大小小至少有二十来篇了,那个硬面抄已经被这些稿子粘贴得厚了很多。稿费虽不高,但加起来也快赶上那微薄的工资了。那些采访,让杨蔓见识到不少人和事,还能认识像汪时宇这样的朋友。当然,最得意的,是帮助了那群被骗的学生。
杨蔓在半睡半醒的状态表扬着自己,就想起了孙淼。汪时宇对杨蔓的意思,杨蔓心里清楚得很,但杨蔓能轻松应付。杨蔓觉得应付这些,是自己从小就有的特长。杨蔓从小到大,都是在宠爱里成长的。只有毕业以后,她才感到重重挫折,她想,如果找工作像找男朋友一样简单多好啊!但想到孙淼,杨蔓就觉得困惑。自己在孙淼面前,怎么老是慌慌张张的呢。有一天,孙淼进办公室来,杨蔓正在看一份稿件清样,杨蔓一抬手就把水杯打翻了,弄得一桌子的稿纸报纸都泡水了。也许是因为孙淼太像一个大哥了,或者是因为不知道孙淼的想法?
杨蔓想,明天就大大方方地请孙淼吃饭吧。自己拒绝他两次了,应该自己提出来了,不然也太小气了。再说,也是应该感谢他呢。
想到这儿,杨蔓便觉得放了心,转身就进入了梦乡。
3
一早,杨蔓就去电讯大楼买了个传呼机。现在杨蔓做的新闻越来越多,联系成了个不小的事情。以前还可以用报社的电话,但现在很多时间都在外面跑,需要个自己的联系方式。
而且,在北京有一个自己的号码,在北京上空嘈杂纷乱的电波里占得一个信号,对杨蔓来说,这都有点象征意义了。
她满怀喜悦,到了报社,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新的联系方式,也给家乡的朋友和汪时宇打了电话,还给采访过以后还会联系的人打电话,星期天还要去告诉柴姐讲这个号码。
她最后给孙淼打电话。
孙淼接到电话就说:“我在楼上啊。”
杨蔓很吃惊,今天是休息日,本部门除了热线接线员都不用来上班的。自己也想着因为要打电话才来。她去到孙淼的办公室。
孙淼正在整理一大堆报纸,见杨蔓进来,便让杨蔓坐,自己接着忙碌。一边说:“你看我这里都收拾不出来了。”
第42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4)
杨蔓笑着说:“那还不简单,把这些当废报纸卖了就好。”
孙淼说:“这个主意好。这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平时觉得也许会用到,每次拿到都堆在这儿,越堆越多。其实什么时候用到过?我想啊,就是有一天需要找点什么,我都不可能从这儿找到。卖了,好主意。我们卖了去吃饭。”杨蔓说:“今天我想请你吃饭。我们先把这儿收拾干净,然后去吃饭吧。”
孙淼说:“就用卖报纸的钱多好,相当于报社花钱请我们。再说,报社真该感谢我们啊,我们给他们出多少力啊!他们现在谁把心思放在做报纸本身上面?都忙着挣自己的钱呢。”
孙淼已经把一大堆报纸集到一起,示意杨蔓拿绳子过来。
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杨蔓拿了绳子,孙淼按着报纸,杨蔓左右开弓,手灵巧地转了几下,就把报纸捆了个扎扎实实。
孙淼拎了拎,说:“行啊,杨蔓,不会是包扎过伤员吧?这堆报纸被野蛮装卸都不会散架了。”
杨蔓笑,说:“这哪是包扎伤员,我老是搬家,搬出经验了嘛,一小时就可以把整个屋子打包呢。”
孙淼说:“这么夸张?”
两人收拾得兴起,嘻嘻哈哈地又从文件柜后面、桌子下面等角落里,翻出些零碎的纸张,没有多少。于是孙淼干脆拉开抽屉,把自己抽屉里的书拿出来筛选了一遍。自己的抽屉里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保留的书,除了两本辞典以外,大都是些什么业务考核时发的学习材料。孙淼忽然想到杨蔓看到这些会怎么想。
他有点烦躁,说:“报社发的这些也该统统进入废纸厂了。”说着,就一本本地念着书名,把书扔到了那团废纸堆上。
杨蔓也被破坏的热情感染着。她拿起那些东西,还撕几下,也念着书名。
忽然杨蔓说:“这个可不能扔吧?”
杨蔓手里拿了一份报社的内部文件,上面是一段时间内哪些事情不能报道。
杨蔓看着这个,说:“这个都可以当另一种媒体了。这比我们报纸可好看多了。”她看见上面写着:“……一、XX棉纺厂工人上街的相关事情不予报道。二、XX煤矿矿难统一采用新华社通稿。三、XX饮料的被投毒事件在未公审前不予报道……”
大概五六条。
杨蔓又在那堆废纸中多找了几下,又找到了几份。
杨蔓笑着看了又看,说:“我知道有这个东西存在,可一直没看到过呢。这么好看。要不是看这个,我还不知有这么多事情发生呢。”
孙淼说:“你们办公室的在石主任手头掌握着呢。石主任是得管政策这一块啊,要不石主任这位置怎么会谁都替代不了呢。不过,这东西是不能流传出去的。不然麻烦就大了。这东西许多人都知道,但就是不能拿到面上来说。幸好你发现了。”
第43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5)
杨蔓却有点舍不得还给孙淼了。她说:“给我吧,我好好收着,不会外传的。”
孙淼说:“那好,我信你。不过真要小心,免得给你自己惹麻烦啊。我倒没什么,我就这样,报社的人都知道。可你要想在这报社立足可要小心谨慎,一旦有什么事,责任总会往下面推。”
杨蔓说:“我知道,我不会放在办公室里的。”
杨蔓在心里吐了吐舌头,她本来是想放到自己的办公桌里的。
办公室终于收拾清爽了,地上是两大包的废纸废书。孙淼拎了一下,挺沉,说:“我们走吧。”杨蔓说:“我拎一个。”
孙淼左右拎了起来,说:“哪能让姑娘干这个?你帮我锁门拿包就行了。”
孙淼走在前面,杨蔓在后面拎着她自己的包,也替孙淼拎着包,两人走出报社,那收发室的大妈吃惊地看着孙淼。
出了报社,杨蔓往前赶几步,说:“刚才那大妈好吃惊,她瞪着你呢。”
孙淼说:“别管她。她平时就一副监视人的样子。”
正好就有一个收破烂的经过,孙淼叫住他,把这两包书报都卖给了他。真是不少,卖了十来块钱。
孙淼冲着杨蔓摇晃着十来元的零票,说:“吃饭去!”
上了孙淼的车,孙淼问杨蔓:“想吃什么?”
杨蔓说:“我也不知道吃什么,我不大知道哪里有好吃的东西。你决定吧。”
孙淼说:“我们去吃你的家乡菜?”
杨蔓笑:“北京做不好的,我试过别人说地道的两家,一点都不好。”
孙淼最后还是自己决定,去了一家傣家菜馆。
4
这家菜馆不大,处于一条胡同里,但清静雅致,正堂贴着好些傣族舞蹈的照片。女服务员都裹着筒裙,身姿袅娜,招呼客人亲切随和。
杨蔓看着觉得很惊讶。她一直觉得在北京很难有真正好的服务态度,那种大方得体、不卑不亢的态度。
孙淼说:“你上次说北京的服务不好,这里感觉还可以吧?”
杨蔓连忙点头。她看着那些女孩,心情也十分愉悦。她说:“看来她们真是傣族姑娘呢。”
菜上来了,菜品都十分的好看,是杨蔓不曾见识过的。精巧、颜色悦目、异香扑鼻。杨蔓一样样品尝着,味蕾被打开了,话匣子也被打开了。
她问:“你怎么会找着这样的好地方?我还以为我们报社的人都对吃很不感兴趣呢。”
孙淼看着杨蔓吃东西的表情,觉得很有趣,他说:“我当然知道,我是云南人啊。这算是我的家乡菜了。”
杨蔓认真地看了看孙淼,孙淼瘦高白净,跟她印象中的云南人一点不像。云南人应该是比较黑的吧?她摇头说:“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看不出来呢。”
第44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6)
孙淼笑,说:“是不是你以为云南男人都又黑又矮?”
杨蔓不好意思地笑,说:“哦,我听你口音,以为你是地道的北京人呢。”
孙淼说:“我大学到现在,一直呆在北京,都十年多了,口音当然就变成这样了。其实我们报社里很多人其实也都是外地来的,你看不出来吧?”
杨蔓就点着名问了几个,其中有个嘲笑过杨蔓的外地口音的女同事,没想到,她居然也是外地人。
孙淼说:“我知道有些人,为了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背字典呢。”
因为聊到报社,孙淼又关心杨蔓,杨蔓就不知不觉向他诉苦。主要是有的女同事有时会欺负她,而石主任又不愿意杨蔓做采访等等……
孙淼不断安慰杨蔓。
杨蔓说着说着,又高兴起来,她的注意力被别致的菜品吸引了。孙淼觉得这个小姑娘真好玩啊!
杨蔓开始向孙淼提问,都是这样那样关于云南的。
云南,孙淼多久没跟人谈起过了。孙淼的多数朋友的身后都有一个故乡,但大家都很少谈及这个话题。在这里,大家信奉的是英雄不问出处。大家都看着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去追溯过去。
孙淼想起了他的云南,他不大算是有故乡的人。小时候,父母工作特别不安定,要参加当时的支援三线建设。他记得他们总是在搬迁,把一个地方稍稍住熟一点,就面临离开。他总是需要跟新伙伴接触,需要跟新的同学建立友谊,这也就慢慢地养成了他跟谁都不愿亲密交往的性格。也因为走的地方多,见识就比一般的孩子多,掌握的玩的手法技巧就更多,所以他总是能够轻松赢得其他孩子的钦佩。
搬迁慢慢成了他的爱好,只是在逐渐年长后,他才懂得,对于父母,这却是痛苦艰难的生活。孙淼讲述起了他从小时起跟随父母到过的云南的一些地方。
最后,杨蔓转了话题,说:“那你现在算是在北京扎根了?在这儿呆十年,应该算北京人了吧?”
孙淼听这话,心里生出许多感慨。自己应该已经算是北京人了。现在回云南也越来越少了,有时父母过来,自己可能两三年才回去一趟。回去,也就是见见高三时的同学,也没什么话说。每次寒暄后的沉默中,都能触碰到那隔阂,那么具体,那么有质感。
他们都说,孙淼已经不会说昆明话了。孙淼回家话少的原因,可能的确也有这个因素,他每讲一句话,都要在心里转换一下,转换成昆明话。
回到昆明,讲到很多口头禅,孙淼都要顿住,他已经无法用语言来替代他常讲的东西。
孙淼跟杨蔓讲起这些,他说:“其实我以前刚到北京读书的时候,因为怕同学取笑,也是专门练习过普通话的。你可能不怎么认识昆明人,其实一般昆明人讲普通话是很难讲好的,别人一听就能听出来是昆明人。”
第45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7)
杨蔓笑说:“我们那儿的人也一样啊,讲普通话有几个音是标志性的,老乡一听就能听出来。不过,我喜欢南方音。你在这儿呆了这么久,肯定是定在北京了吧?”
孙淼说:“定在?”
杨蔓说:“就是永远在这儿了,在这儿成家立业,在报社工作到退休,在这儿安度晚年?”
孙淼说:“这么可怕?都安度晚年了?”孙淼心里一动,这说到他这段时间最困扰的地方了。
杨蔓没有注意孙淼的表情,还在往下说:“也不能叫可怕啊。很多人不就求一个安定吗?大多数人不就都这么生活着吗?”
孙淼说:“是啊,大多数都这么过来的。那你怎么到北京来?这么飘来飘去的,一个女孩子过这么动荡的生活?”
杨蔓说:“我想到处逛逛呗!我从小学念到大学,一直呆在家乡,怎么都应该出来看看嘛。”
杨蔓边说边吃,抬眼看了一下孙淼,看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说:“反正我是女孩子,不用负责任,走哪算哪儿。”
杨蔓发现,孙淼不知怎么就没话说了,她偷偷地吐了吐舌头,心想,他这是怎么了。便又找了些话来说:“其实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就是记者奇…_…書……*……网…QISuu。cOm,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去采访的时候,就真正进入了别人的生活,这可比所有的旅游都高级,所有的旅游都只能到一个地方,浮光掠影地看看,哪可能真正体会那里呢?采访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进入另一种人生呢,然后还能安安全全地退回来。所以像你这样,能体验不同的人生,老天对你多好啊!”
孙淼说:“不一样的。你才开始做这行,可能会这样想,其实做久了就不这样了,你觉得你看到的事情是一样的,你想做的往往又做不了,你做出来的又未见得是你想做的内容,你见得越来越多,你的心却越来越冷,就跟医生见惯了病人,完全失去了同情心。到处都说医生怎么怎么不好,却没人想过,一个人,因为工作而失去了同情心,失去了感受力,这也是种牺牲。”
孙淼看看杨蔓正望着自己,说:“其实我也不该这么对你说,你现在看到的世界不是我看到的世界。我现在这么想事情,可能真是要‘定下’来了。多可怕啊!”孙淼说着都有点想去拍拍杨蔓的脸蛋,因为杨蔓正像个专注的小学生似的,定定地望着自己。
孙淼说:“你多好,这么年轻,什么都还没开始,一切都可以选择。”
杨蔓笑着说:“哪儿啊?!你也大不了多少啊,就比我大个五六岁吧,怎么真的摆出老师架子了?你不是不让我叫你老师了吗?”
他们话题轻松起来,杨蔓叽叽呱呱地谈论起美食来。孙淼投其所好,也跟杨蔓讲起他跑过的地方的饮食。
第46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8)
到付账的时候,两人有了点小小的争执。孙淼说:“我哪能让你买单呢。再说,我是真心替那些学生感谢你,要没你这份热心,他们肯定还被困在那儿呢。”杨蔓说:“其实也全靠你啊。”孙淼说:“报社就是该表彰我们啊,我先代表报社表彰你吧。”
5
这报道获奖的消息是老康最先通知杨蔓的。杨蔓中午还是提前到达资料室,好帮老康守一下门。老康看见她来就神秘地说:“杨蔓啊,你成功啦。”他说,刚才总编办来复印上月好稿评比结果,他看到孙淼和杨蔓的那篇报道,已经被评了个一等奖。老康说:“这种社会新闻平时也评不了太高的,主要是这次写得好,又及时,又和电视台联动。电视虽然先报了新闻,但是稿子详细生动,报社一定觉得有面子。”
杨蔓说:“哦,可那稿子跟我没关系,是孙淼写的,我又写不了这么好。”
老康说:“你好些稿子也写得不错啊。你可能不知道,报社历来的规距是非正式记者写的稿子,一律不参加评奖的。你现在这么努力,其实很多人会看在眼里的。孙淼是挺能写,他是个聪明人,要应付报社很容易的。不过他心思根本不在报社,听说他正忙着结婚呢。”
杨蔓忽然听到最后一句,愣了愣神,咦,怎么没听他说起呢?杨蔓忽然觉得老康说这话别有意味,她冲老康笑笑,说:“谢谢你,康老师,其实你对我的帮助最大。”
等老康去食堂吃完饭上来,杨蔓没去食堂,而是去了报社公告栏。是的,公告栏上贴的正是上月好稿评奖结果,果然那解救被困学生的报道被评了个一等奖。杨蔓又仔细看了后面其他奖项,好些写得实在不怎么样的稿子,也是获了奖的。想着老康告诉她,非正式记者不能参与评奖,她的情绪就淡了些,又想起老康告诉她,孙淼就快结婚了,她的情绪又淡了些。孙淼给予自己的帮助和孙淼那种遇事沉着处理的能力,本来让她在感激之中生出了些依恋的。此刻,她安慰自己,最重要的是,她改变了那群孩子的命运,她帮到了那群孩子,她有能力救别人。
星期五下午,全报社开编采大会,照例,这主要是为了颁发好稿奖。来的人不多,大约只到了全报社编辑记者的三分之一吧。
报社领导坐在主席台上,杨蔓坐在人群中间,看到孙淼坐在一个角上,那个位置正好被大厅的柱子挡住,想必,这样主席台上面就看不见他了。
报社宣读领奖名单,第一个就读的是孙淼。因为头等奖这月空缺。一等奖有两个,孙淼和杨蔓的报道排在第一个。
没有杨蔓的名字,杨蔓已经不觉得委屈了,这在她的意料之中。她就听到有人在小声叫她。她回头,看到孙淼正在角落里,向她挥手,示意让她上台去领奖。杨蔓摆手,完全不肯动身。孙淼才站起来,上台去领了那个装奖金的红信封。
第47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9)
发完奖,轮到一个副总讲话,讲到报社里管理混乱,有人甚至偷卖报社的报纸、杂志和资料……
听到这儿,杨蔓心想,会不会是说她和孙淼啊?她向孙淼看去,孙淼正在向她挤眼睛。
台上的领导还呱呱呱地讲个不停。杨蔓接到旁边传过来的纸条。她打开看,她知道是孙淼传过来的。上面写着:“等会我们去吃饭,分奖金。”
杨蔓在那张纸后面写上:“我今天值班,很忙,不能去吃饭,奖金是你的,我不要。”
这张纸再传过来的时候,上面写着:“报道是合作的,奖金当然要分。明天我来报社。”
杨蔓收了纸条,没有再传回去。
一散会,杨蔓就急着回办公室,去回一个传呼。是汪时宇打来的。汪时宇在电话里说:“杨蔓,我有一间房子现在空出来了,虽然不算大,但条件还可以,你明天来看看吧?”
杨蔓在电话这头有些迟疑。
汪时宇忙又补充说:“是借给你住,你不要担心钱的事。”
杨蔓说:“我明天有事,要不后天我去找你吧?”
杨蔓挂了电话,这件事却在心里挂了好一会儿。她当然想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住,可是,她现在也租不到更好的房子。汪时宇的房子是他的经济来源,她怎么能白住他的房子呢?更何况,她明白汪时宇为什么会对她好。
6
星期六一早,杨蔓就接到传呼。她看号码,是孙淼的。想必是他这么早就到了报社吧。昨天睡得晚,杨蔓现在才刚刚起床。在住的地方,她没办法回传呼的,最近的一个公用电话,要走上一里,大约就在去报社的路一半的地方。她洗漱完毕,收拾妥当,才出门往报社走去。
孙淼打了传呼,就一直在等待,他焦躁不安。他明确地知道自己最近的变化。他心神不宁,老爱往报社跑,其实来了也没什么事。经常是神不守舍地坐在电脑前翻牌。
但如果不来,他在家里会更加坐立不安,他觉得自己身上有许多无法释放的东西,他甚至想找很多工作来做。但另一方面,以往的经验又告诉他,在报社做更多的事情,是自己找罪受。他似乎被一些东西冲来冲去的,弄得自己头晕脑涨的。
但是他的睡眠和精神却好了,跟以前也完全不同。
其实他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变化的,只是他现在不想分析。
杨蔓这一路走得很慢,平时她要走得快多了。
春天真的来了。
走过那片荒地时,杨蔓看到冬天的那些枯草,不知什么时候转青了,今天有风,但风变温和了,再不像冬天的时候,刮风能把脸吹疼。现在的风,慢慢的、柔和的、轻轻的。
杨蔓看到有一片片白绒毛似的东西在天上飞,慢悠悠的,很好看。
第48节:第六章杨花飞舞的季节(10)
这是柳絮吧,这像杨蔓家乡的柳絮。柳絮飞的时候,柳叶已经很长了,也是这样的,白色的,小小的柳絮慢慢飞舞。
杨蔓心情轻快起来。
凡是让她联想到家乡的地方都是好的,她觉得眼前的景色真不错。
杨蔓见到孙淼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见柳絮了吗?”
孙淼愣了愣,说:“你是说杨花吧?”
杨蔓说:“哦,那在空中飞的是杨花啊?很好看呢,你说是吧?”
孙淼说:“好啊,我们上车出去看。”
杨蔓对这个提议十分高兴,她本来还没想好,今天跟孙淼说些什么呢,她又想,孙淼有自己的生活,这很正常,她把自己心态放平了,就把他当成个朋友就行了。
孙淼一边开车,一边跟杨蔓聊天。
杨蔓果然发现这杨花跟柳絮还是很不一样的。家乡的柳絮小而少,飞在空中,在绿荫的衬托下,忽隐忽现。而眼前的杨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像雪花一样。
杨蔓想起关于这飞花的句子,说:“那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吧?”
孙淼笑,说:“杨蔓,你看这个杨花漫天觉得浪漫,可一般人却不觉得。你看路边的人——”
杨蔓果然看到路边上许多骑车的女人拿个纱巾把整个头都包起来,分不清前脸和后脑,样子很吓人。有些开车的人,把车停在路边,清理散热板上粘着的大团大团的杨花。有个开车的人,还一边清理,一边大声诅咒。
孙淼说:“你眼中的浪漫,在北京人的眼中叫做‘白色污染’。我带你到杨树更多的地方,你就能看到了。”
杨蔓说:“可真是很好看啊。呵呵,可能因为我不骑车也不开车吧,我只是一个走路的人,我就觉得这满天飞花好漂亮。”
孙淼听这话沉默了会,他觉得这话似乎大有深意,暗藏玄机。他说:“杨蔓,说得好,你这话里面有大道理。”
杨蔓笑着说:“我乱说的,我哪有什么道理。我是最不讲道理的人呢。”
孙淼心想,就是这种纯真的人才最接近真理。
杨蔓话越说越多,甚至开始背她能想的起来的关于杨花柳絮的诗,最后连歌咏雪花的诗也背了起来。
她觉得她的心放平了,她轻松了,她变回了以往的自己。
孙淼的话却越说越少,他心里有事。
杨蔓也觉察到了他跟往日不同,从最开始指点她如何写稿,到去那个山村解救那些孩子,孙淼都是很能说的。
第49节:第七章心中的公社生活(1)
第七章心中的公社生活
1
多好的天气啊!伍小辉感叹着。她坐在小院里,拿了个大盆,正在使劲地刷洗着。旁边还有一个小盆,小盆里还泡着好几双球鞋。
虽然已经是四月,但手泡在水里一会儿就红通通的了。
伍小辉的手本来是白白的、肉肉的手,非常软和的手。以前的男友曾握着她的手,对她说过,她有世界上最女性的手,她的手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全。但伍小辉觉得,现在这双手,也许才能叫母性的手,才会让人温暖和安全,虽然它已经不复往日的好看柔和。
伍小辉的手现在变得有点硬了,但却很有力,皮肤有点粗糙,颜色红黑。那是北京生活带给它的改变,也是黄樯对它的改变。
伍小辉用力刷洗了积了一个冬天的包和球鞋、布鞋。已经有两双被刷出来的鞋晾晒在一边,黑鞋面、白鞋帮都非常清晰耀眼。
洗东西一向能给伍小辉带来超强快感。她每泼出去一次脏水都很用力,哗地一下,水被强力地泼在小院的水泥地上,形成一个扇形水印。在日光的照射下,那个扇形水印很快就变浅了,小院的地面也因此变得干净锃亮。她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水哗哗地冲进桶里,她再把桶里的水倒进小凳旁的大盆里,开始新一轮刷洗。
院子很安静,没有其他人。伍小辉很喜欢这种感觉。
她可以幻想,这就是她的家。
这个家不再有房东,不再有邻居,只有自己和家人。她可以在小院里规划一下,种上几盆花。
早上黄樯说要出去的时候,伍小辉手一挥,就让他走了,她问都没问他到哪儿去。因为她已经计划今天要洗一个冬天积攒下来的东西,黄樯不在身边,她很乐意。
她在院子里洗东西的时候,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洗一个冬天的衣物的时候,也是把她跟弟弟都哄出去玩。
她用力洗着,心情愉快,她正洗掉了一个冬天的阴郁不快。
?(精彩小说推荐:
)
( 实习记者 http://www.xshubao22.com/3/3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