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瓷商 第 3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打个欠条吧……算是咱欠人家的。”

    朱诗槐已经说不出话了,跟个傻子似的站在那里,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呆滞。赵仁天鼻子一酸,掉下泪道:“经理,也只能这么着了!”

    俄国上尉到底是不放心,带着士兵跟押犯人似的把朱诗槐和赵仁天押回了圣彼得洋行,看着朱诗槐颤抖着写了欠条,拿过来得意地吹了吹,用生硬的中国话笑道:“恭喜发财!”这才欢天喜地地走了。朱诗槐瘫软成面条,无力地靠在大沙发上,突然哇哇大哭起来:“天哪!好好的生意,怎么做成这样了?还想搅和人家的生意呢,自己又赔了一万两啊!完蛋了!彻底完蛋了……”他遽然直直地盯着前方:“你是谁?你究竟是谁!你把我害死了,就不能让我死得明明白白吗?可怜我朱诗槐经商一辈子,死在谁手里都不知道啊!我死得窝囊啊!”说着又是掩面大哭。

    赵仁天实在不忍再看,拿了条毛巾递给他。朱诗槐擦了擦眼泪,道:“老赵,你琢磨出来是谁了吗?”赵仁天其实在路上已经想到了是谁,可是他怎么敢说?只得装糊涂道:“好像是,是……”

    “是卢豫海!只能是卢豫海!”朱诗槐猛地昂起头,“俄国人不会这么干,原来在大连的人没这样的能耐,只有卢豫海了!……我不该坏了人家的生意。是我让所有的店铺不许收钧瓷,是我太傻了!我这是把一头老虎给惹急了,现在它非要咬死我啊!”

    赵仁天盘算得心里有数了,叹息道:“经理,现在挽救还不晚!”

    “你,你说下去。”

    “咱头一船的货,估计一半都是卢豫海让人买走的,足有一万斤!可在吴家商号里头只有五千斤,剩下的一半哪儿去了?如果卢豫海一心置咱们于死地,为何不把一万斤伏特加全放在吴家商号?足见卢豫海给咱留了后路,就看咱们肯不肯向他屈服了……”

    朱诗槐喃喃道:“服,我服了……我能不服吗?”

    赵仁天继续道:“他手里有走私的船,要是把剩下那五千斤故意送到抓走私的手里,光是罚金就不下几十万两……他是等着咱们求饶啊,错过这几天,他真敢这么干!经理,大丈夫能屈能伸,咱的命在人家手里呀。”

    朱诗槐深深地垂着头:“都说卢豫海在烟台把洋人哄得团团转,我还不以为然……老赵,你给我约一下卢豫海,我朱诗槐给他赔礼认罪!求他放我一条生路!”他缓缓扬起脸,对着天花板叹道:“卢豫海啊,卢爷爷!你这不是害死我了吗?”

    没等到赵仁天去找卢豫海,卢豫海自己一个人找上门来了。朱诗槐正像个死人一样躺在沙发上,默默地流着泪。卢豫海一进门就笑道:“朱经理!你这是练啥功呢?”赵仁天点头哈腰地跟在卢豫海后边,听见这话苦笑了一声。朱诗槐鲤鱼打挺般一跃而起,万分紧张道:“卢、卢大东家,你这么快就来了?”

    “我再晚两天来,你这圣彼得洋行怕是就没了吧?”卢豫海笑吟吟地拉了把椅子坐下,对给他让座的赵仁天道,“你们坐你们的,我坐不惯洋人的椅子!”朱诗槐听着他的话音,好像真没赶尽杀绝的意思,便带着惭愧道:“卢大东家的手段,朱某真的领教了,领教了!大家都是生意人,我这张老脸也不知道值几个钱了,我就斗胆问大东家一句,打算不打算让圣彼得洋行活下去?”“活!”卢豫海斩钉截铁道,“不但活,还得好好活!我们卢家老号还指望朱经理帮我们卖东西呢!”

    55老虎能奈小虎何(5)

    “大东家的意思是……放我一马?”

    卢豫海爽朗地一笑:“朱经理,用不着我放,你们自己就能翻身!我就帮你们算算吧。欠了银行三万两,连本带息是三万五千两,对不对?你们手上的货物全出手,有三四万两,本来还够,但给洋鬼子讹诈了一笔,怕是有些不够了——你也别埋怨我设局,要不是你存心领洋人捣我的吴家商号,洋人也讹诈不到你头上!不过你手上还有整整十万两银子的伏特加酒,现在全部贱卖,还能回来个五六万,赔是赔了,但还有翻身的希望啊!”

    朱诗槐听得越来越糊涂了,道:“那、那你来干什么?”

    “我是来求和的。”卢豫海语出惊人,诚恳说道,“我们豫商管这种生意,叫霸盘。霸盘不是好事啊!大连的生意盘子这么大,谁家霸得了?说实话,卢家老号这次没赔钱,也没挣着钱,跟朱经理你白忙了一场,算是打个平手。而你的洋行可是损失惨重,几年之内恢复不起来吧?当然,你的生意还可以继续做,也可以继续和卢家打这场霸盘生意,卢家也情愿奉陪。但你觉得这样做生意有意思吗?大家都图个赚钱才经商的,斗来斗去,要么赔钱要么不赔不赚,这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朱诗槐悚然道:“听大东家的意思,不打了?”

    “不打了,我本来就没想打!朱经理当初要是和和气气,肯做我的钧瓷生意,我何苦如此?你一家不做也就罢了,非要强迫其他店铺也不做,这就有点太霸道了吧?唉!以前的事不说了!说说眼前吧。如果朱经理肯同意讲和,卢家给你三个好处:第一,立即停止所有走私,现有的货脱手之后,再不做伏特加的生意;第二,我手上还有五千斤贵行的伏特加,白送给你个人情,算是物归原主;第三,贵行如果缺银子还债,卢家老号愿意借给朱经理银子,利息分文不要。你看这些够不够?”

    朱诗槐使劲掐了自己一把,疼得吸溜一声道:“大东家,我不是做梦吧?你这是救我来了!不,你肯定还有条件,生意没这么做的!”

    卢豫海呵呵笑道:“朱经理不愧是商界老手!卢家不会做赔本的生意。”

    “请大东家明说吧。只要不赶尽杀绝,什么条件都答应你!”

    “我只有一个条件:从今往后,不再仗着老毛子的势力欺压其他店铺,永不做欺行霸市之举。”

    “就这么一条?没别的了?”不但朱诗槐难以置信,赵仁天也是一脸的意外和不解。

    “对,就这一条!”卢豫海莞尔道,“朱经理,做人得老实,做生意得凭本事。豫商有古训,叫‘留余’……我这是不把事情做绝,给朱经理留些余地……其实我这么放手做,根本瞒不住人,满大街的商号早就知道了,可为什么就没一家给你朱经理通风报信呢?一句话:没朋友啊!我们豫商还有句话,‘自不概之人概之,人不概之天概之’。什么意思呢?自己把事情做绝了,有人收拾你,就算没人敢收拾你,老天爷来收拾你!……朱经理,你今年也快六十了吧?按道理,我得喊你声大叔……朱老叔,人要脸树要皮,活了这么大岁数,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连个帮忙的朋友都没有,您心里不觉得难受吗?当然,这是在老毛子眼皮底下,有时候不得不委曲求全,但再委曲求全也得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欺负自己人!尤其是不能仗着洋人的势力欺负自己人!我是个粗人,没读过几天书,也不懂什么道理,就这么点见解,希望朱经理,朱老叔你好好琢磨琢磨!”卢豫海站起来,朗声道,“朱老叔,豫海多有得罪了!我给你两天的时间,想好了,到连号来找我!”

    朱诗槐见他要走,忙叫道:“请留步!”卢豫海笑道:“不用两天了?”朱诗槐擦汗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卢大东家,我想好了。唉,我这一跤跌得惨啊,不怪你,这都是我以前作孽作的,遭报应啊!没等到老天爷收拾我,你卢大东家就来收拾我了……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替天行道’啊……”

    朱诗槐真的动了感情,慢慢站起来到窗前,看着远处船帆林立的港口,叹道:“你说得对,我都快六十的人了,连个朋友都没混到,空负一身骂名,还有什么意思?我老家在宁波,抛妻别子千里迢迢到这儿来,不但没挣到钱,连老脸都搭进去了……这回惨败,我算是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奈众怒已犯,名誉已毁,再干下去还有什么劲儿呢?”说到这儿,他猛地转身,对卢豫海道,“卢大东家,你不是一心想开辟辽东商路吗?好,我把圣彼得洋行盘给你,所有的伙计、货、商路都给你,你开个价吧,多少都是你一句话!”

    这倒是卢豫海压根儿没想到的,他直直地看着朱诗槐道:“朱老叔,你要是这么说,我瞧不起你!”

    “你是瞧不起我一蹶不振吧?”朱诗槐淡然一笑,“唉!卢大东家,你是少年得志,一路顺风顺水地过来了。而我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就算卧薪尝胆把生意恢复了,又得耗费多少心血,搭进去多少工夫?我要是年轻二十年,或者我那儿子要是像你这样有出息,你就是开出天价我也不会卖,我一定卷土重来,跟你大战一场、一雪前耻!”朱诗槐越说越激动,脸涨得通红。卢豫海击掌道:“好!这才是商界前辈的胸襟!”

    朱诗槐微微摇头道:“晚了……人过五十而知天命,我是快花甲的人了,只想拿点银子,回家跟老伴一起抱抱孙子,钓钓鱼,喂喂鸟,颐养天年哪。卢大东家,大连湾里容不下两只老虎,你这只老虎还年轻,我这只老虎老得牙都没了,斗不起啦。”他指了指赵仁天,“这个老赵,是我从宁波带来的,跟着我几十年了,这几年没少陪我一起挨骂。不过圣彼得洋行里,老赵就是顶梁柱!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卢大东家接手之后,务必好好对待老赵……”

    55老虎能奈小虎何(6)

    赵仁天听到心酸处,黯然垂泪道:“经理,你说这个干什么?我陪你一起回宁波老家吧。”

    卢豫海深吸了一口气,道:“朱老叔,生意是你的心血,我一个后生晚辈怎么能说盘就盘下来?传出去了,我卢豫海又成了什么人,乘人之危抢人家铺子吗?这样吧,我不盘你的生意,我入股!朱老叔以圣彼得洋行所有的伙计、货物、商路,当然还有这位老赵入股,我以十万两现银入股,都算一半股份!从此之后两家年年坐股分红!朱老叔你想继续做也好,想回老家享受天伦之乐也好,每年一半的红利少不了你的!你看这样成不成?”

    赵仁天眼里一热,对卢豫海的钦佩已然溢于言表了。朱诗槐想了想,笑道:“罢了,老头子我还能说什么?大连来了你卢大东家,就跟《封神演义》里说的那样,‘姜子牙一出,诸神退位’!我真是不干了,干不下去!要是卢大东家信得过,让老赵留下来搭把手,你看好不好?”

    “好!老赵从今往后就是圣彼得洋行的经理了。我们卢家老号在大连有连号,让大相公老齐来兼做个二经理吧。”

    赵仁天连连摇头道:“败军之将岂敢言勇?卢大东家年轻有为,这段时间把经理和我折腾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差寻死了……我老赵天生就是给人跑腿的,生成的狗肉上不了台面!圣彼得洋行的名声其实并不好听,朱经理,你要是听我一句劝,干脆跟人家连号合并了拉倒!都是中国人,中国人的铺子,叫个洋名算什么?以前是为了唬人家,今后还想唬人吗?”

    朱诗槐此刻俨然已置身事外了,无所谓地微笑道:“我只想好好做我的股东,名号之类的,你看卢大东家的意思吧!”

    这笔买卖其实还是卢豫海赚了大便宜。圣彼得洋行现存的货都是好货,那些囤积的土货就不说了,一开春脱了手就是好几倍的毛利,而等走私的伏特加一卖完,还不是圣彼得洋行的天下?不但如此,还有一群训练有素的买办、伙计,跟洋人客商经营了多年的关系,这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朱诗槐败就败在一时大意,把全部能流通的银子都砸到霸盘生意上了,弄垮了庞大的产业。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朱诗槐能落到一半股份,年年还有红利银子已是万幸,还能再奢望什么?

    两方商定完毕,当下就签了合股经营的契约。过不几天,卢家老号的连号正式搬进了原来的圣彼得洋行,那块写了洋文、中文的牌子也给摘了下来,换上了“卢家老号连号”的招牌。卢豫海也没有食言,让老齐做了大相公,赵仁天做了老齐的副手,洋行原有的买办、伙计一律加薪留用。挂牌那天照例又是遍请大连的各大商号。卢豫海来大连不过三个月,奇计迭出,头一次出手便大败朱诗槐,兼并了圣彼得洋行,这样的大手笔早已轰动了整个大连商界。酒宴上,朱诗槐当众谢罪,宣布从此退出商界,结束经营。众人见他新败之后憔悴不堪,态度又诚恳得很,还主动给了被他逼破产的乔家人参老铺的孤儿寡母一笔银子,也就不再计较他往日的不是,纷纷给他敬酒,祝贺他急流勇退。

    酒至半酣,卢豫海提出了建立大连华商会,把所有中国人开的字号联合起来,跟洋人谈条件降税,并且主动拿出白银一万两当做会费。其实在卢豫海没来大连之前,商界同仁早就有了这个动议,只是一直苦于无人挑头,大家又都各自打各自的算盘,这件事就始终没搞起来。如今挑头的有了,会费也有了,卢豫海又是大连当之无愧的商界翘楚,众人当下便群情激昂,纷纷响应。卢豫海也不再推辞,自己做了大连华商会的总董,又不拘商号大小,公推出了四个德高望重的董事。卢豫海来大连一共两个心愿,一个是挣洋人的银子,一个就是建华商会,这下两个心愿都实现了,他自然是带头开怀畅饮。席间有人问卢豫海,原来挂在圣彼得洋行大门口的那把军刀哪儿去了?卢豫海笑道:“今天的这顿饭,就是拿那把军刀切的菜!”众人一听无不哈哈大笑,都觉得扬眉吐气。

    56一朝反目自成仇(1)

    连号在老齐和赵仁天的主持下,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接连做了几笔大买卖。卢豫海见他们生意做得顺手,自己也乐得清闲,带了苗象林在大连、奉天、齐齐哈尔、哈尔滨、海参崴等处游历了一阵子。卢豫海深知连号专营俄国商路,而自己刚到辽东,对俄国知之甚少,《海国图志》上对俄国的介绍也过去了五十多年,很多地方都用不上了。所以此行他并不仅是游玩而已,处处都长了个心眼。倒是苗象林从未来过东北,对俄国更是充满了好奇,大大饱了眼福。两人这天来到了海参崴,卢豫海照例是到商业区一番转悠,见不少俄国店铺都有卢家老号的货,高兴不已道:“老齐和老赵干得不错,这可是俄国在远东的大本营啊!只要在这里站住脚了,就不愁打不开俄国的生意!象林,等咱在俄国本土也有了分号,我跟你去彼得堡、莫斯科瞧瞧去!”

    苗象林笑道:“那我可得多带点干粮。俄国人就喜欢吃肉,喝奶,多大个人还喝奶,羞不羞!咱吃不惯洋饭,还是烩面好!连汤带水的,多实惠。”卢豫海刚想笑骂他几句,旁边一个老伙计笑道:“这两位客官说得不对,俄国人是离不开肉,可这一年里有几天不能吃肉呢!”卢豫海掏出一包烟草,递给老伙计道:“老哥哥,你来两口?”

    东北男人没不抽烟的,这也是卢豫海最近的一大发现。老伙计果然笑眯眯地摸出烟袋,笑道:“这位老板客气!”当下点了火,有滋有味地抽了起来。卢豫海并不抽烟,问道:“老哥哥,据我所知,俄国人信的是东正教,又不是回回,怎么也有忌讳?”“你说的不假,看来你对老毛子的事知道的不少!是生意人吧?”老伙计美美地喷了口烟,“老毛子每年除了新年,四季都有节日:送冬节、桦树节、丰收节和迎冬节。我在海参崴是老人了,自从海参崴归了老毛子管,年年都过这几个节。这是民间的节,书本上可找不着!”

    “那是哪些日子不吃肉呢?”

    “送冬节以后,就是他们的大斋期。所以送冬节也叫谢肉节。洋人过节跟咱不一样,人家一连过七天,每天都有名号。头一天叫迎春节;第二天是始欢节,没成亲的姑娘小伙凑在一起,媒婆就在一旁,看谁跟谁有意思就撮合;第三天是老丈人请女婿吃饭;第四天呢,洋人都拥到大街上喝酒跳舞,男男女女搂搂抱抱,摔盘子打碗,噼里啪啦好看着呢;第五天,女婿请老丈人吃饭;第六天,妯娌之间串门;第七天,亲戚朋友串门……”

    “这节是乡下人过得多吧?”

    “城里乡下都过,可俄国人地盘大了,大多数还是乡下人。这海参崴遍地都是在俄国待不下去的,跑到这儿发财转运来了。眼下他们刚过了新年,阳历的二月底三月初,就是送冬节。”

    卢豫海把烟草包塞给老伙计,笑道:“领教了!这点烟你拿着吧。附近有电报局吗?”老伙计吃惊道:“这是上等烟草,值一两银子呢!”苗象林笑着道:“老哥哥,您就收下吧。我们二爷问您电报局呢!”“出了这门,沿大街走到头,路北就是了!这烟草……”卢豫海冲他一笑,掩不住满脸喜色,对苗象林道:“快走,去电报局,老齐和老赵又该忙活了!”

    老齐接到了卢豫海从海参崴打来的电报,让他从总号进一批粗瓷的盘、碗、碟子,用不着多好的成色,没豁边裂口的就可以,只是务必要快。电报说得简略,但看样子是大东家认准的事情。老齐和赵仁天一合计,立即照办了。没两天,神垕总号复电说,眼下总号一共有库存粗瓷碗碟六千多件,合五十多万只,是否统统发过去。老齐和赵仁天见数量虽大,拢共也就是两三万两的生意,就复电确认下来。又过了几天,卢豫海带着苗象林满载而归,一见老齐就问:“总号的货过来了吗?”

    “不出十日就到了。”老齐赔笑道,“只是一下子弄来这么多东西,又卖不上价钱——不知大东家打算怎么处置?”

    卢豫海笑道:“我这次在海参崴,买到了一本无名氏所著的《欧游笔钞》,如果我看得不错,应该是出自跟着曾纪泽曾大人出使英法俄三国的一个师爷之手。里面有这么一章,专写俄国人风俗趣闻的。象林,你给老齐瞅瞅。”老齐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读道:“有俄一国,风俗迥异于华夏。如计数之字,恶‘十三’而喜‘七’;如亵玩之物,恶黑猫而喜白马;如庆宴喜乐之际,恶镜裂而喜盘碎,盖因镜裂如魂魄灭,而盘碎为孽障消耳。如此林林总总难以概述也……”

    卢豫海笑道:“明白了吧?马上他们该过什么送冬节了,这点东西咱这儿不值钱,运到俄国去也值不了几个钱,让他们过节的时候摔着玩儿图吉利吧!一转手,起码是三倍的毛利!”老齐佩服得五体投地,笑道:“这么说,咱就让烟号把货直接送到海参崴得了,老赵在那儿人头熟,也省得在大连湾过手,又省了一笔银子!”“就照你说的办。总号那里还有别的消息吗?”

    “总号倒没什么消息——对了,苗老相公来信,杨建凡老相公病重,已经回家静养了。还有您一封家信,是夫人来的,我们没敢拆。”老齐说着,把信递给卢豫海。

    卢豫海见封皮上写着“豫海夫君亲启”,是陈司画的笔迹,也不急着拆看,对老齐和苗象林道:“你们先下去吧,我一个人歇会儿。那批货盯紧点,别误了洋人的节气!实在赶不及,干脆从满洲里上火车,一路走一路卖得了,走海路还是耽误事!”老齐知道“家书抵万金”,何况两位夫人随货一起上了路,不日就到了。这样的事他没敢直接告诉卢豫海。既然夫人都来信了,想必信上说得明白,又何须自己解释?装个糊涂就是。当下便满口应承着下去。苗象林见有神垕来的家书,倒是不愿走,赔笑道:“二爷,您看看信上说什么了?我那婆娘也不会写字,不知道姨太太信里头提到我家的事没有。”

    56一朝反目自成仇(2)

    卢豫海一笑拆了信,看毕突然脸色一变,道:“她们来干什么?两个娘们不好好在家待着,跑到这冰天雪地的地方干吗?来就来,还跟着货物一道,公私不分,这成何体统!真他娘的没家法了!”

    苗象林吓了一跳,忙道:“二爷,两位夫人要来辽东?”

    “不但来了,还说要在大连一起过年!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来了个先斩后奏!”卢豫海越说越气,一巴掌砸在桌子上,茶杯颠起老高。

    陈司画的信是她跟关荷一起商议着写的。信上说:

    妻关荷、司画启豫海夫君安好。初秋一别,半年有余,妻等思夫,日以继夜。母体康泰,朝夕侍奉,不敢有失,夫君勿念。大哥大嫂,终日诵经,代夫守孝。广生、广绫,年纪虽幼,读书不倦,思念父亲。妻等闻夫君宏图大展,开创有成,喜不自胜。自夫君赴辽,妻等昼夜思盼,闻即日有商队前往夫君处,妻等拟随队同往。年关日近,但求与夫君共度除夕。妻关荷、司画字。

    来大连过年的主意是陈司画琢磨出来的,关荷起初并不同意。陈司画劝了她半天,关荷只是道:“豫商有规矩,驻外的不管是大相公还是伙计,一律不能带家眷。咱俩这么去了,别的伙计该怎么想?大东家过年了能举家团聚,伙计们难免有非议。再说了,神垕到辽东好几千里地,还要乘船过海,咱们都是女流,抛头露面的总归不好。”

    陈司画一直抿嘴笑着,听她说了那么多,便揶揄道:“姐姐,难道你不想豫海哥哥吗?”

    关荷一愣,苦笑道:“自然是想念了,可是豫商的规矩……”

    陈司画见她又来了,赶紧道:“好了好了,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这样吧,我明天跟老太太说去,姐姐你在旁帮腔敲个边鼓,这总可以了吧?”

    关荷想了想,道:“我劝你也别讨这个没趣。老太太肯定不答应!你这么冷不丁提出来,老太太一个‘不许’就把你顶回来了,那不是两下里尴尬吗?”

    陈司画笑道:“这个姐姐别管,反正我在老太太那里整天挨骂,多挨这一顿也不打紧!姐姐,咱可就这么说好了!”说着,站起身道:“广生和广绫该睡了,白天俩人争姐姐做的香囊,广生脸上给广绫抓了一道血印子,哭了一天!没办法,求姐姐再给他俩做个吧?”

    关荷松快地一笑:“我还怕他俩不喜欢呢!这个没啥,明天就给他俩做出来。”

    水灵一直在旁边听着,脸上不住地冷笑。待陈司画走了,她把门关好,回头对关荷道:“二少奶奶,你千万别做什么香囊,让广生和广绫打架去吧!让她也为难为难!哼!就看不惯她的做派,凡事都要您出头,挨骂的是您,得便宜的是她!也就您老实厚道,上多少回当了!明天您千万别给她帮腔,让她挨老太太骂!”

    “你以为老太太真就是骂她吗?”关荷阴冷地一笑,表情跟刚才大不相同,“打是亲,骂是爱,老太太疼她疼得很呢……去辽东,我怎么就没想到去辽东?”水灵惊道:“难道老太太能答应?”

    关荷思忖道:“老太太年纪大了,整天惦记着二爷,儿行千里母担忧啊!那里兵荒马乱的,不但我和陈司画想去,老太太还想去呢!这回陈司画一准要说是代老太太去的,我瞧着老太太能答应!”

    “那刚才二少奶奶还拒绝她干什么?”

    “不是我头一个提的,彩头让她占了,我还能帮她吗?既然她执意要说,我就不能甘于人后。不然老太太又该埋怨我不疼丈夫,不想二爷了。”

    “老太太怎么能这么说?真是老糊涂了!”水灵愤愤道,“当初您跟二爷一起去景德镇,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难,老太太全都忘了不成?这下倒好了,前头的功劳一笔勾销!”

    “陈司画那么有心机,又有孩子,我比不过她呀!”关荷冷笑道,“人家还有钱,下人家里有个红白喜事,她掏银子比谁都快!你哥家添了孩子,也没少给你吧?”

    水灵一怔,嗫嚅道:“二少奶奶,我,我是拿了她五两银子,可我没瞒着您呀!二少奶奶,您还信不过我吗?我从进钧兴堂……”

    “咱俩是从小长大的,我还信不过你?”关荷叹道,“我就是觉得自己娘家没权没势,让你跟着我也受苦啊。二爷给我不少私房银子,让我也给下人发赏钱。可老太太听说了,私下把我叫过去,说你跟陈家比什么,司画是拿陈家的钱给卢家的下人,你是拿自家的钱!一句话,把我噎得半天没敢言语……水灵,我现在身边就你一个贴心的人了,你老老实实告诉我,我真的就不如陈司画吗?”

    水灵想了半天,才道:“二少奶奶,只要您不认输,陈司画就是再有心机、再有钱也是白搭!二爷跟您情深意重,陈司画也没办法!”

    关荷自言自语道:“这么多年了,我终于想明白了。陈司画是要嫉恨我一辈子啊!当初她是板上钉钉的二少奶奶,可我和二爷先成了亲,她心里能不恨我?她嫁进卢家,千方百计地讨好婆婆,收买下人,这是把我架在火堆上烤啊!偏偏我这肚子又不争气……水灵,你见过猫捉老鼠吗?猫捉住老鼠,并不急着吃掉,故意逗着它玩儿,等戏耍够了才下口。眼下陈司画就是猫,我就是老鼠,可陈司画这猫儿太小,我这老鼠又太大,她既想吃掉我,又想耍耍我,让我自己明知道难逃一死,却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你说说,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毒辣的心思吗?”

    56一朝反目自成仇(3)

    水灵听得毛骨悚然,道:“二少奶奶,您不能等死啊!”

    “我只有等死了,还有别的办法吗?陈司画聪明得很,她哪儿会让我痛痛快快地死?她还没玩儿够呢!水灵,你知道我怎么打算的?”水灵哆嗦着摇摇头。

    关荷阴鸷地一笑,笑容像极了梁少宁:“我就是死,也得先吃了毒药,让司画吃掉了我,她也活不长!”

    水灵激出一身冷汗,颤声道:“二少奶奶,您、您变了!”

    “我是变了,冷漠,绝情,变得连我自己都不敢认自己了!可我这是被陈司画逼的。我曾经因为心里有愧,真心真意地要把二少奶奶的名分让给她,可她一口拒绝了,连二爷都说我小看了陈司画的器量。以前我也是这么想,总觉得心里对不住她,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从前向她低过头,弯过腰,可换来的是什么?是二爷夹在中间为难,是婆婆鸡蛋里挑骨头,是下人瞧不起我!……陈司画要我活一天受一天的罪,我偏偏不让她如意!我不但要活,还得活得好好的,活得高高兴兴的,我就是要霸着二少奶奶的位置,凡事要她低我一头!既然她要我不舒服,好,我让她也知道知道什么是难受!”说着,她腾地站起来道,“水灵,跟我去找老太太,我今天就说去辽东的事!”

    陈司画万万没想到关荷会捷足先登。第二天给卢王氏请安的时候,她按照两人约好的,把去辽东探望卢豫海的事情说了一遍。卢王氏笑道:“哟,老二有你们这俩宝贝媳妇儿真是命好啊!昨晚关荷来找我,说的也是这个事。我琢磨了一晚上,你们既然想去,总号又正好要去送货,就跟着一块儿去吧。关荷说了,这次不是你们俩去,是替老婆子我去!老二那脾气我知道,你们要是不打我这个旗号,别说去过年了,待不了两天就得打发你们回来!关荷这丫头脑子就是灵光,找了这么个好借口!”

    陈司画脸上一阵雪白,朝关荷笑道:“姐姐真是想了个好主意!妹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姐姐得多教着我呀。”

    关荷也是笑靥如花道:“我怎么敢教妹妹?我大字不识几个,哪儿像妹妹这么知书达理呢?可是咱俩这么一走,婆婆身边连个说话的都没了,要是把老太太憋坏了怎么办?我看路途遥远,听说辽东那儿还有俄国人传过来的什么猩红热,专生在小孩儿身上,要不然妹妹就狠狠心,把广生和广绫留在家给老太太解闷吧?”

    自过门以来十几年了,陈司画从没见过关荷像今天这样主动出击,一时猝不及防,竟是处处给她占了上风。先是抢了头功,又巧言令色地不让广生和广绫随行,这等于把陈司画的撒手锏留在神垕,此行的意义立刻小了一半。陈司画气得暗中牙关紧咬,刚想说“广生和广绫也想他爹”,卢王氏却是大惊失色道:“有猩红热?那可是吓死人了!广生和广绫哪儿也不能去,好好在家守着!我倒不是怕寂寞,俩孩子还小,出个事儿怎么办?就是不染病,辽东冰天雪地的,总归不是孩子去的地方!”

    关荷见自己大获全胜,上去抓了陈司画的手,笑道:“妹妹,咱就别耽搁了,那封信你不是写好了吗?赶紧寄到大连吧。听说不几天商队就走呢!你多带几本书,我在路上也跟你学几个字——我忙活了一晚上,给广生和广绫的香囊已经做好了,你跟我去取吧。”

    卢王氏笑得合不拢嘴,道:“关荷这丫头以前死气沉沉的,怎么今天活泛起来了?蛮好!这才像个主事的二少奶奶!我以前也不识字,还是老爷教的呢。老二生意忙,司画就好好教吧!昨天晚上你回房那么晚了,又是一宿没睡?你对广生和广绫,有时倒是比亲娘还亲呢!”

    关荷忸怩道:“老太太今后再别说我不识字了,卢家的少奶奶居然不识字,说出去多丢人哪!只要司画妹妹肯收我这个不交钱的学生,等从辽东回来,我可就是半个秀才了!”

    陈司画已经被她的连环炮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知道今天占不到丝毫便宜了,只得强装笑颜道:“姐姐说哪里话,我要是敢收姐姐一文钱,老太太就敢打我板子!”

    卢王氏哈哈大笑起来。两人告辞出去,一路上还是携着手并肩而行。水灵和晴柔跟在后边,一个扬眉吐气一个满脸怒容。两人走到后院路上,不约而同地放了手。陈司画冷笑道:“姐姐真是好手段!广生和广绫盼着见爹爹盼了多少日子,姐姐一句话断了他们的念想,我可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

    “这事奇了,分明是老太太不许他们去,怎么赖在我头上?”关荷笑吟吟道,“不过妹妹如是不好说,我去说就是。我怎么说呢?唉!只好说奶奶害怕你们得病,不许你们去。这么一来俩孩子少不了去缠磨老太太,又得给妹妹添麻烦啦。”

    陈司画见她还是笑容满面,说出的话却句句带着威胁。她知道两人之间十几年来虚伪的友好顷刻间不复存在,眼下终于彻底摊了牌,今后便再无握手言和的可能了。她思虑及此,不免幽幽一叹道:“姐姐记得吗?那年大哥谋夺产业,咱俩就是在这条路上,说好的怎么帮二爷——时间真快啊,又是好几年了……”

    “怎么不记得?我还说要把二少奶奶的位置让给妹妹呢!可妹妹真是宽宏大量,竟心甘情愿做个姨太太!”关荷“咯咯”一笑道,“我寻思了好久,才知道妹妹聪明得很,知道做二少奶奶实在没意思,这才不愿做的,是不是?做了十几年二少奶奶,我知道这真是个苦差事,总不能看着妹妹受苦啊?苦差事还是我这苦命人来做吧。你放心,我心里疼着你呢,今后再也不会提让你做二少奶奶的事儿了。”

    56一朝反目自成仇(4)

    陈司画跟她面对面站着,微笑道:“看来我对姐姐真得刮目相看了。”

    “妹妹又取笑我了,我不识字的人,听不懂妹妹的成语!”

    “我以前也以为姐姐听不懂,现在才知道,姐姐明白得很呢!倒是我显得傻乎乎的——好了,我回房去了,还不知广生和广绫怎么闹呢!”

    关荷笑意盈盈地看着她离去,大声道:“那个香囊,我一会儿让水灵送过去!”陈司画却头也不回地走远了,倒是晴柔回头看了看她,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苗。

    水灵解气地低声道:“二少奶奶,您今天真是让人大吃一惊!你瞧她们俩,给您打蒙了!”关荷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冷冷地转身走了。

    两个女人就这样不宣而战了。几天后商队起程。这次领班护送的是杨建凡的二儿子杨仲安,因为有大东家两个夫人跟着,杨仲安也不敢走得快,生怕两位夫人吃不消。这倒给了关荷不少的机会。一路上,关荷总是当着众人的面请教陈司画,态度恭敬得很。陈司画也只好装出耐心的模样,告诉她这个字该怎么念,那个字该怎么读。杨仲安等人都感慨大东家这一妻一妾和睦如此,卢家老号怎能不兴旺发达?可他们哪里会知道,一旦没人在场,关荷和陈司画自然少不得又是唇枪舌剑。一路下来,两个整天戴着面具的女人都是劳力伤神,疲惫不堪。

    商队到了烟号,货由赵仁天带着直接去了海参崴,而关荷和陈司画则由大相公杨伯安亲自陪同,过海来到了大连湾。来迎接的却不是卢豫海,而是魂不守舍的苗象林。关荷和陈司画习惯了卢豫海处处以生意为重,还以为他又在忙着,也就没说什么。倒是苗象林一见她们俩,带了哭腔道:“二少奶奶,姨太太,您俩来的正是时候!快劝劝大东家吧,老毛子可是杀人不眨眼哪!”

    杨伯安闻言色变,斥道:“你中风了不成?说的是什么混账话!”

    苗象林捶胸顿足道:“就是昨天的事!您不知道,二爷跟一个叫瓦西里的老毛子约好了,要他娘的决斗啊……”

    57男人的决斗和女人的决斗(1)

    事情的缘起竟是因为那把军刀。也不知道卢豫海把军刀当切菜刀的事是怎么传出去的,居然传到了一个叫瓦西里的俄军上校耳朵里。瓦西里家族在俄国名声显赫,其祖上在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护国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中都是战功赫赫,瓦西里凭借家族荣誉,年纪轻轻就成为上校,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装甲舰的指挥官。瓦西里生性豪放,把名誉看得比命还重,那把军刀是他当年亲手送给朱诗槐的,一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颜面无存,立刻来到了连号质问。卢豫海正为了关荷和陈司画一起来大连的事烦恼不已,也没什么好脸色。他见是个老毛子怒气冲冲闯了进来,一开口就是叽里呱啦的俄文,便皱眉道:“老齐,他叫唤什么呢?”

    老齐听出了瓦西里话头不对,赶紧道:“大东家,这人是个上校,品阶不低呢!……嗯,他是问大东家,他送给朱诗槐那把军刀,现在去哪儿了?”

    卢豫海纳闷道:“这老毛子就是小气,送出去的东西还往回要吗?你告诉他,朱诗槐回宁波时带走了。”

    瓦西里听了老齐的翻译,多少平静了些,又说了一通。老齐额头见了汗,连连摇头,拱手作揖,一脸讨好的表情。卢豫海有点看不下去了,问道:“这老毛子有完没完?他要是没事找事,老子不客气!让他赶紧滚蛋!”

    老齐夹在中间,两头都不敢如实翻译。可瓦西里带的那个士兵虽然中国话懂得不多,却也知道“滚蛋”不是句好话,立刻跟瓦西里嘀咕了几句。瓦西里顿时勃然大怒,“噌”地拔出了军刀,指着卢豫海暴跳如雷。卢豫海那股“拼命二郎”的狠劲又上来了,把随身带的短刀也拽了出来,冷笑道:“他娘的老毛子,跟老子玩儿刀吗?”

    卢豫海不知道俄国人的传统,两个男人一旦刀剑相向,就等于是侮辱了对方,必须得分出个你死我活。瓦西里见状反而微笑起来,道:“决斗需要选择武器和时间,请你来定吧。”老齐一见这个阵势,再也不敢瞎翻译了,结结巴巴地道:“大东家,这个老毛子说、说你侮辱了他的荣誉,他要、要跟你决斗!俄国人的规矩,一方选择武器,一方选择时间……大东家,咱服个软吧?这儿是老毛子的天下,咱不能……”

    “老子怕他吗?”卢豫海气得把刀子插在桌子上,道,“你告诉他,这是中国的地界!日子随他选,武器就用他们的火枪!中国人不欺负外国人!”

    老齐脸色煞白,跟瓦西里说了几句,瓦西里笑着伸出三根手指。老齐为难道:“大东家,他说三天后决斗!大东家,这事不能答应,俩夫人明后天就到了,这不是添乱嘛这……”卢豫海只是冷笑,一句话也不说。瓦西里收刀回鞘,带了士兵扬长而去。这场争执动静不小,早引来了连号所有的人?(精彩小说推荐:

    ) ( 大瓷商 http://www.xshubao22.com/3/382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