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空三国志 第 36 部分阅读

文 / hzxcsd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整个山谷当中一片惨叫,场面惨不忍睹。附近魏军见到林中的黑烟,迅速赶来救援,不想沿途道路均被路障封锁。等赶到现场,蜀军早没了踪影,只看到遍地被烧得焦黑的无头尸体。

    魏军收了尸体,急忙回营寨报知司马懿。司马懿得知蜀军三面伏击、设路障堵截援军、又能迅速撤退,种种周密安排令司马懿觉得有些惊讶。司马懿与诸葛亮对战多年,也颇为了解诸葛亮的战术和习惯。诸葛亮身为主帅,不会对这么一场没有多大价值的小战斗如此煞费苦心。他觉得这种打法似乎不是诸葛亮的习惯,这背后似乎另有高人谋划。

    此刻,这位令司马懿为之震惊的“高人”孙二正坐在战车上,逍遥自在地赶回营寨。他手里拿着一张路线图,指挥驽手前进的方向。战车上,每名士兵像拎西瓜一样夹着一颗用布包裹的人头,一路说笑等着回去记功。回到营寨,兵士们将人头上交,计一千零二十四颗首级。主簿报与诸葛亮,诸葛亮大悦,给孙二记大功一件。

    诸葛亮向孙二问起行动的经过。原来,孙二早在行动之前,就已经计划好退却的路线。同时又将敌人来增援的道路堵塞,赢得充分的时间。司马懿哪里会想到,这些战术都是嘉文在军中进行统一培训的结果,每一位旅长以上的军官都接受过这种学习。

    司马懿不知内情,只以为诸葛亮军中似乎有个不寻常的人物。此人似乎职务不高,却足智多谋。鉴于这一点,司马懿决定设计除去此人,以免日后成为心腹大患。

    自从遭到偷袭之后,魏军便取消了巡逻的卫队。

    这日,孙二的部下发现魏军在一处隐蔽的山谷建造了一座粮仓。孙二将情报报知诸葛亮,诸葛亮料到其中有诈,要孙二小心提防。王龙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打算将计就计给魏军点颜色看看。他暗中定下计策,秘密交给诸葛亮请战。诸葛亮看过王龙的密报,觉得可行,便准他依计行事。杨仪见王龙调动军马出征,便替杨绦请战。诸葛亮明白杨仪的心思,便准杨绦作为援军出战。

    这日夜里,魏军粮仓突然遭到火箭炮的袭击。无数火箭拖着烟火从南测一处山坡上如同雨点一般射向魏军粮仓,将整个山谷烧个通红。司马师见蜀军来攻,按照事先的计划,率伏兵蜂拥杀向南山头。魏军小心翼翼地冲上山顶,不想山顶之上不见一个人影,只有一百多具被熏成黑色的木架。

    司马师正觉不妙,忽见山脚下四周一片火光。火势烧得极为猛烈,看上去不像是寻常的引火物。司马师惟恐被大火包围,急忙率军向火势最弱的南坡撤退。不想冲下南坡,一阵乱箭劈头盖脸射来。后方援军正要救援,无奈被火墙阻挡无法靠近。

    王龙趁机挥军冲杀过来,魏军一时死伤惨重。司马师一面下令拼死抵挡,一面命后军扑火。王龙见火势渐渐削弱,吩咐全军撤退。不想此时一只蜀军忽然杀来,令王龙大为震惊。原来,杨绦见魏军败退,急忙杀上前来想抢个头功。哪里知道魏军此时已经扑灭大火,一万多魏军铺天盖地朝杨绦部掩杀过来。

    王龙见杨绦危急,急忙吩咐孙二率领一军绕到敌人侧方佯攻。孙二率领一千多人马趁夜色绕到魏军侧面,冒险排成横列杀出。魏军不知蜀军底细,见蜀军阵势排得宽阔,错以为是大批蜀军杀到。司马师刚刚吃过亏,不敢恋战,命魏军撤退。孙二抛掉头盔铠甲,大叫着猛冲在前,看上去毫无惧色。司马师见孙二攻势极猛更为恐慌,率领一万多魏军一路丢盔弃甲逃回营寨。

    王龙回到营寨,向诸葛亮报告战果,并未提及杨绦擅自出战之事。战前诸葛亮一再叮嘱王龙不可恋战,听到魏军被王龙杀败的消息未免有些不悦之色。孙二见诸葛亮言语之间多有责怪之意,一时气不过将杨绦擅自出战一事如实告知诸葛亮。诸葛亮问明实情不禁大怒,命军士将杨绦押进大帐问话。杨绦吓得浑身发抖,跪地认罪连连求饶。诸葛亮看在杨仪面上,也不好治其死罪,命军士将杨绦押下去重责五十大板了事。令其带罪立功,下不为例。杨绦原本嫉恨王龙。如今挨了顿板子,自然以为是王龙在诸葛亮面前揭他短处,心里更加嫉恨。

    再说魏营那边。司马懿见司马师败回,急忙询问战况。司马师面如土色,只说中了蜀军的埋伏。司马懿询问蜀军阵势,司马师答曰:“蜀军抛盔弃甲,攻势甚为猛烈。若非有三五万兵马,断不敢如此拼命。”

    三次交战接连失利,魏军士气难免有些动摇。司马懿望着地图,面带忧虑道:“……此番交战,蜀军与从前大不一样。”司马师悄声进言道:“父帅。此番蜀军如此狡诈,倒令孩儿倒想起一个人……”“哦?不止吾儿所言何人?”“靖南王李嘉文……”司马懿连连摇头道:“一山难容二虎,一军不遣两将。李嘉文足智多谋、爵位显赫,此时当在成都留守。”“依常理如此。然孩儿连日揣摩蜀军诡计,不似出自诸葛亮之手。诸葛亮、李嘉文皆诡计多端之人,实难以常理预测……”司马懿听司马师所言,正与他的想法有些吻合。司马师见司马懿沉思不语,又悄声提醒道:“以孩儿愚见,不如将那三千石弩兵派上用场……”

    魏军在渭水架起浮桥,连日运送粮草兵员以备监守。诸葛亮见此情景,惟恐魏军扎稳根基日后难以进攻。连日来,诸葛亮面对地图一筹莫展。苦苦思索三日,最终下定决心:冒险偷袭魏军浮桥,以断魏军后援。

    这日升帐,诸葛亮颁下将令:命王龙与杨仪各率一部人马虚张声势冒充主力,从正面佯攻敌人营寨;命王平领五千兵马袭击魏军东侧以做疑兵;命吴班引五千兵马预备燃烧弹,待王龙、王平开战,扎筏顺流而下,直奔魏军浮桥放火;命魏延、马岱引军五万自西侧进攻,待吴班部纵起火,倾力杀出直攻魏营。一番部署完毕,诸将各引兵马出寨备战。

    魏军探马见蜀军有调动,急忙报知司马懿。司马懿得知蜀军有大规模调动,猜到一定是诸葛亮亲自做出的决定。司马懿在地图前仔细揣摩一番,命张虎引兵于渭水西侧以重石沉木栅于水中;夏侯霸诸将引兵两万埋伏于西侧,空出西侧两处营寨,待蜀军攻入,断其退路;命司马师引兵两万,待夏侯霸截住蜀军,前后夹攻;命司马昭领兵五千与石弩手三千留守主营防备敌军。

    诸将领命,引大军往西侧备战。主营当中一时显得空空荡荡,帐中只有司马昭与一名副将侍立两旁。司马懿端座帅帐,等着蜀军发起进攻。

    天色刚暗,忽听帐外一片杀声震天。王龙率战车冲至魏军寨前,以霹雳炮猛轰魏军营寨。司马昭急忙出帐,率营中魏军应战。蜀军霹雳炮越过魏营木栅纷纷落下,落地之后到处乱滚,引信烧尽便是一声巨响,外面包括的铁制破片四处飞溅。

    帅帐当中只有司马懿与那名副将两个人。不时有霹雳炮在附近炸响,司马懿手握书简端坐帐中,不紧不慢地卷动着手中的书卷,脸上毫无惧色。此时忽听帅帐门口一声巨响,一名侍立在帐外守卫的士兵被掀进帐内倒地身亡。布制的帐门被那倒地的士兵刮开,随风摇曳。透过豁口,外面一片硝烟,兵士来回奔走,不时传来一阵闪光和爆炸声。那副将见此情景吓得忍不住双腿发抖,然而主将未动,却又不敢擅动半步。此时有传令官来报:蜀军从东侧发起进攻。司马懿微微一笑,将手一挥命那传令官退下。

    孙二与王龙分乘两辆战车,此时正在战车炮塔上指挥。魏军射出的箭不时打在车体上,发出“嘭嘭”的响声。孙二发现有几支箭打在车体上陷得很深,他忽然想起自己曾经以石弩试射过战车的侧板,这箭的力道似乎与石弩无异。孙二急忙赶到王龙的座车,向王龙报告。

    战场上一片嘈杂,孙二站在车下大声向王龙喊道:“老大!我怎么觉得魏军好象有石弩呀。”王龙探出身子大喊道:“我也觉得这箭不对!让弟兄们小心点……”话音未落,王龙忽然身子一颤,跌坐在炮塔里。孙二见王龙神情有些不对,急忙跑进王龙的坐车将他接进车内。

    孙二仔细查看王龙伤势,只见他胸前中了一箭,从胸穿到后背插进去足有一尺多深。孙二忍不住大哭起来,王龙强打起精神,摘下头盔对孙二说道:“出去替我!……以大事为重!”孙二擦干眼泪,嘱车内士兵照看王龙,随后戴上王龙的头盔替他发令。

    蜀军攻势越来越猛,司马懿依旧端坐在案前看书。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卷动书卷的速度也渐渐有些加快。此时,一名传令官赶到帐中来报:蜀军已从西侧发起进攻。司马懿放下书卷,长长舒了一口气。

    吴班率军乘筏沿河顺流而下,不想半路被沉与河底的栅栏截住。两岸弓弩齐发,蜀军逆流不及撤退,一时死伤惨重。魏延、马岱挥军杀入西侧魏营,却不见一个人影。司马师、夏侯霸引兵两面夹击,将魏延、马岱两军困在当中。

    孙二得知蜀军西路失利,以王龙的名义联络杨仪、王平临时定下一个补救的计划。孙二率所有战车发射出炮塔一侧的火箭炮,无数火箭猛扑魏军大营,连烧带炸燃成一片火海。司马懿只觉眼前一阵闪光,四周均被烟雾笼罩。干热刺鼻的硝烟几乎令人窒息。王平、杨仪借着王龙部的一番炮火掩护同时发起猛攻。孙二借着这个时机,率骑兵、战车全速赶往西侧解救魏延、马岱两部兵马。

    魏延、马岱奋力突围,与魏军相持不下。孙二引骑兵、战车及时赶到,从魏军阵后发起猛攻。孙二命所有战车射出另一侧仅存的最后一批火箭炮,以炮火掩护步兵、骑兵突击,为魏延、马岱杀出一条退路。孙二正掩护西侧蜀军退兵。东侧,王平、杨仪已攻入魏军主营,直逼司马懿帅帐。魏兵在帐外排成阵列,拼死抵挡。透过帅帐的缝隙,可以清楚看见蜀军的兵刃。司马懿依旧端坐在案前,不紧不慢地翻书。

    司马师、夏侯霸见蜀军败退,回军救援主营。王平、杨仪见魏军回师,也不得不撤回。司马师、夏侯霸诸将进帐交令,司马懿接过令箭,再看那名一直侍立在他身边的副将,已经吓得汗流浃背。司马懿笑道:“你现在可以下去了……”

    魏延、马岱退回营寨,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只怪自己指挥失策,好言安慰一番倒也没有责备半句。魏延、马岱得王龙部援救,感激不已,将当时的情形报知诸葛亮。诸葛亮赞叹不已,吩咐备下酒肉,待王龙回师之后好好犒赏一番。

    孙二救出吴班部败兵,领兵回营复命。诸葛亮见孙二进帐,询问王龙下落。孙二跪地失声痛哭,向诸葛亮禀道:“将军已阵亡了!”诸葛亮听王龙死讯痛惜不已,呆坐于案前止不住流出眼泪,悲道:“折此良将,尤胜损兵十万矣。此皆我之罪过……”魏延、马岱二人听王龙阵亡,以为被自己拖累所致,哭拜在地向诸葛亮请罪。孙二将当时情形详细讲与诸葛亮:“……将军初攻魏营,中魏军石弩而死,临终前命末将代为号令。王将军之死,不怪二位将军。”

    诸葛亮命孙二将王龙尸首运回成都,孙二急忙拜道:“丞相出兵在外,圣上于朝中必然牵挂。若此时将王将军尸首运回,必引朝中不安。请丞相三思……”诸葛亮悲道:“调度失策,损兵折将。我已无面目见陛下。孟先阵亡,不知如何向靖南王与羌王交代。孟先尸首一日不入土安葬,我心一日不得安宁。”孙二哭拜道:“将军临终前叮嘱末将‘以大事为重’,此乃将军临终遗愿。恳请丞相成全……”诸葛亮含泪应允,命将王龙暂葬斜谷,待退兵之日,再迁回成都。

    诸葛亮有感于孙二临危不乱,命孙二暂替王龙的职务,以资表彰。随后传令将王龙尸首成殓入棺,命军中吊唁三日。消息传到王龙军中,军士哭成一片。

    魏兵探马得知蜀军戴孝,急忙报知司马懿。司马师贺道:“恭喜父帅!李嘉文必死无疑……”司马懿微微一笑,却见司马昭在一旁神情黯然。司马懿知道司马昭与嘉文要好,叹道:“两国交战,各为其主……丧此贤才,可惜!可惜!”

    此时,有军官前来请示司马懿如何处置俘兵,司马懿命其将俘兵全部释放。司马懿与诸将出营亲自接见蜀军俘兵。蜀兵得以活命,纷纷拜谢。司马懿向蜀兵询问蜀军情形,才得知嘉文并不在诸葛亮军中。司马懿又问前几日战况,蜀兵道出详情,司马懿这才知道统兵的将官名叫孙二。司马懿问孙二来历,答曰:“本一村氓无赖……”。“村氓无赖?”司马懿听后放声大笑,自嘲道:“想我堂堂大将军,竟数败一村氓无赖之手……可笑!可笑!”

    孙二于斜谷之内选了一处地点将王龙暂时安葬。下葬之日,孙二拜于棺前痛哭不止。魏延、马岱也亲往墓前祭奠。自从王龙阵亡,原本好冲动的孙二冷静许多,似乎变了个人一般。那日战场之上,孙二强忍悲痛冷静做出决断,救出魏延、马岱,令诸葛亮为之赞叹不已。然而谁也不知道,这背后却另有一番内情。孙二此刻手中暗藏一支竹箭,正是令王龙殒命之箭。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替王龙报仇雪狠!

    诸葛亮经此一败,不得不改变进攻的方向,转攻西侧五丈原。由于王龙战死,诸葛亮不再派遣王龙部参战。郭淮抢先占领北原,蜀军连日攻打相持不下。诸葛亮派使者回成都报告战况,请求刘禅遣使东吴约东吴发兵。依照孙二的请求,惟独隐去王龙死讯。

    刘禅见战况相持不下,不禁忧虑不已。这日与诸葛玉商议使者人选,诸葛玉向刘禅推荐嘉文前往。诸葛玉见刘禅有些不解,笑道:“郡主与公子要好,且甚得吴主宠爱。公子若前往,郡主必向吴主请战。”刘禅奇道:“这是何故?”“郡主爱慕公子,却与公子各侍其主,无缘相见。公子此去,郡主欲留公子住些时日,惟有请公子同往观战。”刘禅笑道:“妹子果然高见,居然使出如此‘美人计’……”

    刘禅传旨诏嘉文入宫,商议出使东吴一事。刘禅直言不讳向嘉文讲明诸葛玉的想法,嘉文尽管没有拒绝,却请求刘禅准秦扬一同随他前往。大臣们听说嘉文要携妻出使,不禁议论纷纷。李福受众臣托请,求见刘禅。刘禅命李福进见,李福奏道:“臣等以为:靖南王携妻前往,居心叵测。惟恐其一去不还。请陛下三思。”刘禅听李福所言,大笑不止:“爱卿所言甚有道理,但对贤弟却另当别论。贤弟与东吴郡主要好,此番请朕准其夫人前往,是怕夫人多心。”李福听了刘禅的解释,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微臣愚顿,错怪了李大人。”

    李福出宫,将缘由告知诸臣。诸臣这才放下心来,却又觉得有些好笑。一时间,“靖南王怕老婆”居然成了成都街头巷尾的笑谈。

    鏖战[一] 李嘉文出使东吴 陆伯言渡江攻魏

    嘉文受刘禅派遣,持节与秦扬乘坐一艘小舟沿江而下,直奔东吴。

    几日之后,船至建平稍做停留。船刚刚靠岸,一名婢女打扮的女子来请嘉文说有人约见。嘉文与秦扬随那女子进建平城,在一间酒馆里,陆青已经备下酒菜等着他。陆青见嘉文到来,急忙出门相迎。嘉文笑道:“郡主的消息真是灵通,居然知道我今日必到建平。”陆青得意地一笑道:“何止是消息灵通……”随即请嘉文与秦扬落坐。

    吃过酒宴,陆青请嘉文在建平暂住一夜。第二日,陆青备下楼船,亲自送嘉文一行至建业。东吴楼船宽约三丈、长约十丈,是当时最大的船只。船上物资充足,可直抵达建业不必靠岸停留。任凭湖面波浪随威风起伏,却不觉得摇晃。

    第二日一早,楼船驶入云梦泽。陆青见天气晴朗便在船头甲板摆下酒宴,其丰盛程度不比岸上逊色。陆青无不自豪地对嘉文说道:“公子觉得我们吴国的楼船如何?”嘉文看她得意洋洋地样子,不屑一顾地答道:“在你们这里的确算是大家伙,不过在我家乡,顶多算是个小玩意。”陆青知道嘉文是有意气她,也不动怒。笑问道:“不知公子家乡的船只有多大?”“单是客轮就有这两个大。最大的要数我们莲花岛‘水师’的‘轩辕’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长度大约四百米,大约相当于你们这里的一百六十五丈;宽约八十米,大约相当于你们这里的三十三丈;排水量有十二万吨,相当于你们这里的四百五十多万石。”陆青微微一笑,只当他吹牛。嘉文知道她不会相信,也不再说下去了。

    酒足饭饱之后,嘉文凭栏眺望湖面,对陆青说道:“这地方倒有些像我家乡的大海。”“这里便是云梦泽,湖面宽阔,的确有些酷似大海。”嘉文只在地理书上听说过古代有个云梦泽,如今亲眼看到,也算是大开眼界。

    七日之后,嘉文抵达建业。这日早朝,嘉文穿戴整齐,持节拜见孙权。嘉文递上刘禅书信,孙权阅过,知明来意,笑曰:“朕久欲伐魏,不得时机。今孔明北伐,岂可坐失如此良机。况吴蜀两国有盟约在先,天地为鉴,岂敢违背?早于孔明出兵之时,我东吴便已屯兵吴魏边境,今蜀主遣使来议,朕当即刻起兵北征,共讨天下。”嘉文急忙叩谢。孙权命人给嘉文赐座,随后于朝堂之上,命陆逊即刻起兵,兵分三路进攻北魏。嘉文见已经完成使命,再次拜谢向孙权请辞。孙权笑道:“孙儿陆青时常提起靖南王。青儿顽皮,屡次入蜀都受到靖南王的款待。今日靖南王出使东吴,不妨多待些时日。一来使青儿尽一翻地主之仪,二来也可随军观战以表朕之诚意。不知靖南王意下如何?”嘉文早料到陆青会留他观战,委婉地应道:“久闻东吴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在家乡的时候常听说‘上有天堂、下有淮扬’,一直期盼有幸一睹。今吴主盛情相邀,恭敬不如从命。”

    陆青见嘉文答应留下观战,心里暗暗高兴。出了宫殿,陆青将嘉文领至军营。嘉文见陆青营中清一色的女子,且装备与蜀国女军一样的石弩,不禁有些惊讶。陆青笑道:“两军对垒,凶险难料。此女军五千借与公子调遣,护卫公子左右。”嘉文拿过一把石弩端详一番,嘀咕道:“学得倒还蛮像……”“与公子军中石弩相比如何?”嘉文微微一笑,随口说道:“差不多……”

    秦扬在一旁见嘉文不肯多说,知道他是防备陆青学去更多的东西。她心里很清楚:蜀国女军此时装备的石弩全部换装为有防水弓材、滑轮组的新式石弩。吴军石弩不但射程不及蜀军新弩,且没有装备远射望山,更不懂得相应的战术。陆青借五千女军给嘉文也另有打算。这五千女军由嘉文调教些时日,学得蜀军的本事,日后便可进一步训练出同样的士兵。

    陆青为嘉文点齐士兵,随后领嘉文到大帐面见陆逊。陆逊早听说嘉文的名声,加之陆青与嘉文要好,因此一见面对嘉文格外友善。陆逊向嘉文一一介绍东吴诸将,笑曰:“能与靖南王同行,陆某不胜荣幸。”嘉文回道:“前辈过奖,惭愧!惭愧!”陆逊介绍过武将,又向嘉文引见诸位文官。嘉文经过诸葛瑾面前,鉴于诸葛谨是诸葛亮的兄长,因此特地向诸葛谨问候一声。诸葛谨向嘉文打听诸葛亮的情况,嘉文回道:“相父身体还好……”

    三日后,嘉文随陆逊抵达江夏。

    这日约定三军午时发兵,诸将登船各司其位,只等时辰一到启航渡江。嘉文和秦扬与陆青同乘一艘楼船,在阵后观战。嘉文焦急地看着手表,陆青见他手上的东西外形奇特,问道:“这是何物?”“这叫‘手表’,是我家乡的记时工具……”嘉文见两根表针同时指向十二点整,对陆青说道:“时候差不多了,准备出发吧……”

    话音刚落,忽听一阵号角齐鸣。主将坐船升起帅旗和船帆,其余各船也纷纷升帆起航。江上一时千帆竞发,场面蔚为壮观。陆青对嘉文微微一笑:“你那东西倒还真准时……”说罢,也吩咐女军所辖十艘战船启航。嘉文问陆青道:“我们这是去哪里?”“去打江夏……”嘉文听得糊涂,问道:“明明从江夏启航,如何还要再打江夏?”陆青笑道:“江北、江南各有一江夏城,此去乃是攻打北岸之江夏。”

    战船乘风破浪,向对岸进发。陆青把剑立在船头,一阵微风迎面吹来,抚动发髻上的丝带,看上去显得十分威风。嘉文在陆青背后抱着胳膊,歪着脑袋看着她的样子,冲秦扬悄声笑道:“还蛮会扮酷的……”。秦扬笑道:“郡主本来就是英姿飒爽,不让须眉。”“老婆你拿把剑站在那里,也是一样耐看……”秦扬笑道:“若是岸上还有得一比。论及水战,妾身不如郡主……”

    说到这里,秦扬忽然觉得有些恶心。她陆青见秦扬不适,知道她是晕船,吩咐士卒搬来座位给秦扬坐下。嘉文陪在秦扬身边,紧张得手忙脚乱。陆青看了心里不禁有点嫉妒,却又悄悄吩咐士卒搬来桌子,温壶热酒给秦扬。

    前方隐约传来一片拼杀声,原来吴军前锋此时已经攻上滩头。陆青抬手眺望,无奈距离太远,看不清前方的战况。嘉文听说前方开打,急忙从怀里掏出一具十倍瞄准具观望。那是CR2000上供选用的配件,一直被嘉文当望远镜使用。嘉文见陆青好奇,将瞄准具递给她,教她调整好焦距,看清对面岸边的情形。陆青看得仔细,惊喜地对嘉文说道:“这东西真好!那么远的东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玩意在我家乡不算什么……”“既然不算什么,送我一个好了……”“这可不成!我现在手头就这么一个!送给你,我用什么?”“你可以回家再弄一个嘛。”“少挖苦我了。我如果能回家的话,也不用大老远来找你们东吴帮忙。别的不用,只要搞几辆坦克回来,现在早就打到许昌了。”嘉文见陆青爱不释手,索性借她多玩一会儿。

    楼船渐渐接近岸边,岸上敌军清晰可见。陆青依旧伫立船头用瞄准具看得津津有味,嘉文急忙提醒道:“你还是别站在那么显眼的地方,当心敌人射到你……”“小看我……”陆青不听嘉文的劝告,依旧站在船头观望。

    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射来一只箭,正插在陆青头上。嘉文大惊,急忙来救。跑到近前才发现那箭不过是穿在陆青的发髻里,并没有伤到她。陆青拍拍屁股从甲板上爬起来,笑道:“还死不了……”嘉文见她没事,也替她庆幸不已。见陆青头顶横插着一只箭,笑道:“这发簪真有型……”陆青微微一笑,却又忽然思道:“这么远应该不会射到这里……”

    陆青正想拿瞄准具再看一看,却忽然发现瞄准具不知道丢在什么地方了,顿时急得垂胸顿足。嘉文劝道:“许是刚才一着急,丢在江里。算了!你人没事比什么都好……”陆青冲一旁士兵吩咐道:“还不下去找!”几名士兵急忙跳下船,潜入水中摸索。嘉文见江水浑浊,对陆青说道:“下面不知道有多深,而且水又这么浑,还是别勉强了。”“幸好此处接近岸边,还算好找。”

    正说话的功夫,一名士兵从水里露出头,高举着瞄准具向陆青报告道:“启禀郡主!找到了!”。士兵们返回战船,将瞄准具交给陆青。陆青甩掉上面的水珠,将那瞄准具交还给嘉文,笑道:“还是还给你。别小看我们江东没人……”嘉文接过瞄准具,竖起大拇指笑道:“I服了You!”嘉文见那几个士兵浑身湿透,命侍从将温好的酒赏给他们。士兵们不敢接受,陆青吩咐道:“大人赏你们的,接下无妨。”

    吴兵攻下江夏城,在江夏囤积兵马暂做休整,等待其余两路人马的消息。

    当天傍晚,陆逊在城中设宴款待诸将与嘉文,庆贺首战胜利。陆逊对嘉文说道:“今日得报:伪帝曹睿挂帅亲征,抗拒我军,此时就在魏**中。”嘉文笑道:“今日一战,观贵国大军所向披靡,令嘉文大开眼界。伪帝螳臂当车自来送死,祝上大将军早擒伪帝。”陆逊笑道:“靖南王过奖,陆某实不敢当。两军交战,不可轻敌。何况伪帝曹睿非等闲之辈。此战小胜,来日方长。”“将军所言极是……”

    由于女子不能入席同饮,陆青另寻一家酒馆与秦扬对饮。两人同为女子,谈论的话题自然也都是一些琐事。陆青问道:“公子对你还是那么不冷不热的?”“相公除了脾气有些怪,平日相处倒也和睦。今日楼船之上,郡主相比也看到相公待我如何。”“我还真有点羡慕你……”

    秦扬饮了一口酒道:“有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陆青拿起酒杯道:“只有你我二人,夫人有话不必忌讳。”“郡主一直都在喜欢相公吧?”秦扬见陆青紧握着酒杯的手忽然停下,笑道:“……抱歉,我不应该问这种问题。”陆青叹了口气,抓起酒杯喝下一大口酒,笑道:“的确如此,正如夫人所言……可惜各为其主,只怕此生无缘。”“郡主如此断言,未免为时过早……”“诸葛大夫兄弟二人,一在江东为官,一在蜀国为相。手足兄弟尚且如此,幼贞一介女子更是身不由己。父亲将我许配何人,也由不得我做主……”陆青长叹一声,笑道:“所以,有时候真的很羡慕夫人。可以按自己的愿望选择如意的夫君。”秦扬明白陆青的心情,笑道:“算了!不说这些……还是痛痛快快地喝酒,想一些高兴的事情。”“也好!今日一醉方休。”

    嘉文回到驻地,向门口侍立的女兵打听秦扬的下落。卫兵道:“郡主和夫人酒醉,此时或许已经睡下。”嘉文转身要走,卫兵忽然禀道:“不过,郡主吩咐过:外人一概不准入内,大人除外。”嘉文想去看看秦扬和陆青,却又觉得这样进入人家女子的房间不大礼貌。正在犹豫,卫兵躬身相请,嘉文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去看个究竟。陆青和秦扬二人醉得不省人事。嘉文见二人并排倒在床塌上,无奈地摇了摇头,替二人盖上些铺盖,转身走出陆青的寝帐。

    秦扬醒来,看看天色才刚刚有些发亮。陆青此时也已经醒来,伸了一个懒腰,冲陆青微微一笑道:“昨夜睡得可要?”秦扬笑道:“也不是第一次了……”陆青见二人身上盖着几件衣服,唤来卫兵问道:“昨夜可有人来过?”“李大人来过,待过片刻便告辞了。”秦扬不禁摇头埋怨道:“相公怎可如此不知回避。”“我吩咐过他们:公子可信,无须回避。”

    天色大亮,秦扬辞别陆青回到嘉文的驻地。嘉文正教那些女兵以草木灰和油脂煮皂浣洗衣物,忙得不可开交。营地四周架起衣架,挂满了洗好的衣物。嘉文挽起袖子,蹲在河边,冲那些女兵演示使用肥皂的方法:“……用肥皂洗衣服,要像这样使劲搓……明白没有?”女兵们强忍着笑,坐在一旁看着嘉文买力地搓洗着一件女子贴身穿着的心衣。嘉文丝毫没有留意到自己手里是什么东西,依旧大模大样地在那里讲得头头是道。

    女兵们见秦扬走过来,都捂着嘴巴笑着跑开了。嘉文正做得仔细,头也不回,还在那里自言自语。秦扬立在他身后看了许久,嘉文无意间回头,才发现身边只剩下秦扬一个人。秦扬笑道:“相公今日真是好兴致……”“盟军在前面打仗,我也不好吃闲饭。教点有用的东西算是回报了……”“郡主借兵五千与相公,却不想被相公教来浣衣。”“没办法,难道还教她们打仗不成?”

    秦扬蹲下身子,低声对嘉文说道:“相公所虑,妾身也略知一二。相公有所提防自然理所应当,然过于拘谨未免不妥。郡主以诚相待,我等不应如此对待。相公才学深不可测,即便被学得一些皮毛又有何妨。与其日后被其偷师,不如主动传授尚可做个顺水人情。”嘉文仔细思索一番,却忽然笑了出来。秦扬问道:“相公为何发笑?难道妾身所言不妥?”“老婆你说得是非常有道理。我是笑你居然一点也不忌讳郡主,还替她说话。”“这又有何可笑?”

    嘉文将秦扬拉到身边,向她讲起莲花岛的事:“在我们莲花岛,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在一起是很麻烦的事情。我学校里有个家伙叫做‘阿明’的,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小子最喜欢泡妞,所谓‘泡妞’大概就是搞女人的意思。有一次,他同时搞了两个女朋友,一个叫丽丽、一个叫雯雯。那天,阿明约了叫雯雯的那个女生出来。每次约女生出来,他都尽量避免遭遇到另外一个,所以当时特地大老远坐了十站巴士躲开另外一个。结果那天算他倒霉,刚下车就遇到了那个叫丽丽的。两个女生几句不合,当街开打。阿明上去拉架,结果被打得闭青脸肿。后来,两个女生扬言要找人打他。这小子躲在我家里,三天都不敢回家。”

    秦扬笑道:“相公觉得家乡和这里哪个更好?”“本来是觉得家乡更好一些。在家乡可以上网、有电视、有可乐;还有冲水马桶和卫生纸,用不找顿在茅坑里搓上半个小时还弄个‘不敬惜字纸’的恶名。不过……在家乡是绝对讨不到你这样的好老婆,任凭老公娶上几百个都没一点怨言。我李嘉文终老于此,还是划算了。”“如果能把相公的家乡搬到这里,岂不两全其美……”“啥?把我家乡搬到这里?”嘉文沮丧地摇了摇头:“回去都是个难题,更别提搬来了……如果真的可以把家乡的东西搬到这里,弄点飞机、坦克、大炮什么的回来,也好帮大哥统一天下,相父也不用如此操劳。”

    两人正在谈话,忽然一名女兵押送一人前来禀报道:“禀告大人:营外捉到一人。此人窥探我军军营,行迹可疑。卑职予以擒拿,交大人发落。”那人一副樵夫打扮,一见嘉文,急忙跪地拜道:“小民冤枉!小民冤枉!”嘉文问道:“你是做什么的?”“小民是附近村里的,来此砍柴。”“不好好砍柴到我们军营旁边鬼鬼祟祟地看什么?”“小民见营中兵士皆为女子,一时好奇,斗胆窥视。无意冒犯大军,请大人饶命!”

    嘉文见他回答得极为流利,心生疑惑。仔细寻思一番,转身吩咐士兵道:“不过是个樵夫。怪可怜的,放了吧。”嘉文趁着这个机会,拉着秦扬走到一处栅栏后面,假意大声对秦扬说道:“……大军都在前线,我们孤军驻扎在此,还真有些危险。让他们多注意警戒,不准外人随意靠近……”嘉文一边说话,一边偷过栅栏的缝隙观察那樵夫的反应。那樵夫听见嘉文的话,明显放慢了脚步。等那樵夫走远,嘉文叫来军官秘密嘱咐一番。

    深夜,女军军营一片寂静。营寨四周的河滩地上,晾晒着成片的衣物。一支魏军悄悄潜入,在山坡居高临下远处望去,女军营帐内隐约传出灯光和人影。魏兵不声不响地摸黑冲入营寨,利用河滩地上成片地衣物做掩护,向女军营寨悄悄逼近。

    此时,嘉文正与五千女军埋伏在对面的山坡上。借着月光,随风抖动的衣架如同一片海洋一般上下起伏,而正在衣架之间穿梭的魏军则如同波浪下的鱼群。嘉文见魏军大部分进入衣架之间,吩咐吴国女军抬起石弩,按照预定的角度向山坡下面的魏军射击。

    弩箭雨点一般扑向隐蔽在衣架之间的魏军,将遮蔽在衣物之间的魏兵打个措手不及。魏兵慌乱之间不辨方向,一时混乱不堪。另有一支陆逊派来的援兵早埋伏在山脚下,见魏军大乱趁机杀出。嘉文命女军停止射击,在山坡上观望着下面激战。不到半个时辰,前来偷袭的魏兵全军覆没。援军将领向嘉文复命,随后吩咐士兵将人头砍下带回去交差。余下尸体收成几堆,就地焚烧。

    焚烧尸体的臭味飘过营寨,营中女兵不敢出去观看,捂着嘴巴躲在帐篷内,不少人被难闻的气味惹得呕吐出来。嘉文看着那些惊恐不安的女兵,对秦扬说道:“真不应该让女子当兵。”秦扬冷冷地说道:“打几次仗,多见几次死人,渐渐就习惯了。”嘉文忽然问道:“老婆你第一次杀人一定很害怕吧?”见秦扬不回答,嘉文笑道:“该死!我不该问这个问题。”秦扬眼神麻木地望着外面的烟雾,回答道:“我第一次出手杀人是在十四岁……”“十四岁?”嘉文惊讶地看看秦扬,不禁觉得有些毛骨悚然。秦扬道:“十四岁那年,有个军户家的男子企图非礼我,被我当场杀死。回去之后,整整哭了两天……”

    7鏖战[二] 失机密陆逊撤兵 援祁山嘉文出师

    吴军营外,一名女军士兵正将洗好 ( 越空三国志 http://www.xshubao22.com/4/416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